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78070A - 一种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78070A
CN115278070A CN202210870216.8A CN202210870216A CN115278070A CN 115278070 A CN115278070 A CN 115278070A CN 202210870216 A CN202210870216 A CN 202210870216A CN 115278070 A CN115278070 A CN 1152780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angle
bridge deck
wind
receiv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702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78070B (zh
Inventor
孙宇曙
谢伟
陈旭
郑啸
周家乐
胡金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angzhou Bay Bridge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angzhou Bay Bridg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angzhou Bay Bridge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angzhou Bay Bridg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7021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780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78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780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780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780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7/00Controlling wind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9/00Adaptations of wind motor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wind motors with apparatus driven thereby; 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F03D9/20Wind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n apparatus
    • F03D9/25Wind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n apparatus the apparatus being an electrical gener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9/00Adaptations of wind motor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wind motors with apparatus driven thereby; 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F03D9/30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F03D9/34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on stationary objects or on stationary man-made structures
    • F03D9/43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on stationary objects or on stationary man-made structures using infrastructure primarily used for other purposes, e.g. masts for overhead railway power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涉及监控设备技术的领域,其包括获取桥面风向信息、桥面风速信息以及预设于监控器上可于水平面上转动的转动平台的转动方向信息;根据桥面风向信息以及转动方向信息以确定调整角度信息以及调整方向信息;根据预设角度数据库中所存储的桥面风速信息与倾斜角度信息匹配分析以确定桥面风速信息相对应的倾斜角度信息;控制转动平台沿调整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转动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并于转动过程中控制预设于转动平台上的受风板调整至倾斜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本申请具有减少监控器所拍摄画面出现抖动情况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监控设备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跨海大桥是跨越海湾、海峡、深海、入海口或其它海洋水域的桥梁,一般有较长跨度和线路,短则几千米、长则几十千米,引入跨海大桥的使用使地理间隔较近但有海洋间隔的地区能加强联系,以便于经济发展。
相关技术中,为了对桥面通行情况进行监督,一般会在桥面上安装监控摄像头,以实现对过往车辆的移动情况进行监督,以使出现意外事故时能够进行有效追责。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海面上的海风较大,当较大的海风作用于监控器上时,监控器所拍摄的画面会出现抖动,导致无法对桥面进行较好的监控,尚有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监控器所拍摄画面出现抖动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包括:
获取桥面风向信息、桥面风速信息以及预设于监控器上可于水平面上转动的转动平台的转动方向信息;
根据桥面风向信息以及转动方向信息以确定调整角度信息以及调整方向信息;
根据预设角度数据库中所存储的桥面风速信息与倾斜角度信息匹配分析以确定桥面风速信息相对应的倾斜角度信息;
控制转动平台沿调整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转动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并于转动过程中控制预设于转动平台上的受风板调整至倾斜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获取桥面上的风向情况,根据风向情况以控制转动平台转动,使得受风板的受风面能与风向相对设置,再根据风速的大小以确定受风板的倾斜角度,以使外部横向风作用于受风板上时能产生合适大小的朝向监控器的作用力,以使监控器在该作用力的作用下趋于稳定,以减少因监控器抖动而导致拍摄画面出现抖动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于调整角度信息确定后,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还包括:
判断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是否小于预设允许值;
若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不小于允许值,则根据调整角度信息以控制转动平台转动;
若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小于允许值,则根据预设修正数据库中所存储的调整角度信息与修正角度信息匹配分析以确定调整角度信息相对应的修正角度信息;
根据倾斜角度信息与修正角度信息以更新倾斜角度信息,并根据更新后的倾斜角度信息对受风板进行调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风向发生变化且变化角度较小时,仅通过受风板角度调节以实现监控器较为稳定,以减少转动平台的转动频次。
可选的,于受风板根据更新后的倾斜角度信息进行调整后,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还包括:
根据更新后的倾斜角度信息进行计时以输出更新时长信息;
于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小于允许值时判断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是否大于所预设的基准值;
若差值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不大于基准值,则维持受风板原状态;
若差值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大于基准值,则判断更新时长信息所对应时长是否小于所预设的可控时长;
若更新时长信息所对应时长小于可控时长,则维持受风板原状态;
若更新时长信息所对应时长不小于可控时长,则根据当前调整角度信息以更新修正角度信息,并对倾斜角度信息进行更新以控制受风板调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风向变化角度较小且根据该情况进行对应角度调节后,对更新的时长进行记录,当风向再次改变且变化角度较小时,于可控时长内不对受风板角度进行再次调节,以提高受风板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可选的,受风板的调整方法包括:
将受风板于调整之前的倾斜角度定义为初始角度;
判断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是否小于直角角度;
若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小于直角角度,则于转动平台转动过程中根据倾斜角度信息对受风板进行调整;
若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不小于直角角度,则判断初始角度是否大于倾斜角度信息所对应的角度;
若初始角度大于倾斜角度信息所对应的角度,则于转动平台转动过程中根据倾斜角度信息对受风板进行调整;
若初始角度不大于倾斜角度信息所对应的角度,则计算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与直角角度之间的差值以确定变化角度信息,并根据变化角度信息以及预设转动速度进行计算以确定变化时长信息;
于转动平台转动变化时长信息所对应时长后根据倾斜角度信息对受风板进行调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受风板调整前,根据受风板的受风面与风向的实际情况以控制受风板调整,以减少监控器受到较大的朝上的作用力,进一步提高监控器于使用过程中的画面稳定性。
可选的,于倾斜角度信息确定后,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还包括:
根据受风板的预设长度值以及倾斜角度信息以确定横向长度信息和竖向高度信息;
根据预设间隔值分别对横向长度信息和竖向高度信息进行修正以确定横向位置信息以及竖向位置信息;
于受风板调整过程中控制预设于转动平台上的移动标杆移动至横向位置信息所对应位置,并于移动标杆移动过程中控制预设于移动标杆上的发电风车移动至竖向位置信息所对应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受风板倾斜情况以控制发电风车移动至对应位置,以使发电风车能将受风板所导流的风力进行有效利用。
可选的,于控制转动平台转动前,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设待测区域的车辆识别状态信息;
于预设正序时间轴上对车辆识别状态信息进行划分以确定宽度大小为预设固定值的识别区间;判断识别区间内是否存在与预设通过状态一致的车辆识别状态信息;
若识别区间内不存在与通过状态一致的车辆识别状态信息,则控制转动平台以及受风板维持原状态;
若识别区间内存在与通过状态一致的车辆识别状态信息,则控制转动平台以及受风板进行对应调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监控器进行防抖处理前,根据桥面上车辆移动情况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防抖处理,以减少转动平台和受风板调整次数,减少资源的浪费。
可选的,当识别区间内存在与通过状态一致的车辆识别状态信息时,转动平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桥面风速信息所对应速度是否大于所预设的影响速度;
若桥面风速信息所对应速度大于影响速度,则控制转动平台以及受风板进行对应调整;
若桥面风速信息所对应速度不大于影响速度,则根据预设储能数据库中所存储的桥面风速信息以及影响角度信息进行匹配分析以确定桥面风速信息相对应的影响角度信息;
判断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是否大于影响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
若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大于影响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则控制转动平台以及受风板维持原状态;
若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不大于影响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则控制转动平台根据调整角度信息进行转动,并控制受风板维持原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风速以判断是否有必要对转动平台以及受风板进行调整,当风速较小时,根据转动平台所需调整的角度以确定是否需要对转动平台进行调整,以减少调整后的风力发电所获取的电能小于调整所需电能的情况发生。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桥面监控视频防抖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桥面监控视频防抖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桥面风向信息、桥面风速信息以及预设于监控器上可于水平面上转动的转动平台的转动方向信息;
处理模块,与获取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存储和处理;
处理模块根据桥面风向信息以及转动方向信息以确定调整角度信息以及调整方向信息;
处理模块根据预设角度数据库中所存储的桥面风速信息与倾斜角度信息匹配分析以确定桥面风速信息相对应的倾斜角度信息;
处理模块控制转动平台沿调整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转动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并于转动过程中控制预设于转动平台上的受风板调整至倾斜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取模块先获取桥面上的风向情况,处理模块根据风向情况以控制转动平台转动,使得受风板的受风面能与风向相对设置,处理模块再根据风速的大小以确定受风板的倾斜角度,以使外部横向风作用于受风板上时能产生合适大小的朝向监控器的作用力,以使监控器在该作用力的作用下趋于稳定,以减少因监控器抖动而导致拍摄画面出现抖动的情况发生。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终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种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智能终端的使用,先获取桥面上的风向情况,根据风向情况以控制转动平台转动,使得受风板的受风面能与风向相对设置,再根据风速的大小以确定受风板的倾斜角度,以使外部横向风作用于受风板上时能产生合适大小的朝向监控器的作用力,以使监控器在该作用力的作用下趋于稳定,以减少因监控器抖动而导致拍摄画面出现抖动的情况发生。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存储相应的程序,具有减少监控器所拍摄画面出现抖动情况的特点,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种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存储介质中有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先获取桥面上的风向情况,根据风向情况以控制转动平台转动,使得受风板的受风面能与风向相对设置,再根据风速的大小以确定受风板的倾斜角度,以使外部横向风作用于受风板上时能产生合适大小的朝向监控器的作用力,以使监控器在该作用力的作用下趋于稳定,以减少因监控器抖动而导致拍摄画面出现抖动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桥面上的风力足以影响监控器时,控制转动平台以及受风板进行调整以使监控器能受到朝下的作用力,以使监控器使用过程中较为稳定,减少监控视频画面出现抖动的情况;2.在防抖处理过程中,根据桥面车辆情况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防抖处理,以减少无效作业的情况发生,减少资源的浪费;
3.调整发电风车的位置可将受风板所引导的风能进行有效利用,实现能源转化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转动平台以及受风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受风板倾斜角度修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受风板更新间隔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受风板倾斜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发电风车位置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桥面车辆情况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桥面风速情况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的模块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9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当出现较大横向风时,控制转动平台以及受风板调整,以使横向风所产生的作用力能分解成部分朝下的作用力,以使监控器在朝下作用力的作用下能够较为稳定,以减少监控器所拍摄画面出现抖动的情况。
参照图1,桥面监控视频防抖的方法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获取桥面风向信息、桥面风速信息以及预设于监控器上可于水平面上转动的转动平台的转动方向信息。
桥面风向信息所对应方向为桥面上的风向,可通过风向标进行获取,桥面风速信息所对应速度为桥面上风的速度,可通过风速测量以进行获取;参照图2,转动平台为设置于监控器上表面的平台,且转动平台的上表面与其他部分进行分离,以使转动平台上表面能够沿转动平台中心轴进行转动,转动方法可以在转动平台下表面安装驱动电机以实现,转动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为转动平台上表面中心点与边缘某一标志点之间连线所指向的方向,可通过电机转动角度以进行确定。
步骤S101:根据桥面风向信息以及转动方向信息以确定调整角度信息以及调整方向信息。
调整角度信息为桥面风向信息所对应方向与转动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之间的夹角角度,调整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为转动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向桥面风向信息所对应方向进行调整的方向,包括顺时针和逆时针。
步骤S102:根据预设角度数据库中所存储的桥面风速信息与倾斜角度信息匹配分析以确定桥面风速信息相对应的倾斜角度信息。
倾斜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为设置于转动平台上的受风板相交于转动平台上表面的较小夹角,不同风速所产生的风力不一致,此时受风板不同倾斜角度所分解产生的朝向监控器方向的作用力大小不一致,不同的桥面风速信息相对应有不同的倾斜角度信息,以使作用于监控器上的分解力能使监控器较为稳定的作用,桥面风速信息与倾斜角度信息的对应关系由工作人员提前进行多次试验以确定,并根据两者对应关系进行角度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库的建立方法为本领域人员常规技术手段,不作赘述。
步骤S103:控制转动平台沿调整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转动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并于转动过程中控制预设于转动平台上的受风板调整至倾斜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
控制转动平台沿调整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转动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以使受风板的受风面能与风向相对应,使横向风能作用于受风板上,同时控制受风板调整至倾斜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以使监控器能较为稳定的使用,受风板的一端铰接于转动平台上表面,另一端铰接于电动推杆的推杆上,且电动推杆的另一端铰接于转动平台上,通过控制电动推杆的推杆位移量以控制受风板移动。
参照图3,于调整角度信息确定后,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还包括:
步骤S200:判断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是否小于预设允许值。
允许值为工作人员所认定的处于对转动平台微调的最大角度值,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当前对转动平台的转动调整是否为微调。
步骤S2001:若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不小于允许值,则根据调整角度信息以控制转动平台转动。
当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不小于允许值时,说明当前转动平台的调整不为微调,即此时的风向出现较大变化,此时根据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控制转动平台转动即可。
步骤S2002:若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小于允许值,则根据预设修正数据库中所存储的调整角度信息与修正角度信息匹配分析以确定调整角度信息相对应的修正角度信息。
当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小于允许值时,说明当前转动平台所需的调整为微调,即此时的风向变化幅度较小,此时无需对转动平台进行转动调整,只需进行倾斜角度的调整以使监控器使用较为稳定即可;修正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为需要对受风板进行倾斜角度修正的角度值,不同的调整角度信息说明风向的偏移量不同,此时所需修正的角度值不同,工作人员提前进行试验以确定不同调整角度信息与修正角度信息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两者对应关系进行修正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库的建立方法为本领域人员常规技术手段,不作赘述。
步骤S201:根据倾斜角度信息与修正角度信息以更新倾斜角度信息,并根据更新后的倾斜角度信息对受风板进行调整。
将倾斜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加上修正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以实现倾斜角度信息的更新,使得受风板所调整的倾斜角度能使受风板未与风向相对时,监控器依旧能有较好的稳定效果。
参照图4,于受风板根据更新后的倾斜角度信息进行调整后,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0:根据更新后的倾斜角度信息进行计时以输出更新时长信息。
更新时长信息所对应时长为倾斜角度信息更新后的时长,即倾斜角度信息更新多久,通过计时的方法进行获取,该计时方法为本领域人员常规技术手段,不作赘述。
步骤S301:于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小于允许值时判断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是否大于所预设的基准值。
当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小于允许值时,说明不用对转动平台进行转动,基准值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不用对受风板倾斜角度进行调整时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的最大角度,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在无需对转动平台进行转动的情况下,是否需要对受风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
步骤S3011:若差值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不大于基准值,则维持受风板原状态。
当差值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不大于基准值时,说明无需此时风向调整的角度小,无需控制受风板进行调整,此时维持受风板原状态即可。
步骤S3012:若差值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大于基准值,则判断更新时长信息所对应时长是否小于所预设的可控时长。
当差值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大于基准值时,说明需要对受风板倾斜角度进行调整,以使监控器使用较为稳定;可控时长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对受风板倾斜调整的最小间隔时长,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当前是否能对受风板进行倾斜调整。
步骤S30121:若更新时长信息所对应时长小于可控时长,则维持受风板原状态。
当更新时长信息所对应时长小于可控时长时,说明此时距离上一次受风板调整时间较短,风向可能还处于一个变化期,此时维持受风板原状态即可,以减少受风板倾斜角度不断调整的情况发生。
步骤S30122:若更新时长信息所对应时长不小于可控时长,则根据当前调整角度信息以更新修正角度信息,并对倾斜角度信息进行更新以控制受风板调整。
当更新时长信息所对应时长不小于可控时长时,说明此时距离上一次受风板调整时间较长,此时可根据对应风向以确定修正角度信息,以实现对倾斜角度信息的更新,实现后续对受风板的调整,以使监控器使用较为稳定。
参照图5,受风板的调整方法包括:
步骤S400:将受风板于调整之前的倾斜角度定义为初始角度。
将未调整前受风板的倾斜角度定义为初始角度以进行标识,以便于后续对受风板角度调整进行控制。
步骤S401:判断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是否小于直角角度。
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在当前风向下受风板上的受风面是否能受到风力作用。
步骤S4011:若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小于直角角度,则于转动平台转动过程中根据倾斜角度信息对受风板进行调整。
当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小于直角角度时,说明在当前风向下受风板上的受风面能受到风力作用,此时于转动平台转动过程中对受风板进行调整即可。
步骤S4012:若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不小于直角角度,则判断初始角度是否大于倾斜角度信息所对应的角度。
当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不小于直角角度时,说明当前受风板上的受风面不会受到风力作用,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受风板倾斜角度是调小还是调大。
步骤S40121:若初始角度大于倾斜角度信息所对应的角度,则于转动平台转动过程中根据倾斜角度信息对受风板进行调整。
当初始角度大于倾斜角度信息所对应的角度时,说明此时需要将受风板的倾斜角度调小,此时控制转动平台进行转动的过程中对受风板进行调整即可,不会对受风板调整产生影响。
步骤S40122:若初始角度不大于倾斜角度信息所对应的角度,则计算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与直角角度之间的差值以确定变化角度信息,并根据变化角度信息以及预设转动速度进行计算以确定变化时长信息。
当初始角度不大于倾斜角度信息所对应的角度时,则说明需要将倾斜角度调大,此时由于受风板受风面不受风力作用,若将倾斜角度调大则会使受风板受风面背面受到更大的风力作用,此时作用与受风面背面的风力可分解成朝上的风力,以使监控器不稳定性提高,因此,于受风板受风面不受风力的情况下不将倾斜角度调大;变化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为转动平台转动至受风板受风面能受到风力作用的角度,计算方法为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减去直角角度;转动速度为转动平台转动过程中的速度,根据驱动电机的参数以由工作人员提前确定,变化时长信息所对应时长为转动平台转动至受风板受风面能受到风力作用的时长,计算方法为变化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除以转动速度以获取。
步骤S402:于转动平台转动变化时长信息所对应时长后根据倾斜角度信息对受风板进行调整。
当转动平台转动变化时长信息所对应时长后以使受风板上的受风面能受风力作用,此时再根据倾斜角度信息对受风板进行倾斜角度调整,以使得监控器使用较为稳定。
参照图6,于倾斜角度信息确定后,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还包括:
步骤S500:根据受风板的预设长度值以及倾斜角度信息以确定横向长度信息和竖向高度信息。
长度值为受风板于受风板转动平面上的长度值,横向长度信息所对应长度为该受风板于转动平台平面上投影的长度值,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760775840000101
其中X为横向长度信息所对应长度,L为长度值,
Figure BDA0003760775840000102
为倾斜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竖向高度信息所对应高度值为该受风板于垂直于转动平台平面的平面上的投影长度值,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760775840000103
其中Y为竖向高度信息所对应高度值。
步骤S501:根据预设间隔值分别对横向长度信息和竖向高度信息进行修正以确定横向位置信息以及竖向位置信息。
间隔值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定值,横向位置信息所对应位置为转动平台上距离受风板转动点处间隔值与横向长度信息所对应长度值之和距离值的位置,竖向位置信息所对应位置为横向位置信息所对应位置上方距离该横向位置信息所对应位置间隔值与竖向高度信息所对应高度值之和距离值的位置。
步骤S502:于受风板调整过程中控制预设于转动平台上的移动标杆移动至横向位置信息所对应位置,并于移动标杆移动过程中控制预设于移动标杆上的发电风车移动至竖向位置信息所对应位置。
移动标杆为垂直设置于转动平台上表面且能于转动平台上表面滑移的设备,测试风向的风向标可设置于移动标杆顶端,发电风车为设置于移动标杆上且能于移动标杆上沿移动标杆长度方向滑移的设备,该发电风车受到风力作用时能进行发电作业,且发电风车所发出的电能能存储于储能器中,以使储能器能提供转动平台转动以及受风板调整的驱动力;移动标杆以及发电风车的移动均可通过直线模组结构以实现,不作赘述。
参照图7,于控制转动平台转动前,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还包括:
步骤S600:获取预设待测区域的车辆识别状态信息。
待测区域为桥面上对车辆情况进行检测的区域,可设置类似读取ETC卡信号的装置以实现,车辆识别状态信息所对应状态为待测区域内对车辆进行识别的状态,该状态包括有检测到车辆和未检测到车辆。
步骤S601:于预设正序时间轴上对车辆识别状态信息进行划分以确定宽度大小为预设固定值的识别区间。
正序时间轴为沿时间流逝方向的时间轴,每个时间点的车辆识别状态信息均会记录于正序时间轴上,固定值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数值,识别区间为正序时间轴上宽度大型次奥为固定值的区间范围,且识别区间的尾端随时间流逝而同步移动,以确定最新时间内检测区域的实际车辆情况。
步骤S602:判断识别区间内是否存在与预设通过状态一致的车辆识别状态信息。
通过状态为检测区域处检测到有车辆通过时的状态,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是否有车辆通过以需要对车辆进行监控处理,即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防抖处理。
步骤S6021:若识别区间内不存在与通过状态一致的车辆识别状态信息,则控制转动平台以及受风板维持原状态。
当识别区间内不存在与通过状态一致的车辆识别状态信息时,说明此时桥面上没有车辆需要进行监控,此时无需对监控器进行防抖处理,不对转动平台和受风板进行操作即可。
步骤S6022:若识别区间内存在与通过状态一致的车辆识别状态信息,则控制转动平台以及受风板进行对应调整。
当识别区间内存在与通过状态一致的车辆识别状态信息时,说明桥面上有车辆需要被监控,此时控制转动平台以及受风板进行对应调整,以实现监控器的防抖处理。
参照图8,当识别区间内存在与通过状态一致的车辆识别状态信息时,转动平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700:判断桥面风速信息所对应速度是否大于所预设的影响速度。
影响速度为工作人员所认定的风会对监控器产生抖动影响时的最小速度,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当前监控器是否会产生抖动。
步骤S7001:若桥面风速信息所对应速度大于影响速度,则控制转动平台以及受风板进行对应调整。
当桥面风速信息所对应速度大于影响速度时,说明此时的风速会对监控器产生抖动影响,此时控制转动平台以及受风板调整实现对监控器的防抖操作。
步骤S7002:若桥面风速信息所对应速度不大于影响速度,则根据预设储能数据库中所存储的桥面风速信息以及影响角度信息进行匹配分析以确定桥面风速信息相对应的影响角度信息。
当桥面风速信息所对应速度不大于影响速度时,说明此时的风速不会对监控器产生抖动影响;影响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为在该风速下利用风能发电固定时间所产生的电能可供转动平台转动的角度,不同的桥面风速信息对应有不同的影响角度信息,工作人员提前进行试验以确定二者关系,并根据两者实际关系以进行储能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库的建立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技术手段,不作赘述。
步骤S701:判断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是否大于影响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
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转动平台当前所需调整的角度所消耗的电能是否能通过后续进行补偿。
步骤S7011:若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大于影响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则控制转动平台以及受风板维持原状态。
当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大于影响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时,说明此时调整转动平台所需的电能不易从调整后根据风能发电进行弥补,此时维持转动平台原状态即可。
步骤S7012:若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不大于影响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则控制转动平台根据调整角度信息进行转动,并控制受风板维持原状态。
当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不大于影响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时,说明此时调整转动平台所需的电能大概率能从调整后风力发电进行弥补,此时控制转动平台根据调整角度信息进行转动以使受风板能引导风传输至发电风车上,以实现有效的风力发电。
参照图9,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桥面监控视频防抖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桥面风向信息、桥面风速信息以及预设于监控器上可于水平面上转动的转动平台的转动方向信息;
处理模块,与获取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存储和处理;
处理模块根据桥面风向信息以及转动方向信息以确定调整角度信息以及调整方向信息;
处理模块根据预设角度数据库中所存储的桥面风速信息与倾斜角度信息匹配分析以确定桥面风速信息相对应的倾斜角度信息;
处理模块控制转动平台沿调整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转动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并于转动过程中控制预设于转动平台上的受风板调整至倾斜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
受风板修正确定模块,于风向调整过小时减少转动平台以及受风板调整,减少能源的消耗;修正时长确定模块,对受风板修正过后的角度值进行计时,以使对应时长内不会二次对受风板进行角度修正,以提高受风板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受风板调整控制模块,根据受风板于调整之前的状态的不同以进行不同控制;
风能利用模块,根据受风板倾斜情况以控制发电风车移动,以使受风板所引导的风力能作用于发电风车上,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车辆情况监控模块,用于对待测区域的车辆情况进行记录判断,以使没有车辆的情况下无需对监控器进行防抖处理;
风速情况确定模块,根据风速情况的不同以控制转动平台进行不同情况处理。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计算机存储介质例如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说明书(包括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者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Claims (10)

1.一种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桥面风向信息、桥面风速信息以及预设于监控器上可于水平面上转动的转动平台的转动方向信息;
根据桥面风向信息以及转动方向信息以确定调整角度信息以及调整方向信息;
根据预设角度数据库中所存储的桥面风速信息与倾斜角度信息匹配分析以确定桥面风速信息相对应的倾斜角度信息;
控制转动平台沿调整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转动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并于转动过程中控制预设于转动平台上的受风板调整至倾斜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调整角度信息确定后,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还包括:
判断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是否小于预设允许值;
若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不小于允许值,则根据调整角度信息以控制转动平台转动;
若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小于允许值,则根据预设修正数据库中所存储的调整角度信息与修正角度信息匹配分析以确定调整角度信息相对应的修正角度信息;
根据倾斜角度信息与修正角度信息以更新倾斜角度信息,并根据更新后的倾斜角度信息对受风板进行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其特征在于,于受风板根据更新后的倾斜角度信息进行调整后,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还包括:
根据更新后的倾斜角度信息进行计时以输出更新时长信息;
于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小于允许值时判断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是否大于所预设的基准值;
若差值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不大于基准值,则维持受风板原状态;
若差值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大于基准值,则判断更新时长信息所对应时长是否小于所预设的可控时长;
若更新时长信息所对应时长小于可控时长,则维持受风板原状态;
若更新时长信息所对应时长不小于可控时长,则根据当前调整角度信息以更新修正角度信息,并对倾斜角度信息进行更新以控制受风板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其特征在于,受风板的调整方法包括:
将受风板于调整之前的倾斜角度定义为初始角度;
判断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是否小于直角角度;
若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小于直角角度,则于转动平台转动过程中根据倾斜角度信息对受风板进行调整;
若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不小于直角角度,则判断初始角度是否大于倾斜角度信息所对应的角度;
若初始角度大于倾斜角度信息所对应的角度,则于转动平台转动过程中根据倾斜角度信息对受风板进行调整;
若初始角度不大于倾斜角度信息所对应的角度,则计算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与直角角度之间的差值以确定变化角度信息,并根据变化角度信息以及预设转动速度进行计算以确定变化时长信息;
于转动平台转动变化时长信息所对应时长后根据倾斜角度信息对受风板进行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其特征在于, 于倾斜角度信息确定后,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还包括:
根据受风板的预设长度值以及倾斜角度信息以确定横向长度信息和竖向高度信息;
根据预设间隔值分别对横向长度信息和竖向高度信息进行修正以确定横向位置信息以及竖向位置信息;
于受风板调整过程中控制预设于转动平台上的移动标杆移动至横向位置信息所对应位置,并于移动标杆移动过程中控制预设于移动标杆上的发电风车移动至竖向位置信息所对应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控制转动平台转动前,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设待测区域的车辆识别状态信息;
于预设正序时间轴上对车辆识别状态信息进行划分以确定宽度大小为预设固定值的识别区间;
判断识别区间内是否存在与预设通过状态一致的车辆识别状态信息;
若识别区间内不存在与通过状态一致的车辆识别状态信息,则控制转动平台以及受风板维持原状态;
若识别区间内存在与通过状态一致的车辆识别状态信息,则控制转动平台以及受风板进行对应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识别区间内存在与通过状态一致的车辆识别状态信息时,转动平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桥面风速信息所对应速度是否大于所预设的影响速度;
若桥面风速信息所对应速度大于影响速度,则控制转动平台以及受风板进行对应调整;
若桥面风速信息所对应速度不大于影响速度,则根据预设储能数据库中所存储的桥面风速信息以及影响角度信息进行匹配分析以确定桥面风速信息相对应的影响角度信息;
判断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是否大于影响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
若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大于影响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则控制转动平台以及受风板维持原状态;
若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不大于影响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值,则控制转动平台根据调整角度信息进行转动,并控制受风板维持原状态。
8.一种桥面监控视频防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桥面风向信息、桥面风速信息以及预设于监控器上可于水平面上转动的转动平台的转动方向信息;
处理模块,与获取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存储和处理;
处理模块根据桥面风向信息以及转动方向信息以确定调整角度信息以及调整方向信息;
处理模块根据预设角度数据库中所存储的桥面风速信息与倾斜角度信息匹配分析以确定桥面风速信息相对应的倾斜角度信息;
处理模块控制转动平台沿调整方向信息所对应方向转动调整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并于转动过程中控制预设于转动平台上的受风板调整至倾斜角度信息所对应角度。
9.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210870216.8A 2022-07-23 2022-07-23 一种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Active CN1152780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0216.8A CN115278070B (zh) 2022-07-23 2022-07-23 一种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0216.8A CN115278070B (zh) 2022-07-23 2022-07-23 一种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78070A true CN115278070A (zh) 2022-11-01
CN115278070B CN115278070B (zh) 2023-06-02

Family

ID=83770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70216.8A Active CN115278070B (zh) 2022-07-23 2022-07-23 一种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78070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33243A (ja) * 1994-06-10 1995-12-22 Ishikawajima Inspection & Instrumentation Co 風向検出装置
US20040151578A1 (en) * 2001-03-28 2004-08-05 Aloys Wobben Method for monitoring a wind energy plant
JP2011252408A (ja) * 2010-05-31 2011-12-15 Eco Technology Co Ltd 標識及び交通標識
JP2019010942A (ja) * 2017-06-30 2019-01-24 キヤノンマーケティング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12083190A (zh) * 2020-06-28 2020-12-1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超声波风速风向测量装置及其测量误差补偿方法
CN113375642A (zh) * 2021-06-25 2021-09-10 上海大风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人机自动拍照的桥梁拉索检测方法
WO2022001406A1 (zh) * 2020-07-01 2022-01-06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4143434A (zh) * 2021-12-08 2022-03-04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文昌供电局 一种杆塔监控摄像头的防抖动装置
CN114520900A (zh) * 2020-11-19 2022-05-20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画面防抖方法、装置、防抖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53974A (zh) * 2022-03-24 2022-07-15 中广核(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风电机组叶片状态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33243A (ja) * 1994-06-10 1995-12-22 Ishikawajima Inspection & Instrumentation Co 風向検出装置
US20040151578A1 (en) * 2001-03-28 2004-08-05 Aloys Wobben Method for monitoring a wind energy plant
JP2011252408A (ja) * 2010-05-31 2011-12-15 Eco Technology Co Ltd 標識及び交通標識
JP2019010942A (ja) * 2017-06-30 2019-01-24 キヤノンマーケティング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12083190A (zh) * 2020-06-28 2020-12-1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超声波风速风向测量装置及其测量误差补偿方法
WO2022001406A1 (zh) * 2020-07-01 2022-01-06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4520900A (zh) * 2020-11-19 2022-05-20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画面防抖方法、装置、防抖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75642A (zh) * 2021-06-25 2021-09-10 上海大风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人机自动拍照的桥梁拉索检测方法
CN114143434A (zh) * 2021-12-08 2022-03-04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文昌供电局 一种杆塔监控摄像头的防抖动装置
CN114753974A (zh) * 2022-03-24 2022-07-15 中广核(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风电机组叶片状态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78070B (zh) 2023-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7566B (zh) 盾构纠偏力矩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1289533A (zh) 风机叶片的巡检方法、装置、无人机和存储介质
CN110095786B (zh) 基于一线激光雷达的三维点云地图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1427019A (zh) 路侧雷达自适应校正方法及系统
CN111399517A (zh) 基于uwb定位系统的轨道式巡检机器人的跟随监控方法
CN115278070A (zh) 一种桥面监控视频防抖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N113449688B (zh) 一种基于影像和激光点云数据融合的输电树障识别系统
CN116930218B (zh) 用于检测被摄体缺陷的x射线拍摄位置确定方法
CN112508995A (zh) 一种基于tof相机的煤流量实时动态计量方法
CN110458475B (zh) 基于声环境的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规划方法和装置
CN111797545A (zh) 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的风电机组偏航折减系数计算方法
CN113251980B (zh) 磁悬列车传感器误差标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726977A (zh) 一种位置检测机构及位置检测方法
CN113934226A (zh) 一种大桥巡检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N114119873A (zh) 煤场消除烟雾干扰的方法与装置
CN108560554B (zh) 一种抱桩系统的自动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7974904B (zh) 北斗智能压实终端处理器
CN105444728B (zh) 自动检测基站天线方位角的系统及方法
CN116819582B (zh) 一种巡查打卡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6050842B (zh) 一种城市地下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动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8092514A (zh) 基于旋变发送机的云台角度调整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6008970B (zh) 基于视频图像验证雷达净空值反演精度的方法
CN116402092B (zh) 一种基于异步时域视觉传感器的油缸运动优化方法
CN113657144B (zh) 桥梁区域通航船舶的快速检测和跟踪方法
JP7271413B2 (ja) 物体検出装置および物体検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