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78654A - Rrc连接维护方法、相关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Rrc连接维护方法、相关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78654A
CN115278654A CN202110482606.3A CN202110482606A CN115278654A CN 115278654 A CN115278654 A CN 115278654A CN 202110482606 A CN202110482606 A CN 202110482606A CN 115278654 A CN115278654 A CN 1152786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formation
network side
terminals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826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佳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8260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78654A/zh
Priority to EP22794802.3A priority patent/EP4333479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2/088705 priority patent/WO2022228331A1/zh
Priority to JP2023562592A priority patent/JP2024514145A/ja
Publication of CN115278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78654A/zh
Priority to US18/497,195 priority patent/US20240064853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5Maintenance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2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managing network security; network security policies in general
    • H04L63/205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managing network security; network security policies in general involving negotiation or determination of the one or more network security mechanisms to be used, e.g. by negotiation between the client and the server or between peers or by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he capabilities of the entities invol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6Trust-dependent, e.g. using trust scores or trust relationshi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RRC连接维护方法、相关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属于通信技术领域。RRC连接维护方法包括:主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一RRC连接;其中,所述主终端为Q个终端中的终端,所述主终端支持传输所述Q个终端中的部分或全部终端的信息,所述Q个终端支持共同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Q为大于1的整数。

Description

RRC连接维护方法、相关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RC连接维护方法、相关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机制中,各终端分别与核心网/接入网建立自己的控制面连接和用户面连接,例如:核心网控制面的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连接,接入网控制面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核心网用户面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Data Unit,PDU)会话(session),接入网用户面的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或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流(flow)。也就是说,各终端的控制面连接和用户面连接是各自独立的。因此,各终端的RRC连接维护和业务传输是相互独立的。
按照现有机制,如果期望两个终端对一个共同的业务进行连续传输,需要用户在其中一个终端上对业务的接收和接收进度进行设置,才能达到两个终端对同一业务进行连续性接收的效果,导致多个终端共同接收同一业务的自主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RRC连接维护方法、相关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多个终端共同接收同一业务的自主性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RRC连接维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主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一RRC连接;
其中,所述主终端为Q个终端中的终端,所述主终端支持传输所述Q个终端中的部分或全部终端的信息,所述Q个终端支持共同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Q为大于1的整数。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RRC连接维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辅终端执行第三操作,所述第三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未与网络侧设备建立RRC连接的情况下,通过主终端在所述辅终端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代理传输所述辅终端的信息;
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二RRC连接;
其中,所述辅终端为Q个终端中的任一辅终端,所述Q个终端支持共同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所述Q个终端包括所述主终端,Q为大于1的整数。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RRC连接维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侧设备维护P个RRC连接,所述P个RRC连接位于所述网络侧设备与第二目标终端之间,所述第二目标终端包括Q个终端中的部分或全部终端,所述Q个终端支持共同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P为正整数,Q为大于1的整数。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RRC连接维护装置,包括: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一RRC连接;
其中,所述主终端为Q个终端中的终端,所述主终端支持传输所述Q个终端中的部分或全部终端的信息,所述Q个终端支持共同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Q为大于1的整数。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RRC连接维护装置,包括:
第四执行模块,用于执行第三操作,所述第三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未与网络侧设备建立RRC连接的情况下,通过主终端在所述辅终端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代理传输所述辅终端的信息;
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二RRC连接;
其中,所述辅终端为Q个终端中的任一辅终端,所述Q个终端支持共同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所述Q个终端包括所述主终端,Q为大于1的整数。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RRC连接维护装置,包括:
维护模块,用于维护P个RRC连接,所述P个RRC连接位于所述网络侧设备与第二目标终端之间,所述第二目标终端包括Q个终端中的部分或全部终端,所述Q个终端支持共同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P为正整数,Q为大于1的整数。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该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便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
其中,在所述通信设备为主终端的情况下,所述通信接口用于:
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一RRC连接;
其中,所述主终端为Q个终端中的终端,所述主终端支持传输所述Q个终端中的部分或全部终端的信息,所述Q个终端支持共同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Q为大于1的整数。
在所述通信设备为辅终端的情况下,所述通信接口用于:
执行第三操作,所述第三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未与网络侧设备建立RRC连接的情况下,通过主终端在所述辅终端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代理传输所述辅终端的信息;
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二RRC连接;
其中,所述辅终端为Q个终端中的任一辅终端,所述Q个终端支持共同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所述Q个终端包括所述主终端,Q为大于1的整数。
在所述通信设备为网络侧设备的情况下,所述通信接口用于:
维护P个RRC连接,所述P个RRC连接位于所述网络侧设备与第二目标终端之间,所述第二目标终端包括Q个终端中的部分或全部终端,所述Q个终端支持共同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P为正整数,Q为大于1的整数。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存储在非易失的存储介质中,所述程序/程序产品被至少一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Q个终端中的主终端支持传输所述Q个终端中的部分或全部终端的信息,网络侧设备可以对所述Q个终端中的至少两个终端进行统一或独立的RRC连接维护。这样,所述Q个终端可以在网络侧设备的控制之下实现对同一业务的共同接收,从而可以提高Q个终端共同接收同一业务的自主性,进而可以提升业务体验和系统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RRC连接维护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RRC连接维护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RRC连接维护方法的流程图之三;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RRC连接维护装置的结构图之一;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RRC连接维护装置的结构图之二;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RRC连接维护装置的结构图之三;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所区别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不限于长期演进型(Long TermEvolution,LTE)/LTE的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还可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诸如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和其他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所描述的技术既可用于以上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也可用于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以下描述出于示例目的描述了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并且在以下大部分描述中使用NR术语,但是这些技术也可应用于NR系统应用以外的应用,如第6代(6th Generation,6G)通信系统。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终端11和网络侧设备12。其中,终端11也可以称作终端设备或者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终端11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或称为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掌上电脑、上网本、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或车载设备(VUE)、行人终端(PUE)等终端侧设备,可穿戴式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手环、耳机、眼镜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终端11的具体类型。网络侧设备12可以是基站或核心网,其中,基站可被称为节点B、演进节点B、接入点、基收发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BSS)、扩展服务集(Extended Service Set,ESS)、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B)、家用B节点、家用演进型B节点、WLAN接入点、WiFi节点、发送接收点(Transmitting Receiving Point,TRP)或所述领域中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只要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所述基站不限于特定技术词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NR系统中的基站为例,但是并不限定基站的具体类型。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一些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RRC连接维护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如图2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主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一RRC连接。
其中,所述主终端为Q个终端中的终端,Q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Q个终端可以包括一个主终端和Q-1个辅终端。所述Q个终端中的主终端可以基于以下至少一项确定:接入网络的先后顺序;终端的能力;终端的链路质量。在实际应用中,所述Q个终端中的主终端可以变更。如:在所述主终端基于终端的链路质量确定的情况下,假设所述Q个终端包括UE1和UE2。在第一时间点,UE1的链路质量高于UE2的链路质量,那么,此时可以将UE1确定为主终端;若在第二时间点,UE2的链路质量变好,UE2的链路质量高于UE1的链路质量,那么,此时可以将UE2确定为主终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Q个终端可以支持共同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即所述Q个终端可以支持共同接收同一业务的数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视支持共同接收同一业务的数据的Q个终端具有关联关系。
所述Q个终端支持共同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具体可表现为以下任一项:
所述Q个终端接收的第一业务的数据的类型不同,即第一业务的不同类型数据分别在不同终端传输,例如不同的数据流在不同终端传输。数据流可以用QoS flow来区分,具有相同或近似QoS需求的数据可以被映射到同一个QoS flow上。在实施时,可以是第一业务的不同数据流分别传输至不同的终端对应的承载(Radio Bearer,RB)。如:用户可使用UE1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流1和2,同时使用UE2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流3和4。
所述Q个终端接收的第一业务的数据的类型相同,即第一业务的同一类型数据分割或复制在不同终端传输,例如相同的数据流在不同终端传输。在实施时,可以是第一业务对应的同一RB的数据分割或复制传输至不同终端。如:用户可以同时使用UE1和UE2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流1和2,且UE1接收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和UE2接收的第一业务的数据相同或者不同,如果相同则可以对数据进行重复检测和删除,如果不同则可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排序操作。
可以理解地是,所述第一RRC连接位于所述主终端和网络侧设备之间。所述主终端在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建立RRC连接之后,可以直接通过主终端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与网络侧设备进行通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主终端可以支持传输所述Q个终端中的部分或全部终端的信息,即所述主终端可以用于传输所述Q个终端中的部分或全部终端的信息。
在实施时,所述主终端支持传输所述Q个终端中的部分或全部终端的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支持传输所述主终端的信息;支持传输所述Q个终端中部分或全部辅终端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终端支持传输某终端的信息,并不表示该终端的信息一定会通过主终端传输。如:假设主终端支持传输辅终端a的信息,在辅终端a未与网络侧设备建立RRC连接的情况下,辅终端a的信息可以通过主终端代理传输(即辅终端的配置信息或者上报信息在主终端的信令中进行携带,辅终端没有自己的信令过程);在辅终端a与网络侧设备建立有RRC连接的情况下,辅终端a的信息可以直接通过辅终端a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传输,也可以通过主终端中转(也可以称为中继、中传或协助传输)。另外,主终端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其他与网络侧设备建立RRC连接的辅终端中转传输,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终端的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终端的上行信息;终端的下行信息。可选地,所述下行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承载配置信息;测量配置信息;安全配置信息;DC配置信息;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配置信息。进一步地,承载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至少一个RB配置,携带服务数据适应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Protocol,SDAP)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物理(PHY)层的配置;至少一个RLC承载(bearer)配置,携带RLC层、MAC层、PHY层的配置。所述上行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测量上报信息;辅助信息。
本申请的RRC连接维护方法,Q个终端中的主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一RRC连接,且所述主终端支持传输所述Q个终端中的部分或全部终端的信息,所述Q个终端支持共同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Q为大于1的整数。这样,网络侧设备可以通过维护主终端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RRC连接,实现所述Q个终端中的部分或全部终端对同一业务的共同接收,从而可以提高多个终端共同接收同一业务的自主性,进而可以提升业务体验和系统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Q个终端与网络侧设备的交互方式与所述Q个终端是否与网络侧设备建立RRC连接相关,具体说明如下:
情况一、所述Q个终端中仅所述主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RRC连接。
在此情况下,所述主终端可以支持传输所述Q个终端的信息,并可以用于传输所述Q个终端的信息。这样,即使所述Q个终端中的辅终端未与网络侧设备建立RRC连接,也可以通过主终端实现与网络侧设备的通信。
具体实现时,主终端的信息可以直接通过主终端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传输。而对于辅终端的信息,由于辅终端未与网络侧设备建立RRC连接,辅终端的信息可以通过主终端代理传输。
可选地,主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一RRC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终端执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辅终端的第一下行信息,向所述第一辅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下行信息,所述第一辅终端为所述Q个终端中的任一辅终端;
接收第二辅终端发送的第一上行信息,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上行信息,所述第二辅终端为所述Q个终端中的任一辅终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终端可以在辅终端和网络侧设备之间代理传输辅终端的信息。
具体实现时,对于辅终端的下行信息,网络侧设备可以通过主终端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发送给主终端,之后由主终端通过终端之间的通信接口发送给辅终端。
对于辅终端的上行信息,辅终端可以通过终端之间的通信接口发送给主终端,之后由主终端通过主终端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可见,在此情况下,网络侧设备可以通过维护所述第一RRC连接,实现对所述Q个终端的RRC连接的统一维护。这样,所述Q个终端可以在网络侧设备的控制之下实现对同一业务的共同接收,从而可以提高所述Q个终端共同接收同一业务的自主性,进而可以提升业务体验和系统效率。
在辅终端的信息通过主终端代理传输的情况下,可以对传输中的辅终端的信息进行安全保护,从而可以提高辅终端的信息的传输可靠性。可选地,辅终端的信息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辅终端的下行信息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采用第一安全机制发送,由所述主终端采用第二安全机制发送;或,辅终端的下行信息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采用第三安全机制发送;
辅终端的上行信息由所述辅终端采用第二安全机制发送,由所述主终端采用第一安全机制发送;或,辅终端的上行信息由所述辅终端采用第三安全机制发送;
其中,所述第一安全机制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主终端之间的安全机制,所述第二安全机制为所述主终端与所述辅终端之间的安全机制;所述第三安全机制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辅终端之间的安全机制。
在本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实现方式中,辅终端的信息在主终端与网络侧设备之间、主终端与辅终端之间分段进行安全保护。具体地,在主终端与网络侧设备之间,辅终端的信息可以复用主终端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安全机制;在主终端与辅终端之间,主终端为授信终端,与辅终端之间互相信任,辅终端的信息使用主终端与辅终端之间的安全机制进行安全保护。在此实现方式中,辅终端的信息对于主终端来说是明文信息。
第二实现方式中,辅终端和网络侧设备之间建立有端到端的安全机制,辅终端的信息通过该安全机制进行保障。在此实现方式中,辅终端的信息对于主终端来说是密文信息,这样,可以避免主终端改写辅终端的信息,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辅终端的信息的传输可靠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使Q个终端可以共同接收同一业务,网络侧设备可以建立第一架构,用于所述Q个终端的共同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架构可以理解为类似倒双连接(DC)架构,原因是:DC架构用于一个终端与两个网络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而第一架构用于Q个终端与一个网络侧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另外,由于第一架构包括多个终端,用于多个终端的共同传输,第一架构也可以称为多UE架构或多UE共同传输的架构。
在情况一中,主终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触发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一架构:
可选地,主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一RRC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终端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主终端期望与其他终端共同接收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终端可以通过所述第一信息触发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一架构,所述第一信息可以视为主终端请求建立第一架构的请求信息。网络侧设备在建立第一架构之后,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架构发送第一业务,实现所述Q个终端对第一业务的共同接收。
在实际应用中,网络侧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信息之后,可以先进行基本的鉴权和验证过程,在验证通过之后,建立第一架构,这样,可以提高所述第一架构的传输可靠性。在实施时,鉴权和验证过程可以由核心网进行,也可以是核心网将鉴权信息下发到基站进行存储,由基站根据存储信息进行验证。
需要说明的是,主终端在请求建立第一架构的情况下,可以指示或不指示所述网络侧设备自身期望与哪些终端共同接收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
在不指示的场景中,网络侧设备可以将获取到的与主终端关联的终端,确定与主终端共同接收同一业务的辅终端,如:所述第一架构可以包括与主终端关联同一家庭套餐的Q-1个辅终端,但不仅限于此。这样,可以节省信令开销。
在指示的场景中,主终端可以将辅终端的标识信息上报给网络侧设备。这样,可以提高辅终端确定的灵活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息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辅终端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标识信息;鉴权信息;能力信息;辅助信息;其中,所述Q个终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辅终端。
在实施时,辅UE的标识信息用于可以表现为服务-临时移动签约标识(Serving-Temporary Mobile Subscription Identifier,S-TMSI),但不仅限于此。辅UE的鉴权信息也可以称为授权信息,用于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对所述第一架构的许可进行验证。辅UE的能力信息,用于为辅UE提供合适的配置。辅UE的辅助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辅UE的省电需求;辅UE的传输需求等。
情况二、所述Q个终端分别与网络侧设备建立RRC连接。
在情况二中,可以包括以下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各终端直接通过自身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接口进行通信。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各终端的信息的传输管道独立,均通过自身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接口传输。如:假设所述Q个终端包括UE1和UE2,那么,UE1的信息通过UE1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接口传输,UE2的信息通过UE2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接口传输。在此情况下,主终端可以仅支持传输主终端的信息。
第二实施方式:所述Q个终端中至少存在一个终端的信息通过其他终端中转。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Q个终端的各终端虽然均与网络侧设备建立RRC连接,但某些终端可能受能力或链路质量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些终端暂时失去进行上行(UpLink,UL)和/或下行(DownLink,DL)RRC信令的传输能力,此时这些终端需要借助其他终端传输自身的信息。
可选地,主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一RRC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终端执行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四辅终端的第二下行信息,向所述第四辅终端发送所述第二下行信息,所述第四辅终端为所述Q个终端中的任一辅终端;
接收第五辅终端发送的第二上行信息,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上行信息,所述第五辅终端为所述Q个终端中的任一辅终端。
在本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辅终端的下行信息通过主终端中转,所述第四辅终端可以为所述Q个终端中不具备DL RRC信令的传输能力的任一辅终端。所述第五辅终端的上行信息通过主终端中转,所述第五辅终端可以为所述Q个终端中不具备UL RRC信令的传输能力的任一辅终端。
可见,在可选实施方式中,主终端可以支持传输不具备进行RRC信令的传输能力的辅终端的信息。当然,主终端也可以直接支持传输所述Q个终端的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四辅终端与所述第五辅终端可以为同一辅终端,也可以为不同辅终端。在所述第四辅终端与所述第五辅终端为同一辅终端的情况下,主终端传输辅终端的信息是双向的;在所述第四辅终端与所述第五辅终端为不同辅终端的情况下,主终端传输辅终端的信息是单向的,辅终端的一个传输方向的信息由主终端中转,另一个传输方向的信息通过自身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接口进行传输。
可选地,辅终端(如所述第四辅终端或所述第五辅终端)的信息可以满足:经过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位于所述辅终端,经过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层位于所述主终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辅终端的信息可以通过主终端的RLC bearer路径,以及辅终端的PDCP及以上层路径传输。
可见,对于辅终端的RRC连接,RRC层和PDCP层可以是端到端(辅终端和基站之间)维护的,而PDCP PDU可以是通过主终端的RLC Bearer进行中转的。
在实际应用中,传输辅终端的RRC信令的传输管道可以由网络侧设备配置。辅终端或者主终端将需求/请求上报给网络侧设备,网络侧设备可以基于需求/请求配置合适的路径,以适合传输方式进行辅终端的RRC信令的传输。
在情况二中,不限制所述Q个终端中各终端建立RRC连接的先后顺序。辅终端的RRC建立可以发生在主终端的RRC建立之后,也可以发生在主终端的RRC建立之前。
可选地,主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一RRC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主终端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主终端期望与其他终端共同接收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
所述主终端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专用随机接入资源;
所述主终端向第三辅终端发送专用随机接入资源,所述第三辅终端为所述Q个终端中的任一辅终端。
在本可选实施方式中,辅终端的RRC建立可以发生在主终端的RRC建立之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一架构的触发条件可以是:接收到主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或,与使用所述网络侧设备分配的专用随机接入资源的辅终端建立了RRC连接,但不仅限于此。
在触发条件是接收到主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的情况下,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侧设备可以将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信息之后,最先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建立RRC连接的Q-1个终端,确定为所述第一架构中的Q-1个辅终端。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侧设备可以向主终端发送Q-1个专用随机接入资源,并将使用所述Q-1个专用随机接入资源建立RRC连接的Q-1个终端,确定为所述第一架构中的Q-1个辅终端。
在触发条件是与使用所述网络侧设备分配的专用随机接入资源的辅终端建立了RRC连接的情况下,网络侧设备可以预先发送专用随机接入资源。在此情况下,网络侧设备可以将使用预先分配的专用随机接入资源建立RRC连接的Q-1个终端,确定为所述第一架构中的Q-1个辅终端。
可选地,主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一RRC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终端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Q个终端中的Q-1个辅终端的标识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Q个终端可以分别建立RRC连接。为使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Q个终端的关联关系,一种实现方式中,主终端可以将Q-1个辅终端的标识信息上报给网络侧设备;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各辅终端均可以将主终端的标识信息上报给网络侧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式一和方式二可以独立实施,也可以结合实施。如:所述Q个终端中的第一部分辅终端可以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建立RRC连接,所述Q个终端中的第二部分辅终端可以通过使用网络侧设备分配的专用随机接入资源,发起非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建立RRC连接。所述第一部分辅终端在建立RRC连接之后,可以通过自身的RRC信令向网络侧设备上报主终端的标识信息,以使网络侧设备知晓主终端与所述第一部分辅终端的关联关系。对于第二部分辅终端,由于其使用网络侧设备分配的专用随机接入资源,发起非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建立RRC连接,因此,网络侧可以知晓主终端与所述第二部分辅终端的关联关系。
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RRC连接维护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3的RRC连接维护方法由辅终端执行。如图3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辅终端执行第三操作。
其中,所述第三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未与网络侧设备建立RRC连接的情况下,通过主终端在所述辅终端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代理传输所述辅终端的信息;
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二RRC连接;
其中,所述辅终端为Q个终端中的任一辅终端,所述Q个终端支持共同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所述Q个终端包括所述主终端,Q为大于1的整数。
在辅终端的信息通过主终端代理传输的情况下,所述辅终端的信息可以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辅终端的下行信息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采用第一安全机制发送,由所述主终端采用第二安全机制发送;或,辅终端的下行信息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采用第三安全机制发送;
辅终端的上行信息由所述辅终端采用第二安全机制发送,由所述主终端采用第一安全机制发送;或,辅终端的上行信息由所述辅终端采用第三安全机制发送;
其中,所述第一安全机制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主终端之间的安全机制,所述第二安全机制为所述主终端与所述辅终端之间的安全机制;所述第三安全机制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辅终端之间的安全机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辅终端可以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或非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建立RRC连接。
可选地,辅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二RRC连接,包括:
辅终端接收所述主终端发送的专用随机接入资源;
所述辅终端使用所述专用随机接入资源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二RRC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辅终端通过非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建立RRC连接,网络侧设备可以知晓主终端与辅终端之间的关联关系,无需通过额外的信令指示,从而可以节约信令开销。
可选地,辅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二RRC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辅终端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所述主终端的标识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辅终端通过竞争随机接入过程建立RRC连接,为使网络侧设备知晓主终端与辅终端之间的关联关系,辅终端在建立RRC连接之后,可以通过RRC信令指示主终端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辅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二RRC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辅终端执行第四操作,所述第四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通过第一接口传输所述辅终端的信息,所述第一接口为所述辅终端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
通过第一目标终端在所述辅终端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中转所述辅终端的信息,所述第一目标终端为:所述主终端,或,所述Q个终端中的其他任一辅终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辅终端的信息可以通过自身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接口传输,也可以通过主终端或其他辅终端中转,具体可根据实际决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在所述辅终端的信息通过所述第一目标终端中转的情况下,所述辅终端的信息满足:经过的PDCP层位于所述辅终端,经过的RLC层位于所述第一目标终端。
本实施例的RRC连接维护方法,辅终端可以建立RRC连接,也可以不建立RRC连接。在未建立有RRC连接的情况下,辅终端的信息通过主终端中转,网络侧设备可以通过维护主终端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RRC连接,实现对所述Q个终端的RRC连接的统一维护;在建立有RRC连接的情况下,网络侧设备对所述Q个终端的RRC连接进行分别维护。这样,所述Q个终端可以在网络侧设备的控制之下实现对同一业务的共同接收,从而可以提高Q个终端共同接收同一业务的自主性,进而可以提升业务体验和系统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作为与图2方法实施例对应的辅终端的实施例,因此,可以参见图2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且可以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为了避免重复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RRC连接维护方法的流程图之三。图4的RRC连接维护方法由网络侧设备执行。如图3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网络侧设备维护P个RRC连接,所述P个RRC连接位于所述网络侧设备与第二目标终端之间,所述第二目标终端包括Q个终端中的部分或全部终端,所述Q个终端支持共同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P为正整数,Q为大于1的整数。
在实际应用中,P可以小于或等于Q,可以包括以下情况:
1)在P等于1的情况下,所述RRC连接可以位于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Q个终端中的主终端之间。
可选地,网络侧设备维护P个RRC连接,包括:
网络侧设备与所述主终端建立RRC连接;
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所述主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主终端期望与其他终端共同接收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建立第一架构,所述第一架构包括所述Q个终端。
在实施时,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触发网络侧设备建立所述第一架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至少一个辅终端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标识信息;鉴权信息;能力信息;辅助信息;
其中,所述Q个终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辅终端。
可选地,网络侧设备维护P个RRC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主终端发送所述Q个终端的下行信息;
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所述主终端发送的所述Q个终端的上行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所述Q个终端的信息可以同时发送,也可以依次发送,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所述Q个终端中的辅终端的信息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辅终端的下行信息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采用第一安全机制发送,由所述主终端采用第二安全机制发送;或,辅终端的下行信息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采用第三安全机制发送;
辅终端的上行信息由所述辅终端采用第二安全机制发送,由所述主终端采用第一安全机制发送;或,辅终端的上行信息由所述辅终端采用第三安全机制发送;
其中,所述第一安全机制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主终端之间的安全机制,所述第二安全机制为所述主终端与所述辅终端之间的安全机制;所述第三安全机制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辅终端之间的安全机制。
2)在P等于Q的情况下,所述Q个RRC连接分别位于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Q个终端之间,即每个终端与网络侧设备之间建立有一个RRC连接。
可选地,网络侧设备维护P个RRC连接,包括:
网络侧设备与主终端建立RRC连接;
所述网络侧设备分别与Q-1个终端建立Q-1个RRC连接,所述Q-1个RRC连接中至少存在一个RRC连接使用专用随机接入资源建立;
所述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一架构,所述第一架构包括所述主终端和所述Q-1个终端。
具体实现时,所述Q-1个RRC连接可以一起建立,也可以一个一个建立,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网络侧设备与主终端建立RRC连接之后,所述网络侧设备分别与Q-1个终端建立Q-1个RRC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所述主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主终端期望与其他终端共同接收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
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主终端发送至少一个专用随机接入资源。
可选地,网络侧设备维护P个RRC连接,包括:
网络侧设备分别与所述Q个终端建立Q个RRC连接;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三信息,建立第一架构,所述第一架构包括所述Q个终端;
其中,所述第三信息由所述Q个终端中的主终端发送,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所述Q个终端中的Q-1个辅终端的标识信息;或者,所述第三信息由所述Q个终端中的辅终端发送,每个辅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三信息均包括所述Q个终端中的主终端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网络侧设备维护P个RRC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执行第五操作,所述第五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通过第一接口传输第七辅终端的信息,所述第一接口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第七辅终端之间的通信接口,所述第七辅终端包括所述Q个终端中的至少一个辅终端;
通过第二接口传输第八辅终端的信息,所述第二接口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与第三目标终端之间的通信接口,所述第三目标终端为所述Q个终端中的主终端,或,所述Q个终端中除所述第八辅终端之外的任一辅终端;所述第八辅终端包括所述Q个终端中的至少一个辅终端。
可选地,所述第八辅终端的信息满足:经过的PDCP层位于所述第八辅终端,经过的RLC层位于所述第二目标终端。
3)在P大于1,小于Q的情况下,可以是所述Q个终端中的P个终端建立有RRC连接。所述P个终端中各中终端的信息可以通过自身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接口传输,也可以通过所述P个终端中其他终端中转;其他Q-P个终端的信息可以通过所述P个终端中的任一终端代理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作为与图2方法实施例对应的网络侧设备的实施例,因此,可以参见图2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且可以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为了避免重复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X辅终端(如第一辅终端至第八辅终端)可以为所述Q个终端中的任一终端。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第X辅终端可以为同一辅终端,也可以为不同的辅终端,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介绍的多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彼此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结合实现,也可以单独实现,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为方便理解,示例说明如下:
本申请主要解决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设备进行业务共同传输时的RRC连接维护问题,可以包含如下内容:
为了实现多个设备配置的统一性,网络侧可以通过以下任一方式为多个UE维护RRC连接:
1)维护一个RRC连接,位于主UE和gNB之间,其它UE的信息,如RRC配置信令和上报信令均可以通过主UE进行代理进行;
2)维护多个RRC连接,分别位于每个UE和gNB之间,每个UE的信息均由每个UE各自进行;
3)维护多个RRC连接,分别位于每个UE和gNB之间,UE的信息可以通过其他UE协助传输,如辅UE的信息可以由主UE协助传输。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上述三种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一个RRC连接,与1)对应。
首先,最先接入网络的UE,可以先确定为主UE,后续可以进行主UE的重配置,主UE一般为能力较高且链路质量较好的UE。
主UE在接入网络时,会跟gNB之间建立传统(legacy)RRC连接,之后主UE上报自己希望建立多UE架构的需求,可选的,把其它UE的信息也上报给网络,其它UE的信息可以包括如下信息或者组合:
辅UE的标识信息,例如S-TMSI;
辅UE的授权/鉴权信息,用于核心网和RAN对多UE架构许可进行验证;
辅UE的能力信息,用于为辅UE提供合适的配置;
辅UE的其它辅助信息,例如省电需求,传输需求等。
基站接收到多UE架构的请求信息,可以先进行基本的鉴权和验证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是发往核心网进行,也可能是核心网提前将该信息下发到基站进行存储,基站自己根据存储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之后,基站决定为两个或者多个UE建立多UE共同传输的架构。
基站可以将各UE的配置信息发送给主UE,配置信息中包含:
主UE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主UE的承载配置信息,包含N0个RB配置,携SDAP,PDCP,RLC,MAC,PHY层的配置,也可以包含M0个RLC bearer配置,携带RLC,MAC,PHY层的配置;测量配置信息;安全配置信息;DC或者CA配置信息;
辅UE1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辅UE1使用的承载配置信息,包含N1个RB配置,携SDAP,PDCP,RLC,MAC,PHY层的配置,也可以包含M1个RLC bearer配置,携带RLC,MAC,PHY层的配置;测量配置信息;安全配置信息;DC或者CA配置信息;
辅UE2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辅UE2使用的承载配置信息,包含N2个RB配置,携SDAP,PDCP,RLC,MAC,PHY层的配置,也可以包含M2个RLC bearer配置,携带RLC,MAC,PHY层的配置;测量配置信息;安全配置信息,DC或者CA配置信息。
主UE接收到上述配置信息之后,将自己的配置信息自行存储并按照配置遵照执行,对辅UE的配置信息,则发送给对应的辅UE。
辅UE接收到主UE代理传输的配置信息,按照配置遵照执行。
当辅UE有需要经过UL RRC信令进行上报的内容,例如测量上报,或者辅助信息上报等,辅UE将其通过UE间接口发送给主UE,由主UE组织RRC信令,将辅UE的信息一起上报。
需要说明的是安全问题,有两种方式解决对辅UE配置的安全性:
一种是,复用主UE的安全配置过程,主UE和辅UE之间互相信任,主UE经过自己的解安全操作,例如解密和完整性验证,获取的消息为明文消息,主UE在发给辅UE时,使用它们之间的接口过程进行安全保护,相当于在gNB-主UE和主UE-辅UE之间两段分别进行安全维护,配置数据对主UE为明文,因此主UE需要为授信UE。
另一种是,辅UE和gNB之间也建立端到端的安全操作,即辅UE通过主UE和gNB之间建立端到端安全机制,这样gNB发给辅UE的配置信息以及反向的上报信息均可以通过端到端的安全机制进行保障,这样安全性更高,且对主UE也没有太多需求,因为辅UE的数据对它是无法探查的加密数据,这种方式安全性更高。
实施例二:多个RRC连接,对应上述2)。
在本实施例中,对多UE架构中的多个UE进行RRC连接维护,即为该架构中的每个UE建立独立的RRC连接,配置信息和上报信息独立通过自己的RRC连接进行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主UE先进行RRC连接建立,建立成功之后,辅UE也需要建立自己的RRC连接,触发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主UE上报建立多UE架构的需求,并将辅UE的情况,例如一共几个辅UE等告知gNB,由gNB为这些辅UE分配专用的随机接入资源,主UE将专用随机接入资源分发给不同的辅UE;之后辅UE使用专用资源发起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与网络侧建立RRC连接。
另一种是由辅UE自行发起RRC连接建立,辅UE按照现有UE行为发起竞争随机接入,并在消息(Message,Msg)3或者MsgA中携带RRC连接建立请求,与gNB建立RRC连接,之后告知自己是为了建立多UE架构,将自己的主UE标识信息发送给基站,便于基站为这些UE配置后续的关联承载;或者都建立好RRC连接之后,由主UE将辅UE的标识信息发送给基站,便于后续关联。
当主辅UE的RRC连接都建立好,且它们希望建立多UE架构的需求也告知基站,后续基站就会根据业务需求,为主UE和辅UE各自配置承载。
其中,主UE配置信息通过自己的RRC过程发送,内容可以包括:主UE的承载配置信息,包含N0个RB配置,携SDAP,PDCP,RLC,MAC,PHY层的配置,也可以包含M0个RLC bearer配置,携带RLC,MAC,PHY层的配置;测量配置信息;安全配置信息,DC或者CA配置信息;
辅UE1配置信息通过自己的RRC过程发送,内容可以包括:辅UE1使用的承载配置信息,包含N1个RB配置,携SDAP,PDCP,RLC,MAC,PHY层的配置,也可以包含M1个RLC bearer配置,携带RLC,MAC,PHY层的配置;测量配置信息;安全配置信息,DC或者CA配置信息;
由基站确保配置的一致性。
当主UE或者辅UE有任何UL RRC上报的需求,例如测量上报,或者辅助信息上报等,它们各自使用自己的RRC连接进行。
实施例三:多个RRC连接+主UE协助传输,对应上述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二基础上,介绍另一种方式对多UE架构中的多个UE进行RRC连接维护,即为该架构中的每个UE建立独立的RRC连接,配置信息和上报信息独立通过自己的RRC连接进行传输,但只有主UE具有传输RRC信令的DL和或UL管道。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UE都和gNB建立RRC连接,过程与实施例二类似。差别在于实施例二中每个UE的UL/DL RRC信令都直接通过自己和gNB之间的Uu接口直接传输,而本实施例中,考虑到辅UE有可能上行能力受限等情况,可能不具备进行DL/UL RRC信令的传输能力,因此可以通过主UE代为中转。
一般来说,主UE需要为辅UE的RRC建立专门的传输管道,例如信令无线承载(Signalling Radio Bearer,SRB)1消息的传输,可以PDCP位于端到端的辅UE和gNB,而RLCbearer位于主UE和基站之间。相当于通过主UE的传输管道,为辅UE的RRC信令进行传输,可以是双向的,也可以是单向的,如果单向,则意味着一个方向经由主UE传输,另一个方向自己的Uu接口负责传输。
传输管道的建立,也是由基站进行配置的,辅UE或者主UE将需求/请求上报给gNB,gNB因此为它们配置合适的路径,以适合传输方式进行传输RRC信令。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可以多UE共同传输的架构维护一条或者多条RRC连接。
如果仅有一条RRC连接,则该RRC连接可以为主UE跟基站建立。其它辅UE的配置,携带在主UE的RRC信令中;其它辅UE的UL上报,由辅UE发送给主UE,通过主UE的RRC过程进行上报;
如果建立多条RRC连接,主UE和辅UE各自有RRC连接;主UE或者辅UE上报网络需要建立多UE架构,网络确保为多个UE配置的一致性。辅UE的RRC信令可以通过自己的Uu接口传输,也可以通过主UE的Uu接口进行传输。在辅UE的RRC信令通过主UE的Uu接口进行传输的情况下,辅UE的RRC信令的传输路径可以由基站进行配置,辅UE SRB的PDCP层位于辅UE,RLCbearer位于主UE。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RRC连接维护方法,RAN侧可以对多个UE配置分别或者统一维护RRC连接,使得UE在网络侧的控制之下能够多设备共同传输,保障了UE的业务体验和系统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RRC连接维护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RRC连接维护装置,或者,该RRC连接维护装置中的用于执行RRC连接维护方法的控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RRC连接维护装置执行RRC连接维护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RRC连接维护装置。
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RRC连接维护装置的结构图之一。
如图5所示,RRC连接维护装置500包括:
第一建立模块501,用于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一RRC连接;
其中,所述主终端为Q个终端中的终端,所述主终端支持传输所述Q个终端中的部分或全部终端的信息,所述Q个终端支持共同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Q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地,所述Q个终端中仅所述主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RRC连接。
可选地,所述RRC连接维护装置500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主终端期望与其他终端共同接收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至少一个辅终端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标识信息;鉴权信息;能力信息;辅助信息;
其中,所述Q个终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辅终端。
可选地,所述RRC连接维护装置500还包括: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执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辅终端的第一下行信息,向所述第一辅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下行信息,所述第一辅终端为所述Q个终端中的任一辅终端;
接收第二辅终端发送的第一上行信息,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上行信息,所述第二辅终端为所述Q个终端中的任一辅终端。
可选地,辅终端的信息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辅终端的下行信息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采用第一安全机制发送,由所述主终端采用第二安全机制发送;或,辅终端的下行信息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采用第三安全机制发送;
辅终端的上行信息由所述辅终端采用第二安全机制发送,由所述主终端采用第一安全机制发送;或,辅终端的上行信息由所述辅终端采用第三安全机制发送;
其中,所述第一安全机制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主终端之间的安全机制,所述第二安全机制为所述主终端与所述辅终端之间的安全机制;所述第三安全机制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辅终端之间的安全机制。
可选地,所述Q个终端分别与网络侧设备建立RRC连接。
可选地,所述RRC连接维护装置500还包括: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以下至少一项:
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主终端期望与其他终端共同接收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专用随机接入资源;
向第三辅终端发送专用随机接入资源,所述第三辅终端为所述Q个终端中的任一辅终端。
可选地,所述RRC连接维护装置500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Q个终端中的Q-1个辅终端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RRC连接维护装置500还包括:
第三执行模块,用于执行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四辅终端的第二下行信息,向所述第四辅终端发送所述第二下行信息,所述第四辅终端为所述Q个终端中的任一辅终端;
接收第五辅终端发送的第二上行信息,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上行信息,所述第五辅终端为所述Q个终端中的任一辅终端。
可选地,辅终端的信息满足:经过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位于所述辅终端,经过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层位于所述主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RRC连接维护装置500能够实现图2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参见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RRC连接维护装置的结构图之二。
如图6所示,RRC连接维护装置600包括:
第四执行模块601,用于执行第三操作,所述第三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未与网络侧设备建立RRC连接的情况下,通过主终端在所述辅终端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代理传输所述辅终端的信息;
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二RRC连接;
其中,所述辅终端为Q个终端中的任一辅终端,所述Q个终端支持共同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所述Q个终端包括所述主终端,Q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地,所述辅终端的信息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辅终端的下行信息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采用第一安全机制发送,由所述主终端采用第二安全机制发送;或,辅终端的下行信息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采用第三安全机制发送;
辅终端的上行信息由所述辅终端采用第二安全机制发送,由所述主终端采用第一安全机制发送;或,辅终端的上行信息由所述辅终端采用第三安全机制发送;
其中,所述第一安全机制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主终端之间的安全机制,所述第二安全机制为所述主终端与所述辅终端之间的安全机制;所述第三安全机制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辅终端之间的安全机制。
可选地,所述第四执行模块601,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主终端发送的专用随机接入资源;
使用所述专用随机接入资源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二RRC连接。
可选地,所述RRC连接维护装置600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所述主终端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RRC连接维护装置600还包括:
第五执行模块,用于执行第四操作,所述第四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通过第一接口传输所述辅终端的信息,所述第一接口为所述辅终端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
通过第一目标终端在所述辅终端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中转所述辅终端的信息,所述第一目标终端为:所述主终端,或,所述Q个终端中的其他任一辅终端。
可选地,在所述辅终端的信息通过所述第一目标终端中转的情况下,所述辅终端的信息满足:经过的PDCP层位于所述辅终端,经过的RLC层位于所述第一目标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RRC连接维护装置600能够实现图3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参见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RRC连接维护装置的结构图之二。
如图7所示,RRC连接维护装置700包括:
维护模块701,用于维护P个RRC连接,所述P个RRC连接位于所述网络侧设备与第二目标终端之间,所述第二目标终端包括Q个终端中的部分或全部终端,所述Q个终端支持共同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P为正整数,Q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地,在P等于1的情况下,所述RRC连接位于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Q个终端中的主终端之间。
可选地,所述维护模块701,具体用于:
与所述主终端建立RRC连接;
接收所述主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主终端期望与其他终端共同接收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建立第一架构,所述第一架构包括所述Q个终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至少一个辅终端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标识信息;鉴权信息;能力信息;辅助信息;
其中,所述Q个终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辅终端。
可选地,所述RRC连接维护装置700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主终端发送所述Q个终端的下行信息;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主终端发送的所述Q个终端的上行信息。
可选地,所述Q个终端中的辅终端的信息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辅终端的下行信息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采用第一安全机制发送,由所述主终端采用第二安全机制发送;或,辅终端的下行信息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采用第三安全机制发送;
辅终端的上行信息由所述辅终端采用第二安全机制发送,由所述主终端采用第一安全机制发送;或,辅终端的上行信息由所述辅终端采用第三安全机制发送;
其中,所述第一安全机制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主终端之间的安全机制,所述第二安全机制为所述主终端与所述辅终端之间的安全机制;所述第三安全机制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辅终端之间的安全机制。
可选地,在P等于Q的情况下,所述Q个RRC分别位于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Q个终端之间。
可选地,所述维护模块701,具体用于:
与主终端建立RRC连接;
分别与Q-1个终端建立Q-1个RRC连接,所述Q-1个RRC连接中至少存在一个RRC连接使用专用随机接入资源建立;
建立第一架构,所述第一架构包括所述主终端和所述Q-1个终端。
可选地,所述RRC连接维护装置700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主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主终端期望与其他终端共同接收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主终端发送至少一个专用随机接入资源。
可选地,所述维护模块701,具体用于:
分别与所述Q个终端建立Q个RRC连接;
根据接收到的第三信息,建立第一架构,所述第一架构包括所述Q个终端;
其中,所述第三信息由所述Q个终端中的主终端发送,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所述Q个终端中的Q-1个辅终端的标识信息;或者,所述第三信息由所述Q个终端中的辅终端发送,每个辅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三信息均包括所述Q个终端中的主终端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RRC连接维护装置700还包括以下:
第六执行模块,用于执行第五操作,所述第五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通过第一接口传输第七辅终端的信息,所述第一接口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第七辅终端之间的通信接口,所述第七辅终端包括所述Q个终端中的至少一个辅终端;
通过第二接口传输第八辅终端的信息,所述第二接口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与第三目标终端之间的通信接口,所述第三目标终端为所述Q个终端中的主终端,或,所述Q个终端中除所述第八辅终端之外的任一辅终端;所述第八辅终端包括所述Q个终端中的至少一个辅终端。
可选地,所述第八辅终端的信息满足:经过的PDCP层位于所述第八辅终端,经过的RLC层位于所述第二目标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RRC连接维护装置700能够实现图4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RRC连接维护装置可以是装置,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或电子设备,也可以是该装置或电子设备中的部件、集合成电路、或芯片。该装置或电子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也可以为非移动终端。示例性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所列举的终端11的类型,非移动终端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该装置或电子设备可以是网络侧设备,网络侧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所列举的网络侧设备12的类型,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800,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2,存储在存储器8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8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例如,该通信设备800为主终端时,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801执行时实现上述图2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该通信设备800为辅终端时,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801执行时实现上述图3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该通信设备800为网络侧设备时,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801执行时实现上述图4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
在终端为前述主终端的情况下,所述通信接口用于:
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一RRC连接;
其中,所述主终端为Q个终端中的终端,所述主终端支持传输所述Q个终端中的部分或全部终端的信息,所述Q个终端支持共同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Q为大于1的整数。
在所述通信设备为辅终端的情况下,所述通信接口用于:
执行第三操作,所述第三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未与网络侧设备建立RRC连接的情况下,通过主终端在所述辅终端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代理传输所述辅终端的信息;
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二RRC连接;
其中,所述辅终端为Q个终端中的任一辅终端,所述Q个终端支持共同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所述Q个终端包括所述主终端,Q为大于1的整数。
该终端实施例是与上述终端侧方法实施例对应的,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实施过程和实现方式均可适用于该终端实施例中,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具体地,图9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终端9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901、网络模块902、音频输出单元903、输入单元904、传感器905、显示单元906、用户输入单元907、接口单元908、存储器909、以及处理器910等中的至少部分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9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9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9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9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9041和麦克风9042,图形处理器9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906可包括显示面板9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9061。用户输入单元907包括触控面板9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9072。触控面板9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9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9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单元901将来自网络侧设备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9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通常,射频单元9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
存储器9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或指令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9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或指令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或指令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或指令(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此外,存储器9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例如至少一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910可包括一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的,处理器910可集合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或指令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如基带处理器。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合成到处理器910中。
其中,在终端为前述主终端的情况下,射频单元901,用于:
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一RRC连接;
其中,所述主终端为Q个终端中的终端,所述主终端支持传输所述Q个终端中的部分或全部终端的信息,所述Q个终端支持共同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Q为大于1的整数。
在此情况下,本实施例中上述终端900可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图2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过程,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在所述通信设备为辅终端的情况下,射频单元901,用于:
执行第三操作,所述第三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未与网络侧设备建立RRC连接的情况下,通过主终端在所述辅终端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代理传输所述辅终端的信息;
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二RRC连接;
其中,所述辅终端为Q个终端中的任一辅终端,所述Q个终端支持共同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所述Q个终端包括所述主终端,Q为大于1的整数。
在此情况下,本实施例中上述终端900可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图3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过程,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用于:维护P个RRC连接,所述P个RRC连接位于所述网络侧设备与第二目标终端之间,所述第二目标终端包括Q个终端中的部分或全部终端,所述Q个终端支持共同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P为正整数,Q为大于1的整数。该网络侧设备实施例是与上述网络侧设备方法实施例对应的,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实施过程和实现方式均可适用于该网络侧设备实施例中,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如图10所示,该网络设备1000包括:天线101、射频装置102、基带装置103。天线101与射频装置102连接。在上行方向上,射频装置102通过天线101接收信息,将接收的信息发送给基带装置103进行处理。在下行方向上,基带装置103对要发送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装置102,射频装置102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101发送出去。
上述频带处理装置可以位于基带装置103中,以上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执行的方法可以在基带装置103中实现,该基带装置103包括处理器104和存储器105。
基带装置103例如可以包括至少一基带板,该基带板上设置有多个芯片,如图10所示,其中一芯片例如为处理器104,与存储器105连接,以调用存储器105中的程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所示的网络设备操作。
该基带装置103还可以包括网络接口106,用于与射频装置102交互信息,该接口例如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简称CPRI)。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105上并可在处理器104上运行的指令或程序,处理器104调用存储器105中的指令或程序执行图3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过程,或,图7所示各模块执行的方法,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故不在此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RRC连接维护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图2、图3或图4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终端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图2、图3或图4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集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41)

1.一种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一RRC连接;
其中,所述主终端为Q个终端中的终端,所述主终端支持传输所述Q个终端中的部分或全部终端的信息,所述Q个终端支持共同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Q为大于1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个终端中仅所述主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RRC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一RRC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终端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主终端期望与其他终端共同接收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至少一个辅终端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标识信息;鉴权信息;能力信息;辅助信息;
其中,所述Q个终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辅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一RRC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终端执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辅终端的第一下行信息,向所述第一辅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下行信息,所述第一辅终端为所述Q个终端中的任一辅终端;
接收第二辅终端发送的第一上行信息,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上行信息,所述第二辅终端为所述Q个终端中的任一辅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辅终端的信息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辅终端的下行信息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采用第一安全机制发送,由所述主终端采用第二安全机制发送;或,辅终端的下行信息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采用第三安全机制发送;
辅终端的上行信息由所述辅终端采用第二安全机制发送,由所述主终端采用第一安全机制发送;或,辅终端的上行信息由所述辅终端采用第三安全机制发送;
其中,所述第一安全机制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主终端之间的安全机制,所述第二安全机制为所述主终端与所述辅终端之间的安全机制;所述第三安全机制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辅终端之间的安全机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个终端分别与网络侧设备建立RRC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一RRC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主终端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主终端期望与其他终端共同接收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
所述主终端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专用随机接入资源;
所述主终端向第三辅终端发送专用随机接入资源,所述第三辅终端为所述Q个终端中的任一辅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一RRC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终端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Q个终端中的Q-1个辅终端的标识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一RRC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终端执行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四辅终端的第二下行信息,向所述第四辅终端发送所述第二下行信息,所述第四辅终端为所述Q个终端中的任一辅终端;
接收第五辅终端发送的第二上行信息,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上行信息,所述第五辅终端为所述Q个终端中的任一辅终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辅终端的信息满足:经过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位于所述辅终端,经过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层位于所述主终端。
12.一种RRC连接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辅终端执行第三操作,所述第三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未与网络侧设备建立RRC连接的情况下,通过主终端在所述辅终端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代理传输所述辅终端的信息;
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二RRC连接;
其中,所述辅终端为Q个终端中的任一辅终端,所述Q个终端支持共同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所述Q个终端包括所述主终端,Q为大于1的整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终端的信息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辅终端的下行信息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采用第一安全机制发送,由所述主终端采用第二安全机制发送;或,辅终端的下行信息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采用第三安全机制发送;
辅终端的上行信息由所述辅终端采用第二安全机制发送,由所述主终端采用第一安全机制发送;或,辅终端的上行信息由所述辅终端采用第三安全机制发送;
其中,所述第一安全机制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主终端之间的安全机制,所述第二安全机制为所述主终端与所述辅终端之间的安全机制;所述第三安全机制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辅终端之间的安全机制。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辅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二RRC连接,包括:
辅终端接收所述主终端发送的专用随机接入资源;
所述辅终端使用所述专用随机接入资源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二RRC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辅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二RRC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辅终端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所述主终端的标识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辅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二RRC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辅终端执行第四操作,所述第四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通过第一接口传输所述辅终端的信息,所述第一接口为所述辅终端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
通过第一目标终端在所述辅终端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中转所述辅终端的信息,所述第一目标终端为:所述主终端,或,所述Q个终端中的其他任一辅终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辅终端的信息通过所述第一目标终端中转的情况下,所述辅终端的信息满足:经过的PDCP层位于所述辅终端,经过的RLC层位于所述第一目标终端。
18.一种RRC连接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侧设备维护P个RRC连接,所述P个RRC连接位于所述网络侧设备与第二目标终端之间,所述第二目标终端包括Q个终端中的部分或全部终端,所述Q个终端支持共同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P为正整数,Q为大于1的整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P等于1的情况下,所述RRC连接位于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Q个终端中的主终端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侧设备维护P个RRC连接,包括:
网络侧设备与所述主终端建立RRC连接;
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所述主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主终端期望与其他终端共同接收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建立第一架构,所述第一架构包括所述Q个终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至少一个辅终端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标识信息;鉴权信息;能力信息;辅助信息;
其中,所述Q个终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辅终端。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侧设备维护P个RRC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主终端发送所述Q个终端的下行信息;
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所述主终端发送的所述Q个终端的上行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个终端中的辅终端的信息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辅终端的下行信息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采用第一安全机制发送,由所述主终端采用第二安全机制发送;或,辅终端的下行信息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采用第三安全机制发送;
辅终端的上行信息由所述辅终端采用第二安全机制发送,由所述主终端采用第一安全机制发送;或,辅终端的上行信息由所述辅终端采用第三安全机制发送;
其中,所述第一安全机制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主终端之间的安全机制,所述第二安全机制为所述主终端与所述辅终端之间的安全机制;所述第三安全机制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辅终端之间的安全机制。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P等于Q的情况下,所述Q个RRC分别位于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Q个终端之间。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侧设备维护P个RRC连接,包括:
网络侧设备与主终端建立RRC连接;
所述网络侧设备分别与Q-1个终端建立Q-1个RRC连接,所述Q-1个RRC连接中至少存在一个RRC连接使用专用随机接入资源建立;
所述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一架构,所述第一架构包括所述主终端和所述Q-1个终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侧设备与主终端建立RRC连接之后,所述网络侧设备分别与Q-1个终端建立Q-1个RRC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所述主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主终端期望与其他终端共同接收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
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主终端发送至少一个专用随机接入资源。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侧设备维护P个RRC连接,包括:
网络侧设备分别与所述Q个终端建立Q个RRC连接;
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三信息,建立第一架构,所述第一架构包括所述Q个终端;
其中,所述第三信息由所述Q个终端中的主终端发送,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所述Q个终端中的Q-1个辅终端的标识信息;或者,所述第三信息由所述Q个终端中的辅终端发送,每个辅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三信息均包括所述Q个终端中的主终端的标识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侧设备维护P个RRC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执行第五操作,所述第五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通过第一接口传输第七辅终端的信息,所述第一接口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第七辅终端之间的通信接口,所述第七辅终端包括所述Q个终端中的至少一个辅终端;
通过第二接口传输第八辅终端的信息,所述第二接口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与第三目标终端之间的通信接口,所述第三目标终端为所述Q个终端中的主终端,或,所述Q个终端中除所述第八辅终端之外的任一辅终端;所述第八辅终端包括所述Q个终端中的至少一个辅终端。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辅终端的信息满足:经过的PDCP层位于所述第八辅终端,经过的RLC层位于所述第二目标终端。
30.一种RRC连接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一RRC连接;
其中,所述主终端为Q个终端中的终端,所述主终端支持传输所述Q个终端中的部分或全部终端的信息,所述Q个终端支持共同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Q为大于1的整数。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RRC连接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Q个终端中仅所述主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RRC连接。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RRC连接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RC连接维护装置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主终端期望与其他终端共同接收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RRC连接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Q个终端分别与网络侧设备建立RRC连接。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RRC连接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RC连接维护装置还包括: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以下至少一项:
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主终端期望与其他终端共同接收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专用随机接入资源;
向第三辅终端发送专用随机接入资源,所述第三辅终端为所述Q个终端中的任一辅终端。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RRC连接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RC连接维护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Q个终端中的Q-1个辅终端的标识信息。
36.一种RRC连接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四执行模块,用于执行第三操作,所述第三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未与网络侧设备建立RRC连接的情况下,通过主终端在所述辅终端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代理传输所述辅终端的信息;
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第二RRC连接;
其中,所述辅终端为Q个终端中的任一辅终端,所述Q个终端支持共同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所述Q个终端包括所述主终端,Q为大于1的整数。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RRC连接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终端的信息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辅终端的下行信息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采用第一安全机制发送,由所述主终端采用第二安全机制发送;或,辅终端的下行信息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采用第三安全机制发送;
辅终端的上行信息由所述辅终端采用第二安全机制发送,由所述主终端采用第一安全机制发送;或,辅终端的上行信息由所述辅终端采用第三安全机制发送;
其中,所述第一安全机制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主终端之间的安全机制,所述第二安全机制为所述主终端与所述辅终端之间的安全机制;所述第三安全机制为所述网络侧设备与所述辅终端之间的安全机制。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RRC连接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RC连接维护装置还包括:
第五执行模块,用于执行第四操作,所述第四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通过第一接口传输所述辅终端的信息,所述第一接口为所述辅终端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
通过第一目标终端在所述辅终端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中转所述辅终端的信息,所述第一目标终端为:所述主终端,或,所述Q个终端中的其他任一辅终端。
39.一种RRC连接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维护模块,用于维护P个RRC连接,所述P个RRC连接位于所述网络侧设备与第二目标终端之间,所述第二目标终端包括Q个终端中的部分或全部终端,所述Q个终端支持共同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P为正整数,Q为大于1的整数。
40.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RRC连接维护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RRC连接维护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8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RRC连接维护方法的步骤。
41.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RRC连接维护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RRC连接维护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8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RRC连接维护方法的步骤。
CN202110482606.3A 2021-04-30 2021-04-30 Rrc连接维护方法、相关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2786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2606.3A CN115278654A (zh) 2021-04-30 2021-04-30 Rrc连接维护方法、相关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EP22794802.3A EP4333479A1 (en) 2021-04-30 2022-04-24 Rrc connection maintenance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PCT/CN2022/088705 WO2022228331A1 (zh) 2021-04-30 2022-04-24 Rrc连接维护方法、相关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JP2023562592A JP2024514145A (ja) 2021-04-30 2022-04-24 Rrc接続維持方法、関連機器及び可読記憶媒体
US18/497,195 US20240064853A1 (en) 2021-04-30 2023-10-30 Rrc connection maintenance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2606.3A CN115278654A (zh) 2021-04-30 2021-04-30 Rrc连接维护方法、相关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78654A true CN115278654A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44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82606.3A Pending CN115278654A (zh) 2021-04-30 2021-04-30 Rrc连接维护方法、相关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64853A1 (zh)
EP (1) EP4333479A1 (zh)
JP (1) JP2024514145A (zh)
CN (1) CN115278654A (zh)
WO (1) WO2022228331A1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29560A1 (en) * 2011-04-20 2014-01-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 from device to devi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4161159A1 (en) * 2013-04-02 2014-10-09 Broadcom Corporation Group communication establishment
WO2017148173A1 (zh) * 2016-02-29 2017-09-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群组协作式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群
US20180279390A1 (en) * 2015-09-29 2018-09-27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an auxiliary signaling link,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WO2018202797A1 (en) * 2017-05-04 2018-11-08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Ue group mobility concepts
CN109155945A (zh) * 2016-07-01 2019-01-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0234114A (zh) * 2019-04-23 2019-09-1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系统
CN110622558A (zh) * 2017-07-25 2019-12-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1065060A (zh) * 2018-10-17 2020-04-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直接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WO2020164026A1 (zh) * 2019-02-13 2020-08-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9994B (zh) * 2009-08-03 2013-1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数据共享的方法及系统和网络侧装置
WO2012042296A1 (en) * 2010-09-28 2012-04-05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using a shared dataset to be shared over a secondary logical channel
CN103491643B (zh) * 2012-06-12 2018-03-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组通信连接的建立方法和设备
CN107135543B (zh) * 2016-02-29 2022-12-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管理rrm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29560A1 (en) * 2011-04-20 2014-01-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 from device to devi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4161159A1 (en) * 2013-04-02 2014-10-09 Broadcom Corporation Group communication establishment
US20180279390A1 (en) * 2015-09-29 2018-09-27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an auxiliary signaling link,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WO2017148173A1 (zh) * 2016-02-29 2017-09-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群组协作式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群
CN109155945A (zh) * 2016-07-01 2019-01-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202797A1 (en) * 2017-05-04 2018-11-08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Ue group mobility concepts
CN110622558A (zh) * 2017-07-25 2019-12-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1065060A (zh) * 2018-10-17 2020-04-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直接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WO2020164026A1 (zh) * 2019-02-13 2020-08-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234114A (zh) * 2019-04-23 2019-09-1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HISILICON: "R2-2006055 "Correction to RRC spec for eURLLC"", 3GPP TSG_RAN\\WG2_RL2, no. 2 *
LG ELECTRONICS: "R3-190133 "Text Proposal on Service Authorization"", 3GPP TSG_RAN\\WG3_IU, no. 3 *
刘祖深;张煜;: "LTE-Advanced空口监测与分析关键技术研究",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no. 12 *
黄利军;王晓鹏;向腊;周妮;: "无线抄表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怀化学院学报, no. 0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514145A (ja) 2024-03-28
WO2022228331A1 (zh) 2022-11-03
EP4333479A1 (en) 2024-03-06
US20240064853A1 (en) 2024-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13934B2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communication
US11116021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terminal apparatus
US10560929B2 (en) Resource request method and system, device, and network side node
US11589220B2 (en)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e communication when a terminal is in a radio resource control inactive state
CN111836220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US1039796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backhaul link
CN114698151A (zh) 定位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2068874A1 (zh) 报告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US20240073650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09076642B (zh) 一种ran服务器、无线通信系统和终端附着方法
CN112333795A (zh) 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US20230109276A1 (en) Access procedure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WO2022237616A1 (zh) 资源池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1034228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传输的用户设备和其方法
WO2023010552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resource selection method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EP4132035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5278654A (zh) Rrc连接维护方法、相关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150305079A1 (en)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WO2022228446A1 (zh) 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098209A1 (zh) 一种数据传输保护方法、设备及系统
KR20230088424A (ko) 자원 할당 방법, 장치 및 단말
WO2020155174A1 (zh)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4258158A (zh) 聚合配置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8303125A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7835424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