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14907B - 一种5g基站位置的确定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5g基站位置的确定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14907B
CN115314907B CN202211085697.8A CN202211085697A CN115314907B CN 115314907 B CN115314907 B CN 115314907B CN 202211085697 A CN202211085697 A CN 202211085697A CN 115314907 B CN115314907 B CN 1153149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sites
stations
determining
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856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14907A (zh
Inventor
王岩
张建忠
于黎明
雷景智
黄铭锋
赵春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8569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149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14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14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14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149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3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ocating network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5G基站位置的确定方法与装置,包括:获取已设置站点与待设定站点的位置信息;将已设置站点的位置和待设定站点的位置映射到设定的网格区域中,网格区域包括多个网格单元;基于每个待设定站点,在已设置站点中确定多个参照站点,并依次计算待设定站点与多个参照站点的距离,依据待设定站点到多个参照站点之间的最短站距,确定待设定站点的目标位置。本申请通过构建网格区域,将所有站点映射到网格单元中,并借助网格单元在该区域的已设置站点中确定参照站点,便于管理平台对该区域的所有站点进行定位确定,并提高了管理平台确定参照站点的效率,增强了计算方法的鲁棒性;通过确定参照站点,减少了计算量,提高了计算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5G基站位置的确定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5G基站位置的确定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5G基站也在快速建设阶段。5G基站相较于4G基站,虽然网络速度有所提高,但是网络的覆盖半径减小,衰减速度增大。因此,为保证5G覆盖网络的信号质量,需增大5G基站的部署密度。此时,如何确定5G基站部署的目标位置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无线网络设计的过程中,通过计算待设定站点和现有站点的距离,来初步判断待设定站点的位置是否可以作为目标位置。传统的方法是计算待设定站点与所有现有站点的站距,并判断最短站距是否满足最小站距阈值,从而确定待设定站点的目标位置。然而传统的方法计算量偏大,计算效率偏低。现有技术在传统方法的技术上,通过设置搜索半径,计算待设定站点与搜索半径之内的现有站点的站距,进而确定待设定站点的目标位置。
与传统方法相比,现有技术虽然通过预设搜索半径减少了一部分的计算量,但是由于5G基站的部署密度较高,仍存在计算量较大、计算效率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5G基站位置的确定方法与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在确定5G基站部署的目标位置的过程中,计算量较大、计算效率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5G基站位置的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已设置站点与待设定站点的位置信息;
将所述已设置站点的位置和所述待设定站点的位置映射到设定的网格区域中,所述网格区域包括多个网格单元;
基于每个待设定站点,在所述已设置站点中确定多个参照站点,并依次计算所述待设定站点与所述多个参照站点的距离,依据所述待设定站点到所述多个参照站点之间的最短站距,确定所述待设定站点的目标位置。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经度值和纬度值,所述将所述已设置站点的位置和所述待设定站点的位置映射到设定的网格区域中之前,还包括:
依据所述已设置站点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待设定站点的位置信息,确定经度最小值和纬度最小值;
将所述经度最小值和纬度最小值的所在位置点作为所述网格区域的坐标起点,以预设边长延伸构建所述网格区域。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经度最小值和纬度最小值之前,还包括:
按照经度值和纬度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所述已设置站点和所述待设定站点依次进行排序。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已设置站点中确定多个参照站点,包括:
搜索所述待设定站点所在的网格单元中是否存在已设置站点,若存在已设置站点,则判断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的数量是否满足第一阈值;
若不存在已设置站点,或者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的数量不满足第一阈值,则将所述待设定站点所在的网格单元作为中心层,并向外延伸,继续搜索延伸的网格单元中的已设置站点,直至所有延伸层与中心层中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的数量总和满足第一阈值;
若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的数量满足第一阈值,则将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作为参照站点;
在所述参照站点的基础上,继续向外延伸,并将新增的延伸层中的已设置站点一并作为参照站点。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依据所述待设定站点到所述多个参照站点之间的最短站距,确定所述待设定站点的目标位置,包括:
判断所述待设定站点到所述多个参照站点之间的最短站距是否大于或者等于设定的最小站距阈值;
若是,则将所述待设定站点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
若否,则根据所述待设定站点与所述多个参照站点中满足设定条件的已设置站点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位置。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待设定站点与所述多个参照站点中满足设定条件的已设置站点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位置,包括:
获取距离所述待设定站点最近的设定数量的已设置站点;
将所述设定数量的已设置站点组成的图形的外心作为候选设定站点;
根据所述候选设定站点确定所述目标位置。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候选设定站点确定所述目标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候选设定站点更新所述多个参照站点,并依次计算所述候选设定站点与更新后的多个参照站点的距离;
判断所述候选设定站点到所述更新后的多个参照站点的最短站距是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设定的最小站距阈值;
若否,则重新确定所述候选设定站点与多个参照站点,直至所述重新确定的候选设定站点到多个参照站点的最短站距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设定的最小站距阈值;
若是,则将所述候选设定站点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5G基站位置的确定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已设置站点与待设定站点的位置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已设置站点的位置和所述待设定站点的位置映射到设定的网格区域中,所述网格区域包括多个网格单元;用于基于每个待设定站点,在所述已设置站点中确定多个参照站点,并依次计算所述待设定站点与所述多个参照站点的距离,依据所述待设定站点到所述多个参照站点之间的最短站距,确定所述待设定站点的目标位置。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可用于:依据所述已设置站点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待设定站点的位置信息,确定经度最小值和纬度最小值;将所述经度最小值和纬度最小值的所在位置点作为所述网格区域的坐标起点,以预设边长延伸构建所述网格区域。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可用于:按照经度值和纬度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所述已设置站点和所述待设定站点依次进行排序。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可用于:搜索所述待设定站点所在的网格单元中是否存在已设置站点,若存在已设置站点,则判断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的数量是否满足第一阈值;若不存在已设置站点,或者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的数量不满足第一阈值,则将所述待设定站点所在的网格单元作为中心层,并向外延伸,继续搜索延伸的网格单元中的已设置站点,直至所有延伸层与中心层中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的数量总和满足第一阈值;若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的数量满足第一阈值,则将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作为参照站点;在所述参照站点的基础上,继续向外延伸,并将新增的延伸层中的已设置站点一并作为参照站点。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可用于:判断所述待设定站点到所述多个参照站点之间的最短站距是否大于或者等于设定的最小站距阈值;若是,则将所述待设定站点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若否,则根据所述待设定站点与所述多个参照站点中满足设定条件的已设置站点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位置。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可用于:获取距离所述待设定站点最近的设定数量的已设置站点;将所述设定数量的已设置站点组成的图形的外心作为候选设定站点;根据所述候选设定站点确定所述目标位置。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可用于:根据所述候选设定站点更新所述多个参照站点,并依次计算所述候选设定站点与更新后的多个参照站点的距离;判断所述候选设定站点到所述更新后的多个参照站点的最短站距是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设定的最小站距阈值;若否,则重新确定所述候选设定站点与多个参照站点,直至所述重新确定的候选设定站点到多个参照站点的最短站距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设定的最小站距阈值;若是,则将所述候选设定站点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5G基站位置的确定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5G基站位置的确定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5G基站位置的确定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5G基站位置的确定方法与装置。本申请通过构建网格区域,将所有站点映射到网格单元中,并借助网格单元在该区域的已设置站点中确定参照站点,不仅便于管理平台对该区域的所有站点进行定位确定,还提高了管理平台确定参照站点的效率,增强了计算方法的鲁棒性;通过确定参照站点,减少了计算量,提高了计算效率;在确定参照站点时,当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的数量满足第一阈值时,通过额外向外延伸,并将新增的延伸层中的已设置站点一并作为参照站点,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提高了后续确定待设定站点目标位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5G基站位置的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5G基站位置的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格区域构建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5G基站位置的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参照站点的场景示意图1;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参照站点的场景示意图2;
图5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参照站点的场景示意图3;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5G基站位置的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目标位置的方法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5G基站位置的确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5G基站也在快速建设阶段。虽然5G基站的网络速度有所提高,但是网络覆盖半径减小,衰减速度增大,导致5G基站的部署密度随之增大。此时,如何确定5G基站部署的目标位置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无线网络设计的过程中,通过计算待设定站点和现有站点的距离,来初步判断待设定站点的位置是否可以作为目标位置。传统的方法是计算待设定站点与所有现有站点的站距,并判断最短站距是否满足最小站距阈值,从而确定待设定站点的目标位置。然而传统的方法计算量偏大,计算效率偏低。现有技术在传统方法的技术上,通过设置搜索半径,计算待设定站点与搜索半径之内的现有站点的站距,进而确定待设定站点的目标位置。
与传统方法相比,现有技术虽然通过预设搜索半径减少了一部分的计算量,但是由于5G基站的部署密度较高,仍存在计算量较大、计算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5G基站位置的确定方法与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如上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可以理解的是,以下步骤可以通过硬件实现、软件实现、或者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5G基站位置的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1:获取已设置站点与待设定站点的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站点为5G基站,其中,已设置站点,是指某区域中已经部署完成,并且投入使用的5G基站;待设定站点,是指为了保证该区域中5G覆盖网络的信号质量,需在该区域增加部署的5G基站。其中,待设定站点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站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工作中,若5G基站已部署完成,该基站的站点信息会存储至网管系统中,以供调用。其中,站点信息包括:该站点的地理位置信息,通常可以以经纬度来表示;还可以包括该站点的高度、方向以及方位角等信息。
本实施例中,待设定站点的设置是为了提高该区域5G覆盖网络的信号质量。因此,待设定站点的地理位置信息,是通过对该区域中各位置的信号质量进行检测,从而得出的粗略位置信息。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通过上述粗略位置信息确定待设定站点的目标位置。
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管理平台,一般可以通过软件方式,或者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管理平台可以调用存储至网管系统中的某一区域的已设置站点的位置信息,并获取待设定站点的位置信息,来确定待设定站点的目标位置。
S12:将已设置站点的位置和待设定站点的位置映射到设定的网格区域中,网格区域包括多个网格单元。
本实施例中,管理平台根据获取到某一区域的已设置站点和待设定站点的地理位置信息,构建一个能覆盖该区域中已设置站点和待设定站点的网格区域。其中,网格区域由若干个网格单元组成,设定网格单元的边长为k米,k可以根据经验值来设定。
管理平台可以对各网格单元进行编号,以便确定网格区域中网格单元的位置分布情况;并根据经纬度坐标,将已设置站点和待设定站点映射到网格单元中。本申请对网格单元的编号规则不作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管理平台根据经纬度坐标将所有站点映射到网格单元的方式有多种,本申请不作限制。其中,所有站点为该区域内的所有已设置站点和待设定站点。
本实施例中,管理平台通过将所有站点映射到网格单元中,从而可以确定每一站点所在网格单元的编号,进而可以确定站点在网格区域中的具体位置。
S13:基于每个待设定站点,在已设置站点中确定多个参照站点。
本实施例中,管理平台将该区域中的所有已设置站点和待设定站点映射到网格单元后,基于每个待设定站点,在该区域的已设置站点中确定每个待设定站点的多个参照站点,以确定每个待设定站点的目标位置。应理解,该区域中的待设定站点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站点,每个待设定站点的多个参照站点也不尽相同。针对多个待设定站点,管理平台需在该区域的已设置站点中,依次确定每个待设定站点的多个参照站点。
管理平台在该区域的已设置站点中确定多个参照站点,可以通过在网格单元中搜索的方式实现。具体的,管理平台可以基于每个待设定站点所在的网格单元中的位置,来搜索附近的已设置站点,若待设定站点所在的设定个数的网格单元区域内的已设置站点数量满足第一阈值,则可以将这些满足第一阈值条件的已设置站点确定为参考站点。设定个数的网格单元区域可以以某个网格单元为中心逐步延伸扩展,延伸的方向可以是向四周延伸,也可以向某个方向延伸。管理平台将确定的所有参照站点均放入集合C1中。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阈值,以配合后续对待设定站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确定待设定站点的目标位置。其中,待设定站点目标位置的具体确定方案可以参见图6所示的实施例4,此处不再赘述。
S14:依次计算待设定站点与多个参照站点的距离,依据待设定站点到多个参照站点之间的最短站距,确定待设定站点的目标位置。
本实施例中,最短站距,是指待设定站点到多个参照站点的最短距离。
本实施例中,当管理平台在该区域的已设置站点中确定多个参照站点后,依次计算待设定站点到每个参照站点的距离,并按照距离从小到大的顺序,对参照站点进行排序,放入集合C2中。其中,本申请不限定计算距离的方法。
应理解,本实施例中,最短站距是集合C2中的第一位数据。
本实施例中,管理平台计算出待设定站点到多个参照站点之间的最短站距后,通过判断待设定站点到多个参照站点之间的最短站距是否大于或者等于设定的最小站距阈值;若是,则将待设定站点的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若否,则根据待设定站点与多个参照站点中满足设定条件的已设置站点的位置确定目标位置。
其中,设定条件可以包括:距离条件和数量条件。具体的,管理平台计算出待设定站点到多个参照站点之间的最短站距后,需通过判断该最短站距与设定的最小站距阈值的大小,确定待设定站点的位置是否可以作为目标位置。若待设定站点到多个参照站点之间的最短站距大于或者等于设定的最小站距阈值,则待设定站点的位置符合5G基站的设置要求,管理平台将待设定站点的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若待设定站点到多个参照站点之间的最短站距小于设定的最小站距阈值,则待设定站点的位置不符合5G基站的设置要求,管理平台需进一步根据待设定站点与参照站点中满足设定条件的已设置站点的位置确定候选设定站点。
需要说明的是,最小站距阈值可以根据经验值来确定,经验值可以通过5G基站的设置区域以及该区域内居民的覆盖距离设定。例如若5G基站设置在城区中,最小站距阈值可以设定为300米;若5G基站设置在乡镇,最小站距阈值可以设定为500米;若5G基站设置在农村,最小站距阈值可以设定为1000米。其中,最小站距阈值可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调整。
管理平台确定候选设定站点以后,将候选设定站点映射到网格区域中,并根据候选设定站点更新参照站点,直至确定待设定站点的目标位置。若在确定待设定站点的目标位置的过程中,存在候选设定站点重复的情况,则该区域无需设置待设定站点。
本实施例中,通过构建网格区域,将所有站点映射到网格单元中,并借助网格单元在该区域的已设置站点中确定参照站点,不仅便于管理平台对该区域的所有站点进行定位确定,还提高了管理平台确定参照站点的效率,增强了计算方法的鲁棒性;通过确定参照站点,减少了计算量,提高了计算效率;确定参照站点时,当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的数量满足第一阈值时,通过额外向外延伸,并将新增的延伸层中的已设置站点一并作为参照站点,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提高了后续确定待设定站点目标位置的准确性。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5G基站位置的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图1所示的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将已设置站点的位置和待设定站点的位置映射到网格区域中的具体实施方式。
当某一区域需要新增待设定站点,以提高该区域5G覆盖网络的信号质量时,管理平台获取待设置在该区域的待设定站点与该区域中的已设置站点的位置信息,并根据经纬度坐标将所有站点映射到网格单元中,以提高后续管理平台在已设置站点中确定参照站点的搜索速度。
其中,管理平台在进行映射之前,可以先根据这些站点在网格单元中的位置进行排序。排序可以以一定的方式实现,例如S21-S23提供的实施例过程:
S21:按照经度值和纬度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对已设置站点和待设定站点依次进行排序。
本实施例中,管理平台依据已设置站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待设定站点的位置信息,位置信息包括经度值和纬度值,并按照经度值和纬度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对已设置站点和待设定站点依次进行排序,得到Y1、Y2、D1、D2四个有序列表。其中,Y1为已设置站点按照经度值从小到大排序的列表;Y2为已设置站点按照纬度值从小到大排序的列表;D1为待设定站点按照经度值从小到大排序的列表;D2为待设定站点按照纬度值从小到大排序的列表。
需要说明的是,管理平台对站点排序时,可以采用例如快速排序法等多种算法,本申请不作限制。
S22:确定经度最小值和纬度最小值。
本实施例中,管理平台通过依据已设置站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待设定站点的位置信息,确定经度最小值和纬度最小值。具体的,管理平台按照经度值和纬度值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对已设置站点和待设定站点进行排序,从而得到已设置站点的经度最小值和纬度最小值,以及待设定站点的经度最小值和纬度最小值。其中,已设置站点的经度最小值为Y1列表中的第一位数据;纬度最小值时Y2列表中的第一位数据。待设定站点的经度最小值为D1列表中的第一位数据;纬度最小值是D2列表中的第一位数据。
管理平台分别判断已设置站点和待设定站点的经度最小值的大小,从而确定该区域中所有站点的经度最小值。同样的,管理平台分别判断已设置站点和待设定站点的纬度最小值的大小,从而确定该区域中所有站点的纬度最小值。
S23:将经度最小值和纬度最小值的所在位置点作为网格区域的坐标起点,以预设边长延伸构建网格区域。
本实施例中,管理平台将已确定的该区域中所有站点的经度最小值和纬度最小值的所在位置点作为网格区域的坐标起点,以经度为X轴,纬度为Y轴,并以预设边长k向右向下延伸构建网格区域。其中,预设边长k可以根据待设定站点的目标位置以及已设置站点的密度等因素确定,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示例性的,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格区域构建示意图。如图3所示,(A0,B0)为网格区域的坐标原点。其中,A0=min(Y1,D1),B0=min(Y2,D2)。管理平台以坐标原点为起点,以经度为X轴,纬度为Y轴,并以预设边长k向右向下构建网格区域,并对网格进行编号。
本实施例中,An≥max(Y1,D1),Bm≥max(Y2,D2),从而保证该网格区域可以包括该区域中所有的已设置站点和待设定站点。
S24:将已设置站点的位置和待设定站点的位置映射到设定的网格区域中,网格区域包括多个网格单元。
本实施例中,当网格区域构建完成后,为了便于站点的位置映射,管理平台可以对各网格单元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编号,并根据经纬度坐标,将已设置站点和待设定站点均映射到网格单元中。
参见图3,各网格单元中的数字即为该网格单元的编号。其中,图3只是示例性地给出网格单元的一种编号规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本申请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中,管理平台根据经纬度坐标将已设置站点和待设定站点映射到网格单元的方式有多种,本申请不作限制。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管理平台可通过构建地图数据结构(map datastructure),建立数据内容和数据存放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将所有站点映射到网格单元中。本实施例中,数据内容为所有站点的经纬度数据,数据的存放地址为网格单元。具体的,管理平台在构建网格区域时,同步构建一个地图数据结构;管理平台通过构建好的地图数据结构,根据已设置站点和待设定站点的经纬度数据,将所有站点依次映射到网格区域中。
本实施例中,管理平台通过从经、纬度两个维度对该区域中的所有站点进行排序,以构建网格区域,并将所有站点依次映射到指定大小的网格区域内,便于管理平台对该区域的所有站点进行定位确定,并提高了后续管理平台在已设置站点中确定参照站点的搜索速度。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5G基站位置的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图1所示的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每个待设定站点,在已设置站点中确定多个参照站点的具体实施方式。
当管理平台将该区域中的所有已设置站点和待设定站点映射到网格单元后,管理平台针对每个待设定站点,在该区域的已设置站点中,依次确定每个待设定站点的多个参照站点,包括如图4所示的S41-S45提供的实施例过程。
S41:搜索待设定站点所在的网格单元中是否存在已设置站点。
本实施例中,管理平台可通过编号确定待设定站点所在的网格单元。管理平台搜索待设定站点所在的网格单元中是否存在已设置站点。若存在已设置站点,则执行S42;若不存在已设置站点,则执行S43。
S42:判断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的数量是否满足第一阈值。
本实施例中,管理平台需判断在设定站点所在的网格单元中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的数量是否满足第一阈值。若不满足第一阈值,则执行S43;若满足第一阈值,则执行S44-S45。其中,本申请将第一阈值设为3。
S43:将待设定站点所在的网格单元作为中心层,并向外延伸,继续搜索延伸的网格单元中的已设置站点,直至所有延伸层与中心层中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的数量总和满足第一阈值。
本实施例中,管理平台将待设定站点所在的网格单元作为中心层,并向外延伸,继续搜索延伸的网格单元中的已设置站点。其中,每向外延伸一层,管理平台需执行一次判断,即判断所有延伸层与中心层中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的数量总和是否满足第一阈值。直至所有延伸层与中心层中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的数量总和满足第一阈值,执行S44-S45。
S44:将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作为参照站点。
本实施例中,管理平台将搜索到的所有已设置站点均作为参照站点。
S45:在参照站点的基础上,继续向外延伸,并将新增的延伸层中的已设置站点一并作为参照站点。
本实施例中,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管理平台需在上述确定的多个参照站点的基础上,继续向外延伸一层,并将新增的延伸层中的已设置站点一并作为参照站点。管理平台将确定的所有参照站点均放入集合C1中。
示例性的,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参照站点的场景示意图1。如图5A所示,管理平台已将待设定站点和已设置站点均映射到网格单元中,在已设置站点中确定待设定站点的多个参照站点的具体实施方式为:
参见图5A,管理平台确定待设定站点位于网格区域A中,并搜索区域A中是否存在已设置站点。因图5A中的区域A中不存在已设置站点,管理平台将区域A所在的网格单元作为中心层向外延伸,继续搜索延伸的区域B中的已设置站点,并判断区域B中的已设置站点的数量是否满足第一阈值。图5A中区域B的已设置站点为4个,满足第一阈值。因此将区域B中的已设置站点作为参照站点。
进一步的,管理平台在区域B的基础上,继续向外延伸,并将区域C中的已设置站点一并作为参照站点。
应理解,图5A所示的一种在已设置站点中确定参照站点的实施方式,仅作为示例性说明,以供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该技术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3提供的在该区域的已设置站点中确定多个参照站点的技术方案,既可适用于待设定站点位于网格区域的内部,也可适用于待设定站点位于网格区域的边界,或者角落的情况。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参照站点的场景示意图2。如图5B所示,待设定站点位于网格区域的边界。图5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参照站点的场景示意图3。如图5C所示,待设定站点位于网格区域的左上角。
应理解,在图5B、图5C所示的场景中,确定参照站点的具体实施方式与图5A的实施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管理平台借助网格单元,采用不断外扩延伸的方式,在该区域的已设置站点中依次确定每个待设定站点的参照站点;当确定的参照站点数量满足第一阈值时,管理平台再向外延伸一层,并将新增的延伸层中的已设置站点一并作为参照站点,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提高了后续确定待设定站点的目标位置的准确性。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5G基站位置的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图1所示的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根据待设定站点与多个参照站点中满足设定条件的已设置站点的位置确定目标位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当待设定站点到多个参照站点之间的最短站距小于设定的最小站距阈值时,管理平台根据待设定站点与多个参照站点中满足设定条件的已设置站点的位置确定目标位置,包括如图6所示的S61-S66提供的实施例过程。
S61:获取距离待设定站点最近的设定数量的已设置站点。
本实施例中,管理平台在集合C2中获取距离待设定站点最近的设定数量的已设置站点,以确定候选设定站点。其中,集合C2中存放的是按照距离从小到大排序的,待设定站点的多个参照站点。
S62:将设定数量的已设置站点组成的图形的外心作为候选设定站点。
本实施例中,管理平台通过获取距离待设定站点最近的已设置站点,并将上述已设置站点组成的图形的外心作为候选设定站点。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管理平台选取3个距离待设定站点最近的已设置站点,将已设置站点组成的三角形的外心作为候选设定站点,并将候选设定站点放入集合C3中。
应理解,三角形的外心到任一端点的距离均相等,因此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已设置站点组成的三角形的外心作为候选设定站点,可保证候选设定站点到已设置站点的最短站距的合理性。
示例性的,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目标位置的方法示意图。如图7所示,D1为待设定站点;i1、i2、i3为距离待设定站点最近的设定数量的已设置站点。应理解,本实施例中,设定数量为3。
参见图7,管理平台分别作线段(i1,i2)的中垂线L1和线段(i2,i3)的中垂线L2,L1与L2相交的点为三角形的外心,也是本实施例中的候选设定站点,记为M1。
进一步的,根据候选设定站点确定目标位置。
S63:根据候选设定站点更新多个参照站点,并依次计算候选设定站点与更新后的多个参照站点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管理平台在该区域的已设置站点中重新确定候选设定站点的多个参照站点,并确定候选设定站点到更新后的多个参照站点的距离。具体的,
管理平台将候选设定站点映射到网格区域中,并根据候选设定站点,在该区域中的已设置站点中确定多个参照站点。其中,确定参照站点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参见图4所示的实施例3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管理平台依次计算候选设定站点与更新后的多个参照站点的距离,并确定候选设定站点到更新后的多个参照站点的最短站距。
S64:判断候选设定站点到更新后的多个参照站点的最短站距是否大于或者等于设定的最小站距阈值。
本实施例中,管理平台判断候选设定站点与更新后的多个参照站点的最短站距是否大于或者等于设定的最小站距阈值。
若否,执行S65;若是,执行S66。
S65:重新确定候选设定站点与多个参照站点,直至重新确定后的候选设定站点到多个参照站点的最短站距大于或者等于设定的最小站距阈值。
本实施例中,当候选设定站点到多个参照站点的最短站距小于设定的最小站距阈值时,管理平台需重新确定候选设定站点,并且,再次更新该候选设定站点的多个参照站点。此时,管理平台根据候选设定站点,重复执行S61-S64,直至重新确定后的候选设定站点到多个参照站点的最短站距大于或者等于设定的最小站距阈值,执行S66。
需要说明的是,若重新确定后的候选设定站点与已确定的候选设定站点重复,则表示该区域中不存在待设定站点的目标位置。
S66:将候选设定站点的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
本实施例中,当候选设定站点到多个参照站点的最短站距大于或者等于设定的最小站距阈值时,管理平台将候选设定站点的位置作为待设定站点的目标位置。
本实施例中,当待设定站点的位置无法作为目标位置时,管理平台通过确定候选设定点,并对候选设定站点的位置进行判断,以确定待设定站点的目标位置,为管理平台在该区域设置待设定站点提供技术支持,并提高了本技术方案的完整性。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5G基站位置的确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5G基站位置的确定装置80,包括:获取模块81和处理模块82。其中,
获取模块81,用于获取已设置站点与待设定站点的位置信息。
处理模块82,用于将已设置站点的位置和待设定站点的位置映射到设定的网格区域中,网格区域包括多个网格单元;用于基于每个待设定站点,在已设置站点中确定多个参照站点,并依次计算待设定站点与多个参照站点的距离,依据待设定站点到多个参照站点之间的最短站距,确定待设定站点的目标位置。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82,还可用于:依据已设置站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待设定站点的位置信息,确定经度最小值和纬度最小值;将经度最小值和纬度最小值的所在位置点作为网格区域的坐标起点,以预设边长延伸构建网格区域。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82,还可用于:按照经度值和纬度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对已设置站点和待设定站点依次进行排序。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82,还可用于:搜索待设定站点所在的网格单元中是否存在已设置站点,若存在已设置站点,则判断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的数量是否满足第一阈值;若不存在已设置站点,或者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的数量不满足第一阈值,则将待设定站点所在的网格单元作为中心层,并向外延伸,继续搜索延伸的网格单元中的已设置站点,直至所有延伸层与中心层中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的数量总和满足第一阈值;若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的数量满足第一阈值,则将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作为参照站点;在参照站点的基础上,继续向外延伸,并将新增的延伸层中的已设置站点一并作为参照站点。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82,还可用于:判断待设定站点到多个参照站点之间的最短站距是否大于或者等于设定的最小站距阈值;若是,则将待设定站点的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若否,则根据待设定站点与多个参照站点中满足设定条件的已设置站点的位置确定目标位置。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82,还可用于:获取距离待设定站点最近的设定数量的已设置站点;将设定数量的已设置站点组成的图形的外心作为候选设定站点;根据候选设定站点确定目标位置。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82,还可用于:根据候选设定站点更新多个参照站点,并依次计算候选设定站点与更新后的多个参照站点的距离;判断候选设定站点到更新后的多个参照站点的最短站距是否大于或者等于设定的最小站距阈值;若否,则重新确定候选设定站点与多个参照站点,直至重新确定的候选设定站点到多个参照站点的最短站距大于或者等于设定的最小站距阈值;若是,则将候选设定站点的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5G基站位置的确定装置,可用于执行任意方法实施例提供的5G基站位置的确定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做赘述。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9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91和存储器92。
存储器92,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处理器91,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5G基站位置的确定方法所执行的各个步骤。具体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存储器92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91集成在一起。
当存储器92独立设置时,该电子设备还包括总线93,用于连接存储器92和处理器91。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电子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9)

1.一种5G基站位置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已设置站点与待设定站点的位置信息;
将所述已设置站点的位置和所述待设定站点的位置映射到设定的网格区域中,所述网格区域包括多个网格单元;
基于每个待设定站点,在所述已设置站点中确定多个参照站点,并依次计算所述待设定站点与所述多个参照站点的距离,依据所述待设定站点到所述多个参照站点之间的最短站距,确定所述待设定站点的目标位置;
所述在所述已设置站点中确定多个参照站点,包括:
搜索所述待设定站点所在的网格单元中是否存在已设置站点,若存在已设置站点,则判断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的数量是否满足第一阈值;
若不存在已设置站点,或者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的数量不满足第一阈值,则将所述待设定站点所在的网格单元作为中心层,并向外延伸,继续搜索延伸的网格单元中的已设置站点,直至所有延伸层与中心层中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的数量总和满足第一阈值;
若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的数量满足第一阈值,则将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作为参照站点;
在所述参照站点的基础上,继续向外延伸,并将新增的延伸层中的已设置站点一并作为参照站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经度值和纬度值,所述将所述已设置站点的位置和所述待设定站点的位置映射到设定的网格区域中之前,还包括:
依据所述已设置站点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待设定站点的位置信息,确定经度最小值和纬度最小值;
将所述经度最小值和纬度最小值的所在位置点作为所述网格区域的坐标起点,以预设边长延伸构建所述网格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经度最小值和纬度最小值之前,还包括:
按照经度值和纬度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所述已设置站点和所述待设定站点依次进行排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待设定站点到所述多个参照站点之间的最短站距,确定所述待设定站点的目标位置,包括:
判断所述待设定站点到所述多个参照站点之间的最短站距是否大于或者等于设定的最小站距阈值;
若是,则将所述待设定站点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
若否,则根据所述待设定站点与所述多个参照站点中满足设定条件的已设置站点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设定站点与所述多个参照站点中满足设定条件的已设置站点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位置,包括:
获取距离所述待设定站点最近的设定数量的已设置站点;
将所述设定数量的已设置站点组成的图形的外心作为候选设定站点;
根据所述候选设定站点确定所述目标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候选设定站点确定所述目标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候选设定站点更新所述多个参照站点,并依次计算所述候选设定站点与更新后的多个参照站点的距离;
判断所述候选设定站点到所述更新后的多个参照站点的最短站距是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设定的最小站距阈值;
若否,则重新确定所述候选设定站点与多个参照站点,直至所述重新确定的候选设定站点到多个参照站点的最短站距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设定的最小站距阈值;
若是,则将所述候选设定站点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
7.一种5G基站位置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已设置站点与待设定站点的位置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已设置站点的位置和所述待设定站点的位置映射到设定的网格区域中,所述网格区域包括多个网格单元;用于基于每个待设定站点,在所述已设置站点中确定多个参照站点,并依次计算所述待设定站点与所述多个参照站点的距离,依据所述待设定站点到所述多个参照站点之间的最短站距,确定所述待设定站点的目标位置;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搜索所述待设定站点所在的网格单元中是否存在已设置站点,若存在已设置站点,则判断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的数量是否满足第一阈值;若不存在已设置站点,或者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的数量不满足第一阈值,则将所述待设定站点所在的网格单元作为中心层,并向外延伸,继续搜索延伸的网格单元中的已设置站点,直至所有延伸层与中心层中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的数量总和满足第一阈值;若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的数量满足第一阈值,则将搜索到的已设置站点作为参照站点;在所述参照站点的基础上,继续向外延伸,并将新增的延伸层中的已设置站点一并作为参照站点。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5G基站位置的确定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5G基站位置的确定方法。
CN202211085697.8A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5g基站位置的确定方法与装置 Active CN1153149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85697.8A CN115314907B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5g基站位置的确定方法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85697.8A CN115314907B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5g基站位置的确定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14907A CN115314907A (zh) 2022-11-08
CN115314907B true CN115314907B (zh) 2023-07-04

Family

ID=83866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85697.8A Active CN115314907B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5g基站位置的确定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1490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1873A (zh) * 2009-12-23 2011-06-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选取可见基站的方法及装置、终端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3686759A (zh) * 2012-09-26 2014-03-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Td-lte系统基站的选址方法和装置
CN105898762A (zh) * 2015-01-26 2016-08-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优化及部署方法和装置
CN109413661A (zh) * 2018-09-20 2019-03-0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站距的方法及装置
CN113543255A (zh) * 2021-06-08 2021-10-22 福建新大陆软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最短距离的5g基站搜索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32505B2 (ja) * 2018-12-26 2022-09-0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置局設計方法、置局設計装置、及び置局設計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1873A (zh) * 2009-12-23 2011-06-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选取可见基站的方法及装置、终端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3686759A (zh) * 2012-09-26 2014-03-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Td-lte系统基站的选址方法和装置
CN105898762A (zh) * 2015-01-26 2016-08-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优化及部署方法和装置
CN109413661A (zh) * 2018-09-20 2019-03-0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站距的方法及装置
CN113543255A (zh) * 2021-06-08 2021-10-22 福建新大陆软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最短距离的5g基站搜索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射频能量捕获传感网中满足节点吞吐量需求的基站最少化部署方案;池凯凯;徐欣晨;魏欣晨;;计算机科学(第S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14907A (zh) 2022-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03098B (zh) 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及设备
CN109413661B (zh) 一种计算站距的方法及装置
US20200037099A1 (en) Cacheable geographic pages
CN111090716B (zh) 矢量瓦片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633344A (zh) 一种确定点与围栏关系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230042968A1 (en) High-definition map cre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440916B (zh) 一种导航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83670B (zh) 一种基于路段密度的地图网格划分方法
CN115314907B (zh) 一种5g基站位置的确定方法与装置
CN113256029A (zh) 建筑内寻路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69546B (zh) 交通小区的划分方法及装置
CN107657474B (zh) 一种商圈边界的确定方法及服务端
US2016029081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navigation using bounded geograhic regions
CN111241226B (zh) 选址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010570B (zh) 电网设备矢量数据查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CN116737851A (zh) 一种节点式点云地图的存储和更新方法
JP2015212964A (ja) 情報処理装置、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3796217A (zh) 一种基于路测数据的预测区域划分方法及装置
CN117128974B (zh) 一种导航寻路方法及装置
CN113468198B (zh) 地图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2807682A (zh) 路径找寻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81915B (zh) 一种生成几何路网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573652B (zh) 一种道路区域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3838165B (zh) 一种图斑自动编号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3377782B (zh) 一种城市空间移动对象查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