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24823A - 定子铁芯单元、定子铁芯、电机及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定子铁芯单元、定子铁芯、电机及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24823A
CN115224823A CN202110417467.6A CN202110417467A CN115224823A CN 115224823 A CN115224823 A CN 115224823A CN 202110417467 A CN202110417467 A CN 202110417467A CN 115224823 A CN115224823 A CN 1152248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motor
center
unit
stator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174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岚
刘法民
邱小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1746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248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248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248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6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consisting of a generally annular yoke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53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magnets or groups of magnets arranged with alternating polarity
    • H02K1/276Magnets embedded in the magnetic core, e.g.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s [IP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53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magnets or groups of magnets arranged with alternating polarity
    • H02K1/278Surface mounted magnets; Inse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1/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magnetic circuits
    • H02K2201/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aspects of the air-gap between rotor and sta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定子铁芯单元、定子铁芯、电机及压缩机,其中,定子铁芯单元包括:定子轭部单元;以及多个定子齿部,设于定子轭部单元上,每一多个定子齿部自定子轭部单元向电机中心延伸,每一定子齿部具有朝向电机中心的弧面,弧面沿定子轭部单元的周向延伸设置;每一定子齿部的弧面的圆心相对电机中心具有偏心距;在一所述定子铁芯单元中,多个定子齿部的弧面的圆心相对电机中心的偏心距互不相同。本发明技术方案可有效降低电机的振动和噪音。

Description

定子铁芯单元、定子铁芯、电机及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定子铁芯单元、定子铁芯、电机及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电机中转子的双向旋转的运行特点,以及为了方便批量生产,在现有电机的结构设计中,常采用在定子铁芯中设置左右对称的定子齿部,并使各定子齿部对称设置,来避免引入较大的谐波磁场,并减小电机的振动和噪音。然而,对称的定子结构设计应用于单向旋转的电机中时,电机的振动和噪音依然很大,尤其是在汽车驱动电机、风机电机、油烟机电机和水泵电机等单向旋转的电机中表现的更为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定子铁芯单元、定子铁芯、电机及压缩机,旨在有效解决单向旋转电机的振动和噪音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定子铁芯单元,所述定子铁心单元包括:
定子轭部单元;以及
多个定子齿部,设于所述定子轭部单元上,每一所述多个定子齿部自所述定子轭部单元向所述电机中心延伸,每一所述定子齿部具有朝向所述电机中心的弧面,所述弧面沿所述定子轭部单元的周向延伸设置;
每一所述定子齿部的弧面的圆心相对所述电机中心具有偏心距;在一所述定子铁芯单元中,多个所述定子齿部的弧面的圆心相对所述电机中心的偏心距互不相同。
可选地,多个所述定子齿部的弧面的圆心相对所述电机中心的偏心距沿第一旋转方向的反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为电机旋转方向。
可选地,多个所述定子齿部的弧面的圆心相对所述电机中心的偏心距沿第一旋转方向的反方向,按照固定的距离大小依次增大;
或者,多个所述定子齿部的弧面的圆心相对所述电机中心的偏心距沿第一旋转方向的反方向,按照距离逐级变化的规律依次增大。
可选地,每一所述定子齿部具有沿所述定子轭部单元的周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弧面与所述定子轭部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距离,自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逐渐减少。
可选地,每一所述定子齿部包括:
本体,自所述定子轭部单元向所述电机中心延伸;以及
第一齿靴和第二齿靴,沿所述定子轭部单元的周向相对设置;
所述本体朝向所述电机中心的端面以及所述第一齿靴和第二齿靴朝向所述电机中心的端面构成所述弧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齿靴和第二齿靴沿第一旋转方向的反方向设置,每一所述定子齿部的第一齿靴对应地弧面至所述定子轭部单元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齿靴与所述定子轭部单元之间的最短距离。
可选地,所述定子铁芯单元为一个定子冲片单元,或者由多个定子冲片单元叠压而成。
可选地,所述定子轭部单元呈弧形设置或者呈环形设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定子铁芯单元。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定子铁芯。
可选地,所述电机还包括转子,所述转子设于所述定子铁芯内;
或者,所述转子围设在所述定子铁芯外侧。
可选地,在所述电机为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时,所述转子包括:
转子铁芯;
安装槽,设于所述转子铁芯上;
永磁体,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永磁体与所述转子铁芯同步转动。
可选地,在所述电机为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时,所述转子包括:
转子铁芯;
永磁体,设于所述转子铁芯朝向所述定子铁芯的壁面上。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机。
本发明定子铁芯单元通过在定子轭部单元上设置多个定子齿部,每一定子齿部自定子轭部单元向电机中心延伸,每一定子齿部具有朝向电机中心的弧面,弧面沿定子轭部单元的周向延伸设置;且每一定子齿部的弧面的圆心相对电机中心具有偏心距;在一所述定子铁芯单元中,多个定子齿部的弧面的圆心相对电机中心的偏心距互不相同。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使定子铁芯单元中各定子齿部的弧面的圆心相对电机中心的偏心距互不相同,以在电机单方向运行时,使得各不同偏心距的定子齿部产生的不同气隙磁场可相互抵消,以降低合成磁场中的谐波含量,从而降低了电机的振动和噪音,进而有效解决了单向旋转电机的振动和噪音问题,且本申请克服了现有电机设计中定子铁芯单元结构和定子齿部结构一定要对称设计的技术偏见,利用不对称结构更为有效的提高了电机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定子铁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定子铁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电机一实施例中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电机另一实施例中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定子轭部单元 40 转子
20 定子齿部 41 转子铁芯
30 定子槽部 42 永磁体
21 本体 O 圆心
22 第一齿靴 F1 第一旋转方向
23 第二齿靴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定子铁芯单元,可应用于电机中。
电机从组成结构的角度上看,可认为由定子铁芯和转子铁芯构建组成;但从功能结构上,可认为是由一个或多个单元电机彼此首尾连接构建组成。在此以一个定子槽数为Z(以下定子槽数简写为槽数),极数为2P(相当于极对数为P)的电机进行说明,单元电机指的是槽数(Z)和极对数(P)除去两者最大公约数之后得到的槽极数所代表的最简结构,最大公约数就是单元电机数。例如:一个9槽6极的电机,其槽数为9、极对数为3,公约数为3;槽极数除去最大公约数后变为3槽1对极,即3槽2极,因此9槽6极电机中对应的3槽2极的结构即为一个单元电机,而9槽6极电机也可视为由3个单元电机首尾连接构成。本说明书中的定子铁芯单元即为构成一单元电机的定子铁芯部分。
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设计电机结构时,常采用的一种设计构思就是使得定子铁芯的定子齿部呈左右对称设置,即各定子齿部距离电机转子铁芯外圆的径向距离相同,其原因在于考虑了电机存在两个旋转方向的运行工况,而采用这种对称结构可使电机运行在任意旋转方向时,均可避免引入较大的谐波磁场,同时这种对称结构设计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小电机的振动和噪音。但实际上这种对称结构对于减小振动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对于振动的改善也并非很大,且也不能有效的减小噪音。这种对称设计的缺陷在压缩机等单向旋转电机中体现的更为显著。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全新定子铁芯设计构思,来解决传统对称的定子结构设计不适用于单向旋转电机的问题。
图1为所示实施例中的定子铁芯由三个相同的定子铁芯单元构成(图1和图3中具有3段首位连接弧形虚线,任意一段弧形虚线即表征一单元电机的结构范围)。每一定子铁芯单元中沿第一旋转方向依次包括有定子齿部11、定子齿部12和定子齿部13;各定子齿部20的弧面的圆心相对电机中心分别具有一偏心距,且各定子齿部20分别对应的偏心距互不相同。可以理解的是,当电机中定子轭部呈圆环形时,电机中心通常与定子轭部单元的圆心、转子的圆心重叠;而在定子轭部不呈圆环形时,电机中心通常与定子轭部单元的中心、转子的圆心重叠;本说明书以定子轭部呈圆环形为例进行解释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记载的偏心距表征为:各定子齿部的弧面的圆心与电机中心的相对距离大小。且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同一定子铁芯单元中,各定子齿部的弧面的圆心也不一定处于同一直线上。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定子齿部11的偏心距最大a1;定子齿部13的偏心距a3最小,偏心距为0;定子齿部12的偏心距a2介于上述两个定子齿部11和13之间。
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定子铁芯由三个相同的定子铁芯单元构成(同样由三段首位连接的虚线表示);其中,L1、L2和L3分别为一定子铁芯单元中各定子齿部20的第二齿靴23到电机转子铁芯41的最大距离,且L1大于L2;L2大于L3。
参照图1至图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定子铁芯单元包括:
定子轭部单元10;以及
多个定子齿部20,设于所述定子轭部单元10上,每一所述多个定子齿部20自所述定子轭部单元10向所述电机中心延伸,每一所述定子齿部20具有朝向所述电机中心的弧面,所述弧面沿所述定子轭部单元10的周向延伸设置;
每一所述定子齿部20的弧面的圆心相对所述电机中心具有偏心距;在一所述定子铁芯单元中,多个所述定子齿部20的弧面的圆心相对所述电机中心的偏心距互不相同。
本实施例中,定子轭部单元10可为环形硅钢片,或者为弧形硅钢片。多个定子齿部20可均匀间隔设于定子轭部单元10上,并可分别朝向电机中心延伸设置。每一定子齿部20朝向电机中心的一端,即远离定子轭部单元10的一端可呈圆弧形,该圆弧可沿定子轭部单元10自身弧的方向,即定子轭部单元10的周向方向延伸设置。
可理解的是,每一弧面均可认为处于一标准圆上。目前电机中呈左右对称设置的定子齿部20,各定子齿部20距离转子铁芯41外圆的径向距离均相同,相当于各定子齿部20距离定子轭部单元10的距离均相同,即各定子齿部20远离定子轭部单元10一端的弧面与定子轭部单元10自身弧一致,也即定子齿部20的弧面所在圆的圆心与电机中心(定子轭部单元10自身弧所在圆的圆心)相同,此时两者圆的偏心距为零。
而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使每一定子齿部20具有的弧面与定子轭部单元10自身的弧不一致,即使每一定子齿部20具有的弧面呈左右不对称设计,以使每一定子齿部20的弧面所在圆的圆心分别偏移电机中心一预设距离,即使每一定子齿部20的弧面的圆心相对电机中心具有一偏心距。还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通过使每一定子齿部20具有的弧面彼此之间互不相同,来使得各弧面相对电机中心的偏心距也互不相同,也即各弧面到电机中转子铁芯41的距离互不相同。
如此,在电机单方向运行时,由于各定子齿部20的弧面到转子40的距离互不相同,可使每一单元电机中定子齿部20与转子40之间的气隙也互不相同,不同气隙所对应产生的气隙磁场也不同,而不同的气隙磁场之间存在抵消作用,因此可降低每一单元电机中总的气隙磁场,进而可降低电机合成磁场中的谐波含量,从而达到大大降低电机的振动和噪音的效果。
本发明定子铁芯单元通过在定子轭部单元10上设置多个定子齿部20,每一定子齿部20自定子轭部单元10向电机中心延伸,每一定子齿部20具有朝向电机中心的弧面,弧面沿定子轭部单元10的周向延伸设置;且每一定子齿部20的弧面的圆心相对电机中心具有偏心距;在一所述定子铁芯单元中,多个定子齿部20的弧面的圆心相对电机中心的偏心距互不相同。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使定子铁芯单元中各定子齿部20的弧面的圆心相对电机中心的偏心距互不相同,以在电机单方向运行时,使得各不同偏心距的定子齿部20产生的不同气隙磁场可相互抵消,以降低合成磁场中的谐波含量,从而降低了电机的振动和噪音,进而有效解决了单向旋转电机的振动和噪音问题,且本申请克服了现有电机设计中定子铁芯单元结构和定子齿部20结构一定要对称设计的技术偏见,利用不对称结构更为有效的提高了电机运行的稳定性。
参照图1至图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定子齿部20的弧面的圆心相对所述电机中心的偏心距沿第一旋转方向的反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为电机旋转方向。
本实施例中,可将定子铁芯单元所应用电机的旋转方向设置第一旋转方向,并可选取第一旋转方向的反方向作为设置定子铁芯单元中各定子齿部20的参考方向。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将定子铁芯单元中各定子齿部20的偏心距沿第一旋转方向的反方向设置为逐渐增大,以使定子铁芯单元中各定子齿部20与转子40形成的气隙磁场沿电机旋转方向逐渐减小,进而使得不同气隙磁场之间可互相抵消,且可通过多次预先实验来获取各偏心距之间的最佳增大幅度,来将定子铁芯单元中的气隙磁场将至最低,从而可最大程度的降低合成磁场中的谐波含量,以达到将电机振动和噪音降至最低,并显著改善负载转矩波形的效果。
参照图1至图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定子齿部20的弧面的圆心相对所述电机中心的偏心距沿第一旋转方向的反方向,按照固定的距离大小依次增大;
或者,多个所述定子齿部20的弧面的圆心相对所述电机中心的偏心距沿第一旋转方向的反方向,按照距离逐级变化的规律依次增大。
在本实施例中,偏心距沿第一旋转方向的反方向依次增大的方式可分为两种,第一种为按固定的距离间隔依次增大;第二种为按不同的距离间隔依次增大。在此以图1和图2中9槽6极电机的逆时针旋转方向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在图1和图2中,偏心距a3、a2和a3三者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增大,第一种增大方式为:a3与a2的距离差和a2与a1的距离差一致;第二种增大方式为:a3与a2的距离差和a2与a1的距离差不一致。其中,第二种增大方式的距离间隔可以为逐级增大;或者,距离间隔还可以为逐级减小;或者,距离间隔还可为前述的跳跃式变化,在此不做限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定子铁芯单元中各定子齿部20的偏心距还可为按上述两种规律依次减小来实现。如此,第一种方式使得设计人员只需在电机设计阶段,确定一个定子铁芯单元中沿电机旋转方向的反方向上第一个预设距离增大的距离间隔即可,有利于节省设计的时间与批量生产的成本;而第二种方式可在设计和批量制造阶段出现误差时,灵活更改后续定子齿部20的偏心距来实现本发明技术方案。
参照图1至图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定子齿部20具有沿所述定子轭部单元10的周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弧面与所述定子轭部单元10之间的相对位置距离,自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逐渐减少。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和第二端为定子齿部20朝向电机中心的弧面上的两端,第一端和第二端根据第一旋转方向,即电机旋转方向来确定。当第一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时,第一端为定子齿部20弧面上左侧的一端,第二端为定子齿部20弧面上右侧的一端;当第一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时,第一端为定子齿部20弧面上右侧的一端,第二端为定子齿部20弧面上左侧的一端。
在此以第一旋转方向为逆时针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在第一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时,各定子齿部20中第一端到定子轭部单元10之间的相对距离为二者之间的最长距离,各定子齿部20中第二端到定子轭部单元10之间的相对距离为二者之间的最短距离,且第一端和第二端两者之间以弧面连接,因此弧面上任意一点到定子轭部单元10之间的相对距离自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减少。而在第一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时,第一端和第二端在定子齿部20上所处的位置则相反,在此不做赘述。
而对于整个定子铁芯单元而言,每一定子齿部20中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定子轭部单元10之间的相对距离可均不相同,只需满足各定子齿部20的偏心距沿电机旋转方向的反方向逐渐增大即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通过固定所有定子齿部20中第一端或第二端两者中任意一者与定子轭部单元10之间的相对距离,只通过控制所有定子齿部20中另一者与定子轭部单元10之间的相对距离来调节任意定子齿部20的偏心距。本发明通过使每一定子齿部20与定子轭部单元10之间的距离自其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减少,可使每一定子齿部20的弧面的圆心分别与相对电机中心偏移一偏心距。
参照图1至图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定子齿部20包括:
本体21,自所述定子轭部单元10向所述电机中心延伸;以及
第一齿靴22和第二齿靴23,沿所述定子轭部单元10的周向相对设置;
所述本体21朝向所述电机中心的端面以及所述第一齿靴22和第二齿靴23朝向所述电机中心的端面构成所述弧面。
本实施例中,定子齿部20中本体21的一端与定子轭部单元10连接设置,其另一端沿电机中心延伸,以形成突齿结构,且本体21朝向电机中心的端面为一弧面。第一齿靴22和第二齿靴23可分设于定子齿部20远离定子轭部单元10一端的相对两侧上,第一齿靴22可与定子齿部20上第一端所在的侧面连接,第二齿靴23可与定子齿部20上第二端所在的侧面连接,且第一齿靴22和第二齿靴23朝向电机中心的端面也为弧面,并与本体21的弧面共同构成定子齿部20朝向电机中心的弧面。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定子齿部20的本体21上设置第一齿靴22和第二齿靴23,可增大每一定子齿部20与电机转子40的相对面积,使每一定子齿部20产生的气隙磁场更为精准,从而有利于最大程度降低电机合成磁场中的谐波含量、负载振动和噪音,并改善负载转矩波形。
参照图1至图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靴22和第二齿靴23沿第一旋转方向的反方向设置,每一所述定子齿部20的第一齿靴22对应地弧面至所述定子轭部单元10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齿靴23与所述定子轭部单元10之间的距离的最短距离。
本实施例中,在一定子齿部20中,第一齿靴22和第二齿靴23沿第一旋转方向的反方向,可依次分设于定子齿部20本体21的相对两侧,并分别伸入对应的定子槽部30中。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齿靴呈靴状,第一齿靴22对应的弧面上各点,越靠近定子齿部20本体21其与定子轭部单元10之间距离为越短;第二齿靴23对应的弧面上的各点也是如此。而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使第一齿靴22对应地弧面与定子轭部单元10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齿靴23与定子轭部单元10之间的最短距离,可使每一定子齿部20中第一齿靴22比第二齿靴23更为靠近电机转子40,进而可使得多个定子齿部20形成的各气隙磁场沿电机旋转方向逐渐减小,从而有利于降低合成磁场中的谐波含量。
参照图3,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控制一定子铁芯单元中沿第一旋转方向的反方向上,各定子齿部20中第一齿靴22的弧面到定子轭部单元10的最短距离不变,并通过使各定子齿部20中第二齿靴23的弧面到定子轭部单元10之间的最短距离逐渐增加,来实现多个定子齿部20的偏心距沿第一旋转方向的反方向依次增大的效果,即L3大于L2,L2大于L1,L1大于等于第一齿靴22的弧面到定子轭部单元10的最短距离。需要注意的是,第二齿靴23对应的弧面到定子轭部单元10之间的最短距离最大只能增至与第一齿靴22的相同,否则无法与同一定子铁芯单元中其他定子齿部20产生的气隙磁场进行互相抵消。
参照图1至图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定子铁芯单元为一个定子冲片单元,或者由多个定子冲片单元叠压而成。
本实施例中,定子冲片单元可为厚度较厚的大型硅钢片,即定子轭部单元10及多个定子齿部20为一体成型结构。定子冲片单元还可为厚度较薄的小型硅钢片,每一片定子冲片单元均具有定子轭部单元10及多个定子齿部20,多片定子冲片单元可在对齐后,经冲叠压缩以形成一具有一定厚度的定子铁芯单元11。如此设置,有利于提高本发明定子铁芯单元的生产灵活性。
参照图1至图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定子轭部单元10呈弧形设置或者呈环形设置。
本实施例中,在电机中的单元电机数大于1时,定子轭部单元10可呈圆弧形;多个定子轭部单元10可首尾拼接以构成一圆形的定子铁芯。或者,在电机中的单元电机数为时,即该电机只由一个单元电机构成时,该电机中只包括一个为环形的定子轭部单元10,例如:12槽10极的电机。需要注意的是,在定子轭部单元10呈环形设置时,定子轭部单元10和多个定子齿部20为一体成型设置。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将定子轭部单元10设置为弧形或者为环形,以使其可根据实际生产中定子铁芯的具体结构进行灵活调整。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定子铁芯,该定子铁芯包括如上所述的定子铁芯12单元。所述定子铁芯单元的详细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定子铁芯中使用了上述定子铁芯单元,因此,该定子铁芯的实施例包括上述定子铁芯单元全部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机,可应用于电动汽车、风机、油烟机、水泵或压缩机中。所述电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的详细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定子铁芯中使用了上述定子铁芯,因此,该定子铁芯的实施例包括上述定子铁芯全部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定子铁芯中的各定子齿部20上可绕设有绕组线圈,以使每一定子齿部20上形成一定子绕组。各绕组线圈可在电机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按一定的通电逻辑分别流过三相交流电流,各绕组线圈用于在流过三相交流电流时,在电机内形成磁场,以驱动电机中的转动组件,例如转子40转动。
参照图1至图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还包括转子40,所述转子40设于所述定子铁芯内;
或者,所述转子40围设在所述定子铁芯外侧。
本实施例中,转子40可由转子40冲片冲叠压缩而成。在转子40设于定子铁芯内时,转子40可为一近圆柱体,转子40的中心沿其轴线方向可设有一贯穿转子40的轴孔,轴孔用于安装转轴;转子40用于在自身被定子铁芯产生的磁场驱动时,带动转轴同步转动。或者,转子40还可设于定子铁芯外侧,围设于定子铁芯的外侧,以与定子铁芯形成外转子40电机。如此,本发明通过将转子40与前述定子铁芯配合,可在降低电机振动和噪音,以及改善负载转矩波形的效果前提下,进一步提高电机转子40工况的稳定性。
参照图5,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机为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时,所述转子40包括:
转子铁芯41;
安装槽,设于所述转子铁芯41上;
永磁体42,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永磁体42与所述转子铁芯41同步转动。
图5为本发明电机为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时,一电机实施例中转子铁芯41和永磁体42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安装槽可为直槽结构,安装槽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此不做限定。多个安装槽可均匀分设于转子铁芯41的多个方向上,每一安装槽可用于以胶粘的方式安装一块永磁体42。多个安装槽优选为两两一形成“V”字形结构,“V”字形结构可与转子铁芯41的外圆边缘形成磁隔桥,有利于提高磁力线的饱和度。可以理解的是,在转子铁芯41转动时,永磁体42与转子铁芯41的转动相同步。如此设置,可使本发明应用于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以得到电机振动和噪音更低,以及负载转矩波形的效果更好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参照图4,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机为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时,所述转子40包括:
转子铁芯41;
永磁体42,设于所述转子铁芯41朝向所述定子铁芯的壁面上。
图4为本发明电机为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时,一电机实施例中转子铁芯41和永磁体42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永磁体42设于转子铁芯41的外周壁上,外周壁上即转子铁芯41朝向定子铁芯的壁面。如此,可使本发明应用于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以得到电机振动和噪音更低,以及负载转矩波形的效果更好的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详细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电机中使用了上述电机,因此,该电机的实施例包括上述电机全部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定子铁芯单元,用于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心单元包括:
定子轭部单元;以及
多个定子齿部,设于所述定子轭部单元上,每一所述多个定子齿部自所述定子轭部单元向所述电机中心延伸,每一所述定子齿部具有朝向所述电机中心的弧面,所述弧面沿所述定子轭部单元的周向延伸设置;
每一所述定子齿部的弧面的圆心相对所述电机中心具有偏心距;在一所述定子铁芯单元中,多个所述定子齿部的弧面的圆心相对所述电机中心的偏心距互不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铁芯单元,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定子齿部的弧面的圆心相对所述电机中心的偏心距沿第一旋转方向的反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为电机旋转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铁芯单元,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定子齿部的弧面的圆心相对所述电机中心的偏心距沿第一旋转方向的反方向,按照固定的距离大小依次增大;
或者,多个所述定子齿部的弧面的圆心相对所述电机中心的偏心距沿第一旋转方向的反方向,按照距离逐级变化的规律依次增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铁芯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定子齿部具有沿所述定子轭部单元的周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弧面与所述定子轭部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距离,自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逐渐减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铁芯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定子齿部包括:
本体,自所述定子轭部单元向所述电机中心延伸;以及
第一齿靴和第二齿靴,沿所述定子轭部单元的周向相对设置;
所述本体朝向所述电机中心的端面以及所述第一齿靴和第二齿靴朝向所述电机中心的端面构成所述弧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铁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靴和第二齿靴沿第一旋转方向的反方向设置,每一所述定子齿部的第一齿靴对应地弧面至所述定子轭部单元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齿靴与所述定子轭部单元之间的最短距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铁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单元为一个定子冲片单元,或者由多个定子冲片单元叠压而成。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定子铁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轭部单元呈弧形设置或者呈环形设置。
9.一种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定子铁芯单元。
10.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子铁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还包括转子,所述转子设于所述定子铁芯内;
或者,所述转子围设在所述定子铁芯外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机为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时,所述转子包括:
转子铁芯;
安装槽,设于所述转子铁芯上;
永磁体,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永磁体与所述转子铁芯同步转动。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机为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时,所述转子包括:
转子铁芯;
永磁体,设于所述转子铁芯朝向所述定子铁芯的壁面上。
14.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0-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
CN202110417467.6A 2021-04-16 2021-04-16 定子铁芯单元、定子铁芯、电机及压缩机 Pending CN1152248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17467.6A CN115224823A (zh) 2021-04-16 2021-04-16 定子铁芯单元、定子铁芯、电机及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17467.6A CN115224823A (zh) 2021-04-16 2021-04-16 定子铁芯单元、定子铁芯、电机及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24823A true CN115224823A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05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17467.6A Pending CN115224823A (zh) 2021-04-16 2021-04-16 定子铁芯单元、定子铁芯、电机及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2482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22595B2 (ja) 電動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EP3323187B1 (en) Combination structure between stator and rotor in a brushless motor
US20070200447A1 (en) Permanent magnet embedment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motor for car air conditioner, and enclosed electric compressor
CN109565195B (zh) 换向极型转子、电动机以及空调机
JP2003116236A (ja) 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
JP6545393B2 (ja) コンシクエントポール型の回転子、電動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5128928B2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3616338B2 (ja) 電動機の回転子
JP3953242B2 (ja) 薄型大径回転電機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エレベータ
US20080231140A1 (en) Electric machine having claw pole stator
JP5061576B2 (ja)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モー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圧縮機
JP7428517B2 (ja) 電気機械のためのスプリットステータ本体
JP2001128395A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圧縮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CN214506685U (zh) 定子铁芯单元、定子铁芯、电机及压缩机
CN115224823A (zh) 定子铁芯单元、定子铁芯、电机及压缩机
CN114069924A (zh) 转子结构、电机和电器设备
KR102180354B1 (ko) 차량 공조 장치의 압축기를 위한 영구 자석-동기 전동기
CN214506686U (zh) 定子铁芯单元、定子铁芯、电机及压缩机
JP2020162347A (ja) モータ及び圧縮機
CN113437813B (zh) 定子冲片及具有该定子冲片的定子、电机和空调风机
US11984763B2 (en) Electric machines having a radially embedded permanent magnet rotor and methods thereof
EP4152568A1 (en) Rotor and electric motor
JP2020162348A (ja) 圧縮機
CN113162262A (zh) 定子铁芯单元、定子铁芯、电机及压缩机
CN113472168B (zh) 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