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98385A - 衣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98385A
CN115298385A CN202180022781.2A CN202180022781A CN115298385A CN 115298385 A CN115298385 A CN 115298385A CN 202180022781 A CN202180022781 A CN 202180022781A CN 115298385 A CN115298385 A CN 1152983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um
duct
treating apparatus
tub
laundry tr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227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范埈
卢炫佑
洪尚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21/00345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1187957A1/ko
Publication of CN115298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983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2Lint collecting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02Domestic laundry dryers having dryer drum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02Domestic laundry dryers having dryer drum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D06F58/04Detail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6Heating arrangements, e.g. gas heating equipment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32Control of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34Control of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r target of the control
    • D06F58/36Control of operational steps, e.g. for optimisation or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al steps depending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laundry
    • D06F58/38Control of operational steps, e.g. for optimisation or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al steps depending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laundry of drying, e.g. to achieve the target humidity
    • D06F58/40Control of the initial heating of the drying chamber to its operating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05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using a susceptor
    • H05B6/108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using a susceptor for heating a flui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36Coil arrangements
    • H05B6/42Cooling of coil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5/00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and having further drying means, e.g. using hot a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装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箱体,设置有投入口;门,设置于所述箱体,开闭所述投入口;滚筒,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呈延伸的筒形状;管状的延伸部,从所述箱体的投入口向所述滚筒侧延伸;第一管道,设置于所述滚筒的外部;感应加热器,包括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部,加热所述滚筒;第一风扇,向所述第一管道的内部供应外部气体;以及第二管道,具有与所述第一管道连接的入口,从所述第一管道沿所述滚筒的径向内侧方向延伸,具有与所述延伸部的外周面连接的出口;所述第二管道可以形成为所述入口的面积大于所述出口的面积。

Description

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洗衣机、烘干机、护理衣物的装置等。所述洗衣机可以是具有烘干功能的烘干兼用洗衣机。
所述洗衣机通过使滚筒在存有水的外桶内旋转来去除所述滚筒内部的洗涤物的污染物。所述洗衣机还可以具有用于加热水或烘干洗涤物的加热单元。
在所述烘干机中,滚筒在箱体内旋转,并通过对滚筒内部的洗涤物加热来烘干所述洗涤物。
衣物处理装置可以为了洗涤物的加热或烘干而包括加热单元。衣物处理装置可以作为加热单元具有电加热器或热泵。
另一方面,以往,在烘干过程中,普遍采用通过对在外桶和外部循环流路循环的空气进行加热来烘干洗涤物的热风烘干方式,通过在使空气循环的流路上配置热线来加热空气的方式。
为了采用上述热风烘干方式,需要可对热线进行加热的气体加热器或电加热器,但是气体加热器存在安全隐患和关于排放气体的问题,而电加热器会积累如水垢的异物并且存在能耗过多的问题。
另外,除了上述热风烘干方式之外还有基于热泵的低温除湿烘干方式。热泵采用与空调机的冷却循环相反的方式,因此,需要与冷却循环相同的构成,即如蒸发器、冷凝器、膨胀阀以及压缩机的构成。
进一步,作为上述热风烘干方式和低温除湿烘干方式的另一问题,由于是基于空气的间接烘干方式,因此存在当洗涤物扭结在一起或含有的水分较多时烘干时间变长的缺点。
另一方面,近年来,正在不断地对作为新型加热单元的感应模块(或感应加热器)进行研发。
在设置于如洗衣机、烘干机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感应模块缠绕有线圈,可以通过对所述线圈施加电流而产生的感应电流来向加热对象(洗衣机的滚筒)传递热。
由于感应模块可以对滚筒加热,因此在设置有感应模块的衣物处理装置中,即便没有应用于热风烘干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将从外桶排出的空气再次引向外桶的循环管道,也可以进行洗涤物的烘干。
但是,没有循环管道的衣物处理装置,可能发生如下的问题:在执行烘干程序时,绒毛(Lint)积累在箱体门的背面、外桶的前方、垫圈等。
公开专利10-2018-0023276(2018.03.07.)号公开了一种应用了感应部的衣物处理装置。但是,在现有专利的结构中,并未公开用于应用了感应模块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空气流动的结构,因此,如上所述,可能发生绒毛积累在箱体门的背面、外桶的前方、垫圈等的问题。即便采用通过在感应部产生的磁场直接对滚筒感应加热,并将加热的空气排出到外桶的外部的结构,由于不能形成从外桶的前方流入的空气流动,因此无法解决如上所述的绒毛的积累问题。
另外,由于公开专利未公开用于冷却感应模块的结构。因此,因在感应模块的线圈流动的电流产生的热可能使线圈劣化,导致感应加热模块的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其它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感应加热器的烘干机、洗衣机、洗衣机兼用烘干机或护理衣物的装置等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烘干时减少耗电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以简单的结构向滚筒内部供应空气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去除积累在门、外桶、垫圈等的绒毛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预防绒毛积累在门、外桶、垫圈等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感应加热器的线圈的过热的衣物处理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一方面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滚筒;管道,设置于滚筒的外部;以及感应加热器,加热滚筒,配置于管道内。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具有投入口的箱体。所述投入口可以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前方面。
所述滚筒可以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滚筒可以具有与所述箱体的投入口相对的开口部。所述滚筒可以呈延伸的筒形状。所述滚筒可以由金属构成。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从所述箱体的投入口向所述滚筒侧延伸的管状的延伸部。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设置于滚筒的外部的第一管道。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加热所述滚筒的感应加热器。所述感应加热器可以配置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部。所述感应加热器可以包括线圈。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向所述第一管道的内部供应外部气体的第一风扇。在此,外部气体可以是指所述箱体和所述滚筒之间的空气。另外,在包括后述的外桶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情况下,外部气体可以是指所述箱体和所述外桶之间的空气。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与第一管道连接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可以具有与所述第一管道连接的入口。所述第二管道可以从所述第一管道沿所述滚筒的径向内侧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管道可以具有与所述延伸部的外周面连接的出口。
所述第二管道可以形成为所述入口的面积大于所述出口的面积。
由此,通过第二管道供应的空气可以在滚筒的开口部前方发挥空气幕的作用。即,能够防止从滚筒内部的洗涤物分离的绒毛积累在门、外桶前方面、后述的垫圈,能够去除所积累的绒毛。
所述第二管道可以具有沿所述滚筒的长度方向界定的第一宽度和沿所述滚筒的径向界定的第二宽度。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一宽度可以小于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二宽度。
由此,通过第二管道供应的空气可以朝所述延伸部内侧以沿滚筒径向较宽而沿滚筒宽度方向较薄的形态流动。
所述第二管道的出口的第一宽度可以小于所述第二管道的入口的第一宽度。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风扇罩体,所述风扇罩体容纳所述风扇并且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
所述风扇罩体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一管道的中心位于所述第二管道的相反侧。
所述第一管道可以位于所述滚筒的上侧,所述第二管道可以从所述第一管道向下侧延伸,所述风扇罩体可以位于所述第一管道的上侧。
所述第二管道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一管道的长度方向中心位于所述风扇罩体的相反侧。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与所述滚筒内部连通的排气口。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连通所述排气口和所述箱体的外部的第三管道。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是烘干机。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是没有外桶的烘干机。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是执行洗涤和烘干的烘干兼用洗衣机。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是没有外桶的烘干兼用洗衣机。
所述外桶可以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外桶可以提供容纳水的空间。所述滚筒可以配置于所述外桶的内部。所述外桶可以具有与所述箱体的投入口相对的开口部。
所述第一管道可以安装于所述外桶的外侧面。
所述延伸部可以包括连通所述箱体的投入口和所述外桶的开口部的垫圈。
所述第二管道的出口可以与所述垫圈的外周面连接。
所述排气口可以配置于所述外桶。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使所述风扇旋转的风扇马达。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使所述滚筒旋转的滚筒马达(或驱动部)。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控制所述风扇马达、所述滚筒马达以及所述感应加热器的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可以驱动所述感应加热器并且通过所述风扇马达使所述风扇以小于预先设定的第一转速的转速旋转。所述控制部可以在使所述风扇以小于所述第一转速的速度旋转之后,通过所述风扇马达使所述风扇以大于所述第一转速的第二转速旋转。例如,第一转速可以在60至100rpm范围内。例如,第一转速可以是60rpm。例如,第二转速可以在100至200rpm范围内。例如,第二转速可以是200rpm。
所述控制部可以基于来自配置于外桶的内部的传感器的信息,通过所述风扇马达使所述风扇以所述第二转速旋转。来自所述传感器的信息可以是与所述滚筒内部的洗涤物的水分含有率关联的信息。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在所述外桶的内部配置于所述外桶的上部;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在所述外桶的内部配置于所述外桶的下部。
所述控制部可以基于来自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信息和来自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信息,通过所述风扇马达使所述风扇以所述第二转速旋转。所述控制部可以基于来自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信息和来自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信息,来判断所述外桶的内部的湿度。所述控制部可以基于来自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信息和来自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信息,来判断所述滚筒内部的洗涤物的水分含有率。
所述控制部可以基于所述洗涤物的水分含有率,通过所述风扇马达使所述风扇以第二转速旋转。在所述洗涤物的水分含有率小于基准值时,所述控制部可以使所述风扇以第二转速旋转。例如,所述基准值可以在5%至18%范围内。例如,所述基准值可以是15%。
所述控制部可以通过所述风扇马达控制为使所述风扇以预先设定的第一转速以下的速度旋转。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为在使所述风扇以所述第一转速以下的速度旋转之后,通过所述风扇马达使所述风扇以大于所述第一转速的第三转速旋转。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为使所述风扇以第一转速以下的速度旋转和使所述风扇以第三转速旋转交替地反复。
例如,第三转速可以在100至200rpm范围内。所述第三转速可以小于所述第二转速。例如,第三转速可以是100rpm。
所述控制部可以在驱动所述感应加热器时使所述滚筒旋转为,因所述滚筒的旋转而作用于所述滚筒内的洗涤物的离心力大于重力。
用于解决本发明的课题的各种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了能够减少在使用IH模块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门或垫圈产生的绒毛的空气循环结构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通过产生从外桶的前方朝外桶的后方流入的空气循环流动,来防止绒毛层叠在外桶前方的门或垫圈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在使用了IH模块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执行IH模块的冷却的同时能够防止绒毛层叠在门或垫圈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控制IH模块的驱动和用于空气循环流动的风扇的驱动,来执行IH模块的冷却、洗涤物的烘干以及防止绒毛层叠在门或垫圈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在执行使用了IH模块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程序时,将滚筒的转速控制为使洗涤物附着在滚筒的内周面,从而能够最小化洗涤物的摩擦引起的绒毛的产生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形成外观,设置有投入口;外桶,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形成有与所述投入口连通的开口部;金属材质的滚筒,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外桶的内部,容纳衣物;垫圈,连接所述箱体的投入口和所述外桶的开口部;第一管道,设置于所述外桶的外部,形成流路;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垫圈,向所述垫圈的内周面吐出空气;感应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部,通过施加电流而产生的磁场来加热所述滚筒的圆周面;以及第一风扇,向所述第一管道的内部供应外部气体。
还可以包括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通过连通所述外桶和所述箱体,使所述外桶内部的空气向所述箱体的外部排出,还可以包括连通所述第三管道和所述箱体的第二风扇。
另外,向所述第一管道的内部流入的空气可以从所述外桶和所述箱体之间的间隙供应。
另外,所述外桶可以包括外桶开口部和构成所述外桶的主体的外桶主体,所述感应模块可以设置于所述外桶主体的圆周面,所述第一管道可以从所述外桶主体向所述外桶开口部延伸,所述第二管道可以在所述外桶的外部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和所述外桶开口部。
另一方面,还可以包括控制所述滚筒的旋转、所述感应模块以及所述第一风扇的运转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可以在所述滚筒旋转时通过使所述感应模块运转来加热所述滚筒。可以控制为使所述第一风扇基于所述感应模块的运转来运转。所述第一风扇可以被控制为所述感应模块运转的同时或在所述感应模块运转之后运转。
当然,可以独立于所述感应模块对所述第一风扇进行控制。
所述滚筒可以被控制为,在所述感应模块运转之后在规定时间期间以能够使容纳于所述滚筒内部的对象物附着在所述滚筒的内周面的第一RPM旋转,所述滚筒可以被控制为在所述感应模块运转之后在规定时间期间以大于所述第一RPM的第二RPM旋转。
在执行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程序时,可以执行至少一次滚筒以能够使容纳于所述滚筒内部的对象物附着在所述滚筒的内周面的第一RPM旋转的区间。
在执行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程序时,可以执行至少一次以大于能够使容纳于所述滚筒内部的对象物附着在所述滚筒的内周面的第一RPM的第二RPM旋转的区间。
本发明的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形成外观,设置有投入口;外桶,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形成有与所述投入口连通的开口部;金属材质的滚筒,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外桶的内部,容纳衣物;垫圈,设置于所述箱体的投入口和所述滚筒的开口部之间;感应模块,与所述滚筒的圆周面隔开间隔,设置于所述外桶,通过对线圈施加电流而产生的磁场来加热所述滚筒的圆周面;管道,容纳所述感应模块,形成与所述外桶的开口部连通的流路;以及风扇,通过与所述管道连接来向所述感应模块供应外部气体;通过所述风扇流入到所述管道的外部气体可以在冷却所述感应模块之后,被引向所述垫圈的前方并朝所述垫圈吐出。
除非上述实施例的各个特征与其它实施例存在矛盾或排他,否则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组合。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能够通过包括加热滚筒的感应加热器来减少烘干时的耗电。
另外,将感应加热器配置于管道内,从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向滚筒内部供应空气。
另外,将管道的出口配置于滚筒前方,从而能够去除积累在门、外桶、垫圈等的绒毛,并且预防绒毛的积累。
另外,能够通过在烘干时绒毛发生较多的时间区间利用管道供应空气,来预防绒毛的积累。
另外,能够通过控制利用管道供应的流量来保持烘干性能、去除积累的绒毛、预防绒毛的积累。
另外,能够通过控制为滚筒内部的洗涤物不从滚筒内周面下落而与滚筒一体地旋转,来减少绒毛的发生。
另外,能够通过将感应加热器配置在管道内部,来防止感应加热器的过热。
另外,由于连接将感应加热器容纳于内部的第一管道和垫圈(或延伸部)的第二管道的入口面积大于出口面积,因此可以生成空气幕。
另外,由于所述第二管道形成为沿滚筒的长度方向界定的第一宽度小于沿滚筒的径向界定的第二宽度,因此能够通过较宽且快的空气流动来生成空气幕。
另外,能够通过将风扇罩体配置于第二管道的相反侧来提高感应加热器的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外观的图。
图2示出图1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内部构成的图。
图3是示出感应模块、外桶以及第一管道的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是图8的侧剖视图。
图6是可应用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构成的框图。
图7是示出感应模块的图。
图8是示出各种线圈的形状的图。
图9是表示根据供线圈安装的底座罩体的形状的滚筒的各个位置的温度上升率的曲线。
图10是表示洗涤物的纤维的水分含有率和从洗涤物分离的绒毛的量的关系的曲线。
图1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曲线,并且是表示去除所积累的绒毛的风扇马达的控制的曲线。
图12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曲线,并且是表示预防绒毛的积累的风扇马达的控制的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并且对与图号无关地对相同或类似的结构要素赋予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并将省去对其重复的说明。
在以下说明中使用的针对结构要素的后缀“模块”及“部”仅是考虑到便于说明书的撰写而被赋予或混用,其自身并不带有相互区分的含义或作用。
并且,在对本说明书揭示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的过程中,如果判断为对于相关的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会导致混淆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实施例的技术思想,则将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并且,所附的附图仅是为了容易理解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实施例,不应由所附的附图来限定本说明书所揭示的技术思想,而是应当涵盖了本发明的思想及技术范围中所包括的所有变更、均等物乃至替代物。
“第一”、“第二”等包含序数的术语可用于说明多种结构要素,但是所述结构要素并不由所述术语所限定。所述术语仅是用于将一个结构要素与其他结构要素区分的目的来使用。
如果提及到某个结构要素“连接(connected)”或“耦合(coupled)”于另一结构要素,则应理解为可能是直接连接于或耦合于该另一结构要素,但也可能它们中间存在有其他结构要素。反之,如果提及到某个结构要素“直接连接”或“直接耦合”于另一结构要素,则应当被理解为是它们之间不存在有其他结构要素。
除非在上下文明确表示有另行的含义,否则单数的表达方式包括复数的表达方式。
此外,虽然为了便于说明对各个附图进行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结合至少两个以上的附图而实现另一实施例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外观的图,图2是表示图1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内部构成的图。
下面,为了帮助理解衣物处理装置的详细结构而定义方向,可以以衣物处理装置的中央为基准,将朝门12的方向定义为前方(Front)。
另外,可以将与朝所述门12的方向的相反的方向定义为后方(Rear),而右侧(Right)和左侧(Left)方向可以根据上述定义的前后方向而定义。
下面,参照图1和图2进行说明。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可以是洗衣机、烘干机、烘干兼用洗衣机或护理衣物的装置。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是不包括外桶2的烘干机。或者,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是包括外桶2的烘干兼用洗衣机。下面,将烘干兼用洗衣机作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代表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不限于此。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滚筒3和对滚筒3进行加热的感应加热器4(以下,称作“感应模块”)。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形成外观的箱体1。
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的外桶2。所述滚筒3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外桶2的内部,并且能够容纳对象物(作为一例,为洗涤对象物、烘干对象物或护理对象物)。
作为一例,在利用洗涤水来洗涤衣物的情况下,可以将容纳对象物称作洗涤对象物,在利用热气来烘干湿衣物的情况下,可以将容纳对象物称作烘干对象物,在利用热风、冷风或蒸汽等来护理(Refresh)干衣物的情况下,可以将容纳对象物称作护理对象物。因此,可以通过衣物处理装置的滚筒3来执行衣物的洗涤、烘干或护理。
所述箱体1可以包括投入口,所述投入口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前方并且供对象物出入,在所述箱体1设置有门12,所述门12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箱体1,开闭所述投入口。
所述门12可以包括门框架121和设置于所述门框架121的中央部的透视窗122。
在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正面上部侧可以设置有洗衣剂盒7。通过所述洗衣剂盒7可以供应洗衣剂、衣物柔顺剂等。所述洗衣剂盒7形成有把手部,使得用户能够通过朝所述箱体1的前方滑动来进行开闭。
在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正面上部侧可以设置有控制面板5。所述控制面板5可以为了用户界面而设置。可以执行用户的各种输入,可以显示根据所述输入的信息或衣物处理装置的各种信息。即,用于供用户操作的操作部和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器可以设置在所述控制面板5。
所述外桶2呈其长度方向轴与所述箱体1的底面平行或者保持规定角度的圆筒形状,形成可存水的空间,在前方设置有外桶开口部21以与所述投入口连通。所述外桶2可以包括所述外桶开口部21和构成外桶的主体的外桶主体22。因此,所述外桶主体22可以呈圆筒形状,所述外桶开口部21可以与所述外桶主体22的形状对应地形成。
所述外桶2可以通过第二支撑部132而固定于所述箱体1的底面,所述第二支撑部132可以通过包括支撑杆1321和减振器1322来衰减因所述滚筒3的旋转而在所述外桶2产生的振动。
另外,所述外桶2的顶面可以与固定在所述箱体1的顶面的第一支撑部131连接。通过所述第一支撑部131可以使在所述外桶2产生并向所述箱体1传递的振动衰减。
即,通过所述第一支撑部131和第二支撑部132,可以在所述箱体1的内部支撑所述外桶2,另外,能够衰减在所述外桶2产生的振动。
滚筒3可以包括以筒形状延伸的主体。滚筒3可以由导体构成。滚筒3的主体可以由导体构成。滚筒3的主体可以由金属构成。在滚筒3可以形成有复数个通孔33。
所述滚筒3可以呈其长度方向轴与所述箱体1的底面平行或保持规定角度的圆筒形状,所述滚筒3容纳对象物,在所述滚筒3的前方设置有与所述外桶开口部21连通的滚筒开口部31。所述底面和所述外桶2的中心轴形成的角度可以与所述底面和滚筒3的中心轴形成的角度彼此相同。即,所述规定角度可以是相同的角度。
所述滚筒3的外周面可以形成有贯穿所述滚筒3的复数个通孔33。通过所述通孔33,可以实现空气和洗涤水在滚筒3的内部和外桶2的内部之间流入流出。
在所述滚筒3的内周面可以设置有用于在滚筒3旋转时搅拌对象物的提升筋35。所述提升筋35可以在滚筒3的内周面朝滚筒3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可以在滚筒3的内周面设置有复数个。
所述滚筒3可以通过设置于外桶2的后方的驱动部6(或称作“滚筒马达”)来旋转。
所述驱动部6可以包括:定子61,固定在外桶2的背面;转子63,通过与定子的电磁作用而旋转;以及旋转轴65,贯穿外桶2的背面,连接滚筒3和转子63。
所述定子61可以固定在设置于外桶2的背面的轴承罩体66的后方面,所述转子63可以包括:转子磁铁632,设置于定子61的径向外侧;以及转子罩体631,连接所述转子磁铁632和旋转轴65。
在所述轴承罩体66的内部可以设置有支撑旋转轴65的复数个轴承68。
另外,在所述滚筒3的背面可以设置容易使转子63的旋转力传递给滚筒3的星轮67,在所述星轮67可以固定有用于传递转子63的旋转动力的旋转轴65。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接收来自外部的水的供水软管(未图示),所述供水软管形成向外桶2供水的流路。
另外,本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排水部14,所述排水部14使外桶2内部的水向所述箱体1的外部排出。所述排水部14可以包括:排水管142,形成供外桶1内部的水移动的排水流路;以及排水泵141,在所述排水管142内部产生压力差,以通过所述排水管142排水。
更详细地说,所述排水管142可以包括:第一排水管1421,连接所述外桶2的底面和所述排水泵141;以及第二排水管1422,一端与所述排水泵141连接,形成使水向所述箱体1外部移动的流路。
在所述箱体1的投入口和外桶开口部21之间可以设置有垫圈13。所述垫圈13连接所述外桶开口部21和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投入口11。所述垫圈13起到防止外桶2内部的水向箱体1漏出以及防止外桶2的振动传递到箱体1的作用。
垫圈13可以从箱体1的投入口向外桶2或滚筒3侧延伸。以下,也可以将垫圈13称作延伸部13。
在所述外桶2内可以设置有复数个温度传感器133a、133b。所述温度传感器可以感测外桶2内部的温度。上部温度传感器133a可以位于外桶2的上部并感测被感应模块4加热的空气的温度。下部温度传感器133b可以位于外桶2的下部并感测洗涤水或湿空气的温度。即,所述复数个温度传感器可以感测空气是否被感应模块4加热到目标温度。后述的控制部8可以基于由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温度来控制感应模块4的驱动。
在外桶2内可以设置有感测与滚筒2内的洗涤物的水分含有率关联的状态的传感器。例如,所述传感器可以是湿度传感器。例如,所述传感器可以是所述温度传感器133a、133b。控制部8可以基于第一温度传感器133a感测到的温度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33b感测到的温度,判断外桶2内部的湿度。控制部8可以基于第一温度传感器133a感测到的温度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33b感测到的温度,判断所述滚筒内部的洗涤物的水分含有率。
图3是示出感应模块、外桶以及第一管道的图。下面,参照图3进行说明。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可以设置有用于感应加热滚筒3的感应模块4。所述感应模块4可以为了加热洗涤水或烘干洗涤物而加热滚筒3。利用感应模块4对滚筒3进行加热的原理如下。
感应模块4安装于外桶2的外周面,发挥通过对缠绕有电线的线圈42施加电流而产生的磁场来加热滚筒3的圆周面的作用。所述电线可以由芯线和包围芯线的涂层形成。芯线可以是单一的芯线。复数个芯线可以交缠在一起而形成一个芯线。因此,所述电线的厚度或线径可以根据芯线和涂层厚度来确定。
如果在缠绕有所述电线的线圈42流动有电流的相位发生变化的交流电,则线圈42可以根据安培电路定律形成放射形的交变磁场。
所述交变磁场集中于由磁导率较大的导体构成的滚筒(金属材质)侧。所述磁导率(Magnetic permeability)是指介质相对于给定的磁场被磁化的程度。此时,根据法拉第感应定律,在滚筒3形成涡流(eddy current),所述涡流沿由导体构成的滚筒3流动的途中,因滚筒3本身的电阻而被转换为焦耳热(Joule heat),从而滚筒3的内壁直接被加热。
如果滚筒3的内壁直接被加热,则滚筒3内部的空气温度与接触于滚筒3的内壁的洗涤物的温度一起上升。因此,能够进行洗涤物的直接加热,从而与仅采用作为间接加热方式的热风烘干方式或低温除湿烘干方式的烘干装置相比,能够实现更快的烘干。
此外,具有洗涤功能的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在没有额外的热线和流路的情况下对洗涤水进行加热。这是因为,由于洗涤水持续与被加热成高温的滚筒3的内外壁接触,因此无需在外桶的下部形成额外的流路和热线。并且,根据上述方式,与在外桶的下部形成额外的流路和热线并且利用其来进行加热的方式相比,能够更快地加热洗涤水。
所述感应模块4可以包括缠绕有线圈42的底座罩体41。所述底座罩体41可以与外桶主体22结合。为了所述底座罩体411和所述外桶主体22的结合,可以在所述底座罩体41设置有紧固部411,在所述外桶2中与所述紧固部411对应的位置可以设置有紧固部42。并且,所述第一管道10可以包括紧固部1101,所述紧固部1101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10中与所述外桶2的紧固部42及所述底座罩体的紧固部411对应的位置。因此,通过所述紧固结构,所述底座罩体41可以与所述外桶2结合,所述第一管道10可以容纳所述感应模块4并且与所述外桶2结合。
在所述第一管道10的上部可以设置有风扇罩体110。如上所述,所述风扇罩体110可以在所述第一管道10中位于外桶主体22的后方侧。在所述风扇罩体11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风扇91。所述风扇罩体110可以设置有用于使外部气体流入的吸入口111。为了使外部气体通过所述吸入口111流入到所述第一管道10的内部,所述风扇罩体110可以设置为贯穿所述第一管道10。
所述第一管道、感应模块以及外桶的紧固结构可以以各种形态实现,以下,在图4和图5中省略了所述紧固结构,以便于说明。
图4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是图4的侧剖视图。以下,参照图4和图5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提供一种空气循环结构,所述空气循环结构能够冷却因在线圈42流动有电流而产生的热的同时向滚筒的内部供应。
本实施例的第一管道10可以设置于所述外桶2的外部顶面并且容纳所述感应模块4的同时形成流路112。所述流路112可以是指在所述第一管道10的内部移动的空气的流动。所述感应模块4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10内并执行感应模块4的冷却。
感应模块4设置在所述外桶主体22的圆周面,所述第一管道10容纳所述感应模块4并且从所述外桶主体22的后方朝所述外桶开口部21延伸。
第一风扇91可以形成在所述第一管道10中移动的空气的流动。第一风扇91可以配置在第一管道10或与第一管道10连接的流路内。第一管道10可以向所述第一管道10的内部供应外部气体。
风扇马达(未图示)可以使第一风扇91旋转。控制部8可以通过控制风扇马达使第一风扇91旋转。
所述第一风扇91可以在所述第一管道10中设置于所述外桶主体22的后方侧。通过所述第一风扇91流入的空气可以沿所述第一管道10的长度方向移动而被引向所述外桶2的前方。
因此,通过所述第一风扇91流入的空气可以从外桶主体22的后方侧流入而被引向外桶开口部21,由此能够有效地冷却所述感应模块4。
所述第一管道10的一侧与第二管道20连通。所述第二管道20通过连通所述第一管道10和垫圈13,使流入到所述第一管道10的空气朝所述垫圈13的前方吐出。
在通过本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来执行烘干程序的情况下,来自烘干对象物的绒毛积累在所述垫圈13和外桶开口部21侧。
如本实施例,在使用感应模块4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情况下,需要使用与现有的衣物处理装置中使用的用于空气循环的管道不同的结构的管道。这是因为,通过感应模块4来加热滚筒3,无需额外的如热线等加热构件。
更具体地说,在现有的衣物处理装置中,在外桶的下部侧设置有用于加热洗涤水的额外的加热构件,而循环式结构的衣物处理装置采用从所述加热构件向外桶的前方延伸的管道结构。此外,排气式结构的衣物处理装置需要分别设置有加热洗涤水的加热构件和用于供应高温的空气的加热构件。在所述现有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结构中,通过向与外桶的正面连接的管道吐出高温的空气来防止绒毛积累在垫圈。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随着使用感应模块,能够通过使用设置上述现有的加热构件的空间来增大滚筒的容量。因此,在相同尺寸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情况下,可容纳的洗涤物的量增大,在执行烘干程序时产生的绒毛的量也增加。因此,在本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中,通过向垫圈的前方引导高温的空气来去除积累在垫圈和外桶的开口部侧的绒毛,另外,通过从外桶的开口部侧向外桶的主体内部或滚筒的内部流入的空气的流动来形成一种空气幕(Air cotton),从而能够防止绒毛向垫圈和外桶的开口部侧移动。
第二管道20可以具有与第一管道10连接的入口。第二管道20可以从第一管道10朝滚筒3的半径内侧方向延伸。第二管道20可以具有与垫圈13(或延伸部)的外周面连接的出口。
在第二管道20中,所述入口的面积可以大于所述出口的面积。
第二管道20可以具有沿滚筒3的长度方向界定的第一宽度和沿滚筒3的径向界定的第二宽度。第二管道20的所述第一宽度可以小于第二管道20的所述第二宽度。
第二管道20的所述出口的所述第一宽度可以小于第二管道20的所述入口的所述第一宽度。
由此,通过第二管道供应的空气可以在滚筒的开口部前方起到空气幕的作用。即,能够防止从滚筒内部的洗涤物分离的绒毛积累在门、外桶前方面、后述的垫圈,并且能够去除所积累的绒毛。
由此,通过第二管道供应的空气可以向所述延伸部的内侧以沿滚筒径向较宽而沿滚筒宽度方向较薄的形态流动。
第二管道20可以相对于第一管道10的中心位于风扇罩体110的相反侧。第一管道10可以位于所述滚筒的上侧,第二管道20可以从第一管道10向下侧延伸。第二管道20可以相对于第一管道10的长度方向中心位于风扇罩体110的相反侧。
另外,通过本实施例的管道结构,如上所述,能够防止绒毛积累的同时冷却感应模块4。
以下,说明被上述第一管道10和第二管道20引导的空气的流动。
流入到所述第一管道10的内部的空气沿所述第一管道10的长度方向被引导,并冷却容纳于所述第一管道10的内部的感应模块4之后被引向第二管道20。
由于所述第二管道20连通所述第一管道10和所述垫圈13,从而被引导至所述第二管道20的空气朝所述垫圈13的前方吐出。
从所述第二管道20吐出的空气,在垫圈13的前方经由外桶开口部21向外桶2的内部空间或滚筒3的内部空间流入。
因此,从所述第二管道20吐出的空气能够去除积累在垫圈13和外桶开口部21侧的绒毛,并且能够防止绒毛向垫圈13和外桶开口部21侧移动。
流入到所述外桶2的内部空间或滚筒3的内部空间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三管道30向箱体1的外部排出。
所述第三管道30可以通过连接外桶2和箱体1将所述外桶2内部的空气排出到所述箱体1的外部。并且,为了防止绒毛被积累在第三管道30的内部,可以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三管道30和箱体1的第二风扇92。
当然,即便没有通过所述第二风扇92来形成将空气引向第三管道30并吐出的气流,通过了滚筒3的高温的空气也可以被引向第三管道30并向箱体1的外部吐出。
但是,在此情况下,可能发生不能够将重量相对重的绒毛排出至外部,而积累在第三管道30的内部的问题。因此,通过所述第二风扇92形成较强的气流,能够防止绒毛积累在第三管道30的内部。
另一方面,通过所述第一风扇91向所述第一管道10的内部流入的空气可以从所述外桶2和所述箱体1之间的间隙(gap)供应。
图6是可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构成的框图。下面,参照图4至图6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用于控制衣物处理装置的构成可以包括控制部8、感应模块4、驱动部6以及风扇模块9。当然,并不是通过上述构成来控制衣物处理装置的全部的构成。例如,设置于外桶的内部的复数个温度传感器133a、133b也可以通过控制部8传递温度信息,所述控制部8可以基于由所述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温度信息来控制所述感应模块4、驱动部6以及风扇模块9。但是,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一部分控制构成。
所述控制部8可以通过控制所述驱动部6使滚筒2旋转,在所述滚筒2旋转时,可以通过使所述感应模块4运转来加热所述滚筒2。
优选,所述感应模块4在所述滚筒2旋转之后运转。这是因为,如果在滚筒2静止的状态下使所述感应模块2运转,则会加热滚筒2的局部。如果所述滚筒2的局部被加热,则可能引起容纳于滚筒内的对象物受损,或者可能引起感应模块4的周边电子设备受损。因此,为了防止所述滚筒2的局部被加热,优选在滚筒2以规定的RPM以上旋转之后使所述感应模块4运转。
但是,所述感应模块4并非必须在所述滚筒2旋转之后运转,所述感应模块4可以根据衣物处理装置的运转模式,为了烘干滚筒2内部而独立于滚筒2的旋转而运转。
参照图10,随着烘干程序的进行,洗涤物的纤维水分含有率(FMC;fiber moisturecontent)减少(即,洗涤物烘干),所产生的绒毛的量增加。
尤其,绒毛在烘干程序的中期之后急剧产生。例如,在图10的约120分钟处绒毛发生率急剧增加。
另外,在烘干程序的后期绒毛缓慢地产生。例如,在图10的约180分钟处绒毛发生率下降。
由此,可以确认到洗涤物的烘干程度和绒毛发生率的相关性。例如,在纤维的水分含有率为18%至5%范围内时,绒毛发生率可能急剧增加。例如,随着烘干的进行,纤维的水分含有率减少,在纤维的水分含有率为15%时,绒毛发生可能会急剧地增加。
控制部8可以基于纤维的水分含有率,控制风扇马达的转速。控制部8在纤维的水分含有率为15%时使风扇马达高速旋转。
参照图11,控制部8可以通过驱动感应加热器4并且使风扇91旋转来执行烘干程序。可以反复执行感应加热器4的驱动和停止。另外,可以反复风扇91的旋转和停止。感应加热器4的驱动和风扇91的旋转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区间进行。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中使用的风扇91以60rpm以下的速度旋转时,虽然可以向外桶2的内部供应空气,但是由于空气流速缓慢并且流量少,因此难以形成预防绒毛发生的空气幕。
另外,在以60rpm以上的速度旋转时,可以形成能够预防绒毛发生的程度的空气幕。
另外,在以100rpm以上的速度旋转时,可以形成能够去除所积累的绒毛的程度的空气幕(或空气喷射)。
控制部8可以通过风扇马达使所述风扇以第一转速(例如,60rpm)以下的转速旋转(参照图11的a、b、c区间)。控制部8可以使风扇91以小于所述第一转速的速度旋转之后,使风扇91以大于所述第一转速的第二转速(例如,200rpm)旋转(图11的d区间)。
例如,第一转速可以在60至100rpm范围内。例如,第一转速可以是60rpm。
例如,第二转速可以在100至200rpm范围内。例如,第二转速可以是200rpm。
参照图12,控制部8可以通过驱动感应加热器4并且使风扇91旋转来执行烘干程序。可以反复感应加热器4的驱动和停止。另外,可以反复风扇91的旋转和停止。感应加热器4的驱动和风扇91的旋转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区间进行。
控制部8可以使风扇91以预先设定的第一转速(例如,60rpm)以下的速度旋转。控制部可以使风扇91以所述第一转速以下的速度旋转之后,使风扇91以比所述第一转速更快的第三转速(例如,100rpm)旋转。控制部8可以控制为交替地反复风扇91的第一转速以下的旋转和所述风扇的第三转速的旋转。
例如,第三转速可以在100至200rpm范围内。
第三转速可以小于所述第二转速。例如,第三转速可以是100rpm。
另一方面,控制部8可以使滚筒3旋转为,在驱动感应加热器4时因滚筒3的旋转而作用于滚筒3内的洗涤物的离心力大于重力。
例如,控制部8可以使滚筒3以60rpm至100rpm范围内的速度旋转。
另一方面,参照图6、图10至图12,所述第一风扇91可以基于所述感应模块4的运转而运转。优选,可以控制为所述第一风扇91在所述感应模块运转时同时运转或在所述感应模块91运转之后运转。
为了基于所述第一风扇91来有效地冷却感应模块4,控制部8可以基于所述感应模块4的运转来控制所述第一风扇91。因此,可以根据目标温度控制为,所述第一风扇91的驱动时间点与所述感应模块4的运转时间点相同,另外,也可以控制为在所述感应模块4运转之后的规定时间之后使所述第一风扇91运转。
当然,也可以独立于所述感应模块4控制所述第一风扇91。在执行基于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程序时,在滚筒3充分被所述感应模块4加热而达到目标温度的状态下,可以间歇地执行所述感应模块4的开启/关闭。即便在所述感应模块4的运转停止的状态下,也可以持续进行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因此,为了防止可能在所述烘干程序时产生的绒毛的积累,所述第一风扇91可以持续地运转。
即,所述第一风扇91和所述感应模块4可以通过控制部8而彼此联动或独立地控制。
在执行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程序时,所述控制部8可以在所述感应模块4运转之后控制所述滚筒2的转速。更详细地说,所述控制部8可以控制为,在所述感应模块4运转之后使所述滚筒2在规定时间期间以能够使容纳于所述滚筒2内部的对象物附着在所述滚筒2的内周面的第一RPM旋转。
所述规定时间可以根据所述对象物的量或在衣物处理装置设定(输入)的目标温度而不同地设定。
通常,绒毛因对象物的磨损而产生。所述对象物的磨损可能在执行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程序时因对象物在滚筒内部彼此碰撞或从滚筒上部朝滚筒内部下落时与滚筒内周面发生的摩擦而产生。因此,在执行烘干程序时,可以追加对象物附着在滚筒内周面而最小化对象物之间的碰撞或与滚筒内周面的摩擦的动作。
但是,并非优选为了最小化绒毛的发生而持续执行所述滚筒2以所述第一RPM旋转的动作。这是因为,在对象物附着在所述滚筒2的内周面的状态下,难以向所述对象物均匀地传递热风。因此,在烘干程序时,在所述对象物持续附着在所述滚筒2的内周面的情况下,虽然可以抑制绒毛的发生,但是对象物的烘干效率可能下降。
另外,如本实施例,在使用感应模块4并通过感应模块4直接加热滚筒3的结构中,在执行烘干程序时所述滚筒3保持高温。因此,在所述对象物持续附着在滚筒2的内周面的情况下,可能引起所述对象物的受损。
因此,如上所述,优选,在烘干程序中,通过控制部8控制为使所述滚筒3以第一RPM旋转的区间执行规定时间期间,可以根据需要间歇地执行复数次。
并且,如上所述,在烘干程序时达到目标温度的情况下,可以间歇地开启/关闭所述感应模块4的运转。因此,当然可以独立于所述感应模块4的控制而执行基于所述控制部8的滚筒3的RPM控制。
在所述滚筒3的RPM控制独立于所述感应模块4的控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8也可以与所述感应模块4的运转无关地,在烘干程序区间使所述滚筒3至少一次以所述第一RPM旋转。
另外,在执行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程序时,所述控制部8可以控制为,在所述感应模块4运转之后,使所述滚筒2在规定时间期间以第二RPM旋转,所述第二RPM高于可使容纳于所述滚筒2内部的对象物附着在所述滚筒2的内周面的第一RPM。
所述规定时间可以根据所述对象物的量或在衣物处理装置设定(输入的)的目标温度而不同地设定。
可以将以所述第一RPM控制滚筒的旋转的区间说明为通过使对象物附着在所述滚筒2的内周面来抑制绒毛的产生的区间,可以将以所述第二RPM控制滚筒的旋转的区间说明为通过在所述滚筒2的内部形成强气流来去除绒毛的区间。但是,所述滚筒的RPM控制区间并非必须区分为预防绒毛的产生或去除绒毛的区间,通过根据所述RPM的控制产生的气流,可以将绒毛的去除和预防绒毛的发生全部实现。
因此,所述控制部8可以通过控制为使所述滚筒3以所述第二RPM旋转,来去除积累在垫圈13或外桶开口部21侧的绒毛。
更详细地说,在所述滚筒3以第二RPM旋转的情况下,可以产生较强的从外桶开口部21侧向滚筒3的内部流入的空气的流动。在此情况下,所述垫圈13或外桶开口部21侧的绒毛可以被上述空气的流动去除。此外,即便在此情况下,当然也可以通过上述气流来防止绒毛向垫圈13或外桶开口部21侧移动并积累。在滚筒3以第二RPM旋转的情况下,对象物处于附着在滚筒3的内周面的状态,因此也能够抑制绒毛的发生。
另一方面,优选,间歇地在规定时间期间执行滚筒3以第二RPM旋转的区间,这是因为与间歇地在规定时间期间执行滚筒3以第一RPM旋转的区间的情形相似。
另外,如上所述,基于所述控制部8的滚筒3的RPM控制可以独立于所述感应模块4的运转执行,可以在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程序时间歇地执行复数次。
图7是示出感应模块的图。图7的感应模块还可以包括:永磁体罩体43,用于在图3中说明的感应模块4中容纳永磁体44;以及盖罩体45,与所述永磁体罩体43的上部结合。下面,参照图7进行说明。
首先,对感应模块4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
感应模块4可以包括:底座罩体41,容纳有线圈42;永磁体罩体43,容纳永磁体44;以及盖罩体45,通过覆盖所述永磁体罩体43来防止所述永磁体44被拆卸。
所述永磁体44发挥阻断构件的作用,防止滚筒3外的周边的其他构成被加热,并且发挥通过使在线圈42产生的磁场朝滚筒方向集中来提高加热效率的作用。
底座罩体41可以呈大致四边形形状。优选,所述四边形形状是指矩形或长方形。在所述底座罩体41的上部容纳有线圈42。在所述底座罩体41的中央部可以设置有贯穿部415a。
在所述底座罩体41的棱角部分设置有紧固部411,优选所述紧固部411从棱角部向外侧凸出。另外,在底座罩体41的边缘设置有与永磁体罩体43的钩436结合的环413。优选,在底座罩体41的长边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环413,从而共设置有四个环413。
另一方面,优选,永磁体罩体43以与所述底座罩体41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形成。因此,所述永磁体罩体43可以形成为矩形或长方形形状。
在永磁体罩体43设置有供永磁体44设置的安装部433。另外,永磁体罩体43优选由一个部件构成,因此优选设置有连接复数个安装部433的连接部434。与上下被封堵的结构相比,连接部434优选形成为上下开放从而能够排出在线圈42产生的热。因此,优选,在连接部434形成有上下开放的贯穿部435。
安装部433可以设置有复数个,并且优选从底座罩体41的中心附近朝边缘方形成为放射状。安装部433是安置永磁体44的部分,因此优选其形状与永磁体44的形状对应,即宽度较窄的长方形形状。
更具体而言,安装部433可以包括长边部安装部433a、短边部安装部433b以及棱角部安装部433c。长边部安装部433a可以在底座罩体41的长边部的大致中央附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短边部安装部433b可以在底座罩体41的短边部的大致中央附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棱角部安装部433c可以分别从底座罩体41的中央部朝棱角方向分别设置有四个。
贯穿部435可以设置为上下开放没有设置所述安装部433的部分,例如,上下开放所述安装部433和相邻的安装部433之间的空间。即,优选,贯穿部435的形状与安装部433和相邻的安装部之间的空间的形状对应。另外,由于贯穿部435可以发挥能够排出在线圈42产生的热的功能,因此优选在保持永磁体罩体43的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使其面积较大。
如果,高温的热施加到所述永磁体44,则因原子无规则地运动而失去磁性,在此情况下,可能减弱所述感应模块4的耐久性。
因此,通过基于所述管道的冷却流路结构来冷却在所述感应模块产生的热,由此能够防止感应模块的耐久性被减弱。
另一方面,优选,在永磁体罩体43的棱角部分设置有紧固部431,所述紧固部431从棱角部分向外侧凸出。
在永磁体罩体43的边缘设置有向下部延伸而形成的钩436,所述钩436插入结合到底座罩体41的环413。另外,在永磁体罩体43的内部的规定位置设置有槽432,所述槽432与盖罩体45的钩433结合。
另一方面,优选,盖罩体45的形状大致与永磁体罩体43的形状对应。例如,优选盖罩体45呈矩形形状。在所述盖罩体45的中央设置有贯穿部435,通过所述贯穿部435,可以使外部气体流入或排出线圈产生的热。
在盖罩体45的棱角部分设置有紧固部451,所述紧固部451的孔优选为长孔。在盖罩体45的下部设置有与永磁体罩体43的槽432结合的钩433。
如图7所示,当在感应模块4设置有永磁体罩体和盖罩体的情况下,前述的第一风扇罩体110形成在与所述底座罩体、永磁体罩体以及盖罩体的贯穿部455、435a、415a对应的位置而供应外部气体,从而能够冷却在所述线圈产生的热。
图8是示出各种线圈的形状的图,图9是示出根据供线圈安装的底座罩体的形状的滚筒的各个位置的温度上升率的曲线。
下面,参照图8对线圈的形状进行说明。
线圈42可以缠绕成任意形态,只要在外桶2的外周面上将电线缠绕成同心圆、椭圆、跑道形状等而形成线圈42即可,但是所述滚筒3的被加热的程度可以根据缠绕的形状而不同。
这是因为,如图8的(b)中公开的线圈的形态,如果曲线部形成为内侧线圈的曲率半径和外侧线圈的曲率半径彼此不同,则传递到滚筒3的中心方向的磁场的量和传递到前方及后方的磁场的量产生显著的差异。
换句话说,由于位于滚筒3的前后方附近的线圈的面积较窄,由于位于滚筒3的前后方附近的线圈的面积较窄,因此传递到滚筒3的圆周面前方的磁场的量只能相对较少,并且由于位于中央部的线圈的面积较宽,因此传递到滚筒3的圆周面中心部的磁场的量只能相对较多。因此,难以均匀地加热滚筒3。
因此,优选,如图8的(a)所示,可以将电线缠绕成,所述线圈42具有直线部和连接所述直线部的曲线部,形成所述曲线部的电线的内侧线圈的曲率半径与外侧线圈的曲率半径相同。
另外,可以确认到在图8的(a)和图8的(b)中的线圈中,棱角部分的线圈的面积有显著的差异。
下面,更详细的说明所述直线部和曲线部的关系,所述直线部可以包括:横向直线部,具有在外桶2的外周面的前方设置的前方直线部和在外桶2的外周面的后方设置的后方直线部;以及竖向直线部,形成为与所述横向直线部垂直;所述曲线部在横向直线部和竖向直线部相交的部位形成。
即,通过上述直线部和曲线部,本实施例的线圈42在所述外桶主体22的圆周面上沿外桶2的前后方形成长边,在外桶2的左右侧形成短边,连接长边部和短边部的棱角部分呈曲线,从而形成一种跑道(Track)形状。
根据上述线圈42的形状,包括与外桶2的前方邻近的线圈前端部及与所述外桶2的后方邻近的线圈后端部的线圈两端部和位于所述线圈两端部之间的线圈中央部的横向宽度可以均匀地形成,其结果,从线圈的两端部向滚筒3的圆周面前方和后方辐射的磁场的量和从线圈的中央部向滚筒3的圆周面中央辐射的磁场的量相似。
因此,具有能够均匀地加热滚筒3的圆周面中央以及前后方的效果。
如上所述,由于线圈42呈沿外桶2的前后方具有长边的跑道形状,感应模块4设置为与所述线圈42的形状对应,因此第一管道10沿外桶2的长度方向朝前后方延伸而容纳所述感应模块4。
下面,参照图9对根据线圈形状的滚筒的温度分布进行说明。
参照图9,示出了各自具有不同的竖向长度的线圈42和根据所述线圈42的竖向宽度的滚筒3圆周面的加热分布。
在附图中,纵轴表示滚筒的各个位置,“1”表示滚筒的外周面后方,“5”表示滚筒3的外周面前方,“2至5”表示它们之间的区间。另外,横轴表示滚筒3的温度上升率。
以下,说明到的线圈42的竖向宽度和滚筒3的温度上升率是以图9中示出的各个线圈42为对象进行的相对性的比较。图9的(a)是使用竖向宽度最宽的线圈来对滚筒进行加热的情形,图9的(b)是使用具有中间程度的竖向宽度的线圈来对滚筒进行加热的情形,图9的(c)是使用具有最窄的竖向宽度的线圈来对滚筒进行加热的情形。
与其它线圈相比,图9的(a)的线圈表现出滚筒3的前后方和中心部的温度上升率均匀,图9的(c)的线圈表现出滚筒3的前后方和中心部的温度上升率差异显著,图9的(b)的线圈也相对地表现出较大的温度上升率差异。
即,在假设各个线圈42的横向宽度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视为线圈42的竖向宽度越大越能够均匀地加热滚筒3的前后方和中心部。即,椭圆或跑道形状的线圈的长轴优选在外桶2的前后方向上形成。
如果以在外桶2的外周面设置有线圈42的情形进行解释,则可以视为线圈42的两端部越接近外桶2的前方,设置于外桶2内部的滚筒3的圆周面越均匀地被加热。
另一方面,虽然如果横向直线部的最外侧电线扩张到外桶2的前后方,则可以更均匀地加热滚筒3,但在此情况下,磁场会过度地朝前后方扩张,从而会加热驱动部6或门12等衣物处理装置的其它构成,因此出现使衣物处理装置受损的问题。
另外,在外桶2的后方倾斜地设置于箱体1的内部的衣物处理装置1的情况下,感应模块4的前方上部棱角和箱体1的顶面可能随着外桶2上下振动而发生干扰,从而存在可能使感应模块4和箱体1受损的问题,如果为了防止上述问题而提高箱体1的高度,则存在无法实现紧凑的衣物处理装置结构的限制。
因此,所述前方直线部的最外侧电线与外桶2的最前方隔开规定间隔,所述后方直线部的最外侧电线与所述外桶2的最后方隔开规定间隔,优选所述规定间隔为10至20mm。
通过上述构成,不仅防止不必要地加热滚筒3之外的其它构成或感应模块4和箱体1内部的顶面发生干扰,而且具有能够均匀地加热滚筒3的外周面的效果。
进而,优选,所述线圈42的竖向直线部的最外侧电线的长度大于所述横向直线部的最外侧电线的长度。
这能够通过防止磁场沿滚筒3的外周方向过度地以较宽范围辐射,来防止加热滚筒3之外的其它构成,并且能够确保可能在外桶2的外周面上安装的弹簧或其他构成的配置空间。
此时,通过缠绕电线而成线圈42的面可以以与滚筒3的圆周面对应的曲面形成,在此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高朝滚筒3的磁场的磁通量密度,此外,优选,如果感应模块4运转则使滚筒3旋转,从而使滚筒3的圆周面均匀地被加热。
前述的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另一实施例并非彼此排他或区分。前述的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另一实施例的各个构成或功能可以并用或组合。
例如,表示特定实施例和/或附图中说明到的A构成和另一实施例和/或附图中说明到的B构成可以结合。即,除非明确说明了不可结合,否则即便未直接对构成之间的结合进行说明,也表示能够结合。
以上所述的详细的说明在所有方面上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性的,而是应当被理解为是示例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应当由对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合理的解释而定,本发明的等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应当落入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中,包括:
箱体,设置有投入口;
门,设置于所述箱体,开闭所述投入口;
滚筒,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具有与所述箱体的投入口相对的开口部,呈延伸的筒形状;
管状的延伸部,从所述箱体的投入口向所述滚筒侧延伸;
第一管道,设置于所述滚筒的外部;
感应加热器,包括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部,加热所述滚筒;
第一风扇,向所述第一管道的内部供应外部气体;以及
第二管道,具有与所述第一管道连接的入口,从所述第一管道沿所述滚筒的径向内侧方向延伸,具有与所述延伸部的外周面连接的出口;
所述第二管道形成为所述出口的面积小于所述入口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管道具有在所述滚筒的长度方向上界定的第一宽度和在所述滚筒的径向上界定的第二宽度,
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一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二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管道的出口的第一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管道的入口的第一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还包括风扇罩体,所述风扇罩体容纳所述风扇并且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
所述风扇罩体相对于所述第一管道的中心位于所述第二管道的相反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管道位于所述滚筒的上侧,
所述第二管道从所述第一管道向下侧延伸,
所述风扇罩体位于所述第一管道的上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管道相对于所述第一管道的长度方向中心位于所述风扇罩体的相反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还包括:
排气口,与所述滚筒的内部连通;以及
第三管道,连通所述排气口和所述箱体的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还包括外桶,所述外桶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滚筒配置在所述外桶的内部,所述外桶具有与所述箱体的投入口相对的开口部,
所述第一管道安装于所述外桶的外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延伸部包括垫圈,所述垫圈连接所述箱体的投入口和所述外桶的开口部,
所述第二管道的出口与所述垫圈的外周面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还包括:
排气口,配置于所述外桶;以及
第三管道,连通所述排气口和所述箱体的外部。
CN202180022781.2A 2020-03-20 2021-03-19 衣物处理装置 Pending CN11529838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034396 2020-03-20
KR20200034396 2020-03-20
PCT/KR2021/003455 WO2021187957A1 (ko) 2020-03-20 2021-03-19 의류처리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98385A true CN115298385A (zh) 2022-11-04

Family

ID=77924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22781.2A Pending CN115298385A (zh) 2020-03-20 2021-03-19 衣物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123083A4 (zh)
KR (1) KR20210117981A (zh)
CN (1) CN115298385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72272B1 (ko) 2016-08-25 2023-08-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처리장치
DE102017103500A1 (de) * 2017-02-21 2018-08-23 Miele & Cie. Kg Verfahren zum Trocknen von Wäsche, Steuerverfahren und Steuervorrichtung zum Steuern eines Trocknungsvorgangs und Waschtrockner
KR102378474B1 (ko) * 2017-08-09 2022-03-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처리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10117981A (ko) 2021-09-29
EP4123083A4 (en) 2024-03-20
EP4123083A1 (en) 2023-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88890B2 (en) Laundry apparatus
EP3524727B1 (en)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US9903067B2 (en) Laundry machine
CA2053445C (en) Tumbler type washing/dry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EP2581487B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multi-clothes styler system
EP3015591B1 (en) Clothes trea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EP2634301B1 (en) Household laundry washing and drying machine with a condens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is machine
CN103348058A (zh) 用于烘干柔和衣物的可旋转筒式衣物烘干机及其控制方法
EP4116480A1 (en) Clothing management apparatus
KR20190101266A (ko) 의류처리기기 및 의류처리기기의 제어방법
CN115298385A (zh) 衣物处理装置
US20220380956A1 (en)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EP4123084A1 (en) Clothing treatment apparatus
US20230145222A1 (en) Clothing treatment apparatus
KR101861668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US20230151528A1 (en) Clothing treatment apparatus
EP4130375A1 (en) Clothing treatment apparatus
JP2856606B2 (ja) ドラム式衣類乾燥機
US20230136799A1 (en) Clothing treatment apparatus
US20230092538A1 (en) Clothing management apparatus
KR101740438B1 (ko) 건조기
CN114622379A (zh) 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KR20120070765A (ko) 건조기
KR20130043915A (ko) 의류처리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