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22866A - 一种蛋白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蛋白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22866A
CN115322866A CN202210873445.5A CN202210873445A CN115322866A CN 115322866 A CN115322866 A CN 115322866A CN 202210873445 A CN202210873445 A CN 202210873445A CN 115322866 A CN115322866 A CN 1153228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est tube
sleeve
water
adsorpt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734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永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Ruf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Ruf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Ruf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Ruf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7344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228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22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228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02Form or structure of the vessel
    • C12M23/08Flask, bottle or test tub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02Form or structure of the vessel
    • C12M23/10Petri dis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48Holding appliances; Racks; Suppor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50Means for positioning or orientating the apparatu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蛋白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传动机构包括变形层、滑杆、连杆、活塞杆、套管、联通管、固定架、吸附层、凸条、套筒和水袋,变形层镶嵌于支架的内壁,滑杆滑动于变形层的下端,连杆滑动于滑杆的两侧,活塞杆镶嵌于连杆的端部,套管处于支架内部凹槽的两侧,联通管贯穿于套管靠近凹槽的一端,固定架安装于凹槽的两侧,由于套管、联通管和固定架的内部均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压强差,利用压强差,方便带动吸附层整体弯曲变形,吸附层能够对试管的外侧进一步吸附固定,而吸附层整体处于弯曲状态时,吸附层的两端挤压至吸附层内部孔洞,此时凸条向吸附层的外侧滑动,凸条的一侧挤压至试管的外侧。

Description

一种蛋白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蛋白检测领域,具体为一种蛋白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蛋白检测试剂盒是用于体外定量测定血清或血浆中的蛋白,在医学临床上用于感染、创伤、心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辅助诊断,蛋白检测通过试管作为容器,而在检测过程中需要通过试剂盒进行收纳放置,针对于检测试剂盒的技术启示;
对于检测试剂盒的研究发现了以下问题:
检测试剂盒需要对试管进行收纳放置,通过试管对蛋白进行检测,而试管在放置于检测试剂盒的内部时,由于检测试剂盒为便携式,导致试管内部在填充血清或血浆时,试管易因检测试剂盒的移动整体移位,进而易影响试管内部血清或血浆的蛋白检测;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CN201910775123.5一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试剂盒,公开了检测试剂盒,该发明检测时所形成的“胶乳微球、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抗体复合物”颗粒迅速增大,能够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测定结果媲美作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金标准”的HPLC法,并且能避免现有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试剂盒试剂不稳定或者操作繁琐的问题;
本发明主要能够解决试管易因检测试剂盒的移动整体移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蛋白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蛋白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包括收纳盒,该收纳盒的内部贯穿有支架,而支架的内侧活动嵌套有试管,所述收纳盒的端部开设有凹槽,而凹槽的内部活动嵌套有培养皿,同时收纳盒端部的另一侧开设有凹槽,试管的上方贯穿该凹槽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的上端开设有凹槽,试管的下端与凹槽活动嵌套连接,而凹槽与试管配套设置,支架呈横向排布于收纳盒的内部,支架的内部设有对试管进行限位的传动机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试管和培养皿均为检测所需容器,可进行更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变形层、滑杆、连杆、活塞杆、套管、联通管、固定架、吸附层、凸条、套筒和水袋,变形层镶嵌于支架的内壁,滑杆滑动于变形层的下端,连杆滑动于滑杆的两侧,活塞杆镶嵌于连杆的端部,套管处于支架内部凹槽的两侧,联通管贯穿于套管靠近凹槽的一端,固定架安装于凹槽的两侧,吸附层镶嵌于固定架远离联通管的一端,凸条滑动嵌套于吸附层的内部,套筒安装于支架内部的下端,水袋镶嵌于套筒内部的下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变形层处于支架内部凹槽的下端,变形层为橡胶材质,变形层厚度为0.5-0.8cm,滑杆处于支架的内部,变形层和滑杆与支架内部凹槽配套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杆处于滑杆两侧的中部,而活塞杆的一端滑动延伸至套管的内部,活塞杆呈“T”状设置,活塞杆远离连杆的一端外侧壁与套管的内壁滑动贴合,连杆与活塞杆配套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管、联通管和固定架的内部均呈联通状态,固定架内部呈中空状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附层材质与变形层相同,吸附层的侧面与试管滑动贴合,吸附层的厚度小于固定架内壁厚度的0.2-0.5cm,吸附层俯视呈半圆弧状设置,半圆弧角度为15-6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附层内部的中间贯穿有孔洞,而凸条滑动嵌套于孔洞内部的上下两端,凸条每两个呈一组设置,而孔洞呈水平排布于吸附层的中间位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筒呈凹状设置,套筒与滑杆呈垂直滑动嵌套,而套筒与滑杆配套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袋整体呈不规则形状设置,水袋的内部填充清水,水袋与滑杆呈垂直对应设置,水袋的两侧高度高于中间位置2-4cm,水袋的两侧呈半圆弧状设置,半圆弧角度为90-12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纳盒上端的内壁镶嵌有容器,所述容器的内部贯穿有集水环,所述集水环的内壁镶嵌有导流板,所述集水环靠近导流板的一侧滑动嵌套连接有海绵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容器与培养皿呈垂直活动嵌套连接,容器的下端贯穿有出水口,而出水口的内部安装有阀门,集水环将容器的内部分隔呈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内部填充温水,即集水环的上端,而另一部分回收水流,即集水环的下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水环的内部贯穿有孔洞,而导流板和海绵层均设于孔洞的内部,导流板呈漏斗状设置,导流板减少孔洞内部直径大小,而导流板的一侧与海绵层对应设置,导流板内部直径为0.2-0.4cm,海绵层与孔洞内部滑动嵌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1:手动将试管的下端嵌入于支架的内部,试管的下端挤压至变形层的上端,变形层整体向下变形,此时变形层的上端能够对试管的下端形成包裹限位,同时吸附层的侧面与试管的外侧滑动贴合,此时套筒、联通管和固定架的内部呈密闭状态;
S2:变形层的下端带动滑杆同步向下滑动,此时滑杆通过连杆带动活塞杆于套管的内部向下滑动,活塞杆向下滑动时,由于活塞杆的滑动迫使套管内空气体积变大,使套管内压力变小,和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一个压强差,由于套管、联通管和固定架的内部均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压强差,利用压强差,方便带动吸附层整体弯曲变形;
S3:吸附层整体处于弯曲状态时,吸附层的两端挤压至吸附层内部孔洞,此时凸条向吸附层的外侧滑动,凸条的一侧挤压至试管的外侧,凸条对试管外侧的挤压能够避免试管在收纳盒移动过程中试管移位的情况;
S4:同时滑杆向下滑动时,滑杆的下端嵌入于套筒的内部,滑杆下端挤压至水袋上端的中部,水袋整体变形,而水袋的两侧同步膨胀,此时水袋能够对滑杆下端的外侧形成包裹限位;
S5:手动将试管持续左右移动,随着试管的不断移动,吸附层与试管之间产生间隙,空气通过吸附层内部孔洞进入固定架、联通管和套管的内部,由于空气的进入,固定架内部无法与外界形成压强差,从而吸附层无法呈弯曲状态,吸附层无法对试管的外侧形成吸附,吸附层的侧面与试管外侧形成贴合,方便试管向上移动出支架的内侧;
S6:在集水环的上方填充温水,手动将培育皿嵌入于容器的上端,利用集水环上端的温水辅助培育皿内部微生物进行培育,而集水环上端温水通过集水环内部孔洞以及导流板进入海绵层的内部,海绵层对温水进行吸附;
S7:随着温水不断进入海绵层的内部,当海绵层内部吸附饱和后,水流冲击至海绵层的侧面,海绵层于集水环的内部脱落,此时水流进入容器内部的下端进行收集,方便将集水环的上端水流排出,避免温水冷却后持续环绕于培养皿的下端,利用容器能够辅助培育皿对蛋白微生物进行培养,方便后续检测。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手动将试管的下端嵌入于支架的内部,试管的下端挤压至变形层的上端,变形层整体向下变形,此时变形层的上端能够对试管的下端形成包裹限位,同时吸附层的侧面与试管的外侧滑动贴合,此时套筒、联通管和固定架的内部呈密闭状态;
2.本发明变形层的下端带动滑杆同步向下滑动,此时滑杆通过连杆带动活塞杆于套管的内部向下滑动,活塞杆向下滑动时,由于活塞杆的滑动迫使套管内空气体积变大,使套管内压力变小,和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一个压强差,由于套管、联通管和固定架的内部均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压强差,利用压强差,方便带动吸附层整体弯曲变形,吸附层能够对试管的外侧进一步吸附固定,而吸附层整体处于弯曲状态时,吸附层的两端挤压至吸附层内部孔洞,此时凸条向吸附层的外侧滑动,凸条的一侧挤压至试管的外侧,凸条对试管外侧的挤压能够避免试管在收纳盒移动过程中试管移位的情况;
3.本发明同时滑杆向下滑动时,滑杆的下端嵌入于套筒的内部,滑杆下端挤压至水袋上端的中部,水袋整体变形,而水袋的两侧同步膨胀,此时水袋能够对滑杆下端的外侧形成包裹限位;
4.本发明手动将试管持续左右移动,随着试管的不断移动,吸附层与试管之间产生间隙,空气通过吸附层内部孔洞进入固定架、联通管和套管的内部,由于空气的进入,固定架内部无法与外界形成压强差,从而吸附层无法呈弯曲状态,吸附层无法对试管的外侧形成吸附,吸附层的侧面与试管外侧形成贴合,方便试管向上移动出支架的内侧;
5.本发明在集水环的上方填充温水,手动将培育皿嵌入于容器的上端,利用集水环上端的温水辅助培育皿内部微生物进行培育,而集水环上端温水通过集水环内部孔洞以及导流板进入海绵层的内部,海绵层对温水进行吸附,随着温水不断进入海绵层的内部,当海绵层内部吸附饱和后,水流冲击至海绵层的侧面,海绵层于集水环的内部脱落,此时水流进入容器内部的下端进行收集,方便将集水环的上端水流排出,避免温水冷却后持续环绕于培养皿的下端,利用容器能够辅助培育皿对蛋白微生物进行培养,方便后续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支架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活塞杆滑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吸附层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滑杆滑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容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容器结构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的图7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8中:1-收纳盒,101-支架,102-试管,103-培养皿,2-变形层,201-滑杆,202-连杆,203-活塞杆,3-套管,301-联通管,302-固定架,303-吸附层,304-凸条,4-套筒,401-水袋,5-容器,501-集水环,502-导流板,503-海绵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8,本发明实施例中,
实施例1:一种蛋白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包括收纳盒1,该收纳盒1的内部贯穿有支架101,而支架101的内侧活动嵌套有试管102,收纳盒1的端部开设有凹槽,而凹槽的内部活动嵌套有培养皿103,同时收纳盒1端部的另一侧开设有凹槽,试管102的上方贯穿该凹槽的内部;
其中:支架101,支架101的上端开设有凹槽,试管102的下端与凹槽活动嵌套连接,而凹槽与试管102配套设置,支架101呈横向排布于收纳盒1的内部,支架101的内部设有对试管102进行限位的传动机构;
试管102和培养皿103,试管102和培养皿103均为检测所需容器,可进行更换;
实施例2:参考说明书附图可得知,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传动机构包括变形层2、滑杆201、连杆202、活塞杆203、套管3、联通管301、固定架302、吸附层303、凸条304、套筒4和水袋401,变形层2镶嵌于支架101的内壁,滑杆201滑动于变形层2的下端,连杆202滑动于滑杆201的两侧,活塞杆203镶嵌于连杆202的端部,套管3处于支架101内部凹槽的两侧,联通管301贯穿于套管3靠近凹槽的一端,固定架302安装于凹槽的两侧,吸附层303镶嵌于固定架302远离联通管301的一端,凸条304滑动嵌套于吸附层303的内部,套筒4安装于支架101内部的下端,水袋401镶嵌于套筒4内部的下端;
其中:变形层2和滑杆201,变形层2处于支架101内部凹槽的下端,变形层2为橡胶材质,变形层2厚度为0.5-0.8cm,滑杆201处于支架101的内部,变形层2和滑杆201与支架101内部凹槽配套设置;
连杆202和活塞杆203,连杆202处于滑杆201两侧的中部,而活塞杆203的一端滑动延伸至套管3的内部,活塞杆203呈“T”状设置,活塞杆203远离连杆202的一端外侧壁与套管3的内壁滑动贴合,连杆202与活塞杆203配套设置;
滑杆201向下滑动时,连杆202同步向下,由于连杆202处于滑杆201两侧的中部,能够避免连杆202的下端与套筒4的上端形成挤压限位,进一步防止滑杆201无法嵌入于套筒4的内部;
套管3、联通管301和固定架302,套管3、联通管301和固定架302的内部均呈联通状态,固定架302内部呈中空状设置;
活塞杆203向下滑动时,由于活塞杆203的外力迫使套管3内空气体积变大,使套管3内压力变小,和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一个压强差,由于套管3、联通管301和固定架302的内部均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压强差,利用压强差,方便带动吸附层303整体弯曲变形,如说明书附图3所示,可参考针筒抽取药液;
吸附层303,吸附层303材质与变形层2相同,吸附层303的侧面与试管102滑动贴合,吸附层303的厚度小于固定架302内壁厚度的0.2-0.5cm,吸附层303俯视呈半圆弧状设置,半圆弧角度为15-60°;
凸条304,吸附层303内部的中间贯穿有孔洞,而凸条304滑动嵌套于孔洞内部的上下两端,凸条304每两个呈一组设置,而孔洞呈水平排布于吸附层303的中间位置;
吸附层303呈静止状态时,凸条304处于吸附层303的孔洞内部,而吸附层303整体处于弯曲状态时,吸附层303的两端挤压至吸附层303内部孔洞,此时凸条304向吸附层303的外侧滑动,凸条304的一侧挤压至试管102的外侧;
套筒4,套筒4呈凹状设置,套筒4与滑杆201呈垂直滑动嵌套,而套筒4与滑杆201配套设置;
水袋401,水袋401整体呈不规则形状设置,水袋401的内部填充清水,水袋401与滑杆201呈垂直对应设置,水袋401的两侧高度高于中间位置2-4cm,水袋401的两侧呈半圆弧状设置,半圆弧角度为90-120°;
滑杆201向下滑动时,滑杆201的下端嵌入于套筒4的内部,滑杆201下端挤压至水袋401上端的中部,水袋401整体变形,而水袋401的两侧同步膨胀,如说明书附图5所示,此时水袋401能够对滑杆201下端的外侧形成包裹限位;
其中:手动将试管102的下端嵌入于支架101的内部,试管102的下端挤压至变形层2的上端,变形层2整体向下变形,此时变形层2的上端能够对试管102的下端形成包裹限位,同时吸附层303的侧面与试管102的外侧滑动贴合,此时套筒3、联通管301和固定架302的内部呈密闭状态;
变形层2的下端带动滑杆201同步向下滑动,此时滑杆201通过连杆202带动活塞杆203于套管3的内部向下滑动,活塞杆203向下滑动时,由于活塞杆203的滑动迫使套管3内空气体积变大,使套管3内压力变小,和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一个压强差,由于套管3、联通管301和固定架302的内部均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压强差,利用压强差,方便带动吸附层303整体弯曲变形,吸附层303能够对试管102的外侧进一步吸附固定,而吸附层303整体处于弯曲状态时,吸附层303的两端挤压至吸附层303内部孔洞,此时凸条304向吸附层303的外侧滑动,凸条304的一侧挤压至试管102的外侧,凸条304对试管102外侧的挤压能够避免试管102在收纳盒1移动过程中试管102移位的情况;
同时滑杆201向下滑动时,滑杆201的下端嵌入于套筒4的内部,滑杆201下端挤压至水袋401上端的中部,水袋401整体变形,而水袋401的两侧同步膨胀,此时水袋401能够对滑杆201下端的外侧形成包裹限位;
手动将试管102持续左右移动,随着试管102的不断移动,吸附层303与试管102之间产生间隙,空气通过吸附层303内部孔洞进入固定架302、联通管301和套管3的内部,由于空气的进入,固定架302内部无法与外界形成压强差,从而吸附层303无法呈弯曲状态,吸附层303无法对试管102的外侧形成吸附,吸附层303的侧面与试管102外侧形成贴合,方便试管102向上移动出支架101的内侧;
实施例3:参考说明书附图可得知,实施例3与实施例1和2的不同在于,收纳盒1上端的内壁镶嵌有容器5,容器5的内部贯穿有集水环501,集水环501的内壁镶嵌有导流板502,集水环501靠近导流板502的一侧滑动嵌套连接有海绵层503;
其中:容器5和集水环501,容器5与培养皿103呈垂直活动嵌套连接,容器5的下端贯穿有出水口,而出水口的内部安装有阀门,集水环501将容器5的内部分隔呈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内部填充温水,即集水环501的上端,而另一部分回收水流,即集水环501的下端;
导流板502和海绵层503,集水环501的内部贯穿有孔洞,而导流板502和海绵层503均设于孔洞的内部,导流板502呈漏斗状设置,导流板502减少孔洞内部直径大小,而导流板502的一侧与海绵层503对应设置,导流板502内部直径为0.2-0.4cm,海绵层503与孔洞内部滑动嵌套;
其中:在集水环501的上方填充温水,手动将培育皿103嵌入于容器5的上端,利用集水环501上端的温水辅助培育皿103内部微生物进行培育,而集水环501上端温水通过集水环501内部孔洞以及导流板502进入海绵层503的内部,海绵层503对温水进行吸附,随着温水不断进入海绵层503的内部,当海绵层503内部吸附饱和后,水流冲击至海绵层503的侧面,海绵层503于集水环501的内部脱落,此时水流进入容器5内部的下端进行收集,方便将集水环501的上端水流排出,避免温水冷却后持续环绕于培养皿103的下端,利用容器5能够辅助培育皿103对蛋白微生物进行培养,方便后续检测;
实施例4: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1:手动将试管102的下端嵌入于支架101的内部,试管102的下端挤压至变形层2的上端,变形层2整体向下变形,此时变形层2的上端能够对试管102的下端形成包裹限位,同时吸附层303的侧面与试管102的外侧滑动贴合,此时套筒3、联通管301和固定架302的内部呈密闭状态;
S2:变形层2的下端带动滑杆201同步向下滑动,此时滑杆201通过连杆202带动活塞杆203于套管3的内部向下滑动,活塞杆203向下滑动时,由于活塞杆203的滑动迫使套管3内空气体积变大,使套管3内压力变小,和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一个压强差,由于套管3、联通管301和固定架302的内部均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压强差,利用压强差,方便带动吸附层303整体弯曲变形;
S3:吸附层303整体处于弯曲状态时,吸附层303的两端挤压至吸附层303内部孔洞,此时凸条304向吸附层303的外侧滑动,凸条304的一侧挤压至试管102的外侧,凸条304对试管102外侧的挤压能够避免试管102在收纳盒1移动过程中试管102移位的情况;
S4:同时滑杆201向下滑动时,滑杆201的下端嵌入于套筒4的内部,滑杆201下端挤压至水袋401上端的中部,水袋401整体变形,而水袋401的两侧同步膨胀,此时水袋401能够对滑杆201下端的外侧形成包裹限位;
S5:手动将试管102持续左右移动,随着试管102的不断移动,吸附层303与试管102之间产生间隙,空气通过吸附层303内部孔洞进入固定架302、联通管301和套管3的内部,由于空气的进入,固定架302内部无法与外界形成压强差,从而吸附层303无法呈弯曲状态,吸附层303无法对试管102的外侧形成吸附,吸附层303的侧面与试管102外侧形成贴合,方便试管102向上移动出支架101的内侧;
S6:在集水环501的上方填充温水,手动将培育皿103嵌入于容器5的上端,利用集水环501上端的温水辅助培育皿103内部微生物进行培育,而集水环501上端温水通过集水环501内部孔洞以及导流板502进入海绵层503的内部,海绵层503对温水进行吸附;
S7:随着温水不断进入海绵层503的内部,当海绵层503内部吸附饱和后,水流冲击至海绵层503的侧面,海绵层503于集水环501的内部脱落,此时水流进入容器5内部的下端进行收集,方便将集水环501的上端水流排出,避免温水冷却后持续环绕于培养皿103的下端,利用容器5能够辅助培育皿103对蛋白微生物进行培养,方便后续检测;
通过上述步骤,能够方便对血清或血浆内部蛋白进行稳定检测,避免试管102在检测过程中移位的情况,同时通过温水能够辅助培育皿103内部微生物进行培育,方便后续检测。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Claims (10)

1.一种蛋白检测试剂盒,包括收纳盒(1),其特征在于:该收纳盒(1)的内部贯穿有支架(101),而支架(101)的内侧活动嵌套有试管(102),所述收纳盒(1)的端部开设有凹槽,而凹槽的内部活动嵌套有培养皿(103),同时收纳盒(1)端部的另一侧开设有凹槽,试管(102)的上方贯穿该凹槽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蛋白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1)的上端开设有凹槽,试管(102)的下端与凹槽活动嵌套连接,而凹槽与试管(102)配套设置,支架(101)呈横向排布于收纳盒(1)的内部,支架(101)的内部设有对试管(102)进行限位的传动机构;
试管(102)和培养皿(103),试管(102)和培养皿(103)均为检测所需容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蛋白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变形层(2)、滑杆(201)、连杆(202)、活塞杆(203)、套管(3)、联通管(301)、固定架(302)、吸附层(303)、凸条(304)、套筒(4)和水袋(401),变形层(2)镶嵌于支架(101)的内壁,滑杆(201)滑动于变形层(2)的下端,连杆(202)滑动于滑杆(201)的两侧,活塞杆(203)镶嵌于连杆(202)的端部,套管(3)处于支架(101)内部凹槽的两侧,联通管(301)贯穿于套管(3)靠近凹槽的一端,固定架(302)安装于凹槽的两侧,吸附层(303)镶嵌于固定架(302)远离联通管(301)的一端,凸条(304)滑动嵌套于吸附层(303)的内部,套筒(4)安装于支架(101)内部的下端,水袋(401)镶嵌于套筒(4)内部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蛋白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层(2)处于支架(101)内部凹槽的下端,变形层(2)为橡胶材质,变形层(2)厚度为0.5-0.8cm,滑杆(201)处于支架(101)的内部,变形层(2)和滑杆(201)与支架(101)内部凹槽配套设置;
连杆(202)和活塞杆(203),连杆(202)处于滑杆(201)两侧的中部,而活塞杆(203)的一端滑动延伸至套管(3)的内部,活塞杆(203)呈“T”状设置,活塞杆(203)远离连杆(202)的一端外侧壁与套管(3)的内壁滑动贴合,连杆(202)与活塞杆(203)配套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蛋白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联通管(301)和固定架(302)的内部均呈联通状态,固定架(302)内部呈中空状设置;
吸附层(303),吸附层(303)材质与变形层(2)相同,吸附层(303)的侧面与试管(102)滑动贴合,吸附层(303)的厚度小于固定架(302)内壁厚度的0.2-0.5cm,吸附层(303)俯视呈半圆弧状设置,半圆弧角度为15-6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蛋白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303)内部的中间贯穿有孔洞,而凸条(304)滑动嵌套于孔洞内部的上下两端,凸条(304)每两个呈一组设置,而孔洞呈水平排布于吸附层(303)的中间位置;
套筒(4),套筒(4)呈凹状设置,套筒(4)与滑杆(201)呈垂直滑动嵌套,而套筒(4)与滑杆(201)配套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蛋白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袋(401)整体呈不规则形状设置,水袋(401)的内部填充清水,水袋(401)与滑杆(201)呈垂直对应设置,水袋(401)的两侧高度高于中间位置2-4cm,水袋(401)的两侧呈半圆弧状设置,半圆弧角度为90-1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蛋白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1)上端的内壁镶嵌有容器(5),所述容器(5)的内部贯穿有集水环(501),所述集水环(501)的内壁镶嵌有导流板(502),所述集水环(501)靠近导流板(502)的一侧滑动嵌套连接有海绵层(50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蛋白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5)与培养皿(103)呈垂直活动嵌套连接,容器(5)的下端贯穿有出水口,而出水口的内部安装有阀门,集水环(501)将容器(5)的内部分隔呈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内部填充温水,即集水环(501)的上端,而另一部分回收水流,即集水环(501)的下端;
导流板(502)和海绵层(503),集水环(501)的内部贯穿有孔洞,而导流板(502)和海绵层(503)均设于孔洞的内部,导流板(502)呈漏斗状设置,导流板(502)减少孔洞内部直径大小,而导流板(502)的一侧与海绵层(503)对应设置,导流板(502)内部直径为0.2-0.4cm,海绵层(503)与孔洞内部滑动嵌套。
10.一种蛋白检测试剂盒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蛋白检测试剂盒,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1:手动将试管(102)的下端嵌入于支架(101)的内部,试管(102)的下端挤压至变形层(2)的上端,变形层(2)整体向下变形,此时变形层(2)的上端能够对试管(102)的下端形成包裹限位,同时吸附层(303)的侧面与试管(102)的外侧滑动贴合,此时套筒(3)、联通管(301)和固定架(302)的内部呈密闭状态;
S2:变形层(2)的下端带动滑杆(201)同步向下滑动,此时滑杆(201)通过连杆(202)带动活塞杆(203)于套管(3)的内部向下滑动,活塞杆(203)向下滑动时,由于活塞杆(203)的滑动迫使套管(3)内空气体积变大,使套管(3)内压力变小,和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一个压强差,由于套管(3)、联通管(301)和固定架(302)的内部均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压强差,利用压强差,方便带动吸附层(303)整体弯曲变形;
S3:吸附层(303)整体处于弯曲状态时,吸附层(303)的两端挤压至吸附层(303)内部孔洞,此时凸条(304)向吸附层(303)的外侧滑动,凸条(304)的一侧挤压至试管(102)的外侧,凸条(304)对试管(102)外侧的挤压能够避免试管(102)在收纳盒(1)移动过程中试管(102)移位的情况;
S4:同时滑杆(201)向下滑动时,滑杆(201)的下端嵌入于套筒(4)的内部,滑杆(201)下端挤压至水袋(401)上端的中部,水袋(401)整体变形,而水袋(401)的两侧同步膨胀,此时水袋(401)能够对滑杆(201)下端的外侧形成包裹限位;
S5:手动将试管(102)持续左右移动,随着试管(102)的不断移动,吸附层(303)与试管(102)之间产生间隙,空气通过吸附层(303)内部孔洞进入固定架(302)、联通管(301)和套管(3)的内部,由于空气的进入,固定架(302)内部无法与外界形成压强差,从而吸附层(303)无法呈弯曲状态,吸附层(303)无法对试管(102)的外侧形成吸附,吸附层(303)的侧面与试管(102)外侧形成贴合,方便试管(102)向上移动出支架(101)的内侧;
S6:在集水环(501)的上方填充温水,手动将培育皿(103)嵌入于容器(5)的上端,利用集水环(501)上端的温水辅助培育皿(103)内部微生物进行培育,而集水环(501)上端温水通过集水环(501)内部孔洞以及导流板(502)进入海绵层(503)的内部,海绵层(503)对温水进行吸附;
S7:随着温水不断进入海绵层(503)的内部,当海绵层(503)内部吸附饱和后,水流冲击至海绵层(503)的侧面,海绵层(503)于集水环(501)的内部脱落,此时水流进入容器(5)内部的下端进行收集,方便将集水环(501)的上端水流排出,避免温水冷却后持续环绕于培养皿(103)的下端,利用容器(5)能够辅助培育皿(103)对蛋白微生物进行培养,方便后续检测。
CN202210873445.5A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蛋白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Pending CN1153228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3445.5A CN115322866A (zh)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蛋白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3445.5A CN115322866A (zh)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蛋白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22866A true CN115322866A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20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73445.5A Pending CN115322866A (zh)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蛋白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2286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52312U (zh) 一种用于b族链球菌检测管自动挤压机构
CN115322866A (zh) 一种蛋白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15343113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酶分子定向进化生物信息分析装置
CN206579102U (zh) 一种带水口夹的注塑机机械手
CN210079559U (zh) 一种移液器
CN201356558Y (zh) 中空加胶真空采血管
CN212474378U (zh) 一种血清总胆汁酸测定试剂盒
CN206483715U (zh) 一种推力球轴承轴承座检测设备
CN214408806U (zh) 一种板探内探探头架
CN208255199U (zh) 一种羊肉质量检测装置
CN211627579U (zh) 基于生物标志物的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试剂盒
CN216595143U (zh) 一种用于生物细胞学的分析装置
CN219573624U (zh) 一种液体敷料生产的原料检测采样装置
CN216322064U (zh) 一种用于二代测序小细胞肺癌检测诊断试剂盒
CN217717303U (zh) 一种塑料内胆生产加工用的形变测试装置
CN212539787U (zh) 一种可对移动位置进行限定的采集器活塞
CN216995792U (zh) 一种用于表面修饰磁珠的rna提取用提取试剂盒
CN217341450U (zh) 一种脑脊液检测专用试管
CN215757342U (zh) 一种肺炎克雷伯菌shv基因的快速检测试剂盒
CN218180556U (zh) 一种可连续检测空心胶囊脆碎度的检测装置
CN216918553U (zh) 一种分杯处理系统
CN110577892A (zh) 一种侧开盖pcr仪
CN214408694U (zh) 一种适于自动化生产线的atp荧光检测设备
CN216314674U (zh) 一种用于肺癌检测的动物模型观察培养箱
CN220741930U (zh) 一种汽车用多孔硅胶件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