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60012A - 一种氟代醚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氟代醚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60012A
CN115260012A CN202210953390.9A CN202210953390A CN115260012A CN 115260012 A CN115260012 A CN 115260012A CN 202210953390 A CN202210953390 A CN 202210953390A CN 115260012 A CN115260012 A CN 1152600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reaction
preparation
fluoroether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5339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60012B (zh
Inventor
匡逸
张唐志
陆茜
刘亚飞
陆学友
赵濬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nkche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nkche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nkche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nkche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5339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600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60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600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600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600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1/00Preparation of ethers;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groups, groups or groups
    • C07C41/01Preparation of ethers
    • C07C41/18Preparation of ethers by reactions not forming ether-oxygen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1/00Preparation of ethers;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groups, groups or groups
    • C07C41/01Preparation of ethers
    • C07C41/09Preparation of ethers by dehyd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xy grou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氟代醚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化学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氟代醚的制备方法,反应式如下:
Figure DDA0003788774250000011
式中,R1为C1‑C6的烷基,R2选自H、C1‑C6的烷基或芳基,包括如下反应步骤:将化合物1、化合物2、碱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混合反应,后处理,即得化合物3。本发明通过采用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反应溶剂,意外地提升了对甲苯磺酸烷氧基含氟烷基酯类化合物与醇类化合物发生O‑烃化反应的活性,能够有效地提升这类反应的收率。

Description

一种氟代醚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氟代醚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如式3所示的化合物在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Figure BDA0003788774230000011
如中国专利CN1106371C中公开了如下式所示的化合物以及诸多类似结构的化合物可以被用作液晶材料使用。
Figure BDA0003788774230000012
又如,中国专利CN114667285A中公开了如下式所示的化合物可以作为合成治疗疱疹病毒的药物的中间体使用。
Figure BDA0003788774230000013
在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109867612A提供了一种可以制备类似式3所示的化合物的方法,其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3788774230000014
在上式中,RF为含氟烷基,R为烷基。
然而,申请人在实践中发现,该方法仅适用于RF为含氟烷基的情况,当RF拓展为烷氧基含氟烷基时,采用与该文献报道的相同的方法来进行制备,收率仅在10%左右,因此难以将该方法工业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更广泛的含氟醚类化合物,尤其是1,2-二烷氧基-1,1-二氟乙烷这类的氟代醚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氟代醚的制备方法,具有这样的特征,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3788774230000021
式中,R1为C1-C6的烷基,R2选自H、C1-C6的烷基或芳基,
包括如下反应步骤:将化合物1、化合物2、碱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混合反应,后处理,即得化合物3。
在本发明提供的氟代醚的制备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包括如下反应步骤:先向化合物1的非醇溶剂的溶液中加入碱,再加入化合物2的非纯溶剂的溶液进行反应,后处理,即得化合物3。
在本发明提供的氟代醚的制备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非醇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
在本发明提供的氟代醚的制备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在反应步骤中,碱分2-3批加入。
在本发明提供的氟代醚的制备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反应温度为20℃-160℃。
在本发明提供的氟代醚的制备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碱为钠、钾、NaH、KH、R1ONa或R1OK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提供的氟代醚的制备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化合物1、化合物2与碱的摩尔比为(1.2-2.5):1:(1.2-2.0)。
在本发明提供的氟代醚的制备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后处理步骤包括: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水或无机盐的水溶液淬灭反应,加入有机溶剂萃取,合并有机相,洗涤,干燥,常压蒸馏,即得化合物3。
发明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氟代醚的制备方法,因为采用了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反应溶剂,所以,意外地提升了对甲苯磺酸烷氧基含氟烷基酯类化合物与醇类化合物发生O-烃化反应的活性,能够有效地提升这类反应的收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制得的化合物3a的氢谱图;以及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制得的化合物3a的气相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具体阐述。
在下述实施例中,除另有说明外,各原料均为市售产品。
在下述实施例中,Ts为对甲苯磺酰基,DMF为N,N-二甲基甲酰胺,THF为四氢呋喃。
<实施例1>
化合物3a的制备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化合物3a的制备方法,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3788774230000041
包括如下反应步骤:
将64g乙醇(化合物1a,1.376mol,2.0eq)溶于1000mL DMF中,在0℃下向反应体系中分两次加入21g NaH,两次加入的间隔时间为5min,共加入42g NaH(60%纯度,1.032mol,1.5eq),反应体系保持在0℃下搅拌30min后,逐滴加入183g化合物2a(688mmol,1.0eq)的200mL DMF溶液,升温至20℃,搅拌反应16h,加入2000mL氯化铵饱和水溶液淬灭反应,二氯甲烷萃取(1000mL×3),合并有机相,饱和食盐水洗涤一次,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除无水硫酸钠,常压蒸馏,得72g化合物3a,收率74.7%,化合物3a的氢谱如图1所示,化合物3a的气相谱图如图2所示,纯度为91.76%。
1H NMR(400MHz,Chloroform-d)δ3.76–3.70(m,2H),3.70–3.66(m,2H),3.63(s,3H),1.28(t,J=7.0Hz,3H).
<实施例2>
化合物3a的制备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化合物3a的制备方法,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3788774230000051
包括如下反应步骤:
将64g乙醇(化合物1a,1.376mol,2.0eq)溶于1000mL DMF中,在0℃下向反应体系中一次性加入42g NaH(60%纯度,1.032mol,1.5eq),反应体系保持在0℃下搅拌30min后,逐滴加入183g化合物2a(688mmol,1.0eq)的200mL DMF溶液,升温至20℃,搅拌反应16h,加入2000mL氯化铵饱和水溶液淬灭反应,二氯甲烷萃取(1000mL×3),合并有机相,饱和食盐水洗涤一次,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除无水硫酸钠,常压蒸馏,得51g化合物3a,收率52.8%。
<实施例3>
化合物3a的制备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化合物3a的制备方法,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3788774230000061
包括如下反应步骤:
将64g乙醇(化合物1a,1.376mol,2.0eq)溶于1000mL DMF中,在0℃下向反应体系中分两次加入21g NaH,两次加入的间隔时间为5min,共加入42g NaH(60%纯度,1.032mol,1.5eq),反应体系保持在0℃下搅拌30min后,逐滴加入183g化合物2a(688mmol,1.0eq)的200mL DMF溶液,升温至160℃回流反应,搅拌反应16h,加入2000mL氯化铵饱和水溶液淬灭反应,二氯甲烷萃取(1000mL×3),合并有机相,饱和食盐水洗涤一次,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除无水硫酸钠,常压蒸馏,得70g化合物3a,收率72.6%。
<实施例4>
化合物3a的制备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化合物3a的制备方法,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3788774230000062
包括如下反应步骤:
将64g乙醇(化合物1a,1.376mol,2.0eq)溶于1000mL THF中,在0℃下向反应体系中分两次加入21g NaH,两次加入的间隔时间为5min,共加入42g NaH(60%纯度,1.032mol,1.5eq),反应体系保持在0℃下搅拌30min后,逐滴加入183g化合物2a(688mmol,1.0eq)的200mL THF溶液,升温至160℃回流反应,搅拌反应16h,加入2000mL氯化铵饱和水溶液淬灭反应,二氯甲烷萃取(1000mL×3),合并有机相,饱和食盐水洗涤一次,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除无水硫酸钠,常压蒸馏,得13g化合物3a,收率13.5%。
<实施例5>
化合物3a的制备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化合物3a的制备方法,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3788774230000071
包括如下反应步骤:
在冰水浴下,将10g化合物2a(37.5mmol,1.0eq)逐滴滴加到56mL乙醇钠的乙醇溶液(1.0mol/L,56mmol,1.5eq)中,升温至80℃回流反应16h,常压蒸馏,得0.55g化合物3a,收率10.4%。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涉及的氟代醚的制备方法,因为采用了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反应溶剂,所以,本发明意外地提升了对甲苯磺酸烷氧基含氟烷基酯类化合物与醇类化合物发生O-烃化反应的活性,能够有效地提升这类反应的收率。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涉及的氟代醚的制备方法,因为在添加NaH时采用分批添加的方法,所以能够进一步提升反应收率。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氟代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式如下:
Figure FDA0003788774220000011
式中,R1为C1-C6的烷基,R2选自H、C1-C6的烷基或芳基,
包括如下反应步骤:
将化合物1、化合物2、碱在非醇溶剂中混合反应,后处理,即得化合物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代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包括如下反应步骤:
先向化合物1的非醇溶剂的溶液中加入碱,再加入化合物2的非纯溶剂的溶液进行反应,后处理,即得化合物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氟代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反应步骤中,碱分2-3批加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代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反应温度为20℃-1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代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碱为钠、钾、NaH、KH、R1ONa或R1OK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代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非醇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代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化合物1、化合物2与碱的摩尔比为(1.2-2.5):1:(1.2-2.0)。
CN202210953390.9A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氟代醚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2600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53390.9A CN115260012B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氟代醚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53390.9A CN115260012B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氟代醚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60012A true CN115260012A (zh) 2022-11-01
CN115260012B CN115260012B (zh) 2023-06-13

Family

ID=83750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53390.9A Active CN115260012B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氟代醚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6001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8287A (zh) * 2012-09-28 2013-01-30 江苏和成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二氟代乙二醚类液晶及其组合物
US20130230669A1 (en) * 2012-02-29 2013-09-05 Jnc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 Difluoroethyleneoxi derivatives,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and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3181014A (ja) * 2012-03-02 2013-09-12 Fujifilm Corp 含フッ素化合物、撥液性処理剤、及び硬化膜
US20160032187A1 (en) * 2014-07-31 2016-02-04 Jnc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compound,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8101535A (ja) * 2016-12-20 2018-06-2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電解液、電気化学デバイス、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及びモジュール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30669A1 (en) * 2012-02-29 2013-09-05 Jnc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 Difluoroethyleneoxi derivatives,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and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3181014A (ja) * 2012-03-02 2013-09-12 Fujifilm Corp 含フッ素化合物、撥液性処理剤、及び硬化膜
CN102898287A (zh) * 2012-09-28 2013-01-30 江苏和成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二氟代乙二醚类液晶及其组合物
US20160032187A1 (en) * 2014-07-31 2016-02-04 Jnc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compound,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8101535A (ja) * 2016-12-20 2018-06-2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電解液、電気化学デバイス、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及びモジュー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60012B (zh) 2023-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65986B (zh) 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合成布瓦西坦中的用途
CN103965242B (zh) 新型二氟亚甲基鏻内盐的合成及其应用
CN105175346B (zh) 一种合成瑞舒伐他汀钙中间体的方法
CN115260012B (zh) 一种氟代醚的制备方法
CN108164423B (zh) 一种盐酸萘替芬的制备方法
CN103787968B (zh) 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3212339B (zh) 一种季铵盐氟碳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A2522224A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4-chloro-3-hydroxybutanoic acid ester
CN111574384B (zh) 一种手性1-氨基-2-丙醇的制备方法
CN111072450B (zh) 一种烯丙醇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CN115124434A (zh) 一种亲核氟化试剂及其合成工艺、应用
CN113861034A (zh) 2-氟-3-硝基苯甲酸的制备方法
CN111747879A (zh) 一种大工艺合成艾瑞昔布的方法
TW201120021A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2,4-dioxotetrahydrofuran-3-carboxylates
CN115819251B (zh) 一种(1r)-1-[3-(二氟甲基)-2-氟苯基]乙胺的制备方法
CN111747874B (zh) 一种艾瑞昔布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JP4032861B2 (ja) β−オキソニトリル誘導体又はそのアルカリ金属塩の製法
CN103848756B (zh) 特立氟胺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4507920A (zh) 用于制备特定的4-羟基-2-氧代-2,5-二氢呋喃-3-甲酸酯的碱金属盐的多步法
CN116768697B (zh) 一种氯丙烷作烷化剂制备二丙基丙二酸的方法与应用
CN113735693B (zh) 一种白藜芦醇三甲醚的合成方法
CN112062739B (zh) 一种将内酯还原为半缩醛的制备方法
CN102167664B (zh) 含氟稀土盐及其用途
CN110002976B (zh) 一种铜催化烯基叠氮合成β-三氟甲基-β-羟基-1,2-二苯基丙酮的方法
KR100466693B1 (ko) 페녹시아세트아미드 유도체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