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97445B - 人机交互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人机交互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97445B
CN115297445B CN202211234914.5A CN202211234914A CN115297445B CN 115297445 B CN115297445 B CN 115297445B CN 202211234914 A CN202211234914 A CN 202211234914A CN 115297445 B CN115297445 B CN 1152974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communication module
message type
mode
display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349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97445A (zh
Inventor
李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uangheto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uangheto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uangheto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uangheto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3491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974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974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974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974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974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0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人机交互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人机交互消息处理方法包括:通信模组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在所述通信模组的工作模式为物联网IOT模式的情况下,所述通信模组确定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在所述消息类型为第一消息类型的情况下,所述通信模组向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第一显示信息,所述第一消息类型为所述终端设备查询所述通信模组的状态的消息类型,所述第一显示信息为所述通信模组切换至所述IOT模式之前的显示信息。实施本申请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人机交互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机交互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技术的普及,终端设备可以具有IoT的功能,即终端设备支持与云服务器进行消息通信,且该终端设备在云服务器上“永远在线”,使得云服务器可以实时监控该终端设备。
一般地,在支持双卡单待的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可移除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或通信模组内置的嵌入式SIM卡(embedded-SIM,eSIM)连接到云服务器。通信模组的工作模式可以包括移动宽带(mobile brondband,MBB)模式和IOT模式。在MBB模式下,终端设备使用外置SIM、eSIM或者eSIM下载的配置文件Profile的进行上网,连接云服务器。在IOT模式下,终端设备使用通信模组内置eSIM自带Profile的连接云服务器。
当外置的SIM卡不工作时,终端设备就会自动切换到通信模组内置的eSIM进行联网,进行MBB模式和IOT模式的切换。在进行MBB模式和IOT模式的切换过程中,通信模组的状态会实时的通知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进行显示。在该种方式中,在IOT模式下会导致操作系统的显示界面显示的信息对用户造成误导,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人机交互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人机交互消息处理方法,包括:
通信模组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
在所述通信模组的工作模式为物联网IOT模式的情况下,所述通信模组确定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
在所述消息类型为第一消息类型的情况下,所述通信模组向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第一显示信息,所述第一消息类型为所述终端设备查询所述通信模组的状态的消息类型,所述第一显示信息为所述通信模组切换至所述IOT模式之前的显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消息类型可以为终端设备定期查询通信模组的状态的消息类型,即该第一消息用于查询通信模组的状态。通信模组在接收到该第一消息之后,向终端设备上报切换至IOT模式之前的显示信息,以使在IOT模式下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的显示界面保持显示切换至IOT模式之前的显示界面,即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的显示界面不发生改变,实现在IOT模式下屏蔽用户感知,避免在IOT模式下该操作系统的显示界面显示的信息对用户造成误导,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模组向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第一显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通信模组在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SIM卡处于非激活状态的情况下,保存所述第一显示信息;
所述通信模组切换至所述IOT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模组在确定该第一SIM卡处于非激活状态的情况下,即该第一SIM卡无法正常工作的状态下,保存第一显示信息后才切换至IOT模式,以便于在IOT模式下向终端设备上报该第一显示信息,以保证在IOT模式下该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的显示界面保持显示切换至IOT模式之前的显示界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模组切换至所述IOT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通信模组在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激活状态的情况下,从所述IOT模式切换至移动宽带MBB模式;
所述通信模组获取第二显示信息;
所述通信模组向所述终端设备上报信息第二显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通信模组确定第一SIM卡处于激活状态的情况下,通信模组从所述IOT模式切换至MBB模式,获取第二显示信息,并向终端设备上报该第二显示信息,使得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能够及时更新其显示界面上显示的信息,保证该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上显示的信息与该MBB模式相对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消息类型为第二消息类型的情况下,所述通信模组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切换至MBB模式,所述第二消息类型为所述终端设备基于用户操作生成的消息类型。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消息为第二消息类型的情况下,第一消息是由终端设备基于用户操作生成的,通信模组接收到该第一消息之后,使得该通信模组可以基于该第一消息进行IOT模式和MBB模式的切换,使得该通信模组能够及时地响应用户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消息类型为第三消息类型的情况下,所述通信模组确定不对所述第一消息进行处理,所述第三消息类型为用于激活配置文件Profile的消息类型。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消息的消息为第三消息类型的情况下,该第一消息用于激活Profile,通信模组对该第一消息进行过滤,即不对该第一消息进行处理,从而避免终端设备激活通信模组内置的eSIM卡自带Profile,而导致该eSIM卡无法连接网络的情况,从而保证该eSIM卡能够连接到网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模组确定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包括:
所述通信模组基于消息过滤表确定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
本申请实施例中,消息过滤表用于定义终端设备下发至通信模组的消息的消息类型。通信模组接收到第一消息之后,可以查询该消息过滤表,能够基于该消息过滤表快速地确定该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显示信息包括所述通信模组的联网状态和联网信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消息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通信模组的工作模式为物联网IOT模式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
上报单元,用于在所述消息类型为第一消息类型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第一显示信息,所述第一消息类型为所述终端设备查询所述通信模组的状态的消息类型,所述第一显示信息为所述通信模组切换至所述IOT模式之前的显示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被相互可通信地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附图进行介绍。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机交互消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架构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人机交互消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机交互消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等,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等,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等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另外,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文中提及的“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在支持双卡单待的终端设备上可以通过可移除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ubscriberidentity module,SIM)卡和通信模组内置的嵌入式SIM卡(embedded-SIM,eSIM)连接到网络,其中,该eSIM可灵活切换运营商及套餐,可下载多个配置文件(Profile)。终端设备可以在操作系统(如Windows系统)的显示界面选择使用SIM或者eSIM Profile进行驻网数据业务。示例性地,该SIM卡和eSIM卡都是基于移动宽带(mobile brondband,MBB)业务的,终端设备通过该SIM卡或eSIM卡进行驻网数据业务的场景可以称为MBB模式。示例性地,在MBB模式下,终端设备使用外置SIM、eSIM或者eSIM下载的Profile的进行上网,连接云服务器。
随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技术的普及,终端设备可以具有IoT的功能,即终端设备支持与云服务器进行消息通信,且该终端设备在云服务器上“永远在线”,使得云服务器可以实时监控该终端设备。示例性地,在PC进入休眠/关机状态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也能与云服务器正常通信,使得云服务器可以实时监控终端设备的状态。该种场景可以称为IOT模式。示例性地,在IOT模式下,终端设备使用通信模组内置eSIM自带Profile的连接云服务器。示例性地,使用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作为载体的场景可以称为PC IOT模式。
示例性地,为了达到随时随地的监控个人电脑,连接网络。当外置的SIM卡不工作时,PC就会自动的切换到通信模组内置的eSIM进行联网。用户在使用电脑的时候就会自动的进行MBB模式和IOT模式的切换。操作系统(如Windows)显示界面就可以看到通信模组的联网状态、联网信号、联网运营商等的变化。在进行MBB模式和IOT模式的切换过程中,通信模组的状态都会实时的通知操作系统进行显示。然而,在该种方式中,在IOT模式下,会导致操作系统显示的信息对用户造成误导,影响用户体验。举例来说,当用户不插入SIM卡,操作系统界面应该显示为“请插入SIM卡”。在这种场景下通信模组会自动的切换到IOT模式,使用内置eSIM进行联网,这时候操作系统显示界面就会显示为联网成功。但是在用户感知下,并未插入SIM卡,因此操作系统显示的信息对用户造成了误导,影响用户体验。另外,通信模组激活内置的profile后,Windows本地配置文件管理(local profile assistant,LPA)会主动激活Profile,而导致切换到IOT模式之后的eSIM卡无法连接网络。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人机交互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能够提高用户体验以及避免Windows LPA激活Profile,保证通信模组内置的eSIM卡能够连接到网络。
请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机交互消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人机交互消息处理方法应用于通信模组,该通信模组可以是调制解调器(modem)。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101,通信模组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
示例性地,该通信模组与该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为移动宽带接口模型(mobile broadband interface Model,MBIM)协议,该第一消息可以为MBIM消息。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可以将MBIM消息发送给通信模组驱动程序,通信模组驱动程序将MBIM消息转换为远端程序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RPC)消息并发送给通信模组。RPC是通信模组驱动程序和通信模组之间的通信机制。
102,在通信模组的工作模式为物联网IOT模式的情况下,通信模组确定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
示例性地,通信模组的工作模式可以包括IOT模式和MBB模式。在IOT模式下,通信模组通过内置的eSIM卡自带的Profile连接网络。在MBB模式下,通信模组通过外置的SIM卡或eSIM卡下载的Profile连接网络。在IOT模式下,通信模组可以对终端设备下发的MBIM消息进行过滤,以甄别并及时上报工具或服务或者驱动程序下发的需要响应的消息,以及识别并阻塞用于终端设备用于激活Profile的消息,以及识别终端设备定期查询的消息和用户在终端设备上操作生成的消息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通信模组在接收到该第一消息之后可以确定该第一消息的类型,从而基于该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确定是否需要响应该第一消息或者基于该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执行相应的操作。
示例性地,通信模组可以基于消息过滤表确定该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该消息过滤表用于记录终端设备下发至通信模组的MBIM消息的消息类型,或者该消息过滤表用于定义终端设备下发至通信模组的MBIM消息的过滤属性。该通信模组可以通过查询该消息过滤表的方式确定该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以便于能够与该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执行响应的操作。示例性地,该消息过滤表可以包含于通信模组的MBIM协议层中。
103,在消息类型为第一消息类型的情况下,通信模组向终端设备上报第一显示信息。
该第一消息类型为终端设备查询通信模组的状态的消息类型,该第一显示信息为通信模组切换至IOT模式之前的显示信息。
示例性地,第一消息为第一消息类型的情况下,即该第一消息用于查询该通信模组的状态,以在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上显示该通信模组的状态。在通信模组确定该第一消息为第一消息类型的情况下,通信模组可以向该终端设备上报第一显示信息,该第一显示信息为通信模组切换至IOT模式之前的显示信息。例如,该第一显示信息可以包括通信模组的联网状态、联网信号以及联网运营商等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模组在接收到该第一消息之后,向终端设备上报切换至IOT模式之前的显示信息,以使在IOT模式下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的显示界面保持显示切换至IOT模式之前的显示界面,即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的显示界面不发生改变,避免该操作系统的显示界面显示的信息对用户造成误导,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模组向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第一显示信息之前,图1所示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通信模组确定终端设备的第一SIM卡处于非激活状态,保存第一显示信息;
通信模组切换至IOT模式。
示例性地,该第一SIM卡处于非激活态时,该第一SIM卡不能正常工作。在第一SIM卡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通信模组需要切换至IOT模式,使用内置的eSIM卡自带的Profile连接网络。为了避免在通信模组切换到IOT模式后,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上显示的信息对用户造成误导,通信模组在切换至IOT模式之前可以将第一显示信息保存,该第一显示信息为切换至IOT模式之前的显示的信息保存,以便在于在切换至IOT模式之后上报该第一显示信息,使得通信模组在切换至IOT模式之后,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上显示的信息保持不变。
示例性地,该第一SIM卡处于非激活状态可以包括未插入、未注册、未拨号中的任一种。
举例来说,在第一SIM卡未插入时,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上的显示信息可以包括文字信息:“请插入SIM卡”。通信模组确定该第一SIM卡未插入的情况下,保存该显示信息后切换至IOT模式。通信模组在IOT模式下接收到该用于查询该通信模组的状态的消息后,将该显示信息上报至终端设备进行显示,从而保证该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上的显示信息保持不变,实现通信模组切换至IOT模式后用户无感知。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模组在确定该第一SIM卡处于非激活状态的情况下,即该第一SIM卡无法正常工作的状态下,保存第一显示信息后才切换至IOT模式,以便于在IOT模式下向终端设备上报该第一显示信息,以保证在IOT模式下该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的显示界面保持显示切换至IOT模式之前的显示界面,实现通信模组切换至IOT模式后用户无感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模组切换至IOT模式之后,图1所示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通信模组确定第一SIM卡处于激活状态,从IOT模式切换至移动宽带MBB模式;
通信模组获取第二显示信息;
通信模组向终端设备上报信息第二显示信息。
示例性地,该第一SIM卡处于激活状态时,该第一SIM卡能够正常工作,即该第一SIM卡能够正常连接到网络。在第一SIM卡处于激活状态时,通信模组从IOT模式切换至MBB模式,使得终端设备能够进行MBB业务。通信模组在切换至MBB模式之后,获取通信模组当前的状态,得到第二显示信息。示例性地,该第二显示信息包括该通信模组的联网状态、联网信号以及联网运营商信息等。通信模组获取到该第二显示信息之后,向该终端设备上报该第二显示信息,使得该终端设备能够更新操作系统上显示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通信模组确定第一SIM卡处于激活状态的情况下,通信模组从所述IOT模式切换至MBB模式,获取第二显示信息,并向终端设备上报该第二显示信息,使得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能够及时更新其显示界面上显示的信息,保证该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上显示的信息与该MBB模式相对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1所示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消息类型为第二消息类型的情况下,通信模组响应于第一消息,切换至MBB模式,第二消息类型为终端设备基于用户操作生成的消息类型。
示例性地,在该第一消息为第二消息类的情况下,该第一消息用终端设备响应于用户操作生成的。该用户操作为用户在该终端设备上执行的与MBB模式相关的操作,例如,用户插入SIM卡或关闭飞行模式等。终端设备响应于用户操作生成该第一消息,并将该第一消息发送至通信模组。通信模组接收到该第一消息之后,发送切卡事件触发切卡流程,从而进行IOT模式到MBB模式的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消息为第二消息类型的情况下,第一消息是由终端设备基于用户操作生成的,通信模组接收到该第一消息之后,使得该通信模组可以基于该第一消息进行IOT模式和MBB模式的切换,使得该通信模组能够及时地响应用户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1所示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消息类型为第三消息类型的情况下,所述通信模组确定不对所述第一消息进行处理,所述第三消息类型为用于激活配置文件Profile的消息类型。
示例性地,该第一消息为第三消息类型的情况下,第一消息用于激活Profile。通信模组在接收到该第一消息后,通信模组不对该第一消息进行处理,或者该通信模组不响应该第一消息。
示例性地,通信模组在接收到该第一消息之后,还可以确定其内置的eSIM卡自带的Profile是否激活。在eSIM卡自带的Profile未激活的情况下,通信模组主动激活该eSIM卡自带的Profile。在eSIM卡自带的Profile已激活的情况下,通信模组无需再激活eSIM卡自带的Profile。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消息的消息为第三消息类型的情况下,该第一消息用于激活Profile,通信模组对该第一消息进行过滤,即不对该第一消息进行处理,从而避免终端设备激活通信模组内置的eSIM卡自带Profile,而导致该eSIM卡无法连接网络的情况,从而保证该eSIM卡能够连接到网络。
请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架构图。如图2所示,终端设备(Host)可以包括MBIM层和UDE层。通信模组(Modem)可以包括驱动程序层(driver)、串行输入/输出接口(Serial Input/Output,SIO)层、MBIM(RPC)层、蜂窝协议栈(cellularprotocol stack)层以及设备管理器(device manager)。示例性地,MBIM层可以包括过滤器(filter),该过滤器包括消息过滤表和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该SDK用于定义该过滤器涉及的接口函数,例如,查表、模式检测、事件(event)发送、信号量(sem)接收接口以对不同的RPC消息进行处理的函数接口。该消息过滤表(filtertable)用于定义MBIM 命令标示符(command identifier,CID)的过滤属性,包括操作系统下发的需要保持上报CID、工具/服务/driver下发需要实时响应的CID以及用户操作需要切卡的CID等。该设备管理器用于管理该通信模组的SIM卡,用于控制连接网络的SIM卡。即该设备管理器可以控制该通信模组的工作模式,例如IOT模式或MBB模式。
UDE(USB device emulation)是指通信模组在操作系统中的驱动程序。比如,操作系统可以发送MBIM消息给UDE,UDE将MIBM消息转换为RPC消息发送给通信模组。通信模组的driver和SIO层接收到该RPC消息之后,将该RPC消息转发至MBIM(RPC)层。MBIM(RPC)层从SIO层中读取到该RPC消息之后,确定是否处于IOT模式。PRC层在确定通信模组处于IOT模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过滤器对RPC消息进行过滤。示例性地,MBIM(RPC)层可以查询消息过滤表,在该RPC消息不在消息过滤表中的情况下,MBIM(RPC)层照常对该RPC消息进行处理。例如,MBIM(RPC)层将该RPC消息转发至蜂窝协议层。在该RPC消息在该消息过滤表中的情况下,可以基于该消息过滤表确定该RPC消息的过滤属性,从而确定对该RPC消息进行特殊处理或不处理。例如,该RPC消息为查询通信模组状态的消息,则响应该RPC消息,向操作系统上报切换至IOT模式之前的显示信息。
可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MBIM是基于PRC方式实现的,MBIM的实现主体在终端设备(host)侧,因此可以将该过滤器设计在MBIM(RPC)层。
请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人机交互消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也可以理解为是上述图1中的人机交互消息处理方法的补充或变形。图3所示的人机交互消息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图2所示的系统。如图3所示,该人机交互消息处理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301,终端设备发送RPC消息,相应的,通信模组的驱动程序(driver)层或SIO层接收该RPC消息。
示例性地,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需要向通信模组发送消息时,终端设备的MBIM层生成MBIM消息并将该MBIM消息发送至UED层。UDE层接收该MBIM消息将该MBIM消息转换为RPC消息后发送至通信模组的driver层或SIO层。
302,diver层或SIO层将RPC消息转发至MBIM层。
303,MBIM层确定设备管理器的工作模式。
示例性地,该MBIM可以通过调用模块检测函数获取该设备管理器当前的工作模式,该模块检测函数可以在SDK中定义。
304,在设备管理器的工作模式为IOT模式的情况下,基于消息过滤表确定RPC消息的消息类型。
在设备管理器的工作模式是IOT模式的情况下,MBIM需要对终端设备下发的消息进行过滤。示例性地,MBIM层可以基于消息过滤表确定该RPC消息的消息类型,从而确定是否过滤该RPC消息。例如,MBIM层可以调用查表函数查询消息过滤表,确定该RPC消息的消息类型。该查表函数可以在SDK中定义。
可理解,在设备管理器的工作模式为MBB模式的情况下,MBIM不需要对终端设备下发的消息进行过滤。
305,在该RPC消息为第一消息类型的情况下,响应该RPC消息并上报第一显示信息。
在该RPC消息为第一消息类型的情况下,该RPC消息用于查询该通信模组的状态。该第一显示信息为设备管理器切换至IOT模式之前的显示信息,示例性地,该第一显示信息为设备管理器切换至IOT模式之前通信模组的状态信息。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可以定期查询该通信模组的状态信息进行显示。在IOT模式下,通信模组接收到该操作系统下发的用于查询其状态的消息之后,上报第一显示信息,使得操作系统显示的信息不发送改变,避免该操作系统显示的信息对用户造成误导,提高用户体验。
306,在该RPC消息为第二消息类型的情况下,向设备管理器发送切卡事件。
在该RPC消息为第二消息类型的情况下,该RPC消息用终端设备响应于用户操作生成的。该用户操作为用户在该终端设备上执行的与MBB模式相关的操作,例如,用户插入SIM卡或关闭飞行模式等。当MBIM层接收到该RPC消息之后,需要向设备管理器发送切卡事件,触发切卡流程,从而能够及时地响应用户操作。
307,设备管理器从IOT模式切换至MBB模式。
设备管理器接收到该切卡事件之后,从IOT模式切换至MBB模式。示例性地,该设备管理器切换至外置的SIM卡连接网络。
308,等待释放的信号量。
示例性地,设备管理器切卡完成后释放信号量,MBIM层获取释放的信号量,确定该设备管理器切卡完成后再进行后续操作,避免阻塞用户操作。
309,在该RPC消息为第三消息类型的情况下,MBIM层不对该RPC消息进行处理。
在该RPC消息为第三消息类型的情况下,该RPC消息用于激活Profile,MBIM层不对该RPC消息进行处理,即MBIM过滤掉该RPC消息,避免由终端设备激活通信模组内置的eSIM卡自带的Profile,而导致eSIM卡自带的Profile无法连接网络。
可理解,MBIM层通过消息过滤表确定RPC的消息类型,MBIM层对不在该消息过滤表中的RPC消息正常处理,即按照MBB模式的处理方式对不在消息过滤表中的RPC消息进行处理。示例性地,MBIM层还可以基于该消息过滤表确定工具/服务或驱动程序下发的需要响应的消息,及时响应并上报。
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几种场景。
场景一:用户默认使用外置SIM卡连接网络,未插入外置SIM卡。通信模组确定该SIM卡未插入,等待2分钟后,切换至IOT模式,并保存切换之前的显示信息。示例性地,通信模组激活内置的eSIM卡自带的Profile,使用内置的eSIM卡自带的Profile连接网络。
通信模组接收到操作系统查询通信模组的消息之后,可以将切换之前的显示信息上报至操作系统,使得操作系统显示界面不发生改变,从用户层面上屏蔽用户感知。
通信模组检查是否在云服务器上注册成功并能够主动上报,以便于在IOT模式下,通信模组能够与云服务器进行消息通信,从而使得云服务器可以实时监控终端设备的状态。
检测到SIM卡插入的情况下,通信模组检查是否能够使用该SIM卡驻网拨号,并进行MBB数据业务(例如打开网页)。更新操作系统的显示界面,使得该显示界面与该MBB模式相匹配。
场景二:外置SIM卡已插入,但未解锁。通信模组确定该SIM卡未解锁,等待2分钟后自动切换至IOT模式,并保存切换之前的显示信息。通信模组检查是否在云服务器上注册成功并能够主动上报,以便于在IOT模式下,通信模组能够与云服务器进行消息通信,从而使得云服务器可以实时监控终端设备的状态。通信模组接收到操作系统查询通信模组的消息之后,可以将切换之前的显示信息上报至操作系统,使得操作系统显示界面不发生改变,从用户层面上屏蔽用户感知。
通信模组检查MBB数据业务无法使用,操作系统上显示界面保持未解锁的SIM卡的原有界面。例如,SIM管理界面、Cellular状态、网络及拨号连接状态、信号强度等。
通信模组等待至少两个上报周期(例如5分钟)后解锁SIM,通信模组检查是否能够使用该SIM卡驻网拨号,并进行MBB数据业务(例如打开网页)。通信模组检查是否在云服务器上注册成功并能够主动上报。更新操作系统的显示界面,使得该显示界面与MBB模式相匹配,即显示界面上显示的信息(如SIM管理界面、Cellular状态、网络及拨号连接状态、信号强度等)符合解锁PIN后的界面。
场景三:用户默认使用SIM正常入网拨号成功,终端设备进入休眠(睡眠)模式,即SIM卡不能正常工作。通信模组自动切换至IOT模式,激活eSIM自带的配置Profile。通信模组检查是否在云服务器上注册成功并能够主动上报,以便于在IOT模式下,通信模组能够与云服务器进行消息通信,从而使得云服务器可以实时监控终端设备的状态。操作系统的显示界面不发生变化,从用户层面上屏蔽用户感知。
通信模组等待至少两个上报周期(例如5分钟)后唤醒终端设备,切换至MBB模式,并检查SIM卡能否正常进行MBB数据业务(如打开网页)。更新操作系统的显示界面,使得该显示界面与MBB模式相匹配,即显示界面上显示的信息(如SIM管理界面、Cellular状态、网络及拨号连接状态、信号强度等)符合MBB模式正常的显示界面。
请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机交互消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消息处理装置40包括接收单元401、第一确定单元402以及上报单元403。示例性地,该消息处理装置可以应用于通信模组中。
上述接收单元401,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
上述第一确定单元402,用于在通信模组的工作模式为物联网IOT模式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
上述上报单元403,用于在所述消息类型为第一消息类型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第一显示信息,所述第一消息类型为所述终端设备查询所述通信模组的状态的消息类型,所述第一显示信息为所述通信模组切换至所述IOT模式之前的显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消息处理装置40还包括保存单元404和切换单元405。该保存单元404,用于在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SIM卡处于非激活状态的情况下,保存所述第一显示信息;切换单元405,用于切换至IOT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消息处理装置40还包括获取单元406。切换单元405,还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激活状态的情况下,从所述IOT模式切换至移动宽带MBB模式;获取单元406,用于获取第二显示信息;上报单元403,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上报信息第二显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切换单元405,还用于在所述消息类型为第二消息类型的情况下,切换至MBB模式,所述第二消息类型为所述终端设备基于用户操作生成的消息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消息处理装置40还包括第二确定单元407,用于在所述消息类型为第三消息类型的情况下,确定不对所述第一消息进行处理,所述第三消息类型为用于激活配置文件Profile的消息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确定单元402,具体用于基于消息过滤表确定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显示信息包括所述通信模组的联网状态和联网信号。
应理解以上装置中的各个单元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例如,以上各个单元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终端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控制器的存储元件中,由处理器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上各个单元的功能。此外各个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英文: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英文: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等。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消息处理装置40,其中各个单元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50包括处理器501和存储器502。处理器501、存储器502可以通过通信总线503相互连接。通信总线503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通信总线503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5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存储器5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处理器501被配置用于调用程序指令,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图1、图3所示人机交互消息处理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处理器501可以是通用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以上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存储器5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 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 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上述计算机程序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运行时,可以实现上述图1或图3所示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处理器上运行时,可以实现上述图1或图3所示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了至少一个如上述消息处理装置40或电子设备50或芯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该流程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来计算机程序相关的硬件完成,该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8)

1.一种人机交互消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模组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
在所述通信模组的工作模式为物联网IOT模式的情况下,所述通信模组确定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
在所述消息类型为第一消息类型的情况下,所述通信模组向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第一显示信息,所述第一消息类型为所述终端设备查询所述通信模组的状态的消息类型,所述第一显示信息为所述通信模组切换至所述IOT模式之前的显示信息;
在所述消息类型为第二消息类型的情况下,所述通信模组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切换至MBB模式,所述第二消息类型为所述终端设备基于用户操作生成的消息类型;
在所述消息类型为第三消息类型的情况下,所述通信模组确定不对所述第一消息进行处理,所述第三消息类型为用于激活配置文件Profile的消息类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组向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第一显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通信模组在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SIM卡处于非激活状态的情况下,保存所述第一显示信息;
所述通信模组切换至所述IOT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组切换至所述IOT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通信模组在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激活状态的情况下,从所述IOT模式切换至移动宽带MBB模式;
所述通信模组获取第二显示信息;
所述通信模组向所述终端设备上报信息第二显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组确定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包括:
所述通信模组基于消息过滤表确定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信息包括所述通信模组的联网状态和联网信号。
6.一种消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通信模组的工作模式为物联网IOT模式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
上报单元,用于在所述消息类型为第一消息类型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第一显示信息,所述第一消息类型为所述终端设备查询所述通信模组的状态的消息类型,所述第一显示信息为所述通信模组切换至所述IOT模式之前的显示信息;
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消息类型为第二消息类型的情况下,切换至MBB模式,所述第二消息类型为所述终端设备基于用户操作生成的消息类型;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消息类型为第三消息类型的情况下,确定不对所述第一消息进行处理,所述第三消息类型为用于激活配置文件Profile的消息类型。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配置成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234914.5A 2022-10-10 2022-10-10 人机交互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2974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34914.5A CN115297445B (zh) 2022-10-10 2022-10-10 人机交互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34914.5A CN115297445B (zh) 2022-10-10 2022-10-10 人机交互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97445A CN115297445A (zh) 2022-11-04
CN115297445B true CN115297445B (zh) 2022-12-23

Family

ID=83819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34914.5A Active CN115297445B (zh) 2022-10-10 2022-10-10 人机交互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9744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1722A (zh) * 2019-12-04 2020-05-15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息屏画面显示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294460A (zh) * 2020-01-31 2020-06-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及通信装置
CN111935703A (zh) * 2020-09-09 2020-11-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管理方法和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82025B2 (en) * 2019-02-26 2022-07-0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Object-resource model to facilitate IoT services
CN110856229B (zh) * 2019-11-21 2021-12-0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1722A (zh) * 2019-12-04 2020-05-15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息屏画面显示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294460A (zh) * 2020-01-31 2020-06-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及通信装置
CN111935703A (zh) * 2020-09-09 2020-11-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管理方法和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97445A (zh) 2022-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21013B (zh) 一种sim模块的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EP3588997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ng volte according to sim card by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8702597A (zh) 一种呼叫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KR20190053938A (ko) 데이터 연결 구축 방법 및 단말 장치
WO2020253242A1 (zh) Sim 卡资源管理调度装置、通信终端、及系统
EP2814290B1 (en) Power efficient sensor accessory management through sensor subsystem
CN111107612A (zh) 一种带宽部分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EP2897390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communication service under public account
CN111246451A (zh) Sim卡的功能设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2566224A (zh)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297445B (zh) 人机交互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702422B (zh) 一号多终端的来电管理方法、装置、被管理设备及服务器
CN113242542B (zh) 移动终端的搜网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040981A (zh)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2866984B (zh) 通话记录的同步方法、云平台和终端
CN106101361B (zh) 手机通讯录的显示方法、装置及手机
CN112804160A (zh) 基于应用程序的限流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CN110661810A (zh) 无线wi-fi设备管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709226A (zh) 通信接力方法、电子设备、通信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6817370B (zh) 传输网络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54799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858182B (zh) 数据读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2291722A (zh) 一种呼叫等待状态的设置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709720A (zh) 一种sim双模卡异常的优化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650259B (zh) 呼叫请求的响应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