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76140A - 一种通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76140A
CN115276140A CN202210120606.3A CN202210120606A CN115276140A CN 115276140 A CN115276140 A CN 115276140A CN 202210120606 A CN202210120606 A CN 202210120606A CN 115276140 A CN115276140 A CN 1152761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power
control instruc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206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Q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Q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Q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Q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276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761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 H02J13/0002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using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45Authentication, i.e. circuits for checking compatibility between one component, e.g. a battery or a battery charger, and another component, e.g. a power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10The network having a local or delimited stationary reach
    • H02J2310/12The local stationary network supplying a household or a building
    • H02J2310/14The load or loads being home applia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信系统包括:云端;移动通信设备,用以供用户输入请求,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并发送出去;至少一个智能电源,用以中继控制指令;和用电装置,用以接收并执行控制指令;其中,智能电源至少包括:电池模块,用以给需要用电的用电装置提供电能;无线通信模块,用以无线通信连接,转发控制指令;用电装置至少包括:执行部件,用以执行控制指令;电池包,用以给执行部件提供电能;通信部件,用以接收自智能电源发送过来的控制指令并转发给控制部件;和控制部件,用以控制执行部件执行控制指令。本申请通过智能电源中继自移动通信设备发送至用电装置的控制指令,以实现智能控制用电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通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给用电装置提供电能的电源,多为电池或电池组结构设计,如传统的园林工具电池包或家庭清洁工具使用的电池包,多不具备联网通信功能,用户在操作使用时,需要人为接触去操作控制电池包的通断,使用不智能,特别是在户外休闲场景下,传统锂电电源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智能生活化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
云端;
移动通信设备,用以供用户输入请求,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并发送出去;
至少一个智能电源,用以中继控制指令;和
用电装置,用以接收并执行控制指令;
其中,智能电源至少包括:
电池模块,用以给需要用电的用电装置提供电能;
无线通信模块,用以无线通信连接,转发控制指令;
用电装置至少包括:
执行部件,用以执行控制指令;
电池包,用以给执行部件提供电能;
通信部件,用以接收自智能电源发送过来的控制指令并转发给控制部件;和
控制部件,用以控制执行部件执行控制指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
用户输入请求;
移动通信设备接收请求,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并发送出去;
智能电源中继控制指令;
用电装置接收并执行控制指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智能电源中继自移动通信设备发送至用电装置的控制指令,以实现智能控制用电装置;而且可以通过多个智能电源中继,以延长通信距离;移动通信设备与用电装置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送控制指令,以使控制指令大概率传送给用电装置执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用电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源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源为单节电池形态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源为三节电池形态示意图;
图4c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源为五节电池形态示意图;
图4d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源为四个单节电池形态的智能电源相互组合构成的形态示意图;
图4e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源为储能电站的形态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控制风扇、清洁机器人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控制投影仪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用电装置的控制方法中登录步骤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用电装置开启用电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用电装置关闭用电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用电装置自动关闭用电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系统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智能电源和第二智能电源组合适用于户外车载冰箱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用电装置开启用电的流程图;
图14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用电装置关闭用电的流程图;
图15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用电装置自动关闭用电的流程图;
图16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系统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控制投影仪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用电装置开启用电的流程图;
图19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用电装置关闭用电的流程图;
图20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用电装置自动关闭用电的流程图;
图21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系统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智能电源和第二智能电源组合适用于户外车载冰箱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用电装置开启用电的流程图;
图24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用电装置关闭用电的流程图;
图25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用电装置自动关闭用电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照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包括:
移动通信设备,用以供用户输入请求,并形成请求信息;
云端300,用以接收所述请求信息,触发发送控制指令信息;
智能电源100,用以转发自所述云端发送过来的指令信息,和
用电装置200,用以接收自所述智能电源发送过来的指令信息,并执行控制指令。
上述用电装置200与智能电源100无线通信,智能电源100与云端300无线通信,云端300与移动通信设备无线通信。
上述用电装置200可以为电动工具,电动工具可以为诸如电钻、电动角磨、电锤、喷雾器等,还可以为电动园艺工具,如修枝机、打草机、链锯等,又或者为户外安防传感设备,如人体传感器、风光雨传感器、紧急按钮、声关报警器等,又或者为户外灯具,如露营灯、氛围灯、灯串等,还可以为其它类型的智能终端,如户外风扇、电烤盘、电热毯、车载冰箱等,总体来说,该用电装置200可以概指具有无线通信模块的设备,可与所述智能电源无线通信的设备,即用电装置200只要是具备无线通信模块的智能终端,就可以接收自智能电源发送过来的无线通信,无需对用电装置进行额外的改造,就可接收自智能电源发送过来的指令信息执行指令。
如图2所示的用电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所述用电装置200至少包括:
执行部件,用以执行控制指令;
通信部件,用以与智能电源无线通信;和
电池包,用以给所述执行部件提供电能。
上述用电装置200具备壳体,所述电池包内置于所述用电装置200的壳体内。
上述电池包至少具备一节电池,该电池可以为21700电池,还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电池,如18650电池;还可以为多节电池相互串联或并联后组成为电池组。
上述通信部件采用非蜂窝类进行无线通信,如WiFi/蓝牙/ZigBee/Lora/Sigfox,优选地,该用电装置与智能电源采用蓝牙方式进行无线通信。
上述用电装置200还包括:
控制部件,用以接收所述通信部件发送过来的指令信息,并驱动所述执行部件根据指令信息作出相应动作。
其中,该控制部件可以为电路开关。
参照图3所示的智能电源的功能模块示意图,所述智能电源包括:
无线通信模块,用以接收自移动通信设备发送过来的控制指令信息,并将控制指令信息转发给所述用电装置200;和
电池模块,用以给需要用电的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上述电池模块至少具有一组电池单元,该电池单元至少具备一节电池,该电池可以为21700电池,还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电池,如18650电池,当然该电池单元还可以由多节电池10相互串联或并联构成,即为电池组。
具体地,上述智能电源100存在多种形态,例如:
参照图4a所示的智能电源100a为单节电池形态示意图,其内置有且仅有1节21700电池10;
参照图4b所示的智能电源100b为三节电池形态示意图,其内置有3节相互串联的21700电池10;
参照图4c所示的智能电源100c为五节电池形态示意图,其内置有5节相互串联的21700电池10;
参照图4d所示的智能电源100d为多个单节电池形态的智能电源(如图4a所示)相互组合构成的形态示意图,其包括多个上述智能电源100a,具体图示为4个相互串联或并联的智能电源100a,当然也可以由多个相互串联或并联的智能电源100b或智能电源100c构成。
参照图4e所示的智能电源为储能电站形态示意图,其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模组,电池模组由多节电池10构成,此时电池或电池组作储能电源或储能电站用;此形态模式时,还包括逆变模块,用以将电池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以供交流电驱动的用电装置供电。
上述无线通信模块至少包括一个通信单元,用以与所述移动通信设备无线通信,该通信单元可以为非蜂窝类,如:WiFi/蓝牙/ZigBee/Lora/Sigfox,也可以为蜂窝类,如:2G/3G/4G/5G/NB-IOT/LTE-M,当让,可以同时具备非蜂窝类和蜂窝类,即无线通信单元可以具备4G/5G通信功能,或具备WiFi/蓝牙连接功能,还可以同时具备4G/5G通信功能和WiFi/蓝牙连接功能。
优选地,该通信单元为蓝牙,即智能电源与所述用电装置之间采用蓝牙方式无线通信。
上述无线通信模组还可以具备定位单元,用以定位智能电源的位置信息,如GNSS模组或GPS模组。
上述无线通信模组还包括中继单元,用以复原、转发所述控制指令信息,所述中继单元包括:
接收模组,用以接收从移动通信设备发送过来的控制指令信号;
处理模组,用以将控制指令信号进行再生和还原处理;和
发送模组,将还原后的控制指令信号发送给用电装置。
所述智能电源还包括控制模块、输入模块和通信接口。
其中,输入模块、通信接口分别与控制模块可通信地连接。控制模块包括用于处理数据的微处理器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控制模块可以通过通信接口与云端进行双向通信,也可以通过通信接口与移动通信设备进行双向通信。用户可以通过输入装置将指令或信息输入到控制模块中,以使控制模块执行该指令或信息的内容。
智能电源的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接口连接至移动通信设备,移动通信设备通过无线网络与云端建立通信,以供智能电源和用电设备的状态信息定时经移动通信设备上报至云端,该智能电源的状态信息包括温度信息、剩余电量信息、位置信息、充电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用电装置的状态信息包括用电状态信息、关电状态信息、工作状态信息、位置信息、剩余电量信息、温度信息中的一者或多者。
上述智能电源还包括传感器和显示器,传感器和显示器均与控制模块可通信地连接;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电池或电池组的状态信息(例如,温度、剩余电量、位置信息等),并将这些状态信息传送到控制模块。显示器可以根据需要显示用户所希望的内容(例如,温度、剩余电量、位置信息等)和/或界面(例如,交互界面)。当然,显示器和传感器并非本智能电源的必要部件。
上述云端可以为服务器,本文中所称的服务器应被理解为提供处理、数据库、通讯设施的业务点。举例而言,服务器可以指具有相关通信和数据存储和数据库设施的单个的物理处理器,或它可以指联网或集聚的处理器、相关网络和存储设备的集合体,并且对软件和一个或多个数据库系统和支持服务器所提供的服务的应用软件进行操作。服务器可以在配置或性能上差异很大,但是服务器一般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和存储器。服务器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大容量存储设备、一个或多个电源、一个或多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接口、或一个或多个操作系统,诸如,Windows Server、Mac OS X、Unix、Linux、FreeBSD,等等。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云端可以是整体式服务器或是跨多计算机或计算机数据中心的分散式服务器。服务器可以是各种类型的,例如但不限于,网络服务器,新闻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消息服务器,广告服务器,文件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交互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或代理服务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服务器可以包括硬件,软件,或用于执行服务器所支持或实现的合适功能的内嵌逻辑组件或两个或多个此类组件的组合。在本申请中,服务器用于提供支持上述智能电源所必需的全部功能。
上述移动通信设备至少包括通信装置和处理装置,以及存储器;通信装置用于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发送或接收信号;处理装置包含应用处理部和射频/数字信号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将信号处理或存储为物理存储状态;如手机、pad、笔记本等智能终端。
上述控制指令信息可以为开启电源的信息、关闭电源的信息、调节参数的信息中的一者或多者。
【应用场景一】
智能电源100处于WiFi网络覆盖环境下,如室内家居环境下,智能电源100通过非蜂窝类,如:WiFi通信模组连接家庭WiFi网络,通过WiFi网络与云端实现无线通信,用户通过手机的蜂窝数据,如4G或5G信号与云端实现无线通信,当然,当用户同样处在WiFi网络覆盖环境下,可以通过手机自带的WiFi通信模组连接WiFi网络实现与云端无线通信。
此时,用户经移动通信设备通过无线网络发出开启电源指令至云端300,云端300通过无线网络发出开启电源指令,智能电源100接收到开启电源指令后进行复原,并转发给用电装置,用电装置的控制部件通过连接的无线网络接收开启电源指令,控制电池包启动执行部件。
具体地,智能电源100a、风扇200a、清洁机器人200b处于WiFi网络覆盖环境下,风扇200a、清洁机器人200b与智能电源100a无线通信,智能电源100a通过WiFi通信模组连接家庭WiFi网络,通过WiFi网络与云端300实现无线通信,此时,即使用户位于户外,如在工作室,或在下班回家途中,用户可以通过终端APP发送风扇200a或清洁机器人200b的电源开启的无线信号,室内的云端300接收到开启电源的信号后发送给智能电源100a,该智能电源100a接收到无线信号后还原,并转发给风扇200a或清洁机器人200b,以开启室内风扇或清洁机器人进行工作,如图5所示。
【应用场景二】
用户携带智能电源100处于户外,无WiFi网络覆盖,智能电源100通过蜂窝类,如:4G或5G通信模组连接至云端300,用户通过手机的蜂窝数据,如4G或5G信号与云端300实现无线通信。
此时,用户经移动通信设备通过无线网络发出开启电源指令至云端300,云端300通过无线网络发出开启电源指令至智能电源100,智能电源100接收到该开启电源指令发送给用电装置,用电装置通过无线网络接收开启电源指令后,控制电池包启动执行部件。
具体地,用户携带智能电源100e处于户外,无wifi网络覆盖,用户通过手机APP发送开启投影仪200c电源的信号,经云端300发送给智能电源100,智能电源100将开启投影仪电源的信号进行复位还原,并转发至投影仪200c,投影仪200c的控制组件接收到开启电源的指令后,驱动电池包启动执行部件,以开启投影仪,如图6所示。
图7示出了本申请用电装置的控制方法中登录步骤的流程图;
用户在第一次使用该用电装置和智能电源时,需要在线注册并填写必要的用户信息。当然,用户可以通过网络从云端下载适于智能电源的用户终端应用到移动通信设备并且将该应用本地安装到移动通信设备,或者,用户的移动通信设备上已经预装了适于智能电源的用户终端应用。在登录步骤中,用户启动移动通信设备上的用户终端应用,并使该移动通信设备与云端建立连接。
在步骤S1中,运行用户终端应用的移动通信设备向云端300请求验证码;在步骤S2中,云端300收到来自用户的移动通信设备发送的验证码请求后,进行验证和确认,并通过短信、邮件、语音电话等方式向该移动通信设备发送验证码;在步骤S3中,用户收到由云端300发送的验证码之后,将该验证码输入到移动通信设备,并通过移动通信设备经由网络将该验证码发送到云端300;在步骤S4中,云端300对该验证码验证后给用户的移动通信设备发送登录确认信息。
图8示出了控制用电装置开启用电的流程图;
在步骤S10中,移动通信设备接收到开启电源请求后,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并发送给云端300;在步骤S20中,云端300接收到开启电源指令后发送给智能电源100;在步骤S30中,智能电源100将开启电源的指令发送给用电装置200,用电装置200接收到后执行开启电源的指令;在步骤S40中,用电装置200将开启电源状态信息传送给智能电源;在步骤S50中,智能电源将上述状态信息传送给云端300;在步骤S60中,云端300将开启电源状态信息反馈发送给移动通信设备。
接下来说明关电步骤。
参照图9所示,当用户需要结束用电装置工作后,通过移动通信设备向云端300发送关电指令(步骤S100),云端300收到关电指令之后,向智能电源100发送关电指令(步骤S200),智能电源100将指令信息发送给用电装置200(步骤S300),用电装置200接收到指令后关闭电源(步骤S400),将用电装置200关闭电源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智能电源100(步骤S500),智能电源100将状态信息发送给云端300(步骤S600),云端300基于该用电装置200关闭电源状态信息确认用电装置200已经关电情况下,向移动通信设备发送确认关电成功的信息,结束本次用电(步骤S700)。
此外,本申请中关电步骤还可以通过用电装置自动断电来实现,具体参照图10所示,用电装置自动断电后,用电装置将断电状态信息经智能电源主动上报至云端(步骤S1000-S2000),云端收到断电状态信息并将断电状态信息反馈发送给移动通信设备,以提醒用户用电装置断电(步骤S3000)。
具体地,用电装置200内置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当传感器检测到温度达到预设的阈值时,自动关闭用电装置的电池包与执行部件之间的供电电路。
参照图11所示的另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包括:
移动通信设备,用以供用户输入请求,并形成请求信息;
云端300,用以接收所述请求信息,触发发送控制指令信息;
第一智能电源110,用以转发自云端发送过来的指令信息;
第二智能电源120,用以转发自第一智能电源110发送过来的指令信息;和
用电装置200,用以接收自第二智能电源发送过来的指令信息,并执行控制指令。
上述第一智能电源110和第二智能电源120的形态都可以为如图4a所示的单节电池形态;或,如图4b所示的三节电池形态;或,如图4c所示的五节电池形态示意图;或,如图4d所示的多个单节电池形态的智能电源(如图4a所示)相互组合构成的形态;或,如图4e所示的储能电站形态。
优选地,上述第一智能电源110的形态为如图4d所示的多个单节电池形态的智能电源(如图4a所示)相互组合构成的形态,或,如图4e所示的储能电站形态;第二智能电源120的形态为如图4a所示的单节电池形态;或,如图4b所示的三节电池形态;或,如图4c所示的五节电池形态示意图。
上述第一智能电源110的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单元为蜂窝类(如:2G/3G/4G/5G/NB-IOT/LTE-M),用以与云端无线通信;
上述第二智能电源120的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单元为非蜂窝类(如:WiFi/蓝牙/ZigBee/Lora/Sigfox),优选地,该通信单元为蓝牙,即第二智能电源100与第一智能电源110采用蓝牙方式无线通信。
上述第一智能电源110还可以适于给第二智能电源120进行充电,当其他智能电源100电量不足时,用户可以通过第一智能电源给第二智能电源120进行电量补充;优选地,第一智能电源110的容量(Ah)大于第二智能电源120的容量(Ah)。
上述第一智能电源110的壳体上设置有直流放电接口和交流放电接口,该直流放电接口与所述电池模块直接电连接,以给直流电驱动的智能终端供电,该交流放电接口通过逆变模块与所述电池模块电连接,以给交流电驱动的智能终端供电;该第一智能电源110的壳体上还可以上设置有供第二智能电源120插入充电的充电槽。
【应用场景三】
用户携带第一智能电源110和第二智能电源120处于户外,无WiFi网络覆盖,第一智能电源110通过蜂窝类,如:4G或5G通信模组连接至云端300,第二智能电源通过非蜂窝类,如:WiFi或蓝牙通信模组连接至第一智能电源,用户通过手机的蜂窝数据,如4G或5G信号与云端300实现无线通信。
此时,用户经移动通信设备通过无线网络发出开启电源指令至云端300,云端300通过无线网络发出开启电源指令,第一智能电源110通过连接的无线网络将开启电源指令传送至第二智能电源120,第二智能电源120将开启电源指令发送给用电装置,该用电装置的控制部件通过连接的无线网络接收开启电源指令,控制电池包启动驱动部件。
参照图12所示的智能电源100a和智能电源100e组合适用于户外车载冰箱200d的示意图,户外车载冰箱200d通过内置的电池包提供电能,此时,用电装置通过非蜂窝类,如:WiFi或蓝牙通信模组,连接至智能电源100a,智能电源100a通过非蜂窝类,如:WiFi或蓝牙通信模组,连接至智能电源100e,智能电源100e通过自身携带的蜂窝类,如:4G或5G通信模组连接至云端300,此时,用户可以通过终端APP经云端远程控制用电装置的电池包开启,启动户外车载冰箱200d进行工作。
根据本发明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上述基于第一智能电源110和第二智能电源120组合的用电装置20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用电装置200的控制方法包括登录步骤、用电步骤和关电步骤中的一部分或全部。下面将参照流程图详细描述本发明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
用户在第一次使用该用电装置、第一智能电源和第二智能电源时,需要在线注册并填写必要的用户信息。当然,用户可以通过网络从云端下载用户终端应用到移动通信设备并且将该应用本地安装到移动通信设备,或者,用户的移动通信设备上已经预装了用户终端应用。在登录步骤中,用户启动移动通信设备上的用户终端应用,并使该移动通信设备与云端建立连接,如图7所示。
图13示出了控制用电装置开启用电的流程图;
在步骤S10中,移动通信设备接收开启电源请求,生成开启电源指令,发送给云端300;在步骤S20中,云端300接收到开启电源指令后,将开启电源指令发送给第一智能电源110,在步骤S30中,第一智能电源110接收到开启电源指令后传送给第二智能电源120;在步骤S40中,第二智能电源120将开启电源的指令传送给用电装置;在步骤S50中,用电装置接收到开启电源的指令后,控制电池包开启驱动部件;并将开启电源的状态信息发送给第二智能电源120;在步骤S60中,第二智能电源120将开启电源状态信息传送给第一智能电源110;在步骤S70中,第一智能电源110将接收到开启电源状态信息传送至云端300;在步骤S80中,云端300将开启电源状态信息反馈发送给移动通信设备。
接下来说明关电步骤。
参照图14所示的关电步骤流程图,当用户需要结束用电装置工作后,通过移动通信设备向云端300发送关电指令(步骤S100),云端300收到关电指令之后,向第一智能电源发送关电指令(步骤S200),第一智能电源110接收到关电指令后传送给第二智能电源120(步骤S300),第二智能电源120接收到关电指令后传送给用电装置(步骤S400),用电装置接收到关电指令后,控制电池包关闭电流输出,用电装置将关闭电源的状态信息发送给第二智能电源120(步骤S500),第二智能电源120将关闭电源的状态信息发送给第一智能电源110(步骤S600),第一智能电源110收到该指令后,将第二智能电源120关闭电源的状态信息发送给云端300(步骤S700),云端300基于该第二智能电源120关闭电源状态信息确认第二智能电源120已经关电情况下,向移动通信设备发送确认关电成功的信息,结束本次用电(步骤S800)。
此外,本发明申请中关电步骤还可以通过用电装置自动断电来实现,具体参照图15所示的关电步骤流程图,用电装置自动断电后,用电装置将断电状态信息主动传送至第二智能电源120,第二智能电源120将断电状态信息,传送至第一智能电源110,并上报至云端(步骤S1000-步骤S3000),云端收到断电状态信息并将断电状态信息反馈发送给移动通信设备,以提醒用户用电装置断电(步骤S4000)。
参照图16所示的另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包括:
云端300,
移动通信设备,用以供用户输入请求,并形成指令信息;
智能电源100,用以转发自移动通信设备发送过来的指令信息;和
用电装置200,用以接收自所述智能电源100发送过来的指令信息,并执行控制指令。
优选地,上述智能电源100的无线通信单元为非蜂窝类(如:WiFi/蓝牙/ZigBee/Lora/Sigfox),即该智能电源100通过非蜂窝类与移动通信设备无线通信。
【应用场景四】
用户携带智能电源100处于户外,无WiFi网络覆盖,智能电源100通过非蜂窝类,如:Wifi或蓝牙通信模组连接至移动通信设备,用户通过手机的蜂窝数据,如4G或5G信号与云端300实现无线通信。
此时,用户经移动通信设备通过无线网络发出开启电源指令至智能电源100,智能电源100接收到该开启电源指令发送给用电装置,用电装置通过无线网络接收开启电源指令后,控制电池包启动执行部件。
具体地,用户携带智能电源100a处于户外,无wifi网络覆盖,用户通过手机APP发送开启投影仪200c电源的信号,智能电源100a接收到开启投影仪电源的信号后进行复位还原,并转发至投影仪200c,投影仪的控制组件接收到开启电源的指令后,驱动电池包启动执行部件,以开启投影仪200c,如图17所示。
根据本发明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上述基于智能电源100的用电装置20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用电装置200的控制方法包括登录步骤、用电步骤和关电步骤中的一部分或全部。下面将参照流程图详细描述本发明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
用户在第一次使用该用电装置和智能电源时,需要在线注册并填写必要的用户信息。当然,用户可以通过网络从云端下载用户终端应用到移动通信设备并且将该应用本地安装到移动通信设备,或者,用户的移动通信设备上已经预装了用户终端应用。在登录步骤中,用户启动移动通信设备上的用户终端应用,并使该移动通信设备与云端建立连接,如图7所示。
图18示出了控制用电装置开启用电的流程图;
在步骤S10中,移动通信设备接收开启电源的请求后,将开启电源的指令发送给智能电源100;在步骤S20中,智能电源100将该开启电源的指令发送给用电装置,在步骤S30中,用电装置接收到指令后,控制电池包开启驱动部件,并将开启电源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智能电源;在步骤S40中,智能电源将状态信息发送给移动通信设备;在步骤S50中,移动通信设备将状态信息上传至云端300。
接下来说明关电步骤。
参照图19所示的关电步骤流程图,当用户需要结束用电装置工作后,移动通信设备接收到关闭电源的请求后将关电指令传送给智能电源(步骤S100),智能电源收到关电指令后转发给用电装置(步骤S200),用电装置接收到关电指令后,控制电池包关闭电源,并将关闭电源的状态信息传送给智能电源(步骤S300),智能电源接收到关闭电源的状态信息后转发给移动通信设备(步骤S400),移动通信设备将状态信息上传给云端(步骤S500)。
此外,本发明申请中关电步骤还可以通过用电装置自动断电来实现,具体参照图20所示的自动关电步骤流程图,用电装置自动断电后,用电装置将断电状态信息主动传送至智能电源100,智能电源100将状态信息反馈给移动通信设备,以提醒用户用电装置断电(步骤S1000-步骤S2000),移动通信设备收到断电状态信息上传至云端(步骤S3000)。
参照图21所示的另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包括:
云端300,
移动通信设备,用以供用户输入请求,并形成指令信息;
第一智能电源110,用以转发自移动通信设备发送过来的指令信息;
第二智能电源120,用以转发自第一智能电源110发送过来的指令信息;和
用电装置200,用以接收自第二智能电源120发送过来的指令信息,并执行控制指令。
优选地,上述第二智能电源120的无线通信单元为非蜂窝类(如:WiFi/蓝牙/ZigBee/Lora/Sigfox),与第一智能电源110无线通信;第一智能电源110的无线通信单元为非蜂窝类(如:WiFi/蓝牙/ZigBee/Lora/Sigfox),与移动通信设备无线通信。
【应用场景五】
用户携带第一智能电源110和第二智能电源120处于户外,无WiFi网络覆盖,第一智能电源110通过非蜂窝类,如:WiFi或蓝牙通信模组连接至移动通信设备,第二智能电源通过非蜂窝类,如:WiFi或蓝牙通信模组连接至第一智能电源,用户通过手机的蜂窝数据,如4G或5G信号与云端300实现无线通信。
此时,用户经移动通信设备通过无线网络发出开启电源指令至第一智能电源110,第一智能电源110通过连接的无线网络将开启电源指令传送至第二智能电源120,第二智能电源120将开启电源指令发送给用电装置,该用电装置的控制部件通过连接的无线网络接收开启电源指令,控制电池包启动驱动部件。
参照图22所示的智能电源100a和智能电源100e组合适用于户外车载冰箱的示意图,户外车载冰箱200d通过内置的电池包提供电能,此时,用电装置通过非蜂窝类,如:WiFi或蓝牙通信模组,连接至智能电源100a,智能电源100a通过非蜂窝类,如:WiFi或蓝牙通信模组,连接至智能电源100e,智能电源100e通过非蜂窝类,如:WiFi或蓝牙通信模组连接至移动通信设备,此时,用户可以通过终端APP远程控制用电装置的电池包开启,启动户外车载冰箱200d进行工作。
根据本发明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上述基于第一智能电源110和第二智能电源120的用电装置20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用电装置200的控制方法包括登录步骤、用电步骤和关电步骤中的一部分或全部。下面将参照流程图详细描述本发明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
用户在第一次使用该用电装置、第一智能电源和第二智能电源时,需要在线注册并填写必要的用户信息。当然,用户可以通过网络从云端下载用户终端应用到移动通信设备并且将该应用本地安装到移动通信设备,或者,用户的移动通信设备上已经预装了用户终端应用。在登录步骤中,用户启动移动通信设备上的用户终端应用,并使该移动通信设备与云端建立连接,如图7所示。
图23示出了控制用电装置开启用电的流程图;
在步骤S10中,移动通信设备接收开启电源的请求后,将开启电源的指令发送给第一智能电源110;在步骤S20中,第一智能电源110将指令转发给第二智能电源120;在步骤S30中,第二智能电源120将该开启电源的指令发送给用电装置;在步骤S40中,用电装置接收到指令后,控制电池包开启驱动部件,并将开启电源的状态信息发送给第二智能电源;在步骤S50中,第二智能电源将状态信息发送给第一智能电源;在步骤S60中,第一智能电源将状态信息发送给移动通信设备;在步骤S70中,移动通信设备将状态信息上传至云端300。
接下来说明关电步骤。
参照图24所示的关电步骤流程图,当用户需要结束用电装置工作后,移动通信设备接收到关闭电源的请求后将关电指令传送给第一智能电源(步骤S100),第一智能电源收到关电指令后转发给第二智能电源(步骤S200),第二智能电源将指令转发给用电装置(步骤S300),用电装置接收到关电指令后,控制电池包关闭电源,并将关闭电源的状态信息传送给第二智能电源(步骤S400),第二智能电源接收到关闭电源的状态信息后转发给第一智能电源(步骤S500),第一智能电源将状态信息转发给移动通信设备(步骤S600),移动通信设备将状态信息上传给云端(步骤S700)。
此外,本发明申请中关电步骤还可以通过用电装置自动断电来实现,具体参照图25所示的关电步骤流程图,用电装置自动断电后,用电装置将断电状态信息主动传送至第二智能电源,第二智能电源将状态信息发送给第一智能电源,该第一智能电源将状态信息反馈给移动通信设备,以提醒用户用电装置断电(步骤S1000-步骤S3000),移动通信设备收到断电状态信息并将断电状态信息上传给云端(步骤S4000)。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
云端;
移动通信设备,用以供用户输入请求,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并发送出去;
至少一个智能电源,用以中继所述控制指令;和
用电装置,用以接收并执行所述控制指令;
其中,所述智能电源至少包括:
电池模块,用以给需要用电的用电装置提供电能;
无线通信模块,用以无线通信连接,转发所述控制指令;
所述用电装置至少包括:
执行部件,用以执行所述控制指令;
电池包,用以给所述执行部件提供电能;
通信部件,用以接收自所述智能电源发送过来的控制指令并转发给所述控制部件;和
控制部件,用以控制所述执行部件执行所述控制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通信设备直接与所述智能电源无线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通信设备与所述智能电源之间的无线通信方式为非蜂窝类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通信设备经所述云端与所述智能电源无线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通信设备与所述云端之间的无线通信方式为蜂窝类方式,所述云端与所述智能电源之间的无线通信方式为蜂窝类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源与所述用电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方式为非蜂窝类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装置的电池包内置于所述用电装置的壳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源至少为2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智能电源之间中继所述控制指令的无线通信方式为非蜂窝类方式。
10.一种通信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用户输入请求;
移动通信设备接收所述请求,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并发送出去;
智能电源中继所述控制指令;
用电装置接收并执行所述控制指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通信设备经云端转发所述控制指令至所述智能电源。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源至少为1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放置还包括:
用电装置将执行所述控制指令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智能电源;
所述智能电源中继所述状态信息;
所述移动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状态信息并提醒用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源经所述云端转发所述状态信息至所述移动通信设备。
CN202210120606.3A 2021-04-30 2022-02-08 一种通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52761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9516 2021-04-30
CN2021104795169 2021-04-30
CN202111595595 2021-12-24
CN2021115955956 2021-12-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76140A true CN115276140A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59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20606.3A Pending CN115276140A (zh) 2021-04-30 2022-02-08 一种通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7614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62694B2 (en) Multifunctional, intelligent power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6642573B (zh) 一种基于三相空调智能化控制及节能管理的控制器
CN102547944B (zh) 实现无电环境下长期工作的物网网关及实现方法
EP2986021B1 (en) Control system, control device, information appliance, and control method
CN105992317A (zh) 无线通讯模块管理方法和无线通讯模块管理装置
CN204347603U (zh) 智能开关
JP2002330095A (ja) 基地局、基地局の制御方法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CN204349119U (zh) 智能插座
CN115276140A (zh) 一种通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7159371U (zh) 自组网系统
CN220066977U (zh) 供电组件、用电装置以及用电系统
CN219717943U (zh) 用电装置的供电组件
CN110426640A (zh) 智能电池包监控方法、系统、智能电池包及存储介质
CN217741324U (zh) 智能电源、储能电源及供电组件
CN109149284A (zh) 一种可远程控制通断状态的智能插座及使用方法
CN209497607U (zh) 一种定位模组及移动终端
WO2022228541A1 (zh) 控制用电装置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8997717U (zh) 用电装置的遥控电源及其用电系统
KR20240013749A (ko) 원격 제어 전원, 전원 공급 조립체, 전력 소비 장치와 그의 제어 방법 및 전력 소비 시스템
CN116094076A (zh) 智能电源、储能电源、供电组件及其定位方法、检测方法
CN116826875A (zh) 一种用电装置的用电系统及用电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24520176A (ja) リモート電源、給電コンポーネント、電気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電気システム
CN116014827A (zh) 遥控电源、供电组件、用电装置及其系统、控制方法
WO2024046486A1 (zh) 一种装置组件及设备系统
CN116345668A (zh) 自组网系统及其配对方法、通信信息识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