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18340A - 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屏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屏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18340A
CN115218340A CN202211141301.7A CN202211141301A CN115218340A CN 115218340 A CN115218340 A CN 115218340A CN 202211141301 A CN202211141301 A CN 202211141301A CN 115218340 A CN115218340 A CN 1152183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frame
door frame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413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18340B (zh
Inventor
赵春峰
田卫国
张华勇
赵琳琳
祁丛林
徐皓
张哲贇
吴婉
韦海峰
罗德峰
权派
董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ixth Bureau South China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ixth Bureau South China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ixth Bureau South China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ixth Bureau South China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4130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183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18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83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183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83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9/00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e.g. air curta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17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wet filtering
    • F24F8/133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wet filtering by direct contact with liquid, e.g. with sprayed liqu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Using Liquids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尘屏蔽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屏蔽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屏蔽粉尘、同时可以避免工作人员进出时携带粉尘对粉尘屏蔽彻底的建筑施工用粉尘屏蔽装置,包括有底部框、排水管和阀门等;所述底部框上部开有四个透气孔,所述底部框下部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阀门。外界的工作人员准备进入建筑物的休息区域内时会先与外侧空气幕墙接触,工作人员随之会挡住外侧空气流动,使得外侧空气幕墙存在部分间隙,粉尘从而穿过外侧空气幕墙进入门框内,由于内侧空气幕墙此时处于完好地状态,粉尘无法穿过内侧空气幕墙进入休息区域内,通过两层空气幕墙的有效配合,有效地屏蔽粉尘。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屏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尘屏蔽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屏蔽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工作人员长时间地吸入过多的粉尘容易患上尘肺病,因此需要通过粉尘屏蔽装置给工作人员营造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让建筑工地产生的粉尘不会流入工作人员的休息区域,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区域。
现有的建筑施工粉尘屏蔽的方式通过风幕机吹出气流,形成一个空气幕墙,对粉尘进行隔离,然后工作人员也方便通过空气幕墙进出,但是建筑施工的区域粉尘很多,现有的风幕机存在粉尘屏蔽不够充分的问题,另外工作人员进出时会扰乱空气幕墙,部分粉尘会随着工作人员进入休息区域,造成粉尘屏蔽不够彻底,而且工作人员在施工区域工作衣服上容易携带很多粉尘,容易携带到休息区域,对休息区域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以解决现有风幕机对粉尘屏蔽不够充分和工作人员进出时会扰乱空气幕墙造成粉尘屏蔽不够彻底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屏蔽粉尘、同时可以避免工作人员进出时携带粉尘对粉尘屏蔽彻底的建筑施工用粉尘屏蔽装置。
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屏蔽装置,包括有底部框、排水管、阀门、网板、门框、粉尘屏蔽部件和加湿部件,所述底部框上部开有四个透气孔,所述底部框下部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阀门,所述底部框内壁上部固接有网板,所述底部框顶部固接有门框,所述门框上设有粉尘屏蔽部件,所述门框上设有加湿部件,所述加湿部件与粉尘屏蔽部件连接。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粉尘屏蔽部件包括有泵壳体、过滤网架、叶轮、皮带轮、带齿皮带、伺服电机、驱动齿轮和集气罩,所述门框顶部安装有两个泵壳体,所述泵壳体两侧均安装有过滤网架,相近两个所述过滤网架上共同转动式连接有叶轮,所述叶轮两端均固接有皮带轮,同一侧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共同绕接有带齿皮带,所述门框顶部固接有一对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带齿皮带啮合,所述底部框内上部固接有一对集气罩,所述集气罩位于泵壳体正下方。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加湿部件包括有转动管、雾化喷头、支板和供水管,所述门框顶部转动式连接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底端连通有雾化喷头,所述门框顶部安装有支板,所述支板上部设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与转动管滑动式连接。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粉尘吹离部件,所述门框上设有粉尘吹离部件,粉尘吹离部件包括有连接板、支杆、开槽杆、大齿轮、长杆、喷气架、集气架、输气软管和竖杆,所述门框顶部滑动式连接有一对支杆,两个所述支杆顶端共同固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固接有开槽杆,所述门框一侧上部转动式连接有大齿轮,所述大齿轮与其中一驱动齿轮啮合,所述大齿轮一侧固接有长杆,所述长杆与开槽杆滑动式连接,所述支杆底部转动式连接有竖杆,所述喷气架安装于竖杆底端,所述集气罩上连通有集气架,所述集气架连通有输气软管,所述输气软管与喷气架连通。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调节部件,所述门框内上部设有调节部件,调节部件包括有从动板、扭力弹簧一、推动块一和推动块二,所述竖杆下部固接有从动板,所述从动板与支杆之间连接有扭力弹簧一,所述门框内壁上部固接有一对推动块一,所述门框内壁上部固接有一对推动块二,所述推动块一位于推动块二上方,所述从动板位于推动块一上方。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从动盘、扭力弹簧二和斜面板,所述转动管上部设有从动盘,所述从动盘与门框顶部之间连接有扭力弹簧二,所述斜面板安装于连接板中部,所述斜面板位于从动盘上方。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斜面导流板,所述泵壳体内下部固接有所述斜面导流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一、泵壳体排出的强大气流形成了空气幕墙,外界的工作人员准备进入建筑物的休息区域内时会先与外侧空气幕墙接触,工作人员随之会挡住外侧空气流动,使得外侧空气幕墙存在部分间隙,粉尘从而穿过外侧空气幕墙进入门框内,由于内侧空气幕墙此时处于完好地状态,粉尘无法穿过内侧空气幕墙进入休息区域内,通过两层空气幕墙的有效配合,有效地屏蔽粉尘。
二、工作人员站在网板顶部,喷气架往复摆动喷出的空气可以充分地将工作人员衣服上的粉尘吹落,工作人员再通过内侧空气幕墙,这样能够减少工作人员身上的粉尘,工作人员不会将粉尘带入休息区域内,进而可以更好地屏蔽粉尘。
三、通过让雾化喷头往复转动,雾化喷头可以更均匀地向门框内喷射水雾,便于更加充分地将两个空气幕墙之间的粉尘消除,这样可以彻底地屏蔽粉尘。
四、泵壳体内下方的斜面导流板用于对空气进行导流,使得高速气流朝泵壳体下方开口的一侧排出,提高了空气的压缩量,从而提高了空气幕墙的阻力,这样能够更加容易地将粉尘阻隔在外界,可以更充分地屏蔽粉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A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粉尘屏蔽部件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四种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B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第四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第五种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斜面导流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第三种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底部框,111、透气孔,101、排水管,102、阀门,21、网板,22、门框,3、粉尘屏蔽部件,31、泵壳体,311、过滤网架,32、叶轮,33、皮带轮,34、带齿皮带,35、伺服电机,36、驱动齿轮,37、集气罩,4、加湿部件,41、转动管,42、雾化喷头,43、支板,44、供水管,5、粉尘吹离部件,51、连接板,52、支杆,521、开槽杆,522、大齿轮,523、长杆,53、喷气架,54、集气架,55、输气软管,56、竖杆,6、调节部件,61、从动板,62、扭力弹簧一,63、推动块一,64、推动块二,71、从动盘,72、扭力弹簧二,73、斜面板,8、斜面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实施例1
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屏蔽装置,如图1-图8所示,包括有底部框1、排水管101、阀门102、网板21、门框22、粉尘屏蔽部件3和加湿部件4,所述底部框1上部开有四个透气孔111,所述透气孔111用于将向下流动的空气排出至外界,所述底部框1下部连通有排水管101,所述透气孔111位于排水管101上方,所述排水管101上安装有阀门102,所述底部框1内壁上部通过螺栓固接有网板21,所述网板21位于透气孔111上方,所述底部框1顶部焊接有门框22,所述门框22上设有粉尘屏蔽部件3,所述粉尘屏蔽部件3用于屏蔽外界的粉尘进入休息区域,所述门框22上设有加湿部件4,所述加湿部件4与粉尘屏蔽部件3连接,所述加湿部件4用于辅助门框22内的粉尘掉入底部框1内的水中。
粉尘屏蔽部件3包括有泵壳体31、过滤网架311、叶轮32、皮带轮33、带齿皮带34、伺服电机35、驱动齿轮36和集气罩37,所述门框22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两个泵壳体31,所述泵壳体31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过滤网架311,所述过滤网架311用于过滤粉尘,相近两个所述过滤网架311上通过轴承共同转动式连接有叶轮32,所述叶轮32两端均固接有皮带轮33,同一侧两个所述皮带轮33之间共同绕接有带齿皮带34,所述门框22顶部通过螺栓固接有一对伺服电机35,所述伺服电机35的输出轴通过平键连接有驱动齿轮36,所述驱动齿轮36与带齿皮带34啮合,所述底部框1内上部通过螺栓固接有一对集气罩37,所述集气罩37位于泵壳体31正下方。
加湿部件4包括有转动管41、雾化喷头42、支板43和供水管44,所述门框22顶部转动式连接有转动管41,所述转动管41底端连通有雾化喷头42,所述雾化喷头42用于喷射水雾,所述门框22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板43,所述支板43上部设有供水管44,所述供水管44与转动管41滑动式连接。
在建筑物的休息区域入口处安装本装置,底部框1内装有适量的水,供水管44连通水源,水依次通过供水管44、转动管41后流入雾化喷头42内,雾化喷头42随即喷出水雾,然后操作人员启动伺服电机35运作,伺服电机35的输出轴带动驱动齿轮36转动,驱动齿轮36从而带动带齿皮带34转动,转动的带齿皮带34随之带动两个皮带轮33及叶轮32转动,叶轮32将外界的空气通过过滤网架311后抽入泵壳体31内,过滤网架311用于将空气中的粉尘挡住,避免粉尘进入泵壳体31内,随后泵壳体31内的空气在叶轮32的推动下向下排出,向下流动的空气最终流入集气罩37内,向下流动的空气最终通过底部框1的透气孔111排出至外界。泵壳体31排出的强大气流形成了“空气幕墙”,外界的工作人员准备进入休息区域内时会先与外侧空气幕墙接触,工作人员随之会接触外侧空气流动,使得外侧空气幕墙存在部分间隙,空气中的粉尘会穿过外侧空气幕墙进入门框22内,由于内侧空气幕墙此时处于完好地状态,粉尘无法穿过内侧空气幕墙进入休息区域内,水雾可以与粉尘颗粒相结合并凝聚成团,最后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到网板21下方的水中,这样能够消除两个空气幕墙之间的粉尘,人员穿过内侧空气幕墙时避免粉尘进入休息区域内,这样更好地将粉尘进行屏蔽。
如果底部框1内的水不足,工作人员通过网板21两侧的开口向底部框1内注入新的水,如果需要排出底部框1内的水,工作人员打开阀门102,随后底部框1内的水便通过排水管101排出,接着工作人员可以对底部框1进行冲洗作业,底部框1内的水全部排出并清洁完毕后,工作人员关闭阀门102。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9和图10所示,还包括有粉尘吹离部件5,所述门框22上设有粉尘吹离部件5,粉尘吹离部件5包括有连接板51、支杆52、开槽杆521、大齿轮522、长杆523、喷气架53、集气架54、输气软管55和竖杆56,所述门框22顶部滑动式连接有一对支杆52,两个所述支杆52顶端共同焊接有连接板51,所述连接板51远离阀门102一侧通过螺栓固接有开槽杆521,所述门框22远离阀门102一侧上部通过轴承转动式连接有大齿轮522,所述大齿轮522与远离阀门102的驱动齿轮36啮合,所述大齿轮522远离阀门102一侧焊接有长杆523,所述长杆523与开槽杆521滑动式连接,所述支杆52底部通过轴承转动式连接有竖杆56,所述喷气架53安装于竖杆56底端,所述喷气架53用于喷出空气将工作人员衣服表面的粉尘吹落,所述集气罩37上连通有集气架54,所述集气架54用于收集集气罩37内的部分空气,所述集气架54连通有输气软管55,所述输气软管55与喷气架53连通。
其中一驱动齿轮36转动会带动大齿轮522及长杆523转动,长杆523转动带动开槽杆521、连接板51、支杆52、竖杆56及喷气架53上下往复运动,集气罩37内的部分空气流入集气架54内,随后集气架54内的空气通过输气软管55输送至喷气架53内,喷气架53最终将空气排出,工作人员站在网板21顶部,喷气架53喷出的空气可以将工作人员衣服上的粉尘吹落,工作人员再通过内侧空气幕墙,这样能够减少工作人员身上的粉尘,工作人员不会将粉尘带入休息区域内,进而可以更好地屏蔽粉尘。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11和图12所示,还包括有调节部件6,所述门框22内上部设有调节部件6,调节部件6包括有从动板61、扭力弹簧一62、推动块一63和推动块二64,所述竖杆56下部焊接有从动板61,所述从动板61与支杆52之间连接有扭力弹簧一62,所述门框22内壁上部焊接有一对推动块一63,两个所述推动块一63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门框22内壁上部焊接有一对推动块二64,两个所述推动块二64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推动块一63位于推动块二64上方,所述从动板61位于推动块一63上方,所述推动块一63用于推动从动板61及竖杆56上的喷气架53摆动,所述推动块二64用于推动从动板61及竖杆56上的喷气架53摆动。
竖杆56上下往复移动会带动从动板61上下往复移动,从动板61向下运动首先与推动块一63接触,推动块一63使得从动板61及竖杆56上的喷气架53朝一侧摆动,扭力弹簧一62被扭,随后从动板61移动到推动块一63下方与推动块一63分离,扭力弹簧一62带动从动板61及竖杆56上的喷气架53摆正;从动板61继续向下运动至与推动块二64接触,推动块二64使得从动板61及竖杆56上的喷气架53朝另一侧摆动,扭力弹簧一62被扭,然后从动板61向上移动带动竖杆56上的喷气架53向上移动,随后从动板61与推动块二64分离,扭力弹簧一62带动从动板61及竖杆56上的喷气架53摆正,从动板61继续向上移动至推动块一63上方直至复位。喷气架53往复摆动可以充分地将工作人员衣服上的粉尘吹落,进一步地减少工作人员身上的粉尘,增强了粉尘屏蔽的能力。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之上,如图13所示,还包括有从动盘71、扭力弹簧二72和斜面板73,所述转动管41上部焊接有从动盘71,所述从动盘71与门框22顶部之间连接有扭力弹簧二72,所述从动盘71位于雾化喷头42上方,所述斜面板73焊接于连接板51中部,所述斜面板73位于从动盘71上方,所述斜面板73用于推动从动盘71顺转一定的角度。
连接板51上下往复运动带动斜面板73一同运动,斜面板73向下推动从动盘71及转动管41上的雾化喷头42顺转一定的角度,扭力弹簧二72被压缩;斜面板73向上运动,扭力弹簧二72带动从动盘71及转动管41上的雾化喷头42逆转复位,通过让雾化喷头42往复转动,雾化喷头42可以更均匀地向门框22内喷射水雾,便于更加充分地将两个空气幕墙之间的粉尘消除,可以彻底地屏蔽粉尘。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之上,如图14-图16所示,还包括有斜面导流板8,所述泵壳体31下部焊接有所述斜面导流板8,所述斜面导流板8位于泵壳体31内部,所述斜面导流板8用于对空气进行导流,使得高速气流朝泵壳体31下方开口的一侧排出,提高了空气的压缩量,从而提高了空气幕墙的阻力,所述斜面导流板8位于集气罩上方。
泵壳体31将高速气流向下排出时,泵壳体31内下方的斜面导流板8用于对空气进行导流,使得高速气流朝泵壳体31下方开口的一侧排出,提高了空气的压缩量,从而提高了空气幕墙的阻力,这样能够更加容易地将粉尘阻隔在外界,可以更充分地屏蔽粉尘。
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屏蔽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底部框(1)、排水管(101)、阀门(102)、网板(21)、门框(22)、粉尘屏蔽部件(3)和加湿部件(4),所述底部框(1)上部开有四个透气孔(111),所述底部框(1)下部连通有排水管(101),所述排水管(101)上安装有阀门(102),所述底部框(1)内壁上部固接有网板(21),所述底部框(1)顶部固接有门框(22),所述门框(22)上设有粉尘屏蔽部件(3),所述门框(22)上设有加湿部件(4),所述加湿部件(4)与粉尘屏蔽部件(3)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屏蔽装置,其特征是,粉尘屏蔽部件(3)包括有泵壳体(31)、过滤网架(311)、叶轮(32)、皮带轮(33)、带齿皮带(34)、伺服电机(35)、驱动齿轮(36)和集气罩(37),所述门框(22)顶部安装有两个泵壳体(31),所述泵壳体(31)两侧均安装有过滤网架(311),相近两个所述过滤网架(311)之间转动式连接有叶轮(32),所述叶轮(32)两端均固接有皮带轮(33),同一侧两个所述皮带轮(33)之间共同绕接有带齿皮带(34),所述门框(22)顶部固接有一对伺服电机(35),所述伺服电机(35)的输出轴固接有驱动齿轮(36),所述驱动齿轮(36)与带齿皮带(34)啮合,所述底部框(1)内上部固接有一对集气罩(37),所述集气罩(37)位于泵壳体(31)正下方。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屏蔽装置,其特征是,加湿部件(4)包括有转动管(41)、雾化喷头(42)、支板(43)和供水管(44),所述门框(22)顶部转动式连接有转动管(41),所述转动管(41)底端连通有雾化喷头(42),所述门框(22)顶部安装有支板(43),所述支板(43)上部设有供水管(44),所述供水管(44)与转动管(41)滑动式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屏蔽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粉尘吹离部件(5),所述门框(22)上设有粉尘吹离部件(5),粉尘吹离部件(5)包括有连接板(51)、支杆(52)、开槽杆(521)、大齿轮(522)、长杆(523)、喷气架(53)、集气架(54)、输气软管(55)和竖杆(56),所述门框(22)顶部滑动式连接有一对支杆(52),两个所述支杆(52)顶端共同固接有连接板(51),所述连接板(51)一侧固接有开槽杆(521),所述门框(22)一侧上部转动式连接有大齿轮(522),所述大齿轮(522)与其中一驱动齿轮(36)啮合,所述大齿轮(522)一侧固接有长杆(523),所述长杆(523)与开槽杆(521)滑动式连接,所述支杆(52)底部转动式连接有竖杆(56),所述喷气架(53)安装于竖杆(56)底端,所述集气罩(37)上连通有集气架(54),所述集气架(54)连通有输气软管(55),所述输气软管(55)与喷气架(53)连通。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屏蔽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调节部件(6),所述门框(22)内上部设有调节部件(6),调节部件(6)包括有从动板(61)、扭力弹簧一(62)、推动块一(63)和推动块二(64),所述竖杆(56)下部固接有从动板(61),所述从动板(61)与支杆(52)之间连接有扭力弹簧一(62),所述门框(22)内壁上部固接有一对推动块一(63),所述门框(22)内壁上部固接有一对推动块二(64),所述推动块一(63)位于推动块二(64)上方,所述从动板(61)位于推动块一(63)上方。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屏蔽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从动盘(71)、扭力弹簧二(72)和斜面板(73),所述转动管(41)上部设有从动盘(71),所述从动盘(71)与门框(22)顶部之间连接有扭力弹簧二(72),所述斜面板(73)安装于连接板(51)中部,所述斜面板(73)位于从动盘(71)上方。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屏蔽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斜面导流板(8),所述泵壳体(31)内下部固接有所述斜面导流板(8)。
CN202211141301.7A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屏蔽装置 Active CN1152183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41301.7A CN115218340B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屏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41301.7A CN115218340B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屏蔽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8340A true CN115218340A (zh) 2022-10-21
CN115218340B CN115218340B (zh) 2022-12-20

Family

ID=83617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41301.7A Active CN115218340B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屏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1834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55435A (ja) * 1998-08-06 2000-02-25 Hitachi Plant Eng & Constr Co Ltd 工場建屋の排気装置
CN104175227A (zh) * 2014-08-20 2014-12-03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下抽风式铸件清理除尘装置
CN105498401A (zh) * 2016-01-15 2016-04-20 秦皇岛首创思泰意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幕抑尘装置
CN111250503A (zh) * 2020-03-16 2020-06-09 易元进 一种双向抽风式除尘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55435A (ja) * 1998-08-06 2000-02-25 Hitachi Plant Eng & Constr Co Ltd 工場建屋の排気装置
CN104175227A (zh) * 2014-08-20 2014-12-03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下抽风式铸件清理除尘装置
CN105498401A (zh) * 2016-01-15 2016-04-20 秦皇岛首创思泰意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幕抑尘装置
CN111250503A (zh) * 2020-03-16 2020-06-09 易元进 一种双向抽风式除尘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8340B (zh) 2022-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672192U (zh) 一种煤矿采煤掘进用喷雾降尘装置
CN112791548A (zh) 一种机电工程车间环保除尘装置
CN111786511A (zh) 一种空气悬浮离心风机的电机冷却结构
CN115218340B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粉尘屏蔽装置
CN211026871U (zh) 一种喷泉水过滤装置
CN219050794U (zh) 一种环保除尘柜
CN109529487A (zh) 一种工业烟气的除尘方法
CN215352656U (zh) 一种建筑施工高效节能防扬尘装置
CN116474476A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环保型吸风式抑尘装置
CN212039676U (zh) 一种空气及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CN213101394U (zh) 一种煤场除尘环保设备
CN212999119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纺织机纺织尘收集装置
CN212757865U (zh) 一种涂装废气清理设备
CN211384342U (zh) 建筑施工两档除尘喷雾车
CN109999593B (zh) 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除尘装置
CN209195472U (zh) 一种用于掘进机地下施工的喷淋降尘装置
CN210252695U (zh) 一种湿式电除尘器流量可调节集流器
CN209378695U (zh) 一种剖幅机的除毛屑装置
CN208943729U (zh) 一种防治建筑工地扬尘的净化装置
CN215462939U (zh) 一种除尘效率高的湿式除尘器
CN220758502U (zh) 一种用于废气处理的废气喷淋塔设备
CN215997876U (zh) 一种纺织加工用可视化控制的除尘机构
CN215881057U (zh) 一种灭火器瓶体自动焊接设备
CN218835342U (zh) 一种山楂条加工用洗框机
CN110102126A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节能型雾炮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