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08418A - 一种射频系统以及射频系统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射频系统以及射频系统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08418A
CN115208418A CN202210770300.2A CN202210770300A CN115208418A CN 115208418 A CN115208418 A CN 115208418A CN 202210770300 A CN202210770300 A CN 202210770300A CN 115208418 A CN115208418 A CN 1152084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radio frequency
amplifying
amplifying unit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703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钟兴
谭宇
庞文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7030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084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08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084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1/0483Transmitters with multiple parallel path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1/0475Circuits with means for limiting noise, interference or distor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2001/0408Circuits with power ampl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射频系统以及射频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射频系统包括一种射频系统,包括:N个供电模块,每个供电模块均用于提供供电电压;M个放大单元,每个放大单元用于对第一网络和/或第二网络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其中,M个放大单元中m个放大单元的供电端可切换地与至少两个供电模块相连,M个放大单元中(M‑m)个放大单元的供电端与一个供电模块相连;其中,两个放大单元同时输出两路射频信号,其中两路射频信号为在不同供电电压的作用下放大处理后的射频信号;其中,m=1,2,3……,M,其中M和N均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Description

一种射频系统以及射频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射频通信领域,尤指一种射频系统以及射频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如,手机)上可以设置多个发射通路,用于发射射频信号,其中每个发射通路上可以设置对应的功率放大模块用于对发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由于功率放大模块均需外部供电才能正常工作,如何实现对功率放大模块的供电架构进行部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任一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系统和射频系统的控制方法。
为了达到本申请实施例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系统,包括:
N个供电模块,每个供电模块均用于提供供电电压;
M个放大单元,每个放大单元用于对第一网络和/或第二网络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
其中,M个放大单元中m个放大单元的供电端可切换地与至少两个供电模块相连,M个放大单元中(M-m)个放大单元的供电端与一个供电模块相连;
其中,两个放大单元同时输出两路射频信号,其中两路射频信号为在不同供电电压的作用下放大处理后的射频信号;
其中,m=1,2,3……,M,其中M和N均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一种射频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文的射频系统,包括:
如果放大单元可切换地与至少两个供电模块相连,在所述放大单元当前连接的一供电模块为另一放大单元供电时,控制放大单元从一供电模块切换到另一供电模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m个放大单元可切换地与至少两个供电接口相连,使得m个放大单元中每个放大单元均能由至少两个供电模块供电,从而在m个放大单元中的任一放大单元与另一放大单元均与同一供电模块相连,在供电模块为另一放大单元供电时,可以将该放大单元切换到另一供电模块连接,使得该放大单元能够与上述另一放大单元同时执行放大操作,达到同时输出两路射频信号,且通过控制两路射频信号为在不同供电电压的作用下放大处理,降低了干扰。
本申请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而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A为NSA和SA的工作模式示意图;
图1B为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示意图;
图1C为图1B所示系统中SRS天线轮发的原理示意图;
图1D为功率放大单元的供电示意图;
图1E为功率放大单元的另一供电示意图;
图2为射频系统的供电方式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射频系统的第一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射频系统的第二示意图;
图3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射频系统的第三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射频系统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第五代移动通信5G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也是即4G、3G、2G 系统之后的延伸。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
5G分为独立组网(Standalone,SA)和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 NSA)两种模式。图1A为NSA和SA的工作模式示意图。如图1A所示,NSA 和SA主要区别在于,NSA是将5G控制信令锚定在4G基站上。SA方案是 5G基站直接接入5G核心网,控制信令不依赖4G网络。
其中,SA方案的系统都是5G协议技术组成的,频段用NR表示,如 N1/N3/N41/N78等;NSA方案的系统中有4G网络和5G网络,如E-UTRAN双连接(EUTRA NR Dual-Connectivity,ENDC),能够同时输出4G信号和5G 信号。
在5G技术下,在电子设备(如,手机)上,射频信号的多发射(Transmit, TX),存在于上行链路载波聚合((Uplink Carrier Aggregation,ULCA)、NSA 中ENDC和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等模式上会有多发射场景。
其中,SRS用于基站探测终端位置和信道质量的方式。
图1B为大规模(massive)多输入多输出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Out,MIMO)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B所示,5G网络中支持波束赋形技术,可以向终端定向发射。而基站要想定向发射,首先得探测到终端的位置、传输通路的质量等,从而使基站的资源更加精准地分配给每一个终端。SRS是利用信道互易性让终端直接将信道信息上报给基站方法。
图1C为图1B所示系统中SRS天线轮发的原理示意图,如图1C所示,T 表示天线,R表示轮流,包括如下三种情况:
1)1T1R:固定在Ant0天线向基站反馈信息,只能探测到ANT0对应的信道路径信息,不进行轮发,ANT1到ANT3天线所对应的信道路径并没有上传到基站,所以,基站发送数据的效果很差,一般指NSA模式;
2)1T4R:终端只支持上行单发,即在同一时刻,只能在Ant0到Ant3天线中,选择一个ANT来轮流发射SRS信息;NSA和SA模式均可支持;
3)2T4R:与1T4R不同的是,在同一时刻,可以在ANT0到ANT3中选择两个天线同时来轮流发射SRS;目前只有SA模式支持;
在SRS模式下,能够参与发送参考信号的天线数量越多,信道估计就越准,进而能获得的速率越高;天线数量相同时,SA模式比NSA模式更快地完成信道估计,提高网络体验感。
此外,还有1T2R,T=R等其他SRS模式,原理与上文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对于上述同时多发射场景,如果同一供电电源同时为多个发射通路的功率放大单元,容易产生干扰,参见图1D。因此,在硬件设计时,要将不同发射通路的功放使用不同的供电电源供电,参见图1E。
图2为射频系统的供电方式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射频系统包括两个供电模块(DCDC#1和DCDC#2),其中供电模块DCDC#1为3个PA-MID (PA Module integrated withDuplexer,PA滤波器集成模组)供电,供电模块 DCDC#2为1个PA-MID。其中:
低频(Low Band,LB)PAMID集成低频(LB 2G/3G/4G/NR)功放、滤波、开关和用于信号接收(Receive,RX)的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 LNA)的模组,同时是整个GSM高频的功放作用,TX通路由DCDC#1供电。
中高频(Middle High Band,MHB)PAMID:集成中高频(MHB 3G/4G/NR) 功放、滤波、开关和RX LNA的模组,TX通路由DCDC#1供电。
超高频(Ultra-High Band,UHB)PAMID:集成5G(UHB N77/N78/N79) 功放、滤波、开关和RX LNA的模组,TX通路由DCDC#1供电。
多模式多频段功率放大器(Multi-band Multi-mode Power Amplifier, MMPA):仅提供NSA模式下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部分频段的发射功放作用,还需要借助外部LNA完成RX通路,TX通路由DCDC#2 供电。
在图2所示射频系统中,由于MMPA只有功放功能,还需要外挂双工滤波器,再利用LB PAMID内部开关和LNA完成整个频段设计。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包括:
LB PAMID和UHB PA均与供电模块DCDC#1连接,当出现ENDC LB+NR(UHB)场景时,由于同时工作的发射PA或PAMID不能够共用一个供电电源,因此LB PAMID是不能用作ENDC的LTE的发射,造成LB PAMID 不能处于工作状态,因此LB PAMIDPA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射频系统的第一示意图。如图3A所示,射频系统包括N个供电模块和M个放大单元;其中M和N均为大于或等于2 的整数。
每个供电模块均用于提供供电电压;
具体的,每个供电模块均可包括电源管理芯片(Power management IC, PMIC)。每个供电电压可以相等,也可以不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每个供电电压的大小不做进一步的限定,可以根据通信需求以及各放大单元的具体结构来设定。
每个放大单元均配有供电端口,用于接收供电模块提供的供电电压。。
其中,各个放大单元的输入端可接收射频收发器输出的不同网络不同频段的射频信号,各个放大单元的供电端可与相应的供电模块连接,以接收相应的供电电压。
可选的,放大单元还可以理解集成双工器的功率放大器模组(Power AmplifierModule Integrated Duplexer,PA MID),也可以为内置低噪声放大器的PAMID,也即,L-PAMID。
具体的,每个放大单元均可以执行射频信号的放大操作,且所处理的射频信号可以为同一网络的相同频段或不同频段的射频信号,或者,不同网络射频信号。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每个放大单元所处理的射频信号不做进一步的限定,可以根据通信需求以及各放大单元的具体结构来设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m个放大单元可切换地与至少两个供电模块相连,使得m个放大单元中每个放大单元均能由至少两个供电模块供电,(M-m) 个放大单元与一个供电模块相连,使得(M-m)个放大单元中每个放大单元均能由一个供电模块供电。
其中,m=1,2,3……,M,其中M和N均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其中,放大模块中的两个放大单元同时输出两路射频信号,其中两路射频信号为在不同供电电压的作用下放大处理后的射频信号。
在m个放大单元中的任一放大单元与另一放大单元均与同一供电模块相连,在供电模块为另一放大单元供电时,可以将该放大单元切换到另一供电模块连接,使得该放大单元能够与上述另一放大单元同时执行放大操作,达到同时输出两路射频信号,且通过控制两路射频信号为在不同供电电压的作用下放大处理,降低了干扰。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射频系统的第二示意图。如图3B所示,射频系统还包括与m个放大单元一一对应的m个开关器件。
具体的,开关器件可以有一第一端和至少两个第二端,开关器件的至少两个第二端一一对应的与至少两个供电模块连接,在开关器件的一第二端所连接的一供电模块为其他放大单元供电时,开关器件可以控制第一端与另一第二端处于导通状态,实现放大单元与另一供电电压连接,使得该放大单元由另一供电模块供电,达到控制至少两个供电模块的一个与放大单元之间处于导通状态的目的。
图3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射频系统的第三示意图。如图3C所示,该射频系统还包括:
射频收发器,与M个放大单元相连,用于输出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射频信号。
具体的,射频收发器设置有发射端口,放大模块通过该发射端口接收射频收发器输出的射频信号,实现对需发射的射频信号的接收。
该射频系统还包括:
低噪声放大模块LNA,用于对接收的第一网络和/或第二网络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以支持对第一网络的射频信号的接收。
具体的,该低噪声放大器可以与天线相连,从天线接收第一网络和/或第二网络的射频信号,实现对第一网络和/或第二网络的射频信号的放大处理,以增加射频信号的接收距离。
进一步,功率集成器件集成于对发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的第一功率放大单元以及对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的第二功率放大单元。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放大模块中的放大单元作为对发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的第一功率放大单元,低噪声放大器LNA作为对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的第二功率放大单元,因此,低噪声放大器LNA可以与放大模块中的一个放大单元集成于同一个集成器件上,从而提高器件的集成度,减少器件对空间的占用。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射频系统被配置为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双连接的NSA模式时,一路射频信号来自第一网络,另一路射频信号来自第二网络,可以实现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双连接。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射频系统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射频系统包括第一供电模块、第二供电模块和四个放大单元;其中四个放大单元可分别记为第一放大单元、第二放大单元、第三放大单元和第四放大单元,其中:
第一供电模块,用于提供第一供电电压;第二供电模块,用于提供第二供电电压。具体的,第一供电模块、第二供电模块均可包括电源管理芯片(Power management IC,PMIC)。第一供电电压和第二供电电压可以相等,也可以不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第一供电电压、第二供电电压的大小不做进一步的限定,可以根据通信需求以及各放大单元的具体结构来设定。
各个放大单元的输入端可接收射频收发器输出的不同网络不同频段的射频信号,各个放大单元的供电端可与相应的供电电压连接,以接收相应的供电电压。
具体的,第一放大单元,可切换地与第一供电模块或第二供电模块连接,用于在第一供电电压或第二供电电压作用下,对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低频信号进行放大;第二放大单元,与第一供电模块连接,用于在第一供电电压的作用下,对接收的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中高频信号进行放大;第三放大单元,与第一供电模块相连,用于在第一供电电压的作用下,对接收的第二网络的超高频信号进行放大;第四放大单元,与第二供电模块与连接,用于在第二供电电压的作用下,对接收的第一网络的至少一个频段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
例如,第一网络可以为4G网络,其中,第一网络的射频信号可以称之为
信号,也即4G LTE信号。第二网络可以为5G网络,其中,第二网络的射频信号可以称之为新空口NR信号,也即5G NR信号。
其中,低频信号、中频信号、高频信号和超高频信号的频段划分如表1 所示。
Figure RE-GDA0003849426830000081
需要说明的是,5G网络中沿用4G所使用的频段,仅更改序号之前的标识。此外,5G网络还新增了一些4G网络中没有的超高频段,例如,N77、 N78和N79等。
具体的,第一放大单元可以对接收的低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其中,低频信号可包括低频的4G LTE信号和低频的5G NR信号。第二放大单元可以对接收的中高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其中,中频信号可包括中高频的4G LTE 信号和中高频的5G NR信号。第三放大单元可以对接收的超高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超高频信号可包括超高频的5G NR信号。第四放大单元可以对接收的4G LTE信号的任一或多个频段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
其中,第一供电模块可通过第一供电模块给第一放大单元、第二放大单元和第三放大单元进行供电。第二供电模块可通过第二供电模块分别给第放大单元和第四放大单元供电。各个放大单元可在供电电压的作用下,对接收的各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处理。具体的,放大单元可包括一个功率放大器,以对接收到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处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供电模块为第一放大单元、第二放大单元和第三放大单元供电,以及设置第二供电模块为第一放大单元及第四放大单元供电,可以使得可以使放大模块同时输出具有不同网络的两路信号,其中第一路信号为在第一供电电压的作用下放大处理后的信号,第二路信号为在第二供电电压的作用下放大处理后的信号。
以射频系统支持4G LTE信号和5G NR信号的双连接为例,可以利用连接与第一供电模块的第二放大单元或第三放大单元对NR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利用连接与第二供电模块的第一放大单元或第四放大单元对4G LTE信号进行放大,从而得到来自不同网络放大处理后的信号,实现4G LTE信号和5G NR信号的双连接。
由于两路射频信号来自不同网络,可以实现不同网络的两路信号的同时输出,实现了多个射频信号的同时输出,且在供电模块提供的供电电压作用下放大处理后得到的,减少了放大处理过程中的干扰。
由于第一放大单元,可切换地与第一供电模块或第二供电模块相连,在控制两个放大单元不共用同一个供电电源的前提下,第一放大单元在第一供电电压作用下进行放大处理,第四放大单元在第二供电电压作用下进行放大处理,使得第一放大单元与第四放大单元能够同时工作。同理,第一放大单元在第二供电电压作用下进行放大处理,第二放大模块和第三放大单元中的一个在第一供电电压作用下进行放大处理,使得第二放大模块和第三放大单元中的一个与第一放大单元能够同时工作。
从上分析可知,第一放大单元能够与可分别与第二放大单元、第三放大单元和第四放大模块中的一个同时工作,提高了第一放大单元的利用率。
更进一步的,由于第一放大单元和第四放大模块均可以分别与第二放大单元和第三放大单元中的一个同时工作,因此,第四放大模块放大处理的第一网络的频段可以与第一放大单元放大处理的第一网络的频段不重合,即,第一放大单元放大处理的第一网络的频段为低频段时,第一网络的至少一个频段为中高频MHB。
由于第四放大单元只需支持MHB,无需支持LB,因此单片面积会适应性变小,而且无需外挂的对应的用于处理低频放大信号所需的硬件结构(如,双工滤波器、开关以及匹配电路等),可以有效降低硬件成本。
由于无需为第四放大单元部署用于处理低频放大信号所需的硬件结构,可以适应性缩小第四放大单元所在电路板的面积,同时,由于无需为上述硬件结构进行走线空间和堆叠位置的部署,可以节省走线空间,控制堆叠位置的数量,达到优化电路板的空间布局的目的。另外,由于无需为上述硬件结构中开关逻辑和电源配置等性能评估、程序调试、测试工作等,有效控制了开发成本。
可选的,射频系统还包括开关器件,利用该开关器件控制第一供电模块和第二供电模块中的一个与第一放大单元之间处于导通状态,实现第一放大单元可切换地与第一供电模块和第二供电模块连接。
具体的,开关器件具有一第一端和两个第二端,其中开关器件的第一端与第一放大单元连接,开关器件的一第二端与第一供电模块相连,开关器件的另一第二端与第二供电模块相连。
在开关器件的第一端与一第二端处于导通状态时,开关器件控制第一放大单元与第一供电模块处于导通状态,使得第一放大单元在第一供电电压作用下执行放大操作;在开关器件的第一端与另一第二端处于导通状态时,开关器件控制第一放大单元与第二供电模块处于导通状态,使得第一放大单元在第二供电电压作用下执行放大操作。
其中,开关器件可以为单刀多掷开关,也可以包括多个开关。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开关器件的具体类型、数量以及组合形式不做进一步的限定。
可选的,射频系统还包括射频收发器,射频收发器用于输出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各频段的射频信号。
具体的,第一放大单元、第二放大单元、第三放大单元和第四放大单元均与射频收发器相连接,用于从射频收发器接收射频信号,得到待发射的射频信号,并对待发射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实现多发射模式的信号放大处理。
所述射频系统还包括低噪声放大器,可以支持第一网络的低频信号的接收处理,还可以对接收的第一网络的至少一个频段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以支持对第一网络的至少一个频段的射频信号的接收。
进一步的,第一放大单元可以集成于LB PAMID。第二放大单元可以集成于MHBPAMID,第三放大单元可以集成于UHB PAMID,第四放大单元可以集成于MMPA。
其中,LB PAMID集成低频(LB 2G/3G/4G/NR)功放、滤波、开关和RX LNA的模组,则上文的LNA和第一放大模块均可以集成与低频功率放大集成器,如LB PAMID。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射频系统的应用示意图。如图5所示,射频系统包括第一供电模块DCDC#1、第二供电模块DCDC#2,其中第一供电模块DCDC#1为3个PAMID供电,第二供电模块DCDC#2为2个PAMID供电。其中:
LB PAMID集成低频(LB 2G/3G/4G/NR)功放、滤波、开关和RX LNA 的模组,同时,对GSM系统的高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TX通路通过开关器件SPDT可切换地由第一供电模块DCDC#1或第二供电模块DCDC#2供电。
MHB PAMID:集成中高频(MHB 3G/4G/NR)功放、滤波、开关和RX LNA 的模组,TX通路由第一供电模块DCDC#1供电。
UHB PAMID:集成5G(UHB N77/N78/N79)功放、滤波、开关和RX LNA 的模组,TX通路由第一供电模块DCDC#1供电。
MMPA提供NSA模式下LTE系统中MHB频段的信号的发射功放作用,其中,利用LBPAMID中的LNA完成LTE系统中MHB频段完成RX通路, TX通路由第二供电模块DCDC#2供电。
与图2所示结构进行对比可知,图5所示结构中增加有开关器件SPDT,使得LBPAMID能够可切换地由第一供电模块DCDC#1或第二供电模块 DCDC#2来供电。
在MHB PAMID或UHB PAMID对发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时,如果需要 LB PAMID需要对发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可以控制LB PAMID由第二供电模块DCDC#2进行供电,使得LBPAMID可以正常使用,且达到两路信号的放大操作由不同的供电模块供电的目的。
进一步的,由于MMPA中MHB信号的接收由LB PAMID来完成,则无需为MMPA外挂一个LNA和外部电路,有效减低了硬件成本,节省了布局空间,降低架构的复杂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应用于上文的射频系统的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如,手机),所述方法包括:
如果放大单元可切换地与至少两个供电模块相连,在所述放大单元当前连接的一供电模块为另一放大单元供电时,控制放大单元从一供电模块切换到另一供电模块。
具体的,如果放大单元可切换地与至少两个供电模块相连,在该放大单元与另一放大单元均与同一供电模块相连时,如果供电模块为另一放大单元供电时,可以将该放大单元切换到另一供电模块相连,使得该放大单元能够与上述另一放大单元同时执行放大操作,达到同时输出两路射频信号,且通过控制两路射频信号为在不同供电电压的作用下放大处理,降低了干扰。
进一步的,通过如下方式检测当前连接的供电模块是否为另一放大单元供电,包括:
检测所述另一放大单元是否在执行射频信号的放大操作;
如果所述另一放大单元在执行射频信号的放大操作,则确定当前连接的一供电模块为所述另一放大单元供电。
由于放大单元均需供电模块提供供电电压才能执行放大操作,如果该供电模块执行射频信号的放大操作,则表示当前连接的一供电模块为所述另一放大单元供电;反之,如果该供电模块未执行射频信号的放大操作,则表示当前连接的一供电模块没有为所述另一放大单元供电。
通过上述方式对供电模块进行判断,实现简单。
进一步的,检测所述另一放大单元是否在执行射频信号的放大操作,包括:
判断射频系统是否支持多个射频信号同时发射;
如果射频系统配置为支持多个射频信号同时发射,则检测所述另一放大单元是否在执行射频信号的放大操作。
通过判断射频系统是否支持多个射频信号同时发射,确定是否需要支持两路信号输出,从而判断是否需要执行供电电压的切换,避免频繁切换供电电压对放大单元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放大单元从一供电模块切换到另一供电模块,包括:
向放大单元对应的开关器件发送使能信号,该使能信号用于另一供电模块与放大单元之间处于导通状态。
通过发送使能信号来控制放大单元与供电模块的导通状态,从而实现在不同供电模块之间的切换,实现简单且方便。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组件或所有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 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Claims (10)

1.一种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N个供电模块,每个供电模块均用于提供供电电压;
M个放大单元,每个放大单元用于对第一网络和/或第二网络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
其中,M个放大单元中m个放大单元的供电端可切换地与至少两个供电模块相连,M个放大单元中(M-m)个放大单元的供电端与一个供电模块相连;
其中,两个放大单元同时输出两路射频信号,其中两路射频信号为在不同供电电压的作用下放大处理后的射频信号;
其中,m=1,2,3……,M,其中M和N均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系统还包括:
与m个放大单元一一对应的m个开关器件;
其中,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放大单元的供电端相连,所述开关器件的至少两个第二端一一对应的与至少两个供电模块相连,用于控制至少两个供电模块的一个与所述放大单元之间处于导通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系统还包括:
射频收发器,与所述M个放大单元相连,用于输出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射频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系统还包括:
低噪声放大模块,用于对接收的第一网络和/或第二网络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以支持对第一网络和/或第二网络的射频信号的接收。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与一个放大单元集成于同一功率集成放大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
射频系统被配置为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双连接的非独立组网模式时,两路射频信号来自不同网络。
7.一种射频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的射频系统,包括:
如果放大单元可切换地与至少两个供电模块相连,在所述放大单元当前连接的一供电模块为另一放大单元供电时,控制放大单元从一供电模块切换到另一供电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式检测当前连接的供电模块是否为另一放大单元供电,包括:
检测所述另一放大单元是否在执行射频信号的放大操作;
如果所述另一放大单元在执行射频信号的放大操作,则确定当前连接的供电模块为另一放大单元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所述另一放大单元是否在执行射频信号的放大操作,包括:
判断射频系统是否支持多个射频信号同时发射;
如果射频系统配置为支持多个射频信号同时发射,则检测所述另一放大单元是否在执行射频信号的放大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放大单元从一供电模块切换到另一供电模块,包括:
向放大单元对应的开关器件发送使能信号,该使能信号用于另一供电模块与放大单元之间处于导通状态。
CN202210770300.2A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射频系统以及射频系统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52084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0300.2A CN115208418A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射频系统以及射频系统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0300.2A CN115208418A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射频系统以及射频系统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08418A true CN115208418A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78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70300.2A Pending CN115208418A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射频系统以及射频系统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08418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62541A1 (zh) * 2020-09-22 2022-03-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架构及终端设备
CN114531163A (zh) * 2020-11-23 2022-05-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架构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62541A1 (zh) * 2020-09-22 2022-03-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架构及终端设备
CN114531163A (zh) * 2020-11-23 2022-05-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架构及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87311B (zh)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08988904A (zh) 射频系统、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2583442B (zh)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3676208B (zh) 放大器模组、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3676209B (zh) 放大器模组、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3676213B (zh) 放大器模组、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3676211B (zh) 放大器模组、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212909519U (zh) 射频前端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6721325U (zh) 射频模组和通信设备
CN114124145B (zh) 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4553250A (zh)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3676212A (zh) 放大器模组、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217406537U (zh)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4124137B (zh) 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4095048B (zh) 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EP4220971A1 (en) Radio frequency drx device, radio frequency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216057092U (zh) 电子设备
CN114826318A (zh) 一种双发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4640370B (zh) 射频收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4640371B (zh) 射频收发系统及通信设备
US20230155622A1 (en) Optimal antenna swap implementations in rf front end modules for tdd bands
CN114614851B (zh) 信号收发电路、射频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CN115378444A (zh)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5208418A (zh) 一种射频系统以及射频系统的控制方法
KR20220051726A (ko) 전송 경로를 운영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