CN107222879B - 一种邻区测量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邻区测量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22879B
CN107222879B CN201610165223.2A CN201610165223A CN107222879B CN 107222879 B CN107222879 B CN 107222879B CN 201610165223 A CN201610165223 A CN 201610165223A CN 107222879 B CN107222879 B CN 1072228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measurement
cell
reporting
repor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6522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22879A (zh
Inventor
赵庆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16522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228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22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228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228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228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邻区测量方法,包括:接收上报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后,该测量报告中包含目标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检测服务小区的邻区列表中是否存在目标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若不存在,则在上报终端周围按照预设方式设定测量范围,且该上报终端位于测量范围内,并选择测量范围内的各终端;向各终端发送测量消息,该测量消息中包括物理小区标识;接收其中任一终端上报的目标小区的全局小区标识,并将全局小区标识和物理小区标识添加至邻区列表中,使得选取的终端处于目标小区的覆盖范围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进而降低读取全局小区标识的失败率,提升了自动邻区维护过程的成功率以及网络的切换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邻区测量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邻区测量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长期演进)系统中,引入了一种全新的网络管理理念——自组织网络,自组织网络的核心思想是尽可能减少人工对网络的干预,能够做到系统参数的自动生成和自配置,在网络运行过程中能够根据一些运行指标对系统的无线配置参数进行自动优化。自组织网络虽然是LTE才提出的,但是也同样适用于其它制式的无线通讯系统。
ANR(Automatic Neighbour Relation,自动邻区关系)技术是自组织网络的主要技术之一,该技术可以通过一系列过程自动发现邻区并进行添加,避免了传统以人工路测数据为基础,由人工在网管中管理邻区关系的处理方式,既大大提高了效率,又节约了人力成本。现有的ANR技术的基本过程如图1所示,图中小区A为UE(User Equipment,用户终端)的服务小区,小区B为小区A的未知邻区或目标小区(即需要通过ANR功能添加的邻区)。在将小区B添加至小区A的邻区列表之前,UE(下文统称上报UE)通过测量报告上报小区B的PCI(Physical Cell Identity,物理小区标识),小区A发现该PCI在自己的邻区列表中不存在时,会选择包括上报UE的若干个处于小区边沿的UE,并向选择的UE下发测量消息,然后选择的UE对小区B的CGI(Cell Global Identifier,全局小区标识)进行测量,当有UE测量到小区B的CGI时,该UE向小区A上报测量到的CGI,小区A将小区B添加至自己的邻区列表中,使得小区A能自动优化自己的邻区关系。
但是,小区A在选择若干个处于小区边沿的UE对小区B的CGI进行测量时,存在选择不恰当的问题。如图2所示,选择的UE如果处于小区A与小区B的重叠部分,则UE可能能读取到小区B的CGI。但是,若选择的UE不在小区B的覆盖范围内,则UE不可能读取到小区B的CGI。当选择的若干个UE都不在小区B的覆盖范围内时,整个ANR过程就会失败,从而影响了UE的正常业务,消耗了UE更多的电量,同时也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邻区测量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测量未知邻区的CGI时选取的UE不处于未知邻区覆盖范围,导致选择的UE无法读取到未知邻区的CGI,使得自动邻区关系配置过程失败,从而影响UE正常业务,降低了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邻区测量方法,包括:
接收上报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中包含测量到的目标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
检测服务小区的邻区列表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
若不存在,在所述上报终端周围按照预设方式设定测量范围,且所述上报终端位于所述测量范围内,并选择所述测量范围内的各终端;
向各终端发送测量消息,所述测量消息中包含所述物理小区标识;
接收其中任一终端上报的与所述物理小区标识对应的所述目标小区的全局小区标识,并将全局小区标识和物理小区标识添加至所述邻区列表。
在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上报终端周围按照预设方式设定测量范围,且所述上报终端位于所述测量范围,并选择所述测量范围内的各终端内具体为:
以上报终端所处位置为中心、预设距离为半径形成测量范围,并选择所述测量范围内的各终端。
在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上报终端周围按照预设方式设定测量范围,且所述上报终端位于所述测量范围内,并选择所述测量范围内的各终端具体为:
测量所述上报终端的到达角;
根据测量结果设定所述终端的到达角范围,且所述上报终端位于所述到达角范围内,并选择所述到达角范围内的各终端。
在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上报终端周围按照预设方式设定测量范围且所述上报终端位于所述测量范围内,并选择所述测量范围内的各终端具体为:
测量所述上报终端的到达角;
以所述上报终端的到达角为参考角,沿着所述参考角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依次选择终端,且大于上报终端到达角的终端和小于上报终端到达角的终端之间的数量差小于等于1。
在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终端的到达角范围包括大于等于所述上报终端到达角的部分和小于所述上报终端到达角的部分.
在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大于上报终端到达角的部分和小于上报终端到达角的部分均等。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邻区测量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上报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中包含目标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服务小区的邻区列表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
选择模块,用于若不存在,在所述上报终端周围按照预设方式设定测量范围,且所述上报终端位于所述测量范围内,并确定所述测量范围内的各终端;
发送模块,用于向各终端发送测量消息,所述测量消息中包含所述物理小区标识;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其中任一终端上报的与所述物理小区标识对应的所述目标小区的全局小区标识,并将全局小区标识和物理小区标识添加至所述邻区列表。
在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选择模块包括:
第一选择子模块,用于以上报终端所处位置为中心、预设距离为半径形成测量范围,并选择所述测量范围内的各终端。
在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选择模块包括:
第一测量子模块,用于测量所述上报终端的到达角;
第二选择子模块,用于根据测量结果设定所述终端的到达角范围,且所述上报终端位于所述到达角范围内,并选择所述到达角范围内的各终端。
在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选择模块包括:
第二测量子模块,用于测量所述上报终端的到达角;
第三选择子模块,用于以所述上报终端的到达角为参考角,沿着所述参考角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依次选择终端,且大于上报终端到达角的终端和小于上报终端到达角的终端之间的数量差小于等于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邻区测量方法,包括:接收上报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该测量报告中包含目标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然后检测服务小区的邻区列表中是否存在目标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若不存在,则在上报终端周围按照预设方式设定测量范围,且该上报终端位于测量范围内,并选择测量范围内的各终端;向上报终端和选择的终端发送测量消息,该测量消息中包括物理小区标识;最后接收其中任一终端上报的目标小区的全局小区标识,该全局小区标识与物理小区标识对应,并将全局小区标识和物理小区标识添加至邻区列表中。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在进行邻区关系维护的过程中,通过选择与上报终端角度或距离最接近的至少一个终端,使得选取的终端处于目标小区的覆盖范围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进而降低读取全局小区标识的失败率,提升了自动邻区维护过程的成功率以及网络的切换性能。
此外,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测量方法,选择的终端数量也大大减少,使得更多的终端不会被选中,从而提升了部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ANR执行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两个邻区覆盖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邻区测量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到达角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邻区测量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邻区测量方法,请参见图3具体测量步骤如下:
S301,接收上报UE上报的测量报告,测量报告中包含目标小区的PCI;
S302,检测自身邻区列表中是否存在目标小区的PCI;
S303,若不存在所述目标小区的PCI,在上报UE周围按照预设方式设定测量范围,且上报UE位于测量范围内,并选择测量范围内的各UE;
S304,向各UE发送测量消息,该测量消息中包含PCI;
S305,接收其中任一UE上报的与PCI对应的目标小区的CGI,并将CGI和PCI添加至邻区列表。
对于上述测量方法,在进行邻区关系维护时,通过选择与上报UE距离或角度最接近的至少一个UE这种选择方式,大大增加了UE处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的可能性,ANR过程的成功率也相应得到很大提升,从而提升网络的切换性能。同时,通过上述选择方式,选择的UE数量也大大减少,从而提升了未被选中用户的体验。
在S301步骤中,存在至少一个上报UE对其所处小区的PCI信息进行测量,并将该PCI信息记录在测量报告中,但并未标注该PCI来自哪个小区。其中,测量报告中包括周期报告和时间报告且测量报告,还包括反映各小区信号质量的信息,仅针对信号质量差的小区进行上报并进行维护,若信号质量有效的就无需考虑;然后各上报UE持续的向所处的服务小区上报测量报告。
进一步地,服务小区对目标小区上报的测量报告进行检测,确认该报告中是否包含目标小区的PCI,也即判断服务小区的邻区列表中是否未记录该目标小区的PCI。当确定邻区列表中未记录该目标小区的PCI时,会对处于服务小区覆盖范围的UE进行选择。在S303步骤中,在对UE进行选择时,根据各UE距离或角度确定选择哪些UE作为测量UE对目标小区的CGI进行测量。具体选择方式如下:
一、以角度作为衡量标准对UE进行选择。首先,在对UE进行选择时,首先会对上报UE的AoA(Angle of Arrival,到达角)进行测量,其中,AoA是小区测量到的UE信号到达小区的角度,如图4所示,从正北方向按顺时针旋转到UE信号到达小区A的路径,其旋转的角度即为AoA。然后,S303步骤中的测量范围为UE到达角范围,该到达角范围中包括上报UE到达角,也即上报UE处于到达角范围内。到达角范围以服务小区为夹角交汇点、上报UE到达角为参考角,设定一个角度范围(即到达角范围),然后选择该到达角范围内的各UE作为测量UE。优选地,选择该到达角范围内、处于服务小区边沿的UE作为测量UE,其目的在于服务小区与目标小区部分覆盖重叠,上报UE位于重叠部分,服务小区与目标小区重叠的部分边沿能最大程度的保证选择的UE处于重叠部分,从而保证选择的UE能正常对目标小区的CGI进行读取。更优选地,选择的UE到达角范围包括大于等于上报UE到达角的部分和小于上报UE到达角的部分,大于上报UE到达角的部分和小于上报UE到达角的部分可任意划分,优选地,采用均等划分的方案;在此划分基础上,进一步地优选处于服务小区边沿的UE作为测量UE,以保证该UE更大可能的处于重叠部分。此外,也可在该到达角范围内选择与上报UE距离最接近的至少一个UE,如:选择以上报UE为中心,半径为R(R大于0)的范围内UE作为测量UE。
二、以上报UE到达角和UE数量作为衡量标准对UE进行选择。在测量到上报UE的到达角后,以该上报UE的到达角为参考角,沿着所述参考角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依次选择UE,且大于上报UE到达角的UE和小于上报UE到达角的UE之间的数量差小于等于1,其目的在于尽量在上报UE到达角两侧均衡选择UE,以避免大于上报UE到达角的UE数量与小于上报UE到达角的UE数量相差太大,增加了部分UE不处于重叠部分的可能性。此外,也可测量处于服务小区覆盖范围的至少两个UE的到达角,然后从测量的到达角中选择与上报UE到达角大小最接近的至少一个UE。优选地,测量处于服务小区边沿的至少两个UE的到达角。
具体的,在以上报UE的到达角为参考角,由近及远的依次选择UE存在多种选择方式,具体的,假设选择n个UE作为测量目标小区CGI的UE(n≥1),n个UE可以按照如下方法之一进行选择:
当n=1时,选择一个AoA与上报UE最接近的UE;
当n﹥1时,
Figure BDA0000947284320000081
个UE的AoA要大于上报UE,其余UE的AoA要小于上报UE,其中,
Figure BDA0000947284320000082
是指向上取整,即若n为奇数个,(n+1)/2个UE的AoA要大于上报UE;
当n﹥1时,
Figure BDA0000947284320000083
个UE的AoA要大于上报UE,其余UE的AoA要小于上报UE,其中,
Figure BDA0000947284320000084
是指向下取整,即若n为奇数个,(n-1)/2个UE的AoA要大于上报UE。
三、以距离作为衡量标准对UE进行选择,S303中的测量范围为距离测量范围,即以上报UE所处位置为中心、r为半径形成的区域(r大于0),选择该区域中的UE作为测量UE。其目的在于,由于上报UE处于服务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范围内,在其附近的UE存在很大可能处于该重叠范围内,因此在该区域内选择的UE处于重叠范围的概率更大,各UE与上报UE的距离也最接近。
对于上述三种衡量标准,可以两两结合选择最合理的UE,也可三者共同结合进行精准选择,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本实施例不做详细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服务小区也可不选择UE,直接向上报UE下发测量消息,通过上报UE完成目标小区的CGI的读取。但是,因为设备自身或网络等原因,仅依靠上报UE对CGI进行测量,会导致测量的失败率大大增加,使得服务小区不能更好的对邻区关系进行自动维护,因此,会选择上报UE附近的一个或多个UE共同探测CGI,以提高探测成功率,进而提升网络的切换性能,当然选择的越多特侧的成功率也相应越高。
进一步地,在S304步骤中,服务小区在向选择的UE和上报UE发送测量消息时,该测量消息中测量对象填写上述PCI,同时测量消息配置的purpose字段填写reportCGI,以指示UE对哪个小区的CGI进行读取。当各UE中的任一一个读取到目标小区的CGI时,就将该CGI上报给服务小区,服务小区根据该CGI将目标小区添加到自己的邻区列表中。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邻区测量装置,请参见图5,该邻区测量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上报UE上报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中包含目标小区的PCI;
检测模块502,用于检测服务小区的邻区列表中是否存在目标小区的PCI;
选择模块503,用于若不存在所述目标小区的PCI,在上报UE周围按照预设方式设定测量范围,且上报UE位于测量范围内,并选择测量范围内的各UE;
发送模块504,用于向各UE发送测量消息,所述测量消息中包含所述PCI;
第二接收模块505,用于接收其中任一UE上报的与PCI对应的目标小区的CGI,并将CGI和PCI添加至所述邻区列表。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上报UE对其所处小区的PCI信息进行测量,并将该PCI信息记录在测量报告中,但并未标注该PCI来自哪个小区。其中,测量报告中包括周期报告和时间报告且测量报告,还包括反映各小区信号质量的信息,仅针对信号质量差的小区进行上报并进行维护,若信号质量有效的就无需考虑;然后各上报UE持续的向所处的服务小区上报测量报告。
进一步地,在选择模块503中存在第一选择子模块5031,用于以上报终端所处位置为中心、预设距离为半径形成测量范围,并选择所述测量范围内的各UE;或者存在第一测量子模块和第二选择子模块,其中第一测量子模块用于测量所述上报UE的到达角,第二选择子模块用于根据测量结果设定所述UE的到达角范围,且所述上报UE位于所述到达角范围内,并选择所述到达角范围内的各终端;或者存在第二测量子模块和第三选择子模块,其中第二测量子模块用于测量所述上报UE的到达角,第三选择子模块用于以所述上报UE的到达角为参考角,沿着所述参考角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依次选择终端,且大于上报UE到达角的UE和小于上报UE到达角的UE之间的数量差小于等于1。上述三个子模块可同时设置,也可进设置两个或者一个,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
在对UE进行选择时,根据各UE与上报UE的距离或角度确定选择哪些UE作为测量UE对目标小区的CGI进行测量。其选择方式有:以角度作为衡量标准对UE进行选择;以角度和UE数量作为衡量标准对UE进行选择;以距离作为衡量标准对UE进行选择。
具体的,在以角度和UE数量作为衡量标准对UE进行选择时,测量范围为UE到达角范围,该到达角范围中包括上报UE到达角,也即上报UE处于到达角范围内。到达角范围以服务小区为夹角交汇点、上报UE到达角为参考角,设定一个角度范围(即到达角范围),然后选择该到达角范围的各UE作为测量UE。优选地,选择该到达角范围内、处于服务小区边沿的UE作为测量UE,其目的在于服务小区与目标小区部分覆盖重叠,上报UE位于重叠部分,服务小区与目标小区重叠的部分边沿能最大程度的保证选择的UE处于重叠部分,从而保证选择的UE能正常对目标小区的CGI进行读取。更优选地,选择的UE到达角范围包括大于等于上报UE到达角的部分和小于上报UE到达角的部分,大于上报UE到达角的部分和小于上报UE到达角的部分可任意划分,优选地,采用均等划分的方案;在此划分基础上,进一步地优选处于服务小区边沿的UE作为测量UE,以保证该UE更大可能的处于重叠部分。此外,也可在该到达角范围内选择与上报UE距离最接近的至少一个UE,如:选择以上报UE为中心,半径为R(R大于0)的范围内UE作为测量UE。
在以上报UE到达角和UE数量作为衡量标准对UE进行选择时,在测量到上报UE的到达角后,以该上报UE的到达角为参考角,由近及远依次选择UE,且大于上报UE到达角的UE和小于上报UE到达角的UE之间的数量差小于等于1,其目的在于尽量在上报UE到达角两侧均衡选择UE,以避免大于上报UE到达角的UE数量与小于上报UE到达角的UE数量相差太大,增加了部分UE不处于重叠部分的可能性。此外,也可测量处于服务小区覆盖范围的至少两个UE的到达角,然后从测量的到达角中选择与上报UE到达角大小最接近的至少一个UE。优选地,测量处于服务小区边沿的至少两个UE的到达角。
具体的,在以上报UE的到达角为参考角,由近及远的依次选择UE存在多种选择方式,具体的,假设选择n个UE作为测量目标小区CGI的UE(n≥1),n个UE可以按照如下方法之一进行选择:
当n=1时,选择一个AoA与上报UE最接近的UE;
当n﹥1时,
Figure BDA0000947284320000111
个UE的AoA要大于上报UE,其余UE的AoA要小于上报UE,其中,
Figure BDA0000947284320000112
是指向上取整,即若n为奇数个,(n+1)/2个UE的AoA要大于上报UE;
当n﹥1时,
Figure BDA0000947284320000113
个UE的AoA要大于上报UE,其余UE的AoA要小于上报UE,其中,
Figure BDA0000947284320000114
是指向下取整,即若n为奇数个,(n-1)/2个UE的AoA要大于上报UE。
在以距离作为衡量标准对UE进行选择时,测量范围为距离测量范围,即以上报UE所处位置为中心、r为半径形成的区域(r大于0),选择该区域中的UE作为测量UE。其目的在于,由于上报UE处于服务小区与目标小区的重叠范围内,在其附近的UE存在很大可能处于该重叠范围内,因此在该区域内选择的UE处于重叠范围的概率更大,各UE与上报UE的距离也最接近。
对于上述三种衡量标准,可以两两结合选择最合理的UE,也可三者共同结合进行精准选择,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本实施例不做详细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服务小区也可不选择UE,直接向上报UE下发测量消息,通过上报UE完成目标小区的CGI的读取。但是,因为设备自身或网络等原因,仅依靠上报UE对CGI进行测量,会导致测量的失败率大大增加,使得服务小区不能更好的对邻区关系进行自动维护,因此,会选择上报UE附近的一个或多个UE共同探测CGI,以提高探测成功率,进而提升网络的切换性能,当然选择的越多特侧的成功率也相应越高。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介质(ROM/RAM、磁碟、光盘)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所以,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邻区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上报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中包含测量到的目标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
检测服务小区的邻区列表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
若不存在,在所述上报终端周围按照预设方式设定测量范围,且所述上报终端位于所述测量范围内,并选择所述测量范围内的各终端;
向各终端发送测量消息,所述测量消息中包含所述物理小区标识;
接收其中任一终端上报的与所述物理小区标识对应的所述目标小区的全局小区标识,并将全局小区标识和物理小区标识添加至所述邻区列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邻区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上报终端周围按照预设方式设定测量范围,且所述上报终端位于所述测量范围,并选择所述测量范围内的各终端内具体为:
以上报终端所处位置为中心、预设距离为半径形成测量范围,并选择所述测量范围内的各终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邻区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上报终端周围按照预设方式设定测量范围,且所述上报终端位于所述测量范围内,并选择所述测量范围内的各终端具体为:
测量所述上报终端的到达角;
根据测量结果设定所述终端的到达角范围,且所述上报终端位于所述到达角范围内,并选择所述到达角范围内的各终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邻区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上报终端周围按照预设方式设定测量范围且所述上报终端位于所述测量范围内,并选择所述测量范围内的各终端具体为:
测量所述上报终端的到达角;
以所述上报终端的到达角为参考角,沿着所述参考角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依次选择终端,且大于上报终端到达角的终端和小于上报终端到达角的终端之间的数量差小于等于1。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邻区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到达角范围包括大于等于所述上报终端到达角的部分和小于所述上报终端到达角的部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邻区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于上报终端到达角的部分和小于上报终端到达角的部分均等。
7.一种邻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上报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中包含目标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服务小区的邻区列表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
选择模块,用于若不存在所述目标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在所述上报终端周围按照预设方式设定测量范围,且所述上报终端位于所述测量范围内,并确定所述测量范围内的各终端;
发送模块,用于向各终端发送测量消息,所述测量消息中包含所述物理小区标识;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其中任一终端上报的与所述物理小区标识对应的所述目标小区的全局小区标识,并将全局小区标识和物理小区标识添加至所述邻区列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邻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包括:第一选择子模块,用于以上报终端所处位置为中心、预设距离为半径形成测量范围,并选择所述测量范围内的各终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邻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包括:
第一测量子模块,用于测量所述上报终端的到达角;
第二选择子模块,用于根据测量结果设定所述终端的到达角范围,且所述上报终端位于所述到达角范围内,并选择所述到达角范围内的各终端。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邻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包括:
第二测量子模块,用于测量所述上报终端的到达角;
第三选择子模块,用于以所述上报终端的到达角为参考角,沿着所述参考角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依次选择终端,且大于上报终端到达角的终端和小于上报终端到达角的终端之间的数量差小于等于1。
CN201610165223.2A 2016-03-22 2016-03-22 一种邻区测量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2228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5223.2A CN107222879B (zh) 2016-03-22 2016-03-22 一种邻区测量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5223.2A CN107222879B (zh) 2016-03-22 2016-03-22 一种邻区测量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22879A CN107222879A (zh) 2017-09-29
CN107222879B true CN107222879B (zh) 2022-04-19

Family

ID=59927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65223.2A Active CN107222879B (zh) 2016-03-22 2016-03-22 一种邻区测量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22879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6167A (zh) * 2010-09-29 2011-04-20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异构网络的自动邻区关联方法
CN102202338A (zh) * 2010-03-23 2011-09-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类型上报的方法及系统
CN102695188A (zh) * 2011-03-25 2012-09-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邻区关系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3118402A (zh) * 2012-10-10 2013-05-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邻区关系更新方法及基站
CN103181204A (zh) * 2012-09-11 2013-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邻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81722A (zh) * 2013-04-26 2013-09-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邻区关系建立方法、系统和设备
WO2013137792A1 (en) * 2012-03-16 2013-09-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cell controlling node for supporting network management
WO2013143437A1 (zh) * 2012-03-30 2013-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邻区关系配置方法、装置与系统
WO2015035590A1 (zh) * 2013-09-12 2015-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Anr测量配置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0276B (zh) * 2007-08-17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邻区列表更新方法
ES2529388T3 (es) * 2009-10-07 2015-02-19 Koninklijke Kpn N.V. Sistema de actualización de una lista de células próximas (NCL) de un nodo de acceso inalámbrico de una arquitectura de telecomunicaciones y método correspondiente
CN102083070A (zh) * 2009-11-30 2011-06-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黑龙江有限公司 网络邻区优化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264092B (zh) * 2011-07-27 2018-0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邻区关系处理方法和系统
US9686729B2 (en) * 2013-11-15 2017-06-20 Deutsche Telekom Ag Method, network and system for an improved operation of a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 an edge region of the radio coverage area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2338A (zh) * 2010-03-23 2011-09-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类型上报的方法及系统
CN102026167A (zh) * 2010-09-29 2011-04-20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异构网络的自动邻区关联方法
CN102695188A (zh) * 2011-03-25 2012-09-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邻区关系测量方法及装置
WO2013137792A1 (en) * 2012-03-16 2013-09-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cell controlling node for supporting network management
WO2013143437A1 (zh) * 2012-03-30 2013-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邻区关系配置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03181204A (zh) * 2012-09-11 2013-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邻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18402A (zh) * 2012-10-10 2013-05-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邻区关系更新方法及基站
CN103281722A (zh) * 2013-04-26 2013-09-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邻区关系建立方法、系统和设备
WO2015035590A1 (zh) * 2013-09-12 2015-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Anr测量配置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22879A (zh) 2017-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79881C1 (ru) Мобильность для систем с формированием диаграммы направленности
KR101381132B1 (ko) Pci 충돌들을 검출하기 위한 방법
US7848292B2 (en) Method of dynamically populating a neighbor lis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0461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configuration mode of special subframe and the usage mode of time-domain resource
JP2020523922A (ja) 通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US10728766B2 (e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managing a geo-fence for use by a source radio network node
US11601909B2 (en) Increasing mobile device positioning accuracy
ES2960536T3 (es) Método en una red de radiocomunicación que usa agrupación de mediciones localizadas geoespacialmente
RU2523030C2 (ru) Базовая радиостанция, мобильная станция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связью
KR20140039149A (ko) 이웃 셀들과 통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2480041A1 (en) Base station and neighbor base stati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2196415A (zh) 对空闲模式下的终端触发干扰协调的方法和设备
JP2017501640A (ja) 隣接セル測定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CN109982351B (zh) 一种过远覆盖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TW201815189A (zh) 通訊方法和通訊裝置
CN102572926A (zh) 邻区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03828438A (zh) 一种终端及其接入失败后的处理方法
CN112839340A (zh) 过覆盖区域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649981B (zh) Mod3干扰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0461005B (zh) 小区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KR101928788B1 (ko) 교차 안테나 피드 검출을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US11990973B2 (en) Beam management for a radio transceiver device
Chernov et al. Location accuracy impact on cell outage detection in LTE-A networks
CN109788504B (zh) 天线接反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222879B (zh) 一种邻区测量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