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62066A - 一种多重结构的针织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重结构的针织面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62066A
CN115262066A CN202210779282.4A CN202210779282A CN115262066A CN 115262066 A CN115262066 A CN 115262066A CN 202210779282 A CN202210779282 A CN 202210779282A CN 115262066 A CN115262066 A CN 1152620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yarns
loops
knitted fabric
ya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7928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62066B (zh
Inventor
黄春燕
伊达宽晃
陆建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ray Sakai Weaving and Dyeing Nant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Sakai Weaving and Dyeing Nant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Sakai Weaving and Dyeing Nant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ray Sakai Weaving and Dyeing Nant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7928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620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62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620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620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620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1/0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21/06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21/08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针织面料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重结构的针织面料。所述针织面料在一个横行或一个纵列中具有至少一个由两层以上纱线构成的多重线圈,其余为由一层纱线构成的单线圈;多重线圈是由两层以上相同或不同的纱线同时完成成圈编织,形成两层以上纱线的线圈重叠;单线圈在面料的总线圈数中占比40‑90%;多重线圈在面料的总线圈数中占比15‑50%。通过在面料的横行或纵列中设置至少由两层相同或不同的纱线同时完成成圈编织而形成的多重线圈,多重线圈的形成有助于提高面料的蓬松度、厚实度等,使面料不易勾丝,而单线圈的存在能够保持面料柔软的手感和透气性,从而使所获得的针织面料既保持了较好的手感和透气性,同时提高了厚实度和稳定性,不易勾丝。

Description

一种多重结构的针织面料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针织面料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重结构的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单面针织面料通常都是普通的单面针织结构,这种普通的单面针织面料编织效率高、轻便、拉伸性好,被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但是,这种单面针织面料存在蓬松度差、厚实度不足、吸汗能力差、尺寸稳定性差等问题,尤其在洗涤后容易发生变形,不利于服装的定型,耐穿性差。
中国专利申请文献CN 110983588 A公开了一种棉夹涤单面三层针织面料及其生产方法,该面料由纱线通过纬平针针织织造而成,纱线由棉纱以及涤纶丝两股纱线组成,棉纱的线圈长度大于所述涤纶丝的线圈长度,面料包括外层、中间层和内层,外层由棉纱线圈圈干构成、中间层由涤纶丝线圈构成,内层由棉纱线圈沉降弧构成,棉纱线圈沉降弧位于所述涤纶丝线圈沉降弧的内侧。该专利采用纬平针组织结构,以棉纱为面纱,以涤纶丝为底纱,通过调节棉纱以及涤纶丝的线圈长度,使涤纶丝包裹于棉纱内部织造得到棉夹涤单面三层针织面料。
由于棉纱和涤纶丝线圈长度的不同,使该面料不仅具有较强的弹性及透气性,在穿着时不会产生束缚感和闷热感,而且棉纱的线圈沉降弧的显露(位于内层)增强了人体贴身穿着的舒适感,是一款较为理想的吸湿快干贴身面料。
但是,该面料中通过设置不同长度的棉纱和涤纶丝线圈虽然有助于提高面料的弹性和透气性,但所编织的面料容易勾丝,稳定性差。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透气性好且不易勾丝的针织面料。
发明内容
为了使得面料兼顾不易勾丝和透气性好两个特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重结构的针织面料,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重结构的针织面料,所述针织面料在一个横行或一个纵列中具有至少一个由两层以上纱线构成的多重线圈,其余为由一层纱线构成的单线圈;所述多重线圈是由两层以上相同或不同的纱线同时完成成圈编织,形成两层以上纱线的线圈重叠;所述单线圈在面料的总线圈数中占比40-90%;所述多重线圈在面料的总线圈数中占比15-5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面料的横行或纵列中设置至少由两层相同或不同的纱线同时完成成圈编织而形成的多重线圈,多重线圈的形成有助于提高面料的蓬松度、厚实度等,使面料不易勾丝,而单线圈的存在能够保持面料柔软的手感和透气性,从而使所获得的针织面料既保持了较好的手感和透气性,同时提高了厚实度和稳定性,不易勾丝。
将单线圈的比例控制在40-90%可以保证面料的柔软手感和透气性;将多重线圈的占比控制在15-50%可以保证面料的蓬松度、厚实度、挺阔度、耐磨性和稳定性等。另外,具有多重线圈的针织面料还具有毛细管效应,可实现吸水速干功能。
可选的,在面料纵列中,至少具有一个多重线圈的纵列占面料总纵列数的25%以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重线圈越多,则面料越厚,使得面料越不易勾丝。但多重线圈数量过多的话,面料手感会变硬。选取该比例,可使面料在保持手感良好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勾丝概率。
可选的,至少具有一个多重线圈的纵列中多重线圈在该纵列总线圈数中的占比大于3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重线圈越多,则面料越厚,使得面料越不易勾丝。但多重线圈数量过多的话,面料手感会变硬。选取该比例,可使面料在保持手感良好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勾丝概率。
可选的,在面料横行中,至少包括一个多重线圈的横行占面料总横行数的50%以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重线圈越多,则面料越厚,使得面料越不易勾丝。但多重线圈数量过多的话,面料手感会变硬。选取该比例,可使面料在保持手感良好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勾丝概率。
可选的,至少具有一个多重线圈的纵列中多重线圈在该纵列总线圈数中的占比25%-5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重线圈越多,则面料越厚,使得面料越不易勾丝。但多重线圈数量过多的话,面料手感会变硬。选取该比例,可使面料在保持手感良好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勾丝概率。
可选的,所述多重线圈编织形成位于面料正面的表层纱线和位于面料反面的里层纱线,所述里层纱线在面料的反面形成毛圈类大弦弧。
可选的,包含所述毛圈类大弦弧的n个横行至少由n+1路以上的纱线编织而成,其中n≥2。
可选的,所述多重线圈由两层纱线同时完成成圈编织,所述多重线圈均由同一种表层纱线和同一种里层纱线编织而成,所述毛圈类大弦弧横跨1-4个线圈纵列;或所述多重线圈由两层纱线同时完成成圈编织,不同的所述多重线圈由同一种表层纱线和两种不同的里层纱线编织而成,所述毛圈类大弦弧横跨3个以上线圈纵列。
可选的,同一个所述横行或纵列中的单线圈和多重线圈由相同或不同纱线编织而成,所述纱线为长丝纱线或短纤纱线。
可选的,所述纱线为抗紫外纱线、凉感纱线、抗菌纱线、吸水速干纱线中的一种或几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赋予了面料各种功能,使其适用性更广。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多重线圈的形成有助于提高面料的蓬松度、厚实度、挺阔度等,使面料不易勾丝,而单线圈的存在能够保持面料的透气性,从而使所获得的针织面料既保持了较好的透气性,同时提高了厚实度和稳定性,不易勾丝;
2.控制单线圈和多线圈的比例,保证面料的蓬松度、厚实度、挺阔度、耐磨性和稳定性等;
3.具有多重线圈的针织面料还具有毛细管效应,可实现吸水速干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多重结构的针织面料。针织面料在一个横行或一个纵列中具有至少一个由两层以上纱线构成的多重线圈,其余为由一层纱线构成的单线圈。
多重线圈是由三层不同的纱线同时完成成圈编织,形成三层纱线的线圈重叠。三层纱线分别为56T-48-NY DTY、22T-Pu、56T-24-NY DTY。单位重量为170gsm。
单一线圈占面料表面积比例为50%,多重线圈占面料表面积比例为50%。在面料纵列中,至少具有一个多重线圈的纵列占面料总纵列数的50%。至少具有一个多重线圈的纵列中多重线圈在该纵列总线圈数中的占比为100%。至少包括一个多重线圈的横行占面料总横行数的100%。至少具有一个多重线圈的纵列中多重线圈在该纵列总线圈数中的占比50%。
多重线圈编织形成位于面料正面的表层纱线和位于面料反面的里层纱线,里层纱线在面料的反面形成毛圈类大弦弧。包含所述毛圈类大弦弧的n个横行至少由n+1 路以上的纱线编织而成,其中n≥2。在本实施例中,n=2。毛圈类大弦弧横跨3个以上线圈纵列。
实施例2~9,一种多重结构的针织面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纱线的情况和多重线圈的编织情况如表1所示。
对比例1~3,一种多重结构的针织面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纱线的情况和多重线圈的编织情况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9和比较例1~3中纱线的选择、编织方式。
Figure RE-GDA0003829050150000041
Figure RE-GDA0003829050150000051
性能检测试验
试验1:面料吸水性测试
试样制备:将实施例1~9与比较例1~3中制得的针织勉面料制成尺寸为100cm×100cm×100cm的试样。
试验方法:吸水速度(滴下法)
剪取约15cm*15cm大小的样布3块,将样布在没有多余张力的情况下表面朝下,固定在直径为10cm的框上,样布的表面呈水平放置,定于夹具中,并使其滴定管的前端离水平放置的样布表面5cm,记录从1滴水滴开始滴下,到水滴滴到样布上没有特别反射为止的吸水时间(读取到0.1秒),按上述方法在3块样布上任意的3个地方进行测量,共9次,最后取平均值。
试验2:面料快干性测试
试样制备:将实施例1~9与比较例1~3中制得的针织勉面料制成尺寸为100cm×100cm×100cm的试样。
试验方法:参照GB/T 21655-1 2008《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一部分:单项组合实验法》进行测试。
试验3:面料表里扩散面积比测试
试样制备:将实施例1~9与比较例1~3中制得的针织勉面料制成尺寸为100cm×100cm×100cm的试样。
试验方法:剪取10cm*10cm的样布3块,并在温度20℃、湿度65%的环境下调湿4小时;接着用移液枪吸取1mL墨水(ink)并滴在玻璃板上,将样布的反面朝下,并盖在墨水上面,3分钟后用面积测量仪测量墨水在样品表层(S表)和里层(S里) 的扩散面积(保留小数点后三位)。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表里扩散面积比(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表里扩散面积比=S表/S里
连续测量3块样布的表里扩散面积比数据,并计算平均数。
试验4:面料表里保水率比测试
试样制备:将实施例1~9与比较例1~3中制得的针织勉面料制成尺寸为100cm×100cm×100cm的试样。
试验方法:
①剪取10cm*10cm的样布3块,并取同样大小的滤纸6块,取同样大小的有机玻璃1块。在温度20℃、湿度65%的环境下,称取有机玻璃(W0)和样布的重量(W1)(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②用注射器量取2cc的蒸馏水置于有机玻璃上,并将样布迅速置于水上,放置1min后,称取吸水后样布的重量(W2)(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③称量测试后有机玻璃和剩余蒸馏水的重量(W3)(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④称量吸水前两片滤纸的重量(w1、w3)(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⑤将吸水后的样布放在此两片滤纸的中间,并在此上面放置500g的重物,放置1min 后,直接测量表面滤纸和里面滤纸的重量(w2、w4)(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表里保水率比(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里层保水率(%)=(w4-w3)/(W2-W1)×100
W1:吸水前的样布的重量(g)
W2:吸水后的样布的重量(g)
W3:吸水后有机玻璃和残留蒸馏水的重量(g)
w1:吸水前表面滤纸的重量(g)
w2:吸水后表面滤纸的重量(g)
w3:吸水前里面的滤纸的重量(g)
w4:吸水后里面的滤纸的重量(g)。
试验5:面料勾丝等级测试
试样制备:将实施例1~9与比较例1~3中制得的针织勉面料制成尺寸为100cm×100cm×100cm的试样。
试验方法:参照GB/T 11047—2008代替GB/T 11047—1989纺织品织物勾丝性能评定。
测试步骤:
试验6:面料起球测试
试样制备:将实施例1~9与比较例1~3中制得的针织勉面料制成尺寸为100cm×100cm×100cm的试样。
试验方法:参照GB/T4802.2《纺织品织物起球试验马丁代尔法》进行测试。
表2实施例1~9和比较例1~3中面料的各种性能参数。
Figure RE-GDA0003829050150000071
Figure RE-GDA0003829050150000081
综合分析:
由实施例1与实施例2可以看出,多重线圈表面积占比越大,其表里扩散面积比越小,表里保水率比越大。但若多重线圈的表面积占比过大,则起球等级较低。
由实施例1与实施例3可以看出,若面料中加入了PU,则其快干型更为优越,表里扩散面积比更大,表里保水率比更大,但勾丝等级较低。
由实施例4和实施例5可以看出,具有多重线圈列比例越高,其表里扩散面积比越小,表里保水率比越大。且勾丝等级和起球等级越高。
由实施例6和实施例7可以看出,三纱线编织的面料比双纱线编织的面料,其表里扩散面积比越小,表里保水率比越大。且勾丝等级和起球等级越高。
由实施例6与实施例7可以看出,多重线圈表面积占比越大,其表里扩散面积比越小,表里保水率比越大,快干型性越佳。但若多重线圈的表面积占比过大,则起球等级较低。
由实施例8和实施例9可以看出,多重线圈表面积占比越大,其快干性越好。但若多重线圈的表面积占比过大,则起球等级较低。
由实施例7和比较例1可以看出,面料中具有多重线圈结构后,其快干性更佳,勾丝和起球等级都更佳,即更不易勾丝和起球。
由实施例5和比较例2可以看出,多重线圈表面积占比越大,其快干性越好。且在一定范围内,但若多重线圈的表面积越大,其勾丝和起球等级都更佳。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重结构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面料在一个横行或一个纵列中具有至少一个由两层以上纱线构成的多重线圈,其余为由一层纱线构成的单线圈;所述多重线圈是由两层以上相同或不同的纱线同时完成成圈编织,形成两层以上纱线的线圈重叠;所述单线圈在面料的总线圈数中占比40-90%;所述多重线圈在面料的总线圈数中占比15-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结构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在面料纵列中,至少具有一个多重线圈的纵列占面料总纵列数的25%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重结构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一个多重线圈的纵列中多重线圈在该纵列总线圈数中的占比大于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结构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在面料横行中,至少包括一个多重线圈的横行占面料总横行数的50%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重结构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一个多重线圈的纵列中多重线圈在该纵列总线圈数中的占比25%-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结构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重线圈编织形成位于面料正面的表层纱线和位于面料反面的里层纱线,所述里层纱线在面料的反面形成毛圈类大弦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重结构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含所述毛圈类大弦弧的n个横行至少由n+1路以上的纱线编织而成,其中n≥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重结构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重线圈由两层纱线同时完成成圈编织,所述多重线圈均由同一种表层纱线和同一种里层纱线编织而成,所述毛圈类大弦弧横跨1-4个线圈纵列;或所述多重线圈由两层纱线同时完成成圈编织,不同的所述多重线圈由同一种表层纱线和两种不同的里层纱线编织而成,所述毛圈类大弦弧横跨3个以上线圈纵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结构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同一个所述横行或纵列中的单线圈和多重线圈由相同或不同纱线编织而成,所述纱线为长丝纱线或短纤纱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结构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为抗紫外纱线、凉感纱线、抗菌纱线、吸水速干纱线中的一种或几种。
CN202210779282.4A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多重结构的针织面料 Active CN1152620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9282.4A CN115262066B (zh)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多重结构的针织面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9282.4A CN115262066B (zh)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多重结构的针织面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62066A true CN115262066A (zh) 2022-11-01
CN115262066B CN115262066B (zh) 2023-11-24

Family

ID=83764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79282.4A Active CN115262066B (zh)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多重结构的针织面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62066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4539A (zh) * 1999-12-16 2003-03-19 旭土建株式会社 双层针织物
CN201588054U (zh) * 2010-01-22 2010-09-22 朱建荣 一种对热湿具有双向调节功能的织物
CN102162165A (zh) * 2011-03-29 2011-08-24 上海嘉麟杰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保暖吸湿排汗和抗菌多重功能的针织面料及织造方法
CN102995264A (zh) * 2011-09-13 2013-03-27 谱拉歌世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厚重型混纺面料
CN204224818U (zh) * 2013-11-28 2015-03-25 曲迪 一种防辐射的银纤维毛巾布
CN110093700A (zh) * 2019-04-17 2019-08-06 江苏常朔针纺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喷毛纱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09043A (zh) * 2018-04-27 2019-11-05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CN110983588A (zh) * 2019-12-31 2020-04-10 台巨纺织(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棉夹涤单面三层针织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212375477U (zh) * 2019-12-19 2021-01-19 绍兴大发布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滑弹长绒棉面料
CN213037935U (zh) * 2020-01-19 2021-04-23 嘉兴港恒针织有限公司 一种轻薄透爽的丝棉网眼提花面料
CN213947711U (zh) * 2020-11-26 2021-08-13 常州裕源灵泰面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阔型空气感仿棉针织圆编面料
CN114075710A (zh) * 2020-08-21 2022-02-22 江苏兰朵针织服装有限公司 一种仿梭织四面弹牛仔面料的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4539A (zh) * 1999-12-16 2003-03-19 旭土建株式会社 双层针织物
CN201588054U (zh) * 2010-01-22 2010-09-22 朱建荣 一种对热湿具有双向调节功能的织物
CN102162165A (zh) * 2011-03-29 2011-08-24 上海嘉麟杰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保暖吸湿排汗和抗菌多重功能的针织面料及织造方法
CN102995264A (zh) * 2011-09-13 2013-03-27 谱拉歌世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厚重型混纺面料
CN204224818U (zh) * 2013-11-28 2015-03-25 曲迪 一种防辐射的银纤维毛巾布
CN110409043A (zh) * 2018-04-27 2019-11-05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CN110093700A (zh) * 2019-04-17 2019-08-06 江苏常朔针纺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喷毛纱及其制备方法
CN212375477U (zh) * 2019-12-19 2021-01-19 绍兴大发布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滑弹长绒棉面料
CN110983588A (zh) * 2019-12-31 2020-04-10 台巨纺织(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棉夹涤单面三层针织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213037935U (zh) * 2020-01-19 2021-04-23 嘉兴港恒针织有限公司 一种轻薄透爽的丝棉网眼提花面料
CN114075710A (zh) * 2020-08-21 2022-02-22 江苏兰朵针织服装有限公司 一种仿梭织四面弹牛仔面料的加工方法
CN213947711U (zh) * 2020-11-26 2021-08-13 常州裕源灵泰面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阔型空气感仿棉针织圆编面料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颖等: "《针织学概论》", 东华大学出版社, pages: 50 - 5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62066B (zh) 2023-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37680A1 (zh) 一种弹性吸水速干针织面料及其用途
CN114086304B (zh) 一种吸湿排汗的聚乳酸多层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JPH10131000A (ja) 編地および運動用衣服
CN108350628A (zh) 一种双面针织面料
CN109898211A (zh) 一种三层保暖面料的设计方法与织造工艺
CN103161015B (zh) 一种智能调温舒适性针织织物的织造方法
JP2000170016A (ja) 汗取りバンド
CN115262066A (zh) 一种多重结构的针织面料
CN208305953U (zh) 一种抗皱免烫面料
CN113718417B (zh) 一种具有蜂巢结构防晒面料及其编织方法
CN215473622U (zh) 一种尼龙莱卡双面弹力布
CN114990776A (zh) 一种单向导湿防水鞋材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15051051U (zh) 一种锦氨运动弹性面料
US11851788B2 (en) Cover fabric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vehicle seat cover fabric
CN211079499U (zh) 一种防风透气针织面料
CN209636413U (zh) 一种牛仔面料
EP1609895A1 (en) Fiber materials having improved qualities required for clothes and method of improving the same
CN218436112U (zh) 一种具有分散型线圈的针织面料
CN211005842U (zh) 一种针织蛇骨纹面料
CN219239915U (zh) 一种透气型运动面料
CN220183505U (zh) 一种防皱针织面料
CN217399097U (zh) 一种凉感轻量面料和凉感轻量服装
US7984627B2 (en) Method for making life vest having double-knitted fabrics
CN211645542U (zh) 一种针织面料以及服装
CN220724487U (zh) 一种不粘肤的针织面料及针织纺织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