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80746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80746A
CN115280746A CN202180019782.1A CN202180019782A CN115280746A CN 115280746 A CN115280746 A CN 115280746A CN 202180019782 A CN202180019782 A CN 202180019782A CN 115280746 A CN115280746 A CN 1152807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output
electronic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97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长谷和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2807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807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77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for detecting open or closed state or particular intermediate positions assumed by movable parts of the enclosure, e.g. detection of display lid position with respect to main body in a laptop, detection of opening of the cover of battery compart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2External expansion units, e.g. docking st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4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detachable, e.g. for remote u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3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signal or power between the different housings, e.g. details of wired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ssage of cab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电子设备具备与外部设备进行电波的收发的一个或者多个无线通信模块、对一个或者多个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进行控制的输出控制部、对电子设备的利用状态进行检测的状态探测部和对ID信息进行识别的ID识别部,输出控制部基于由状态探测部检测出的利用状态和被ID识别部识别出的ID信息来控制一个或者多个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平板设备PC或者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搭载有无线WAN以及无线LAN等无线通信模块。担心无线通信模块的天线所辐射的电磁波给生物体造成的影响。因此,各国家的相关机关制定了由于人体被电磁波照射而单位时间内单位质量的组织所吸收的能量即比吸收率(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接近传感器并在接近人体的情况下使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下降的电子设备。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551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的电子设备在高效地控制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这一点上仍有改善的余地。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控制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的电子设备。
本公开的电子设备具备:一个或者多个无线通信模块,与外部设备进行电波的收发;输出控制部,对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进行控制;状态探测部,对电子设备的利用状态进行检测;和ID识别部,对ID信息进行识别,所述输出控制部基于由所述状态探测部检测出的所述利用状态和由所述ID识别部识别出的所述ID,对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无线通信模块的所述输出进行控制。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控制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的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电子设备的外观的概略图。
图2是示出图1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图1的电子设备的平板设备状态的概略图。
图4是示出图1的电子设备的笔记本电脑状态的概略图。
图5是示出图1的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的表。
图6是示出图1的电子设备中的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控制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图1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的变形例的框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2涉及的电子设备的外观的概略图。
图9是示出图8的电子设备的可翻转状态的概略图。
图10是示出图8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11是示出图8的电子设备中的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控制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涉及的电子设备的概略图。
图13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14是示出图13的电子设备的天线的配置的图。
图15是示出图13的按照每个国家的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的表。
图16是示出与图8的电子设备的第1壳体和第2壳体的打开角度相应的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完成本公开的经过)
在搭载无线LAN或者无线WAN等无线通信模块的电子设备中,对于由天线21a辐射的电磁波,按照每个国家规定了所允许的比吸收率(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所谓SAR,是指每单位时间由人体的单位质量吸收的电磁波能量。
例如,在北美(美国、加拿大)或者韩国,将相对于人体的局部暴露的SAR规定为平均1g生物体组织在1.6W/kg以下。此外,在欧洲、大洋洲各国、或者日本等,规定为平均10g生物体组织在2.0W/kg以下。
例如,像平板设备PC这样由触摸面板等进行输入输出的电子设备与像笔记本电脑PC这样由键盘等进行输入输出的电子设备相比较,具有使用时与人体的距离变近的倾向。因而,特别是,在平板设备PC中,为了满足SAR规定,要求使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下降。
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子设备是如下结构,即,使用接近传感器,在人体和电子设备比给定的距离更接近的情况下,通过使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下降,从而满足SAR规定。
例如,在使用接近传感器的情况下,由于误探测等,在也可以不控制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的情况下会变为低输出,在高效地控制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这一点上存在课题。
此外,研究了如下方法,即,在电子设备中配置多个天线,例如,根据显示方向、保持方向或者设置状况等的电子设备的使用状况来决定中止使用的天线。在该情况下,在电子设备中搭载多个天线,因此存在制造成本会变高的课题。此外,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状况而产生不被使用的天线,因此在电子设备中需要配置多个天线的空间,存在难以小型化的课题。
因此,为了满足SAR规定,本发明人设计了一种高效地控制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的结构的电子设备,完成了以下的发明。
本公开的电子设备具备:一个或者多个无线通信模块,与外部设备进行电波的收发;输出控制部,对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进行控制;状态探测部,对电子设备的利用状态进行检测;和ID识别部,对ID信息进行识别。所述输出控制部基于由所述状态探测部检测出的所述利用状态和由所述ID识别部识别出的所述ID信息,对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无线通信模块的所述输出进行控制。
根据该结构,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控制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的电子设备。
所述ID识别部也可以对所述电子设备所位于的国家或者地区进行识别。
根据该结构,能够进行根据电子设备所位于的国家或者地区的不同而不同的无线通信模块的控制。
进而,也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具备获取位置信息的位置信息获取部,所述ID识别部基于所述位置信息来识别所述电子设备所位于的国家或者地区。
根据该结构,能够基于获取到的位置信息来识别国家或者地区并进行无线通信模块的控制。
也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包含:第1设备,具有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无线通信模块、所述输出控制部、所述状态探测部和所述ID识别部;和第2设备,与所述第1设备连接,所述利用状态包含所述第1设备和所述第2设备未连接的第1状态、以及所述第1设备和所述第2设备相连接的第2状态。
根据该结构,能够基于第1设备和第2设备有无连接来控制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
也可以是,在由所述状态探测部检测出所述第1状态时,与检测出所述第2状态时相比,所述输出控制部降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无线通信模块的所述输出。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第1状态和第2状态下改变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
也可以是,所述第1设备为具有显示部的平板设备,所述第2设备为具有输入部的主体部。
根据该结构,在能够装卸平板设备的电子设备中,能够在以平板设备单体使用的情况下使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下降。
也可以是,所述第1设备为具有显示部的平板设备,所述第2设备为与所述第1设备连接的车载器或者支架。
根据该结构,在能够将平板设备连接于车载器或者支架的情况下,能够在以平板设备单体使用时使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下降。
也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1壳体,具有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无线通信模块、所述输出控制部、所述状态探测部、所述ID识别部和显示部;和第2壳体,经由铰链与所述第1壳体以能够相互转动的方式连接,具有输入部,所述利用状态包含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对置配置且所述显示部露出的第3状态、以及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在转动方向上分离的第4状态。
根据该结构,在第3状态和第4状态的利用状态下能够使用的电子设备中,能够基于利用状态来控制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
所述状态探测部也可以具有对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所成的打开角度进行检测的磁传感器。
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检测第3状态和第4状态。
所述输出控制部也可以基于所述打开角度来控制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无线通信模块的所述输出。
根据该结构,能够根据第1壳体和第2壳体的打开角度更灵活地控制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
也可以是,在由所述状态探测部检测出所述第3状态时,与检测出所述第4状态时相比,所述输出控制部降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无线通信模块的所述输出。
根据该结构,在检测出第3状态时,能够降低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公开的电子设备1的外观的概略图。图2是示出图1的电子设备1的内部结构的框图。图3是示出图1的电子设备1的平板设备状态的概略图。图4是示出图1的电子设备1的笔记本电脑状态的概略图。
[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包含具有显示部4的平板设备2和具有键盘5的主体部3。平板设备2和主体部3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连接。另外,平板设备2相当于本公开的“第1设备”,主体部3相当于本公开的“第2设备”。如图2所示,平板设备2具有无线通信模块21、输出控制部22、状态探测部23和ID识别部24。此外,主体部3具有第2连接部31以及控制部32。
电子设备1也能够以相当于本公开的“第1设备”的平板设备2单体来使用。电子设备1通过进一步地将平板设备2与相当于本公开的“第2设备”的主体部3连接,从而能够像包含键盘5和显示部4的笔记本电脑PC那样使用(参照图4)。即,电子设备1能够在图3所示的平板设备状态和图4所示的笔记本电脑状态下使用。
所谓平板设备状态,是平板设备2和主体部3未连接而分离,以平板设备2单体使用的状态。通过显示部4的触摸面板等进行向电子设备1的输入输出。平板设备状态相当于本公开的“第1状态”。
所谓笔记本电脑状态,是平板设备2和主体部3相连接,平板设备2和主体部3打开的状态。在笔记本电脑状态下,平板设备2插入到主体部3的插口6,由此平板设备2和主体部3相连接。在笔记本电脑状态下,能够使用键盘5进行向电子设备1的输入输出。键盘5为输入部的一例。笔记本电脑状态相当于本公开的“第2状态”。另外,将平板设备2插入到主体部3的插口6,平板设备2和主体部3对置配置,且平板设备2的显示部4和主体部3的键盘5均未露出的状态称为收纳状态。
在电子设备1的利用状态为平板设备状态的情况下,使用显示部4的触摸面板等进行输入输出,因此有时电子设备1和人体的距离会变近。因而,在电子设备1的利用状态为平板设备状态(第1状态)的情况下,若考虑到SAR规定,则优选使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下降。另一方面,在笔记本电脑状态(第2状态)下,假定电子设备1与人体分离某种程度的距离而使用,因此即便不使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下降,也能够满足SAR规定。此外,SAR规定是在电子设备被使用的状态下定义的,因此在收纳状态下也可以不控制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
<无线通信模块>
无线通信模块21与外部设备进行电波的收发。例如,通过无线LAN或者无线WAN等的功能,能够将电子设备1连接于因特网等。无线通信模块21与天线21a连接,通过天线21a来进行电波的收发。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在一个天线21a连接有一个无线通信模块21,但天线以及无线通信模块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此。
<输出控制部>
输出控制部22对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进行控制。例如,在美国或者加拿大等SAR的规定值低的国家中,通过使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下降,从而能够控制为成为给定的SAR以下。输出控制部22基于后述的由状态探测部23检测出的电子设备1的利用状态和由ID识别部识别出的ID信息(国家ID),控制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
输出控制部22例如能够由CPU、MPU、DSP、FPGA、ASIC等构成。输出控制部22的功能既可以仅由硬件构成,也可以通过组合硬件和软件来实现。输出控制部22通过读出输出控制部22内的未图示的存储区中保存的数据、程序并进行各种运算处理,从而实现给定的功能。
图5是示出图1的电子设备1的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限制的表。如图5的表所示,输出控制部22根据电子设备1所位于的国家来控制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在图5的表中,在输出限制的列记载为“低输出A”、“低输出B”的国家将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控制为低输出。虽然低输出A和低输出B表示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的大小根据SAR的规定值而不同,但在低输出A和低输出B中输出的大小也可以相同。另一方面,在图5的表中,在输出限制的列记载为“标准输出”的国家或者地区将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设为标准输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标准输出,是指对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没有特别控制。另外,也可以根据法规的变更等来变更图5中的各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输出限制的值。在图5中,例如,在日本的SAR的规定值变更而将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控制为低输出的情况下,能够将图5的表格的日本的输出限制从“标准输出”变更为“低输出A”或者“低输出B”。这样,通过维护图5的表格,从而能够灵活地应对各国家或者地区的法规的变更等。
<状态探测部>
状态探测部23对电子设备1的利用状态进行检测。在本实施方式中,状态探测部23包含第1连接部23a和控制部23b。
第1连接部23a例如是配置于平板设备2的连接端子。在主体部3配置有第2连接部31,通过第1连接部23a和第2连接部31连接,从而平板设备2和主体部3电连接。
控制部23b基于第1连接部23a和第2连接部31有无连接来确定电子设备1的利用状态。控制部23b例如能够由CPU、MPU、DSP、FPGA、ASIC等构成。控制部23b的功能既可以仅由硬件构成,也可以通过组合硬件和软件来实现。控制部23b通过读出控制部23b内的未图示的存储区中保存的数据、程序并进行各种运算处理,从而实现给定的功能。
例如,在第1连接部23a和第2连接部31相连接的情况下,主体部3的控制部32具有将从主体部3的键盘5输入的输入内容传递给平板设备2的控制部23b的作用。主体部3的控制部32是与平板设备2的控制部23b同样的结构。
状态探测部23的控制部23b基于第1连接部23a和第2连接部31有无电连接来检测电子设备1的利用状态。例如,在第1连接部23a和第2连接部31未连接的情况下,状态探测部23检测出电子设备1为第1状态。在第1连接部23a和第2连接部31相连接的情况下,状态探测部23检测出是第2状态。
<ID识别部>
ID识别部24对ID信息进行识别。在本实施方式中,ID识别部24对表示电子设备1所位于的国家或者地区的国家ID进行识别。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国家ID相当于本公开的“ID信息”。国家ID例如能够存储于电子设备1包含的未图示的存储装置等。此外,国家ID的初始值例如能够根据电子设备1的发货目的地而预先设定。
ID识别部24能够对设定于电子设备1的国家ID进行识别,确定电子设备1所位于的国家或者地区。输出控制部22基于由ID识别部24识别出的国家或者地区的信息来控制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
[动作]
参照图5以及图6,对电子设备1中的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控制的动作进行说明。图6是示出图1的电子设备1中的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控制的流程图。
若电子设备1启动,则通过ID识别部24来识别设定于电子设备1的国家ID(步骤S100)。输出控制部22基于由ID识别部24识别出的国家ID来判定是否为输出限制国家(步骤S101)。是否为输出限制国家的判定基于图5的表所示的表格来执行。图5的表格例如能够保存于输出控制部22内的存储区。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由ID识别部24识别出的国家为北美或者韩国的情况下,由于有输出限制,因此在步骤S101中成为“是”。另一方面,在由ID识别部24识别出的国家为北美或者韩国以外的情况下,由于无输出限制,因此在步骤S101中成为“否”。在无输出限制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8,输出控制部22将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设为标准输出。
在由ID识别部24识别出的国家为有输出限制的国家的情况下,通过状态探测部23来检测电子设备1的利用状态(步骤S102)。输出控制部22判定由状态探测部23检测出的利用状态是否为平板设备状态(步骤S103)。在判定为不是平板设备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103的“否”),输出控制部22将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设为标准输出(步骤S107)。在判定为是平板设备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103的“是”),输出控制部22将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设为低输出(步骤S104)。
所谓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为低输出,是指通过输出控制部22而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被降低。在由状态探测部23检测出平板设备状态(第1状态)时,与检测出笔记本电脑状态(第2状态)时相比,输出控制部22降低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
例如,在由ID识别部24识别出的国家为北美且利用状态为平板设备状态的情况下,输出控制部22使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从标准输出下降,以便满足北美的SAR规定值即1.6W/kg(平均1g)。关于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的大小,不仅是标准输出或者低输出这两种,也可以根据各国家的SAR规定值而设定不同的值。
接下来,通过状态探测部23来进行电子设备1的利用状态是否被变更的判定(步骤S105)。若电子设备1的利用状态被变更(步骤S105的“是”),则返回到步骤S103。在电子设备1的利用状态未被变更的情况下(步骤S105的“否”),输出控制部22使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固定(步骤S106)。若电子设备1的电源变为断开,则处理结束。
(变形例)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涉及的电子设备1a的框图。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1a也可以具有获取位置信息的位置信息获取部25。位置信息获取部25例如能够接收GPS信号来确定电子设备1所位于的国家或者地区。或者,也可以获取无线接入点的位置信息,基于该位置信息来识别电子设备1所位于的国家或者地区。
在电子设备1a中,基于由位置信息获取部25获取到的位置信息来更新国家ID。ID识别部24能够根据被更新的国家ID来识别电子设备1a所位于的国家或者地区。
在该情况下,在预先设定的国家ID所表示的国家或者地区以外使用电子设备1a的情况下,自动地更新国家ID。因而,例如,在从图5的表中为“标准输出”的国家或者地区移动到“低输出A”或者“低输出B”的国家或者地区的情况或者相反的情况下,可以不手动地更新国家ID。因此,即便在跨输出限制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地使用电子设备1a的情况下,输出控制部22也能够基于国家ID和利用状态而适当地控制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
[效果]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控制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的电子设备。
此外,通过状态探测部23检测电子设备1的利用状态,由此能够基于利用状态来控制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例如,在有时电子设备1和人体的距离变近的平板设备状态的情况下,能够使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下降。
此外,由于基于利用状态来控制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因此也可以不使用接近传感器等部件。通过不使用接近传感器等地控制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从而能够不使用成本高的部件地提供满足SAR规定的电子设备。
此外,由于不使用接近传感器等,因此部件个数变少,电子设备1容易小型化。
此外,ID识别部24所识别的信息并不限定于国家ID,只要是用于对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进行控制的识别ID即可。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平板设备2和主体部3能够装卸的结构的电子设备1进行了说明,但电子设备并不限定于能够装卸的结构。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在无线通信模块21连接有一个天线21a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无线通信模块21连接有多个天线。此外,无线通信模块21的天线21a也可以能够接收GPS信号。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输出控制部22将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控制为标准输出或者低输出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例如在使无线通信模块21变为低输出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输出值根据每个国家的规定值而变化。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状态探测部23根据第1连接部23a和第2连接部31有无电连接来判定电子设备1的利用状态的结构,但状态探测部23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状态探测部23例如也可以根据开关等来判定第1连接部23a和第2连接部31有无物理连接。
进而,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电子设备1、1a将平板设备2和主体部3连接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电子设备1、1a例如能够以车载器状态以及支架状态来使用。所谓车载器状态,是将平板设备2与用来向汽车搭载的周边设备即车载器连接的状态。所谓支架状态,是将平板设备2与用来充电或者用来作为工作台使用的周边设备即支架连接的状态。车载器以及支架相当于本公开的“第2设备”,车载器状态以及支架状态相当于本公开的“第2状态”。
(实施方式2)
参照图8~图11对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或者等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进行说明。此外,在实施方式2中,省略与实施方式1重复的记载。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2涉及的电子设备1b的外观的概略图。图9是示出图8的电子设备1b的可翻转状态的概略图。图10是示出图8的电子设备1b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在实施方式2中,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在于,如图8~图10所示,电子设备1b具有第1壳体20和经由铰链7与第1壳体20以能够相互转动的方式连接的第2壳体30,第1壳体20的状态探测部28具有磁传感器23c,第2壳体30具有磁铁33。
在本实施方式中,状态探测部28包含对第1壳体20和第2壳体30所成的打开角度进行检测的磁传感器23c。具体地,如图10所示,状态探测部28具有与控制部23b电连接的磁传感器23c。此外,在第2壳体30中配置有磁铁33。通过磁传感器23c和磁铁33能够检测第1壳体20和第2壳体30的打开角度。在状态探测部23中,通过磁传感器23c来检测磁铁33的磁通的方向,控制部23b基于由磁传感器23c检测出的磁通的方向来确定第1壳体20和第2壳体30的打开角度。所谓打开角度,是经由铰链7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的第1壳体20和第2壳体30所成的角度。
如图8所示,当第1壳体20和第2壳体30在转动方向上分离的状态时,即,当第1壳体20和第2壳体30打开的状态时,状态探测部23将电子设备1b的利用状态判定为是笔记本电脑状态。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第1壳体20从图8的状态向箭头的方向(显示部4和键盘5远离的方向)旋转。若使第1壳体20旋转,则如图9所示,第1壳体20和第2壳体30对置配置。这样,在第1壳体20和第2壳体30对置配置且显示部4露出的情况下,状态探测部23将电子设备1b的利用状态判定为是可翻转状态。在可翻转状态下,第1壳体20和第2壳体30的打开角度成为360度。在可翻转状态下,显示部4和作为输入部的键盘5分别露出,与显示部4相反侧的第1壳体20的背面和与键盘5相反侧的第2壳体30的背面重叠。
在可翻转状态下,与实施方式1的平板设备状态同样地,通过显示部4的触摸面板等来进行向电子设备1b的输入输出。因而,在电子设备1b的利用状态为可翻转状态(第3状态)的情况下,若考虑SAR规定,则优选使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下降。另一方面,在笔记本电脑状态(第4状态)下,假定电子设备1与人体分离某种程度的距离地使用,因此即便不使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下降,也能够满足SAR规定。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可翻转状态相当于本公开的“第3状态”,笔记本电脑状态相当于本公开的“第4状态”。
[动作]
图11是示出图8的电子设备1b中的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控制的流程图。参照图11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控制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1的步骤S200~步骤S202以及步骤S204~步骤S208分别与实施方式1的步骤S100~步骤S102以及步骤S104~步骤S108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步骤S203中,状态探测部23判定电子设备1b的利用状态是否为可翻转状态。在判定为不是可翻转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203的“否”),输出控制部22将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设为标准输出(步骤S207)。在判定为是可翻转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203的“是”),输出控制部22将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设为低输出(步骤S204)。
所谓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为低输出,是指通过输出控制部22而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被降低。在由状态探测部23检测出可翻转状态(第3状态)时,与检测出笔记本电脑状态(第4状态)时相比,输出控制部22降低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
(变形例)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涉及的电子设备1c的概略图。如图12所示,在电子设备1c中,将第1壳体20从第2壳体30暂时卸除,在使第1壳体20绕着图12所示的轴Z旋转了180度的状态下再次与第2壳体30连接。通过从该状态起以第1壳体20覆盖第2壳体30的键盘5侧的方式将第1壳体20和第2壳体30闭合,从而能够将电子设备1c设为可翻转状态(第3状态)。此时,第1壳体20和第2壳体30的打开角度为0度。在该情况下,虽然显示部4露出,但键盘5被第1壳体20覆盖而不露出。
[效果]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在能够通过铰链7改变第1壳体20和第2壳体30的打开角度的电子设备1b、1c中,在可翻转状态(第3状态)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下降。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在第1壳体20配置有磁传感器23c且在第2壳体30配置有磁铁33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第1壳体20配置有磁铁,在第2壳体30配置有磁传感器。此外,磁传感器23c以及磁铁33也可以分别配置有多个。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磁传感器23c以及磁铁33对第1壳体20和第2壳体30的打开角度进行了检测,但只要是能够对第1壳体20和第2壳体30的打开角度进行检测的部件即可,例如可以是角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或者加速度传感器等。
此外,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既可以组合在一起,也可以分别单独实施。
(实施方式3)
参照图13~图15对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另外,在实施方式3中,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或者等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进行说明。此外,在实施方式3中,省略与实施方式1重复的记载。
图13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电子设备1d的内部结构的框图。图14是示出图13的电子设备1d的天线的配置的图。图15是示出按照由图13的电子设备1d的ID识别部24识别出的每个国家的无线通信模块26、27的输出的表。
在实施方式3中,如图13所示,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在于,电子设备1d具有2个无线通信模块26、27。无线通信模块26与2个天线26a、26b连接,无线通信模块27与2个天线27a、27b连接。如图14所示,各个天线26a~27b配置于平板设备2。另外,图14的天线26a~27b的配置为一例,天线26a~27b的配置位置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线通信模块26为无线LAN用的模块,无线通信模块27为无线WAN用的模块。
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由ID识别部24识别出的每个国家ID,分别控制无线通信模块26以及无线通信模块27的输出。如图15的表所示,能够在无线通信模块26(无线LAN)和无线通信模块27(无线WAN)中设为不同的输出控制。
例如,对于日本,虽然在无线LAN的情况下不会超过SAR规定值,但在无线WAN的情况下有时超过SAR规定值。因此,如图15的表所示,在由ID识别部24识别出的国家ID表示日本的情况下,输出控制部22基于电子设备1d的利用状态,对无线通信模块27进行使输出下降的控制。另一方面,对无线通信模块26,输出控制部22不使输出下降。
[效果]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基于由ID识别部24识别出的国家,在2个无线通信模块26、27之中有可能超过按照每个国家的SAR规定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输出控制部22而使输出下降。即便在电子设备1d具有多个无线通信模块的情况下,也能够不使用传感器等部件地进行输出控制。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电子设备1d具有2个无线通信模块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无线通信模块也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
(实施方式4)
参照图16对实施方式4进行说明。另外,在实施方式4中,对于与实施方式2相同或者等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进行说明。此外,在实施方式4中,省略与实施方式2重复的记载。
图16是示出与图1的电子设备1的第1壳体20和第2壳体30的打开角度相应的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的表。
在实施方式4中,与实施方式2的不同点在于,基于第1壳体20和第2壳体30所成的打开角度来控制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所谓打开角度是指,将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中说明的图12的电子设备1c为可翻转状态(显示部4露出但键盘5不露出的状态)下的第1壳体20和第2壳体30所成的角度设为0度时,第1壳体20和第2壳体30所成的角度。
在图16中,低输出1中的输出最小,按照低输出2、低输出3、低输出4、标准输出的顺序,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依次变大。从可翻转状态到打开角度为15度,通过输出控制部22将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控制为最低。在打开角度为0度~180度的情况下,根据打开角度进行控制,使得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阶段性地变大。若打开角度超过180度,则无线通信模块21被控制为标准输出。另外,在实施方式2的图9所示的电子设备1b的可翻转状态(显示部4和键盘5均露出的状态)下,第1壳体20和第2壳体30所成的打开角度为360度,因此在打开角度为0度~180度的情况下将无线通信模块21控制为标准输出,伴随着打开角度从180度向360度变大而控制为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变低即可。
关于打开角度,使用上述的图10所示的磁传感器23c等,由状态探测部28进行检测。
[效果]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更灵活地控制无线通信模块21的输出。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能够广泛应用于搭载了无线通信模块的电子设备。
符号说明
1、1a~1d 电子设备;
2 平板设备;
3 主体部;
4 显示部;
5 键盘;
7 铰链;
20 第1壳体;
21、26、27 无线通信模块;
21a、26a、26b、27a、27b 天线;
22 输出控制部;
23、28 状态探测部;
23c 磁传感器;
24 ID识别部;
25 位置信息获取部;
30 第2壳体。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设备,具备:
一个或者多个无线通信模块,与外部设备进行电波的收发;
输出控制部,对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进行控制;
状态探测部,对电子设备的利用状态进行检测;和
ID识别部,对ID信息进行识别,
所述输出控制部基于由所述状态探测部检测出的所述利用状态和由所述ID识别部识别出的所述ID信息,对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无线通信模块的所述输出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ID识别部对所述电子设备所位于的国家或者地区进行识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还具备获取位置信息的位置信息获取部,
所述ID识别部基于所述位置信息来识别所述电子设备所位于的国家或者地区。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电子设备包含:
第1设备,具有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无线通信模块、所述输出控制部、所述状态探测部和所述ID识别部;和
第2设备,与所述第1设备连接,
所述利用状态包含所述第1设备和所述第2设备未连接的第1状态、以及所述第1设备和所述第2设备相连接的第2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在由所述状态探测部检测出所述第1状态时,与检测出所述第2状态时相比,所述输出控制部降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无线通信模块的所述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第1设备为具有显示部的平板设备,
所述第2设备为具有输入部的主体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第1设备为具有显示部的平板设备,
所述第2设备为与所述第1设备连接的车载器或者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电子设备具有:
第1壳体,具有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无线通信模块、所述输出控制部、所述状态探测部、所述ID识别部和显示部;和
第2壳体,经由铰链与所述第1壳体以能够相互转动的方式连接,具有输入部,
所述利用状态包含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对置配置且所述显示部露出的第3状态、以及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在转动方向上分离的第4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状态探测部具有:磁传感器,对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所成的打开角度进行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输出控制部基于所述打开角度来控制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无线通信模块的所述输出。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在由所述状态探测部检测出所述第3状态时,与检测出所述第4状态时相比,所述输出控制部降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无线通信模块的所述输出。
CN202180019782.1A 2020-03-23 2021-02-16 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28074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51159 2020-03-23
JP2020051159 2020-03-23
PCT/JP2021/005596 WO2021192729A1 (ja) 2020-03-23 2021-02-16 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80746A true CN115280746A (zh) 2022-11-01

Family

ID=77892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9782.1A Pending CN115280746A (zh) 2020-03-23 2021-02-16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04195A1 (zh)
JP (1) JP7422284B2 (zh)
CN (1) CN115280746A (zh)
WO (1) WO20211927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1721020S (ja) * 2021-06-01 2022-07-29 携帯用電子計算機接続端子付きキーボード
USD1020761S1 (en) * 2022-06-28 2024-04-02 Geta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Keyboard dock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05848A (ja) * 2005-06-21 2007-01-11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2759955A (zh) * 2011-04-28 2012-10-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无线电波强度控制方法
JP2015046840A (ja) * 2013-08-29 2015-03-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エネルギー制御方法、及びエネルギー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5114718A (ja) * 2013-12-09 2015-06-22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型情報処理装置、そのアンテナ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が実行可能なプログラム
US20180103436A1 (en) * 2016-10-06 2018-04-12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program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10875963A (zh) * 2018-08-29 2020-03-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94559B2 (ja) * 2008-02-28 2012-12-12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5662380B2 (ja) 2012-06-08 2015-01-28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無線端末装置のアンテナ出力を制御する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無線端末装置
JP2016048413A (ja) 2014-08-27 2016-04-07 株式会社東芝 システム、仮想デスクトップ環境選択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US9552020B2 (en) 2014-11-26 2017-01-2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Electronic apparatus
JP6011832B1 (ja) 2016-01-14 2016-10-1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携帯通信端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05848A (ja) * 2005-06-21 2007-01-11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2759955A (zh) * 2011-04-28 2012-10-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无线电波强度控制方法
JP2015046840A (ja) * 2013-08-29 2015-03-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エネルギー制御方法、及びエネルギー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5114718A (ja) * 2013-12-09 2015-06-22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型情報処理装置、そのアンテナ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が実行可能なプログラム
US20180103436A1 (en) * 2016-10-06 2018-04-12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program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10875963A (zh) * 2018-08-29 2020-03-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1192729A1 (zh) 2021-09-30
WO2021192729A1 (ja) 2021-09-30
JP7422284B2 (ja) 2024-01-26
US20230004195A1 (en) 2023-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00419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7262736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JP2010216176A (ja)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US9548532B2 (en) Antenna apparatus having sensing component coupled to first antenna component to additionally act as second antenna component and related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
US7847741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operation control method
US7953371B2 (en) Lo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combined with antenna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JP4620010B2 (ja) 無線機器、アンテナ切替器及び無線電波受信方法
US20100060532A1 (en) Vehicle holder with wireless signal enhancement function
US8879722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arpiece
WO2013165419A1 (en) Controll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from a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1012822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WO2006048972A1 (ja) 表示装置
US6344825B1 (en) Antenna apparatus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9102285B2 (en) Hous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in automotive fuses
JP2003166826A (ja) 折り畳み式携帯端末の開閉検知スイッチ
JP4771966B2 (ja) 携帯端末装置
EP1860605A4 (en) ELECTRONIC MONEY SYSTEM,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MOBILE TERMINAL DEVICE
WO2008029461A1 (fr) Dispositif ic sans contact
CN112991581B (zh) 位置测定系统、位置测定方法和位置测定指示方法
JP2000341018A (ja) 無線機内蔵型携帯情報端末用アンテナ
JP2003046614A (ja) 移動無線端末装置
JP4033047B2 (ja) Gpsアンテナ内蔵情報処理装置
JP2005147885A (ja) 携帯機器の自動時刻補正システム
JP2008004988A (ja) 携帯端末装置
CN106657468A (zh) 移动终端和保护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