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32746A - 一种单端到差分的小型化滤波功分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端到差分的小型化滤波功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32746A
CN115332746A CN202211026458.5A CN202211026458A CN115332746A CN 115332746 A CN115332746 A CN 115332746A CN 202211026458 A CN202211026458 A CN 202211026458A CN 115332746 A CN115332746 A CN 1153327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line
microstrip line
microstrip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264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32746B (zh
Inventor
刘伟申
薛钰琛
魏峰
徐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di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d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02645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327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327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327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327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327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20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 H01P1/201Filters for 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 waves
    • H01P1/203Strip line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0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12Coupling devices having more than two ports
    • H01P5/16Conjugate devices, i.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rt decoupled from one other por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单端到差分的小型化滤波功分器,旨在保证单端到差分滤波功分器具有较高的共模抑制特性的同时,降低单端到差分滤波功分器的整体尺寸,并提高通带选择性能,包括上下层叠的第一矩形介质基板和第二矩形介质基板,第一矩形介质基板的上表面印制有T型输入微带线和位于其两侧的两个阶梯阻抗微带线及两个“币”型谐振器;第一矩形介质基板的下表面印制有金属地板,金属地板上刻蚀有位于T型输入微带线投影位置的第一阶梯阻抗缝隙线和其两侧的两个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第一阶梯阻抗缝隙线的阶梯线处跨接有隔离电阻;第二矩形介质基板的下表面印制有两个U型输出微带线,其开口方向指向T型输入微带线横向臂的一侧。

Description

一种单端到差分的小型化滤波功分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波和射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滤波功分器,具体涉及一种单端到差分的小型化滤波功分器,可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射频前端。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系统的多功能化、低成本化要求越来越高,在无线通信系统射频前端电路中,滤波器与功分器往往是同时使用的,传统单功能器件的使用导致系统体积变大、成本增加,因此具有滤波特性的功率分配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为了进一步满足当前日益紧张的设计空间,对滤波功分器的小型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无线系统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这就对射频前端的抗干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差分结构凭借其在抗环境噪声,提高系统动态范围方面的明显优势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滤波功分器根据端口配置可分为单端到单端滤波功分器、差分到单端滤波功分器、差分到差分滤波功分器和单端到差分滤波功分器,其中单端到差分滤波功分器的基本结构为单端信号输入微带线、两个谐振器和两个差分信号输出微带线,如何提高通带选择性和共模抑制性能,并实现小型化是设计单端到差分滤波功分器的重点。
研究单端到差分的小型化滤波功分器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例如,2020年He Zhu等学者在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THEORY AND TECHNIQUES期刊(Volume.68,No.4,APRIL 2020)上发表的论文“Single-Ended-to-Balanced Power Divider With Extended Common-Mode Suppression and ItsApplication to Differential 2×4Butler Matrices”中,基于单层介质板结构,提出了一种高共模抑制的单端到差分滤波功分器,其主要由输入微带线、两个谐振器、两个U型输出微带线组成。其通过采用基于单层介质板结构的微带转缝隙差分输出结构,实现了较高的共模抑制特性,在整个工作频带内抑制共模。同时通过采用均匀阻抗缝隙谐振器,产生了一个滤波功分器通带。但是该单端到差分滤波功分器采用的基于单层板结构的微带转缝隙差分输出结构和均匀阻抗缝隙谐振器较大,导致整个设计具有较大的尺寸。同时由于采用的均匀阻抗缝隙谐振器本身不具有传输零点,导致通带选择性较差。
采用多层介质板技术将降低单端到差分滤波功分器的尺寸,多个传输零点的引入将提高通带的选择性,差分输出结构的采用将提高单端到差分滤波功分器的共模抑制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单端到差分的小型化滤波功分器,旨在保证单端到差分滤波功分器具有较高的共模抑制特性的同时,降低单端到差分滤波功分器的整体尺寸,并提高通带选择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单端到差分的小型化滤波功分器,包括印制在介质基板上的输入微带线、两个谐振器和两个U型输出微带线,所述介质基板包括上下层叠的第一矩形介质基板1和第二矩形介质基板2;
所述输入微带线采用T型输入微带线3结构,该T型输入微带线3印制在第一矩形介质基板1上表面一组对边中点的连线AA'位置,其纵向臂的自由端作为单端信号输入端口,所述T型输入微带线3纵向臂的两侧印制有关于该纵向臂镜像对称的两个阶梯阻抗微带线4,所述阶梯阻抗微带线4包括靠近T型输入微带线3纵向臂的矩形微带结构和与其长边连接的直线型微带线;谐振器采用“币”型谐振器5结构,两个“币”型谐振器5关于T型输入微带线3的纵向臂镜像对称且E字型开口相对,印制在T型输入微带线3的横向臂与两个阶梯阻抗微带线4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区域;
所述第一矩形介质基板1的下表面印制有金属地板6,该金属地板6上蚀刻有由第一矩形缝隙与第一直线型缝隙连接而成的第一阶梯阻抗缝隙线61,所述第一矩形缝隙的下边缘与T型输入微带线3横向臂上边缘的投影重合,第一直线型缝隙位于T型输入微带线3的投影位置,在第一矩形缝隙与第一直线型缝隙的连接处跨接有隔离电阻62;所述两个阶梯阻抗微带线4的投影位置各蚀刻有一个由第二矩形缝隙与第二直线型缝隙连接而成的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63,所述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63中的第二矩形缝隙靠近T型输入微带线3输入端的一侧;
所述两个U型输出微带线7,印制在第二矩形介质基板2下表面位于两个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63的投影位置,且关于AA'镜像对称,所述U型输出微带线7的开口方向指向T型输入微带线3横向臂的一侧,其两个臂的自由端作为差分信号输出端口。
作为优选,所述T型输入微带线3,其纵向臂采用50Ω阻抗线宽,横向臂的宽度尺寸小于纵向臂的宽度尺寸。
作为优选,所述阶梯阻抗微带线4,其中的直线型微带线与T型输入微带线3的横向臂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币”型谐振器5,由E字型微带结构和T字型微带结构连接而成,其中的T字型微带结构的横向臂与T型输入微带线3的纵向臂平行,E字型微带结构的两个侧臂分别与T型输入微带线3的横向臂和阶梯阻抗微带线4的直线型微带线形成耦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阶梯阻抗缝隙线61,其中的第一直线型缝隙的中线位于AA'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阶梯阻抗缝隙线61,其中第一矩形缝隙与第一直线型缝隙连接处跨接的隔离电阻62用于调节两个差分信号输出端口之间的隔离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63,其中的第二直线型缝隙与T型输入微带线3的纵向臂平行,且第二矩形缝隙与第二直线型缝隙的连接处位于与其对应位置的阶梯阻抗微带线4中矩形微带结构与直线型微带线连接处的投影位置,用于实现其与阶梯阻抗微带线4的耦合。
作为优选,所述U型输出微带线7,其两条50Ω阻抗线宽的纵向臂与T型输入微带线3的纵向臂平行,该U型输出微带线7的矩形横向底的中点位于与其对应位置的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63中第二矩形缝隙与第二直线型缝隙连接处的投影位置,用于实现U型输出微带线7与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63的耦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由于第一矩形介质基板上表面印制的两个阶梯阻抗微带线,以及下表面的金属地板上位于轴线AA'的两侧蚀刻的关于轴线AA'对称的两个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第二矩形介质基板下表面印制的关于轴线AA'对称的平行放置的两个U型输出微带线,实现了滤波功分器的单端到差分特性,避免了现有技术因采用单层介质板结构导致的尺寸过大的缺陷,从而降低了单端到差分滤波功分器的整体尺寸,且由于采用了两个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阶梯状的缝隙线加强了关于轴线AA'对称的两个阶梯阻抗微带线和两个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之间的耦合能力以及两个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和两个U型输出微带线之间的耦合能力,保证了滤波功分器具有较高的共模抑制特性。
(2)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两个关于轴线AA'对称的“币”型谐振器作为微带谐振器,能够产生由三个谐振点和三个传输零点所形成的滤波功分器通带,且通带位置灵活可控,避免了因谐振器本身不具有传输零点所导致的通带选择性较差的缺陷,提高了通带的选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矩形介质基板1上表面各结构的位置尺寸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矩形介质基板1下表面各结构的位置尺寸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矩形介质基板2下表面各结构的位置尺寸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矩形介质基板1和第二矩形介质基板2的上下表面各结构的相互关系图;
图6为本发明的单端回波损耗、一端口到二端口的单端到差模的插入损耗的S参数仿真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端口到三端口的单端到差模的插入损耗和两个差分信号输出端口隔离度的S参数仿真图;
图8为本发明的共模回波损耗和单端到共模的插入损耗的S参数仿真图;
图9为本发明的幅度平衡度与相位平衡度的仿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本发明包括上下层叠的第一矩形介质基板1和第二矩形介质基板2,所述第一矩形介质基板1和第二矩形介质基板2均采用相对介电常数为2.2,大小为30mm×75mm,厚度为0.8mm的F4BM-2材料。
所述第一矩形介质基板1的上表面印制有T型输入微带线3、两个阶梯阻抗微带线4以及两个“币”型谐振器5,其具体尺寸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所述T型输入微带线3由位于第一矩形介质基板1上表面一组对边中点的连线AA'处的纵向臂和与第一矩形介质基板1上表面另一组对边中点的连线BB'平行的横向臂连接而成。该T型输入微带线3关于AA'对称,其纵向臂的自由端与第一矩形介质基板1的下边缘对齐,以实现单端信号的输入,横向臂关于纵向臂对称且垂直于纵向臂,以实现单端输入信号功率的平均分配。所述T型输入微带线3的纵向臂采用50Ω阻抗线宽,以实现良好的单端信号传输,横向臂的宽度尺寸小于纵向臂的宽度尺寸,以实现良好的差分信号输出端口隔离。该T型输入微带线3纵向臂的宽度为W3_1=2.4mm,长度为L3_1=20mm,横向臂的宽度为W3_2=1.2mm,长度为L3_2=56mm。该T型输入微带线3纵向臂的两侧印制有关于该纵向臂镜像对称的两个阶梯阻抗微带线4,所述两个阶梯阻抗微带线4均由矩形微带结构和与其长边连接的直线型微带线组成,其中的直线型微带线与T型输入微带线3的横向臂平行,且矩形微带结构靠近T型输入微带线3的纵向臂。两个阶梯阻抗微带线4中直线型微带线的宽度均为W4_1=0.8mm,长度均为L4_1=14.8mm,矩形微带结构的宽度均为W4_2=4mm,长度均为L4_2=7mm。在T型输入微带线3的横向臂与两个阶梯阻抗微带线4中直线型微带线之间所形成的两个空间区域内,印制有关于T型输入微带线3纵向臂镜像对称的两个“币”型谐振器5,所述两个“币”型谐振器5均由E字型微带结构和T字型微带结构连接而成,其E字型微带结构的E字型开口相对,且T字型微带结构的横向臂与T型输入微带线3的纵向臂平行,该E字型微带结构的两个侧臂分别与T型输入微带线3的横向臂和阶梯阻抗微带线4的直线型微带线形成耦合,以实现单端输入信号平均分配后产生的两路信号的耦合传输与高选择性通带的产生。两个“币”型谐振器5中E字型微带结构中间臂的宽度均为W5_1=2.4mm,长度均为L5_1=14.7mm,E字型微带结构两个侧臂的宽度均为W5_2=1.2mm,长度均为L5_2=14.8mm。两个“币”型谐振器5中T字型微带结构纵向臂的宽度均为W5_3=1mm,长度均为L5_3=5.1mm,T字型微带结构横向臂的宽度均为W5_4=1mm,长度均为L5_4=20.3mm。两个“币”型谐振器5中E字型微带结构的一个侧臂与T型输入微带线3横向臂的耦合间隙均为g1=0.1mm,耦合长度均为L5_5=11.2mm,E字型微带结构另一个侧臂与阶梯阻抗微带线4直线型微带线的耦合间隙均为g2=0.2mm,耦合长度均为L5_6=10mm。
所述第一矩形介质基板1的下表面印制有金属地板6,该金属地板6上蚀刻有由第一矩形缝隙与第一直线型缝隙连接而成的第一阶梯阻抗缝隙线61和两个由第二矩形缝隙与第二直线型缝隙连接而成的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63,第一阶梯阻抗缝隙线61中在第一矩形缝隙与第一直线型缝隙的连接处跨接有隔离电阻62,其具体尺寸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阶梯阻抗缝隙线61中第一矩形缝隙的宽度为W61_1=12mm,长度为L61_1=8mm,第一直线型缝隙的宽度为W61_2=0.5mm,长度为L61_2=16mm。跨接于第一阶梯阻抗缝隙线61中第一矩形缝隙与第一直线型缝隙连接处的隔离电阻62,用于调节两个差分信号输出端口之间的隔离度,隔离电阻62的电阻值为R=400Ohm。所述两个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63位于第一阶梯阻抗缝隙线61的两侧且关于AA'对称,其中的第二矩形缝隙均靠近T型输入微带线3输入端的一侧,第二直线型缝隙均与AA'平行。该两个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63中第二矩形缝隙的宽度均为W63_1=9mm,长度均为L63_1=4mm,第二直线型缝隙的宽度均为W63_2=0.8mm,长度均为L63_2=12mm。
所述第二矩形介质基板2的下表面印制有关于AA'镜像对称的两个U型输出微带线7,其具体尺寸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该两个U型输出微带线7均由平行于AA'的两条纵向臂和平行于BB'的矩形横向底连接而成,其开口方向均指向T型输入微带线3横向臂的一侧,所述两个U型输出微带线7的两条纵向臂的自由端均与第二矩形介质基板2的上边缘对齐,以实现两路差分信号的输出,两条纵向臂均采用50Ω阻抗线宽,以实现良好的差分信号传输。所述两个U型输出微带线7中两条纵向臂的宽度均为W7_1=2.4mm,长度均为L7_1=25.2mm,矩形横向底的宽度为W7_2=3.2mm,长度为L7_2=12mm。
本发明第一矩形介质基板1的上表面、第一矩形介质基板1的下表面以及第二矩形介质基板2的下表面三层中各结构之间的耦合对应关系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阶梯阻抗缝隙线61中的第一矩形缝隙的下边缘与T型输入微带线3横向臂上边缘的投影重合,第一直线型缝隙位于T型输入微带线3的投影位置且其中线位于AA'上,以实现良好的差分信号输出端口隔离。因此,第一阶梯阻抗缝隙线61的位置得以确定。所述两个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63分别位于两个阶梯阻抗微带线4的投影位置,其第二直线型缝隙与阶梯阻抗微带线4中的直线型微带线在空间上垂直交叉,且第二矩形缝隙与第二直线型缝隙的连接处位于与其对应位置的阶梯阻抗微带线4中矩形微带结构与直线型微带线连接处的投影位置,以实现单端输入信号平均分配后产生的两路信号从阶梯阻抗微带线4到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63的耦合传输。因此,两个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63的位置得以确定。所述两个U型输出微带线7分别位于两个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63的投影位置,其矩形横向底的中点均位于与其对应位置的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63中第二矩形缝隙与第二直线型缝隙连接处的投影位置,以实现单端输入信号平均分配后产生的两路信号从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63到U型输出微带线7的耦合传输。因此,两个U型输出微带线7的位置得以确定。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单端信号由T型输入微带线3输入后,将被T型输入微带线3的横向臂分为两路信号,两路信号分别通过T型输入微带线3的横向臂耦合传输至两个“币”型谐振器5,“币”型谐振器5的多模谐振特性用于形成一个通带,并在带外产生三个传输零点,完成了高选择性通带的产生。之后两路信号将分别耦合传输至T型输入微带线3纵向臂两侧关于轴线AA'对称的两个阶梯阻抗微带线4,再从两个阶梯阻抗微带线4分别耦合传输至两个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63,最后两路信号会从两个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63分别耦合传输至第二矩形介质基板2下表面印制的关于轴线AA'对称的平行放置的两个U型输出微带线7。当两路信号分别由两个U型输出微带线7输出时,其中的微带差模信号电场被上方的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63激励,而微带共模信号电场无法被上方的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63激励,这样只有两路差模信号通过两个U型输出微带线7输出,进而保证了较高的共模抑制特性。由于采用了多层介质板结构,将两个U型输出微带线7印制于第二矩形介质基板2的下表面,避免了因采用单层介质板结构所导致的尺寸过大问题,从而降低了单端到差分滤波功分器的整体尺寸。第一阶梯阻抗缝隙线61中第一矩形缝隙与第一直线型缝隙的连接处跨接有隔离电阻62,用于调节两个差分信号输出端口之间的隔离度。
下面结合仿真结果,对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
1.实验条件和内容:
使用三维结构电磁场仿真软件ANSYS Electronics Desktop v.18.2对本发明的相关性能指标进行仿真:
实验一,对本发明的单端回波损耗
Figure BDA0003815725260000071
和一端口到二端口的单端到差模的插入损耗
Figure BDA0003815725260000072
进行仿真,其结果见图6;
实验二,对本发明的一端口到三端口的单端到差模的插入损耗
Figure BDA0003815725260000073
和两个差分信号输出端口的隔离度
Figure BDA0003815725260000074
进行仿真,其结果见图7;
实验三,对本发明的共模回波损耗
Figure BDA0003815725260000075
和单端到共模的插入损耗
Figure BDA0003815725260000076
进行仿真,其结果见图8;
实验四,对本发明的幅度平衡度与相位平衡度进行仿真,其结果见图9。
2.实验结果分析:
参照图6,本实施例中单端到差模的高选择性通带的中心频率为3.26GHz,通带中的最大单端回波损耗
Figure BDA0003815725260000077
为48.9dB,一端口到二端口的最小单端到差模的插入损耗
Figure BDA0003815725260000078
为0.43dB,在单端到差模的通带左侧存在两个传输零点,分别位于2.92GHz和2.62GHz处,在单端到差模的通带右侧也存在一个传输零点,位于3.70GHz处,从图6可以看出,该三个传输零点显著提高了通带选择性。
图7为一种单端到差分的小型化滤波功分器的一端口到三端口的单端到差模的插入损耗
Figure BDA0003815725260000079
和两个差分信号输出端口的隔离度
Figure BDA00038157252600000710
的S参数仿真图,本实施例中,一端口到三端口的最小单端到差模的插入损耗
Figure BDA0003815725260000081
为0.44dB,两个差分信号输出端口之间的最大隔离度
Figure BDA0003815725260000082
为20.6dB,从图7可以看出,该单端到差分的小型化滤波功分器实现了良好的输出端口隔离特性。
图8为一种单端到差分的小型化滤波功分器的共模回波损耗
Figure BDA0003815725260000083
和单端到共模的插入损耗
Figure BDA0003815725260000084
的S参数仿真图,本实施例中,共模回波损耗
Figure BDA0003815725260000085
在工作频段范围内小于等于0.4dB,单端到共模的插入损耗
Figure BDA0003815725260000086
大于等于30.0dB,从图8可以看出,该单端到差分的小型化滤波功分器实现了较高的共模抑制特性。
图9为一种单端到差分的小型化滤波功分器的幅度平衡度与相位平衡度的仿真图,本实施例中,两个差分信号输出端口的幅度差小于0.2dB,两个差分信号输出端口的相位差介于180°±4°之间,从图9可以看出,该单端到差分的小型化滤波功分器实现了良好的反相功率分配特性。

Claims (8)

1.一种单端到差分的小型化滤波功分器,包括印制在介质基板上的输入微带线、两个谐振器和两个U型输出微带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基板包括上下层叠的第一矩形介质基板(1)和第二矩形介质基板(2);
所述输入微带线采用T型输入微带线(3)结构,该T型输入微带线(3)印制在第一矩形介质基板(1)上表面一组对边中点的连线AA'位置,其纵向臂的自由端作为单端信号输入端口,所述T型输入微带线(3)纵向臂的两侧印制有关于该纵向臂镜像对称的两个阶梯阻抗微带线(4),所述阶梯阻抗微带线(4)包括靠近T型输入微带线(3)纵向臂的矩形微带结构和与其长边连接的直线型微带线;谐振器采用“币”型谐振器(5)结构,两个“币”型谐振器(5)关于T型输入微带线(3)的纵向臂镜像对称且E字型开口相对,印制在T型输入微带线(3)的横向臂与两个阶梯阻抗微带线(4)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区域;
所述第一矩形介质基板(1)的下表面印制有金属地板(6),该金属地板(6)上蚀刻有由第一矩形缝隙与第一直线型缝隙连接而成的第一阶梯阻抗缝隙线(61),所述第一矩形缝隙的下边缘与T型输入微带线(3)横向臂上边缘的投影重合,第一直线型缝隙位于T型输入微带线(3)的投影位置,在第一矩形缝隙与第一直线型缝隙的连接处跨接有隔离电阻(62);所述两个阶梯阻抗微带线(4)的投影位置各蚀刻有一个由第二矩形缝隙与第二直线型缝隙连接而成的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63),所述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63)中的第二矩形缝隙靠近T型输入微带线(3)输入端的一侧;
所述两个U型输出微带线(7),印制在第二矩形介质基板(2)下表面位于两个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63)的投影位置,且关于AA'镜像对称,所述U型输出微带线(7)的开口方向指向T型输入微带线(3)横向臂的一侧,其两个臂的自由端作为差分信号输出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端到差分的小型化滤波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输入微带线(3),其纵向臂采用50Ω阻抗线宽,横向臂的宽度尺寸小于纵向臂的宽度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端到差分的小型化滤波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阻抗微带线(4),其中的直线型微带线与T型输入微带线(3)的横向臂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端到差分的小型化滤波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币”型谐振器(5),由E字型微带结构和T字型微带结构连接而成,其中的T字型微带结构的横向臂与T型输入微带线(3)的纵向臂平行,E字型微带结构的两个侧臂分别与T型输入微带线(3)的横向臂和阶梯阻抗微带线(4)的直线型微带线形成耦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端到差分的小型化滤波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梯阻抗缝隙线(61),其中的第一直线型缝隙的中线位于AA'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单端到差分的小型化滤波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梯阻抗缝隙线(61),其中第一矩形缝隙与第一直线型缝隙连接处跨接的隔离电阻(62)用于调节两个差分信号输出端口之间的隔离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端到差分的小型化滤波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63),其中的第二直线型缝隙与T型输入微带线(3)的纵向臂平行,且第二矩形缝隙与第二直线型缝隙的连接处位于与其对应位置的阶梯阻抗微带线(4)中矩形微带结构与直线型微带线连接处的投影位置,用于实现其与阶梯阻抗微带线(4)的耦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端到差分的小型化滤波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输出微带线(7),其两条50Ω阻抗线宽的纵向臂与T型输入微带线(3)的纵向臂平行,该U型输出微带线(7)的矩形横向底的中点位于与其对应位置的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63)中第二矩形缝隙与第二直线型缝隙连接处的投影位置,用于实现U型输出微带线(7)与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63)的耦合。
CN202211026458.5A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单端到差分的小型化滤波功分器 Active CN1153327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6458.5A CN115332746B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单端到差分的小型化滤波功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6458.5A CN115332746B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单端到差分的小型化滤波功分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32746A true CN115332746A (zh) 2022-11-11
CN115332746B CN115332746B (zh) 2023-03-24

Family

ID=83927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26458.5A Active CN115332746B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单端到差分的小型化滤波功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3274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03692A (zh) * 2022-11-24 2023-01-13 成都频岢微电子有限公司(Cn) 一种基于ipd工艺的n77频段小型化滤波功分器
CN116247427A (zh) * 2023-05-09 2023-06-0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宽带垂直极化全向天线单元及天线阵列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25430A1 (en) * 2008-04-04 2011-02-03 Dublin City University Power splitter
CN106602200A (zh) * 2016-12-02 2017-04-26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微带功分滤波器
CN109546272A (zh) * 2018-11-01 2019-03-2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双频差分带通滤波器
CN111613859A (zh) * 2020-05-25 2020-09-01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槽线和微带的同相功分滤波器
CN111628257A (zh) * 2020-06-01 2020-09-04 中天宽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滤波功分器
CN112350042A (zh) * 2020-11-20 2021-02-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具有滤波特性的单端到差分的魔t
CN114784471A (zh) * 2022-04-15 2022-07-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差分到单端的双频滤波功分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25430A1 (en) * 2008-04-04 2011-02-03 Dublin City University Power splitter
CN106602200A (zh) * 2016-12-02 2017-04-26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微带功分滤波器
CN109546272A (zh) * 2018-11-01 2019-03-2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双频差分带通滤波器
CN111613859A (zh) * 2020-05-25 2020-09-01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槽线和微带的同相功分滤波器
CN111628257A (zh) * 2020-06-01 2020-09-04 中天宽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滤波功分器
CN112350042A (zh) * 2020-11-20 2021-02-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具有滤波特性的单端到差分的魔t
CN114784471A (zh) * 2022-04-15 2022-07-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差分到单端的双频滤波功分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ENG WEI ET.AL: "Single-Ended-to-Balanced Broadband/Filtering Planar Magic-Ts With High Common-Mode Suppress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
杨智杰: "基于缝隙线结构的差分功率分配器设计",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03692A (zh) * 2022-11-24 2023-01-13 成都频岢微电子有限公司(Cn) 一种基于ipd工艺的n77频段小型化滤波功分器
CN116247427A (zh) * 2023-05-09 2023-06-0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宽带垂直极化全向天线单元及天线阵列
CN116247427B (zh) * 2023-05-09 2023-07-25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宽带垂直极化全向天线单元及天线阵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32746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332746B (zh) 一种单端到差分的小型化滤波功分器
CN109755702B (zh) 一种四频差分带通滤波器
CN109546272B (zh) 一种双频差分带通滤波器
CN110311203B (zh) 具有宽带共模抑制的非平衡到平衡滤波功分器
CN110444840B (zh) 基于枝节负载谐振器的双频差分带通滤波器
WO2021164198A1 (zh) 微带低通滤波器
CN110611145B (zh) 一种hmsiw平衡定向耦合器
CN112072236B (zh) 一种微带-缝隙结构馈电的双模siw平衡带通滤波器
CN114784471A (zh) 一种差分到单端的双频滤波功分器
CN111416183B (zh) 一种采用双层圆形贴片的新型单通带滤波耦合器
EP1450433B1 (en) Circuit for suppression of spurious modes on planar transmission lines
CN111769347B (zh) 基于多模缝隙线谐振器的差分超宽带带通滤波器
CN111613857B (zh) 一种采用双层开槽圆形贴片的双通带滤波耦合器
CN112072235B (zh) 一种微带-探针结构馈电的双模siw平衡带通滤波器
CN112510330A (zh) 一种具有固有共模抑制的双模基片集成波导巴伦滤波器
CN113708030B (zh) 基于多模缝隙线谐振器的平衡超宽带带通滤波器
CN113964467B (zh) 一种基于三线耦合的平衡-非平衡式同相滤波功分器
CN115528399A (zh) 一种双零点高抑制微带滤波器
CN111478000B (zh) 一种采用双层圆形贴片的多零点带通平衡滤波器
CN114284664A (zh) 基于混合折叠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和新型带状线耦合的带通滤波器
CN114284677A (zh) 一种基于三线耦合的高选择性宽带反相滤波功分器
CN111613856A (zh) 一种采用双层圆形贴片的双通带平衡滤波器
CN111416182A (zh) 一种高选择性三通带功分滤波器
CN113540726B (zh) 一种使用新型匹配网络的差分双频双工功分器
CN113708026B (zh) 基于缝隙线的差分90度谢夫曼移相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