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10004A - 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 - Google Patents

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10004A
CN115210004A CN202180018265.2A CN202180018265A CN115210004A CN 115210004 A CN115210004 A CN 115210004A CN 202180018265 A CN202180018265 A CN 202180018265A CN 115210004 A CN115210004 A CN 1152100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block
slit
manifold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82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10004B (zh
Inventor
李泽秀
姜旻圭
全信煜
崔相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nergy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nergy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LG Energy Solution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210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00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100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00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05C5/0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 B05C5/0254Coating heads with slot-shaped outl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9/00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 B05C9/06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for applying two different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or the sam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wice, to the same side of the wor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02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 H01M4/0404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by coating on electrode coll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30Batteries in portable systems, e.g. mobile phone, lapto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提供一种使用螺栓紧固模具块之间的接触表面的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所述螺栓的位置被设置为最小化装载偏差。根据本公开内容,能够减小具有结构脆弱性的模具块的变形或者扭曲,从而以期望厚度均匀形成涂布层,特别是电极活性材料层,并且能够同时涂布至少两种类型的电极活性材料浆料,从而实现高性能和高生产率。

Description

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能够通过湿法同时形成两层或者更多层的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抑制了由于包括薄模具的结构特征而导致的变形和扭曲的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9月25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20-0125182号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上述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结合在此。
背景技术
随着对移动装置增加的技术开发和增长的需求,对作为能源的二次电池的需求快速增加,这样的二次电池本质上包括作为电力产生元件的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至少堆叠一次的正极、隔板和负极,并且通过分别在由铝箔制成的集电器和由铜箔制成的集电器上涂布正极活性材料浆料和负极活性材料浆料并对正极活性材料浆料和负极活性材料浆料进行干燥来制造正极和负极。为了使二次电池的充电和放电特性均匀,将正极活性材料浆料和负极活性材料浆料均匀地涂布在集电器上是必要的,并且已经使用了狭缝式模具涂布机。
使用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的电极制造方法包括将从狭缝式模具涂布机排出的电极活性材料浆料施加到由涂布辊传输的集电器。传统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包括两个模具和位于两个模具之间的狭缝,并且可以经过一个狭缝分配一种类型的电极活性材料浆料以形成电极活性材料层。
为了制造具有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大约130μm的电极活性材料层的厚度逐渐增加到高达300μm。当由传统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形成厚的电极活性材料层时,活性材料浆料中的粘合剂和导电材料在干燥期间快速迁移,并且最终制造的电极不均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以小的厚度形成和干燥电极活性材料层,并且在电极活性材料层上重复这一过程时,要花费长时间来执行两次涂布。为了改善电极性能和生产率,发明人已经提出了能够同时施加两种类型的电极活性材料浆料的双狭缝式模具涂布机。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双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的示意性截面图。
参照图1,可以通过在旋转涂布辊10以移动集电器15的同时施加来自双狭缝式模具涂布机20的两种类型的电极活性材料浆料来在集电器15上同时形成两个电极活性材料层。从双狭缝式模具涂布机20排出的电极活性材料浆料被施加在集电器15的一个表面上以形成电极活性材料层。
双狭缝式模具涂布机20通过装配三个板部件,即三个模具块21、22、23来构造。在相邻的模具块之间形成狭缝,并且因而形成两个狭缝,两种类型的电极活性材料浆料经过出口24、25被同时分配,每一个出口与每一个狭缝连通,因此可以通过在由先前涂布的电极活性材料浆料形成的电极活性材料层上连续施加附加的电极活性材料浆料来同时形成两个电极活性材料层。附图标记26、27指示其中容纳有涂布溶液的歧管。
然而,由于使用同时从不同的出口24、25排出的电极活性材料浆料,使用双狭缝式模具涂布机20的工艺以期望的厚度形成每一个电极活性材料层相当困难。
通常,每一个电极活性材料层的厚度受到经由出口24、25排出的电极活性材料浆料的量影响,并且排出的电极活性材料浆料的量受到每一个出口24、25的大小(狭缝间隙)影响,因而为了形成期望厚度,传统技术需要多次重复测试涂布工艺的任务,拆解和重新装配模具块21、22、23,调节狭缝间隙并且检查排出的电极活性材料浆料的量。然而,狭缝间隙是被灵敏地调整的变量,使得狭缝间隙根据用于装配模具块21、22、23的螺栓的紧固强度而极大改变,并且狭缝间隙可能因用于泵送电极活性材料浆料的力而改变。具体地说,为了沿着集电器的移动方向(MD方向)在宽度方向(TD方向)上稳定执行均匀涂布,需要宽度方向上的均匀尺寸精度,并且随着双狭缝式模具涂布机20的宽度增加而使用宽集电器来增加产量,更加难于均匀控制宽度方向的狭缝间隙。
由于狭缝式模具涂布机20基本上包括三个模具块21、22、23,为了配置具有与包括一个狭缝的传统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相类似的占地面积和体积的设备,需要减小每一个模具块21、22、23的厚度,由于这一原因,不可避免地,导致结构脆弱而变形和扭曲。当发生变形或者扭曲时,调节的狭缝间隙发生改变,在电极工艺中产生缺陷。而且,这一问题随着包括两个或者更多个狭缝的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增加模具块的数目而将更加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每一个模具块21、22、23大小增加(角度改变)时,浆料排出的方向改变,导致涂布可行性降低。此外,在三个模具块21、22、23之中,当设置在外侧上的模具块21、23的厚度增加以防止变形和扭曲时,仍然难于防止结构最脆弱的中间模具块22的变形。
同时,每一个模具块21、22、23可以通过紧固到接触表面的螺栓装配。然而,每一个模具块21、22、23由于其小的厚度变得脆弱而变形,并且螺栓紧固容易由于大的力的作用而引起变形,因此需要小心谨慎。当由于紧固时施加的力而在模具块21、22、23之间产生移动时,该移动影响涂布间隙,即,出口24、25与集电器15之间的距离,引起装载偏差,导致不均匀的涂布。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内容被设计用来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本公开内容旨在提供一种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在基本上包括三个模具块的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中减小了会引起变形和扭曲的结构脆弱性。
然而,本公开内容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局限于上述问题,并且通过对下面描述的本发明的具体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清楚地理解没有提及的其它问题。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内容的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是包括下狭缝和上狭缝以通过所述下狭缝和所述上狭缝中的至少一个在连续移动的基板的表面上排出和涂覆涂布溶液的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所述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包括:下模具块;中间模具块,位于所述下模具块上,使得在所述中间模具块和所述下模具块之间形成所述下狭缝;上模具块,位于所述中间模具块上,使得在所述上模具块和所述中间模具块之间形成所述上狭缝;设置在所述下模具块中的第一歧管,所述第一歧管中容纳有第一涂布溶液,所述第一歧管与所述下狭缝连通;设置在所述中间模具块中的第二歧管,所述第二歧管中容纳有第二涂布溶液,所述第二歧管与所述上狭缝连通;以及紧固到所述上模具块和所述中间模具块之间的接触表面的第一螺栓,其中,所述下模具块、所述中间模具块和所述上模具块分别包括形成其前端的下模唇、中间模唇和上模唇,按照远离所述中间模唇的顺序,当从所述中间模唇到所述第二歧管的一端的距离为A,所述第二歧管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距离为B,并且从所述第二歧管的另一端到所述第一螺栓的轴线的距离为C时,C/(A+B+C)为28%或者更小。
所述第一螺栓可以垂直紧固到所述上模具块和所述中间模具块之间的所述接触表面。
垂直范围可以是相对于所述接触表面90°±10°的角度范围。
所述中间模具块和所述上模具块之间的所述接触表面与水平平面平行。
所述下狭缝和所述上狭缝形成30°到60°的角度。
在本公开内容中,所述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可以进一步包括紧固到所述中间模具块和所述下模具块之间的接触表面的第二螺栓,其中,按照远离所述下模唇的顺序,当从所述下模唇到所述第一歧管的一端的距离为A’,所述第一歧管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距离为B’,并且从所述第一歧管的另一端到所述第二螺栓的轴线的距离为C’时,C’/(A’+B’+C’)为28%或者更小。
所述第二螺栓可以垂直紧固到所述中间模具块和所述下模具块之间的所述接触表面。
所述下模具块和所述中间模具块之间的所述接触表面可以相对于水平平面倾斜。
下出口可以形成在所述下模唇和所述中间模唇之间并且与所述下狭缝连通,上出口可以形成在所述中间模唇和所述上模唇之间并且与所述上狭缝连通,并且所述第二螺栓的螺栓头可以比所述第一螺栓的螺栓头更远离所述下出口和所述上出口。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内容,通过设置螺栓的位置能够最小化模具块的变形。因而,能够在通过装配模具块安装所述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时减少涂布间隙的改变。也能够抑制狭缝间隙偏差。因此,根据本公开内容,能够确保宽度方向的装载均匀性,从而改善涂布质量。
根据本公开内容,能够降低导致模具块变形或者扭曲的结构脆弱性,从而以期望厚度均匀形成涂布层,特别是电极活性材料层,并且能够同时涂布至少两种类型的电极活性材料浆料,从而实现高性能和生产率。能够防止紧固模具块时的变形,从而确保涂布可行性和再现性。当本公开内容的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用于在制造二次电池的电极的过程中在集电器上涂布电极活性材料浆料时,能够实现高速度或者宽幅涂布条件下的均匀涂布。
附图说明
附图说明了本公开内容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且连同本公开内容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提供对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特征的进一步理解,因而,本公开内容不被解释为局限于附图。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双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
图4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中的模具块之间的螺栓紧固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描述之前,应理解的是,说明书和随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不应被解释为受限于一般含义和词典含义,而是应当在允许发明人为了最佳解释而适当地定义术语的原则的基础上,基于对应于本公开内容的技术方面的含义和概念来解释。因此,在此描述的实施方式和附图中的说明仅是本公开内容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而没有充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技术特征,因此应理解的是,在递交本专利申请时,可以对其做出各种其它等同替换和修改。
本公开内容的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可以包括两个或者更多个狭缝。基本上,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是包括用于在基板上双层涂覆涂布溶液的下狭缝和上狭缝的装置。下面描述的“基板”是集电器,涂布溶液是“电极活性材料浆料”。第一涂布溶液和第二涂布溶液都是电极活性材料浆料,并且它们可以具有相同或者不同的组成(活性材料、导电材料和粘合剂的类型)、量(活性材料、导电材料和粘合剂的量)和属性。本公开内容的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被优化用于通过同时施加至少两种类型的电极活性材料浆料或者以交替方式施加至少两种类型的电极活性材料浆料的图案化涂布而制造的电极。然而,本公开内容的范围不必局限于此。例如,基板可以是用于隔板的多孔支撑体,并且第一涂布溶液和第二涂布溶液可以是具有不同成分或属性的有机物。即,在要求薄膜涂布的情况下,基板、第一涂布溶液和第二涂布溶液不局限于特定类型。
发明人发现,模具块由于用于紧固模具块的螺栓的位置而变形,并且得出本公开内容。由于模具块因为螺栓位置而变形,发明人基于以下观点提出了本公开内容:为了防止狭缝间隙改变,设置螺栓位置是重要的。本公开内容提出了用于紧固模具块的螺栓的位置以最小化装载偏差。
图2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的示意性截面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00是包括下狭缝101和上狭缝102的双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并且是能够通过下狭缝101和上狭缝102在基板300上同时或者交替涂布相同类型的涂布溶液或者两种不同类型的涂布溶液的装置。参照图2和图3,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00包括下模具块110、放置于下模具块110上的中间模具块120、以及放置于中间模具块120上的上模具块130。模具块110、120、130通过第一螺栓140和第二螺栓150彼此装配。
下模具块110在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00的块当中是最下侧的块,并且面对中间模具块120的表面以相对于底表面(X-Z平面)大致30°到60°的角度倾斜。中间模具块120放置为与下模具块110的相对于水平平面倾斜的上表面接触。下狭缝101形成在中间模具块120和下模具块110彼此接触的位置。
例如,第一间隔件113夹置于下模具块110和中间模具块120之间以在其间形成间隙,并且可以形成与第一涂布溶液50的流动通道相对应的下狭缝101。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间隔件113的厚度决定下狭缝101的垂直宽度(Y轴方向的狭缝间隙)。
如图3中所示,第一间隔件113具有在某一区域被切割的第一开口部分113a,并且可以夹置于下模具块110和中间模具块120的面对表面的边缘区域中除一侧之外的剩余部分中。因此,排出第一涂布溶液50的下出口101a仅形成于下模具块110的前端和中间模具块120的前端之间。下模具块110的前端和中间模具块120的前端被分别定义为下模唇111和中间模唇121,换句话说,下出口101a由下模唇111和中间模唇121之间的间隔形成。
作为参考,第一间隔件113用作垫片,以防止第一涂布溶液50经过下模具块110和中间模具块120之间除了形成下出口101a的区域之外的间隙泄露,因而第一间隔件113优选地由具有密封能力的材料制成。
下模具块110包括在面对中间模具块120的表面上具有预定深度的第一歧管112,并且第一歧管112与下狭缝101连通。尽管附图中未示出,第一歧管112通过供应管连接到安装在外部的第一涂布溶液供应腔室(未示出)并且被供应有第一涂布溶液50。当第一歧管112充分填充第一涂布溶液50时,第一涂布溶液50沿着下狭缝101流动并且从下出口101a排出。
中间模具块120是位于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00的多个块中间的块,并且是夹置于下模具块110和上模具块120之间以形成双狭缝的块。本实施方式的中间模具块120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根据另一实施方式,中间模具块120的截面可以例如是等腰三角形。
上模具块130被放置为与中间模具块120的平行于底表面的上表面接触。上狭缝102形成于中间模具块120和上模具块130彼此接触的位置。
按照与上面描述的下狭缝101相同的方式,第二间隔件133可以夹置于中间模具块120和上模具块130之间以在其间形成间隙。因此,形成与第二涂布溶液60的流动通道相对应的上狭缝102。在这种情况下,由第二间隔件133决定上狭缝102的垂直宽度(Y轴方向的狭缝间隙)。
此外,与第一间隔件113具有类似结构的第二间隔件133具有在某一区域被切割的第二开口部分133a,并且夹置于中间模具块120和上模具块130的面对表面的边缘区域中除了一侧之外的剩余部分中。同样,除了上狭缝102的前侧之外的周围方向被阻挡,上出口102a仅形成在中间模具块120的前端和上模具块130的前端之间。上模具块130的前端被定义为上模唇131,换句话说,上出口102a由中间模唇121和上模唇131之间的间隔形成。
此外,上模具块130包括在面对中间模具块120的表面上具有预定深度的第二歧管132,并且第二歧管132与上狭缝102连通。尽管附图中未示出,第二歧管132通过供应管连接到安装在外部的第二涂布溶液供应腔室并且被供应有第二涂布溶液60。当第二涂布溶液60沿着供应管从外部源供应,并且第二歧管132充分填充有第二涂布溶液60时,第二涂布溶液60沿着与第二歧管132连通的上狭缝102流动并且从上出口102a排出。
上狭缝102和下狭缝101可以形成大致30°到60°的角度。上狭缝102和下狭缝101可以在一个点交叉,并且上出口102a和下出口101a可以设置在交叉点附近。因此,第一涂布溶液50和第二涂布溶液60排出的位置可以集中在大致一个点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歧管112形成在下模具块110中,并且第二歧管132形成在上模具块130中。第一歧管112也可以形成在中间模具块120中,并且第二歧管132可以形成在上模具块130中。
根据具有这样配置的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00,可旋转的涂布辊200放置在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00的前面,并且涂布辊200可以旋转以移动要被涂布的基板300,同时使第一涂布溶液50和第二涂布溶液60与基板300的表面连续接触,从而基板300可以被双层涂布。可选地,以交替方式执行第一涂布溶液50的供应和停止以及第二涂布溶液60的供应和停止,可以在基板300上间歇性形成图案化涂布。
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00通过下狭缝101或者上狭缝102中的至少一个在连续移动的基板300的表面上挤出和涂覆涂布溶液。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模具块120和上模具块130之间的接触表面与水平平面平行。第一螺栓140紧固到接触表面。此外,中间模具块120和下模具块110之间的接触表面相对于水平平面倾斜。第二螺栓150紧固到接触表面。可以存在至少一个第一螺栓140和至少一个第二螺栓150。图3示出了其中第一螺栓140从上模具块130的后表面沿向下方向插入并且多个第一螺栓140沿着上模具块130的宽度方向紧固的实施例。第二螺栓150或者第一螺栓140的特征在于其具有下述位置。将对此进行详细描述。
图4是在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中的模具块之间的螺栓紧固的截面图。
按照远离中间模具块121的顺序,当从中间模唇121到第二歧管132的一端的距离为A,第二歧管132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距离为B,并且从第二歧管132的另一端到第一螺栓140的轴线的距离为C时,C/(A+B+C)为28%或者更小。
这里,从中间模唇121到第二歧管132的一端的区域被称为卸载区。第二歧管132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面积对应于从第二歧管132观察的大小。充分填充在第二歧管132中的第二涂布溶液60从第二歧管132经由上狭缝102流动并且经过上出口102a被涂布在基板300上。因此,从第二歧管132的另一端到中间模唇121存在第二涂布溶液60。此外,第二涂布溶液60存在的区域的长度为A+B。从第二歧管132的另一端到第一螺栓140的轴线的距离C限定了第一螺栓140的紧固位置。
当第一螺栓140太接近中间模唇121时,浆料涂布区域(第二涂布溶液60存在的区域,从第二歧管132到上出口102a的区域,其长度为A+B)减小并且装载偏差增加。当第一螺栓140太远离中间模唇121时,在相对的狭缝间隙中由于第一螺栓140拧紧(杠杆效应)的负面影响而发生变形,导致更大的装载偏差。因此,需要将第一螺栓140紧固到距离中间模唇121合适的位置。本公开内容在设置合适紧固位置时提出了28%或者更小的新参数C/(A+B+C)。当A、B、C具有这一关系时,能够最小化装载偏差。C/(A+B+C)为28%或者更小。上限是重要的,而下限无关紧要。当C/(A+B+C)大于28%时,由于第一螺栓140拧紧的负面影响而在相对的狭缝间隙中发生变形,导致更大的装载偏差,因此,C/(A+B+C)为28%或者更小。随着第一螺栓140更接近第二歧管132的另一端,C接近于0。然而,由于第一螺栓140不紧固到第二歧管132(泄露),C大于0。A和B由中间模具块120和第二歧管132的设计而确定。
第一螺栓140可被垂直紧固到上模具块130和中间模具块120之间的接触表面。垂直范围可以是相对于接触表面90°±10°的角度范围。
第二螺栓150的紧固位置可以与上面描述的第一螺栓140的紧固位置相同地设置。即,按照远离下模唇111的顺序,当从下模唇111到第一歧管112的一端的距离为A’,第一歧管112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距离为B’,并且从第一歧管112的另一端到第二螺栓150的轴线的距离为C’时,C’/(A’+B’+C’)为28%或者更小。当A’、B’、C’具有这一关系时,能够最小化由于上面描述的原因导致的装载偏差。
同时,第二螺栓150的螺栓头可以比第一螺栓140的螺栓头更远离下出口101a和上出口102a。通过这一配置,能够在不影响第一歧管112和第二歧管132的同时,在没有第一螺栓140和第二螺栓150之间的干扰的情况下,通过紧固力的均匀分布来防止模具块110、120、130的变形。
第二螺栓150可以被垂直紧固到中间模具块120和下模具块110之间的接触表面。垂直范围可以是相对于接触表面90°±10°的角度范围。
当第二螺栓150相对于中间模具块120和下模具块110之间的倾斜的接触表面成角度而非垂直紧固时,第二螺栓150拧紧的力被分为与接触表面垂直的力和与接触表面平行的力。因而,当紧固时,中间模具块120将由于与接触表面平行的力而滑动。当由于紧固时施加的力而在模具块110、120、130之间产生移动时,该移动影响涂布间隙,即下出口101a、上出口102a与基板300之间的距离,导致不均匀涂布。因此,期望将第二螺栓150垂直紧固到倾斜的接触表面。当第二螺栓150垂直紧固到倾斜的接触表面时,紧固第二螺栓150时的力的方向与倾斜的接触表面垂直并且不发生滑动。因此,在不是简单地安装而是施加紧固扭矩的第二螺栓150中,第二螺栓150的拧紧力防止中间模具块120在上模具块110上滑动。因此,能够在通过装配模具块110、120、130来安装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00时减少涂布间隙的改变。
如上面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内容,能够最小化模具块110、120、130的变形并且确保宽度方向的装载均匀性,从而改善涂布质量。此外,根据本公开内容,能够抑制狭缝间隙偏差。
尽管本实施方式描述了以两层施加涂布溶液或者以交替方式供应涂布溶液来执行图案化涂布,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本公开内容可以适用于在狭缝的中间混合两种类型的涂布溶液,而不经过单独狭缝进行分配,或者使用三个或更多个狭缝同时涂布三层或者更多层。显而易见的是,对于三个狭缝或者更多个狭缝,需要四个或者更多个模具块。
以下将描述通过仿真结果来说明本公开内容的效果的实施例。执行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的内部流动仿真。
装载偏差是指在模具唇的端部处的流动速率偏差(流动速率最大值(MAX)-流动速率最小值(MIN))。为了使涂布质量均匀,需要控制装载偏差低于10%。通过不同地组合A、B、C来执行装载偏差仿真。由于当前仿真技术难于精确解释外部流动,因此未考虑当前仿真技术。由于模具块的外部流动的影响可被反映出来,因此在实际的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中可能存在装载偏差的细微差异。
表1总结了实施例和比较例的A、B、C条件以及它们的装载偏差。
[表1]
A B C C/(A+B) C/(A+B+C) 装载偏差
实施例1 50 50 17 17.00% 14.53% 2.3
实施例2 50 50 20 20.00% 16.67% 2.6
实施例3 50 50 30 30.00% 23.08% 4.8
比较例1 50 50 40 40.00% 28.57% 11
比较例2 50 50 50 50.00% 33.33% 15
比较例3 50 50 60 60.00% 37.50% 21
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A和B是50(单位:a.u),并且实施例的C增加到17、20、30。比较例的C增加到40、50、60。C随着从实施例1到比较例3而增加。C/(A+B+C)的计算结果是:实施例1中为14.53%,实施例2中为16.67%,实施例3中为23.08%,比较例1中为28.57%,比较例2中为33.33%,比较例3中为37.50%。由于A、B固定并且C增加,因此C/(A+B+C)增加。作为计算每一种情况下装载偏差的结果,实施例的装载偏差为2.3%到4.8%,满足小于10%的管理范围。相比较而言,比较例的装载偏差计算为11%到21%,因而被评估为超出10%的当前管理范围的水平。
具体地说,根据当比较例1的C/(A+B+C)为28.57%时装载偏差为11%的发现得出结论:满足小于10%的装载偏差的C/(A+B+C)是28%或者更小。C/(A+B+C)是从来没有被考虑过的新参数,并且作为被引入以最小化装载偏差(当前,小于10%的装载偏差)的新参数而具有意义。
根据本公开内容,能够防止具有结构脆弱性的模具块的变形或者扭曲,从而以期望厚度均匀形成涂布层,特别是电极活性材料层,并且能够同时涂布两种类型的电极活性材料浆料,从而实现高性能和高生产率。能够在紧固模具块时防止滑动,从而确保涂布的可行性和再现性。当本公开内容的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用于在制造二次电池的电极的过程中在集电器上涂布电极活性材料浆料时,能够实现高速度或者宽幅涂布条件下的均匀涂布。
尽管关于有限数目的实施方式和附图描述了本公开内容,但是本公开内容不局限于此,并且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本公开内容和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的技术方面内可以做出各种改变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所述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包括下狭缝和上狭缝以通过所述下狭缝或所述上狭缝中的至少一个在连续移动的基板的表面上挤出和涂覆涂布溶液,所述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包括:
下模具块;
中间模具块,位于所述下模具块上,使得在所述中间模具块和所述下模具块之间形成所述下狭缝;
上模具块,位于所述中间模具块上,使得在所述上模具块和所述中间模具块之间形成所述上狭缝;
设置在所述下模具块中的第一歧管,所述第一歧管中容纳有第一涂布溶液,所述第一歧管与所述下狭缝连通;
设置在所述中间模具块中的第二歧管,所述第二歧管中容纳有第二涂布溶液,所述第二歧管与所述上狭缝连通;以及
紧固到所述上模具块和所述中间模具块之间的接触表面的第一螺栓,
其中,所述下模具块、所述中间模具块和所述上模具块分别包括形成其前端的下模唇、中间模唇和上模唇,并且
其中,按照远离所述中间模唇的顺序,当从所述中间模唇到所述第二歧管的一端的距离为A,所述第二歧管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距离为B,并且从所述第二歧管的另一端到所述第一螺栓的轴线的距离为C时,C/(A+B+C)为28%或者更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其中,所述第一螺栓垂直紧固到所述上模具块和所述中间模具块之间的所述接触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其中,垂直范围是相对于所述接触表面90°±10°的角度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其中,所述中间模具块和所述上模具块之间的所述接触表面与水平平面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其中,所述下狭缝和所述上狭缝形成30°到60°的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进一步包括:
紧固到所述中间模具块和所述下模具块之间的接触表面的第二螺栓,
其中,按照远离所述下模唇的顺序,当从所述下模唇到所述第一歧管的一端的距离为A’,所述第一歧管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距离为B’,并且从所述第一歧管的另一端到所述第二螺栓的轴线的距离为C’时,C’/(A’+B’+C’)为28%或者更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其中,所述第二螺栓垂直紧固到所述中间模具块和所述下模具块之间的所述接触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其中,垂直范围是相对于所述接触表面90°±10°的角度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其中,所述下模具块和所述中间模具块之间的所述接触表面相对于水平平面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其中,下出口形成在所述下模唇和所述中间模唇之间并且与所述下狭缝连通,上出口形成在所述中间模唇和所述上模唇之间并且与所述上狭缝连通,并且所述第二螺栓的螺栓头比所述第一螺栓的螺栓头更远离所述下出口和所述上出口。
CN202180018265.2A 2020-09-25 2021-08-25 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 Active CN1152100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125182 2020-09-25
KR1020200125182A KR102646381B1 (ko) 2020-09-25 2020-09-25 듀얼 슬롯 다이 코터
PCT/KR2021/011400 WO2022065711A1 (ko) 2020-09-25 2021-08-25 다중 슬롯 다이 코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0004A true CN115210004A (zh) 2022-10-18
CN115210004B CN115210004B (zh) 2024-05-24

Family

ID=80846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8265.2A Active CN115210004B (zh) 2020-09-25 2021-08-25 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33585A1 (zh)
EP (1) EP4104938A4 (zh)
KR (1) KR102646381B1 (zh)
CN (1) CN115210004B (zh)
WO (1) WO2022065711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1585A (en) * 1996-03-20 1999-02-16 Minnesota Mining And Maufacturing Company Apparatus for applying a fluid to a moving web of material
KR20040068949A (ko) * 2001-12-19 2004-08-02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컴파니 코팅 균일성 개량 방법
JP2006142247A (ja) * 2004-11-22 2006-06-0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ダイヘッド
US20060269673A1 (en) * 2003-09-17 2006-11-30 Yapel Robert A Methods for forming a coating layer having substantially uniform thickness, and die coaters
KR20070098715A (ko) * 2006-03-31 2007-10-05 도레이 가부시끼가이샤 도포방법 및 도포장치, 디스플레이용 부재의 제조방법 및제조장치
JP2007268410A (ja) * 2006-03-31 2007-10-18 Toray Ind Inc スリットダイ、塗布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用部材の製造方法
US20120027942A1 (en) * 2010-07-29 2012-02-02 Felipe Miguel Joo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pensing a fluid
KR101488749B1 (ko) * 2014-06-11 2015-02-09 주식회사 서머텍 코리아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코팅용 슬릿노즐의 보수방법 및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코팅용 슬릿노즐
JP2020131082A (ja) * 2019-02-15 2020-08-31 株式会社ヒラノテクシード 塗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22720B2 (ja) * 1993-04-20 2002-09-09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塗布方法
US5962075A (en) * 1995-06-07 1999-10-05 Avery Dennison Method of multilayer die coating using viscosity adjustment techniques
US6410094B2 (en) * 1998-02-19 2002-06-2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Extrusion coating head and coating method for flexible support
KR20070019651A (ko) * 2003-09-17 2007-02-15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컴파니 실질적으로 균일한 두께를 구비한 코팅층을 형성하기 위한방법 및 다이 코팅기
US10675654B2 (en) * 2017-03-01 2020-06-09 Nordson Corporation Multi-layer slot die system and method
KR102362174B1 (ko) * 2018-10-01 2022-02-10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슬롯 다이 코터의 상부 토출구와 하부 토출구 간의 거리를 조절하는 슬롯 다이 코터 조정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극 활물질 코팅 시스템
KR102182263B1 (ko) 2019-04-26 2020-11-24 주식회사 제이더블유엔터테인먼트 화재 발생 모니터링이 가능한 노래 반주기 및 노래 반주 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1585A (en) * 1996-03-20 1999-02-16 Minnesota Mining And Maufacturing Company Apparatus for applying a fluid to a moving web of material
KR20040068949A (ko) * 2001-12-19 2004-08-02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컴파니 코팅 균일성 개량 방법
US20060269673A1 (en) * 2003-09-17 2006-11-30 Yapel Robert A Methods for forming a coating layer having substantially uniform thickness, and die coaters
JP2006142247A (ja) * 2004-11-22 2006-06-0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ダイヘッド
KR20070098715A (ko) * 2006-03-31 2007-10-05 도레이 가부시끼가이샤 도포방법 및 도포장치, 디스플레이용 부재의 제조방법 및제조장치
JP2007268410A (ja) * 2006-03-31 2007-10-18 Toray Ind Inc スリットダイ、塗布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用部材の製造方法
US20120027942A1 (en) * 2010-07-29 2012-02-02 Felipe Miguel Joo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pensing a fluid
KR101488749B1 (ko) * 2014-06-11 2015-02-09 주식회사 서머텍 코리아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코팅용 슬릿노즐의 보수방법 및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코팅용 슬릿노즐
JP2020131082A (ja) * 2019-02-15 2020-08-31 株式会社ヒラノテクシード 塗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04938A1 (en) 2022-12-21
CN115210004B (zh) 2024-05-24
KR20220041648A (ko) 2022-04-01
US20230133585A1 (en) 2023-05-04
EP4104938A4 (en) 2023-11-01
WO2022065711A1 (ko) 2022-03-31
KR102646381B1 (ko) 2024-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551649A (zh) 双狭缝模具涂布机
CN115551648A (zh) 多狭缝模具涂布机
CN115427158B (zh) 具有改进的歧管的多狭缝模具涂布机
CN115210004B (zh) 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
US20230140800A1 (en) Slot Die Coater
EP4154993A1 (en) Multi-slot die coater
US20230219112A1 (en) Dual Slot Die Coater Including Air Vent
CN115210003A (zh) 多狭缝模具涂布机
US20230079707A1 (en) Slot Die Coater
EP4169623A1 (en) Slot die coater having improved coating solution flow
KR102666187B1 (ko) 듀얼 슬롯 다이 코터
KR102643728B1 (ko) 다중 슬롯 다이 코터
US20230127081A1 (en) Slot Die Coater with Improved Coating Solution Flow
US20230158539A1 (en) Dual-Slot Die Coater
CN115052688B (zh) 多狭缝模具涂布机
US20230173529A1 (en) Multi-Slot Die Coater
KR20220023246A (ko) 듀얼 슬롯 다이 코터
KR20220016782A (ko) 다중 슬롯 다이 코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