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83128B - 一种地理信息采集装置便携式地理信息测绘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理信息采集装置便携式地理信息测绘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83128B
CN115183128B CN202211098750.8A CN202211098750A CN115183128B CN 115183128 B CN115183128 B CN 115183128B CN 202211098750 A CN202211098750 A CN 202211098750A CN 115183128 B CN115183128 B CN 1151831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fixedly connect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box body
surveying instru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987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83128A (zh
Inventor
刘先森
李涛
周长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Land Surveying and Mapping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Land Surveying and Mapp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Land Surveying and Mapping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Land Surveying and Mapping
Priority to CN20221109875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831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831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831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831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831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20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 F16M11/24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hangeable in height or length of legs, also for transport only, e.g. by means of tubes screwed into each other
    • F16M11/38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hangeable in height or length of legs, also for transport only, e.g. by means of tubes screwed into each other by folding, e.g. pivoting or scissors tong mechanis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43Allowing translations
    • F16M11/046Allowing translations adapted to upward-downward translation mov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18Heads with mechanism for moving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20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 F16M11/2007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omprising means allowing pivoting adjustment
    • F16M11/2014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omprising means allowing pivoting adjustment around a vertical axi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5/00Surveying instrum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3/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2200/00Details of stands or supports
    • F16M2200/08Foot or support bas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理信息采集装置便携式地理信息测绘仪,属于地理信息采集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箱体内侧靠近下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上方的箱体内部中心位置设有可沿竖直方向上升的测绘仪本体,箱体上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矩形通口,且矩形通口左右两侧通过合页连接有箱门,隔板下方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可分别绕箱体下端面左右两侧中心位置转动的第一套筒以及可绕箱体下端面前侧中心位置转动的第二套筒,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可以实现同时对三根螺纹杆进行转动,使得三根螺纹杆沿着竖直方向同步上升,从而保证测绘仪本体的水平,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防止测绘仪本体发生倾斜而影响测量。

Description

一种地理信息采集装置便携式地理信息测绘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理信息采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地理信息采集装置便携式地理信息测绘仪。
背景技术
测绘学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工作中,需要使用地理信息测绘仪测量各种信息和地图,使用很广泛。
目前的地理信息测绘仪在携带时,都是双手扛在肩膀上,由于设备是不规则的,时间久了容易对肩膀产生一定的伤害,不利于长久携带。
现有专利(公告号:CN210531983U)一种便携式地理信息测绘仪,包括测绘仪本体,所述测绘仪本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圆环,所述固定圆环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提手,所述测绘仪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圆盘,所述固定圆盘的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前壁固定连接有转轴。该便携式地理信息测绘仪,通过旋松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支撑杆侧面的锁紧螺栓,并使插头收进支撑杆内锁紧,再使支撑杆伸缩进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通过锁紧螺栓锁紧,使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通过转轴收拢,通过卡杆缠绕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并固定在定位杆上,提起提手,使提手带动测绘仪本体移动,从而达到地理信息测绘仪便于携带。
该便携式地理信息测绘仪通过提手可将测绘仪本体提起,相较于现有的通过肩扛的方式搬运测绘仪是提高了便捷性,但是,测绘仪本体在使用时需要进行高度调节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然而在对测绘仪本体进行高度调节时需要分别调节支撑杆伸出第二支撑柱和第一支撑柱的距离,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存在调节偏差,容易造成测绘仪本体发生倾斜而影响测量。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理信息采集装置便携式地理信息测绘仪,可以实现同时对三根螺纹杆进行转动,使得三根螺纹杆沿着竖直方向同步上升,从而保证测绘仪本体的水平,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防止测绘仪本体发生倾斜而影响测量。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地理信息采集装置便携式地理信息测绘仪,包括箱体,箱体内侧靠近下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上方的箱体内部中心位置设有可沿竖直方向上升的测绘仪本体,箱体上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矩形通口,且矩形通口左右两侧通过合页连接有箱门,隔板下方设有调节机构;
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可分别绕箱体下端面左右两侧中心位置转动的第一套筒以及可绕箱体下端面前侧中心位置转动的第二套筒,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隔板下端面中心位置后侧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左右两侧对应两个第一套筒啮合有第三齿轮,第一齿轮前侧对应第二套筒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和两个第三齿轮的下端面中心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矩形结构的卡块,三个螺纹杆上端面均开设有供卡块插入的卡槽。
进一步的,箱体下端面左右两侧以及前侧的中心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三个第一铰接座上均铰接有固定板,三个螺纹杆外侧面与铰接座对齐位置处均转动连接套环,三个固定板远离各自铰接位置的一端分别与套筒环形外侧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三个第一铰接座内侧位于每个固定板上方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进一步的,第二套筒和两个第一套筒的下端均转动连接第三铰接座,第三铰接座上均铰接有连接板,连接板远离其铰接位置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与连接板垂直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
进一步的,固定块与连接板垂直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杆,支杆远离固定块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半圆环形结构的垫板。
进一步的,三个支柱靠近下端的环形外表面上开设有截面呈J形的槽口,槽口内分别铰接有第二铰接座,第二铰接座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底板。
进一步的,三个底板下端面分别均匀分布有锥形结构的凸块,支柱的环形外侧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L形结构的卡板。
进一步的,三个支柱上方的箱体外侧面对应支柱设有收纳机构,收纳机构包括限位套以及插接在限位套内的夹板,限位套呈矩形凹槽结构,限位套在箱体的前侧面以及左右侧面上均呈对称分布,且每个限位套内均插接有L形结构的夹板,夹板位于限位套内部的部分通过弹簧与限位套内底弹性连接,夹板相互对应的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三个半圆柱形结构的限位条。
进一步的,隔板上端面左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丝杆,隔板上端面右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导向杆,丝杆上螺纹传动连接有架板,且架板右侧与导向杆滑动连接,测绘仪本体固定连接在架板上端面中心位置,丝杆下端固定套设有蜗轮,蜗轮右侧啮合有蜗杆。
进一步的,箱体后侧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软垫,且箱体后侧面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背带。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在箱体后侧面左右两侧设置背带,可使使用者通过双肩配合背带将整个箱体背起,相较于现有的用手提的方式对测绘仪本体进行搬运,通过肩背的方式不仅更省力,还能在搬运过程中更好地保持重心,不至于通过手提时发生重心偏移而造成测绘仪本体与使用者发生碰撞。
2.本方案使用者通过摇动蜗杆带动蜗轮旋转,从而带动丝杆旋转即可带动架板上升,进而带动测绘仪本体上升至箱体上方,方便将测绘仪本体移出箱体。
3.本方案通过将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分别绕第一铰接座旋转180°至隔板下方并保持竖直状态,使得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下方的卡块分别进入螺纹杆上端的卡槽内,转动第一齿轮带动两个第三齿轮和第二齿轮同步旋转,从而带动三个螺纹杆同步上升,进而完成对测绘仪本体的高度调节,三个螺纹杆同步上升保证了测绘仪本体的水平,防止测绘仪本体发生偏移而影响测量。
4.本方案在三个支柱的下端均铰接有底板,通过底板可在松软地面时提高支柱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防止支柱在重力作用下发生下沉而影响整个设备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第一视角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第二视角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第三视角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调节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正视图;
图6为本发明仰视图;
图7为本发明图5中的A-A处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图6中的B-B处剖面图;
图9为本发明图6中的C-C处剖面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箱体;11、箱门;12、测绘仪本体;13、架板;14、丝杆;141、导向杆;15、蜗轮;16、蜗杆;17、隔板;18、软垫;19、背带;
调节机构:2、第一齿轮;21、卡块;22、第二齿轮;23、第三齿轮;3、第一套筒;31、螺纹杆;32、套环;33、固定板;34、第一铰接座;35、限位块;36、卡槽;37、第二套筒;
收纳机构:4、限位套;41、夹板;42、限位条;
5、支柱;51、固定块;52、连接板;53、支杆;54、垫板;55、第三铰接座;6、底板;61、第二铰接座;62、槽口;63、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9,一种地理信息采集装置便携式地理信息测绘仪,包括箱体1,箱体1内侧靠近下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17,隔板17上方的箱体1内部中心位置设有可沿竖直方向上升的测绘仪本体12,箱体1上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矩形通口,且矩形通口左右两侧通过合页连接有箱门11,隔板17下方设有调节机构;
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可分别绕箱体1下端面左右两侧中心位置转动的第一套筒3以及可绕箱体1下端面前侧中心位置转动的第二套筒37,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37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1,隔板17下端面中心位置后侧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2,且第一齿轮2左右两侧对应两个第一套筒3啮合有第三齿轮23,第一齿轮2前侧对应第二套筒37啮合有第二齿轮22,第二齿轮22和两个第三齿轮23的下端面中心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矩形结构的卡块21,三个螺纹杆31上端面均开设有供卡块21插入的卡槽36;
箱体1下端面左右两侧以及前侧的中心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34,三个第一铰接座34上均铰接有固定板33,三个螺纹杆31外侧面与铰接座对齐位置处均转动连接套环32,三个固定板33远离各自铰接位置的一端分别与套筒环形外侧面固定连接,三个第一铰接座34内侧位于每个固定板33上方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5;
第二套筒37和两个第一套筒3的下端均转动连接第三铰接座55,第三铰接座55上均铰接有连接板52,连接板52远离其铰接位置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1,固定块51与连接板52垂直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5,固定块51与连接板52垂直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杆53,支杆53远离固定块5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半圆环形结构的垫板54。
上述方案实施时,当箱体1被搬运至需要测绘地理信息的位置后,将第二套筒37绕后侧第一铰接座34旋转180°至第二齿轮22下方,使得第二齿轮22下端面的卡块21进入第二套筒37内部螺纹杆31上端位置的卡槽36内,再分别旋转箱体1左右两侧的第一套筒3,使得两个第一套筒3分别位于两个对应的第三齿轮23下方,两个第三齿轮23下方的卡块21分别进入两个第一套筒3内部螺纹杆31上端位置的卡槽36内,由于三个第一铰接座34内侧位于每个固定板33上方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5,使得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37分别旋转180°后,固定板33则分别被限位块35所阻挡,从而为箱体1提高承载力,同时保证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37的竖直;随后将第一套筒3和两个第二套筒37下端的支柱5分绕第三铰接座55旋转至支柱5上端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呈45°位置,此时,三个支杆53上的垫板54恰好分别与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37的外侧面接触,防止连接板52旋转过度与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37发生碰撞,且垫板54内侧面固定连接橡胶垫可防止垫板54对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37造成摩擦损伤,随后在通过第三铰接座55分别旋转左右两侧的支柱5,使得箱体1的重心落在三个支柱5之间的铅垂线上,从而保证测绘仪本体12的稳定性,支柱5的下端呈半球形结构,当路面坑洼不平时,可与路面形成点接触,从而避免箱体1发生晃动,保证了测绘仪本体12在测绘过程中的稳定性,两个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37在三个支柱5的支撑作用下保持竖直状态,随后转动第一齿轮2下方的手轮带动第一齿轮2顺时针旋转,从而分别带动两个第三齿轮23和第二齿轮22同步逆时针旋转,进而带动三个螺纹杆31同步逆时针旋转,由于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37固定不动,从而使三个螺纹杆31同时沿着竖直方向上升,进而对测绘仪本体12的高度进行平稳调节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防止在对螺纹杆31进行逐个手动调节时发生偏差而导致测绘仪本体12发生倾斜,进而保证测绘的精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图5、图8和图9,三个支柱5靠近下端的环形外表面上开设有截面呈J形的槽口62,槽口62内分别铰接有第二铰接座61,第二铰接座61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底板6,三个底板6下端面分别均匀分布有锥形结构的凸块,支柱5的环形外侧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L形结构的卡板63。
上述方案实施时,卡板63由韧性金属材料制成,初始状态下,底板6卡在卡板63内,当测量地带是软土地面时,先掀起卡板63以使底板6失去束缚,随后分别将三个底板6沿槽口62滑动至槽口62下端,此时底板6上端面的第二铰接座61内侧中心位置的铰接轴与槽口62下端的折弯位置接触,从而对支柱5进行阻挡限位,防止支柱5在底板6上端面发生滑动,底板6下端面的锥形凸块可增大与地面的固定效果,底板6则将支柱5与地面之间的点接触变换为面接触,从而减小支柱5对地面的压强,避免支柱5在重力的作用下因接触面过小产生较大压强而发生下沉,提高了测绘仪本体12在测绘过程中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7、图8和9,隔板17上端面左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丝杆14,隔板17上端面右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41,丝杆14上螺纹传动连接有架板13,且架板13右侧与导向杆141滑动连接,测绘仪本体12固定连接在架板13上端面中心位置,丝杆14下端固定套设有蜗轮15,蜗轮15右侧啮合有蜗杆16。
上述方案实施时,蜗杆16的前端贯穿至箱体1前侧并固定连接有手轮,当箱体1固定完毕后,打开箱门11,旋转蜗杆16前端的手轮带动蜗杆16旋转,从而带动蜗轮15旋转,进而带动丝杆14旋转,使得架板13沿着丝杆14上升,直至测绘仪本体12运动至箱体1上端面位置,使用人员可站在箱体1后侧进行测绘工作,箱体1后侧没有支柱5的占位可方便使用者使用测绘仪本体12,待测绘结束后,反向旋转蜗杆16前端的手轮从而带动丝杆14反转,进而带动测绘仪本体12下降复位,方便了测绘仪本体12取出与收回。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5、图7、图8和图9,三个支柱5上方的箱体1外侧面对应支柱5设有收纳机构,收纳机构包括限位套4以及插接在限位套4内的夹板41,限位套4呈矩形凹槽结构,限位套4在箱体1的前侧面以及左右侧面上均呈对称分布,且每个限位套4内均插接有L形结构的夹板41,夹板41位于限位套4内部的部分通过弹簧与限位套4内底弹性连接,夹板41相互对应的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三个半圆柱形结构的限位条42。
上述方案实施时,待测绘结束后,将左右两侧的两个支柱5分别绕对应位置第一套筒3下端旋转复位,以使左右两侧的两个支柱5与箱体1左右侧面中心位置位于同一直线上,随后分别将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37绕第一铰接座34向上旋转180°,使得左侧的第一套筒3进入箱体1左侧的两个夹板41之间,右侧的第一套筒3进入箱体1右侧的两个夹板41之间,第二套筒37进入箱体1前侧的两个夹板41之间,随后分别将三个支柱5绕第三铰接座55向下旋转以使三个支柱5分别进入对应的两个夹板41之间,在夹板41相互对应面上均固定连接三个半圆柱形结构的限位条42,使得同一夹板41上远离箱体1的相邻两个限位条42之间形成的空格可将支柱5夹持住,同一夹板41上靠近箱体1的相邻两个限位条42之间形成的空格可将对应的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37夹持住,夹板41位于限位套4内部的部分通过弹簧与限位套4内底弹性连接,从而增加夹持力度,避免箱体1随着使用者移动的过程中,支柱5、第一套筒3以及第二套筒37发生掉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所述箱体1后侧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软垫18,且箱体1后侧面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背带19。
上述方案实施时,通过使用者的双肩配合两个背带19将箱体1整个背起,方便了对测绘仪本体12的搬运,相较于现有的用手提的方式对测绘仪本体12进行搬运,通过肩背的方式不仅更省力,还能在搬运过程中更好地保持重心,不至于通过手提时发生重心偏移而造成测绘仪本体12与使用者发生碰撞,对测绘仪本体12也起到保护作用,软垫18的设置可避免使用者背部与箱体1后侧面直接接触而产生较大摩擦,提高使用者搬运测绘仪本体12时的舒适度。
工作原理:当箱体1被搬运至需要测绘地理信息的位置后,将第二套筒37绕后侧第一铰接座34旋转180°至第二齿轮22下方,使得第二齿轮22下端面的卡块21进入第二套筒37内部螺纹杆31上端位置的卡槽36内,再分别旋转箱体1左右两侧的第一套筒3,使得两个第一套筒3分别位于两个对应的第三齿轮23下方,两个第三齿轮23下方的卡块21分别进入两个第一套筒3内部螺纹杆31上端位置的卡槽36内,由于三个第一铰接座34内侧位于每个固定板33上方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5,使得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37分别旋转180°后,固定板33则分别被限位块35所阻挡,从而为箱体1提高承载力,同时保证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37的竖直;随后将第一套筒3和两个第二套筒37下端的支柱5分绕第三铰接座55旋转至支柱5上端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呈45°位置,此时,三个支杆53上的垫板54恰好分别与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37的外侧面接触,防止连接板52旋转过度与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37发生碰撞,且垫板54内侧面固定连接橡胶垫可防止垫板54对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37造成摩擦损伤,随后在通过第三铰接座55分别旋转左右两侧的支柱5,使得箱体1的重心落在三个支柱5之间的铅垂线上,从而保证测绘仪本体12的稳定性,支柱5的下端呈半球形结构,当路面坑洼不平时,可与路面形成点接触,从而避免箱体1发生晃动,保证了测绘仪本体12在测绘过程中的稳定性,两个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37在三个支柱5的支撑作用下保持竖直状态,随后转动第一齿轮2下方的手轮带动第一齿轮2顺时针旋转,从而分别带动两个第三齿轮23和第二齿轮22同步逆时针旋转,进而带动三个螺纹杆31同步逆时针旋转,由于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37固定不动,从而使三个螺纹杆31同时沿着竖直方向上升,进而对测绘仪本体12的高度进行平稳调节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防止在对螺纹杆31进行逐个手动调节时发生偏差而导致测绘仪本体12发生倾斜,进而保证测绘的精度;
卡板63由韧性金属材料制成,初始状态下,底板6卡在卡板63内,当测量地带是软土地面时,先掀起卡板63以使底板6失去束缚,随后分别将三个底板6沿槽口62滑动至槽口62下端,此时底板6上端面的第二铰接座61内侧中心位置的铰接轴与槽口62下端的折弯位置接触,从而对支柱5进行阻挡限位,防止支柱5在底板6上端面发生滑动,底板6下端面的锥形凸块可增大与地面的固定效果,底板6则将支柱5与地面之间的点接触变换为面接触,从而减小支柱5对地面的压强,避免支柱5在重力的作用下因接触面过小产生较大压强而发生下沉,提高了测绘仪本体12在测绘过程中的稳定性;
蜗杆16的前端贯穿至箱体1前侧并固定连接有手轮,当箱体1固定完毕后,打开箱门11,旋转蜗杆16前端的手轮带动蜗杆16旋转,从而带动蜗轮15旋转,进而带动丝杆14旋转,使得架板13沿着丝杆14上升,直至测绘仪本体12运动至箱体1上端面位置,使用人员可站在箱体1后侧进行测绘工作,箱体1后侧没有支柱5的占位可方便使用者使用测绘仪本体12,待测绘结束后,反向旋转蜗杆16前端的手轮从而带动丝杆14反转,进而带动测绘仪本体12下降复位,方便了测绘仪本体12取出与收回,箱体1的设置也能够对测绘仪本体12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在搬运过程中对测绘仪本体12造成磕碰;
通过使用者的双肩配合两个背带19将箱体1整个背起,方便了对测绘仪本体12的搬运,相较于现有的用手提的方式对测绘仪本体12进行搬运,通过肩背的方式不仅更省力,还能在搬运过程中更好地保持重心,不至于通过手提时发生重心偏移而造成测绘仪本体12与使用者发生碰撞,对测绘仪本体12也起到保护作用,软垫18的设置可避免使用者背部与箱体1后侧面直接接触而产生较大摩擦,提高使用者搬运测绘仪本体12时的舒适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地理信息采集装置便携式地理信息测绘仪,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侧靠近下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17),所述隔板(17)上方的箱体(1)内部中心位置设有可沿竖直方向上升的测绘仪本体(12),所述箱体(1)上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矩形通口,且矩形通口左右两侧通过合页连接有箱门(11),所述隔板(17)下方设有调节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可分别绕箱体(1)下端面左右两侧中心位置转动的第一套筒(3)以及可绕箱体(1)下端面前侧中心位置转动的第二套筒(37),所述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37)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1),所述隔板(17)下端面中心位置后侧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2),且第一齿轮(2)左右两侧对应两个第一套筒(3)啮合有第三齿轮(23),所述第一齿轮(2)前侧对应第二套筒(37)啮合有第二齿轮(22),所述第二齿轮(22)和两个第三齿轮(23)的下端面中心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矩形结构的卡块(21),三个所述螺纹杆(31)上端面均开设有供卡块(21)插入的卡槽(36);
所述箱体(1)下端面左右两侧以及前侧的中心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34),三个所述第一铰接座(34)上均铰接有固定板(33),三个所述螺纹杆(31)外侧面与铰接座对齐位置处均转动连接套环(32),三个所述固定板(33)远离各自铰接位置的一端分别与套筒环形外侧面固定连接;
三个所述第一铰接座(34)内侧位于每个固定板(33)上方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5);
所述第二套筒(37)和两个第一套筒(3)的下端均转动连接第三铰接座(55),所述第三铰接座(55)上均铰接有连接板(52),所述连接板(52)远离其铰接位置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1),所述固定块(51)与连接板(52)垂直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5);
所述固定块(51)与连接板(52)垂直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杆(53),所述支杆(53)远离固定块(5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半圆环形结构的垫板(54);
所述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37)分别旋转180°后,所述固定板(33)则分别被限位块(35)所阻挡,从而为所述箱体(1)提高承载力,同时保证所述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37)的竖直,由于所述第一套筒(3)和第二套筒(37)固定不动,从而使三个所述螺纹杆(31)同时沿着竖直方向上升,进而对所述测绘仪本体(12)的高度进行平稳调节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理信息采集装置便携式地理信息测绘仪,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支柱(5)靠近下端的环形外表面上开设有截面呈J形的槽口(62),所述槽口(62)内分别铰接有第二铰接座(61),所述第二铰接座(61)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底板(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理信息采集装置便携式地理信息测绘仪,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底板(6)下端面分别均匀分布有锥形结构的凸块,所述支柱(5)的环形外侧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L形结构的卡板(6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理信息采集装置便携式地理信息测绘仪,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支柱(5)上方的箱体(1)外侧面对应支柱(5)设有收纳机构,所述收纳机构包括限位套(4)以及插接在限位套(4)内的夹板(41),所述限位套(4)呈矩形凹槽结构,所述限位套(4)在箱体(1)的前侧面以及左右侧面上均呈对称分布,且每个限位套(4)内均插接有L形结构的夹板(41),所述夹板(41)位于限位套(4)内部的部分通过弹簧与限位套(4)内底弹性连接,所述夹板(41)相互对应的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三个半圆柱形结构的限位条(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理信息采集装置便携式地理信息测绘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7)上端面左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丝杆(14),所述隔板(17)上端面右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41),所述丝杆(14)上螺纹传动连接有架板(13),且架板(13)右侧与导向杆(141)滑动连接,所述测绘仪本体(12)固定连接在架板(13)上端面中心位置,所述丝杆(14)下端固定套设有蜗轮(15),所述蜗轮(15)右侧啮合有蜗杆(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理信息采集装置便携式地理信息测绘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后侧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软垫(18),且箱体(1)后侧面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背带(19)。
CN202211098750.8A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地理信息采集装置便携式地理信息测绘仪 Active CN1151831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8750.8A CN115183128B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地理信息采集装置便携式地理信息测绘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8750.8A CN115183128B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地理信息采集装置便携式地理信息测绘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83128A CN115183128A (zh) 2022-10-14
CN115183128B true CN115183128B (zh) 2022-12-20

Family

ID=83523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98750.8A Active CN115183128B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地理信息采集装置便携式地理信息测绘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831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93266B (zh) * 2023-03-22 2023-12-08 河北大地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地理信息采集测绘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620001U (zh) * 2018-06-25 2019-03-19 王辉 一种工程测绘用测绘仪定位装置
CN210567308U (zh) * 2019-07-16 2020-05-19 涟水县勘察测绘有限公司 一种地理信息数据采集装置
CN210920797U (zh) * 2019-08-06 2020-07-03 贺阳 一种便于携带与操作的地理测绘仪
CN213745663U (zh) * 2020-10-27 2021-07-20 赵娜 一种便携式地理信息采集设备
CN114738634A (zh) * 2022-04-11 2022-07-12 卢恩龙 一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用地理空间测绘绘图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40191B2 (en) * 2001-03-19 2003-04-01 Lin-Ho Liu Foot stand structure of an adjustable computer desk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620001U (zh) * 2018-06-25 2019-03-19 王辉 一种工程测绘用测绘仪定位装置
CN210567308U (zh) * 2019-07-16 2020-05-19 涟水县勘察测绘有限公司 一种地理信息数据采集装置
CN210920797U (zh) * 2019-08-06 2020-07-03 贺阳 一种便于携带与操作的地理测绘仪
CN213745663U (zh) * 2020-10-27 2021-07-20 赵娜 一种便携式地理信息采集设备
CN114738634A (zh) * 2022-04-11 2022-07-12 卢恩龙 一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用地理空间测绘绘图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83128A (zh) 2022-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83128B (zh) 一种地理信息采集装置便携式地理信息测绘仪
CN210890843U (zh) 一种工程造价用的测量装置
CN210911785U (zh) 一种课堂学习用教学面板
CN211552827U (zh) 多口径水准尺固定支撑系统
CN212674147U (zh) 一种市政建设用测绘装置
CN211111308U (zh) 一种基于组合生物膜的一体化污水处理反应器
CN211377384U (zh) 一种配电线路的电气设备维护用辅助装置
CN209952163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篮球架
CN209904413U (zh) 一种环境艺术设计用便携式绘画架
CN219319387U (zh) 一种便携式塔尺
CN113188016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测量测绘装置
CN211984412U (zh) 一种水文地质勘测用数据记录装置
CN206943755U (zh) 一种测绘仪用支架
CN218883581U (zh) 一种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设备
CN220889714U (zh) 一种新型户外遮阳篷
CN214470834U (zh) 一种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
CN219994822U (zh) 一种便携式桥梁测绘仪
CN216637356U (zh) 一种化学试剂储存装置
CN214890090U (zh) 一种行政管理用事件发布台
CN213042604U (zh) 一种新能源的广告灯箱
CN215255977U (zh) 一种园林用新型多功能园林梯
CN220179294U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便携式工具存放箱
CN215488797U (zh) 一种地理测绘用全站仪
CN213457503U (zh) 一种新型可折叠的棱镜装置
CN210667484U (zh) 一种地理教学用多角度调节地球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