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85336A - 便携式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85336A
CN115185336A CN202110372597.2A CN202110372597A CN115185336A CN 115185336 A CN115185336 A CN 115185336A CN 202110372597 A CN202110372597 A CN 202110372597A CN 115185336 A CN115185336 A CN 1151853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member
camera module
sliding
pivot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7259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修振民
陈顺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CN20211037259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853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85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853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8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camer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枢轴、摄像模块、第一滑动件以及第二滑动件。第二机体通过枢轴枢接于第一机体。摄像模块旋转配置于第二机体上,其中摄像模块设有从动磁铁。第一滑动件滑动配置于第二机体内,其中第一滑动件对应摄像模块设置,且设有第一驱动磁铁。第二滑动件滑动配置于第二机体内,且自枢轴延伸至第一滑动件的一侧。第二滑动件具有对应枢轴的第一端及对应第一滑动件的第二端。滑动靠近从动磁铁的第一驱动磁铁对从动磁铁产生磁斥力,以带动摄像模块自动旋转。

Description

便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因笔记型电脑便于使用者随身携带,且具备高运算效能及多工处理等优势,已成为现代人在生活或工作上不可或缺的工具。详细而言,笔记型电脑包括第一机体及枢接于第一机体的第二机体,其中第一机体为具备运算能力及资料存取能力的主机,且第二机体为具备影像显示能力的显示器。
为便于使用者进行视频通信,第二机体大多搭载有摄像模块,且概分为固定式摄像模块与可调式摄像模块。虽然可调式摄像模块能够相对于第二机体旋转或滑动,以调整摄像角度或摄像方向,但是在常见的可调式摄像模块的设计中,使用者必须先将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旋转展开,才能手动调整可调式摄像模块的摄像角度或摄像方向,故缺乏操作上的便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具有极佳的操作便利性与机构整合度。
本发明提出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枢轴、摄像模块、第一滑动件以及第二滑动件。第二机体通过枢轴枢接于第一机体。摄像模块旋转配置于第二机体上,其中摄像模块设有从动磁铁。第一滑动件滑动配置于第二机体内,其中第一滑动件对应摄像模块设置,且设有第一驱动磁铁。第二滑动件滑动配置于第二机体内,且自枢轴延伸至第一滑动件的一侧。第二滑动件具有对应枢轴的第一端及对应第一滑动件的第二端。当第二滑动件随第二机体相对于枢轴旋转时,第二滑动件的第一端抵接枢轴,其中第二滑动件相对于第二机体滑动,且第二滑动件的第二端推动第一滑动件相对于第二机体滑动,使得第一滑动件上的第一驱动磁铁滑动靠近摄像模块的从动磁铁,并对从动磁铁产生磁斥力以带动摄像模块相对于第二机体旋转。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中,当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旋转展开时,摄像模块可受磁斥力作用而旋转,以自动调整摄像模块的摄像角度或摄像方向,故具有极佳的操作便利性与机构整合度。另一方面,当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旋转闭合时,摄像模块可受磁吸力作用或弹力作用而自动旋转复位。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透视示意图。
图4是图1的第二机体的内部结构配置示意图。
图5是图2沿剖线A-A的局部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转换至下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图5转换至下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图6转换至下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图7转换至下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10是图8转换至下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11是图9转换至下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12是图2沿剖线B-B的局部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13是图12转换至下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14是图13转换至下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15是图14转换至下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16是图2沿剖线C-C的局部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17至图19是图16转换至其他状态的示意图。
图20与图2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二机体的内部结构配置示意图。
其中:
100:便携式电子装置;
101、101a:驱动机构;
102:枢轴;
1021:承靠部;
1022:滑动限位部;
110:第一机体;
120:第二机体;
121:第一导引部;
122:第二导引部;
130:摄像模块;
131:从动磁铁;
132:第一转轴;
133:第二转轴
1301:镜头;
1321:旋转定位部;
140:第一滑动件;
141、142:驱动磁铁;
143:第一旋转限位部;
144:第二旋转限位部;
145、153:滑槽;
1401、1501:斜面;
150:第二滑动件;
151:第一端;
152:第二端;
160:压缩弹簧;
170:扭力弹簧;
A-A、B-B、C-C:剖线;
D1:第一滑动方向;
D2:第二滑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图2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透视示意图。图1至图3所示的状态为第二机体120闭合于第一机体110的状态,另外,为清楚呈现第二机体120内部的结构配置,图3的第二机体120以虚线绘示。请参考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可为笔记型电脑,且包括第一机体110、第二机体120、摄像模块130及驱动机构101。第一机体110为具备运算能力及资料存取能力的主机,且第二机体120为具备影像显示能力的显示器。
另一方面,摄像模块130旋转配置于第二机体120上,故能调整摄像角度或摄像方向。驱动机构101设置于第二机体120内,在图3所示的状态下,驱动机构101施加第一作用力于摄像模块130,使得摄像模块130暂时无法相对于第二机体120旋转,从而达到固定摄像模块130的目的。
图4是图1的第二机体的内部结构配置示意图。图5是图2沿剖线A-A的局部剖面放大示意图。特别说明的是,图4与图5为同一状态,且图4的视角为正对第二机体120的显示面的视角。为清楚呈现第二机体120内部的结构配置,图4省略绘示第二机体120中的显示模块与背光模块。请参考图3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便携式电子装置100还包括枢轴102,其中第二机体120通过枢轴102枢接于第一机体110,以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开合。
另一方面,驱动机构101包括第一滑动件140及第二滑动件150,其中第一滑动件140可沿着第一滑动方向D1相对于第二机体120滑动,且第二滑动件150可沿着垂直于第一滑动方向D1的第二滑动方向D2相对于第二机体120滑动。进一步来说,第一滑动件140对应摄像模块130设置,且设有驱动磁铁141。相应地,摄像模块130设有从动磁铁131。在图4所示的状态下,驱动磁铁141的至少部分对准从动磁铁131,并对从动磁铁131产生磁吸力(即第一作用力),以使摄像模块130暂时无法相对于第二机体120旋转,从而达到固定摄像模块130的目的。
请参考图3至图5,第二滑动件150自枢轴102延伸至第一滑动件140的一侧,其中第二滑动件150具有对应枢轴102的第一端151及对应第一滑动件140的第二端152,且第一端151与第二端152相对设置。在图5所示的状态下,第二滑动件150的第一端151分离于枢轴102。
如图3与图4所示,第二滑动件150的第二端152接触第一滑动件140。举例来说,第二滑动件150的第二端152具有面向第一滑动件140的斜面1501,且第一滑动件140具有面向第二滑动件150的第二端152的斜面1401。第二滑动件150的斜面1501接触第一滑动件140的斜面1401,且第二滑动件150的斜面1501的几何轮廓可与第一滑动件140的斜面1401的几何轮廓互补或相配合,以使滑动中的第二滑动件150可顺利地推动第一滑动件140。
图6是图4转换至下一状态的示意图。图7是图5转换至下一状态的示意图。特别说明的是,图6与图7为同一状态。在图4与图5所示的状态下,第二机体120与第一机体110间的夹角为第一角度(例如0度)。如图6与图7所示,第二机体12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展开,且第二机体120与第一机体110间的夹角加大至第二角度(例如40度)。
如图5与图7所示,第二机体120旋转连接枢轴102,其中枢轴102保持不动,且具有对应第二滑动件150的第一端151的承靠部1021。在图5所示的状态下,第二滑动件150的第一端151分离于承靠部1021。在图7所示的状态下,第二滑动件150的第一端151抵接承靠部1021。详细而言,在自图5所示的状态转换至图7所示的状态的过程中,第二滑动件150随第二机体120相对于枢轴102旋转,且第二滑动件150的第一端151移动靠近枢轴102的承靠部1021,以抵接承靠部1021。
在图7所示的状态下,第二滑动件150的第一端151抵接枢轴102的承靠部1021,但第二滑动件150尚未受到枢轴102的承靠部1021的止挡而相对于第二机体120滑动。
图8是图6转换至下一状态的示意图。图9是图7转换至下一状态的示意图。特别说明的是,图8与图9为同一状态。如图8与图9所示,第二机体120持续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展开,且第二机体120与第一机体110间的夹角加大至第三角度(例如120度)。详细而言,在自图7所示的状态转换至图9所示的状态的过程中,第二滑动件150受到枢轴102的承靠部1021的止挡而相对于第二机体120滑动。同时,第二滑动件150的第二端152推动第一滑动件14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滑动,如图6与图8所示。
详细而言,第一滑动件140还设有并列于驱动磁铁141的驱动磁铁142,在第二机体12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展开的过程中,一旦第二机体12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的展开角度大于第二角度,第二滑动件150受到枢轴102的承靠部1021的止挡而相对于第二机体120滑动,且第一滑动件140被第二滑动件150推动而相对于第二机体120滑动,使得驱动磁铁141滑动远离摄像模块130的从动磁铁131。同时,驱动磁铁142滑动靠近从动磁铁131。在图8所示的状态下,驱动磁铁142的至少部分对准从动磁铁131,并对从动磁铁131产生磁斥力,以带动摄像模块13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旋转。
也就是说,在第二机体12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展开的过程中,一旦第二机体12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的展开角度大于预设角度,驱动机构101施加相反于第一作用力的第二作用力(即磁斥力)于摄像模块130,以自动调整摄像模块130的摄像角度或摄像方向,故具有极佳的操作便利性与机构整合度。
图10是图8转换至下一状态的示意图。图11是图9转换至下一状态的示意图。特别说明的是,图10与图11为同一状态。如图10与图11所示,第二机体120持续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展开,且第二机体120与第一机体110间的夹角加大至第四角度(例如145度)。详细而言,枢轴102还具有连接承靠部1021的滑动限位部1022,在自图9所示的状态转换至图11所示的状态的过程中,第二滑动件150的第一端151移离承靠部1021,并抵接滑动限位部1022。第二滑动件150受到枢轴102的滑动限位部1022的止挡而持续相对于第二机体120滑动。同时,第二滑动件150的第二端152推动第一滑动件140持续相对于第二机体120滑动,但摄像模块130未持续相对于第二机体120旋转,如图8与图10所示。
进一步而言,在图11所示的状态下,第二滑动件150的第一端151卡抵滑动限位部1022,即便第二机体120持续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展开,第二滑动件150也不会相对于第二机体120滑动。
图12是图2沿剖线B-B的局部剖面放大示意图。特别说明的是,图5与图12为同一状态。请参考图4、图5以及图12,在本实施例中,摄像模块130还包括枢接于第二机体120的第一转轴132,且第一转轴132具有旋转定位部1321。另一方面,第一滑动件140具有对应摄像模块130的第一转轴132设置的第一旋转限位部143及第二旋转限位部144,其中第一旋转限位部143与第二旋转限位部144相对设置,且界定出旋转定位部1321的旋转范围(即摄像模块130的旋转范围)。进一步来说,旋转定位部1321旋转配置于第一旋转限位部143与第二旋转限位部144之间,在图12所示的状态下,旋转定位部1321接触第一旋转限位部143。
图13是图12转换至下一状态的示意图。特别说明的是,图7与图13为同一状态,且图13仅绘示出第二机体120的局部与摄像模块130。请参考图6、图7及图13,第二滑动件150尚未受到枢轴102的承靠部1021的止挡而相对于第二机体120滑动,故旋转定位部1321仍与第一旋转限位部143保持接触。
图14是图13转换至下一状态的示意图。特别说明的是,图9与图14为同一状态,且图14仅绘示出第二机体120的局部与摄像模块130。请参考图8、图9及图14,第二滑动件15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滑动,且第二滑动件150的第二端152推动第一滑动件14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滑动。另一方面,第一滑动件140上的驱动磁铁142滑动靠近从动磁铁131,并对从动磁铁131产生磁斥力,以带动摄像模块13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旋转。如图13与图14所示,摄像模块130的第一转轴132上的旋转定位部1321移离第一旋转限位部143,并移往第二旋转限位部144,直到接触第二旋转限位部144,摄像模块130停止旋转。
图15是图14转换至下一状态的示意图。特别说明的是,图11与图15为同一状态,且图15仅绘示出第二机体120的局部与摄像模块130。请参考图10、图11及图15,即便第二滑动件150与第一滑动件140持续滑动,摄像模块130在第二旋转限位部144的止挡下保持不动,故未持续相对于第二机体120旋转。
图16是图2沿剖线C-C的局部剖面放大示意图。图17至图19是图16转换至其他状态的示意图。特别说明的是,图12与图16为同一状态,图13与图17为同一状态,图14与图18为同一状态,且图15与图19为同一状态。图17至图19仅绘示出第二机体120的局部与摄像模块130。请参考图4与图16,摄像模块130受磁吸力作用而固定不动,且镜头1301保持朝内。请参考图6与图17,摄像模块130仍受磁吸力作用而固定不动,且镜头1301保持朝内。请参考图8与图18,摄像模块130受磁斥力作用而翻转,使镜头1301向外翻动。请参考图10与图19,摄像模块130持续受磁斥力作用,以使镜头1301保持朝外。
请参考图4与图5,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01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机体120内的压缩弹簧160,其中压缩弹簧160相对于第二滑动件150的第二端152设置,且压缩弹簧160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一滑动件140与第二机体120。也就是说,第一滑动件140的局部位于第二滑动件150的第二端152与压缩弹簧160之间。
在第二机体12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展开的过程中,第二滑动件150的第二端152推动第一滑动件140,且第一滑动件140挤压压缩弹簧160,如图6、图8及图10所示。
在第二机体12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闭合的过程中,第二滑动件150滑动复位,自图11所示的状态回复至图5所示的状态。另一方面,压缩弹簧160的弹力推动第一滑动件140滑动复位,自图10所示的状态回复至图4所示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图10所示的状态转换至图4所示的状态的过程中,第一滑动件140上的驱动磁铁142滑动远离摄像模块130的从动磁铁131。同时,驱动磁铁141滑动靠近从动磁铁131,并对摄像模块130产生磁吸力,以带动摄像模块130自动旋转复位。
请参考图4与图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动件140具有滑槽145,且滑槽145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滑动方向D1。另一方面,第二滑动件150具有滑槽153,且滑槽15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二滑动方向D2。也就是说,滑槽145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滑槽153的延伸方向。
进一步来说,第二机体120具有第一导引部121与第二导引部122,其中第一导引部121插入第一滑动件140的滑槽145,且第二导引部122插入第二滑动件150的滑槽153。基于第一导引部121与滑槽145的配合,第一滑动件140可稳定地沿着第一滑动方向D1滑动。基于第二导引部122与滑槽153的配合,第二滑动件150可稳定地沿着第二滑动方向D2滑动。
图20与图2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二机体的内部结构配置示意图。特别说明的是,图20与图21的视角为正对第二机体120的显示面的视角,为清楚呈现第二机体120内部的结构配置,省略绘示第二机体120中的显示模块与背光模块。另外,图21绘示出图20的摄像模块130旋转后的状态。
请参考图20与图21,不同于前一实施例的是,本实施例的驱动机构101a未在第一滑动件140上配置驱动磁铁141(见图4),改采用扭力弹簧170施加第一作用力于摄像模块130,从而固定摄像模块130或带动摄像模块130自动旋转复位。详细而言,摄像模块130还包括枢接于第二机体120的第二转轴133,其中第二转轴133相对于第一转轴132设置,且扭力弹簧170套设于第二转轴133。另一方面,扭力弹簧170的两端分别抵接摄像模块130与第二机体120。
在图20所示的状态下,扭力弹簧170的抵顶摄像模块130,以使摄像模块130暂时无法相对于第二机体120旋转,从而达到固定摄像模块130的目的。在图21所示的状态下,旋转后的摄像模块130挤压扭力弹簧170,一旦施加于摄像模块130上的第二作用力(即磁斥力)移除,扭力弹簧170的弹力(即第一作用力)带动摄像模块130自动旋转复位,以回复至图20所示的状态。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中,当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旋转展开时,摄像模块可受磁斥力作用而旋转,以自动调整摄像模块的摄像角度或摄像方向,故具有极佳的操作便利性与机构整合度。另一方面,当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旋转闭合时,摄像模块可受磁吸力作用或弹力作用而自动旋转复位。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
第一机体;
第二机体;
枢轴,其中该第二机体通过该枢轴枢接于该第一机体;
摄像模块,旋转配置于该第二机体上,其中该摄像模块设有从动磁铁;
第一滑动件,滑动配置于该第二机体内,其中该第一滑动件对应该摄像模块设置,且设有第一驱动磁铁;以及
第二滑动件,滑动配置于该第二机体内,且自该枢轴延伸至该第一滑动件的一侧,其中该第二滑动件具有对应该枢轴的第一端及对应该第一滑动件的第二端,
当该第二滑动件随该第二机体相对于该枢轴旋转时,该第二滑动件的该第一端抵接该枢轴,其中该第二滑动件相对于该第二机体滑动,且该第二滑动件的该第二端推动该第一滑动件相对于该第二机体滑动,使得该第一滑动件上的该第一驱动磁铁滑动靠近该摄像模块的该从动磁铁,并对该从动磁铁产生磁斥力以带动该摄像模块相对于该第二机体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机体旋转连接该枢轴,且该枢轴具有对应该第二滑动件的该第一端的承靠部,在第一状态下,该第二滑动件的该第一端分离于该承靠部,在第二状态下,该第二滑动件的该第一端抵接该承靠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枢轴还具有连接该承靠部的滑动限位部,在第三状态下,该第二滑动件的该第一端移离该承靠部,并抵接该滑动限位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机体内的压缩弹簧,其中该压缩弹簧相对于该第二滑动件的该第二端设置,且该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该第一滑动件与该第二机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滑动件具有滑槽,且该第二机体具有导引部,该导引部插入该滑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滑动件具有滑槽,且该第二机体具有导引部,该导引部插入该滑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滑动件的滑动方向垂直于该第二滑动件的滑动方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扭力弹簧,其中该摄像模块还包括枢接于该第二机体的转轴,且该扭力弹簧套设于该转轴,该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该摄像模块与该第二机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摄像模块还包括枢接于该第二机体的转轴,且该转轴具有旋转定位部,该第一滑动件具有对应该摄像模块的该转轴设置的第一旋转限位部及第二旋转限位部,其中该第一旋转限位部与该第二旋转限位部相对设置,且该旋转定位部旋转配置于该第一旋转限位部与该第二旋转限位部之间,以接触该第一旋转限位部或接触该第二旋转限位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滑动件还设有并列于该第一驱动磁铁的第二驱动磁铁,在第一状态下,该第一驱动磁铁对该摄像模块的该从动磁铁产生磁吸力,在第二状态下,该第二驱动磁铁滑动远离对该摄像模块的该从动磁铁,且该第一驱动磁铁滑动靠近该摄像模块的该从动磁铁,以对该从动磁铁产生磁斥力。
CN202110372597.2A 2021-04-07 2021-04-07 便携式电子装置 Pending CN1151853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2597.2A CN115185336A (zh) 2021-04-07 2021-04-07 便携式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2597.2A CN115185336A (zh) 2021-04-07 2021-04-07 便携式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85336A true CN115185336A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11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72597.2A Pending CN115185336A (zh) 2021-04-07 2021-04-07 便携式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8533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62769B2 (en)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13202857B (zh) 铰链、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08397474B (zh) 转轴模块与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EP416122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200241605A1 (en) Hing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9201466B2 (en) Portable computer
JP5333054B2 (ja) 電子機器
US2017013944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hinge thereof
US20100046149A1 (en) Sliding electronic device
CN211423150U (zh) 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US20230007797A1 (en) Hinge,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076144A (zh) 转轴机构、可弯折支撑机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CN216351707U (zh) 相机模块及电子设备
US11933351B2 (en) Hinge,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263674A (zh) 转轴组件、铰链同步机构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5185336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JP4474568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回動可能な表示部のロック装置
TWI768784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CN215890763U (zh) 铰链、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US11602063B2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10496139B2 (en) Hinge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10151857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JP2011146025A (ja) 携帯式電子装置
US10296048B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ual displays and a hinge structure
KR101008847B1 (ko) 힌지용 개폐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