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17086A - 一种黄河故道流域国土综合整治差异化工程规划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黄河故道流域国土综合整治差异化工程规划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17086A
CN115217086A CN202210783986.9A CN202210783986A CN115217086A CN 115217086 A CN115217086 A CN 115217086A CN 202210783986 A CN202210783986 A CN 202210783986A CN 115217086 A CN115217086 A CN 1152170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d
area
improvement
soil
remed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839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17086B (zh
Inventor
周林雄
王叶峰
陈婧
杭海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ande L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ande L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ande L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ande L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8398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170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17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70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170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70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黄河故道流域国土综合整治差异化工程规划方法,包括步骤一:区域分区,把土地根据区域类型进行分区,土地整治区域分为四种类型:旱改水整治区、高效农业整治区、传统农地整治区、生态环境修复整治区;步骤二:区域整治,分区完成后对四种不同区域的土地进行整治和治理,通过将土地进行整治区域的划分,并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区域进行整治,达到了保障粮食安全、稳定地区粮食生产能力、实现土地多元化发展、富裕农民,促进和谐稳定发展等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黄河故道流域国土综合整治差异化工程规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地工程规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黄河故道流域国土综合整治差异化工程规划方法。
背景技术
土地整治朝着国土综合整治转变,土地整治建设内容不断丰富,土地整治项目的功能不断多元化,开始倡导生态保护型整治、农田景观型整治、历史文化传承型整治等,以国土综合整治为平台,在全域范围内采取各种措施实现土地整治确定的功能,做到区域“三生”(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三产联动,扎实推进区域城乡一体化,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国土综合整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农田水利、道路交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方面,且黄河故道流域跨度较大,所涉及各个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存在差异,不同区域土地利用方向、农业产业结构和生态建设也不尽相同,而国土综合整治规划设计中的建设内容也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国土综合整治总体整治策略和分区规划思路、建设实施路径均无较为系统完善的规划,更无实施成效较为显著的项目验收完成,目前,黄河故道流域国土综合整治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缺少因地制宜的工程规划设计。
传统的土地整治项目主要任务和目标为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对局部田块进行平整及适当归并,配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合理布置田间道和生产路,将农田建设成为旱涝保收的标准农田。传统土地整治主要对象为农用地,传统整治模式缺乏经济文明的考虑,易使项目区陷入千篇一律的“田成方、路成网”的单纯格局风貌中,丧失自己的特色。
而新时期国土综合整治内涵是以提高国土利用效率和效益、保障国土资源永续利用、改善生态景观环境为主要目的,以全区域、全要素和全周期为特征,利用整理、开发、修复、治理和保护等一系列手段,通过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整治提升人类生活和生产条件、保育生态空间,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活动。
目前,在土地整治中,多偏重于农用地整治,重点关注耕地的调整、地块的规整和耕地改造等方面的内容。土地整治目标单一,在工作中缺乏对农民生产、生活以及改善环境需求的统筹兼顾,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当前的土地整治对改善农业经营条件较为重视,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相关的保护农田大地景观和生态环境、三产融合发展等重视程度不足。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黄河故道流域国土综合整治差异化工程规划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黄河故道流域国土综合整治差异化工程规划方法,根据不同的分区原则,将土地整治区域分为四种类型:旱改水整治区、高效农业整治区、传统农地整治区、生态环境修复整治区,并有针对性的对四个区域进行整治,解决目前土地整治单一和缺乏对农民生产、生活及改善环境需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黄河故道流域国土综合整治差异化工程规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区域分区,把土地根据区域类型进行分区,土地整治区域分为四种类型:旱改水整治区、高效农业整治区、传统农地整治区、生态环境修复整治区;
步骤二:区域整治,分区完成后对四种不同的区域的土地进行整治和治理。
步骤一中的分区原则如下:
旱改水整治区:包括旱地比重较大的区域,和具有一定水源保障的区域;
高效农业整治区:包括园地比重比较大,且集中连片,土地流转有良好的工作基础;
传统农地整治区:包括耕地面积较大,具有一定的田间基础设施,但耕地碎片化问题较为突出,有一定数量的未利用地;
生态环境修复整治区:包括矿区生态受损,土地退化程度较严重,自然灾毁、采矿破坏土地较多的区域。
步骤二中的具体四个区域的整治方法如下:
旱改水整治区:全域土地平整+灌溉设施配套;
高效农业整治区:园地区域土地平整+高效节水灌溉+排水工程配套提升+田间道路工程完善建设;
传统农地整治区:未利用地开发+局部土地平整+沟渠路基础设施改造,细碎化耕地进行归并平整,农田基础设施提质改造,田间道路路网串联完善;
生态环境修复整治区:综合运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包括生态湿地+农地整治。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描述,旱改水整治区全域土地平整后形成格田,格田的田面平整,格田内部高差不超过±3cm,在形成格田的过程中,保留原有的耕作层,当平均挖深<30cm,与表土与底土一并平整,不单独进行表土剥离回填,当平均挖深>30cm,先移走表土,完成设计的挖、填土方以后,再把表土回填覆盖。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描述,旱改水整治区的灌溉设施配套为:在旱改水整治区内设置灌溉泵站,灌溉泵站房采用分基型泵房,水泵设置为轴流泵、混流泵或潜水泵。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描述,高效农业整治区的园地区域土地平整是以推土机平整为主,以平整区域内挖填平衡为原则;
高效节水灌溉为通过管道灌溉、喷微灌溉节水模式进行灌溉系统全面配套;
田间道路工程完善建设包括:主要田间道、次要田间道和生产路,主要田间道设置为 6m宽混凝土土路面,次要田间道设置为4m混凝土路面,生产路设置为3m土质路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描述,传统农地整治区的未利用地开发和改良包括:农田灌排与排水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土壤改良、生物土壤改良、耕作层再利用、化学土壤改良;
局部土地平整为通过推土机平整,将不规则田块进行适当归并,满足农业规模经营的需要;
沟渠路基础设施改造为通过现场踏勘,摸清基础设施的现状情况,包括渠道防渗化、排水沟清淤疏浚,田间道硬质化和田间道路通达率达90%以上,通过深挖排水沟,排水洗盐,降低盐碱地的土壤盐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描述,生态环境修复整治区的生态湿地为对原有的湿地进行整形,以小塘并大塘的方式进行归并,构建生态景观湿地。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描述,原有的湿地整形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输,按照就近取土原则调配土方,土方进行挖填平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描述,生态环境修复整治区的农地整治包括对整治区域进行全面规划,全面配套农田水利设施,整治后土地为集中连片、设施配套的标准农田。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河故道流域国土综合整治差异化工程规划方法,通过将土地进行整治区域的划分,并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区域进行整治,达到了以下好处:
1.保障粮食安全,稳定地区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黄河故道区域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2.实现土地多元化发展,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本身,向生活休闲、文化传承、科普示范,特别是生态环境改善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与生态、文化旅游等分项建设相协调,统领黄河故道综合开发的整个战略体系;
3.富裕农民,黄河故道土地整治工程实施,要以人为本,从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出发,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建设美好乡村,促进和谐稳定发展,是黄河故道区域农业未来发展肩负的重要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土地综合规划方法及整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黄河故道流域国土综合整治差异化工程规划方法,参考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区域分区,把土地根据区域类型进行分区,土地整治区域分为四种类型:旱改水整治区、高效农业整治区、传统农地整治区、生态环境修复整治区;
步骤二:区域整治,分区完成后对四种不同的区域的土地进行整治和治理。
步骤一中的分区原则如下:
旱改水整治区:包括旱地比重较大的区域,和具有一定水源保障的区域,旱地较集中区域,根据水源点分布情况,判断可以通过基础设施的配套解决农业灌溉问题,此区域划定为旱改水整治区;
高效农业整治区:包括园地比重比较大,且集中连片,土地流转有良好的工作基础,适宜发展高效农业;
传统农地整治区:包括耕地面积较大,具有一定的田间基础设施,但耕地碎片化问题较为突出,有一定数量的未利用地,将零散、不规则田块,且存在较多未利用地等后备资源的区域划定为传统农用地整治区,该区域整体潜力较大;
生态环境修复整治区:包括矿区生态受损,土地退化程度较严重,自然灾毁、采矿破坏土地较多的区域,主要对采煤塌陷区进行生态修复整治。
上述对土地的区域划分,根据黄河故道流域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通过GIS空间分析,并结合区域的农田生产条件、土壤理化性状、农业产业结构、生态环境等,进行各类型区的划定落地。
步骤二中的具体四个区域的整治方法如下:
旱改水整治区:全域土地平整+灌溉设施配套,通过土地平整及灌溉设置配套等工程措施,将部分旱地改为水田,提高耕地的质量,保障粮食安全;
高效农业整治区:园地区域土地平整+高效节水灌溉+排水工程配套提升+田间道路工程完善建设,主要针对流域内园地比重比较大的区域,以建设成片高效农业为主,将成片的园地进行挖高填低的土地平整、对区内的灌排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进行合理布局配套,提高产出水平;
传统农地整治区:未利用地开发+局部土地平整+沟渠路基础设施改造,细碎化耕地进行归并平整,农田基础设施提质改造,田间道路路网串联完善,主要针对区域内不规则地块进行适当归并,对农田基础设施进行适当配套,对田间道路进行补充完善,促进区域土地规模经营,针对盐碱地、沙地等未利用地,借助生物化学等技术措施进行土壤改良,有效增加新增耕地;
生态环境修复整治区:综合运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包括生态湿地+农地整治,主要针对流域内采矿用地比较多的区域,该区域土地退化程度较为严重,以及自然灾害损毁和生产建设破坏土地现象较为普遍的情况,综合运用工程、生物等措施,着力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修复、提升土地生态功能。
下面对划分的四个区域进行具体分析:
一、旱改水整治区:旱地改水田,提升区域耕地综合治理,保障粮食安全
1.全域土地平整:
旱改水整治区主要任务为实现耕作田块灌溉均匀,实现农作物的高产稳产,全域土地平整后形成格田,格田的田面平整,格田内部高差不超过±3cm,有充足的灌溉水源保证,灌溉设施配套完善:主要为引水建筑物(泵站、引水闸门)、斗农两级输水渠道、必要的交叉水工建筑物(渡槽、倒虹吸、各类分水控制闸等)。
全域田面平整建设模式:
(1)田面平整,符合灌水的要求:应符合水稻或小麦等精耕细作的要求,格田内部高度差不超过±3cm;
(2)合理分配土方,就近挖填平衡;
(3)在挖填土方时,保留原有耕作层,具体为:
当平均挖深<30cm,与表土与底土一并平整,不单独进行表土剥离回填;当平均挖深 >30cm,先移走表土,完成设计的挖、填土方以后,再把表土回填覆盖;
(4)底土平整:运距100m以内采用推土机推土平整,运距100-500m之间的采用铲运机进行平整,运距500m以上的采用1.0m3挖掘机5t自卸汽车进行平整;表土剥离回填:采用推土机推土平整,运距为10-50m。
2.灌溉设施配套为:
在旱改水整治区内设置灌溉泵站,灌溉泵站房采用分基型泵房,水泵设置为轴流泵、混流泵或潜水泵。
斗、农两级渠道:斗渠采用梯形、矩形两种断面形式的防渗渠道,防渗结构采用浆砌砖、混凝土两种材料为主;农渠采用土质梯形断面,边坡比为1:1.25-1:1.5。
引水闸和分水控制闸:引水闸与分水控制闸采用砼闸门为主,闸墩、启闭机梁柱采用混凝土为主;引水闸上、下游护坡采用浆砌块石护坡,分水控制闸一般不进行上、下游护坡。
此外,对于周边无固定的灌溉水源,需通过远距离引水。
二、高效农业整治区:建设规模化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综合产出水平
1.园地区域土地平整:
以采用推土机平整为主,以平整区域内挖填平衡为原则。
2.高效节水灌溉+排水工程配套提升:
采取高效节水的灌溉模式,通过管道灌溉、喷微灌等节水模式进行灌溉系统全面配套,确保高效农业成效显著;
通过零散田块归并后,新建土质排水农沟就近排往原河流。原河流由于地方资金有限,均有一定程度的淤积,需对其进行清淤疏浚,以保证涝水顺畅排出。
3.田间道路工程完善建设:
根据农产品运输情况将田间道细分为主要田间道、次要田间道和生产路,主要田间道设置为6m宽混凝土土路面,次要田间道设置为4m混凝土路面,生产路设置为3m土质路面。
三、传统农地整治区:全面提升区域耕地质量,推动区域土地规模化经营
1.未利用地开发:
(1)农田灌排与排水基础设施配套: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排除和防止沼泽地和盐碱化,如建立农田排灌工程,调节地下水位;
(2)工程土壤改良:运用平地,兴修梯田,引洪漫於等工程措施改良土壤条件;
(3)生物土壤改良:增加土壤有机物质以提高土壤肥力或营造防护林等,如用各种生物途径种植绿肥、牧羊;
(4)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利用区域建设占用耕地的表土对未利用地进行表土回覆,进行耕作土壤改良,改进耕作方法,改良土壤条件;
(5)化学土壤改良:改善土壤结构等,如施用化肥和各种土壤改良剂等提高土壤肥力。
2.局部土地平整:
通过推土机平整,将不规则田块进行适当归并,满足农业规模经营的需要;
3.沟渠路基础设施改造:
通过现场踏勘,摸清基础设施的现状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改造,具体包括:渠道防渗化达到节水的目的、排水沟清淤疏浚达到快速排水的目的,田间道硬质化和田间道路通达率达90%以上,通过深挖排水沟,排水洗盐,降低盐碱地的土壤盐分,以适应粮食作物的生长,保证稳定的粮食作物产量。
四:生态环境修复整治区:全面改善生态环境,修复、提升区域生态功能
矿区地下井工采煤造成较为严重的地表塌陷区,具体表现为:矿区塌陷严重地改变了地貌结构,形成了条带状、斑块状的下陷地貌,在雨水季节截留和储存降水自成河湖。采煤塌陷客观上已经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使矿区原本单一的陆生生态系统演变为水陆复合型生态系统。根据区域地表沉陷深度和自然环境、水文水系等实际情况,需将塌陷地复垦和生态整治相结合,针对破坏较轻微的区域,削高填低后,以农地整治为主,建立健全排灌系统;破坏较为严重的区域,采取挖深垫浅的方法,构建成不同类型的生态湿地。
1.生态湿地建设
对原有的湿地(水域)进行整形,对原有众多坑塘水面采取“小塘并大塘”的方式进行归并,合理布置生态整治工程,修复生态功能,构建生态景观湿地,实现深水养殖、浅水种植,种养结合、立体开发的发展模式。
原有的湿地(水域)整形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输,按照就近取土原则调配土方,实现土方进行挖填平衡。
生态整治工程建设内容为:新建(改建)生态湿地与周边的水系连接河道,并在河道两侧边坡新建浆砌块石挡土墙护坡、混凝土空心砖护坡、木桩护坡等生态型结构保护河道,防止河道塌陷;
在合理区域设置引水闸和排涝闸,保证生态湿地的水体流动性;
在生态湿地区地势较高处适当保留孤岛,在孤岛上建设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充分发挥其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等作用。
2.农地整治
对农地整治区域进行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全面配套农田水利设施,做到地尽其用、旱涝保收;合理布置区内的农桥、道路,以满足机械化生产、农产品运输和多种经营的需要。
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农田。
建设高标准农田为目标,围绕农田主要限制性因素或全面质量提升而开展的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以及其他工程建设,并保障其高效利用的建设活动。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可以将土地分区的原则分为三个:
原则1:因地制宜,强调特色;
原则2:合理分区(区位条件、生态状况、耕地质量、农田附加值)、实现农田健康产能;
原则3:三产融合、优化三生空间布局、达到生产、生态、生活相协调,保障粮食安全、多元化整治、农民致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河故道流域国土综合整治差异化工程规划方法,通过将土地进行整治区域的划分,并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区域进行整治,达到了以下好处:
1.保障粮食安全,稳定地区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黄河故道区域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2.实现土地多元化发展,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本身,向生活休闲、文化传承、科普示范,特别是生态环境改善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与生态、文化旅游等分项建设相协调,统领黄河故道综合开发的整个战略体系;
3.富裕农民,黄河故道土地整治工程实施,要以人为本,从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出发,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建设美好乡村,促进和谐稳定发展,是黄河故道区域农业未来发展肩负的重要使命。
国土综合整治通过本发明的公开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目标和效益更加多元化,更强调一体化统筹管理(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国土综合整治内涵、目标效益的改变,更需要在整治中进行差异化分区规划、差异化建设模式、差异化实施方法、差异化管理,强调综合整治全过程的差异化,注重因地制宜,采取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建则建、宜生态则生态的整治原则。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黄河故道流域国土综合整治差异化工程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把土地根据区域类型进行分区,土地整治区域分为四种类型:旱改水整治区、高效农业整治区、传统农地整治区、生态环境修复整治区;
分区原则:
旱改水整治区:包括旱地比重较大的区域,和具有一定水源保障的区域;
高效农业整治区:包括园地比重比较大,且集中连片,土地流转有良好的工作基础;
传统农地整治区:包括耕地面积较大,具有一定的田间基础设施,但耕地碎片化问题较为突出,有一定数量的未利用地;
生态环境修复整治区:包括矿区生态受损,土地退化程度较严重,自然灾毁、采矿破坏土地较多;
步骤二:分区完成后对四种不同的区域的土地进行整治,具体四个区域的整治方法如下:
旱改水整治区:全域土地平整+灌溉设施配套;
高效农业整治区:园地区域土地平整+高效节水灌溉+排水工程配套提升+田间道路工程完善建设;
传统农地整治区:未利用地开发+局部土地平整+沟渠路基础设施改造,细碎化耕地进行归并平整,农田基础设施提质改造,田间道路路网串联完善;
生态环境修复整治区:综合运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包括生态湿地+农地整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河故道流域国土综合整治差异化工程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旱改水整治区全域土地平整后形成格田,格田的田面平整,格田内部高差不超过±3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黄河故道流域国土综合整治差异化工程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格田的过程中,保留原有的耕作层,平均挖深<30cm,与表土与底土一并平整,不单独进行表土剥离回填。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黄河故道流域国土综合整治差异化工程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格田的过程中,保留原有的耕作层,平均挖深>30cm,先移走表土,完成设计的挖、填土方以后,再把表土回填覆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河故道流域国土综合整治差异化工程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旱改水整治区的灌溉设施配套为:在旱改水整治区内设置灌溉泵站,灌溉泵站房采用分基型泵房,水泵设置为轴流泵、混流泵或潜水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河故道流域国土综合整治差异化工程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效农业整治区的园地区域土地平整是以推土机平整为主,以平整区域内挖填平衡为原则;
高效节水灌溉为通过管道灌溉、喷微灌溉节水模式进行灌溉系统全面配套;
田间道路工程完善建设包括:主要田间道、次要田间道和生产路,主要田间道设置为6m宽混凝土土路面,次要田间道设置为4m混凝土路面,生产路设置为3m土质路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河故道流域国土综合整治差异化工程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传统农地整治区的未利用地开发和改良包括:农田灌排与排水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土壤改良、生物土壤改良、耕作层再利用、化学土壤改良;
局部土地平整为通过推土机平整,将不规则田块进行适当归并,满足农业规模经营的需要;
沟渠路基础设施改造为通过现场踏勘,摸清基础设施的现状情况,包括渠道防渗化、排水沟清淤疏浚,田间道硬质化和田间道路通达率达90%以上,通过深挖排水沟,排水洗盐,降低盐碱地的土壤盐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河故道流域国土综合整治差异化工程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态环境修复整治区的生态湿地为对原有的湿地进行整形,以小塘并大塘的方式进行归并,构建生态景观湿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黄河故道流域国土综合整治差异化工程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有的湿地整形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输,按照就近取土原则调配土方,土方进行挖填平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河故道流域国土综合整治差异化工程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态环境修复整治区的农地整治包括对整治区域进行全面规划,全面配套农田水利设施,整治后土地为集中连片、设施配套的标准农田。
CN202210783986.9A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黄河故道流域国土综合整治差异化工程规划方法 Active CN1152170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83986.9A CN115217086B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黄河故道流域国土综合整治差异化工程规划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83986.9A CN115217086B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黄河故道流域国土综合整治差异化工程规划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7086A true CN115217086A (zh) 2022-10-21
CN115217086B CN115217086B (zh) 2023-10-31

Family

ID=83609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83986.9A Active CN115217086B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黄河故道流域国土综合整治差异化工程规划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1708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5803A (zh) * 2002-11-07 2003-05-07 周恕辰 产业化成土治理荒漠的标准模式
JP2007255026A (ja) * 2006-03-22 2007-10-04 Regent Corporation:Kk 改質土壌、改質土壌の製造方法、改良砂、改良混合土壌、土地造成方法、及び土壌改良装置
CN103911981A (zh) * 2014-03-25 2014-07-09 贵州师范大学 喀斯特山区潜在石漠化的防治方法
CN112425305A (zh) * 2020-11-17 2021-03-02 博域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治理盐碱土壤的方法
CN113191531A (zh) * 2021-04-09 2021-07-30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土地整治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5803A (zh) * 2002-11-07 2003-05-07 周恕辰 产业化成土治理荒漠的标准模式
JP2007255026A (ja) * 2006-03-22 2007-10-04 Regent Corporation:Kk 改質土壌、改質土壌の製造方法、改良砂、改良混合土壌、土地造成方法、及び土壌改良装置
CN103911981A (zh) * 2014-03-25 2014-07-09 贵州师范大学 喀斯特山区潜在石漠化的防治方法
CN112425305A (zh) * 2020-11-17 2021-03-02 博域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治理盐碱土壤的方法
CN113191531A (zh) * 2021-04-09 2021-07-30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土地整治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7086B (zh) 202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0102841A4 (en) A soil improvement methods for saline-alkaline land
CN102733401B (zh) 露天矿山排土场边坡治理方法
CN100355511C (zh) 节水型盐碱滩地物理-化学-生态综合改良及植被构建方法
CN107100227B (zh) 一种城市道路绿化带lid生物滞留沟施工方法
CN101336593B (zh) 改良盐渍土壤建造生态园林景观复合结构的方法
CN108222026B (zh) 煤矿小型矸石山的修复方法
CN209941695U (zh) 用于陡坡型煤矸石山的综合治理结构
CN107938643A (zh) 一种基于废弃石料矿山的地形地貌治理方法
CN103797991A (zh) 花岗岩矿山迹地生态复绿技术
CN108166520B (zh) 电力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方法
CN113875344A (zh) 一种煤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方法
CN110565577A (zh) 一种渠道整治工程的生态修复方法
CN110424421A (zh) 废弃矿山台田围护生态修复方法
CN111972225A (zh) 一种新型土层结构的边坡绿化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8018845B (zh) 煤矿小型外排土场的治理方法
CN109005722B (zh) 一种铁矿废石场土地复垦综合整治方法
CN110800415A (zh) 一种秦巴山区土地整治工程中生态化治理方法
CN103290911A (zh) 钢筋混凝土生态排水沟及其施工方法
CN113605492A (zh) 一种露天矿水资源立体式保护利用方法
CN115316066B (zh) 一种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水土资源综合整治方法
CN103609386B (zh) 一种泥质海岸带植槽或植穴造林方法
CN102704437A (zh) 一种适用复杂山区的采煤塌陷区耕作水源再造方法
CN115217086B (zh) 一种黄河故道流域国土综合整治差异化工程规划方法
CN206245319U (zh) 一种防稀土迹地边坡水力侵蚀系统
CN114182686B (zh) 原木框体与资源化混凝土组合结构生态护坡及其构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