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73939B - 一种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173939B CN115173939B CN202210488810.0A CN202210488810A CN115173939B CN 115173939 B CN115173939 B CN 115173939B CN 202210488810 A CN202210488810 A CN 202210488810A CN 115173939 B CN115173939 B CN 11517393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chine room
- fiber core
- connectivity
- determining
- optical c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4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499 data mode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8694 Humulus lupul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361 pathw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39 pla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19 statis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04B10/0793—Network aspects, e.g. central monitoring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和终端设备,涉及信息确定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缆之间的连接关系错综复杂,难以准确的查询判断起端机房和止端机房之间连通性的问题。所述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包括:接收连通性确定指令;连通性确定指令包含待确认连通性的第一机房和第二机房;基于连通性确定指令,确定与第一机房的连接端子具有成端连接关系的第一纤芯;获取预先建立的纤芯成端关系模型;基于纤芯成端关系模型,确定与第一纤芯具有连通关系的第三机房集合;连通关系包括直接连通或间接连通;判断第三机房集合中是否包含第二机房;若包含,则第一机房与第二机房连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确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缆的使用越来越多。光缆一般包括多个纤芯,每一根纤芯均可以用于数据信息的传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任意两个机房之间通常设置有若干个光缆,之后利用光缆为两个机房之间进行数据的传输。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工作人员从起端机房开始沿着光缆的连接关系,逐步寻找与上一个光缆连接的光缆,直至找到止端机房或光缆的末端为止。根据查找结果判断起端机房与止端机房之间是否通过光缆连接。
但是,由于从起端机房连接出的光缆会经过多次跳接(即该光缆会与多个不同的光缆连接)。此时,光缆之间的连接关系错综复杂,难以准确的查询判断起端机房和止端机房之间光缆的连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和终端设备,用于准确快速的判断起端机房和止端机房之间光缆的连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该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包括:
接收连通性确定指令;连通性确定指令包含待确认连通性的第一机房和第二机房;
基于连通性确定指令,确定与第一机房的连接端子具有成端连接关系的第一纤芯;
获取预先建立的纤芯成端关系模型;
基于纤芯成端关系模型,确定与第一纤芯具有连通关系的第三机房集合;连通关系包括直接连通或间接连通;
判断第三机房集合中是否包含第二机房;
若包含,则第一机房与第二机房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中,由于预先建立了纤芯成端关系模型,在纤芯成端关系模型中存储有大量机房的连接端子与纤芯之间的成端连接关系数据。因此,利用纤芯成端关系模型,可以快速的查询某一纤芯或某一机房与其他纤芯或其他机房之间的连接关系。即利用纤芯成端关系模型,可以快速的确定与第一纤芯具有连通关系的第三机房集合。应理解,上述第三机房集合中包含第一机房。基于此,可以快速的确定第三机房集合中是否包含与第一机房连通的第二机房。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从起端机房开始沿着光缆的连接关系查找,起端机房和止端机房之间的连通性的方式。本发明提供的方式可以不仅简单快速的确定第一机房和第二机房之间的连通性,同时还可以实现远程操作,减少去实地的次数,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终端设备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的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房连通性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采集设备, 12-数据库模型, 13-终端设备;
21-第一处理器, 22-通信接口, 23-通信线路,
24-第一存储器, 25-第二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例如,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仅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阈值,并不对其先后顺序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发明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发明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的结合,a和c的结合,b和c的结合,或a、b和c的结合,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由采集设备执行的步骤,也可以由应用于采集设备中的芯片执行。终端设备执行的步骤,也可以由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执行。下述实施例以采集设备和终端设备作为执行主体为例。上述采集设备可以是独立于终端设备的单独设备,当然也可以是集成在终端设备中的采集设备,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接收连通性确定指令;连通性确定指令包含待确认连通性的第一机房和第二机房;
步骤102:基于连通性确定指令,确定与第一机房的连接端子具有成端连接关系的第一纤芯;
示例性的,上述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纤芯具有一一对应连接的关系。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是终端设备13基于连通性确定指令,确定与第一机房的连接端子具有成端连接关系的第一纤芯。此外,第一机房和第二机房之间布设有多个光缆,每一光缆具有多个纤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以其中一个纤芯的查找方式为例描述第一机房与第二机房之间的连通性。上述连接端子可以是法兰端子。
步骤103:获取预先建立的纤芯成端关系模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是采集设备11获取预先建立的纤芯成端关系模型。当然,也可以是终端设备获取预先建立的纤芯成端关系模型。
示例性的,上述纤芯成端关系模型可以包括机房标识、光纤配线架标识、光缆标识、节点标识、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和束芯编号。当然,上述纤芯成端关系模型包含的数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此处描述不用于具体限定。
步骤104:基于纤芯成端关系模型,确定与第一纤芯具有连通关系的第三机房集合;连通关系包括直接连通或间接连通;
示例性的,第一机房可以与第二机房直接连通。当然,第一机房可以通过中间一个或多个过渡机房与第二机房连通。此时,第一机房与第二机房间接连通。
步骤105:判断第三机房集合中是否包含第二机房;
步骤106:若包含,则第一机房与第二机房连通。
应理解,当第三机房集合中不包含第二机房时,表示第一机房与第二机房不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中,由于预先建立了纤芯成端关系模型,在纤芯成端关系模型中存储有大量机房的连接端子与纤芯之间的成端连接关系数据。因此,利用纤芯成端关系模型,可以快速的查询某一纤芯或某一机房与其他纤芯或其他机房之间的连接关系。即利用纤芯成端关系模型,可以快速的确定与第一纤芯具有连通关系的第三机房集合。应理解,上述第三机房集合中包含第一机房。基于此,可以快速的确定第三机房集合中是否包含与第一机房连通的第二机房。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从起端机房开始沿着光缆的连接关系查找,起端机房和止端机房之间的连通性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式可以不仅简单快速的确定第一机房和第二机房之间的连通性,同时还可以实现远程操作,减少去实地的次数,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此外,由于可以快速的确定第一机房和第二机房之间的连通性。此时,不仅可以实现对光缆网络的有效利用,提高光缆网络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和光缆网络规划。同时,可以为后期使用该方法的设备提供准确的数据。
应理解,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列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构建有多个模型,每个模型中存储有多个数据。这些模型并不是软件层面的网络模型,也不是建模形成的模型。此处的模型可以理解为用于存储数据的数据库模型,利用上述模型可以清楚,规范的管理数据,便于确定机房之间的连通性。
参见图2,终端设备13和采集设备11均可以从数据库模型12中获取数据,采集设备11与终端设备13之间进行数据和信息的交互。例如,采集设备11将采集到的数据和信息传输给终端设备13,终端设备13对上述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以便于进行后续步骤。当然,终端设备13也可以将处理后的数据和信息传输给采集设备11,由采集设备11根据终端设备13传输过来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后续数据和信息的采集。
下面以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例,描述上述多个模型。应理解,以下描述仅用于理解,不用于具体限定。
上述数据库模型可以包括光缆型号模板模型、光缆纤芯结构模型、光纤配线架(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简称ODF)模板数据模型、机房资源数据模型、光缆资源数据模型、光缆节点数据模型、接续设备资源模型、光缆拓扑模型、纤芯熔接关系模型、机房光缆基础数据模型、机房管理数据模型和纤芯成端关系模型。
上述光缆型号模板模型可以包括:光缆型号名称、光缆类型、光缆芯数和束芯名称。上述束芯名称可以用于关联光缆纤芯结构模型。
上述光缆纤芯结构模型可以包括:束芯编号、束芯类别(用于区别束和芯)、束芯名称(例如:蓝色(第1芯))、光缆纤芯标识和光缆纤芯的父标识。
上述ODF模板数据模型可以包括:ODF模板名称、框盘种类(用于区别框和盘)、连接端子序号和ODF模板备注。
上述机房资源数据模型可以包括:机房标识、机房名称、机房种类、楼层和机房备注。
上述光缆资源数据模型可以包括:光缆标识、光缆名称、光缆级别和节点标识。
上述光缆节点数据模型可以包括:节点标识、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光缆标识、父节点标识(即当前节点的上一节点的标识)、经度和纬度。
上述接续设备资源模型可以包括:接续设备标识、接续设备名称、节点标识(可以用于关联光缆节点数据模型)和接续设备所在光缆的标识。上述接续设备可以是接续盒。
上述光缆拓扑模型可以包括:光缆标识、光缆名称、光缆父标识和光缆型号名称。示例性的,通过采集机房、光缆和接续设备的地理坐标和属性数据,并分别存储在机房资源数据模型、光缆资源数据模型和接续设备资源模型中。之后,建立机房、光缆和接续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并存储为光缆拓扑模型。
上述纤芯熔接关系模型可以包括:接续设备标识(可以用于关联接续设备资源模型)、光缆标识(可以用于关联光缆资源数据模型)、节点标识、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可以用于关联光缆节点数据模型)和束芯编号。
上述机房光缆基础数据模型可以包括:机房标识(可以用于关联机房资源数据模型)、光缆标识(可以用于关联光缆资源数据模型)和节点标识(可以用于关联光缆资源数据模型)。
上述机房管理数据模型可以包括:机房标识、楼层标识、ODF标识、ODF名称、ODF模板名称(可以用于关联ODF模板数据模型)和机房管理备注。应理解,ODF名称与ODF模板名称为不同的属性数据。
上述纤芯成端关系模型可以包括:机房标识、光纤配线架标识、光缆标识、节点标识、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可以用于关联光缆节点数据模型)和束芯编号。当然,纤芯成端关系模型还可以包括连接端子标识和连接端子序号等。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连通关系为直接连通时,基于纤芯成端关系模型,确定与第一纤芯连通的第三机房集合,可以包括:
从纤芯成端关系模型中找到与第一纤芯具有成端连接关系的第三机房集合;第三机房集合中包含第一机房。
示例性的,当连通关系为直接连通时,与第一机房的连接端子具有成端连接关系的第一纤芯的另一端连接的连接端子位于第二机房。应理解,前期建立了纤芯成端关系模型、机房资源数据模型和光缆资源数据模型等模型,这些模型中存储有大量的数据。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是利用上述模型中不同类型的数据去确定机房间的连通性。基于此,此处的第三机房集合中包含第一机房和其他待确认与第一机房是否具有连通性关系的机房。
在一种示例中,当连通关系为间接连通时,基于纤芯成端关系模型,确定与第一纤芯连通的第三机房集合,可以包括:
确定与第三机房集合中的第三机房的连接端子具有成端连接关系的第二纤芯;第二纤芯与第一纤芯连通;
基于纤芯成端关系模型,确定与第二纤芯具有连通关系的第四机房集合;
按照机房与纤芯的连接关系,依次遍历纤芯成端关系模型中的纤芯,直至找到第二机房或查找流程结束为止。
示例性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分析直接连通和间接连通两种情况,将与第一机房具有连通关系的机房均考虑在内。使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通性确定方法更加全面,准确。基于此,可以为后期分析,使用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连通性确定指令,确定与第一机房的连接端子具有成端连接关系的第一纤芯前,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还可以包括:
判断第一机房的连接端子与第一纤芯是否成端连接;
若第一机房的连接端子与第一纤芯成端连接,则基于纤芯成端关系模型,确定与第一纤芯具有连通关系的第三机房集合。
示例性的,通过先判断第一机房的连接端子与第一纤芯是否成端连接,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后续分析。此时,可以加快机房间连通性的确定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具体的,若第一机房的连接端子与第一纤芯未成端连接,则表示第一机房没办法通过第一纤芯与其他任意一个机房连通。此时,也就不需要在进行后续的步骤。
在一种示例中,判断第一机房的连接端子与第一纤芯是否成端连接,可以包括:
根据第一机房标识、第一纤芯所在光缆的光缆标识和第一纤芯所在光缆的节点标识,判断从纤芯成端关系模型中是否存在对应的光纤配线架标识、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和束芯编号;
若存在,则第一机房的连接端子与第一纤芯成端连接;
若不存在,则第一机房的连接端子与第一纤芯未成端连接。
示例性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建立的纤芯成端关系模型可以快速的获知第一机房的连接端子与第一纤芯是否成端连接,该方法简单快速。此外,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多种模型和参数结合的方式进行连通性的确认,还可以加强对信息的统计分析,使得信息管理更加规范、严谨,以提高信息统计的准确率,减少或消除由于人工统计导致数据丢失、数据失真、数据分散、数据更新不及时等情况的发生。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机房集合中可以包含机房标识,机房标识为机房的描述信息或标记信息。
示例性的,上述描述信息可以包括:机房内设备的型号(例如,电脑的型号等),机房主要实现的功能(例如,用于教学或用于科研等),机房内放置的设备(例如:服务器或电脑等)。上述标记信息可以包括:机房编号(例如:机房数量编号或机房位置编号等)。
步骤105:判断第三机房集合中是否包含第二机房,包括:
根据机房标识,判断是否存在第二机房的描述信息;或者,根据机房标识,判断是否存在第二机房的标记信息。
示例性的,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这两种不同层面的判断方式,去确定第三机房集合中是否包含第二机房,不仅为工作人员提供了多种思路,使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适应更多不同的应用场景,扩大了适用范围。同时,上述两种不同层面的判断方式还可以互为备选方案,以确保该步骤的顺利进行,进而确保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的顺利进行。在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判断第三机房集合包括的机房编号中是否存在第二机房的机房编号的方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机房和相邻机房之间设置有多个纤芯,第一纤芯包括多个纤芯;
判断第三机房集合中是否包含第二机房之前,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还包括:
基于纤芯熔接关系模型,判断第一机房和相邻机房间多个纤芯之间是否具有熔接连通性;
若多个纤芯之间具有熔接连通性,则第三机房集合包括相邻机房。
在一种示例中,上述基于纤芯熔接关系模型,确定第一机房和相邻机房间多个纤芯之间的熔接连通性,包括:
根据第一机房标识,确定与第一机房成端连接的第三纤芯所在光缆的光缆标识、节点标识、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和束芯编号;
根据纤芯熔接关系模型、第三纤芯所在光缆的光缆标识、节点标识、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和束芯编号,确定与第三纤芯具有熔接关系的第四纤芯所在光缆的光缆标识、节点标识、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和束芯编号;
按照纤芯和纤芯之间的熔接关系,依次遍历纤芯熔接关系模型中的纤芯,直至找到与相邻机房成端连接的纤芯熔接的纤芯或查找流程结束为止。
示例性的,第一机房和相邻机房(即与第一机房相邻的机房)之间的多个纤芯需要熔接,熔接之后才能形成通路以用于传输数据。利用上述查找第一机房和相邻机房间多个纤芯之间是否熔接连通的方法,可以确定其他任意两个相邻机房间多个纤芯之间熔接连通性,简单方便。若与第一机房的连接端子成端连接的纤芯,在与其他纤芯熔接后,倒数第二个纤芯并未与任一机房的连接端子成端连接的纤芯熔接。那么上述多个纤芯构成的第一纤芯也不是通路,此时,查找流程结束。基于此,可知第一机房与相邻机房不具有连通性。
下面以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例,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应理解,以下描述仅用于理解,不用于具体限定。
在确定机房连通性之前,需要使机房与机房之间,纤芯与纤芯之间具有一定的连接关系。即需要存在通路,才能去判断去确定第一机房与第二机房之间是否连通。基于此,需要使纤芯与纤芯之间熔接,纤芯与机房之间成端连接。
(一)纤芯与纤芯之间熔接的过程:
获取接续设备在第一预设范围内的第一光缆段集合和第一光缆节点集合;
示例性的,选择一个接续设备,利用采集设备获取接续设备标识和接续设备的坐标位置,上述接续设备标识可以是接续设备ID。接着,搜索该接续设备坐标位置5米范围内的第一光缆段集合和第一光缆节点集合。上述第一光缆段集合关联光缆资源数据模型,第一光缆段集合中包括多个光缆标识,上述光缆标识可以是光缆ID。上述第一光缆节点集合关联光缆节点数据模型,第一光缆节点集合中包括多个节点标识(即节点ID)。上述第一预设范围可以是5米,10米,16米等,此处以5米为例进行描述。
遍历第一光缆节点集合和第一光缆段集合;
遍历第一光缆节点集合,根据节点标识从光缆节点数据模型中确定该节点在该光缆中的序号(即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将上述节点标识和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储存在第一集合中。遍历第一光缆段集合,根据光缆标识从光缆资源数据模型中确定光缆名称。
根据光缆段两端的端节点标识和节点标识,将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存入第二集合;
从光缆节点数据模型中获取光缆段两端的端节点标识(即光缆段两端的端节点ID),应理解,上述光缆节点数据模型中包含节点标识这一属性,由于一条光缆具有多个节点标识。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光缆段两端的节点标识定义为端节点标识。
将光缆段两端的端节点标识与节点标识对比,若光缆段两端的端节点标识与节点标识不匹配,则忽略光缆段两端的端节点标识。
若光缆段两端的端节点标识与节点标识匹配,则将节点标识替代光缆段两端的端节点标识,并将节点标识存入第二集合。
示例性的,将光缆段两端的端节点标识(两个)与接续设备坐标位置5米范围内的第一光缆节点集合中的多个节点标识进行对比。如果匹配,则从第一集合中获取节点标识和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结合前面确定的光缆名称,将光缆名称、节点标识和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存入第二集合中。应理解,上述“存入”可以指代将上述三个不同属性的数据实际存储进一个空间中,以形成第二集合。当然,也可以是指在上述三个不同属性的数据后添加标记,该标记可以被识别,有该标记的数据代表其属于第二集合。利用上述第一预设条件,可以将接续设备在第一预设范围内符合要求的端节点找到,以便于接续设备和光缆中的纤芯熔接。
根据光缆名称,确定束芯编号;
示例性的,从第二集合中获取两个光缆名称,利用上述两个光缆名称从光缆拓扑模型中获取光缆型号名称。接着,根据光缆型号名称从光缆型号模板模型中获取束芯名称。之后,根据束芯名称从光缆纤芯结构模型中获取束芯编号。
根据束芯编号,将接续设备两端的数量相等的纤芯通过接续设备熔接,以使相邻两个机房之间的纤芯进行熔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此处的熔接是指纤芯与纤芯一一对应熔接。
在一种示例中,上述纤芯熔接之后,可以获得纤芯熔接关系模型。该纤芯熔接关系模型包括:接续设备标识、光缆标识、节点标识、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和束芯编号。
(二)纤芯与机房之间成端连接的过程:
选择一个机房,获取该机房的机房标识和机房的坐标位置,上述机房标识可以是机房ID。接着,搜索该机房坐标位置5米范围(第二预设范围)内的第二光缆段集合和第二光缆节点集合。上述第二光缆段集合关联光缆资源数据模型,第二光缆段集合中包括多个光缆标识,上述光缆标识可以是光缆ID。上述第二光缆节点集合关联光缆节点数据模型,第二光缆节点集合中包括多个节点标识(即节点ID)。上述第二预设范围可以是5米,10米,16米等,此处以5米为例进行描述。
根据机房标识从机房管理数据模型中获取机房里所有的ODF标识、ODF名称和ODF模板名称。接着,根据ODF模板名称从ODF模板数据模型中获取框盘种类和连接端子序号。基于此,上述第三集合包括ODF标识、ODF名称、ODF模板名称、框盘种类、连接端子序号和连接端子。
遍历第二光缆节点集合,根据节点标识从光缆节点数据模型中确定该节点在该光缆中的序号(即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将上述节点标识和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储存在第四集合中。应理解,此处的第一集合和第四集合存储的数据的属性虽然一致,但是两个集合所针对面向的对象不一致,具体的,第一集合面向的是接续设备,第四集合面向的是机房。遍历第二光缆段集合,根据光缆标识从光缆资源数据模型中确定光缆名称。
根据光缆段两端的端节点标识和节点标识,将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数据存入第五集合。
示例性的,从光缆节点数据模型中获取光缆段两端的端节点标识(即光缆段两端的端节点ID),应理解,上述光缆节点数据模型中包含节点标识这一属性,由于一条光缆具有多个节点标识。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光缆段两端的节点标识定义为端节点标识。
将光缆段两端的端节点标识与节点标识对比,若光缆段两端的节点标识与节点标识不匹配,则忽略光缆段两端的节点标识。
若光缆段两端的端节点标识与节点标识匹配,则将节点标识替代光缆段两端的端节点标识,并将节点标识存入第五集合。
示例性的,将光缆段两端的端节点标识(两个)与机房坐标位置5米范围内的第二光缆节点集合中的多个节点标识进行对比。
如果匹配,则从第四集合中获取节点标识和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结合前面确定的光缆标识和光缆名称,将光缆标识、光缆名称、节点标识和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存入第五集合中。应理解,上述“存入”可以指代将上述四个不同属性的数据实际存储进一个空间中,以形成第五集合。当然,也可以是指在上述四个不同属性的数据后添加标记,该标记可以被识别,有该标记的数据代表其属于第五集合。
利用上述第二预设条件,可以将机房在第二预设范围内符合要求的端节点找到,以便于机房中的连接端子和光缆中的纤芯成端连接。
根据束芯编号,将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数据存入第六集合;
示例性的,根据第五集合中的光缆名称从光缆拓扑模型中获取光缆型号名称。接着,根据光缆型号名称从光缆型号模板模型中获取束芯名称。之后,根据束芯名称从光缆纤芯结构模型中获取束芯编号。上述束芯编号和束芯名称可以反应出第六集合中包括纤芯。基于此,根据束芯编号,将光缆标识、光缆名称、节点标识、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束芯编号、束芯名称和纤芯存入在第六集合中。
将第三集合中的连接端子和第六集合中纤芯进行成端连接。示例性的,可以从第三集合和第六集合中分别选择数量相同的连接端子和纤芯进行成端连接。
(三)确定机房间连通性:
终端设备遍历机房资源数据模型,从中获取所有机房的机房名称,并存入第六集合。接着,从第六集合中任意选择两个机房,分别作为第一机房(起端机房)和第二机房(止端机房)。应理解,上述第一机房和第二机房的机房名称不相同。即终端设备接收连通性确定指令,连通性确定指令包含待确认连通性的第一机房和第二机房。
获取进出第一机房和第二机房的所有光缆的相关信息。
根据第一机房和第二机房的机房标识从机房光缆基础数据模型中获取对应的光缆标识和节点标识,并将上述机房标识、光缆标识和节点标识存入第七集合。应理解,第一机房和第二机房之间布设有多个光缆,每一光缆具有多个纤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以其中一个纤芯的查找方式为例描述第一机房与第二机房之间的连通性。
遍历第七集合,根据机房标识、光缆标识和节点标识从纤芯成端关系模型中查找对应的光纤配线架标识、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和束芯编号。具体的,根据第一机房标识(即第一机房的机房标识)、第一纤芯所在光缆的光缆标识和第一纤芯所在光缆的节点标识,从纤芯成端关系模型中查找对应的光纤配线架标识、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和束芯编号。如果找到这些数据,则说明第一机房的连接端子与第一纤芯成端连接。接着,将上述光缆标识、节点标识、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和束芯编号存入第八集合。上述第八集合可以理解为是纤芯成端关系模型的子集。
根据第八集合里的光缆标识和节点标识、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和束芯编号,从纤芯熔接关系模型中获取与当前光缆所具有的纤芯有熔接关系的纤芯所在光缆的光缆标识和节点标识、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和束芯编号,(即前面描述的“根据纤芯熔接关系模型、第三纤芯所在光缆的光缆标识、节点标识、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和束芯编号,确定与第三纤芯具有熔接关系的第四纤芯所在光缆的光缆标识、节点标识、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和束芯编号”)。
重复上述步骤,按照纤芯和纤芯之间的熔接关系,依次遍历纤芯熔接关系模型中的纤芯,直至不能从纤芯熔接关系模型中获取数据为止(即直至找到与相邻机房成端连接的纤芯熔接的纤芯或查找流程结束为止)。若多个纤芯之间具有熔接连通性,则第三机房集合包括所述相邻机房。
之后,将多个依次熔接的纤芯中的最后一个纤芯所在光缆的光缆标识、节点标识、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和束芯编号一起存入第九集合。应理解,上述第九集合包括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束芯编号、最后一个纤芯所在光缆的光缆标识和节点标识。
遍历第九集合,根据最后一个纤芯所在光缆的光缆标识、节点标识、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束芯编号,从纤芯成端关系模型中查找对应的机房标识、光纤配线架标识。若可以找到这些数据,则说明该机房的连接端子与“最后一个纤芯”之间成端连接。为了后期便于描述将该机房定义为机房A,上述机房A属于第三机房集合。
若机房A的机房标识与预先选定的第二机房的机房标识匹配,则表示机房A为第二机房。基于此,第一机房与第二机房直接连通。此时,对应前文描述的连通关系为直接连通的情况。
若机房A的机房标识与预先选定的第二机房的机房标识不匹配,则以机房A作为起点(可以理解为新的“第一机房”),重复上述第一机房寻找与第二机房连通性的步骤,查找机房A是否与第二机房连通。若从机房A出发重复上述查找步骤一次或多次后,可以查询到与机房A连通的第二机房,则表示第三机房集合中包括机房A和第二机房。基于此,第一机房可以通过机房A或者更多机房与第二机房间接连通。此时,对应前文描述的连通关系为间接连通的情况。若从机房A出发,重复一次或多次均没有找到第二机房,则表示第一机房与第二机房之间未连通。(即对应前文描述的“按照机房与纤芯的连接关系,依次遍历纤芯成端关系模型中的纤芯,直至找到第二机房或查找流程结束为止”)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的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21和通信接口22。通信接口22和第一处理器21耦合。
参见图3,上述第一处理器2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发明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上述通信接口22可以为一个或多个。通信接口22可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参见图3,上述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线路23。通信线路23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可选的,参见图3,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存储器24。第一存储器24用于存储执行本发明方案的计算机指令,并由第一处理器21来控制执行。第一处理器21用于执行第一存储器24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从而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
参见图3,第一存储器24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但不限于此。第一存储器24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23与第一处理器21相连接。第一存储器24也可以和第一处理器21集成在一起。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参见图3,第一处理器2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参见图3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参见图3,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处理器21,参见图3中的第一处理器21和第二处理器25。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处理器。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被运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功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上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终端、用户设备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上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上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集成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上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也可以是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还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发明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发明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连通性确定指令;所述连通性确定指令包含待确认连通性的第一机房和第二机房;
基于所述连通性确定指令,确定与所述第一机房的连接端子具有成端连接关系的第一纤芯;
获取预先建立的纤芯成端关系模型;
基于所述纤芯成端关系模型,确定与所述第一纤芯具有连通关系的第三机房集合;所述连通关系包括直接连通或间接连通;
判断所述第三机房集合中是否包含所述第二机房;
若包含,则所述第一机房与所述第二机房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连通关系为直接连通时,所述基于所述纤芯成端关系模型,确定与所述第一纤芯连通的第三机房集合,包括:
从所述纤芯成端关系模型中找到与所述第一纤芯具有成端连接关系的第三机房集合;所述第三机房集合中包含所述第一机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连通关系为间接连通时,所述基于所述纤芯成端关系模型,确定与所述第一纤芯连通的第三机房集合,包括:
确定与所述第三机房集合中的第三机房的连接端子具有成端连接关系的第二纤芯;所述第二纤芯与所述第一纤芯连通;
基于所述纤芯成端关系模型,确定与所述第二纤芯具有连通关系的第四机房集合;
按照所述机房与纤芯的连接关系,依次遍历所述纤芯成端关系模型中的纤芯,直至找到所述第二机房或查找流程结束为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连通性确定指令,确定与所述第一机房的连接端子具有成端连接关系的第一纤芯前,所述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机房的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纤芯是否成端连接;
若所述第一机房的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纤芯成端连接,则基于所述纤芯成端关系模型,确定与所述第一纤芯具有连通关系的第三机房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机房的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纤芯是否成端连接,包括:
根据第一机房标识、所述第一纤芯所在光缆的光缆标识和所述第一纤芯所在光缆的节点标识,判断从所述纤芯成端关系模型中是否存在对应的光纤配线架标识、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和束芯编号;
若存在,则所述第一机房的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纤芯成端连接;
若不存在,则所述第一机房的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纤芯未成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机房集合中包含机房标识;所述机房标识为机房的描述信息或标记信息;
所述判断所述第三机房集合中是否包含所述第二机房,包括:
根据所述机房标识,判断是否存在所述第二机房的描述信息;
或者,根据所述机房标识,判断是否存在所述第二机房的标记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房和相邻机房之间设置有多个纤芯,第一纤芯包括多个所述纤芯;
判断所述第三机房集合中是否包含所述第二机房之前,所述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还包括:
基于纤芯熔接关系模型,判断所述第一机房和所述相邻机房间多个所述纤芯之间是否具有熔接连通性;
若多个所述纤芯之间具有熔接连通性,则所述第三机房集合包括所述相邻机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纤芯熔接关系模型,确定所述第一机房和所述相邻机房间多个所述纤芯之间的熔接连通性,包括:
根据第一机房标识,确定与所述第一机房成端连接的第三纤芯所在光缆的光缆标识、节点标识、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和束芯编号;
根据所述纤芯熔接关系模型、所述第三纤芯所在光缆的光缆标识、节点标识、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和束芯编号,确定与所述第三纤芯具有熔接关系的第四纤芯所在光缆的光缆标识、节点标识、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和束芯编号;
按照纤芯和纤芯之间的熔接关系,依次遍历所述纤芯熔接关系模型中的纤芯,直至找到与所述相邻机房成端连接的纤芯熔接的纤芯或查找流程结束为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芯成端关系模型包括:机房标识、光纤配线架标识、光缆标识、节点标识、节点在光缆中的序号和束芯编号。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88810.0A CN115173939B (zh) | 2022-05-06 | 2022-05-06 | 一种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和终端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88810.0A CN115173939B (zh) | 2022-05-06 | 2022-05-06 | 一种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和终端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73939A CN115173939A (zh) | 2022-10-11 |
CN115173939B true CN115173939B (zh) | 2023-11-17 |
Family
ID=83482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488810.0A Active CN115173939B (zh) | 2022-05-06 | 2022-05-06 | 一种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和终端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173939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80000A (zh) * | 2015-03-23 | 2015-07-15 | 北京千禧维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纤芯故障快速定位的方法 |
CN104796193A (zh) * | 2015-03-23 | 2015-07-22 | 北京千禧维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缆链路关系快速查询定位的方法 |
CN106850316A (zh) * | 2017-03-16 | 2017-06-13 | 柳州达迪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光纤成端图形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
CN113673640A (zh) * | 2021-07-30 | 2021-11-19 | 南京续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路信息的关联系统及方法 |
CN114398335A (zh) * | 2021-04-28 | 2022-04-26 | 南京续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008920A1 (en) * | 2002-07-15 | 2004-01-15 | Eric Endicott | Optically sensed high density switch position sensor |
-
2022
- 2022-05-06 CN CN202210488810.0A patent/CN11517393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80000A (zh) * | 2015-03-23 | 2015-07-15 | 北京千禧维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纤芯故障快速定位的方法 |
CN104796193A (zh) * | 2015-03-23 | 2015-07-22 | 北京千禧维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缆链路关系快速查询定位的方法 |
CN106850316A (zh) * | 2017-03-16 | 2017-06-13 | 柳州达迪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光纤成端图形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
CN114398335A (zh) * | 2021-04-28 | 2022-04-26 | 南京续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及系统 |
CN113673640A (zh) * | 2021-07-30 | 2021-11-19 | 南京续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路信息的关联系统及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浅析智能光通信配线(IOCW)系统在电网的应用研究;蔡毅;曹苗;;中国新通信(05);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73939A (zh) | 2022-10-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688538B (zh) | 基于大数据的跨域业务全程路由贯穿方法以及装置 | |
CN106095592A (zh) | 一种前景应用程序场景同步方法及装置、系统 | |
CN106850316B (zh) | 一种光纤成端图形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 |
CN101090295A (zh) | 一种ason网络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 |
CN111966289A (zh) | 基于Kafka集群的分区优化方法和系统 | |
CN103298010A (zh) | 一种网络链路状况显示方法和装置 | |
CN106980572A (zh) | 分布式系统的在线调试方法和系统 | |
CN106326448A (zh) | 一种gis信息采集方法和系统 | |
CN115049493A (zh) | 一种区块链数据追踪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5173939B (zh) | 一种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和终端设备 | |
CN114064312A (zh) | 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及模型训练方法 | |
JP2020135608A (ja)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 |
CN115600843A (zh) | 一种光缆的空闲纤芯统计方法和终端设备 | |
CN113723872A (zh) | 一种数据中心的智能化实时容量显示方法与系统 | |
CN114125597A (zh) | 一种光纤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4219109A (zh) | 一种会议室巡检记录管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01442363B (zh) | 光路设计图形展现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113760B (zh) | 一种站址方案确定方法及装置 | |
CN110443449B (zh) | 一种光纤路径反算方法及系统 | |
CN102638368A (zh) | 优化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9947892A (zh) | 分析路径确定方法及系统、界面、日志树构建方法 | |
CN117692310B (zh) | 基于zipkin链路数据的拓扑聚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
CN117544875A (zh) | 光路接入的路由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8509741A (zh) | 光路路由自动生成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095807A (zh) | 光缆路由的自动选路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