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09191A - 显示设备、终端设备和设备间共享摄像头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终端设备和设备间共享摄像头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09191A
CN115209191A CN202210669681.5A CN202210669681A CN115209191A CN 115209191 A CN115209191 A CN 115209191A CN 202210669681 A CN202210669681 A CN 202210669681A CN 115209191 A CN115209191 A CN 1152091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camera
target terminal
target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6968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子敬
周颖昕
杨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6968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091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09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091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6The peripheral being portable, e.g. PDAs or mobile 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3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7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less protocol, e.g. Bluetooth, RF or wireless LAN [IEEE 802.11]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设备、终端设备和设备间共享摄像头的方法,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其中,一种显示设备包括:蓝牙,被配置为:接收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发送的定向广播包;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定向广播包,确定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和视场角信息,从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共享摄像头请求,以请求控制目标终端设备的摄像头进行拍摄。本公开实施例使得未配置摄像头的显示设备能够与终端设备共享摄像头。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终端设备和设备间共享摄像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和屏幕亮度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电视目前作为家庭场景中最重要的设备,需要具备拍照或录像的功能。目前,高端电视一般都会配备摄像头,而中低端设备由于成本考虑通常不会配备摄像头。未配备摄像头的电视不能拍摄照片或视频,难以满足用户利用电视拍照或视频通话等多元化需求,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和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可以通过量化方式客观地选择与显示设备共享摄像头的终端设备,减少距离、角度等影响因素的干扰,改善拍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
蓝牙,被配置为:接收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发送的定向广播包,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配置有摄像头,定向广播包中包括摄像头的视场角信息;
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定向广播包,确定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
根据位置信息和视场角信息,从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
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共享摄像头请求,以请求控制目标终端设备的摄像头进行拍摄。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位置信息和视场角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中各个待选终端设备的视场范围;根据各个待选终端设备的视场范围确定目标终端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终端设备中包括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中的多个终端设备;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控制多个目标终端设备进行拍摄,并获取多个目标终端设备对应的多个拍摄数据;确定多个目标终端设备的视场范围的重合范围;根据重合范围,确定多个拍摄数据中的重合拍摄数据;从所述多个拍摄数据的至少一个拍摄数据中去除重合拍摄数据,得到各个目标终端设备的目标拍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重合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一目标终端设备的视场范围的情况下,向第一目标终端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和第一目标拍摄数据;其中,第一目标终端设备为多个目标终端设备的任一终端设备,控制指令指示第一目标终端设备停止向显示设备发送拍摄数据,第一目标拍摄数据为多个目标终端设备中除第一目标终端设备的之外任一目标终端设备的目标拍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蓝牙,还被配置为:采集多个目标终端设备的实时位置信息;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控制多个目标终端设备进行拍摄,并获取多个目标终端设备对应的多个拍摄数据之后,根据多个目标终端设备的实时位置信息,计算多个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差值;在距离差值小于预设距离差值的情况下,确定多个目标终端设备的视场范围的重合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蓝牙,还被配置为:接收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广播包,蓝牙广播包中包括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信息;
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根据设备类型信息,从多个终端设备中确定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信息指示待选终端设备配置有摄像头;控制蓝牙向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发送蓝牙连接请求,以建立与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向广播包中还包括摄像头的类别信息,类别信息指示摄像头是前置摄像头或后置摄像头;共享摄像头请求中包括目标终端设备的目标摄像头的类别信息,共享摄像头请求用于请求控制目标终端设备的前置摄像头或后置摄像头进行拍摄。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摄像头;
蓝牙,被配置为:向显示设备发送定向广播包,定向广播包中包括摄像头的视场角信息;
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显示设备发送的共享摄像头请求;根据共享摄像头请求,控制摄像头进行拍摄。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设备间共享摄像头的方法,包括:接收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发送的定向广播包,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配置有摄像头,定向广播包中包括摄像头的视场角信息;根据定向广播包,确定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和视场角信息,从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共享摄像头请求,以控制目标终端设备的摄像头进行拍摄。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位置信息和视场角信息,从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包括:根据位置信息和视场角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中各个待选终端设备的视场范围;根据各个待选终端设备的视场范围确定目标终端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终端设备中包括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中的多个终端设备;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共享摄像头请求,以请求控制目标终端设备的摄像头进行拍摄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控制多个目标终端设备进行拍摄,并获取多个目标终端设备对应的多个拍摄数据;确定多个目标终端设备的视场范围的重合范围;根据重合范围,确定多个拍摄数据中的重合拍摄数据;从所述多个拍摄数据的至少一个拍摄数据中去除重合拍摄数据,得到各个目标终端设备的目标拍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分别从多个拍摄数据中去除重合拍摄数据,得到各个目标终端设备的独立拍摄数据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在重合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一目标终端设备的视场范围的情况下,向第一目标终端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和第一目标拍摄数据;其中,第一目标终端设备为多个目标终端设备的任一终端设备,控制指令指示第一目标终端设备停止向显示设备发送拍摄数据,第一目标拍摄数据为多个目标终端设备中除第一目标终端设备的之外任一目标终端设备的目标拍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多个目标终端设备进行拍摄,并获取多个目标终端设备对应的多个拍摄数据之后,采集多个目标终端设备的实时位置信息;根据多个目标终端设备的实时位置信息,计算多个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差值;在距离差值小于预设距离差值的情况下,确定多个目标终端设备的视场范围的重合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发送的定向广播包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接收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广播包,蓝牙广播包中包括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信息;根据设备类型信息,从多个终端设备中确定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信息指示待选终端设备配置有摄像头;控制蓝牙向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发送蓝牙连接请求,以建立与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向广播包中还包括摄像头的类别信息,类别信息指示摄像头是前置摄像头或后置摄像头;共享摄像头请求中包括目标终端设备的目标摄像头的类别信息,共享摄像头请求用于请求控制目标终端设备的前置摄像头或后置摄像头进行拍摄。
第四方面,提供另一种设备间共享摄像头的方法,包括:向显示设备发送定向广播包,定向广播包中包括摄像头的视场角信息;接收显示设备发送的共享摄像头请求;根据共享摄像头请求,控制摄像头进行拍摄。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或其任意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或者如第四方面或其任意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设备间共享摄像头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实现如第二方面或其任意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或者如第四方面或其任意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设备间共享摄像头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相关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终端设备和设备间共享摄像头的方法,其中该显示设备中包括蓝牙和控制器,蓝牙接收配置有摄像头的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所发送的定向广播包,该定向广播包中包括摄像头的视场角信息,然后由控制器根据该定向广播包,确定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再根据该位置信息和视场角信息确定从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进一步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共享摄像头请求,以请求控制目标终端设备的摄像头进行拍摄,使得未配置摄像头的显示设备能够与终端设备共享摄像头,从而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设备与控制装置之间的操作场景示意图;
图1B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设备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一;
图1C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设备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二;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一种显示设备的硬件配置框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间共享摄像头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视场范围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的示意图二;
图7A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视场范围和拍摄数据的示意图一;
图7B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视场范围和拍摄数据的示意图二;
图7C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视场范围和拍摄数据的示意图三;
图7D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视场范围和拍摄数据的示意图四;
图7E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目标拍摄数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确定重合范围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间共享摄像头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间共享摄像头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电视目前作为家庭场景中最重要的设备,需要具备拍照或录像的功能。目前,高端电视一般都会配备摄像头,而中低端设备由于成本考虑通常不会配备摄像头。未配备摄像头的电视不能拍摄照片或视频,难以满足用户利用电视拍照或视频通话等多元化需求,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终端设备和设备间共享摄像头的方法,其中该显示设备中包括蓝牙和控制器,蓝牙接收配置有摄像头的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所发送的定向广播包,该定向广播包中包括摄像头的视场角信息,然后由控制器根据该定向广播包,确定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再根据该位置信息和视场角信息确定从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进一步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共享摄像头请求,以请求控制目标终端设备的摄像头进行拍摄,使得未配置摄像头的显示设备能够与终端设备共享摄像头,从而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图1A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设备与控制装置之间的操作场景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通过智能设备300或控制装置100操作显示设备200,显示设备200与服务器400进行数据通信。
如图1A所示,图1A中包括显示设备200、智能设备300或控制装置100、待选终端设备501、待选终端设备502、待选终端设备503,其中显示设备200未配置摄像头,待选终端设备501、待选终端设备502和待选终端设备503均配置有摄像头。以控制装置100操作显示设备200为例,对图1所示的操作场景进行说明,控制装置100操作显示设备200打开蓝牙,以接收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待选终端设备501、待选终端设备502、待选终端设备503)发送的定向广播包,该定向广播包中包括摄像头的视场角信息,然后由控制器根据该定向广播包,确定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待选终端设备501、待选终端设备502、待选终端设备503)的位置信息,再根据该位置信息和视场角信息确定从待选终端设备501、待选终端设备502、待选终端设备503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为待选终端设备501,进一步向待选终端设备501发送共享摄像头请求,以请求控制待选终端设备501的摄像头进行拍摄。
如图1B所示,图1B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设备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一。图1B中包括显示设备200、待选终端设备300A、待选终端设备300B,其中,显示设备200未配置摄像头,待选终端设备300A和待选终端设备300B均配置有后置摄像头。以显示设备200屏幕的朝向为参考方向,用户期望面向显示设备200进行拍摄,则拍摄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利用待选终端设备300A和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后置摄像头进行拍摄。显示设备200、待选终端设备300A、待选终端设备300B都打开蓝牙。首先,显示设备200的蓝牙接收待选终端设备300A和待选终端设备300B发送的定向广播包,根据定向广播包基于无线电讯号在锚点的到达角(Angle-of-Arrival,AoA)确定待选终端设备300A和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位置信息,然后根据位置信息和定向广播包中包括的后置摄像头的视场角信息,从待选终端设备300A和待选终端设备300B确定目标终端设备,若根据待选终端设备300A和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位置信息,确定待选终端设备300A与显示设备200的距离为d米,待选终端设备300B与显示设备200的距离为D米,且D>d,并且根据定向广播包中包括的后置摄像头的视场角信息确定待选终端设备300A和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视场角大小相同,则确定待选终端设备300B为目标终端设备,显示设备200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共享摄像头请求,以请求控制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摄像头进行拍摄,从而使得未配置有摄像头的显示设备200能够共享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摄像头,满足用户拍照或视频的多元化需求。
如图1C所示,图1C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设备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二。图1C中包括显示设备200、待选终端设备300A、待选终端设备300B,其中,显示设备200未配置摄像头,待选终端设备300A和待选终端设备300B均配置有摄像头。用户期望背对显示设备200进行拍摄,则拍摄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利用待选终端设备300A、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前置摄像头进行拍摄。显示设备200、待选终端设备300A、待选终端设备300B都打开蓝牙。首先,显示设备200的蓝牙接收待选终端设备300A和待选终端设备300B发送的定向广播包,根据定向广播包基于无线电讯号在锚点的到达角(Angle-of-Arrival,AoA)确定待选终端设备300A和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位置信息,然后根据位置信息和定向广播包中包括的前置摄像头的视场角信息,从待选终端设备300A和待选终端设备300B确定目标终端设备,若根据待选终端设备300A和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位置信息确定待选终端设备300A、待选终端设备300B与显示设备200的距离都在预设距离范围(如图1C中虚线所示区域)内,且待选终端设备300A与显示设备200的距离以及待选终端设备300B与显示设备200的距离都为D米。根据定向广播包中包括的前置摄像头的视场角信息确定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视场角大于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视场角,则确定待选终端设备300A为目标终端设备,显示设备200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共享摄像头请求,以请求控制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前置摄像头进行拍摄,从而使得未配置有摄像头的显示设备200能够共享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摄像头,满足用户拍照或视频的多元化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可以是遥控器,遥控器和终端设备的通信包括红外协议通信或蓝牙协议通信,及其他短距离通信方式,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来控制显示设备200。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上按键、语音输入、控制面板输入等输入用户指令,来控制显示设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智能设备300(如移动终端、平板电脑、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以控制显示设备200。例如,使用在智能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控制显示设备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还可以不使用上述的智能设备或控制设备接收指令,而是通过触摸或者手势等接收用户的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还可以采用除了控制装置100和智能设备300之外的方式进行控制,例如,可以通过显示设备200设备内部配置的获取语音指令的模块直接接收用户的语音指令控制,也可以通过显示设备200设备外部设置的语音控制设备来接收用户的语音指令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允许显示设备200通过局域网(LAN)、无线局域网(WLAN)和其他网络进行通信连接。服务器400可以向显示设备200提供各种内容和互动。服务器400可以是一个集群,也可以是多个集群,可以包括一类或多类服务器。或者是云服务器。上述仅是一种示例,本实施例中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一种显示设备的硬件配置框图。如图2所示显示设备包括调谐解调器210、通信器220、检测器230、外部装置接口240、控制器250、显示器260、音频输出接口270、存储器、供电电源、用户接口280中的至少一种。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视频处理器,音频处理器,图形处理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用于输入/输出的第一接口至第n接口。显示器260可为液晶显示器、OLED显示器、触控显示器以及投影显示器中的至少一种,还可以为一种投影装置和投影屏幕。调谐解调器210通过有线或无线接收方式接收广播电视信号,以及从多个无线或有线广播电视信号中解调出音视频信号,如以及电子节目指南(Electrical Program Guide,EPG)数据信号。检测器230用于采集外部环境或与外部交互的信号。控制器250和调谐解调器210可以位于不同的分体设备中,即调谐解调器210也可在控制器250所在的主体设备的外置设备中,如外置机顶盒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50,通过存储在存储器上中各种软件控制程序,来控制显示设备的工作和响应用户的操作。控制器250控制显示设备500的整体操作。用户可在显示器260上显示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输入用户命令,则用户输入接口通过图形用户界面接收用户输入命令。或者,用户可通过输入特定的声音或手势进行输入用户命令,则用户输入接口通过传感器识别出声音或手势,来接收用户输入命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界面”,是应用程序或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介质接口,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用户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用户界面常用的表现形式是图形用户界面,是指采用图形方式显示的与计算机操作相关的用户界面。它可以是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中显示的一个图标、窗口、控件等界面元素,其中控件可以包括图标、按钮、菜单、选项卡、文本框、对话框、状态栏、导航栏、微件(Web widget,Widget)等可视的界面元素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视频处理器,音频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RAM Random AccessMemory,RAM),ROM(Read-Only Memory,ROM),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用于输入/输出的第一接口至第n接口,通信总线(Bus)等中的至少一种。
CPU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指令,以及根据接收外部输入的各种交互指令,来执行各种应用程序、数据和内容,以便最终显示和播放各种音视频内容。CPU处理器,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如,包括一个主处理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子处理器。
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设备200,该显示设备包括:
蓝牙,被配置为:接收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发送的定向广播包,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配置有摄像头,定向广播包中包括摄像头的视场角信息;
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定向广播包,确定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
根据位置信息和视场角信息,从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
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共享摄像头请求,以请求控制目标终端设备的摄像头进行拍摄。
上述显示设备基于蓝牙AOA技术确定一定范围内多个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并且根据这多个终端设备所配置的摄像头的视场角信息,从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从而控制目标终端设备进行摄影,实现显示设备与目标终端设备共享摄像头,一方面提升了摄像头的利用率,减少了显示设备配置摄像头的硬件资源消耗;另一方面,显示设备通过共享目标终端设备配置的摄像头能够满足用户拍照或视频等多元化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感。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设备间共享摄像头的方法,可以通过计算机设备实现,计算机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电视、车载设备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设备间共享摄像头的方法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本实施例列举的步骤执行顺序,凡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所做的相关技术的步骤增减、步骤替换所实现的方案都包括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3所示,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间共享摄像头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设备间共享摄像头的装置执行,其中该装置可以采用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集成在电子设备中,例如上述显示设备。如图3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S301~S304:
S301、接收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发送的定向广播包。
其中,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配置有摄像头,定向广播包中包括摄像头的视场角信息,视场角信息包括水平视场角和竖直视场角。在待选终端设备配置有多个摄像头的情况下,定向广播包中包括所有摄像头的视场角信息,可选的,定向广播包中包括摄像头的类别信息,以及不同类别的摄像头的视场角信息,例如前置摄像头的视场角信息,后置摄像头的视场角信息。
一些实施例中,接收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发送的定向广播包之前,显示设备打开蓝牙,并且显示设备所在的场景中可能存在多个打开蓝牙的终端设备,而其中存在未配置摄像头的终端设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实施方式,显示设备接收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广播包,蓝牙广播包中包括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信息,该设备类型信息可表征终端设备是否配置有摄像头;然后根据多个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信息,从多个终端设备中确定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这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信息表征其配置有摄像头;进一步,控制蓝牙向这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发送蓝牙连接请求,以建立与这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从而便于后续通过蓝牙控制摄像头进行拍摄。
示例性的,在智能家居环境中存在电视、蓝牙音箱、手机、遥控器、平板电脑,且上述设备都打开蓝牙。电视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蓝牙广播包,该广播包中包括设备类型信息,其中手机和平板电脑所分别发送的蓝牙广播包中包括的设备类型信息表征手机配置有摄像头,平板电脑配置有摄像头;而蓝牙音箱和遥控器分别发送的蓝牙广播包中包括的设备类型信息表征蓝牙音箱和遥控器未配置摄像头。进一步,电视可根据上述多个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信息从中确定手机和平板电脑为待选终端设备。
上述实施例,通过从显示设备所在场景中筛选出配置有摄像头的终端设备,为后续建立蓝牙连接以及共享摄像头减少了与不必要终端设备的数据交互,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
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与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建立蓝牙通信连接,接收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发送的定向广播包。
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接收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发送的定向广播包还可以建立在显示设备和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未建立蓝牙连接的基础上。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实施方式,显示设备和多个终端设备都打开蓝牙,在任一终端设备一侧,该终端设备接收显示设备发送的蓝牙广播包,然后终端设备基于蓝牙AOA技术确定显示设备的位置,从而向显示设备发送定向广播包,以由显示设备执行步骤S302。
其中,蓝牙AOA技术是基于无线电讯号在锚点的到达角(Angle-of-Arrival,AoA),用来对行动装置或标签的精确位置进行三角测量。行动装置配备了一个标签,用于传输蓝牙寻向讯号,其中包括固定频率扩展讯号(Constant Tone Extension,CTE),行动装置传输的讯号,到达组成锚点多天线阵列的各个天线,相对于其他天线有轻微的相移。假设讯号传播为平面波(Planar Wave),在每个天线上观察到的微小相位差可用于计算其到达角。进一步,利用三边测量法寻向,以确定行动装置的位置。
上述实施例,基于显示设备和终端设备未建立蓝牙连接,使得设备间共享摄像头的场景更加多元化。
S302、根据定向广播包,确定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
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定向广播包的信号强度确定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例如根据定向广播包的信号强度,确定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与显示设备的距离远近,可以预先设置信号强度与距离数值的对应的关系,从而准确得到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与显示设备的距离数值。
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根据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的定向广播包,通过蓝牙AOA技术确定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
一些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由于设备限制不能通过蓝牙AOA技术向显示设备发送定向广播包的情况下,且在前述显示设备接收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广播包之后,可直接基于蓝牙AOA技术,根据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广播包确定这多个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其中,这些蓝牙广播包中包括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信息。然后,根据设备类型信息,得到多个终端设备中配置有摄像头的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
一些实施例中,在显示设备接收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广播包之后,首先根据蓝牙广播包中包括的设备类型信息,从多个终端设备中确定配置有摄像头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作为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然后,根据这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的蓝牙广播包确定各个待选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为增强交互性,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实施方式,在显示设备的屏幕上以电视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并根据多个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在该坐标系中标注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以生动形象地向用户展示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的位置。
一些实施例中,在坐标系中标注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的位置之后,可接收用户的输入,以对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中进行再一次的筛选,从而增强交互性,更好的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上述实施例满足实际应用中可通过显示设备基于蓝牙AOA技术确定多个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得到配置有摄像头的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实现无论终端设备是否能够应用蓝牙AOA技术,显示设备都能够准确得到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突破了终端设备配置上的限制,提升了设备间共享摄像头的场景适应性。
S303、根据位置信息和视场角信息,从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
其中,视场角信息从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发送的定向广播包中获取。视场角信息包括摄像头的水平视场角范围和竖直视场角范围。
一些实施例中,根据位置信息和视场角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中各个待选终端设备的视场范围,然后根据各个待选终端设备的视场范围。从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
如图4所示,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视场范围的示意图。在如图1B所示的场景下,如图4所示确定视场范围。图4中(a)示出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位置信息d、水平视场角AO1B、竖直视场角AO1C;图4中(b)示出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位置信息D、水平视场角AO2B、竖直视场角AO2C,其中,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水平视场角AO1B等于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水平视场角AO2B,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竖直视场角AO1C等于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竖直视场角AO2C,而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位置信息d(以距离的形式示出)小于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位置信息D。需要说明的是,图中四边形截面所在平面可视作显示设备所在平面,可以理解的是,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位置信息d是待选终端设备300A到显示设备的垂直距离,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位置信息D是待选终端设备300B到显示设备的垂直距离。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视场范围可表示为图4中(a)四棱锥的体积,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视场范围可表示为图4中(b)四棱锥的体积。上述四棱锥在图像处理领域类似于视椎体,此处的视场范围可以是视椎体的体积,其中视椎体所包括的近裁剪面、远裁剪面在此不做说明。
如图4所示,根据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位置信息、视场角信息以及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位置信息、视场角信息,确定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视场范围大于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视场范围,则确定待选终端设备300B为目标终端设备。
实际应用中,终端设备可能配置有多个摄像头,例如手机配置有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相应的,在步骤S301的定向广播包中包括摄像头的类别信息,则在显示设备从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的过程中,根据摄像头的类别信息确定待选终端设备的视线方向,例如,以显示设备的屏幕朝向作为参考方向,摄像头的类别信息指示摄像头是前置摄像头,确定终端设备的视线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然后,计算各个待选终端设备的所有摄像头的所有视场范围,并将摄像头类别信息、视线方向以及视场范围相对应。例如,计算手机的前置摄像头的视场范围以及后置摄像头的视场范围。
在确定待选终端设备的视线方向的过程中可以与用户进行交互接收用户的输入,以确定视场方向,也即视线方向、拍摄方向。例如,以显示设备的屏幕朝向作为参考方向,用户输入用于指示拍摄的视线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在默认摄像头为后置摄像头的情况下,确定手机后置摄像头为共享摄像头。
一些实施例中,比较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和视场角信息存在不同情况。以显示设备的屏幕朝向为参考方向,以两个待选终端设备为例,在如图1B所示的场景中,两个待选终端设备的视线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下述将对确定目标终端设备的过程进行介绍:
如表1所示,两个待选终端设备分别为:待选终端设备300A和待选终端设备300B。
表1
Figure BDA0003692773750000091
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位置信息表示为待选终端设备与显示设备所在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视场角信息包括水平视场角范围和竖直视场角范围,其中300A较大表示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水平视场角和竖直视场角均大于待选终端设备300B,针对300B的位置信息较大且300A的视场角信息较大,以及300B的位置信息较大且300A的视场角信息较大这两种情况确定的目标终端设备并未在表1中示出,具体内容在后面做出详细介绍。
以下主要分为四种情况对确定目标终端设备的过程进行说明:
(1)位置信息相同且视场角信息相同
在待选终端设备300A和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位置信息和视场角信息都相同的情况下,确定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视场范围等于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视场范围,则可以确定待选终端设备300A或待选终端设备300B为目标终端设备,也可以将待选终端设备300A和待选终端设备300B均作为目标终端设备。
(2)位置信息相同且视场角信息不同
在位置信息相同,且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视场角信息大于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视场角信息的情况下,确定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视场范围大于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视场范围,则确定待选终端设备300A作为目标终端设备。
在位置信息相同,且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视场角信息大于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视场角信息的情况下,确定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视场范围大于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视场范围,则确定待选终端设备300B作为目标终端设备。
(3)位置信息不同且视场角信息相同
在视场角信息相同的情况下,若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位置信息大于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位置信息,例如待选终端设备300A与显示设备的垂直距离大于待选终端设备300B与显示设备的垂直距离,则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视场范围大于待选终端B的视场范围,确定待选终端设备A为目标终端设备。
在视场角信息相同的情况下,若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位置信息大于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位置信息,例如,结合图4,待选终端设备300B与显示设备的垂直距离大于待选终端设备300A与显示设备的垂直距离,则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视场范围大于待选终端300A的视场范围,确定待选终端设备300B为目标终端设备。
(4)位置信息不同且视场角信息不同
在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位置信息大于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位置信息,且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视场角信息大于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视场角信息的情况下,确定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视场范围大于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视场范围,则确定待选终端设备300A作为目标终端设备。
在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位置信息大于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位置信息,且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视场角信息大于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视场角信息的情况下,确定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视场范围大于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视场范围,则确定待选终端设备300B作为目标终端设备。
在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位置信息大于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位置信息,但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视场角信息大于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视场角信息;或者,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位置信息大于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位置信息,但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视场角信息大于待选终端设备B的视场角信息的情况下,可根据公式(1)计算待选终端设备300A和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视场范围:
Figure BDA0003692773750000111
公式中,V表示视场范围,S可根据水平视场角范围和竖直视场角范围计算得到,h表示终端设备与显示设备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
上述实施例以视线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的两个待选终端设备为例,根据各自的位置信息和视场角信息从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在待选终端设备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情况下,可直接根据公式(1)计算各个待选终端设备的视场范围,按照较大的视场范围和较少的目标终端设备的数量为原则,确定目标终端设备。例如,存在3个待选终端设备,若其中一个待选终端设备的视场范围大于其他两个待选终端的视场范围,则将视场范围最大的待选终端设备作为目标终端设备。
一些实施例中,预先设置目标终端设备与显示设备的距离范围,在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的视线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的情况下,首先保留该距离范围内的待选终端设备,以确保在该距离范围内进行拍摄能够获得较好的视野;然后,针对这个距离范围内的待选终端设备,比较它们的视场角信息,确定其中视场角信息较大作为目标终端设备。
如图5所示,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的示意图一。结合图1C所示的场景,在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的视线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的情况下,预先设置目标终端设备与显示设备的距离范围为[Ys,Yt],得到该距离范围内的待选终端设备300A和待选终端设备300B,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水平视场角大于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水平视场角,确定待选终端设备300A为目标终端设备。
一些实施例中,在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的视线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的情况下,若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相同,则确定视场角信息较大的待选终端设备为目标终端设备。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的示意图一。图6中包括待选终端设备300A和待选终端设备300B,结合图1C所示的场景,在待选终端设备300A和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视线方向均与参考方向(坐标系Y轴正方向)相同的情况下,待选终端设备A的坐标为(Xa,Ya),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坐标为(Xb,Yb),其中Yb=Ya,待选终端设备300A和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位置信息相同。以水平视场角为例对视场角信息进行说明,图6中待选终端设备300A的水平视场角大于待选终端设备300B的水平视场角,确定待选终端设备300A为目标终端设备。
一些实施例中,在从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的之后,若此前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与显示设备建立蓝牙连接,则显示设备断开除目标终端设备之外的蓝牙连接,以保留足够的带宽用于显示设备和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
S304、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共享摄像头请求,以请求控制目标终端设备的摄像头进行拍摄。
一些实施例中,共享摄像头请求中还包括摄像头的类别信息,例如目标终端设备为手机,手机所配置的摄像头包括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如前述根据用户输入确定共享摄像头的视线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的情况下,确定手机的后置摄像头作为共享摄像头,则显示设备向手机发送的共享摄像头请求中包括摄像头的类别信息,以请求控制手机的后置摄像头进行拍摄。
一些实施例中,在目标终端设备和显示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情况下,则显示设备通过蓝牙连接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共享摄像头请求。而在目标终端设备和显示设备未建立蓝牙连接的情况下,显示设备根据之前蓝牙广播包携带的目标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通过个人热点(wifi)、蓝牙等短距离通信方式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共享摄像头的请求。例如,在智能家居环境中,显示设备和目标终端设备连接于同一局域网,则在目标终端设备和显示设备未建立通信连接的情况下,显示设备通过局域网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共享摄像头请求,以请求控制目标终端设备所配置的摄像头。进一步,可通过局域网进行数据交互以实现实时共享摄像头,提升了设备间共享摄像头的实时性,通过带宽较大的通信链接方式来控制摄像头,提高了网络传输的吞吐量。
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控制目标终端设备进行拍摄,能够获取到目标终端设备对应的拍摄数据。其中,拍摄数据可以是图像可以是视频,拍摄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可以通过个人热点(wifi)、蓝牙等短距离通信方式。
目标终端设备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在通过前述步骤确定多个目标终端设备,而基于较少目标终端较大视场范围的原则,可能存在多个目标终端设备视场范围重叠。或者,目标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处于变化,某一时刻可能存在多个目标终端设备视场范围重叠。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实施方式,根据多个目标终端设备的视场范围,确定它们的视场范围的重合范围,然后根据重合范围确定多个目标终端设备对应的多个拍摄数据中的重合拍摄数据,进一步分别从这多个拍摄数据中去除该重合拍摄数据,以得到各个目标终端设备的目标拍摄数据,使得多个目标终端设备拍摄得到的多个目标拍摄数据各不相同,保持独立性。
下述将以显示设备为坐标原点建立之间坐标系,结合图1B所示的场景,以显示设备的屏幕朝向作为参考方向,并且以两个目标终端设备(目标终端设备M和目标终端设备N)为例,且两个目标终端设备的视线方向均与参考方向相反,针对目标拍摄数据的获取过程进行说明:
1)位置信息相同且视场角信息相同
如图7A所示,图7A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视场范围和拍摄数据的示意图一,图7A中(a)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视场范围的示意图一,图7中(b)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拍摄数据的示意图一。需要说明的,图7A中以目标终端设备的视场角信息中包括的水平视场角为例进行图示说明,竖直视场角的实施方式相同或相似在此不做赘述,并且此后视场范围的示意图也按照相同的图示方式示出,不再重复说明。
如图7A中(a)所示,目标终端设备M的坐标为(Xm,Ym),目标终端设备N的坐标为(Xn,Yn),其中Ym=Yn。目标终端设备M与显示设备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为Ym,目标终端设备N与显示设备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为Yn,则表示目标终端设备M和目标终端设备N的位置信息相同。目标终端设备M的水平视场角和目标终端设备N的水平视场角大小相等。在根据步骤S303确定目标终端设备M的视场范围和目标终端设备N的视场范围之后,确定它们的重合范围,如图7A中(a)的阴影部分所示。
如图7A中(b)所示,图中包括目标终端设备M的拍摄数据M701,目标终端设备N的拍摄数据N711,根据目标终端设备M和目标终端设备N的视场范围的重合范围,确定拍摄数据M701和拍摄数据N711中的重合拍摄数据MN1,然后从拍摄数据M701中去除重合拍摄数据MN1得到目标终端设备M的独立拍摄数据M7011,以及从拍摄数据N711中去除重合拍摄数据MN1得到目标终端设备N的独立拍摄数据N7111。
一些实施例中,采集多个目标终端设备的实时位置信息,根据多个目标终端设备的实时位置信息,计算多个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差值,在该距离差值小于预设距离差值的情况下,确定多个目标终端设备的视场重合范围。
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确定重合范围的示意图。图8中(a)为t1时刻目标终端设备M和目标终端设备N的视场范围示意图,图8中(b)为t2时刻目标终端设备M和目标终端设备N的视场范围示意图,其中t2>t1。预设距离差值为Δd。
如图8中(a)所示,在t1时刻,目标终端设备M的坐标为(Xm1,Ym1)和目标终端设备N的坐标为(Xn2,Yn2),计算目标终端设备M和目标终端设备N之间的距离差值为|Xn2-Xm1|,|Xn2-Xm1|>Δd,则确定目标终端设备M和目标终端设备N的视场范围并无重合范围。如图8中(b)所示,在t1时刻,目标终端设备M的坐标为(Xm,Ym),目标终端设备N的坐标为(Xn,Yn)计算目标终端设备M和目标终端设备N之间的距离差值为|Xn-Xm|,|Xn-Xm|<Δd,则确定目标终端设备M和目标终端设备N的视场范围存在重合范围,确定重合范围的方式如前所述,在此不做赘述。
2)位置信息相同,视场角信息不同
如图7B所示,图7B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视场范围和拍摄数据的示意图二,图7B中(a)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视场范围的示意图二,图7中(b)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拍摄数据的示意图二。
图7B中(a)中,目标终端设备M的坐标为(Xm,Ym),目标终端设备N的坐标为(Xn,Yn),其中Ym=Yn,目标终端设备M和目标终端设备N的位置信息相同。目标终端设备M的水平视场角和目标终端设备N的水平视场角大小相等。目标终端设备M的水平视场角大于目标终端设备N的水平视场角。在根据步骤S303确定目标终端设备M的视场范围和目标终端设备N的视场范围之后,确定它们的重合范围,如图7B中(a)的阴影部分所示。
如图7B中(b)所示,图中包括目标终端设备M的拍摄数据M702,目标终端设备N的拍摄数据N712,根据目标终端设备M和目标终端设备N的视场范围的重合范围,确定拍摄数据M702和拍摄数据N712中的重合拍摄数据MN2,然后从拍摄数据M702中去除重合拍摄数据MN2得到目标终端设备M的目标拍摄数据M7012,以及从拍摄数据N712中去除重合拍摄数据MN2得到目标终端设备N的目标拍摄数据N7112。目标终端设备N的水平视场角大于目标终端设备M的水平视场角与上述实施方式相似,在此不作赘述。
3)视场角信息相同,位置信息不同
如图7C所示,图7C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视场范围和拍摄数据的示意图三,图7C中(a)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视场范围的示意图三,图7中(b)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拍摄数据的示意图三。
如图7C中(a)所示,目标终端设备M的坐标为(Xm3,Ym3),目标终端设备N的坐标为(Xn4,Yn4),其中Ym3<Yn,目标终端设备M和目标终端设备N的位置信息不同,目标终端设备M与显示设备的距离较近。目标终端设备M的水平视场角和目标终端设备N的水平视场角大小相等。在根据步骤S303确定目标终端设备M的视场范围和目标终端设备N的视场范围之后,确定它们的重合范围,如图7C中(a)的阴影部分所示。
如图7C中(b)所示,图中包括目标终端设备M的拍摄数据M703,目标终端设备N的拍摄数据N713,根据目标终端设备M和目标终端设备N的视场范围的重合范围,确定拍摄数据M703和拍摄数据N713中的重合拍摄数据MN3,然后从拍摄数据M703中去除重合拍摄数据MN3得到目标终端设备M的目标拍摄数据M7013,以及从拍摄数据N713中去除重合拍摄数据MN3得到目标终端设备N的目标拍摄数据N7113。目标终端设备N与显示设备的距离较近的实施方式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4)位置信息不同且视场角信息不同
如图7D所示,图7D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视场范围和拍摄数据的示意图四,图7D中(a)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视场范围的示意图四,图7D中(b)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拍摄数据的示意图四。
如图7D中(a)所示,目标终端设备M的坐标为(Xm5,Ym5),目标终端设备N的坐标为(Xn7,Yn7),其中Ym5>Yn7,目标终端设备M和目标终端设备N的位置信息不同,目标终端设备N与显示设备的距离较近。目标终端设备M的水平视场角大于目标终端设备N的水平视场角。在根据步骤S303确定目标终端设备M的视场范围和目标终端设备N的视场范围之后,确定它们的重合范围,如图7D中(a)的阴影部分所示。
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多个目标终端设备的重合范围之后,比较重合范围与任一目标终端设备的视场范围,在重合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一目标终端的视场范围的情况下,向该第一目标终端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以指示第一目标终端设备停止向显示设备发送拍摄数据,并且向第一目标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目标拍摄数据,该第一目标拍摄数据是多个目标终端设备中除第一终端设备之外的任一目标终端设备的目标拍摄数据,以使得在第一终端设备拍摄数据为其他目标终端拍摄数据重合数据的情况下,获取其他目标终端设备的目标拍摄数据,在保证多个目标终端设备独立性的基础上,使得每个目标终端设备都获取拍摄数据。
如图7D中(a)所示,目标终端设备M的视场范围和目标终端设备N的重合范围等于目标终端设备N的视场范围,则显示设备向目标终端设备N发送控制指令,指示目标终端设备停止向显示设备发送其所拍摄得到的拍摄数据。
如图7D中(b)所示,图中包括目标终端设备M的拍摄数据M704,目标终端设备N的拍摄数据N714,根据目标终端设备M和目标终端设备N的视场范围的重合范围,确定拍摄数据M704和拍摄数据N714中的重合拍摄数据MN4,拍摄数据N714和重合拍摄数据MN4相同,则从拍摄数据M704中去除重合拍摄数据MN4,并进行拼接得到目标终端设备M的目标拍摄数据M7014。进一步,将目标拍摄数据M7014发送至目标终端设备N。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实施方式,根据多个目标终端设备的视场范围,确定它们的视场范围的重合范围,然后根据重合范围确定多个目标终端设备对应的多个拍摄数据中的重合拍摄数据,进一步对该重合拍摄数据进行图像识别,在确定重合拍摄数据中包含目标特征信息的情况下,针对多个拍摄数据的至少一个拍摄数据,从其中去除其重合拍摄数据,去除其他拍摄数据中的重合拍摄数据,也即将多个拍摄数据中的至少一个拍摄数据的重合拍摄数据进行去除,多个拍摄数据中除该至少一个拍摄数据对应的终端设备之外的其他终端设备的拍摄数据予以完整保留。
示例性的,去除多个终端设备中任一终端设备的拍摄数据中的重合拍摄数据,将多个终端设备中除去该设备之外的其他终端设备的拍摄数据完整保留。
沿用上例,如图7E所示,图7E为目标拍摄数据的示意图,结合图7D中(a)所确定的重合范围,根据目标终端设备M和目标终端设备N的视场范围的重合范围,确定拍摄数据M704和拍摄数据N714中的重合拍摄数据MN4,进一步对重合拍摄数据MN4进行图像识别,在重合拍摄数据MN4中包括目标特征信息(例如人脸特征、手部特征等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的情况下,从拍摄数据M704中去除重合拍摄数据MN4得到目标终端设备M的目标拍摄数据M7014a,保留完整的拍摄数据N714,以作为目标终端设备N的目标拍摄数据N7114a;或者从拍摄数据N714中去除重合拍摄数据MN4。此处重合拍摄数据MN4拍摄数据N714相同,所以目标终端设备N的目标拍摄数据为空,图中并未示出;保留完整的拍摄数据M704以作为目标终端设备M的目标拍摄数据M7014b。
针对其他不同情况下的重合范围,确定多个目标终端设备的目标拍摄数据的方法相同或相似,去除其中一个拍摄数据中的重合拍摄数据,保留除此之外的拍摄数据作为其他目标终端设备的目标拍摄数据,从而保证重合拍摄数据中重要的目标特征信息不丢失,提升共享摄像头的使用体验感。
综上,本公开提供的一种设备间共享摄像头的方法,首先接收配置有摄像头的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所发送的定向广播包,该定向广播包中包括摄像头的视场角信息,然后根据该定向广播包,确定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再根据该位置信息和视场角信息确定从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进一步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共享摄像头请求,以请求控制目标终端设备的摄像头进行拍摄,使得未配置摄像头的显示设备能够与终端设备共享摄像头,从而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如图9所示,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间共享摄像头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该方法可以由设备间共享摄像头的装置执行,其中该装置可以采用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集成在电子设备中,例如上述配置有摄像头的终端设备。如图9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S901~S903:
S901、向显示设备发送定向广播包。
其中,定向广播包中包括摄像头的视场角信息。
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打开蓝牙,在向显示设备发送定向广播之前,向显示设备发送蓝牙广播包,蓝牙广播包中包括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信息,该设备类型信息指示终端设备配置有摄像头,以由显示设备将终端设备确定为待选终端设备。进一步,接收显示设备发送的蓝牙连接请求,建立与显示设备的蓝牙连接,然后向通过蓝牙连接向显示设备发送定向广播包。
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接收显示设备发送的蓝牙广播包,然后终端设备基于蓝牙AOA技术确定显示设备的位置,进一步向显示设备发送定向广播包,实现在终端设备一侧确定显示设备的位置信息,进一步发送定向广播包以由显示设备通过该定向广播包确定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
上述实施例,无论终端设备和显示设备是否建立蓝牙连接,都能够由终端设备向显示设备发送定向广播包,提升了显示设备确定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的场景适应性。
S902、接收显示设备发送的共享摄像头请求。
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配置有多个摄像头,例如手机作为终端设备可配置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共享摄像头请求中包括摄像头的类别信息,该类别信息指示显示设备所需要的共享摄像头。
S903、根据共享摄像头请求,控制摄像头进行拍摄。
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共享摄像头请求中的摄像头的类别信息,控制对应的摄像头进行拍摄。例如共享摄像头请求中的摄像头的类别信息指示为前置摄像头,则控制前置摄像头作为显示设备的共享摄像头进行拍摄。
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显示设备发送的重合拍摄数据,该重合拍摄数据表示终端设备与其他被控制的终端设备的视场范围存在重叠,所拍摄得到的拍摄数据相应的存在重合,为保证多个终端设备之间的独立性,终端设备可从拍摄数据中去除重合拍摄数据得到目标拍摄数据。
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显示设备发送的重合范围,则由终端设备根据自身的视场范围以及重合范围,从拍摄数据中确定重合拍摄数据,进一步从拍摄数据中去除重合拍摄数据得到目标拍摄数据。
一些实施例中,向显示设备发送实时位置信息,以由显示设备根据实时位置信息准确确定目标终端设备并控制其拍摄,或者由显示设备根据实时位置信息确定与其他终端设备的重合范围,以对拍摄数据进行处理。
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显示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指示终端设备的视场范围小于或等于重合范围需要停止向显示设备发送拍摄数据。并且接收显示设备发送的其他终端设备的目标拍摄数据。
如图10所示,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间共享摄像头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图中包括显示设备和终端设备。如图10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S1001~S1007:
S1001、向显示设备发送定向广播包。
其中,该终端设备配置有摄像头,定向广播包中包括摄像头的视场角信息。
S1002、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定向广播包。
S1003、根据定向广播包,确定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
S1004、根据位置信息和视场角信息,确定目标终端设备。
一些实施例中,根据该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和视场角信息计算得到的视场范围大于其他终端设备情况下,将该终端设备作为目标终端设备。
S1005、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共享摄像头请求,以请求控制目标终端设备的摄像头进行拍摄。
S1006、接收显示设备发送的共享摄像头请求。
S1007、根据共享摄像头请求,控制摄像头进行拍摄。
上述步骤S1001~S1007的一些实施例与前述应用于显示设备的一种设备间共享摄像头的方法和应用于终端设备的一种设备间共享摄像头的方法中的实施例相同,且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设备间共享摄像头的方法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蓝牙,被配置为:接收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发送的定向广播包,所述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配置有摄像头,所述定向广播包中包括所述摄像头的视场角信息;
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定向广播包,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视场角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
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发送共享摄像头请求,以请求控制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摄像头进行拍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视场角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中各个待选终端设备的视场范围;
根据所述各个待选终端设备的视场范围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中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中的多个终端设备;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控制多个目标终端设备进行拍摄,并获取所述多个目标终端设备对应的多个拍摄数据;
确定所述多个目标终端设备的视场范围的重合范围;
根据所述重合范围,确定所述多个拍摄数据中的重合拍摄数据;
从所述多个拍摄数据的至少一个拍摄数据中去除所述重合拍摄数据,得到各个目标终端设备的目标拍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重合范围大于或等于第一目标终端设备的视场范围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目标终端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和第一目标拍摄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终端设备为所述多个目标终端设备的任一终端设备,所述控制指令指示所述第一目标终端设备停止向所述显示设备发送拍摄数据,所述第一目标拍摄数据为所述多个目标终端设备中除所述第一目标终端设备的之外任一目标终端设备的目标拍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还被配置为:采集所述多个目标终端设备的实时位置信息;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在控制所述多个目标终端设备进行拍摄,并获取所述多个目标终端设备对应的多个拍摄数据之后,根据所述多个目标终端设备的实时位置信息,计算所述多个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差值;
在所述距离差值小于预设距离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多个目标终端设备的视场范围的重合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还被配置为:
接收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广播包,所述蓝牙广播包中包括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信息;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设备类型信息,从所述多个终端设备中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所述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信息指示所述待选终端设备配置有摄像头;
控制所述蓝牙向所述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发送蓝牙连接请求,以建立与所述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的蓝牙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广播包中还包括所述摄像头的类别信息,所述类别信息指示所述摄像头是前置摄像头或后置摄像头;
所述共享摄像头请求中包括目标终端设备的目标摄像头的类别信息,所述共享摄像头请求用于请求控制目标终端设备的前置摄像头或后置摄像头进行拍摄。
8.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摄像头;
蓝牙,被配置为:向显示设备发送定向广播包,所述定向广播包中包括所述摄像头的视场角信息;
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显示设备发送的共享摄像头请求;
根据所述共享摄像头请求,控制所述摄像头进行拍摄。
9.一种设备间共享摄像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显示设备,包括:
接收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发送的定向广播包,所述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配置有摄像头,所述定向广播包中包括所述摄像头的视场角信息;
根据所述定向广播包,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视场角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待选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
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发送共享摄像头请求,以控制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摄像头进行拍摄。
10.一种设备间共享摄像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向显示设备发送定向广播包,所述定向广播包中包括所述摄像头的视场角信息;
接收所述显示设备发送的共享摄像头请求;
根据所述共享摄像头请求,控制所述摄像头进行拍摄。
CN202210669681.5A 2022-06-14 2022-06-14 显示设备、终端设备和设备间共享摄像头的方法 Pending CN1152091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9681.5A CN115209191A (zh) 2022-06-14 2022-06-14 显示设备、终端设备和设备间共享摄像头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9681.5A CN115209191A (zh) 2022-06-14 2022-06-14 显示设备、终端设备和设备间共享摄像头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09191A true CN115209191A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76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69681.5A Pending CN115209191A (zh) 2022-06-14 2022-06-14 显示设备、终端设备和设备间共享摄像头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09191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92522A (ko) * 2013-07-02 2013-08-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들의 협력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180218220A1 (en) * 2014-08-20 2018-08-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ata shar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for
US20190163974A1 (en) * 2016-07-29 2019-05-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arget Monitoring Method, Camera, Controller, and Target Monitoring System
CN110493526A (zh) * 2019-09-10 2019-11-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多摄像模块的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062881A (zh) * 2019-11-20 2020-04-24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1432331A (zh) * 2020-03-30 2020-07-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连接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1970468A (zh) * 2019-05-20 2020-11-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摄像头共享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95467A (zh) * 2021-02-05 2021-06-18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92522A (ko) * 2013-07-02 2013-08-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들의 협력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180218220A1 (en) * 2014-08-20 2018-08-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ata shar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for
US20190163974A1 (en) * 2016-07-29 2019-05-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arget Monitoring Method, Camera, Controller, and Target Monitoring System
CN111970468A (zh) * 2019-05-20 2020-11-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摄像头共享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93526A (zh) * 2019-09-10 2019-11-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多摄像模块的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062881A (zh) * 2019-11-20 2020-04-24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1432331A (zh) * 2020-03-30 2020-07-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连接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2995467A (zh) * 2021-02-05 2021-06-18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91583B (zh) 直播连麦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1108953B2 (en) Panoramic photo shoo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346702A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imag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arrier means
US920409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mage
JP637601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7148155A1 (zh) 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
US8508478B2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te control input
US10951859B2 (en) Videoconferencing device and method
US20150230067A1 (en) System for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WO2007102110A2 (en) Method of transferring data
WO2021022981A1 (zh) 终端交互的方法及终端
US20230090916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processing method for display apparatus with camera
US20220070412A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image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of displaying image, and recording medium
WO2021057545A1 (zh) 多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928509B (zh) 显示控制方法、显示控制装置、存储介质、通信终端
WO2022088974A1 (zh) 一种遥控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12235510A (zh)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EP3525453A1 (en) Display device
KR20130021712A (ko) 영상표시장치 및 그 동작방법
JP7326774B2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撮像装置、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5209191A (zh) 显示设备、终端设备和设备间共享摄像头的方法
JP2019126009A (ja) 電子機器、テレビジョン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2018061243A (ja) 通信端末、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964661B1 (ko) 트래픽 감소를 위한 vr 영상의 공유 시스템
WO2023240973A1 (zh) 显示设备及投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