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86835B - 一种光学膜和光学膜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学膜和光学膜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86835B
CN115286835B CN202210974082.4A CN202210974082A CN115286835B CN 115286835 B CN115286835 B CN 115286835B CN 202210974082 A CN202210974082 A CN 202210974082A CN 115286835 B CN115286835 B CN 1152868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arts
dual
optical film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7408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86835A (zh
Inventor
邹清清
刘楷楷
汪阳
董红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uizhix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uizhix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uizhix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uizhix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7408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868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86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868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868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868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6Forming abrasion-resistant coatings; Forming surface-hardening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2Coating with two or more layers, where at least one layer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s a polymer bind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79/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only,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J2361/00 - C08J2377/00
    • C08J2379/04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Polyhydraz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08J2379/08Polyimides; Polyester-imides; Polyamide-im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7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75/04Polyurethanes
    • C08J24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薄膜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膜和光学膜组件。光学膜包括双重固化层和覆盖于所述双重固化层表面的表层;所述双重固化层的厚度为1‑20μm,所述双重固化层中纳米粒子占所述双重固化层总质量的60‑88%;所述表层为硬化层,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1‑10μm;或者,所述表层为AF层,所述AF层的厚度15‑200nm。双重固化层中的双重固化树脂有微弱收缩,占双重固化层总质量的60‑88%的纳米粒子可以抵消前述收缩并使双重固化层体积膨胀;双重固化层的体积膨胀率大于表层的体积膨胀率,使最终得到的光学膜的翘曲往非硬化面翘曲。

Description

一种光学膜和光学膜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薄膜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膜和光学膜组件。
背景技术
光学膜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光学膜往硬化面翘曲(P翘)的问题,尤其基膜厚度偏薄时,如基膜厚度为12μm、23μm、38μm和50μm时,往硬化面翘曲的问题更加严重。
目前降低翘曲的方式主要是:在涂层中加入大量填料或者使用低收缩树脂,虽然这些方式对P翘会有改善,但随之会影响膜的硬度和耐磨耗等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膜和光学膜组件,其旨在改善现有的光学膜P翘曲严重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学膜,光学膜包括双重固化层和覆盖于所述双重固化层表面的表层;
所述双重固化层的厚度为1-20μm,所述双重固化层中纳米粒子占所述双重固化层总质量的60-88%;
所述表层为硬化层,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1-10μm;或者,所述表层为AF层,所述AF层的厚度为15-200nm。
双重固化层中的双重固化树脂有微弱收缩,占双重固化层总质量的60-88%的纳米粒子可以抵消前述收缩并使双重固化层体积膨胀;对于表层是硬化层的实施例而言,通过双重固化层和硬化层的厚度匹配,可以使双重固化层的体积膨胀率大于硬化层的体积膨胀率,使最终得到的光学膜的翘曲往非硬化面翘曲。对于表层是AF层的实施例而言,AF层的厚度为15-200nm,AF层的收缩可以忽略不计,同理,双重固化层的体积膨胀率大于AF层,使最终得到的光学膜P翘曲减轻,甚至不为P翘。
本申请提供的光学膜可用于多种形态的显示屏,优选用于曲面屏和柔性屏。曲面屏例如3D、2.5D手机贴合用的光学膜P翘严重,会产生白边、起翘等问题,影响后续光学膜的贴合。本申请提供的光学膜对改善白边、起翘有较大帮助。采用透明聚酰亚胺膜作为柔性盖板使用时,可以通过增加厚度提高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但其设置的厚度超过一定值时,该透明聚酰亚胺膜易产生翘曲,影响产品的外观和使用。本申请提供的光学膜可在不降低表面的硬度、耐磨和弯折性能的同时,改善P翘曲严重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表层为硬化层,所述双重固化层的厚度10μm≤δ1≤20μm,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5μm≤δ2≤10μm,且所述双重固化层的厚度与所述硬化层的厚度比大于或等于2。
在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5μm≤δ2≤10μm,双重固化层厚度δ1>20μm时,虽然仍会改善P翘但光学膜的整体挺性增加,对于曲面贴合增加了额外风险如贴合参数窗口变小;其次光学膜的脆性也会增加,会在曲面如3D贴合、应用于柔性屏上增加了光学膜断裂的风险。所述双重固化层的厚度10μm≤δ1≤20μm,可以改善上述问题,且改善P翘明显。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双重固化层的原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
双重固化树脂5-50份、纳米粒子10-300份、固化剂0.05-25份、光引发剂0.1-5份以及助剂0.01-4份;
可选地,所述双重固化树脂选自含有异氰酸酯和聚氨酯的丙烯酸酯树脂、含有羟基和聚氨酯的丙烯酸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化剂选自胺类固化剂、酸酐类固化剂、咪唑类固化剂和潜伏类固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固化剂选自固化温度在60~120℃的固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固化剂选自固化温度在80~100℃的固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双重固化层中的纳米粒子包括二氧化硅颗粒、金属氧化物颗粒、金属氟化物颗粒、金属硫化物颗粒、金属氮化物颗粒以及金属颗粒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双重固化层中纳米粒子的粒径为1~400nm;
可选地,所述双重固化层中纳米粒子的粒径为5-200n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硬化层的原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
丙烯酸树脂5-35份、丙烯酸脂类单体0.5-10份、光引发剂0.5-3份以及助剂0.5-5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丙烯酸树脂的官能度大于等于2;
可选地,所述丙烯酸树脂选自环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硅烷改性丙烯酸酯、多元醇类丙烯酸酯、聚烯烃丙烯酸酯、三聚氰胺丙烯酸酯、异氰尿酸丙烯酸酯以及丙烯酸酯化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重固化层的厚度为3.5-4.5μm,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3.5-4.5μm;
所述双重固化层的原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
含有异氰酸酯和聚氨酯的丙烯酸酯树脂28-32份、纳米二氧化硅58-62份、甲基异丁基甲酮240-260份、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2份、羟乙基乙二胺3-5份以及聚二甲基硅氧烷0.4-1份;
所述硬化层的原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
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28-32份、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0.8-1.2份、甲基异丁基甲酮78-83份、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2份、聚二甲基硅氧烷0.2-0.5份以及防污剂2-4份。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光学膜组件,光学膜组件包括基材、保护膜和上述任一种光学膜,所述基材与所述双重固化层接触重叠,所述保护膜与所述表层接触重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学膜和光学膜组件进行具体说明。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学膜,光学膜包括双重固化层和覆盖于所述双重固化层表面的表层。
本申请主要示出两类光学膜,第一类表层为硬化层;第二类表层为AF(Anti-fingerprint,防指纹)层;以下将前述两类光学膜作为两个示例分别进行描述。
第一示例
在该示例中,光学膜包括双重固化层和硬化层;硬化层覆盖于双重固化层的表面。其中,双重固化层的厚度为1-20μm,双重固化层中纳米粒子占双重固化层总质量的60-88%;硬化层的厚度为1-10μm。
双重固化层中纳米粒子占双重固化层总质量的60-88%,即双重固化层固化后,双重固化层中纳米粒子的质量与双重固化层质量之比为60-88%。
例如,纳米粒子占双重固化层总质量的60%、65%、66%、68%、70%、75%、76%、78%、80%、82%、83%、85%、86%、88%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双重固化层中纳米粒子的粒径为1~400nm;即纳米粒子的粒径范围为1~400nm。可选地,双重固化层中纳米粒子的粒径为5-200n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双重固化层的原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双重固化树脂5-50份、纳米粒子10-300份、固化剂0.05-25份和光引发剂0.1-5份以及助剂0.01-4份。
例如,双重固化树脂占双重固化层的原料总重量份的5份、8份、10份、13份、16份、17份、20份、25份、28份、30份、34份、39份、45份、50份等等。
双重固化树脂为光-热固化相结合的树脂,作为示例性地,双重固化树脂可以选用含有异氰酸酯和聚氨酯的丙烯酸酯树脂以及含有羟基和聚氨酯的丙烯酸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含有异氰酸酯和聚氨酯的丙烯酸酯树脂的结构式为:
CH2=CHCOO-R-O-C≡N (Ⅰ)
含有羟基和聚氨酯的丙烯酸酯树脂的结构式为:
CH2=CHCOO-R-OH (Ⅱ)
式(Ⅰ)中R含有1个及以上碳碳双键、1个及以上异氰酸酯的基团;式(Ⅱ)中,R为含有1个及以上碳碳双键、1个及以上羟基的基团。
例如,纳米粒子占双重固化层的原料总重量份的10份、12份、15份、18份、22份、24份、26份、28份、30份、40份、50份、60份、80份、85份、94份、98份、100份、120份、126份、135份、154份、165份、184份、192份、200份、210份、220份、230份、245份、253份、264份、272份、281份、294份、300份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双重固化层在固化过程中,溶剂等成分会挥发,因此,纳米粒子占双重固化层的原料的配比,并非等于前述的双重固化层中纳米粒子占双重固化层总质量的百分比。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纳米粒子占双重固化层的原料总重量可以不为上述的10-300份,满足双重固化层中纳米粒子占双重固化层总质量的60-88%即可。
作为示例性地,纳米粒子包括金纳米二氧化硅,金属氧化物颗粒、金属氟化物颗粒、金属硫化物颗粒、金属氮化物颗粒以及金属颗粒中的至少一种。例如,纳米粒子可以选自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锗、氧化铟、氧化锡、铟锡氧化物、氧化锑、氧化铈、氟化镁、氟化钠等中的至少一种。
原料中还可以添加有机溶剂,有机溶剂例如可以选自异丙醇、丙酮、甲基异丁基甲酮、丁酮、丙二醇甲醚、丙二醇单丁基醚、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中的至少一种。有机溶剂的使用量在此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双重固化层的厚度稀释适配使用。
例如,固化剂占双重固化层的原料总重量份的0.05份、0.1份、1份、2份、3份、6份、8份、12份、15份、18份、21份、23份、25份等等。
固化剂可以选自胺类、酸酐类、咪唑类和潜伏类固化剂的至少一种。例如,固化剂可以选自脂肪胺、芳香胺、双氰胺、酰肼、胍化合物、改性咪唑、改性胺、脲加成物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固化剂选自固化温度在60~120℃的固化剂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固化剂选自固化温度在80~100℃的固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光引发剂占双重固化层的原料总重量份的0.1份、0.2份、0.3份、0.4份、0.5份、0.8份、1份、1.2份、1.5份、1.8份、2份、2.6份、2.9份、3.2份、3.6份、3.9份、4份、4.5份、4.9份、5份等等。
例如,光引发剂可以选自偶氮化合物、过氧化物、过硫酸盐和氧化还原引发剂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光引发剂可以选自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2-甲基-1-[4-(甲基硫代)苯基]-2-(4-吗啉基)-1-丙酮、2-苯基苄-2-二甲基胺-1-(4-吗啉苄苯基)丁酮、4-苯甲酰基-4-甲基-二苯硫醚、2-(4-甲基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苯基)-1-丁酮、1,1-(亚甲基二-4,1-亚苯基)双[2-羟基-2-甲基-1-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2,2-二乙氧基-1-苯己酮、双2,6-二氟-3-吡咯苯基二茂钛、苯甲酰甲酸甲酯、二苯甲酮、4-甲基二苯甲酮、4-苯基二苯甲酮、4-氯二苯甲酮、邻苯甲酰苯甲酸甲酯、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对二甲氨基苯甲酸异辛酯、4,4-双(二乙氨基)苯甲酮、异丙基硫杂蒽酮、2,4-二乙基硫杂蒽酮以及2-乙基蒽醌中的至少一种。
助剂包括流平剂,在一些实施例中,助剂还可以包括润滑剂、抗静电剂、UV吸收剂、光稳定剂、润湿分散剂、防污剂、抗氧化剂和导电剂中的至少一种。助剂占双重固化层的原料总重量份的0.01-4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硬化层的原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
丙烯酸树脂5-35份、丙烯酸脂类单体0.5-10份、光引发剂0.5-3份、助剂0.5-5份。
例如,丙烯酸树脂占硬化层的原料总重量份的5份、6份、8份、10份、12份、15份、18份、20份、22份、25份、26份、28份、30份、32份、35份等等。
例如,丙烯酸脂类单体占硬化层的原料总重量份的0.5份、0.8份、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丙烯酸脂类单体为官能度≥2的丙烯酸酯,例如丙烯酸树脂可以为环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硅烷改性丙烯酸酯、多元醇类丙烯酸酯、聚烯烃丙烯酸酯、三聚氰胺丙烯酸酯、异氰尿酸丙烯酸酯以及丙烯酸酯化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示例性地,光引发剂占硬化层的原料总重量份的0.5份、0.8份、1份、1.2份、1.5份、1.8份、2份、2.6份、2.9份、3份等等。
助剂占硬化层的原料总重量份的0.5-5份。
请参阅上述双重固化层的原料,硬化层中光引发剂、溶剂和助剂的原料可以与上述双重固化层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双重固化层的厚度为1-20μm,硬化层的厚度为1-10μm,作为示例性地,双重固化层的厚度例如可以为1μm、2μm、3μm、5μm、8μm、10μm、12μm、13μm、16μm、17μm、18μm、19μm、20μm等等。
硬化层的厚度例如可以为1μm、2μm、3μm、4μm、5μm、6μm、7μm、8μm、9μm、10μm等等。
增加双重固化层的厚度可以增加硬度,但是双重固化层的厚度过厚会导致柔韧性下降甚至脆性开裂;此外,双重固化层厚度增加会增加制造成本。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双重固化层的厚度为10~20μm的实施例中,为了薄膜的整体翘曲不为P翘,优选硬化层的厚度为5-10μm,且双重固化层的厚度与硬化层的厚度比大于或等于2。
在第一示例中,双重固化层中的双重固化树脂有微弱收缩,占双重固化层总质量的60-88%的纳米粒子可以抵消前述收缩并使双重固化层体积膨胀;通过双重固化层和硬化层的厚度匹配,可以使双重固化层的体积膨胀率大于硬化层的体积膨胀率,使最终得到的光学膜的P翘曲改善。
在本申请第一示例的一些实施例中,双重固化层的厚度为3.5-4.5μm,硬化层的厚度为3.5-4.5μm。
双重固化层的原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
含有异氰酸酯和聚氨酯丙烯酸酯的树脂28-32份、纳米二氧化硅58-62份、甲基异丁基甲酮240-260份、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2份、羟乙基乙二胺3-5份以及聚二甲基硅氧烷0.4-1份。
硬化层的原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
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28-32份、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0.8-1.2份、甲基异丁基甲酮78-83份、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2份、聚二甲基硅氧烷0.2-0.5份以及防污剂2-4份。
第二示例
在该示例中,光学膜包括双重固化层和AF层;AF层覆盖双重固化层的表面。
在第二示例中,双重固化层的厚度、原料等与第一示例相同,请参阅第一示例,在本示例中不再赘述。
在第二示例中,AF层的厚度为15-200nm,例如,AF层的厚度可以为15nm、19nm、25nm、35nm、45nm、60nm、100nm、110nm、120nm、130nm、150nm、160nm、180nm、200nm等等。
在本申请中,不限制AF层的原料,可以任意选择制备AF层的原料制备AF层。
可选地,AF层是以改性全氟聚醚(即全氟聚醚硅烷)形成的涂层,含有-SiOR3基团,-SiOR3基团经水解后形成-SiOH,-SiOH会与双重固化层中的纳米粒子表面的-OH反应,增加AF层的附着力。此外,-SiOH还会与双重固化层中的树脂中的-OH或-NCO反应,进一步增加附着。AF层还可含C=C键,因改性全氟聚醚具有强渗透性,此时AF层的C=C键可与双重固化层的C=C键交联从而增加附着。
在第二示例中,双重固化层中的双重固化树脂有微弱收缩,占双重固化层总质量的60-88%的纳米粒子可以抵消前述收缩并使双重固化层体积膨胀;此外,AF层的厚度为15-200nm,AF层的收缩率小于0.001%(可以忽略不计)。双重固化层的体积膨胀率大于AF层,使最终得到的光学膜的翘曲往非硬化面翘曲。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光学膜组件,光学膜组件包括基材、保护膜和上述第一示例或者第二示例任一个的光学膜,基材与双重固化层连接,保护膜与表层连接。
作为示例性地,基材层的厚度≤80μm,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材层的厚度为10μm~80μm,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材层的厚度为23μm~80μm;例如,基材层的厚度可以为12μm、23μm、38μm、50μm、65μm、75μm等等。基材层的厚度>80μm,因基材挺性大一般P翘小但基材越厚越不利于曲面贴合,因此,一般不使用超过80μm的基材;其次随着基材层减薄,硬度会明显随之下降,为提高硬度性能,硬化层厚度增厚或者使用高官能度树脂等方法使得P翘曲加重。
作为示例性地,基材层的材料可以选自聚乙烯、聚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聚酰亚胺、聚碳酸酯和醋酸纤维素等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不对保护膜的厚度、材料进行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膜组件具有上述第一示例或者第二示例任一个的光学膜的优点。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实施例1提供一种光学膜组件;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提供厚度为23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基材层;
在基材层表面制备厚度为2μm的双重固化层;双重固化层原料中各组分的重量份如下:
双重固化树脂30份(购于上海四峰科技,SUO-1881N),纳米二氧化硅60份(购于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SNOWTEX),甲基异丁基甲酮250份,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5份(购于Irgacure 184),羟乙基乙二胺3份(购于致德化学)和聚二甲基硅氧烷0.6份(购于毕克化学,BYK-370)。
在双重固化层表面制备厚度为3μm的硬化层;硬化层原料中各组分的重量份如下:
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30份(购于长兴材料,6199),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1份(购于长兴材料,EM235-1),甲基异丁基甲酮80份,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5份(购于Irgacure 184),聚二甲基硅氧烷0.2份(购于毕克化学,BYK-370)和防污剂2.8份(购于信越化学,KY-1216,含氟丙烯酸化合物)。
实施例8、实施例9和对比例5,AF层配方为防污剂2份(购于信越化学,KY-1216),溶剂甲基异丁基甲酮98份。
实施例10、实施例11、对比例6和对比例7选用了惠之星内供型号KC0002,厚度50μm的透明基材聚酰亚胺(韩国科隆)。
实施例1-实施例11、对比例1-对比例7分别提供一种光学膜组件,请参阅实施例1和表1,实施例2-实施例7、对比例1-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双重固化层的厚度、表层厚度、二者的厚度比、纳米粒子的占比,详见表1。
表1中:纳米粒子占比=纳米粒子/双重固化层原料除溶剂(甲基异丁基甲酮)外的重量份。
实验例
对实施例1-实施例11、对比例1-对比例7提供的光学膜组件的硬化层进行测试。
翘曲的测量方法采用GB/T 25257-2010光学功能薄膜翘曲度测定方法标准:一层翘曲是指基材+双重固化层,双层翘曲是指基材+双重固化层+硬化层。本申请以翘曲度出现两个点及以上>5mm判定为翘曲改善效果差。
耐磨耗/耐刮擦的评价:以1000gf将钢丝绒#0000、2cm×2cm的耐磨头按压至薄膜的涂层面往返2000次,然后观察薄膜表面的损伤状态并进行判断,以三波长型昼白色荧光灯(National Palook、F.L15EX-N 15W)作为光源,从斜上方用肉眼观察反射光加以判断。其中,O:未观察到损伤;X:观察到压痕未有损伤,处于使用没有问题的水平;N:观察到明显损伤。
硬度测试:参考ASTMD3363-00涂层铅笔硬度的标准测试方法,使用三菱铅笔测试。
动态弯折测试:包括内弯测试R1.5(半径为1.5mm)20万次和外弯测试R5(半径为5mm)15万次。以三波长型昼白色荧光灯(National Palook、F.L 15EX-N 15W)作为光源,从斜上方用肉眼观察反射光加以判断。其中,O:未观察到白化裂纹;N:观察到明显白化裂纹。
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学膜在不降低耐磨、硬度和耐弯折等性能的情况下,均已改善P翘曲。
实施例1至实施例5和对比例2、对比例3表明在表层为硬化层,硬化层的厚度为3μm≤δ2≤4μm时,可通过调整双重固化层厚度和纳米粒子的添加量,从而来改善光学膜的P翘。
实施例6、实施例7和对比例1、对比例4表明硬化层的厚度为5μm≤δ2≤10μm,也可通过调整双重固化层厚度和纳米粒子的添加量改善翘曲,其中所述双重固化层的厚度10μm≤δ1≤20μm,且所述双重固化层的厚度与所述硬化层的厚度比大于或等于2。
实施例8、实施例9和对比例5表明:a、表层为AF层会影响光学膜的耐磨性能,这是因为AF层厚度太薄与双重固化层表面反应的活性基团减小,从而与双重固化层附着变差导致与双重固化层的摩擦力增大导致划伤产生;b、双重固化层中的纳米粒子受热膨胀,然后AF层会有热固化且温度高(≥80℃),导致双重固化层的纳米粒子继续膨胀,因此更加有利于改善光学膜的P翘。
实施例10、实施例11和对比例6、对比例7表明:在不降低表面的硬度、耐磨和耐弯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双重固化层厚度和配方、表层的厚度从而来改善光学膜的P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包括双重固化层和覆盖于所述双重固化层表面的表层;
所述双重固化层的厚度为1-20μm,所述双重固化层中纳米粒子占所述双重固化层总质量的60-88%;
所述表层为硬化层,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1-10μm;或者,所述表层为AF层,所述AF层的厚度为15-200nm;
所述双重固化层的原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双重固化树脂5-50份、纳米粒子10-300份、固化剂0.05-25份、光引发剂0.1-5份以及助剂0.01-4份;所述双重固化层中的纳米粒子包括二氧化硅颗粒、金属氧化物颗粒、金属氟化物颗粒、金属硫化物颗粒、金属氮化物颗粒以及金属颗粒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硬化层的原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丙烯酸树脂5-35份、丙烯酸脂类单体0.5-10份、光引发剂0.5-3份以及助剂0.5-5份;
所述AF层的原料包括改性全氟聚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为硬化层,所述双重固化层的厚度10μm≤δ1≤20μm,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5μm≤δ2≤10μm,且所述双重固化层的厚度与所述硬化层的厚度比大于或等于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重固化树脂选自含有异氰酸酯和聚氨酯的丙烯酸酯树脂以及含有羟基和聚氨酯的丙烯酸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选自胺类固化剂、酸酐类固化剂、咪唑类固化剂和潜伏类固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选自固化温度在60~120℃的固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选自固化温度在80~100℃的固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重固化层中纳米粒子的粒径为1~400n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重固化层中纳米粒子的粒径为5-200n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树脂的官能度大于等于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树脂选自环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硅烷改性丙烯酸酯、多元醇类丙烯酸酯、聚烯烃丙烯酸酯、三聚氰胺丙烯酸酯、异氰尿酸丙烯酸酯以及丙烯酸酯化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重固化层的厚度为3.5≤δ1≤4.5μm,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3.5≤δ2≤4.5μm;
所述双重固化层的原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
含有异氰酸酯和聚氨酯的丙烯酸酯树脂28-32份、纳米二氧化硅58-62份、甲基异丁基甲酮240-260份、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2份、羟乙基乙二胺3-5份以及聚二甲基硅氧烷0.4-1份;
所述硬化层的原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
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28-32份、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0.8-1.2份、甲基异丁基甲酮78-83份、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2份、聚二甲基硅氧烷0.2-0.5份以及防污剂2-4份。
12.一种光学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组件包括基材、保护膜和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所述基材与所述双重固化层接触重叠,所述保护膜与所述表层接触重叠。
CN202210974082.4A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光学膜和光学膜组件 Active CN1152868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74082.4A CN115286835B (zh)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光学膜和光学膜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74082.4A CN115286835B (zh)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光学膜和光学膜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86835A CN115286835A (zh) 2022-11-04
CN115286835B true CN115286835B (zh) 2024-02-20

Family

ID=83830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74082.4A Active CN115286835B (zh)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光学膜和光学膜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8683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6571A (zh) * 2009-10-27 2012-07-18 3M创新有限公司 具有抗翘曲表面的光学膜
CN104199128A (zh) * 2014-08-21 2014-12-10 昆山乐凯锦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硬化膜
JP2019034422A (ja) * 2017-08-10 2019-03-07 日本製紙株式会社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CN109824932A (zh) * 2018-12-31 2019-05-31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抗翘曲光学基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9090B (zh) * 2010-11-30 2012-07-25 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 一种光学硬化膜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6571A (zh) * 2009-10-27 2012-07-18 3M创新有限公司 具有抗翘曲表面的光学膜
CN104199128A (zh) * 2014-08-21 2014-12-10 昆山乐凯锦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硬化膜
JP2019034422A (ja) * 2017-08-10 2019-03-07 日本製紙株式会社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CN109824932A (zh) * 2018-12-31 2019-05-31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抗翘曲光学基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86835A (zh) 2022-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53520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capacitive touch panel, capacitive touch panel
US9080058B2 (en) Hard coating film, hard coating agent, and polarizing plate including the hard coating film
US20180346760A1 (en) Composition for making hard coating layer
TWI274662B (en) Laminated film, filter for display and display
US20090004478A1 (en) Flexible hardcoat compositions, articles, and methods
TWI541533B (zh) 耐指紋性防反射膜
EP3560707B1 (en) Transparent resin substrate
KR101459121B1 (ko) 하드코팅필름, 이에 포함되는 하드코팅필름용 조성물,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EP1559731A1 (en) Resin composition, transfer material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shaped item
KR20090118724A (ko) 내찰상성 및 표면 슬립성이 우수한 반사방지필름
KR20100112740A (ko) 저반사 필름
JP6369187B2 (ja) インサート成型用耐指紋性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樹脂成型品
JP2020512415A (ja) アクリルポリマーに水素結合したウレタンオリゴマーを含む可撓性ハードコート
EP3783395B1 (en) Antireflective plate
JP2010095569A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硬化物及び物品
EP2963460B1 (en) Plastic lens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CN115746370A (zh) 一种哑光硬化半透明光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86835B (zh) 一种光学膜和光学膜组件
EP2980164B1 (en) Optical member with a hard coat film
JP4503216B2 (ja) 光学用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KR20080008930A (ko) 반사방지필름용 코팅제 및 반사방지필름
CN111844989B (zh) 塑料层压体及其制造方法和塑料成型体
JP2017207699A (ja) 耐指紋性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CN112708342A (zh) 一种适合不同胶系的可印刷硬化膜配方及印刷膜
JP2008120011A (ja)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5000 building 4, 988 Qingfeng Road, Cicheng Town, Jiangbei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Ningbo Huizhix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000 building 4, 988 Qingfeng Road, Cicheng Town, Jiangbei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NINGBO HUGHSTAR ADVANCED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