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17014B - 限束装置及x射线拍摄系统 - Google Patents

限束装置及x射线拍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17014B
CN115317014B CN202211264056.9A CN202211264056A CN115317014B CN 115317014 B CN115317014 B CN 115317014B CN 202211264056 A CN202211264056 A CN 202211264056A CN 115317014 B CN115317014 B CN 1153170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alibration
limiter
beam limiter
limi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6405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17014A (zh
Inventor
王飞
徐燃
黄子煜
黄新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Yof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Yof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Yof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Yof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6405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170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17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170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170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170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6Diaphrag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4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8Testing, adjusting or calibrating thereof
    • A61B6/582Calibr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限束装置及X射线拍摄系统。该限束装置包括第一板状部,设置有第一限束器,第一限束器调整初始X射线的照射范围以生成第一被限X射线;第二板状部,设置有周向布置的N个第二限束器,其中N≥2,第二限束器调整第一被限X射线的照射范围以生成第二被限X射线;接触式定位装置,实现第二限束器和第一限束器的位置定位;以及磁性校准装置,在通过接触式定位装置完成第二限束器和第一限束器的位置定位后,实现第二限束器和第一限束器的位置校准。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得第二限束器与第一限束器之间的相对位置更加准确,通过手动调节同样能够保证准确性,还可以避免误操作等。

Description

限束装置及X射线拍摄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用于放射诊断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限束装置及X射线拍摄系统。
背景技术
X射线拍摄系统为一种能够发射X射线对被检查体进行照射并供临床诊断的设备。X射线拍摄系统通常包括高压发生器、球管等。为了调节球管发出的X射线的照射范围,可以使用限束装置来对X射线的照射范围进行调整,针对不同的诊断目的来调整X射线的照射剂量,从而降低对患者的伤害。
目前常用的限束装置通过控制其开合程度来调整允许通过的X射线的剂量。例如在公开号为CN11934610A的中国专利公开中,通过电机来控制遮线板的移动从而达到控制X射线照射范围的目的,并辅以传感器来检测相应的位置从而实现准确控制;在公开号为CN111388881A的中国专利公开中同样通过电机来控制组件的运动来控制X射线的照射范围。
现有技术中的限束器通常是采用电机来调节X射线的窗口,并且根据传感器来准确地判断限束装置的位置。在这些方式中,空间占用率较大,造价较高,在电机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不能保证稳定性,维护成本也高。
因此,如何一种精度高、稳定性好、占用空间较小的限束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限束装置及X射线拍摄系统。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一种限束装置,包括:第一板状部,所述第一板状部设置有第一限束器,所述第一限束器接收来自X射线生成装置的初始X射线,调整所述初始X射线的照射范围以生成第一被限X射线;第二板状部,所述第二板状部设置有周向布置的N个第二限束器,其中N≥2,所述第二限束器接收所述第一被限X射线且调整所述第一被限X射线的照射范围以生成第二被限X射线,其中,所述第二板状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板状部转动,以使得所述N个第二限束器依次对准于所述第一限束器;接触式定位装置,所述接触式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板状部的定位引导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板状部的弹性件,所述第二板状部被转动时,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定位引导件的接触引导来与所述定位引导件配合以实现第二限束器和第一限束器的位置定位;以及磁性校准装置,所述磁性校准装置包括设置至所述第一板状部的第一校准磁体和设置至第二板状部的第二校准磁体,在通过所述接触式定位装置完成所述第二限束器和第一限束器的位置定位后,通过所述第一校准磁体和第二校准磁体的磁性作用,来实现所述第二限束器和第一限束器的位置校准。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限束装置,还包括纠偏磁体,所述纠偏磁体固定至所述第一板状部,并且配置成与所述第二校准磁体进行磁性作用,以将所述第二限束器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限束器的中心线重合。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限束装置,所述第一校准磁体与所述第二校准磁体之间的磁性作用为磁性相吸作用,而所述纠偏磁体与所述第二校准磁体之间的磁性作用为磁性相斥作用。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限束装置,所述第一校准磁体和第二校准磁体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两个第二校准磁体沿着所述第二板状部的径向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限束器的两侧,相应地两个第一校准磁体设置在所述第一限束器的两侧。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限束装置,所述纠偏磁体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纠偏磁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校准磁体的两侧,以便与所述第二校准磁体进行磁性作用。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限束装置,所述定位引导件为凸轮结构,所述凸轮结构包括N个限位槽,并且所述弹性件的数量为N个,每个限位槽的两侧均设置有凸面,在所述第二板状部转动过程中,N个弹性件能够沿着所述凸面分别滑入所述N个限位槽或者分别从所述N个限位槽脱离,其中所述弹性件进入所述限位槽后则实现所述位置定位。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限束装置,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柱塞,并且所述限位槽中设置有限位孔,当所述弹簧柱塞的柱塞头滑入所述限位孔后则实现所述位置定位。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限束装置,还包括模式确认部,所述N个第二限束器对应于N种拍摄模式,当所述N个第二限束器中的某个第二限束器与所述第一限束器对准时,所述模式确认部用于确定该某个第二限束器对应的目前拍摄模式。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限束装置,所述模式确认部包括N个光电开关和N个开关挡板,所述N个光电开关和N个开关挡片一一对应并且分别对应于所述N种拍摄模式,相应的开关挡片触发相应的光电开关以确定所述目前拍摄模式。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限束装置,所述N个光电开关固定至所述第一板状部并且沿直线排布,所述N个开关挡片固定至所述第二板状部并且与所述N个第二限束器一一对应地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限束装置,还包括旋钮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旋钮固定,所述连接杆相对于所述第二板状部固定,并且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板状部可转动地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一种X射线拍摄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限束装置,以及X射线生成装置,所述X射线生成装置用于生成所述初始X射线。
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第二限束器与第一限束器之间的相对位置更加准确,而且可以通过手动调节同样能够保证调整的准确性,此外还可以避免误操作等。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限束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限束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限束装置的部分部件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限束装置的部分部件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限束装置的部分部件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限束装置的第二板状部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限束装置的平衡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实施例将被理解为提供可以在实践中实施本申请的技术构思的一些方式的各种细节的示例性特征。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不脱离本申请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各种实施方式/实施例的特征可以另外地组合、分离、互换和/或重新布置。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和/或描述性的目的,可以夸大部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当可以不同地实施示例性实施例时,可以以不同于所描述的顺序来执行具体的工艺顺序。例如,可以基本同时执行或者以与所描述的顺序相反的顺序执行两个连续描述的工艺。此外,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部件。
当一个部件被称作“在”另一部件“上”或“之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部件时,该部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部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所述另一部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部件。然而,当部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部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部件时,不存在中间部件。为此,术语“连接”可以指物理连接、电气连接等,并且具有或不具有中间部件。
为了描述性目的,本申请可使用诸如“在……之下”、“在……下方”、“在……下”、“下”、“在……上方”、“上”、“在……之上”、“较高的”和“侧(例如,如在“侧壁”中)”等的空间相对术语,从而来描述如附图中示出的一个部件与另一(其它)部件的关系。除了附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空间相对术语还意图包含设备在使用、操作和/或制造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部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部件将随后被定位为“在”所述其它部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以包含“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设备可被另外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位处),如此,相应地解释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
这里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是限制性的。如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个(种、者)”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以及它们的变型时,说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还要注意的是,如这里使用的,术语“基本上”、“大约”和其它类似的术语被用作近似术语而不用作程度术语,如此,它们被用来解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测量值、计算值和/或提供的值的固有偏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限束装置。限束装置还可以称为缩光装置、束光装置等。本申请的限束装置可以使用于能够生成X射线供临床诊断的X射线拍摄系统。X射线拍摄系统通常包括生成高电压的高压发生装置、发射X射线的球管、以及限束装置。限束装置通常设置在作为X射线生成装置的球管的下面。球管发出的X射线通过限束装置之后照射至被检查体。通过限束装置可以限制从球管发出的X射线的照射范围,使得被检查体所接受的X射线的照射剂量减少。
图1示出了从一个角度观察的限束装置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从相反角度观察的限束装置的立体图。为了便于理解,在本申请中的部分附图中标注了“F”表示一个面、“R”表示另外一个面,其中“F” 面和“R” 面为两个相反的面。
如图1和图2所示,该限束装置10可以包括第一板状部100和第二板状部200。第二板状部200配置成可以相对于第一板状部100进行转动。第一板状部100可以相对于X射线生成装置(球管)固定,也就是说第一板状部100可以视为固定板,而第二板状部200可以视为转动板。
第一板状部100可以设置有第一限束器110。第一板状部100可以设置有通孔,第一限束器110可以与该通孔对应设置并且用于接收来自X射线生成装置发出的初始X射线20。第一限束器110对X射线生成装置发出的初始X射线进行限制,例如可以调整初始X射线的照射范围等,从而生成第一被限X射线。第一板状部100的形状可以被设置成任意合适的形状。
第二板状部200可以设置有第二限束器210。第二板状部200可以设置有通孔,并且第二限束器210可以与该通孔对应设置。第二板状部200可以设置有N个第二限束器210(N≥2),每个第二限束器可以分别对应于一种拍摄模式,因此本申请的限束器可以应用于多种拍摄模式。N个第二限束器210的直径可以设置成互不相同,以满足不同拍摄模式下对于X射线的射束的需求。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二板状部200设置有四个第二限束器210,这样可以实现四种拍摄模式的选择。该四种拍摄模式例如可以包括:CT拍摄模式、全景拍摄模式、正侧位拍摄模式、和CT小视野拍摄模式。在本申请中所描述的第一限束器和第二限束器可以是用于限束的器件及相应开设的通孔。
根据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第二板状部200的形状可以设置成圆盘状,并且N个第二限束器210可以周向地设置在第二板状部200上。在第二板状部200上,相对于每个第二限束器210所设置的通孔的直径可以与第一限束器110的直径相同。在进行所选拍摄模式时,可以使得相应的第二限束器210的中心线与第一限束器110的中心线重合,从而实现所选拍摄模式的拍摄。
第二限束器210用于接收来自第一限束器110的第一被限X射线,调整第一被限X射线的照射范围,生成第二被限X射线。例如可以对第一被限X射线的照射范围进行限制来生成第二被限X射线30。第一限束器110设置成对X射线生成装置所生成的初始X射线进行初步限制,其中初步限制后的X射线均可以满足任一种拍摄模式的使用,然后可以通过第二限束器210对初步限制后的X射线进行进一步限制,从而应用于相应拍摄模式。
因此在本申请中,在选择不同的拍摄模式时,可以转动第二板状部200,使得第二板状部200的相应的第二限束器210的中心线与第一板状部100所设置的第一限束器110的中心线对准。在对准之后则可进行相应拍摄模式的拍摄。也就是说,相对于第一板状部100转动第二板状部200,来使得相应的第二限束器210对准于第一限束器110,从而可以实现不同拍摄模式的切换。
在通过转动第二板状部200来实现相应的第二限束器210与第一板状部100所设置的第一限束器110对准的情况下,在本申请中设置了接触式定位装置和磁性校准装置来实现第一限束器110和第二限束器210二者的对准。其中,接触式定位装置可以实现第一限束器110和第二限束器210的初步定位,而磁性校准装置可以实现第一限束器110和第二限束器210的校准定位。
下面将结合图2至图5对接触式定位装置300进行详细的说明。接触式定位装置300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板状部100的定位引导件310和设置在第二板状部200的弹性件320。第二板状部200被转动时,弹性件320通过定位引导件310的接触引导来与定位引导件310配合以实现初步定位。虽然在本申请中,以弹簧柱塞的形式来对弹性件进行具体的描述,但是需要理解的是,弹性件320也可以是弹性拨片等形式,只要弹性件320在定位引导件310的表面进行接触滑动时,通过弹性件320弹性伸缩进行直线运动且与定位引导件310的表面保持接触即可。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的示例,例如参照图4,定位引导件310可以为平面凸轮结构。该凸轮结构可以包括N个限位槽311。限位槽的设置数量可以与第二限束器210的数量相同,例如在本申请的附图所示,设置四个第二限束器210的情况下,同样可设置四个限位槽311。每个限位槽311的两侧均设置有凸面312。凸面312可以是平滑的斜面,并且倾斜延伸至每个限位槽311。这样对于每个限位槽的相应结构,可以形成沟谷结构。如图4所示,当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二板状部时,弹性件320可以沿着一侧的凸面312滑入限位槽311中,当继续转动以切换拍摄模式时,弹性件320可以从限位槽311沿着另一侧的凸面312滑出限位槽,继续转动,弹性件则沿着该另一侧的凸面312进入下一个限位槽311,这样将会完成拍摄模式的切换。此外,在限位槽311中可以设置限位孔313,在弹性件为弹簧柱塞的情况下,弹簧柱塞可以插入到限位孔313中以实现第一限束器110和第二限束器210的初步定位。
参照图2、图3和图5,诸如弹簧柱塞的弹性件320的数量可以与限位槽311的数量、第二限束器210的数量相同。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弹簧柱塞(弹性件)的数量也可以与限位槽311的数量、第二限束器210的数量不同,此外,弹簧柱塞(弹性件)可以为成对设置。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的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一个弹簧柱塞或其他数量的弹簧柱塞同样也能实现相同的功能。在本申请中将会以四个弹簧柱塞(弹性件)的形式为例进行说明。弹簧柱塞可以包括腔体321和柱塞头322,其中腔体321中可以设置有弹簧并且在外力及弹簧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柱塞头322可以相对于腔体321进行伸缩。弹簧柱塞可以固定设置在第二板状部200上。因此根据本申请的设置,可以使得弹簧柱塞(弹性件)与凸轮结构(定位引导件)相互作用,从而完成第一限束器110和第二限束器210的初步定位。
为了便于将弹簧柱塞安装至第二板状部200,可以在第二板状部200设置有安装室400,其中安装室400可以通过诸如螺钉等固定件紧固至第二板状部200。在本申请,可以将安装室400固定至第二板状部200的中心位置处并且通过螺钉固定。弹簧柱塞可以安装至安装室400,并且弹簧柱塞设置成使得柱塞头322与凸轮结构相接触。弹簧柱塞还可以设置有紧固件323,对应地,在安装室400的内部可以设置有安装孔用于容纳安装该紧固件323,该紧固件323可以为紧固螺丝的形式,通过紧固螺丝使得弹簧柱塞相对于安装室400紧固。
根据本申请的限束装置,用户可以手动驱动实现拍摄模式的切换。如图2所示,可以设置有旋钮500。旋钮500可以通过连接杆510与第二板状部200相对固定。用户旋拧该旋钮500,使得第二板状部200相对于第一板状部100进行转动,从而不同的第二限束器210可以依次与第一限束器110进行对准,最终可以选择不同的拍摄模式。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连接杆510的一端可以固定安装至旋钮500,另一端可以穿过安装室400(且与安装室400固定)、和第二板状部200的通孔511,并且连接至第一板状部100的通孔512。第一板状部100可以设置有与连接杆510相配合的轴承,连接杆510与该轴承过盈配合,这样连接杆510可以相对于第一板状部100转动。当用户拧动旋钮500时,连接杆510随着旋钮500进行转动,由于连接杆510与连接至第二板状部200的安装室400固定连接,因此将带动第二板状部200相对于第一板状部100进行转动。此外在连接杆510的表面可以设置固定销513,该固定销513可以用于与安装室400的内部固定连接,以防止连接杆510相对于安装室400进行转动。
在用户通过旋转旋钮500使得柱塞头322进入相应的限位孔313之后,则可以完成第二限束器210相对于第一限束器110的初步定位。但是为了便于柱塞头322滑入限位孔313和从限位孔313滑出,通常限位孔313的内径与柱塞头322的外径设置有一定的余量,这样将会导致在初步定位完成之后,第二限束器210相对于第一限束器110并未完全对准,也就是说第二限束器210的中心线与第一限束器110的中心线并未重合。
因此在本申请中进一步设置了磁性校准装置。下面将参照图4和图7对磁性校准装置600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4所示,本申请的磁性校准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校准磁体610和第二校准磁体620。第一校准磁体610可以固定安装至第一板状部100,第二校准磁体620可以固定安装至第二板状部200。第一校准磁体610和第二校准磁体62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两个以上。在本申请中,第一校准磁体610和第二校准磁体620设置成能够相互磁性吸引。在第一校准磁体610和第二校准磁体620的数量分别为一个的情况下,第一校准磁体610可以设置在靠近第一板状部100的边缘位置处,第二校准磁体620可以固定至第二板状部200上,以便在初步定位之后通过第一校准磁体610和第二校准磁体620进行位置校准。在第一校准磁体610和第二校准磁体620的数量分别设置为两个的情况下,两个第一校准磁体610可以沿着图4所示的Y方向(竖直方向)设置在第一限束器110的两侧,两个第二校准磁体620对应地设置在第二板状部200上,也可以说,两个第二校准磁体620沿着第二板状部200的径向方向(圆心到边缘的方向)设置在第二限束器210的两侧,相应地,两个第一校准磁体610也设置在第一限束器110的两侧。这样,在初步定位之后能够使得第一校准磁体610和第二校准磁体620能够分别相互重合。
在本申请中,在通过接触式定位装置完成第二限束器210和第一限束器110的初步定位之后,可以通过第一校准磁体610和第二校准磁体620的磁性吸引作用,使得第一校准磁体610和第二校准磁体620相互重合。在第一校准磁体610和第二校准磁体620的相对位置达到平衡状态时,则第二限束器210与第一限束器110的位置校准完成。
发明人发现,在第一校准磁体610和第二校准磁体620的相对位置达到平衡状态时,第一校准磁体610和第二校准磁体620可能完全重合(例如参见图7的B视图),也可能部分重合(例如参见图7的A视图)。在这两种重合情况下,第一校准磁体610和第二校准磁体620的相对位置均能达到平衡状态。显然在第一校准磁体610和第二校准磁体620部分重合达到平衡状态时,第二限束器210的中心线与第一限束器110的中心线并未重合,也就说第二限束器210并未与第一限束器110完全对准。
例如在包括两个第一校准磁体610和两个第二校准磁体620的情况下,图7的C视图和D视图示出了两种情况的平衡状态, C视图示出了达到平衡状态时两个第二校准磁体620的连线倾斜的情况(非理想情况),D视图示出了达到平衡状态时两个第二校准磁体620的连线竖直的情况(理想情况)。
为了使得第二限束器210与第一限束器110完全对准,本申请的限束装置进一步还包括纠偏磁体630。该纠偏磁体630的作用在于,在第一校准磁体610和第二校准磁体620在部分重合的情况下达到平衡状态时,该纠偏磁体630纠正第二限束器210与第一限束器110存在少量的偏移。纠偏磁体630可以固定至第一板状部100上。纠偏磁体63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以上,例如纠偏磁体630的数量优选为偶数,并且在第二校准磁体620的两侧对第二校准磁体620进行作用。纠偏磁体630设置成在通过第一校准磁体610和第二校准磁体620进行校准之后,纠偏磁体630用于纠正第一校准磁体610和第二校准磁体620之间存在的偏移。在图4中示出了包括两个纠偏磁体630的情况,两个纠偏磁体630可以沿着如图4所示的X方向(水平方向)设置在第一校准磁体610的两侧。纠偏磁体630设置成与对应的第二校准磁体620产生磁性相斥的作用。当通过第一校准磁体610和第二校准磁体620的位置校准之后,如果二者之间为部分重合状态,则可以通过第一校准磁体610两侧的纠偏磁体630对第二校准磁体620施加磁性斥力,从而使得第二校准磁体620最终完全重合于第一校准磁体610,最终使得第二限束器210的中心线重合于第一限束器110的中心线。
综上,根据本申请的限束装置10,用户可以拧动旋钮500,带动与其固定的连接杆510进行转动,由于连接杆510相对于第二板状部200固定并且相对于第一板状部100能够转动,因此可以带动第二板状部200相对于第一板状部100进行转动。弹簧柱塞的柱塞头322将会沿着凸面312进行滑动至限位孔313中,这样将对第一限束器110和第二限束器210进行初步定位。此时,第二限束器210的中心线与第一限束器110的中心线可能并没有完全重合,通过第一校准磁体610和第二校准磁体620的相互吸引作用可以对第二限束器210和第一限束器110的位置进行校准,同时可以通过纠偏磁体630与第二校准磁体620的相互排斥作用可以使得第二限束器210的中心线与第一限束器110的中心线重合。
根据本申请的进一步实施例,限束装置10还可以包括模式确认部,通过该模式确认部可以确定限束装置10所处的目前拍摄模式。其中模式确认部可以包括光电开关710和用于触发光电开关710的开关挡板720。下面将参照图1和图2对此进行详细的描述。
光电开关710可以固定至第一板状部100并且相对于第一板状部100向外延伸。光电开关710的布置数量可以对应于限束装置的拍摄模式的数量(第二限束器的数量)。例如在本申请的示例中,拍摄模式为四种的情况下,可以设置有四个光电开关710,每个光电开关710分别对应于一种拍摄模式。多个光电开关710可以直线排布。开关挡板720可以固定至第二板状部200的边缘位置附近,并且开关挡板720相对于第二板状部200的边缘向外延伸。每个第二限束器210均可以在其附近对应地设置一个开关挡板720,因此开关挡板720的数量也可以等于第二限束器210的数量、拍摄模式的数量。光电开关710和开关挡板720设置成当某个第二限束器210与第一限束器110对准后,则与该某个第二限束器210对应的开关挡板720将触发对应的光电开关710。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光电开关710直线排布,因此开关挡板720的长度也设置地互不相同,这样使得对应的开关挡板720能够触发对应的光电开关710。
通过设置模式确认部,可以提供目前所处的拍摄模式的反馈信号,这样用户在操作X射线拍摄软件程序时选择了某种拍摄模式之后,可以将用户所选的拍摄模式与模式确认部所提供的拍摄模式进行比对,如果二者一致,则允许启动X射线拍摄系统,如果二者不一致,则禁止启动X射线拍摄系统。
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限束装置的调整将会更加方便,第二限束器与第一限束器之间的位置更加准确。通过用户手动调节,也能够保证调整的准确性,而且可以降低限束装置的成本、空间等等。通过模式确认部的设置,可以避免使用者的误操作。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X射线拍摄系统。其中该X射线拍摄系统可以包括如上所述的限束装置。通过该限束装置可以调整X射线的照射范围,从而使得被检查体接受的X射线的照射剂量减到最少。该X射线拍摄系统还可以包括诸如球管等的X射线生成装置,该X射线生成装置所生成的X射线作为初始X射线照射至第一限束器,并且通过第一限束器和第二限束器的调整,来生成最终照射至被检查体的第二被限X射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申请,而并非是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申请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限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板状部,所述第一板状部设置有第一限束器,所述第一限束器接收来自X射线生成装置的初始X射线,调整所述初始X射线的照射范围以生成第一被限X射线;
第二板状部,所述第二板状部设置有周向布置的N个第二限束器,其中N≥2,所述第二限束器接收所述第一被限X射线且调整所述第一被限X射线的照射范围以生成第二被限X射线,其中,所述第二板状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板状部转动,以使得所述N个第二限束器依次对准于所述第一限束器;
接触式定位装置,所述接触式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板状部的定位引导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板状部的弹性件,所述第二板状部被转动时,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定位引导件的接触引导来与所述定位引导件配合以实现第二限束器和第一限束器的位置定位;以及
磁性校准装置,所述磁性校准装置包括设置至所述第一板状部的第一校准磁体和设置至第二板状部的第二校准磁体,在通过所述接触式定位装置完成所述第二限束器和第一限束器的位置定位后,通过所述第一校准磁体和第二校准磁体的磁性作用,来实现所述第二限束器和第一限束器的位置校准,
其中所述定位引导件为凸轮结构,所述凸轮结构包括N个限位槽,并且所述弹性件的数量为N个,每个限位槽的两侧均设置有凸面,在所述第二板状部转动过程中,N个弹性件能够沿着所述凸面分别滑入所述N个限位槽或者分别从所述N个限位槽脱离,其中所述弹性件进入所述限位槽后则实现所述位置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纠偏磁体,所述纠偏磁体固定至所述第一板状部,并且配置成与所述第二校准磁体进行磁性作用,以将所述第二限束器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限束器的中心线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校准磁体与所述第二校准磁体之间的磁性作用为磁性相吸作用,而所述纠偏磁体与所述第二校准磁体之间的磁性作用为磁性相斥作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校准磁体和第二校准磁体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两个第二校准磁体沿着所述第二板状部的径向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限束器的两侧,相应地两个第一校准磁体设置在所述第一限束器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磁体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纠偏磁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校准磁体的两侧,以便与所述第二校准磁体进行磁性作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柱塞,并且所述限位槽中设置有限位孔,当所述弹簧柱塞的柱塞头滑入所述限位孔后则实现所述位置定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式确认部,所述N个第二限束器对应于N种拍摄模式,当所述N个第二限束器中的某个第二限束器与所述第一限束器对准时,所述模式确认部用于确定该某个第二限束器对应的目前拍摄模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限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确认部包括N个光电开关和N个开关挡板,所述N个光电开关和N个开关挡片一一对应并且分别对应于所述N种拍摄模式,相应的开关挡片触发相应的光电开关以确定所述目前拍摄模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限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光电开关固定至所述第一板状部并且沿直线排布,所述N个开关挡片固定至所述第二板状部并且与所述N个第二限束器一一对应地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限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钮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旋钮固定,所述连接杆相对于所述第二板状部固定,并且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板状部可转动地连接。
11.一种X射线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限束装置,以及
X射线生成装置,所述X射线生成装置用于生成所述初始X射线。
CN202211264056.9A 2022-10-17 2022-10-17 限束装置及x射线拍摄系统 Active CN1153170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64056.9A CN115317014B (zh) 2022-10-17 2022-10-17 限束装置及x射线拍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64056.9A CN115317014B (zh) 2022-10-17 2022-10-17 限束装置及x射线拍摄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17014A CN115317014A (zh) 2022-11-11
CN115317014B true CN115317014B (zh) 2023-01-20

Family

ID=83915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64056.9A Active CN115317014B (zh) 2022-10-17 2022-10-17 限束装置及x射线拍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17014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3909A (zh) * 2007-05-11 2008-11-12 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滤波器单元,x射线管单元和x射线成像系统
CN104410843A (zh) * 2014-12-26 2015-03-11 福建星网视易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楼宇对讲室内机的固定结构
CN105788694A (zh) * 2014-12-24 2016-07-20 丹东市科大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x射线限束器内置圆盘式滤光片切换装置
CN107600450A (zh) * 2017-09-12 2018-01-19 荆门创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航母舰载机电磁弹射装置
CN110234275A (zh) * 2016-11-15 2019-09-13 反射医疗公司 用于发射引导式高能光子传输的系统
CN110259813A (zh) * 2019-06-25 2019-09-20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旋转定位机构及带有该机构的上肢康复装置
CN211094215U (zh) * 2019-10-15 2020-07-28 广州华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x射线限束装置
CN112890845A (zh) * 2021-03-31 2021-06-04 武汉联影生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Ct准直装置及具有该ct准直装置的ct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90100B2 (en) * 2012-08-15 2014-11-18 Varian Medical Systems, Inc. Internally mounted collimators for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and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US10806413B2 (en) * 2017-04-27 2020-10-20 Medtronic Navigation, Inc. Fil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aging a subject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3909A (zh) * 2007-05-11 2008-11-12 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滤波器单元,x射线管单元和x射线成像系统
CN105788694A (zh) * 2014-12-24 2016-07-20 丹东市科大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x射线限束器内置圆盘式滤光片切换装置
CN104410843A (zh) * 2014-12-26 2015-03-11 福建星网视易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楼宇对讲室内机的固定结构
CN110234275A (zh) * 2016-11-15 2019-09-13 反射医疗公司 用于发射引导式高能光子传输的系统
CN107600450A (zh) * 2017-09-12 2018-01-19 荆门创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航母舰载机电磁弹射装置
CN110259813A (zh) * 2019-06-25 2019-09-20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旋转定位机构及带有该机构的上肢康复装置
CN211094215U (zh) * 2019-10-15 2020-07-28 广州华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x射线限束装置
CN112890845A (zh) * 2021-03-31 2021-06-04 武汉联影生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Ct准直装置及具有该ct准直装置的ct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17014A (zh) 2022-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46189B2 (en) Controlling motion position of multi-leaf collimator
JP4917277B2 (ja) イオン源の配置及び調節のための方法並びに装置
EP2404216B1 (en) Shake correcting system, lens barrel, imaging device and hand-held data terminal
US20160341957A1 (en) Mirror driving device, beam irradiation device, and laser radar
US6731716B2 (en) X-ray CT apparatus
US5528658A (en) X-ray tube having an annular vacuum housing
US20030094583A1 (en) Wafer holding apparatus for ion implanting system
CA3033202C (en) A gantry for particle therapy as an arm rotating in the longitudinal plane
CN115317014B (zh) 限束装置及x射线拍摄系统
US9892810B2 (en) Collimator shutter drive mechanism
US20220244521A1 (en) Sight adjusting mechanism
US20180028839A1 (en) Radiation emitting apparatus, radiation therapy apparatus, and collimator drive control method
US20110284509A1 (en) Deflection Mirror and Device for Laser Inscribing with the Deflection Mirror Unit
CN115663570B (zh) 一种激光光点散布调整结构及方法
US20100054420A1 (en) Adjusting device for barrier blade of scattered x-ray
CN110056842A (zh) 一种单星模拟器及其光源
CN109951626A (zh) 具有自动瞄准调节功能的原型针孔相机
CN207785170U (zh) X射线准直器
CN219147631U (zh) 探测器偏转调节设备、位置调节系统及ct设备
CN109771853B (zh) 一种偏转磁铁调节装置及直线加速器
CN113555757A (zh) 一种带分析校准功能的激光器设备
US11282668B2 (en) X-ray tube and a controller thereof
CN115530863B (zh) 一种基于机械臂的放射源的位置校正装置及方法
DE2932042A1 (de) Drehanoden-roentgenroehre
CN111973207A (zh) 一种x射线球管锁止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