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83213A - 余热锅炉系统余热回收方式 - Google Patents

余热锅炉系统余热回收方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83213A
CN115183213A CN202210619071.4A CN202210619071A CN115183213A CN 115183213 A CN115183213 A CN 115183213A CN 202210619071 A CN202210619071 A CN 202210619071A CN 115183213 A CN115183213 A CN 1151832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iler
water
economizer
waste hea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1907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磊
陈文政
孙积文
周晓
陈祥顺
彭加华
康文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Lu He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Lu He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Lu He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Lu He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1907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832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83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832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1/00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 F22B1/02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 F22B1/18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the heat carrier being a hot gas, e.g. waste gas such as exhaust ga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22B1/1892Systems therefor not provided for in F22B1/1807 - F22B1/1861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5/00Control systems for steam boilers
    • F22B35/007Control systems for waste heat boi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7/0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 F22B37/02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kind or type of steam boiler
    • F22B37/42Applications, 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s of alarm or automatic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DPREHEATING, OR ACCUMULATING PREHEATED, FEED-WATER FOR STEAM GENERATION; FEED-WATER SUPPLY FOR STEAM GENERATION; CONTROLLING WATER LEVEL FOR STEAM GENERATION;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OMOTING WATER CIRCULATION WITHIN STEAM BOILERS
    • F22D1/00Feed-water heaters, i.e. economisers or like preheaters
    • F22D1/50Feed-water heaters, i.e. economisers or like preheaters incorporating thermal de-aeration of feed-wa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GSUPERHEATING OF STEAM
    • F22G1/00Steam super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heating metho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ontrol Of Steam Boilers And Waste-Gas Boi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余热锅炉系统余热回收方式,烟气从汽化烟道进入锅炉,依次通过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三蒸发器、第四蒸发器、二级省煤器、一级省煤器、低温省煤器后从出口排入尾气处理装置;脱盐水通过除氧水泵送入低温省煤器加热后进入除氧器;该方法针对烟气中含尘特性,为了减少积灰,增加受热面积,增强换热,提高锅炉热效率,翅片管束均采用耐磨损的双H型翅片管顺列布置,再配合压缩空气吹扫,有效避免了因为积灰影响换热效率的问题。

Description

余热锅炉系统余热回收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余热锅炉系统余热回收方式。
背景技术
工业硅矿热炉余热的回收技术是通过余热锅炉回收工业硅矿热炉的烟气余热,结合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用余热锅炉产生的过热蒸汽来推动低参数的汽轮发电机组做功发电的成套技术。其与火力发电相比,有以下特点:(1)不需要消耗一次能源;(2)不产生额外的废气、废渣、粉尘和其它有害气体。这将大大降低能耗,进而大幅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目前在冶炼行业利用余热进行余热发电,能更好的将回收利用烟气余热产生的蒸汽转化为其它实用的能源。
为满足冶炼工艺需要,根据用户提供的工业硅矿热炉的相关参数,设计余热锅炉系统余热回收方式,利用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来发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余热锅炉系统余热回收方式,该余热锅炉系统余热回收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要求,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余热锅炉系统余热回收方式,该余热锅炉系统余热回收方式包括如下步骤:烟气从汽化烟道进入锅炉,依次通过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三蒸发器、第四蒸发器、二级省煤器、一级省煤器、低温省煤器后从出口排入尾气处理装置;脱盐水通过除氧水泵送入低温省煤器加热后进入除氧器;给水通过给水泵分别进入分别一级省煤器、二级省煤器,给水在省煤器被加热后从出口集箱送入锅筒中;锅筒中的水通过下降管流入各级蒸发器,在这里被加热后产生的汽水混合物再引入锅筒中,经汽水分离后从锅筒引出饱和蒸汽进入过热器,在过热器中被加热后成为额定参数的过热蒸汽;还包括如下步骤:将锅炉燃烧时产生的烟气通过锅炉上端的管道导入到热交换器下方,随着热量的上升使位于热交换器上方冷空气被加热,加热后的空气通过位于热交换器上方另一端与蒸干室一侧相连通的管道进入蒸干室将蒸干室内的板材中的水分蒸发形成水汽,水汽通过位于蒸干室另一侧的抽风机抽离出蒸干室;还包括进行监控的步骤,所述监控的步骤包括:利用信号差异传感器检测上升管夹套筒体内部的工作参数;在所述工作参数发生突变时,所述上位机向所述控制阀发出切断指令使得与相应取热管组连接的进水管停止向取热管组内送水。
该余热锅炉系统余热回收方式具有的优点如下:
(1)针对烟气中含尘特性,为了减少积灰,增加受热面积,增强换热,提高锅炉热效率,翅片管束均采用耐磨损的双H型翅片管顺列布置,再配合压缩空气吹扫,有效避免了因为积灰影响换热效率的问题。
(2)根据我们在实验室的实验数据,我们控制各受热面烟气速度在11~13m/s,既加强换热,又便于受热面清灰,烟速过高,系统阻力增大,且会积灰;烟速过低,换热效果差,受热面管也容易积灰。
(3)汽化烟道进、出口设置了有效导流板,减小流动阻力,防止冲刷烟道,确保受热管受热均匀,锅炉各级受热面采用厚壁管防磨,以延长受热面使用周期。
(4)蒸发受热面采用合理结构确保水循环安全,锅炉为自然循环,为确保锅炉水循环安全,并便于换热热量的吸收,我们采用热力计算和水动力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合理布置受热面,并使循环倍率和循环流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确保锅炉水循环可靠、安全。
(5)根据烟气特性,采用大的汽包直径,增大汽包水容量,适应烟气波动特性。
(6)设置减温器,采用喷水减温方式,有效调节过热蒸汽温度。
(7)炉墙采用金属护板;人孔、穿墙管(集箱)、护板接缝处全密封设计,减少锅炉漏风,增加热量的利用率。
(8)锅炉受热面设计采用模块箱体结构,便缩短安装周期,便于维修更换。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这些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余热锅炉系统余热回收方式使用的余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余热锅炉系统余热回收方式使用的余热锅炉的侧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余热锅炉系统余热回收方式使用的余热锅炉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示例”等等的引用表明如此描述的实施例或示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但并非每个实施例或示例都必然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另外,重复使用短语“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虽然有可能是指代相同实施例,但并非必然指代相同的实施例。
为简单起见,以下描述中省略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某些技术特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余热锅炉系统余热回收方式,包括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余热锅炉系统余热回收方式所使用的余热锅炉得具体结构介绍如下:本锅炉采用模块形式出厂,锅炉本体主要由锅筒、各种模块、上升下降管、进出口烟道组成。
1.锅筒及内部装置
锅炉锅筒内径均为φ1600毫米,壁厚20毫米,采用Q345R钢板制造,共重5102.0kg。
锅筒内一次分离装置采用水下孔板对汽水混合物进行一次分离;二次分离采用波形板分离器,液体小水滴黏附在波形板上形成水膜,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汽包水容积,使汽水得到进一步分离。二次分离器布置在锅筒顶部。
锅筒中水位在锅筒中心线,中水位±75毫米范围内为水位正常波动范围,中水位±100毫米处水位为最高安全水位及最低安全水位。
2.过热器
过热器由过热器管箱,喷水减温器,过热器连接管道组成。过热器管箱由进、出口集箱和管束组成。出口集箱由φ219×8的钢管制成,材料为15CrMoG;进口集箱由φ219×8的钢管制成,材料为15CrMoG;高温过热器管束由φ38×4的管子(15Cr1MoG)制成双H型管束,低温过热器管束由φ38×4的管子(15CrMoG)制成双H型管束顺列布置。过热器之间留有检修人孔和吹灰器吹灰空间。
3.蒸发器
蒸发器由进、出口集箱和管束组成,共4组。集箱由φ219×8的钢管制成,材料为20GB/T3087;管束由φ38×4的管子(20GB/T3087)制成双H型管束顺列布置。
蒸发器每组管箱的供水由一根下降管提供,每组管箱由一根的引出管组成。四级蒸发器均由双H型翅片管排构成,采用支撑结构,管排由管子和管夹构成。
4.省煤器
省煤器由一、二级省煤器和低温省煤器组成。一、二级省煤器由进、出口集箱和管束组成,集箱由φ159×7的钢管制成,材料为20GB/T3087;管束由φ38×4的管子(20GB/T3087)制成双H型管束,顺列布置。
5.低温省煤器
低温省煤器由进、出口集箱和管束组成。集箱由φ159×7的钢管制成,材料为20GB/T3087;管束由φ38×4的管子(20GB/T3087)制成,顺列布置。
6.构架
主体结构采用全钢架结构。
7.平台扶梯
在本台锅炉上凡属操作、检修、测试门孔处均设有平台,平台支撑在钢架上。
8.炉墙
整台锅炉本体采用轻型炉墙,里层为硅酸铝纤维板,外层抹面后覆盖彩板。锅炉范围内管道保温内层岩棉与外层硅酸铝纤维棉共2层组成。本锅炉可在露天或半露天场合下使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余热锅炉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本锅炉为立式布置、自然循环余热锅炉。烟气从汽化烟道进入锅炉,依次通过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三蒸发器、第四蒸发器、二级省煤器、一级省煤器、低温省煤器后从出口排入尾气处理装置。脱盐水通过除氧水泵送入低温省煤器加热后进入除氧器。给水通过给水泵分别进入分别一级省煤器、二级省煤器,给水在省煤器被加热后从出口集箱送入锅筒中;锅筒中的水通过下降管流入各级蒸发器,在这里被加热后产生的汽水混合物再引入锅筒中,经汽水分离后从锅筒引出饱和蒸汽进入过热器,在过热器中被加热后成为额定参数的过热蒸汽。
该余热回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锅炉燃烧时产生的烟气通过锅炉上端的管道导入到热交换器下方,随着热量的上升使位于热交换器上方冷空气被加热,加热后的空气通过位于热交换器上方另一端与蒸干室一侧相连通的管道进入蒸干室将蒸干室内的板材中的水分蒸发形成水汽,水汽通过位于蒸干室另一侧的抽风机抽离出蒸干室;还包括进行监控的步骤,所述监控的步骤包括:利用信号差异传感器检测上升管夹套筒体内部的工作参数;在所述工作参数发生突变时,所述上位机向所述控制阀发出切断指令使得与相应取热管组连接的进水管停止向取热管组内送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余热锅炉系统余热回收方式所使用的余热锅炉系统具体介绍如下:
烟气进口在锅炉的中部水平引入,烟气进入汽化烟道依次通过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蒸发器1、蒸发器2、蒸发器3、蒸发器4、二级省煤器、一级省煤器、低温省煤器,到达锅炉下部灰斗转向水平引出。锅炉汽化烟道为全钢内护板通道,支撑在锅炉各层钢梁上,汽化烟道进、出口设置了有效导流板。锅炉外部的炉墙全为轻型保温炉墙结构。锅炉给水送入省煤器,然后送往炉顶的锅筒,和锅筒内已有的水混合成炉水,通过集中下降管和分配管路送往蒸发器,生成的汽水混合物从上集箱的汽水连通管送入锅筒,从设于锅筒内的汽水分离器中分离出蒸汽后送往过热器过热,并利用减温器调节蒸汽温度。为清除锅炉受热面上的积灰,锅炉及清灰系统采用了“压缩空气”作为工质,将烟尘直接冲入余热锅炉积灰区域。锅炉钢架用于支吊锅筒、受热面、炉墙、灰斗等,同时连接平台扶梯。钢架按8度地震烈度设防。锅炉的炉墙轻型保温炉墙,炉墙外壁温度不超过规定的50℃。仅在锅炉进口等局部地方的炉内部高温段敷设少量耐火材料。
锅炉主要部件构成简介如下:
一套完整的自然循环锅炉设备的组成:
锅筒及内部装置:锅炉锅筒内径均为Φ1600mm,壁厚20mm,材料为Q345R。
锅筒内布置有高效汽水分离器。锅内一次分离装置采用水下孔板对汽水混合物进行一次分离;二次分离采用波形板分离器,液体小水滴黏附在波形板上形成水膜,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汽包水容积,使汽水得到进一步分离,二次分离器布置在锅筒顶部。
锅筒中水位在锅筒中心线,中水位±75毫米范围内为水位正常波动范围,中水位±100毫米处水位为最高安全水位及最低安全水位。
锅筒设置有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表、备用蒸汽接头、紧急放水管。此外,为保证蒸汽品质良好,还布置了加药管和连续排污管。
锅筒支座:碳钢组件。
四部蒸发器:蒸发器由进、出口集箱和管束组成,共4组。集箱由φ219×8的钢管制成,材料为20GB/T3087;管束由φ38×4的管子(20GB/T3087)制成,顺列布置。蒸发器每组管箱的供水由一根下降管提供,每组管箱的引出管由一根引出管组成。四级蒸发器均由双H型翅片管排构成,采用支撑结构,管排由管子和管夹构成。
省煤器:省煤器由一、二级省煤器和低温省煤器组成,共三组。每级省煤器由进、出口集箱和管束组成。集箱由φ159×7的钢管制成,材料为20GB/T3087;管束由φ38×4的管子(20GB/T3087)制成,顺列布置。三级省煤器均由双H型翅片管排构成,采用支撑结构,管排由管子和管夹构成。
热器及汽温调节装置:过热器由过热器管箱,喷水减温器,过热器连接管道组成。。出口集箱由φ219×8的钢管制成,材料为15CrMoG;进口集箱由φ219×8的钢管制成,材料为15CrMoG;管束由φ38×4的管子(20GB/T3087)制成,错列布置。高低温过热器之间设有喷水减温器,集汽集箱布置在顶部。饱和蒸汽自锅筒顶部引出至过热器,蒸汽逆流经过低温过热器后进入减温器,经过减温器的蒸汽进入高温过热器达到额定汽温后送往过热器集汽集箱,经主汽阀送出。
锅炉范围内管道:锅炉给水引入给水操纵台后,通过给水操纵台实现对锅炉给水的调节和控制。锅炉装有各种监测、控制装置。如水位表、压力表、加药管、连续排污管。所有蒸发器及省煤器下集箱底部均设有定期排污。为了监督炉水和蒸汽品质,装设了给水、炉水、饱和蒸汽、过热蒸汽的取样冷却接口。
锅炉钢架:锅炉构架采用全钢架焊接结构,按8度地震烈度设计,锅炉全部重量支撑在钢架上。
平台扶梯:平台扶梯均以适应运行和检修的需要而设置。平台扶梯采用栅格形式。主要材料为碳钢,扶梯倾度45°,栏杆高1.2m,单跨平台宽度850mm。
烟道:锅炉烟道设置为汽化烟道,并在汽化烟道进、出口设置防磨板,有效的减少对汽化烟道的磨损。
灰斗:钢结构件,与出口烟道组成在一起。
炉墙金属件:用于固定耐火及保温材料,包括检查门、看火门、检测套管等。
炉墙:整台锅炉本体采用轻型炉墙,里层为钢板,硅酸铝纤维板和岩棉板,外层覆盖彩板。锅炉范围内管道保温内层岩棉与外层硅酸铝纤维棉共2层组成。
外护板:保护炉体保温材料,同时起装饰和防雨作用,材料为彩钢板和碳钢支架。
锅炉一次阀门仪表:所有一般性水、蒸汽阀门及其附件都以焊接、法兰或螺纹形式连接。供货范围为从给水操纵台开始至主蒸汽阀出口切断阀。阀门与仪表的数量在汽水系统图和阀门仪表清单中在锅筒下降管与省煤器进口间装有再循环管路,在锅炉升火和停炉时使用,以保护省煤器(启停炉过程中锅炉给水量较小或给水关闭,这时须开启再循环管路,使锅筒内的水能回流到省煤器中,以防止上部省煤器管干烧损坏。一旦给水恢复时,必须关闭再循环管路,以防止给水短路,而直接进入锅筒,造成锅筒与再循环管连接处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而疲劳破坏,且省煤器缺水干烧)。
压缩空气吹灰系统:为了更好的清理积灰,避免因为积灰引起的换热效率下降等问题,采用压缩空气吹灰系统,共设置约30台左右吹灰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余热锅炉系统余热回收方式所使用的的锅炉具体安装方式如下:
安装准备:熟悉锅炉安装图纸及有关的技术文件规程和安全措施,并结合具体情况和要求编制施工计划、程序和措施。到场的设备和保温材料应根据设备的种类、重量、尺寸及包装方式分别进行露天、半露天和室内等必要的保管和保护。
露天保管:主要包括锅炉钢架、锅筒、汽化烟道、过热器、蒸发器、各类集箱、省煤器、顶部连接管、下降管等。钢架的柱和梁应放在预先制好,并经校正的支架上以防止变形。锅筒、集箱应垫高、凸起部位不得触地、帽盖应保持完好。水冷壁管组、管片组件、散装出厂的管子、管道均应垫妥防止变形。管端帽盖齐全,防止杂物入内。管片组件堆放高度不应超过1.5米。堆放场地应平整,设置排水沟;上部须搭盖防雨布;避免积水,保持干燥。
半露天保管:主要包括密封件、散装钢板件、各种吊架、吊杆及无油漆保护、防腐又较困难、外形尺寸较大的零件。
室内保管:主要包括阀门、电机、法兰、紧固件、仪表、水位计、运转机械等。其他未尽方面参照《电力工业技术安装设备维护保管规程》执行。
安装程序:安装作业尽可能采取交叉、平行、流水的作业方式。对于各个安装程序应考虑相应的技术安全措施,包括对某些长而细部件的必要的临时加强加固。平台扶梯应配合锅炉钢架尽早安装,以利于钢架稳定和施工安全。但影响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起吊的梯子、平台、梁和拉条等应暂缓安装。
该余热锅炉系统余热回收方式所使用的锅炉各部件的具体使用描述如下:
本余热锅炉为硅铁冶炼生产工艺流程中的配套发电设备,同时受硅铁冶炼生产工艺波动的影响,不是一个单纯孤立的蒸汽发生设备,用户因此必须根据硅铁冶炼工艺的特点,结合本锅炉的结构运行要求,对应于有关设计条件、相关的锅炉规程和规范制定本锅炉的运行规程和维护保养制度。
本篇说明按运行所需步骤的先后顺序编写,即:正常启动、运行及故障和停炉的操作说明,最后为有关设备维护所需要检查的项目列表。
使用中,至为重要的是,操作设备的司炉工作人员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必要的培训,全面地了解锅炉安全知识和设备各部件的结构、性能、特点,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经考试合格并获劳动部门的认可方能参与运行操作。
其次,锅炉给水水质必须确保符合GB/T12145-2016《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规定的要求。
1.1正常启动
具备启动(含72小时试运行)的条件:
(1)以锅炉整体水压试验合格为标志的安装工作结束;
(2)锅炉化学清洗工作结束;
(3)安全阀有效地起作用;
(4)给水设备做好运行准备;
(5)辅助设备亦做好准备;
(6)锅炉点火及连锁保护系统测试合格。
(7)消防、供电得于确保。
在汽水常闭阀门和主汽阀被确认已关闭后,即可向锅炉内注水。当给水温度>60℃时,为减轻对冷态锅筒的热冲击,给水注入速度不得过快,约5t/h为宜。注入的水应达到锅筒的工作水位(0mm)。
上水结束,开始准备通入烟气,同样,通入烟气的过程也不得过快,须满足如下升温升压要求。
升温升压方案:
(1)升温:在压力达到0.3MPa之前,每分钟升高不高于1℃;随后每分钟约2℃。
(2)升压:在压力达到0.3MPa之前,每分钟升高不高于0.01MPa;随后每分钟升高约0.03MPa。
(3)锅炉的升压应缓慢:按规程规定,锅筒锅炉的首次升压应缓慢平稳,控制温升不大于50℃/小时,锅筒上下壁温差小于50℃。而该锅炉的特点是升温、升压速度较快,是否能够满足远程要求,目前尚缺乏这方面的运行经验,建议先按以下速度控制待实践后再进行调整:
(4)升温升压过程中要开起生火管路,以使过热器得到足够的冷却。
(5)随时监视过热器壁温、汽包水位、再循环管路是否正确使用。
1.2运行
随着最初自然循环的建立,炉内的逐步提高,压力不断上升;接近工作压力时间,即可缓慢地打开主蒸汽阀或开工排汽阀连续输出蒸汽,先做暖管的尝试,直到正式送汽。
当炉水受热的膨胀量与蒸汽输出量达到平衡时,锅筒的水位开始下降,此时可在50%的流量设定值下自动供水,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余热过滤系统还包括综合监控系统,所述综合监控系统包括安装在锅炉管路及排烟系统中的现场仪表、报警装置、控制阀门、主控制器液位变送器,所述控制阀门用于控制所述余热锅炉汽包的液位,所述液位变送器用于检测所述余热锅炉汽包的液位;现场仪表包括进水温度传感器、出水温度传感器、进水压力传感器和出水压力传感器、燃气计量表、主热计量表、冷却水热计量表、进烟温度传感器、出烟温度传感器、进烟压力传感器、出烟压力传感器、烟气氧含量传感器、烟气一氧化碳含量传感器、烟气中氮氧化合物含量传感器、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传感器;主控制器包括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存储模块、通讯模块、报警单元和控制单元;现场仪表与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存储模块、通讯模块和信息平台依次相连,信息处理模块与报警单元和报警装置依次相连,信息处理模块与控制单元和控制阀门依次相连,报警单元和控制单元分别与通讯模块相连;主控制器采集包括水温、烟温、累积和瞬时回收热量、冷却水流量、有害气体排放量、含氧量、锅炉供水温度和流量以及锅炉能耗信息,并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计算锅炉与换热设备热效率,监测设备阻力变化情况,监测氧含量、一氧化碳含量、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判断锅炉燃烧情况。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示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所述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

1.一种余热锅炉系统余热回收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烟气从汽化烟道进入锅炉,依次通过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三蒸发器、第四蒸发器、二级省煤器、一级省煤器、低温省煤器后从出口排入尾气处理装置;
脱盐水通过除氧水泵送入低温省煤器加热后进入除氧器;
给水通过给水泵分别进入分别一级省煤器、二级省煤器,给水在省煤器被加热后从出口集箱送入锅筒中;
锅筒中的水通过下降管流入各级蒸发器,在这里被加热后产生的汽水混合物再引入锅筒中,经汽水分离后从锅筒引出饱和蒸汽进入过热器,在过热器中被加热后成为额定参数的过热蒸汽;
还包括如下步骤:将锅炉燃烧时产生的烟气通过锅炉上端的管道导入到热交换器下方,随着热量的上升使位于热交换器上方冷空气被加热,加热后的空气通过位于热交换器上方另一端与蒸干室一侧相连通的管道进入蒸干室将蒸干室内的板材中的水分蒸发形成水汽,水汽通过位于蒸干室另一侧的抽风机抽离出蒸干室;
还包括进行监控的步骤,所述监控的步骤包括:利用信号差异传感器检测上升管夹套筒体内部的工作参数;在所述工作参数发生突变时,所述上位机向所述控制阀发出切断指令使得与相应取热管组连接的进水管停止向取热管组内送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系统余热回收方式,其特征在于:该方式所使用的锅炉包括锅筒、过热器、蒸发器、省煤器、低温省煤器;
所述锅筒锅筒内一次分离装置采用水下孔板对汽水混合物进行一次分离;二次分离采用波形板分离器,液体小水滴黏附在波形板上形成水膜,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汽包水容积,使汽水得到进一步分离。二次分离器布置在锅筒顶部;
所述过热器由过热器管箱、喷水减温器、过热器连接管道组成,过热器管箱由进口集箱、出口集箱和管束组成;
所述蒸发器由共4组进口集箱和出口集箱和管束组成,进口集箱和出口集箱由φ219×8的钢管制成,材料为20GB/T3087;管束由φ38×4的管子制成双H型管束顺列布置;
所述省煤器由一级省煤器、二级省煤器和低温省煤器组成;
还包括综合监控系统,所述综合监控系统包括安装在锅炉管路及排烟系统中的现场仪表、报警装置、控制阀门、主控制器液位变送器,所述控制阀门用于控制所述余热锅炉汽包的液位,所述液位变送器用于检测所述余热锅炉汽包的液位;
所述现场仪表包括进水温度传感器、出水温度传感器、进水压力传感器和出水压力传感器、燃气计量表、主热计量表、冷却水热计量表、进烟温度传感器、出烟温度传感器、进烟压力传感器、出烟压力传感器、烟气氧含量传感器、烟气一氧化碳含量传感器、烟气中氮氧化合物含量传感器、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传感器;
所述主控制器包括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存储模块、通讯模块、报警单元和控制单元;
所述现场仪表与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存储模块、通讯模块和信息平台依次相连,信息处理模块与报警单元和报警装置依次相连,信息处理模块与控制单元和控制阀门依次相连,报警单元和控制单元分别与通讯模块相连;
所述主控制器采集包括水温、烟温、累积和瞬时回收热量、冷却水流量、有害气体排放量、含氧量、锅炉供水温度和流量以及锅炉能耗信息,并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计算锅炉与换热设备热效率,监测设备阻力变化情况,监测氧含量、一氧化碳含量、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判断锅炉燃烧情况。
CN202210619071.4A 2022-06-01 2022-06-01 余热锅炉系统余热回收方式 Pending CN1151832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9071.4A CN115183213A (zh) 2022-06-01 2022-06-01 余热锅炉系统余热回收方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9071.4A CN115183213A (zh) 2022-06-01 2022-06-01 余热锅炉系统余热回收方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83213A true CN115183213A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13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19071.4A Pending CN115183213A (zh) 2022-06-01 2022-06-01 余热锅炉系统余热回收方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83213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1305A (zh) * 2007-03-20 2007-08-22 盐城市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烧结冷却机低温废气余热锅炉及其发电系统
CN103542533A (zh) * 2013-09-18 2014-01-29 北京华通兴远供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锅炉燃烧及余热回收综合监测智能控制系统
CN103644725A (zh) * 2013-12-19 2014-03-19 仁化县奥达胶合板有限公司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应用方法
CN105154109A (zh) * 2015-10-08 2015-12-16 南京圣诺热管有限公司 一种上升管余热回收过程中的安全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CN108506919A (zh) * 2018-03-15 2018-09-07 铂瑞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热效率提高型干熄焦余热锅炉
CN210219699U (zh) * 2019-06-05 2020-03-31 上海四方无锡锅炉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能源小型燃气轮机尾气余热回收装置
CN112728524A (zh) * 2020-12-08 2021-04-30 浙江特富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汽液分腔波形板的锅炉分离器及其运作方法
CN215177009U (zh) * 2021-05-13 2021-12-14 四川陆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铁矿热炉的余热锅炉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1305A (zh) * 2007-03-20 2007-08-22 盐城市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烧结冷却机低温废气余热锅炉及其发电系统
CN103542533A (zh) * 2013-09-18 2014-01-29 北京华通兴远供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锅炉燃烧及余热回收综合监测智能控制系统
CN103644725A (zh) * 2013-12-19 2014-03-19 仁化县奥达胶合板有限公司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应用方法
CN105154109A (zh) * 2015-10-08 2015-12-16 南京圣诺热管有限公司 一种上升管余热回收过程中的安全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CN108506919A (zh) * 2018-03-15 2018-09-07 铂瑞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热效率提高型干熄焦余热锅炉
CN210219699U (zh) * 2019-06-05 2020-03-31 上海四方无锡锅炉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能源小型燃气轮机尾气余热回收装置
CN112728524A (zh) * 2020-12-08 2021-04-30 浙江特富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汽液分腔波形板的锅炉分离器及其运作方法
CN215177009U (zh) * 2021-05-13 2021-12-14 四川陆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铁矿热炉的余热锅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14330U (zh) 组合式省煤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和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106224018A (zh) 一种燃煤机组汽轮机整套启动调试方法及系统
AU2012362087B2 (en) Process for cooling and washing biomass syngas and system thereof
CN105157047A (zh) 1045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锅炉吹管调试方法和系统
CN109654895A (zh) 一种高效回收电炉烟气余热的装置及回收方法
WO2021258647A1 (zh) 自然循环硅铁余热锅炉箱体结构
CN115183213A (zh) 余热锅炉系统余热回收方式
CN115183214A (zh) 立式布置自然循环余热锅炉系统
CN203373381U (zh) 一种转炉烟气余热锅炉
EP0139000B1 (en) Once through boiler
CN105352174B (zh) 一种大型燃气热水锅炉
CN110873333A (zh) 自然循环的立式废液焚烧锅炉
CN201615467U (zh) 立式余热锅炉
CN204880058U (zh) 一种氮肥厂高温烟气余热回收锅炉设备
CN212157107U (zh) 一种带供热功能的直流锅炉启动疏水余热利用装置
CN206347558U (zh) 应用于垃圾焚烧发电的新型余热锅炉系统
CN106764995A (zh) 一种热管式余热回收装置
CN211290085U (zh) 一种自然循环的立式废液焚烧锅炉
CN206739251U (zh) 工业锅炉余热发电系统
CN217274046U (zh) 一种带再热干熄焦余热锅炉
CN219693222U (zh) 一种冶金炉窑余热锅炉乏汽回收装置
Strušnik HRSG system description and water-steam analysis at the HRSG cold start-up
CN217715009U (zh) 一种可调节出口烟气温度的水管余热锅炉
CN106678772A (zh) 应用于垃圾焚烧发电的余热锅炉系统
CN214115605U (zh) 用于转炉余热回收的蒸汽调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