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34192A - 蓝牙耳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 Google Patents

蓝牙耳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34192A
CN115334192A CN202210959206.1A CN202210959206A CN115334192A CN 115334192 A CN115334192 A CN 115334192A CN 202210959206 A CN202210959206 A CN 202210959206A CN 115334192 A CN115334192 A CN 1153341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etooth headset
posture
wearer
information
early war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592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34192B (zh
Inventor
王崇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DA Microelectronics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DA Microelectronics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DA Microelectronics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RDA Microelectronics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5920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34192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8632 priority patent/WO202403177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3341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341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341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341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1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for supporting emergency services
    • H04M1/72421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for supporting emergency services with automatic activation of emergency service functions, e.g. upon sensing an alar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094Interfacing with a device worn on the user's body to provide access to telephonic functionalities, e.g. accepting a call, reading or composing a message
    • H04M1/724097Worn on the he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90Services for handling of emergency or hazardous situations, e.g. earthquake and tsunami warning systems [ET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蓝牙耳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终端,所述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蓝牙耳机的姿态信息;根据所述姿态信息确定所述蓝牙耳机的佩戴者的姿态;若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控制物联网通信模块向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出紧急救援求助,所述紧急救援求助包括以下任一种:向所述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送救援信息,向所述预设的紧急联系人拨打救援电话,所述物联网通信模块内置于所述蓝牙耳机。上述方案能够在佩戴者处于倒地姿态时,自动向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出紧急救援求助,提高发出救援求助的便捷性和及时性。

Description

蓝牙耳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蓝牙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牙耳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关注和参与到摩托车骑行、自行车骑行、以及驴友进行的户外探险等运动。然而,这些运动通常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尤其是摩托车骑行运动。
在上述这些运动中,容易存在一些突发情况,比如骑手在骑行过程中摔倒、或者驴友在探险过程中摔倒等情况。当骑手或者驴友倒地时,有时并不方便采用手机进行求助。如此,可能会延误较佳的救援时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发出救援求助的便捷性以及及时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蓝牙耳机的姿态信息;根据所述姿态信息确定所述蓝牙耳机的佩戴者的姿态;若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控制物联网通信模块向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出紧急救援求助,所述紧急救援求助包括以下任一种:向所述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送救援信息,向所述预设的紧急联系人拨打救援电话,所述物联网通信模块内置于所述蓝牙耳机。
可选的,所述姿态信息包括所述蓝牙耳机的三轴姿态角及加速度。
可选的,所述姿态信息由内置于所述蓝牙耳机内的惯性测量单元采集得到。
可选的,所述根据姿态信息确定所述蓝牙耳机的佩戴者的姿态,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当设定时长内,所述加速度的最大变化量大于设定变化量阈值,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所述加速度大于预设的加速度阈值,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根据所述三轴姿态角,确定所述蓝牙耳机的倾斜角度,若所述倾斜角度大于预设的角度阈值,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设定时长内,所述加速度的最大变化量大于设定变化量阈值,且根据所述三轴姿态角,确定所述蓝牙耳机的倾斜角度,所述倾斜角度大于预设的角度阈值,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所述加速度大于预设的加速度阈值,且根据所述三轴姿态角,确定所述蓝牙耳机的倾斜角度,所述倾斜角度大于预设的角度阈值,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设定时长内,所述加速度的最大变化量大于设定变化量阈值,且所述加速度大于预设的加速度阈值,且根据所述三轴姿态角,确定所述蓝牙耳机的倾斜角度,所述倾斜角度大于预设的角度阈值,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若根据重力加速度在X轴方向上的加速度分量以及在Y轴方向上的加速度分量,计算得到的所述蓝牙耳机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一角度阈值,且根据所述三轴姿态角,确定的所述蓝牙耳机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二角度阈值,则判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
可选的,在控制物联网通信模块向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出紧急救援求助之前,还包括:自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所述倒地姿态开始计时,若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持续第一时长,进入预警模式,并输出第一预警提醒,所述第一预警提醒用于提醒所述佩戴者处于倒地姿态。
可选的,所述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响应于退出预警模式指令,退出所述预警模式;在退出所述预警模式之后的第二时长内,若根据所述姿态信息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依然为所述倒地姿态,再次进入预警模式,并输出第二预警提醒。
可选的,在响应于退出预警模式指令,退出所述预警模式之前,还包括:当检测到退出预警模式的操作时,生成所述退出预警模式指令;或者,根据所述姿态信息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从倒地姿态切换成正常姿态时,生成所述退出预警模式指令,所述正常姿态为除所述倒地姿态外的姿态。
可选的,所述控制物联网通信模块向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出紧急救援求助,包括:若进入所述预警模式后,持续第三时长未检测到退出所述预警模式,控制所述物联网通信模块向所述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出紧急救援求助。
可选的,所述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蓝牙耳机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佩戴者的位置,所述救援信息包括所述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蓝牙耳机安装于头盔上,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蓝牙耳机是否从所述头盔脱落;若检测到所述蓝牙耳机从所述头盔上脱落,输出位置提醒信息。
可选的,所述输出位置提醒信息,包括:向与所述蓝牙耳机蓝牙通信连接的终端输出所述位置提醒信息;和/或,通过扬声器输出提醒音,所述扬声器设置于所述蓝牙耳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蓝牙耳机的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蓝牙耳机的姿态信息;姿态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姿态信息确定所述蓝牙耳机的佩戴者的姿态;控制单元,用于若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控制物联网通信模块向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出紧急救援求助,所述紧急救援求助包括以下任一种:向所述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送救援信息,向所述预设的紧急联系人拨打救援电话,所述物联网通信模块内置于所述蓝牙耳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蓝牙耳机,包括:耳机本体;蓝牙通信模块,设置于所述耳机本体;物联网通信模块,设置于所述耳机本体;姿态检测模块,用于采集所述蓝牙耳机的姿态信息;上述任一种蓝牙耳机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蓝牙通信模块、所述物联网通信模块及所述姿态检测模块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种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任一种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获取蓝牙耳机的姿态信息,根据姿态信息确定蓝牙耳机的佩戴者的姿态。当确定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时,控制蓝牙耳机中内置的物联网通信模块发出紧急救援求助。如向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送救援信息、向预设的紧急联系拨打救援电话等。通常蓝牙耳机佩戴于佩戴者,蓝牙耳机内置有物联网通信模块,从而无需借助其他设备,通过蓝牙耳机,即可实现在蓝牙耳机的佩戴者倒地时,自动控制蓝牙耳机本身的物联网通信模块向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出紧急救援求助,从而可以提高发出救援求助的便捷性和及时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蓝牙耳机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在上述这些运动中,容易存在一些突发情况,比如骑手在骑行过程中摔倒,或者驴友在探险过程中摔倒等情况。当骑手或者驴友倒地时,可能会出现失去意识或者行动受限的情况,可能无法掏出卫星电话或者距离卫星电话的距离较远,无法拿到卫星电话,甚至处于昏迷状态而无法进行自主救援。从而可能会延误较佳的救援时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蓝牙耳机的姿态信息,根据姿态信息确定蓝牙耳机的佩戴者的姿态。当确定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时,控制蓝牙耳机中内置的物联网通信模块发出紧急救援求助。如向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送救援信息、向预设的紧急联系拨打救援电话等。通常蓝牙耳机佩戴于佩戴者,蓝牙耳机内置有物联网通信模块,从而无需借助其他设备,通过蓝牙耳机即可实现在蓝牙耳机的佩戴者倒地时,自动控制蓝牙耳机本身的物联网通信模块向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出紧急救援求助,从而可以提高发出救援求助的便捷性和及时性。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用于对蓝牙耳机进行控制。下述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可以由蓝牙耳机中的具有控制功能的芯片执行,也可以由蓝牙耳机中具有控制功能的芯片模组执行。
具体地,参照图1,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获取蓝牙耳机的姿态信息;
步骤S12,根据所述姿态信息确定所述蓝牙耳机的佩戴者的姿态;
步骤S13,若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控制物联网通信模块向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出紧急救援求助。
其中,所述紧急救援求助包括以下任一种:向所述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送救援信息,向所述预设的紧急联系人拨打救援电话,所述物联网通信模块内置于所述蓝牙耳机。
紧急联系人的信息可以预先设置并存储,紧急联系人的信息可以存储于蓝牙耳机的本地,也可以存储于蓝牙耳机所蓝牙连接的用户设备。若紧急联系人存储于蓝牙耳机所蓝牙连接的用户设备,蓝牙耳机可以从用户设备获取到紧急联系人的信息。紧急联系人的信息至少包括紧急联系人的电话号码,还可以包括紧急联系人的名称。紧急联系人可以为佩戴者的亲属、朋友,也可以为专业救援机构等。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设置紧急联系人的信息。例如,蓝牙耳机上可以设置有紧急联系人设置按键,通过紧急联系人设置按键设置紧急联系人的信息。又如,通过蓝牙耳机所蓝牙通信连接用户设备设置紧急联系人的信息。具体而言,用户设备上可以设置有蓝牙耳机对应的应用软件(APP)或者应用程序,通过应用软件或应用程序配置紧急联系人的信息。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进行紧急联系人的信息配置,此处不再一一举例。
由上可知,通过获取蓝牙耳机的姿态信息,根据姿态信息确定蓝牙耳机的佩戴者的姿态。当确定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时,控制蓝牙耳机中内置的物联网通信模块发出紧急救援求助。如向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送救援信息、向预设的紧急联系拨打救援电话等。通常蓝牙耳机佩戴于佩戴者,蓝牙耳机内置有物联网通信模块,从而无需借助其他设备,通过蓝牙耳机,即可实现在蓝牙耳机的佩戴者倒地时,自动控制蓝牙耳机本身的物联网通信模块向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出紧急救援求助,从而可以提高发出救援求助的便捷性和及时性。
在具体实施中,姿态信息可以包括蓝牙耳机的三轴姿态角和角速率。假设蓝牙耳机正前方(也即佩戴者沿水平方向的行进方向)为X轴,正左为Y轴,正上方为Z轴。具体地,三轴姿态角为三个姿态角。三个姿态角的定义分别为:俯仰角(pitch):X轴与水平面的夹角,对应佩戴者(或蓝牙耳机)向前向后的俯仰角;翻滚角(roll):Y轴与水平面的夹角,对应佩戴者(或蓝牙耳机)向左向右的侧偏角;偏航角(yaw):Z轴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对应佩戴者(或蓝牙耳机)绕Z轴的旋转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1中获取的蓝牙耳机的姿态信息可以由内置于蓝牙耳机内的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传感器采集得到。IMU传感器测量物体三轴姿态角、角速率以及加速度的装置。通常IMU传感器包含三个加速度计和三个陀螺仪,加速度计检测蓝牙耳机在载体坐标系统独立三轴的加速度信号,而陀螺仪检测蓝牙耳机相对于导航坐标系的角速度信号。空间基准是一组用于空间测量和计算的参考点、线、面,坐标系统则是空间基准传递的工具。惯性导航中常用的坐标系有惯性坐标系、地球坐标系、导航坐标系、载体坐标系。导航坐标系,常将地理坐标系作为导航参数求解的参考坐标系,即东北天坐标系,又称站心坐标系。坐标原点为载体重心,X轴在当地水平面内指向东(E),Y轴在当地水平面内指向北(N)。Y轴沿当地铅垂线指向天空(U)。地理坐标系相对于地球坐标系的方位关系即载体的地理位置(经度λ,纬度φ),导航坐标系常用于描述蓝牙耳机(运动载体)在当地坐标系中的运动姿态与速度。载体坐标系,坐标原点为载体重心,X轴沿载体横轴指向右,Y轴沿载体纵轴指向前,Z轴沿载体立轴指向上,即右前上坐标系。载体坐标系相对于导航坐标系的关系可用载体的姿态矩阵表示。测量蓝牙耳机在三维空间中的角速度和加速度,并以此解算出蓝牙耳机的姿态。其中,上述载体指蓝牙耳机。
在具体实施中,步骤S12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也即根据姿态信息确定所述蓝牙耳机的佩戴者的姿态具有多种实现方式,具体而言:
在一些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当设定时长内,所述加速度的最大变化量大于设定变化量阈值,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
在徒步、登山、摩托车骑行、自行车骑行等场景中,佩戴者在正常姿态下,加速度的变化量的波动较小,通常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波动。当佩戴者的姿态发生变化时,如从正常姿态变成倒地姿态时,在设定时长内的加速度的最大变化量通常大于设定变化量阈值。由此,可以通过蓝牙耳机在设定时长内的加速度的最大变化量是否大于设定变化量阈值来确定佩戴者处于倒地姿态。
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由于徒步、摩托车骑行或者自行车骑行等的速度不同,佩戴者从正常姿态变换成倒地姿态所花费的时长可能稍有不同。在具体实施例中,设定时长的具体取值可以根据蓝牙耳机的佩戴者所处的应用场景的类型进行设置,不同类型的应用场景下所对应的设定时长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进一步,可以配置应用场景的类型,并设置各种类型的应用场景分别对应的设定时长。应用场景的类型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徒步、登山、摩托车骑行、自行车骑行等。佩戴者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应用场景选择对应的场景类型。
在另一些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加速度大于预设的加速度阈值,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
当佩戴者的姿态突然发生变化时,蓝牙耳机的加速度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如从正常姿态变成倒地姿态时,蓝牙耳机的加速度会变大。如此,当加速度大于预设的加速度阈值,即可判定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
在又一些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三轴姿态角,确定所述蓝牙耳机的倾斜角度,若所述倾斜角度大于预设的角度阈值,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其中,所述倾斜角度指所述蓝牙耳机相对水平面(XY平面)的倾斜角度。
由于陀螺仪测量的是角速度,即蓝牙耳机转动的速度,把速度和时间相乘,即可以得到某一时间段内蓝牙耳机转过的角度。然而,积分运算得来的角度本身就存在误差,随着时间的累加,误差会累积并加剧。
加速度计可以测量蓝牙耳机的加速度。重力加速度是一个物体受重力作用的情况下所具有的加速度。当蓝牙耳机处于静止状态时,加速度计测量出来的值就等于重力加速度1g,约等于9.8米每平方秒。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也即朝向地心),根据重力加速度在其X轴上的加速度分量以及在Y轴上的加速度分量,可以计算蓝牙耳机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可以结合根据重力加速度在其X轴上的加速度分量以及在Y轴上的加速度分量得到的蓝牙耳机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来确定佩戴者的姿态。具体而言,在另一些非限制性实施例中,若根据重力加速度在X轴方向上的加速度分量以及在Y轴方向上的加速度分量,计算得到的所述蓝牙耳机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一角度阈值,且根据所述三轴姿态角,确定的所述蓝牙耳机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二角度阈值,则判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
基于此,为了提高对蓝牙耳机的姿态判定的准确性,在另一些非限制性实施例中,设定时长内,所述加速度的最大变化量大于设定变化量阈值,且根据所述三轴姿态角,确定所述蓝牙耳机的倾斜角度,所述倾斜角度大于预设的角度阈值,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其中,所述倾斜角度指所述蓝牙耳机相对水平面(XY平面)的倾斜角度。
基于此,为了提高对蓝牙耳机的姿态判定的准确性,在另一些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加速度大于预设的加速度阈值,且根据所述三轴姿态角,确定所述蓝牙耳机的倾斜角度,所述倾斜角度大于预设的角度阈值,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其中,所述倾斜角度指所述蓝牙耳机相对水平面(XY平面)的倾斜角度。
基于此,为了提高对蓝牙耳机的姿态判定的准确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设定时长内,所述加速度的最大变化量大于设定变化量阈值,且所述加速度大于预设的加速度阈值,且根据所述三轴姿态角,确定所述蓝牙耳机的倾斜角度,所述倾斜角度大于预设的角度阈值,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其中,所述倾斜角度指所述蓝牙耳机相对水平面(XY平面)的倾斜角度。
如此,通过综合考虑加速度变化以及蓝牙耳机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在确定佩戴者是否倒地的情况,可以提高倒地判断的准确度。在一些场景下,存在佩戴者摔倒后未受伤或者受伤较轻的情况,此时,佩戴者可能不需要进行紧急救援求助。为了提高紧急救援求助的发出的准确度,以使得紧急救援求助更加符合佩戴者的实际需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控制物联网通信模块向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出紧急救援求助之前,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自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所述倒地姿态开始计时,若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持续第一时长,进入预警模式,并输出第一预警提醒,所述第一预警提醒用于提醒所述佩戴者处于倒地姿态。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通过蓝牙耳机内设置的计时器进行计时;也可以从蓝牙耳机所蓝牙通信连接的用户设备获取时间信息,并基于获取到的时间信息进行计时;还可以通过物联网通信模块查询时间并计时。
以通过物联网通信模块查询时间并计时为例,在判定佩戴者处于倒地姿态时,触发物联网通信模块开始查询当前时间,并记录处于倒地姿态的持续时长。也即记录自佩戴者处于倒地姿态倒地开始,截至当前时刻,处于倒地状态的持续时长。
第一时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第一时长可以为一分钟、也可以为两分钟等合适的时长,以确保在佩戴者跌倒时,能够及时进行紧急救援求助。第一时长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进行调整。当实际应用场景所处的地区偏远,救援达到所需的时间较长时,或者距离医院等救援场地较远时,第一时长可以较短,以确保在佩戴者跌倒时,能够及时发出紧急救援求助。
若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持续第一时长,进入预警模式。在预警模式下输出第一预警提醒。通过第一预警提醒可以提醒佩戴者处于倒地姿态。第一预警提醒可以通过蓝牙耳机的听筒播放报警音或者提示音预警。通过播放报警音或者提示音预警的方式对佩戴者进行第一预警提醒对佩戴者进行呼唤,可以防止倒地的佩戴者出现意识模糊等。
在一些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响应于退出预警模式指令,退出所述预警模式。在退出所述预警模式之后的第二时长内,若根据所述姿态信息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依然为所述倒地姿态,再次进入预警模式,并输出第二预警提醒。
进一步,响应于退出预警模式指令,退出所述预警模式。在退出所述预警模式之后的第二时长内,若根据所述姿态信息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依然为所述倒地姿态,再次进入预警模式,并输出第二预警提醒。
具体而言,在处于预警模式时,可以判断是否收到或生成退出预警模式指令。当接收到或者检测到生成退出预警模式指令时,退出预警模式。当退出预警模式后,则停止输出第一预警提醒。
在退出所述预警模式之后的第二时长内,继续根据姿态信息判断蓝牙耳机的佩戴者的姿态。并自退出预警模式开始计时,若在退出所述预警模式之后的第二时长内,根据所述姿态信息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依然为倒地姿态,再次进入预警模式,并输出第二预警提醒。
第二预警提醒的提醒方式可以与第一预警提醒的提醒方式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预警提醒的提醒强度可以强于第一预警提醒。例如,当采用通过蓝牙耳机的听筒播放报警音或者提示音预警的方式进行第二预警提醒及第一预警提醒时,第二预警提醒的报警音或者提示音预警的音量可以大于第一预警提醒时的音量。又如,通过蓝牙耳机上扬声器播放报警音或者提示音预警的方式进行第二预警提醒。再如,通过蓝牙耳机的听筒播放报警音或者提示音预警的同时,通过蓝牙耳机上扬声器播放报警音或者提示音预警,如此,通过对佩戴者和路人同时进行提醒,以进一步提高第二预警提醒的提醒效果。
进一步,在响应于退出预警模式指令,退出所述预警模式之前,还包括:生成所述退出预警模式指令。
在一些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当检测到退出预警模式的操作时,生成所述退出预警模式指令。
例如,蓝牙耳机上可以设置有退出预警模式的按键,当检测到操作退出预警模式的按键时,可以生成退出预警模式指令。退出预警模式的按键可以为虚拟的触摸键,也可以为物理按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又如,蓝牙耳机上可以设置有语音采集模块及语音识别模块,语音采集模块可以采用语音信息,语音识别模块可以对采集的语音信息进行语音识别。检测到退出预警模式的操作可以为接收到退出预警模式的语音指令。当确定接收到退出预警模式的语音指令,生成退出预警模式指令。
再如,可以根据蓝牙耳机的姿态信息确定蓝牙耳机的运动轨迹。退出预警模式的操作可以为蓝牙耳机的运动轨迹为预设的运动轨迹。当蓝牙耳机的运动轨迹为预设的运动轨迹时,生成退出预警模式指令。设定的运动轨迹可以预先设置,并存储于蓝牙耳机或者存储于蓝牙耳机的蓝牙通信连接的用户设备。
在另一些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姿态信息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从倒地姿态切换成正常姿态时,生成所述退出预警模式指令,所述正常姿态为除所述倒地姿态外的姿态。正常姿态可以为骑行姿态、徒步姿态、站立姿态等。
具体而言,自退出预警模式开始计时,若在退出所述预警模式之后的第二时长内,根据所述姿态信息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正常姿态,或者从倒地姿态切换成正常姿态,生成所述退出预警模式指令。
通过配置第一预警模式和/或第二预警模式,可以提高判断佩戴者处于倒地姿态而触发向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出紧急救援求助的准确度,有效地降低误判定佩戴者处于危险状态的概率。此外,通过第一预警模式和/或第二预警模式通过对倒地姿态的佩戴者不停地进行呼唤还可以防止处于倒地姿态的佩戴者意识模糊。
第二时长的具体取值可以预先配置,可以与第一时长相同,也可以与第一时长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3,可以由佩戴者主动触发紧急救援操作,以控制物联网通信模块向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出紧急救援求助。例如,在蓝牙耳机上设置有紧急救援按键,当操作紧急救援按键时,可以触发紧急救援。紧急救援按键可以为虚拟的触摸键,也可以为物理按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3,控制物联网通信模块向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出紧急救援求助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若进入所述预警模式后,持续第三时长未检测到退出所述预警模式,控制所述物联网通信模块向所述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出紧急救援求助。
通常若佩戴者发生倒地姿态,若是佩戴者意识清醒并具有一定的行动能力,则可以通过自行关闭预警模式,或者通过改变当前姿态(如从倒地姿态坐起或者站立等)来关闭预警模式。进入所述预警模式后,开始计时。若是持续第三时长未检测到退出所述预警模式,则可能出现佩戴者出现意识模糊,或者行动能力受限等情况时,而无法关闭预警模式。此时,控制所述物联网通信模块向所述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出紧急救援求助。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控制物联网通信模块向所有的紧急联系人群发救援信息。其中,可以控制物联网通信模块采用短信的方式向所有的紧急联系人群发救援信息。也可以控制物联网通信模块按照紧急联系人的优先级,逐个向紧急联系人发送救援信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控制物联网通信模块按照紧急联系人的优先级,逐一向紧急联系人拨打电话,直至电话接通。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控制物联网通信模块向所有的紧急联系人群发救援信息的同时,控制物联网通信模块按照紧急联系人的优先级,逐一向紧急联系人拨打电话,直至电话接通。如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紧急救援求助的成功率。
进一步,获取所述蓝牙耳机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佩戴者的位置,所述救援信息包括所述位置信息。在发送的救援信息中包括位置信息,可以便于快速的获知佩戴者的当前位置,以便于及时实施救援。
位置信息可以通过来自于设置于蓝牙耳机的定位装置,也可以来自于物联网通信模块,还可以来自于蓝牙耳机所蓝牙通信连接的用户设备等。
救援信息还可以包括佩戴者的姓名、性别、血型等信息。其中姓名、性别、血型等信息是在得到佩戴者授权,由佩戴者进行预先设置而得到的,可以存储于蓝牙耳机或者蓝牙耳机所蓝牙通信连接的用户设备。
在具体实施中,上述物联网通信模块可以包括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NB-IoT)通信模块。
蓝牙耳机中可以安装有物联网卡,通过所安装的物联网卡及物联网通信模块可以实现蓝牙耳机与其他设备的随时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蓝牙耳机安装于头盔上,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蓝牙耳机是否从所述头盔脱落;若检测到所述蓝牙耳机从所述头盔上脱落,输出位置提醒信息。所述位置提醒信息用于指示蓝牙耳机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向与所述蓝牙耳机蓝牙通信连接的终端输出所述位置提醒信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扬声器输出提醒音,所述扬声器设置于所述蓝牙耳机。通过输出的提醒音,可以便于用户根据提醒音确定蓝牙耳机的掉落位置,提高蓝牙耳机寻找的便捷性。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和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下面结合摩托车骑行场景对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的具体工作流程进行说明。
参照图2,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蓝牙耳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01,获取蓝牙耳机的姿态信息。
可以通过内置于蓝牙耳机内的IMU传感器采集蓝牙耳机的姿态信息。
S202,根据所述姿态信息判断骑手是否处于倒地姿态。
当判断结果为否时,也即骑手的姿态为正常姿态,执行S203;当判断结果为是时,也即骑手的姿态为倒地姿态,执行S204。
S203,蓝牙耳机在正常模式下正常工作。并继续执行S201。
正常模式下,蓝牙耳机可以进行正常的通信功能、影音娱乐功能以及IMU传感器能够定期或者实时的采集蓝牙耳机的姿态信息。
S204,NB-IOT模组开始计时。
当判定骑手处于倒地姿态时,NB-IOT模组开始计时。
S205,判断骑手的姿态为倒地姿态的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一时长。
当判断结果为否时,继续执行S205。当判断结果为是时,也即达到第一时长,执行S206。
S206,输出第一预警提醒。
第一预警提醒可以为通过蓝牙耳机的听筒播放报警音或者提示音预警。
S207,判断是否收到退出预警模式指令。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也即收到退出预警模式指令,执行S208。当判断结果为否,也即未收到退出预警模式指令,执行S209。
其中,可以由骑手自主执行退出预警模式操作而生成退出预警指令。也可以由骑手改变姿态而生成退出预警模式指令。
S208,关闭第一预警提醒。
S209,判断进入预警模式的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三时长。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也即达到第三时长,执行S210;当判断结果为否时,也即未达到第三时长,则继续执行步骤S209。
S210,控制物联网通信模块向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出紧急救援求助。
在S208之后还包括S211,在退出所述预警模式之后的第二时长内,若根据所述姿态信息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依然为倒地姿态。
S212,再次进入预警模式,并输出第二预警提醒。
在S212之后,可以继续执行S207。
在实际中,可以配置连续进行预警提醒的次数,当达到设定的预警提醒次数后,可以执行S210,或者不再触发预警提醒。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蓝牙耳机的控制装置。参照图3,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蓝牙耳机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蓝牙耳机的控制装置30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31,用于获取蓝牙耳机的姿态信息;
姿态确定单元32,用于根据所述姿态信息确定所述蓝牙耳机的佩戴者的姿态;
控制单元33,用于若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控制物联网通信模块向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出紧急救援求助,所述紧急救援求助包括以下任一种:向所述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送救援信息,向所述预设的紧急联系人拨打救援电话,所述物联网通信模块内置于所述蓝牙耳机。
在具体实施中,蓝牙耳机的控制装置30的具体工作原理及工作结构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中的具体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具体实施中,上述蓝牙耳机的控制装置可以对应于蓝牙耳机中具有控制功能的芯片,例如SOC(System-On-a-Chip,片上系统)、基带芯片等;或者对应于蓝牙耳机中包括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芯片模组;或者对应于具有数据处理功能芯片的芯片模组,或者对应于蓝牙耳机本身。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蓝牙耳机,蓝牙耳机可以包括耳机本体;蓝牙通信模块,设置于所述耳机本体;物联网通信模块,设置于所述耳机本体;姿态检测模块,用于采集所述蓝牙耳机的姿态信息;蓝牙耳机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蓝牙通信模块、所述物联网通信模块及所述姿态检测模块连接。蓝牙耳机的控制装置可以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耳机的控制装置,关于蓝牙耳机的控制装置的具体工作原理及结构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联网通信模块包括窄带物联网通信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姿态检测模块包括IMU传感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非挥发性存储器(non-volatile)或者非瞬态(non-transitory)存储器,还可以包括光盘、机械硬盘、固态硬盘等。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简称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简称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PROM,简称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简称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M,简称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DRAM,简称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简称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简称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简称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简称DR RAM)。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耦合,存储器可以位于蓝牙耳机的控制装置内,也可以位于蓝牙耳机的控制装置外。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可以通过通信总线连接。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例如,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芯片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单元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芯片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芯片模组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单元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不同的模块/单元可以位于芯片模组的同一组件(例如芯片、电路模块等)或者不同组件中,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芯片模组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终端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单元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不同的模块/单元可以位于终端内同一组件(例如,芯片、电路模块等)或者不同组件中,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终端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仅作示意与区分描述对象之用,没有次序之分,也不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设备个数的特别限定,不能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各个步骤的序号并不代表对各个步骤的执行顺序的限定。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蓝牙耳机的姿态信息;
根据所述姿态信息确定所述蓝牙耳机的佩戴者的姿态;
若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控制物联网通信模块向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出紧急救援求助,所述紧急救援求助包括以下任一种:向所述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送救援信息,向所述预设的紧急联系人拨打救援电话,所述物联网通信模块内置于所述蓝牙耳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信息包括所述蓝牙耳机的三轴姿态角及加速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姿态信息由内置于所述蓝牙耳机内的惯性测量单元采集得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姿态信息确定所述蓝牙耳机的佩戴者的姿态,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当设定时长内,所述加速度的最大变化量大于设定变化量阈值,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
所述加速度大于预设的加速度阈值,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根据所述三轴姿态角,确定所述蓝牙耳机的倾斜角度,若所述倾斜角度大于预设的角度阈值,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
设定时长内,所述加速度的最大变化量大于设定变化量阈值,且根据所述三轴姿态角,确定所述蓝牙耳机的倾斜角度,所述倾斜角度大于预设的角度阈值,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
所述加速度大于预设的加速度阈值,且根据所述三轴姿态角,确定所述蓝牙耳机的倾斜角度,所述倾斜角度大于预设的角度阈值,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
设定时长内,所述加速度的最大变化量大于设定变化量阈值,且所述加速度大于预设的加速度阈值,且根据所述三轴姿态角,确定所述蓝牙耳机的倾斜角度,所述倾斜角度大于预设的角度阈值,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
若根据重力加速度在X轴方向上的加速度分量以及在Y轴方向上的加速度分量,计算得到的所述蓝牙耳机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一角度阈值,且根据所述三轴姿态角,确定的所述蓝牙耳机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二角度阈值,则判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物联网通信模块向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出紧急救援求助之前,还包括:
自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所述倒地姿态开始计时,若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持续第一时长,进入预警模式,并输出第一预警提醒,所述第一预警提醒用于提醒所述佩戴者处于倒地姿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退出预警模式指令,退出所述预警模式;
在退出所述预警模式之后的第二时长内,若根据所述姿态信息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依然为所述倒地姿态,再次进入预警模式,并输出第二预警提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响应于退出预警模式指令,退出所述预警模式之前,还包括:
当检测到退出预警模式的操作时,生成所述退出预警模式指令;
或者,根据所述姿态信息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从倒地姿态切换成正常姿态时,生成所述退出预警模式指令,所述正常姿态为除所述倒地姿态外的姿态。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物联网通信模块向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出紧急救援求助,包括:
若进入所述预警模式后,持续第三时长未检测到退出所述预警模式,控制所述物联网通信模块向所述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出紧急救援求助。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蓝牙耳机的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佩戴者的位置,所述救援信息包括所述位置信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安装于头盔上,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蓝牙耳机是否从所述头盔脱落;
若检测到所述蓝牙耳机从所述头盔上脱落,输出位置提醒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位置提醒信息,包括:
向与所述蓝牙耳机蓝牙通信连接的终端输出所述位置提醒信息;
和/或,通过扬声器输出提醒音,所述扬声器设置于所述蓝牙耳机。
12.一种蓝牙耳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蓝牙耳机的姿态信息;
姿态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姿态信息确定所述蓝牙耳机的佩戴者的姿态;控制单元,用于若确定所述佩戴者的姿态为倒地姿态,控制物联网通信模块向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出紧急救援求助,所述紧急救援求助包括以下任一种:向所述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送救援信息,向所述预设的紧急联系人拨打救援电话,所述物联网通信模块内置于所述蓝牙耳机。
13.一种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耳机本体;
蓝牙通信模块,设置于所述耳机本体;
物联网通信模块,设置于所述耳机本体;
姿态检测模块,用于采集所述蓝牙耳机的姿态信息;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蓝牙耳机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蓝牙通信模块、所述物联网通信模块及所述姿态检测模块连接。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5.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蓝牙耳机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210959206.1A 2022-08-10 2022-08-10 蓝牙耳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Active CN1153341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59206.1A CN115334192B (zh) 2022-08-10 2022-08-10 蓝牙耳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PCT/CN2022/118632 WO2024031777A1 (zh) 2022-08-10 2022-09-14 蓝牙耳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59206.1A CN115334192B (zh) 2022-08-10 2022-08-10 蓝牙耳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34192A true CN115334192A (zh) 2022-11-11
CN115334192B CN115334192B (zh) 2023-11-14

Family

ID=83922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59206.1A Active CN115334192B (zh) 2022-08-10 2022-08-10 蓝牙耳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34192B (zh)
WO (1) WO2024031777A1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28700U (zh) * 2013-06-06 2013-12-11 刘翔 一种运动状态追踪与实时传输系统
CN104825166A (zh) * 2015-04-25 2015-08-12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及基于可穿戴设备的远程救助方法
US20160078739A1 (en) * 2014-09-12 2016-03-17 Plantronics, Inc. Wearable Sends Message on Fall When Worn
CN105913614A (zh) * 2016-05-12 2016-08-31 上海海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监测摔倒的方法、装置以及智能穿戴设备和摔倒报警系统
CN106060761A (zh) * 2016-05-18 2016-10-26 广东工业大学 紧急呼叫装置、紧急呼叫应答系统及方法
CN108294391A (zh) * 2018-04-20 2018-07-20 张丝敏 一种安全头盔或帽子
CN108986398A (zh) * 2018-06-29 2018-12-11 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报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91669A (zh) * 2020-11-17 2021-01-29 西安格物良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识别姿态的蓝牙耳机及其制备、控制方法
CN112438726A (zh) * 2020-11-20 2021-03-05 深圳市卓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跌倒报警方法、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47412A (zh) * 2018-11-15 2021-12-03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紧急求救的方法及相关设备和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4267152A (zh) * 2021-12-17 2022-04-0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防摔提醒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98392B2 (en) * 2001-10-16 2004-09-2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mart helmet
CN110047253A (zh) * 2019-04-19 2019-07-2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发送救援请求的方法及装置
CN110395339B (zh) * 2019-06-14 2020-11-10 山东华宇工学院 一种骑行车辆自主救援系统与方法
CN110954972B (zh) * 2019-11-11 2022-04-15 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及其脱落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28700U (zh) * 2013-06-06 2013-12-11 刘翔 一种运动状态追踪与实时传输系统
US20160078739A1 (en) * 2014-09-12 2016-03-17 Plantronics, Inc. Wearable Sends Message on Fall When Worn
CN104825166A (zh) * 2015-04-25 2015-08-12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及基于可穿戴设备的远程救助方法
CN105913614A (zh) * 2016-05-12 2016-08-31 上海海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监测摔倒的方法、装置以及智能穿戴设备和摔倒报警系统
CN106060761A (zh) * 2016-05-18 2016-10-26 广东工业大学 紧急呼叫装置、紧急呼叫应答系统及方法
CN108294391A (zh) * 2018-04-20 2018-07-20 张丝敏 一种安全头盔或帽子
CN108986398A (zh) * 2018-06-29 2018-12-11 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报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47412A (zh) * 2018-11-15 2021-12-03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紧急求救的方法及相关设备和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2291669A (zh) * 2020-11-17 2021-01-29 西安格物良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识别姿态的蓝牙耳机及其制备、控制方法
CN112438726A (zh) * 2020-11-20 2021-03-05 深圳市卓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跌倒报警方法、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67152A (zh) * 2021-12-17 2022-04-0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防摔提醒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IXIN SUN; YUDONG TAO; ZHI HU; HAO FAN; YUWEI WANG: "A hands-free communication solution for wearable devices", 2014 IEEE HEALTHCARE INNOVATION CONFERENCE (HIC) *
黄定翠;: "可穿戴式人体运动捕捉系统", 电子制作, no. 0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34192B (zh) 2023-11-14
WO2024031777A1 (zh) 2024-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14476B1 (en) Using movement patterns to anticipate user expectations
US10137737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for
US10620232B2 (en) Detecting controllers in vehicles using wearable devices
EP3162284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earable device
US936373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phone functionality while driving
TWI493511B (zh) 駕駛狀態偵測系統、駕駛狀態偵測方法與電子裝置
US9277349B2 (en) Method of processing an incoming communication signal at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4680714A (zh) 用于向用户发送提醒的方法及系统
EP3246870A1 (en) Navigation system, client terminal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1067134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20210400420A1 (en) Inertially stable virtual auditory space for spatial audio applications
CN109708657A (zh) 一种提醒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5357311A (zh) 出行信息分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34192A (zh) 蓝牙耳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WO2017086994A1 (en) Wearable device journey informer
JP2015033052A (ja) トレーニング支援システム、サーバー、端末、カメラ、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10876853B2 (en)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device,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KR101131066B1 (ko) 사용자 장치 및 부가 정보 제공 방법
KR20170095556A (ko) 조난 알림 모듈 및 방법
WO2020097875A1 (zh) 摔倒检测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Matuszczyk et al. Smartphone based automatic incident detection algorithm and crash notification system for all-terrain vehicle drivers
US20170371619A1 (en) Information output system and information output method
CN112506337B (zh) 操作请求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19179321A (ja) ウェアラブルカメラおよびサーバ
US20210294570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