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75228A - 信息上报方法、网络侧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上报方法、网络侧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75228A
CN115175228A CN202110362623.3A CN202110362623A CN115175228A CN 115175228 A CN115175228 A CN 115175228A CN 202110362623 A CN202110362623 A CN 202110362623A CN 115175228 A CN115175228 A CN 1151752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main basis
terminal
frequency
frequency domai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626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正宣
高秋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6262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75228A/zh
Priority to JP2023559139A priority patent/JP2024510530A/ja
Priority to PCT/CN2022/081482 priority patent/WO2022206409A1/zh
Priority to EP22778592.0A priority patent/EP4319354A1/en
Priority to KR1020237037731A priority patent/KR20230165820A/ko
Priority to TW111112635A priority patent/TWI8376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75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52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4Antenna weights or vector/matrix coeffici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78Special codebook structures directed to feedback optim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58Feedback red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上报方法、网络侧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终端估计下行信道信息;终端根据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频域基向量信息。可以解决现有的频域基向量的数量的确定方式存在的终端反馈开销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信息上报方法、网络侧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上报方法、网络侧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信道状态信息上报中,码本参数的维度Mv表示了频域基向量的数量,现有技术中,频域基向量的数量是由网络侧配置确定的,由于网络侧配置确定的频域基向量的数量并非为最适当的数量,若上报了多余的频域基向量的数量,容易导致终端开销的浪费,可见,现有的频域基向量的数量的确定方式存在终端反馈开销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上报方法、网络侧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的频域基向量的数量的确定方式存在的终端反馈开销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上报方法,包括:
终端估计下行信道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
所述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
可选的,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计算预设频域基向量中每一频域基向量对应的压缩系数;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压缩系数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
可选的,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频域基向量集合;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和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
可选的,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和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计算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中每一频域基向量对应的压缩系数;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压缩系数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
可选的,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频域基向量的数量、所述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或者目标指示内容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或者,从终端中预设的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所述目标指示内容包括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或预设频域基向量。
可选的,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频域基向量集合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触发状态,所述触发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上报方式,还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配置的码本参数,所述码本参数包括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的大小或者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的起始点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触发状态确定所述码本参数。
可选的,所述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确定目标比特信息,所述目标比特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频域基向量的数量和/或所述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频域基向量的选择方式;
所述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由所述目标比特信息指示的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
可选的,所述终端的上报结构包括两部分上报结构或者三部分上报结构;
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所述目标指示内容时,在所述终端的上报结构包括两部分上报结构的情况下,所述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第一目标部分上报结构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指示内容;所述第一目标部分上报结构为所述两部分上报结构中的第一部分上报结构;
在所述终端的上报结构包括三部分上报结构的情况下,所述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指示内容,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第二目标部分上报结构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指示内容;所述第二目标部分上报结构为所述三部分上报结构中的第一部分上报结构。
可选的,每一层传输层的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相同或者不同;
在每一层传输层的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不同的情况下,所述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向网络侧发送Z个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Z为正整数,N用于表示传输层的层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侧配置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频域基向量信息,其中,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是所述终端根据估计的下行信道信息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频域基向量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配置频域基向量集合;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的终端发送的频域基向量信息中,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是所述终端基于所述下行信道信息和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频域基向量的数量、所述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或者目标指示内容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或者,从终端中预设的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所述目标指示内容包括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或预设频域基向量。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由目标比特信息指示的频域基向量信息,所述目标比特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频域基向量的数量和/或所述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或者,从终端中预设的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配置频域基向量集合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触发状态,所述触发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上报方式,还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配置的码本参数,所述码本参数包括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的大小或者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的起始点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每一层传输层的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相同或者不同;
在每一层传输层的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不同的情况下,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Z个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Z为正整数,Z用于表示传输层的层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和处理器,其中: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估计下行信道信息;
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
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计算预设频域基向量中每一频域基向量对应的压缩系数;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压缩系数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频域基向量集合;
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和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和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计算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中每一频域基向量对应的压缩系数;
基于所述压缩系数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
可选的,所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频域基向量集合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触发状态,所述触发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上报方式,还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配置的码本参数,所述码本参数包括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的大小或者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的起始点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频域基向量的数量和/或所述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或者,从终端中预设的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和处理器,其中: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终端发送的频域基向量信息,其中,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是所述终端根据估计的下行信道信息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频域基向量信息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配置频域基向量集合;
接收的终端发送的频域基向量信息中,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是所述终端基于所述下行信道信息和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频域基向量的数量和/或所述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或者,从终端中预设的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
可选的,所述向所述终端配置频域基向量集合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触发状态,所述触发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上报方式,还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配置的码本参数,所述码本参数包括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的大小或者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的起始点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估计单元,用于估计下行信道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计算预设频域基向量中每一频域基向量对应的压缩系数;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压缩系数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频域基向量信息,其中,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是所述终端根据估计的下行信道信息确定的。
可选的,还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配置频域基向量集合;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的终端发送的频域基向量信息中,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是所述终端基于所述下行信道信息和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确定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或者,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估计下行信道信息,终端根据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频域基向量信息,这样,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终端根据网络设备配置的频域基向量集合上报频域基向量信息,容易出现上报多余频域基向量信息,导致终端开销浪费的情况,在本申请中,由终端根据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可以使确定的频域基向量信息更加准确,从而可以减小终端的反馈开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的网络构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上报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一种多个CSI上报与每个CSI上报和资源集合相关联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侧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上报方法、网络侧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的频域基向量的数量的确定方式存在的终端反馈开销大的问题。
其中,方法和设备是基于同一申请构思的,由于方法和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和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多种系统,例如适用的系统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高级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 advanced,LTE-A)系统、通用移动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系统、5G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6G系统等。这多种系统中均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系统中还可以包括核心网部分,例如演进的分组系统(Evloved Packet System,EPS)、5G系统(5GS)等。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可应用的网络构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终端11和网络设备12。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等。在不同的系统中,终端设备的名称可能也不相同,例如在5G系统中,终端设备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无线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Core Network,CN)进行通信,无线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设备,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ed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Redcap终端等设备。无线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设备(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设备(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设备(user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装置(user device),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该基站可以包括多个为终端提供服务的小区。根据具体应用场合不同,基站又可以称为接入点,或者可以是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或者其它名称。网络设备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分组进行相互更换,作为无线终端设备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P)通信网络。网络设备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或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网络设备(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带宽码分多址接入(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网络设备(Node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的演进型网络设备(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5G网络架构(next generation system)中的5G基站(gNB)、6G中的基站,也可以是家庭演进基站(Home evolved Node B,HeNB)、中继节点(relay node)、家庭基站(femto)、微微基站(pico)等,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在一些网络结构中,网络设备可以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节点和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节点,集中单元和分布单元也可以地理上分开布置。
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可以各自使用一或多根天线进行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 Output,MIMO)传输,MIMO传输可以是单用户MIMO(Single User MIMO,SU-MIMO)或多用户MIMO(Multiple User MIMO,MU-MIMO)。根据多根天线组合的形态和数量,MIMO传输可以是2D-MIMO、3D-MIMO、FD-MIMO或massive-MIMO,也可以是分集传输或预编码传输或波束赋形传输等。
信道状态信息上报中,首先需要指出的是,码本参数的维度Mv在上报过程中,无法有效地确定适当数量的频域基向量,导致终端反馈的开销大,针对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应理解,本申请中的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Rel-17端口中码本参数信息的上报。
请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上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终端估计下行信道信息。
其中,终端可以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导频信号估计下行信道信息。例如,网络侧通过P个端口向终端发送波束赋形的导频信号(CSI Reference Signal,CSI-RS),网络侧给终端侧配置K个包含频域基向量的窗或者集合,其中K≥1,并且窗或者集合的大小为Nk,k=1,…,K。终端根据接收到的P个端口波束赋形的CSI-RS估计下行信道信息。
步骤202、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
步骤203、所述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
上述的信息上报方法中,终端估计下行信道信息,终端根据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频域基向量信息,这样,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终端根据网络设备配置的频域基向量集合上报频域基向量信息,容易出现上报多余频域基向量信息,导致终端开销浪费的情况,在本申请中,由终端根据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可以使确定的频域基向量信息更加准确,从而可以减小终端的反馈开销。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频域基向量的数量、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或者目标指示内容中的至少一项,其中,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或者,从终端中预设的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所述目标指示内容包括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或预设频域基向量。
例如,终端中预设的频域基向量集合可以是终端根据有效信道确定的候选的频域基向量的集合,目标指示内容可以是1bit的指示信息,终端可以通过该1bit的指示信息表示终端发送的频域基向量信息是采用的网络侧配置的频域基向量集合中的或是预设频域基向量。该实施方式中,预设频域基向量可以是一个元素全为1的频域基向量。其中,频域基向量的长度可根据CQI子带大小和网络配置的参数R确定。更具体地,当有Z层传输层时,可以通过Zbits的指示信息进行表示。此处仅做示例,不做限定,在其他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指示信息,只需其能表示终端上报的频域基向量信息的选择是由网络设备配置还是由终端确定即可。但不论其作何变换,都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保护的范围之内。
具体而言,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频域基向量的数量,换言之,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的是频域基向量的数量。可变换地,在另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频域基向量的指示信息,换言之,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的是终端从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在该实施方式中,频域基向量集合可以由网络侧设备对终端配置,其具体配置方式将在下文中详述。可变换地,在又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频域基向量的数量和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换言之,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的是频域基向量的数量和终端从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可变换地,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频域基向量信息还可以包括其他的信息。此处仅做示例,不做限定,但不论其作何变换,都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保护的范围之内。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终端可以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
可选的,终端根据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
终端根据下行信道信息计算预设频域基向量中每一频域基向量对应的压缩系数;
终端根据压缩系数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
频域基向量信息为频域基向量的数量为例,终端根据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的步骤如下所示:首先,终端根据上述步骤中接收的P个端口的CSI-RS,估算出各个端口的下行道信息作为有效信道,对于第p个端口,在N3个频域单元上所估计的有效信道记为
Figure BDA0003006213170000111
假设终端中根据有效信道确定的候选的频域基向量个数为N3,计算第n个频域基向量fn对应的压缩系数,其计算公式可以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3006213170000121
然后通过遍历的方式计算出所有的频域基向量的压缩系数c′p,n,其中,p=1,…,P;n=1,…,N3
进一步地,根据上述步骤计算得到的压缩系数c′p,n确定Mv的值。例如,可以根据压缩系数最小的频域基向量确定Mv的值。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终端可以根据网络侧设备配置的频域基向量集合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可选的,终端根据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之前,上述的方法还包括:
终端接收网络设备配置的频域基向量集合;
终端根据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
终端根据下行信道信息和频域基向量集合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
在该实施方式中,终端根据下行信道信息和频域基向量集合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可以确定合适数量的频域基向量,例如,当网络设备配置的频域基向量的值为4,而终端根据下行道信息确定的频域基向量的值为2时,此时,终端确定频域基向量的值为2,终端向网络侧设备上报Mv的值为2,这样,可以避免向网络设备上报多余数量的频域基向量而造成的终端反馈开销浪费。
可选的,终端根据下行信道信息和频域基向量集合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
终端根据下行信道信息,计算频域基向量集合中每一频域基向量对应的压缩系数;
终端基于压缩系数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
在该实施方式中,终端根据下行信道信息和频域基向量集合,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的步骤如下所示。
首先,终端根据上述步骤中接收的P个端口的CSI-RS,估算出各个端口的下行道信息作为有效信道,对于第p个端口,在N3个频域单元上所估计的有效信道记为
Figure BDA0003006213170000122
然后,将网络设备对终端配置的频域基向量集合记为N,fn为配置的频域基向量集合中第n个频域基向量,采用上述公式计算频域基向量集合中每一个频域基向量对应的压缩系数c′p,n,其中,p=1,…,P;n=1,…,N。
进一步地,根据上述步骤计算得到的压缩系数c′p,n确定Mv的值。例如,可以根据压缩系数最小的频域基向量确定Mv,的值。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配置码本参数,并向终端发送触发状态,通过码本参数和触发状态关联对应的方式指示终端选择频域基向量信息。其中,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触发状态,终端根据触发状态确定上报的上报方式和码本参数的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可选的,终端接收网络设备配置的频域基向量集合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
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触发状态,触发状态用于指示终端的上报方式,还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向终端配置的码本参数,码本参数包括频域基向量集合、频域基向量集合的大小或者频域基向量集合的起始点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终端根据触发状态确定码本参数。
在该实施方式中,终端根据触发状态确定码本参数的步骤具体如下。
首先,值得指出的是,Wr通过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时,配置方法可以是,网络设备为终端配置一个窗或集合的起始点Minitial和一个包含N≥Mv个频域基向量的窗或集合,或者,终端在窗或集合内连续N个频域基向量选择Mv个,参数Mv也可由网络设备配置。高层信令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或MAC层控制单元(MAC Control Element,MAC-CE)配置给终端配置的参数Minitial、N或Mv可能包含一组多个候选值,或者高层信令RRC或MAC-CE配置多个集合,每个集合包含参数Minitial、N和Mv中的两个或三个。如果通过在DCI中增加信息域用于这些信息,将增加DCI的开销。因此,需要在不增加DCI开销的情况下,确定上述的码本参数。
具体地,用于上行调度的DCI格式中包含DCI 0_1和DCI 0_2。在这两种格式的DCI域中包含一个0~6bits的CSI请求域,该域的长度是通过RRC信令中CSI请求域的信息长度(reportTriggerSize)的配置。CSI的请求域激活一个触发状态,该触发状态对应一个或多个CSI上报,上报内容包括CSI-RS资源指示(CSI-RS Resource Indicator,CRI)/秩指示(Rank indicator,RI)/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等。
终端的上报方式包括非周期CSI上报和半持续CSI上报,非周期CSI上报采用MACCE结合DCI的方式进行配置和触发,并基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PUSCH)上报。RRC配置多个CSI触发状态。每个触发状态对应一个或多个CSI上报。DCI格式0_1/0_2中的CSI请求域的大小可由RRC信令配置为0~6bits,因此最多可以指示63个CSI触发状态(有一个保留状态)。RRC最多可以配置128个CSI触发状态,当RRC配置的CSI触发状态超过63时,由MAC CE信令将其中的63个CSI触发状态映射至CSI请求域指示。每个触发状态可以关联至1、2、3个非周期resource setting(资源集合),其中,若resourcesetting中包含多个非周期resource set(资源集),则只选择其中一个resource set,每个resource set包含多个CSI-RS资源,如图3所示。其中PMI是根据与该CSI上报相关联的resource setting包含的用于CMR的CSI-RS资源计算。
而,基于PUSCH的SP-CSI,类似于上述的非周期CSI上报,也是由DCI信令激活和去激活。在CSI反馈框架下,RRC配置多个触发状态(trigger state),最大64个触发状态,且每个触发状态对应一个CSI reporting setting。使用DCI中的CSI请求域激活一个触发状态。且同一时刻可以有多个处于激活状态的基于PUSCH的SP-CSI。不同于非周期的CSI上报,半持续CSI上报中的PMI是根据DCI触发之前与DCI最近邻的一个CMR的CSI-RS资源计算,该CSI-RS资源包含在与DCI触发相关联的CSI resource setting中。
目前,高层信令RRC或MAC-CE配置给终端配置的参数Minitial、N或Mv可能包含一组多个候选值,或者高层信令RRC或MAC-CE配置多个包含多种参数构成的集合。目前还没有相应的码本参数指示方法。如果采用通常的做法直接增加DCI的信息域用于指示,将增加DCI的开销。
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小DCI的开销,采用码本参数与DCI的触发状态相关联的方式确定码本参数,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RRC或MAC-CE给终端配置码本参数至少包括Mv、N和Minitial的一种或多种参数,或者配置了多种参数的组合。每种参数包含X≥1个候选值,或者候选的参数组合有X≥1个。网络设备给终端的每个CSI上报配置了S≥1触发状态。
步骤2:网络设备发送DCI中CSI请求域激活一个触发状态,该触发状态不仅指示了K≥1个非周期或基于PUSCH的半持续CSI上报,还指示了步骤1中所述的一种或多种参数值,或者一个多种参数的组合。
步骤3:终端根据网络设备配置和/或DCI指示确定码本参数Mv/N/Minitial的取值。
步骤4:终端利用指示的码本参数计算CRI/RI/PMI/CQI信息并通过相应的CSI上报给网络侧。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DCI中的CSI请求域激活的触发状态与码本参数信息实现联合编码指示,即一个触发状态不仅对应一个或多个非周期或半持续CSI上报,还对应一种或多种码本参数,或多种参数构成的一个组合,使得UE根据编码方法确定相应的CSI上报ID和码本参数。
令Mv表示频域基向量的个数;N表示窗或集合的大小;Minitial表示窗的起始点。码本参数指Mv、N和Minitial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这些参数的组合。网络设备给终端配置reportTriggerSize可指示Y个触发状态。
在该实施方式中,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在不增加DCI开销的情况下给终端指示相应的码本参数。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和终端具体的行为及指示确定方法可以如下:
首先,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RRC或MAC-CE给终端配置码本参数至少包括Mv、N和Minitial的一种或多种参数,或者配置了多种参数的组合。每种参数包含X≥1个候选值,或者候选的参数组合有X≥1个。网络设备给终端的每个CSI上报配置了S≥1触发状态,其中,同时需要满足S≥X。
然后,网络设备发送DCI中CSI请求域激活一个触发状态给终端,该触发状态不仅指示了K=1个非周期或基于PUSCH的半持续CSI上报,还指示了上述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参数值,或者参数组合中的一个多种参数的组合。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终端可以根据触发状态和网络侧配置的候选参数或组合确定码本参数,具体示例如下。
对于Y=X,DCI触发了Y中的第n个触发状态,则终端确定该CSI上报对应的码本参数为网络设备配置X个候选参数或组合的第n个。
对于Y>X,DCI触发了Y中的第n个触发状态,且n≤X,则终端确定该CSI上报对应的码本参数为网络设备配置X个候选参数或组合的第n个。
对于Y>X,DCI触发了Y中的第m个触发状态,且m>X,则终端确定该CSI上报对应的码本参数为网络设备配置X个候选参数或组合的第mod(X/m)个。此处仅做示例,不做限定。值得强调的是,此处的数学计算公式用于示例表示Y和X满足的一种计算关系,并不做限定,可变换地,在其他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通过简单的数学变换,还可以用其他的数学关系表示Y和X的关系,应理解,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其余计算公式也是计算关系的一种表示,并不做限定,但不论其作何变换,都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保护的范围之内。
可选地,终端确定该CSI上报对应的码本参数为网络设备配置X个候选参数或组合的一个默认值,如参数或集合中的第1个。
在又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通过DCI中CSI请求域激活一个触发状态,该触发状态不仅指示了K>1个非周期或基于PUSCH的半持续CSI上报,还指示了上述的码本参数中所述的一种或多种参数值,或者一个多种参数的组合。K个CSI上报对应的码本参数可以依据上一个实施例确定,且这K个CSI对应的码本参数相同。
可选地,K个CSI上报对应不同的码本参数。具体地,终端确定第一个CSI上报对应的码本参数为X个中的第n个参数值或集合,终端确定第k个CSI上报对应的码本参数为X个中的第n+k个参数值或集合。若n+k>X,终端确定第k个CSI上报对应的码本参数为X个中的第mod(n+k,X)个参数值或集合,其中mod(n+k,X)表示取余操作。
进一步地,终端利用上述的方法确定的码本参数,结合与CSI上报相关联的测量信道的CSI-RS资源所估计的下行信道,计算CSI反馈信息并上报给网络设备。
下面,介绍网络设备采用上述的方式为终端配置码本参数后,向终端发送触发状态,便于终端确定上报方式及上报的码本参数的具体实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主要描述K=1个非周期或基于PUSCH的半持续CSI上报,触发状态与一种码本参数联合编码指示的情况。
基站给UE配置多个CSI上报信息,并且每个触发状态对应一个CSI上报。该信息中包含了码本参数Mv,N和Minitial。其中包含了一组X=4个参数值,分别为0,N3/4,N3/2,N3。基站还通过RRC信令给UE配置了reportTriggerSize为3。则DCI域的大小为3bits,可以指示7个触发状态,其中触发状态0作为保留。其中码本参数与码本参数Minitial的联合编码指示如下表1所示。
例如,基站向UE发送携带触发非周期SRS传输的DCI,该DCI域的值为2,则激活一个触发状态为2的非周期CSI上报,并且该CSI上报对应的Minitial码本参数为N3/4。
表1码本参数与码本参数Minitial的联合编码指示
触发状态 M<sub>initial</sub>的取值
1 0
2 N3/4
3 N3/2
4 N3
5 n/a
6 n/a
7 n/a
表1中,n/a表示未能确定相应的码本参数,根据表1可知,终端根据该DCI信息确定了CSI上报的ID和码本参数Minitial的值,在根据网络设备配置的其它参数如Mv、N等和与该CSI上报相关联的CSI-RS资源所测量的信道信息,计算CRI/RI/CQI等其它反馈信息上报给网络设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主要描述K>1个非周期或基于PUSCH的半持续CSI上报,触发状态与一个码本参数集合联合编码指示的情况。
基站给UE的配置了多个CSI上报信息,并且每个触发状态对应一个CSI上报。CSI信息中包含了X=4个由码本参数Mv,N和Minitial构成的集合,分别为{1,4,0},{2,4,N3/4},{3,4,N3/2},{4,4,N3}。基站还通过RRC信令给UE配置了reportTriggerSize为3。则DCI域的大小为3bits,可以指示7个触发状态,其中触发状态0作为保留。其中,码本参数与码本参数{Mv,N,Minitial}集合的联合编码指示如下表2所示。
例如,基站向UE发送携带触发非周期SRS传输的DCI,该DCI域的值为3,则激活一个触发状态为2的非周期CSI上报,并且该CSI上报对应的码本参数集合为{3,4,N3/2}。
表2:码本参数与码本参数Minitial的联合编码指示
触发状态 码本参数{M<sub>v</sub>,N,M<sub>initial</sub>}集合
1 {1,4,0}
2 {2,4,N3/4}
3 {3,4,N3/2}
4 {4,4,N3}
5 n/a
6 n/a
7 n/a
根据上述表2客户自,终端利用该DCI信息确定了CSI上报的ID和码本参数Mv=3,N=4,Minitial=N3/2,在根据网络设备配置的其它参数和该CSI上报相关联的CSI-RS资源所测量的信道信息,计算CRI/RI/CQI等其它反馈信息上报给网络侧。特别地,如果DCI域的值m=5,则该CSI上报对应的码本参数集合为m-X=1,即集合{1,4,0}。
UE的处理行为如上所述,此处,不做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主要描述K>1个非周期或基于PUSCH的半持续CSI上报的情况。
基站给UE的配置了多个CSI上报信息,并且每个触发状态对应K=2个CSI上报。CSI信息中包含了码本参数Mv,N和Minitial。其中包含了一组X=4个参数值,分别为0,N3/4,N3/2,N3。基站还通过RRC信令给UE配置了reportTriggerSize为3。则DCI域的大小为3bits,可以指示7个触发状态,其中触发状态0作为保留。其中,码本参数与码本参数Minitial的联合编码指示如下表3所示。
例如,基站向UE发送携带触发非周期SRS传输的DCI,该DCI域的值为2,则激活一个触发状态为2的非周期CSI上报,并且这两个CSI上报对应的Minitial码本参数均为N3/4。
表3码本参数与码本参数Minitial的联合编码指示
触发状态 M<sub>initial</sub>的取值
1 0
2 N3/4
3 N3/2
4 N3
5 n/a
6 n/a
7 n/a
根据表3可知,第一个CSI上报对应的码本参数Minitial为N3/4,第二个CSI上报对应的码本参数Minitial为N3/2,即触发状态为n+1=3对应的码本参数值。终端利用该DCI信息确定了这两个CSI上报对应的ID和码本参数Minitial的值,在根据网络设备配置的其它参数如Mv、N等和与这两个CSI上报相关联的CSI-RS资源所测量的信道信息,计算他们对应的CRI/RI/CQI等其它反馈信息上报给网络侧。
在该实施方式中,DCI请求域指示的触发状态既指示了哪个或哪些非周期或半持续基于PUSCH的CSI上报,还指示了端口选择码本的一种或多种码本参数,或者多种参数构成的一个组合,使得DCI负载的大小不改变。
在上述的方法中,提供了网络设备发送DCI中CSI请求域激活一个触发状态,该触发状态不仅指示了K=1个非周期或基于PUSCH的半持续CSI上报,还指示了码本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参数值,或者一个多种参数的组合。根据网络设备给终端配置reportTriggerSize可指示Y个触发状态与参数或组合的个数X之间的关系,确定指示码本参数值或集合的方法。
或者,网络设备通过DCI中CSI请求域激活一个触发状态,该触发状态不仅指示了K>1个非周期或基于PUSCH的半持续CSI上报,还指示了码本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参数值,或者一个多种参数的组合。K个CSI上报对应的码本参数可依据上述方法确定,此处不做赘述,且这K个CSI对应的码本参数相同。
进一步由终端确定K>1个CSI上报对应不同的码本参数值或集合的方法。可以不改变DCI信令大小的情况下实现码本参数的灵活指示。
可选的,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频域基向量信息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频域基向量信息确定目标比特信息,目标比特信息用于指示频域基向量的数量和/或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其中,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从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频域基向量的选择方式;
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
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由所述目标比特信息指示的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
在该实施方式中,目标比特信息的形式可以是[log2(N)]bits,换言之,终端可以通过上报[log2(N)]bits指示所有传输层使用的频域基向量的个数Mv。其中,N的取值为频域基向量的数量。例如,当频域基向量的数量为4时,N为4,则需要用2 bits指示所有传输层使用的频域基向量的个数Mv。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二进制进行表示,例如“00”、“01”、“10”、“11”。
在一个示例中,终端还可以通过一个单独的CSI上报1bit指示所有传输层采用的是网络设备给终端配置的Mv,还是终端上报的Mv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还可以在部分的上报结构中上报上述的目标指示内容。
可选地,终端的上报结构包括两部分上报结构或者三部分上报结构;
在终端的上报结构包括两部分上报结构的情况下,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目标指示内容,包括:
终端通过第一目标部分上报结构向网络设备发送目标指示内容;第一目标部分上报结构为两部分上报结构中的第一部分上报结构;
在终端的上报结构包括三部分上报结构的情况下,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目标指示内容,包括:
终端通过第二目标部分上报结构向网络设备发送目标指示内容;第二目标部分上报结构为三部分上报结构中的第一部分上报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Rel-17端口选择码本参数Mv。Mv的指示上报可为Part1和Part2两部上报,或者分为Part0、Part1和Part2三部分上报。
具体地,分为Part1和Part2两部分上报时,Part1中的上报内容至少包含下列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RI、宽带CQI、各子带CQI、所有层总的非零系数个数KNZ、终端选择的频域基向量个数、端口选择指示、选择的端口个数。Part2中的上报内容至少包含下列参数的一种或多种:每层的最强系数指示SCI、频域基向量指示、参考幅度、非零系数、非零系数位置指示、端口选择指示。
分为Part 0、Part1和Part2三部分上报时,Part0中的上报内容指示在Part1中上报的Mv是网络侧配置的值还是终端上报的值。其中,Part1中的上报内容至少包含下列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RI、宽带CQI、各子带CQI、所有层总的非零系数个数KNZ、终端选择的频域基向量个数、端口选择指示、选择的端口个数。Part2中的上报内容至少包含下列参数的一种或多种:每层的最强系数指示SCI、频域基向量指示、参考幅度、非零系数、非零系数位置指示、端口选择指示。
换言之,在采用Partl和Part2两部分上报时,可以在Part1中指示采用的是网络设备给终端配置的Mv,还是终端上报的Mv,在采用Part0、Part1和Part2三部分上报时,可以在Part0中指示采用的是网络设备给终端配置的Mv.此处仅做示例,不做限定。这样,可以通过目标指示内容快速确定,上报的Mv是由网络设备配置,还是由终端根据估计的下行信道确定。
可选的,每一层传输层的频域基向量信息相同或者不同;
在每一层传输层的频域基向量信息不同的情况下,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
终端向网络侧发送Z个频域基向量信息,Z为正整数,Z用于表示传输层的层数。
在该实施方式中,描述了Mv的选择为layer-common和layer-specific两种情况的Mv指示上报方法。其中,Layer-common表示用一个Mv指示信息指示L层采用的Mv;Layer-specific表示用一个Ml,v指示信息指示第l层采用的Ml,v,需要上报L个Mv指示信息以指示L个层采用Mv。换言之,Layer-common表示每一层的Mv值均相同,Layer-specific表示每一层的Mv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上报的过程中,针对每一层传输层发送一个频域基向量信息。例如,当有两层传输层时,选择为Layer-common时,若Mv值为4,则该两层传输层的Mv值均为4,选择为Layer-specific时,可以是该两层传输层的Mv值均为4,也可以是第一层传输层的Mv值为2,第二层传输层的Mv值为4。此处仅做示例,不做限定。更具体地,每一层频域基向量信息都对应有一个目标指示内容,通过该目标指示内容可以表示各层传输层的频域基向量信息是网络侧配置的频域基向量集合种的或是预设频域基向量。
下面,分别从频域基向量的数量K=1或者K>1时,示例说明终端上报Mv值的具体步骤。
当K=1时,即N=N1
若Mv的选择为layer-common,在Part1中通过上报[log2(N)]bits指示所有传输层使用的频域基向量的个数Mv
在一个示例中,网络设备给终端配置了参数Mv>1,在Part1中通过上报1bit指示所有传输层采用Mv=1,还是采用网络设备给终端配置的Mv值。
在另一个示例中,网络设备给终端配置了参数Mv=1,CSI上报分为Part0、Part1和Part2三部分上报。在Part0中或者通过一个单独的CSI上报1bit指示所有传输层采用的是网络设备给终端配置Mv=1,还是终端根据估计的下行信道信息确定并上报的Mv。若为终端上报的Mv,则需要在Part1中上报通过上报[log2(N)]bits指示所有传输层使用的频域基向量的个数Mv
若Mv的选择为layer-specific,在Part1中通过上报L×[log2(N)]bits分别指示L个传输层中第l层使用的频域基向量的个数Ml,v
在一个示例中,网络侧给终端侧配置了一个参数Mv>1或者多个Ml,v>1。在Part1中通过上报Lbits指示第l个传输层的Ml,v值为1或是网络侧给终端侧配置Ml,v
在一个示例中,网络侧给终端侧配置了参数Mv=1,CSI上报分为Part0、Part1和Part2三部分上报。在Part0中通过一个单独的CSI上报Lbits指示一个传输层采用的是网络设备给终端配置Ml,v=1,还是终端上报的Ml,v。若为终端上报的Ml,v,则需要再Part1中上报通过上报[log2(N)]bits指示第l个传输层使用的频域基向量的个数Ml,v
上述的一个单独的CSI上报可以是通过一个不包含PMI的CSI reporting setting上报。在此后的PMI计算中,均采用终端上报的Mv值。
当K>1时,若Mv的选择为layer-common,在Part1中通过上报K×[log2(N)]bits指示所有传输层在每个窗/集合中使用的频域基向量的个数Mv≤min(Nk)。min(Nk),k=1,…,K表示K个窗/集合中最小的值。
若Mv的选择为layer-specific,在Partl中通过上报L×K×[log2(Nk)]bits分别指示L个传输层中第l层在每个窗/集合中使用的频域基向量的个数Ml,v
对于每个窗或集合内的Mv上报指示方法也可以采用K=1时所述的指示上报方法。
下面,结合具体的传输层,示例说明终端上报Mv值的具体步骤。
实施例1:
该实施例主要描述传输层数L=2,K=1,网络设备配置的窗/集合内的频域基向量个数N1=4的情况。
若Mv的选择为layer-common,网络设备没有配置参数Mv。在Part1中上报[log2(N)]=2bits指示终端选择的Mv=2个频域基向量。
在一示例中,网络设备给终端侧配置了参数Mv=2,在Part1中通过上报1bit指示所有传输层的Mv的值,如果该bit的值为0,所有传输层采用的Mv=1。否则,所有传输层采用的Mv=2。
可选地,假设网络设备给终端配置了参数Mv=1,CSI上报分为Part0、Part1和Part2三部分。在Part0中上报1bit指示,如果该bit的值为0,那么所有传输层采用Mv=1。否则,所有传输层采用的是终端上报的Mv=2。然后在Part1中上报通过上报[log2(N)]=2bits指示所有传输层使用了Mv=2频域基向量。
若Mv的选择为layer-specific,在Part1中通过上报L×[log2(N)]=4 bits分别指示第1层和第2层使用的频域基向量的个数M1,v=2和M2,v=1。
在一示例中,网络设备给终端配置了参数M1,v=4,M2,v=2,在Part1中通过上报L=2bit指示第l个传输层的M1,v的值,如果两个bits中的值均为0,则两个层采用的Ml,v=1,l=1,2。否则,两个传输层采用的M1,,v=4,M2,v=2。
在一示例中,网络设备给终端配置了参数Mv=1,CSI上报分为Part0、Part1和Part2三部分。在Part0中上报L bits指示,如果两个bits中的值均为0,则两个层采用的Ml,v=1,l=1,2。否则,两层采用的是终端上报的M1,v=2,M2,v=1,并在Part1中上报通过上报L*[log2(N)]=4bits进行指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主要描述传输层L=2,K>1,网络侧配置的两个窗/集合内的频域基向量个数N1=N2=4时Mv值的指示。
若Mv的选择为layer-common,网络设备没有配置参数Mv。在Part1中上报K×[log2(N)]=4bits指示终端选择的Mv=2个频域基向量。
若Mv的选择为layer-specific,在Part1中通过上报L×K×[log2(N)]=8bits分别指示L个传输层中第1层和第2层在每个窗/集合中使用的频域基向量的个数M1,v=2,M2,v=1。
请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网络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频域基向量信息,其中,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是所述终端根据估计的下行信道信息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频域基向量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配置频域基向量集合;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的终端发送的频域基向量信息中,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是所述终端基于所述下行信道信息和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频域基向量的数量、所述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或者目标指示内容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或者,从终端中预设的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所述目标指示内容包括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或预设频域基向量。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由目标比特信息指示的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所述目标比特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频域基向量的数量和/或所述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或者,从终端中预设的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配置频域基向量集合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触发状态,所述触发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上报方式,还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配置的码本参数,所述码本参数包括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的大小或者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的起始点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每一层传输层的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相同或者不同;
在每一层传输层的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不同的情况下,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Z个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Z为正整数,Z用于表示传输层的层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作为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对应的网络设备的实施方式,其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相关说明,为了避免重复说明,本实施例不再赘述,且还可以达到相同有益效果。
请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包括存储器520、收发机500和处理器510:
存储器52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500,用于在所述处理器510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510,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520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估计下行信道信息;
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
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
其中,在图5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51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5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50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这些传输介质包括,这些传输介质包括无线信道、有线信道、光缆等传输介质。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总线接口530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51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520可以存储处理器51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处理器510可以是CPU(中央处埋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处理器也可以采用多核架构。
处理器通过调用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按照获得的可执行指令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所述方法。处理器与存储器也可以物理上分开布置。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计算预设频域基向量中每一频域基向量对应的压缩系数;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压缩系数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频域基向量集合;
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和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和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计算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中每一频域基向量对应的压缩系数;
基于所述压缩系数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
可选的,所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频域基向量集合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触发状态,所述触发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上报方式,还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配置的码本参数,所述码本参数包括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的大小或者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的起始点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频域基向量的数量、所述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或者目标指示内容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或者,从终端中预设的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所述目标指示内容包括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或预设频域基向量。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终端,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请参见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图,如图6所示,包括存储器620、收发机600和处理器610:
存储器62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600,用于在所述处理器610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610,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620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终端发送的频域基向量信息,其中,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是所述终端根据估计的下行信道信息确定的。
其中,在图6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61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6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60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这些传输介质包括,这些传输介质包括无线信道、有线信道、光缆等传输介质。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总线接口630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61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620可以存储处理器61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处理器610可以是CPU(中央处埋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处理器也可以采用多核架构。
处理器通过调用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按照获得的可执行指令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所述方法。处理器与存储器也可以物理上分开布置。
可选的,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频域基向量信息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配置频域基向量集合;
接收的终端发送的频域基向量信息中,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是所述终端基于所述下行信道信息和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频域基向量的数量、所述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或者目标指示内容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或者,从终端中预设的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所述目标指示内容包括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或预设频域基向量。
可选的,所述向所述终端配置频域基向量集合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触发状态,所述触发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上报方式,还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配置的码本参数,所述码本参数包括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的大小或者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的起始点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网络设备,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请参见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图,如图7所示,终端700,包括:
估计单元701,用于估计下行信道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
发送单元703,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单元702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计算预设频域基向量中每一频域基向量对应的压缩系数;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压缩系数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终端,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请参见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图,如图8所示,网络设备800,包括:
接收单元801,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频域基向量信息,其中,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是所述终端根据估计的下行信道信息确定的。
可选的,还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配置频域基向量集合;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的终端发送的频域基向量信息中,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是所述终端基于所述下行信道信息和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确定的。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网络设备,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上报方法,或者,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配置方法。
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处理器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数据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性存储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磁光盘(MO)等)、光学存储器(例如CD、DVD、BD、HVD等)、以及半导体存储器(例如ROM、EPROM、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NANDFLASH)、固态硬盘(SSD))等。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处理器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处理器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0)

1.一种信息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估计下行信道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
所述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计算预设频域基向量中每一频域基向量对应的压缩系数;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压缩系数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频域基向量集合;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和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和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计算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中每一频域基向量对应的压缩系数;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压缩系数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频域基向量的数量、所述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或者目标指示内容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或者,从终端中预设的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所述目标指示内容包括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或预设频域基向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频域基向量集合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触发状态,所述触发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上报方式,还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配置的码本参数,所述码本参数包括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的大小或者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的起始点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触发状态确定所述码本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确定目标比特信息,所述目标比特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频域基向量的数量和/或所述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或者,从终端中预设的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
所述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由所述目标比特信息指示的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上报结构包括两部分上报结构或者三部分上报结构;
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所述目标指示内容时,在所述终端的上报结构包括两部分上报结构的情况下,所述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第一目标部分上报结构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指示内容;所述第一目标部分上报结构为所述两部分上报结构中的第一部分上报结构;
在所述终端的上报结构包括三部分上报结构的情况下,所述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指示内容,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第二目标部分上报结构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指示内容;所述第二目标部分上报结构为所述三部分上报结构中的第一部分上报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层传输层的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相同或者不同;
在每一层传输层的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不同的情况下,所述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向网络侧发送Z个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Z为正整数,Z用于表示传输层的层数。
10.一种网络侧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频域基向量信息,其中,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是所述终端根据估计的下行信道信息确定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频域基向量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配置频域基向量集合;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的终端发送的频域基向量信息中,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是所述终端基于所述下行信道信息和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确定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频域基向量的数量、所述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或者目标指示内容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从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或者,从终端中预设的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所述目标指示内容包括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或预设频域基向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由目标比特信息指示的频域基向量信息,所述目标比特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频域基向量的数量和/或所述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或者,从终端中预设的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配置频域基向量集合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触发状态,所述触发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上报方式,还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配置的的码本参数,所述码本参数包括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的大小或者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的起始点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层传输层的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相同或者不同;
在每一层传输层的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不同的情况下,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Z个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Z为正整数,Z用于表示传输层的层数。
1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和处理器,其中: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估计下行信道信息;
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
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计算预设频域基向量中每一频域基向量对应的压缩系数;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压缩系数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频域基向量集合;
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和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和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计算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中每一频域基向量对应的压缩系数;
基于所述压缩系数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频域基向量集合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触发状态,所述触发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上报方式,还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配置的码本参数,所述码本参数包括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的大小或者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的起始点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所述触发状态确定所述码本参数。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频域基向量的数量、所述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或者目标指示内容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或者,从终端中预设的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所述目标指示内容包括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或预设频域基向量。
22.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和处理器,其中: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终端发送的频域基向量信息,其中,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是所述终端根据估计的下行信道信息确定的。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终端发送的频域基向量信息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配置频域基向量集合;
接收的终端发送的频域基向量信息中,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是所述终端基于所述下行信道信息和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确定的。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包括频域基向量的数量、所述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或者目标指示内容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频域基向量对应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或者,从终端中预设的频域基向量集合中选择的频域基向量,所述目标指示内容包括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或预设频域基向量。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终端配置频域基向量集合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触发状态,所述触发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的上报方式,还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配置的码本参数,所述码本参数包括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的大小或者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的起始点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2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估计单元,用于估计下行信道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下行信道信息计算预设频域基向量中每一频域基向量对应的压缩系数;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压缩系数确定频域基向量信息。
28.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频域基向量信息,其中,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是所述终端根据估计的下行信道信息确定的。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配置频域基向量集合;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的终端发送的频域基向量信息中,所述频域基向量信息是所述终端基于所述下行信道信息和所述频域基向量集合确定的。
30.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上报方法,或者,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0至15任一项所述的网络侧配置方法。
CN202110362623.3A 2021-04-02 2021-04-02 信息上报方法、网络侧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1752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2623.3A CN115175228A (zh) 2021-04-02 2021-04-02 信息上报方法、网络侧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3559139A JP2024510530A (ja) 2021-04-02 2022-03-17 情報報告方法、ネットワーク側構成方法、装置、機器及び記憶媒体
PCT/CN2022/081482 WO2022206409A1 (zh) 2021-04-02 2022-03-17 信息上报方法、网络侧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22778592.0A EP4319354A1 (en) 2021-04-02 2022-03-17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network side configuration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KR1020237037731A KR20230165820A (ko) 2021-04-02 2022-03-17 정보의 리포팅 방법, 네트워크측 구성 방법, 장치, 기기 및 저장 매체
TW111112635A TWI837633B (zh) 2021-04-02 2022-03-31 資訊上報方法、網路側配置方法、終端裝置、網路設備及記憶介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2623.3A CN115175228A (zh) 2021-04-02 2021-04-02 信息上报方法、网络侧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5228A true CN115175228A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55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62623.3A Pending CN115175228A (zh) 2021-04-02 2021-04-02 信息上报方法、网络侧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4319354A1 (zh)
JP (1) JP2024510530A (zh)
KR (1) KR20230165820A (zh)
CN (1) CN115175228A (zh)
WO (1) WO202220640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1724B (zh) * 2018-06-08 2020-11-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20142974A1 (en) * 2019-01-10 2020-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edback for type ii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N112737648B (zh) * 2019-01-11 2022-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56415B (zh) * 2019-03-29 2021-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1192A (zh) 2022-10-16
WO2022206409A1 (zh) 2022-10-06
KR20230165820A (ko) 2023-12-05
EP4319354A1 (en) 2024-02-07
JP2024510530A (ja) 2024-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34886B (zh) 一种资源指示、确定方法及装置
US20240080077A1 (en) Information report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5175228A (zh) 信息上报方法、网络侧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18405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TWI837633B (zh) 資訊上報方法、網路側配置方法、終端裝置、網路設備及記憶介質
US20240179724A1 (en)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network side configuration method, device,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070519B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085860B (zh) Cqi调整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174016B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5150228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4501569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4071532A (zh) 测量结果上报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6095803A (zh) Srs传输功率确定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856840A (zh) 信息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7856845A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5333586A (zh) 码本指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856838A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TW202416693A (zh) 資訊確定方法、裝置、終端及網路設備
CN115514398A (zh) 信道状态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5707109A (zh) 一种波束指示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15190572A (zh) 上行信道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CN114826510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6801311A (zh) 业务分流确定方法、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112047A (zh) 波束赋形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15915436A (zh) 资源指示方法、终端、网络侧设备、装置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