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55820B - 导向轮的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导向轮的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55820B
CN115255820B CN202210869790.1A CN202210869790A CN115255820B CN 115255820 B CN115255820 B CN 115255820B CN 202210869790 A CN202210869790 A CN 202210869790A CN 115255820 B CN115255820 B CN 1152558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m
valve body
web
hub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697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55820A (zh
Inventor
王飞
闫龙
王龙飞
王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Dingyuan Spinn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Dingyuan Spinn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Dingyuan Spinn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Dingyuan Spinn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6979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558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55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558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558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558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5/00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用机械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向轮的装配方法,轮体各部件分别加工成型后再装配,在保证导向轮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大大降低生产损耗,且生产工艺更加环保,产品的外观品质更好。本发明中各部件的连接方式合理、连接可靠且装配操作简便,能保证产品的高效生产。

Description

导向轮的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机械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向轮的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农用履带式拖拉机的行走机构通常包括驱动轮、支重轮、导向轮及履带,其中,驱动轮、支重轮和导向轮被安装在所述履带内侧。行走时,支重轮起到撑起车身重量的作用,驱动轮驱动履带绕支重轮和导向轮转动,导向轮则主要起到张紧履带的作用。
中国专利CN105151143A公开了一种轻型履带式拖拉机用导向轮,包括轮毂和轮盘,轮盘面上设置凹陷区域和镂空孔,并选用铝合金材料代替钢材,使得导向轮的质量更加轻便,减轻履带式拖拉机的整体重量。该专利所公开的导向轮耐磨性较差,若采用坯料一体机械加工成型,则加工工序多、材料损耗量大且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加工便捷的导向轮的装配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导向轮的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分别加工轮毂、辐板、轮辋,
轮毂整体呈管轴状,
辐板整体呈环形板状,由若干瓣体组合形成,
轮辋整体呈环圈状,轮辋的内圈壁设有环其周向布置、槽口指向轮辋中心的环形槽,环形槽的槽底轮廓与辐板的外轮廓吻合;
B、插接连接辐板与轮辋,辐板的外板边插置于环形槽内;
C、将轮毂插置于辐板的中部连接孔内;
D、焊接连接辐板与轮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技术效果:各部件的连接方式合理、连接可靠且装配操作简便,能保证产品的高效生产。轮体各部件分别加工成型后再装配,在保证导向轮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大大降低生产损耗,且生产工艺更加环保,产品的外观品质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一拆分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步骤A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步骤B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步骤B得到组件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一步骤C得到组件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二的正视图;
图9是实施例三的正视图;
图10是实施例一辐板的正视图;
图11是实施例二辐板的正视图。
图中:10.轮毂,11.限位凸起,13.焊缝,20.辐板,20a.第一瓣体,20b.第二瓣体,20c.第三瓣体,21.中部连接孔,22.减重孔,23.缺失部,24.避让缺口,30.轮辋,31.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便于叙述,定义邻近导向轮轮心侧为内、远离导向轮轮心侧为外。
实施例一
一种导向轮的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分别加工轮毂10、辐板20、轮辋30。
如附图3所示,轮毂10整体呈管轴状;辐板20整体呈环形板状,由若干瓣体组合形成;轮辋30整体呈环圈状,轮辋30的内圈壁设有环其周向布置、槽口指向轮辋中心的环形槽31。环形槽31的槽底轮廓应当与辐板20的外轮廓吻合。本实施例中为保证径向力的均匀可靠传递,辐板20的外轮廓与环形槽31的槽底轮廓为同心布置的圆且二者的半径一致。在其他实施例中,辐板20的外轮廓也可以为非圆轮廓,防止辐板20与轮辋30发生相对转动。
B、插接连接辐板20与轮辋30,辐板20的外板边插置于环形槽31内。
本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辐板20由三个瓣体组成,包括对称布置的第一、二瓣体20a、20b,第一、二瓣体20a、20b一周向端边相接合,另一周向端边间隔布置形成内大外小的缺失部23,第三瓣体20c的两周向端边轮廓与所述缺失部23的轮廓相吻合,第三瓣体20c内侧弧形边所对圆心角小于180°,即第三瓣体20c内侧弧形边两端的间距小于等于中部连接孔21的直径。本实施例中,第一、二瓣体20a、20b的瓣体轮廓一致,也就是说,辐板20由两种瓣体元件组成,且两种瓣体元件的尺寸、形状不同,装配时不易发生混淆,辐板20部件的生产、存储管理难度小。
步骤B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B1、将轮辋30平置在工作台上,取第一瓣体20a、第二瓣体20b从轮辋30内侧依次插入环形槽31。如附图4所示,调节第一、二瓣体20a、20b的姿态使其一周向端边相接,另一周向端边间隔布置。如附图4所示,第一瓣体20a和第二瓣体20b的内板边构成中部连接孔21的局部孔壁,中部连接孔21的缺失孔壁处连通缺失部23与中部连接孔的孔域,为步骤B中第三瓣体20c提供充分的安装空间。
B2、如附图5所示,手持第三瓣体20c的内端,将整体平置的第三瓣体20c沿第一、二瓣体20a、20b间隔板边的导向向外位移直至第三瓣体20c的外侧弧形边插入环形槽31内,得到如附图6所示的组件。
本实施例中,环形槽31的槽口轮廓与轮辋20的内轮廓一致,组成辐板20的瓣体需要从轮辋30的内侧插入环形槽31内,这就要求各瓣体的板边外轮廓最大尺寸小于等于环形槽31槽口处的内径。本实施例中第一、二瓣体20a、20b的周向端边的内、外侧向板体内侧凹陷形成避让缺口24,使得第一、二瓣体20a、20b的周向两端边最大间距小于轮辋30的内径。在其他实施例中,若轮辋30内侧设有凸起或凸圈,则瓣体的板边外轮廓最大尺寸应当小于等于轮辋30内侧最小间距处,以便瓣体的装配。
C、将轮毂10插置于辐板20的中部连接孔21内,得到如附图7所示的组件。
本实施例的轮毂10与辐板20过盈配合,轮毂10插置于辐板20的中部连接孔21内将辐板20的外板边抵压在环形槽31的槽底处,即轮毂10与辐板20、辐板20与轮辋30分别构成径向过盈配合。由于导向轮用于张紧履带,主要承受径向力,辐板20与轮辋30在静摩擦力的作用下便能保证二者的可靠配合,即使应用时辐板20与轮辋30发生相对转动,也能保证导向轮对履带的张紧效果。
如附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中轮毂10的外周壁处设有限位凸起11,所述的限位凸起11为环轮毂10周向连续布置的环状凸起,限位凸起11邻近辐板20的端面位于同一垂直于轮毂10芯轴的平面内。步骤C中,需要维持第三瓣体20c与轮辋30的连接姿态并将步骤B得到组件由工作台转运至压装工作台,将轮毂10压入中部连接孔21内使限位凸起11与辐板20的内板边抵靠配合,说明轮毂10已装配到位。
转运组件时,只需维持第三瓣体20c与轮辋30的插接配合状态,就能维持整个辐板20与轮辋30的连接姿态。本实施例中,辐板20上设有减重孔22,若干减重孔22环其周向间隔布置,如附图6所示,第三瓣体20c上也设有一个减重孔22,作业人员或机械手穿过第三瓣体20c上设置的减重孔22并握持轮辋30,就能便利地维持组件连接姿态进行组件的转运。
D、焊接连接辐板20与轮毂10。
如附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为提升产品外观,限位凸起11的尺寸较小,限位凸起11的凸伸高度小于连接焊缝13的焊缝高度,辐板20与轮毂10的连接焊缝遮挡限位凸起11。穿置于辐板20内的轮毂10能限制辐板20在其径向方向上的位移,防止辐板20与轮毂10分离,辐板20与轮毂10固定连接,能防止二者沿轮毂10的轴向发生相对位移,避免轮毂10从辐板20的中部连接孔21中脱出,从而保证导向轮轮体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轮毂10、辐板20、轮缘30采用钢材制成。根据使用需求,轮毂10、辐板20、轮缘30可以选用不同标号的钢材制成,以得到强度及耐磨性能符合需要的导向轮。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二瓣体20a、20b的周向端边均间隔布置形成内大外小的缺失部23,两个第三瓣体20c分别插置于第一、二瓣体20a、20b的间隔处。这样第一、二瓣体20a、20b的板体尺寸可以进一步减小,第一、二板体20a、20b无需设置避让缺口24便能与轮辋30插接连接。转运组件时,只需维持两个第三瓣体20c的间距,就能维持整个辐板20与轮辋30的连接姿态。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三瓣体20c相对布置,转运组件时,转运抓取工具插入辐板20的中部连接孔21内,然后外扩或胀紧,使抓取爪抵靠两相对布置的第三瓣体20c限制二者的相向运动,就能便利地维持组件连接姿态进行组件的转运。
本实施例如附图8所示,第一、二瓣体20a、20b的轮廓一致,两个第三瓣体20c的轮廓也一致,辐板20实质也是由两种尺寸不一的瓣体组成,便于物料的存储与管理。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使用需求也可采用两个外轮廓不同的第三瓣体20c,但第三瓣体20c的内侧弧形边所对圆心角应当大于等于外侧弧形边所对圆心角,且第三瓣体20c内侧弧形边所对圆心角小于等于180°,只有这样,所述的步骤B中,才能先将第一瓣体20a、第二瓣体20b从轮辋30内侧插入环形槽31,再将第三瓣体20c从第一、二瓣体20a、20b的中部围合区域径向向外位移插入第一瓣体20a、第二瓣体20b之间的间隔处并与环形槽31构成插接配合。
本实施例中,限位凸起11为环轮毂10周向间隔布置的凸点或凸条,这些凸点或凸条邻近辐板20的端面位于同一垂直于轮毂10芯轴的平面内,以保证限位凸起11与辐板20抵靠配合时的定位精度。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中,组成辐板20的各瓣体以其环板直径为对称轴对称布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组成辐板20的各瓣体可以采用非对称式布置,但须具有内侧弧形边所对圆心角应当大于等于外侧弧形边所对圆心角且内侧弧形边两端的间距小于等于中部连接孔21直径的第三瓣体20c,这样才能在插接连接其他瓣体与轮辋20后,再将第三瓣体20c插入瓣体的间隔或缝隙处,从而将完整环形板状的辐板20插接连接于轮辋20内侧。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辐板20的内板边与轮毂10焊接连接、外板边与轮辋20焊接连接,这样能有效防止使用时辐板20相对轮辋30转动,进一步提升导向轮轮体的整体性。
本实施例中,辐板20与轮辋30径向过盈配合,辐板20与轮辋30之间连接紧密,径向力的传递可靠,故而,为进一步提升导向轮轮体的整体性,防止轮体使用时辐板20相对轮辋30转动,如附图9所示,辐板20的一侧板边与轮辋30焊接连接,五个焊缝段14环辐板20的板体周向等间隔布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焊缝段14的数量与布置方式可作适应性调整。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辐板20的两侧板面处分别环其周向与轮辋30满焊连接,这样导向轮轮体所承受的径向力由轮辋30既可直接传递至辐板20,也可通过辐板20与轮辋30的连接焊缝传递至辐板20。本实施例中,辐板20的板体两侧也分别与轮毂10满焊连接,辐板20所承受的径向力,同样也可以直接传递至轮毂10,或通过连接焊缝传递至轮毂10。
可以在步骤B中,待组成辐板20的各瓣体的外板边均插置于环形槽31内,就焊接连接辐板20与轮辋30,也可以待轮毂10插置于辐板20的中部连接孔21内后,再进行焊接作业,即在步骤C或步骤D中进行辐板20与轮辋30的焊接连接作业。

Claims (7)

1.一种导向轮的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分别加工轮毂(10)、辐板(20)、轮辋(30),
轮毂(10)整体呈管轴状,
辐板(20)整体呈环形板状,由若干瓣体组合形成,
轮辋(30)整体呈环圈状,轮辋(30)的内圈壁设有环其周向布置、槽口指向轮辋中心的环形槽(31),环形槽(31)的槽底轮廓与辐板(20)的外轮廓吻合;
B、插接连接辐板(20)与轮辋(30),辐板(20)的外板边插置于环形槽(31)内;
C、将轮毂(10)插置于辐板(20)的中部连接孔(21)内;
D、焊接连接辐板(20)与轮毂(10);
组成辐板(20)的瓣体的周向端边最大间距小于等于轮辋(30)的内径,辐板(20)包括第一瓣体(20a)、第二瓣体(20b)、第三瓣体(20c),第一瓣体(20a)、第二瓣体(20b)的内侧弧形边所对圆心角小于等于外侧弧形边所对圆心角,第三瓣体(20c)的内侧弧形边所对圆心角大于等于外侧弧形边所对圆心角,第三瓣体(20c)内侧弧形边所对圆心角小于等于180°;所述的步骤B中,先将第一瓣体(20a)、第二瓣体(20b)从轮辋(30)内侧插入环形槽(31),再从第一瓣体(20a)、第二瓣体(20b)之间的间隔处将第三瓣体(20c)插入环形槽(31);
轮毂(10)的外周壁处设有限位凸起(11),所述的步骤C中,维持第三瓣体(20c)与轮辋(30)的连接姿态并将步骤B得到组件转运至压装工作台,将轮毂(10)压入中部连接孔(21)内使限位凸起(11)与辐板(20)的内板边抵靠配合,轮毂(10)将辐板(20)的外板边抵压在环形槽(31)的槽底处,轮毂(10)、辐板(20)、轮辋(30)构成径向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轮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组成辐板(20)的各瓣体以其环板直径为对称轴对称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向轮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辐板(20)由三个瓣体组成,包括对称布置的第一瓣体(20a)、第二瓣体(20b),第一瓣体(20a)、第二瓣体(20b)一周向端边相接合,另一周向端边间隔布置形成内大外小的缺失部(23),第三瓣体(20c)的两周向端边轮廓与所述缺失部(23)的轮廓相吻合;所述的步骤B包括如下步骤,
B1、将轮辋(30)平置在工作台上,取第一瓣体(20a)、第二瓣体(20b)从轮辋(30)内侧依次插入环形槽(31),调节第一瓣体(20a)、第二瓣体(20b)的姿态使其一周向端边相接,另一周向端边间隔布置;
B2、手持第三瓣体(20c)的内端,将整体平置的第三瓣体(20c)沿第一瓣体(20a)、第二瓣体(20b)间隔板边的导向向外位移直至第三瓣体(20c)的外侧弧形边插入环形槽(3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导向轮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辐板(20)上设有减重孔(22),若干减重孔(22)环其周向间隔布置,第三瓣体(20c)上设有减重孔(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轮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凸起(11)为环轮毂(10)周向连续布置的环状凸起,或环轮毂(10)周向间隔布置的凸点/凸条,所述限位凸起(11)邻近辐板(20)的端面位于同一垂直于轮毂(10)芯轴的平面内;限位凸起(11)的凸伸高度小于连接焊缝(13)的焊缝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导向轮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待辐板(20)的外板边插置于环形槽(31)内,焊接连接辐板(20)与轮辋(30)。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导向轮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D中,焊接连接辐板(20)与轮毂(10)、轮辋(30)。
CN202210869790.1A 2022-07-22 2022-07-22 导向轮的装配方法 Active CN1152558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69790.1A CN115255820B (zh) 2022-07-22 2022-07-22 导向轮的装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69790.1A CN115255820B (zh) 2022-07-22 2022-07-22 导向轮的装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55820A CN115255820A (zh) 2022-11-01
CN115255820B true CN115255820B (zh) 2023-10-13

Family

ID=83768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69790.1A Active CN115255820B (zh) 2022-07-22 2022-07-22 导向轮的装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55820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67601A (ja) * 1996-04-01 1997-10-14 Shin Nippon Hoiile Kogyo Kk 鋳造車輪とその仕上げ加工方法
CN201396412Y (zh) * 2009-05-07 2010-02-03 长城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分体焊接链轮
CN204004306U (zh) * 2014-06-26 2014-12-10 张文忠 一种用于钢丝绳电动葫芦中的起重滑轮
CN104787137A (zh) * 2015-03-27 2015-07-22 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收割机用履带分体式驱动轮
CN105151143A (zh) * 2015-09-15 2015-12-16 耒阳市振兴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履带式拖拉机用导向轮
CN107269803A (zh) * 2017-07-31 2017-10-20 联诺欧机械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链轮组件
CN108891192A (zh) * 2018-07-05 2018-11-27 武汉理工大学 组合式复合材料轮毂及其制备方法
WO2019175754A1 (en) * 2018-03-12 2019-09-19 Pullara Alfonso Vehicles wheel rim
CN111391931A (zh) * 2020-04-13 2020-07-10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履带驱动轮及履带式行走装置
CN111469599A (zh) * 2020-05-27 2020-07-31 泰安启程车轮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车轮结构的制作方法及轻量化车轮结构
CN112222765A (zh) * 2020-09-14 2021-01-15 武汉尚田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铝合金轮毂的制造方法及系统
CN212667020U (zh) * 2020-08-03 2021-03-09 台州博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轮毂及电动车
CN215621182U (zh) * 2021-05-14 2022-01-25 杭州盈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千斤顶前轮
CN114291175A (zh) * 2022-01-10 2022-04-08 徐州天炬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引导轮
CN216715164U (zh) * 2021-10-15 2022-06-10 中交烟台环保疏浚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型加强滑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48282A (zh) * 2017-12-25 2018-07-06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车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67601A (ja) * 1996-04-01 1997-10-14 Shin Nippon Hoiile Kogyo Kk 鋳造車輪とその仕上げ加工方法
CN201396412Y (zh) * 2009-05-07 2010-02-03 长城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分体焊接链轮
CN204004306U (zh) * 2014-06-26 2014-12-10 张文忠 一种用于钢丝绳电动葫芦中的起重滑轮
CN104787137A (zh) * 2015-03-27 2015-07-22 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收割机用履带分体式驱动轮
CN105151143A (zh) * 2015-09-15 2015-12-16 耒阳市振兴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履带式拖拉机用导向轮
CN107269803A (zh) * 2017-07-31 2017-10-20 联诺欧机械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链轮组件
WO2019175754A1 (en) * 2018-03-12 2019-09-19 Pullara Alfonso Vehicles wheel rim
CN108891192A (zh) * 2018-07-05 2018-11-27 武汉理工大学 组合式复合材料轮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91931A (zh) * 2020-04-13 2020-07-10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履带驱动轮及履带式行走装置
CN111469599A (zh) * 2020-05-27 2020-07-31 泰安启程车轮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车轮结构的制作方法及轻量化车轮结构
CN212667020U (zh) * 2020-08-03 2021-03-09 台州博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轮毂及电动车
CN112222765A (zh) * 2020-09-14 2021-01-15 武汉尚田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铝合金轮毂的制造方法及系统
CN215621182U (zh) * 2021-05-14 2022-01-25 杭州盈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千斤顶前轮
CN216715164U (zh) * 2021-10-15 2022-06-10 中交烟台环保疏浚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型加强滑轮
CN114291175A (zh) * 2022-01-10 2022-04-08 徐州天炬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引导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余昌勇.轮辐分块落料工艺的应用.安徽科技.1998,(第12期),全文. *
吴艳洪.钢铝组合式车轮.天津汽车.1998,(第0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55820A (zh)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61184B1 (en) Constant velocity joint
CN107405948B (zh) 轮架组件
EP0891494B1 (en) Annular shaft flange
JP2670952B2 (ja) 遊星歯車装置の遊星キャリア
CN102639353A (zh) 移动型交叉滚道式等速接头
KR20020096879A (ko) 투피스 액슬축
WO2015066500A2 (en) Modular flexplate
US20140041481A1 (en) Axle Housing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04781585A (zh) 带传动系统
GB2078905A (en) Pulleys
JP2013047056A5 (zh)
CN115255820B (zh) 导向轮的装配方法
JP2013047056A (ja) 車輪支持装置
US8460116B1 (en) Slip joint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US2517391A (en) Joint coupling
US6471595B1 (en) Rotary joint
US9562573B2 (en) Replacement forward drum and method in certain automatic transmissions
US11745826B2 (en) Integrated flywheel with together cylinder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217918174U (zh) 导向轮
JP2003505249A (ja) 摩擦溶接により製作した軸付き円板形部材及びその製作方法
US9845861B1 (en) Rotatable assembly including a coupling interface
US20120011911A1 (en) Flow formed gear
CA2193571C (en) Bearing cup retainer for universal joint
CN214742851U (zh) 一种焊接齿轮轴结构
US20190257362A1 (en) Tripod roller for a constant velocity universal joi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Building C2, No. 1949 Zishi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0601

Applicant after: Hefei Dingyuan Spinn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No. 1949, Zishi Road,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EFEI SHENGTAIKE SPINNING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