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88343B - 显示驱动电路、显示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驱动电路、显示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88343B
CN115188343B CN202210839227.XA CN202210839227A CN115188343B CN 115188343 B CN115188343 B CN 115188343B CN 202210839227 A CN202210839227 A CN 202210839227A CN 115188343 B CN115188343 B CN 1151883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w
driving
switching
gate
modu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3922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88343A (zh
Inventor
侯亚荣
傅晓立
王德闯
宛永琪
汤冬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3922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883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88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883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883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883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驱动电路、显示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驱动电路包括:像素阵列、时序控制模块、栅极控制模块以及切换模块,切换模块根据时序控制模块的切换信号切换至第一驱动模式或第二驱动模式。第一驱动模式下,切换模块向第1行至第n行像素逐行发送栅极驱动信号,栅极控制模块在切换模块完成向第n行像素发送栅极驱动信号后,向第n+1行至第2n行像素逐行发送栅极驱动信号;第二驱动模式下,切换模块向第1行至第2n行像素以单次向两行发送的方式发送栅极驱动信号,栅极控制模块停止向第n+1行至第2n行像素发送信号,通过这种设置,在时序控制模块输出的时序信号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了正常模式和DLG模式的切换。

Description

显示驱动电路、显示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驱动电路、显示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市面上出现采用DLG技术的显示产品,主要是利用外部电路驱动液晶面板,从传统的逐行扫描变成一次扫描两行。这样一来,当显示面板使用DLG模式的时候,扫描完成一帧画面的时间将会比传统逐行扫描的面板减少一倍,即帧频可以增加一倍。
在现有技术中,DLG产品主要是通过面板的外部驱动输入特殊的时序实现,比如当需要播放DLG模式的时候,GOA(Gate on array,集成于玻璃上的栅极控制电路)控制时序需要变成两行两行同时开启的时序,发送至相邻两行的栅极驱动信号同时为高,面板内两行像素对应的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同时开启,以使源极控制模块向两行的对应像素的电容进行充电。当然,DLG模式应用于游戏等特殊场景才开启,日常大部分时间,液晶面板工作在正常模式,GOA扫描电路单元逐级扫描,使面板内的TFT逐行开启,源极控制电路对同一列的像素逐个充放电。
从上面的介绍可知,现有技术DLG模式下和正常模式下需要使用两套GOA控制时序,电平转换芯片是专门产生这些GOA控制时序的集成电路,与玻璃端的GOA电路单元相连,为GOA扫描电路提供驱动其工作的正确时序。在DLG模式和正常模式的转换下,电平转换芯片需要在两套GOA控制时序进行切换,而两套时序信号的CK个数刚好成两倍关系,即正常模式下的CK个数是DLG模式下的CK个数的两倍。比如,正常模式下为8CK的面板,DLG模式下电平转换芯片需要切换成4CK模式的控制时序;正常模式下为10CK的面板,其DLG模式下需要切换成5CK模式的控制时序;正常模式下12CK的面板,其DLG模式下需要切换成6CK模式的控制时序。
目前DLG面板主要有8CK、10CK、12CK等系列,需要电平转换芯片的控制时序同时支持4CK和8CK模式、同时支持5CK和10CK模式,或者同时支持6CK和12CK模式。但现有的电平转换芯片仅有6CK、8CK和10CK模式等几种,无法适用DLG面板。因此,现有的显示驱动电路无法通过一套控制时序满足DLG面板的正常模式和DLG模式的切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驱动电路、显示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显示驱动电路无法通过一套控制时序满足显示装置正常模式和DLG模式的切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显示驱动电路,包括:
像素阵列,所述像素阵列设置有与像素一一对应的像素驱动模块,所述像素驱动模块设置有2n行,其中,n为正整数;
时序控制模块,用于发送时序信号和切换信号;
栅极控制模块,所述栅极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时序控制模块以及第n+1行至第2n行像素驱动模块电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时序信号,并根据所述时序信号发送栅极驱动信号;以及
切换模块,所述切换模块分别与所述时序控制模块、栅极控制模块以及所述像素阵列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栅极驱动信号以及所述切换信号,并根据所述切换信号切换至第一驱动模式或第二驱动模式;
所述切换模块还用于在第一驱动模式下向第1行至第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逐行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以及在第二驱动模式下,以单次同时向相邻两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的方式,向第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逐次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所述栅极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第一驱动模式下,在所述切换模块完成向第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后,向第n+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逐行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以及在第二驱动模式下停止向第n+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切换模块包括n级切换单元,所述栅极控制模块包括2n级栅极控制单元;
第1级至第n级所述切换单元的输入端与第1级至第n级所述栅极控制单元一一对应连接,第1级至第n级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第1行至第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一一对应连接,第1级至第n级所述切换单元的控制端均与所述时序控制模块连接,第n+1级至第2n级所述栅极控制单元与第n+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一一对应连接,每级所述栅极控制单元均与所述时序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时序信号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第1级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第1行、第2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连接,第2级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第3行、第4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连接,直至第n级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第2n-1行、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连接;
所述切换单元的输入端用于接收对应的所述栅极控制单元发送的所述栅极驱动信号,所述切换单元的控制端用于接收所述切换信号,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用于向对应的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切换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切换信号包括第一切换信号和第二切换信号;
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入端均连接所述切换单元对应的所述栅极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时序控制模块的第一切换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时序控制模块的第二切换信号输出端,第1级至第n级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出端与第1行至第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一一对应连接;
第1级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第1行、第2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连接,第2级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第3行、第4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连接,直至第n级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第2n-1行、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切换信号和所述切换信号为不同电平的电平信号,所述第一开关为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开关为第二薄膜晶体管;
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时序控制模块的第一切换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对应的所述栅极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对应的所述像素阵列的所述像素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时序控制模块的第二切换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对应的所述栅极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对应的所述像素阵列的所述像素驱动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栅极控制模块和所述切换模块的数量均设置两个,每个所述栅极控制模块与所述像素阵列之间均对应设置一个所述切换模块。
一种显示驱动方法,包括步骤:
提供像素阵列,所述像素阵列设置有与像素一一对应的像素驱动模块,所述像素驱动模块设置有2n行,其中,n为正整数;
时序控制模块发送时序信号和切换信号;
栅极控制模块接收所述时序信号,并根据所述时序信号发送栅极驱动信号;
切换模块接收所述栅极驱动信号和所述切换信号,并根据所述切换信号切换至第一驱动模式或第二驱动模式;
当切换至第一驱动模式时,所述切换模块向第1行至第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逐行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时,所述栅极控制模块在所述切换模块完成向第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后,向第n+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逐行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当切换至第二驱动模式时,以单次同时向相邻两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的方式,向第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逐次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所述栅极控制模块停止向第n+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切换模块包括n级切换单元,所述栅极控制模块包括2n级栅极控制单元;
所述当切换至第一驱动模式时,所述切换模块向第1行至第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逐行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时,所述栅极控制模块在所述切换模块完成向第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后,向第n+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逐行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的步骤包括:
第1级至第n级切换单元逐级向一一对应的第1行至第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第n+1级至第2n级栅极控制单元逐级向一一对应的第n+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切换模块包括n级切换单元,所述栅极控制模块包括2n级栅极控制单元;
所述当切换至第二驱动模式时,以单次同时向相邻两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的方式,向第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逐次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所述栅极控制模块停止向第n+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的步骤包括:
第1级切换单元向第1行和第2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第2级所述切换单元向第3行和第4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直至第n级所述切换单元向第2n-1行和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其中,第n+1级至第2n级栅极控制单元停止向第n+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栅极控制模块与像素阵列之间设置切换模块,切换模块根据时序控制模块的切换信号切换至第一驱动模式或第二驱动模式,在第一驱动模式下使栅极控制模块与切换模块逐行对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栅极驱动信号,以逐行驱动像素驱动模块;在第二驱动模式下使切换模块以单次同时向相邻两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的方式,向第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逐次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从而使得时序控制模块只需要发送一套时序信号,就能满足正常模式和DLG模式的切换。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显示驱动电路的原理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显示驱动电路的正常模式的时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显示驱动电路的DLG模式的时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驱动电路的原理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驱动电路的另一原理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驱动电路的原理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切换模块的原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驱动电路的另一原理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驱动电路的正常模式的时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驱动电路的DLG模式的时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显示驱动方法的第一流程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显示驱动方法的第二流程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显示驱动方法的第三流程框图。
标号说明:
100、像素阵列;200、时序控制模块;300、栅极控制模块;310、栅极控制单元;400、切换模块;410、切换单元;411、第一开关;412、第二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现有技术中,现有普通1G1D面板架构(以3840*2160面板为例),其为双边扫描方式,包含GOA扫描电路单元以及像素阵列100。GOA扫描电路单元在接收电平转换芯片正确输入(ST/CK1-CK10/LC1/LC2等)的条件下,逐级输出栅极驱动信号(如G1_L/G2_L......G2160_L)到各条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走线,驱动每一行薄膜晶体管打开或关闭。请参照图2,图2显示的是第一帧GOA时序,每个CK逐一输入到GOA电路单元,是正常模式的逐行扫描方式。
请参照图3,图3所示是现有DLG模式对应的GOA输入时序,需要将电平转换芯片切换至1/2CK模式,即5CK模式。目前,能够支持5CK模式的电平转换芯片的资源极少,甚至需要定制才能满足相关的驱动。
如上面所介绍,目前DLG面板主要有8CK阵营(CSOT),10CK阵营(HKC)和12CK阵营(BOE和INX面板,其中BOE称为HSR面板,同时开启的两行有微小错开时间,以改善DLG面板颗粒感强的问题),这意味着电平转换芯片的资源分别需要支持4CK/5CK/6CK/8CK/10CK/12CK。然而,目前电平转换芯片主要支持6CK/8CK/10CK这几种模式,在其它几种模式无法满足的情况下,驱动DLG面板难以实现,除了开发更多的电平转换芯片,或者使用多颗电平转换芯片,例如使用两颗电平转换芯片驱动12CK面板,目前并无其它有效方案。并且使用多颗电平转换芯片,其外围驱动的成本将大幅上升(对于Tcon-less,预计Tcon-less板会增加30%成本)。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4至图10,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
请参照图4,一种显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像素阵列100,所述像素阵列100设置有与像素一一对应的像素驱动模块,所述像素驱动模块设置有2n行,其中,n为正整数。时序控制模块200,用于发送时序信号和切换信号。栅极控制模块300,所述栅极控制模块300分别与所述时序控制模块200以及第n+1行至第2n行像素驱动模块电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时序信号,并根据所述时序信号发送栅极驱动信号。切换模块400,所述切换模块400分别与所述时序控制模块200、栅极控制模块300以及所述像素阵列100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栅极驱动信号以及所述切换信号,并根据所述切换信号切换至第一驱动模式或第二驱动模式;所述切换模块400还用于在第一驱动模式下向第1行至第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逐行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以及在第二驱动模式下,以单次同时向相邻两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的方式,向第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逐次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所述栅极控制模块300还用于在第一驱动模式下,在所述切换模块400完成向第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后,向第n+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逐行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以及在第二驱动模式下停止向第n+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其中,像素驱动模块包括用于驱动对应像素的薄膜晶体管。
具体的,时序控制模块200包括与栅极控制模块300电连接的电平转换芯片,通过电平转换芯片向栅极控制模块300提供所述时序信号。在第二驱动模式下,可以通过时序控制模块200发送指令使栅极控制模块300停止向第n+1行至第2n行像素驱动模块提供栅极驱动信号,也可以通过切换模块400阻断栅极控制模块300向第n+1行至第2n行像素驱动模块发出的栅极驱动信号。其中,第一驱动模式为对应面板正常模式下对像素驱动模块逐行驱动的模式,第二驱动模式为对应面板DLG模式下以单次驱动相邻两行的方式逐次驱动对应的像素驱动模块。本实施例还包括源极控制模块,源极控制模块与像素阵列100中的每个像素驱动模块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用于向所述像素驱动模块中的所述薄膜晶体管发送数据信号,以通过薄膜晶体管向对应像素中的电容充放电。其中,n与分辨率有关,例如,本实施例采用UD面板,分辨率为3840*2160,则n=1/2*总行数=1080。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显示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为:时序控制模块200向栅极控制模块300发送时序信号以及向切换模块400发送切换信号,栅极控制模块300根据时序信号发送栅极驱动信号,切换模块400根据切换信号切换至第一驱动模式或第二驱动模式。在第一驱动模式下,切换模块400接收栅极驱动信号并向第1行至第n行像素驱动模块逐行发送,栅极控制模块300在切换模块400向第n行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栅极驱动信号后,对第n+1行至第2n行像素驱动模块逐行发送栅极驱动信号,以逐行开启像素驱动模块中的薄膜晶体管,从而实现逐行扫描像素阵列的像素100,即液晶面板工作在正常模式。在第二驱动模式下,切换模块400接收栅极驱动信号并以单次同时向相邻两行像素驱动模块发送的方式,向第1行至第2n行像素驱动模块逐次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同时,栅极控制模块300停止向第n+1行至第2n行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栅极驱动信号,使得每次开启相邻两行的像素驱动模块的薄膜晶体管,从而实现每次扫描相邻两行的像素阵列的像素,即面板工作在DLG模式。
可以理解的,在栅极控制模块300和像素阵列100之间设置切换模块400,正常模式与DLG模式之间切换时,时序控制模块200通过切换信号使切换模块400进行切换,时序控制模块200发送的时序信号不用发生改变便可以满足切换要求,无需更换或额外增加电平转换芯片。相较于重新开发新的电平转换芯片可实现难度降低,相较于额外增加电平转换芯片,避免了成本的提升。
请参照图5,可选的,所述切换模块400包括n级切换单元410,所述栅极控制模块300包括2n级栅极控制单元310。第1级至第n级所述切换单元410的输入端与第1级至第n级所述栅极控制单元310一一对应连接,第1级至第n级所述切换单元410的第一输出端与第1行至第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一一对应连接,第1级至第n级所述切换单元410的控制端均与所述时序控制模块200连接,第n+1级至第2n级所述栅极控制单元310与第n+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一一对应连接,每级所述栅极控制单元310均与所述时序控制模块200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时序信号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第1级所述切换单元410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第1行、第2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连接,第2级所述切换单元410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第3行、第4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连接,直至第n级所述切换单元410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第2n-1行、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连接。所述切换单元410的输入端用于接收对应的所述栅极控制单元310发送的所述栅极驱动信号,所述切换单元410的控制端用于接收所述切换信号,所述切换单元410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用于向对应的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当所述切换模块400切换至第一驱动模式时,所述切换单元410的第一输出端开启,且第二输出端关闭,第1级至第n级所述切换单元410逐级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至对应的所述像素驱动模块,第n+1至第2n级所述栅极控制单元310在第n级所述切换单元410向第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后,逐次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至对应的所述像素驱动模块。
当所述切换模块400切换至第二驱动模式时,所述切换单元410的第二输出端开启,且第一输出端关闭,第1级至第n级所述切换单元410逐次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至对应的所述像素驱动模块,第n+1至第2n级所述栅极控制单元310停止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可以理解的,栅极驱动单元根据时序控制单元的时序信号发送栅极驱动信号至对应级的切换单元410或对应行的像素驱动模块。每级切换单元410均具有两个输出端,在第一驱动模式下,由切换单元410的第一输出端向对应行的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栅极驱动信号;在第二驱动模式下,由切换单元410的第二输出端向对应行的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栅极驱动信号。
第一驱动模式下,第1级至第n级切换单元410逐级向第1行至第n行像素驱动模块一一对应发送栅极驱动信号,以逐行开启第1行至第n行像素驱动模块,第n级切换单元410向第n行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栅极驱动信号完毕后,第n+1级至第2n级栅极控制单元310进行衔接,逐级向第n+1行至第2n行像素驱动模块一一对应发送栅极驱动信号,以逐行开启第n+1行至第2n行像素驱动模块,从而实现对像素阵列的逐行扫描。
第二驱动模式下,由于切换单元410的数量是像素驱动模块行数的一半,可以使每一级切换单元41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相邻的两行像素驱动模块,且不同的切换单元410连接的像素驱动模块不存在重复,那么,切换单元410根据栅极驱动信号并通过第二输出端逐级向对应的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栅极驱动信号,以单次同时向相邻两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的方式,向第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逐次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同时,第n+1级至第2n级栅极控制单元310不发送栅极驱动信号,具体的,可以通过时序控制模块200发送对应指令控制第n+1级至第2n级栅极控制单元310停止发送栅极驱动信号,也可以通过切换模块400在第n+1级至第2n级栅极控制单元310与第n+1行至第2n行像素驱动模块之间设置开关电路,在第二驱动模式下,开关电路断开,使第n+1级至第2n级栅极控制单元310无法发送栅极驱动信号至对应行的像素驱动模块。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1级至第n级切换单元410的输入端可以与第n+1级至第2n级栅极控制单元310一一对应连接,第1级至第n级切换单元410的第一输出端与第n+1行至第2n行像素驱动模块一一对应连接,第1级至第n级切换单元410的第二输出端与各行像素驱动模块的连接保持不变,各级切换单元410的控制端与时序控制模块200的连接保持不变。第1级至第n级栅极控制单元310与第1行至第n行像素驱动模块一一对应连接。此时,在第一驱动模式下,第1级至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先逐级对第1行至第n行像素驱动模块一一对应发送栅极驱动信号,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对第n行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栅极驱动信号完毕后,第1级至第n级切换单元410衔接,逐级向第n+1行至第2n行像素驱动模块一一对应发送栅极驱动信号。在第二驱动模式下,第1级至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停止向对应的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栅极驱动单元,同时由第1级至第n级切换单元410向第1行至第2n行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栅极驱动信号。
请参照图6和图7,可选的,所述切换单元410包括第一开关411和第二开关412,所述切换信号包括第一切换信号和第二切换信号。所述第一开关411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开关412的输入端均连接所述切换单元410对应的所述栅极控制单元310,所述第一开关411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时序控制模块200的第一切换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412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时序控制模块200的第二切换信号输出端,第1级至第n级所述第一开关411的输出端与第1行至第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一一对应连接。第1级所述第二开关412的输出端分别与第1行、第2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连接,第2级所述第二开关412的输出端分别与第3行、第4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连接,直至第n级所述第二开关412的输出端分别与第2n-1行、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连接。
可以理解的,切换单元410设置第一开关411来控制第一输出端的输出,设置第二开关412来控制第二输出端的输出,时序控制模块200只需要输出对应的第一切换信号和第二切换信号便可分别控制第一开关411和第二开关412的开启和关闭。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逻辑电路分别控制切换单元410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的输出。
具体的,所述第一切换信号和所述切换信号为不同电平的电平信号,所述第一开关411为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开关412为第二薄膜晶体管;
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时序控制模块200的第一切换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对应的所述栅极控制单元310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对应的所述像素阵列100的所述像素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时序控制模块200的第二切换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对应的所述栅极控制单元310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对应的所述像素阵列100的所述薄膜晶体管连接。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第一开关411和第二开关412采用对应的薄膜晶体管,可以和像素阵列100一同设置在阵列基板上,而不影响像素阵列100的正常发光显示。本实施例中,第1级至第n级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第1级至第n级栅极控制单元310一一对应连接,第1级至第n级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像素阵列100的第1行至第n行像素驱动模块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一一对应连接。第1级至第n级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第1级至第n级栅极控制单元310一一对应连接,第1级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像素阵列100的第1行、第2行像素驱动模块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2级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像素阵列100的第3行、第4行像素驱动模块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直至第n级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像素阵列100的第2n-1行、第2n行像素驱动模块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均连接于一路电路线上,并走线至液晶面板的玻璃台阶区,再由XB(S-PCB,源极控制电路的电路板)走线至XB连接器输入接口,这样可以通过FFC(Flexible Flat Cable,软排线)连接至Tcon-less小板上的时序控制模块200,并通过时序控制模块200中的电平转换芯片或其他功能单元进行控制。同样的,每个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均连接于另一路电路线上,并以与第一薄膜晶体管相同的走线方式与时序控制模块200连接。
示例性地,当第一切换信号为高电平VGH且第二切换信号为低电平VGL时,面板进入正常模式并对像素阵列100进行扫描,向栅极控制单元310发送正常模式下的起始扫描控制信号ST,从像素第1行逐行扫描至第2n行,实现一帧画面。当第一切换信号为低电平VGL且第二切换信号为高电平VGH时,面板进入DLG模式并对像素阵列100进行扫描,向栅极控制模块300发送DLG模式下的起始扫描控制信号ST1,第1级至第n级栅极控制单元310中,每级栅极驱动单元向对应连接的切换单元410输出两个完全同步的栅极驱动信号,其中一个栅极驱动信号通过第一开关411发送至对应的其中一行像素驱动模块的,另一个栅极驱动信号通过第二开关412发送至对应的另一行像素驱动模块,以同时开启两行像素。直至第n个栅极控制单元310工作时,扫描至像素阵列100的第2n-1行、第2n行,从而完成DLG模式下的一帧画面。
请参照图8,可选的,所述栅极控制模块300和所述切换模块400的数量均设置两个,每个所述栅极控制模块300与所述像素阵列100之间均对应设置一个所述切换模块400。本实施例中,位于左侧互相连接的栅极控制模块300、切换模块400与右侧互相连接的栅极控制模块300、切换模块400呈对称设置,左侧与右侧在连接关系以及工作原理上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两个栅极控制模块300,有利于提高对像素驱动模块中的薄膜晶体管的驱动能力,满足在DLG模式下同时开启两行像素的驱动要求。
请参照图9和图10,两种模式下显示驱动电路的时序信号是一致的,其中,Frame1为左侧栅极控制模块300接收的时序信号,Frame2为右侧栅极控制模块300接收的时序信号。以分辨率为3840*2160的面板为例,尽管正常模式和DLG模式下,栅极驱动信号的数量是不一样的,但是对于时序控制模块200发送的时序信号,尤其对电平转换芯片的输出是没什么特殊要求的,即只需要保证每级栅极驱动单元的时序信号输入是正确的。本实施例以10CK面板举例,不管正常模式还是DLG模式,时序信号都是10CK模式,而目前的10CK模式的电平转换芯片是主流。因此,本实施例通过上述设置,采用易获得的常用电平转换芯片,降低电平转换芯片资源的获取难度。而且由于面板的像素阵列100由若干个薄膜晶体管组成,因此在面板内增加设置有薄膜晶体管的切换模块400,不管对于面板的设计还是工艺,都不存在较大实现难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如实施例一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实施例二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监视器等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实施例四
请参照图4至图13,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显示驱动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显示驱动电路。
请参照图11,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1、提供像素阵列100,所述像素阵列100设置有与像素一一对应的像素驱动模块,所述像素驱动模块设置有2n行,其中,n为正整数;
S2、时序控制模块200发送时序信号和切换信号;
S3、栅极控制模块300接收所述时序信号,并根据所述时序信号发送栅极驱动信号;
S4、切换模块400接收所述栅极驱动信号和所述切换信号,并根据所述切换信号切换至第一驱动模式或第二驱动模式;
S5、当切换至第一驱动模式时,所述切换模块400向第1行至第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逐行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时,所述栅极控制模块300在所述切换模块400完成向第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后,向第n+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逐行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S6、当切换至第二驱动模式时,以单次同时向相邻两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的方式,向第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逐次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所述栅极控制模块300停止向第n+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本实施例的所述显示驱动方法的原理为:时序控制模块200向栅极控制模块300发送时序信号以及向切换模块400发送切换信号,栅极控制模块300根据时序信号发送栅极驱动信号,切换模块400根据切换模块400切换至第一驱动模式和第二驱动模式。在第一驱动模式下,切换模块400接收栅极驱动信号并向第1行至第n行像素驱动模块逐行发送,栅极控制模块300在切换模块400向第n行薄膜晶体管发送栅极驱动信号后,对第n+1行至第2n行像素驱动模块逐行发送栅极驱动信号,从而实现逐行开启像素驱动模块中的薄膜晶体管,逐行扫描像素阵列的像素,即液晶面板工作在正常模式。在第二驱动模式下,切换模块400接收栅极驱动并向第1行至第n行像素驱动模块以单次同时向相邻两行发送的方式逐次发送栅极驱动信号,同时,栅极控制模块300停止向第n+1行至第2n行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栅极驱动信号,从而实现每次开启像素阵列100的相邻的两行像素,每次同时扫描像素阵列的相邻两行的像素,即面板工作在DLG模式。
可以理解的,在栅极控制模块300和像素阵列100之间设置切换模块400,正常模式与DLG模式之间切换时,时序控制模块200通过切换信号使切换模块400进行切换,时序控制模块200发送的时序信号不用发生改变便可以满足切换要求,无需更换或额外增加电平转换芯片。相较于重新开发新的电平转换芯片,可实现难度降低,相较于额外增加电平转换芯片,避免了成本的提升。
请参照图5、图6和图12,本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模块400包括n级切换单元410,所述栅极控制模块300包括2n级栅极控制单元310。步骤S5包括:
S51、第1级至第n级切换单元410逐级向一一对应的第1行至第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S52、第n+1级至第2n级栅极控制单元310逐级向一一对应的第n+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请参照图5、图6和图13,步骤S6包括:
S61、第1级切换单元410向第1行和第2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S62、第2级所述切换单元410向第3行和第4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S63、以此类推,直至第n级所述切换单元410向第2n-1行和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其中,第n+1级至第2n级栅极控制单元310停止向第n+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可以理解的,栅极驱动单元根据时序控制单元的时序信号发送栅极驱动信号至对应级的切换单元410或对应行的像素驱动模块。每级切换单元410均具有两个输出端,在第一驱动模式下,由切换单元410的第一输出端向对应行的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栅极驱动信号;在第二驱动模式下,由切换单元410的第二输出端向对应行的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栅极驱动信号。
具体的,第一驱动模式下,第1级至第n级切换单元410逐级向第1行至第n行像素驱动模块一一对应发送栅极驱动信号,以逐行扫描第1行至第n行像素,第n级切换单元410向第n行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栅极驱动信号完毕后,第n+1级至第2n级栅极控制单元310进行衔接,逐行向第n+1行至第2n行像素驱动模块一一对应发送栅极驱动信号,以逐行扫描第n+1行至第2n行像素,从而实现对整体像素阵列100的逐行扫描。
第二驱动模式下,由于切换单元410的数量是像素驱动模块行数的一半,可以使每一级切换单元41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相邻的两行像素驱动模块,且不同的切换单元410连接的像素驱动模块不存在重复,那么,切换单元410根据栅极驱动信号并通过第二输出端逐级向对应的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栅极驱动信号,每次开启第1行至第2n行中的相邻两行像素驱动模块,从而实现以单词扫描两行像素的方式扫描像素阵列100。同时,第n+1级至第2n级栅极控制单元310不发送栅极驱动信号。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驱动电路、显示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栅极控制模块和像素阵列之间设置切换模块,正常模式与DLG模式之间切换时,时序控制模块通过切换信号使切换模块进行切换,时序控制模块发送的时序信号不用发生改变便可以满足切换要求,无需更换或额外增加电平转换芯片。相较于重新开发新的电平转换芯片,可实现难度降低,相较于额外增加电平转换芯片,避免了成本的提升。
另外,通过设置两个栅极控制模块,有利于提高对像素阵列的薄膜晶体管的驱动能力,满足在DLG模式下同时开启相邻两行像素的驱动要求。第一切换信号和第二切换信号采用电平信号对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进行设置,有利于简化切换模块的电路结构。在面板内增加设置有薄膜晶体管的切换模块,不管对于面板的设计还是工艺,可实现难度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像素阵列,所述像素阵列设置有与像素一一对应的像素驱动模块,所述像素驱动模块设置有2n行,其中,n为正整数;
时序控制模块,用于发送时序信号和切换信号;
栅极控制模块,所述栅极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时序控制模块以及第n+1行至第2n行像素驱动模块电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时序信号,并根据所述时序信号发送栅极驱动信号;以及
切换模块,所述切换模块分别与所述时序控制模块、栅极控制模块以及所述像素阵列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栅极驱动信号以及所述切换信号,并根据所述切换信号切换至第一驱动模式或第二驱动模式;
所述切换模块还用于在第一驱动模式下向第1行至第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逐行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以及在第二驱动模式下,以单次同时向相邻两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的方式,向第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逐次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所述栅极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第一驱动模式下,在所述切换模块完成向第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后,向第n+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逐行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以及在第二驱动模式下停止向第n+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模块包括n级切换单元,所述栅极控制模块包括2n级栅极控制单元;
第1级至第n级所述切换单元的输入端与第1级至第n级所述栅极控制单元一一对应连接,第1级至第n级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第1行至第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一一对应连接,第1级至第n级所述切换单元的控制端均与所述时序控制模块连接,第n+1级至第2n级所述栅极控制单元与第n+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一一对应连接,每级所述栅极控制单元均与所述时序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时序信号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第1级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第1行、第2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连接,第2级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第3行、第4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连接,直至第n级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第2n-1行、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连接;
所述切换单元的输入端用于接收对应的所述栅极控制单元发送的所述栅极驱动信号,所述切换单元的控制端用于接收所述切换信号,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用于向对应的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切换信号包括第一切换信号和第二切换信号;
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入端均连接所述切换单元对应的所述栅极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时序控制模块的第一切换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时序控制模块的第二切换信号输出端,第1级至第n级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出端与第1行至第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一一对应连接;
第1级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第1行、第2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连接,第2级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第3行、第4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连接,直至第n级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第2n-1行、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信号和所述切换信号为不同电平的电平信号,所述第一开关为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开关为第二薄膜晶体管;
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时序控制模块的第一切换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对应的所述栅极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对应的所述像素阵列的所述像素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时序控制模块的第二切换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对应的所述栅极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对应的所述像素阵列的所述像素驱动模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控制模块和所述切换模块的数量均设置两个,每个所述栅极控制模块与所述像素阵列之间均对应设置一个所述切换模块。
6.一种显示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提供像素阵列,所述像素阵列设置有与像素一一对应的像素驱动模块,所述像素驱动模块设置有2n行,其中,n为正整数;
时序控制模块发送时序信号和切换信号;
栅极控制模块接收所述时序信号,并根据所述时序信号发送栅极驱动信号;
切换模块接收所述栅极驱动信号和所述切换信号,并根据所述切换信号切换至第一驱动模式或第二驱动模式;
当切换至第一驱动模式时,所述切换模块向第1行至第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逐行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时,所述栅极控制模块在所述切换模块完成向第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后,向第n+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逐行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当切换至第二驱动模式时,以单次同时向相邻两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的方式,向第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逐次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所述栅极控制模块停止向第n+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模块包括n级切换单元,所述栅极控制模块包括2n级栅极控制单元;
所述当切换至第一驱动模式时,所述切换模块向第1行至第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逐行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时,所述栅极控制模块在所述切换模块完成向第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后,向第n+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逐行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的步骤包括:
第1级至第n级切换单元逐级向一一对应的第1行至第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第n+1级至第2n级栅极控制单元逐级向一一对应的第n+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模块包括n级切换单元,所述栅极控制模块包括2n级栅极控制单元;
所述当切换至第二驱动模式时,以单次同时向相邻两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的方式,向第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逐次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所述栅极控制模块停止向第n+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的步骤包括:
第1级切换单元向第1行和第2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第2级所述切换单元向第3行和第4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直至第n级所述切换单元向第2n-1行和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其中,第n+1级至第2n级栅极控制单元停止向第n+1行至第2n行所述像素驱动模块发送所述栅极驱动信号。
9.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210839227.XA 2022-07-18 2022-07-18 显示驱动电路、显示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51883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9227.XA CN115188343B (zh) 2022-07-18 2022-07-18 显示驱动电路、显示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9227.XA CN115188343B (zh) 2022-07-18 2022-07-18 显示驱动电路、显示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88343A CN115188343A (zh) 2022-10-14
CN115188343B true CN115188343B (zh) 2023-10-31

Family

ID=83520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39227.XA Active CN115188343B (zh) 2022-07-18 2022-07-18 显示驱动电路、显示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88343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8890A (zh) * 2007-12-14 2009-06-1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02881248A (zh) * 2012-09-29 2013-01-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8806592A (zh) * 2018-05-18 2018-11-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驱动电路、显示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859674A (zh) * 2019-04-22 2019-06-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883082A (zh) * 2020-07-30 2020-11-0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器
CN113257171A (zh) * 2021-06-17 2021-08-13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方法、显示面板及时序控制器
CN114362324A (zh) * 2022-01-24 2022-04-15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面板充电电路和面板充电终端设备
CN114519975A (zh) * 2020-11-19 2022-05-20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KR20220067233A (ko) * 2020-11-17 2022-05-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20220076833A (ko) * 2020-12-01 2022-06-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8890A (zh) * 2007-12-14 2009-06-1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02881248A (zh) * 2012-09-29 2013-01-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8806592A (zh) * 2018-05-18 2018-11-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驱动电路、显示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859674A (zh) * 2019-04-22 2019-06-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883082A (zh) * 2020-07-30 2020-11-0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器
KR20220067233A (ko) * 2020-11-17 2022-05-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4519975A (zh) * 2020-11-19 2022-05-20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KR20220076833A (ko) * 2020-12-01 2022-06-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13257171A (zh) * 2021-06-17 2021-08-13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方法、显示面板及时序控制器
CN114362324A (zh) * 2022-01-24 2022-04-15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面板充电电路和面板充电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88343A (zh) 2022-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43552B2 (en) Shift register unit, gate drive circuit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US7508479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4168339B2 (ja) 表示駆動装置及びその駆動制御方法並びに表示装置
CN111243496B (zh) 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10134353B2 (en) Gate driving circuit,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JP2004212932A (ja) 小型モジュール用平板表示装置
US10998068B2 (en) Shift register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and gate drive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US20080238895A1 (en) Driving Device of Display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
US11037501B2 (en)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877668A (zh) 用于驱动平板显示器中栅极线的设备和方法
CN11122344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US20070146269A1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CN101887676A (zh) 源极驱动器
CN113035111B (zh) 栅极驱动电路、驱动装置和显示装置
US7656381B2 (en) Systems for providing dual resolution control of display panels
KR20090004518A (ko) 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및 그것을 구비한 전자기기
US11386863B2 (en) Output circuit of driver
CN115188343B (zh) 显示驱动电路、显示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516954A (zh) 电子装置以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JP2005107382A (ja) 表示装置
US11823625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13667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4333677A (zh) 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JP2008299345A (ja) 表示駆動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KR100719053B1 (ko) 고속 처리 및 저소비 전력화를 도모하는 구동회로 및그것을 구비한 화상 표시장치와 그것을 구비한 휴대 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