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27431B - 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27431B
CN115227431B CN202210938586.0A CN202210938586A CN115227431B CN 115227431 B CN115227431 B CN 115227431B CN 202210938586 A CN202210938586 A CN 202210938586A CN 115227431 B CN115227431 B CN 1152274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vector
oral care
care device
extension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385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27431A (zh
Inventor
李俊辉
孟凡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3858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274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27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27431A/zh
Priority to US18/175,867 priority patent/US20240041579A1/en
Priority to EP23159610.7A priority patent/EP4316421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274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274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7/00Devices for cleaning, polishing, rinsing or drying teeth, teeth cavities or prostheses; Saliva removers; Dental applian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C17/16Power-driven cleaning or polishing devices
    • A61C17/22Power-driven cleaning or polishing devices with brushes, cushions, cups, or the like
    • A61C17/222Brush body details, e.g. the shape thereof or connection to hand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7/00Devices for cleaning, polishing, rinsing or drying teeth, teeth cavities or prostheses; Saliva removers; Dental applian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C17/16Power-driven cleaning or polishing devices
    • A61C17/22Power-driven cleaning or polishing devices with brushes, cushions, cups, or the like
    • A61C17/225Handles or details thereof
    • A61C17/227Handles or details thereof with reservoirs, e.g. for toothpas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7/00Devices for cleaning, polishing, rinsing or drying teeth, teeth cavities or prostheses; Saliva removers; Dental applian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C17/16Power-driven cleaning or polishing devices
    • A61C17/22Power-driven cleaning or polishing devices with brushes, cushions, cup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7/00Devices for cleaning, polishing, rinsing or drying teeth, teeth cavities or prostheses; Saliva removers; Dental applian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C17/02Rinsing or air-blowing devices, e.g. using fluid jets or comprising liquid medication
    • A61C17/024Rinsing or air-blowing devices, e.g. using fluid jets or comprising liquid medication with constant liquid flow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7/00Devices for cleaning, polishing, rinsing or drying teeth, teeth cavities or prostheses; Saliva removers; Dental applian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C17/16Power-driven cleaning or polishing devices
    • A61C17/22Power-driven cleaning or polishing devices with brushes, cushions, cups, or the like
    • A61C17/225Handles or detail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7/00Devices for cleaning, polishing, rinsing or drying teeth, teeth cavities or prostheses; Saliva removers; Dental applian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C17/16Power-driven cleaning or polishing devices
    • A61C17/22Power-driven cleaning or polishing devices with brushes, cushions, cups, or the like
    • A61C17/32Power-driven cleaning or polishing devices with brushes, cushions, cups, or the like reciprocating or oscillating
    • A61C17/34Power-driven cleaning or polishing devices with brushes, cushions, cups, or the like reciprocating or oscillating driven by electric mot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7/00Devices for cleaning, polishing, rinsing or drying teeth, teeth cavities or prostheses; Saliva removers; Dental applian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C17/02Rinsing or air-blowing devices, e.g. using fluid jets or comprising liquid medication
    • A61C17/0202Hand-piec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该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包括非均衡壳体、复合构件、介质提供单元、矢量生成单元以及介质传递件,非均衡壳体具有主延伸线以及对峙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主延伸线从非均衡壳体的第一端向非均衡壳体的第二端延伸;矢量生成单元通过矢量传递杆接纳复合构件,矢量传递杆具有介质输送通道,介质输送通道的第一端与复合构件连通;被构造为桥接于矢量生成单元与介质提供单元之间的介质传递件,介质传递件具有连通通道,连通通道密封耦合在介质输送通道的第二端以及介质提供单元之间。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中牙刷头通道与输料管之间密封可靠性较高。

Description

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腔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口腔护理的重视,电动牙刷以及冲牙器逐渐成为家庭常见的口腔护理工具。
目前市面上的电动牙刷仅具有刷牙功能,冲牙器也仅具有冲牙功能,因此人们在对口腔进行护理时,需要分别使用冲牙器和电动牙刷,存在诸多不便。为此,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电动牙刷,其包括牙刷柄和牙刷头,其中,牙刷头设置有与刷毛连通的通道,牙刷柄的容置腔体设置有与通道连通的输料管。
然而,上述多功能电动牙刷长时间使用后,牙刷头通道与输料管之间密封可靠性下降,存在泄漏的隐患。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牙刷头通道与输料管之间密封可靠性较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其包括被构造为具有适合于握持的仿生握持面的非均衡壳体,所述非均衡壳体具有主延伸线以及对峙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主延伸线从所述非均衡壳体的第一端向所述非均衡壳体的第二端延伸;被构造为去除目标区域内异物的复合构件,所述复合构件靠近所述非均衡壳体的第二端,远离所述非均衡壳体的第一端;被构造为向所述复合构件提供加速去除所述异物的流体介质的介质提供单元;被至少部分添加于所述非均衡壳体内的矢量生成单元,所述矢量生成单元通过矢量传递杆接纳所述复合构件,所述矢量传递杆具有介质输送通道,所述介质输送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复合构件连通;被构造为桥接于所述矢量生成单元与所述介质提供单元之间的介质传递件,所述介质传递件具有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密封耦合在所述介质输送通道的第二端以及所述介质提供单元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还包括:被构造为具有弹性的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分别至少部分填充在所述介质传递件与所述矢量传递杆之间,以及所述介质传递件与所述介质提供单元导出端之间的装配间隙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内设有胀紧腔,所述胀紧腔贯穿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外壁面,所述流体介质被配置为经由所述装配间隙填充在所述胀紧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胀紧腔沿所述连通通道的周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固定部和胀紧部,所述胀紧部为多个,多个所述胀紧部连接在所述固定部沿所述流体介质流动方向的同一端,多个所述胀紧部沿所述连通通道的径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胀紧部围成所述胀紧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介质传递件包括相互连通的导入段和导出段,所述导出段与所述矢量传递杆插接连接,所述导入段与所述介质提供单元的导出端插接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入段内腔的中心线与所述导出段内腔的中心线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矢量传递杆插接在所述导出段内,所述介质提供单元的导出端插接在所述导入段内;所述连通通道两端的内壁面上分别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密封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连通通道两端的所述第一密封件的胀紧腔开口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通通道的内壁面上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件胀紧腔的开口端,所述导向斜面与所述流体介质的流向具有夹角并延伸至所述安装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矢量传递杆远离所述复合构件的一端,从所述矢量生成单元靠近所述复合构件的端部穿入所述矢量生成单元,并从所述矢量生成单元远离所述复合构件的端部穿出所述矢量生成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矢量传递杆沿所述主延伸线延伸,且沿所述主延伸线的延伸方向,所述介质输送通道贯穿所述矢量传递杆远离所述复合构件的一端以及所述矢量传递杆靠近所述复合构件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介质提供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非均衡壳体内的介质输送机构以及介质容器;所述介质容器布置于偏离所述主延伸线的一侧;沿所述主延伸线的延伸方向,所述介质输送机构与所述矢量生成单元间隔预设距离,所述介质输送机构位于所述矢量生成单元远离所述复合构件的一侧;所述介质输送机构具有介质流出端和介质流入端,所述介质流出端与所述连通通道连通,所述介质流入端通过管路与所述介质容器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介质容器包括与所述仿生握持面共体的外部壁,以及与所述外部壁连接且沿所述主延伸线延伸的内部壁,所述内部壁和所述外部壁围成沿所述主延伸线延伸的封闭异形腔,所述封闭异形腔储存所述流体介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仿生握持面包括相对所述主延伸线非对称分布的第一仿形握持面和第二仿形握持面,所述第一仿形握持面和第二仿形握持面相拼接形成封闭环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仿形握持面相对于所述主延伸线的距离,沿所述主延伸线的延伸方向,从所述非均衡壳体的第一端到所述非均衡壳体的第二端,所述距离从相等变化为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构件包括与所述矢量传递杆远离所述矢量生成单元的一端可闩锁连接的支撑头,所述支撑头内部设置有与所述介质输送通道接通的介质导引通道,所述介质导引通道的中心线布置于所述主延伸线上;所述支撑头具有刷毛栽植面,所述刷毛栽植面间隔栽植有多捆刷毛,所述多捆刷毛栽植于所述刷毛栽植面的深度不大于所述刷毛栽植面到所述主延伸线的距离;所述刷毛栽植面配置有与所述介质导引通道连通的溅流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介质导引通道的内孔径与所述矢量传递杆的外径适配;所述介质导引通道具有平行于所述主延伸线的键合面,所述矢量传递杆远离所述矢量生成单元的一端插设于所述介质导引通道一定距离,所述矢量传递杆位于所述介质导引通道内的部分具有与所述键合面贴合的铣平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构件还包括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第二密封件和第二空间位置保持件,所述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和所述第二空间位置保持件沿所述流体介质的流向布置在所述支撑头内,所述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第二密封件以及所述第二空间位置保持件均具有相互连通并构成部分所述介质导引通道的内腔;所述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与所述支撑头卡接连接,以将所述第二密封件以及所述第二空间位置保持件固定在所述介质导引通道内;其中,所述键合面设置在所述第二空间位置保持件的内壁面上,所述第二密封件被配置为填充所述矢量传递杆与所述支撑头之间的至少部分空间,所述矢量传递杆与所述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卡接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空间位置保持件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与所述键合面相对,所述第二空间位置保持件上设有弹性臂,所述弹性臂设置在所述连接通孔内,所述弹性臂被配置为通过自身弹性结构而压持在所述矢量传递杆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构件还包括弹性夹持件,所述弹性夹持件与所述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相连,且所述弹性夹持件的夹持部伸入所述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的内腔;所述矢量传递杆的外壁面上设有卡固槽,所述弹性夹持件的夹持部可开合的夹持在所述卡固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包括矢量生成单元、复合构件及介质提供单元,矢量生成单元通过矢量传递杆与复合构件连接,矢量传递杆集成有介质输送通道,介质提供单元与复合构件之间仅通过位于两者之间的介质输送通道连通,即介质提供单元通过介质输送通道向复合构件提供去除异物的介质,以使复合构件能够去除目标区域内的异物。如此设置,无需在位于矢量提供单元和复合构件的之间壳体内另设输料管,因此可使位于矢量提供单元与复合构件之间壳体的轮廓尺寸变小,从而使壳体的整体轮廓变小,以提升使用者抓握舒适性。
并且,通过在介质提供单元与矢量传递杆之间设置介质传递件,介质传递件分别与介质提供单元与矢量传递杆分别密封连通,介质传递件与介质提供单元之间以及介质传递件与矢量传递杆之间均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也就是矢量传递杆与介质提供单元之间的密封可靠性较高。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的另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介质传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第一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矢量生成单元与矢量传递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复合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复合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第二空间位置保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弹性夹持件与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非均衡壳体;
101-第一端;102-第二端;103-主延伸线;104-第一仿形握持面;105-第二仿形握持面;106-内部壁;107-封堵盖;
20-复合构件;
21-支撑头;211-引导凸起;
22-介质导引通道;
23-刷毛;
24-溅流孔;
25-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251-卡接凸起;252-定位凹槽;253-安装孔;
26-第二密封件;
27-第二空间位置保持件;271-键合面;272-弹性臂;273-连接通孔;
28-弹性夹持件;281-夹持部;282-弯折部;
29-喷嘴件;
30-介质提供单元;
31-介质输送机构;311-介质流入端;312-介质流出端;
32-介质容器;33-输料管;
40-矢量生成单元;
50-矢量传递杆;51-介质输送通道;52-铣平面;53-卡固槽;
60-介质传递件;61-连通通道;62-导入段;63-导出段;64-连通段;65-安装槽;66-导向斜面;
70-第一密封件;71-胀紧腔;72-固定部;73-胀紧部;
81-电源模块;82-充电模组;83-控制面板;84-组合支架;85-防水件;86-支撑件;87-第一减震垫;88-第二减震垫;89-尾盖;891-尾部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相关技术中的多功能电动牙刷中,其牙刷头通道与输料管之间密封可靠性,牙刷头通道与输料管之间容易发生泄漏。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电动牙刷运行时,牙刷头通道与输料管之间的相对振动幅度较大以及泵体出水端由于水压过大,导致密封结构出现疲劳变形,密封可靠性下降。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包括矢量生成单元、复合构件及介质提供单元,矢量生成单元通过矢量传递杆与复合构件连接,矢量传递杆集成有介质输送通道,介质提供单元与复合构件之间仅通过位于两者之间的介质输送通道连通,即介质提供单元通过介质输送通道向复合构件提供去除异物的介质,以使复合构件能够去除目标区域内的异物。如此设置,无需在位于介质提供单元和复合构件之间的壳体内另设输料管,因此可使位于复合构件与介质提供单元之间壳体的轮廓尺寸变小,从而使壳体的整体轮廓变小,以提升使用者抓握舒适性。
同时,通过在矢量传递杆与介质提供单元之间设置介质传递件,可以分别降低将矢量传递杆与介质传递件以及介质提供单元与介质传递件之间的振动幅度,分散流体介质对密封结构的影响,提高密封结构的疲劳寿命,密封可靠性较高。
请参阅图1、图3和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用于对用户的口腔进行清洁。
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包括非均衡壳体10。非均衡壳体10可以为塑料件,重量较小,易于握持。
非均衡壳体10被构造为具有适合于握持的仿生握持面,即非均衡壳体10的外壁面为仿生握持面,仿生指的是其适用于用户手部抓握非均衡壳体10时用户的手部形状,即用户抓握非均衡壳体10时,非均衡壳体10的外壁面可与用户手部的不同位置相接触,用户使用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的舒适性较高。示例性的,非均衡壳体10设有与用户手指部相对应的凹陷结构。
非均衡壳体10具有主延伸线103,主延伸线103从非均衡壳体10的第一端101向非均衡壳体10的第二端102延伸,也就是说,主延伸线103可以理解为非均衡壳体10的长度方向,非均衡壳体10近似为杆状结构件,其在主延伸线103方向上具有预设长度。相应的,在主延伸线103方向上,非均衡壳体10具有对峙设置的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也就是说,非均衡壳体10的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分别位于非均衡壳体10相对的两端。
其中,“非均衡”指的是非旋转对称结构,即非均衡壳体10为非旋转对称壳体,以适用于用户手部的抓握形状,提高用户使用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仿生握持面包括相对主延伸线103非对称分布的第一仿形握持面104和第二仿形握持面105,第一仿形握持面104和第二仿形握持面105相拼接形成封闭环面。
第一仿形握持面104和第二仿形握持面105形状可类似,例如均近似为柱面,结构较为简单。且第一仿形握持面104和第二仿形握持面105关于主延伸线103为非对称布置,例如,第一仿形握持面104与主延伸线103的距离大于第二仿形握持面105与主延伸线103的距离,以使两者围成完整的环面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还包括复合构件20,复合构件20靠近非均衡壳体10的第二端102,远离非均衡壳体10的第一端101,也就是说,复合构件20安装在非均衡壳体10的第二端102。
复合构件20被构造为去除目标区域内异物。其中,目标区域即为用户的口腔内部,复合构件20可以理解为进行口腔清洁的清洁头,例如清洁头包括牙刷头,并通过牙刷头去除用户牙齿上附着的食物残渣等异物。
根据复合构件20种类以及使用模式的不同,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可具有不同的模式,例如刷牙模式、冲牙模式以及可同时进行刷牙、冲牙的混合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还包括被构造为向复合构件20提供加速去除异物的流体介质的介质提供单元30。
其中,流体介质可以为液体或气体,当流体介质为液体时,流体介质可以为水或者混合有清洁剂、消毒剂等物品的液体。介质提供单元30即为向复合构件20提供上述流体介质的泵送单元。通过介质提供单元30,可以辅助复合构件20进行口腔清洁操作,以优化口腔的清洁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还包括矢量生成单元40,矢量生成单元40用于输出运动矢量,其可以理解为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的动力部件,根据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的运行模式不同,运动矢量包括但不限于振动、摆动等。
矢量生成单元40被至少部分添加于非均衡壳体10内,即部分矢量生成单元40位于非均衡壳体10内,部分矢量生成单元40位于非均衡壳体10外,位于非均衡壳体10外的矢量生成单元40伸出至非均衡壳体10的外侧并与复合构件20连接,以向复合构件20提供运动矢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矢量生成单元40还包括矢量传递杆50,矢量传递杆50为杆状结构,且矢量生成单元40通过矢量传递杆50接纳复合构件20,其中,矢量生成单元40包括动力构件,动力构件用于输出运动矢量,矢量传递杆50穿设在动力构件内,并与动力构件连接,用于将运动矢量传递至复合构件20。
也就是说,矢量传递杆50跨越非均衡壳体10的内外两侧,矢量传递杆50位于非均衡壳体10内的一端与矢量生成单元40的动力构件连接,矢量传递杆50位于非均衡壳体10外侧一端与复合构件20连接,这样,可以通过矢量传递杆50将动力构件输出的运动矢量传递至复合构件20。
在一些实施例中,矢量生成单元40中的动力构件能够输出偏心动力,动力构件包括驱动轴,驱动轴与穿入矢量生成单元40的矢量传递杆50连接,以将偏心动力传递至矢量传递杆50,从而使复合构件20相对目标区域震动或摆动。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矢量生成单元40可以是微型往复摆动器,例如声波马达,其动力构件包括驱动轴、定子及转子,其中定子包括固定设置的永磁体,驱动轴插装在转子内,且驱动轴上套接有铁芯块,铁芯块位于永磁铁内,铁芯块缠绕有线圈绕组。
当给予线圈绕组正向通电时,铁芯块的线圈绕组形成一个磁场,其与永磁体的磁场相互作用下,转子逆时针摆动一定的角度。反之,当给予线圈绕组反向通电时,铁芯块的线圈绕组形成的磁场与之前的磁场方向相反,其与永磁体的磁场相互作用下,转子反向摆动一定角度。当以预设频率给予线圈正、反向交替通电时,转子就会按照这个频率做一个往复的来回的摆动;而在未通电状态下,铁芯块在与永磁体的相对的两磁极之间吸引力的平衡下,会定位在二者的中间位置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以及图7,为连通介质提供单元30与复合构件20,矢量传递杆50具有介质输送通道51,即沿矢量传递杆50的延伸方向,至少部分矢量传递杆50的内部中空,以形成供流体介质流通的介质输送通道51。介质输送通道51的第一端与复合构件20连通,这样,流体介质可经由介质输送通道51输送至复合构件20位置处。
动力构件的驱动轴的轴线可以与主延伸线103间隔设置,例如动力构件的驱动轴可位于矢量传递杆50的一侧,两者之间设置有动力转接件,并通过动力转接件实现动力的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矢量传递杆50远离复合构件20的一端,从矢量生成单元40靠近复合构件20的端部穿入矢量生成单元40,并从矢量生成单元40远离复合构件20的端部穿出矢量生成单元40。即沿主延伸线103方向,矢量传递杆50穿设在矢量提供单元的动力构件内。
这样,可降低矢量生成单元40在非均衡壳体10内占据的尺寸,并降低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的周向尺寸,易于用户抓握。
根据不同组装需求,矢量传递杆50可以为弯折杆。在一些实施例中,矢量传递杆50还可以沿主延伸线103延伸,即矢量传递杆50为直杆,结构较为简单,矢量传递杆50占用的空间尺寸较小。
当矢量传递杆50为直杆时,矢量传递杆50可以沿主延伸线103的延伸方向,介质输送通道51贯穿矢量传递杆50远离复合构件20的一端以及矢量传递杆50靠近复合构件20的一端。即矢量传递杆50为内部中空的空心杆,这样,矢量传递杆50远离复合构件20的一端用于输入流体介质。相应的,介质提供单元30可设置在矢量生成单元40远离复合构件20的一端,以降低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的周向尺寸,易于用户抓握。
在一些实施例中,介质输送通道51的中心线还可以布置于主延伸线103上,即可以理解为,以介质输送通道51的中心线作为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的主延伸线103,非均衡壳体10围设在矢量传递杆50周向的外侧。
考虑到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运行时,矢量传递杆50会在矢量生成单元40的带动下摆动或振动,且介质提供单元30运行时,例如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处于冲牙模式或者混合模式时,介质提供单元30与矢量传递杆50会同时发生振动,介质提供单元30与矢量传递杆50连接位置处的相对振动幅度较大。
为避免发生泄漏,请参阅图1至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还包括介质传递件60,介质传递件60被构造为桥接于矢量生成单元40与介质提供单元30之间,即介质传递件60连接在矢量生成单元40与介质提供单元30之间,介质传递件60可以理解为连接在矢量生成单元40与介质提供单元30之间的连接部件,也就是说,矢量传递杆50与介质提供单元30之间通过介质传递件60间接连接。
其中,介质传递件60具有连通通道61,流通通道用于供流体介质流通,连通通道61密封耦合在介质输送通道51的第二端以及介质提供单元30密封连通。
这样,一方面,连通通道61连通介质输送通道51的第二端以及介质提供单元30,介质提供单元30提供的流体介质可依次经由连通通道61、介质输送通道51输送至复合构件20位置处,以辅助用户加速去除口腔内的异物。
且介质输送通道51的第二端以及介质提供单元30通过介质传递件60进行密封。即介质提供单元30与矢量传递杆50之间的密封分为两步密封,即介质传递件60与介质提供单元30之间的密封以及介质传递件60与矢量传递杆50之间的密封。此时,矢量传递杆50相对于介质传递件60的振动幅度以及介质提供单元30相对于介质传递件60的振动幅度均较小,对矢量传递杆50与介质提供单元30之间的密封结构破坏性较小,且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单点密封,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介质传递件60以及两端的密封结构,实现了在预设长度范围内的密封,以分散流体介质的压力影响,矢量传递杆50与介质提供单元30之间的密封效果较好。
并且,通过在矢量传递杆50上设置介质输送通道51并在介质传递件60上设置连通通道61,其可将流体介质输送至复合构件20。与相关技术中,牙刷柄的容置腔体设置有与牙刷头的通道连通的输料管,且输料管位于容置腔体的一侧方案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中介质提供单元30通过矢量传递杆50向复合构件20提供去除异物所需的流体介质,无需在非均衡壳体10内另设输料管,因此可使位于复合构件20与矢量生成单元40之间的非均衡的轮廓尺寸变小,从而使非均衡壳体10的整体轮廓变小,以提升使用者抓握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6,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还包括被构造为具有弹性的第一密封件70,即第一密封件70为弹性件,例如第一密封件70为橡胶件或硅胶件。
其中,第一密封件70分别至少部分填充在介质传递件60与矢量传递杆50之间以及介质传递件60与介质提供单元30导出端之间的装配间隙内。
即沿流体介质的流向,至少部分装配间隙内设置有第一密封件70,以对装配间隙进行密封。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介质传递件60与矢量传递杆50部分装配间隙以及介质传递件60与介质提供单元30导出端之间的部分装配间隙内设置第一密封件70,密封成本较低,且易于组装。
通过在装配间隙内设置第一密封件70,第一密封件70可发生弹性挤压变形,并对介质传递件60与矢量传递杆50之间的装配间隙以及介质传递件60与介质提供单元30导出端之间的装配间隙进行密封,避免流体介质在介质提供单元30与介质传递件60以及介质传递件60与矢量传递杆50之间出现泄漏。
同时,由于第一密封件70为弹性件,可以对矢量传递杆50以及介质提供单元30的振动构成缓冲,即矢量传递杆50端部相对于介质传递件60的振动幅度以及介质提供单元30相对于介质传递件60的振动幅度均较小,第一密封件70因振动产生的挤压变形量较小,第一密封件70的疲劳寿命较高,矢量传递杆50与介质提供单元30之间的密封效果较好。
第一密封件70可以为实体结构,例如橡胶圈或硅胶圈,结构较为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70内还可以设有胀紧腔71,即第一密封件70的内部设有空腔结构,胀紧腔71贯穿第一密封件70的外壁面,流体介质被配置为经由装配间隙填充在胀紧腔71内,即流体介质可以经由装配间隙输送至胀紧腔71内。
这样,流体介质输送至复合构件20过程中,第一密封件70内可以填充有流体介质,且在流体介质的挤压下,胀紧腔71的体积可以变大,胀紧腔71的侧壁发生膨胀变形,相应的,第一密封件70发生膨胀变形,第一密封件70挤压在装配间隙内。
也就是说,通过在第一密封件70内设置胀紧腔71,可以借助流体介质的压力,增大第一密封件70在装配间隙内的变形挤压程度,并提高密封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介质的压力越大,胀紧腔71侧壁的变形程度越大,第一密封件70的密封效果越好。
其中,第一密封件70上可以设置多个胀紧腔71,多个胀紧腔71沿连通通道61的周向间隔设置且互不连通。这样,第一密封件70夹设在装配间隙内时,第一密封件70周向的不同位置处的密封程度可不等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胀紧腔71还可以沿连通通道61的周向延伸,胀紧腔71的延伸长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胀紧腔71呈环形并围设在连通通道61的外侧。这样,连通通道61周向的不同位置处的密封效果近似相同,密封效果较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70包括固定部72和胀紧部73,胀紧部73为多个,例如两个、三个或更多,本实施例以第一密封件70包括两个胀紧部73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密封件70的截面形状近似为Y型,第一密封件70的结构较为简单。
其中,多个胀紧部73连接在固定部72沿流体介质流动方向的同一端,即胀紧部73的一端与固定部72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胀紧部73能够以其与固定部72相连的一端为支撑发生弯折变形。
多个胀紧部73沿连通通道61的径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胀紧部73围成胀紧腔71。
可以理解的,第一密封件70夹设在装配间隙内时,固定部72处于挤压变形状态,以对装配间隙形成密封。此时,两个张紧部可在装配间隙内朝向靠近彼此的一侧变形。
当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使用流体介质时,流体介质进入胀紧腔71内。且在流体介质的挤压下,相邻两个胀紧部73可沿连通通道61的径向相互远离,并挤压在装配间隙的侧壁上。例如当胀紧部73的个数为两个,且设置在介质传递件60与矢量传递杆50之间的装配间隙内时,其中一个胀紧部73与介质传递件60抵接,另一个胀紧部73与矢量传递杆50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胀紧腔71呈环形并围设在连通通道61周向的外侧时,胀紧部73相应的也呈环形。此时,相邻两个胀紧部73自由端构成胀紧腔71的环形开口,胀紧腔71的开口尺寸较大,易于流体介质流通进入胀紧腔71内。
对于介质传递件60的连通通道61,其可以沿直线方向延伸,例如连通通道61的中心线沿主延伸线103布置,此时,介质提供单元30导出端的中心线也沿主延伸线103布置。连通通道61还可以弯折设置,即连通通道61两端的端口错开设置,这样,矢量传递杆50与介质提供单元30的导出端可以错开设置,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的组装难度较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连通通道61弯折设置时,介质传递件60包括相互连通的导入段62和导出段63,导入段62和导出段63的内腔相互连通,其中,导出段63与矢量传递杆50插接连接,导入段62与介质提供单元30的导出端插接连接。这样,介质提供单元30导出端输送的流体介质可依次经由导入段62、导出段63输送至矢量传递杆50内。
其中,导入段62的中心线和导出段63的中心线可具有夹角,例如导入段62相对于主延伸线103倾斜设置,以适用于介质提供单元30的组装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入段62内腔的中心线与导出段63内腔的中心线还可以间隔设置,即导入段62内腔的中心线与主延伸线103平行设置,相应的,导入段62和导出段63之间还设有连通段64,连通段64的两端分别与导入段62和导出段63连通。
由于导入段62内腔的中心线与主延伸线103平行设置,可以避免介质提供单元30导出端与矢量传递杆50之间的严格对中,介质提供单元30与矢量生成单元40的组装难度较低。且由于导入段62内腔的中心线沿主延伸线103方向延伸,介质提供单元30相应的也沿主延伸线103方向延伸,介质提供单元30不会占据过多的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的周向空间,即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的径向尺寸较小,易于用户抓握。
介质传递件60与矢量传递杆50以及介质传递件60与介质提供单元30导出端之间可具有不同的组装方式,本实施例不做进一步限定。示例性的,矢量传递杆50套设在介质传递件60的外侧,介质提供单元30的导出端插接在导入段62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以矢量传递杆50插接在导出段63内,介质提供单元30的导出端插接在导入段62内为例进行说明,此时,可不对矢量传递杆50以及介质提供单元30的导出端的结构做较大的改动,制作成本较低。
这样,第一密封件70分别夹设在导入段62内壁面与介质提供单元30导出端外壁面之间以及导出段63内壁面与矢量传递杆50外壁面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通通道61两端的内壁面上还可以分别设有安装槽65,第一密封件70安装在安装槽65内,相应的,且连通通道61两端的第一密封件70的胀紧腔71开口相对设置。
其中,安装槽65沿连通通道61径向的凹陷深度小于第一密封件70沿连通通道61径向的尺寸,这样,部分第一密封件70可以沿连通通道61的径向伸入连通通道61内,并与矢量传递杆50或者介质提供单元30的导出端抵接。
同时,通过设置安装槽65,矢量传递杆50与介质传递件60以及介质提供单元30与介质传递件60之间的装配间隙较小,这样,介质传递件60可以具有较大的壁厚,介质传递件60的强度较高。且通过设置较小的配合间隙,还可以对矢量传递杆50与介质传递件60以及介质提供单元30与介质传递件60的插接构成限位,避免矢量传递杆50与介质传递件60之间以及介质提供单元30与介质传递件60之间发生过度歪斜。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槽65还可以沿主延伸线103方向贯穿介质传递件60的端面(如图5所示),这样,安装槽65暴露在介质传递件60的两端,第一密封件70易于组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装配间隙通常较小,且胀紧腔71的开口端通常抵接在安装槽65的内壁面上,连通通道61的内壁面上还可以设有导向斜面66,导向斜面66设置在第一密封件70的胀紧腔71的开口端,导向斜面66与流体介质的流向具有夹角并延伸至安装槽65,这样,可避免安装槽65的内壁面封堵胀紧腔71的开口,流体介质可经由导向斜面66进入胀紧腔71内。
其中,导向斜面66的倾斜角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只要导向斜面66指向胀紧腔71的开口即可。导向斜面66沿主延伸线103的延伸长度可小于介质传递件60与矢量传递杆50以及介质传递件60与介质提供单元30之间的插接长度,以避免影响介质传递件60与矢量传递杆50以及介质传递件60与介质提供单元30之间插接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介质提供单元30包括设置于非均衡壳体10内的介质输送机构31以及介质容器32,以通过非均衡壳体10对介质输送机构31、介质容器32形成防护,并简化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的外观。
介质容器32为设置在非均衡壳体10内的空腔,用于存储待使用的流体介质,即本实施例将介质容器32设置在非均衡壳体10的内部,可便于用户携带。
介质输送机构31可以为设置在非均衡壳体10内的泵送组件,用于对流体介质提供动力,并带动流体介质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泵送组件可以包括齿轮泵、隔膜泵或者活塞泵等。泵送机构与介质容器32的底部通过输料管33连通,输料管33可沿主延伸线103的延伸方向布置,且位于介质输送机构31与介质容器32之间。泵送组件启动时,通过负压吸引将介质容器32内的流体介质导出。
其中,介质输送机构31具有介质流出端312和介质流入端311,介质流出端312与连通通道61连通,即介质流出端312构成上述介质提供单元30的导出端,介质流入端311通过管路与介质容器32连通。具体的,输料管33的一端与介质输送机构31的介质流入端311连通,输料管33的另一端与介质容器32的底部连通,在需要对复合构件20输送流体介质时,介质输送机构31启动工作,在介质输送机构31的抽吸作用下可将介质容器32内的流体介质抽吸至介质输送通道51内,并经介质输送通道51输送至复合构件20。
其中,介质容器32布置于偏离主延伸线103的一侧,即矢量生成单元40、介质输送机构31布置在主延伸线103上,介质容器32设置在介质输送机构31的侧方。这样,可在减小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长度尺寸的基础上,使得介质容器32可在主延伸线103方向上具有较大的容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主延伸线103的延伸方向,介质输送机构31与矢量生成单元40间隔预设距离,以便于将介质传递件60设置在介质输送机构31与矢量生成单元40之间,介质输送机构31位于矢量生成单元40远离复合构件20的一侧,即复合构件20以及介质输送机构31分别设置在矢量生成单元40沿主延伸线103的相对的两端,以通过矢量传递杆50内的介质输送通道51输送流体介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介质容器32包括外部壁和内部壁106,其中,外部壁为非均衡壳体10的外周侧壁,外部壁与仿生握持面共体,即仿生握持面为外部壁的外壁面。
内部壁106为设置在非均衡壳体10的内壁板,内部壁106与外部壁连接且内部壁106沿主延伸线103延伸,内部壁106的一端延伸至非均衡壳体10的第二端102,并与非均衡壳体10的第二端102的内侧壁密封连接,内部壁106的另一端延伸至非均衡壳体10的第一端101,并与非均衡壳体10的第一端101的内侧壁密封连接,以使内部壁106和外部壁围成沿主延伸线103延伸的封闭异形腔,封闭异形腔储存流体介质。
也就是说,内部壁106将非均衡壳体10的内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构成介质容器32,用于存储流体介质,另一部分用于安装介质提供单元30、矢量生成单元40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仿形握持面104相对于主延伸线103的距离,沿主延伸线103的延伸方向,从非均衡壳体10的第一端101到非均衡壳体10的第二端102,距离从相等变化为逐渐减小。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仿形握持面104与主延伸线103之间的距离变化较为明显,因此可以第一仿形握持面104为例进行说明。
位于非均衡壳体10的第一端101和中间部分的第一仿形握持面104,其与主延伸线103之间的距离相等,位于非均衡壳体10的第二端102的部分第一仿形握持面104与主延伸线103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即非均衡壳体10第二端102的轮廓外径逐渐变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复合构件20安装在非均衡壳体10上时,复合构件20的外壁面与仿生握持面可平滑过渡,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的外观较为简单,易于用户握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至图12,复合构件20包括与矢量传递杆50远离矢量生成单元40的一端可闩锁连接的支撑头21,即支撑头21可拆卸的安装在矢量传递杆50远离矢量生成单元40的一端,如此设置,复合构件20长时间使用需要更换时,可便于将复合构件20与矢量传递杆50进行拆装。
复合构件20可以是牙刷头或者喷嘴,当用户需要刷牙时,将牙刷头安装至矢量传递杆50上即可,当用户需要冲洗牙齿时,可将喷嘴安装至矢量传递杆50上即可。如此设置,可通过一个具有仿形握持面的非均衡壳体10以及一套矢量生成单元40、介质提供单元30便可实现牙刷/冲牙器的组合系统,可实现刷牙和冲洗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头21内部设置有与介质输送通道51接通的介质导引通道22,介质导引通道22的中心线布置于主延伸线103上,以使安装至矢量传递杆50上的复合构件20,其能够与矢量传递杆50位于同一直线上,可提升矢量传递杆50传递至复合构件20上的矢量效率,避免矢量损失。
支撑头21具有刷毛栽植面,刷毛栽植面设置有多个栽植孔,刷毛栽植面间隔栽植有多捆刷毛23,即刷毛23嵌设至栽植孔内,以构成牙刷头结构。
这样,用户可通过同一个复合构件20,进行刷牙、冲洗牙齿或者同时进行刷牙和冲洗牙齿,以简化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捆刷毛23栽植于刷毛栽植面的深度不大于刷毛栽植面到主延伸线103的距离,即刷毛23嵌设至栽植孔的底部,栽植孔未延伸至主延伸线103,以避免对刷毛23延伸至介质导引通道22内,而影响流体介质在介质导引通道22内流道。
刷毛栽植面配置有与介质导引通道22连通的溅流孔24。溅流孔24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溅流孔24位于刷毛栽植面上。并且溅流孔24可垂直于刷毛栽植面设置,或者溅流孔24相对刷毛栽植面倾斜设置,示例性的,刷毛栽植面上设置引导凸起211,溅流孔24贯穿引导凸起211的两端,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溅流孔24可位于相邻的刷毛23之间的缝隙内,并沿垂直于刷毛栽植面的方向延伸。溅流孔24的一端能够延伸至介质导引通道22内,并与介质导引通道22连通,如此,位于介质导引通道22内的流体介质可通过溅流孔24流向目标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溅流孔24处还可以设置喷嘴件29,喷嘴件29可与溅流孔24相对,例如喷嘴件29与引导凸起211插接,这样,流体介质可经由喷嘴件29导出,导流效果较好,且经由喷嘴件29喷射的流体柱不易分散,可对用户口腔部的待清理部位(例如牙齿缝隙)进行冲刷。
其中,喷嘴件29可为塑胶件,硬度较小,且喷嘴件29的高度小于刷毛23的高度,以避免喷嘴件29抵伤用户口部,用户使用感较好。并且由于喷嘴件29硬度较小,复合构件20摆动过程中,流体柱的摆动幅度可以较小,易于用户清洗口腔部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便于组装,如图9所示,支撑头21可以包括支撑头本体、植毛件,溅流孔24以及刷毛23设置在植毛件上,介质导引通道22设置在支撑头本体上,植毛件可通过超声波压合的方式固定相连,固定稳定性较高。其中,喷嘴件29压装在植毛件与支撑头本体之间,并形成密封,以避免流体介质在溅流孔24处发生泄漏。
在一些实施例中,介质导引通道22的内孔径与矢量传递杆50的外径适配,以使得矢量传递杆50可插接至介质导引通道22内。
其中,介质导引通道22具有平行于主延伸线103的键合面271,相应的,矢量传递杆50位于介质导引通道22内的部分具有与键合面271贴合的铣平面52。当矢量传递杆50插接至介质导引通道22内时,矢量传递杆50的铣平面52与键合面271相互接触配合。
这样,在安装复合构件20时,铣平面52可作为指示部件,用于提示符合构件的安装角度,例如,刷毛23和铣平面52可均位于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的同一侧,用户安装复合构件20时,可将复合构件20的刷毛23转动至与铣平面52近似相同的位置,然后再将复合构件20插接至壳体上,易于对中。
并且,通过铣平面52与键合面271相配合,矢量传递杆50可将自身的摆动同步传递至复合构件20,传递效率较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键合面271距离介质导引通道22的端口具有一定距离,以保证矢量传递杆50在介质导引通道22内具有一定的插装深度,即矢量传递杆50远离矢量生成单元40的一端插设于介质导引通道22一定距离,可提升两者连接、密封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实现复合构件20的可拆卸连接,复合构件20还包括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25、第二密封件26和第二空间位置保持件27,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25、第二密封件26和第二空间位置保持件27沿流体介质的流向布置在支撑头21内,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25、第二密封件26和第二空间位置保持件27均为环形件,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25、第二密封件26以及第二空间位置保持件27均具有相互连通并构成部分介质导引通道22的内腔。这样,矢量传递杆50与复合构件20插接时,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25、第二密封件26和第二空间位置保持件27分别与矢量传递杆50的不同位置插接配合。
即空间位置保持指的是在复合构件20与矢量传递杆50相连时,对复合构件20相对于矢量传递杆50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复合构件20相对矢量传递杆50发生转动或复合构件20脱离矢量传递杆5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25与支撑头21卡接连接,这样,可以将第二密封件26以及第二空间位置保持件27固定在介质导引通道22内。
其中,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25和支撑头21中的一者可设置卡接凸起251,另一者设置卡接凹槽,示例性的,卡接凸起251设置在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25上,卡接凹槽设置在支撑头21内壁面上,卡接凸起251伸入卡接凹槽内时,可将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25固定在支撑头21上,且易于拆装。
其中,键合面271可以设置在支撑头21的内壁面上,或者,键合面271设置在第二空间位置保持件27的内壁面上,第二空间位置保持件27的尺寸较小,易于加工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密封件26被配置为填充在矢量传递杆50与支撑头21之间的至少部分空间,这样,复合构件20与矢量传递杆50相连后,可通过第二密封件26进行密封,避免流体介质在复合构件20与矢量传递杆50的插接位置处出现泄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密封件26内也可以设置空腔结构,以优化第二密封件26的密封效果,其密封原理与第一密封件70相同,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矢量传递杆50与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25卡接连接,即通过矢量传递杆50与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25之间的卡接连接,可实现矢量传递杆50与复合构件2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这样,通过在支撑头21上设置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25、第二密封件26以及第二空间位置保持件27,可避免直接在支撑头21内壁面上设置与矢量传递杆50的连接结构,制作难度较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25上可设置定位凹槽252,支撑头21上相应的设置定位凸起,安装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25时,可将定位凸起与定位凹槽252对中,直至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25伸入支撑头21内,且定位凸起伸入定位凹槽252,易于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25安装,操作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空间位置保持件27设有连接通孔273,连接通孔273连通第二空间位置保持件27的内外两侧,连接通孔273与键合面271相对,即连接通孔273和键合面271设置在第二空间位置保持件27相对的两侧,第二空间位置保持件27上设有弹性臂272,弹性臂272设置在连接通孔273内,弹性臂272的一端与连接通孔273的内壁面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弹性臂272的自由端指向第二空间位置保持件27的内侧,这样,矢量传递杆50与复合构件20插接连接时,弹性臂272被配置为通过自身弹性结构而压持在矢量传递杆50上。这样,矢量传递杆50的端部可与第二空间位置保持件27稳定插接配合,避免复合构件20相对矢量传递杆50发生晃动。
安装复合构件20过程中,矢量传递杆50移动至弹性臂272所在位置处时,用户可通过矢量传递杆50与弹性臂272之间的弹性抵接得知矢量传递杆50即将插接到位,即通过设置弹性臂272,还可以用于提示复合构件20即将安装到位。
并且,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运行时,其部分振动可通过弹性臂272进行振动缓冲,用户抓握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时的手感较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臂272沿主延伸线103方向延伸,且弹性臂272与矢量传递杆50的抵接位置可以为弧形段,这样,拆装复合构件20时,弹性臂272不会与矢量传递杆50之间发生干涉,也就避免复合构件20卡死在矢量传递杆5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复合构件20还包括弹性夹持件28,弹性夹持件28可以为金属件或塑料件,弹性夹持件28与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25相连,且弹性夹持件28的夹持部281伸入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25的内腔,即弹性夹持件28的夹持部281暴露在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25的内腔内。
相应的,矢量传递杆50的外壁面上设有卡固槽53,卡固槽53可以为环形槽并设置在矢量传递杆50周向的外壁面上,弹性夹持件28的夹持部281可开合的夹持在卡固槽53内。这样,复合构件20与矢量传递杆50插接时,弹性夹持件28可闭合并伸入卡固槽53内,以使复合构件20与矢量传递杆50卡接固定。且还能在冲牙模式或混合模式时,抵抗流体介质的冲击力,避免复合构件20脱离矢量传递杆50。
在拆卸复合构件20时,弹性夹持件28的夹持部281可在矢量传递杆50的抵压下打开,并从卡固槽53内脱离,复合构件20拆装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夹持件28可近似为U型结构,其包括两个夹持部281以及连接两个夹持部281的弯折部282,两个夹持部281可在弯折部282的弹性力作用下朝向相互靠近彼此的一侧移动。其中,弹性夹持件28的开合指的即是两个夹持部281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
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25的侧壁上相应的设有供夹持部281穿过的安装孔253,这样,弹性夹持件28可固定在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25上,且使得夹持部281暴露在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25的内腔内。
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81、充电模组82以及控制面板83,其中,沿主延伸线103的方向,电源模块81、充电模组82依次其间隔设置在介质输送机构31远离复合构件20的一端,即电源模块81、充电模组82依次设置在介质输送机构31的下方。可选的,电源模块81和充电模组82沿主延伸线103的延伸方向布置。
其中控制面板83具有多个控制按钮,多个控制按钮分别控制集成式护理装置的不同工作状态。例如,多个控制按钮中具有控制电源通断的开关按钮,以及选择不同模式的按钮。
控制面板83靠近非均衡壳体10的第二仿形握持面105设置,第二仿形握持面105设置有供上述控制按钮暴露的通孔,以使控制面板83安装至非均衡壳体10内时,控制按钮可从通孔突出,以便于使用者操作按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孔处可设置与非均衡壳体10一体成型的软胶垫,软胶垫覆盖通孔,以避免外界异物经由通孔进入非均衡壳体10内部。
为便于将上述电源模块81、充电模组82、矢量生成单元40以及介质输送机构31安装至非均衡壳体10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还包括组合支架84以及设置在组合支架84底端的尾盖89,组合支架84具有多个安装位点,沿主延伸线103的延伸方向可将矢量生成单元40、介质输送机构31、电源模块81依次预先安装在组合支架84上,且充电模组82安装至尾盖89上,尾盖89可拆卸安装在组合支架84的底部。如此设置,可提升口腔护理装置的集成度,提升其组装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中的非均衡壳体10的第一端101设置有封堵盖107,封堵盖107用于密封非均衡壳体10的第一端101,并且封堵盖107与尾盖89之间具有腔体,且此腔体与位于非均衡壳体10一侧的介质容器32连通。
如图4所示,尾盖89设置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尾部通道891,该尾部通道891与介质输送机构31的介质流入端311通过输料管33连通。进一步地,形成介质容器32的第一仿形握持面104上设置有与介质容器32连通的补充介质口,通过补充介质口向介质容器32内补充流体介质。
继续参阅图4,组合支架84内设置有防水件85、支撑件86、第一减震垫87和第二减震垫88,沿主延伸线103的延伸方向,防水件85、支撑件86依次套接在矢量传递杆50上,并且防水件85密封非均衡壳体10的第二端102出口与矢量传递杆50之间的空间,以防止液体进入非均衡壳体10内部。
第一减震垫87和第二减震垫88依次套接在矢量生成单元40上,支撑件86置于第一减震垫87与防水件85之间,以用于支撑防水件85。第一减震垫87和第二减震垫88分别与组合支架84的内壁接触并抵接,以阻止来自矢量生成单元40的震动矢量传递至非均衡壳体10上,以提升使用者抓握舒适性。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被构造为具有适合于握持的仿生握持面的非均衡壳体(10),所述非均衡壳体(10)具有主延伸线(103)以及对峙设置的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所述主延伸线(103)从所述非均衡壳体(10)的第一端(101)向所述非均衡壳体(10)的第二端(102)延伸;
被构造为去除目标区域内异物的复合构件(20),所述复合构件(20)靠近所述非均衡壳体(10)的第二端(102),远离所述非均衡壳体(10)的第一端(101);
被构造为向所述复合构件(20)提供加速去除所述异物的流体介质的介质提供单元(30);
被至少部分添加于所述非均衡壳体(10)内的矢量生成单元(40),所述矢量生成单元(40)通过矢量传递杆(50)接纳所述复合构件(20),所述矢量传递杆(50)具有介质输送通道(51),所述介质输送通道(51)的第一端与所述复合构件(20)连通;
被构造为桥接于所述矢量生成单元(40)与所述介质提供单元(30)之间的介质传递件(60),所述介质传递件(60)具有供流体介质流通的连通通道(61),所述连通通道(61)密封耦合在所述介质输送通道(51)的第二端以及所述介质提供单元(30)之间;
被构造为具有弹性的第一密封件(70),所述第一密封件(70)分别至少部分填充在所述介质传递件(60)与所述矢量传递杆(50)之间;
所述第一密封件(70)内设有胀紧腔(71),所述胀紧腔(71)贯穿所述第一密封件(70)的外壁面,所述流体介质被配置为经由装配间隙填充在所述胀紧腔(71)内;
所述第一密封件(70)包括固定部(72)和胀紧部(73),所述胀紧部(73)为多个,多个所述胀紧部(73)连接在所述固定部(72)沿所述流体介质流动方向的同一端,多个所述胀紧部(73)沿所述连通通道(61)的径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胀紧部(73)围成所述胀紧腔(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70)至少部分填充在所述介质传递件(60)与所述介质提供单元(30)导出端之间的装配间隙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紧腔(71)沿所述连通通道(61)的周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传递件(60)包括相互连通的导入段(62)和导出段(63),所述导出段(63)与所述矢量传递杆(50)插接连接,所述导入段(62)与所述介质提供单元(30)的导出端插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段(62)内腔的中心线与所述导出段(63)内腔的中心线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矢量传递杆(50)插接在所述导出段(63)内,所述介质提供单元(30)的导出端插接在所述导入段(62)内;所述连通通道(61)两端的内壁面上分别设有安装槽(65),所述第一密封件(70)安装在所述安装槽(65)内,且所述连通通道(61)两端的所述第一密封件(70)的胀紧腔(71)开口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61)的内壁面上设有导向斜面(66),所述导向斜面(66)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件(70)的胀紧腔(71)的开口端,所述导向斜面(66)与所述流体介质的流向具有夹角并延伸至所述安装槽(65)。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矢量传递杆(50)远离所述复合构件(20)的一端,从所述矢量生成单元(40)靠近所述复合构件(20)的端部穿入所述矢量生成单元(40),并从所述矢量生成单元(40)远离所述复合构件(20)的端部穿出所述矢量生成单元(4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矢量传递杆(50)沿所述主延伸线(103)延伸,且沿所述主延伸线(103)的延伸方向,所述介质输送通道(51)贯穿所述矢量传递杆(50)远离所述复合构件(20)的一端以及所述矢量传递杆(50)靠近所述复合构件(20)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提供单元(30)包括设置于所述非均衡壳体(10)内的介质输送机构(31)以及介质容器(32);
所述介质容器(32)布置于偏离所述主延伸线(103)的一侧;
沿所述主延伸线(103)的延伸方向,所述介质输送机构(31)与所述矢量生成单元(40)间隔预设距离,所述介质输送机构(31)位于所述矢量生成单元(40)远离所述复合构件(20)的一侧;所述介质输送机构(31)具有介质流出端(312)和介质流入端(311),所述介质流出端(312)与所述连通通道(61)连通,所述介质流入端(311)通过管路与所述介质容器(32)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容器(32)包括与所述仿生握持面共体的外部壁,以及与所述外部壁连接且沿所述主延伸线(103)延伸的内部壁(106),所述内部壁(106)和所述外部壁围成沿所述主延伸线(103)延伸的封闭异形腔,所述封闭异形腔储存所述流体介质。
12.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握持面包括相对所述主延伸线(103)非对称分布的第一仿形握持面(104)和第二仿形握持面(105),所述第一仿形握持面(104)和第二仿形握持面(105)相拼接形成封闭环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仿形握持面(104)相对于所述主延伸线(103)的距离,沿所述主延伸线(103)的延伸方向,从所述非均衡壳体(10)的第一端(101)到所述非均衡壳体(10)的第二端(102),所述距离从相等变化为逐渐减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构件(20)包括与所述矢量传递杆(50)远离所述矢量生成单元(40)的一端可闩锁连接的支撑头(21),所述支撑头(21)内部设置有与所述介质输送通道(51)接通的介质导引通道(22),所述介质导引通道(22)的中心线布置于所述主延伸线(103)上;
所述支撑头(21)具有刷毛栽植面,所述刷毛栽植面间隔栽植有多捆刷毛(23),所述多捆刷毛(23)栽植于所述刷毛栽植面的深度不大于所述刷毛栽植面到所述主延伸线(103)的距离;
所述刷毛栽植面配置有与所述介质导引通道(22)连通的溅流孔(24)。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导引通道(22)的内孔径与所述矢量传递杆(50)的外径适配;
所述介质导引通道(22)具有平行于所述主延伸线(103)的键合面(271),所述矢量传递杆(50)远离所述矢量生成单元(40)的一端插设于所述介质导引通道(22)一定距离,所述矢量传递杆(50)位于所述介质导引通道(22)内的部分具有与所述键合面(271)贴合的铣平面(52)。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构件(20)还包括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25)、第二密封件(26)和第二空间位置保持件(27),所述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25)、所述第二密封件(26)和所述第二空间位置保持件(27)沿所述流体介质的流向布置在所述支撑头(21)内,所述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25)、第二密封件(26)以及所述第二空间位置保持件(27)均具有相互连通并构成部分所述介质导引通道(22)的内腔;所述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25)与所述支撑头(21)卡接连接,以将所述第二密封件(26)以及所述第二空间位置保持件(27)固定在所述介质导引通道(22)内;
其中,所述键合面(271)设置在所述第二空间位置保持件(27)的内壁面上,所述第二密封件(26)被配置为填充所述矢量传递杆(50)与所述支撑头(21)之间的至少部分空间,所述矢量传递杆(50)与所述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25)卡接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间位置保持件(27)设有连接通孔(273),所述连接通孔(273)与所述键合面(271)相对,所述第二空间位置保持件(27)上设有弹性臂(272),所述弹性臂(272)设置在所述连接通孔(273)内,所述弹性臂(272)被配置为通过自身弹性结构而压持在所述矢量传递杆(50)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构件(20)还包括弹性夹持件(28),所述弹性夹持件(28)与所述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25)相连,且所述弹性夹持件(28)的夹持部(281)伸入所述第一空间位置保持件(25)的内腔;
所述矢量传递杆(50)的外壁面上设有卡固槽(53),所述弹性夹持件(28)的夹持部(281)可开合的夹持在所述卡固槽(53)内。
CN202210938586.0A 2022-08-05 2022-08-05 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 Active CN1152274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38586.0A CN115227431B (zh) 2022-08-05 2022-08-05 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
US18/175,867 US20240041579A1 (en) 2022-08-05 2023-02-28 Integrated oral care apparatus
EP23159610.7A EP4316421A1 (en) 2022-08-05 2023-03-02 Integrated oral care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38586.0A CN115227431B (zh) 2022-08-05 2022-08-05 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27431A CN115227431A (zh) 2022-10-25
CN115227431B true CN115227431B (zh) 2024-04-16

Family

ID=83678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38586.0A Active CN115227431B (zh) 2022-08-05 2022-08-05 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41579A1 (zh)
EP (1) EP4316421A1 (zh)
CN (1) CN115227431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4202070A1 (en) * 1999-10-19 2004-07-01 Trisa Holding Ag Toothbrush with vibrating head part
CN101012857A (zh) * 2007-01-24 2007-08-08 大连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液压胀紧套制动机构
CN102131422A (zh) * 2008-06-25 2011-07-20 高露洁-棕榄公司 具有从储存器到头部第一和第二面的通道的口腔护理器具
CN102912455A (zh) * 2012-10-17 2013-02-06 浙江华特斯聚合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喷纱罐
CN103195237A (zh) * 2013-03-29 2013-07-10 朱新伟 一种楔紧式十字交叉扣件及其滑套
CN205674814U (zh) * 2016-05-30 2016-11-09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用暖风机进出管密封件
KR101861735B1 (ko) * 2016-12-12 2018-07-05 주식회사 메디소닉 치과용 스케일링 장치
CN211156421U (zh) * 2019-09-19 2020-08-04 深圳市宝丰通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泵密封结构以及口腔清洁装置
CN211902041U (zh) * 2020-01-10 2020-11-10 上海龙阳精密复合铜管有限公司 一种内胀紧密封机构
CN216724839U (zh) * 2021-11-08 2022-06-14 深圳市喜雅利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牙刷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85290B2 (en) * 2004-01-20 2009-09-08 Ethicon Endo-Surgery, Inc. Medical device for providing access
CA3187603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Water Pik, Inc. Brush tip with motion transfer and securing engagement structures
US10172442B2 (en) * 2014-08-18 2019-01-08 Colgate-Palmolive Company Oral care implement
GB2575659B (en) * 2018-07-18 2020-11-25 Dyson Technology Ltd Dental appliance with fluid delivery system
US20210059394A1 (en) * 2019-09-03 2021-03-04 Albert Ruiz Oral health dental product dispensing toothbrush and oral health system including toothbrush and dental product
US11311096B2 (en) * 2020-03-18 2022-04-26 Water Pik, Inc. Brush head for an oral cleans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4202070A1 (en) * 1999-10-19 2004-07-01 Trisa Holding Ag Toothbrush with vibrating head part
CN101012857A (zh) * 2007-01-24 2007-08-08 大连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液压胀紧套制动机构
CN102131422A (zh) * 2008-06-25 2011-07-20 高露洁-棕榄公司 具有从储存器到头部第一和第二面的通道的口腔护理器具
CN102912455A (zh) * 2012-10-17 2013-02-06 浙江华特斯聚合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喷纱罐
CN103195237A (zh) * 2013-03-29 2013-07-10 朱新伟 一种楔紧式十字交叉扣件及其滑套
CN205674814U (zh) * 2016-05-30 2016-11-09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用暖风机进出管密封件
KR101861735B1 (ko) * 2016-12-12 2018-07-05 주식회사 메디소닉 치과용 스케일링 장치
CN211156421U (zh) * 2019-09-19 2020-08-04 深圳市宝丰通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泵密封结构以及口腔清洁装置
CN211902041U (zh) * 2020-01-10 2020-11-10 上海龙阳精密复合铜管有限公司 一种内胀紧密封机构
CN216724839U (zh) * 2021-11-08 2022-06-14 深圳市喜雅利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牙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41579A1 (en) 2024-02-08
CN115227431A (zh) 2022-10-25
EP4316421A1 (en) 2024-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44690B2 (en) Toothbrush tip
US20220175506A1 (en) Oral cleansing device with magnetic fluid connector
CN108430262B (zh) 封闭型牙齿清洁器
CN109069246A (zh) 用于口腔保健器具的集成流体连接/传动系接口和方法
CN115227431B (zh) 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
CN212679309U (zh) 一体式电动牙刷洗牙器
CN211156420U (zh) 泵密封结构以及口腔清洁装置
RU2806617C1 (ru) Комплекс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хода за полостью рта
CN115153937B (zh) 口腔护理设备
CN115349972B (zh) 集成式口腔护理装置
CN211381891U (zh) 一种口腔清洁装置
CN217793434U (zh) 口腔护理设备
CN214317333U (zh) 牙刷
CN211381892U (zh) 一种管路连接结构以及口腔清洁装置
CN216754672U (zh) 洁牙主机和洁牙设备
CN214549696U (zh) 洁牙器
CN116035750A (zh) 口腔护理装置
CN210811688U (zh) 一种洁牙器
CN218356428U (zh) 口腔清洁设备及其手柄
CN211156402U (zh) 一种储液结构以及口腔清洁装置
CN220193216U (zh) 冲牙器出水转接头组件、冲牙器机芯和冲牙器
US11939758B2 (en) Spray rod and intelligent toilet
CN219846925U (zh) 牙刷
CN217107333U (zh) 一种冲牙器及其泵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