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78438A - 降噪耳机、降噪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 Google Patents

降噪耳机、降噪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78438A
CN115278438A CN202210891939.6A CN202210891939A CN115278438A CN 115278438 A CN115278438 A CN 115278438A CN 202210891939 A CN202210891939 A CN 202210891939A CN 115278438 A CN115278438 A CN 1152784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ise
signal
noise reduction
target
feedforw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9193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煜
李虎
阮进华
谢福海
蒋白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difi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difi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difi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difi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9193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784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78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7843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42122 priority patent/WO2024021502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83Reduction of ambient noise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75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 G10K11/178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 G10K11/1785Methods, e.g. algorithms; Devices
    • G10K11/17857Geometric disposition, e.g. placement of microphone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75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 G10K11/178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 G10K11/1787General system configurations
    • G10K11/17879General system configurations using both a reference signal and an error signal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2210/00Details of active noise control [ANC] covered by G10K11/178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G10K2210/30Means
    • G10K2210/301Computational
    • G10K2210/3026Feedback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2210/00Details of active noise control [ANC] covered by G10K11/178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G10K2210/30Means
    • G10K2210/301Computational
    • G10K2210/3027Feedforward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2210/00Details of active noise control [ANC] covered by G10K11/178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G10K2210/50Miscellaneous
    • G10K2210/509Hybrid, i.e. combining different technologies, e.g. passive and activ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60/00Details of hearing devices, i.e. of ear- or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or H04R5/033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their subgroups, or of hearing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460/01Hearing devices using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降噪耳机、降噪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该降噪耳机包括:第一降噪通道,其中,第一降噪通道至少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至少一个后馈麦克风、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和第一扬声器;第二降噪通道,其中,第二降噪通道至少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前馈麦克风、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第二扬声器;其中,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用于处理环境噪声信号,后馈降噪处理单元用于处理耳道噪声信号。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采用的多路前馈降噪和后馈降噪在同一个信道中进行处理,容易出现麦克风信号通路之间的干扰,导致降噪带宽和平均深度难以取得有效拓宽和增强的问题。

Description

降噪耳机、降噪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耳机降噪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降噪耳机、降噪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背景技术
主动降噪技术是指通过产生与噪声信号幅度相同、相位相反的声波,和噪声声波产生干涉性叠加从而达到噪声控制的目的。现有控制方法通常分为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和前反馈混合控制,其中,前反馈混合控制降噪性能最好,但是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降噪效果,往往采用多个前馈麦克风和多个反馈麦克风来实现,虽然增加了麦克风的数量,但是仅仅采用一个降噪通道处理多个麦克风检测到的噪声信号,这样的处理方式容易出现信道干扰的现象,从而使得降噪带宽和平均深度难以取得有效拓宽和增强,影响降噪效果。
针对相关技术中采用的多路前馈降噪和后馈降噪在同一个信道中进行处理,容易出现麦克风信号通路之间的干扰,导致降噪带宽和平均深度难以取得有效拓宽和增强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噪耳机、降噪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采用的多路前馈降噪和后馈降噪在同一个信道中进行处理,容易出现麦克风信号通路之间的干扰,导致降噪带宽和平均深度难以取得有效拓宽和增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降噪耳机。该降噪耳机包括:第一降噪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降噪通道至少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至少一个后馈麦克风、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和第一扬声器;第二降噪通道,其中,所述第二降噪通道至少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前馈麦克风、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第二扬声器;其中,所述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用于处理环境噪声信号,所述后馈降噪处理单元用于处理耳道噪声信号,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第二扬声器用于播放所述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所述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所述后馈降噪处理单元产生的消噪信号,以实现降噪。
进一步地,该降噪耳机还包括:噪声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将模拟信号形式的噪声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形式的噪声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扬声器、所述第二扬声器和所述后馈麦克风设置于耳机腔体的前腔中,所述第一前馈麦克风和所述第二前馈麦克风设置于所述耳机腔体的后腔中,其中,所述前腔和所述后腔是两个独立、封闭的腔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降噪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通过至少一个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二目标噪声信号;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三目标噪声信号;通过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对所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和所述第二目标噪声信号进行消噪处理,得到第一目标消噪信号;通过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对第三目标噪声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所述第三目标噪声信号对应的第二目标消噪信号;通过第一扬声器播放所述第一目标消噪信号,通过第二扬声器播放所述第二目标消噪信号,以实现降噪。
进一步地,通过所述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所述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对所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和所述第二目标噪声信号进行消噪处理,得到第一目标消噪信号包括:通过所述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对所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所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对应的前馈消噪信号;通过所述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对所述第二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所述第二目标噪声信号对应的后馈消噪信号;将所述前馈消噪信号和所述后馈消噪进行叠加处理,得到所述第一目标消噪信号。
进一步地,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包括: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对环境噪声检测,得到第一初始噪声信号;若所述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为数字信号,则将所述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作为所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若所述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为模拟信号,则将所述第一初始噪声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处理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并将所述处理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作为所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
进一步地,若所述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为模拟信号,则将所述第一初始噪声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处理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包括:对所述第一初始噪声信号进行增益调节,得到调节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对所述调节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所述处理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
进一步地,通过所述第一扬声器播放所述第一目标消噪信号包括:对所述第一目标消噪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第一目标消噪信号;通过耳机运算放大器对所述转换后的第一目标消噪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后的第一目标消噪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扬声器播放所述放大后的第一目标消噪信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降噪装置。该装置包括:检测单元,用于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通过至少一个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二目标噪声信号;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三目标噪声信号;第一处理单元,用于通过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对所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和所述第二目标噪声信号进行消噪处理,得到第一目标消噪信号;第二处理单元,用于通过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对第三目标噪声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所述第三目标噪声信号对应的第二目标消噪信号;播放单元,用于通过第一扬声器播放所述第一目标消噪信号,通过第二扬声器播放所述第二目标消噪信号,以实现降噪。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对所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所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对应的前馈消噪信号;第二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对所述第二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所述第二目标噪声信号对应的后馈消噪信号;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前馈消噪信号和所述后馈消噪进行叠加处理,得到所述第一目标消噪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检测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对环境噪声检测,得到第一初始噪声信号;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为数字信号,则将所述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作为所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转换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为模拟信号,则将所述第一初始噪声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处理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并将所述处理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作为所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转换模块包括:调节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初始噪声信号进行增益调节,得到调节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转换子模块,用于对所述调节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所述处理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播放单元包括:第三转换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目标消噪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第一目标消噪信号;处理模块,用于通过耳机运算放大器对所述转换后的第一目标消噪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后的第一目标消噪信号;播放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扬声器播放所述放大后的第一目标消噪信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降噪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降噪方法。
在本申请提出的降噪耳机中,包括以下:第一降噪通道,其中,第一降噪通道至少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至少一个后馈麦克风、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和第一扬声器;第二降噪通道,其中,第二降噪通道至少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前馈麦克风、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第二扬声器;其中,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用于处理环境噪声信号,后馈降噪处理单元用于处理耳道噪声信号,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用于播放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后馈降噪处理单元产生的消噪信号,以实现降噪,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采用的多路前馈降噪和后馈降噪在同一个信道中进行处理,容易出现麦克风信号通路之间的干扰,导致降噪带宽和平均深度难以取得有效拓宽和增强的问题。上述的降噪耳机设置有两个独立的降噪通道,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至少一个后馈麦克风、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和第一扬声器组成第一降噪单元,通过第一降噪单元实现前馈+反馈的双馈混合式控制降噪,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前馈麦克风、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第二扬声器组成第二降噪单元,通过第二降噪单元实现前馈降噪;通过混合式+前馈式形成的两个独立降噪通道的消噪技术,提升了耳机消噪范围,并且,通过设定两条独立的降噪通道分别对噪音进行处理,能有效规避出现信道干扰的情况,提升了降噪频宽和深度,进而达到了拓宽降噪带宽和增强平均深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噪耳机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噪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选的降噪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噪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部分名词或术语进行说明:
FF:前馈降噪技术;
FB:后馈降噪技术;
Hybrid消噪技术:双馈式主动消噪技术。
实施例1
下面对本申请提出的降噪耳机进行介绍,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噪耳机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降噪耳机包括:
第一降噪通道,第一降噪通道至少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至少一个后馈麦克风、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和第一扬声器;第二降噪通道,其中,第二降噪通道至少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前馈麦克风、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第二扬声器;其中,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用于处理环境噪声信号,后馈降噪处理单元用于处理耳道噪声信号,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用于播放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后馈降噪处理单元产生的消噪信号,以实现降噪。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的降噪耳机包括两路独立的降噪通道,即第一降噪通道和第二降噪通道。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至少一个后馈麦克风、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FF)、后馈降噪处理单元(FB)和第一扬声器组成第一降噪通道,第一降噪通道实现前馈和后馈降噪处理。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检测环境中的噪声信号,通过至少一个后馈麦克风检测耳道噪声信号,然后利用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对上述噪声进行处理。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前馈麦克风、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第二扬声器组成第二降噪通道。通过第二前馈麦克风检测环境中的噪声信号,然后利用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对第二前馈麦克风检测到的噪声信号进行降噪处理。
通过前馈式加上Hybrid组成的多通道消噪技术,提升了耳机消噪范围,并且,通过设定两条独立的降噪通道分别对噪音进行处理,能有效规避出现信道干扰的情况,提高了降噪耳机的降噪效果。
由于在实际应用中采集的噪音信号可能是模拟信号,也可能是数字信号。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噪耳机中,还包括:噪声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将模拟信号形式的噪声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形式的噪声信号。
具体地,降噪耳机中的第一前馈麦克风,第二前馈麦克风和后馈麦克风兼容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在噪音信号是模拟信号时,通过噪声信号处理单元对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后,再进行降噪处理。通过上述步骤,扩大了噪声处理范围,提高了降噪效果。
为了实现更好的降噪效果,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噪耳机中,采用以下方式部署第一前馈麦克风,第二前馈麦克风和后馈麦克风、以及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第一扬声器、第二扬声器和后馈麦克风设置于耳机腔体的前腔中,第一前馈麦克风和第二前馈麦克风设置于耳机腔体的后腔中,其中,前腔和后腔是两个独立、封闭的腔体。
具体地,第一前馈麦克风和第二前馈麦克风是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噪声信号,所以将第一前馈麦克风和第二前馈麦克风设置在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的背侧(也就是上述的后腔),并且在降噪耳机使用的过程中是暴露在环境中的。后馈麦克风用于检测耳道噪声,所以将其设置在耳机腔体的前腔内。对于入耳式的降噪耳机,在使用的时,反馈麦克风处于耳道内部。如图1所示,第一前馈麦克风、第二前馈麦克风分别设置于一个独立的腔体内的不同位置,此腔体称为耳机腔体的后腔,后馈麦克风、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设置在同一个腔体,此腔体称为做耳机腔体的前腔。需要说明的是,前腔和后腔是独立、封闭的,这样能够保证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不被前馈麦克风检测到,能够有效提高降噪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耳机腔体的前腔中还包括扬声器前腔和扬声器后腔。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一前馈麦克风和第二前馈麦克风在降噪耳机上的位置关系不做限定。例如,耳罩式降噪耳机,可以在耳罩的外部上下部署第一前馈麦克风和第二前馈麦克风。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前馈麦克风、第二前馈麦克风以及后馈麦克风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降噪耳机内采用双FF+FB的多通道降噪处理单元,扩展了降噪频宽和平均深度。
在本申请提出的降噪耳机中,包括以下:第一降噪通道,其中,第一降噪通道至少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至少一个后馈麦克风、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和第一扬声器;第二降噪通道,其中,第二降噪通道至少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前馈麦克风、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第二扬声器;其中,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用于处理环境噪声信号,后馈降噪处理单元用于处理耳道噪声信号,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用于播放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后馈降噪处理单元产生的消噪信号,以实现降噪,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采用的多路前馈降噪和后馈降噪在同一个信道中进行处理,容易出现麦克风信号通路之间的干扰,导致降噪带宽和平均深度难以取得有效拓宽和增强的问题。上述的降噪耳机设置有两个独立的降噪通道,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至少一个后馈麦克风、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和第一扬声器组成第一降噪单元,通过第一降噪单元实现前反馈混合控制降噪,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前馈麦克风、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第二扬声器组成第二降噪单元,通过第二降噪单元实现前馈降噪,通过前馈式加上双馈式消噪技术,并结合两个麦克风输出,提升了耳机消噪范围,并且,通过设定两条独立的降噪通道分别对噪音进行处理,能有效规避出现信道干扰的情况,提升了降噪频宽和深度,进而达到了拓宽降噪带宽和增强平均深度的效果。
实施例2
下面结合优选的实施步骤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噪方法的流程图,降噪方法应用于上述的降噪耳机,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通过至少一个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二目标噪声信号;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三目标噪声信号。
步骤S202,通过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对第一目标噪声信号和第二目标噪声信号进行消噪处理,得到第一目标消噪信号。
步骤S203,通过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对第三目标噪声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三目标噪声信号对应的第二目标消噪信号。
步骤S204,通过第一扬声器播放第一目标消噪信号,通过第二扬声器播放第二目标消噪信号,以实现降噪。
具体地,上述的降噪方法用于上述的降噪耳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通过第一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通过后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二目标噪声信号。通过第二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二目标噪声信号。
如图3所示,利用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对第一目标噪声信号进行消噪处理,得到前馈消噪信号,利用后馈消噪处理单元对第二目标噪声信号进行消噪处理,得到后馈消噪信号。将前馈消噪信号和后馈消噪信号进行叠加,得到上述的第一目标消噪信号,最后利用第一扬声器播放第一目标消噪信号,实现消噪。
利用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对第三目标噪声信号进行消噪处理,得到第二目标消噪信号,通过第二扬声器播放第二目标消噪信号,实现消噪。
综上所述,通过第一前馈麦克风和第二前馈麦克风实现对环境噪声的检测,然后利用两条独立的降噪通道进行处理,扩展了降噪的频宽和平均深度。通过前馈式加上Hybrid组成的多通道消噪技术,提升了耳机消噪范围,能有效规避出现信道干扰的情况。
如何得到第一目标消信号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噪方法中,通过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对第一目标噪声信号和第二目标噪声信号进行消噪处理,得到第一目标消噪信号包括:通过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对第一目标噪声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对应的前馈消噪信号;通过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对第二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二目标噪声信号对应的后馈消噪信号;将前馈消噪信号和后馈消噪进行叠加处理,得到第一目标消噪信号。
具体地,如图3所示,利用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对第一目标噪声信号进行消噪处理,得到前馈消噪信号,利用后馈消噪处理单元对第二目标噪声信号进行消噪处理,得到后馈消噪信号。然后通过加法器对前馈消噪信号和后馈消噪信号进行叠加得到上述的第一目标消噪信号。
前馈降噪容易实现,后馈降噪能够采集到的噪声信号与人耳听到的更接近,更进一步的过滤掉前馈麦克风没有过滤掉的噪声,因此通过前馈和后馈的双重主动降噪提高降噪效果。
由于在实际应用中噪音信号可能是模拟信号,也可能是数字信号。第一前馈麦克风,第二前馈麦克风和后馈麦克风兼容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但一般来说对数字信号形式的噪声信号进行处理更加的高效,所以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噪方法中,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包括: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对环境噪声检测,得到第一初始噪声信号;若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为数字信号,则将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作为第一目标噪声信号;若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为模拟信号,则将第一初始噪声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处理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并将处理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作为第一目标噪声信号。
对第一初始噪声信号进行增益调节,得到调节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对调节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处理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
具体地,如图3所示,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对环境噪声检测,得到第一初始噪声信号,如果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为数字信号,则将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作为第一目标噪声信号,不需要做任何处理;如果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为模拟信号,那么对第一初始噪声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处理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并将处理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作为第一目标噪声信号。
在进行模数转换前,对模拟信号进行增益调整后,进行模数转换,再将转换后的模拟信号传输至降噪处理单元进行降噪处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噪方法中,通过第一扬声器播放第一目标消噪信号包括:对第一目标消噪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第一目标消噪信号;通过耳机运算放大器对转换后的第一目标消噪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后的第一目标消噪信号;通过第一扬声器播放放大后的第一目标消噪信号。
具体地,在得到第一目标消噪信号后,还需要进行以下处理:对第一目标消噪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将其转换为模拟信号的形式,然后通过耳机运算放大器对准换后的消噪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后的第一目标消噪信号;最后通过第一扬声器播放放大后的第一目标消噪信号。通过上述步骤,能够有效提高消噪信号的消噪效果,提高耳机降噪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噪方法,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通过至少一个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二目标噪声信号;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三目标噪声信号;通过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对第一目标噪声信号和第二目标噪声信号进行消噪处理,得到第一目标消噪信号;通过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对第三目标噪声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三目标噪声信号对应的第二目标消噪信号;通过第一扬声器播放第一目标消噪信号,通过第二扬声器播放第二目标消噪信号,以实现降噪,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采用的多路前馈降噪和后馈降噪在同一个信道中进行处理,容易出现麦克风信号通路之间的干扰,导致降噪带宽和平均深度难以取得有效拓宽和增强的问题。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至少一个后馈麦克风、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和第一扬声器组成第一降噪单元,通过第一降噪单元实现前反馈混合控制降噪,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前馈麦克风、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第二扬声器组成第二降噪单元,通过第二降噪单元实现前馈降噪,通过前馈式加上Hybrid组成的多通道消噪技术,提升了耳机消噪范围,通过设定两条独立的降噪通道分别对噪音进行处理,能有效规避出现信道干扰的情况,提升了降噪频宽和深度,进而达到了拓宽降噪带宽和增强平均深度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实施例3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降噪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降噪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降噪方法。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噪装置进行介绍。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降噪装置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检测单元401,第一处理单元402,第二处理单元403和播放单元404。
检测单元401,用于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通过至少一个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二目标噪声信号;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三目标噪声信号;
第一处理单元402,用于通过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对第一目标噪声信号和第二目标噪声信号进行消噪处理,得到第一目标消噪信号;
第二处理单元403,用于通过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对第三目标噪声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三目标噪声信号对应的第二目标消噪信号;
播放单元404,用于通过第一扬声器播放第一目标消噪信号,通过第二扬声器播放第二目标消噪信号,以实现降噪。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噪装置,包括:检测单元401,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通过至少一个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二目标噪声信号;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三目标噪声信号;第一处理单元402,通过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对第一目标噪声信号和第二目标噪声信号进行消噪处理,得到第一目标消噪信号;第二处理单元403,通过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对第三目标噪声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三目标噪声信号对应的第二目标消噪信号;播放单元404,通过第一扬声器播放第一目标消噪信号,通过第二扬声器播放第二目标消噪信号,以实现降噪,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采用的多路前馈降噪和后馈降噪在同一个信道中进行处理,容易出现麦克风信号通路之间的干扰,导致降噪带宽和平均深度难以取得有效拓宽和增强的问题。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至少一个后馈麦克风、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和第一扬声器组成第一降噪单元,通过第一降噪单元实现前反馈混合控制降噪,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前馈麦克风、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第二扬声器组成第二降噪单元,通过第二降噪单元实现前馈降噪,通过前馈式加上Hybrid组成的多通道消噪技术,提升了耳机消噪范围,并且,通过设定两条独立的降噪通道分别对噪音进行处理,能有效规避出现信道干扰的情况,提升了降噪频宽和深度,进而达到了拓宽降噪带宽和增强平均深度的效果。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噪装置中,第一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用于通过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对第一目标噪声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对应的前馈消噪信号;第二处理模块,用于通过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对第二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二目标噪声信号对应的后馈消噪信号;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将前馈消噪信号和后馈消噪进行叠加处理,得到第一目标消噪信号。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噪装置中,检测单元包括:检测模块,用于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对环境噪声检测,得到第一初始噪声信号;确定模块,用于若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为数字信号,则将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作为第一目标噪声信号;转换模块,用于若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为模拟信号,则将第一初始噪声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处理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并将处理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作为第一目标噪声信号。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噪装置中,转换模块包括:调节子模块,用于对第一初始噪声信号进行增益调节,得到调节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转换子模块,用于对调节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处理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噪装置中,播放单元包括:第三转换模块,用于对第一目标消噪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第一目标消噪信号;处理模块,用于通过耳机运算放大器对转换后的第一目标消噪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后的第一目标消噪信号;播放模块,用于通过第一扬声器播放放大后的第一目标消噪信号。
降噪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的检测单元401,第一处理单元402,第二处理单元403和播放单元404等均作为程序单元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单元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处理器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程序单元。内核可以设置一个或以上,通过调整内核参数来实现降噪。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降噪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降噪方法。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通过至少一个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二目标噪声信号;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三目标噪声信号;通过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对第一目标噪声信号和第二目标噪声信号进行消噪处理,得到第一目标消噪信号;通过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对第三目标噪声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三目标噪声信号对应的第二目标消噪信号;通过第一扬声器播放第一目标消噪信号,通过第二扬声器播放第二目标消噪信号,以实现降噪。
可选地,通过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对第一目标噪声信号和第二目标噪声信号进行消噪处理,得到第一目标消噪信号包括:通过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对第一目标噪声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对应的前馈消噪信号;通过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对第二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二目标噪声信号对应的后馈消噪信号;将前馈消噪信号和后馈消噪进行叠加处理,得到第一目标消噪信号。
可选地,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包括: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对环境噪声检测,得到第一初始噪声信号;若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为数字信号,则将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作为第一目标噪声信号;若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为模拟信号,则将第一初始噪声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处理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并将处理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作为第一目标噪声信号。
可选地,若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为模拟信号,则将第一初始噪声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处理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并将处理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作为第一目标噪声信号:对第一初始噪声信号进行增益调节,得到调节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对调节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处理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
可选地,通过第一扬声器播放第一目标消噪信号包括:对第一目标消噪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第一目标消噪信号;通过耳机运算放大器对转换后的第一目标消噪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后的第一目标消噪信号;通过第一扬声器播放放大后的第一目标消噪信号。
本文中的设备可以是服务器、PC、PAD、手机等。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有如下方法步骤的程序: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通过至少一个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二目标噪声信号;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三目标噪声信号;通过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对第一目标噪声信号和第二目标噪声信号进行消噪处理,得到第一目标消噪信号;通过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对第三目标噪声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三目标噪声信号对应的第二目标消噪信号;通过第一扬声器播放第一目标消噪信号,通过第二扬声器播放第二目标消噪信号,以实现降噪。
可选地,通过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对第一目标噪声信号和第二目标噪声信号进行消噪处理,得到第一目标消噪信号包括:通过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对第一目标噪声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对应的前馈消噪信号;通过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对第二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二目标噪声信号对应的后馈消噪信号;将前馈消噪信号和后馈消噪进行叠加处理,得到第一目标消噪信号。
可选地,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包括: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对环境噪声检测,得到第一初始噪声信号;若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为数字信号,则将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作为第一目标噪声信号;若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为模拟信号,则将第一初始噪声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处理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并将处理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作为第一目标噪声信号。
可选地,若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为模拟信号,则将第一初始噪声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处理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并将处理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作为第一目标噪声信号包括:对第一初始噪声信号进行增益调节,得到调节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对调节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处理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
可选地,通过第一扬声器播放第一目标消噪信号包括:对第一目标消噪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第一目标消噪信号;通过耳机运算放大器对转换后的第一目标消噪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后的第一目标消噪信号;通过第一扬声器播放放大后的第一目标消噪信号。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 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字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降噪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降噪通道至少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至少一个后馈麦克风、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和第一扬声器;
第二降噪通道,其中,所述第二降噪通道至少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前馈麦克风、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第二扬声器;
其中,所述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用于处理环境噪声信号,所述后馈降噪处理单元用于处理耳道噪声信号,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第二扬声器用于播放所述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所述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所述后馈降噪处理单元产生的消噪信号,以实现降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噪声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将模拟信号形式的噪声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形式的噪声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扬声器、所述第二扬声器和所述后馈麦克风设置于耳机腔体的前腔中,所述第一前馈麦克风和所述第二前馈麦克风设置于所述耳机腔体的后腔中,其中,所述前腔和所述后腔是两个独立、封闭的腔体。
4.一种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降噪耳机,包括:
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通过至少一个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二目标噪声信号;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三目标噪声信号;
通过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对所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和所述第二目标噪声信号进行消噪处理,得到第一目标消噪信号;
通过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对第三目标噪声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所述第三目标噪声信号对应的第二目标消噪信号;
通过第一扬声器播放所述第一目标消噪信号,通过第二扬声器播放所述第二目标消噪信号,以实现降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所述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对所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和所述第二目标噪声信号进行消噪处理,得到第一目标消噪信号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对所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所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对应的前馈消噪信号;
通过所述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对所述第二降噪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所述第二目标噪声信号对应的后馈消噪信号;
将所述前馈消噪信号和所述后馈消噪进行叠加处理,得到所述第一目标消噪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包括: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对环境噪声检测,得到第一初始噪声信号;
若所述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为数字信号,则将所述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作为所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
若所述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为模拟信号,则将所述第一初始噪声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处理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并将所述处理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作为所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初始噪声信号为模拟信号,则将所述第一初始噪声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处理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包括:
对所述第一初始噪声信号进行增益调节,得到调节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
对所述调节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所述处理后的第一初始噪声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扬声器播放所述第一目标消噪信号包括:
对所述第一目标消噪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第一目标消噪信号;
通过耳机运算放大器对所述转换后的第一目标消噪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后的第一目标消噪信号;
通过所述第一扬声器播放所述放大后的第一目标消噪信号。
9.一种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装置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降噪耳机,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通过至少一个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二目标噪声信号;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前馈麦克风进行噪声检测,得到第三目标噪声信号;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通过第一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和后馈降噪处理单元对所述第一目标噪声信号和所述第二目标噪声信号进行消噪处理,得到第一目标消噪信号;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通过第二前馈降噪处理单元对第三目标噪声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所述第三目标噪声信号对应的第二目标消噪信号;
播放单元,用于通过第一扬声器播放所述第一目标消噪信号,通过第二扬声器播放所述第二目标消噪信号,以实现降噪。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4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降噪方法。
11.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4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降噪方法。
CN202210891939.6A 2022-07-27 2022-07-27 降噪耳机、降噪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Pending CN1152784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91939.6A CN115278438A (zh) 2022-07-27 2022-07-27 降噪耳机、降噪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PCT/CN2022/142122 WO2024021502A1 (zh) 2022-07-27 2022-12-26 降噪耳机、降噪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91939.6A CN115278438A (zh) 2022-07-27 2022-07-27 降噪耳机、降噪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78438A true CN115278438A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71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91939.6A Pending CN115278438A (zh) 2022-07-27 2022-07-27 降噪耳机、降噪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78438A (zh)
WO (1) WO202402150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1502A1 (zh) * 2022-07-27 2024-02-01 北京爱德发科技有限公司 降噪耳机、降噪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2501A (zh) * 2016-01-04 2016-04-06 胡沛霖 一种拾音降噪双通道通信耳机
US9679551B1 (en) * 2016-04-08 2017-06-13 Baltic Latvian Universal Electronics, Llc Noise reduction headphone with two differently configured speakers
CN107615775A (zh) * 2015-05-15 2018-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置降噪耳机的方法、终端及降噪耳机
CN207304859U (zh) * 2017-10-18 2018-05-01 倬韵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双通道主动降噪耳机
CN109348322A (zh) * 2018-09-07 2019-02-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风噪方法、前馈降噪系统、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09474865A (zh) * 2018-10-30 2019-03-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风噪方法、耳机及存储介质
CN209608862U (zh) * 2019-04-25 2019-11-08 深圳市美格信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Tws降噪耳机的测试校准装置
CN110719550A (zh) * 2019-10-21 2020-01-21 南京南大电子智慧型服务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双通道有源降噪头靠的虚拟传声器优化设计方法
CN110996203A (zh) * 2019-11-28 2020-04-10 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降噪方法、装置、系统及无线耳机
CN111182402A (zh) * 2019-12-31 2020-05-1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的降噪处理方法、耳机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83322A (zh) * 2020-06-09 2020-09-1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前馈降噪耳机及降噪方法、系统、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800687A (zh) * 2020-03-24 2020-10-20 深圳市豪恩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降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10097970A1 (en) * 2019-09-27 2021-04-01 Apple Inc. Headphone acoustic noise cancellation and speaker protection
CN112637721A (zh) * 2020-12-17 2021-04-09 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通话降噪方法及蓝牙降噪耳机
WO2021093119A1 (zh) * 2019-11-15 2021-05-2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佩戴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99262A (zh) * 2021-05-21 2021-08-24 北京安声浩朗科技有限公司 主动降噪方法、装置、耳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507662A (zh) * 2021-06-29 2021-10-15 锐迪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降噪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
CN113676815A (zh) * 2021-09-24 2021-11-1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降噪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40202A (zh) * 2021-09-23 2021-12-24 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噪耳机
CN114363754A (zh) * 2021-12-24 2022-04-15 深圳市悦尔声学有限公司 基于环路频率响应特性的数字anc主动降噪的设计方法
CN114697782A (zh) * 2020-12-25 2022-07-01 北京小鸟听听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风噪识别方法、装置及耳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02538A2 (en) * 2017-03-30 2020-02-05 Bose Corporation Compensation and automatic gain control in active noise reduction devices
CN213522326U (zh) * 2020-12-11 2021-06-22 深圳千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入耳式带三麦克风的耳机
CN113784256A (zh) * 2021-07-13 2021-12-10 深圳市大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系统和耳堵效应的控制方法
CN115278438A (zh) * 2022-07-27 2022-11-01 北京爱德发科技有限公司 降噪耳机、降噪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5775A (zh) * 2015-05-15 2018-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置降噪耳机的方法、终端及降噪耳机
CN105472501A (zh) * 2016-01-04 2016-04-06 胡沛霖 一种拾音降噪双通道通信耳机
US9679551B1 (en) * 2016-04-08 2017-06-13 Baltic Latvian Universal Electronics, Llc Noise reduction headphone with two differently configured speakers
CN207304859U (zh) * 2017-10-18 2018-05-01 倬韵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双通道主动降噪耳机
CN109348322A (zh) * 2018-09-07 2019-02-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风噪方法、前馈降噪系统、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09474865A (zh) * 2018-10-30 2019-03-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风噪方法、耳机及存储介质
CN209608862U (zh) * 2019-04-25 2019-11-08 深圳市美格信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Tws降噪耳机的测试校准装置
US20210097970A1 (en) * 2019-09-27 2021-04-01 Apple Inc. Headphone acoustic noise cancellation and speaker protection
CN110719550A (zh) * 2019-10-21 2020-01-21 南京南大电子智慧型服务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双通道有源降噪头靠的虚拟传声器优化设计方法
WO2021093119A1 (zh) * 2019-11-15 2021-05-2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佩戴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96203A (zh) * 2019-11-28 2020-04-10 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降噪方法、装置、系统及无线耳机
CN111182402A (zh) * 2019-12-31 2020-05-1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的降噪处理方法、耳机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00687A (zh) * 2020-03-24 2020-10-20 深圳市豪恩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降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83322A (zh) * 2020-06-09 2020-09-1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前馈降噪耳机及降噪方法、系统、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637721A (zh) * 2020-12-17 2021-04-09 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通话降噪方法及蓝牙降噪耳机
CN114697782A (zh) * 2020-12-25 2022-07-01 北京小鸟听听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风噪识别方法、装置及耳机
CN113299262A (zh) * 2021-05-21 2021-08-24 北京安声浩朗科技有限公司 主动降噪方法、装置、耳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507662A (zh) * 2021-06-29 2021-10-15 锐迪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降噪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
CN113840202A (zh) * 2021-09-23 2021-12-24 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噪耳机
CN113676815A (zh) * 2021-09-24 2021-11-1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降噪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63754A (zh) * 2021-12-24 2022-04-15 深圳市悦尔声学有限公司 基于环路频率响应特性的数字anc主动降噪的设计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1502A1 (zh) * 2022-07-27 2024-02-01 北京爱德发科技有限公司 降噪耳机、降噪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21502A1 (zh) 2024-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48322B (zh) 一种防风噪方法、前馈降噪系统、耳机及存储介质
JP6102179B2 (ja) 音声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7889872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tegrating sound effect processing and active noise control
US9779716B2 (en) Occlusion reduction and active noise reduction based on seal quality
CN109474865B (zh) 一种防风噪方法、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09688498B (zh) 一种音量调节方法、耳机及存储介质
US9729957B1 (en) Dynamic frequency-dependent sidetone generation
US10104470B2 (en) Audio processing device, audio processing method,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gram
CN110996203B (zh) 一种耳机降噪方法、装置、系统及无线耳机
US20190200114A1 (en) Dynamic on ear headset detection
KR20130116271A (ko) 다중 마이크에 의한 3차원 사운드 포착 및 재생
WO2016002366A1 (ja) 信号処理装置、信号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WO2013077226A1 (ja) 音響信号処理装置、音響信号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20240021185A1 (en) Gain Adjustment in ANR System with Multiple Feedforward Microphones
CN112954530B (zh) 一种耳机降噪方法、装置、系统及无线耳机
EP3977443B1 (en) Multipurpose microphone in acoustic devices
CN115278438A (zh) 降噪耳机、降噪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KR20230098282A (ko) 에코 억제를 위한 오디오 신호 처리 방법과 시스템
US10249283B2 (en) Tone and howl suppression in an ANC system
EP3201910B1 (en) Combined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and noise compensation in headphone
WO2016059878A1 (ja) 信号処理装置、信号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20140006394A (ko) 이어폰 및 헤드폰의 주변 환경 소음저감 처리 장치
KR102350487B1 (ko) 복수의 드라이버 유닛을 구비하는 액티브 노이즈 캔슬링 시스템 및 액티브 노이즈 캔슬링 방법
CN111083250A (zh) 移动终端及其降噪方法
CN112584266B (zh)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