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17583B - 冷却系统、汽车及冷却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冷却系统、汽车及冷却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17583B
CN115217583B CN202210738341.3A CN202210738341A CN115217583B CN 115217583 B CN115217583 B CN 115217583B CN 202210738341 A CN202210738341 A CN 202210738341A CN 115217583 B CN115217583 B CN 1152175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preset
guide plate
cooling system
pip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3834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17583A (zh
Inventor
段加全
李莹
宫艳峰
李显
王振喜
张连方
宋志平
任凤涛
刘耀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73834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175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17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75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175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75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 F01N3/05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air, e.g. by mixing exhaust with air
    • F01N3/055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air, e.g. by mixing exhaust with air without contact between air and exhaust ga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1/00Monitoring or diagnostic devices for exhaust-gas treatment apparatus, e.g. for catalytic activity
    • F01N11/002Monitoring or diagnostic devices for exhaust-gas treatment apparatus, e.g. for catalytic activity the diagnostic devices measuring or estimating temperature or pressure in, or downstream of the exhaust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9/00Electrical control of exhaust gas treating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汽车及冷却控制方法,冷却系统包括导流板,导流板可活动地设置在预设排气管段的一侧,以使导流板具有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当导流板处于打开状态时,气流在导流板的导流作用下吹向预设排气管段和/或排气后处理器;控制单元还包括与温度检测模块通讯连接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的排气温度来控制导流板打开或闭合、以及控制导流板的打开角度;其中,导流板的打开角度为导流板的板面与预设排气管段的轴向之间的夹角。通过设置本申请的冷却系统,以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浓混合气不完全燃烧来抑制排气温度过高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抑制排气温度的方法会造成排放的尾气不环保的问题。

Description

冷却系统、汽车及冷却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却系统、汽车及冷却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日趋严格的燃油经济性目标,正在不断创新开发高效率的汽车动力系统。
随着高效率汽车动力系统的发展,出现了混动发动机、稀燃发动机等高热效率发动机,这些高热效率发动机在带来高效率的同时也造成了较高的排气温度;发动机的排气管上的排气后处理器需要在合适的温度下工作才能发挥高转化效率,而排气后处理器的合适的工作温度通常低于排气温度,故如果不对较高的排气温度进行降温处理,较高的排气温度会对排气后处理器的工作造成影响,进而对排气后处理器的转化效率造成影响。
因此,需要对排气温度进行降温处理。现有的抑制发动机排气温度的方法是在发动机高速大负荷运行时对其燃烧的混合气进行加浓,用浓混合气的不完全燃烧来抑制排气温度过高;但这种抑制方法会带来比较严重的排放问题,即造成排放的尾气不环保。
可见,现有的抑制排气温度的方法会造成排放的尾气不环保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系统、汽车及冷却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抑制排气温度的方法会造成排放的尾气不环保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其应用于汽车中,汽车包括发动机、排气后处理器和控制单元,发动机的排气总管位于汽车的底板的下方,排气后处理器设置在排气总管上,排气总管的位于排气后处理器上游的管段为预设排气管段;控制单元包括用于实时检测排气后处理器的进口端处的排气温度的温度检测模块;冷却系统包括:导流板,导流板可活动地设置在预设排气管段的一侧,以使导流板具有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当导流板处于打开状态时,气流在导流板的导流作用下吹向预设排气管段和/或排气后处理器;控制单元还包括与温度检测模块通讯连接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的排气温度来控制导流板打开或闭合、以及控制导流板的打开角度;其中,导流板的打开角度为导流板的板面与预设排气管段的轴向之间的夹角。
进一步地,冷却系统还包括冷却部件,冷却部件具有出风口,冷却部件的出风口朝向预设排气管段和/或排气后处理器设置;冷却部件与控制模块通讯连接,以使控制模块根据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的排气温度来控制冷却部件的启动或停动、以及控制冷却部件的实时出风量。
进一步地,冷却系统还包括:支撑部,导流板可活动地设置在支撑部上;支撑部具有容纳槽,容纳槽用于容纳处于闭合状态的导流板;其中,支撑部为支架,支架用于与汽车的车体连接;或者支撑部为汽车的底板。
进一步地,冷却系统包括一个导流单元,导流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导流板;支撑部为一个,该导流单元的导流板设置在该支撑部上;该支撑部位于预设排气管段的一侧;或者冷却系统包括多个导流单元,各个导流单元均包括至少一个导流板;支撑部为多个,多个导流单元与多个支撑部一一对应地设置,以使各个导流单元的导流板均设置在相应的支撑部上;多个支撑部绕预设排气管段的周向依次分布。
进一步地,当支撑部上设置有多个导流板时,支撑部具有多个容纳槽,支撑部上的多个导流板与多个容纳槽一一对应地设置;和/或支撑部上的多个导流板分成多个导流组,多个导流组沿预设排气管段的轴向间隔分布;各个导流组包括一个导流板或沿与预设排气管段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导流板。
进一步地,导流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流槽,导流槽具有进风端和出风端;当导流板处于打开状态时,导流槽的出风端朝向预设排气管段和/或排气后处理器设置;和/或导流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
进一步地,沿预设排气管段的轴向,冷却部件位于预设排气管段的远离排气后处理器的一侧;和/或冷却部件为风扇;或者冷却部件包括风扇和导流风管,导流风管的两个管口分别为进风管口和出风管口,进风管口与风扇的出风侧连通,出风管口形成冷却部件的出风口。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上述的冷却系统,汽车的预设排气管段上设置有散热翅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冷却控制方法,其适用于上述的冷却系统,冷却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汽车的排气后处理器的进口端处的实时排气温度;比较排气后处理器的进口端处的实时排气温度与第一临界温度的大小;当排气后处理器的进口端处的实时排气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临界温度时,控制冷却系统的导流板打开。
进一步地,冷却控制方法还包括:使导流板的打开角度为预设角度,并使导流板以预设角度保持预设时间段;其中,当导流板的打开角度为预设角度时,通过导流板引向汽车的预设排气管段和/或排气后处理器的风量为最大风量;比较排气后处理器的进口端处的实时排气温度与第二临界温度的大小;当排气后处理器的进口端处的实时排气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临界温度时,控制冷却系统的冷却部件启动;其中,第二临界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临界温度。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汽车包括发动机和排气后处理器,发动机的排气总管位于汽车的底板的下方,排气后处理器设置在排气总管上,以对排气总管内的排气进行处理后再排放出去;沿排气总管内的气体排出方向,排气总管的位于排气后处理器上游的管段为预设排气管段;冷却系统包括导流板和控制单元,导流板可活动地设置在预设排气管段的一侧,以使导流板具有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当导流板处于打开状态时,气流在导流板的导流作用下吹向预设排气管段和/或排气后处理器;控制单元包括相互通讯连接的温度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温度检测模块用于实时检测排气后处理器的进口端处的排气温度,控制模块根据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的排气后处理器的进口端处的排气温度来控制导流板打开或闭合、以及控制导流板的打开角度。
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必然会形成风,此时如果使导流板处于打开状态,则气流会在导流板的导流作用下吹向预设排气管段和/或排气后处理器,即在导流板的导流作用下将风引向预设排气管段和/或排气后处理器,以对预设排气管段内排气的温度和排气后处理器进行降温;通过对预设排气管段内排气的温度进行降温,以避免从预设排气管段内流出的温度较高的排气进入排气后处理器内并造成排气后处理器的温度较高,进而避免排气后处理器的温度较高;通过对排气后处理器进行直接降温,以使排气后处理器的自身温度降低;这样,可以使排气后处理器在合适且较低的自身温度下进行排气处理工作,从而保证排气后处理器的较高的转化效率。通过设置本申请的冷却系统,以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浓混合气不完全燃烧来抑制排气温度过高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抑制排气温度的方法会造成排放的尾气不环保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冷却部件为风扇;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冷却部件包括风扇和导流风管;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冷却系统的支撑部和设置在其上的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支撑部为汽车的底板,导流板处于闭合状态;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冷却系统的支撑部和设置在其上的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支撑部为支架,导流板处于打开状态;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冷却系统的导流板及其上的导流槽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冷却部件;11、风扇;12、导流风管;20、导流板;21、导流槽;30、支撑部;31、容纳槽;32、支架;60、控制单元;
200、发动机;201、排气总管;2011、预设排气管段;202、排气歧管;220、底板;230、排气后处理器;240、废气涡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请参考图1至图5,该冷却系统应用于汽车中,汽车包括发动机200和排气后处理器230,发动机200的排气总管201位于汽车的底板220的下方,排气后处理器230设置在排气总管201上,以对排气总管201内的排气进行处理后再排放出去;沿排气总管201内的气体排出方向,排气总管201的位于排气后处理器230上游的管段为预设排气管段2011;冷却系统包括导流板20和控制单元60,导流板20可活动地设置在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一侧,以使导流板20具有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当导流板20处于打开状态时,气流在导流板20的导流作用下吹向预设排气管段2011和/或排气后处理器230;控制单元60包括相互通讯连接的温度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温度检测模块用于实时检测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进口端处的排气温度,控制模块根据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的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进口端处的排气温度来控制导流板20打开或闭合、以及控制导流板20的打开角度。
其中,由于沿排气总管201内的气体排出方向,预设排气管段2011位于排气后处理器230的上游,故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进口端与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出口端连接并连通,即从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出口端流出的排气通过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进口端进入排气后处理器230内。
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必然会形成风,此时如果使导流板20处于打开状态,则气流会在导流板20的导流作用下吹向预设排气管段2011和/或排气后处理器230,即在导流板20的导流作用下将风引向预设排气管段2011和/或排气后处理器230,以对预设排气管段2011内排气的温度和排气后处理器230进行降温;通过对预设排气管段2011内排气的温度进行降温,以避免从预设排气管段2011内流出的温度较高的排气进入排气后处理器230内并造成排气后处理器230的温度较高,进而避免排气后处理器230的温度较高;通过对排气后处理器230进行直接降温,以使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自身温度降低;这样,可以使排气后处理器230在合适且较低的自身温度下进行排气处理工作,从而保证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较高的转化效率。通过设置本申请的冷却系统,以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浓混合气不完全燃烧来抑制排气温度过高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抑制排气温度的方法会造成排放的尾气不环保的问题。
由于温度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相互通讯连接,故温度检测模块用于实时检测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进口端处的排气温度并将其检测的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进口端处的排气温度信息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进口端处的排气温度信息来控制导流板20打开或闭合,并当导流板20处于打开状态时,控制模块还能够控制导流板20的打开角度,以使气流能够有效地吹至预设排气管段2011和/或排气后处理器230上。
需要说明的是,当导流板20处于闭合状态时,导流板20的板面与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轴向平行;当导流板20处于打开状态时,导流板20的板面与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轴向之间呈夹角设置,以使气流在导流板20的导流作用下吹向预设排气管段2011和/或排气后处理器230;故导流板20的打开角度为导流板20的板面与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轴向之间的夹角。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系统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与导流板20传动连接,以驱动导流板20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运动。
可选地,驱动件采用电动驱动或者气动驱动。
具体地,控制模块与驱动件通讯连接,以使控制模块根据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的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进口端处的排气温度信息来控制驱动件的启动或停动,进而控制导流板20打开或闭合、以及控制导流板20的打开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系统还包括冷却部件10,冷却部件10具有出风口,冷却部件10的出风口朝向预设排气管段2011和/或排气后处理器230设置,以对预设排气管段2011和/或排气后处理器230进行吹风,进而对预设排气管段2011内排气的温度和/或排气后处理器230进行降温;通过对预设排气管段2011内排气的温度进行降温,以避免从预设排气管段2011内流出的温度较高的排气进入排气后处理器230内并造成排气后处理器230的温度较高,进而避免排气后处理器230的温度较高;通过对排气后处理器230进行直接降温,以使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自身温度降低;这样,可以使排气后处理器230在合适且较低的自身温度下进行排气处理工作,从而保证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较高的转化效率。
具体地,冷却部件10与控制模块通讯连接,以使控制模块根据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的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进口端处的排气温度来控制冷却部件10的启动或停动、以及控制冷却部件10的实时出风量。其中,通过增大冷却部件10的实时出风量,以对预设排气管段2011和/或排气后处理器230进行快速降温。
采用本申请的冷却系统,以通过导流板20和冷却部件10对预设排气管段2011和/或排气后处理器230进行强制冷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冷却系统还包括支撑部30,导流板20可活动地设置在支撑部30上;支撑部30具有容纳槽31,容纳槽31用于容纳处于闭合状态的导流板20,即当导流板20处于闭合状态时,导流板20容置在容纳槽31内;这样,可以使处于闭合状态的导流板20隐藏起来,不额外占用使用空间。
具体地,支撑部30为支架32,支架32用于与汽车的车体连接;或者支撑部30为汽车的底板220。
具体地,导流板20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部30上,以使导流板20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转动;导流板20的转动轴线与导流板20的板面平行或者导流板20的转动轴线位于导流板20的板面上。
进一步地,导流板20铰接在支撑部30上,以使导流板20可以相对支撑部30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导流板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流槽21,导流槽21具有进风端和出风端;当导流板20处于打开状态时,导流槽21的出风端朝向预设排气管段2011和/或排气后处理器230设置,以使气流沿导流槽21的延伸方向流动,并在经过导流槽21的出风端后吹向预设排气管段2011和/或排气后处理器230;即通过设置导流槽21以对气流的流动方向进行引导。
具体地,导流板20上的所有导流槽21均设置在导流板20的朝向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板面上,即导流板20的朝向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板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流槽21。
可选地,当导流板20上设置有多个导流槽21时,至少两个导流槽21的延伸方向平行。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板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以增强导流板20的结构强度。
具体地,导流板20的背离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板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导流单元;当冷却系统包括一个导流单元时,该导流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导流板20;此时支撑部30为一个,该导流单元的所有导流板20均设置在该支撑部30上;该支撑部30位于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一侧,以使气流可以在该支撑部30上的所有导流板20的导流作用下吹向排气总管201和/或排气后处理器230。该导流单元的所有导流板20均与控制模块通讯连接,以使控制模块控制该导流单元的所有导流板20的打开或闭合、以及控制该导流单元的所有导流板20的打开角度。
具体地,当该支撑部30上设置有多个导流板20时,即当该导流单元包括多个导流板20时,该支撑部30具有多个容纳槽31,该支撑部30上的多个导流板20与多个容纳槽31一一对应地设置,以使各个处于闭合状态的导流板20容置在相应的容纳槽31内。
具体地,当该支撑部30上设置有多个导流板20时,即当该导流单元包括多个导流板20时,支撑部30上的多个导流板20分成多个导流组,即该导流单元的多个导流板20分成多个导流组,多个导流组沿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轴向间隔分布;各个导流组包括一个导流板20或沿与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导流板20。
具体地,当该支撑部30上设置有多个导流板20时,即当该导流单元包括多个导流板20时,各个导流板20对应一个驱动件。即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驱动件;当设置一个驱动件时,多个导流板20均与该驱动件传动连接,该驱动件与控制模块通讯连接,以使控制模块控制该驱动件的启动或停动,进而控制该支撑部30上多个导流板20的打开或闭合、以及控制多个导流板20的打开角度。当设置多个驱动件时,各个驱动件与至少一个导流板20传动连接;多个驱动件均与控制模块通讯连接,以使控制模块控制各个驱动件的启动或停动,进而控制相应的导流板20的打开或闭合、以及控制相应的导流板20的打开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当冷却系统包括多个导流单元时,各个导流单元均包括至少一个导流板20;此时支撑部30为多个,多个导流单元与多个支撑部30一一对应地设置,以使各个导流单元的所有导流板20均设置在相应的支撑部30上;多个支撑部30绕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周向依次分布,以使气流可以在各个支撑部30上的所有导流板20的导流作用下吹向预设排气管段2011和/或排气后处理器230。各个导流单元的所有导流板20均与控制模块通讯连接,以使控制模块控制各个导流单元的所有导流板20的打开或闭合、以及控制各个导流单元的所有导流板20的打开角度。
具体地,针对每一个支撑部30和其对应的导流单元,当支撑部30上设置有多个导流板20时,即该支撑部30对应的导流单元包括多个导流板20;该支撑部30具有多个容纳槽31,该支撑部30上的多个导流板20与多个容纳槽31一一对应地设置,以使各个处于闭合状态的导流板20容置在相应的容纳槽31内。
具体地,针对每一个支撑部30和其对应的导流单元,当支撑部30上设置有多个导流板20时,即该支撑部30对应的导流单元包括多个导流板20;支撑部30上的多个导流板20分成多个导流组,即该支撑部30对应的导流单元的多个导流板20分成多个导流组;多个导流组沿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轴向间隔分布;各个导流组包括一个导流板20或沿与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导流板20。
具体地,冷却系统还包括驱动件组,驱动件组为多个,多个驱动件组与多个导流单元一一对应地设置;针对每一个驱动件组和其对应的导流单元,当导流单元包括一个导流板20时,该导流单元对应的驱动件组包括一个驱动件,该导流单元的一个导流板20与相应的驱动件组的一个驱动件传动连接;驱动件组的这一个驱动件与控制模块通讯连接,以使控制模块控制该驱动件组的这一个驱动件的启动或停动,进而控制相应的导流单元的一个导流板20的打开或闭合、以及控制相应的导流单元的一个导流板20的打开角度。当导流单元包括多个导流板20并当该导流单元对应的驱动件组包括一个驱动件时,该导流单元的多个导流板20均与相应的驱动件组的一个驱动件传动连接;当导流单元包括多个导流板20并当该导流单元对应的驱动件组包括多个驱动件时,该对应的驱动件组的各个驱动件与该导流单元的至少一个导流板20传动连接。驱动件组的多个驱动件均与控制模块通讯连接,以使控制模块控制该驱动件组的各个驱动件的启动或停动,进而控制相应的导流单元的相应的导流板20的打开或闭合、以及控制相应的导流单元的相应的导流板20的打开角度。
例如,支撑部30为两个,冷却系统包括两个导流单元;两个支撑部30分别为第一支撑部30和第二支撑部30;第一支撑部30位于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下方,第一支撑部30为支架32;第二支撑部30位于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上方,第二支撑部30为汽车的底板22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冷却部件10为风扇11,风扇11的出风口形成冷却部件10的出风口。或者,如图2所示,冷却部件10包括风扇11和导流风管12,导流风管12的两个管口分别为进风管口和出风管口,导流风管12的进风管口与风扇11的出风侧连通,以使风扇11吹出的风进入导流风管12内并从导流风管12的出风管口吹出,导流风管12的出风管口形成冷却部件10的出风口。
具体地,通过使控制模块控制风扇11的风速来控制冷却部件10的实时出风量。
具体地,导流风管12的进风管口与风扇11的出风侧相对设置;或者导流风管12的进风管口与风扇11的出风侧连接并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沿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轴向,冷却部件10位于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远离排气后处理器230的一侧,即冷却部件10位于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远离其出口端的一侧,以使冷却部件10的出风口朝向预设排气管段2011和排气后处理器230设置,进而使冷却部件10吹出的风能够吹至预设排气管段2011和排气后处理器230。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部件10为多个,各个冷却部件10的出风口均朝向预设排气管段2011和/或排气后处理器230设置;多个冷却部件10均与控制模块通讯连接,以使控制模块根据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的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进口端处的排气温度来控制各个冷却部件10的打开或关闭、以及控制各个冷却部件10的实时出风量,即控制模块可以根据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的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进口端处的排气温度来控制冷却部件10的打开数量。
具体地,沿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轴向,各个冷却部件10均位于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远离排气后处理器230的一侧,即各个冷却部件10均位于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远离其出口端的一侧,以使各个冷却部件10的出风口均朝向预设排气管段2011和排气后处理器230设置,进而使各个冷却部件10吹出的风均能够吹至预设排气管段2011和排气后处理器230。
实施例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发动机200、排气后处理器230、控制单元60以及实施例一中的冷却系统,发动机200的排气总管201位于汽车的底板220的下方,排气后处理器230设置在排气总管201上;控制单元60包括用于实时检测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进口端处的排气温度的温度检测模块。
具体地,预设排气管段2011上设置有散热翅片,以通过增加散热面积来帮助预设排气管段2011内的排气散热。具体地,汽车还包括废气涡轮240,废气涡轮240设置在排气总管201上;沿排气总管201内的气体排出方向,废气涡轮240位于排气后处理器230的上游。
具体地,发动机200具有多个排气歧管202,多个排气歧管202的出口均与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管腔连通,以使发动机200的排气通过多个排气歧管202进入预设排气管段2011内。
具体地,各个排气歧管202上均设置有散热翅片。
具体地,沿排气总管201内的气体排出方向,排气总管201的位于排气后处理器230下游的管段上设置有散热翅片。
实施例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冷却控制方法,其适用于实施例一中的冷却系统,冷却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汽车的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进口端处的实时排气温度;比较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进口端处的实时排气温度与第一临界温度的大小;当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进口端处的实时排气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临界温度时,控制冷却系统的导流板20打开,并控制导流板20的打开角度。
具体地,通过温度检测模块实时检测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进口端处的排气温度,以获取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进口端处的实时排气温度。
具体实施过程中,当汽车处于正常行驶状态时,温度检测模块就会对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进口端处的排气温度进行实时检测。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控制方法还包括:使导流板20的打开角度为预设角度,并使导流板20以预设角度保持预设时间段;其中,当导流板20的打开角度为预设角度时,通过导流板20引向汽车的预设排气管段2011和/或排气后处理器230的风量为最大风量;比较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进口端处的实时排气温度与第二临界温度的大小;当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进口端处的实时排气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临界温度时,控制冷却系统的冷却部件10启动,并控制冷却部件10的实时出风量;其中,第二临界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临界温度,即当通过导流板20并不能够对排气后处理器230起到有效的降温作用时,需要再加上冷却部件10来对排气后处理器230进行降温。
可选地,第一临界温度为850℃,第二临界温度为870℃。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提供的冷却系统中,该冷却系统应用于汽车中,汽车包括发动机200和排气后处理器230,发动机200的排气总管201位于汽车的底板220的下方,排气后处理器230设置在排气总管201上,以对排气总管201内的排气进行处理后再排放出去;沿排气总管201内的气体排出方向,排气总管201的位于排气后处理器230上游的管段为预设排气管段2011;冷却系统包括导流板20和控制单元60,导流板20可活动地设置在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一侧,以使导流板20具有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当导流板20处于打开状态时,气流在导流板20的导流作用下吹向预设排气管段2011和/或排气后处理器230;控制单元60包括相互通讯连接的温度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温度检测模块用于实时检测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进口端处的排气温度,控制模块根据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的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进口端处的排气温度来控制导流板20打开或闭合、以及控制导流板20的打开角度。
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必然会形成风,此时如果使导流板20处于打开状态,则气流会在导流板20的导流作用下吹向预设排气管段2011和/或排气后处理器230,即在导流板20的导流作用下将风引向预设排气管段2011和/或排气后处理器230,以对预设排气管段2011内排气的温度和排气后处理器230进行降温;通过对预设排气管段2011内排气的温度进行降温,以避免从预设排气管段2011内流出的温度较高的排气进入排气后处理器230内并造成排气后处理器230的温度较高,进而避免排气后处理器230的温度较高;通过对排气后处理器230进行直接降温,以使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自身温度降低;这样,可以使排气后处理器230在合适且较低的自身温度下进行排气处理工作,从而保证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较高的转化效率。通过设置本申请的冷却系统,以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浓混合气不完全燃烧来抑制排气温度过高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抑制排气温度的方法会造成排放的尾气不环保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冷却系统,应用于汽车中,所述汽车包括发动机(200)、排气后处理器(230)和控制单元(60),所述发动机(200)的排气总管(201)位于所述汽车的底板(220)的下方,所述排气后处理器(230)设置在所述排气总管(201)上,所述排气总管(201)的位于所述排气后处理器(230)上游的管段为预设排气管段(2011);所述控制单元(60)包括用于实时检测所述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进口端处的排气温度的温度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
导流板(20),所述导流板(20)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一侧,以使所述导流板(20)具有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当所述导流板(20)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气流在所述导流板(20)的导流作用下吹向所述预设排气管段(2011)和/或所述排气后处理器(230);
所述控制单元(60)还包括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通讯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的排气温度来控制所述导流板(20)打开或闭合、以及控制所述导流板(20)的打开角度;其中,所述导流板(20)的打开角度为所述导流板(20)的板面与所述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轴向之间的夹角;
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冷却部件(10),所述冷却部件(10)具有出风口,所述冷却部件(10)的出风口朝向所述预设排气管段(2011)和/或所述排气后处理器(230)设置;所述冷却部件(10)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讯连接,以使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的排气温度来控制所述冷却部件(10)的启动或停动、以及控制所述冷却部件(10)的实时出风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
支撑部(30),导流板(20)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部(30)上;所述支撑部(30)具有容纳槽(31),所述容纳槽(31)用于容纳处于闭合状态的所述导流板(20);
其中,所述支撑部(30)为支架(32),所述支架(32)用于与所述汽车的车体连接;或者所述支撑部(30)为所述汽车的底板(2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系统包括一个导流单元,所述导流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导流板(20);所述支撑部(30)为一个,该所述导流单元的导流板(20)设置在该所述支撑部(30)上;该所述支撑部(30)位于所述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一侧;或者
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多个导流单元,各个所述导流单元均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导流板(20);所述支撑部(30)为多个,多个所述导流单元与多个所述支撑部(30)一一对应地设置,以使各个所述导流单元的导流板(20)均设置在相应的所述支撑部(30)上;多个所述支撑部(30)绕所述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周向依次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撑部(30)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导流板(20)时,
所述支撑部(30)具有多个容纳槽(31),所述支撑部(30)上的多个导流板(20)与多个容纳槽(31)一一对应地设置;和/或
所述支撑部(30)上的多个导流板(20)分成多个导流组,所述多个导流组沿所述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轴向间隔分布;各个所述导流组包括一个导流板(20)或沿与所述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导流板(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板(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流槽(21),所述导流槽(21)具有进风端和出风端;当所述导流板(20)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导流槽(21)的出风端朝向所述预设排气管段(2011)和/或所述排气后处理器(230)设置;和/或
所述导流板(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轴向,所述冷却部件(10)位于所述预设排气管段(2011)的远离所述排气后处理器(230)的一侧;和/或
所述冷却部件(10)为风扇(11);或者所述冷却部件(10)包括风扇(11)和导流风管(12),所述导流风管(12)的两个管口分别为进风管口和出风管口,所述进风管口与所述风扇(11)的出风侧连通,所述出风管口形成所述冷却部件(10)的出风口。
7.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所述汽车的预设排气管段(2011)上设置有散热翅片。
8.一种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汽车的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进口端处的实时排气温度;
比较所述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进口端处的实时排气温度与第一临界温度的大小;当所述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进口端处的实时排气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临界温度时,控制所述冷却系统的导流板(20)打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控制方法还包括:
使所述导流板(20)的打开角度为预设角度,并使所述导流板(20)以所述预设角度保持预设时间段;其中,当所述导流板(20)的打开角度为预设角度时,通过所述导流板(20)引向汽车的预设排气管段(2011)和/或所述排气后处理器(230)的风量为最大风量;
比较所述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进口端处的实时排气温度与第二临界温度的大小;当所述排气后处理器(230)的进口端处的实时排气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临界温度时,控制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部件(10)启动;其中,所述第二临界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临界温度。
CN202210738341.3A 2022-06-27 2022-06-27 冷却系统、汽车及冷却控制方法 Active CN1152175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8341.3A CN115217583B (zh) 2022-06-27 2022-06-27 冷却系统、汽车及冷却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8341.3A CN115217583B (zh) 2022-06-27 2022-06-27 冷却系统、汽车及冷却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7583A CN115217583A (zh) 2022-10-21
CN115217583B true CN115217583B (zh) 2024-03-01

Family

ID=83609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38341.3A Active CN115217583B (zh) 2022-06-27 2022-06-27 冷却系统、汽车及冷却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1758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47624A1 (de) * 2001-09-27 2003-04-10 Volkswagen Ag Abgaskühlvorrichtung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CN200955431Y (zh) * 2006-08-09 2007-10-03 李学军 导流式节能排气尾管
CN205779145U (zh) * 2016-06-15 2016-12-07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排气冷却系统
WO2018150110A1 (fr) * 2017-02-16 2018-08-23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Module de refroidissement par circulation d'air
CN212296561U (zh) * 2020-06-16 2021-01-05 河南畅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尾气净化降温装置
CN214330734U (zh) * 2020-12-30 2021-10-01 青岛立博汽车零部件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汽车排气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10802B2 (ja) * 2016-09-22 2019-11-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却モジュール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47624A1 (de) * 2001-09-27 2003-04-10 Volkswagen Ag Abgaskühlvorrichtung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CN200955431Y (zh) * 2006-08-09 2007-10-03 李学军 导流式节能排气尾管
CN205779145U (zh) * 2016-06-15 2016-12-07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排气冷却系统
WO2018150110A1 (fr) * 2017-02-16 2018-08-23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Module de refroidissement par circulation d'air
CN212296561U (zh) * 2020-06-16 2021-01-05 河南畅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尾气净化降温装置
CN214330734U (zh) * 2020-12-30 2021-10-01 青岛立博汽车零部件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汽车排气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7583A (zh) 2022-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98134B2 (en) System, kit, and method for locomotive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cooling
JPH11193753A (ja) 自動車エンジン用の排気・ガス再循環ライン
CN102374076B (zh) 带有热回收的高压废气再循环系统
US20070220885A1 (en) EGR energy recovery system
SE0950150A1 (sv) Arrangemang för kylning av återcirkulerande avgaser hos en förbränningsmotor
US8490606B2 (en) Passive re-induc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irculating exhaust gas in gasoline and diesel engines
WO2015088224A1 (ko) 자동차의 통합 기능형 열교환 장치
AU661191B2 (en) Engine cooling system
US6253548B1 (en) Exhaust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engine
CN114080327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冷却设备
US9650999B2 (en) Recirculated exhaust gases distribution device, corresponding inlet manifold and corresponding inlet module
CN1183316C (zh) 具有内燃机的汽车
KR20190042728A (ko) 터빈 상류에 배치되어 있는 환원제 공급 시스템을 포함하는 멀티플 뱅크 배기 시스템
CN115217583B (zh) 冷却系统、汽车及冷却控制方法
SE528123C2 (sv) Arrangemang för återcirkulation av avgaser hos en förbränningsmotor i ett fordon
CN1530531B (zh) 内燃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
EP3557039B1 (en) Exhaust gas heat exchanger capable of controlling cooling performance
US9228484B2 (en) Engine fluid cooling assembly
US20170306897A1 (en) Exhaust system for vehicle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10014069A (ja) 排気系の遮熱冷却装置
KR19990030479U (ko) 배기가스 재순환장치의 브래킷 냉각구조
CN114433451A (zh) 通过级联的热输入装置干燥工件的装置和方法
WO2018074624A1 (ko) 요소수 공급장치
US6685887B1 (en) System for ambient air pollution processing by motor vehicles
CN215408832U (zh) 用于内燃机的排气模块、用于内燃机的排气系统和内燃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