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02503A - 触控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02503A
CN115202503A CN202210680481.XA CN202210680481A CN115202503A CN 115202503 A CN115202503 A CN 115202503A CN 202210680481 A CN202210680481 A CN 202210680481A CN 115202503 A CN115202503 A CN 1152025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pixel
display panel
pixel unit
grid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8048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依桐
张卓
靳增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8048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0250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3368 priority patent/WO202324071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202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025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本申请通过将所述子像素单元的外轮廓上的不同点与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之间在显示平面上的最短距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0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微米,而且不同所述子像素单元的外轮廓上的点与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之间在显示平面上的最短距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0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微米,也即是位于任意两个所述子像素单元的外轮廓上的任一点与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之间在显示平面上的最短距离相接近甚至相等,因此可以使得在侧视角度下每个子像素所显示的亮度较为均匀,尤其是不同颜色子像素在侧视角度下所显示的亮度较为均匀,从而解决显示面板在侧视角度下存在较大色偏的问题。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显示面板的触控技术,由外挂的add-on(附加装置)触控面板(Touch Panel, TP)的技术逐渐发展到在液晶面板上配触摸传感器的直接触控封装薄膜层 (Direct on thinfilm Encapsulation Touch,DOT)技术,与外挂TP相比,DOT直 接集成在显示面板上,无需单独的柔性电路板,成本更低,也更利于实现显示 面板的柔性弯折。
传统的DOT技术为采用金属网格线的金属网格(metal-mesh)结构,即通过 曝光蚀刻后的金属网格线的互容式感应来实现触控信号的捕捉和识别,而且为 避免影响子像素出光而将子像素位于金属网格内。目前互容方式的显示面板都 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子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 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但是目前互容方式的显示面板在侧视角度下不同子 像素所显示的亮度不均匀,尤其是不同颜色子像素在侧视角度下所显示的亮度 不均匀,从而导致在侧视角度下存在较大色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以解决显示面板在侧视角度下存在较大色 偏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包括:
显示发光层,所述显示发光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子像素单元,所述子像 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
网格电极,所述网格电极设在所述显示发光层出光的一侧,所述网格电极 的网格围绕所述子像素单元设置;其中,
所述子像素单元的外轮廓上的不同点与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之间在显示 平面上的最短距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0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微米,不同所述子 像素单元的外轮廓上的点与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之间在显示平面上的最短距 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0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微米。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线上设有通孔。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当相邻所述子像素单元之间的最短距离 与位于相邻所述子像素单元之间的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线的线宽的比值小于 10/3时,位于相邻所述子像素单元之间的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线上设有通孔。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子像素单元、 第二子像素单元和第三子像素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周围的两个所述 第二子像素单元和两个所述第三子像素单元的中心连线构成虚拟等腰梯形;所 述第一子像素单元的中心位于其周围所述两个第二子像素单元的中心连线的 中垂线和周围所述两个第三子像素单元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的交点处;位于所 述第一子像素单元周围的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的中心、各所述第三子像素单 元的中心分别与所述虚拟等腰梯形的各顶点重合;其中,
相邻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单元的中心连线位于所述 虚拟等腰梯形的长底边时,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三子像素 单元之间的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线上设有通孔。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三 子像素单元的中心连线位于所述虚拟等腰梯形的腰边时,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二 子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单元之间的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线上设有通孔。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子像素, 所述至少两个子像素中的每个所述子像素的外轮廓等间距地向外扩大形成虚 拟轮廓,所述至少两个子像素中的任意两个所述子像素的虚拟轮廓之间存在交 集,所述子像素单元的外轮廓为由所述至少两个子像素的虚拟轮廓的并集而形 成的外轮廓。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在显示平面上的截 面的内轮廓形状与位于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内的子像素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 形状相同。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 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中的任一者,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 三子像素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相同。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 述第三子像素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的形状为方形或圆形或椭圆形。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 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中的任一者,所述第一子像素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 包括外凸弧线的形状,所述第二子像素或所述第三子像素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 形状为包括内凹弧线和直线的多边形,所述第三子像素或所述第二子像素在显 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包括内凹弧线和外凸弧线的多边形,其中,所述第二子 像素或所述第三子像素的内凹弧线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外凸弧线对应设置,在 一对对应设置的所述内凹弧线和所述外凸弧线中所述内凹弧线的内凹方向与 所述外凸弧线的外凸方向相同。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 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中的任一者,所述第一子像素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 包括外凸弧线的形状,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 形状为包括内凹弧线和直线的多边形,其中,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 素的内凹弧线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外凸弧线对应设置,在一对对应设置的所述 内凹弧线和所述外凸弧线中所述内凹弧线的内凹方向与所述外凸弧线的外凸 方向相同。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 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中的任一者,所述第一子像素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 包括外凸弧线的形状,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 形状为包括内凹弧线和外凸弧线的多边形,其中,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 子像素的内凹弧线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外凸弧线对应设置,在一对对应设置的 所述内凹弧线和所述外凸弧线中所述内凹弧线的内凹方向与所述外凸弧线的 外凸方向相同。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 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与所述第二子像素 或所述第三子像素上的直线相对应的网格线上设有通孔;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 与所述第三子像素或所述第二子像素上的外凸弧线相对应的网格线上设有通 孔。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与所述第二子像素 和所述第三子像素上的直线相对应的网格线上设有通孔。
可选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与所述第二子像素 和所述第三子像素上的外凸弧线相对应的网格线上设有通孔。
相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触控显示面 板。
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中触控显示面板其包括:显示发光层, 所述显示发光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子像素单元,所述子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一 个子像素;网格电极,所述网格电极设在所述显示发光层出光的一侧,所述网 格电极的网格围绕所述子像素单元设置;其中,所述子像素单元的外轮廓上的 不同点与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之间在显示平面上的最短距离的差值大于或等 于0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微米,不同所述子像素单元的外轮廓上的点与所述网 格电极的网格之间在显示平面上的最短距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0微米且小于 或等于1微米。本申请通过将所述子像素单元的外轮廓上的不同点与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之间在显示平面上的最短距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0微米且小于或 等于1微米,而且不同所述子像素单元的外轮廓上的点与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 之间在显示平面上的最短距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0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微米, 也即是位于任意两个所述子像素单元的外轮廓上的任一点与所述网格电极的 网格之间在显示平面上的最短距离相接近甚至相等,因此可以使得在侧视角度 下每个子像素所显示的亮度较为均匀,尤其是不同颜色子像素在侧视角度下所 显示的亮度较为均匀,从而解决显示面板在侧视角度下存在较大色偏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 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 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实施例的网格电极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触控显示面板以及其子像素在侧视方向的亮度对比图;
图5为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以及其子像素在侧视方向的亮度对比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子像素单元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子像素单元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 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 “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 “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 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 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 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 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 “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 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 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申请,给出了以下描述。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 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 申请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申请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 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如无特殊说明,本申请申请中 所涉及的方位上的平行或垂直等,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或垂直,只要相应 的结构能够实现相应的目的即可。
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以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 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本申请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本申请的触控显示 面板既可以用于液晶显示设备中,也可以用于OLED显示设备中。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100的第一实施例 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 面板100的第一实施例的网格电极20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 示面板100,其包括:阵列基板、显示发光层10和网格电极20;
其中,所述显示发光层10设在所述阵列基板上,所述显示发光层10包括 多个间隔设置的子像素单元11,所述子像素单元11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110; 所述网格电极20设在所述显示发光层10出光的一侧,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 格21围绕所述子像素单元11设置。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子像素单元11包括一个子像素110作为 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10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所述子像素110包括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2和第三子像素113,也 即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子像素单元11包括所述第一子像素111、所述第二 子像素11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113中的任一种。
阵列基板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在设置该阵列基板时, 可按照常规技术进行设置,这里不再详细赘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以有机 发光显示作为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具体地,所述显示发光层10包括有机 发光层,所述有机发光层包括多个呈阵列设置的子像素单元11,所述网格电 极20设在所述有机发光层出光的一侧。
具体地,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21与所述子像素单元11一一对应,也 即是,所述网格电极20的每个网格21内均设有一个子像素单元11,在显示 发光层10上包括多个像素单元11,多个像素单元阵列排布以构成显示面板的 这个显示发光层10。具体的,子像素110包括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2 以及第三子像素113。各个子像素单元11所形成的区域为发光区域,同时, 在相邻的两个子像素单元11之间形成的区域为非发光区域。其中,网格电极 20设置在每个子像素单元11之间形成的非发光区域内,网格电极20设置完 成后,子像素单元11位于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21内。另外,子像素单元 11的阵列排列方式可以为风车形排列方式、鼎型排列方式、珍珠排列方式以 及钻石排列方式的中任一种,也可以为其他任意类型的阵列排列方式。
其中,所述子像素单元11的外轮廓上的不同点与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 21之间在显示平面上的最短距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0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微 米,不同所述子像素单元11的外轮廓上的点与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21之 间在显示平面上的最短距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0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微米。
为了解决显示面板在侧视方向下存在较大色偏的问题,本申请人分析了很 多可能可能导致显示面板在侧视方向下存在较大色偏的因素,例如对膜层的厚 度、材料和平坦度以及像素形状、像素分布和偏光片方向等因素进行试验分析, 最终确定了是由于金属网格和子像素的距离不均匀而导致显示面板在侧视方 向下存在较大色偏的问题。
因此,本申请通过将所述子像素单元11的外轮廓上的不同点与所述网格 电极20的网格21之间在显示平面上的最短距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0微米且小 于或等于1微米,而且不同所述子像素单元11的外轮廓上的点与所述网格电 极20的网格21之间在显示平面上的最短距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0微米且小于 或等于1微米,也即是位于任意两个所述子像素单元11的外轮廓上的任一点 与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21之间在显示平面上的最短距离相接近甚至相等, 因此可以使得在侧视方向下每个子像素单元11所显示的亮度较为均匀,尤其 是不同颜色子像素在侧视方向下所显示的亮度较为均匀,从而解决显示面板在 侧视方向下存在较大色偏的问题。
请参考下面表格,其为现有技术的子像素单元11与网格电极20的网格 21之间的最短距离与本申请的子像素单元11与网格电极20的网格21之间的 最短距离的对比表格,其中H为子像素11的外轮廓上的点与所述网格电极20 的网格21之间在显示平面上的最短距离。其中,所述子像素单元11包括一个 子像素110,所述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中的任一种。 并以此实施方式举例说明。
现有技术的H 本申请的H
红色子像素 12.36 8.15
绿色子像素 8.15 8.15
蓝色子像素 12.36 8.15
请参考图4,图4为现有技术的触控显示面板以及其子像素在侧视方向的 亮度对比图。现有技术的触控显示面板采用上述表格的参数设置,也即是红色 子像素的外轮廓上的点与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21之间在显示平面上的最短 距离为12.36,绿色子像素的外轮廓上的点与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21之间 在显示平面上的最短距离为8.15,蓝色子像素的外轮廓上的点与所述网格电极 20的网格21之间在显示平面上的最短距离为12.36,得到在侧视方向下显示 面板的子像素单元11的亮度参数为:红色子像素所显示的亮度为2.96%,绿 色子像素所显示的亮度为6.79%,蓝色子像素所显示的亮度为3.37%;而且显示面板在侧视方向下显示的平均亮度为5.64%。由此可知,现有技术的触控显 示面板在侧视方向下子像素11显示的亮度不够均匀,存在较大的色偏。
请参考图5,图5为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以及其子像素在侧视方向的亮 度对比图。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采用上述表格的参数设置,也即是红色子像 素的外轮廓上的点与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21之间在显示平面上的最短距离 为8.15,绿色子像素的外轮廓上的点与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21之间在显示 平面上的最短距离为8.15,蓝色子像素的外轮廓上的点与所述网格电极20的 网格21之间在显示平面上的最短距离为8.15,得到在侧视方向下显示面板的 子像素单元11的亮度参数为:红色子像素所显示的亮度为4.73%,绿色子像 素所显示的亮度为6.79%,蓝色子像素所显示的亮度为4.52%,而且显示面板在侧视方向下显示的亮度为6.14%。由此可知,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板在侧视 方向下子像素11显示的亮度比较均匀,色偏较小,另外本申请的触控显示面 板在侧视方向下显示的亮度比现有技术的触控显示面板在侧视方向下显示的 亮度大。
其中,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2和第三子像素113分别为红色子 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中的一种,且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2 和第三子像素113的颜色互为不同的颜色。由于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 色子像素的发光效率不同,因此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的发光 面积也不同。当显示面板采用本申请的设置方式时,也即是每个所述子像素单 元11的外轮廓上的任意两点与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21之间在显示平面上 的最短距离相等,不同所述子像素单元11的外轮廓上的点与所述网格电极20 的网格21之间在显示平面上的最短距离相等;为了保证上述设置方式能够实 现,则会导致网格电极20的部分网格线的宽度较宽,这样会使得网格电极20 构成的电容的容值增大。因此为了解决网格电极20构成的电容的容值增大的 问题,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线22上设有通孔221,通过设 有通孔221可以调节网格电极20构成的电容的容值的大小。具体地,可以在 所述网格电极20宽度较大的网格线22上设有通孔221,也可以在所述网格电 极20的所有网格线22上设有通孔221,从而调节网格电极20构成的电容的容值的大小。
请参考图1和图6,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100的第二实施例 的示意图,图6中的子像素单元采用鼎型排列方式设置。经过本申请人测试分 析,现有技术中子像素单元采用鼎型排列方式的显示面板在侧视方向下也存在 较大色偏的问题,由于鼎型排列方式的显示面板的网格电极20的网格线22 和子像素的间距不均匀,特别地网格电极20的网格线22和不同颜色子像素之 间的间距的差值较大。有鉴于此,现有技术中子像素单元采用鼎型排列方式的 显示面板非常有必要使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解决在侧视方向下也存在较大 色偏的问题。
图1和图6的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100采用相同的结构设置,也即是:所 述子像素单元11的外轮廓上的不同点与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21之间在显 示平面上的最短距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0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微米,不同所述 子像素单元11的外轮廓上的点与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21之间在显示平面 上的最短距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0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微米。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相邻所述子像素单元11之间的最短距离 与位于相邻所述子像素单元11之间的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线22的线宽的 比值小于10/3时,位于相邻所述子像素单元11之间的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 格线22上设有通孔。也即是,在本申请中不一定需要在所有所述网格电极的 网格线上设有通孔,只有当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线的宽度大于一定程度时才会 设有通孔,具体地,当相邻所述子像素单元之间的最短距离与位于相邻所述子 像素单元之间的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线的线宽的比值小于10/3时,才在所述 网格电极的网格线上设有通孔,这样可以降低通孔比例,有利于降低成本。从 图1和图6中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线上设有通孔,只有 当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线的线宽较大时,才会设有通孔。
请参考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像素单元11包括第一子像素单元、 第二子像素单元和第三子像素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周围的两个所述 第二子像素单元和两个所述第三子像素单元的中心连线构成虚拟等腰梯形;所 述第一子像素单元的中心位于其周围所述两个第二子像素单元的中心连线的 中垂线和周围所述两个第三子像素单元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的交点处;位于所 述第一子像素单元周围的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的中心、各所述第三子像素单 元的中心分别与所述虚拟等腰梯形的各顶点重合;其中,
相邻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单元的中心连线位于所述 虚拟等腰梯形的长底边时,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三子像素 单元之间的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线22上设有通孔221。
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子像素111,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包 括第二子像素112,所述第三子像素单元包括第三子像素113,第一子像素111 为绿色子像素,第二子像素112为红色子像素,第三子像素113为蓝色子像素。
在鼎型排列方式的像素排列结构中,子像素单元之间的间距并不均匀,不 同子像素单元之间的间距的差距较大,与此对应的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线的线 宽较大,因此为了改善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线的线宽较大的问题,采用所述网 格电极的网格线开孔。具体地,由于位于所述虚拟等腰梯形的长底边的两端点 上的相邻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单元之间的间距较大,因此 在位于所述虚拟等腰梯形的长底边的两端点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和所述第 三子像素单元之间的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线22上设有通孔221,从而调节 网格电极20构成的电容的容值的大小。
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单元的中心连线 位于所述虚拟等腰梯形的腰边时,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三 子像素单元之间的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线22上设有通孔221。由于所述虚 拟等腰梯形的腰边的长度也比较长,因此在位于所述虚拟等腰梯形的腰边的两 端点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单元之间的所述网格电极20的 网格线22上设有通孔221,从而调节网格电极20构成的电容的容值的大小。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21在显示平面上的 截面的内轮廓形状与位于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21内的子像素单元11在显 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相同。这样可以保证每个所述子像素单元11的外轮廓上 的任意两点与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21之间在显示平面上的最短距离相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像素110包括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 像素112和第三子像素113,也即是所述子像素单元11包括所述第一子像素 111、所述第二子像素11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113中的任一种,所述第一子像 素111、所述第二子像素11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113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 相同。具体地,所述第一子像素111、所述第二子像素11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 113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的形状为方形或圆形或椭圆形。请参考图1和图2, 从图1和图2可知,所述第一子像素111、所述第二子像素112和所述第三子 像素113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的形状为方形。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21在显 示平面上的截面的内轮廓形状也是方形。
当所述第一子像素111、所述第二子像素11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113在显 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相同时,有利于提高所述第一子像素111、所述第二子像 素11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113的制作效率。但是所述第一子像素111的形状与 所述第二子像素112的形状、所述第三子像素113的形状之间不存在互补,此 时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线22的宽度会较大,因此需要在所述网格电极20 的所有网格线22上设有通孔221,从而调节网格电极20构成的电容的容值的 大小。
请参考图7和图8,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100的子像素单元 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100的子像素单元 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像素单元11包括至少两个 子像素,所述至少两个子像素中的每个所述子像素的外轮廓等间距地向外扩大 形成虚拟轮廓,所述至少两个子像素中的任意两个所述子像素的虚拟轮廓之间 存在交集,所述子像素单元11的外轮廓为由所述至少两个子像素的虚拟轮廓 的并集而形成的外轮廓。
当所述子像素单元11包括多个子像素时,此时所述子像素单元11的外轮 廓为由所述至少两个子像素的虚拟轮廓的并集而形成的外轮廓,这样也可以使 得在侧视方向下每个子像素单元11所显示的亮度较为均匀,尤其是不同颜色 子像素在侧视方向下所显示的亮度较为均匀,从而解决显示面板在侧视方向下 存在较大色偏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其他实施方案中也可以采用图1中实施例和图7 或图8中实施例相结合的方式,也即是,部分网格线围绕单个子像素,部分网 格线围绕多个子像素的方式,以一定的规律分布使得整个显示面板整体体现出 均匀性,以兼顾光学性能和触控点击的电学要求。
具体地,请参考图7,在图7中,所述子像素单元11包括两个子像素110, 所述两个子像素110分别为第一子像素111和第二子像素112,所述两个子像 素100中的每个所述子像素110的外轮廓等间距地向外扩大形成虚拟轮廓120, 所述两个子像素110的虚拟轮廓120之间存在交集,所述子像素单元11的外 轮廓为由所述两个子像素的虚拟轮廓120的并集而形成的外轮廓。其中所述第 一子像素111和所述第二子像素112的颜色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请参考图8,在图8中,所述子像素单元11包括三个子像素110,所述三 个子像素110分别为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2和第三子像素113,所 述三个子像素110中的每个所述子像素110的外轮廓等间距地向外扩大形成虚 拟轮廓120,所述三个子像素110中的任意两个所述子像素110的虚拟轮廓120 之间存在交集,所述子像素单元11的外轮廓为由所述三个子像素110的虚拟 轮廓120的并集而形成的外轮廓。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111、所述第二子像素 112和第三子像素113的颜色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也可以为所述第一子像素111、所述第二子像素112和第三子像素113中的任意两个子像素的颜色不 同。
请参考图9,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100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 图。所述子像素110包括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2和第三子像素113, 也即是所述子像素单元11包括所述第一子像素111、所述第二子像素112和所 述第三子像素113中的任一种,所述第一子像素111、所述第二子像素112和 所述第三子像素113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互不相同。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像素111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 包括外凸弧线101的形状,所述第二子像素112或所述第三子像素113在显示 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包括内凹弧线102和直线103的多边形,所述第三子像素 113或所述第二子像素112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包括内凹弧线102和外 凸弧线101的多边形,其中,所述所述第二子像素112或所述第三子像素113 的内凹弧线102与所述第一子像素111的外凸弧线101对应设置,在一对对应 设置的所述内凹弧线102和所述外凸弧线101中所述内凹弧线102的内凹方向 与所述外凸弧线101的外凸方向相同。
具体地,所述第二子像素112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包括内凹弧线 102和直线103的多边形,所述第三子像素113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包 括内凹弧线102和外凸弧线101的多边形。
也即是,本申请利用所述所述第二子像素112或所述第三子像素113的内 凹弧线102与所述第一子像素111的外凸弧线101对应设置,从而可以缩小所 述第一子像素111与所述第二子像素112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第一子像素111 与所述第三子像素113之间的间距,减小了多余的空间,使得所述第一子像素 111、所述第二子像素11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113的开口率得以提升。
其中,由于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21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的内轮廓形状 与位于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21内的子像素单元11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 状相同,因此当所述第三子像素113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采用内凹弧线 102和外凸弧线101组成的形状时,相对应地,与所述第三子像素113的外凸 弧线101对应的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线22为外凸弧线,可以缩小所述网格 电极20的网格线22的宽度,降低网格电极20构成的电容的容值。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21与所述第二子像素 112或所述第三子像素113上的直线103相对应的网格线22上设有通孔221。 与所述直线103相对应的网格线22较粗,通过设有通孔221可以调节网格电 极20构成的电容的容值的大小,而解决网格电极20构成的电容的容值增大的 问题。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21与所述第三子像素 113或所述第二子像素112上的所述外凸弧线101相对应的网格线22上设有 通孔221。虽然所述外凸弧线101可以缩小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线22的宽 度,但为了进一步降低网格电极20构成的电容的容值,也可以在与所述外凸 弧线101相对应的网格线22上设有通孔221。
具体地,所述第一子像素111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对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二子像素112的四周沿一圆周方向 等弧度地设有四个所述第一子像素111,所述第二子像素112在显示平面上的 截面形状为包括4条内凹弧线102和4条直线103的八边形。
对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三子像素113的四周沿一圆周方向 等弧度地设有四个所述第一子像素111,所述第三子像素113在显示平面上的 截面形状为包括4条内凹弧线102和4条外凸弧线101的八边形。
请参考图10,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100的第四实施例的示 意图。本实施例与图9所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100不同的是:所述第一子像素 111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包括外凸弧线101的形状,所述第二子像素112 和所述第三子像素113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包括内凹弧线102和直线 103的多边形,其中,所述所述第二子像素11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113的内凹 弧线102与所述第一子像素111的外凸弧线101对应设置,在一对对应设置的 所述内凹弧线102和所述外凸弧线101中所述内凹弧线102的内凹方向与所述 外凸弧线101的外凸方向相同。
本申请利用所述内凹弧线102与所述外凸弧线101一一对应设置,且在一 对对应设置的所述内凹弧线102与所述外凸弧线101中所述内凹弧线102的内 凹方向与所述外凸弧线101的凸出方向相同,从而可以缩小所述第一子像素 111与所述第二子像素112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第一子像素111与所述第三子 像素113之间的间距,减小了多余的空间,使得所述第一子像素111、所述第 二子像素11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113的开口率得以提升。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21与所述第二子像素 11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113上的直线103相对应的网格线22上设有通孔221。 与所述直线103相对应的网格线22较粗,通过设有通孔221可以调节网格电 极20构成的电容的容值的大小,而解决网格电极20构成的电容的容值增大的 问题。
具体地,所述第一子像素111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对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二子像素11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113的 四周沿一圆周方向等弧度地设有四个所述第一子像素111,所述第二子像素 11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113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包括4条内凹弧线102 和4条直线103的八边形。
请参考图11,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100的第五实施例的示 意图。本实施例与图9所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100不同的是:所述第一子像素 111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包括外凸弧线101的形状,所述第二子像素112 和所述第三子像素113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包括内凹弧线102和外凸弧 线101的多边形,其中,所述所述第二子像素11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113的内 凹弧线102与所述第一子像素111的外凸弧线101对应设置,在一对对应设置 的所述内凹弧线102和所述外凸弧线101中所述内凹弧线102的内凹方向与所 述外凸弧线101的外凸方向相同。
由于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21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的内轮廓形状与位于 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21内的子像素单元11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相同, 因此当所述第二子像素11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113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采 用内凹弧线102和外凸弧线101组成的形状时,相对应地,与所述所述第二子 像素11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113的外凸弧线101对应的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 格线22为内凹弧线,可以进一步缩小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线22的宽度, 进一步降低网格电极20构成的电容的容值。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格电极20的网格21与所述第二子像素 11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113上的外凸弧线101相对应的网格线22上设有通孔 221。与所述第二子像素11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113上的外凸弧线101相对应 的网格线22较粗,通过设有通孔221可以调节网格电极20构成的电容的容值 的大小,而解决网格电极20构成的电容的容值增大的问题。
具体地,所述第一子像素111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对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三子像素113的四周沿一圆周方向等弧 度地设有四个所述第一子像素111,所述第三子像素113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 形状为包括4条内凹弧线102和4条外凸弧线101的八边形。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100。
该触控显示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前述触控显示面板100相似,因此该触 控显示装置的实施和有益效果可以参见前述触控显示面板100的描述,重复之 处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 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 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 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6)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发光层,所述显示发光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子像素单元,所述子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
网格电极,所述网格电极设在所述显示发光层出光的一侧,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围绕所述子像素单元设置;其中,
所述子像素单元的外轮廓上的不同点与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之间在显示平面上的最短距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0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微米,不同所述子像素单元的外轮廓上的点与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之间在显示平面上的最短距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0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微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线上设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当相邻所述子像素单元之间的最短距离与位于相邻所述子像素单元之间的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线的线宽的比值小于10/3时,位于相邻所述子像素单元之间的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线上设有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子像素单元、第二子像素单元和第三子像素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周围的两个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和两个所述第三子像素单元的中心连线构成虚拟等腰梯形;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的中心位于其周围所述两个第二子像素单元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和周围所述两个第三子像素单元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的交点处;位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周围的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的中心、各所述第三子像素单元的中心分别与所述虚拟等腰梯形的各顶点重合;其中,
相邻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单元的中心连线位于所述虚拟等腰梯形的长底边时,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单元之间的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线上设有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单元的中心连线位于所述虚拟等腰梯形的腰边时,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单元之间的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线上设有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子像素,所述至少两个子像素中的每个所述子像素的外轮廓等间距地向外扩大形成虚拟轮廓,所述至少两个子像素中的任意两个所述子像素的虚拟轮廓之间存在交集,所述子像素单元的外轮廓为由所述至少两个子像素的虚拟轮廓的并集而形成的外轮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的内轮廓形状与位于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内的子像素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中的任一者,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的形状为方形或圆形或椭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中的任一者,所述第一子像素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包括外凸弧线的形状,所述第二子像素或所述第三子像素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包括内凹弧线和直线的多边形,所述第三子像素或所述第二子像素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包括内凹弧线和外凸弧线的多边形,其中,所述第二子像素或所述第三子像素的内凹弧线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外凸弧线对应设置,在一对对应设置的所述内凹弧线和所述外凸弧线中所述内凹弧线的内凹方向与所述外凸弧线的外凸方向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中的任一者,所述第一子像素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包括外凸弧线的形状,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包括内凹弧线和直线的多边形,其中,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的内凹弧线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外凸弧线对应设置,在一对对应设置的所述内凹弧线和所述外凸弧线中所述内凹弧线的内凹方向与所述外凸弧线的外凸方向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中的任一者,所述第一子像素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包括外凸弧线的形状,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包括内凹弧线和外凸弧线的多边形,其中,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的内凹弧线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外凸弧线对应设置,在一对对应设置的所述内凹弧线和所述外凸弧线中所述内凹弧线的内凹方向与所述外凸弧线的外凸方向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在显示平面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与所述第二子像素或所述第三子像素上的直线相对应的网格线上设有通孔;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与所述第三子像素或所述第二子像素上的外凸弧线相对应的网格线上设有通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与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上的直线相对应的网格线上设有通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电极的网格与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上的外凸弧线相对应的网格线上设有通孔。
CN202210680481.XA 2022-06-15 2022-06-15 触控显示面板 Pending CN1152025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80481.XA CN115202503A (zh) 2022-06-15 2022-06-15 触控显示面板
PCT/CN2022/103368 WO2023240710A1 (zh) 2022-06-15 2022-07-01 触控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80481.XA CN115202503A (zh) 2022-06-15 2022-06-15 触控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02503A true CN115202503A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75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80481.XA Pending CN115202503A (zh) 2022-06-15 2022-06-15 触控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02503A (zh)
WO (1) WO202324071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1064B (zh) * 2016-11-25 2019-08-1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09343263B (zh) * 2018-10-29 2020-09-0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Coa型液晶显示器
CN112415806A (zh) * 2019-08-23 2021-02-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控光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660836A (zh) * 2019-09-30 2020-01-07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582923A (zh) * 2020-11-30 2022-06-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2987415B (zh) * 2021-03-12 2023-07-2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CN113568526B (zh) * 2021-07-23 2023-11-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装置
CN113594386B (zh) * 2021-07-28 2022-09-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40710A1 (zh) 2023-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51231B2 (en) 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mask plate assembly
US20230006005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11342385B2 (en) 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and mask plate group
EP3151222B1 (en) Pixel unit, display panel, display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30329061A1 (en) 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panel, metal mask and display device
US11569302B2 (en) 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and display substrate
CN110867481B (zh) 像素排列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780694B (zh) 像素排布結構、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US11313025B2 (en) Mask sheet and pixel structure
US20230240111A1 (en) 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and mask assembly
US20230247886A1 (en) 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and display panel
CN113835262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410493A (zh) 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862816A (zh) 一种显示面板
CN109817685B (zh) Oled像素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15202503A (zh) 触控显示面板
CN111384083B (zh) 像素排列结构、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WO2021031318A1 (zh) 透明显示面板
CN115768183A (zh) 像素排布结构、显示面板及掩膜组件
CN115274802A (zh) 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CN112002747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掩膜版
WO2019148678A1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排列结构及显示面板
CN210896553U (zh) 像素结构、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1309727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5299255U (zh) 像素阵列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