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48485B - 收纤系统 - Google Patents

收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48485B
CN115248485B CN202210759980.8A CN202210759980A CN115248485B CN 115248485 B CN115248485 B CN 115248485B CN 202210759980 A CN202210759980 A CN 202210759980A CN 115248485 B CN115248485 B CN 1152484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module
fine
arrang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599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48485A (zh
Inventor
梁佳雨
杨政
王巍巍
韩建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Vrich Haod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Vrich Haod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Vrich Haod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Vrich Haod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5998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484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48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484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484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484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39Auxiliary devices
    • G02B6/444Systems or boxes with surplus lengths
    • G02B6/4452Distribution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Q1/14Distribution fram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收纤系统,包括机架;多个收纤模组;出纤模组,包括上部理纤模组和下部理纤模组,上部理纤模组和下部理纤模组转动连接,上部理纤模组的底部和下部理纤模组的顶部上均设有过线槽,上下相对的过线槽构成第一通孔,出纤模组和收纤模组设于机架的同一侧,多个收纤模组间隔地设于出纤模组的外侧。将光纤从收纤模组的出纤口拉出,然后转动上部理纤模组,使得上部理纤模组和下部理纤模组之间的第一通孔的间隙增大,将光纤的插头穿过上部理纤模组和下部理纤模组之间的间隙,最后将光纤插入自动配纤装置的光纤适配器,完成了光纤的装配,光纤在空间上没有交错缠绕的现象,安装多个收纤模组可以在机架空间一定的条件下,达到扩容的目的。

Description

收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收纤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需要经常移纤的光纤配线装置中,如果在移纤的过程中不注意光纤之间的位置关系,很容易造成光纤的相互缠绕,随着移纤次数的不断增加缠绕现象会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大容量的光纤配线装置中,光纤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容易分辨,且光纤容量大,一旦缠绕,在不拔光纤插头的情况下很难解开缠绕的光纤,拔光纤插头又会影响通信业务。同时,光纤缠绕会严重影响光纤的光衰,造成光纤永久性损坏。对于自动光纤配线装置,由于收纤盒的体积一般比较大,且自动配纤装置一般都安装在机柜中体积不能太大。就使得这种布线方式的自动配纤装置很难扩容,因为容量大了之后意味着收纤盒的数量也要增加,从而增加自动配纤装置的体积不能使其小型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光纤容易缠绕,且很难扩容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收纤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收纤系统,包括:
机架;
多个收纤模组,多个收纤模组平行排列,多个收纤模组设于机架的一侧,且与机架固定连接;
出纤模组,包括上部理纤模组和下部理纤模组,上部理纤模组和下部理纤模组转动连接,上部理纤模组的底部和下部理纤模组的顶部上均设有过线槽,上下相对的过线槽构成第一通孔,出纤模组和收纤模组设于机架的同一侧,出纤模组设于机架的中部,且与机架固定连接,多个收纤模组间隔地设于出纤模组的外侧。
进一步地,还包括导向模组,导向模组设于出纤模组靠近收纤模组的两侧,导向模组包括导纤桶和固定板,固定板设于导纤桶的两端且与导纤桶固定连接,固定板与机架相对的两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导纤桶的数量与收纤模组的数量相匹配。
进一步地,机架两侧设有多个调节板,收纤模组的两端与调节板固定连接,通过调节板可调节收纤模组的位置。
进一步地,过线槽和导纤桶的材质包括钢材质、PTFE材质。
进一步地,出纤模组还包括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出纤侧板、底板和转轴,下部理纤模组的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下部理纤模组的两端与出纤侧板固定连接,转轴穿过上部理纤模组,且转轴的两端与出纤侧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上部理纤模组包括多个上部理纤构件,下部理纤模组包括多个下部理纤构件,上部理纤构件与下部理纤构件相对排列。
进一步地,上部理纤构件包括上部理纤架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于上部理纤架内部,且与上部理纤架弹性连接,下部理纤构件包括下部理纤架和理纤侧板,理纤侧板设于下部理纤架的一侧,且与下部理纤架固定连接,理纤侧板上设有第二通孔,上部理纤构件通过驱动机构与下部理纤构件上的第二通孔卡扣连接。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拨销、销轴和弹性部件,上部理纤构件上设有置放槽和第三通孔,置放槽的轴向与第二通孔的轴向相同,弹性部件的一端与置放槽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销轴的一端固定连接,销轴上设有固定孔,拨销穿过第三通孔,且底端插入固定孔与销轴垂直连接。
进一步地,上部理纤构件和下部理纤构件的两侧均为圆弧状。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多个收纤模组从上至下平行安装在机架的一侧,依次将光纤从收纤模组的出纤口拉出,然后解锁上部理纤模组的驱动机构,转动上部理纤模组,使得上部理纤模组和下部理纤模组之间的第一通孔的间隙增大,将光纤的插头穿过上部理纤模组和下部理纤模组之间的间隙,最后将光纤插入自动配纤装置的光纤适配器上,最后关闭上部理纤模组,驱动机构锁死,就完成了光纤的装配,整个安装过程操作简单快捷,且光纤在空间上没有交错缠绕的现象,安装多个收纤模组可以在机架空间一定的条件下,大幅提高收纤模组的容量,达到扩容的目的,一组上部理纤模组和下部理纤模组构建的第一通孔能将光纤的容量提高4-5倍,若多组布置,则容量的提升再乘以排数,并且将光纤均从出纤模组中导出可以使得光纤在空间中均匀分布,从而减少光纤缠绕的概率。
2、导向模组设于出纤模组靠近收纤模组的两侧,导向模组包括导纤桶和固定板,光纤从收纤模组的出纤口拉出后,通过导纤桶将光纤导向到转动打开上部理纤模组的第一通孔中。
3、机架两侧设有多个调节板,收纤模组的两端与调节板固定连接,通过调节板可以调节收纤模组的位置,使得收纤模组的之间的出纤口交错排列,在空间不存在相互干扰的情况,并且收纤模组上的出纤口与出纤模组上的出线口一一对应,并且可以调节相邻出纤模组相对于机架一侧的间距,使得每个出纤模组出来的光纤在空间上没有交错,避免了光纤相互缠绕和缠绕的情况出现。
4、上部理纤模组包括多个上部理纤构件,下部理纤模组包括多个下部理纤构件,上部理纤构件与下部理纤构件相对排列,且一一对应,上部理纤模组和下部理纤模组均为多段式可打开的形式,方便了光纤插头从出纤模组中的第一通孔穿过,且期间不用拆卸其他固定组件,并且多段式结构也方便了后期由于个别光纤损坏后只需打开损坏的那一段上部理纤构件即可,避免了由于个别光纤更换而影响其他光纤链路的问题出现。
5、上部理纤构件和下部理纤构件的两侧均为圆弧状,当光纤从上部理纤构件或者下部理纤构件相切过渡时,能够充分保证光纤在滑动过程中不受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收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收纤系统的收纤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收纤系统的导向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收纤系统的出纤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收纤系统的出纤模组局部放大部分A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收纤系统的出纤模组的分解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收纤系统的上部理纤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收纤系统的上部理纤构件的正视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收纤系统的下部理纤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收纤系统的下部理纤构件的分解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收纤系统的下部理纤构件的正视图;
图12示出了本发明收纤系统的出纤口排列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发明收纤系统装4根光纤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发明收纤系统装满光纤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2、收纤模组;3、出纤模组;4、上部理纤模组;5、下部理纤模组;6、过线槽;7、第一通孔;8、导向模组;9、导纤桶;10、固定板;11、调节板;12、第一调节口;13、第二调节口;14、固定机构;15、出纤侧板;16、底板;17、转轴;18、上部理纤构件;19、下部理纤构件;20、上部理纤架;21、驱动机构;22、下部理纤架;23、理纤侧板;24、第二通孔;25、拨销;26、销轴;27、弹性部件;28、置放槽;29、第三通孔;30、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收纤系统,包括机架1、多个收纤模组2以及出纤模组3:
机架1;
多个收纤模组2,多个收纤模组2平行排列,多个收纤模组2设于机架1的一侧,且与机架1固定连接;
出纤模组3,包括上部理纤模组4和下部理纤模组5,上部理纤模组4和下部理纤模组5转动连接,上部理纤模组4的底部和下部理纤模组5的顶部上均设有过线槽6,上下相对的过线槽6构成第一通孔7,出纤模组3和收纤模组2设于机架1的同一侧,出纤模组3设于机架1的中部,且与机架1固定连接,多个收纤模组2间隔地设于出纤模组3的外侧。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多个收纤模组2从上至下平行安装在机架1的一侧,依次将光纤从收纤模组2的出纤口拉出,然后转动上部理纤模组4,使得上部理纤模组4和下部理纤模组5之间的第一通孔7的间隙增大,将光纤的插头穿过上部理纤模组4和下部理纤模组5之间的间隙,最后将光纤插入自动配纤装置的光纤适配器上,就完成了光纤的装配,整个安装过程操作简单快捷,且光纤在空间上没有交错缠绕的现象,安装多个收纤模组2可以在机架1空间一定的条件下,大幅提高收纤模组2的容量,达到扩容的目的,一组上部理纤模组4和下部理纤模组5构建的第一通孔7能将光纤的容量提高4-5倍,若多组布置,则容量的提升再乘以排数,并且将光纤均从出纤模组3中导出可以使得光纤在空间中均匀分布,从而减少光纤缠绕的概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出纤模组3中的过线槽6为圆弧槽,为了匹配光纤的外部轮廓,减少对光纤的磨损,且圆弧槽的直径为光纤的1.1-1.2倍,保证光纤的正常滑动,且为了保证上部理纤模组4和下部理纤模组5出纤口的强度,相邻两个圆弧槽之间的中心距大于1.5倍的光纤直径,具体的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设定。
在本实施例中,设定收纤模组2的数量为4个,本说明书均以收纤模组2的数量为4个举例说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收纤模组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4个收纤模组2分别安装在出纤模组3的两侧,每侧安装2个收纤模组2,其中出纤模组3上方的收纤模组2的出纤口拉出的光纤,经过上部理纤模组4,然后穿过第一通孔7,出纤模组3下方的收纤模组2的出纤口拉出的光纤,经过下部理纤模组5,然后穿过第一通孔7。
本系统还包括导向模组8,导向模组8设于出纤模组3靠近收纤模组2的两侧,导向模组8包括导纤桶9和固定板10,固定板10设于导纤桶9的两端且与导纤桶9固定连接,固定板10与机架1相对的两侧固定连接。
导纤桶9的数量与收纤模组2的数量相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模组8设于出纤模组3靠近收纤模组2的两侧,导向模组8包括导纤桶9和固定板10,光纤从收纤模组2的出纤口拉出后,通过导纤桶9将光纤导向到转动打开上部理纤模组4的第一通孔7中。
具体地,固定板10为U型状,导纤桶9包括4个,平行安装在固定板10上,导纤桶9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安装在固定板10的两侧,其中,靠上一组的导纤桶9是将出纤模组3上方安装的收纤模组2拉出的光纤导向到出纤模组3,靠下一组的导纤桶9是将出纤模组3下方安装的收纤模组2拉出的光纤导向到出纤模组3,且导纤桶9相对于机架1一侧的距离不同,导纤桶9靠近机架1一侧的垂直切面与相对应导向的收纤模组2出线口所在的平面处于同一平面,且离出纤模组3越远的收纤模组2相对于机架1的距离越近,可以有效防止相邻收纤模组2的出纤口拉出的光纤在空间上交错,减小光纤缠绕的概率。
机架1两侧设有多个调节板11,收纤模组2的两端与调节板11固定连接,通过调节板11可调节收纤模组2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机架1两侧设有多个调节板11,收纤模组2的两端与调节板11固定连接,通过调节板11可以调节收纤模组2的位置,使得收纤模组2的之间的出纤口交错排列,在空间不存在相互干扰的情况,并且收纤模组2上的出纤口与出纤模组3上的出线口一一对应,并且可以调节相邻出纤模组3相对于机架1一侧的间距,使得每个出纤模组3出来的光纤在空间上没有交错,避免了光纤相互缠绕和缠绕的情况出现。
具体地,调节板11上设有第一调节口12和第二调节口13,所述第一调接口用于调节收纤模组2的前后距离,改变收纤模组2与机架1一侧的距离,且距离出纤模组3距离越远的收纤模组2离机架1一侧的距离越近,使得相邻收纤模组2拉出的光纤减少空间上的交错;所述第二调接口用于调节收纤模组2的左右距离,使得相邻收纤模组2的出纤口在空间上形成错位排布,且每个收纤模组2收纤口都有可以映射到出纤模组3的出纤口,且一一对应。
过线槽6和导纤桶9的材质包括钢材质、PTFE材质。
在本实施例中,过线槽6和导纤桶9采用经过表面抛光处理的钢材质或者PTFE材质,其成本低且强度高,且在本实施例中,上部理纤模组4和下部理纤模组5可以采用PTFE、PEEK、PA等材料通过CNC或者注塑成型工艺制成,尤其是PTFE具有优良的自润滑性、不粘性以及合适的硬度对光纤外表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出纤模组3还包括固定机构14,固定机构14包括出纤侧板15、底板16和转轴17,下部理纤模组5的底部与底板16固定连接,下部理纤模组5的两端与出纤侧板15固定连接,转轴17穿过上部理纤模组4,且转轴17的两端与出纤侧板15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下部理纤模组5的底部与底板16固定连接,便于对下部理纤模组5进行固定,提高其稳固性,并且也可以在底板16上固定安装多个下部理纤模组5,下部理纤模组5的两端与出纤侧板15固定连接,转轴17穿过上部理纤模组4,且转轴17的两端与出纤侧板15固定连接,出纤侧板15的外侧便于与机架1固定连接,出纤侧板15相对的内侧便于安装转轴17,使得上部理纤模组4可绕着转轴17转动,使得第一通孔7的间隙增大,便于光纤穿过。
上部理纤模组4包括多个上部理纤构件18,下部理纤模组5包括多个下部理纤构件19,上部理纤构件18与下部理纤构件19相对排列。
在本实施例中,上部理纤模组4包括多个上部理纤构件18,下部理纤模组5包括多个下部理纤构件19,上部理纤构件18与下部理纤构件19相对排列,且一一对应,上部理纤模组4和下部理纤模组5均为多段式可打开的形式,方便了光纤插头从出纤模组3中的第一通孔7穿过,且期间不用拆卸其他固定组件,并且多段式结构也方便了后期由于个别光纤损坏后只需打开损坏的那一段上部理纤构件18即可,避免了由于个别光纤更换而影响其他光纤链路的问题出现。
上部理纤构件18包括上部理纤架20和驱动机构21,驱动机构21设于上部理纤架20内部,且与上部理纤架20弹性连接,下部理纤构件19包括下部理纤架22和理纤侧板23,理纤侧板23设于下部理纤架22的一侧,且与下部理纤架22固定连接,理纤侧板23上设有第二通孔24,上部理纤构件18通过驱动机构21与下部理纤构件19上的第二通孔24卡扣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解除上部理纤构件18与下部理纤构件19的连接时,只需要操作驱动机构21,驱动机构21与第二通孔24的卡扣连接解除,即可使得上部理纤构件18与下部理纤构件19分离,方便了光纤插头从出纤模组3中的第一通孔7穿过,且期间不用拆卸其他固定组件,并且多段式结构也方便了后期由于个别光纤损坏后只需打开损坏的那一段上部理纤构件18即可,避免了由于个别光纤更换而影响其他光纤链路的问题出现。
驱动机构21包括拨销25、销轴26和弹性部件27,上部理纤构件18上设有置放槽28和第三通孔29,置放槽28的轴向与第二通孔24的轴向相同,弹性部件27的一端与置放槽28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销轴26的一端固定连接,销轴26上设有固定孔30,拨销25穿过第三通孔29,且底端插入固定孔30与销轴26垂直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解除上部理纤构件18与下部理纤构件19的连接时,拨动拨销25,使得拨销25的下部推动销轴26,使得销轴26压缩弹性部件27,销轴26脱出理纤侧板23的第二通孔24,此时就可将上部理纤构件18绕着转轴17转动打开,使得上部理纤构件18与下部理纤构件19之间的间隙增大,此时就可以将光纤插头穿过上部理纤构件18和下部理纤构件19之间的间隙;在光纤插头穿过时,同样的拨动拨销25,使得拨销25的下部推动销轴26,使得销轴26压缩弹性部件27,销轴26完全进入到置放槽28中,当上部理纤构件18绕着转轴17转动到锁定位置时,松开拨销25,弹性部件27将销轴26从置放槽28中推出,销轴26插入到第二通孔24,进而实现了上部理纤构件18与下部理纤构件19固定。
上部理纤构件18和下部理纤构件19的两侧均为圆弧状。
在本实施例中,上部理纤构件18和下部理纤构件19的两侧均为圆弧状,当光纤从上部理纤构件18或者下部理纤构件19相切过渡时,能够充分保证光纤在滑动过程中不受损伤。
安装光纤的具体过程如下:
开始装纤前,将收纤模组2通过第一调节口12调节前后位置,使得4个收纤模组2的出纤口在空间上交错开,调节好后进行固定;紧接着通过第二调节口13调节左右位置,使得4个收纤模组2的出纤口位置与出纤模组3的出纤口的位置一一对应。
安装光纤时,依此将光纤从收纤模组2的出纤口拉出,光纤的路径绕过导纤桶9,然后拨动拨销25,使得拨销25的下部推动销轴26,使得销轴26压缩弹性部件27,销轴26脱出理纤侧板23的第二通孔24,此时就可将上部理纤构件18绕着转轴17转动打开,使得上部理纤构件18与下部理纤构件19之间的间隙增大,此时就可以将光纤插头穿过上部理纤构件18和下部理纤构件19之间的间隙,光纤每装满一个上部理纤构件18和下部理纤构件19后,拨动拨销25,使得拨销25的下部推动销轴26,使得销轴26压缩弹性部件27,销轴26完全进入到置放槽28中,当上部理纤构件18绕着转轴17转动到锁定位置时,松开拨销25,弹性部件27将销轴26从置放槽28中推出,销轴26插入到第二通孔24,进而实现了上部理纤构件18与下部理纤构件19固定,最后将光纤插入到自动配纤装置的光纤适配器上,就完成了光纤的装配,光纤在空间上没有交错缠绕的现象。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收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
多个收纤模组(2),多个所述收纤模组(2)平行排列,多个所述收纤模组(2)设于所述机架(1)的一侧,且与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
出纤模组(3),包括上部理纤模组(4)和下部理纤模组(5),所述上部理纤模组(4)和所述下部理纤模组(5)转动连接,所述上部理纤模组(4)的底部和所述下部理纤模组(5)的顶部上均设有过线槽(6),上下相对的过线槽(6)构成第一通孔(7),所述出纤模组(3)和所述收纤模组(2)设于所述机架(1)的同一侧,所述出纤模组(3)设于所述机架(1)的中部,且与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收纤模组(2)间隔地设于所述出纤模组(3)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模组(8),所述导向模组(8)设于所述出纤模组(3)靠近所述收纤模组(2)的两侧,所述导向模组(8)包括导纤桶(9)和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设于所述导纤桶(9)的两端且与所述导纤桶(9)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0)与所述机架(1)相对的两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纤桶(9)的数量与所述收纤模组(2)的数量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两侧设有多个调节板(11),所述收纤模组(2)的两端与所述调节板(11)固定连接,通过所述调节板(11)可调节所述收纤模组(2)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槽(6)和所述导纤桶(9)的材质包括钢材质、PTFE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纤模组(3)还包括固定机构(14),所述固定机构(14)包括出纤侧板(15)、底板(16)和转轴(17),所述下部理纤模组(5)的底部与所述底板(16)固定连接,所述下部理纤模组(5)的两端与所述出纤侧板(15)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7)穿过所述上部理纤模组(4),且所述转轴(17)的两端与所述出纤侧板(15)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理纤模组(4)包括多个上部理纤构件(18),所述下部理纤模组(5)包括多个下部理纤构件(19),所述上部理纤构件(18)与所述下部理纤构件(19)相对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收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理纤构件(18)包括上部理纤架(20)和驱动机构(21),所述驱动机构(21)设于所述上部理纤架(20)内部,且与所述上部理纤架(20)弹性连接,所述下部理纤构件(19)包括下部理纤架(22)和理纤侧板(23),所述理纤侧板(23)设于所述下部理纤架(22)的一侧,且与所述下部理纤架(22)固定连接,所述理纤侧板(23)上设有第二通孔(24),所述上部理纤构件(18)通过所述驱动机构(21)与所述下部理纤构件(19)上的所述第二通孔(24)卡扣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收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1)包括拨销(25)、销轴(26)和弹性部件(27),所述上部理纤构件(18)上设有置放槽(28)和第三通孔(29),所述置放槽(28)的轴向与所述第二通孔(24)的轴向相同,所述弹性部件(27)的一端与所述置放槽(28)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销轴(2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销轴(26)上设有固定孔(30),所述拨销(25)穿过所述第三通孔(29),且底端插入所述固定孔(30)与所述销轴(26)垂直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8任一项所述的收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理纤构件(18)和所述下部理纤构件(19)的两侧均为圆弧状。
CN202210759980.8A 2022-06-29 2022-06-29 收纤系统 Active CN1152484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9980.8A CN115248485B (zh) 2022-06-29 2022-06-29 收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9980.8A CN115248485B (zh) 2022-06-29 2022-06-29 收纤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48485A CN115248485A (zh) 2022-10-28
CN115248485B true CN115248485B (zh) 2023-03-24

Family

ID=83699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59980.8A Active CN115248485B (zh) 2022-06-29 2022-06-29 收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4848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85531B2 (ja) * 2004-12-08 2010-06-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ラックマウント装置における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ケーブル接続パネル構造およびラックマウント装置
CN201477263U (zh) * 2009-08-17 2010-05-19 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信业的中间光纤配线架
CN201965276U (zh) * 2011-02-25 2011-09-07 常州太平电器有限公司 光缆分纤箱
EP2533086B1 (en) * 2011-06-08 2014-08-13 Tyco Electronics Raychem BVBA Fiber management system
CN202904083U (zh) * 2012-09-29 2013-04-24 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总配线架
CN205139440U (zh) * 2015-10-30 2016-04-06 宁波隆兴电信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光缆引入板及应用有该光缆引入板的熔纤盘单元箱
CN108008505A (zh) * 2017-10-30 2018-05-08 河南中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总配线架
CN207742387U (zh) * 2018-01-31 2018-08-17 河北鹏博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出纤方向可调的出纤箱
CN208314290U (zh) * 2018-06-14 2019-01-01 深圳市宇轩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光综合传输管理机箱的光纤配线模块
CN113759482A (zh) * 2021-09-15 2021-12-07 南京科羿康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机柜侧面垂直空间的走储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48485A (zh) 2022-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56166B2 (en) High-density patch-panel assemblies for optical fiber telecommunications
US6631237B2 (en) Termination and splice panel
US7086539B2 (en) High density panel with rotating tray
US6804447B2 (en) Fiber panel with integrated couplers
US4832436A (en) Optical fiber distribution apparatus
CN101253436A (zh) 用于通信线路和接头的护套
CN115248485B (zh) 收纤系统
CN209879093U (zh) 整体抽拉式高密度光纤配线架
CN115185049B (zh) 出纤装置
CN109375324A (zh) 一种预端接高密度光纤配线架
AU2015203746A1 (en) High-density patch-panel assemblies for optical fiber telecommunications
CN2437082Y (zh) 集约化光纤终端模块
CN219266618U (zh) 一种熔接区和配线区分左右两侧的高密子框
CN219245825U (zh) 一种功能集成的光缆交接箱
CN220526037U (zh) 一种双面熔纤一体化托盘
CN211014728U (zh) 一种用于通信设备的多功能光纤配线箱
CN218647207U (zh) 一种通信光纤分纤装置
CN215264161U (zh) 一种5g无源波分纤芯走线槽
CN217279050U (zh) 一种便于维护和维修的通信光缆分线箱
CN220271616U (zh) 双向旋转式配线盒
CN216210095U (zh) 一种适配器组件及光纤配线架
CN216013750U (zh) 一种带皮缆固定的光缆分纤箱
CN219162449U (zh) 一种光纤通信用光纤配线架
CN216285888U (zh) 一种外挂式光纤槽道存储出纤装置
CN216817045U (zh) 适用于多种光分路器的模块化光缆终端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