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24039B - 简易基桩的施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简易基桩的施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24039B
CN115324039B CN202210910563.9A CN202210910563A CN115324039B CN 115324039 B CN115324039 B CN 115324039B CN 202210910563 A CN202210910563 A CN 202210910563A CN 115324039 B CN115324039 B CN 1153240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foundation
hole
construction
tempor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105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24039A (zh
Inventor
张敬弦
陈传磊
吴健
常树芳
马水英
李传威
冉富吕
廖焱强
符传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ad and Bridge International Co Ltd
Road and Bridge South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ad and Bridge International Co Ltd
Road and Bridge South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ad and Bridge International Co Ltd, Road and Bridge South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ad and Bridge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1056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240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24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240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240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240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简易基桩的施工工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简易基桩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施工步骤:布置用于挖设在河床上的临时桩孔和桩基孔;在临时桩孔内安插辅助桩,将锚固物料回填至临时桩孔内;基桩安插在桩基孔内并与辅助桩固定;在桩基孔内浇筑锚固层,锚固层环绕填充在桩基孔的侧壁与基桩的外壁之间,将基桩固定在桩基孔内;本方案可实现仅通过钻孔、立桩、混凝土浇筑等三道主要工序使栈桥桩快速成型,具有工序简洁和操作简单等特点,三道工序还可平行推进,提高施工作业效率。

Description

简易基桩的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栈桥桩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简易基桩的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应对浅覆盖层和裸岩面的栈桥钢管桩基础施工方法主要有桩内植桩法和格构板凳桩,但这两种基桩施工方法各有优缺点,板凳桩的施工相对简单,存在与河床连接强度差、稳定性弱等问题,而植桩法中的基桩与河床连接,具有较好的连接强度,但河床以上的管桩存在锚固混凝土,这部分管桩水下拆除将极为困难,且基本不能回收,回收利用率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仅在栈桥桩的外部浇筑水下混凝土进行锚固,且浇筑部分位于河床以下的空间,即在桩孔与栈桥桩之间浇筑,但在浇筑水下混凝土前,需要将栈桥桩定位在桩孔内,而现有的定位支撑结构都是在河床上搭建临时施工平台,结构复杂,工程量较大,拆除耗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简易基桩的施工工艺,实现仅通过钻孔、立桩、混凝土浇筑等三道主要工序使栈桥桩快速成型,具有工序简洁和操作简单等特点,三道工序还可平行推进,提高施工作业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简易基桩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布置用于挖设在河床上的临时桩孔和桩基孔;
在临时桩孔内安插辅助桩,将锚固物料回填至临时桩孔内;
基桩安插在桩基孔内并与辅助桩固定;
在桩基孔内浇筑锚固层,锚固层环绕填充在桩基孔的侧壁与基桩的外壁之间,将基桩固定在桩基孔内。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基桩安插在桩基孔内之前,还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对已钻进至设计标高的桩基孔进行二次掏挖,清理回流至桩基孔内的钻渣。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在桩基孔内浇筑锚固层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布置用于浇筑锚固层的导管,导管的下端口延伸至桩基孔的内壁与基桩的外壁之间。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布置用于浇筑锚固层的导管之后,还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将可固结成锚固层的水下混凝土装入料斗内,并将料斗吊挂在导管的上端口的正上方。
进一步设置,所述在桩基孔内浇筑锚固层,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当料斗内的水下混凝土通过导管完全填充所述桩基孔时,从桩基孔内拔出导管,等待水下混凝土固结成所述锚固层。
进一步设置,当所述桩基孔设有偶数个时,每两根所述基桩以所述辅助桩为中心对称布置,且均与所述辅助桩固定。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辅助桩连接基桩时,还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搭建临时支架,每两根对称布置的所述基桩通过对应的一个所述临时支架与所述辅助桩连接。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布置用于挖设在河床上的临时桩孔和桩基孔之前,还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钻孔机通过驳船运输至预设的施工位置上,钻孔机挖设临时桩孔和桩基孔。
进一步设置,当所述钻孔机通过驳船运输至预设的施工位置上时,还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钻孔机连接驳船以固定在驳船上。
进一步设置,当所述钻孔机通过驳船运输至预设的施工位置上时,还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驳船通过用于与地锚连接的锚链以及用于插设在河床上的定位桩定位在预设施工位置。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涉及的简易基桩的施工工艺中,仅需在河床上挖设临时桩孔,将辅助桩立方在临时桩孔内,随后回填砂石等锚固物料,直至锚固物料填充满临时桩孔,辅助桩通过锚固物料临时锚固在河床上,接着连接辅助桩和立放在桩基孔上的基桩,完成基桩定位在临时桩孔内,为后续浇筑水下混凝土提供高质量的施工基础,实现仅通过钻孔、立桩、混凝土浇筑等三道主要工序使栈桥桩快速成型,具有工序简洁和操作简单等特点,三道工序还可平行推进,提高施工作业效率。
2.本发明涉及的简易基桩的施工工艺中,通过二次掏挖桩基孔,清除钻渣等异物,防止基桩被异物托起,保障基桩可插入至预设深度,使基桩的下端的端面抵紧在桩基孔的底部上,建筑物的重力透过桩体辗转递送到坚固的土层或是岩石上,桩端下的土层起相应支撑作用,该施工工序提高基桩的成桩质量以及承压强度。
3.本发明涉及的简易基桩的施工工艺中,通过布置导管,进行定位定点的精准浇筑,将水下混凝土导流至桩基孔的侧壁与基桩的外壁之间,避免水下混凝土落至桩基孔周边的河床上,防止水下混凝土在河床上与基桩固结,同时提高浇筑成型的质量。
4.本发明涉及的简易基桩的施工工艺中,通过采用料斗与导管配合,水下混凝土在重力的作用下,从料斗落入导管,沿导管落至桩基孔内,仅通过水下混凝土的自重达到输送效果,无需采用机泵等施工用具进行辅助,减少了安置辅助用具的作业量,降低了施工所需的能源消耗。
5.本发明涉及的简易基桩的施工工艺中,将若干基桩对称布置在辅助桩的相对两侧,可减少架设辅助桩的数量,通过一根辅助桩便可施工由若干基桩组成的基桩群。
6.本发明涉及的简易基桩的施工工艺中,辅助桩布置在两根基桩之间的中心位置上,两根基桩通过共同一个临时支架,分别定位在对应的桩基孔内,降低钢材用料和施工工程量,同时方便工在两个基桩来回走动,为施工提供便利。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的简易基桩的施工工艺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的栈桥桩临时支撑结构的立面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的栈桥桩临时支撑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3的A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的简易基桩的施工工艺的钻孔机运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的简易基桩的施工工艺的钻孔机移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的简易基桩结构的立面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的简易基桩结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基桩;2、河床;3、锚固层;4、临时支架;5、辅助桩;6、导管;7、锚固物料;8、驳船;9、过船板;10、钻孔机;11、河岸;
21、桩基孔;22、临时桩孔;41、支撑梁;42、横梁;
61、料斗;81、配重箱;82、定位桩;83、锚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易基桩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布置用于挖设在河床2上的临时桩孔22和桩基孔21;
在临时桩孔22内安插辅助桩5,将锚固物料7回填至临时桩孔22内;
基桩1安插在桩基孔21内并与辅助桩5固定;
在桩基孔21内浇筑锚固层3,锚固层3环绕填充在桩基孔21的侧壁与基桩1的外壁之间,将基桩1固定在桩基孔21内。
图1结合图2-3、7-8所示,其实施方式为,仅需在河床2上挖设临时桩孔22,将辅助桩5立方在临时桩孔22内,随后回填砂石等锚固物料7,直至锚固物料7填充满临时桩孔22,辅助桩5通过锚固物料7临时锚固在河床2上,接着立放在桩基孔21上的基桩1与连接辅助桩5相互固定,将基桩1定位在临时桩孔22内,为后续浇筑水下混凝土提供高质量的施工基础,实现仅通过钻孔、立桩、混凝土浇筑等三道主要工序使栈桥桩快速成型,具有工序简洁和操作简单等特点,三道工序还可平行推进,提高施工作业效率。
当要埋设多根基桩1时,多根基桩1同时或依次与辅助桩5固定,往对应的基桩1孔内浇筑锚固层3,形成由多根基桩1组成的基桩群。
在实施作业中,在所述桩基孔21内浇筑锚固层3后,还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待锚固层3达到预设强度值后,基桩1解除与辅助桩5的固定,拔除辅助桩5。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基桩1安插在桩基孔21内之前,还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对已钻进至设计标高的桩基孔21进行二次掏挖,清理回流至桩基孔21孔钻渣。
通过二次掏挖桩基孔21,清除钻渣等异物,防止基桩1被异物托起,保障基桩1可插入至预设深度,使基桩1的下端的端面抵紧在桩基孔21的底部上,建筑物的重力透过桩体辗转递送到坚固的土层或是岩石上,桩端下的土层起相应支撑作用,该施工工序提高基桩1的成桩质量以及承压强度。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在桩基孔21内浇筑锚固层3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布置用于浇筑锚固层3的导管6,导管6的下端口延伸至桩基孔21的内壁与基桩1的外壁之间。
通过布置导管6,进行定位定点的精准浇筑,将水下混凝土导流至桩基孔21的侧壁与基桩1的外壁之间,避免水下混凝土落至桩基孔21周边的河床2上,防止水下混凝土在河床2上与基桩1固结,同时提高浇筑成型的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在所述布置用于浇筑锚固层3的导管6之后,还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将可固结成锚固层3的水下混凝土装入料斗61内,并将料斗61吊挂在导管6的上端口的正上方。
通过采用料斗61与导管6配合,水下混凝土在重力的作用下,从料斗61落入导管6,沿导管6落至桩基孔21内,仅通过水下混凝土的自重达到输送效果,无需采用机泵等施工用具进行辅助,减少了安置辅助用具的作业量,降低了施工所需的能源消耗。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在桩基孔21内浇筑锚固层3,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当料斗61内的水下混凝土通过导管6完全填充所述桩基孔21时,从桩基孔21内拔出导管6,等待水下混凝土固结成所述锚固层3。
浇筑完水下混凝土后拔出导管6,避免水下混凝土在固结后,将导管6锚固在桩基孔21内,同时避免影响水下混凝土固结成锚固层3的成型质量。
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从桩基孔21内拔出导管6时,还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用测绳量测基桩1周边水下混凝土的深度,确认导管6的下端口埋入水下混凝土的深度。
在实际施工中,导管6的下端口埋入水下混凝土的深度大于两米,才能浇筑住高质量的锚固层3。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桩基孔21设有偶数个时,每两根所述基桩1以所述辅助桩5为中心对称布置,且均与所述辅助桩5固定。
将若干基桩1对称布置在辅助桩5的相对两侧,可减少架设辅助桩5的数量,通过一根辅助桩5便可施工由若干基桩1组成的基桩群。
在具体操作中,在所述辅助桩5连接基桩1时,还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搭建临时支架4,每两根对称布置的所述基桩1通过对应的一个所述临时支架4与所述辅助桩5连接。
辅助桩5布置在两根基桩1之间的中心位置上,两根基桩1通过共同一个临时支架4,分别定位在对应的桩基孔21内,降低钢材用料和施工工程量,同时方便工在两个基桩1来回走动,为施工提供便利。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布置用于挖设在河床2上的临时桩孔22和桩基孔21之前,还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钻孔机10通过驳船8运输至预设的施工位置上,钻孔机10挖设临时桩孔22和桩基孔21。
在具体操作中,当所述钻孔机10通过驳船8运输至预设的施工位置上时,还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钻孔机10连接驳船8以固定在驳船8上。
在实际操作中,布置4根与驳船8甲板成45°角的型钢,通过型钢将钻孔机10的履带内的圈钢构件与驳船8焊接进行固定。
在施工作业中,当所述钻孔机10通过驳船8运输至预设的施工位置上时,还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驳船8通过用于与地锚连接的锚链83以及用于插设在河床2上的定位桩82定位在预设施工位置。
在实际应用中,驳船8上配备有配重箱81,驳船8通过配重箱81保持船体平稳,防止放置钻孔机10的一侧的载荷过大,提高钻孔机10施工稳定性,从而提高挖孔质量。
在具体实施中,采用旋挖钻施工工艺挖设桩基孔21以及临时桩孔22,当河床2的土层黏结性较好,可采用干式或清水钻进工艺,无需泥浆护壁;当河床2的土层松散易坍塌,则采用静态泥浆护壁钻进工艺,向孔内投入护壁泥浆或稳定液进行护壁。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钻孔机10通过驳船8运输至预设的施工位置上之前,还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驳船8停靠在河岸11边,在驳船8与河岸11之间搭设过船板9,钻孔机10通过船板9移动至驳船8上。
在具体实施中,在所述驳船8停靠在岸边时,还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驳船8通过用于与地锚连接的锚链83以及用于插设在河床2上的定位桩82定位在河岸11边。
其中,河岸11边的水深约1.5m,满足驳船8吃水深度要求;驳船8上自带有用于插打在河床2上的定位桩82以及锚链83。
另外,配重箱81和钻孔机10除了通过穿板移动至驳船8上,还可采用吊运的方式将配重箱81、钻孔机10搬运至驳船8上,本实施例对此不作过多限制。
配重箱81内装有渣料,通过添加或者减少配重箱81内的渣料,可调整配重箱81的重量,适配不同吨位的钻孔机10。
在实施操作中,河岸11进行硬化处理,形成硬化行车带,并预埋钢板,过船板9与钢板焊接,实现过船板9与河岸11连接。
如图2-3所示,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栈桥桩临时支撑结构,包括用于立放在桩基孔21内的基桩1,还包括用于挖设在河床2上的临时桩孔22、填充在临时桩孔22内锚固物料7、用于将基桩1定位在桩基孔21内的辅助桩5;所述辅助桩5埋设在所述锚固物料7内,且与所述基桩1相互固定。
在实际应用中,仅需在河床2上挖设临时桩孔22,将辅助桩5立方在临时桩孔22内,随后回填砂石等锚固物料7,直至锚固物料7填充满临时桩孔22,辅助桩5通过锚固物料7临时锚固在河床2上,接着立放在桩基孔21上的基桩1与辅助桩5相互固定,完成基桩1定位在临时桩孔22内,为后续浇筑水下混凝土提供高质量的施工基础,实现简化栈桥桩的临时支撑结构,降低作业工程量和拆除难度,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延伸至桩基孔21的侧壁与基桩1的外壁之间进行浇筑锚固层3的导管6。
通过设置导管6,利用导管6将水下混凝土导流至临时桩孔22的侧壁与基桩1的外壁件之间,使水下混凝土填充满临时桩孔22,并在桩孔内固结成锚固层3,避免锚固层3浇筑在河床2以上的位置,实现精准浇筑。
在实际浇筑中,导管6的下端口与桩基孔21的上端口之间距离至少有两米,浇筑完水下混凝土后,保证导管6的下端口埋入水下混凝土的深度不少于2m,确保水下混凝土的灌注质量。
浇筑完水下混凝土后,拆除导管6,待水下混凝土固结成锚固层3,将基桩1固定在桩基孔21内,其中,在拆除高端前需要用测绳量测基桩1周边水下混凝土的深度,确认导管6的下端口埋入水下混凝土的深度大于两米。
又一改进,还包括临时支架4;所述辅助桩5、基桩1通过临时支架4相互连接,所述导管6架设在临时支架4上。
通过搭建临时支架4的方式连接辅助桩5和基桩1,使辅助桩5与基桩1之间形成供工人行走的走道,方便工人在辅助桩5与基桩1之间交换施工作业。
另外,还可在辅助桩5和基桩1上分别套设护筒,通过横撑两个护筒进行定位连接。
参考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桩1设有偶数根,每两根所述基桩1以所述辅助桩5为中心对称布置;所述临时支架4设有若干个,每两根对称布置的所述基桩1通过对应的一个所述临时支架4与所述辅助桩5连接。
辅助桩5布置在两根基桩1之间的中心位置上,两根基桩1通过共同一个临时支架4,分别定位在对应的桩基孔21内,降低钢材用料和施工工程量,同时方便工在两个基桩1来回走动,为施工提供便利。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临时支架4沿直线延伸且分别连接至两根对应的所述基桩1上。
临时支架4通过直线延伸的结构,将两端分别搭设在对应的基桩1上,中部连接在辅助桩5上,搭建难度低,钢材用量少,且具有较好的连接强度和定位效果。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若干个所述临时支架4均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且相交连接。
若干个临时支架4架设在同一水平高度上,且相交连接,不同的临时支架4相互连接,形成相互导通的走道,工人可从辅助桩5处,行走至任一基桩1处,为连续浇筑桩基孔21提供了施工便利。
如图4所示,临时支架4的具体结构为,所述临时支架4包括两根间隔布置的支撑梁41、架设在两根支撑梁41之间的管道固定架;所述辅助桩5、基桩1均位于两根所述支撑梁41之间,且均与两侧所述支撑梁41连接;所述导管6与管道固定架连接。
所述临时支架4还包括位于两根支撑梁41之间的供工人踩踏行走的横撑,所述横撑沿着支撑梁41的长度间隔排布,且均与两侧支撑梁41连接,所述横撑布置在辅助桩5与基桩1之间。
管道固定架的具体结构为,所述管道固定架包括两根间隔布置的横梁42;两根所述横梁42的端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支撑梁41连接,所述导管6位于两根所述横梁42之间,且与两侧所述横梁42连接。
两根横梁42通过交错布置的方式架设在两根支撑梁41上,两侧的横梁42布置在导管6的相对两侧,且与导管6连接,两侧的横梁42夹紧导管6,将导管6固定在临时支架4上。
本技术方案可提供了一种栈桥桩群,包括河床2、挖设在河床2上的桩基孔21,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栈桥桩临时支撑结构,所述河床2上挖设有所述临时桩孔22,所述基桩1固定在所述桩基孔21内。
桩基孔21和临时桩孔22间隔挖设在河床2上,辅助桩5通过锚固物料7固定在临时桩孔22内,基桩1与辅助桩5相互固定,并固定在桩基孔21内,辅助桩5和若干基桩1共同形成栈桥桩群,为栈桥的后续搭建和施工提供支撑。
在桩基孔21在安装基桩1之前,需要对已钻进至设计标高桩基孔21采用旋挖钻进行二次掏挖,清理回流至桩基孔21内的钻渣,保障基桩1可插入至预设深度,在具体操作中,清理钻渣后,桩基插入桩基孔21,基桩1的下端的端面抵紧在桩基孔21的底部上。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桩基孔21的侧壁与所述基桩1的外壁之间环绕浇筑有锚固层3。
通过在桩基孔21内浇筑水下混凝土,水下混凝土填充在基桩1的外壁与桩基孔21的侧壁之间,水下混凝土固结成锚固层3后,锚固层3将基桩1固定在桩基孔21内,便可拆除临时支架4以及拔除辅助桩5。
如图7-8所示,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简易基桩结构,包括用于挖设在河床2上的桩基孔21、安插在桩基孔21内的基桩1;所述桩基孔21的内侧壁与基桩1的外侧壁之间环绕浇筑有锚固层3。
锚固层3浇筑在基桩1的外壁与桩基孔21的侧壁之间,锚固层3仅在基桩1的外部对基桩1进行锚固,而基桩1的内部没有钢筋笼、型钢等部件进行加固连接,也没有浇筑锚固混凝土,形成典型的摩擦端承桩结构,抗弯由基桩1本体承担,锚固层3和桩端下的土层则承受重压,基桩1及锚固层3受力明确,充分发挥大直径基桩1抗弯能力强、锚固层3抗压强度高等特点,相对植桩法来说,本基桩结构中的桩基孔21深度较浅,基桩1的下端埋设的深度随之较浅,在后期,河床2以上的部分基桩1均能回收利用,不会对航道产生不利影响,实现基桩1既与河床2牢固连接,又可回收再利用,避免影响航道通行。
其中,锚固层3是通过水下混凝土固结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连接强度和承压强度的混凝土构件。
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桩1的底面抵紧桩基孔21的底面。
在实际应用中,基桩1的端部抵紧桩基孔21的底面,建筑物的重力透过基桩1辗转递送到坚固的土层或是岩石上,桩端下的土层起相应支撑作用,使基桩结构具有较为优异的承压效果。
本实施例的又一改进,所述基桩1为圆管结构,所述桩基孔21为与基桩1的外形相匹配的圆孔。
圆形管相对方形管、异型管有用料省,自重轻,表面积大、成本低、作业可操作性强、受力均匀等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桩1与桩基孔21的直径比范围为1:2至1:1.8。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桩1的厚度与桩基孔21的直径之比为2:3。
具体实施中,所述基桩1的材质为钢材。
基桩1具体为φ820*10的钢管桩,桩基孔21的半径为1.5m,锚固层3为C30混凝土。
基桩1具体为钢管桩,利用钢管桩在市面上批量标准化的特点,使本基桩1结构中的基桩1容易采购且成本相对较低,在作业施工上,与植桩法所用的基桩1相比,不需要通过护筒现场浇筑出混凝土桩,提高施工便捷性和施工效率。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锚固层3的浇筑高度与桩基孔21的深度相等,所述锚固层3的材质为水下混凝土。
锚固层3的浇筑高度与桩基孔21的深度相等,锚固层3填平了桩基孔21,增强了基桩1与桩基孔21的连接效果,同时避免锚固层3溢出至桩基孔21外,使锚固层3不在河床2以上的位置与基桩1固结,降低了拆卸回收位于河床2以上的部分基桩1的难度。
优选的,所述桩基孔21的深度不少于4m。
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简易基桩系统,包括河床2,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简易基桩结构,所述河床2上挖设有所述桩基孔21,所述基桩1安插在桩基孔21内,并通过所述锚固层3与所述河床2相对固定。
在使用效果上,本基桩结构不单止可布置在小溪上,还可布置在河谷、浅滩等地方,应用在浅覆盖层和裸岩面的地质上,既与河床2牢固连接,又可回收再利用,避免影响航道通行,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
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栈桥,包括桥梁、铺设在桥梁的顶面上的桥面,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简易基桩结构,所述基桩1间隔排布在桥梁的底部,且与桥梁的底部连接。
在实际运用中,栈桥的下部结构采用简易基桩结构,栈桥上的桥面和桥梁通过基桩1牢固的连接在河床2上,后期拆除栈桥或者调整栈桥结构时,也可将位于河床2以上的部分基桩1拆除回收,提高资源回收率,避免影响航道通行。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技术方案所采用的简易基桩结构的施工工艺,具有工序简洁,操作简单的特点,仅钻孔、立桩、混凝土浇筑等三道主要工序,三道工序间可平行推进,成桩速度较快。
本技术方案将锚固层3(水下混凝土)与河床2岩体连成整体,充分利用岩体表面粗糙性、强度高、承载力高等特点,无需像桩内植桩法锚固那么深,也无需像板凳桩式增加桩体形成稳定结构体系,就能满足栈桥桩的抗弯、抗滑移、抗倾覆及竖向承载力等力学要求。
本技术方案不仅缩短了桩长,提高了成桩效率,河床2以上的部分桩体均能回收利用,节约了钢管桩材料且拆除后不会对航道产生不利影响。
在裸岩面河床2及处于水体流速快的环境下,体外锚固栈桥管桩只有钻孔、立桩及水系管桩锚固混凝土,工序简单、施工操作简便,可以满足栈桥桩的抗弯、抗倾覆及竖向承载力要求等力学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简易基桩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布置用于挖设在河床上的临时桩孔和桩基孔;
在临时桩孔内安插辅助桩,将锚固物料回填至临时桩孔内;
对已钻进至设计标高的桩基孔进行二次掏挖,清理回流至桩基孔内的钻渣;
基桩安插在桩基孔内并与辅助桩固定;当所述桩基孔设有偶数个时,每两根所述基桩以所述辅助桩为中心对称布置,且均与所述辅助桩固定;
在桩基孔内浇筑锚固层,锚固层环绕填充在桩基孔的侧壁与基桩的外壁之间,将基桩固定在桩基孔内;
所述基桩的内部没有钢筋笼、型钢以及其他部件进行加固连接,也没有浇筑锚固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基桩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桩基孔内浇筑锚固层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布置用于浇筑锚固层的导管,导管的下端口延伸至桩基孔的内壁与基桩的外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基桩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布置用于浇筑锚固层的导管之后,还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将可固结成锚固层的水下混凝土装入料斗内,并将料斗吊挂在导管的上端口的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简易基桩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桩基孔内浇筑锚固层,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当料斗内的水下混凝土通过导管完全填充所述桩基孔时,从桩基孔内拔出导管,等待水下混凝土固结成所述锚固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基桩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辅助桩连接基桩时,还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搭建临时支架,每两根对称布置的所述基桩通过对应的一个所述临时支架与所述辅助桩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基桩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布置用于挖设在河床上的临时桩孔和桩基孔之前,还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钻孔机通过驳船运输至预设的施工位置上,钻孔机挖设临时桩孔和桩基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简易基桩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钻孔机通过驳船运输至预设的施工位置上时,还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钻孔机连接驳船以固定在驳船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简易基桩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钻孔机通过驳船运输至预设的施工位置上时,还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驳船通过用于与地锚连接的锚链以及用于插设在河床上的定位桩定位在预设施工位置。
CN202210910563.9A 2022-07-29 简易基桩的施工工艺 Active CN1153240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10563.9A CN115324039B (zh) 2022-07-29 简易基桩的施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10563.9A CN115324039B (zh) 2022-07-29 简易基桩的施工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24039A CN115324039A (zh) 2022-11-11
CN115324039B true CN115324039B (zh) 2024-05-31

Family

ID=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30632B1 (ko) * 2006-06-30 2006-10-04 주식회사 목양엔지니어링 건축사사무소 건축물 기초 공사용 구조물
JP2016075149A (ja) * 2016-01-27 2016-05-12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既存建物の杭補強構造およびその構築方法
CN207878458U (zh) * 2018-01-03 2018-09-18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带抗拔辅助桩的临时钢栈桥
CN109505245A (zh) * 2018-09-28 2019-03-22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海洋深水区浅覆盖层锚桩形式施工通道施工方法
AU2020103672A4 (en) * 2020-11-25 2021-02-04 Beijing Building Materials Engineering Co. Lt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rotary drilling hole-forming and jet mixing cement-soil occlusion curtain piles
CN213709501U (zh) * 2020-08-25 2021-07-16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在硬质河床中的临时桩
CN113309132A (zh) * 2021-05-07 2021-08-27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钢栈桥锚固桩的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30632B1 (ko) * 2006-06-30 2006-10-04 주식회사 목양엔지니어링 건축사사무소 건축물 기초 공사용 구조물
JP2016075149A (ja) * 2016-01-27 2016-05-12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既存建物の杭補強構造およびその構築方法
CN207878458U (zh) * 2018-01-03 2018-09-18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带抗拔辅助桩的临时钢栈桥
CN109505245A (zh) * 2018-09-28 2019-03-22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海洋深水区浅覆盖层锚桩形式施工通道施工方法
CN213709501U (zh) * 2020-08-25 2021-07-16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在硬质河床中的临时桩
AU2020103672A4 (en) * 2020-11-25 2021-02-04 Beijing Building Materials Engineering Co. Lt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rotary drilling hole-forming and jet mixing cement-soil occlusion curtain piles
CN113309132A (zh) * 2021-05-07 2021-08-27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钢栈桥锚固桩的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14931B (zh) 一种装配式竖向盾构环型基桩与施工方法
CN110468833B (zh) 用于内河航道的水上钻孔灌注桩施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3445498A (zh) 复杂地质岩溶孔桩基础施工工艺
CN106638640A (zh) 岩层地质条件下无封底混凝土组合式围堰的施工方法
CN110939303B (zh) 一种旋流池半逆作法施工方法
CN110629747A (zh) 复杂地质条件下桩基础全套管全回转施工工艺
CN107724383A (zh) 旋挖灌注桩施工方法
CN100516378C (zh) 采用横隔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对建筑基坑进行支护的方法
CN113174958A (zh) 一种劣质地况下临近道路基坑施工方法
CN112609690A (zh) 一种填海地质复杂区域旋挖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CN110206071B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接缝加固方法与装置
CN106758759B (zh) 一种用于深水裸岩河床的栈桥桩基及其锚固方法
CN110055973B (zh) 施工空间受限时的高铁桥下基坑围护结构与止水方法
CN109610473A (zh) 一种市政大型池体构筑物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
CN110685291B (zh) 一种用于深水区内混凝土围堰的支撑装置及其施工工艺
CN110258600B (zh) 一种适用于深水水域的立式围堰施工工法
CN110924401A (zh) 一种搅拌桩与灌注桩联合成拱承载的施工基坑支护方式
CN111535298A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防渗施工方法
CN115324039B (zh) 简易基桩的施工工艺
CN210975801U (zh) 既有建筑桩基钢套管桩加固结构
CN218148481U (zh) 栈桥桩临时支撑结构和栈桥桩群
CN113550764A (zh) 盾构混凝土套筒始发进洞方法及建筑结构
CN218148482U (zh) 简易基桩结构及其系统和栈桥
CN115324039A (zh) 简易基桩的施工工艺
CN214883595U (zh) 抗浮桩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