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82388B - 一种可避免地下室出口处错台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避免地下室出口处错台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82388B
CN115182388B CN202210796737.3A CN202210796737A CN115182388B CN 115182388 B CN115182388 B CN 115182388B CN 202210796737 A CN202210796737 A CN 202210796737A CN 115182388 B CN115182388 B CN 1151823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ment
connecting channel
waterproof
side wall
waterproof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967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82388A (zh
Inventor
苏宪新
金涛
袁海天
雷亮
胡全信
汪雨钦
刘和国
娄森
隋意
何自力
邹延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9673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823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82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823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823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823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6Arrangement or construction of joints in foundation 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ground humidity or ground w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础结构接缝的布置或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避免地下室出口处错台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用于连接地下室与连接通道,连接通道为通向地面或其它地下室的方管状巷道;地下室侧墙上绕地下室出口设置有与地下室侧墙固定连接的限位套筒,连接通道插设在限位套筒中,连接通道与限位套筒以及地下室侧墙之间的缝隙中均紧密填充有柔性防水填料。本发明中,通过地下室侧墙上设置限位套筒,然后把连接通道像一根杆一样插到限位套筒中,且连接通道与限位套筒以及地下室侧墙之间填充有柔性防水填料,从而得到了类似于人体关节那样的结构,不均匀沉降发生后不会导致错台或断裂,同时也避免了防水结构被破坏。

Description

一种可避免地下室出口处错台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础结构接缝的布置或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避免地下室出口处错台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室由于需要抵抗地层压力,同时又要防水,因此需要避免混凝土上出现裂缝,为避免裂缝产生,需要控制混凝土内部应力。
目前对混凝土内部应力的控制,主要遵循王铁梦院士提出的“抗与放”理论。“抗”就是依靠已经充分凝固的混凝土抵抗应力,“放”就是依靠未凝固的混凝土释放应力,采用这一理论的跳仓浇筑法,能够有效避免地下室底板上出现裂缝。
“抗与放”理论能够有效解决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出现的内部应力,但对于一些两侧存在不均匀沉降的地下场合,则无论是“抗”还是“放”,均不能有效解决这些地方的连接问题。以地下室箱体与连接通道(包括地下室外挂出入口、两个地下室之间的联络通道)交界处为例,单位面积的地下室箱体较重而连接通道较轻,因此地下室箱体一侧的沉降明显要大于连接通道。如果把地下室箱体与连接通道刚性连接在一起的话(也即“抗”),则由于不均匀沉降,二者之间会出现结构裂缝,导致漏水;如果在地下室箱体与连接通道之间留变形缝(也即“放”),则地下室箱体与连接通道会因为不均匀沉降而发生错台(也即地下室箱体一侧低而连接通道一侧高)影响车辆通行,并会因为错台而破坏掉变形缝内的防水结构导致漏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避免地下室出口处错台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地下室箱体与连接通道交界处由于不均匀沉降的存在,导致地下室箱体与连接通道既不能刚性连接(会断开)也不能用变形缝隔开(会错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避免地下室出口处错台的连接节点,用于连接地下室与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为通向地面或其它地下室的方管状巷道;所述地下室侧墙上绕地下室出口设置有与地下室侧墙固定连接的限位套筒,所述连接通道插设在限位套筒中,连接通道与限位套筒以及地下室侧墙之间的缝隙中均紧密填充有柔性防水填料。
进一步,所述连接通道为在地下室箱体初始沉降完成后修建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进一步,所述限位套筒的端面与连接通道位于限位套筒外的外表面的夹角不小于120度。
进一步,所述连接通道外包裹有通道外防水层,所述地下室箱体外包裹有地下室外防水层,所述限位套筒外包裹有增强防水层,所述增强防水层分别与通道外防水层以及地下室外防水层搭接连接为一体,搭接宽度不小于50厘米;所述地下室外防水层中,位于限位套筒下方的部分外侧包裹有PE材质的保护板。
进一步,所述柔性防水填料厚度为2-4厘米,且连接通道和限位套筒之间的柔性防水填料与其填充的缝隙过盈配合。
进一步,所述连接通道底部设置有混凝土垫层,所述限位套筒的底部插设在混凝土垫层与连接通道之间,限位套筒底部的增强防水层为厚度为2-4厘米的柔性材料。
进一步,所述连接通道与限位套筒之间的柔性防水填料为柔性防水卷材,所述连接通道的底板与地下室侧墙之间的柔性防水填料为防水油膏,所述连接通道底部以外的部分与地下室侧墙之间的柔性防水填料为防水橡胶。
进一步,所述防水油膏以及防水橡胶暴露在外的位置上盖有盖板,所述盖板通过穿透盖板的螺钉固定地下室侧墙以及连接通道上,盖板与防水油膏之间填充有橡胶垫,且盖板与防水橡胶之间填充有密封胶,防水油膏上的盖板下陷且上表面与连接通道内的地板上表面平齐。
进一步,所述限位套筒为与地下室侧墙一体成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限位套筒内的主筋平行于连接通道长度方向设置并与地下室侧墙的主筋固定连接。
一种可避免地下室出口处错台的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用于修建上述的一种可避免地下室出口处错台的连接节点,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浇筑地下室箱体的同时,完成限位套筒的浇筑;
步骤二:铺设地下室外防水层;
步骤三:地下室箱体初始沉降完成后,铺设连接通道下方的增强防水层并与地下室外防水层搭接连接,然后浇筑连接通道下方的混凝土垫层;
步骤四:铺设连接通道下方的通道外防水层并与增强防水层搭接连接;
步骤五:铺设连接通道与限位套筒之间的柔性防水填料,然后浇筑连接通道;
步骤六:铺设剩余的通道外防水层以及增强防水层,并完成增强防水层与其它部件的搭接连接,然后在连接通道与地下室侧墙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柔性防水填料。
本发明一种可避免地下室出口处错台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通过地下室侧墙上设置限位套筒,然后把连接通道像一根杆一样插到限位套筒中,且连接通道与限位套筒以及地下室侧墙之间填充有柔性防水填料,从而得到了类似于人体关节那样的结构(限位套筒与柔性防水填料相当于关节腔,而连接通道相当于插到关节腔里的关节头),连接通道与地下室箱体之间的连接节点不是刚接也不是无连接,而是可转动很小的角度的铰接,不均匀沉降发生后不会导致错台或断裂,只会使得地下室箱体与连接通道之间夹角发生变化,同时也避免了防水结构被破坏;
本发明中,通过在地下室箱体初始沉降完成后浇筑连接通道,使得沉降幅度较大的地下室箱体先沉降一段后再连接地下室箱体与连接通道,从而让地下室箱体与连接通道之间的沉降幅度变小,从而在源头上削弱了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影响;
本发明中,通过克服因不均匀沉降而造成的错台(不错台允许将地下室外防水层与通道外防水层连为一体),并将地下室外防水层与通道外防水层连为一体,使得地下室箱体连接通道连接位置被静密封,显著提升了连接处的防水效果;防水效果远好于现有的变形缝中的动密封防水构造。除此之外,限位套筒还拉长了渗水的路径长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可避免地下室出口处错台的连接节点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可避免地下室出口处错台的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防水油膏及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地下室侧墙,11-限位套筒,2-连接通道,3-混凝土垫层,41-地下室外防水层,42-通道外防水层,43-增强防水层,51-柔性防水卷材,52-防水油膏,53-防水橡胶,6-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同1-2所示,一种可避免地下室出口处错台的连接节点,用于连接地下室与连接通道2,连接通道2为通向地面或其它地下室的方管状巷道;地下室侧墙1上绕地下室出口设置有与地下室侧墙1固定连接的限位套筒11,连接通道2插设在限位套筒11中,连接通道2与限位套筒11以及地下室侧墙1之间的缝隙中均紧密填充有柔性防水填料。
这种结构类似于人体关节,限位套筒11与柔性防水填料相当于关节腔,而连接通道2相当于插到关节腔里的关节头,柔性防水填料允许限位套筒11与连接通道2之间的夹角发生一定变化。
连接通道2为在地下室箱体初始沉降完成后修建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对于大部分地基的土而言,初始沉降占据整个沉降的很大一部分。初始沉降过程是相当快的,在地下室箱体的所有构件浇筑完成后,初始沉降也就完成了。而如果地下室箱体的地基中的回填土是沙土,则还需要等到回填土的非毛管孔隙被压实后再浇筑连接通道2,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在地下室箱体的所有构件初凝7天后浇筑连接通道2。
连接通道2外包裹有通道外防水层42,地下室箱体外包裹有地下室外防水层41,限位套筒11外包裹有增强防水层43,增强防水层43分别与通道外防水层42以及地下室外防水层41搭接连接为一体,搭接宽度不小于50厘米;由于本发明中连接处不会出现错台,因此可以用这种静密封的方式完成防水,防水效果远好于现有的变形缝中的动密封防水构造。注意这里的增强防水层43要厚一些,以适应磨损。
限位套筒11的端面与连接通道2位于限位套筒11外的外表面的夹角不小于120度。这样可以让通道外防水层42与地下室外防水层41通过增强防水层43平滑过渡并连接,避免因过渡不平滑而断裂。
地下室外防水层41中,位于限位套筒11下方的部分外侧包裹有PE材质的保护板。这部分需要与回填土接触,在回填土被压实的过程中会受到挤压,因此这里设置保护板。
柔性防水填料厚度为2-4厘米,厚度太小的话,缓冲效果不够,限位套筒11容易断掉,厚度太大的话,材料浪费严重。注意这里限位套筒11与连接通道2之间的柔性防水填料不可选用发泡材料,发泡材料不能避免错台发生。实际施工时选橡胶垫或沥青垫皆可。
连接通道2和限位套筒11之间的柔性防水填料与其填充的缝隙过盈配合。连接通道2和限位套筒11之间的柔性防水填料需要传递力,让限位套筒11能够带着连接套筒移动,从而避免错台。因此需要把这里的柔性防水填料压实。
连接通道2底部设置有混凝土垫层3,限位套筒11的底部插设在混凝土垫层3与连接通道2之间,限位套筒11底部的增强防水层43为厚度为2-4厘米的柔性材料。限位套筒11底部的增强防水层43起到类似连接通道2和限位套筒11之间的柔性防水填料的作用,因此需要为厚度为2-4厘米的柔性材料,且不能是发泡材料。
本实施例中,连接通道2与限位套筒11之间的柔性防水填料为柔性防水卷材51,柔性防水卷材51安装方便且可粘贴到顶板上。
连接通道2的底板与地下室侧墙1之间的柔性防水填料为防水油膏52,连接通道2底部以外的部分与地下室侧墙1之间的柔性防水填料为防水橡胶53。这两个位置的形变幅度大,需要反复被压缩或拉伸,柔性防水卷材51填充在这里的话可能会很快损坏掉。因此这里选用防水油膏52以及防水橡胶53。其中防水油膏52的密封效果更好,且更耐压缩或拉伸,但放在底板之外可能会漏液,因此这里只设置在地板上,其余部分用防水橡胶53。
如图3所示,防水油膏52以及防水橡胶53暴露在外的位置上盖有盖板6,盖板6通过穿透盖板6的螺钉固定地下室侧墙1以及连接通道2上,盖板6与防水油膏52之间填充有橡胶垫,盖板6为钢板直接盖到防水油膏52上,可能会导致防水油膏52漏出来,密封效果也不好,因此这里又垫了橡胶垫。盖板6与防水橡胶53之间填充有密封胶,密封胶填充在缝隙开口处防止防水橡胶53掉出来。
防水油膏52上的盖板6下陷且上表面与连接通道2内的地板上表面平齐。这里的盖板6需要被车辆碾压,因此需要上表面与连接通道2内的地板平齐。
限位套筒11为与地下室侧墙1一体成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限位套筒11内的主筋平行于连接通道2长度方向设置并与地下室侧墙1的主筋固定连接,从而抵抗剪切。限位套筒11也可以选用纯钢制成的预埋件,一端预埋在地下室侧墙1的混凝土中并与地下室侧墙1的钢筋笼焊接连接,这样强度更高,但需定制。
一种可避免地下室出口处错台的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用于修建上述的一种可避免地下室出口处错台的连接节点,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浇筑地下室箱体的同时,完成限位套筒11的浇筑;
步骤二:铺设地下室外防水层41;
步骤三:地下室箱体初始沉降完成后,铺设连接通道2下方的增强防水层43并与地下室外防水层41搭接连接,然后浇筑连接通道2下方的混凝土垫层3;
步骤四:铺设连接通道2下方的通道外防水层42并与增强防水层43搭接连接;
步骤五:铺设连接通道2与限位套筒11之间的柔性防水填料,然后浇筑连接通道2;
步骤六:铺设剩余的通道外防水层42以及增强防水层43,并完成增强防水层43与其它部件的搭接连接,然后在连接通道2与地下室侧墙1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柔性防水填料。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可避免地下室出口处错台的连接节点,用于连接地下室与连接通道(2),所述连接通道(2)为通向地面或其它地下室的方管状巷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侧墙(1)上绕地下室出口设置有与地下室侧墙(1)固定连接的限位套筒(11),所述连接通道(2)插设在限位套筒(11)中,连接通道(2)与限位套筒(11)以及地下室侧墙(1)之间的缝隙中均紧密填充有柔性防水填料;
所述连接通道(2)为在地下室箱体初始沉降完成后修建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所述连接通道(2)与限位套筒(11)之间的柔性防水填料为柔性防水卷材(51),所述连接通道(2)的底板与地下室侧墙(1)之间的柔性防水填料为防水油膏(52),所述连接通道(2)底部以外的部分与地下室侧墙(1)之间的柔性防水填料为防水橡胶(53);
所述限位套筒(11)为与地下室侧墙(1)一体成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限位套筒(11)内的主筋平行于连接通道(2)长度方向设置并与地下室侧墙(1)的主筋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地下室出口处错台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筒(11)的端面与连接通道(2)位于限位套筒(11)外的外表面的夹角不小于12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地下室出口处错台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道(2)外包裹有通道外防水层(42),所述地下室箱体外包裹有地下室外防水层(41),所述限位套筒(11)外包裹有增强防水层(43),所述增强防水层(43)分别与通道外防水层(42)以及地下室外防水层(41)搭接连接为一体,搭接宽度不小于50厘米;所述地下室外防水层(41)中,位于限位套筒(11)下方的部分外侧包裹有PE材质的保护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地下室出口处错台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防水填料厚度为2-4厘米,且连接通道(2)和限位套筒(11)之间的柔性防水填料与其填充的缝隙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地下室出口处错台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道(2)底部设置有混凝土垫层(3),所述限位套筒(11)的底部插设在混凝土垫层(3)与连接通道(2)之间,限位套筒(11)底部的增强防水层(43)为厚度为2-4厘米的柔性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地下室出口处错台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油膏(52)以及防水橡胶(53)暴露在外的位置上盖有盖板(6),所述盖板(6)通过穿透盖板(6)的螺钉固定地下室侧墙(1)以及连接通道(2)上,盖板(6)与防水油膏(52)之间填充有橡胶垫,且盖板(6)与防水橡胶(53)之间填充有密封胶,防水油膏(52)上的盖板(6)下陷且上表面与连接通道(2)内的地板上表面平齐。
7.一种可避免地下室出口处错台的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修建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避免地下室出口处错台的连接节点,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浇筑地下室箱体的同时,完成限位套筒(11)的浇筑;
步骤二:铺设地下室外防水层(41);
步骤三:地下室箱体初始沉降完成后,铺设连接通道(2)下方的增强防水层(43)并与地下室外防水层(41)搭接连接,然后浇筑连接通道(2)下方的混凝土垫层(3);
步骤四:铺设连接通道(2)下方的通道外防水层(42)并与增强防水层(43)搭接连接;
步骤五:铺设连接通道(2)与限位套筒(11)之间的柔性防水填料,然后浇筑连接通道(2);
步骤六:铺设剩余的通道外防水层(42)以及增强防水层(43),并完成增强防水层(43)与其它部件的搭接连接,然后在连接通道(2)与地下室侧墙(1)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柔性防水填料。
CN202210796737.3A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可避免地下室出口处错台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151823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96737.3A CN115182388B (zh)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可避免地下室出口处错台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96737.3A CN115182388B (zh)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可避免地下室出口处错台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82388A CN115182388A (zh) 2022-10-14
CN115182388B true CN115182388B (zh) 2023-07-25

Family

ID=83518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96737.3A Active CN115182388B (zh)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可避免地下室出口处错台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8238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82176A (ja) * 1999-12-27 2001-07-03 Kazuhiro Urata 壁面又はスラブ床を貫通する高圧線等の導入孔における防水構造用防水パネル及び防水構造。
CN202689200U (zh) * 2012-07-17 2013-01-23 叶香菲 一种地下室伸缩缝结构
CN103397668A (zh) * 2013-08-06 2013-11-20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地道各节段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整治方法
CN211667302U (zh) * 2019-12-31 2020-10-13 广东青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穿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
CN214574450U (zh) * 2021-01-06 2021-11-02 新城控股集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大差异沉降下的地下室管道连接结构
CN216275828U (zh) * 2021-10-29 2022-04-12 珠海华发人居生活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水电管线独立式防沉降井
CN216428344U (zh) * 2021-10-22 2022-05-03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变形缝防渗漏结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82176A (ja) * 1999-12-27 2001-07-03 Kazuhiro Urata 壁面又はスラブ床を貫通する高圧線等の導入孔における防水構造用防水パネル及び防水構造。
CN202689200U (zh) * 2012-07-17 2013-01-23 叶香菲 一种地下室伸缩缝结构
CN103397668A (zh) * 2013-08-06 2013-11-20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地道各节段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整治方法
CN211667302U (zh) * 2019-12-31 2020-10-13 广东青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穿地下室侧墙防水结构
CN214574450U (zh) * 2021-01-06 2021-11-02 新城控股集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大差异沉降下的地下室管道连接结构
CN216428344U (zh) * 2021-10-22 2022-05-03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变形缝防渗漏结构
CN216275828U (zh) * 2021-10-29 2022-04-12 珠海华发人居生活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水电管线独立式防沉降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82388A (zh) 2022-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3429B (zh) 地裂缝地层隧道复合衬砌变形缝防渗结构及其构筑方法
KR101415106B1 (ko) 터널의 공동 채움 시공 장치
WO2022147999A1 (zh) 一种地下基坑降水井的防水结构及方法
US11952728B2 (en) Road structure reconstructed from large-scale independent underground garag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CN106640107B (zh) 无需坑外地基加固的泡沫土中顶管进洞工装的施工方法
CN109914474A (zh) 一种综合管廊u型槽开挖均压顶推施工方法
CN206539346U (zh) 增强围岩缺陷段隧道抗震减震能力的交错设缝衬砌结构
CN115182388B (zh) 一种可避免地下室出口处错台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13863289A (zh) 一种双层套管混凝土桩及其施工方法
JPH0477768B2 (zh)
KR100413001B1 (ko) 복합구조재료을 이용한 밸브실 시공공법 및 그 밸브실 구조
CN217630121U (zh) 一种可对地下室出口接缝进行静密封的连接节点
KR102103978B1 (ko) 공동구용 수직구 접속부 보강 차수 구조
CN214272102U (zh) 一种地下基坑降水井的防水结构
CN214958612U (zh) 过路管线保护结构
CN210975403U (zh) 一种高水位软土桥头路基的处治结构
CN210315650U (zh) 一种锚杆加筋复合挡土墙
CN219219784U (zh) 一种地下车库顶板伸缩缝模具化施工体系
CN220284877U (zh) 混凝土管廊性能提升结构
CN214784215U (zh) 一种后浇带防渗漏结构
CN217603649U (zh) 一种地下既有重要管线的保护结构
CN212612059U (zh) 一种带防渗结构的拱形涵洞
KR20000044700A (ko) 일체식 교대 교량의 변위 허용을 위한 채움 조인트 시공방법
CN220249139U (zh) 一种高地下水位管道沟槽回填结构
CN218116497U (zh) 填方区锚拉式桩板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