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91531A - 一种土地整治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土地整治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91531A
CN113191531A CN202110384262.2A CN202110384262A CN113191531A CN 113191531 A CN113191531 A CN 113191531A CN 202110384262 A CN202110384262 A CN 202110384262A CN 113191531 A CN113191531 A CN 1131915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d
improvement
type
rural
urb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8426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广辉
曲衍波
马雯秋
李广泳
田亚亚
周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38426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915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91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915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06Q10/043Optimisation of two dimensional placement, e.g. cutting of clothes or woo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土地整治系统,通过整治功能类型分区模块,用于根据土地整治功能分区、农用地整治潜力、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组合基础上采用因子组合法确定类型组合区域;所述因子组合法是通过将各类功能区和各类潜力作为因子进行组合的方法;整治功能和潜力匹配模块,用于在所述类型组合区域中的功能和潜力的组合类型不匹配时,判断土地整治主导功能下的土地整治潜力类型,以形成土地整治功能和土地整治潜力的匹配关系;土地整治方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整治功能和潜力匹配模块的结果输出土地整治方向。基于土地整治功能分区与潜力的研究,提出土地整治的功能类型分区及具体的土地整治方向,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土地整治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地整治系统。
背景技术
土地整治是依法在农村地区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目的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而现有农村土地整治项目投入大,周期长,管理困难。
发明内容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土地整治系统,基于土地整治功能分区与潜力的研究,提出土地整治的功能类型分区及具体的土地整治方向,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土地整治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整治功能类型分区模块,用于根据土地整治功能分区、农用地整治潜力、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组合基础上采用因子组合法确定类型组合区域;所述因子组合法是通过将各类功能区和各类潜力作为因子进行组合的方法;
整治功能和潜力匹配模块,用于在所述类型组合区域中的功能和潜力的组合类型不匹配时,判断土地整治主导功能下的土地整治潜力类型,以形成土地整治功能和土地整治潜力的匹配关系;
土地整治方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整治功能和潜力匹配模块的结果输出土地整治方向,所述土地整治方向分为城市优化集聚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城乡统筹先导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现代农业先导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生态农业发展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生态涵养保护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
可选地,所述整治功能和潜力匹配模块还包括:高潜力模块和低潜力模块;所述高潜力模块包括城市优化集聚区和城乡统筹先导区;所述低潜力模块包括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态农业发展区、生态涵养保护区。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区命名模块,用于在土地整治功能区的约束下,采用耕地整治功能结合居民点整治功能命名功能类型区。
可选地,所述城市优化集聚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包括城市优化城中村改造型,用于拓展建设用地潜力,为城市发展提供建设用地。
可选地,所述城乡统筹先导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包括城乡统筹村庄节约用地型、城乡统筹村庄改善生活治型、城乡统筹村庄布局优化型、城乡统筹农田提质增效型、城乡统筹农田提质增效和村庄节约用地型、城乡统筹农田提质增效和村庄改善生活型、城乡统筹农田提质增效和村庄布局优化型。
可选地,所述城乡统筹村庄节约用地型用于将农村结余的建设用地指标调剂到城市使用,为城市发展提供用地支撑;
所述城乡统筹村庄改善生活治型用于修建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所述城乡统筹村庄布局优化型,用于引导旧居拆迁和新居建设;
所述城乡统筹农田提质增效型,用于实施农田景观建设工程;
所述城乡统筹农田提质增效和村庄节约用地型,用于通过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发展高效精品农业;
所述城乡统筹农田提质增效和村庄改善生活型,用于在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的同时,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以形成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网络;
所述城乡统筹农田提质增效和村庄布局优化型,用于优化农田形态,改变混杂的用地状况。
可选地,所述现代农业先导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包括现代农业村庄节约用地型、现代农业村庄改善生活型、现代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型、现代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村庄节约用地型、现代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村庄改善生活型。
可选地,所述生态农业发展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包括生态农业农田增地型、生态农业农田增地+村庄改善生活型、生态农业农田质量提升型、生态农业农田质量提升和村庄节约用地型、生态农业农田质量提升和村庄改善生活型。
可选地,所述生态涵养保护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包括生态涵养农田防护建设型、生态涵养村庄搬迁型。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土地整治系统,通过整治功能类型分区模块,用于根据土地整治功能分区、农用地整治潜力、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组合基础上采用因子组合法确定类型组合区域;所述因子组合法是通过将各类功能区和各类潜力作为因子进行组合的方法;整治功能和潜力匹配模块,用于在所述类型组合区域中的功能和潜力的组合类型不匹配时,判断土地整治主导功能下的土地整治潜力类型,以形成土地整治功能和土地整治潜力的匹配关系;土地整治方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整治功能和潜力匹配模块的结果输出土地整治方向,所述土地整治方向分为城市优化集聚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城乡统筹先导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现代农业先导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生态农业发展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生态涵养保护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基于土地整治功能分区与潜力的研究,提出土地整治的功能类型分区及具体的土地整治方向,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土地整治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分区是在土地整治功能分区和土地整治潜力分区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分区。这种分区既涵盖了土地整治功能分区所考虑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自然资源禀赋、土地利用问题、区域发展方向等宏观需求,又考虑了区域各类土地整治潜力的供给能力,是“宏观控制与微观操作”有效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土地整治系统,基于土地整治功能分区与潜力的研究,提出土地整治的功能类型分区及具体的土地整治方向。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土地整治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整治功能类型分区模块101,用于根据土地整治功能分区、农用地整治潜力、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组合基础上采用因子组合法确定类型组合区域;所述因子组合法是通过将各类功能区和各类潜力作为因子进行组合的方法;
整治功能和潜力匹配模块102,用于在所述类型组合区域中的功能和潜力的组合类型不匹配时,判断土地整治主导功能下的土地整治潜力类型,以形成土地整治功能和土地整治潜力的匹配关系;
土地整治方向模块103,用于根据所述整治功能和潜力匹配模块的结果输出土地整治方向,所述土地整治方向分为城市优化集聚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城乡统筹先导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现代农业先导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生态农业发展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生态涵养保护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整治功能和潜力匹配模块102还包括:高潜力模块和低潜力模块;所述高潜力模块包括城市优化集聚区和城乡统筹先导区;所述低潜力模块包括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态农业发展区、生态涵养保护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区命名模块,用于在土地整治功能区的约束下,采用耕地整治功能结合居民点整治功能命名功能类型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城市优化集聚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包括城市优化城中村改造型,用于拓展建设用地潜力,为城市发展提供建设用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城乡统筹先导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包括城乡统筹村庄节约用地型、城乡统筹村庄改善生活治型、城乡统筹村庄布局优化型、城乡统筹农田提质增效型、城乡统筹农田提质增效和村庄节约用地型、城乡统筹农田提质增效和村庄改善生活型、城乡统筹农田提质增效和村庄布局优化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城乡统筹村庄节约用地型用于将农村结余的建设用地指标调剂到城市使用,为城市发展提供用地支撑;
所述城乡统筹村庄改善生活治型用于修建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所述城乡统筹村庄布局优化型,用于引导旧居拆迁和新居建设;
所述城乡统筹农田提质增效型,用于实施农田景观建设工程;
所述城乡统筹农田提质增效和村庄节约用地型,用于通过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发展高效精品农业;
所述城乡统筹农田提质增效和村庄改善生活型,用于在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的同时,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以形成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网络;
所述城乡统筹农田提质增效和村庄布局优化型,用于优化农田形态,改变混杂的用地状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现代农业先导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包括现代农业村庄节约用地型、现代农业村庄改善生活型、现代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型、现代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村庄节约用地型、现代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村庄改善生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生态农业发展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包括生态农业农田增地型、生态农业农田增地+村庄改善生活型、生态农业农田质量提升型、生态农业农田质量提升和村庄节约用地型、生态农业农田质量提升和村庄改善生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生态涵养保护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包括生态涵养农田防护建设型、生态涵养村庄搬迁型。
下面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土地整治系统进行进一步详细阐述。
1.1农村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分区
土地整治潜力分区是依据土地整治潜力大小和限制因素类型,将区域划分为整治类型和方向相对一致的区域,该分区方法缺少考虑区域发展功能和方向,划定的子区域会存在“有潜力无需求”情况,土地整治项目难免成为单一落实指标和任务的工具,无法全面发挥其在调整土地利用矛盾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而土地整治功能分区是依据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等方面划定,对于区域是否存在整治潜力或是否存在与区域需求相匹配的潜力类型考虑较少,划定的子区域会存在“有需求无潜力”情况。
借鉴已有土地整理分区的研究,农村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分区可以理解为,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禀赋、土地利用问题、生态环境基础及各类土地整治潜力等因素,形成土地整治功能需求和潜力供给能力相对一致的近似空间单元。因此,市级农村土地整治可根据区域的功能和发展需要所形成的土地整治功能分区,结合土地整治的潜力和限制因素类型,形成“战略需求—功能定位—潜力类型”多维度组合的功能类型分区。
1.2农村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分区方法
1.2.1土地整治因子组合分析
土地整治分区中应用定量分析法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较常用的有因子组合法、指标聚类分析法、星座图法、层次筛选法、禁忌搜索算法等。农村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分区是依据土地整治功能分区、农用地整治潜力、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组合基础上确定的类型组合区域,是多种因素组合的结果,可以采用因子组合法确定。组合类型既要体现土地整治的功能,还要考虑潜力实现难易程度。本申请实施例拟定农用整治潜力和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的1~2级区域作为土地整治实施候选区。
因子组合法即通过将各类功能区和各类潜力作为因子进行组合。将沈阳市土地整治功能区分别记为I、II、III、IV、V,农用地整治潜力类型分别记为A、B、C,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类型分别记为a、b、c、d,其中无潜力时为0,则因子组合类型个数T=5×(2×2×2+2×2×2×2)=120。
1.2.2功能与潜力匹配性分析
理论上,沈阳市土地整治功能-潜力组合类型可以有120种,但实际上,上述组合类型标识中有些功能与潜力的组合类型不相匹配,还应判断土地整治主导功能下的土地整治潜力类型,形成土地整治功能和土地整治潜力的匹配关系(表1),同时各种潜力的高低也决定土地整治是否能够实施,根据专家咨询法,本研究视I~II级为高潜力,III~IV级为低潜力,进一步排除不相匹配及低潜力的组合类型。
①I城市优化集聚区:沈阳市城市优化集聚区耕地数量极少,开展农用地整治的比较收益远远低于农村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城中村和城郊村)利用粗放、基础设施不完善,空间布局杂乱问题严重。土地整治实现集约利用、改善生活条件、优化空间布局的功能。相比之下,农村居民点复垦后作为耕地极易被今后的城市建设占用,补充耕地的功能应当忽略。因此,与上述功能相匹配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类型是拓展空间潜力、改善生活潜力,这2种潜力类型至少有1种存在才能保证土地整治实现,那么可能出现的组合类型个数T1=2×2-1=3种。
②II城乡统筹先导区: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下,要求实现农用地与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一方面,在后备耕地资源相对匮乏的前提下,实现农业集约高效发展需保证耕地数量稳定、质量优良和规模化来实现。另一方面,应该强化农村居民点的生活和经济功能,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增值收益,改善生活条件,优化空间结构等。与上述功能匹配的潜力类型有补充耕地数量潜力、提升质量潜力、规模化潜力、拓展空间潜力、改善生活潜力、布局优化潜力。同上方法,可能出现的组合类型个数T2=(2×2×2-1)+(2×2×2×2-1)=22种。
③III现代农业示范区:该区对农用地整治需求是提升产能,即通过后备资源开发补充耕地数量规模,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提高耕地质量和规模化生产能力。在现代农业发展定位下,需要农村居民点生产和生活功能,与之相匹配的是改善生活条件潜力补充耕地潜力。同上方法,可能出现的组合类型个数T3=(2×2×2-1)+(2×2-1)=10种。
④IV生态农业发展区:该区土地整治首要功能是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提升耕地产能、补充耕地、改善生活条件、优化空间布局。与之匹配的潜力类型有:农用地整治增加耕地数量潜力、质量潜力、规模化潜力;农村居民点整治补充耕地潜力、改善生活潜力。同上方法,可能出现的组合类型个数T5=(2×2×2-1)+(2×2-1)=10种。
⑤V生态涵养保护区:该区土地整治首要功能是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不宜开展大规模的土地整治活动。可适当开展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持措施,引导自然环境恶劣地区村庄搬迁。其整治类型个数T4=2种。
经分析沈阳市各区域的土地整治功能需求和潜力供给匹配性关系,进一步排除不可能出现的功能潜力组合类型,到沈阳市土地整治功能类型有47种,但该值仍属于理论值。
表1
Figure BDA0003014195000000091
1.2.3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区命名
区划的命名需满足简捷和便于使用的特点。为了满足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分区借助功能需求和潜力大小,快速明确区域土地整治方向,实现土地整治活动既符合区域的发展需求又确保目标完成的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拟在土地整治功能区的约束下,采用耕地整治功能+居民点整治功能命名功能类型区。
1.3结果与分析
1.3.1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区划分结果
按照上述因子组合和“功能-潜力匹配排除”的方法,统计得到20种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区单一功能类型12种,复合功能类型8种;功能类型区内共含乡镇102个,非整治区含乡镇59个。其中I城乡优化集聚区形成1种功能类型区;II城乡统筹先导区形成7种功能类型区;III现代农业先导区形成5种功能类型区;IV生态农业发展区形成5种功能类型区;V生态涵养保护区形成2种功能类型区。
1.3.2各功能类型区整治方向
(1)城市优化集聚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
I-0-b:城市优化城中村改造型。16个乡镇,现状城中村面积12240hm2,其突出的整治潜力类型是拓展建设用地潜力,可为城市发展提供建设用地1589hm2。区域宜实行社区型的城中村整治方式,通过合理规划与设计,转变农村住宅为城市社区,实现用地节约集约,改善城市形象,实现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
(2)城乡统筹先导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
城乡统筹先导区土地利用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土地整治功能具有多样化和综合化的特点,区域共含有7种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分别是:
II-0-ab:城乡统筹村庄节约用地型。含13个乡镇,现状农村居民点面积11378hm2,可补充耕地393hm2,增加建设用地595hm2。农村居民点的整治以节约用地为目标,在满足生活需求的前提下,适当境地建房用地标准,逐步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将农村结余的建设用地指标调剂到城市使用,为城市发展提供用地支撑。
II-0-c:城乡统筹村庄改善生活治型。含3个乡镇,在空间靠近城区,现状农村居民点面积2676hm2,普遍存在基础设施缺乏、居住环境较差等问题。因此,区域农村土地整治首要任务是修建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民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II-0-d:城乡统筹村庄布局优化型。含6个乡镇,位于城市发展的腹地区域,其土地整治既要服务于农村,还要与城市的空间发展相结合。可在村庄规划的前提下,借助农村建设用地的整治,引导旧居拆迁和新居建设,使其空间形态朝着合理方向发展。
II-BC-0:城乡统筹农田提质增效型。该区含4个乡镇,位于城区的外围,含耕地面积14513hm2,区域地势平坦,耕地本底自然质量较优,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健全。该区域农业土地利用应与设施园艺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相结合。因此土地整治应立足于城郊农业发展的需求,实施农田景观建设工程,塑造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优质高效型田园景观。
II-BC-ab:城乡统筹农田提质增效+村庄节约用地型。含6个乡镇,分别含耕地和农村居民点面积43563hm2、6267hm2。实施农用地与建设用地结合的综合整治,通过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有效吸纳资金用于发展优质高效精品农业,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II-BC-c:城乡统筹农田提质增效+村庄改善生活型。含3个乡镇,分别含耕地和农村居民点面积30466hm2和2564hm2,具有较大整治潜力。农村土地整治应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的同时,注意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形成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网络,缩小城乡差距。
II-BC-d:城乡统筹农田提质增效+村庄布局优化型。含3个乡镇,分别含耕地和农村居民点面积22395hm2和2126hm2。区域农村土地整治重点调整农村建设用地布局,优化农田形态,改变混杂的用地状况,形成错落有致的农村景观。
(3)现代农业先导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
现代农业先导区要求土地整治首先要实现满足生产和生活的功能。区域共包含5种类型:
III-0-ab:现代农业村庄节约用地型。含6个乡镇,耕地面积26469hm2,现状耕地质量较优。但农村居民点用地粗放,现状面积26469hm2,该区域农村土地整治适宜进行节约用地型村庄整治,可补充耕地208hm2。
III-0-c:现代农业村庄改善生活型。含5个乡镇,耕地面积31344hm2,现状耕地情况优良。区域农村土地整治应该立足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生活条件的改善。
III-ABC-0:现代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型。含7个乡镇,耕地面积44861hm2。区域地势平坦,水土资源条件总体较优,但仍存在田间灌排基础设施老化、农田道路网体系缺乏、田块不规整等不同程度的问题。该区域耕地整治应立足于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目标,以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为方向。开展土地平整工程,优化田块的规模和形状,有效引导优质田块归并和集中连片,以满足机械化生产需要,重点改造目前限制耕地质量提升的田间落后基础设施,应特别强化田间灌排设施和多级田间道路建设,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III-ABC-ab:现代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村庄节约用地型。含7个乡镇,耕地和居民点面积分别为65484hm2和7028hm2,补充耕地潜力较大。可将高标准农田整治与村庄整治相结合,撤除衰退自然村落并入中心村,通过土地的平整、田块规模的扩大、田块外形的规整、实现耕地集中连片及建设用地节约集约。
III-ABC-c:现代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村庄改善生活型。含4个乡镇,分别含耕地和农村居民点面积20051hm2和2239hm2,具有较大整治潜力。农村土地整治应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
(4)生态农业发展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
区域因靠近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耕地质量总体不高,部分区域土壤沙化、盐渍化问题严重。农村土地整治活动要立足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安全,以农田建设结合生态治理和保护为主。
IV-A-0:生态农业农田增地型。含6个乡镇,现有耕地面积52323hm2,含一定数量的后备耕地资源。区域应立足生态安全,进行农田整理和后备资源开发,合理补充耕地面积。
IV-A-c:生态农业农田增地+村庄改善生活型。含2个乡镇,现有耕地面积17631hm2,进行农田整理和后备资源开发的同时,应注意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IV-B-0:生态农业农田质量提升型。含3个乡镇,耕地面积20908hm2,重点实施农田林网工程,营造防风林带和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修建排灌渠及台田、条田,降低地下水位,改善土壤盐渍化,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耕地质量。
IV-B-ab:生态农业农田质量提升+村庄节约用地型。该区含1个乡镇,耕地面积7989hm2,重点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修建排灌渠,改善农田灌排条件,提高耕地质量。结合自然村缩并到中心村,提高土地利用水平。
IV-B-c:生态农业农田质量提升+村庄改善生活型。该区含2个乡镇,耕地面积6460hm2。重点实施农田林网工程,营造防风林带和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重点改造目前限制耕地质量提升的田间落后基础设施,应特别强化田间灌排设施。完善田间和村庄的多级道路建设,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
(5)生态涵养保护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
该区是沈阳市重要生态屏障,耕地整治应以水源保护和生态维护为方向。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分别是:
V-B-0:生态涵养农田防护建设型。区域耕地以坡耕地为主,耕地自然质量不高,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重点开展山区水土保持和梯田修筑工程,营造高标准梯田防护林和实施坡改梯,在提高耕地质量的同时,建成山、水、田、林、路、渠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农田景观。
V-0-d:生态涵养村庄搬迁型。区域自然环境恶劣,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较高,应该及时进行灾害区村庄的生态搬迁。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土地整治系统,通过整治功能类型分区模块,用于根据土地整治功能分区、农用地整治潜力、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组合基础上采用因子组合法确定类型组合区域;所述因子组合法是通过将各类功能区和各类潜力作为因子进行组合的方法;整治功能和潜力匹配模块,用于在所述类型组合区域中的功能和潜力的组合类型不匹配时,判断土地整治主导功能下的土地整治潜力类型,以形成土地整治功能和土地整治潜力的匹配关系;土地整治方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整治功能和潜力匹配模块的结果输出土地整治方向,所述土地整治方向分为城市优化集聚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城乡统筹先导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现代农业先导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生态农业发展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生态涵养保护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基于土地整治功能分区与潜力的研究,提出土地整治的功能类型分区及具体的土地整治方向,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本说明书中上述方法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发明方法的操作,但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和/或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
虽然本申请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手段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装置或客户端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甚至为分布式数据处理环境)。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或等同要素。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单元、装置或模块等,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也可以将实现同一功能的模块由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的组合实现等。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控制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控制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部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类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移动终端,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本申请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机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置顶盒、可编程的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土地整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整治功能类型分区模块,用于根据土地整治功能分区、农用地整治潜力、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组合基础上采用因子组合法确定类型组合区域;所述因子组合法是通过将各类功能区和各类潜力作为因子进行组合的方法;
整治功能和潜力匹配模块,用于在所述类型组合区域中的功能和潜力的组合类型不匹配时,判断土地整治主导功能下的土地整治潜力类型,以形成土地整治功能和土地整治潜力的匹配关系;
土地整治方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整治功能和潜力匹配模块的结果输出土地整治方向,所述土地整治方向分为城市优化集聚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城乡统筹先导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现代农业先导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生态农业发展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生态涵养保护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治功能和潜力匹配模块还包括:高潜力模块和低潜力模块;所述高潜力模块包括城市优化集聚区和城乡统筹先导区;所述低潜力模块包括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态农业发展区、生态涵养保护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区命名模块,用于在土地整治功能区的约束下,采用耕地整治功能结合居民点整治功能命名功能类型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优化集聚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包括城市优化城中村改造型,用于拓展建设用地潜力,为城市发展提供建设用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城乡统筹先导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包括城乡统筹村庄节约用地型、城乡统筹村庄改善生活治型、城乡统筹村庄布局优化型、城乡统筹农田提质增效型、城乡统筹农田提质增效和村庄节约用地型、城乡统筹农田提质增效和村庄改善生活型、城乡统筹农田提质增效和村庄布局优化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城乡统筹村庄节约用地型用于将农村结余的建设用地指标调剂到城市使用,为城市发展提供用地支撑;
所述城乡统筹村庄改善生活治型用于修建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所述城乡统筹村庄布局优化型,用于引导旧居拆迁和新居建设;
所述城乡统筹农田提质增效型,用于实施农田景观建设工程;
所述城乡统筹农田提质增效和村庄节约用地型,用于通过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发展高效精品农业;
所述城乡统筹农田提质增效和村庄改善生活型,用于在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的同时,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以形成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网络;
所述城乡统筹农田提质增效和村庄布局优化型,用于优化农田形态,改变混杂的用地状况。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现代农业先导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包括现代农业村庄节约用地型、现代农业村庄改善生活型、现代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型、现代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村庄节约用地型、现代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村庄改善生活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农业发展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包括生态农业农田增地型、生态农业农田增地+村庄改善生活型、生态农业农田质量提升型、生态农业农田质量提升和村庄节约用地型、生态农业农田质量提升和村庄改善生活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涵养保护区土地整治功能类型包括生态涵养农田防护建设型、生态涵养村庄搬迁型。
CN202110384262.2A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土地整治系统 Pending CN1131915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84262.2A CN113191531A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土地整治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84262.2A CN113191531A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土地整治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91531A true CN113191531A (zh) 2021-07-30

Family

ID=76975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84262.2A Pending CN113191531A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土地整治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9153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17086A (zh) * 2022-07-05 2022-10-21 江苏省兰德土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黄河故道流域国土综合整治差异化工程规划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5470A (zh) * 2016-07-26 2016-11-16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基于农村空废土地整治的健康土体营造方法
CN108009694A (zh) * 2016-10-27 2018-05-08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空心村整治潜力分级评估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5470A (zh) * 2016-07-26 2016-11-16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基于农村空废土地整治的健康土体营造方法
CN108009694A (zh) * 2016-10-27 2018-05-08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空心村整治潜力分级评估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冯丹玥: "基于"类型-等级-潜力"综合视角的村庄特征识别与整治对策" *
刘明香;关欣;徐邹华;胡彩婷;: "土地综合整治背景下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与评价――以花垣县为例" *
曾亚;赵伟;杨柳娇;张正伟;刘欣珂;: "城市周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研究――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 *
王旭熙;苏春江;彭立;徐定德;陈田田;: "四川省农村空心化土地整治潜力研究" *
胡学东;王占岐;童秋英;李德胜;: "基于生态和社会经济约束的区域土地整治潜力评价研究"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17086A (zh) * 2022-07-05 2022-10-21 江苏省兰德土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黄河故道流域国土综合整治差异化工程规划方法
CN115217086B (zh) * 2022-07-05 2023-10-31 江苏省兰德土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黄河故道流域国土综合整治差异化工程规划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u et al. How does urban expansion interact with cropland loss? A comparison of 14 Chinese cities from 1980 to 2015
Zhu et al.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land transition and its coupling relationship with population flow in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 region
Penghui et al. Farmland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evolution and its driving mechanism from rural to urban: A case study of Changzhou City
Huang et al. Land consolidation: An approach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rural China
Woodworth Ordos Municipality: A market-era resource boomtown
CN110059855B (zh) 一种区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方法
CN108876204A (zh) 一种城市配电网规划多级网格划分的方法
CN113191531A (zh) 一种土地整治系统
Wei et 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spatial structure in Changzhou city, China: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Sunan model
Huang et al.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land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and accessibility in inland mountainous areas 1917–2017: A case study of Southwest China
Shi et al. Excessive urbanization and rejuvenation in the metropolitan city center in Shanghai, China
Guan et al. Risk assessment and regulation strategy of farmland margina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mengjin county, henan province
CN112347215A (zh) 三维铁路施工组织设计管理系统的搭建方法
Guo An overall urban system: Integrating central place theory and urban network idea in the greater Pearl River delta of China
CN105887593A (zh) 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三维导向线选定方法
Azman et al. The selection of IBS precast manufacturing plant in Malaysia using GIS
Long et al. Land consolidation: A way of rural restructuring and vitalization
Wan et al. Exploring how to Lea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by Integration of Multi Planning: Case Study of Jieshou City, Anhui Province, China
Brotchie et al. Sustainability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ities
Zhao et al. Research on the feasibility of solving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of sponge city based on gis, vr and bim combined technology
Yang et al. Research on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key technology of green highway
Mahmud et al. Unplanned Development and Transportation Problems in Dhaka City
Hu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spatial analysis functions of GIS technology in urban planning
Wang et al. Implementation-Oriented Renewal Planning of Suburb Townlet in South Jiangsu: A Case Study of Zhangpu Old Town in Kunshan
Xue Study 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Arid City under Land Spatial Planning System: A Case Study of Lanzhou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