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65028A - 蓄冷组件、蓄冷方法及具有其的蓄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蓄冷组件、蓄冷方法及具有其的蓄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65028A
CN115265028A CN202110910473.5A CN202110910473A CN115265028A CN 115265028 A CN115265028 A CN 115265028A CN 202110910473 A CN202110910473 A CN 202110910473A CN 115265028 A CN115265028 A CN 1152650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cold storage
temperature
accumulation
temperatur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104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65028B (zh
Inventor
陈金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uebol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Xuebol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Xuebol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Xuebolan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2650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650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650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650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3/00Devices using other cold materials; Devices using cold-storage bod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冷组件、蓄冷方法及具有其的蓄冷设备,蓄冷组件包括蓄冷箱;蓄冷剂,位于所述蓄冷箱内;蓄冷管,穿设于所述蓄冷剂内,且所述蓄冷管的进口和出口暴露于所述蓄冷箱外;测温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所述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沿所述蓄冷管的径向至所述蓄冷管的距离不同;电控单元,与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讯连接。本发明一方面使得蓄冷组件的蓄冷档位多元化,从而根据需要的需冷量的多少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测温,以精确控制蓄冷过程;另一方面设置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在一个温度传感器有误差时,可以通过其他传感器辅助判断,及时止损。

Description

蓄冷组件、蓄冷方法及具有其的蓄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冷组件、蓄冷方法及具有其的蓄冷设备。
背景技术
新鲜的农产品运输在物流配送中的占比越来越大,由于其运输过程中需要冷藏或冷冻,一般被称为冷链物流。有些配送箱设置蓄冷装置,通过制冷机组给蓄冷装置蓄冷,运输途中释放冷来实现冷藏物流,在运输过程中无需消耗汽油,减轻汽车的负担。然而蓄冷组件蓄积的冷量跟多方因素有关,不易直接获取,造成了蓄冷过程控制不够精确,容易出现少充、多充的现象。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蓄冷组件、蓄冷方法及具有其的蓄冷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冷组件、蓄冷方法及具有其的蓄冷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蓄冷组件,包括:蓄冷箱;蓄冷剂,位于所述蓄冷箱内;蓄冷管,穿设于所述蓄冷剂内,且所述蓄冷管的进口和出口暴露于所述蓄冷箱外;测温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所述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沿所述蓄冷管的径向至所述蓄冷管的距离不同;电控单元,与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沿所述蓄冷管的延伸方向,相邻的两个温度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间距阈值,优选地所述第一间距阈值不大于15cm。
进一步地,所述蓄冷管呈折线形、蛇形或螺旋形排布,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蓄冷管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沿所述蓄冷管的径向上相邻两个蓄冷管段之间的距离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地,沿所述蓄冷管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出口的距离不大于第二间距阈值,优选地所述第二间距阈值不大于150cm。
一种蓄冷组件,包括:蓄冷箱;蓄冷剂,位于蓄冷箱内;蓄冷装置,浸泡于所述蓄冷剂内;蓄冷管,穿设于所述蓄冷剂内并穿过所述蓄冷装置,且所述蓄冷管的进口和出口暴露于所述蓄冷箱外;测温组件,包括设置于任意蓄冷装置周围的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所述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至所述蓄冷装置的距离不同;电控单元,与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蓄冷装置之间的距离不大于该蓄冷装置与相邻的蓄冷装置之间的距离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位于沿所述蓄冷管的延伸方向上与所述出口最近的所述蓄冷装置的周围。
一种蓄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穿设于蓄冷剂中的蓄冷管给所述蓄冷剂蓄冷;通过沿所述蓄冷管的径向至所述蓄冷管距离不同的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中的任意一个获取蓄冷剂的温度Ta;判断所述温度Ta是否达到与该温度传感器相对应的温度阈值To,若是,停止蓄冷;若否,则周期性获取温度Ta。
一种蓄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穿设于蓄冷装置内的蓄冷管给所述蓄冷装置和浸泡所述蓄冷装置的蓄冷剂蓄冷;通过与蓄冷装置距离不同的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中的任意一个获取蓄冷剂的温度Ta;判断所述温度Ta是否达到与该温度传感器相对应的温度阈值To,若是,停止蓄冷;若否,则周期性获取温度Ta。
进一步地,至蓄冷管的距离不同的温度传感器相对应的温度阈值To相同;或,至所述蓄冷管的距离不同的温度传感器相对应的温度阈值To不同;或,至蓄冷管的距离远的温度传感器相对应的温度阈值To不低于至所述蓄冷管的距离近的温度传感器相对应的温度阈值To。
进一步地,每一温度传感器对应至少一个温度阈值To,且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达到与其对应的一个温度阈值To时,另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也达到与其对应的一个温度阈值To。
进一步地,通过沿蓄冷管的径向至蓄冷管距离不同的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两个分别获取蓄冷剂的温度Ta;判断每一温度传感器获得的温度Ta是否达到与该温度传感器相对应的温度阈值To,若是,停止蓄冷;若否,则周期性通过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获取温度Ta。
一种蓄冷设备,包括所述的蓄冷组件,或采用所述的蓄冷方法进行蓄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蓄冷组件,通过沿所述蓄冷管的径向至所述蓄冷管距离不同的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获取蓄冷剂的温度,一方面使得蓄冷组件的蓄冷档位多元化,从而根据需要的需冷量的多少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测温,通过温度判断蓄冷剂的结晶状态及结晶后的温度,从而判断蓄冷组件蓄积的冷量,以精确控制蓄冷过程;另一方面设置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在一个温度传感器有误差时,可以通过其他传感器辅助判断,及时止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蓄冷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蓄冷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蓄冷组件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蓄冷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图4沿垂直于内管53轴向剖切后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蓄冷装置中各点相变顺序示意图;
图7是图5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蓄冷装置于图6视角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蓄冷组件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与蓄冷装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与蓄冷装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蓄冷组件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蓄冷组件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充冷机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17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单元配送箱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用虚线示意内部蓄冷管件的示意图;
图19是图18沿D-D方向的剖视图;
图20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蓄冷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夸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发明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为方便描述,按照蓄冷组件在实际使用过程的方位,定义下方和上方。
如图1~图14所示,本发明的蓄冷组件100包括具有保温功能的蓄冷箱1、位于所述蓄冷箱1内的蓄冷剂11、穿设于所述蓄冷剂11内的蓄冷管3,所述蓄冷管3的进口31和出口32暴露于所述蓄冷箱1外,具体地,所述进口31和所述出口32设置于所述蓄冷箱1上或凸伸出所述蓄冷箱1外,便于从外侧与供冷单元或需冷单元进行对接。
载冷介质流经所述蓄冷管3时,比蓄冷剂11的温度低的载冷介质给蓄冷剂11提供冷量,并将冷量蓄积在蓄冷剂11中,此过程称为蓄冷。所述载冷介质可以为制冷机组22的冷媒,也可以为另一功率更大的蓄冷组件100提供的载冷剂。
为了提高蓄冷速度,缩短蓄冷时间,所述蓄冷管3的外侧设有若干散热片,增大了与蓄冷剂11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蓄冷组件100还包括浸泡于所述蓄冷剂11中的至少一个蓄冷装置5,所述蓄冷管3穿设于所述蓄冷剂11内但不穿过所述蓄冷装置5,所述蓄冷装置5内密封有蓄冷材料,所述蓄冷材料与所述蓄冷剂11不同,且两者均能蓄积冷量。优选地,蓄冷材料的凝固点高于或低于蓄冷剂11均可,可以达到两级蓄冷。
进一步地,所述蓄冷组件100还包括浸泡于所述蓄冷剂11中的至少一个蓄冷装置5,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蓄冷管3穿设于所述蓄冷剂11内并穿过所述蓄冷装置5。
一类实施例中,所述蓄冷装置5包括壳体、密封于所述壳体内的蓄冷材料,所述蓄冷管3穿设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壳体内具有蓄冷腔52,所述蓄冷材料储存于所述蓄冷腔52中。本发明的蓄冷材料优选为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可以存储或释放大量的能量。所述蓄冷材料的加入量为:所述蓄冷材料为液态时,其体积不大于所述蓄冷腔52体积的80%,保证所述蓄冷材料在发生相变时,不会由于体积增大而使得所述蓄冷装置5变形或破裂。
载冷介质从蓄冷管3的进口31流入,然后由蓄冷管3的出口32流出,流动过程中与蓄冷材料和蓄冷剂11进行热交换。优选地,所述蓄冷管3的进口31连接于蓄冷装置5的底部,蓄冷管3的出口32连接于所述蓄冷装置5的顶部,冷量自下向上供应,使得位于底部的蓄冷材料先获得冷量发生相变,液态的蓄冷材料位于固态蓄冷材料上方,避免蓄冷装置5发生变形或破裂。更优选地,蓄冷管3呈螺旋状或蛇形自下而上设置,扩大了其热交换面积。
另一类实施例中,所述蓄冷装置5包括外壳51、由所述外壳51围设形成的蓄冷腔52、穿设于所述外壳51内并穿过所述蓄冷腔52的内管53,所述蓄冷材料位于所述蓄冷腔52内;所述蓄冷管3穿设于所述内管内,此时所述蓄冷管3与所述蓄冷材料不直接接触,可以防止被蓄冷材料腐蚀,扩大了蓄冷材料的选择范围。
优选地,所蓄冷管3与所述内管53之间紧密接触,即在生产装配过程的误差范围内两者之间无间隙贴合,使得载冷介质的冷量经过蓄冷管3直接传递给内管,在由内管传递给蓄冷材料,热传递经过液固-固固-固液传递,热阻较小,热损失小,且热交换速度快。
如图3~图8所示,所述外壳51包括外管511、封闭所述外管511两端的端盖512,所述端盖512为封闭所述外管511的两端的任意结构。所述端盖512上设置有供所述内管53穿过的通孔5121,将所述端盖512的通孔5121套设于所述内管53上,再通过焊接等方式密封所述端盖512与所述内管53的连接处,该工艺方便制造。同时,所述端盖512和/或所述外管511上设置有用以向所述蓄冷腔52注入蓄冷材料的注料口(未图示),在注入蓄冷材料后,再通过密封件5122堵塞密封所述注料口。本发明的蓄冷装置5,去除端盖512后的部分可以作为导热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蓄冷装置5还包括位于所述蓄冷腔52内的导热片54,所述导热片54与所述外壳51或所述内管53中的至少一个接触。
导热片54包括与所述内管53和外壳51均接触的传热片541,传热片541对内管53起到支撑固定作用的同时,还可以使所述内管53与所述外壳51之间进行快速热交换,从而内管53、外壳51分别从内外两侧与蓄冷腔52内的蓄冷材料进行热交换,提高了换热效率。
所述传热片541的厚度不小于1.5mm,优选1.5mm~2mm之间,所述传热片541具有足够的强度支撑固定所述内管53,同时该厚度的导热片54热阻小,可以有效减少所述传热片541的热衰减。
所述外管511具有位于其中轴线的相对两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导热片54包括分别向第一端、第二端延伸的两个传热片541,该两个传热片541将所述蓄冷腔52划分为对称设置的两个子蓄冷腔521。所述蓄冷装置5还包括连通至少两个所述子蓄冷腔521的连通道55;使得各子蓄冷腔521相连通,蓄冷材料在获取冷量发生相变而体积膨胀时,例如由液态变为固态,液态的蓄冷材料可穿过所述连通道55在相邻的子蓄冷腔521内流动,释放单个所述子蓄冷空间521的压力,防止所述蓄冷装置5变形或爆裂。优选地,所述连通道55设置于所述传热片541沿所述外管511的轴向的端口。
进一步地,导热片54还包括位于所述子蓄冷腔521内的散热片542,所述散热片542与内管53连接,但与外管511间隔设置。自一个传热片541向与其相邻设置的另一个传热片541的方向上,若干所述散热片542的设置密度减小,和/或所述散热片542的长度减小。因此,散热片542设置密度大或长度长的区域内的散热片542传热面积之和大,传热面积大的区域先相变、传热面积小的区域后相变;使得蓄冷材料沿图6所示的箭头方向逐渐发生相变,避免蓄冷装置5变形或破裂。另,沿内管53的周向,导热片54的厚度逐渐减小,导热片的厚度越大,其热衰减越小,热阻越小,对热量的传递速度越快,也能达成上述技术效果。
上述“减小”指的是在单位体积内有减小趋势,可以为连续减小,可以为等差减小或逐级减小等间断式减小。
优选地,位于两个所述子蓄冷腔521内的所述散热片542相对所述传热片541对称设置。因此,自第一端向第二端,两个子蓄冷腔52内的蓄冷液的相变速度一致,也即两个传热片541两侧的蓄冷液的相变速度基本一致,可以避免所述传热片541发生变形或折断。
请参阅图5和图6所示,所述蓄冷腔52内每个点处的蓄冷材料均从与其临近的所述内管53、所述导热片54、所述外管511处获取冷量或热量,图6中箭头示意了不同点获取能量的大小顺序。在使用过程中,该蓄冷装置5安装时需将所述导热片54设置密度较大的一侧置于下方,所述导热片54设置密度较小的一侧置于上方,使得液态或气态的蓄冷材料向上流动,避免胀管。
另,请参阅图4~图7所示,所述内管53的中轴线与所述外管511的中轴线重合,整个蓄冷装置5较为平衡,容易制造且使用寿命长。请参阅图8所示,所述内管53中轴线偏离所述外管511的中轴线并向第一端偏移,位于所述第一端所在侧的蓄冷材料与所述内管53的换热速度比位于所述第二端所在侧的蓄冷材料与所述内管53的换热速度快。
具体使用过程中,将所述蓄冷腔52的第一端置于下方,第二端置于上方,使得液态或气态的蓄冷材料向上流动,避免胀管。进一步地,所述外壳51的外壁上具有指示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的标识;在安装所述蓄冷装置5时起到提示作用。
另外基于上述所有实施方案,所述内管53、所述导热片54与所述外管511一体成型或称一体设置,传热效果远远优于后组装方案。优选铝或铝合金材料,质量轻且传热速度快。
载冷介质从所述蓄冷管3的进口31流入,然后由所述蓄冷管3的出口32流出,流动过程中与穿设于蓄冷管3上的若干蓄冷装置5进行热交换。
优选地,若干蓄冷装置5呈沿上下方向排布的若干层,所述蓄冷管3自下向上依次串联各层蓄冷装置5,且所述蓄冷管3的进口31连接于位于最下方一排的一个所述蓄冷装置5的内管上。载冷介质自下向上依次穿过各排所述蓄冷装置5并与其进行热交换,位于下一排的蓄冷装置5比位于上一排的蓄冷装置5先获得冷量,且位于下排的蓄冷装置5可以给位于其上方的蓄冷装置5通过热辐射或接触传热的方式提供冷量,保证所述蓄冷装置5中下部的蓄冷材料先于上部的蓄冷材料发生相变,避免蓄冷装置5发生变形或破裂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蓄冷组件100还包括与所述电控单元7通讯连接以检测所述蓄冷装置5温度的蓄冷温度传感器,所述蓄冷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控单元7通讯连接。确切来说,所述蓄冷温度传感器是为了直接或间接地测量蓄冷材料的温度,便于判断蓄冷材料的状态。
所述蓄冷温度传感器固定于所述蓄冷装置5外侧,通过外侧的温度校正后间接判断内部蓄冷材料的温度;或所述蓄冷温度传感器固定于所述蓄冷装置5内侧,直接测量蓄冷材料的温度,测量更为精确。
进一步地,所述蓄冷组件100还包括与所述电控单元7通讯连接以检测所述蓄冷剂11温度的测温组件,用以判断蓄冷剂11的温度和状态,所述测温组件可以固定于所述蓄冷管3、所述蓄冷装置5或所述蓄冷箱1上。
以下将对上述蓄冷组件100的蓄冷方法做详细说明,主要包括对开始蓄冷和结束蓄冷的点进行控制。
在无蓄冷装置5的实施例中,可随时开始蓄冷。
而在有蓄冷装置5的实施例中,发明人研究发现,蓄冷装置5内的蓄冷材料为固-液混合状态时;固态的蓄冷材料通常由于密度较小而位于蓄冷腔52的上部,或由于蓄冷腔52内结构的设置,固态的蓄冷材料也可能位于蓄冷腔52的中间位置处;若在这种状态下对蓄冷装置5进行充冷,固态的蓄冷材料作为结晶核,其周围先发生相变,容易造成蓄冷装置5变形或破裂。
请参阅图20所示,本发明的蓄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蓄冷前,先获取蓄冷装置5内的蓄冷材料的温度T;判断温度T高于蓄冷材料的凝固点温度T0,若是,则开始蓄冷;若否,则周期性地获取蓄冷材料的温度T。该方法能够保证蓄冷材料在蓄冷开始前全部为液态,因此能够按照预设的相变方向进行相变,避免出现裂管、胀管现象。
具体地,通过固定于蓄冷装置5外侧的蓄冷温度传感器获取蓄冷装置5的温度T1,根据大量实验统计蓄冷装置5外侧与内部蓄冷材料的温度偏差△T进行校正,蓄冷材料的温度T=温度T1+温度偏差△T。一般情况下,蓄冷装置5的壳体的导热系数越大,温度偏差△T越小。当壳体为铝、铝合金等金属材质时,温度偏差△T数值较小,在对温度要求不是很严格的使用条件下,可以将温度T1认作蓄冷装置5内的蓄冷材料的温度。也可以通过固定于蓄冷装置5内的蓄冷温度传感器直接获取蓄冷材料的温度T,测量数值更精确。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蓄冷材料温度不均匀导致其温度测量不准确,在温度T比蓄冷材料的凝固点温度T0高第一温度阈值时,再开启蓄冷,保证蓄冷材料全部呈液态。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温度阈值为0.5℃~5℃,优选2℃~3℃,例如3℃。
进一步地,若温度T不高于蓄冷材料的凝固点温度T0,则启动释放冷量的步骤,至温度T高于蓄冷材料的凝固点温度T0,保证固态蓄冷材料全部转化为液态蓄冷材料。
蓄冷量的多少以需求为准,判断停止蓄冷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第一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以蓄冷时间判断是否停止蓄冷,可适用于有或者没有所述蓄冷装置5的情形。
第二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以蓄冷材料的温度判断是否停止蓄冷,适用于有所述蓄冷装置5的情形。
第三实施例中,以蓄冷剂11在蓄冷管3或蓄冷装置5表面的结晶厚度判断是否停止蓄冷,适用于有或没有所述蓄冷装置5的情形。
无蓄冷装置5的实施例中,在蓄冷过程中,靠近所述蓄冷管3的蓄冷剂11先于远离所述蓄冷管3的蓄冷剂11获得的冷量,当所述蓄冷剂11的温度降低到其凝固点时,会在蓄冷管3处开始发生相变。当固态蓄冷剂11的厚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其蓄冷管3的冷量向外部的液态蓄冷剂11传递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外部的蓄冷剂11不会很快变成固态。还可以在蓄冷箱1内设置搅拌装置驱动蓄冷剂11流动,以与蓄冷管3快速进行热交换。
所述蓄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穿设于蓄冷剂11中的蓄冷管3给所述蓄冷剂11蓄冷;获取结晶于蓄冷管3表面的固态蓄冷剂11的厚度d1;判断所述固态蓄冷剂11的厚度d1是否达到厚度阈值d0,若是,停止蓄冷;若否,则周期性获取固态蓄冷剂11的厚度d1。。
所述厚度阈值d0的设定至少由以下因素决定:剩余的液态蓄冷剂11的量,蓄冷剂11部分结晶,蓄积了足够的冷量,但仍有一部分蓄冷剂11呈液态,便于将冷量传递给需冷单元;固态蓄冷剂11对外侧的蓄冷剂11热传递的影响决定。
一实施例中,厚度阈值为1cm~4cm,优选2cm,该厚度的固态蓄冷剂11影响蓄冷管3的冷量向外传递,外部的蓄冷剂11继续获取冷量的速度有很明显的变小趋势。
另一实施例中,当蓄冷管3呈折线形、蛇形或螺旋形排布时,厚度阈值d0不大于沿蓄冷管3的径向上相邻两个蓄冷管3段之间的距离的二分之一;若越过二分之一,则蓄冷剂11的结晶情况受另一相邻蓄冷管3段的影响。优选地,厚度阈值d0为相邻两个蓄冷管3段之间的距离的0.2~0.4之间,蓄冷剂11的厚度达到厚度阈值d0后,不再继续蓄冷,以保留充足量的液态的蓄冷剂11。
在具有蓄冷装置5的实施例中,蓄冷管3的冷量先传递给蓄冷装置5,再通过蓄冷装置5传递给外面的蓄冷剂11,此时所述蓄冷剂11在蓄冷装置5的表面结晶。
蓄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穿设于蓄冷装置5内的蓄冷管3给所述蓄冷装置5和浸泡所述蓄冷装置5的蓄冷剂11蓄冷;获取结晶于蓄冷装置5表面的固态蓄冷剂11的厚度d1,判断所述固态蓄冷剂11的厚度d1是否达到厚度阈值d0,若是,停止蓄冷;若否,则周期性获取固态蓄冷剂11的厚度d1。此时,蓄冷剂11也蓄积了部分冷量,但仍有一部分为液态,可以循环流动,给所述充冷箱充冷。
所述厚度阈值d0的设定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具体地,厚度阈值d0不大于沿径向相邻的两个蓄冷装置5之间的距离的二分之一,优选0.2~0.4之间。
以上方法中,通过位于蓄冷箱1内的厚度传感器获取固态蓄冷剂11的厚度d1,厚度传感器固定于所述蓄冷箱1上、所述蓄冷管3上,在具有蓄冷装置5的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于所述蓄冷装置5上。所述厚度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
第四实施例中,以蓄冷剂11的结晶量判断是否停止蓄冷,适用于有或没有所述蓄冷装置5的情形。
所述蓄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穿设于蓄冷剂11中的蓄冷管3给所述蓄冷剂11蓄冷,或通过穿设于蓄冷装置5内的蓄冷管3给所述蓄冷装置5和浸泡所述蓄冷装置5的蓄冷剂11蓄冷;获取结晶形成的固态蓄冷剂11的量n1;判断所述固态蓄冷剂11的量n1是否达到结晶量阈值n0,若是,停止蓄冷;若否,则周期性获取所述固态蓄冷剂11的量n1。
结晶量阈值n0的设定:蓄冷剂11部分结晶,蓄积了足够的冷量,但仍有一部分蓄冷剂11呈液态,便于将冷量传递给需冷单元。例如,蓄冷剂11的结晶量不大于其总量的30~50%。当然,也可以参考第三实施例中厚度阈值d0的设置,并根据蓄冷管3、蓄冷装置5的表面积换算成结晶量阈值。
选用多组分复配蓄冷剂11时,其结晶后呈冰浆状态,固态蓄冷剂11与液态蓄冷剂11无明确的分界线,因此用判断结晶量的方式判断蓄冷结束点比较合适。当然,该方法也适用于单组分蓄冷剂11。
第五实施例中,以蓄冷剂11的温度判断是否停止蓄冷,适用于有或没有所述蓄冷装置5的情形。
无蓄冷装置5的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测温组件包括沿所述蓄冷管3的径向与所述蓄冷管3间隔设置且与电控单元7通讯连接的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控单元7内设定有与每一所述温度传感器对应的至少一个温度阈值To。
“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蓄冷管3间隔设置”,指的是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感温元件与所述蓄冷管3间隔设置,用以测量离开所述蓄冷管3一段距离的蓄冷剂11的温度,进而判断蓄冷剂11的结晶状态及结晶后的温度,从而判断蓄冷组件100蓄积的冷量,以精确控制蓄冷过程。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于所述蓄冷管3上或固定于所述蓄冷箱1上。
优选地,所述蓄冷管3呈折线形、蛇形或螺旋形排布,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蓄冷管3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沿所述蓄冷管3的径向上相邻两个蓄冷管3段之间的距离的二分之一。若越过二分之一,则蓄冷剂11受另一相邻蓄冷管3段的影响。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蓄冷管3之间的距离为沿所述蓄冷管3的径向上相邻两个蓄冷管3段之间的距离的0.2~0.4之间,在温度传感器所在位置处的蓄冷剂11结晶后,不再继续蓄冷,以保留充足量的液态的蓄冷剂11,以给充冷箱或储物室41进行供冷。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蓄冷管3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沿所述蓄冷管3的径向上相邻两个蓄冷管3段之间的距离的五分之一。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靠近所述出口32的位置处,例如沿所述蓄冷管3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出口32的距离不大于间距阈值,优选地该间距阈值不大于20cm。载冷介质从进口31流向出口32,越靠近所述出口32所述载冷介质的温度越高,,因此靠近所述出口32处的蓄冷剂11的温度降低到目标值时,其他位置处的蓄冷剂11的温度也降低到了目标值。
有蓄冷装置5的实施例中,如图3~图12所示,与无蓄冷装置5的区别仅在于:所述测温组件包括设置于任意所述蓄冷装置5周围且与其间隔设置的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并且,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于所述蓄冷装置5上或固定于所述蓄冷箱1上。
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沿所述蓄冷管3的延伸方向上与所述出口32最近的所述蓄冷装置5的周围,测量降温最慢的区域的蓄冷剂11的温度。
请参阅图9~图12所示,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蓄冷装置5之间的距离不大于该蓄冷装置5与其相邻的蓄冷装置5之间的距离的二分之一,优选为0.2~0.4之间。
针对该两个实施例,蓄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穿设于蓄冷剂11中的蓄冷管3给所述蓄冷剂11蓄冷,通过与所述蓄冷管3沿径向间隔设置的温度传感器获取蓄冷剂11的温度Ta;或通过穿设于蓄冷装置5内的蓄冷管3给所述蓄冷装置5和浸泡所述蓄冷装置5的蓄冷剂11蓄冷,通过与蓄冷装置5间隔设置的温度传感器获取蓄冷剂11的温度Ta;判断所述温度Ta是否达到与该温度传感器相对应的多个温度阈值To中的至少一个,若是,停止蓄冷;若否,则周期性获取温度Ta。
蓄冷过程中,蓄冷剂11的温度先逐渐下降至其凝固点,待蓄冷剂11结晶后,固态的蓄冷剂11的温度会继续下降。因此蓄冷剂11的温度下降到不同的程度,代表蓄积的冷量不同,温度越低,蓄积的冷量越多。
优选地,多个温度阈值To不同,且至少一个温度阈值To低于蓄冷剂11的凝固点,在蓄冷剂11温度降低到该温度阈值时,蓄冷剂11已全部结晶,通过相变过程蓄积大量的冷量。
第六实施例,以蓄冷剂11的温度判断是否停止蓄冷,与第五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通过距离蓄冷管3距离不同的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判断蓄冷剂11的蓄冷量,适用于有或没有所述蓄冷装置5的情形。
如图1~2所示,无蓄冷装置5的实施例中,所述测温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沿所述蓄冷管3的径向至所述蓄冷管3的距离不同。
蓄冷过程中,蓄冷剂11自蓄冷管3开始逐渐向外结晶,蓄冷过程中,与蓄冷管3的距离小的位置处蓄冷剂11比与蓄冷管3的距离大的位置处蓄冷剂11的温度下降的快。因此不同位置点的蓄冷剂11的温度下降到对应的温度阈值To时,表示蓄积的冷量不同。
沿所述蓄冷管3的延伸方向,相邻的两个温度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间距阈值;可以减缓或避免沿着蓄冷管3的延伸方向上蓄冷剂11获取冷量的先后顺序和速度不同对蓄冷剂11温度检测造成的影响。
优选地,所述第一间距阈值不大于15cm,最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蓄冷管3延伸方向上的同一位置点。
所述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沿所述蓄冷管3的径向至所述蓄冷管3的距离差呈等差数列或非等差数列均可,可根据实际需求及两个蓄冷量档位之间的差距进行适应性调整。
另,沿所述蓄冷管3的径向、轴向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蓄冷管3的位置关系与第五实施例相同,于此不再赘述。有蓄冷装置5的实施例中,所述测温组件包括设置于任意所述蓄冷装置5周围的至少两个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至所述蓄冷装置5的距离不同。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是: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蓄冷装置5的外周侧。
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蓄冷装之间的距离不大于该蓄冷装置5与其相邻的蓄冷装置5之间的距离的二分之一,优选为0.2~0.4之间,更优选不大于五分之一。
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与所述出口32最近的所述蓄冷装置5的周围。
所述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至所述蓄冷管3或所述蓄冷装置5的距离差呈等差数列或非等差数列均可。
如图10,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沿所述蓄冷管3的径向间隔设置。具体地,以所述蓄冷管3的轴心为中心,温度传感器设置于距该中心的距离不同的A、B、C等多点处。其中,C点距离相邻两个蓄冷装置5的距离均为L,从结晶速度来看A点快于B点快于C点。
另,蓄冷管3与蓄冷装置5共轴心,分别以相邻三个蓄冷装置5的轴心为圆心、以相邻两个蓄冷装置5的轴心之间距离的一半为半径的3个外切圆围成类似于三角形的中心区域,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可设置于该中心区域内,例如设置于该中心区域的中心点D。当D点的蓄冷剂11结晶时,蓄冷剂11的结晶量即达到了最大值。
当然,也可以如图11所示,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沿所述蓄冷管3的不同径向设置,如图中的A’、B’、C’等多点处。其中,C’点距离蓄冷装置5的距离与图10中D点距离蓄冷装置5的距离相同,从结晶速度来看A’点快于B’点快于C’点。
沿所述蓄冷装置5的轴向来看,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可以位于同一位置处,也可以如图12一样沿轴向分布于不同的A”、B”、C”等多个位置处,这几个点位于同一蓄冷装置5上,受载冷介质沿蓄冷管3延伸方向上的温度变化的影响较不大。
基于该两个实施例,所述蓄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穿设于蓄冷剂11中的蓄冷管3给所述蓄冷剂11蓄冷,通过沿所述蓄冷管3的径向至所述蓄冷管3距离不同的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中的任意一个获取蓄冷剂11的温度Ta;或,通过穿设于蓄冷装置5内的蓄冷管3给所述蓄冷装置5和浸泡所述蓄冷装置5的蓄冷剂11蓄冷,通过沿所述蓄冷管3的径向至穿设于所述蓄冷管3上的蓄冷装置5距离不同的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中的任意一个获取蓄冷剂11的温度Ta;判断所述温度Ta是否达到与该温度传感器相对应的温度阈值To,若是,停止蓄冷;若否,则周期性获取温度Ta。
通过沿所述蓄冷管3的径向至所述蓄冷管3距离不同的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获取蓄冷剂11的温度,一方面使得蓄冷组件100的蓄冷档位多元化,从而根据需要的需冷量的多少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测温,通过温度判断蓄冷剂11的结晶状态及结晶后的温度,从而判断蓄冷组件100蓄积的冷量,以精确控制蓄冷过程;另一方面设置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在一个温度传感器有误差时,可以通过其他传感器辅助判断,及时止损。
至所述蓄冷管3的距离不同的温度传感器相对应的温度阈值To相同,与蓄冷管3的距离不同的位置处的蓄冷剂11达到该温度阈值To时代表蓄积的冷量的多少不同。例如,A点比B点靠近蓄冷管3,A点、B点的温度分别到达相同的温度阈值To时,蓄冷剂11蓄积的冷量分别为第一冷量、第二冷量;则第一冷量少于第二冷量。用户可以根据冷量需要选择合适位置处的温度传感器获取对应位置点的温度。当然,至所述蓄冷管3的距离不同的温度传感器相对应的温度阈值To也可以不相同,每一温度传感器所在位置处的蓄冷剂11到达其对应的温度阈值To时,代表一个蓄冷档位。
或,至所述蓄冷管3的距离远的温度传感器相对应的温度阈值To高于至所述蓄冷管3的距离近的温度传感器相对应的温度阈值To,符合蓄冷剂11降温规律设置。
优选地,在蓄冷一端时间后,通过沿所述蓄冷管3的径向至所述蓄冷管3距离不同的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两个分别获取蓄冷剂11的温度Ta;判断每一温度传感器获得的温度Ta是否达到与该温度传感器相对应的温度阈值To,若是,停止蓄冷;若否,则周期性通过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获取温度Ta。至所述蓄冷管3的距离不同的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获得的温度均达到各自的温度阈值To,通过多个温度传感器同时判断,可以避免某一温度传感器工作异常时导致蓄冷过量或蓄冷不足的现象。
优选地,也可以像第五实施例一样每一温度传感器可以有多个温度阈值To,且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达到与其对应的一个温度阈值To时,另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也达到与其对应的一个温度阈值To,也即在蓄冷一段时间达到一预设需冷量时,至少有两个温度传感器获得的温度恰好达到其对应的温度阈值To;可以多档位多重判断,避免误差。例如,A点温度传感器获取的温度到达其一个温度阈值To时,B点温度传感器获取的温度也恰好到达其一个温度阈值To。
第七实施例,以蓄冷剂11的温度判断是否停止蓄冷,与第五实施例的区别是:通过沿蓄冷管3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判断蓄冷剂11的蓄冷量,适用于有或没有所述蓄冷装置5的情形。
如图13和14所示,所述测温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所述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沿所述蓄冷管3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不同的蓄冷管3段的周围;且相邻的两个温度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第一距离阈值。
所述第一距离阈值的设定值是由相邻两个温度传感器所在位置处的蓄冷剂11蓄积冷量的速度决定的,且两个位置处的蓄冷剂11的状态和/或温度有明显的区别。沿所述蓄冷管3的长度方向上靠近所述进口31的温度传感器所在位置处的蓄冷剂11比另一个所述温度传感器所在位置处的蓄冷剂11的温度低第一温差阈值,所述第一温差阈值不小于5℃;或沿所述蓄冷管3的长度方向上靠近所述进口31的温度传感器所在位置处的蓄冷剂11进入结晶过程时,另一个所述温度传感器所在位置处的蓄冷剂11的温度比蓄冷剂11的凝固点温度高第二温差阈值,所述第二温差阈值不小于1℃,优选不小于3℃;或,沿所述蓄冷管3的长度方向上靠近所述进口31的温度传感器所在位置处的蓄冷剂11的温度低于蓄冷剂11的凝固点时,另一个所述温度传感器所在位置处的蓄冷剂11的温度为蓄冷剂11的凝固点温度。
该蓄冷装置5综合考虑了流经蓄冷管3的载冷介质的温度变化对蓄冷剂11获取冷量的影响,使得蓄冷组件100的蓄冷档位多元化,从而根据需要的需冷量的多少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测温,以精确控制蓄冷过程;同时设置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在一个温度传感器有误差时,可以通过其他传感器辅助判断,及时止损。
具体地,所述第一距离阈值不小于穿设于所述蓄冷剂11内的所述蓄冷管3的长度的30%,优选地不小于50%;优选地,所述第一距离阈值不小于150cm。
所述蓄冷管3呈折线形、蛇形或螺旋形排布,周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的所述蓄冷管3段之间具有周围未设置温度传感器的蓄冷管3段,因此从空间位置上来看,两个温度传感器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蓄冷剂11的温度和/或状态差距较大,可以代表需冷量不同的两个档位。
载冷介质从进口31流向出口32,靠近所述进口31处的蓄冷剂11获取冷量的速度最慢,因此靠近所述出口32处的蓄冷剂11的温度降低到目标值时,其他位置处的蓄冷剂11的温度也降低到了目标值。因此,一个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出口32沿所述蓄冷管3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不大于第二间距阈值,可以判断是否达到了蓄冷剂11的最大需冷量。优选地所述第二间距阈值不大于150cm,优选不大于100cm,优选不大于50cm,优选不大于20cm。
所述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沿所述蓄冷管3的径向至所述蓄冷管3的距离相同或不同,均可以用以判断蓄冷状态。所述蓄冷管3呈折线形、蛇形或螺旋形排布,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蓄冷管3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沿所述蓄冷管3的径向上相邻两个蓄冷管3段之间的距离的二分之一,优选为相邻两个蓄冷管3段之间的距离的0.2~0.4之间。
在有蓄冷装置5的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是:温度传感器设置于蓄冷装置5的周围。所述测温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所述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不同的蓄冷装置5的周围。
具体地,沿所述蓄冷管3的延伸方向,周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的两个所述蓄冷装置5间隔设置,且间隔距离不小于第三间距阈值,优选地,所述第三间距阈值不小于穿设于所述蓄冷剂11内的所述蓄冷管3的长度的50%,或所述第三距离阈值不小于150cm;或,沿所述蓄冷管3的延伸方向,周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的两个所述蓄冷装置5之间具有至少一个周围无温度传感器的蓄冷装置5。使得相邻两个温度传感器间隔较大,能够获取不同部位的蓄冷剂11的温度。
所述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至与其最近的所述蓄冷装置5的距离相同或不同。所述温度传感器与距其最近的所述蓄冷装置5之间的位置关系可参考第五实施例,于此不再赘述。
优选地,其中一个温度传感器位于与所述出口32最近的所述蓄冷装置5的周围。
所述蓄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穿设于蓄冷剂11中的蓄冷管3给所述蓄冷剂11供冷,通过沿所述蓄冷管3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蓄冷管3段的周围的温度传感器中的任意一个获取蓄冷剂11的温度Ta;或通过穿设于蓄冷装置5内的蓄冷管3给所述蓄冷装置5和浸泡所述蓄冷装置5的蓄冷剂11供冷,沿所述蓄冷管3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蓄冷装置5的周围的温度传感器中的任意一个获取蓄冷剂11的温度Ta;判断所述温度Ta是否达到与该温度传感器相对应的温度阈值To,若是,停止蓄冷;若否,则周期性获取温度Ta。
位于至少两个蓄冷管3段的周围的温度传感器相对应的温度阈值To相同或不同,通过不同的温度阈值T0可以组合出表示蓄冷量不同的多种档位。沿蓄冷管3的延伸方向上,至所述出口32的距离近的温度传感器相对应的温度阈值To高于至所述出口32的距离远的温度传感器相对应的温度阈值To,符合蓄冷箱1内蓄冷剂11温度分布规律,两个温度传感器可以相互校准。
优选地,通过沿所述蓄冷管3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蓄冷管3段的周围的温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两个获取蓄冷剂11的温度Ta;判断每一温度传感器获得的温度Ta是否达到与该温度传感器相对应的温度阈值To,若是,停止蓄冷;若否,则周期性通过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获取温度Ta。通过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获得的温度均达到各自的温度阈值To,通过多个温度传感器同时判断,可以避免某一温度传感器工作异常时导致蓄冷过量或蓄冷不足的现象。
每一温度传感器可以有多个温度阈值To,且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达到与其对应的一个温度阈值To时,另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也达到与其对应的一个温度阈值To,也即在蓄冷一段时间达到一预设需冷量时,至少有两个温度传感器获得的温度恰好达到其对应的温度阈值To;可以多档位多重判断,避免误差。
本发明的上述蓄冷组件100和蓄冷方法,适用于具有蓄冷组件100的蓄冷设备,所述蓄冷设备可以为充冷机200,也可以为单元配送箱400。
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16所示,所述蓄冷设备为充冷机200,用以给单元配送箱400充冷。所述充冷机200包括箱体21、制冷机组22、上述任意一种蓄冷组件100、充冷组件23和电控单元7,箱体21用以收容并保护其他部件。
所述蓄冷组件100采用上述任意一种。所述蓄冷剂11为将蓄积的冷量传递给单元配送箱400的传热介质。优选地,在有蓄冷装置5的实施例中,所述蓄冷剂11的凝固点不高于所述蓄冷材料的凝固点,在所述蓄冷材料相变为固态时,所述蓄冷剂11全部或其中一部分仍然为液态,便于给单元配送箱400充冷。
另,设定蓄冷材料的温度为T2,蓄冷剂11温度T3,单元配送箱400的设定温度为T4,为了保证快速地、有效的冷量传递,T3-T2≥10℃,优选介于10℃~20℃之间,更优选介于15℃~20℃之间;T4-T3≥3℃,优选介于3℃~15℃之间,更优选介于5℃~15℃之间。
所述制冷机组22包括连接形成制冷回路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和蒸发管,所述蒸发管穿设于所述蓄冷液内,或通过传热介质给所述蓄冷液提供冷量。
夜间谷电时,所述制冷机组22工作并将冷量传递给蓄冷组件100,蓄冷组件100蓄积大量的冷量;在白天时,所述蓄冷组件100通过充冷组件23给单元配送箱400提供冷量,相当于错峰移谷用电,降低了充冷的电力成本。并且,所述制冷机组22的功率有限,能够提供的最大冷量也有限,不能给多个单元配送箱400同时充电;而蓄冷组件100蓄积了大量的冷量,在需要时可以超越所述制冷机组22的总输出功率,给多个单元配送箱400充冷。或,要想给多个单元配送箱400同时充冷,需要提高制冷机组22的功率或多设置几个制冷机组22,成本较高;而本发明通过蓄冷组件100降低了制冷机组22的功率或数量,降低了成本。
所述充冷组件23包括与所述蓄冷箱1连通的出液管231、与所述蓄冷箱1连通的回液管232和充冷泵233。其中,为了方便与单元配送箱400对接,所述充冷组件23还包括与所述出液管231连接的出液接头2311、与所述回液管232连接的回液接头2321。
所述出液管231用以将蓄冷箱1内的蓄冷剂11向外输出至单元配送箱400,所述回液管232用以将单元配送箱400内的蓄冷剂11回流至所述蓄冷箱1内。本发明中,所述出液管231连接于所述蓄冷箱1的底部,所述回液管232与所述蓄冷箱1的连接处不低于所述出液管231与所述蓄冷箱1的连接处,优选地不低于所述蓄冷装置5的顶部,使得回流回来的蓄冷剂11与蓄冷剂11和蓄冷装置5进行充分换热,保证输出的蓄冷剂11具有较低的温度。优选地,所述回液管232与所述蓄冷箱1的连接处、所述出液管231与所述蓄冷箱1的连接处呈空间对角设置,延长了蓄冷剂11在蓄冷箱1内的流动路径。
所述充冷泵233驱动蓄冷剂11在所述蓄冷箱1和单元配送箱400内循环流动,将蓄冷装置5蓄积的冷量传递给单元配送箱400。具体地,所述充冷泵233连接于所述出液管231和与所述蓄冷箱1的连接处,或连接于所述出液管231上,主动地驱动蓄冷剂11流向单元配送箱400。或,所述充冷泵233连接于所述回液管232与所述蓄冷箱1的连接处,或连接于所述回液管232上,适用于封闭的循环回路内驱动蓄冷剂11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充冷组件23还包括球阀234,在所述出液管231、所述回液管232、所述充冷泵233有问题时,通过球阀234关闭蓄冷设备,进行检修。
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14、图17~图19所示,所述蓄冷设备为单元配送箱400,所述单元配送箱400包括储物室41、蓄冷组件100、供冷组件42和电控单元7。优选地,蓄冷组件100位于所述储物室41下方,且蓄冷组件100与储物室41之间具有隔温板43。
所述蓄冷组件100为上述任意一种,优选地,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蓄冷管3的进口31、出口32的第一接头33、第二接头34;方便与充冷机200对接。例如,所述第一接头33与所述出液接头2311快速对接;所述第二接头34与所述回液接头2321快速对接。
另,通常还根据所述单元配送箱400的设定温度选择所述蓄冷剂11,所述蓄冷剂11的凝固点不高于所述单元配送箱400需要的温度。例如,当所述单元配送箱400为冷藏箱,温度要求在8℃左右时,可以用凝固点不高于0℃的所有蓄冷剂11,例如水。当所述单元配送箱400为冷冻箱,温度要求在-18℃时,可以用凝固点不高于-25℃的不冻液作为蓄冷剂11。
供冷组件42用以将蓄冷组件100蓄积的能量传递给储物室41,对位于其内的产品进行保鲜。具体地,所述供冷组件42包括与所述蓄冷箱1连通的供冷管421、驱动所述蓄冷剂11在所述蓄冷箱1和所述供冷管421内循环流动的供冷泵422,部分所述供冷管位于所述储物室内。
相较于传统的空气循环流动给储物室41降温的方案,本发明通过供冷泵422驱动液态的蓄冷剂11循环流动给储物室41供冷,液态蓄冷剂11携载的冷量比空气大,供冷泵422停止运转后,位于储物室41内的供冷管421中的蓄冷剂11仍然能保持较长时间的低温,并持续给储物室41供冷,因此在供冷泵422只需要工作很短的时间,就可以使得储物室41在很长时间内维持在设定的温度内。例如,每0.5小时~3小时的周期内,供冷泵422只需运转1~3分钟即可,产生的热量较少,且供冷泵422需要的电量较少,只需要普通的蓄电池即可维持,蓄电池的容量大大降低,且充电时间较短。
优选地,部分所述供冷管421位于所述储物室41的顶部,将蓄冷剂11从蓄冷箱1引流到储物室41的顶部,符合冷空气下沉的原理,并且在需要冷藏/冷冻的产品较少时,储物室41顶顶部闲置,避免局部冻坏产品。
具体地,所述储物室41由顶壁、侧壁和底壁围设形成,部分所述供冷管位于所述顶壁和/或所述侧壁的上半部分。
本发明中,供冷管421穿过所述隔温板43延伸至储物室41内。具体地,所述供冷管421包括自所述蓄冷箱1向上延伸的第一供冷管423、与所述第一供冷管423连通的散热管424、与所述散热管424连通且向下延伸至所述蓄冷箱1的第二供冷管425,所述散热管424位于所述储物室41的顶部。具体地,所述散热管424
尽量均匀分布于所述顶壁上,例如呈蛇形或波纹状或蚊香形分布,或散热管424包括分液管、集液管、连通于分液管与集液管之间的若干连通管,其中所述分液管、集液管均位于若干连通管的同一侧或分设于若干连通管的两侧;和/或,所述散热管424设置于所述侧壁的上半部分,例如位于所述侧壁的上三分之一区域内或上四分之一区域内。
所述第一供冷管423、所述第二供冷管425位于所述保温箱体40的侧棱处或所述保温箱体40的侧壁上,不占用储物室41的储物空间,方便堆放货物。
优选地,所述供冷组件还包括位于顶部的所述供冷管下方的接水条;可以防止冷凝水滴落在货物上。进一步地,所述接水条长度方向的第一端比相对设置的第二端低;也即,所述接水条倾斜设置或呈阶梯式设置,冷凝水向一侧流动,并沿着壁面下落。
所述供冷组件还包括设于所有所述节水条的第一端的导水槽,所述导水槽设有向外排放冷凝水的排放口;所有所述节水条的冷凝水汇集到所述导水槽向外排放。
或,所述供冷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储物室41的顶部的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包括位于所述供冷管下方用以承接冷凝水的接水部、连接相邻的所述接水部之间的连接部,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孔,向下传冷。
优选地,所述接水部长度方向的第一端比相对设置的第二端低。也即,所述接水盘倾斜设置或呈阶梯式设置,冷凝水向一侧流动,并沿着壁面下落。
所述供冷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有所述接水部的第一端的导水槽,所述导水槽设有向外排放冷凝水的排放口;所有所述接水部的冷凝水汇集到所述导水槽向外排放。
进一步地,所述供冷组件还包括用以检测所述储物室41内温度的室内温度传感器(未图示),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储物室41内。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所述供冷泵422均与所述电控单元7通讯连接。根据所述储物室41内的温度,控制所述供冷泵422的工作状态,给所述储物室41内提供热量或冷量将其温度维持在很小的范围内。
另外,所述蓄冷组件100、所述充冷剂200、所述单元配送箱400均还包括可充电的电池组件9,用以给需电元件供电。或,上述需要用电的元件均为自带电池的元件。
优选地,所述充冷机200、所述单元配送箱400的箱体的外侧均设有一收容腔401,供冷泵422的电机部分、所述电控单元7和所述电池组件9设置于所述收容腔401内,便于充、控制和维修,且这些部件工作时候产生的热量直接向外扩散,不会消耗储能组件蓄积的冷量。
另,在充冷机200中的充电组件9包括电源输入端和用以个需电单元供电的电源输出端。电源输入端接220V或380V市电,电源输出端给充冷机200的部件或单元配送箱400提供直流电,输出电压包括但不限于12V,24V,36V,48V,72V。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单元还包括信号连接端,用以与单元配送箱400传输信号。例如,充冷时,单元配送箱通过信号连接端向电控单元传输充冷信息,流入充冷进度、充冷结束信号等。
另,本文所涉及的传感器等也可以归属为电控单元的一部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冷链系统,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充冷机200和单元配送箱400。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蓄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蓄冷箱;
蓄冷剂,位于所述蓄冷箱内;
蓄冷管,穿设于所述蓄冷剂内,且所述蓄冷管的进口和出口暴露于所述蓄冷箱外;
测温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所述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沿所述蓄冷管的径向至所述蓄冷管的距离不同;
电控单元,与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沿所述蓄冷管的径向至所述蓄冷管的距离差呈等差数列或非等差数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蓄冷管的延伸方向,相邻的两个温度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间距阈值,优选地所述第一间距阈值不大于1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管呈折线形、蛇形或螺旋形排布,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蓄冷管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沿所述蓄冷管的径向上相邻两个蓄冷管段之间的距离的二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蓄冷管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出口的距离不大于第二间距阈值,优选地所述第二间距阈值不大于15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于所述蓄冷管上或固定于所述蓄冷箱上。
7.一种蓄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蓄冷箱;
蓄冷剂,位于所述蓄冷箱内;
蓄冷装置,浸泡于所述蓄冷剂内;
蓄冷管,穿设于所述蓄冷剂内并穿过所述蓄冷装置,且所述蓄冷管的进口和出口暴露于所述蓄冷箱外;
测温组件,包括设置于任意所述蓄冷装置周围的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所述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至所述蓄冷装置的距离不同;
电控单元,与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至所述蓄冷管或所述蓄冷装置的距离差呈等差数列或非等差数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蓄冷装置之间的距离不大于该蓄冷装置与相邻的蓄冷装置之间的距离的二分之一。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位于沿所述蓄冷管的延伸方向上与所述出口最近的所述蓄冷装置的周围。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于所述蓄冷装置上或固定于所述蓄冷箱上。
12.一种蓄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穿设于蓄冷剂中的蓄冷管给所述蓄冷剂蓄冷;
通过沿所述蓄冷管的径向至所述蓄冷管距离不同的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中的任意一个获取蓄冷剂的温度Ta;
判断所述温度Ta是否达到与该温度传感器相对应的温度阈值To,若是,停止蓄冷;若否,则周期性获取温度Ta。
13.一种蓄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穿设于蓄冷装置内的蓄冷管给所述蓄冷装置和浸泡所述蓄冷装置的蓄冷剂蓄冷;
通过与蓄冷装置距离不同的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中的任意一个获取蓄冷剂的温度Ta;
判断所述温度Ta是否达到与该温度传感器相对应的温度阈值To,若是,停止蓄冷;若否,则周期性获取温度Ta。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蓄冷方法,其特征在于,至所述蓄冷管的距离不同的温度传感器相对应的温度阈值To相同;
或,至所述蓄冷管的距离不同的温度传感器相对应的温度阈值To不同;
或,至所述蓄冷管的距离远的温度传感器相对应的温度阈值To不低于至所述蓄冷管的距离近的温度传感器相对应的温度阈值To。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蓄冷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温度传感器对应至少一个温度阈值To,且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达到与其对应的一个温度阈值To时,另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也达到与其对应的一个温度阈值To。
16.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蓄冷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沿所述蓄冷管的径向至所述蓄冷管距离不同的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两个分别获取蓄冷剂的温度Ta;判断每一温度传感器获得的温度Ta是否达到与该温度传感器相对应的温度阈值To,若是,停止蓄冷;若否,则周期性通过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获取温度Ta。
17.一种蓄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蓄冷组件,采用权利要求12~16中的蓄冷方法进行蓄冷。
CN202110910473.5A 2021-04-30 2021-08-09 蓄冷组件、蓄冷方法及具有其的蓄冷设备 Active CN1152650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24477 2021-04-30
CN202110482447 2021-04-30
CN202110751454 2021-07-02
CN2021107514542 2021-07-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65028A true CN115265028A (zh) 2022-11-01
CN115265028B CN115265028B (zh) 2024-06-21

Family

ID=83758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10473.5A Active CN115265028B (zh) 2021-04-30 2021-08-09 蓄冷组件、蓄冷方法及具有其的蓄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6502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22239A (ja) * 1992-05-28 1993-12-07 Hitachi Plant Eng & Constr Co Ltd 氷蓄熱装置
JPH06294564A (ja) * 1992-07-03 1994-10-21 Kawasaki Heavy Ind Ltd 氷蓄熱装置の氷厚計測装置
JPH0989546A (ja) * 1995-09-28 1997-04-04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氷厚測定装置
CN101881492A (zh) * 2010-06-24 2010-11-10 上海弗格森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动态冰蓄冷制冷设备
KR20130085840A (ko) * 2012-01-20 2013-07-30 정성록 복합 축냉재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22239A (ja) * 1992-05-28 1993-12-07 Hitachi Plant Eng & Constr Co Ltd 氷蓄熱装置
JPH06294564A (ja) * 1992-07-03 1994-10-21 Kawasaki Heavy Ind Ltd 氷蓄熱装置の氷厚計測装置
JPH0989546A (ja) * 1995-09-28 1997-04-04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氷厚測定装置
CN101881492A (zh) * 2010-06-24 2010-11-10 上海弗格森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动态冰蓄冷制冷设备
KR20130085840A (ko) * 2012-01-20 2013-07-30 정성록 복합 축냉재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65028B (zh) 2024-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25438B1 (ko) 상변화 물질을 이용한 냉동탑차의 냉각시스템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CN115265026B (zh) 蓄冷组件、蓄冷方法及具有其的蓄冷设备
EP1644677B1 (en) Absorption refrigerator with ice-maker
CN110661056A (zh) 车辆的电池热管理系统以及车辆
CN214138169U (zh) 车用蓄冷系统及冷链运输车
CN115265028B (zh) 蓄冷组件、蓄冷方法及具有其的蓄冷设备
CN115265025B (zh) 蓄冷方法及具有其的蓄冷设备
CN115265031B (zh) 蓄冷组件、蓄冷方法及具有其的蓄冷设备
CN115265027B (zh) 蓄冷方法及具有其的蓄冷设备
CN115265030B (zh) 蓄冷方法及具有其的蓄冷设备
CN215477246U (zh) 一种多温区冷板和冷藏集装箱
CN217654146U (zh) 单元配送箱及具有其的冷链系统
CN115265029B (zh) 充冷机及具有其的冷链系统
CN115265035A (zh) 单元配送箱及具有其的冷链系统
EP1548381A2 (en) Coo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2644254B (zh) 车载蓄冷系统及冷链运输车
CN110794887A (zh) 一种用于低温冷链运输的环境温度控制装置
KR101316714B1 (ko) P.c.m 축냉식 저온저장고
WO2022228570A1 (zh) 单元配送箱及具有其的冷链系统
CN216048498U (zh) 换热器及存储设备
KR101385203B1 (ko) 증발기
CN113758339A (zh) 单元配送箱及具有其的物流配送车
CN220753541U (zh) 复合相变材料耦合液冷的电池热管理装置
CN115031457B (zh) 一种制冰机及制冷设备
SU1753214A1 (ru) Система охлаждени сооружений с автономным режимом работ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