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33996A - 自动放线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动放线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33996A
CN115233996A CN202210868591.9A CN202210868591A CN115233996A CN 115233996 A CN115233996 A CN 115233996A CN 202210868591 A CN202210868591 A CN 202210868591A CN 115233996 A CN115233996 A CN 1152339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y
coordinate information
target
information
pa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685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33996B (zh
Inventor
杨伯钢
张胜良
焦俊娟
岳国辉
曹雨傲
吴霜
黄曙亮
白晓辉
代保民
李志远
张胜利
邢晓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ina Construction Huahai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o Ltd
Beijing Institut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ina Construction Huahai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o Ltd
Beijing Institut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ina Construction Huahai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o Ltd, Beijing Institut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ina Construction Huahai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6859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339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33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339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339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339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E04G21/16Tools or apparatus
    • E04G21/18Adjusting tools; Templa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5/00Surveying instrum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3/00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5/00Surveying instrum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3/00
    • G01C15/002Active optical survey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rket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动放线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中,所述自动放线系统包括基准装置、控制装置和放线装置。所述基准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分别输出基准点信息和目标放线坐标信息,所述放线装置接收所述基准点信息和所述目标放线坐标信息,并根据检测的所述放线装置的位置,输出实际坐标信息。所述控制装置在检测到所述目标放线坐标信息与所述实际坐标信息满足预设接近度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放线装置进行放线处理。所述自动放线系统可以实现在作业层自动放线,无需人工参与,提高放线效率和放线准确度。

Description

自动放线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放线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现行的施工放线主要包括两种方式:外控法或内控法。外控法就是在建筑外控轴线控制桩安置全站仪或经纬仪,对中整平,照准建筑物底部的轴线标志,往上(下)转动望远镜,用其竖丝指挥在作业层楼面边缘上画线,同理投测出此轴线另一端点,在作业层架设仪器连接两点,形成作业层轴线。内控法就是超高层建筑基础底板上布设平面控制网,并在其上楼层相应位置上预留传递孔,利用垂准线原理进行平面控制网的竖向投测,将平面控制网垂直投测到任一楼层,作业层内控点投测完成后,在传递的位置架设仪器放样轴线。
现有的施工放线均需人工参与放线,对于建筑施工来说,场区面积大,流水段多,一个项目需要多个人,但是,人工进行放线的效率较为低下。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传统施工放线均需人工参与实施,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放线系统及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动放线系统。所述自动放线系统包括:
基准装置,用于输出基准点信息;
控制装置,用于根据线路布局信息,输出目标放线坐标信息;
放线装置,分别与所述基准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通信,用于接收所述基准点信息和所述目标放线坐标信息,并根据检测的所述放线装置的位置,输出实际坐标信息,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目标放线坐标信息与所述实际坐标信息满足预设接近度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放线装置进行放线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放线坐标信息包括目标放线坐标,所述实际坐标信息包括实际坐标;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放线坐标和所述实际坐标,并计算所述目标放线坐标和所述实际坐标的距离,若所述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所述控制装置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若所述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所述控制装置输出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放线装置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开始进行放线处理,所述放线装置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停止放线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线装置包括: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分别与所述基准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通信,用于接收所述基准点信息和所述目标放线坐标信息,所述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还用于实时检测所述放线装置的位置,并根据检测的所述放线装置的位置输出所述实际坐标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线装置还包括:
喷墨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所述喷墨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进行喷墨,所述喷墨装置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停止喷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线装置还包括:
障碍感应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用于输出障碍感应信息,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接收所述障碍感应信息,并根据所述障碍感应信息控制所述放线装置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线装置还包括:
马达,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输出工作控制信息,所述马达用于接收所述工作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工作控制信息进行工作。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自动放线方法,采用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自动放线系统。所述自动放线方法包括:
利用基准装置输出基准点信息;
利用控制装置输出目标放线坐标信息;
控制放线装置接收所述基准点信息和所述目标放线坐标信息,并根据检测的所述放线装置的位置,输出实际坐标信息;
利用所述控制装置处理所述目标放线坐标信息与所述实际坐标信息,在所述控制装置检测到所述目标放线坐标信息与所述实际坐标信息满足预设接近度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放线装置进行放线处理。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步骤。
上述自动放线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中,所述自动放线系统包括基准装置、控制装置和放线装置。所述基准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分别输出基准点信息和目标放线坐标信息,所述放线装置接收所述基准点信息和所述目标放线坐标信息,并根据检测的所述放线装置的位置,输出实际坐标信息。所述控制装置在检测到所述目标放线坐标信息与所述实际坐标信息满足预设接近度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放线装置进行放线处理。所述自动放线系统可以实现在作业层自动放线,无需人工参与,提高放线效率和放线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自动放线系统的结构图一;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自动放线系统的结构图二;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自动放线系统的结构图三;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自动放线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中,放线一般采用外控法或内控法,外控法是在轴线控制网上架设全站仪或经纬仪,一人架设仪器,一人后视,两人点点弹出轴线墨线,地上阶段内控法传递,一人在首层架设激光铅直仪,一人在作业层接收激光点,激光点传递到作业层后,互相校核弹出轴线墨线。
对于建筑施工测量来说,场区面积大,流水段多,一个流水段需要四个人,一个项目至少需要10来人,使用人工进行放线的成本较高;在放线过程中,要求必须保持通视孔畅通,随着高度层数的增加,孔洞掉异物时常砸伤仪器,而且需要分段接力传递,容易产生累计误差。而且建筑施工的工期紧,放线工作大多需要晚上进行,夜晚光线较弱,容易引起人为操作误差。除此之外,进行现场作业人工放线的环境复杂,在晚上进行作业对人员而言,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建筑施工测量放线需要研究新技术新方法解决目前的难题。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动放线系统100。请一并参见图1,该自动放线系统100包括:
基准装置110,用于输出基准点信息;
控制装置120,用于根据线路布局信息,输出目标放线坐标信息;
放线装置130,分别与基准装置110和控制装置120通信,用于接收基准点信息和目标放线坐标信息,并根据检测的放线装置130的位置,输出实际坐标信息,控制装置120还用于在检测到目标放线坐标信息与实际坐标信息满足预设接近度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放线装置130进行放线处理。
具体的,上述基准点信息、目标放线坐标信息和实际坐标信息均可以以信号的形式进行通信传输。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准装置110可以为基准站,施工人员可以在工程场区内,相对开阔的位置架设基准站,尽量使基准站远离工地大型设备,保证基准站可以将基准点信息顺利传输至放线装置130,避免受到其他大型设备的干扰。除此之外,施工人员需要对基准站输入转换参数,转换参数包括X平移、Y平移、旋转角和比例,实现在场区内完成WGS84坐标与地方坐标的转换。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准装置110可以捕捉卫星信号并进行自身位置解算,还可以将解算获得的基准装置110位置坐标信息作为基准点信息发射至放线装置130。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20可以为电脑,在放线装置130启动放线处理工作前,施工人员可以进行作业数据准备,施工人员还可以根据施工布局的放线图纸将需要的目标放线坐标信息输入至电脑中进行储存。施工布局的放线图纸信息即线路布局信息,线路布局信息中包括多个目标放线坐标信息。在放线装置130启动放线处理工作前,施工人员将放线图纸中的目标放线坐标信息输入至控制装置120进行存储,在放线装置130启动放线处理工作时,控制装置120将存储的目标坐标信息传输至放线装置130。在自动放线系统100工作前,施工人员需要将放线装置130放置于作业层,并保证放线装置130可以与控制装置120和基准装置110进行通信。
当放线装置130接收到基准点信息时,放线装置130可以根据基准点信息监测出自身所在的实际坐标信息,并将实际坐标信息传输至控制装置120。控制装置120接收到放线装置130检测的实际坐标信息时,可以根据施工布局的放线图纸信息控制放线装置130在作业层进行移动,以使放线装置130可以在作业层的目标放样位置完成放样。进一步的,控制装置120根据实际坐标信息和目标放线坐标信息可以对放线装置130的移动进行控制,当控制装置120检测到实际坐标信息和目标放线坐标信息满足预设接近度条件时,控制装置120控制放线装置130在实际坐标信息表示的位置进行放线,当控制装置120检测到实际坐标信息和目标放线坐标信息不满足预设接近度条件时,控制装置120控制放线装置130在作业层进行移动,直至放线装置130的实际坐标信息和目标放线坐标信息满足预设接近度条件,控制装置120再控制放线装置130进行放线。该接近度条件可以为实际坐标信息中的实际坐标和目标放线坐标信息的目标放线坐标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值,该预设值可以为3mm。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20存储放线装置130实际放线的放线坐标信息。其中,放线坐标信息包括多个放线点的坐标。在自动放线系统100完成放线后,控制装置120将放线坐标信息与目标放线坐标信息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在目标放样位置完成放样。具体的,控制装置可以选择放线坐标信息中的几个放线点的坐标与目标放线坐标信息中对应的目标放样坐标进行对比,根据放线点坐标与目标放样坐标的距离,判断自动放线系统100是否在目标放样位置完成放样。
上述自动放线系统100包括基准装置110、控制装置120和放线装置130。放线装置130接收基准装置110输出的基准点信息和控制装置120输出的目标放线坐标信息,并根据检测的放线装置130的位置,输出实际坐标信息。控制装置120在检测到目标放线坐标信息与实际坐标信息满足预设接近度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放线装置130进行放线处理。自动放线系统100可以实现在作业层自动放线,无需人工参与,提高放线效率和放线准确度。除此之外,自动放线系统100无需人工参与在即可完成在作业层的自动放线,大大降低建筑施工的作业成本,也提高了建筑工人作业的安全性。控制装置120实时将目标放线坐标信息、实际坐标信息和预设接近度条件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对放线装置130的放线工作进行控制大大减少施工误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自动放线系统100可以完成墙柱50线的放样,可以用于控制墙体和柱子的位置,保证墙体位置的正确性,以满足施工的建筑物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目标放线坐标信息包括目标放线坐标,实际坐标信息包括实际坐标;
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目标放线坐标和实际坐标,并计算目标放线坐标和实际坐标的距离,若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控制装置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若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控制装置输出第二控制信号;
放线装置还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开始进行放线处理,放线装置还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并根据第二控制信号停止放线处理。
具体的,控制装置120可以为电脑,施工人员可以将AuToCAD图纸将放样数据导出拷贝电脑,电脑中存储的轴线放样数据,即轴线的XY坐标就是目标放线坐标。放线装置130可以准确的检测自身位置坐标并输出实际坐标。电脑可以根据实际坐标和目标放线坐标的距离,判断放线装置130是否到达需要放置轴线的位置,从而控制放线装置130进行放线处理。
进一步的,预设阈值可以为3mm。控制装置120如电脑可以根据需要放样的轴线方向,计算放线装置130的实际坐标和目标放线坐标垂直于轴线方向的垂线距离,将垂线距离和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若垂线距离小于预设阈值,说明放线装置130已经到达目标放线位置,控制装置120可以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放线装置130进行放线处理;若垂线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说明放线装置130暂未到达目标放线位置,控制装置120可以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放线装置130停止放线处理,并控制放线装置130向目标放线位置进行移动。
本申请中控制装置120计算目标放线坐标和实际坐标距离,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放线装置130的放线工作进行控制可以显著的提高自动放线系统100的放线准确性,可以使得自动放线系统100完成放样的轴线更加符合施工布局的放线图纸。自动放线系统100在作业层工作的过程中,无需人工进行参与,可以避免人工放线可能存在的误差。
请一并参见图2,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放线装置130包括: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131,分别与基准装置110和控制装置120通信,用于接收基准点信息和目标放线坐标信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131还用于检测放线装置130的位置,并根据检测的放线装置130的位置输出实际坐标信息。
具体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131可以为建筑施工领域的高精度北斗卫星系统接收机,用于输出高精度坐标位置信息。进一步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131作为流动站位于作业层,基准装置110作为基准站人工架设于空旷厂区,基准站可以通过天线发送基准点信息至北斗卫星,北斗卫星将基准点信息转发至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131,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131通过接收机天线接收卫星转发的基准点信息,根据基准点信息解算传输误差,并计算接收机到基准装置110的距离来确定自身高精度位置坐标。
本申请中使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131检测放线装置130自身的实际坐标信息,由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131可以输出高精度坐标位置信息,使得自动放线系统的放线准确性大大提高。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放线装置130还包括:
喷墨装置132,与控制装置120通信,喷墨装置132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根据第一控制信号进行喷墨,喷墨装置132还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并根据第二控制信号停止喷墨。
具体的,喷墨装置132喷洒的墨线宽度可以为0.5mm。
进一步的,控制装置120如电脑可以根据需要放样的轴线方向,计算放线装置130的实际坐标和目标放线坐标垂直于轴线方向的垂线距离,将垂线距离和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若垂线距离小于预设阈值,说明放线装置130已经到达目标放线位置,控制装置120可以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喷墨装置132进行喷墨;若垂线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说明放线装置130暂未到达目标放线位置,控制装置120可以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喷墨装置132停止喷墨,并控制放线装置130向目标放线位置进行移动,直至垂线距离小于预设阈值,控制装置120可以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喷墨装置132进行喷墨,直至完成施工图纸轴线放样。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放线装置130还包括:
障碍感应装置133,与控制装置120通信,用于输出障碍感应信息,控制装置120还用于接收障碍感应信息,并根据障碍感应信息控制放线装置130移动。
具体的,障碍感应信息包括第一障碍感应信息和第二障碍感应信息。当障碍感应装置133检测到放线装置遇到障碍物时,输出第一障碍感应信息至控制装置120,控制装置120根据第一障碍感应信息控制放线装置130移动,避开障碍物,重新进行放线;当障碍感应装置133检测到放线装置130未遇到障碍物时,输出第二障碍感应信息至控制装置120,控制装置120根据第二障碍感应信息控制放线装置130进行正常放线。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放线装置130还包括:
马达134,与控制装置120通信,控制装置120还用于输出工作控制信息,马达用于接收工作控制信息,并根据工作控制信息进行工作。
具体的,控制装置120接收到放线装置130检测的实际坐标信息时,可以输出工作控制信息,控制放线装置130中的马达134启动使得放线装置130在作业层进行移动,以使放线装置130可以在作业层完成放样。
请一并参见图3,放线装置130可以是个具有车轮的车体,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131位于车身前端,喷墨装置132位于车体底部,障碍感应装置133位于车身侧面,马达134位于车体内部。
进一步的,放线装置130还包括自动补偿装置135和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天线136。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天线136位于车体顶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131通过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天线136与控制装置120和基准装置110进行通信。自动补偿装置135同样位于车体顶端与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天线136相连,自动补偿装置135可以实时检测车体的水平状态信息,当检测到车体出现倾斜,可自行进行自动补偿以使车体保持水平。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自动放线方法,如图4所示,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利用基准装置110输出基准点信息;
步骤402,利用控制装置120输出目标放线坐标信息;
步骤403,控制放线装置130接收基准点信息和目标放线坐标信息,并根据检测的放线装置130的位置,输出实际坐标信息;
步骤404,利用控制装置120处理目标放线坐标信息与实际坐标信息,在控制装置120检测到目标放线坐标信息与实际坐标信息满足预设接近度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放线装置130进行放线处理。
上述自动放线方法中,放线装置130接收基准装置110输出的基准点信息和控制装置120输出的目标放线坐标信息,并根据检测的放线装置130的位置,输出实际坐标信息。控制装置120在检测到目标放线坐标信息与实际坐标信息满足预设接近度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放线装置130进行放线处理。自动放线系统100可以实现在作业层自动放线,无需人工参与,提高放线效率和放线准确度。除此之外,自动放线系统100无需人工参与在即可完成在作业层的自动放线,大大降低建筑施工的作业成本,也提高了建筑工人作业的安全性。控制装置120实时将目标放线坐标信息、实际坐标信息和预设接近度条件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对放线装置130的放线工作进行控制大大减少施工误差。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移动蜂窝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自动放线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自动放线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自动放线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自动放线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本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自动放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准装置,用于输出基准点信息;
控制装置,用于根据线路布局信息,输出目标放线坐标信息;
放线装置,分别与所述基准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通信,用于接收所述基准点信息和所述目标放线坐标信息,并根据检测的所述放线装置的位置,输出实际坐标信息,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目标放线坐标信息与所述实际坐标信息满足预设接近度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放线装置进行放线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放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放线坐标信息包括目标放线坐标,所述实际坐标信息包括实际坐标;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放线坐标和所述实际坐标,并计算所述目标放线坐标和所述实际坐标的距离,若所述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所述控制装置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若所述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所述控制装置输出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放线装置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开始进行放线处理,所述放线装置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停止放线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放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装置包括: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分别与所述基准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通信,用于接收所述基准点信息和所述目标放线坐标信息,所述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还用于实时检测所述放线装置的位置,并根据检测的所述放线装置的位置输出所述实际坐标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放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装置还包括:
喷墨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所述喷墨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进行喷墨,所述喷墨装置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停止喷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放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装置还包括:
障碍感应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用于输出障碍感应信息,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接收所述障碍感应信息,并根据所述障碍感应信息控制所述放线装置移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放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装置还包括:
马达,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输出工作控制信息,所述马达用于接收所述工作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工作控制信息进行工作。
7.一种自动放线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自动放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基准装置输出基准点信息;
利用控制装置输出目标放线坐标信息;
控制放线装置接收所述基准点信息和所述目标放,并根据检测的所述放线装置的位置,输出实际坐标信息;
利用所述控制装置处理所述目标放线坐标信息与所述实际坐标信息,在所述控制装置检测到所述目标放线坐标信息与所述实际坐标信息满足预设接近度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放线装置进行放线处理。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0868591.9A 2022-07-22 2022-07-22 自动放线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52339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68591.9A CN115233996B (zh) 2022-07-22 2022-07-22 自动放线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68591.9A CN115233996B (zh) 2022-07-22 2022-07-22 自动放线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33996A true CN115233996A (zh) 2022-10-25
CN115233996B CN115233996B (zh) 2023-08-08

Family

ID=83674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68591.9A Active CN115233996B (zh) 2022-07-22 2022-07-22 自动放线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3399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7504A (zh) * 2017-01-12 2017-04-26 山东北斗华宸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测量系统及方法
JP2017115387A (ja) * 2015-12-24 2017-06-29 株式会社Nippo 建設機械自動制御システム
CN108179883A (zh) * 2017-12-15 2018-06-19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放线喷墨系统及方法
CN110411421A (zh) * 2019-07-08 2019-11-05 武汉市众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施工自动放样系统及自动放样方法
CN111962338A (zh) * 2020-06-30 2020-11-20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底座智能放样系统
CN112964237A (zh) * 2021-02-10 2021-06-15 北京测绘学会 针对施工工程的测量控制系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214783282U (zh) * 2020-11-16 2021-11-19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悬浇箱型桥梁立模放线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115387A (ja) * 2015-12-24 2017-06-29 株式会社Nippo 建設機械自動制御システム
CN106597504A (zh) * 2017-01-12 2017-04-26 山东北斗华宸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08179883A (zh) * 2017-12-15 2018-06-19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放线喷墨系统及方法
CN110411421A (zh) * 2019-07-08 2019-11-05 武汉市众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施工自动放样系统及自动放样方法
CN111962338A (zh) * 2020-06-30 2020-11-20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底座智能放样系统
CN214783282U (zh) * 2020-11-16 2021-11-19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悬浇箱型桥梁立模放线系统
CN112964237A (zh) * 2021-02-10 2021-06-15 北京测绘学会 针对施工工程的测量控制系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33996B (zh) 2023-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90385B (zh) 一种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机器人、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520950B2 (en) Self-moving robot movement boundary delimiting method
CN107764270A (zh) 一种激光扫描式室内地图生成和更新装置及方法
CN112074383A (zh) 使用2d和3d路径规划的机器人导航
US20220404834A1 (en) Simulator
CN108664015A (zh) 一种机器人行走路径的规划方法和设备
CN102155913A (zh) 基于图像和激光的煤堆体积自动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1858730A (zh) 一种自动测量煤堆体积的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WO2015120411A1 (en) Determining a crane tilt angle
CN103162671A (zh) 异型建筑物测量施工方法
CN115096293B (zh) 多机器人协作的探测地图构建方法、装置及扫雷机器人
CN113124880B (zh) 一种基于两种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建图及定位方法、装置
CN111456279A (zh) 砖墙砌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814561A (zh) 受矿位姿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901551B (zh) 输电塔高低腿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233996A (zh) 自动放线系统及方法
US20220343585A1 (en) Positioning of mobile device in underground worksite
CN113557506B (zh) 一种可量化、程序化的建筑施工群塔优化布置方法
CN110356862B (zh) 一种基于gps定位的堆取料机防碰撞方法及系统
CN110686656A (zh) 一种矩形顶管自动化测量装置及其方法
CN107563059A (zh) 一种曲线段钢筋笼特征点计算方法
CN115183716B (zh) 一种基于智能导航机器人的土方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3158281A (zh) 管线排布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00070229A1 (en) Prediction algorithm for scnning an object
CN113172630B (zh) 基于虚拟墙的机器人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