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08051A - 根据接收到的指令允许或不允许交流电源向负载供电的电气设备以及包括该电气设备的电路 - Google Patents

根据接收到的指令允许或不允许交流电源向负载供电的电气设备以及包括该电气设备的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08051A
CN115208051A CN202210335474.6A CN202210335474A CN115208051A CN 115208051 A CN115208051 A CN 115208051A CN 202210335474 A CN202210335474 A CN 202210335474A CN 115208051 A CN115208051 A CN 1152080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load
radio frequency
current
cont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3547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马赛
M·斯卡尔维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grand SNC
Legrand France SA
Original Assignee
Legrand SNC
Legrand France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grand SNC, Legrand France SA filed Critical Legrand SNC
Publication of CN115208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080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22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supplying energising current for relay coil
    • H01H47/223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supplying energising current for relay coil adapted to be supplied by A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 H02J13/0002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using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5/00Details of relays
    • H01H45/14Termina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12Automatic release mechanisms with or without manual release
    • H01H71/123Automatic release mechanisms with or without manual release using a solid-state trip unit
    • H01H71/125Automatic release mechanisms with or without manual release using a solid-state trip unit characterised by sensing elements, e.g. current trans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monito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根据接收到的指令允许或不允许交流电源向负载供电的电气设备以及包括该电气设备的电路。提供了一种电气设备,用于根据经由参与者被以特定于他们的地址标识的射频网络接收到的指令来允许或不允许电流源向负载供电,所述电气设备包括端子板,所述端子板被配置为通过电缆连接所述设备外的电流测量构件;所述端子板联至逻辑单元,所述逻辑单元被配置为从存在于所述端子板处的信号确定电流强度;由此,当所述负载的激活点是电源接触器的命令端子,所述电流测量构件设置在将所述负载与所述电源接触器的出线端子相连的电缆上时,所述设备借由其射频通信构件对外通信的电流强度是所述负载消耗的强度。

Description

根据接收到的指令允许或不允许交流电源向负载供电的电气 设备以及包括该电气设备的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电命令以及经由射频网络对服务业(service sector)用或家用电气设施中的负载进行消耗监测。
背景技术
从现有技术中已知接触器,比如在附图的图1至图4中表示,其中:
-图1是已知的接触器的从其右侧和前面截取的透视图;
-图2是已知的接触器的内部电路的典型的示意图;
-图3是抵靠低安培数(这里是2A)的断路器并置的已知的接触器的前视图,其本身在支撑轨道上抵靠相当高安培数(这里是20A)的断路器并置;并且
-图4是图3所示的设备以及将所述设备连接在一起并连接到命令构件和负载的电缆的示意图。
图1所示的接触器100采用模块化设计(modular format),也就是说,该接触器具有平行六面体的大体形状,其具有两个主面(分别是左面101和右面102)以及从主面101和102中的一者延伸到另一者的侧面,即,背面103、顶面104、正面105和底面106,背面103具有切口107,该切口用于将接触器100安装在保护外壳(比如机柜、机箱或电箱)的以Ω轮廓标准化的支撑轨道(比如112)上,这尤其可以在图3中看到。根据模块化设计,接触器100的宽度(该宽度对应于左面101与右面102之间的距离)是标准化值(被称为“模块”)的倍数,该标准化值是大约18mm。接触器100具有一个模块的宽度。
正面105在中央位置具有带有键钮109的鼻部108,该键钮能够选择性地占据三个位置中的一个位置,这三个位置分别是自动操作位置、强制操作位置和停止位置。
在自动操作位置,接触器100使得可以或不可以向负载供电,这分别取决于命令构件是导通还是非导通。在强制操作位置,接触器100使得可以向负载持续地供电。在停止位置,接触器100持续地阻止对负载的供电。
接触器100的顶面104具有两个插入孔口110和111,其分别通向连接端子113和连接端子114(图2)。插入孔口110和连接端子113位于左侧。插入孔口111和连接端子114位于右侧。
底面106具有四个插入孔口115、116、117和118,其分别通向连接端子119、连接端子120、连接端子121和连接端子122(图2)。插入孔口115、插入孔口116、连接端子119和连接端子120位于左侧。插入孔口117、插入孔口118、连接端子121和连接端子122位于右侧。
连接端子113、114、119、120、121和122中的每一个被设置为接纳电缆的经剥皮的端部区段。
位于顶部的连接端子113和114被设置为用于借助于断路器(比如300(图3和图4))连接配电网的两极(这里分别是零线和火线),用于保护接触器100必须供电或不供电的负载。
连接端子119和121被提供用于连接这个负载。
连接端子122被提供用于连接命令构件(比如123(图4))的第一侧。命令构件的第二侧被提供用于连接保护断路器(比如400(图3和图4))的出线端子之一(在这里是火线端子),该保护断路器被提供用于防止包括命令构件(比如123)以及接触器100所包括的控制线圈125的电路中出现过电流。
连接端子120被提供用于连接这个保护断路器(比如400)的另一出线端子,这里是零线端子。
如图2中看到,接触器100的内部电路包括线圈125以及两个触头对126和127,每个触头对包括静止触头和移动触头,线圈125经由机械式控制传输装置128联至各触头对126和127以使它们处于非导通状态(移动触头远离静止触头)或导通状态(移动触头支承在静止触头上)。
触头对126的第一侧联至连接端子113。触头对126的第二侧联至连接端子119。触头对127的第一侧联至连接端子114。触头对127的第二侧联至连接端子121。线圈125的第一侧联至连接端子120。线圈125的第二侧联至连接端子122。
当在端子120和122之间存在电网电压时,线圈125被激活并且使触头对126和127变为导通状态。于是端子119联至端子113,同时端子121联至端子114,使得被提供成持续地存在于端子113和114(进线端子)之间的电网电压也存在于端子119和121(出线端子)之间,由此设置在端子119和121的负载被供电。
在端子120和122之间没有电网电压的情况下,线圈125被停用,并且触头对126和127处于非导通状态,使得设置在端子119和121之间的负载不被供电。
如在图3中表示并且根据模块化设计,接触器100被配置为属于通过从后面紧固在水平地设置的支撑轨道112上而并排设置的一排模块化设备。
接触器100被配置为与断路器300(这里标定为20A)和断路器400(这里标定为2A)相连接。
断路器300和400通常在上部中包括两个进线端子并且在下部中包括两个出线端子,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之间的电流路径在强度呈极高值(短路)的情况下或者在强度长时间地超过标定强度的情况下被中断。
位于顶部的连接端子113和114被提供用于连接断路器300的出线端子。
连接端子120被提供用于连接断路器400的与零线极(neutral pole)相对应的出线端子。如所表示,断路器300和断路器400各自具有平行六面体的大体形状并且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断路器具有一个模块的宽度。
在图4中示出了接触器100以及断路器300和400彼此间以及与命令构件123和负载124的布线。
命令构件123可以采取两种稳定状态,分别是导通状态和非导通状态。在导通状态下,该命令构件的两侧电联接成使得电流可以从一侧到另一侧。在非导通状态下,该命令构件的两侧彼此电隔离。在这里,命令构件123形成用于连接电气网络以按其所命令地分配电力的组件的一部分:该命令构件在低电费率时段期间采取导通状态,并且在标称电费率时段期间采取非导通状态。
接触器100被提供成使得负载124(例如,贮水式电热水器)在低电力费率时段期间被供电(命令构件123处于导通状态),并且在标称电费率时段期间不被供电(命令构件123处于非导通状态)。
接触器100的连接端子122通过电缆130连接命令构件123的第一侧。命令构件123的第二侧通过电缆129联至断路器400的端子之一,这里是火线极(live pole)。
负载124在第一侧通过第一电缆131连接至连接端子119,并且在第二侧通过第二电缆132连接至连接端子121。
可以看到,当命令构件123处于导通状态时,电网电压出现在端子120和122之间,线圈125被激活,触头对126和127处于导通状态并且负载124被供电。当命令构件123处于非导通状态时,端子120和122之间没有电压,线圈125被停用,触头对126和127处于非导通状态并且负载124不被供电。
断路器400用来保护包括命令构件123和线圈125的电路,这个电路处在断路器400的出线端子之间。鉴于相对低的强度在这个电路中循环,断路器400标定为相对低的强度(这里是2A)。
断路器300用来保护包括负载124的电路,这个电路处在断路器300的出线端子之间,该断路器是根据负载124可能消耗的强度来标定的(这里是20A)。
还从现有技术中已知远程控制开关,比如在附图的图5至图8中表示的,其中:
-图5是已知的远程控制开关的从该远程控制开关的右侧和前面截取的透视图;
-图6是已知的远程控制开关的内部电路的典型示意图;
-图7是在抵靠低安培数(这里是2A)的断路器并置的已知的远程控制开关的前视图,该低安培数的断路器本身抵靠相当高安培数(这里是20A)的断路器并置;并且
-图8是图7所示的设备以及将所述设备连接在一起并连接到命令构件和负载的电缆的示意图。
就像接触器100一样,图5所示的远程控制开关200采用模块化设计,其具有一个模块的宽度。
因此,远程控制开关200具有平行六面体的大体形状,其具有两个主面(分别是左面201、右面202)以及从主面201和202中的一者延伸到另一者的侧面,即,背面203、顶面204、正面205和底面206。
背面203具有切口207,该切口用于将远程控制开关200安装在保护外壳(比如机柜、机箱或电箱)的以Ω轮廓标准化的支撑轨道(比如212)上,这尤其可以在图7中看到。
正面205在中央位置具有带有键钮209的鼻部208,该键钮能够选择性地占据两个位置,分别是操作位置和停止位置。
在操作位置,远程控制开关200使得可以或不可以向负载供电,每当命令构件从非导通状态变为导通状态时这种转换发生,命令构件通常是按钮。在停止位置,远程控制开关200持续地阻止对负载的供电。
远程控制开关200的顶面204具有插入孔口211,其通向连接端子214(图6)。
底面206具有三个插入孔口216、217和218,其分别通向连接端子220、221和222(图6)。插入孔口216和连接端子220位于左侧。插入孔口211、217和218以及连接端子214、221和222位于右侧。
连接端子214、220、221和222中的每一个被提供用于接纳电缆的经剥皮的端部区段。
位于顶部的连接端子214被提供用于借助于断路器300(图7和图8)连接配电网的一个极(这里是火线极),该断路器用于保护远程控制开关200必须供电或不供电的负载。
端子221被提供用于连接这个负载的第一侧。
断路器300的出线端子之一(在这里是零线极)被提供用于连接这个负载的第二侧。断路器300的另一出线端子(在这里是火线极)被提供用于连接端子214,如刚才已指明的。
端子222被提供用于连接命令构件(比如223(图8))的第一侧。命令构件223的第二侧被提供用于连接保护断路器(比如400(图7和图8))的出线端子之一(在这里是位于火线极处的出线端子)。
连接端子220被提供用于连接断路器400的另一出线端子(位于零线极处)。
如在图6中所示,远程控制开关200的内部电路包括线圈225和触头对227,该触头对包括静止触头和移动触头,线圈225经由机械式控制传输装置228联至触头对227以使其处于非导通状态(移动触头远离静止触头)或导通状态(移动触头支承在静止触头上)。
触头对227的第一侧联至连接端子214。触头对227的第二侧联至连接端子221。线圈225的第一侧联至连接端子220。线圈225的第二侧联至连接端子222。
在端子220和222之间没有电网电压的情况下,线圈225被停用,鉴于传输装置228的布置,这对触头对227没有影响。当端子220和222之间存在电网电压时,线圈225从停用状态变为激活状态,并且鉴于传输装置228的布置,使触头对227改变状态,也就是说,如果触头对227原本处于非导通状态,则采取导通状态,而如果原本处于导通状态,则采取非导通状态。当端子220和221之间没有电网电压时,线圈225变为停用状态,鉴于传输装置228的布置,这对触头对227没有影响。
当触头对227处于导通状态时,端子221联至端子214,于是使得端子221与端子214(该端子被提供用于连接断路器300的出线端子之一,在这里是火线极)处于同一电位。负载的被提供用于与端子221相连接的第一侧于是处于相同的电位,并且由于负载的第二侧被提供成连接断路器300的另一出线端子,因此负载被供电。
当触头对227处于非导通状态时,端子221不联至端子214,使得与端子221相连接的负载不被供电。
如在图7中表示并且根据模块化设计,远程控制开关200被配置为属于从后面紧固在水平地设置的支撑轨道212上而并排设置的一排模块化设备。
如刚才所解释,远程控制开关200被配置为与断路器300(这里标定为20A)和断路器400(这里标定为2A)相连接。
断路器300和400类似于先前与接触器100一起呈现的断路器。
在图8中示出了远程控制开关200以及断路器300和400彼此间以及与命令构件223和负载224的布线。
命令构件223可以采取两种状态,分别是导通状态或非导通状态。在导通状态下,命令构件223的两侧电联接成使得电流可以从一侧到另一侧。在非导通状态下,这两侧彼此电隔离。默认(也就是说,在没有用户动作的情况下)采取非导通状态。当用户对命令构件223操作时,采取导通状态。在这里,命令构件223是用于控制负载224的按钮,该负载是发光点。如所示出,可以并联连接其他类似的命令构件。
远程控制开关200的连接端子222通过电缆230连接命令构件223的第一侧。命令构件223的第二侧通过电缆229联至断路器400的端子之一,这里是火线极。
负载224在第一侧通过第一电缆231连接至连接端子221,并且在第二侧通过第二电缆232连接至断路器300的对应出线端子。
可以看到,当命令构件223被致动以采取导通状态时,电网电压出现在端子220和222之间,线圈225被激活,使得触头对227改变状态。因此,每当命令构件223被致动以采取导通状态时,如果负载224原本处于被供电的过程中,则停止被供电,或者如果原本未被供电,则变成被供电。
断路器400用来保护包括命令构件223和线圈225的电路,这个电路处在断路器400的出线端子之间。鉴于相对低的强度在这个电路中循环,断路器400标定为相对低的强度(这里是2A)。
断路器300用来保护包括负载224的电路,这个电路处在断路器300的出线端子之间,该断路器是根据负载224可能消耗的强度来标定的(这里是20A)。
应注意,上述接触器100具有两个触头对,也就是说,对于电网的两极中的每一极,该接触器都包括朝向负载的电流路径,并且这些电流路径各自包括一个触头对以允许或不允许电流流经该电流路径。
还存在具有单个触头对的接触器,其中以与远程控制开关200相同的方式,对于电网的单个极,存在朝向负载的单个电流路径,该路径中有一个触头对以允许或不允许电流流经该路径。
最后,应注意,法国专利申请2 906 075描述了远程控制开关的实施方式的示例,该远程控制开关的机械式控制传输装置228可以通过省略杆和弹簧来加以改进从而将此传输装置228变换成传输装置128,使得设备不再是远程控制开关而是接触器。
特别地通过对应于欧洲专利申请EP 3 709 333的法国专利申请3 093 869还已知将接触器和远程控制开关配置为向命令构件施加安全电压、通过射频来传输负载供电电流的强度,并且对通过射频接收到的指令作出响应。
此类电气设备在附图的图9至图12中表示,其中:
-图9是这种电气设备(该电气设备是接触器)的从该接触器的右侧和前面截取的透视图;
-图10是该接触器的内部电路的典型示意图;
-图11是该接触器、断路器、命令构件和负载以及将它们连接起来以形成电路的电缆的示意图,该电路形成服务业用或家用电气设施的一部分;并且
-图12类似于图11,但电气设备是远程控制开关而不是接触器。
图9至图11所示的电气设备500是接触器,该接触器被配置为向命令构件施加安全电压、通过射频来传输负载的供电电流的强度,并且对通过射频接收到的指令作出响应。
后续在图12的支持下描述的远程控制开关除去其包括例如基于微控制器的逻辑部分的控制传输装置被不同地编程之外是相同的:在接触器中,控制传输装置被编程为使得开关构件在非导通状态与导通状态之间的转换遵循命令构件在非导通状态与导通状态之间的转换,而在远程控制开关中,控制传输装置被编程为使得开关构件在非导通状态与导通状态之间的转换仅遵循命令构件从非导通状态到导通状态的转换。
为了简单起见,在以下描述中,针对电气设备的第一实施方式(接触器)和第二实施方式(远程控制开关)采用了同一附图标记500。
就像接触器100和远程控制开关200一样,图9所示的电气设备500采用模块化设计,其具有一个模块的宽度。
因此,电气设备500具有平行六面体的大体形状,其具有两个主面(分别是左面501、右面502)以及从主面501和502中的一者延伸到另一者的侧面,即,背面503、顶面504、正面505和底面506。
背面具有切口507,该切口用于将电气设备500安装在具有Ω轮廓的标准化支撑轨道上,比如轨道112(图3)或轨道212(图7)。
正面505在中央位置具有带有键钮509的鼻部508,从而使得可以通过相继地按压键钮509来选择性地使设备500采取三种配置中的一种,这三种配置分别是自动操作配置、强制操作配置和停止配置。
在自动操作配置中,电气设备500使得可以或不可以向负载供电,这分别取决于命令构件在导通还是非导通。在强制操作配置中,电气设备500使得可以向负载持续地供电。在停止位置,电气设备500持续地阻止对负载的供电。
电气设备500的顶面504具有两个插入孔口510和511,其分别通向连接端子522和连接端子520(图10)。插入孔口510和连接端子522位于左侧。插入孔口511和连接端子520位于右侧。
底面506具有三个插入孔口516、517和518,其分别通向连接端子513、521和514(图10)。插入孔口516和连接端子513位于左侧。插入孔口517和518以及连接端子521和514位于右侧。
连接端子513、514、520、521和522中的每一个被提供用于接纳电缆的经剥皮的端部区段。
端子522被设置为用于通过电缆(比如530(图11))连接与命令构件123相同的命令构件(比如523)的第一侧。端子520被设置为用于通过电缆(比如531)连接这个命令构件523的第二侧。
端子521被设置为用于通过电缆(比如525(图11))连接与负载124相同的负载(比如524)的第一侧。这个负载524的第二侧被设置为用于通过电缆(比如526)连接与断路器300相同的断路器(比如600)的出线端子。
位于底部的命令端子513和514被设置为用于借助于这个断路器(比如600)连接配电网的两极(这里分别是零线极和火线极)。
在这里,端子513被设置为用于通过电缆(比如527)连接这个断路器(比如600)的位于零线极处的出线端子,并且端子514被设置为用于通过电缆(比如528)连接这个断路器(比如600)的位于火线极处的出线端子。
在图10中以简化形式示出了由电子板实施的电气设备500的内部电路。至于更多细节,可以参考对应于欧洲专利申请EP 3 709 333的法国专利申请3 093 869。
电气设备500包括输入保护级547、输出保护级540、控制构件544、开关构件557、在控制构件544与开关构件557之间的控制传输装置(该控制传输装置特别地由逻辑单元550和电磁致动器556实施)、递送很低的安全电压(这里是3.3V)的第一直流电源552和递送很低的安全电压(这里是12V)的第二直流电源553、射频通信构件554以及分路器555。
控制构件544、射频通信构件554和逻辑单元550由电源552供电。
电磁致动器556由电源553供电。
逻辑单元550分别联至控制构件544、射频通信构件554、电磁致动器556和分路器555。
输入保护级547和输出保护级540被布置为使得在正常操作中,它们对在它们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流路由没有影响,或在任何情况下影响最小。至于更多细节,可以参考对应于欧洲专利申请EP 3 709 333的法国专利申请3 093 869。
端子513和514、输入保护级547、电源553、电源552、控制构件544、输出保护级540以及端子522和520是一个接一个地设置的。
因此,保护级547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联至端子513和端子514,电源553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联至保护级547的一个输出端和另一输出端,电源552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联至电源553的一个输出端和另一输出端,控制构件544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联至电源552的一个输出端和另一输出端,输出级540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联至控制构件544的一个输出端和另一输出端,端子522联至保护级540的输出端中的一个输出端,并且端子520联至保护级540的另一输出端。
设备500的内部电路的参考电位是端子514的参考电位。
因此,如图10中所示,输入保护级547、电源553、电源552、控制构件544和输出保护级540各自被配置为使得其与端子514对应同一极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处于同一电位。
因此,除了输出保护级540可能产生的最小影响以外,端子520与端子514处于同一电位。
在这里,电源552的与端子514和520处于同一电位的输出端是该电源的负极,并且电源552的另一输出端是该电源的正极。
控制构件544被配置为使得除了输出保护级540可能产生的最小影响以外,当端子520和522在设备500的外部彼此电隔离时,端子520与电源552的正极处于同一电位,并且使得当在设备500外将端子520和522置于同一电位时(也就是说,在短路期间),不会出现恶化(degradation)。
因此,控制构件544被配置为当在设备500外使得端子520和522彼此电隔离时,向端子520和522施加由电源552提供的电压,并且当在设备500外将端子520和522置于同一电位时,并不施加由电源552提供的电压。
实际上,控制构件544包括设置在该控制构件的分别与电源552的正极和端子522相联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限流电阻器545。
由于电阻器545具有相当高的值,例如10kΩ,因此在端子520和522间的外部短路期间,电阻器545的两侧之间的电位差是由电源552提供的电压,而流经电阻器545并且在端子522和520之间循环的电流因为电阻器具有高的值而是最小的,例如,在当前的示例中是0.33mA,其中由电源552提供的电压是3.3V并且电阻器545的值是10kΩ。
控制构件544进一步包括设置在该控制构件的联至端子522的输出端与该控制构件的联至逻辑单元550的连接点之间的电阻器546。
两个电阻器545和546用来操作逻辑单元550所要求的极化。
因此,逻辑单元的联至控制构件544的连接点呈现的电位出现于端子522上,或者在任何情况下,由于保护级540和电阻器546而出现在最接近的最小距离处。
因此,关于与由还向逻辑单元550供电的电源552提供的电压的负极相对应的、在设备500内部的电路的参考电位,当在设备500外使得端子520和522彼此电隔离时,控制构件544的联至逻辑单元550的连接点处的电压大致是3.3V,并且当在设备500外将端子520和522置于同一电位时,控制构件544的联至逻辑单元550的连接点处的电压是0V。
因此,控制构件544向逻辑单元550提供由两个预定电压阈值(这里大致是3.3V和0V)形成的逻辑信号,分别表示了控制构件544的停用状态和激活状态。
因此,如果端子520和522与命令构件连接成(例如如图11和图12所示)使得当命令构件处于非导通状态时,就在设备500外使得端子520和522彼此电隔离,并且当命令构件处于导通状态时,就在设备500外将端子520和522置于同一电位,那么当命令构件处于非导通状态(在设备500外使得端子520和522彼此电隔离)时,控制构件544处于停用状态,并且当命令构件处于导通状态(在设备500外将端子520和522置于同一电位)时,该控制构件处于激活状态。
将观察到,控制构件544于是在与像接触器100的线圈125和远程控制开关200的线圈225的控制构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采取停用状态和激活状态。
在设备500中,接触器100的完全机械式的传输装置128或远程控制开关200的完全机械式的传输装置228被替换为特别地由逻辑单元550和电磁致动器556实施的部分电子式的控制传输装置。
因此,开关构件557由控制构件544经由部分电子式的控制传输装置来控制成使得开关构件557在非导通状态与导通状态之间的转换遵循控制构件544在停用状态与激活状态之间的转换。
控制构件544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在该控制构件的两个输出端之间的电容器5400。电容器5400对于逻辑单元550所提供的信号的稳定性是有用的。
电磁致动器556和开关构件557在这里形成部分的继电器551,其中电磁致动器556是线圈并且开关构件557是触头对,传输装置568在线圈556与触头对557之间,该传输装置是完全机械式的。
触头对557包括静止触头以及移动触头。电磁致动器556使触头对557采取非导通状态(移动触头远离静止触头)或导通状态(移动触头支承在静止触头上)。
触头对557的第一侧联至端子521。触头对的第二侧经由分路器555联至连接端子514。
更具体地,分路器555的第一侧联至端子514,并且分路器555的第二侧联至继电器551的与触头对557的第二侧相对应的输入端。
如上所标明,电磁致动器556(这里是线圈)由电源553供电。
电源553与电磁致动器556之间的链路包括例如用晶体管及其极化电阻器实施的受控电子开关539,对电子开关539的控制由与电子开关539相联的逻辑单元550执行。
当开关539处于非导通状态时,线圈556不被供电并且开关构件557处于非导通状态。当开关539处于导通状态时,线圈556被供电并且开关构件处于导通状态。
由于设备500是接触器,因此逻辑单元550被编程为使得当该逻辑单元的联至控制构件544的连接点接收控制构件544处于停用状态的逻辑信号时,该逻辑单元的联至开关539的连接点就发出逻辑信号来将开关539置于非导通状态;并且使得当该逻辑单元的联至控制构件544的连接点接收控制构件544处于激活状态的逻辑信号时,该逻辑单元的联至开关539的连接点就发出逻辑信号来将开关539置于导通状态。
因此,开关构件557是由控制构件544经由包括逻辑单元550的部分电子式的控制传输装置来控制成使得开关构件557在非导通状态与导通状态之间的转换遵循着控制构件544在停用状态与激活状态之间的转换。
逻辑单元550还联至分路器555,在这里通过分别将分路器555的输入端联至逻辑单元550的一个连接点和将分路器555的输出端联至逻辑单元550的另一连接点的两个专用导体迹线实现。
这使得逻辑单元550可以知晓分路器555中的电压降。由于知晓分路器555的电阻的值,因此逻辑单元550可以从该电压降推断出在分路器555中循环且因此在端子514和521之间循环并且因而在与这些端子相联的负载中循环的电流的强度。
将分路器555联至逻辑单元550的两个专用导电迹线使得可以避免将原本并非由分路器引起的电压降考虑在内,以便以良好的准确度水平知晓电流的强度。
在未示出的变体中,只有分路器的与联至端子514的一侧相反的那侧联至逻辑单元550,并且这根据参考电位(端子514的电位)和同分路器的与联至端子514的一侧相反的那侧相联的连接点之间的电压降来确定强度。
由逻辑单元550确定的强度可以通过射频通信构件554来对电子设备500外通信。
这使得用户可以借助于例如移动应用程序来实时确悉与电气设备500相关联的负载的电消耗。
此外,联至逻辑单元550的射频通信构件554使得可以借助于例如移动应用程序来远程地控制电气设备500,也就是说,使得该电气设备采取前述配置(自动操作、强制操作和停止操作)中的一种配置。
键钮509也联至逻辑单元550,以使得相继按压键钮509使设备500采取这些配置中的一种配置。
电气设备500的电子板本身被配置为保护其内部电路。因此,并非必须将这个电路连接专用的断路器,比如上述断路器400。
实际上,如上所标明,设备500的由电子板实施的内部电路包括在图10中大体地表示的输入保护级547。
输入保护级547包括过电流保护部件549(在这里是具有正系数的热敏电阻器)和过电压保护部件548(在这里是压敏电阻器)。
在输入保护级547中,过电流保护部件549设置在该输入保护级的分别与端子513和电源553的对应输入端相联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过电流保护部件548设置在输入保护级547的两个输出端之间。
热敏电阻器549的电阻根据温度而增加,这使得可以保护电路免于短路,特别是在线圈556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压敏电阻器548使得可以吸收相当高电压的电击,这使得可以保护电路特别地免受因闪电引起的电击。
如上所标明,设备500的内部电路包括在图10中大体地表示的输出保护级540。输出保护级540以第一侧联至控制构件544以及端子514,并且以第二侧联至端子520和522。
输出保护级540包括过电压保护部件543(在这里是双极齐纳二极管)、过电流保护部件541(在这里是具有正系数的热敏电阻器)以及另一过电流保护部件542(在这里是具有正系数的热敏电阻器)。
在输出保护级540中,过电流保护部件541设置在该输出保护级的分别与端子520和控制构件544的对应输出端相联的输出端与输入端之间;过电流保护部件542设置在该输出保护级的分别与端子522和控制构件的对应输出端相联的输出端与输入端之间;并且过电压保护部件543设置在输出保护级540的两个输入端之间。
输出保护级540用来保护设备500的内部电路免受布线错误的影响,例如通过将端子520和522中的一个端子连接零线极并且将另一端子连接火线极来在端子520和522之间施加电网电压。
至于输入保护级547和输出保护级540的布置的更多细节,可以参考对应于欧洲专利申请EP 3 709 333的法国专利申请3 093 869。
由于在图11示出的电路中输入保护级547提供保护,其中电气设备500是接触器,因此仅提供了与上述断路器300相同的断路器600。
应注意,在这个电路中,端子522通过第一电缆530连接命令构件523的第一侧并且通过第二电缆531连接命令构件523的第二侧;并且如上所解释,端子513、521和514通过电缆联至断路器600和负载524。
当构件523处于非导通状态时,负载524未被供电;并且当命令构件523处于导通状态时,负载524被供电。
在图12所示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设备500是远程控制开关。
如上所标明,该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除了逻辑单元550被不同地编程以外是相同的:鉴于在第一实施方式(接触器)中,逻辑单元550被编程为使得开关构件557在非导通状态与导通状态之间的转换遵循命令构件(比如523)在非导通状态与导通状态之间的转换,而在远程控制开关中,逻辑单元550被编程为使得开关构件557在非导通状态与导通状态之间的转换仅遵循控制构件544从停用状态到激活状态的转换,并且因此仅遵循命令构件(比如523)从非导通状态到导通状态的转换。
可见,图12所示的电路与图11所示的电路相比除了电气设备500是远程控制开关(而不是接触器)并且命令构件523与上述命令构件223相同(而不是命令构件123)之外是相同的。
还已知经由设备的射频通信构件554来使设备500与实施射频网络的基站协作,该射频网络的参与者被特定于他们的地址标识,而这个基站以模块化电气设备的形式实施。
这在附图中示出,其中:
-图13是类似于图11或图12的示意图,但其中未示出断路器600、命令构件523以及将其联至设备500的电缆530和531,而是示出了模块化设计的电气设备601,该电气设备是实施其参与者被特定于他们的地址标识的射频网络的基站。
根据模块化设计,基站设备601被配置为属于以与电气设备500和断路器600相同的方式从后面紧固在水平地设置的具有Ω轮廓的标准化支撑轨道(比如轨道112(图3)或轨道212(图7))上而并排设置的一排模块化设备,该标准化支撑轨道形成保护外壳(比如机柜、机箱或电箱)的一部分。
设备500被配置为经由该设备的射频通信构件554与基站设备601协作,该基站设备被配置为实施其参与者被特定于他们的地址标识的射频网络。
这个射频网络是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类型的,在这里符合ZigBee规范。
已知的基站设备站601更具体地是WPAN射频网络与IP网络之间的网关,WPAN网络符合ZigBee规范,而通过Wi-Fi来执行对IP网络的访问。
基站设备601被配置为在移动装置形成与基站设备601相同的Wi-Fi网络的一部分的情况下通过Wi-Fi直接与移动应用程序通信,或者借助于基站设备601和其上安装有应用程序的移动装置所访问的网络服务器来与移动应用程序通信。
这使得移动应用程序可以与接触器或远程开关设备500通信,特别是如上所标明的,以实时确悉与电气设备500相关联的负载的电消耗或者远程地控制设备500,也就是说,使得该设备采取前述配置(自动操作、强制操作和停止操作)中的一种配置。
基站设备601被配置为与除了电气设备500以外的参与者、特别是插座、开关和能量计一起来实施射频网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简单、方便且经济的方式将电源接触器整合到射频网络中以便能够控制对负载的供电并且知晓其消耗,就像电气设备500一样,但针对的是其中所循环的电流强度高于可以流经电气设备500的电流强度的负载。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气设备,所述电气设备用于根据由所述设备经由射频网络接收到的指令来允许或不允许用于服务业用或家用电气设施的交流电源向负载供电,所述设备被配置为形成所述射频网络的一部分,所述射频网络的参与者被特定于他们的地址标识,所述设备包括:
-进线端子,被配置为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一个极;以及另一进线端子,被配置为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另一极;
-出线端子,被配置为连接所述负载的激活点;
-借由所述射频网络的射频通信网络;以及
-开关构件,所述开关构件联至所述出线端子和组合端子、处于非导通状态或导通状态,在所述非导通状态下,所述开关构件禁止电流流经所述组合端子与所述出线端子之间,在所述导通状态下,所述开关构件准许电流流经所述组合端子与所述出线端子之间,所述开关构件由所述射频通信构件经由控制传输装置来控制,所述控制传输装置包括联至所述射频通信构件的逻辑单元以及所述开关构件的与所述逻辑单元相联的电磁致动器;所述控制传输装置被配置为使得所述开关构件在所述非导通状态与所述导通状态之间的转换遵循所述射频通信构件所接收到的指令;
所述逻辑单元被配置为从由电流测量构件提供的信号确定电流强度并且借由所述射频通信构件将由此确定的电流强度对所述设备外通信;
所述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端子板,所述端子板被配置为通过电缆连接所述设备外的电流测量构件;所述端子板联至所述逻辑单元;所述逻辑单元被配置为从存在于所述端子板处的所述信号来确定所述电流强度;
由此,当所述负载的所述激活点是与所述设备不相同的电源接触器的命令端子时,其中所述电源接触器的出线端子通过电缆连接所述负载,并且设置在电缆上的所述电流测量构件将所述负载与所述电源接触器的一个所述出线端子相连接,所述设备借由所述射频通信构件对外通信的所述电流强度是所述负载所消耗的强度。
就射频网络而言,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如同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直接向负载供电并且在内部进行对流经负载的电流测量,而特别的是,使用所述射频网络的单个射频网络地址来对负载的供电做出命令并用于知晓负载的消耗。
因此,将电源接触器整合到射频网络中是特别简单、方便且经济的,因为不需要改进电源接触器,而是简单地将电源接触器的命令端子中的一个命令端子连接至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并且将与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端子板相连接的电流测量构件置于将电源接触器与负载相连接的电缆中的一个电缆上。
根据有利的特征:
-所述逻辑单元被配置为使得所述逻辑单元确定并借由所述射频通信构件对所述设备外通信的唯一电流强度是从存在于所述端子板处的所述信号确定的电流强度;
-存在于所述端子板处的信号是所述端子板的两个连接点之间的一个电位差,所述交流电源是单相的;
-存在于所述端子板处的所述信号是所述端子板的两个连接点之间的多个电位差,所述交流电源是三相的;
-所述组合端子是所述进线端子;并且/或者
-所述组合端子是与所述进线端子不相同的附加的端子,由此,所述出线端子和所述组合端子都不被置于所述交流电源的任一极的电位。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一种电路,包括:
-比如上述公开的设备;
-负载,所述设备根据由所述设备经由所述射频网络通过射频接收到的指令来允许或不允许交流电源向所述负载供电;
-电源接触器,所述电源接触器与所述设备不相同,所述电源接触器包括通过电缆与所述负载相连接的出线端子和通过电缆与所述设备的所述出线端子相连接的命令端子,所述接触器的所述命令端子形成所述负荷的所述激活点;以及
-电流测量构件,所述电流测量构件设置在将所述负载与所述电源接触器的其中一个所述出线端子相连接的一个所述电缆上,所述设备借由所述射频通信构件对外通信的所述电流强度是所述负载所消耗的强度。
根据有利的特征:
-所述电路包括基站设备以实施所述射频网络并形成针对IP网络的网关;
-所述电流测量构件是钳形表或回路,并且/或者
-用于允许或不允许所述交流电源向所述负载供电的所述设备和所述基站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
附图说明
现在将通过参考附图以说明性和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给出的对实施方式的示例的详细描述来继续本发明的描述,在附图中:
-图1至图4(如上所述)示出了已知的接触器和与其相关联的电气设施的部分;
-图5至图8(如上所述)示出了已知的远程控制开关和与其相关联的电气设施的部分;
-图9至图12(如上所述)示出了另一已知的接触器和另一已知的远程控制开关和与它们相关联的电气设施的部分;
-图13(如上所述)示出了这个另一已知的接触器或远程控制开关以及在其参与者被特定于他们的地址标识的射频网络的范围内与该接触器或远程控制开关通信的模块化设计的基站设备;
-图14是类似于图10的图,但其中以典型示意的方式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器或远程控制开关设备的内部电路;
-图15是类似于图13的视图,但其中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器或远程控制开关设备与用于向负载供电的电源接触器和用于测量负载消耗的电流的外部构件相关联;
-图16是类似于图15的视图,但针对的是电源接触器的变体和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器或远程控制开关设备的对应变体;
-图17是类似于图14的视图,但其中以典型示意的方式表示图16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器或远程控制开关设备的内部电路;
-图18是类似于图15的视图,但其中电源接触器和负载是三相的;并且
-图19是类似于图18的视图,但针对的是图16和图17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器或远程控制开关设备的变体和三相电源接触器的变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简单起见,对于图14和15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电气设备500A,使用与已知的设备500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4和15所示的电气设备500A类似于已知的电气设备500,除了该电气设备包括联至逻辑单元550的端子板602并且去除了分路器555。
因此,以与电气设备500相同的方式,触头对557的第一侧联至端子521,但在设备500A中,触头对的第二侧直接联至端子514而不经由分路器555。
在设备500A中,逻辑单元550联至端子板602,在这里通过分别将端子板602的一个连接点联至逻辑单元550的一个连接点和将端子板602的另一连接点联至逻辑单元550的另一连接点的两个专用导体迹线实现。
这使得逻辑单元550可以知晓端子板602的一个连接点与另一连接点之间的电位差。
端子板602被配置为通过电缆连接设备500A外的电流测量构件,比如图15所示的外部电流测量构件603。
这个外部构件被配置为向端子板602提供信号,在这里是端子板602的一个连接点与另一连接点之间的电位差,该信号表示在设备500A外的其上设置有测量构件的电缆(比如图15所示的电缆131)中循环的电流强度。
逻辑单元550被配置为从端子板602的一个连接点与另一连接点之间的电位差推断出在设备500A外的其上设置有测量构件的电缆中循环的电流的强度。
因此,逻辑单元550可以确定在负载524中循环的电流的强度,设备500A对该负载的供电做出命令,而在负载524中循环的电流并不在设备500A中循环。
例如,在图15所示的电路中就是这种情况,该电路形成服务业用或家用电气设施的一部分。
这个电路包括如上文在图1至图4的支持下描述地布置的接触器100。
在这里,接触器100用作能够使强度比所可以流经设备500A的电流的强度更大的电流(例如,34A或50A的强度)流经的电源接触器,而可以流经设备500A的最大电流的强度是例如20A。
以与图3和图4所示出的电路相同的方式,在图15所示出的电路中,负载124在第一侧通过第一电缆131连接至连接端子119,并且在第二侧通过第二电缆132连接至连接端子121;并且接触器100的连接端子113和114被提供用于通过电缆连接比如断路器300的断路器(图15中未示出)的出线端子,该断路器用于保护包括负载124的电路,其中在这里,端子113连接这个断路器的位于零线极处的出线端子,而端子114联至这个断路器的位于火线极处的出线端子。
以与图3和图4所示出的电路相同的方式,在图15所示出的电路中,比如断路器400的另一断路器(图15中未示出)被提供用于保护包括处于端子120和122之间的线圈125(图2)的电路,其中在这里,端子120通过电缆连接这个断路器的位于零线极处的出线端子。
与图3和图4所示出的电路不同,在图15所示出的电路中,接触器100的端子122并不通过电缆连接命令构件(比如123)的其中一侧;事实上,端子122通过电缆525连接设备500A的连接端子521。
设备500A的连接端子514通过电缆528联至断路器(比如400)的位于火线极处的出线端子,而设备500A的端子513通过电缆527联至断路器(比如400)的位于零线极处的出线端子。
总体上,在图15所示出的电路中,设备500A的开关构件557相对于接触器100起到与图3和图4所示出的电路的命令构件123相同的作用。
可见,当开关构件557处于导通状态时,电网电压出现在端子120和122之间,线圈125(图2)被激活,触头对126和127(图2)处于导通状态并且负载524被供电。当开关构件557处于非导通状态时,端子120和122之间没有电压,线圈125(图2)被停用,触头对126和127(图2)处于非导通状态并且负载524不被供电。
通过设备500A接触器100的连接端子122形成负载524的激活点,就像负载524的与图13所示出的电路中的端子521相联的那侧一样。为了简单起见,附图标记525被保留用于将端子521联至负载524的形成接触器100的端子122的激活点的电缆。
如上所述,如果设备500A处于自动操作配置,则根据与端子520和522相连接的命令构件523所采取的导通状态或非导通状态,采取开关构件557的激活状态或停用状态。如果设备500A处于强制操作配置,则开关构件557处于激活状态。如果设备500A处于停止配置,则开关构件557处于停用状态。
如上所标明,联至逻辑单元550的射频通信构件554使得可以远程地控制电气设备500A,也就是说,使得该电气设备采取前述配置(自动操作、强制操作和停止操作)中的一种配置。
可以观察到,可以在不将端子520和522连接至命令构件523的情况下使用设备500A,通过经由射频通信构件554远程控制设备500A采取强制操作配置或停止配置。
可以观察到,在设备500A的开关构件557中循环的电流是线圈125(图2)的激活电流。
如果已经使用设备500而不是设备500A,则分路器555将使得可以知晓线圈125的激活电流(图2)而不是在负载524中循环的电流。
如上所标明,图14和图15所示的电气设备500A类似于已知的电气设备500,除了去除了分路器555并且设备500A包括联至逻辑单元550的端子板602,因此,该逻辑单元可以知晓端子板602的一个连接点与另一连接点之间的电位差,逻辑单元550被配置为从这个电位差推断出在设备500A外的其上设置有连接至端子板602的测量构件的电缆中循环的电流的强度。
在图15所示出的电路中,测量构件603设置在将端子119连接至负载524的电缆131上,并且因此设置在流经负载524的电流在其中循环的电缆上。
因此,逻辑单元550可以确定在负载524中循环的电流的强度,设备500A对该负载的供电做出命令,而在负载524中循环的电流并不在设备500A中循环。
因此,设备500A可以按与设备500完全相同的方式整合到连接设备的网络中,也就是说,将同一个网络地址用于命令对负载524的供电并且用于监测负载524的消耗。
还将观察到,鉴于设备500A不测量流经该设备的电流的强度,消除了错误地监测电源接触器100的电流消耗而非负载524的消耗的风险。
在所示出的示例中,电流测量构件603是包围必须被测量强度的电流在其中循环的电缆(在这里是电缆131)的钳形表(圆环和绕组)或回路。电流测量钳的绕组的两端各自联至将测量构件603连接至端子板602的软线604所包括的两个电缆中对应的一个电缆。
软线604的两个电缆各自联至端子板602的相应连接点。
因此,端子板602的两个连接点之间的电位差对应于形成测量构件603的钳形表的绕组的两端之间的电位差。
因此,这个电位差表示在电缆131中且因此在负载524中循环的电流的强度。
如果必要,例如,在端子板602中在软线604的电缆的入口与将端子板602联至逻辑单元550的迹线之间设置用于将这个电位差格式化的接口,以便使得施加到逻辑单元550的对应连接点的电压与其规格相符。
在这里,软线604通过插入式连接器连接端子板602。作为变体,软线604以不同的方式连接端子板602,例如借助螺钉端子。
图16所示出的电路类似于图15所示出的电路,除了电源接触器100具有不同的内部布置,其中线圈125的电子等效物在电源接触器100的内部由来自与端子113和114相连接的电网的能量来供电。因此,端子120和122必须是没有电位的,也就是说,在接触器100外,它们都不得被置于电流源的任一极的电位。相反的是,端子120和122应联至两侧都没有电位的开关构件。当这个开关构件导通时,端子119和121分别联至端子113和端子114,使得负载524被供电;并且当这个开关构件呈非导通时,端子119和121不联至端子113和114,使得负载524不被供电。
为了能够与这种电源接触器100协作,图16和图17所示的设备500A包括附加的连接端子605,而开关构件557的与联至端子521的一侧相反的那侧并非联至端子514而是联至附加的端子605。
因此,与开关构件557的相应侧相联的两个连接端子521和605没有电位。
在图16所示的电路中,接触器100的端子120并非是通过电缆连接至位于断路器(比如400)的零线极处的出线端子,而是通过电缆606连接至设备500A的端子605。
可以观察到,在图16所示的电路中,接触器100的连接端子120以与连接端子122形成激活点(因此如上所解释)的相同方式通过设备500A形成这种对负载524的激活点。
图18所示出的电路类似于图15所示出的电路,除了接触器100和负载524是三相的。
因此,未示出的断路器(比如300(图3和图4))本身也是三相的。图18所示出的电路的接触器100的端子114通过电缆连接断路器(比如300)的位于火线极1处的出线端子,附加的端子114A通过电缆连接断路器(比如300)的位于火线极2处的出线端子,并且附加的端子114B通过电缆连接断路器(比如300)的位于火线极3处的出线端子。
图18所示出的电路的接触器100的内部电路类似于图2所示出的内部电路,但具有受线圈125命令的两个附加的触头对,以便在线圈125被激活时,也将端子114A联至附加的端子121A并且将端子114B联至附加的端子121B。
负载524通过电缆连接至端子119、121、121A和121B。
除了置于将端子121连接至负载524的电缆上的电流测量构件603之外,附加的电流测量构件603A被置于将端子121A连接至负载524的电缆上并且另一附加的电流测量构件603B被置于将端子121B连接至负载524的电缆上。
这三个构件603、603A和603B的两个电缆汇合,并且因此,图18所示出的电路的软线604包括六个电缆。
因此,图18所示出的电路的设备500A的端子板602包括六个连接点,每个连接点通过单独的导体迹线联至逻辑单元550,该逻辑单元被配置为从由测量构件603、603A和603B提供的三个电位差推断出负载524消耗的电流。
图19所示出的电路类似于图18所示出的电路,除了这个电路的电源接触器100就像图16所示出的电源接触器100一样具有必须没有电位的端子120和122。
因此,图19所示出的电路的设备500A类似于图18所示出的电路的设备500A,但就像图16所示出的电路的设备500A一样,该设备包括附加的连接端子605,而开关构件557的与联至端子521的一侧相反的那侧并非联至端子514而是联至附加的端子605。
在图19所示的电路中,接触器100的端子120并非是通过电缆连接至位于断路器(比如400)的零线极处的出线端子,而是通过电缆606连接至设备500A的端子605。
在未示出的变体中:
-电气设备500A与负载(比如524)直接地协作(而不借助电源接触器,比如100),就像图13所示的电路,负载524的与出线端子521连接的激活点是负载524的其中一侧,但外部电流测量构件(比如603)置于电缆525或526上;
-上述使得向命令构件(比如523)施加安全电压的措施不存在于设备(比如500A)中,根据这个变体的设备的内部布置就与命令构件的协作而言类似于图2或图6所示的内部布置;
-电流测量构件(比如603、603A和603B)被替换为用于测量电流的另一构件,例如分路器或霍尔效应传感器;
-基站设备601采用除模块化以外的设计;
-设备(比如500A)采用除模块化以外的设计
-由基站设备601实施的WPAN网络具有除ZigBee以外的规范,例如BLE(蓝牙低功耗);
-基站设备601对IP网络的访问通过除Wi-Fi以外的方式来进行,例如通过以太网有线链路;并且/或者
-其参与者被唯一地址标识的射频网络不同于具有专用基站的WPAN网络,例如,设备500A被配置为经由Wi-Fi直接形成IP网络的一部分。
根据情况,许多其他变体也是可能的,并且就此而言应当指出,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和表示的示例。

Claims (10)

1.一种电气设备,根据由所述设备经由射频网络接收到的指令,所述电气设备允许或不允许用于服务业用或家用电气设施的交流电源向负载(524)供电,所述设备被配置为形成所述射频网络的一部分,所述射频网络的参与者被以特定于他们的地址标识,所述设备包括:
-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一个极的一个进线端子(514)和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另一极的另一个进线端子(513);
-一个出线端子(521),所述出线端子被配置为连接所述负载(524)的激活点;
-一个借由所述射频网络的射频通信网络(554);以及
-一个开关构件(557),所述开关构件联至所述出线端子(521)和组合端子(514;605)、处于非导通状态或导通状态,在所述非导通状态下,所述开关构件禁止电流流经所述组合端子(514;605)与所述出线端子(521)之间,在所述导通状态下,所述开关构件准许电流流经所述组合端子(514;605)与所述出线端子(521)之间,所述开关构件(557)由所述射频通信构件(554)经由控制传输装置来控制,所述控制传输装置包括联至所述射频通信构件(554)的逻辑单元(550)以及所述开关构件(557)的与所述逻辑单元(550)相联的电磁致动器(556);所述控制传输装置被配置为使得所述开关构件(557)在所述非导通状态与所述导通状态之间的转换遵循所述射频通信构件(554)所接收到的指令;所述逻辑单元(550)被配置为从由电流测量构件提供的信号确定电流强度并且借由所述射频通信构件(554)将由此确定的电流强度对所述设备外通信,从而确定电流强度;
所述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一个端子板(602),所述端子板被配置为通过电缆(604)连接所述设备外的一个电流测量构件(603;603,603A,603B);所述端子板(602)联至所述逻辑单元(550);所述逻辑单元(550)被配置为所述端子板(602)处的所述信号来确定所述电流强度;
由此,当所述负载(524)的所述激活点是与所述设备(500A)不相同的电源接触器(100)的命令端子(122)时,其中所述电源接触器(100)的出线端子(119,121)通过电缆(131,132)连接所述负载(524),并且设置在一个所述电缆(131,132)上的所述电流测量构件(603;603,603A,603B)将所述负载(524)与所述电源接触器(100)的一个所述出线端子(119,121)相连接,所述设备(500A)借由所述射频通信构件(554)对外通信的所述电流强度是所述负载(524)所消耗的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单元(550)被配置为使得所述逻辑单元确定的并借由所述射频通信构件(554)对所述设备外通信的唯一电流强度是所述端子板(602)处的所述信号确定的电流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板(602)处的所述信号是所述端子板(602)的两个连接点之间的一个电位差,所述交流电源是单相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板(602)处的所述信号是所述端子板(602)的两个连接点之间的多个电位差,所述交流电源是三相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端子是所述进线端子(514)。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端子(605)是与所述进线端子(514)不相同的附加的端子,由此,所述出线端子(521)和所述组合端子(605)都不被置于所述交流电源的任一极的电位。
7.一种服务业用或家用电气设施的电路,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500A);
-负载(524),所述设备(500A)根据由所述设备(500A)经由所述射频网络通过射频接收到的指令来允许或不允许交流电源向所述负载供电;
-电源接触器(100),所述电源接触器与所述设备(500A)不相同,所述电源接触器包括通过电缆(131,132)与所述负载(524)相连接的出线端子(119,121)和通过电缆(525)与所述设备(500A)的所述出线端子(521)相连接的命令端子(122),所述接触器(100)的所述命令端子(112)形成所述负载(524)的所述激活点;以及
-电流测量构件(603;603,603A,603B),所述电流测量构件设置在将所述负载(524)与所述电源接触器(100)的其中一个所述出线端子(119,121)相连接的一个所述电缆(131,132)上,所述设备(500A)借由所述射频通信构件(554)对外通信的所述电流强度是所述负载(524)所消耗的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基站设备(601)以实施所述射频网络并形成针对IP网络的网关。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测量构件是钳形表(603;603、603A、603B)。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用于允许或不允许所述交流电源向所述负载(524)供电的所述设备(500A)和所述基站(601)采用模块化设计。
CN202210335474.6A 2021-04-01 2022-03-31 根据接收到的指令允许或不允许交流电源向负载供电的电气设备以及包括该电气设备的电路 Pending CN1152080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2103420A FR3121545B1 (fr) 2021-04-01 2021-04-01 Appareil électrique
FR2103420 2021-04-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08051A true CN115208051A (zh) 2022-10-18

Family

ID=77021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35474.6A Pending CN115208051A (zh) 2021-04-01 2022-03-31 根据接收到的指令允许或不允许交流电源向负载供电的电气设备以及包括该电气设备的电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068327A1 (zh)
CN (1) CN115208051A (zh)
AU (1) AU2022202109A1 (zh)
FR (1) FR3121545B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52420A (en) * 1995-11-14 1997-07-29 Eaton Corporation Modular contactor control system
JP2002071734A (ja) * 2000-08-28 2002-03-1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電力量積算装置及び分電盤
FR2906075B1 (fr) 2006-09-18 2009-08-07 Legrand France Mecanisme a deux positions stables et dispositif
EP2282321B1 (de) * 2009-08-06 2015-10-14 ABB Schweiz AG Modul zum Messen des in einem Leiter eines Niederspannungsverteilers fliessenden Stroms
IS8927A (is) * 2010-04-14 2011-10-15 Remake Electric Ehf Circuit board meter
DE102011003598B4 (de) * 2011-02-03 2023-02-0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onische Auslöseeinheit für einen elektrischen Schalter
US9147546B2 (en) * 2011-11-30 2015-09-29 Veris Industries, Llc Self-calibrating current switch with display
FR3093869B1 (fr) 2019-03-14 2021-04-09 Legrand France Appareil électrique pour alimenter ou non une charge en fonction de l’état passant ou bloqué d’un organe de command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22202109A1 (en) 2022-10-20
EP4068327A1 (fr) 2022-10-05
FR3121545A1 (fr) 2022-10-07
FR3121545B1 (fr) 2024-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88514B2 (en) Power distributor
US10707654B2 (en) Power distributor
KR20210120107A (ko) 통합 전기 패널
CN110691712B (zh) 运行车辆充电装置的方法,车辆充电装置及包括传感器装置和车辆充电装置的系统
US9111707B2 (en) Installation switching device with a current sensing unit
US5657193A (en) Electronic control module for motor controller units
EP3419040B1 (en) Add-on module for a din rail-mounted electrical device
US20090325423A1 (en) Adapter for a main current path tap of a switching device
CN107408469B (zh) 操作至少一个负载的开关设备
CN110445124B (zh) 用于将绝缘监测装置耦接至不接地供电系统的装置
CN111696829A (zh) 根据控制部件导通或阻断状态供电或不供电的电气设备
CN115208051A (zh) 根据接收到的指令允许或不允许交流电源向负载供电的电气设备以及包括该电气设备的电路
RU2798773C2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дключения или отключения питания нагрузки в зависимости от проводящего или непроводящего состояния командного элемента
EP4078741A1 (en) A busbar adapter
KR100370106B1 (ko) 전동기 보호용 계전기
CN216773160U (zh) 一种断路器
JP7185092B1 (ja) 切替器、分電盤、および、分電盤の機能拡張方法
EP2765589B1 (en) A smart fuse
KR102527119B1 (ko) 릴레이장치부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배전반
CN210534559U (zh) 一种直流开关装置的电路板布局结构
RU2806474C1 (ru) Блок управления зарядной станцией
CN211826218U (zh) 加热器监视继电器
CN113284745A (zh) 一种高压断路器操动机构的控制柜
JP6032599B2 (ja) 異相間カプラおよび分電盤
JP2024081488A (ja) 回路遮断器及び分電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