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80260A -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80260A
CN115280260A CN202180020330.5A CN202180020330A CN115280260A CN 115280260 A CN115280260 A CN 115280260A CN 202180020330 A CN202180020330 A CN 202180020330A CN 115280260 A CN115280260 A CN 1152802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event
power
processing circui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203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田重人
繁田悠
卫藤彻
小山田大祐
大丘达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Grou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280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802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87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by switching off individual functional units in the computer syst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09Monitoring remote activity, e.g. over telephone lines or network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28Monitoring task completion, e.g. by use of idle timers, stop commands or wait comman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31Monitoring the presence, absence or movement of user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G16Y40/10Detection; Monito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该信息处理装置至少包括:运算处理电路,能够在消耗电力的活跃状态和不消耗电力的非用电状态之间切换;事件检测模块,检测用于将运算处理电路从非用电状态转移到活跃状态的第一事件;电源分离电路,在非用电状态时将运算处理电路的电源与事件检测模块的电源分离;和分离解除电路,在活跃状态时解除电源分离电路进行的分离。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需要实现省电的信息处理装置(诸如物联网(IoT)装置)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已经讨论了使用物联网(IoT)装置通过网络收集和管理监视观测对象的状态(诸如环境、运动和位置)的系统。当希望获取以分布式方式存在的监视观测对象的状态时,需要电池供电的IoT装置。为此,希望在IoT装置中实现省电。使得能够在IoT装置中实现省电的技术的主流是使系统CPU适当地处于待机状态,并根据需要使系统CPU的状态从待机状态转移到活跃状态的技术(参见专利文献1)。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No.08-087361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处于待机状态的CPU为了捕捉用于将CPU的状态从待机状态转移到活跃状态的触发器,还需要运行最低限度必要处理。因此,处于待机状态的系统CPU也会消耗电力。这导致难以延长电池供电的IoT装置的电池寿命。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具有更强的省电能力的信息处理装置。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运算处理电路,其状态至少能够在消耗电力的活跃状态,以及不消耗电力的非用电状态之间切换;事件检测模块,检测用于将运算处理电路的状态从非用电状态转移到活跃状态的第一事件;电源分离电路,在非用电状态下将事件检测模块的电源与的运算处理电路的电源分离;和分离解除电路,在活跃状态下解除由电源分离电路执行的分离。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可以被配置为使得当事件检测模块检测到第一事件时,开启运算处理电路,并且分离解除电路解除由电源分离电路执行的分离。
在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中,事件检测模块可以是用于与网络通信的通信模块,并且事件检测模块可以被配置为将从网络侧接收到请求确定为第一事件,该请求是对由运算处理电路生成的数据的请求,或者是获取网络上的外部数据的请求。
通信模块至少可以保持由运算处理电路设定的、用于通信的设定信息,以及在通信模块中动态改变的可变信息,并且通信模块可以被配置为当运算处理电路的状态从非用电状态转移到活跃状态时,向运算处理电路提供设定信息和可变信息。
事件检测模块可以包括检测运动的传感器,并且可以被配置为将检测到表现出大于指定值的值的运动确定为第一事件。
事件检测模块可以被配置为将用户执行的对开关的操作确定为第一事件。
事件检测模块可以被配置为将定时器中断确定为第一事件。
事件检测模块可以被配置为检测用于将运算处理电路的状态转移到非用电状态的第二事件,并且分离解除电路可以被配置为在检测到第二事件时,将事件检测模块的电源与运算处理电路的电源分离。
在运算处理电路处于非用电状态的状态下,通信模块可以被配置为使得当通信模块靠自身无法恢复操作时,通信模块使运算处理电路的状态转移到活跃状态,并在运算处理电路的控制下导致被重新启动。
运算处理电路可以被配置为确定发生的第一事件的类型,并执行与所确定的第一事件的类型对应的处理。
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在不消耗电力的非用电状态下,将事件检测模块的电源与运算处理电路的电源分离,运算处理电路是其状态至少能够在消耗电力的活跃状态和非用电状态之间切换的电路,事件检测模块检测用于将运算处理电路的状态从非用电状态转移到活跃状态的第一事件;和,当事件检测模块检测到第一事件时,开启运算处理电路,使运算处理电路的状态转移到活跃状态,并解除分离。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在具有典型配置的IoT装置中包括的系统CPU的状态的变化。
[图2]示出在根据本技术的IoT装置中包括的系统CPU的状态的变化。
[图3]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IoT装置1的硬件配置的框图。
[图4]是示出从活跃状态转移到深度睡眠状态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响应于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而从深度睡眠状态转移到活跃状态时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响应于来自通信模块16的数据发送/接收请求而从深度睡眠状态转移到活跃状态时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7]示出在外部装置的显示器上显示的用户移动历史的UI画面的示例。
[图8]示出指示系统CPU的状态的UI画面的示例。
[图9]示出指示用户的移动状态的UI画面的示例。
[图10]示出指示系统CPU的状态和用户的移动状态的UI画面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应用于IoT装置。
[本实施例的IoT装置的概要]
需求能够在确保强大的处理能力的同时,实现长电池寿命(诸如数年左右的电池寿命)的IoT装置。另一方面,需要其监视观测对象例如是移动体的,移动便携的IoT装置。在为了延长这种移动便携的IoT装置的电池寿命而安装大容量电池的情况下,这导致难以使IoT装置小型化和轻量化。如图1所示,具有典型配置的IoT装置在由诸如系统CPU之类的运算处理电路执行的运算处理变得不必要时(诸如在系统CPU的任务完成时)进入待机状态,这导致降低了系统CPU的功耗。然而,系统CPU在待机状态下,也需要消耗为了监视使系统CPU的状态从待机状态变为活跃状态的事件(诸如由IoT装置执行的运动检测或对由网络侧做出的数据发送/接收请求的接收)的发生而执行的操作所需的最小电力(待机电力)。这种待机功耗是实现长电池寿命的障碍。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IoT装置被配置为使系统CPU的状态能够在消耗电力的活跃状态和作为不消耗电力的非用电状态的深度睡眠状态之间切换。在本实施例的IoT装置中,指示系统CPU的状态从深度睡眠状态转移到活跃状态的必要性的第一事件的发生由诸如传感器或通信模块之类的事件检测模块来检测。当事件检测模块在系统CPU处于深度睡眠状态的状态下检测到第一事件的发生时,激活通过连接引脚连接到系统CPU的数据请求信号。数据请求信号还经由门电路通过连接引脚连接到电源IC,并且当数据请求信号被激活时,电源IC使用内部电源开启逻辑开启向系统CPU供电的电源。这导致系统CPU开始进入活跃状态。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IoT装置使得能够在活跃状态和深度睡眠状态之间转移系统CPU的状态。在深度睡眠状态下,由于系统CPU处于关闭状态,因此不会发生功耗。这导致进一步延长IoT装置的电池寿命。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IoT装置的情况下,在深度睡眠状态下,系统CPU关闭,但诸如传感器和通信模块之类的事件检测模块开启。因此,当系统CPU和事件检测模块通过连接引脚直接相互连接时,来自诸如传感器或通信模块之类的事件检测模块的偏置电压将被施加到处于深度睡眠状态的系统CPU。这可能会导致CPU中断并导致不必要的电流(能量)流出事件检测模块。为了针对这种问题采取措施,在系统CPU和事件检测模块的各个连接引脚之间插入了电源分离逻辑。电源分离逻辑被配置为在深度睡眠状态下将事件检测模块的连接引脚与系统CPU的连接引脚分离,并在活跃状态下解除事件检测模块的连接引脚与系统CPU的连接引脚的分离,使连接引脚相互连接。
[本实施例的IoT装置1的配置]
接下来,更详细地描述本实施例的IoT装置1的配置和操作。
图3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IoT装置1的硬件配置的框图。IoT装置1检测监视观察对象的状态(诸如环境、运动和位置),将检测到的状态通过网络执行上传发送到外部装置。外部装置可以存储由IoT装置1上传的数据并确认监视观测对象的状态。
如图3所示,IoT装置1包括系统CPU 11、存储器12、外围模块13、电源集成电路(IC)14、传感器15、通信模块16、第一电源分离模块17A、第二电源分离模块17B、系统开关18和门电路19。
系统CPU 11控制在IoT装置1中包括的各个部分,并执行各种运算处理,诸如与检测到的事件对应的数据处理。
存储器12在其中存储例如系统CPU 11的操作所需的程序,并提供用于由系统CPU11执行的运算的工作区域。
外围模块13是通过连接到系统CPU 11而使用的各种装置,并且外围模块13的示例包括用于在其中存储数据的存储设备的读取器/写入器,以及用于其他装置的接口(诸如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
传感器15是用于检测监视观察对象的状态(诸如环境、运动和位置)的检测器,并且传感器15的示例包括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当系统CPU 11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时,传感器15也开启,并且可以连续检测监视观测对象的状态。传感器15包括以下电路:当传感器15检测到诸如运动或温度之类的表现出大于阈值的事件时,该电路激活通过连接引脚连接到系统CPU 11的第一数据请求信号。
通信模块16是用于使IoT装置1通过网络与其他装置通信的模块。当系统CPU 11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时,通信模块16也开启。通信模块16包括以下电路:当通信模块16从网络侧接收到对由系统CPU 11生成的数据的请求时,或者当通信模块16接收到获取网络上的外部数据的请求时,该电路激活通过连接引脚连接到系统CPU 11的第二数据请求信号。
此外,通信模块16保持由系统CPU 11设定的、用于通信的设定信息。通信模块16被配置通过将用于通信的设定信息和自身的动态改变的可变信息报告给已经在深度睡眠状态下重新启动并且已经进入活跃状态的系统CPU 11,使系统CPU 11和通信模块16的状态能够相互同步。
系统开关18是由用户执行的开闭操作的开关。当希望将系统CPU 11的状态从断电状态或待机状态切换到活跃状态时,用户执行将系统开关18的状态从开启状态切换到关闭状态的操作。
门电路19是使用逻辑和来处理事件并且将第一事件发生信号报告给电源IC 14的电路,其中事件是系统开关18的状态从开启状态切换到关闭状态的事件、从传感器15到系统CPU 11的第一数据请求信号变为激活的事件、以及从通信模块16到系统CPU 11的第二数据请求信号变为激活的事件。
电源IC 14是向在IoT装置1中包括的每个部分供给操作电力的电路。电源IC 14可以使用电池产生操作电力,或者可以从外部电源产生操作电力。在系统CPU 11处于深度睡眠状态的状态下,当来自门电路19的第一事件发生信号输入到电源IC 14时,为了将系统CPU 11的状态转移到活跃状态,电源IC 14执行控制以开启对系统CPU 11的供电。
此外,在系统CPU 11处于深度睡眠状态的状态下,当来自门电路19的第一事件发生信号输入到电源IC 14时,电源IC 14向第一电源分离模块17A和第二电源分离模块17B输出相应的电源分离控制信号,分别用于解除由第一电源分离模块17A执行的传感器15的连接引脚与系统CPU 11的连接引脚的分离,和解除由第二电源分离模块17B执行的通信模块16的连接引脚与系统CPU 11的连接引脚的分离。
第一电源分离模块17A被布置在系统CPU 11和传感器15的各个连接引脚之间。第一电源分离模块17A被配置为当系统CPU 11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时,将传感器15的连接引脚与CPU 11的对应的连接引脚分离;并且当系统CPU 11处于活跃状态或待机状态时,连接系统CPU 11和传感器15的相应的连接引脚,以解除分离。
第二电源分离模块17B被布置在系统CPU 11和通信模块16的各个连接引脚之间。第二电源分离模块17B被配置为当系统CPU 11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时,将通信模块16的连接引脚与系统CPU 11的对应的连接引脚分离;并且当系统CPU 11处于活跃状态或待机状态时,连接系统CPU 11和通信模块16的相应的连接引脚,以解除分离。
电源分离模块17A和17B中的每一个的连接/分离状态是根据系统CPU 11给出的指令,基于由在电气IC 14中包括的通电逻辑14a生成的电源分离控制信号来控制的。
[IoT装置1的操作]
接下来,按以下顺序描述IoT装置1的操作。
1.从活跃状态转移到深度睡眠状态
2.响应于传感器15检测到的数据而从深度睡眠状态转移到活跃状态
3.响应于来自通信模块16的数据接收请求而从深度睡眠状态转移到活跃状态
[从活跃状态转移到深度睡眠状态的操作]
图4是示出从活跃状态转移到深度睡眠状态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假设系统CPU 11当前处于活跃状态。在活跃状态下,电源分离模块17A和17B中的每一个都解除了分离。换言之,系统CPU 11和传感器15的对应的连接引脚相互连接,并且系统CPU 11和通信模块16的对应的连接引脚也相互连接。
当满足转移到深度睡眠的指定条件(第二事件)时,即,例如当基于传感器15的输出确定了在指定时间段内,IoT装置1没有运动,没有任务被执行,也没有任务被调度执行时(步骤S101中的“是”),系统CPU指示电源IC 14使电源分离模块17A和17B执行相应的电源分离(步骤S102),并指示电源IC 14关闭对系统CPU 11的供电(步骤S103)。因此,传感器15和通信模块16保持开启状态,并且系统CPU 11关闭(步骤S103)。这导致完成了向深度睡眠状态的转移。
[响应于传感器15检测到的数据而从深度睡眠状态转移到活跃状态的操作]
图5是示出响应于传感器15检测到的数据而从深度睡眠状态转移到活跃状态时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当例如由于携带IoT装置1的用户开始移动而导致传感器15检测到表现出大于阈值的值的运动时(步骤S201中的“是”),传感器15激活通过连接引脚连接到系统CPU 11的第一数据请求信号(步骤S202)。
当第一数据请求信号被激活时,从门电路19到电源IC 14的第一事件信号被激活,并且响应于此,电源IC 14开启对系统CPU 11的供电(步骤S203)。因此,系统CPU 11启动引导。在启动后,系统CPU 11指示电源IC 14使电源分离模块17A和17B解除相应的电源分离(步骤S204)。响应于接收到解除电源分离的指令,电源IC 14向电源分离模块17A和17B输出相应的用于解除电源分离的电源分离控制信号。因此,由第一电源分离模块17A执行的传感器15的连接引脚与系统CPU 11的连接引脚的分离,以及由第二电源分离模块17B执行的通信模块16的连接引脚与系统CPU 11的连接引脚的分离都被解除。这导致完成了向活跃状态的转移。
当系统CPU 11进入活跃状态时,系统CPU 11检查启动因素。在该操作示例中,例如,从第一数据请求信号被激活并且从传感器15读取状态的事实中,系统CPU 11可以将传感器15检测到的数据(即,用户的移动)识别为启动因素(步骤S205)。
当系统CPU 11将用户的移动识别为启动因素时,系统CPU 11执行与启动因素对应的事件处理,诸如包括开始例如使用GPS的位置测量以及将定位数据存储在例如存储器12中的处理(步骤S206)。
[响应于来自通信模块16的数据发送/接收请求而从深度睡眠状态转移到活跃状态的操作]
图6是示出响应于来自通信模块16的数据发送/接收请求而从深度睡眠状态转移到活跃状态时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当通信模块16从网络侧接收到对由系统CPU 11生成的数据的请求时(步骤S301),或者当通信模块16接收到获取网络上的外部数据的请求时,通信模块16激活通过连接引脚连接到系统CPU 11的第二数据请求信号(步骤S302)。
当第二数据请求信号被激活时,从门电路19到电源IC 14的第一事件信号被激活,并且响应于此,电源IC 14开启对系统CPU 11的供电(步骤S303)。因此,系统CPU 11启动引导。在启动后,系统CPU 11指示电源IC 14使电源分离模块17A和17B解除相应的电源分离(步骤S304)。响应于接收到解除电源分离的指令,电源IC 14向电源分离模块17A和17B输出相应的用于解除电源分离的电源分离控制信号。因此,由第一电源分离模块17A执行的传感器15的连接引脚与系统CPU 11的连接引脚的分离,以及由第二电源分离模块17B执行的通信模块16的连接引脚与系统CPU 11的连接引脚的分离都被解除。这导致完成了向活跃状态的转移。
当系统CPU 11进入活跃状态时,系统CPU 11检查启动因素。在该操作示例中,例如,从第二数据请求信号被激活并且从通信模块读取状态的事实中,系统CPU 11可以将来自通信模块16的数据发送/接收请求识别为启动因素(步骤S305)。
当系统CPU 11将来自通信模块16的数据发送/接收请求识别为启动因素时,系统CPU 11执行与启动因素对应的事件处理,诸如执行使用通信模块16将存储在例如存储器12中的最新GPS定位数据更新发送到外部装置的处理(步骤S306)。
通过执行作为响应于用户的运动而执行的事件处理的对GPS定位数据的存储,并且通过执行响应于来自通信模块16的数据发送/接收请求而执行的将GPS定位数据更新发送到外部装置或云,可以在外部装置中收集携带IoT装置1的用户的移动历史。
这里,包括显示功能的各种信息终端(诸如智能电话、平板终端、个人计算机和专用信息处理终端)可以用作外部装置。
图7至图10示出在外部装置的显示器上显示的用户移动历史的UI画面的示例。
在UI画面上,各自指示携带IoT装置1的用户的位置的用户标记M1和M2被布置在地图21上。在地图21上,用户标记M1和M2被布置的位置是基于最近从IoT装置1发送的GPS定位数据来分别计算的。在UI画面上,设定用户标记M1和M2之间在如何显示方面的差异,使外部装置的用户一眼就能掌握每个用户的IoT装置1是处于深度睡眠状态还是处于活跃状态,例如,如图7和图8所示。例如,如图8所示,存在设定用户标记M1和M2之间例如在显示的透明度方面的差异的方法。
当IoT装置1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时,IoT装置1发送数据以报告IoT装置1将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外部装置或云可根据传送的数据来确定IoT装置1是否处于深度睡眠状态。
此外,可以在UI画面上显示用户是否正在移动,例如,如图9中使用用于显示详细用户信息的区域22所示的那样。可以基于由外部装置从IoT装置1连续获取的多条GPS定位数据之间的差异来估计用户是否正在移动。此外,外部装置可以根据从IoT装置1连续获取的多条GPS定位数据之间的差异来确定例如用户的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式(步行/自行车/汽车),并且可以在UI画面中反映确定的结果23。图9的UI画面指示两个用户当前正在步行移动。
在图10中,一个用户正在步行移动,并且该一个用户携带的IoT装置1处于活跃状态;而另一个用户正在步行移动,但该另一个用户携带的IoT装置1处于深度睡眠状态。这通过增加透明度来指示。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使得能够确保在尽可能长的时间段内可以连续监视用于使系统CPU 11进入活跃状态的触发器,并且系统CPU 11的功耗可以被抑制为零。这导致能够获得提供更强的省电效果的IoT装置1。
[补充和修改]
在上述实施例中,系统CPU 11的状态响应于传感器15执行的运动检测和来自通信模块16的接收请求而从深度睡眠状态转移到活跃状态。然而,例如,系统CPU 11的状态可以响应于定时器中断(即,例如,指定时间段)而从深度睡眠状态转移到活跃状态,并且可以执行将例如保持在存储器12中的数据上传发送到外部装置或云。换言之,在深度睡眠状态下,系统CPU 11可以在每次发生定时器中断(即,例如,每次经过指定时间段)时,将定时器中断检测为第一事件。然后,系统CPU 11可以指示电源IC 14开启电源,并且可以让电源IC 14使由电源分离模块17A和17B执行的分离被解除。
在系统CPU 11处于深度睡眠状态的状态下,通信模块16可以被配置为当通信模块16靠自身无法恢复操作时,通信模块16使系统CPU 11的状态被转移到活跃状态,并使其在系统CPU 11的控制下被重新启动。
上面已经描述了将根据本技术的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IoT装置的实施例。然而,根据本技术的信息处理装置不限于应用于IoT装置。根据本技术的信息处理装置可以应用于各种其他装置,并且对于长时间段内保持在待机状态的一般装置尤其有用。
例如,根据本技术的信息处理装置可以用于放置在诸如车站和自动售货处之类的公共设施中并且在紧急情况下用作电话终端的装置。在这种电话终端在电话终端不使用时处于深度睡眠状态,以及用户为了使用终端通过按下例如用于开始使用的按钮或拨号按钮而进入活跃状态的情况下,也足够了。
此外,根据本技术的信息处理装置可以被配置为安装型终端,并且状态可以响应于为了执行诸如更新数据之类的修改而被集中管理装置通过网络访问,从深度睡眠状态转移到活跃状态网络。更具体地,本技术可以应用于例如放置在例如大型电器商店中并显示例如产品价格表的显示装置。当产品的价格发生改变时,产品的价格数据通过网络从集中管理装置发送。响应于显示装置接收到价格数据,显示装置的状态从深度睡眠状态转移到活跃状态,并且显示装置显示包括更新的价格数据的产品价格表。
注意,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配置。
(1)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运算处理电路,其状态至少能够在消耗电力的活跃状态和不消耗电力的非用电状态之间切换;
事件检测模块,检测用于将所述运算处理电路的状态从所述非用电状态转移到所述活跃状态的第一事件;
电源分离电路,在所述非用电状态下,将所述事件检测模块的电源与所述运算处理电路的电源分离;和
分离解除电路,在所述活跃状态下,解除由所述电源分离电路执行的分离。
(2)根据(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被配置为使得当所述事件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一事件时,开启所述运算处理电路,并且所述分离解除电路解除由所述电源分离电路执行的分离。
(3)根据(1)或(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事件检测模块是用于与网络通信的通信模块,并且
所述事件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将从网络侧接收到请求确定为所述第一事件,所述请求是对由所述运算处理电路生成的数据的请求,或者是获取网络上的外部数据的请求。
(4)根据(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通信模块至少保持由所述运算处理电路设定的、用于通信的设定信息,以及在所述通信模块中动态改变的可变信息,并且
所述通信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运算处理电路的状态从所述非用电状态转移到所述活跃状态时,向所述运算处理电路提供所述设定信息和所述可变信息。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事件检测模块包括传感器,并且
所述事件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传感器执行的检测的值来确定所述第一事件的发生。
(6)根据(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传感器是检测运动的传感器,并且被配置为将检测到表现出大于指定值的值的运动确定为所述第一事件。
(7)根据(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传感器是检测温度的传感器,并且被配置为将检测到表现出大于指定值的值的温度确定为所述第一事件。
(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事件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将用户执行的对开关的操作确定为所述第一事件。
(9)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事件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将定时器中断确定为所述第一事件。
(10)根据(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事件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用于将所述运算处理电路的状态转移到所述非用电状态的第二事件,并且
所述分离解除电路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第二事件时,将所述事件检测模块的电源与所述运算处理电路的电源分离。
(11)根据(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在所述运算处理电路处于非用电状态的状态下,所述通信模块被配置为使得当所述通信模块靠自身无法恢复操作时,所述通信模块使所述运算处理电路的状态转移到活跃状态,并在所述运算处理电路的控制下被重新启动。
(12)根据(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运算处理电路被配置为确定发生的第一事件的类型,并执行与所确定的所述第一事件的类型对应的处理。
(13)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在不消耗电力的非用电状态下,将事件检测模块的电源与运算处理电路的电源分离,所述运算处理电路是其状态至少能够在消耗电力的活跃状态和所述非用电状态之间切换的电路,所述事件检测模块检测用于将所述运算处理电路的状态从所述非用电状态转移到所述活跃状态的第一事件;和
当所述事件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一事件时,开启所述运算处理电路,使所述运算处理电路的状态转移到所述活跃状态,并解除分离。
(14)根据(13)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事件检测模块是用于与网络通信的通信模块,并且
所述事件检测模块将从网络侧接收到请求确定为所述第一事件,所述请求是对由所述运算处理电路生成的数据的请求,或者是获取网络上的外部数据的请求。
(15)根据(13)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通信模块至少保持由所述运算处理电路设定的、用于通信的设定信息,以及在所述通信模块中动态改变的可变信息,并且
所述通信模块当所述运算处理电路的状态从所述非用电状态转移到所述活跃状态时,向所述运算处理电路提供所述设定信息和所述可变信息。
(16)根据(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事件检测模块包括传感器,并基于所述传感器执行的检测的值来确定所述第一事件的发生。
(17)根据(16)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传感器是检测运动的传感器,并且将检测到表现出大于指定值的值的运动确定为所述第一事件。
(18)根据(16)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传感器是检测温度的传感器,并且将检测到表现出大于指定值的值的温度确定为所述第一事件。
(19)根据(13)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事件检测模块将用户执行的对开关的操作确定为所述第一事件。
(20)根据(13)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事件检测模块将定时器中断确定为所述第一事件。
(21)根据(13)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事件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用于将所述运算处理电路的状态转移到所述非用电状态的第二事件,并且
所述分离解除电路在检测到所述第二事件时,将所述事件检测模块的电源与所述运算处理电路的电源分离。
(22)根据(13)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在所述运算处理电路处于所述非用电状态的状态下,当所述通信模块靠自身无法恢复操作时,所述通信模块使所述运算处理电路的状态转移到所述活跃状态,并且所述运算处理电路重新启动所述通信模块。
(23)根据(13)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运算处理电路确定发生的第一事件的类型,并执行与所确定的所述第一事件的类型对应的处理。
附图标记列表
1 视频系统
10 相机系统
11 摄像装置
12 相机控制单元
13 相机线缆
20 视频转换器
30 主传送线路
35 输出传送线路
114 CPU
121 传送部
122 HDR处理部
123 SDR处理部
124 CPU
201 逆HDR处理部
202 SDR处理部
203 CPU

Claims (13)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运算处理电路,其状态至少能够在消耗电力的活跃状态和不消耗电力的非用电状态之间切换;
事件检测模块,检测用于将所述运算处理电路的状态从所述非用电状态转移到所述活跃状态的第一事件;
电源分离电路,在所述非用电状态下,将所述事件检测模块的电源与所述运算处理电路的电源分离;和
分离解除电路,在所述活跃状态下,解除由所述电源分离电路执行的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被配置为使得当所述事件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一事件时,开启所述运算处理电路,并且所述分离解除电路解除由所述电源分离电路执行的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事件检测模块是用于与网络通信的通信模块,并且
所述事件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将从网络侧接收到请求确定为所述第一事件,所述请求是对由所述运算处理电路生成的数据的请求,或者是获取网络上的外部数据的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通信模块至少保持由所述运算处理电路设定的、用于通信的设定信息,以及在所述通信模块中动态改变的可变信息,并且
所述通信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运算处理电路的状态从所述非用电状态转移到所述活跃状态时,向所述运算处理电路提供所述设定信息和所述可变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事件检测模块包括传感器,并且
所述事件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传感器执行的检测的值来确定所述第一事件的发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传感器是检测运动的传感器,并且被配置为将检测到表现出大于指定值的值的运动确定为所述第一事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传感器是检测温度的传感器,并且被配置为将检测到表现出大于指定值的值的温度确定为所述第一事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事件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将用户执行的对开关的操作确定为所述第一事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事件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将定时器中断确定为所述第一事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事件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用于将所述运算处理电路的状态转移到所述非用电状态的第二事件,并且
所述分离解除电路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第二事件时,将所述事件检测模块的电源与所述运算处理电路的电源分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在所述运算处理电路处于非用电状态的状态下,所述通信模块被配置为使得当所述通信模块靠自身无法恢复操作时,所述通信模块使所述运算处理电路的状态转移到活跃状态,并在所述运算处理电路的控制下被重新启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运算处理电路被配置为确定发生的第一事件的类型,并执行与所确定的所述第一事件的类型对应的处理。
1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在不消耗电力的非用电状态下,将事件检测模块的电源与运算处理电路的电源分离,所述运算处理电路是其状态至少能够在消耗电力的活跃状态和所述非用电状态之间切换的电路,所述事件检测模块检测用于将所述运算处理电路的状态从所述非用电状态转移到所述活跃状态的第一事件;和
当所述事件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一事件时,开启所述运算处理电路,使所述运算处理电路的状态转移到所述活跃状态,并解除分离。
CN202180020330.5A 2020-03-18 2021-03-08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Pending CN1152802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48392 2020-03-18
JP2020048392 2020-03-18
PCT/JP2021/008981 WO2021187197A1 (ja) 2020-03-18 2021-03-08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80260A true CN115280260A (zh) 2022-11-01

Family

ID=77771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20330.5A Pending CN115280260A (zh) 2020-03-18 2021-03-08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71766B2 (zh)
EP (1) EP4099133A4 (zh)
CN (1) CN115280260A (zh)
WO (1) WO202118719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29287A (ja) * 1993-11-01 1995-05-19 Canon Inc コンピュータ装置
US5630142A (en) 1994-09-07 1997-05-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ultifunction power switch and feedback led for suspend systems
JP3217930B2 (ja) * 1995-01-17 2001-10-15 スター精密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装置
JP6425490B2 (ja) 2014-10-09 2018-1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119003A (ja) * 2014-12-22 2016-06-30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集積回路
JP2016178594A (ja) * 2015-03-23 2016-10-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機器および無線通信機器の通信異常判定方法
JP2018106274A (ja) 2016-12-22 2018-07-05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装置、および、電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876113B2 (ja) * 2019-11-13 2021-05-26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87197A1 (ja) 2021-09-23
US11971766B2 (en) 2024-04-30
EP4099133A1 (en) 2022-12-07
EP4099133A4 (en) 2023-07-26
US20230119266A1 (en) 2023-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93190B (zh) 一种降低电子设备功耗的方法及装置
EP3652612B1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providing mode switching and storage medium thereof
CN108627862B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0466692C (zh) 图像拍摄装置及其启动方法
KR101843983B1 (ko) 휴대 단말기에서 배터리를 교체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02571133B (zh) 具备无线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
TWI552625B (zh) 使用專用處理器及運動感測中至少一者之功率管理
US2006009008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power of portable information device
EP2529487B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20169845A (ja) 電子時計、情報更新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80095531A (ko) 정보 처리 장치, 촬상 장치, 정보 처리 시스템, 및 정보 처리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WO2008083093A2 (en) Detecting wake-up events for a chip based on an i/o power supply
US2013005498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ooting electronic device based on use context
EP2059011A2 (en) Mobile phone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695291B2 (en) Method to charge battery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battery
CN103365397B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控制方法
US20150113301A1 (en) Charging method and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US10599199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ower management at device shutdown
US9967825B2 (en) Environmentally aware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KR102125507B1 (ko) 배터리 충전을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07766218B (zh) 系统优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5280260A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JP5067816B2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3660149B (zh) 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4816031A (zh) 终端设备的省电方法、终端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