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10006A - 振动致动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振动致动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10006A
CN115210006A CN202180017044.3A CN202180017044A CN115210006A CN 115210006 A CN115210006 A CN 115210006A CN 202180017044 A CN202180017044 A CN 202180017044A CN 115210006 A CN115210006 A CN 1152100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movable body
outer peripheral
elastic support
vibration actu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70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桥勇树
关口力
下村重幸
熊埜御堂好广
儿玉大辅
良井优太
稻本繁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ebeaMitsumi Inc
Original Assignee
MinebeaMitsumi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ebeaMitsumi Inc filed Critical MinebeaMitsumi Inc
Publication of CN115210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00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02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armatures moved one way by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and returned by mechanical force, e.g. by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16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polarised armatures moving in alternate directions by reversal or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sm
    • B06B1/045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sm using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6/00Tactile signalling systems, e.g.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振动致动器具有:固定体,包括线圈;可动体,包括磁铁,该磁铁以能够在与线圈的径向正交的振动方向上相对移动的方式配置在线圈的径向内侧;以及弹性支撑部,以使可动体相对于固定体移动自如的方式支撑可动体,该振动致动器中,通过被供电的线圈与磁铁的协作,可动体相对于固定体振动,并且,弹性支撑部具有:外周部,固定于固定体;内周部,配置于比外周部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且固定于可动体;以及变形臂部,配置于外周部与内周部之间,将外周部与内周部连结,且能够弹性变形,该振动致动器中,跨及外周部和变形臂部的外周部侧的部位而设置有衰减部,该衰减部使可动体移动时的弹性支撑部处的振动衰减。

Description

振动致动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动致动器及具备该振动致动器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在具有振动功能的电子设备中,作为振动产生源,安装有振动致动器。电子设备通过驱动振动致动器向用户传递振动来使用户身体感受到振动,从而能够通知来电,或提高操作感和身临其境感。在此,电子设备包括:便携式游戏终端、固定式游戏机的控制器(游戏手柄)、便携电话或智能手机等便携通信终端、平板PC等便携信息终端、安装于衣服或手臂等的可穿戴终端的可便携的便携设备。
作为安装于便携设备的可小型化的结构的振动致动器,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已知有呼叫器等中使用的振动致动器。
该振动致动器中,使一对板状弹性体相对置,并由圆筒状的框体的开口缘部对该一对板状弹性体分别进行支撑。板状弹性体各自以一个端部固定于固定体,另一端部固定于可动体的方式配置。一对板状弹性体中的一个板状弹性体为螺旋型形状且形成为,作为一个端部的外周部分配置于框体的底部,作为另一端部的中央部分从该外周部分隆起。在该中央部分固定有安装了磁体的磁轭,磁轭在框体内被支撑。
磁轭与磁体一起构成磁场产生体,在该磁场产生体的磁场内,线圈以安装于另一个板状弹性体的状态配置。线圈是使用在铜线的表面烘焙接合了树脂的漆包线而构成的圆筒状体,是使用了被称为“自熔接线”的线的空芯线圈,配置空间小。通过振荡电路以进行切换的方式对该线圈赋予频率不同的电流,由此,一对板状弹性体选择性地共振而产生振动,磁轭在框体内沿框体的中心线方向振动。
在该振动致动器中,在对磁轭的往复移动范围进行调整时,例如可考虑如下结构,即,如专利文献2所示那样,通过在板状弹性体设置衰减部来抑制板状弹性体的振动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74863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昭59-1914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以往的振动致动器的结构中,在可动体移动时,板状弹性体自身也变形。存在以下问题:可动体振动而安装衰减部的部位的变动较大,另外,在变动时间较长时,在有些衰减部的安装位置会产生衰减部的错位。由此,板状弹性体的振动的衰减有可能产生偏差,也就是说,有可能振动致动器的振动性能中产生偏差,振动致动器不能稳定地振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便使振动衰减,也以稳定的高输出产生适当的振动的振动致动器及电子设备。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振动致动器的一个形态采用以下结构,其具有:固定体,包括线圈;可动体,包括磁铁,该磁铁以能够在与所述线圈的径向正交的振动方向上相对移动的方式配置在线圈的径向内侧;以及弹性支撑部,以使所述可动体相对于所述固定体移动自如的方式支撑所述可动体,该振动致动器中,通过被供电的所述线圈与所述磁铁的协作,可动体相对于固定体振动,
所述弹性支撑部具有:
外周部,固定于所述固定体;
内周部,配置于比所述外周部更靠所述径向内侧的位置,且固定于所述可动体;以及
变形臂部,配置于所述外周部与所述内周部之间,将所述外周部与所述内周部连结,且能够弹性变形,
所述振动致动器中,跨及所述外周部和所述变形臂部的所述外周部侧的部位而设置有衰减部,该衰减部使所述可动体移动时的所述弹性支撑部处的振动衰减。
本发明的振动致动器的一个形态采用以下结构,其具有:
可动体,在中央具有柱状的磁铁,在所述磁铁的轴向上的正面和背面分别配置有弹簧止动部;
固定体,是收纳所述可动体的筒状的固定体,具有配置于所述可动体的径向外侧的一对环状线圈;
弹性支撑部,是以使所述可动体能够在沿着所述轴向的振动方向上往复振动的方式支撑所述可动体的一对弹性支撑部,并且,各弹性支撑部的外周部与所述固定体接合,各弹性支撑部的内周部与所述弹簧止动部接合,各弹性支撑部的变形臂部能够弹性变形,且所述变形臂部连结所述外周部与所述内周部;以及
衰减部,跨及所述外周部和所述变形臂部的所述外周部侧的部位而设置,使所述可动体移动时的所述弹性支撑部处的振动衰减。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一个形态采用以下结构,该结构中,安装有上述结构的振动致动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便使振动衰减,也能够以稳定的高输出产生适当的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振动致动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该振动致动器的纵剖面图。
图3是表示在该振动致动器中将外壳取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固定有弹性支撑部的可动体的立体图。
图5是可动体及弹性支撑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将电磁屏蔽部取下后的线圈组装体的图。
图7是线圈组装体的分解图。
图8是图3所示的驱动单元的俯视图。
图9是弹性支撑部的俯视图。
图10是从箭头方向观察的沿图8的A-A线的剖面图。
图11是用于说明衰减部的安装状态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衰减部的安装状态的图。
图13是外壳主体的底面侧立体图。
图14是从背面侧观察盖部的立体图。
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该振动致动器的磁路结构的图。
图16是表示线圈与磁铁的相对的移动状态的图。
图17是表示线圈与磁铁的相对的移动状态的图。
图18是表示安装有该振动致动器的电子设备的一例的图。
图19是表示安装有该振动致动器的电子设备的一例的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振动致动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21是表示在该振动致动器中将外壳取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2是外壳主体的底面侧立体图。
图23是从背面侧观察盖部的立体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振动致动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25是表示在该振动致动器中将外壳取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6是外壳主体的底面侧立体图。
图27是从背面侧观察盖部的立体图。
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振动致动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29是表示在该振动致动器中将外壳取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0是表示固定有弹性支撑部的可动体的立体图。
图31是可动体及弹性支撑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32是表示将电磁屏蔽部取下后的线圈组装体的图。
图33是外壳主体的底面侧立体图。
图34是从背面侧观察盖部的立体图。
图3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振动致动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36是表示在该振动致动器中将外壳取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7是表示固定有弹性支撑部的可动体的立体图。
图38是可动体及弹性支撑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39是表示将电磁屏蔽部取下后的线圈组装体的图。
图40是外壳主体的底面侧立体图。
图41是从背面侧观察盖部的立体图。
图4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振动致动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43是表示在该振动致动器中将外壳取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4是外壳主体的底面侧立体图。
图45是从背面侧观察盖部的立体图。
图46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6中的振动致动器中的驱动单元与外壳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4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即实施方式7的振动致动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48是表示在该振动致动器中将外壳取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9是外壳主体的底面侧立体图。
图50是从背面侧观察盖部的立体图。
图51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7中的振动致动器中的驱动单元与外壳的位置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1>
[振动致动器的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振动致动器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该振动致动器的纵剖面图,图3是表示在该振动致动器中将外壳取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图4是表示固定有弹性支撑部的可动体的立体图,图5是可动体及弹性支撑部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表示将电磁屏蔽部取下后的线圈组装体的图,图7是线圈组装体的分解图,图8是图3所示的驱动单元的俯视图。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上”侧、“下”侧是为了方便理解而赋予的,其是指振动致动器的可动体的振动方向上的一侧、另一侧。即,在将振动致动器搭载于电子设备(参照图18及图19参照)时,上下可以反过来,也可以成为左右。
本实施方式1的振动致动器1作为振动产生源而安装于便携式游戏终端设备(例如,图18所示的游戏控制器GC)等电子设备,实现电子设备的振动功能。作为该电子设备,还包括智能手机等便携设备(例如,图19所示的便携终端M)。振动致动器1安装于便携式游戏终端设备或便携设备等各设备,通过驱动而振动,向用户通知来电,或给人以操作感或身临其境感。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振动致动器1在中空的外壳10内,将外壳10的轴向(上下方向)作为振动方向,在上下端面间可振动地收纳有可动体20。通过外壳10内部的可动体20振动,从而振动致动器1自身作为振动体发挥功能。
振动致动器1具有:具备磁铁30及可动体芯41、42的可动体20;具有一对环状的线圈61、62的固定体50;以及以使可动体20相对于固定体50往复移动自如的方式支撑可动体20的弹性支撑部81、82。
在振动致动器1中,线圈61、62、磁铁30及可动体芯41、42构成使可动体20振动的磁路。振动致动器1通过从电源供给部(例如,图18及图19所示的驱动控制部203)对线圈61、62通电,而使线圈61、62与磁铁30协作,使得可动体20在外壳10内沿振动方向往复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的振动致动器1中,可动体20在由线圈筒管部52保持的线圈61、62的内侧,通过配置于线圈61、62与可动体20之间的筒管主体部(线圈保护壁部)522,在线圈61、62的轴向、也就是振动方向上往复移动。线圈61、62的轴向是可动体20的振动方向,是磁铁30的磁化方向,也是线圈筒管部52的轴向。
可动体20在不进行振动的非振动时,借助于弹性支撑部81、82而配置为:振动方向上的长度的中心与线圈筒管部52的振动方向上的长度的中心,在与可动体20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空开规定间隔地对置。这时,优选地,可动体20以不与线圈筒管部52的筒管主体部522接触的方式,位于在线圈61、62之间平衡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地,磁铁30及可动体芯41、42中的振动方向上的长度的中心、与上下间隔开的线圈61、62间的振动方向上的长度的中心配置于在与振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对置的位置。此外,也可以在筒管主体部522与可动体20之间夹设有磁性流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振动致动器1在具有外壳主体11及盖部12的外壳10内具有驱动单元13。驱动单元13具有线圈61、62、线圈筒管部52、可动体20及弹性支撑部81、82。
<可动体20>
可动体20在固定体50的筒状的线圈筒管部52的内侧,通过连接于上下端部的弹性支撑部81、82而被支撑成能够沿着线圈筒管部52的内侧面(筒管主体部522的内周面522a)往复移动。换言之,可动体20在振动致动器1内以能够在盖部12与底部114对置的方向上往复移动的方式被支撑。可动体20设置于图3所示的驱动单元13。
如图2、图4及图5所示,可动体20具有磁铁30、可动体芯41、42、以及弹簧止动部22、24、固定销26、28。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磁铁30为中心朝振动方向的两侧(图1~图5所示的上下方向)分别连续地设置有可动体芯41、42、弹簧止动部22、24。在可动体20中,磁铁30及可动体芯41、42的外周面20a在筒管主体部522的内周面522a的内侧,与内周面522a空开规定间隔而对置。
在可动体20沿振动方向移动时,外周面20a以不与内周面522a接触的方式沿着内周面522a往复移动。
磁铁30在振动方向上被磁化。磁铁30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圆盘状,并且,在振动方向上间隔开的正面30a、背面30b分别具有不同的极性。磁铁30的正面30a、背面30b是在线圈61、62的轴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开的两个磁化面。
磁铁30相对于线圈61、62(细节后述)在线圈61、62的径向内侧以位于空开间隔的位置的方式配置。在此,“径向”是指与线圈61、62的轴正交的方向,也是与振动方向正交的方向。该径向上的“间隔”是磁铁30与包含筒管主体部522的线圈61、62之间的间隔,该间隔使得两者能在可动体20的振动方向上彼此不接触地移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是指筒管主体部522与磁铁30之间的规定间隔。
在本实施方式中,磁铁30以其径向外侧与筒管主体部522的中心对置的方式配置。此外,磁铁30只要是以使两个磁化面分别朝向线圈61、62的轴的延伸方向的方式在线圈61、62的内侧配置即可,其也可以是筒状、板状等圆盘状以外的形状。另外,优选地,磁铁30的轴向的中心与可动体20的轴向的中心一致。
在磁铁30的正面30a、背面30b分别设置有可动体芯41、42。
可动体芯41、42是磁性体,作为磁轭发挥功能,与磁铁30、线圈61、62一起构成磁路。可动体芯41、42与磁铁30一起构成可动体侧磁路。可动体芯41、42使磁铁30的磁通集中,不漏出而高效地流动,使在磁铁30与线圈61、62间流动的磁通有效地分布。
另外,可动体芯41、42除了作为磁路的一部分的功能以外,在可动体20中还具有作为可动体20的主体部分的功能、固定弹簧止动部22、24的功能、以及作为配重的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体芯41、42形成为具有与磁铁30相同的表面形状的圆环平板状。可动体芯41、42以使其外周面与磁铁的外周面在同一面上的方式固定于磁铁30,与磁铁的外周面一起构成可动体20的外周面20a。
可动体芯41、42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结构相同的相同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体芯41、42以磁铁30为中心,以夹着磁铁30的方式在磁铁的上下对称地设置。此外,可动体芯41、42被磁铁30吸引,并且例如利用环氧树脂等热固化型粘接剂或厌氧性粘接剂固定于磁铁30。
在可动体芯41、42各自的中央部设置有供上下的弹簧止动部22、24嵌合的嵌合口411、421。在嵌合口411、421中插入有上下的弹簧止动部22、24。
在嵌合口411、421处,可动体芯41、42与弹簧止动部22、24在三点或四点接触,从而以使上下的弹簧止动部22、24的各自的轴(在此,与弹性支撑部81、82的中心一致)位于可动体20的中心轴上的方式支撑弹簧止动部22、24。可通过调整可动体芯41、42中的嵌合口411、421的开口程度,来调整可动体20的重量,设定适当的振动输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可动体20的非振动时,可动体芯41、42在线圈61、62的内侧(径向内侧),在与线圈61、62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与线圈61、62分别对置。
在可动体芯41、42中,优选地,磁铁30的上侧的可动体芯41的上表面的高度位置与上侧的线圈61的高度方向(上下方向)的中心的位置对置。此外,优选地,磁铁30的下侧的可动体芯42的下表面的高度位置与下侧的线圈62的高度方向(上下方向)的中心的位置对置。
弹簧止动部22、24具有将可动体侧磁路固定于弹性支撑部81、82的功能,并且具有作为可动体20的配重的功能。弹簧止动部22、24以夹着磁铁30及可动体芯41、42的方式对称地设置,使可动体20的振动输出增加。
弹簧止动部22、24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沿着可动体20的中心轴配置的轴状体,夹设于可动体芯41、42与弹性支撑部81、82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弹簧止动部22、24形成为相同形状,具有接合部222、242和弹簧固定部224、244。接合部222、242分别与弹簧固定部224、244在振动方向(具体而言为上下方向)上连续地设置。
弹簧止动部22、24具有贯通的通孔。此外,弹簧止动部22、24也可以向通孔内追加重物而作为重量调整部发挥功能。通过向通孔内追加重物,能够使可动体20增重而增大可动体20的振动输出。
接合部222、242分别与可动体芯41、42接合。具体而言,接合部222、242的另一端部侧分别插入到可动体芯41、42的嵌合口411、421中而内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弹簧止动部22、24压入可动体芯41、42而将其固定于可动体芯41、42,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环氧树脂等热固化型粘接剂或厌氧性粘接剂,通过粘接来固定。
上侧的弹簧固定部224构成可动体20的振动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即可动体20的上侧的端部,并且与作为弹性支撑部81的上侧板簧的内径侧的端部(另一端部)即内周部802接合。弹簧固定部224在弹簧止动部22中以从接合部222向上突出的方式设置,以其前端通过固定销26与弹性支撑部81的内周部802接合。
另一方面,下侧的弹簧固定部244构成可动体20的振动方向上的另一端部、即可动体20的下侧的端部,并且与作为弹性支撑部82的下侧板簧的内径侧的端部即内周部802接合。弹簧固定部244在弹簧止动部24中以从接合部242向下突出的方式设置,以其前端通过固定销28与弹性支撑部82的内周部802接合。此外,关于弹性支撑部81的细节,将在后文中与弹性支撑部82一起进行说明。
固定销26、28牢固地固定弹性支撑部81、82和可动体20,以使其不会因可动体20的振动而脱落。
固定销26、28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相同形状,且分别具有:能够压入到弹簧固定部224、244中的轴状的销主体262、282、以及设置于销主体262、282的一端侧的缘部的凸缘264、284。
具体而言,在使弹性支撑部81、82的各自的内周部802与弹簧固定部224、244重叠的状态下,将固定销26、28的各自的销主体262、282经由内周部802的开口压入至弹簧固定部224、244的通孔并固定。由此,凸缘264、284与弹簧固定部224、244将弹性支撑部81、82的内周部802夹持而将弹性支撑部81、82牢固地接合。
此外,弹性支撑部81、82的内周部802与弹簧固定部224、244可以通过熔接、粘接、或铆接等接合,并且还可以将熔接、粘接、或铆接组合来进行接合。
弹簧止动部22、24在可动体20中相对于可动体侧磁路配置于在振动方向上间隔开的两个端部(上下端部),由此,无需将可动体20的重物配置在可动体侧磁路的外周侧。由此,不会限制在可动体侧磁路的外周侧即可动体20的外周侧对置设置的线圈61、62的配置空间。不会因重物的配置空间而使可动体侧磁路与线圈61、62的距离变大,电磁转换的效率不会降低。因此,能够适当地使可动体20的重量增加,能够实现高振动输出。
另外,弹簧止动部22、24具有重物功能和弹簧固定功能,因此不需要分别组装具有各个功能的部件。仅通过将弹簧止动部22、24设置于可动体侧磁路,就能够将作为弹性支撑部81、82的上侧板簧、下侧板簧与重物一起容易地组装到可动体20上,因而能够提高组装性。
此外,弹簧止动部22、24虽然也可以由磁性材料构成,但优选由非磁性材料构成。若弹簧止动部22、24是非磁性材料,则来自可动体芯41的磁通不会向上方流动,并且来自可动体芯42的磁通不会向下方流动,能够高效地流向位于可动体芯41、42的外周侧的线圈61、62侧。
另外,优选地,弹簧止动部22、24由比重比硅钢板(钢板的比重为7.70~7.98)等的材料高的材料(例如,比重为16~19左右的材料)形成。例如可以应用钨作为弹簧止动部22、24的材料。由此,即使是在设计等中设定了可动体20的外形尺寸的情况下,也能够比较容易地增加可动体20的质量,能够实现所希望的振动输出、即对用户而言足够充分的体感振动。
<固定体50>
固定体50对线圈61、62进行保持,并且在线圈61、62的径向内侧,通过弹性支撑部81、82,以使可动体20在振动方向(线圈轴向、可动体20的轴向)上移动自如的方式支撑可动体20。
固定体50具有外壳10、线圈61、62、线圈筒管部52、以及电磁屏蔽部58。由线圈61、62和线圈筒管部52构成线圈组装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大致所有的借助于弹性支撑部81、82而使可动体20及外壳10等产生振动的构成要素都连接到线圈组装体,来构成振动致动器1。
线圈筒管部52对卷绕于外周面的线圈61、62进行保持,以内周面522a包围磁铁30并对具有磁铁30的可动体20的移动进行引导。
线圈筒管部52是由酚醛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 butyleneterephtalate;PBT)等树脂形成的筒状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筒管部52由包含阻燃性高的贝克莱特树脂等酚醛树脂的材料构成。
线圈筒管部52由包含酚醛树脂的材料构成,从而阻燃性提高,即使在电流流过所保持的线圈61、62时因焦耳热而发热,也能够实现驱动时的安全性的提高。另外,由于尺寸精度提高,线圈61、62的位置精度提高,因此能够降低振动特性的偏差。
线圈筒管部52具有:筒状的筒管主体部522;从筒管主体部522的外周向放射方向突出的中央凸缘部526及凸缘部527、528;端子捆绑部(线圈接线部)53;可动范围形成部54;以及联络槽部55。
在线圈筒管部52上卷绕有线圈61、62。该线圈61、62被电磁屏蔽部58覆盖。此外,为了便于理解,有时也将端子捆绑部(线圈接线部)53图示为端子捆绑部(线圈接线部)53-1、53-2来进行说明。
筒管主体部522作为保护壁部发挥功能,该保护壁部保护配置于内侧的可动体20以避免在驱动时与线圈61、62的碰撞。筒管主体部522的厚度是即使其与移动的可动体20接触也不会对外周侧的线圈61、62产生任何影响的强度的厚度。
在筒管主体部522的外周侧,在中央凸缘部526与各凸缘部527、528间(线圈安装部52b、52c),以包围可动体20的可动体芯41、42的外周面(磁铁30及可动体芯41、42的外周面)的方式配置有线圈61、62,该线圈61、62在线圈轴向上排列。
具体而言,在筒管主体部52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凹状的线圈安装部52b、52c,该凹状的线圈安装部52b、52c被中央凸缘部526及凸缘部527、528隔开,且在外周侧向径向外侧开口。
如图6及图7所示,端子捆绑部53作为将线圈61、62的绕线捆绑于其上而与外部设备连接的连接器接线部发挥功能。线圈61、62与外部设备通过端子捆绑部53连接,从而向线圈61、62和线圈61、62供给电力。
端子捆绑部53是以突出的方式设置于筒管主体部522的外周部分的具有导电性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捆绑部53被压入到在筒管主体部522的外周配置于振动方向的中心的中央凸缘部526的外周面。由此,端子捆绑部53以从中央凸缘部526的外周面突出的方式设置。
凸缘部527、528设置于在筒管主体部522的在轴向(本实施方式中为振动方向,也是上下方向)上间隔开的两个端部,构成线圈筒管部52的上下端部。
在凸缘部527、528的从中央凸缘部526离开的方向侧的端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下端部),固定有弹性支撑部81、82。
可动范围形成部54设置于线圈筒管部52的上下端部,在将线圈筒管部52收纳于外壳10内时,形成外壳10的盖部12及底部114与可动体20之间的振动范围。
可动范围形成部54是从凸缘部527、528分别向振动方向(上下方向)突出地设置的突状边部。在凸缘部527、528的圆环状的上下的开口端面(也分别称作“上端面、下端面”)527a、528a中,空开规定间隔而设置有可动范围形成部54。上端面527a是一侧的开口端面,下端面528a是指另一侧的开口端面。
凸缘部527在一侧的开口端面具有向振动方向突出的突起状的可动范围形成部54。该一侧开口端面作为经由可动范围形成部54承接盖部12的顶面承接部发挥功能。凸缘部528在另一侧的开口端面具有向振动方向突出的突起状的可动范围形成部54。该另一侧的开口端面作为经由可动范围形成部54承接底部114的底面承接部发挥功能。
另外,如图3及图8所示,可动范围形成部54与设置于弹性支撑部81、82的定位槽808嵌合,进行弹性支撑部81、82的径向定位。可动范围形成部54形成为,具有径向的规定的厚度和比径向的长度长的周向上的长度,从轴向观察时呈圆弧状。定位槽808与该可动范围形成部54的形状对应地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范围形成部54通过嵌合到定位槽808,来限制弹性支撑部81、82的径向及周向上的移动,从而进行弹性支撑部81、82相对于线圈筒管部52的定位。
通过将可动范围形成部54嵌合到定位槽808,从而能够在驱动单元13的各个个体中,一致地设定相对于线圈筒管部52的弹性支撑部81、82的安装位置,从而进行弹性支撑部81、82相对于线圈筒管部52的稳定的定位。
由此,无需借助于多个构成部件来将弹性支撑部81、82固定于固定体侧。由此,在不易受到部件公差的影响的结构中,旋转之类的周向的移动、以及径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作为产品,能够抑制弹性支撑部81、82的偏差,实现稳定的特性。
可动范围形成部54以线圈筒管部52的轴为中心而空开等间隔地设置。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以线圈筒管部52的轴为中心,空开等间隔地在三处设置可动范围形成部54,但只要是能够对弹性支撑部81、82进行定位的个数,则设置几个都可以。
另外,由三处的可动范围形成部54通过定位槽808承接弹性支撑部81、82的每一个,由此能够降低可动体20向线圈筒管部52内插入时的钩挂或摩擦,使得组装性良好,能够容易地进行可动体20及线圈筒管部52的定位。
线圈筒管部52在使上下端面的可动范围形成部54与盖部12的缘部和底部114的缘部抵接的状态下被收纳在外壳10中,并固定于盖部12的缘部和底部114的缘部。
凸缘部527、528具有与电磁屏蔽部58卡合的、电磁屏蔽部定位用的定位卡合部529(参照图3)。定位卡合部529设置于凸缘部527、528的外周部、也就是线圈筒管部52的外径部,其使电磁屏蔽部58位于包围线圈61、62的位置。
定位卡合部529与电磁屏蔽部58的被卡合部589卡合。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卡合部529是在各个凸缘部527、528的外周部向中央凸缘部526侧开口的凹状的槽,且与凸状的被卡合部589卡合。
通过这些定位卡合部529与被卡合部589卡合,能够以使电磁屏蔽部58不会相对于卷绕于线圈筒管部52的线圈61、62偏移的方式配置电磁屏蔽部58,从而能够得到稳定的磁特性。
此外,也可以是,在中央凸缘部526及各凸缘部527、528的相同外径的外周面上设置粘接部,借助于粘接部将电磁屏蔽部58固定于中央凸缘部526及各凸缘部527、528。由此,能够进一步实现稳定的振动特性。
<线圈>
在振动致动器1中,线圈61、62与磁铁30及可动体芯41、42一起,以线圈61、62的轴向(磁铁30的磁化方向)为振动方向,构成振动致动器1的驱动源。线圈61、62在驱动时(振动时)被通电,与磁铁30一起构成音圈电机。
在线圈安装部上配置有线圈61、62,线圈61、62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于在与振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与可动体芯41、42对置的位置。
线圈61、62以如下方式被保持在线圈筒管部52上,即,使线圈轴向(振动方向)上的长度的中心位置成为与可动体20的振动方向上的长度的中心位置(磁铁30的振动方向的中心位置)在振动方向上大致相同的位置(也包含相同位置)。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线圈61、62构成为彼此向相反方向卷绕,在通电时电流向相反方向流动。
线圈61、62各自的端部与中央凸缘部526的端子捆绑部53捆绑连接。线圈61、62经由端子捆绑部53与电源供给部(例如,图18及图19所示的驱动控制部203)连接。例如,线圈61、62各自的端部与交流供给部连接,从交流供给部向线圈61、62供给交流电源(交流电压)。由此,能够在线圈61、62与磁铁之间,产生使得在彼此的轴向上向相互接近或离开的方向的移动成为可能的推力。
优选地,线圈61、62的线圈轴配置于与线圈筒管部52的轴或磁铁30的轴相同的轴上。
通过从线圈筒管部52的外侧向线圈安装部缠绕线圈线,而将线圈61、62形成为圆筒状。根据该结构,能够无需使用自熔接线来维持线圈61、62各自的圆筒状体而组装具有线圈61、62的线圈筒管部52。也就是说,不需要使用空芯线圈作为线圈,因此能够使线圈61、62自身低成本化,进而能够使振动致动器整体低成本化。
另外,在外壳10的内侧,线圈61、62的外周面被电磁屏蔽部58包围,线圈61、62被密封在线圈安装部内,且在线圈安装部内通过粘接等而被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61、62通过粘接固定在筒管主体部522、中央凸缘部526及各凸缘部527、528的全部上。由此,线圈61、62能够增大与线圈筒管部52的接合强度,与可动体和线圈直接接触的结构相比,即使在施加了较大的冲击的情况下线圈61、62也不会破损。
电磁屏蔽部58是配置在包围线圈筒管部52的外周面且在径向外侧覆盖线圈61、62的位置的筒状的磁性体。电磁屏蔽部58通过线圈筒管部52的端子引出部90及定位卡合部529而相对于线圈筒管部52被定位。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引出部90与电磁屏蔽部58的开口部582嵌合。由此,端子引出部90作为电磁屏蔽部58的止转部发挥功能。电磁屏蔽部58与线圈61、62一起构成固定体侧磁路,防止在可动体侧磁路、也就是与磁铁30及可动体芯41、42一起构成的磁路中,向振动致动器1的外部漏出磁通。
电磁屏蔽部58以使电磁屏蔽部58的振动方向上的长度的中心位于与配置于内侧的磁铁30的振动方向的中心相同高度的位置的方式配置。通过该电磁屏蔽部58的屏蔽效果,能够实现向振动致动器的外侧的漏磁通的降低。
另外,电磁屏蔽部58在磁路中能够增大推力常数而提高电磁转换效率。电磁屏蔽部58利用磁铁30的磁吸引力而与磁铁30一起具有作为磁性弹簧的功能。磁性弹簧能够降低使弹性支撑部81、82作为机械弹簧时的应力,能够提高弹性支撑部81、82的耐久性。
<弹性支撑部81、82>
弹性支撑部81、82以使可动体20相对于固定体50沿振动方向往复移动自如的方式,支撑可动体20。
弹性支撑部81、82以在可动体20的振动方向上夹着可动体20且与振动方向相交的方式架设于可动体20和固定体50这两者。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4所示,弹性支撑部81、82彼此间隔开地配置于可动体20中在振动方向上间隔开的两个端部(上下端部),并与固定体50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支撑部81、82以彼此对置的方式分别在与振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配置。
弹性支撑部81、82各自的内周部802嵌合于可动体20的在轴向(振动方向)上间隔开的两个端部(弹簧固定部224、244)。另外,外周固定部806侧以向径向外侧(放射方向)伸出的方式安装于可动体20。
弹性支撑部81、82是以使可动体20能够在沿着磁铁30的轴向的振动方向上往复振动的方式支撑可动体20的一对弹性支撑部。弹性支撑部81、82各自的外周固定部(外周部)与固定体50接合,弹性支撑部81、82各自的内周部802与弹簧止动部22、24接合。
在可动体20的可动体的非振动时及振动时,弹性支撑部81、82以使可动体20不与固定体50接触的方式支撑可动体20。此外,即使在可动体20的驱动(振动)时弹性支撑部81、82与可动体20的筒管主体部522的内周面522a接触,磁路、具体而言为线圈61、62也不会损伤。弹性支撑部81、82只要能够以使可动体20移动自如的方式对可动体20进行弹性支撑即可,可以由任意部件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支撑部81、82是具有相同结构的相同部件。
弹性支撑部81、82既可以是非磁性体,也可以是磁性体(具体而言,强磁性体)。若弹性支撑部81、82是非磁性体的板簧,可以使用SUS304、SUS316等不锈钢钢板来构成。另外,若弹性支撑部81、82是磁性体,则可以适用SUS301等不锈钢钢板。已知,作为弹性支撑部81、82的材料,例如与非磁性材料(SUS304、SUS316等)相比,磁性材料(例如,SUS301)的耐久性更高且廉价。弹性支撑部81、82在本实施方式中由SUS301构成。
弹性支撑部81、82分别是平板状的多个板簧。可动体20也可以将3个以上的板簧作为多个弹性支撑部81、82。该多个板簧以沿着与振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方式安装。
作为板簧的弹性支撑部81、82具有如下形状,即,由作为内侧的弹簧端部的环状的内周部802、和作为外侧的弹簧端部的外周固定部806通过变形臂部804接合而成的形状,该变形臂部804进行弹性变形且俯视呈圆弧状。在弹性支撑部81、82的每一个中,通过变形臂部804的变形,从而内周部802在轴向上相对于外周固定部806位移。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弹性支撑部81、82的板簧是使用不锈钢钢板通过板金加工形成的,更具体地,是薄的平板圆盘状的螺旋型弹簧。弹性支撑部81、82由于是平板状,因此与圆锥状的弹簧相比,能够实现位置精度的提高、也就是加工精度的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弹性支撑部81、82的螺旋朝向是相同朝向,各自的外周侧的一端即外周固定部806固定于固定体50,且各自的内周侧的另一端即内周部802固定于可动体20。
图9是弹性支撑部81的俯视图,图10是从箭头方向观察的沿图8的A-A线的剖面图。此外,弹性支撑部82是与弹性支撑部81相同的结构,因此对弹性支撑部81进行详细说明,省略弹性支撑部82的说明。
内周部802形成为圆环状。变形臂部804能够弹性变形,配置于外周固定部806与内周部802之间。变形臂部804的一个端部与外周固定部806结合,另一端部与内周部802结合。变形臂部804将外周固定部806与内周部802连结。
如图9所示,变形臂部804以与沿着径向的虚拟线在该虚拟线上的多个位置相交的方式延伸。变形臂部804的外周部侧的部位是指多个位置中的最靠外周侧的位置的部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内周部802的外周处,以空开相等间隔的方式,呈螺旋状地配置有多个变形臂部804。变形臂部804配置为,分别沿着内周部802的外周延伸,相对于内周部802的外周在径向上空开间隙而对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周固定部806与内周部802之间以连接这两者的方式设置有3个变形臂部804,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形成为螺旋状的一条变形臂部。另外,也可以是,作为弹性支撑部81而设置有2条或4条以上变形臂部804。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多个螺旋形状的板簧作为多个弹性支撑部81、82。该多个螺旋形状的板簧(弹性支撑部81、82)分别安装在可动体20的在振动方向上间隔开的两个端部(作为开口缘部的开口端面的上下端面527a、528a),来相对于固定体50对可动体20进行弹性支撑。由此,在可动体20的移动量变大时,可动体一边稍微旋转一边向平移方向(在此为与振动方向垂直的面上的方向)移动。若多个板簧的螺旋的方向相反,则多个板簧彼此向压曲方向或拉伸方向运动,从而顺畅的运动受到妨碍。
本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撑部81、82以螺旋的朝向相同的方式固定于可动体20,因此即使可动体20的移动量变大,也能够顺畅地运动,也就是能够变形,成为更大的振幅,且能够提高振动输出。
但是,根据所希望的可动体20的振动范围的不同,也可以是如下的设计,即,将多个弹性支撑部81、82的螺旋的方向设为彼此相反的方向。
相对于可动体20,将板状的弹性支撑部81、82配置为,使弹性支撑部81、82的各自的内周部802与构成可动体20的振动方向的端部的弹簧固定部224、244重叠。如上所述,弹性支撑部81、82的内周部802被固定销26、28的凸缘264、284和弹簧固定部224、244夹持而固定。
另一方面,上侧的弹性支撑部81的外周固定部806在径向外侧固定于线圈筒管部52的上端部。具体而言,弹性支撑部81的外周固定部806在形成线圈筒管部52的上端部的上侧的凸缘部527的环状的上端面527a,固定于避开了可动范围形成部54的部位。
弹性支撑部81的外周固定部806在外壳10内被凸缘部527的环状的上端面527a与盖部12的按压部128夹持而固定。此外,上端面527a是指,上侧(一侧)的凸缘部527的上侧(一侧)中的、避开了可动范围形成部54的部分的上侧(一侧)的端面。
另外,在振动致动器1中的比可动体20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下侧的弹性支撑部82的外周固定部806固定于线圈筒管部52的下端部。具体而言,在形成线圈筒管部52的下端部的下侧的凸缘部528中,弹性支撑部82的外周固定部806固定于该凸缘部528的环状的下端面528a中的避开了可动范围形成部54的部位。
弹性支撑部82的外周固定部806在外壳10内被凸缘部528的环状的下端面528a和在底部114的周缘部所设置的台阶部118夹持而固定。此外,下端面528a是指,下侧(另一侧)的凸缘部528的下侧(另一侧)中的、避开了可动范围形成部54的部分的上侧(另一侧)的端面。
如图9所示,在弹性支撑部81、82中,外周固定部806具有:最外周部分806a、以及从最外周部分806a向内侧伸出的内侧伸出部分806b。
最外周部分806a被上下端面527a、528a和按压部128、台阶部118夹持而固定。
内侧伸出部分806b是外周固定部806中的安装衰减部72的部位。
这样,弹性支撑部81、82在沿与振动方向正交的方向配置的状态下,被线圈筒管部52的上下的开口缘部的上下端面(开口端面)527a、528a和外壳10的盖部12及底部114夹持。另外,在卷绕有线圈61、62的线圈筒管部52内收纳可动体20,将弹性支撑部81、82的内周部802固定于可动体20的上下端部,并且将弹性支撑部81、82的外周固定部806固定于线圈筒管部52的上端部。由此,构成为规定了线圈61、62与可动体20的位置关系的驱动单元13,从而使其向外壳10内的配置变得容易。
<衰减部72>
衰减部(减震器)72安装于弹性支撑部81、82,使弹性支撑部81、82中产生的振动有效地衰减。
衰减部72以不会从弹性支撑部81、82脱落的方式安装于弹性支撑部81、82。
衰减部72使弹性支撑部81(82)中的急剧的弹簧共振衰减,防止由于共振频率附近的振动大幅增大而由频率所引起的振动之差变大。由此,可动体20能够在塑性变形前抑制共振峰,以不与盖部12及底部114接触的方式产生在大范围内稳定的振动,不会因接触而产生异响。衰减部72只要是防止在弹性支撑部81(82)产生急剧振动的部件,则可以由任意的形状、材料等形成。
衰减部72在沿径向对置的多个变形臂部804上跨及该变形臂部804的最外周侧的部位和外周固定部806而设置。更具体地,衰减部72以跨及外周固定部806的内侧伸出部分806b、以及在径向内侧与外周固定部806相邻的变形臂部804的外周固定部806侧的部位的方式进行安装。
衰减部72安装于外周固定部806的内侧伸出部分806b,且在变形臂部804上安装于与外周固定部806相邻的部位,并且,在弹性支撑部81、82中,在可动体20侧和固定体50侧之间,衰减部72位于更靠固定体50侧的位置。
由此,即使是在可动体20的驱动时,在内侧伸出部分806b上衰减部72自身也不会明显移动,能够抑制在驱动时衰减部脱离的风险,从而构成可靠性高的振动致动器。
如图8至图10所示,衰减部72通过粘接等接合于外周固定部806的侧面(内侧伸出部分806b的侧面)8062(参照图11)、以及变形臂部804的侧面8042(参照图11)。另外,在作为外周固定部806的上下表面的正面8064及背面8066(内侧伸出部分806b的正面及背面)、以及变形臂部804的正面8044及背面8046中,在正面和背面中至少一者的面侧,衰减部72是通过粘接剂被接合于该面的。
图11及图12是用于说明衰减部的安装状态的图。
图10~图12所示的衰减部72具有:夹设于内侧伸出部分806b与变形臂部804之间的夹设部722、以及从夹设部722分别向弹性支撑部81、82的正面及背面(在振动方向上间隔开的面即上下表面)侧突出的衰减突部724、726。
夹设部722设置于外周固定部806与变形臂部804的外周部侧的部位之间的间隙,且接合于外周固定部806和变形臂部804的外周部侧的部位处的、在径向上对置的侧面的每一个。
夹设部722以使衰减突部724、726不从弹性支撑部81、82离开的方式,将衰减突部724、726彼此接合。
如图11所示,夹设部722的两个侧面与外周固定部806的侧面(内侧伸出部分806b的侧面)8062、以及变形臂部804的侧面8042接合。例如,外周固定部806的侧面8062、变形臂部804的侧面8042经由粘接层S而紧密地接合于夹设部722。
如图12所示,夹设部722的径向上的长度、也就是弹性支撑部81、82的外周固定部806和与外周固定部806相邻的变形臂部804之间的距离L3,比弹性支撑部81、82的厚度尺寸t的2倍(2t)大,且为6倍(6t)以下。距离L3以满足2t<L3<6t的方式设置。
即,在距离L3比弹性支撑部81、82的厚度尺寸t的2倍(2t)窄的情况下,作为弹性支撑部81、82的板簧的可制造性较差,在可动体20的驱动时,切断力容易施加到衰减部72与弹性支撑部81、82的接合部分。该切断力有可能导致衰减部72从弹性支撑部81、82的剥离。另外,若使距离L3比弹性支撑部81、82的厚度尺寸t的6倍(6t)宽,则衰减部72自身较大,花费成本、花费工序,且衰减力有可能降低。例如,在图9所示的弹性支撑部81中,以使间隙G1为2t,使间隙G2满足2t<L3<6t的方式形成弹性支撑部81。
衰减突部724、726是与夹设部722一体形成的,且从夹设部722沿弹性支撑部81、82的厚度方向突出。衰减突部724、726从弹性支撑部81、82的正面及背面这两者突出。
也可以说,衰减突部724、726以夹持弹性支撑部81、82的状态固定于弹性支撑部81、82。此外,衰减突部724、726及夹设部722也可以是将各部件彼此一体地形成而成的部件。
衰减突部(一侧突部)724在弹性支撑部81、82上配置于振动致动器1中的振动方向上的一侧(上侧)。另外,衰减突部(另一侧突部)726配置于振动致动器中的可动体的振动方向上的另一侧(下侧)。
衰减突部724、726分别跨及内侧伸出部分806b和变形臂部804而固定在弹性支撑部81、82的每一个上。
如图12所示,在衰减突部724中,从弹性支撑部81、82(内侧伸出部分806b和变形臂部804)的正面突出的长度L1比弹性支撑部81、82的厚度t大(L1>t)。
另外,衰减突部726中的从弹性支撑部81、82(内侧伸出部分806b和变形臂部804)的背面突出的长度L2比弹性支撑部81、82的厚度t大(L2>t)。
如图11所示,优选为,衰减突部724、726的底面(夹设部722侧的面)7242、7262紧密地接合于外周固定部806的正面8064及背面8066(内侧伸出部分806b的正面及背面)、以及变形臂部804的正面8044及背面8046中的,正面和背面中至少一侧的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衰减突部724、726的底面(夹设部722侧的面)7242、7262紧密地接合于外周固定部806的正面8064及背面8066(内侧伸出部分806b的正面及背面)、以及变形臂部804的正面8044及背面8046这两者。这样,衰减部72接合于弹性支撑部81、82的正面及背面(上下表面)这两者,由此能够抑制从弹性支撑部81、82的脱离,能够使可动体适当振动来实现可靠性更高的振动致动器。
如图9所示,衰减突部724、726(尤其是,衰减突部726)在弹性支撑部81上,以与虚拟线相交且覆盖呈曲线状地延伸的间隙的方式,呈直线状地延伸。这样,衰减部72跨及弹性支撑部81、82中的变形臂部804中的最靠外周的变形臂部804的部位、和以在径向外侧包围该部位的方式配置的外周固定部806而配置。
即,衰减部72的衰减突部724、726在弹性支撑部81、82上位于最外周,且沿着在径向内侧与外周固定部806对置的变形臂部804的接线方向而配置为直线状。例如,利用以下材料来形成衰减部72:会因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而固化的具有粘性的材料、或者具有触变性的材料。
在该情况下,在将固化前的材料配置于弹性支撑部81时,不需要配置成沿着变形臂部804与外周固定部806之间的间隙的曲线的曲线状,配置为直线状即可,能够容易地进行配置。即,在自动化且机械地进行衰减部72的配置作业的情况下,不需要进行设置为曲线状的复杂控制,能够通过设置为直线状的简易控制来简单地进行设置。
衰减部72只要能够使由弹性支撑部81、82产生的振动衰减,则无论由哪种材料构成都可以。衰减部72例如也可以由弹性体构成,还可以由热固化树脂或者粘接剂等构成。
也可以是,在由粘接剂来构成衰减部72的情况下,可使用在搅拌时呈低粘度且在通常时呈高粘度的具有触变性的粘接剂等。
例如,优选地,衰减部72构成为以从两面侧夹持弹性支撑部81、82的状态被固定的一个部件,例如也可以是在凸缘状部件的中央垂设有凸棱的剖面T字型的弹性体。在该情况下,可以构成为以下结构:从弹性支撑部81、82的正面和背面中的一侧的面侧,将凸棱插入至外周固定部806与变形臂部804之间,使凸缘状部件卡止于一侧的面。而且,使粘接剂或者另一部件与在另一侧的面侧露出的凸棱、以及另一侧的面一体地接合,以使得凸棱不会脱离另一侧的面侧而自间隙脱落。
这样,衰减部72在弹性支撑部81、82的外周固定部806和与外周固定部806相邻的变形臂部804之间的间隙处,与两个侧面8062、8042接合,成为局部地设置于弹性支撑部81、82的变形部位的状态。
外周固定部806的最外周部分806a安装于固定体50(线圈筒管部52),在内侧伸出部分806b安装有衰减部72。衰减部72在弹性支撑部81、82上靠近固定体50侧,设置于组装尺寸稳定的部位。这样,衰减部72成为以下状态:衰减部72自身不会明显地移动,驱动时的衰减部72从弹性支撑部81、82脱离的风险得到抑制。衰减部72不易产生相对于弹性支撑部81、82的错位,能够防止振动衰减的偏差。另外,能够防止衰减部72从弹性支撑部81、82的脱离,能够抑制初始的振动特性的变化。
也就是说,衰减部72成为设置于在弹性支撑部81、82的结构上形状及位置最稳定的部位的状态,能够实现可动体20的振动衰减的特性稳定性而提高振动致动器1的驱动的可靠性。
另外,衰减部72以较少的质量来抑制弹性支撑部81、82的变形,能够确保由弹性支撑部81、82产生的振动的衰减力,从而能够实现低成本化、工序的简化。另外,通过使振动衰减,能够实现可动体20的驱动时的静音化。
另外,衰减部72在弹性支撑部81、82的外周固定部806和与外周固定部806相邻的变形臂部804之间的间隙处,与对置的两个侧面8062、8042接合。此外,衰减部72接合(粘接)于弹性支撑部81、82的正面8064、8044和背面8066、8046中的一侧或与两侧都接合。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衰减部72从弹性支撑部81、82的脱离,能够更适当地振动以实现具有可靠性的振动致动器。
另外,配置衰减部72的外周固定部806和与外周固定部806相邻的变形臂部804之间的距离L3(间隙的大小)比弹性支撑部81、82的厚度尺寸t的2倍(2t)大且为6t以下。
距离L3比弹性支撑部81、82的厚度的2倍大,因此能够在维持作为弹性支撑部81、82的板簧的可制造性的同时,设置间隙并适当地配置衰减部72。另外,距离L3为弹性支撑部81、82的厚度的6倍以下,因此衰减部72不会过大,能够抑制成本和工序(节拍(tact))方面的缺点。例如,更优选地,以满足4t<L3<5t的方式设定距离L3,由此能够维持弹性支撑部81、82的可制造性,并且得到稳定的衰减力。
另外,在衰减部72中,衰减突部724、726从弹性支撑部81、82突出的尺寸(突出尺寸)L1、L2比弹性支撑部81、82的厚度尺寸t大。
由此,衰减部72从弹性支撑部81、82的突出量不会比弹性支撑部81、82的厚度小,因此不易从弹性支撑部81、82剥离,能够确保衰减部72接合于弹性支撑部81、82的接合状态的长期稳定性。由此,能够防止由于弹性支撑部81、82上的衰减部72的衰减力变化而产生的、弹性支撑部81、82的特性变动。
<外壳10>
图13是外壳主体的底面侧立体图,图14是从背面侧观察盖部的立体图。如图1~图3、图13及图14所示,外壳10包括:具有周壁部112及底部114的有底筒状的外壳主体11、以及将外壳主体11的开口部115封闭的盖部12。此外,外壳10为具有如下高度的柱状,该高度为,通过与内设于所述外壳10的线圈61、62的协作使可动体20在振动方向上往复运动,从而能使充分的推力产生的高度(可动体20的可动区域)。例如,本实施方式的外壳10由有底圆筒状的外壳主体11和盖部12形成为圆柱状,但不限于该形状,也可以是椭圆柱状、多棱柱状,且振动方向上的长度既可以比与振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更长,也可以更短。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椭圆柱状、椭圆形中的椭圆主要是指包含平行的直线状的部分的椭圆、即具有直线状部分的大致椭圆形(日语“小判形状”)。另外,椭圆也可以是长圆。
盖部12及底部114构成本实施方式中的振动致动器1的顶面部122、下表面部(底部114),且配置成在可动体20的振动方向上空开规定间隔地与驱动单元13的可动体20对置。盖部12具有垂下部124,该垂下部124从顶面部122的外周的一部分垂下而设置,且与外壳主体11的缺口102卡合。
盖部12及底部114分别抑制可动体20的可动范围。盖部12及底部114具有作为可动体20的硬停止(hard stop)(可动范围限定)的可动范围抑制部的功能。
具体而言,盖部12及底部114限制由可动范围形成部54形成的可动范围。也就是说,盖部12及底部114限制从盖部12及底部114至驱动单元13(线圈筒管部52)的上下端部的缘部(上下的凸缘部527、528的开口端面527a、528a)为止的长度。由此,由外壳10的中空部分形成了可动体20移动的空间即可动体空间。
这样,可动体空间被规定为不会使弹性支撑部81、82塑性变形的范围的长度。由此,即使是在对可动体20施加超过可动体20的可动范围的力的情况下,弹性支撑部81、82也会不产生塑性变形地与固定体50(盖部12和底部114中的至少一者)接触。由此,弹性支撑部81、82不会破损,能够提高振动致动器1的可靠性。
另外,盖部12及底部114上以贯通的方式分别设置有通气孔126、116。通气孔126、116分别在外壳10内将由可动体20的往复振动形成的压缩空气向外部放出。
<振动致动器1的动作>
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该振动致动器的磁路结构的图。图16及图17是表示线圈61、62与磁铁30的相对的移动状态的图。
关于振动致动器1的动作,以在磁铁30中使磁化方向上的一侧(本实施方式中为上侧)的正面30a侧为N极,使磁化方向上的另一侧(本实施方式中为下侧)的背面30b侧为S极的方式进行磁化的情况为例,使用图15进行说明。
在振动致动器1中,由于认为可动体20相当于弹簧-质量系统的振动模型中的质量部,因此在共振急剧(具有陡峭的峰值)的情况下,通过使振动衰减来抑制陡峭的峰值。通过使振动衰减而使共振变得不陡峭,共振时的可动体20的最大振幅值、最大移动量不会产生偏差,可输出基于适当的稳定的最大移动量的振动。
在振动致动器1中,形成图15所示的磁路。另外,在振动致动器1中,线圈61、62配置成,线圈轴与在振动方向上夹着磁铁30的可动体芯41、42等的磁通正交。
具体而言,形成以下的磁通的流动mf:从磁铁30的正面30a侧射出,从可动体芯41向线圈61侧放射,经过电磁屏蔽部58,经由线圈62从磁铁30的下侧的可动体芯42向磁铁30入射。
因此,当图15所示那样进行通电时,通过磁铁30的磁场与在线圈61、62中流动的电流的相互作用,按照弗莱明左手定则对线圈61、62产生-f方向的洛伦兹力。
-f方向的洛伦兹力是与磁场的方向和流经线圈61、62的电流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由于线圈61、62固定于固定体50(线圈筒管部52),因此按照作用与反作用的法则,与该-f方向的洛伦兹力相反的力在具有磁铁30的可动体20上作为F方向的推力而产生。由此,具有磁铁30的可动体20侧向F方向、也就是盖部12(盖部12的顶面部122)侧移动(参照图16)。
另外,当将线圈61、62的通电方向切换为相反方向而对线圈61、62进行通电时,产生反向的F方向的洛伦兹力。通过该F方向的洛伦兹力的产生,按照作用与反作用的法则,与该F方向的洛伦兹力相反的力在可动体20上作为推力(-F方向的推力)而产生,可动体20向-F方向、也就是固定体50的底部114侧移动(参照图17)。
在振动致动器1中,在未通电的非驱动时(非振动时),在磁铁30与电磁屏蔽部58之间分别作用磁吸引力而发挥作为磁性弹簧的功能。通过在该磁铁30与电磁屏蔽部58之间产生的磁吸引力和想恢复弹性支撑部81、82的原来的形状的恢复力,可动体20返回原来的位置。
振动致动器1包括可动体20和具有线圈61、62的固定体50,该可动体20配置于线圈61、62的径向内侧且具有在线圈61、62的轴向上被磁化的磁铁30。此外,振动致动器1具备平板状的弹性支撑部81、82,该弹性支撑部81、82以使可动体20在线圈轴向即振动方向上移动自如的方式,弹性保持可动体20。
另外,线圈61、62配置于线圈筒管部52的筒管主体部522的外周,在筒管主体部522的内周侧空开间隔地配置有可动体20的外周面20a,并且,线圈61、62的外周面被电磁屏蔽部58包围。
弹性支撑部81、82以从筒管主体部522的内周面522a空开规定的间隔的方式支撑可动体20,使得在可动体20的非振动时及振动时可动体20不会接触到内周面522a。
另外,是线圈61、62配置于筒管主体部522的外周、即线圈61、62缠绕在筒管主体部522的外周的结构,因此与使用空芯线圈的结构相比,能够实现低成本化。并且,在振动致动器1中,是在外壳10内收纳驱动单元13的结构,能够将外壳10的周壁部112的外周面构成为平滑面。由此,在将振动致动器1安装于电子设备时,能够可靠且容易地进行夹设于振动致动器1与安装部位之间的海绵等缓冲材料的粘贴。
线圈61、62配置在作为配置于外壳10内的线圈保持部的线圈筒管部52的外周侧。由此,不需要进行线圈61、62配置于线圈保持部的内周侧的结构中的、为了在组装时与外部设备连接而将线圈线的端部向外侧拉出的作业。
另外,振动致动器1通过在外壳10内配置驱动单元13而构成,因此,能够通过将弹性支撑部81、82组装到线圈筒管部52上,来进行需要高尺寸精度的弹性支撑部81、82的固定。由此,能够以线圈筒管部52为基准来决定包含弹性支撑部81、82的固定的可动体20的配置,能够提高作为产品的振动产生方向的精度。具体而言,仅通过提高例如由树脂等作为一个部件而形成的线圈筒管部52的尺寸精度,就能够容易地以准确的位置关系来定位线圈61、62和借助于弹性支撑部81、82而被安装的可动体20(磁铁30)。
另外,通过在配置于外壳10内的线圈筒管部52上,以包围线圈61、62的方式安装电磁屏蔽部58,从而外壳10中的周壁部112的外周面成为面精度良好的树脂且成为平滑的面。由此,安装缓冲材料的部件──例如双面胶带的接合状态变得良好,能够提高接合强度。
另外,由于在线圈筒管部52向外侧突出地设置有端子捆绑部53,因此线圈的线圈线的捆绑和软钎焊变得容易,能够容易地进行外部设备和线圈61、62的连接。
另外,外壳10由有底筒状也就是杯状的外壳主体11和盖部12形成。由此,与周壁部112和底部114分别为独立个体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部件个数,实现组装性的提高,并且耐冲击性得到提高。
另外,盖部12通过熔接或压紧而固定于杯状的外壳主体11的开口部115。例如,在外壳主体11内收纳了借助于弹性支撑部81、82而安装有可动体20的线圈筒管部52之后,盖部12以将外壳主体11的开口部115封闭的方式嵌合于开口部115。而且,通过以下方式将盖部12固定于外壳主体11:将盖部12与开口部115的嵌合部分熔接,或者,以在盖部12的周围延伸至盖部12之上的方式设置开口部115,并将延伸至盖部12之上的该开口部115的开口端压向盖部12而使该开口端弯折。
此外,在振动致动器1中,可动体20在相对于固定体50不移动的状态即非振动时和移动的状态即振动时,均以与筒管主体部522之间空开间隙地方式被支撑。相对于固定体50,可动体20一直以与筒管主体部522之间空开间隙的方式被支撑。由此,可动体20在移动中,也就是说在振动中,不会产生与固定体50的接触。另外,即使是在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可动体20与筒管主体部522也会在可动体20的外周面20a与筒管主体部522的内周面522a之间的范围内相对移动,可动体20不会与线圈61、62接触。
这样,根据振动致动器1,能够在具有耐冲击性的同时,输出振动表现力高的适当的体感振动。
由从电源供给部(例如,图18及图19所示的驱动控制部203)向线圈61、62输入的交流波来驱动振动致动器1。也就是说,线圈61、62的通电方向周期性地切换,朝向盖部12的顶面部122侧的F方向的推力和朝向底部114侧的-F方向的推力交替地作用于可动体20。由此,可动体20在振动方向(与线圈61、62的径向正交的线圈61、62的卷绕轴方向、或者磁铁30的磁化方向)上振动。
下面,对振动致动器1的驱动原理进行简单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振动致动器1中,在将可动体20的质量设为m[kg],将弹簧(作为弹簧的弹性支撑部81、82)的弹簧常数设为Ksp的情况下,可动体20相对于固定体50以由下式(1)计算的共振频率Fr[Hz]振动。
[式1]
Figure BDA0003815026600000291
由于认为可动体20构成弹簧-质量系统的振动模型中的质量部,因此当向线圈61、62输入频率与可动体20的共振频率Fr相等的交流波时,可动体20成为共振状态。即,通过从电源供给部对线圈61、62输入频率与可动体20的共振频率Fr大致相等的交流波,能够使可动体20高效地振动。
表示振动致动器1的驱动原理的运动方程式及电路方程式如下所示。振动致动器1基于下式(2)所示的运动方程式及下式(3)所示的电路方程式进行驱动。
[式2]
Figure BDA0003815026600000301
m:质量[kg]
x(t):位移[m]
Kf:推力常数[N/A]
i(t):电流[A]
Ksp:弹簧常数[N/m]
D:衰减系数[N/(m/s)]
[式3]
Figure BDA0003815026600000302
e(t):电压[V]
R:电阻[Ω]
L:电感[H]
Ke:反电动势常数[V/(rad/s)]
即,振动致动器1中的质量m[kg]、位移x(t)[m]、推力常数Kf[N/A]、电流i(t)[A]、弹簧常数Ksp[N/m]、衰减系数D[N/(m/s)]等可以在满足式(2)的范围内适当改变。另外,电压e(t)[V]、电阻R[Ω]、电感L[H]、反电动势常数Ke[V/(rad/s)]可以在满足式(3)的范围内适当改变。
这样,在振动致动器1中,在通过以共振频率Fr所对应的交流波来进行对线圈61、62的通电的情况下,能够高效地得到较大的振动输出,该共振频率Fr取决于可动体20的质量m和为板簧的弹性支撑部81、82的弹簧常数Ksp
另外,振动致动器1满足式(2)、(3),通过使用了式(1)所示的共振频率的共振现象进行驱动。由此,在振动致动器1中,在稳定状态下消耗的电力仅为由衰减部72引起的损失,能够以低功耗进行驱动,也就是说,能够以低功耗使可动体20直线往复振动。另外,通过增大衰减系数D,能够在直至高频带的范围产生振动。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可动体20的(振动方向的)上下部位处配置有板状的弹性支撑部81、82,因此,能够在沿上下方向稳定地驱动可动体20的同时,从磁铁30的上下的弹性支撑部81、82高效地分布线圈61、62的磁通。由此,能够作为振动致动器1实现高输出的振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弹性支撑部81、82的外周固定部806和与外周固定部806相邻的变形臂部804之间配置有衰减部72。安装于作为线圈保持部的线圈筒管部52的外周固定部806、和与外周固定部806相邻的变形臂部804之间的部位,在弹性支撑部81、82的结构上,是形状及位置稳定的部位,且是组装尺寸稳定的部位。
由此,不易产生衰减部72相对于弹性支撑部81、82的错位,能够抑制错位带来的衰减的偏差,能够实现振动衰减的特性稳定性。另外,衰减部72安装于包含固定于固定体50的部位(最外周部分806a)的、外周固定部806的内侧伸出部分806b,是安装于固定体50侧的状态。由此,衰减部72自身不会明显地移动,能够抑制在驱动时从弹性支撑部81、82脱离的风险,能够提高驱动的可靠性。
这样,根据本发明,即便使振动衰减,也能够以稳定的高输出来产生适当的体感振动。另外,能够以低成本实现小型化,实现具有耐冲击性且实现了静音化的具有稳定性能的振动致动器1。
另外,固定体50具有线圈筒管部52,该线圈筒管部52兼具有线圈61、62的保持功能、以及针对可动体20而保护线圈61、62的保护功能。由此,即使是在固定体50受到冲击的情况下,也会在承受该冲击的同时,使得不会对弹性支撑部81、82造成变形等损伤。另外,由于冲击是经由树脂制的筒管主体部522传递给线圈61、62的,因此能够抑制损伤,成为可靠性高的振动致动器1。
(电子设备)
图18及图19是表示振动致动器1的安装方式的一例的图。图18示出将振动致动器1安装于游戏控制器GC的例子,图19示出将振动致动器1安装于便携终端M的例子。
游戏控制器GC例如通过无线通信与游戏机主体连接,被用户握住或把持而被使用。在此,游戏控制器GC为矩形板状,用户用双手抓住游戏控制器GC的左右侧而进行操作。
游戏控制器GC通过振动将来自游戏机主体的指令通知给用户。此外,虽然未图示,但游戏控制器GC具备指令通知以外的功能,例如具备对游戏机主体的输入操作部。
便携终端M例如是便携电话或智能手机等便携通信终端。便携终端M通过振动向用户通知来自外部的通信装置的来电,并实现便携终端M的各功能(例如,赋予操作感或身临其境感的功能)。
如图18及图19所示,游戏控制器GC及便携终端M分别具有:通信部201、处理部202、驱动控制部203、以及作为驱动部的相当于振动致动器1的振动致动器204、205、206。此外,在游戏控制器GC中安装有多个振动致动器204、205。
在游戏控制器GC及便携终端M中,优选地,振动致动器204、205、206例如以使得振动致动器204、205、206的与振动方向正交的面──在此为底部114的底面──与终端的主面平行的方式安装。终端的主面是与用户的身体表面接触的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指与用户的身体表面接触而传递振动的振动传递面。此外,也可以是,以使得终端的主面与振动致动器204、205、206的底部114的底面正交的方式配置。
具体而言,在游戏控制器GC中,以使得进行操作的用户的指尖、指腹、手掌等所接触的面、或设置有操作部的面与振动方向正交的方式,安装振动致动器204、205。另外,便携终端M中,以使得显示画面(触摸面板面)与振动方向正交的方式安装振动致动器206。由此,向用户传递相对于游戏控制器GC及便携终端M的主面垂直的方向的振动。
通信部201通过无线通信与外部的通信装置连接,接收来自通信装置的信号并向处理部202输出。在是游戏控制器GC的情况下,外部的通信装置是作为信息通信终端的游戏机主体,按照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等近距离无线通信标准进行通信。在是便携终端M的情况下,外部的通信装置例如是基站,按照移动通信标准进行通信。
处理部202通过转换电路部(省略图示)将被输入的信号转换为用于驱动振动致动器204、205、206的驱动信号,并输出到驱动控制部203。此外,在便携终端M中,处理部202除了从通信部201输入的信号以外,还基于从各种功能部(省略图示,例如触摸面板等操作部)输入的信号来生成驱动信号。
驱动控制部203与振动致动器204、205、206连接,且安装有用于驱动振动致动器204、205、206的电路。驱动控制部203向振动致动器204、205、206供给驱动信号。
振动致动器204、205、206依据来自驱动控制部203的驱动信号进行驱动。具体而言,在振动致动器204、205、206中,可动体20在与游戏控制器GC及便携终端M的主面正交的方向上振动。
也可以是,可动体20在每次振动时,经由减震器与盖部12的顶面部122或底部114接触。在该情况下,伴随可动体20的振动的对盖部12的顶面部122或底部114的冲击即对壳体的冲击作为振动直接传递给用户。尤其是,在游戏控制器GC中,由于安装有多个振动致动器204、205,所以能够根据被输入的驱动信号,驱动多个振动致动器204、205中的一者、或同时驱动两者。
由于向与游戏控制器GC或便携终端M接触的用户的身体表面传递与身体表面垂直的方向的振动,因此能够对用户提供充分的体感振动。在游戏控制器GC中,能够由振动致动器204、205中的一者或两者对用户赋予体感振动,且至少能够进行选择性地赋予或强或弱的振动这样的表现力高的振动赋予。
通过这样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振动致动器,在游戏控制器GC或便携终端M中,能够稳定地得到优异的振动特性,且能够实现静音状态下的驱动。
<实施方式2>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振动致动器的外观立体图,图21是表示在该振动致动器中将外壳取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图22是外壳主体的底面侧立体图,图23是从背面侧观察盖部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2的振动致动器1A与振动致动器1相比,仅外壳10A的外形不同,其他的基本结构相同。因此,以下,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名称且使用在相同的附图标记后添加了A的附图标记,来适当进行说明。
振动致动器1A具有:与振动致动器1的驱动单元13结构相同的驱动单元13A、以及收纳驱动单元13A的外壳10A。此外,驱动单元13A具有与线圈筒管部52同样地构成的、由电磁屏蔽部58A覆盖且卷绕有线圈的线圈筒管部52A。在线圈筒管部52A的内部,借助于弹性支撑部(图21中仅示出弹性支撑部81A)来吊设与可动体20相同的结构的可动体20A,由此来构成驱动单元13A。此外,与弹性支撑部81同样地,弹性支撑部81A中跨及外周部和变形臂部的外周部侧的部位而设置有衰减部72,该衰减部72使可动体20A的移动时的弹性支撑部81、82处的振动衰减。以下,各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撑部(各图中示出弹性支撑部81、81A、81B、81C、81D、81E、81F、82、82C、82D、82E)中也同样地设置有衰减部。
外壳10A形成为椭圆柱状(例如,“具有直线状部分的大致椭圆形”),由外壳主体11A和盖部12A构成。此外,外壳10A为具有前述的如下高度的柱状,即,通过与内设于外壳10的线圈的协作使可动体20在振动方向上往复运动,从而且能使充分的推力产生的高度(可动体20的可动区域)。后述的外壳10B~10F的柱状也是同样的。
外壳主体11A具有周壁部112A及底部114A,该周壁部112A具有外周面为平面且在振动(轴)方向上观察时隔着开口部115A的中心而对称设置的平面部113A、117A。外壳主体11A呈椭圆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与振动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平面部113A、117A。平面部113A、117A在外壳主体11A的外周彼此平行地配置。由周壁部112A及底部114A将外壳主体11A形成为在圆形的开口部115A开口的有底筒状。
平面部113A、117A例如具有彼此平行的外表面、以及圆弧状的内表面。由于外壳主体11A具有平面部113A、117A,所以在将外壳主体11A安装于壳体时,易于安装至作为安装目的地的壳体侧的安装面。另外,振动致动器1A能够进行沿着安装面的振动。在平面部117A上设置有与开口部115A连续的缺口部102A。缺口部102A形成为与盖部12A的垂下部124A对应的能够卡合的形状。
在沿轴向观察时,外壳主体11A的外形为椭圆形,其内径为圆形。外壳主体11A在内部具有形成为在开口部115A开口的圆形的空间。在该空间内收纳有圆柱状的驱动单元13A,未图示的端子捆绑部(线圈接线部)经由缺口部102A向外部露出。若在平面部117A配置端子捆绑部,则更加容易安装到外部基板上,与外部的接线也变得容易。
盖部12A及底部114A构成振动致动器1的顶面部122A、下表面部(底部114A),且配置成在可动体20A的振动方向(轴向)上空开规定间隔地与收纳于外壳10A内的驱动单元13A的可动体20A对置。盖部12A及底部114A具有作为可动体20A的硬停止(hard stop)(可动范围限定)的可动范围抑制部的功能,限制可动体20A的可动范围。
具体而言,盖部12A及底部114A限制由驱动单元13A的可动范围形成部54A形成的可动体20A的可动范围。也就是说,盖部12A及底部114A限制从盖部12A及底部114A至驱动单元13A的上下端部的缘部(上下的凸缘部527A、528A的上下端面(开口端面))的长度。
由此,即使是在对可动体20A施加超过可动范围的力的情况下,弹性支撑部81A也会不产生塑性变形地与固定体50A(盖部12A和底部114A中的至少一者)接触,因此弹性支撑部81A不会破损,能够可靠性提高。
在将盖部12A安装到外壳主体11A时,垂下部124A与外壳主体11A的缺口102A卡合而将缺口部102A封堵。垂下部124A的外表面为平面,内表面形成为中心轴朝向垂下方向的圆弧状。由此,垂下部124A以使其外表面与平面部117A的外表面在同一面上的方式与缺口部102A卡合,利用其内表面的圆弧面将驱动单元13A定位并收纳驱动单元13A。此外,在缺口部102A中,在振动方向的开口端部103A设置有台阶。
在将盖部12A安装到外壳主体11A时,该开口端部103A的台阶形成向顶面部122A侧开口的凹陷。该凹陷由外壳主体11A的一部分和盖部12A的一部分构成,所以例如通过在该凹陷中涂覆粘接剂或将该凹陷部熔接等,能使该凹陷作为将双方可靠地接合的接合部发挥功能。即,能够使用开口端部103A的台阶,通过粘接、熔接等将双方可靠地接合。由此,不会出现粘接剂在顶面部122A上隆起等、粘接剂从外壳10的外表面溢出的情况,而能够将双方适当地粘接。
另外,盖部12A及底部114A上以贯通的方式分别设置有具有与通气孔126、116相同的功能的通气孔126A、116A。
在振动致动器1A中,在沿振动(轴)方向观察时外形为椭圆形(具有直线状部分的大致椭圆形)且内部形状为圆形的外壳主体11A中,收纳有外形为圆形的驱动单元13A。此外,外壳主体11A的外径圆弧中心、与驱动单元13A的外径圆弧中心及可动体20的振动重心一致。
在从振动方向(振动致动器的轴向)观察时,振动致动器1A的外形形状为椭圆形(具有直线状部分的大致椭圆形)。由此,在将振动致动器1A安装于壳体时,能够将构成外壳主体11A的侧面的一部分的平面部113A、117A与安装目的地的壳体的安装面(平面部分)抵接,来将振动致动器1A容易地安装于壳体。这样,振动致动器1A易于安装于壳体。另外,在将驱动单元13A设为与实施方式1的驱动单元13相同的情况下,也使用与盖部12相同的盖部作为盖部12A,而仅改变对应的外壳主体11A,由此,能够在保持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振动感触的同时,得到相同的效果。另外,外壳10A在外周面具有平行的平面部113A、117A,能够确保沿着这些平面部113A、117A的振动的行程长度。
<实施方式3>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振动致动器的外观立体图,图25是表示在该振动致动器中将外壳取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图26是外壳主体的底面侧立体图,图27是从背面侧观察盖部的立体图。
振动致动器1B与振动致动器1相比,具有与外壳10及驱动单元13的外形不同但功能相同的外壳10B及驱动单元13B。因此,以下,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名称且使用在相同的附图标记后添加了B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说明。
振动致动器1B具有:与振动致动器1的驱动单元13相同的驱动单元13B、以及收纳驱动单元13B的外壳10B。
此外,驱动单元13B的电磁屏蔽部58B是以包围卷绕有线圈的线圈筒管部52B的外周面的方式配置的筒状的磁性体。将板状的磁性体的两个端部的卡合部583、584沿周向卡合,来将电磁屏蔽部58B形成为筒状。电磁屏蔽部58B以使其外表面与驱动单元13B的上下端部的缘部(上下的凸缘部527B、528B的外表面)在同一面上的方式配置。
外壳10B在外周面具有与振动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平面部117B。外壳10B由外壳主体11B和盖部12B构成,在从振动方向观察时外形形状呈D型。
具体而言,外壳主体11B具有:圆弧状的周壁部112B、作为周壁部112B的一部分而配置的具有平坦的外表面的平面部117B、以及底部114B。由周壁部112B和底部114B将外壳主体11B形成为在开口部115B开口的有底筒状。
在平面部117B形成有与开口部115B连续的缺口部102B。缺口部102B形成为与盖部12B的垂下部124B对应而能够卡合。
外壳主体11B在从轴向观察时,外形为D型形状。外壳主体11B在内部具有以成为在开口部115B开口的圆柱状的方式被划分出的空间。在该空间内收纳有圆柱状的驱动单元13B,端子捆绑部(线圈接线部)53B-1、53B-2经由缺口部102B向外部露出。
盖部12B及底部114B是振动致动器1的顶面部122B、下表面部(底部114B),且配置成在可动体20B的振动方向上空开规定间隔地与收纳于外壳10B内的驱动单元13B的可动体20B对置。盖部12B及底部114B具有作为可动体20B的硬停止(hard stop)(可动范围限定)的可动范围抑制部的功能,限制可动体20B的可动范围。
具体而言,盖部12B及底部114B限制由驱动单元13B的可动范围形成部54形成的可动体20B的可动范围。也就是说,盖部12B及底部114B限制从盖部12B及底部114B至驱动单元13B的在振动方向上间隔开的两个端部即凸缘部527B、528B的上下端面(开口端面)的长度。
由此,即使是在对可动体20B施加超过可动范围的力的情况下,弹性支撑部81B也会不产生塑性变形地与固定体50B(盖部12B和底部114B中的至少一者)接触,因此弹性支撑部81B不会破损,能够提高可靠性。垂下部124B的功能、效果与垂下部124A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另外,盖部12B及底部114B上以贯通的方式分别设置有具有与通气孔126、116相同的功能的通气孔126B、116B。
在振动致动器1B中,在沿振动(轴)方向观察时外形为D型形状且内部形状为圆形的外壳主体11B中,收纳有外形为圆形的驱动单元13B。
此外,外壳主体11B的外径圆弧中心、与驱动单元13B的外径圆弧中心及可动体20的振动重心一致。
在从振动方向(振动致动器的轴向)观察时,振动致动器1B的外形形状为在外周面具有与振动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平面部117B的形状(例如,D型形状)。由此,在将振动致动器1B安装于壳体时,能够将构成外壳主体11B的侧面的一部分的平面部117B与安装目的地的壳体的安装面(平面部分)抵接来进行安装。另外,振动致动器1B能够进行沿着安装面的振动。并且,在平面部117B配置有端子捆绑部53B,因此在向外部基板上安装时,能够容易地进行振动致动器1B向壳体的安装,并且还容易地进行端子捆绑部53B与外部设备等的电连接。
这样,振动致动器1B易于安装于壳体。另外,在将驱动单元13B的外形尺寸设为与实施方式1的驱动单元13相同的情况下,也使用与盖部12相同的盖部作为盖部12B,而仅改变对应的外壳主体11B,由此,能够在保持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振动感触的同时,得到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4>
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振动致动器的外观立体图,图29是表示在该振动致动器中将外壳取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图30是表示固定有弹性支撑部的可动体的立体图,图31是可动体及弹性支撑部的分解立体图。图32是表示将电磁屏蔽部取下后的线圈组装体的图,图33是外壳主体的底面侧立体图,图34是从背面侧观察盖部的立体图。
振动致动器1C与振动致动器1相比,外壳10C及驱动单元13C的外形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功能。因此,以下,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名称且使用在相同的附图标记后添加了C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说明。
如图28所示,振动致动器1C具有驱动单元13C及外壳10C,该驱动单元13C及外壳10C与振动致动器1的驱动单元13C及外壳10形状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基本功能。外壳10C在外周面具有与振动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平面部117C,并且,振动致动器1C在外周面具有与平面部117C平行的另一平面部113C。
驱动单元13C及外壳10C与实施方式1的驱动单元13及外壳10相比,仅外形不同,驱动单元13C具有椭圆形(具有直线状部分的大致椭圆形)的外形,该外形是可被收纳于椭圆形(具有直线状部分的大致椭圆形)的外壳10C的椭圆形的内部的外形。
驱动单元13C具有对线圈61C、62C进行保持的筒状的线圈筒管部(线圈保持部)52C、可动体20C、电磁屏蔽部58C及弹性支撑部81C、82C。驱动单元13C在外周面具有沿振动方向延伸的一对单元平面部134。一对单元平面部132、134与外壳10C的平面部113C、117C对应地形成,配置于与平面部113C、117C对置的位置。
可动体20C在筒状的线圈筒管部52C的内侧,通过连接于上下端部的弹性支撑部81C、82C而被支撑成能够沿着线圈筒管部52C的内侧面(筒管主体部522C的内周面522a)往复移动。由此,可动体20C在振动致动器1C内以能够在盖部12C与底部114C对置的方向上往复移动的方式被支撑。
可动体20C具有磁铁30C、可动体芯41C、42C、以及弹簧止动部22C、24C、固定销26C、28C。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磁铁30C为中心,朝向振动(轴)方向上的两个方向分别连续地设置有可动体芯41C、42C和弹簧止动部22C、24C。在可动体20C中,磁铁30C及可动体芯41C、42C的外周面在筒管主体部522的内周面522a的内侧,与内周面522a空开规定间隔而对置。
可动体20C具有与外壳10C的内部形状对应的形状。可动体20C在外周部具有可动体侧平面部20b,可动体20C的形状例如是具有平行的一对可动体侧平面部20b的椭圆板(或椭圆柱)形状。
通过将形成于磁铁30C的外周面的外周平面部303和形成于可动体芯41C、42C的外周面的芯平面部413、423以在振动(轴)方向上重叠的方式定位,来构成可动体侧平面部20b(参照图31)
弹性支撑部81C、82C包括具有与弹性支撑部81、82的内周部802、外周固定部806、变形臂部804相同的功能的内周部802C、外周固定部806C、变形臂部804C。
外周固定部806C具有直线部810,在具备直线部810这一点上与外周固定部806的结构不同。在外周固定部806C的外缘,隔着轴的中心而平行地设置有两个直线部810,该两个直线部810均能配置于与可动体20C的可动体侧平面部20b相同的平面上。此外,在该外缘处,在具有直线部810的部位之一形成有缺口形状的定位槽808C。
线圈筒管部(线圈保持部)52C与线圈筒管部52的基本结构相同。如图32所示,线圈筒管部52C对线圈61C、62C进行保持,以内周面522a包围磁铁30C,并对具有磁铁30C的可动体20C的移动进行引导。
线圈筒管部52C具有:筒状的筒管主体部522C、从筒管主体部522C的外周向放射方向突出的中央凸缘部526C及凸缘部527C、528C、端子捆绑部(线圈接线部)53C、可动范围形成部54C、以及联络槽部55C。
线圈筒管部52C中,在筒管主体部522C的外周,在中央凸缘部526C与各凸缘部527C、528C之间分别设置有线圈安装部5201C、5202C。在线圈安装部5201C、5202C卷绕配置有一对线圈61C、62C。线圈61C、62C被电磁屏蔽部58C覆盖。在中央凸缘部526C的平坦部分以突出的方式设置有端子捆绑部(线圈接线部)53C-1、53C-2。
线圈筒管部52C的内周面、也就是筒管主体部522C的内周面522a包含内周平面部5222。内周平面部5222与可动体20C的可动体侧平面部20b对应地彼此对置配置。此外,内周平面部5222及可动体侧平面部20b配置于与外壳10C的平面部113C、117C对应的位置。
与内周平面部5222相比,可动体侧平面部20b(外周平面部303)在与所述振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更窄。由此,能够将包含外周平面部303的可动体侧平面部20b与内周平面部5222彼此邻近配置,由此,作为振动致动器1C能够实现进一步的小型化、薄型化。
外壳10C由外壳主体11C和盖部12C构成为椭圆柱状,且收纳驱动单元13C。
具体而言,外壳主体11C具有周壁部112C及底部114C,该周壁部112C具有在沿振动(轴)方向观察时在圆周上隔着圆的中心而对称设置的平面部113C、117C。由包含平面部113C、117C的周壁部112C及底部114C将外壳主体11C形成为在椭圆形的开口部115C开口的有底筒状。
平面部113C、117C分别具有平行的外表面及内表面。在平面部117C设置有与开口部115C连续的缺口部102C。缺口部102C形成为与盖部12C的垂下部124C对应的能够卡合的形状。
外壳主体11C是在从轴向观察时在外周面具有互相的平面部113C、117C的椭圆形,且具有在开口部115C开口的椭圆形(具有直线状部分的大致椭圆形)的内部空间。在该空间中收纳有驱动单元13C,该驱动单元13C具有从振动方向观察时呈椭圆形的单元平面部132、134。端子捆绑部(线圈接线部)53C-1、53C-2经由缺口部102C向外部露出。
此外,盖部12C及底部114C构成振动致动器1的顶面部122C、下表面部(底部114C)。盖部12C及底部114C与盖部12及底部114同样地,具有作为可动体20C的硬停止(hard stop)(可动范围限定)的可动范围抑制部的功能,限制可动体20C的可动范围。
盖部12C及底部114C将驱动单元13C的上下端部的缘部(上下的凸缘部527C、528C的上下端面(开口端面))之间的长度作为可动范围来进行限制。
由此,即使是在对可动体20C施加超过可动范围的力的情况下,也与可动体20同样地,弹性支撑部81C、82C不会破损,能够提高可靠性。
在将盖部12C安装到外壳主体11C时,垂下部124C与外壳主体11C的缺口102C卡合而将缺口部102C封堵。垂下部124C的外表面为平面,内表面形成为中心轴朝向垂下方向的圆弧状。由此,垂下部124C与缺口部102C卡合,其外表面与平面部117C的外表面在同一面上,其内表面的圆弧面成为与平面部117C的内表面连续的圆弧面,对驱动单元13C进行定位并收纳驱动单元13C。
另外,盖部12C及底部114C上以贯通的方式分别设置有具有与通气孔126、116相同的功能的通气孔126C、116C。
在振动致动器1C中,在沿振动(轴)方向观察时外形及内部形状为椭圆形的、椭圆形的有底筒状的外壳主体11C中,收纳有具有与外壳主体11C的内部形状对应的外形的椭圆形的驱动单元13C。另外,在振动致动器1C中,外壳主体11C的外径圆弧中心、与驱动单元13C的外径圆弧中心及可动体20C的振动重心一致。
在从振动方向(振动致动器的轴向)观察时,振动致动器1C的外形形状为椭圆形(例如,“具有直线状部分的大致椭圆形”)。由此,在将振动致动器1C安装于壳体时,能够将构成外壳主体11C的侧面的一部分的平面部113C、117C与安装目的地的壳体的平面部分抵接,来将振动致动器1C安装于壳体。这样,容易将振动致动器1C安装于壳体。
另外,将驱动单元13C的外形形状设为与外壳主体11C的形状对应的形状。由此,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并且,能够将外壳主体11C的最外径尺寸设为与相同外径的圆形的外壳主体(实施方式1的外壳主体11)的外径相同的外径,能够实现振动致动器的小型化。另外,外壳10C在外周面具有平行的平面部113C、117C,因此能够确保沿着这些平面部113C、117C的振动的行程长度。
<实施方式5>
图3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振动致动器的外观立体图,图36是表示在该振动致动器中将外壳取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图37是表示固定有弹性支撑部的可动体的立体图,图38是可动体及弹性支撑部的分解立体图。图39是表示将电磁屏蔽部取下后的线圈组装体的图,图40是外壳主体的底面侧立体图,图41是从背面侧观察盖部的立体图。
振动致动器1D与振动致动器1相比,外壳10D及驱动单元13D的外形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功能。因此,以下,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名称且使用在相同的附图标记后添加了D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说明。
如图36所示,振动致动器1D具有驱动单元13D及外壳10D,该驱动单元13D及外壳10D与振动致动器1的驱动单元13及外壳10形状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基本功能。
外壳10D与外壳10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外周面上具有与所述振动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平面部117D。另外,驱动单元13D能够收纳于外壳10D,具有与外壳10D的形状对应的形状。
驱动单元13D具有:电磁屏蔽部58D、线圈61D、62D、线圈筒管部52D、可动体20D、电磁屏蔽部58D及弹性支撑部81D、82D。如图36所示,驱动单元13D在外周面具有在振动方向上延伸的单元平面部134。通过该结构,使驱动单元13D的外形成为D型形状。在线圈筒管部52D及电磁屏蔽部58D的外形中设置有单元平面部134。在单元平面部134配置有端子捆绑部53C-1、53C-2。
可动体20D在筒状的线圈筒管部52D的内侧,通过连接于上下端部的弹性支撑部81D、82D而被支撑成能够沿着线圈筒管部52D的内侧面(筒管主体部522D的内周面522a)往复移动。由此,可动体20D在振动致动器1D内以能够在盖部12D与底部114D对置的方向上往复移动的方式被支撑。
可动体20D具有磁铁30D、可动体芯41D、42D、以及弹簧止动部22D、24D、固定销26D、28D。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磁铁30D为中心,朝向振动(轴)方向上的两个方向分别连续地设置有可动体芯41D、42D和弹簧止动部22D、24D。在可动体20D中,磁铁30D及可动体芯41D、42D的外周面作为可动体侧的外周面,在筒管主体部522D的内周面522a的内侧,与内周面522a空开规定间隔而对置。
可动体20D具有与外壳10D的内部形状对应的形状。可动体20D在外周部具有一个可动体侧平面部20b(包含磁铁的外周平面部303),例如是具有可动体侧平面部20b的、从振动方向观察时为D型板(或D型柱)的形状。
由在磁铁30D及可动体芯41D、42D各自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的外周平面部303及芯平面部413、423构成可动体侧平面部20b(参照图38)。外周平面部303及芯平面部413、423位于在振动(轴)方向上彼此重叠的位置。
弹性支撑部81D、82D包括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弹性支撑部81、82的内周部802、外周固定部806、变形臂部804相同的功能的内周部802D、外周固定部806D、变形臂部804D。
外周固定部806D具有直线部810,在具备直线部810这一点上与外周固定部806的结构不同。在外周固定部806D的外缘的一部分上设置有直线部810,该直线部810能够配置于与可动体20D的可动体侧平面部20b相同的平面上。此外,在该外缘处,在具有直线部810的部位之一形成有缺口形状的定位槽808D。
线圈筒管部(线圈保持部)52D与线圈筒管部52相比,基本结构相同。如图39所示,线圈筒管部52D对线圈61D、62D进行保持,以内周面522a包围磁铁30D(参照图38),并对具有磁铁30D的可动体20D的移动进行引导。
线圈筒管部52D具有:筒状的筒管主体部522D、从筒管主体部522D的外周向放射方向突出的中央凸缘部526D及凸缘部527D、528D、端子捆绑部(线圈接线部)53D-1、53-2、可动范围形成部54D、以及联络槽部55D。
在线圈筒管部52D中,在筒管主体部522D的外周,在中央凸缘部526D与各凸缘部527D、528D之间分别设置有线圈安装部5201D、5202D。在线圈安装部5201D、5202D卷绕配置有一对线圈61、62。线圈61D、62D被电磁屏蔽部58D覆盖。在中央凸缘部526D的平坦部分以突出的方式设置有端子捆绑部(线圈接线部)53D-1、53D-2。
线圈筒管部52D具有与振动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平面部5224。平面部5224的内周面、也就是筒管主体部522D的内周面522a的一部分是内周平面部。平面部5224的内周平面部与可动体20D的可动体侧平面部20b对应地彼此对置配置,且彼此邻近配置。
此外,平面部5224及可动体侧平面部20b配置于与外壳10D的平面部117D对应的位置。
由外壳主体11D和盖部12D将外壳10D构成为从振动方向观察时呈D型柱状。驱动单元13D收纳于外壳10D。具体而言,外壳主体11D具有在其一部分上设置有平面部117D的周壁部112D、以及底部114D。由周壁部112D及底部114D将外壳主体11D形成为在D形状的开口部115D开口的有底筒状。
平面部117D具有平坦的外表面,在平面部117D设置有将外表面与内表面贯通且与开口部115D连续的缺口部102D。缺口部102D形成为与盖部12D的垂下部124D对应的能够卡合的形状。
在从轴向观察时,外壳主体11D的外形为D型形状,其内部形状(从振动方向观察的内周面的形状)也是与外形对应的D型形状。在外壳主体11D的内部具有形成为在开口部115D开口的D型形状的空间,在该空间中收纳有在外周面具备可动体侧平面部20b的圆柱状的驱动单元13D。端子捆绑部(线圈接线部)53D-1、53D-2经由缺口部102D向外部露出。
此外,盖部12D及底部114D构成振动致动器1的顶面部122D、底部114D)。盖部12D及底部114D与盖部12及底部114同样地,具有作为可动体20D的硬停止(hard stop)(可动范围限定)的可动范围抑制部的功能。
盖部12D及底部114D将驱动单元13D的上下端部的缘部(上下的凸缘部527D、528D的上下端面(开口端面))之间的长度作为可动范围来进行限制。由此,即使是在对可动体20D施加超过可动范围的力的情况下,也与可动体20同样地,弹性支撑部81D、82D不会破损,能够提高可靠性。
在将盖部12D安装到外壳主体11D时,垂下部124D与外壳主体11D的缺口102D卡合而将缺口部102D封堵。垂下部124D的外表面为平面,内表面形成为中心轴朝向垂下方向的圆弧状。由此,垂下部124D与缺口部102D卡合,其外表面与平面部117D的外表面在同一面上,其内表面的圆弧面成为与平面部117D的内表面连续的圆弧面,对驱动单元13D进行定位并收纳驱动单元13D。
另外,盖部12D及底部114D上以贯通的方式分别设置有具有与通气孔126、116相同的功能的通气孔126D、116D。
在振动致动器1D中,在沿振动(轴)方向观察时外形及内部形状为D型形状的、有底筒状的外壳主体11D中,收纳有具有与外壳主体11D的内部形状对应的外形的D型形状的驱动单元13D。
另外,在振动致动器1D中,外壳主体11D的外径圆弧中心、与驱动单元13D的外径圆弧中心及可动体20D的振动重心一致。
在从振动方向(振动致动器的轴向)观察时,振动致动器1D的外形形状为在外周面具有平面部117D的形状(D型形状)。由此,能够将构成外周面的外壳主体11D的平面部117D与安装目的地的壳体的平面部分抵接,来进行平坦面彼此的接合,从而能够将振动致动器1D安装于壳体。
这样,振动致动器1D易于安装于壳体。另外,将驱动单元13D的外形形状设为与外壳主体11D的形状对应的形状。由此,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并且,能够将外壳主体11D的最外径尺寸设为与相同外径的圆形的外壳主体(实施方式1的外壳主体11)的外径相同的外径,能够实现振动致动器的小型化。
<实施方式6>
图4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振动致动器的外观立体图,图43是表示在该振动致动器中将外壳取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4是外壳主体的底面侧立体图。另外,图45是从背面侧观察盖部的立体图,图46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6中的振动致动器中的驱动单元与外壳的位置关系的图。
振动致动器1E与实施方式2的振动致动器1A相比,基本结构相同,但平面部117E的宽度、以及驱动单元13E与外壳10E的位置关系不同。尤其是,振动致动器1E中,在从振动方向(轴向)观察时,驱动单元13E的中心及可动体20E的中心配置于相对于外壳10E的中心偏心的位置,在这一点上振动致动器1E与振动致动器1A不同。换言之,驱动单元13E的外形圆弧中心及可动体20E的振动重心相对于外壳10E的外形的圆弧部分的中心而向与振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偏离,在这一点上,振动致动器1E与振动致动器1A不同。以下,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名称且将附图标记中的A改为E来记载,从而适当省略说明。
振动致动器1E具有与驱动单元13相同的结构的驱动单元13E、以及收纳驱动单元13E的外壳10E。
外壳10E形成为在外周面具有沿振动方向延伸的平面部117E的椭圆柱状(具有直线状部分的大致椭圆形)。外壳10E由外壳主体11E和盖部12E构成。
外壳主体11E具有周壁部112E和底部114E,该周壁部112E具有外周面为平面且在沿振动(轴)方向观察时对置配置的一对平面部117E。
由周壁部112E及底部114E将外壳主体11E形成为在椭圆形(具有直线状部分的大致椭圆形)的开口部115E开口的有底筒状。
平面部117E例如是周壁部112E上的、具有平行的外表面和内表面的部位。
在外壳主体11E中,在如下部位设置有与开口部115E连续的缺口部102E,该部位是在沿振动方向观察时外壳主体中收纳的驱动单元13E(线圈筒管部52E)的中心相对于外壳主体的中心偏心而所偏向的一侧的部位。缺口部102E形成为与盖部12E的垂下部124E对应的能够卡合的形状。
外壳主体11E具有在椭圆形状的开口部115E开口的内部空间。在该内部空间中收纳有圆柱状的驱动单元13E,端子捆绑部(线圈接线部)53E-1、53E-2经由缺口部102E向外部露出。
在缺口部102E内配置有端子捆绑部(线圈接线部)53E-1、53E-2。通过在该位置配置端子捆绑部(线圈接线部)53E-1、53E-2,从而在借助于平面部117E安装到安装目的地的壳体时,能够将端子捆绑部(线圈接线部)53E-1、53E-2与外部端子等的外部容易地电连接。
盖部12E及底部114E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盖部12及底部114相同的结构、功能。盖部12E及底部114E具有作为可动体20E的硬停止(可动范围限定)的可动范围抑制部的功能,限制可动体20E的可动范围。另外,盖部12E及底部114E将从盖部12E及底部114E至驱动单元13E的上下端部的缘部(上下的凸缘部527E、528E的上下端面(开口端面))之间的长度的空间作为可动范围来进行限制。由此,即使是在对可动体20E施加超过可动范围的力的情况下,弹性支撑部81E也会不产生塑性变形地与固定体50E(盖部12E和底部114E中的至少一者)接触,因此弹性支撑部81E不会破损,能够提高可靠性。
在将盖部12E安装到外壳主体11E时,垂下部124E与外壳主体11的缺口102E卡合,从而以使端子捆绑部(线圈接线部)53E-1、53E-2向外部露出的状态将缺口部102E封堵。
垂下部124E的外表面是圆弧状的曲面,内表面形成为中心轴朝向垂下方向的圆弧状。由此,垂下部124E以使其外表面与外壳10E(周壁部112E)的外表面大致在同一面上的方式配置,并利用其内表面的圆弧面对驱动单元13E进行定位及收纳。此外,盖部12E及底部114E上以贯通的方式分别设置有具有与通气孔126、116相同的功能的通气孔126E、116E。
在振动致动器1E中,在沿振动(轴)方向观察时外形为椭圆形(具有直线状部分的大致椭圆形)的圆形的外壳主体11E中,以配置于偏心位置的方式,收纳有外形为圆形的驱动单元13E。即,外壳主体11E的外形中心C11,从驱动单元13E的外径圆弧中心及可动体20的振动重心C12偏离了Q1的距离量。在此,驱动单元13E以如下方式被收纳:在与振动方向垂直且彼此正交的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在另一方向上偏离Q1的量。
振动致动器1E的外形形状是在从振动(轴)方向观察时在周壁部112E中具有平面部117E的椭圆形(具有直线状部分的大致椭圆形)。由此,在将振动致动器1E安装于壳体时,能够将外壳主体11E的平面部117E的平坦面与安装目的地的壳体的平面部分抵接,来将振动致动器1E安装于壳体。由此,振动致动器1E易于安装于壳体。
另外,在将驱动单元13E设为与实施方式1的驱动单元13外形相同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与盖部12相同的盖部作为盖部12E。在该情况下,在振动致动器1E中,仅改变对应的外壳主体11E,由此,能够在保持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振动感触的同时,得到相同的效果。
此外,外壳主体11E的外形中心C11从驱动单元13E的外径圆弧中心及可动体20E的振动重心C12偏离了Q1的距离。即,线圈筒管部(线圈保持部)52E相对于外壳10E的中心而被偏心配置。
由此,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并且可以无需在驱动单元13E中将平面部形成为与外壳主体11E的平面部117E对应的形状,而将驱动单元13E收纳于外壳主体11E。由此,根据振动致动器1E,能够稳定地振动,并且能够赋予稳定的振动感触。
<实施方式7>
图4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即实施方式7的振动致动器的外观立体图,图48是表示在该振动致动器中将外壳取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图49是外壳主体的底面侧立体图,图50是从背面侧观察盖部的立体图,图51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7中的振动致动器中的驱动单元与外壳的位置关系的图。
振动致动器1F与实施方式3的振动致动器1B相比,基本结构相同,但平面部117F的宽度、以及驱动单元13F与外壳10F的位置关系不同。尤其是,振动致动器1F中,在从振动方向(轴向)观察时,驱动单元13F的中心及可动体20F的中心配置于相对于外壳10F的中心偏心的位置,在这一点上振动致动器1F与振动致动器1B不同。换言之,驱动单元13F的外形的圆周(圆弧部分)的中心及可动体20F的振动重心相对于外壳10F的外形的圆弧部分的中心而向与振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偏离,在这一点上,振动致动器1F与振动致动器1B不同。以下,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名称且将附图标记中的B改为F来记载,从而适当省略说明。
振动致动器1F具有驱动单元13F、以及在外周的一部分具有平面部117F且收纳驱动单元13F的外壳10F。
驱动单元13F与振动致动器1的驱动单元13同样地,在从振动方向观察时外形为圆形,且具有相同的功能。
外壳10F由外壳主体11F和盖部12F构成,且具有如下的外形形状:在从振动方向观察时,在外周面具有沿振动方向延伸的平面部117F的D型形状。
具体而言,外壳主体11F具有圆弧状的周壁部112F和底部114F,在周壁部112F的一部分包含平面部117F。平面部117F具有平坦的外表面。此外,由具有平面部117F的周壁部112F和底部114F将外壳主体11F形成为在开口部115F开口的有底筒状。
在平面部117F设置有与开口部115F连续的缺口部102F。缺口部102F形成为与盖部12F的垂下部124F对应而能够卡合。端子捆绑部(线圈接线部)53F-1、53F-2以向外部露出的状态配置于缺口部102F。
在从轴向观察时,外壳主体11F的外径为椭圆形,而其内径为圆形。外壳主体11F在内部具有以成为在开口部115F开口的圆柱状的方式被划分出的空间。在该空间中收纳有圆柱状的驱动单元13F。
盖部12F及底部114F具有与实施方式3的盖部12D及底部114D相同的结构、功能。盖部12F及底部114F是振动致动器1的顶面部122F、下表面部(底部114F),且配置成在可动体20F的振动方向上与收纳于外壳10F内的驱动单元13F的可动体20F空开规定间隔地对置。盖部12F及底部114F具有作为可动体20F的硬停止(hard stop)(可动范围限定)的可动范围抑制部的功能,限制可动体20F的可动范围。
在盖部12F及底部114F与驱动单元13F的可动范围形成部54F卡合时,可动范围被限制为从盖部12F及底部114F至驱动单元13F的上下端部的缘部(上下的凸缘部527F、528F的上下端面)的长度的空间。由此,即使是在对可动体20F施加超过可动范围的力的情况下,弹性支撑部81F也会不产生塑性变形地与固定体50F(盖部12F和及底部114F中的至少一者)接触。由此,弹性支撑部81F不会破损,能够提高振动致动器1F的可靠性。垂下部124F的功能、效果与垂下部124B相同,因此省略说明。此外,盖部12F及底部114上以贯通的方式分别设置有具有与通气孔126、116相同的功能的通气孔126F、116F。
在沿振动(轴)方向观察时振动致动器1F外形为D型形状且内部形状为圆形。
振动致动器1F中,在沿振动(轴)方向观察时外径形状为在外周面具有平面部117F的形状(例如,D型形状)的外壳主体11F的内部,收纳有外形为圆形的驱动单元13F。在将振动致动器1F安装于壳体时,能够将构成外壳主体11F的侧面的一部分的平面部117F与安装目的地的壳体的平面部分抵接。这样,振动致动器1F易于安装于壳体。另外,在将驱动单元13F设为与实施方式1的驱动单元13相同的情况下,也使用与盖部12相同的盖部作为盖部12F,仅改变对应的外壳主体11F,由此,能够在保持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振动感触的同时,得到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振动致动器1F中,如图51所示,外壳主体11F(相当于周壁部112F)的外径圆弧中心C21在与振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从驱动单元13F的外径圆弧中心(也是可动体20的振动重心)C22偏离了Q2的距离。即,在从振动(轴)方向观察时,外形为圆形的线圈筒管部52(相当于驱动单元13F)配置为,相对于外壳(外壳主体11F)的外径圆弧中心偏心配置。外壳主体11F具备如下的收纳部形状:在从振动(轴)方向观察时以将外形为圆形的线圈筒管部52(相当于驱动单元13F)相对于外壳主体11F的外径圆弧中心偏心配置的方式,收纳线圈筒管部52。
由此,驱动单元13F即使不具有与外壳主体11F的外形对应的形状,也能够收纳于外壳主体11F。根据振动致动器1F,能够稳定地振动,并且赋予稳定的振动感触。
此外,实施方式2~7的振动致动器1A~1F具有可动体20A~20F、固定体50A~50F、弹性支撑部81A~81F、82A~82F。在振动致动器1A~1F中,根据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基本构成要素、功能,当然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振动致动器1A~1D中,构成为外壳主体11A~11D的外径圆弧中心与驱动单元13A~13D的外径圆弧中心及可动体20A~20D的振动重心一致的结构,但也可以是不一致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将振动致动器1A~1D如振动致动器1E、1F那样构成为如下结构:将各个线圈筒管部(线圈保持部)52A~52D的中心配置于相对于外壳10A~10D的中心偏心的位置。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2~7的振动致动器1A~1F均与振动致动器1同样地,作为振动产生源而安装于便携式游戏终端设备(例如,图18所示的游戏控制器GC)等电子设备,实现电子设备的振动功能。作为该电子设备,还包括智能手机等便携设备,例如也可用于图19所示的便携终端M。
关于外壳10、10A~10F,其由设为有底筒状的外壳主体11、11A~11F、和盖部12、12A~12F构成,但形状不限于此,只要是能够收纳驱动单元的结构,则无论是何种形状都可以。也可以是,将外壳主体11、11A~11F设为第一外壳,将盖部12、12A~12F设为第二外壳,并将它们形成为有底筒状,或者,也可以是,由如顶板部、底部及周壁部那样的分割为3个部分以上的分割片构成。
此外,当驱动单元的外形(线圈筒管部(线圈保持部)52的外形)为圆形,且在沿振动方向观察时驱动单元相对于在外周面形成有平面部的外壳的外形中心偏心配置的情况下,优选地,端子捆绑部(线圈接线部)配置于相对于外壳的外形中心所述线圈保持部的中心所在的一侧的、外壳的外形侧,或者,优选地,端子捆绑部(线圈接线部)配置于靠外壳的外周面上所形成的平面部的一侧。在任一种结构中,当将振动致动器安装于安装目的地的壳体等时,都能够借助于构成外壳主体的侧面的一部分的平面部,以稳定的状态容易地进行安装。并且,当在靠构成外壳主体的侧面的一部分的平面部的一侧配置有端子捆绑部(线圈接线部)的情况下,经由端子捆绑部与外部配线的接线也易于进行。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由本申请的发明人完成的发明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要点的范围内进行变更。
另外,本发明的振动致动器还适合用于游戏控制器GC及便携终端M以外的便携设备(例如,平板PC等便携信息终端、便携式游戏终端、用户戴在身上使用的可穿戴终端)。另外,除了上述的便携设备以外,本实施方式的振动致动器1还能够用于需要振动的美颜按摩器等电动理美容器具。
在2020年2月27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20-032246中包括的说明书、附图及说明书摘要的公开内容全部引用于本申请。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振动致动器即便使振动衰减,也能够以稳定的高输出产生适当的振动,作为搭载于游戏机终端或者便携终端等电子设备的振动致动器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1C、1D、1E、1F 振动致动器
10、10A、10B、10C、10D、10E、10F 外壳
11、11A、11B、11C、11D、11E、11F 外壳主体
12、12A、12B、12C、12D、12E、12F 盖部
13、13A、13B、13C、13D、13E、13F 驱动单元
20、20A、20B、20C、20D、20E、20F 可动体
20a 外周面
20b 可动体侧平面部
30、30C、30D 磁铁
30a 正面
30b 背面
41、42 可动体芯
50、50A、50B、50C、50D、50E、50F 固定体
52、52A、52B、52C、52D、52E、52F 线圈筒管部(线圈保持部)
52b、52c 线圈安装部
53、53-1、53-2、53C-1、53C-2、53D-1、53D-2、53E-1、53E-2、53F-1、53F-2 端子捆绑部
54、54A、54B、54C、54D、54E、54F 可动范围形成部(突起)
55 联络槽部(槽部)
58 电磁屏蔽部
61、62 线圈
72 衰减部
81、81A、81B、81C、81D、81E、81F、82、82C、82D、82E 弹性支撑部
103A 开口端部
112、112A、112C、112D、112E、112F 周壁部
113A、113C、117、117A、117B、117C、117D、117E、117F、5224 平面部
114 底部
115 开口部
116、126 通气孔
118 台阶部
122 顶面部
124、124A、124B、124C、124D、124E、124F 垂下部
128 按压部
132、134 单元平面部
201 通信部
202 处理部
203 驱动控制部
204、205、206 振动致动器
222、242 接合部
224、244 弹簧固定部
303 外周平面部
413、423 芯平面部
522 筒管主体部(线圈保护壁部)
522a 内周面
526 中央凸缘部(中央壁部)
527、527A、527B、527C、527D、527E、527F、528、528A、528B、528C、528D、528E、528F凸缘部
527a 上端面
528a 下端面
529 定位卡合部
582 开口部
589 被卡合部
722 夹设部
724、726 衰减突部(突出部)
802 内周部
804 变形臂部
806外周固定部(外周部)
806a 最外周部分
806b 内侧伸出部分
808 定位槽
810 直线部
5222 内周平面部
8042、8062 侧面
8044、8064 正面
8046、8066 背面

Claims (17)

1.一种振动致动器,其具有:固定体,包括线圈;可动体,包括磁铁,该磁铁以能够在与所述线圈的径向正交的振动方向上相对移动的方式配置在线圈的径向内侧;以及弹性支撑部,以使所述可动体相对于所述固定体移动自如的方式支撑所述可动体,该振动致动器中,通过被供电的所述线圈与所述磁铁的协作,可动体相对于固定体振动,
所述弹性支撑部具有:
外周部,固定于所述固定体;
内周部,配置于比所述外周部更靠所述径向内侧的位置,且固定于所述可动体;以及
变形臂部,配置于所述外周部与所述内周部之间,将所述外周部与所述内周部连结,且能够弹性变形,
所述振动致动器中,跨及所述外周部和所述变形臂部的所述外周部侧的部位而设置有衰减部,该衰减部使所述可动体移动时的所述弹性支撑部处的振动衰减。
2.一种振动致动器,其具有:
可动体,在中央具有柱状的磁铁,在所述磁铁的轴向上的正面和背面分别配置有弹簧止动部;
固定体,是收纳所述可动体的筒状的固定体,具有配置于所述可动体的径向外侧的一对环状线圈;
弹性支撑部,是以使所述可动体能够在沿着所述轴向的振动方向上往复振动的方式支撑所述可动体的一对弹性支撑部,并且,各弹性支撑部的外周部与所述固定体接合,各弹性支撑部的内周部与所述弹簧止动部接合,各弹性支撑部的变形臂部能够弹性变形,且所述变形臂部连结所述外周部与所述内周部;以及
衰减部,跨及所述外周部和所述变形臂部的所述外周部侧的部位而设置,使所述可动体移动时的所述弹性支撑部处的振动衰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振动致动器,其中,
所述弹性支撑部是螺旋状的板簧,
所述变形臂部相对于所述外周部,在所述径向上空开与所述外周部之间的间隙而沿着周向延伸地配置,所述变形臂部的一个端部与所述外周部接合,所述变形臂部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内周部接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致动器,其中,
所述变形臂部以与沿着所述径向的虚拟线在该虚拟线上的多个位置相交的方式延伸,
所述变形臂部的所述外周部侧的部位处于所述多个位置中的最靠外周侧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致动器,其中,
所述衰减部具有:
夹设部,设置于所述外周部与所述变形臂部的所述外周部侧的部位之间的间隙,且接合于所述外周部和所述变形臂部的所述外周部侧的部位处的、在所述径向上对置的侧面的每一个;以及
突出部,其与所述夹设部一体地形成,且从所述夹设部沿所述弹性支撑部的厚度方向突出,
所述突出部以与所述虚拟线相交且覆盖呈曲线状地延伸的所述间隙的方式,呈直线状地延伸。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致动器,其中,
所述衰减部具有夹设部,该夹设部设置于所述间隙,且接合于所述外周部和所述变形臂部的、在径向上对置的侧面的每一个。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致动器,其中,
所述衰减部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与所述夹设部一体地形成,且从所述夹设部沿所述弹性支撑部的厚度方向突出,
在所述突出部中,从所述夹设部突出的突出尺寸比所述弹性支撑部的厚度尺寸大。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振动致动器,其中,
形成间隙的所述外周部的侧面与所述变形臂部的侧面之间的距离比所述弹性支撑部的厚度尺寸的2倍大且为6倍以下。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振动致动器,其中,
所述衰减部在所述外周部和所述变形臂部上接合于在所述弹性支撑部的厚度方向上间隔开的正面和背面中的至少一个面。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振动致动器,其中,
所述固定体具备对所述线圈进行保持的筒状的线圈保持部、以及收纳所述线圈保持部的外壳,
所述外壳在外周面具有与所述振动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平面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振动致动器,其中,
线圈接线部配置于所述平面部。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振动致动器,其中,
所述外壳在所述外周面具有与所述平面部平行地延伸的另一平面部。
13.如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振动致动器,其中,
在与所述平面部对应的位置,所述线圈保持部的内周面和所述磁铁的外周面具有彼此对置的内周平面部和外周平面部,
在与所述振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所述外周平面部的宽度比所述内周平面部的宽度窄。
14.如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振动致动器,其中,
在沿所述振动方向观察时,所述线圈保持部的外形为圆形,
在从所述振动方向观察时,所述线圈保持部相对于所述外壳的外形中心或所述外壳的外径圆弧中心偏心配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振动致动器,其中,
线圈接线部配置于所述线圈保持部的、相对于所述外壳的外形中心所述线圈保持部的中心所在的一侧的、所述外壳的外形侧。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振动致动器,其中,
在所述线圈保持部中,线圈接线部配置在靠所述外壳的外周面上所形成的所述平面部的一侧。
17.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中安装有权利要求1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振动致动器。
CN202180017044.3A 2020-02-27 2021-02-26 振动致动器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2100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32246 2020-02-27
JP2020032246 2020-02-27
PCT/JP2021/007584 WO2021172576A1 (ja) 2020-02-27 2021-02-26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0006A true CN115210006A (zh) 2022-10-18

Family

ID=77491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7044.3A Pending CN115210006A (zh) 2020-02-27 2021-02-26 振动致动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61662A1 (zh)
EP (1) EP4112192A4 (zh)
JP (1) JPWO2021172576A1 (zh)
CN (1) CN115210006A (zh)
WO (1) WO20211725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7693033U (zh) * 2021-12-29 2022-10-28 瑞声开泰声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具有振动功能的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17133A (en) * 1981-01-09 1982-07-2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Objective lens drive device
JPS59191427A (ja) 1983-04-12 1984-10-30 株式会社東芝 変化分検出継電器
JPS59191427U (ja) * 1983-06-07 1984-12-19 中央発條株式会社 皿ばね
JP3748637B2 (ja) 1996-10-14 2006-02-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携帯機器用振動発生装置
US11394285B2 (en) * 2019-05-31 2022-07-19 Minebea Mitsumi Inc. Vibration actua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09033864A (ja) * 2007-07-26 2009-02-12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振動発生装置
JP5659426B2 (ja) * 2010-02-16 2015-01-28 日本電産セイミツ株式会社 振動発生装置
KR101452103B1 (ko) * 2013-04-12 2014-10-1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하우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진동발생장치
JP2019115187A (ja) * 2017-12-25 2019-07-11 フォスター電機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JP7157305B2 (ja) * 2018-03-26 2022-10-20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電子機器
CN112054645A (zh) * 2019-06-07 2020-12-08 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振动驱动器及电子设备
JP2020032246A (ja) 2019-11-13 2020-03-05 株式会社根本杏林堂 注入プロトコル設定装置、薬液注入装置および医療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12192A4 (en) 2024-03-20
US20230361662A1 (en) 2023-11-09
EP4112192A1 (en) 2023-01-04
JPWO2021172576A1 (zh) 2021-09-02
WO2021172576A1 (ja) 2021-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27539B2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電子機器
CN110212729B (zh) 振动驱动器
CN112018989A (zh) 振动执行器及电子设备
JP7022617B2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12054645A (zh) 振动驱动器及电子设备
CN115175773A (zh) 振动致动器及电子设备
CN115210006A (zh) 振动致动器及电子设备
WO2023013761A1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ー
WO2023234293A1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電子機器
CN115549429A (zh) 振动促动器以及电气设备
JP2023006579A (ja)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電気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