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35977A - 基于分形特征计算页岩多尺度孔径分布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分形特征计算页岩多尺度孔径分布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235977A CN115235977A CN202210865869.7A CN202210865869A CN115235977A CN 115235977 A CN115235977 A CN 115235977A CN 202210865869 A CN202210865869 A CN 202210865869A CN 115235977 A CN115235977 A CN 11523597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re
- radius
- scale
- fractal
- por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7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884 ion-beam techniqu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NAWXUBYGYWOOIX-SFHVURJKSA-N (2s)-2-[[4-[2-(2,4-diaminoquinazolin-6-yl)ethyl]benzoyl]amino]-4-methylidenepentanedio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1=CC2=NC(N)=NC(N)=C2C=C1CCC1=CC=C(C(=O)N[C@@H](CC(=C)C(O)=O)C(O)=O)C=C1 NAWXUBYGYWOOIX-SFHVURJK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QSHDDOUJBYECFT-UHFFFAOYSA-N mercury Chemical compound [Hg] QSHDDOUJBYECF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53 mercur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481 NMR spect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170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079 shale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12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35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08 confectionery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59 porosi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45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8—Investigating volume, surface area, size or distribution of pores; Porosimetry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2015/0846—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by use of radiation, e.g. transmitted or reflected ligh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形特征计算页岩多尺度孔径分布的方法及系统,利用孔隙结构自身的分形特征求取岩石的多尺度孔径分布曲线,即利用孔隙相对半径大小和大于等于该相对半径大小的孔隙数量之间的对数关系ln(l)‑ln(n)和孔隙半径和孔隙尺寸之间的对数关系ln(r)‑ln(s)两种分型特征,若两个对数关系显示出分形特征,则以它们的分形特征为基础计算多尺度孔隙分布曲线。由于不同尺度下的孔径曲线计算方法是基于相同的分形规律和计算原理,因此不同尺度的孔径曲线结果能够无缝衔接,获取的完整孔径曲线科学合理,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多种实现手段来获取页岩孔隙的多尺度孔径分布曲线时存在的不同尺度下孔径曲线不能较好衔接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勘探技术领域,涉及非常规油气勘探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分形特征计算页岩多尺度孔径分布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非常规油气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接替领域,页岩油气又是其中颇为重要的一环。目前的页岩油气研究表明,页岩储层十分致密,发育多尺度孔隙系统,从纳米级到微米级的孔隙均有发育。因此,获取页岩储层中完整的孔径分布曲线对储层评价、预测油气地质甜点是十分有意义的。
现有获取页岩多尺度孔径分布的方法包括:
(1)对同一页岩样品开展低压氮气吸附实验获取直径介于2-200nm的孔隙孔径分布,并采用高压压汞实验测量直径在10nm-100μm范围内的孔隙孔径分布,将两个实验测得的孔径分布曲线绘制在同一张图中,找出其交汇点,连接两条曲线获取多尺度孔径分布曲线。但是,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并不是总能找到合适的交汇点将两条曲线较好地衔接起来。另外,高压压汞实验是对孔喉进行表征,理论上其结果与对孔隙进行表征的低压气体吸附法的测量结果无法进行科学的联用。
(2)开展核磁共振实验和高压压汞实验,将高压压汞实验中所获得的喉道分布结果与核磁共振的T2弛豫时间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公式推导将核磁共振的弛豫时间转换成致密储层的孔径分布,进而实现孔径的定量表征。但这一方法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即高压压汞实验所测试的结果为致密储层的喉道分布特征,而核磁共振实验测试的为致密储层的孔隙发育特征,两者分别为储层微观结构中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不应将两者混淆并相互转换。
(3)采用多点地质统计学的方法,具体实现流程是从微米级分辨率的扫描电镜(以下简称:SEM)图片和纳米级分辨率的SEM图片中分别提取微米级和纳米级的孔隙结构信息,然后用多点地质统计学算法依据提取的二维孔隙结构信息生成三维孔隙网络模型。分别计算微米级和纳米级孔隙网络模型的孔径分布曲线,再将它们绘制在同一张图上连接起来。该方法存在两个方面的局限性,一方面,从二维图片中提取的孔隙结构信息不一定能准确代表三维的孔隙结构信息,生成的三维孔隙网络模型真实性存疑,进而导致获得孔径分布曲线可能不十分准确;另一方面,该方法比较耗时,一般情况需要长时间的计算机运行才能生成较小的尺寸的孔隙网络三维模型。
(4)基于多尺度孔隙网络模型三维重构的定量分析,三维成像手段包括共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简称:FIB-SEM)、纳米X射线CT成像、微米X射线CT成像等物理扫描成像技术,从获取的不同尺度的三维孔隙模型中计算出相应尺度下的孔径分布曲线再进行汇总,最终获取多尺度的孔径分布曲线。该研究思路也存在与上面类似的问题,主要还是不同尺度下的孔径分布曲线连接效果较差,不能准确表达页岩多尺度下的孔径分布。
因此,研发一种有效的能够一次性计算页岩多尺度孔径分布曲线的方法,且基于该方法计算得到的多尺度孔径曲线在~0.1nm-1000μm范围内能够科学合理地无缝衔接,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同尺度下的孔径曲线衔接效果差、不能真实准确表征孔径分布等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分形特征计算页岩多尺度孔径分布的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不同尺度的孔径曲线无缝衔接,获取科学合理的完整孔径曲线,且获取的多尺度孔径曲线更加真实准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形特征计算页岩多尺度孔径分布的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S 1、选取页岩样品,获取页岩样品在微米尺度下和纳米尺度下的数字岩芯模型;
S2、对数字岩芯模型中的孔隙区域进行分割得到微米尺度和纳米尺度的三维孔隙网格模型;
S3、统计三维孔隙网格模型中组成每个孔隙的像素点个数,通过下述公式计算每个孔隙的等效半径r和孔隙相对半径l:
l=r/rmax (2)
式中,x0代表孔隙的质心,xi代表组成孔隙的第i个像素点的位置,s代表组成孔隙的像素点的数量,rmax为三维孔隙网络模型中最大的孔隙等效半径;
统计大于等于孔隙相对半径l时的孔隙数量n;
S4、基于孔隙相对半径l和孔隙数量n利用Excel数据处理软件获得ln(l)-ln(n)的数据分布关系,对ln(l)-ln(n)的散点分布进行直线拟合,分别得到两个尺度分布下的拟合直线方程为:
y=aw*x+bw (3)
y=au*x+bu (4)
式中,aw、au为拟合直线方程的斜率,其中,aw表示微米尺度下分形维数,au为纳米尺度下分形维数,bw、bu为常数;
比较两条拟合直线方程的斜率,若斜率相近即aw和au相似,说明该页岩样品的孔隙结构在不同尺度下具有相似的分形规律,则代表多尺度的平均分形维数Dn表示为:
分形方程表示为:
根据等效半径r和像素点数量s利用Excel数据处理软件获得ln(r)-ln(s)的对应关系,对ln(r)-ln(s)的散点分布进行直线拟合,分别得到两个尺度分布下的拟合直线方程为:
y=cw*x+dw (7)
y=cu*x+du (8)
式中,cw、cu为拟合直线方程的斜率,dw、du为常数;
比较两条拟合直线方程的斜率,若斜率相近即cw和cu相似,说明该页岩样品的孔隙结构是分形的,则分形维数Ds表示为:
分形方程表示为:
S5、在~0.1nm-1000μm之间选取一系列值作为孔隙半径R代表多尺度孔径分布曲线绘制的横坐标轴锚点,将孔隙半径R带入公式(6)中:
式中,L=R/rmax表示选定的相对半径大小,N表示相对半径大于等于L的孔隙数量,转换后其表达式为:
定义半径Rp为大于且与半径Rq相邻的孔隙半径,则半径为Rq的孔隙数量由下式计算:
则半径为Rq的孔隙的尺寸Sq为:
定义V为半径为R的所有孔隙的总体积,其单位为实际物理度量nm3,对于孔隙半径锚点Rq,综合公式(13)和公式(15)得到半径为Rq的所有孔隙的总体积Vq:
以孔隙半径R为横坐标、以孔隙体积V为纵坐标绘图得到~0.1nm-1000μm范围内的的多尺度孔径分布曲线。
优选的,步骤S1中,分别对页岩样品开展X射线CT三维成像和共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三维重构,获取页岩样品在微米尺度下和纳米尺度下的数字岩芯模型。
优选的,步骤S2中,基于岩石组分的灰度差异对数字岩芯模型中的孔隙区域进行分割得到微米尺度和纳米尺度的三维孔隙网格模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形特征计算页岩多尺度孔径分布的系统,包括:
样品选取模块,用于选取页岩样品;
X射线CT三维成像系统,用于获取页岩样品在微米尺度下的数字岩芯模型;
共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用于获取页岩样品在纳米尺度下的数字岩芯模型;
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对微米尺度和纳米尺度下的数字岩芯模型中的孔隙区域进行分割得到微米尺度和纳米尺度的三维孔隙网格模型;
统计模块,用于统计三维孔隙网格模型中组成每个孔隙的像素点个数,计算每个孔隙的等效半径r和孔隙相对半径l,并统计大于等于孔隙相对半径l时的孔隙数量n;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孔隙相对半径l和孔隙数量n获得ln(l)-ln(n)的数据分布关系,对ln(l)-ln(n)的散点分布进行直线拟合得到微米尺度和纳米尺度两个尺度分布下的拟合直线方程,通过比较两条拟合直线方程的斜率得到多尺度的第一平均分形维数Dn和第一分形方程;并根据等效半径r和像素点数量s获得ln(r)-ln(s)的对应关系,对ln(r)-ln(s)的散点分布进行直线拟合得到微米尺度和纳米尺度两个尺度分布下的拟合直线方程,通过比较两条拟合直线方程的斜率得到多尺度的第二平均分形维数Ds和第二分形方程;
孔径分布曲线生成模块,用于在~0.1nm-1000μm之间选取一系列值作为孔隙半径R代表多尺度孔径分布曲线绘制的横坐标轴锚点,将孔隙半径R分别带入第一分形方程和第二分形方程,对于孔隙半径锚点Rq,得到半径为Rq的孔隙数量(Nq-Np)和孔隙的尺寸Sq,两者相乘并经单位转换后得到半径为Rq的所有孔隙的总体积Vq,以孔隙半径R为横坐标、以孔隙体积V为纵坐标绘图得到~0.1nm-1000μm范围内的多尺度孔径分布曲线,其中,V为半径为R的所有孔隙的总体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发明方法及系统利用孔隙结构自身的分形特征(即自相似特征)求取岩石的多尺度孔径分布曲线,即利用孔隙相对半径大小和大于等于该相对半径大小的孔隙数量之间的对数关系ln(l)-ln(n)和孔隙半径和孔隙尺寸之间的对数关系ln(r)-ln(s)两种分型特征,若两个对数关系显示出分形特征,则以它们的分形特征为基础计算多尺度孔隙分布曲线。由于不同尺度下的孔径曲线计算方法是基于相同的计算原理,因此不同尺度的孔径曲线结果能够无缝衔接,获取的完整孔径曲线科学合理,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多种实现手段来获取页岩孔隙的多尺度孔径分布曲线时存在的不同尺度下孔径曲线不能较好衔接的问题。
(2)本发明方法及系统基于物理成像技术,即采用微米X射线三维成像,能够同时表征闭孔和与外界连通孔隙,相对于基于低压氮气吸附实验、高压压汞实验、核磁共振实验等流体注入方法(只能表征与外界连通孔隙),本发明采用的微米X射线三维成像表征的孔隙更加全面,因此得到的多尺度孔隙曲线更加真实准确。
(3)本发明方法及系统根据真实重构的三维孔隙集团进行计算,计算得到的孔隙半径和孔隙体积更加准确。相比之下,高压压汞法主要是针对孔隙吼道进行表征,不能代表孔径分布特征;低压氮气吸附法虽然针对孔隙进行表征的,但在原理上该方法容易忽略了孔隙之间的连通性,不能够对一些具有连通结构的孔隙集团进行表征。考虑上述因素后,本发明方法采用共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进行三维重构,与现有高压压汞法、低压氮气吸附法相比,计算得到的孔隙曲线更符合实际的孔隙发育情况,应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分形特征计算页岩多尺度孔径分布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孔隙半径-孔隙数量在微纳米尺度下的自然统计对应关系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孔隙半径-孔隙尺寸在微纳米尺度下的自然统计对应关系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分形方程预测的多尺度下的孔隙半径-孔隙数量对应关系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分形方程预测的多尺度下的孔隙半径-孔隙尺寸对应关系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分形特征计算页岩多尺度孔径分布的方法计算的多尺度孔隙分布曲线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分形特征计算页岩多尺度孔径分布的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中,1、样品选取模块,2、X射线CT三维成像系统,3、共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4、图像处理模块,5、统计模块,6、数据处理模块,7、孔径分布曲线生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实施例1: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形特征计算页岩多尺度孔径分布的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S1、选取页岩样品,分别对页岩样品开展X射线CT三维成像(简称:μm-CT)和共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简称:FIB-SEM)三维重构,获取页岩样品在微米尺度下和纳米尺度下的数字岩芯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微米X射线三维成像,能够同时表征闭孔和与外界连通孔隙,表征的孔隙更加全面,使本发明方法后续步骤中计算得到的多尺度孔隙曲线更加真实准确。采用共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进行三维重构,计算得到的孔隙半径和孔隙体积更加准确,使本发明方法后续步骤计算得到的孔隙曲线更符合实际的孔隙发育情况,应用效果好。
S2、基于岩石组分的灰度差异对数字岩芯模型中的孔隙区域进行分割得到微米尺度和纳米尺度的三维孔隙网格模型。
具体地,本发明基于岩石组分的灰度差异采用Avizo图像处理软件将孔隙区域进行分割得到微米尺度和纳米尺度的三维孔隙网格模型。
S3、统计三维孔隙网格模型中组成每个孔隙的像素点个数,通过下述公式计算每个孔隙的等效半径r和孔隙相对半径l:
l=r/rmax (2)
式中,x0代表孔隙的质心,xi代表组成孔隙的第i个像素点的位置,s代表组成孔隙的像素点的数量,rmax为三维孔隙网络模型中最大的孔隙等效半径;
统计大于等于孔隙相对半径l时的孔隙数量n。
S4、基于孔隙相对半径l和孔隙数量n利用Excel数据处理软件获得ln(l)-ln(n)的数据分布关系(参见图2),该关系代表了孔隙半径和孔隙数量之间的自然统计规律;对ln(l)-ln(n)的散点分布进行直线拟合,分别得到两个尺度分布下的拟合直线方程为:
y=aw*x+bw (3)
y=au*x+bu (4)
式中,aw、au为拟合直线方程的斜率,其中,aw表示微米尺度下分形维数,au为纳米尺度下分形维数,bw、bu为常数;
比较两条拟合直线方程的斜率,若斜率相近即aw和au相似,说明该页岩样品的孔隙结构在不同尺度下具有相似的分形规律,则代表多尺度的平均分形维数Dn表示为:
分形方程表示为:
根据等效半径r和像素点数量s利用Excel数据处理软件获得ln(r)-ln(s)的对应关系(参见图3),该关系代表了孔隙半径和孔隙尺寸之间的自然统计规律;对ln(r)-ln(s)的散点分布进行直线拟合,分别得到两个尺度分布下的拟合直线方程为:
y=cw*x+dw (7)
y=cu*x+du (8)
式中,cw、cu为拟合直线方程的斜率,其中,cw表示微米尺度下分形维数,cu为纳米尺度下分形维数,dw、du为常数;
比较两条拟合直线方程的斜率,若斜率相近即cw和cu相似,说明该页岩样品的孔隙结构在不同尺度下具有相似的分形规律,则代表多尺度的平均分形维数Ds表示为:
分形方程表示为:
S5、在~0.1nm-1000μm之间选取一系列值作为孔隙半径R代表多尺度孔径分布曲线绘制的横坐标轴锚点,将孔隙半径R带入公式(6)中:
式中,L=R/rmax表示选定的相对半径大小,N表示相对半径大于等于L的孔隙数量,转换后其表达式为:
根据分形方程(11)预测的ln(L)-ln(N)分布示例参见图4。
定义半径Rp为大于且与半径Rq相邻的孔隙半径,则半径为Rq的孔隙数量由下式计算:
则半径为Rq的孔隙的尺寸Sq为:
根据分形方程(14)预测的ln(R)-ln(S)分布示例参见图5。
定义V为半径为R的所有孔隙的总体积,其单位为实际物理度量nm3,对于孔隙半径锚点Rq,综合公式(13)和公式(15)得到半径为Rq的所有孔隙的总体积Vq:
以孔隙半径R为横坐标、以孔隙体积V为纵坐标绘图得到~0.1nm-1000μm范围内的的多尺度孔径分布曲线(参见图6)。
本发明上述方法,利用孔隙结构自身的分形特征(即自相似结构)求取岩石的多尺度孔径分布曲线,利用页岩孔隙结构的两种分形特征:(1)孔隙相对半径大小和大于等于该相对半径大小的孔隙数量之间的对数关系ln(l)-ln(n),代表孔隙半径-孔隙数量之间的自然统计关系;(2)孔隙半径和孔隙尺寸之间的对数关系ln(r)-ln(s),代表孔隙半径-孔隙尺寸之间的自然统计对应关系。若上述两个对数关系显示出分形特征,则以它们的分形特征为基础计算多尺度孔隙分布曲线。由于不同尺度下的孔径曲线计算方法是基于相同的计算原理,因此不同尺度的孔径曲线结果能够无缝衔接,获取的完整孔径曲线科学合理,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多种实现手段来获取页岩孔隙的多尺度孔径分布曲线时存在的不同尺度下孔径曲线不能较好衔接的问题。
实施例2:参见图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形特征计算页岩多尺度孔径分布的系统,包括:
样品选取模块1,用于选取页岩样品;
X射线CT三维成像系统2,用于获取页岩样品在微米尺度下的数字岩芯模型;
共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3,用于获取页岩样品在纳米尺度下的数字岩芯模型;
图像处理模块4,用于对微米尺度和纳米尺度下的数字岩芯模型中的孔隙区域进行分割得到微米尺度和纳米尺度的三维孔隙网格模型;
统计模块5,用于统计三维孔隙网格模型中组成每个孔隙的像素点个数,计算每个孔隙的等效半径r和孔隙相对半径l,并统计大于等于孔隙相对半径l时的孔隙数量n;
数据处理模块6,用于根据孔隙相对半径l和孔隙数量n获得ln(l)-ln(n)的数据分布关系,对ln(l)-ln(n)的散点分布进行直线拟合得到微米尺度和纳米尺度两个尺度分布下的拟合直线方程,通过比较两条拟合直线方程的斜率得到多尺度的第一平均分形维数Dn和第一分形方程;并根据等效半径r和像素点数量s获得ln(r)-ln(s)的对应关系,对ln(r)-ln(s)的散点分布进行直线拟合得到微米尺度和纳米尺度两个尺度分布下的拟合直线方程,通过比较两条拟合直线方程的斜率得到多尺度的第二平均分形维数Ds和第二分形方程;
孔径分布曲线生成模块7,用于在~0.1nm-1000μm之间选取一系列值作为孔隙半径R代表多尺度孔径分布曲线绘制的横坐标轴锚点,将孔隙半径R分别带入第一分形方程和第二分形方程,对于孔隙半径锚点Rq,得到半径为Rq的孔隙数量(Nq-Np)和孔隙的尺寸Sq,两者相乘并经单位转换后得到半径为Rq的所有孔隙的总体积Vq,以孔隙半径R为横坐标、以孔隙体积V为纵坐标绘图得到~0.1nm-1000μm范围内的多尺度孔径分布曲线,其中,V为半径为R的所有孔隙的总体积。
本实施例中,X射线CT三维成像系统和共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均采用市面上现有的X射线CT三维成像系统和共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
具体地,通过下述公式计算每个孔隙的等效半径r和孔隙相对半径l:
l=r/rmax (2)
式中,x0代表孔隙的质心,xi代表组成孔隙的第i个像素点的位置,s代表组成孔隙的像素点的数量,rmax为三维孔隙网络模型中最大的孔隙等效半径。
具体地,对ln(l)-ln(n)的散点分布进行直线拟合得到微米尺度和纳米尺度两个尺度分布下的拟合直线方程表示为:
y=aw*x+bw (3)
y=au*x+bu (4)
式中,aw、au为拟合直线方程的斜率,其中,aw表示微米尺度下分形维数,au为纳米尺度下分形维数,bw、bu为常数;
比较两条拟合直线方程的斜率,若斜率相近即aw和au相似,说明该页岩样品的孔隙结构在不同尺度下具有相似的分形规律,则代表多尺度的第一平均分形维数Dn表示为:
第一分形方程表示为:
具体地,对ln(r)-ln(s)的散点分布进行直线拟合,分别得到两个尺度分布下的拟合直线方程为:
y=cw*x+dw (7)
y=cu*x+du (8)
式中,cw、cu为拟合直线方程的斜率,其中,cw表示微米尺度下分形维数,cu为纳米尺度下分形维数,dw、du为常数;
比较两条拟合直线方程的斜率,若斜率相近即cw和cu相似,说明该页岩样品的孔隙结构在不同尺度下具有相似的分形规律,则代表多尺度的第二平均分形维数Ds表示为:
第二分形方程表示为:
具体地,孔径分布曲线生模块得到多尺度孔径分布曲线的具体步骤为:
在~0.1nm-1000μm之间选取一系列值作为孔隙半径R代表多尺度孔径分布曲线绘制的横坐标轴锚点,将孔隙半径R带入第一分形方程中:
式中,L=R/rmax表示选定的相对半径大小,rmax为三维孔隙网络模型中最大的孔隙等效半径;N表示相对半径大于等于L的孔隙数量,转换后其表达式为:
定义半径Rp为大于且与半径Rq相邻的孔隙半径,则半径为Rq的孔隙数量由下式计算:
则半径为Rq的孔隙的尺寸Sq为:
定义V为半径为R的所有孔隙的总体积,其单位为实际物理度量nm3,对于孔隙半径锚点Rq,综合公式(13)和公式(15)得到半径为Rq的所有孔隙的总体积Vq:
以孔隙半径R为横坐标、以孔隙体积V为纵坐标绘图得到~0.1nm-1000μm范围内的多尺度孔径分布曲线。
本发明上述系统,利用孔隙结构自身的分形特征(即自相似结构)求取岩石的多尺度孔径分布曲线,利用页岩孔隙结构的两种分型特征:(1)孔隙相对半径大小和大于等于该相对半径大小的孔隙数量之间的对数关系ln(l)-ln(n),代表孔隙半径-孔隙数量之间的自然统计关系;(2)孔隙半径和孔隙尺寸之间的对数关系ln(r)-ln(s),代表孔隙半径-孔隙尺寸之间的自然统计对应关系。若上述两个对数关系显示出分形特征,则以它们的分形特征为基础计算多尺度孔隙分布曲线。由于不同尺度下的孔径曲线计算方法是基于相同的计算原理,因此不同尺度的孔径曲线结果能够无缝衔接,获取的完整孔径曲线科学合理,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多种实现手段来获取页岩孔隙的多尺度孔径分布曲线时存在的不同尺度下孔径曲线不能较好衔接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用来解释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分形特征计算页岩多尺度孔径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为:
S1、选取页岩样品,获取页岩样品在微米尺度下和纳米尺度下的数字岩芯模型;
S2、对数字岩芯模型中的孔隙区域进行分割得到微米尺度和纳米尺度的三维孔隙网格模型;
S3、统计三维孔隙网格模型中组成每个孔隙的像素点个数,通过下述公式计算每个孔隙的等效半径r和孔隙相对半径l:
l=r/rmax (2)
式中,x0代表孔隙的质心,xi代表组成孔隙的第i个像素点的位置,s代表组成孔隙的像素点的数量,rmax为三维孔隙网络模型中最大的孔隙等效半径;
统计大于等于孔隙相对半径l时的孔隙数量n;
S4、基于孔隙相对半径l和孔隙数量n利用Excel数据处理软件获得ln(l)-ln(n)的数据分布关系,对ln(l)-ln(n)的散点分布进行直线拟合,分别得到两个尺度分布下的拟合直线方程为:
y=aw*x+bw (3)
y=au*x+bu (4)
式中,aw、au为拟合直线方程的斜率,其中,aw表示微米尺度下分形维数,au为纳米尺度下分形维数,bw、bu为常数;
比较两条拟合直线方程的斜率,若斜率相近即aw和au相似,说明该页岩样品的孔隙结构在不同尺度下具有相似的分形规律,则代表多尺度的平均分形维数Dn表示为:
分形方程表示为:
基于等效半径r和像素点数量s利用Excel数据处理软件获得ln(r)-ln(s)的对应关系,对ln(r)-ln(s)的散点分布进行直线拟合,分别得到两个尺度分布下的拟合直线方程为:
y=cw*x+dw (7)
y=cu*x+du (8)
式中,cw、cu为拟合直线方程的斜率,其中,cw表示微米尺度下分形维数,cu为纳米尺度下分形维数,dw、du为常数;
比较两条拟合直线方程的斜率,若斜率相近即cw和cu相似,说明该页岩样品的孔隙结构在不同尺度下具有相似的分形规律,则代表多尺度的平均分形维数Ds表示为:
分形方程表示为:
S5、在~0.1nm-1000μm之间选取一系列值作为孔隙半径R代表多尺度孔径分布曲线绘制的横坐标轴锚点,将孔隙半径R带入公式(6)中:
式中,L=R/rmax表示选定的相对半径大小,N表示相对半径大于等于L的孔隙数量,转换后其表达式为:
定义半径Rp为大于且与半径Rq相邻的孔隙半径,则半径为Rq的孔隙数量由下式计算:
在~0.1nm-1000μm之间选取一系列值作为孔隙半径R代表多尺度孔径分布曲线绘制的横坐标轴锚点,将孔隙半径R带入公式(10)中:
则半径为Rq的孔隙的尺寸Sq为:
定义V为半径为R的所有孔隙的总体积,其单位为实际物理度量nm3,对于孔隙半径锚点Rq,综合公式(13)和公式(15)得到半径为Rq的所有孔隙的总体积Vq:
以孔隙半径R为横坐标、以孔隙体积V为纵坐标绘图得到~0.1nm-1000μm范围内的多尺度孔径分布曲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形特征计算页岩多尺度孔径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分别对页岩样品开展X射线CT三维成像和共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三维重构,获取页岩样品在微米尺度下和纳米尺度下的数字岩芯模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分形特征计算页岩多尺度孔径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基于岩石组分的灰度差异对数字岩芯模型中的孔隙区域进行分割得到微米尺度和纳米尺度的三维孔隙网格模型。
4.一种基于分形特征计算页岩多尺度孔径分布的系统,用于实现权1至3任意一项所述基于分形特征计算页岩多尺度孔径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样品选取模块,用于选取页岩样品;
X射线CT三维成像系统,用于获取页岩样品在微米尺度下的数字岩芯模型;
共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用于获取页岩样品在纳米尺度下的数字岩芯模型;
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对微米尺度和纳米尺度下的数字岩芯模型中的孔隙区域进行分割得到微米尺度和纳米尺度的三维孔隙网格模型;
统计模块,用于统计三维孔隙网格模型中组成每个孔隙的像素点个数s,计算每个孔隙的等效半径r和孔隙相对半径l,并统计大于等于孔隙相对半径l时的孔隙数量n;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孔隙相对半径l和孔隙数量n获得ln(l)-ln(n)的数据分布关系,对ln(l)-ln(n)的散点分布进行直线拟合得到微米尺度和纳米尺度两个尺度分布下的拟合直线方程,通过比较两条拟合直线方程的斜率得到多尺度的第一平均分形维数Dn和第一分形方程;并根据等效半径r和像素点数量s获得ln(r)-ln(s)的对应关系,对ln(r)-ln(s)的散点分布进行直线拟合得到微米尺度和纳米尺度两个尺度分布下的拟合直线方程,通过比较两条拟合直线方程的斜率得到多尺度的第二平均分形维数Ds和第二分形方程;
孔径分布曲线生成模块,用于在~0.1nm-1000μm之间选取一系列值作为孔隙半径R代表多尺度孔径分布曲线绘制的横坐标轴锚点,将孔隙半径R分别带入第一分形方程和第二分形方程,对于孔隙半径锚点Rq,得到半径为Rq的孔隙数量(Nq-Np)和孔隙的尺寸Sq,两者相乘并经单位转换后得到半径为Rq的所有孔隙的总体积Vq,以孔隙半径R为横坐标、以孔隙体积V为纵坐标绘图得到~0.1nm-1000μm范围内的多尺度孔径分布曲线,其中,V为半径为R的所有孔隙的总体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分形特征计算页岩多尺度孔径分布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孔径分布曲线生模块得到多尺度孔径分布曲线的具体步骤为:
在~0.1nm-1000μm之间选取一系列值作为孔隙半径R代表多尺度孔径分布曲线绘制的横坐标轴锚点,将孔隙半径R带入第一分形方程中:
式中,L=R/rmax表示选定的相对半径大小,rmax为三维孔隙网络模型中最大的孔隙等效半径;N表示相对半径大于等于L的孔隙数量,转换后其表达式为:
定义半径Rp为大于且与半径Rq相邻的孔隙半径,则半径为Rq的孔隙数量由下式计算:
在~0.1nm-1000μm之间选取一系列值作为孔隙半径R代表多尺度孔径分布曲线绘制的横坐标轴锚点,将孔隙半径R带入公式(10)中:
则半径为Rq的孔隙的尺寸Sq为:
定义V为半径为R的所有孔隙的总体积,其单位为实际物理度量nm3,对于孔隙半径锚点Rq,综合公式(13)和公式(15)得到半径为Rq的所有孔隙的总体积Vq:
以孔隙半径R为横坐标、以孔隙体积V为纵坐标绘图得到~0.1nm-1000μm范围内的多尺度孔径分布曲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65869.7A CN115235977B (zh) | 2022-07-22 | 基于分形特征计算页岩多尺度孔径分布的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65869.7A CN115235977B (zh) | 2022-07-22 | 基于分形特征计算页岩多尺度孔径分布的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35977A true CN115235977A (zh) | 2022-10-25 |
CN115235977B CN115235977B (zh) | 2024-10-22 |
Family
I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728202A (zh) * | 2022-11-04 | 2023-03-03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页岩可动喉道半径下限确定的方法 |
CN115753866A (zh) * | 2022-11-17 | 2023-03-07 | 重庆科技学院 | 一种定量表征页岩孔隙结构的方法 |
CN116168172A (zh) * | 2023-04-19 | 2023-05-26 | 武汉中旺亿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页岩油气甜点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6448648A (zh) * | 2023-06-20 | 2023-07-18 |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 一种土体微观孔隙结构的显微观测区间推荐方法及系统 |
CN117572026A (zh) * | 2024-01-17 | 2024-02-20 | 北京大学 | 页岩小尺度孔径结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045659A (ja) * | 2007-08-21 | 2009-03-05 | Gunma Univ | 鋳造における空洞欠陥の原因の識別方法 |
CN104573198A (zh) * | 2014-12-23 | 2015-04-29 | 长江大学 | 基于随机分形理论的数字岩心及孔隙网络模型重构方法 |
CN106124378A (zh) * | 2016-06-16 | 2016-11-16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一种基于压汞法毛管压力曲线的复杂岩石分形维数分布谱构建方法 |
CN108062789A (zh) * | 2017-12-20 | 2018-05-22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岩心样品选取方法和装置 |
CN111175214A (zh) * | 2020-01-17 | 2020-05-19 | 西安石油大学 | 一种非常规致密储层孔径全尺寸表征的方法 |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045659A (ja) * | 2007-08-21 | 2009-03-05 | Gunma Univ | 鋳造における空洞欠陥の原因の識別方法 |
CN104573198A (zh) * | 2014-12-23 | 2015-04-29 | 长江大学 | 基于随机分形理论的数字岩心及孔隙网络模型重构方法 |
CN106124378A (zh) * | 2016-06-16 | 2016-11-16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一种基于压汞法毛管压力曲线的复杂岩石分形维数分布谱构建方法 |
CN108062789A (zh) * | 2017-12-20 | 2018-05-22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岩心样品选取方法和装置 |
CN111175214A (zh) * | 2020-01-17 | 2020-05-19 | 西安石油大学 | 一种非常规致密储层孔径全尺寸表征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HONGYANG NI等: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ore structure and perme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sandstone using SEM and CT images》", 《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8 February 2021 (2021-02-18), pages 1 - 11 * |
KEYU LIU等: "《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Eocene Low-Permeability Sandstones via Fractal Analysis and Machine Learning: An Example from the Dongying Depression, Bohai Bay Basin, China》", 《ACS OMEGA》, 23 April 2021 (2021-04-23), pages 11693 * |
刘可禹等: "《页岩储层微观裂缝三维精细表征方法》", 《石油学报》, 31 October 2018 (2018-10-31), pages 1175 - 1185 * |
李旭: "《不同变质程度煤孔隙体积分形研究》", 《煤炭技术》, 31 July 2020 (2020-07-31), pages 88 - 90 *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728202A (zh) * | 2022-11-04 | 2023-03-03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页岩可动喉道半径下限确定的方法 |
CN115753866A (zh) * | 2022-11-17 | 2023-03-07 | 重庆科技学院 | 一种定量表征页岩孔隙结构的方法 |
CN115753866B (zh) * | 2022-11-17 | 2024-04-09 | 重庆科技学院 | 一种定量表征页岩孔隙结构的方法 |
CN116168172A (zh) * | 2023-04-19 | 2023-05-26 | 武汉中旺亿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页岩油气甜点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6448648A (zh) * | 2023-06-20 | 2023-07-18 |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 一种土体微观孔隙结构的显微观测区间推荐方法及系统 |
CN116448648B (zh) * | 2023-06-20 | 2023-08-11 |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 一种土体微观孔隙结构的显微观测区间推荐方法及系统 |
CN117572026A (zh) * | 2024-01-17 | 2024-02-20 | 北京大学 | 页岩小尺度孔径结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17572026B (zh) * | 2024-01-17 | 2024-05-14 | 北京大学 | 页岩小尺度孔径结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Zhao et al. | 3D quantitative shape analysis on form, roundness, and compactness with μCT | |
CN105115874B (zh) | 多源信息融合的多组分三维数字岩心构建方法 | |
CN107817199A (zh) | 一种致密砂岩多尺度孔隙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应用 | |
CN101639434A (zh) | 基于显微图像分析固体材料孔隙结构的方法 | |
CN104619952A (zh) | 具可靠多相渗透性决定数字岩石分析系统及方法 | |
CN108802073A (zh) | 一种基于数字岩心的岩石电性参数获取方法及装置 | |
Zhang et al. | GPU-accelerated 3D reconstruction of porous media using multiple-point statistics | |
CN112508399A (zh) | 一种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及系统 | |
Zeng et al. | Three-dimensional flow state analysis of microstructures of porous graphite restrictor in aerostatic bearings | |
CN110441209A (zh) | 一种基于致密储层数字岩心计算岩石渗透率的方法 | |
CN108665546A (zh) | 一种结合深度学习的多点地质统计三维建模方法 | |
CN114998246A (zh) | 基于图像分层处理技术计算多孔介质绝对渗透率的方法 | |
Röding et al. | Machine learning-accelerated small-angle X-ray scattering analysis of disordered two-and three-phase materials | |
CN113129275B (zh) | 一种基于岩土体材料数字图像三维结构表征方法 | |
CN111310623A (zh) | 基于遥感数据与机器学习对泥石流敏感性地图分析的方法 | |
Bai et al. | Digital core 3d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micro-ct images via a deep learning method | |
Kuo | Quantifying the fabric of granular materials: an image analysis approach | |
CN112435288B (zh) | 一种基于图像的孔隙特征计算方法 | |
Li et al. | Reconstructing the 3D digital core with a fully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 |
CN110927194B (zh) | 确定泥页岩有机孔含量和孔径分布的方法 | |
CN115235977A (zh) | 基于分形特征计算页岩多尺度孔径分布的方法及系统 | |
CN115235977B (zh) | 基于分形特征计算页岩多尺度孔径分布的方法及系统 | |
Yan et al. | Analysis of reconstructed multisource and multiscale 3-D digital rocks based on the cycle-consistent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method | |
CN112067637B (zh) | 一种岩土数字rev尺度近似判据及取样验证方法 | |
Williams et al. | First investigation of void statistics in numerical relativity simulation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