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88148A - 一种基于内支撑体系下的中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内支撑体系下的中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88148A
CN115288148A CN202210751733.3A CN202210751733A CN115288148A CN 115288148 A CN115288148 A CN 115288148A CN 202210751733 A CN202210751733 A CN 202210751733A CN 115288148 A CN115288148 A CN 1152881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te
construction
group
suppo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517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成刚
杨秀仁
李孟廷
宋毅
白雪梅
郑书悦
夏芸
成双田
陈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5173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881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88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881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2Foundation pits
    • E02D17/04Bordering surfacing or stiffening the sides of foundation pi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45Underground structures, e.g. tunnels or galleries, built in the open air or by methods involving disturbance of the ground surface all along the location line; Methods of making them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1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soil pressure or hydraulic pressure
    • E02D31/1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soil pressure or hydraulic pressure against upward hydraulic 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内支撑体系下的中楼板及其施工方法,包括S1:设计施工图纸,施工分段式三道支护结构,三道支护结构分是第一道混凝土支撑、第二道钢支撑和第三道钢支撑;S2:将基坑内的每一个中板支撑以及其周围的内支撑结构划分成多个组,一组内支撑结构包含一组立柱和中纵梁,包含多组中板支撑;S3:吊装底板;S4:拆除第一组范围内的第三道钢支撑;S5:施工第一组立柱及中纵梁;S6:施工第一组内的中板支撑;S7:对剩余的组依次进行循环施工。发明的车站中梁、板、柱全部采用预制结构,实现地铁车站框架结构100%预制装配,提高生产施工效率,更加节能环保。具有工期短、防水性能好、环保性能佳、对城市交通影响小等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内支撑体系下的中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铁基坑施工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内支撑体系下的中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地铁车站多采用现浇结构,基坑多采用内支撑体系下的支护方案,现浇结构施工工期长,现场钢筋绑扎及浇筑安全文明施工及作业条件比工厂预制条件差,现浇地铁结构板浇筑完成后需混凝土养护等强才能拆模和拆除基坑的内支撑,施工的时间较长。但现有的装配式车站基坑多采用围护结构+锚索的支护体系,中板体采用现浇结构,当地层含水量较大时,锚索摩擦力减小,锚索应力损失影响基坑安全。对地层的适应性差,难以在我国南方富水地质条件,周边建构筑物条件复杂的情况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发明提供一种全预制的且分块施工的基于内支撑体系下的中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内支撑体系下的中楼板,包括基坑壁、地铁主体支撑、中板支撑以及支护结构,所述支护结构设置在基坑壁和地铁主体支撑上,所述中板支撑设置在地铁主体支撑内部,所述中板支撑用于替换支护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地铁主体支撑包括顶板、底板和侧墙,所述中板支撑包括中板、和中梁,所述中板通过牛腿设置在地铁主体的侧墙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中板通过倒牛腿结构及螺栓与中梁进行连接;所述侧墙外侧与围护之间设置有肥槽,所述肥槽上设置有传力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板上设置有桁架钢筋,所述桁架钢筋用于浇筑叠合层;所述侧墙上设置有钢筋接驳器,所述预制钢筋接驳器用于和中板及侧墙的叠合层整体连接。
以及一种基于内支撑体系下的中楼板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计施工图纸,施工分段式三道支护结构,三道支护结构分是第一道混凝土支撑、第二道钢支撑和第三道钢支撑;
S2:将基坑内的每一个中板支撑以及其周围的内支撑结构划分成多个组,一组内支撑结构包含一组立柱和中纵梁,包含多组中板支撑;
S3:吊装底板;
S4:拆除第一组范围内的第三道钢支撑;
S5:施工第一组立柱及中纵梁;
S6:施工第一组内的中板支撑;
S7:对剩余的组依次进行循环施工。
一种基于内支撑体系下的中楼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内的支撑结构的施工过程为:
a:将中板吊装的过程分成环状施工组,一组环状施工组包含一组完整的中板支撑;
b:吊装第一环侧墙,吊装中板、顶板,并同步完成分块间的注浆施工;
c:在第一块顶板上方架设倒换支撑;
d:拆除与下一环相邻的第二道钢支撑及第一道混凝土支撑;
e:循环上述中板的施工过程直至完成第一组内的所有中板支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吊装时依次进行,在第一环直接吊装完成所有底板块的吊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在吊装时直接吊装,且放入后向前一块底板块推进拼接,并通过纵向预紧装置将相邻的两个底板块锁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与围护之间肥槽随底板的安装同步完成拼装并进行回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结构均为预制结构;所述中板与侧墙牛腿间的接缝通过注浆材料进行接缝灌浆进行填充。
有益效果是:发明的车站中梁、板、柱全部采用预制结构,实现地铁车站框架结构100%预制装配,提高生产施工效率,更加节能环保。具有工期短、防水性能好、环保性能佳、对城市交通影响小等优势。
可以快速安装预制中柱、中梁、中板可以有效的形成基坑的支撑换撑,在结构构件拼装过程中与内支撑实现受力转换,承受基坑水土压力,保证拆除支撑后基坑整体稳定性,同时快速拆换的支撑可以为后续预制构件安装及吊装提供空间及条件,且适应地质复杂地区的装配式车站的施工,不但缩短了施工时间,也保证了施工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流程示意图1;
图2是本发明流程示意图2;
图3是本发明内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步骤三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步骤四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步骤五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步骤六示意图1;
图8是本发明步骤六示意图2;
图9是本发明步骤六示意图3;
图10是本发明步骤七示意图。
1、中板支撑;11、中板;12、中梁;2、顶板;3、底板;4、侧墙;5、第一道混凝土支撑;6、第二道钢支撑;7、第三道钢支撑;8、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3,一种基于内支撑体系下的中楼板,包括基坑壁、地铁主体支撑、中板支撑1以及支护结构,所述支护结构设置在基坑壁和地铁主体支撑上,所述中板支撑1设置在地铁主体支撑内部,所述中板支撑1用于替换支护结构。所述地铁主体支撑包括顶板2、底板3和侧墙4,所述中板支撑1包括中板11、和中梁12,所述中板11通过牛腿设置在地铁主体的侧墙4上。全预制结构的地铁支撑以及内部的预制中板11和中梁12实现地铁车站框架结构100%预制装配,提高劳动生产率,更加节能环保。与现浇地铁车站相比装配式车站具有工期短、防水性能好、环保性能佳、对城市交通影响小等优势,符合国家绿色建造技术产业升级发展的战略需求,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中板11通过倒牛腿结构及螺栓与中梁12进行连接;所述侧墙4 外侧与围护之间设置有肥槽,所述肥槽上设置有传力装置。中板11 与侧墙4通侧墙4牛腿及螺栓进行连接,中板11与侧墙4牛腿间的接缝通过快凝高强的注浆材料进行接缝灌浆进行填充;不仅安装方便,还能提高连接处的支撑力,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以上连接不涉及混凝土现浇,无需结构等强。
所述中板11上设置有桁架钢筋,所述桁架钢筋用于浇筑叠合层;所述侧墙4上设置有钢筋接驳器,所述钢筋接驳器用于和中板11及侧墙4的叠合层整体连接。
参照图1、图2,对于这种全预制的支撑结构,还有一种基于内支撑体系下的中楼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计施工图纸,施工分段式三道支护结构,三道支护结构分是第一道混凝土支撑5、第二道钢支撑6和第三道钢支撑7;
步骤二:将基坑内的每一个中板支撑1以及其周围的内支撑结构划分成多个组,一组内支撑结构包含一组立柱8和中纵梁,包含多组中板支撑1;
步骤三:吊装底板3;参照图4、图5,所述底板3吊装时依次进行,在第一环直接吊装完成所有底板3块的吊装,也可以先吊装部分底板3,优选的,先吊装十块底板3,在进行循环施工到末尾底板 3位置时再进行底板3吊装。所述底板3在吊装时直接吊装,且放入后向前一块底板3块推进拼接,并通过纵向预紧装置将相邻的两个底板3块锁紧。例如:吊装第一环底板3放置完成后再吊装第二环底板 3,然后将第二块底板3向第一块底板3的位置推动0.65m与第一块底板3拼接。再通过纵向预紧装置将第一块底板3和第二块底板3锁紧。吊装第三环底板3后,继续向第二块底板3的方向推动0.2m与第二块底板3拼接。
在底板3安装时所述底板3与围护之间肥槽随底板3的安装同步完成拼装并进行回填,一次性施工,效果更好。
步骤四:参照图5,拆除第一组范围内的第三道钢支撑7;一般拆除本组内的两根第三道钢支撑7。
步骤五:参照图6,施工第一组立柱8及中纵梁
步骤六:施工第一组内的中板支撑1;
中板支撑1的施工过程为:
a:将中板吊装的过程分成环状施工组,一组环状施工组包含一组完整的中板支撑1;
b:吊装第一环侧墙4,参照图7,吊装中板11、顶板2,并同步完成分块间的注浆施工,所述中板11与侧墙4牛腿间的接缝通过注浆材料进行接缝灌浆进行填充,保证中板11在侧墙4牛腿上安装的稳定性;
c:参照图7,在第一块顶板2上方架设倒换支撑,第一块顶板2 块上方架设倒换钢支撑可以对环内的第一道混凝土支撑5形成换撑,与已经完成拼装及连接和注浆形的中板11成了基坑的换撑;
d:参照图8,拆除与下一环相邻的第二道钢支撑6及第一道混凝土支撑5,由于周围的支护还在,且已经拆掉的前一环的中板支撑1也已经设置好,在两边都支撑完好的情况下,拆除这两个支撑既不会影响整体支撑效果又可实现下一环的方便施工;
e:循环上述中板11的施工过程直至完成第一组内的所有中板支撑1。
步骤七:参照图9、图10,对剩余的组依次进行循环施工。
每环中板11、中梁12、中柱采用预制,每环外围结构底板3预制构件及侧墙4预制构件安装完毕后,可以快速安装预制中柱、中梁 12、中板11。中板11可以有效的形成基坑的支撑换撑,在结构构件拼装过程中与内支撑实现受力转换,承受基坑水土压力,保证拆除支撑后基坑整体稳定性,同时快速拆换的支撑可以为后续预制构件安装及吊装提供空间及条件,此方法使地质复杂地区也能实现装配式车站的施工,不但缩短了施工时间,也保证了施工安全。
以上是对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内支撑体系下的中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坑壁、地铁主体支撑、中板支撑以及支护结构,所述支护结构设置在基坑壁和地铁主体支撑上,所述中板支撑设置在地铁主体支撑内部,所述中板支撑用于替换支护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内支撑体系下的中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铁主体支撑包括顶板、底板和侧墙,所述中板支撑包括中板、和中梁,所述中板通过牛腿设置在地铁主体的侧墙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内支撑体系下的中楼板,其特征在于:中板通过倒牛腿结构及螺栓与中梁进行连接;所述侧墙外侧与围护之间设置有肥槽,所述肥槽上设置有传力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内支撑体系下的中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上设置有桁架钢筋,所述桁架钢筋用于浇筑叠合层;所述侧墙上设置有钢筋接驳器,所述预制钢筋接驳器用于和中板及侧墙的叠合层整体连接。
5.一种基于内支撑体系下的中楼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设计施工图纸,施工分段式三道支护结构,三道支护结构分是第一道混凝土支撑、第二道钢支撑和第三道钢支撑;
S2:将基坑内的每一个中板支撑以及其周围的内支撑结构划分成多个组,一组内支撑结构包含一组立柱和中纵梁,包含多组中板支撑;
S3:吊装底板;
S4:拆除第一组范围内的第三道钢支撑;
S5:施工第一组立柱及中纵梁;
S6:施工第一组内的中板支撑;
S7:对剩余的组依次进行循环施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基于内支撑体系下的中楼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内的支撑结构的施工过程为:
a:将中板吊装的过程分成环状施工组,一组环状施工组包含一组完整的中板支撑;
b:吊装第一环侧墙,吊装中板、顶板,并同步完成分块间的注浆施工;
c:在第一块顶板上方架设倒换支撑;
d:拆除与下一环相邻的第二道钢支撑及第一道混凝土支撑;
e:循环上述中板的施工过程直至完成第一组内的所有中板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基于内支撑体系下的中楼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吊装时依次进行,在第一环直接吊装完成所有底板块的吊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基于内支撑体系下的中楼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在吊装时直接吊装,且放入后向前一块底板块推进拼接,并通过纵向预紧装置将相邻的两个底板块锁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基于内支撑体系下的中楼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围护之间肥槽随底板的安装同步完成拼装并进行回填。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基于内支撑体系下的中楼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均为预制结构;所述中板与侧墙牛腿间的接缝通过注浆材料进行接缝灌浆进行填充。
CN202210751733.3A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基于内支撑体系下的中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52881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1733.3A CN115288148A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基于内支撑体系下的中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1733.3A CN115288148A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基于内支撑体系下的中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88148A true CN115288148A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21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51733.3A Pending CN115288148A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基于内支撑体系下的中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88148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55020U (ja) * 1992-12-26 1994-07-26 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会社 廃棄物焼却施設のピット構造
CN106869172A (zh) * 2017-04-01 2017-06-20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现浇预制拼装组合式地铁地下车站施工方法
CN111456088A (zh) * 2020-05-12 2020-07-28 中交哈尔滨地铁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叠合装配式结构地铁站及装配施工方法
CN112031026A (zh) * 2020-09-29 2020-12-04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车站永临结合明挖顺筑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062354A (zh) * 2021-03-26 2021-07-02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明挖桩撑体系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拼装方法
CN113136891A (zh) * 2021-03-23 2021-07-20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明挖整体装配无柱地下结构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55020U (ja) * 1992-12-26 1994-07-26 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会社 廃棄物焼却施設のピット構造
CN106869172A (zh) * 2017-04-01 2017-06-20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现浇预制拼装组合式地铁地下车站施工方法
CN111456088A (zh) * 2020-05-12 2020-07-28 中交哈尔滨地铁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叠合装配式结构地铁站及装配施工方法
CN112031026A (zh) * 2020-09-29 2020-12-04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车站永临结合明挖顺筑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136891A (zh) * 2021-03-23 2021-07-20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明挖整体装配无柱地下结构施工方法
CN113062354A (zh) * 2021-03-26 2021-07-02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明挖桩撑体系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拼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86295U (zh) 一种复合装配式地下结构
CN113513041B (zh) 一种装配式多层平顶大跨无柱地下结构及其明挖施工方法
CN111851519A (zh) 空间桁架多层内支撑体系
CN111254977A (zh) 一种预制钢扶壁柱的轨排井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0878555A (zh) 一种大跨度地下空间深基坑支护系统与施工方法
CN215406163U (zh) 一种装配式多层平顶大跨无柱地下结构
CN113136891B (zh) 一种明挖整体装配无柱地下结构施工方法
CN210066817U (zh) 一种装配整体式拱顶大跨无柱地下结构
CN115125995B (zh) 一种装配式车站的出入口环框施工方法
CN114263275B (zh) 高层装配式钢结构-核心筒同层施工工法
CN211340847U (zh) 逆作法中地下结构的预制梁
CN115288148A (zh) 一种基于内支撑体系下的中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CN106917415B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5483097U (zh) 一种整体装配无柱地下结构
CN210658451U (zh) 一种明挖法复合装配式地下结构
CN213014306U (zh) 空间桁架多层内支撑体系
CN213978596U (zh) 一种薄壁钢箱混凝土组合桥塔
CN115094949A (zh) 一种围护与主体永临结合的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施工方法
CN113774925A (zh) 深基坑围护桩水平内撑转换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10066816U (zh) 一种装配式拱顶大跨无柱地下结构
CN111058476A (zh) 逆作法中地下结构的降梁施工方法
CN220080040U (zh) 一种可主动控制变形的混凝土轴力伺服支撑系统
CN115217121B (zh) 装配式钢混围护支撑与主体结构的协同受力体系及方法
CN217460928U (zh) 一种混合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CN113174996B (zh) 一种装配式抗剪钢混结构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