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98335A - 一种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98335A
CN114398335A CN202110467752.9A CN202110467752A CN114398335A CN 114398335 A CN114398335 A CN 114398335A CN 202110467752 A CN202110467752 A CN 202110467752A CN 114398335 A CN114398335 A CN 1143983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electronic
paper
node
t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6775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根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Xiude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Xiude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Xiude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Xiude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6775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983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98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983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G06F16/211Schema design and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5Query execution
    • G06F16/24553Query execution of query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及系统,包括:读取光网节点的多维信息;将所述多维信息与云端数据库中的节点资源信息进行对比,判断所述多维信息与所述云端数据库中的节点资源信息是否一致。本发明实现了节点资源信息的数字化核查;减少了资源核查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核查准确性;通过对纸质标签拍照识别上传,实现了资源核查的可追溯性,也方便了监督管控;另外通过后台服务器对现场收集上来的节点多维信息进行处理,大大缩短了现场核查的时间,提高了核查效率,也提高了核查的智能化水平,减少了现场环境差给核查带来的影响,避免了现场甄别的难度和不透明度,也降低了现场核查人员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管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网络的大面积铺设,光网连接节点的数量也呈现几何级井喷发展,光网线缆里走的业务与各节点处的标识、以及与后台资管系统里记录的信息是否一致,直接影响到光网建设、维护以及维修效率,由于光网铺设前期没有好的管理手段,光网施工监管不到位,施工人员在光网节点处的操作时,由于多种原因,不能按资管系统工单要求的光口节点进行连接,后续变更信息又不能无误、通畅上传到资管系统,现场操作和资管系统的脱节,导致光网上走的业务、节点处纸质标签内容、资管系统数据产生误差,使得运营商定期需要花费人力物力对光网节点进行资源核查,出现“年年查年年乱”现象,涉及从干线到末端用户的各个环节,尤其是机房ODF管理(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的缩写,光纤配线架,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局端主干光缆的成端和分配,可方便地实现光纤线路的连接、分配和调度)。
现有光网资源核查方法大多采用资管系统下载、打印目标光口信息,现场对该光口处的纸质标签信息进行一一比对,标识出差异光口,然后再对该光口实际业务信息进行核对,最终把光口信息核实正确并通过纸质标签正确标识。
上述方案的主要问题在于资源核查全程由人来操作,无法远程监控监督,而运营商大多把资源核查任务分包给代维公司,这就带来了人工核查的准确度大打折扣,无法做到光网节点资源信息的准确性,也就间接造成了光网节点资源“年年查年年乱”现象。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方法为从资管系统下载打印节点信息,到现场查找节点并进行信息比对核实,填写比对结果,电脑输入上传比对信息,费工费力,容易出错;信息核实不能远程监控监督,只能进行抽检,效率低下,并且无法做到信息核查无遗漏;操作人员核查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差,工资低,责任心不强,造成核查可靠性无法保证;核查不能责任到人,操作记录、时间无有追溯性,难以量化管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读取光网节点的多维信息;将所述多维信息与云端数据库中的节点资源信息进行对比,判断所述多维信息与所述云端数据库中的节点资源信息是否一致。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光网节点的多维信息包括,所述光网节点处设置有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标签包括所述光网节点的实际位置信息和纸质标签信息电子化后生成的纸质标签电子信息。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子标签包括第一电子标签和第二电子标签,所述第一电子标签设置在所述光网节点处的光口上,将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中存储的第一ID码与所在节点的实际位置信息进行关联;所述第二电子标签设置在所述光网节点处的连接器尾纤上,将所述第二电子标签中存储的第二ID码与所述纸质标签电子信息进行关联。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将所述多维信息与所述云端数据库中的节点资源信息进行对比包括,提取所述多维信息中的纸质标签位置信息;按照所述纸质标签位置信息搜索对应位置的节点资源信息,如有,则将所述节点资源信息与纸质标签电子信息中其他信息内容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一致。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多维信息与所述云端数据库中的节点资源信息一致性判断包括,若所述节点资源信息与纸质标签电子信息中其他信息内容不一致,或搜索到对应位置的节点资源信息不存在时,则在所述云端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纸质标签电子信息中其他信息内容相同的节点资源信息,判断是否存在所述相同的节点资源信息及是否唯一。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多维信息与所述云端数据库中的节点资源信息一致性判断还包括,若所述节点资源信息与纸质标签电子信息中其他信息内容一致时,将所述相同信息涉及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纸质标签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电子标签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一致。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包括,若存在所述相同的节点资源信息且唯一,或仅仅所述位置信息不一致时,则将对应节点资源信息中的节点地址信息变更为所述第一电子标签关联的实际地址信息,并在所述云端数据库中对应的节点资源信息中添加第二电子标签信息。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纸质标签信息电子化包括,通过智能终端,对所述纸质标签拍照并现场识别处理,生成纸质标签电子信息,将所述纸质标签电子信息上传至所述云端数据库。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纸质标签信息电子化还包括,将所述纸质标签拍照并上传至所述云端数据库,利用智能识别模块进行识别处理,生成纸质标签电子信息。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云端数据库包括后台资管系统数据库和后台服务器数据库,所述后台服务器数据库接收所述第一ID码及其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并建立第一电子标签关联位置数据库;所述资管系统数据库接收所述第二ID码及其关联的纸质标签电子信息和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
本发明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系统,使上述方法依托于该系统实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子标签模块包括第一电子标签和第二电子标签;数据采集模块包括读卡器、智能终端和智能识别模块,所述读卡器用于读取所述电子标签模块单个电子标签信息或者配对读取所述第一电子标签和所述第二电子标签信息,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读卡器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读卡器传来的电子标签信息,并将电子标签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和通过所述智能终端识别处理生成的纸质标签电子信息,生成多维信息进行上传,或上传所述电子标签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和纸质标签图片信息;对比判断模块包括云端数据库,与所述智能终端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智能终端上传的多维信息,或接收所述电子标签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和纸质标签图片信息,利用所述智能识别模块将所述纸质标签图片信息识别处理生成所述纸质标签电子信息,并合成多维信息,将所述多维信息与所述云端数据库中的节点资源信息进行搜索对比,判断对比信息是否一致。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云端数据库包括,后台资管系统数据库和后台服务器数据库,建立在后台服务器或云服务器上,所述后台服务器数据库用于接收、存储所述智能终端上传的第一ID码及其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所述后台资管系统数据库用于接收、存储所述智能终端上传的第二ID码及其关联的纸质标签电子信息和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所述后台资管系统数据库和所述后台服务器数据库将所述电子标签信息相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和纸质标签电子信息下载给所述智能终端。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所述智能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处理纸质标签图片信息,将所述纸质标签图片信息转换成所述纸质标签电子信息,所述智能识别模块与所述后台资管系统数据库相连接,或者与所述智能终端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根据现有光纤网络管理中,纸质标签准确度高于资管系统中的节点资源信息,而实际位置信息又能补正纸质标签中地址信息错误,通过纸质标签电子化,以及电子标签的关联、配对,实现了节点资源信息的数字化核查;而光网节点处第一电子标签与实际位置关联数据库的建立,独立区分于资管系统,减少了资源核查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核查准确性;通过对纸质标签拍照识别上传,实现了资源核查的可追溯性,也方便了监督管控;另外通过后台服务器对现场收集上来的节点多维信息进行处理,大大缩短了现场核查的时间,提高了核查效率,也提高了核查的智能化水平,减少了现场环境差给核查带来的影响,避免了现场甄别的难度和不透明度,也降低了现场核查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及系统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及系统的固定在节点处连接器尾纤上的纸质标签内容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及系统的后台资管系统数据库和后台服务器数据库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及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的“上、下、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同样可以是机械连接、电连接或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照图1~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包括:
S1:读取光网节点的多维信息;需要说明的是,
光网节点的多维信息包括,
光网节点处设置有电子标签,电子标签包括光网节点的实际位置信息和纸质标签信息电子化后生成的纸质标签电子信息;
其中,电子标签包括第一电子标签和第二电子标签,电子标签内出厂存储有全球唯一ID码,
第一电子标签设置在光网节点处的光口上,将第一电子标签中存储的第一ID码与所在节点的实际位置信息进行关联;
第二电子标签设置在光网节点处的连接器尾纤上,将第二电子标签中存储的第二ID码与纸质标签电子信息进行关联;
配对读取第一、二电子标签,并将其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和纸质标签电子信息合成,生成光网节点的多维信息,其中,生成的多维信息可以包含该光网节点的电子标签第二ID码或第一ID码和第二ID码,另外,多维消息可以通过拍照识别、人工输入以及扫描识别等方法进行读取。
本发明以纸质标签为突破口,因为错误来源问题,一般纸质标签准确度高于资源信息,而实际位置信息又能补正纸质标签中地址信息的错误,再通过配对实现了数字核查的作用,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是减少资源核查中人的因素影响,提高核查准确性。
进一步的,纸质标签信息电子化包括,
通过智能终端,对纸质标签拍照并现场识别处理,生成纸质标签电子信息,将纸质标签电子信息上传至云端数据库;或将纸质标签拍照并上传至云端数据库,利用智能识别模块203进行识别处理,生成纸质标签电子信息;其中,拍照加码上传可以实现资源核查的可追溯性,具体的,纸质标签电子信息主要包括业务信息、光路编码、设备端口、本端、对端,本端为光网节点的纸质标签位置信息,如图2所示,具体的,本端指的是纸质标签标识的此节点在ODF光缆配线架上的位置,本端在纸质标签上可以有多种名称来表示,比如A端等,均在本专利涉及范围之内。
将生成的多维信息上传到云端数据库。
S2:将所述多维信息与云端数据库中的节点资源信息进行对比,判断所述多维信息与所述云端数据库中的节点资源信息是否一致;需要说明的是,
云端数据库可以由后台资管系统数据库和后台服务器数据库组成,当云端数据库由后台资管系统数据库和后台服务器数据库组成时,后台资管系统数据库和后台服务器数据库分别接收对应的数据信息,两个数据库分别接收其对应的数据信息有助于后期资源信息的高效核查;云端数据库也可以不包括后台资管系统数据库和后台服务器数据库,统一接收所有数据信息并进行存储。
具体的,后台服务器数据库接收第一电子标签第一ID码及其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并建立第一电子标签关联位置数据库,资管系统数据库接收第二电子标签第二ID码及其关联的纸质标签电子信息和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
进一步的,将多维信息与云端数据库中的节点资源信息进行对比包括,
提取多维信息上的纸质标签位置信息,纸质标签位置信息包括默认地址信息和标识地址信息,默认地址信息主要指巡检员所在机房的地址,标识地址信息指的在节点上设置的纸质标签上的地址信息;
按照纸质标签位置信息搜索对应位置的节点资源信息,如果有对应位置的节点资源信息,则将节点资源信息与纸质标签电子信息中其他信息内容(非位置信息)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一致;
进一步的,多维信息与云端数据库中的节点资源信息一致性判断包括,
若节点资源信息与纸质标签电子信息中其他信息内容不一致时,或搜索到对应位置的节点资源信息不存在时,则在云端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纸质标签电子信息中其他信息内容相同的节点资源信息,判断是否存在相同的节点资源信息及是否唯一,若不存在相同的节点资源信息,人工进行核查新增业务,若存在相同的节点资源信息但节点资源信息不唯一或不完全符合,则人工进行现场核查;出现需要人工进行核查情况时:在云端数据库中相应的节点处标记,下发现场核查整治工单;
若节点资源信息与纸质标签电子信息中其他信息内容一致时,将相同信息涉及的位置信息与纸质标签位置信息、第一电子标签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一致,其中,相同信息指云端数据库接收到多维信息后,根据纸质标签电子信息中的内容,在云端数据库中搜索对应信息,找到的相同信息,其包括位置信息;
若存在相同的节点资源信息且唯一,或仅仅相同信息涉及的位置信息与纸质标签位置信息、第一电子标签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不一致时,则将对应节点资源信息中的节点地址信息变更为第一电子标签关联的实际地址信息,更换节点处纸质标签或者直接去除纸质标签,并将对应的节点资源信息添加第二电子标签信息,若相同信息涉及的位置信息与纸质标签位置信息、第一电子标签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一致时,则将对应的节点资源信息中添加第二电子标签信息,完成核查。
本发明在光网节点处安装了第一电子标签,通过第一电子标签第一ID码与节点实际位置信息关联,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可通过读取第一电子标签,下载对应的节点实际位置信息,实现了节点位置信息的快速识别读取;在光网节点的连接器尾纤上安装了第二电子标签,通过第二电子标签第二ID码与纸质标签电子信息关联,实现了纸质标签电子化;通过配对读取第一电子标签第一ID码和第二电子标签第二ID码,并把其关联的节点实际位置信息和纸质标签电子信息合并,形成多维信息,并上传到云端数据库,与云端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进行甄别比对,核查出错误信息,从而实现资源信息的高效核查;其中,配对读取保证了读取的准确性,实现了资源信息采集和甄别分解执行,解决了现场甄别时调取后台资管系统信息的不便,也解决了出现错误信息时现场施工人员甄别能力和手段有限、甄别结果无法验收并无错上传的现象,实现了光网节点信息变更的可追溯性、被监督性,同时也避免了核查效果受现场代维施工人员责任心的影响,彻底避免人工操作接入带来的错误。
总的来说,本发明方法解决了以往光网节点资源核查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影响过多、核查过程无法监控监督的现象,基本实现了资源核查的前后台贯通一致,也实现了对光网节点的数字化信息高效应用,以及对资源零差错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实施例2
参照图3~4的示意,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系统,上述实施例提出的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能够依托于该系统实现。
该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系统包括:电子标签模块100包括第一电子标签101和第二电子标签102;数据采集模块200包括读卡器201、智能终端202和智能识别模块203,读卡器201用于读取电子标签模块100单个电子标签信息或者配对读取第一电子标签101和第二电子标签102信息,智能终端202与读卡器201相连接,用于接收读卡器201传来的电子标签信息,并将电子标签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和通过智能终端202识别处理生成的纸质标签电子信息,生成多维信息进行上传,或上传电子标签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和纸质标签图片信息;对比判断模块300包括云端数据库301,与智能终端202相连接,用于接收智能终端202上传的多维信息,或接收电子标签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和纸质标签图片信息,利用智能识别模块203将纸质标签图片信息识别处理生成纸质标签电子信息,并合成多维信息,将多维信息与云端数据库301中的节点资源信息进行搜索对比,判断对比信息是否一致。
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一电子标签101安装在光网节点处的光口上,将第一电子标签101中存储的第一ID码与所在节点的实际位置信息进行关联;第二电子标签102安装在光网节点处的连接器尾纤上,存储有第二ID码;读卡器201用于读取单个电子标签信息或者配对读取第一、第二电子标签信息,智能终端202接收读卡器201传输来的电子标签信息,其一,读取第一电子标签的第一ID码,通过安装在内部的APP,把光网节点的实际位置与第一ID码相关联,并发送到云端数据库;其二,读取第二电子标签的第二ID码,把光网节点处连接器尾纤上的纸质标签图片信息识别处理生成的纸质标签电子信息进行关联,生成光网节点的多维信息,并发送到云端数据库301,或将电子标签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和纸质标签图片信息上传到云端数据库301,云端数据库301接收智能终端202上传的由纸质标签电子信息、第二ID码、第一ID码及其关联的该节点的实际位置信息组成的多维信息,或云端数据库301接收智能终端202上传的由纸质标签图片信息并通过后台资管系统数据库301a连接的智能识别模块203识别处理生成的纸质标签电子信息、第二ID码、第一ID码及其关联的该节点的实际位置信息组成的多维信息,并把多维信息与云端数据库301信息进行搜索比对甄别处理,其中,当后台资管系统数据库301a连接智能识别模块203时也可对纸质标签图片信息进行识别处理,纸质标签图片信息指的是对纸质标签进行拍照生成的图片。
其中,云端数据库301包括,
后台资管系统数据库301a和后台服务器数据库301b,建立在后台服务器或云服务器上,后台服务器数据库301b用于接收、存储智能终端202上传的第一ID码及其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后台资管系统数据库301a用于接收、存储智能终端202上传的第二ID码及其关联的纸质标签电子信息和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或接收、存储智能终端202上传的第二ID码及纸质标签图片信息和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后台资管系统数据库301a和后台服务器数据库301b将电子标签信息相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和纸质标签电子信息下载给智能终端202,该步骤主要用于现场核查。
进一步的,智能识别模块203,用于识别处理纸质标签图片信息,将纸质标签图片信息转换成纸质标签电子信息,智能识别模块203与后台资管系统数据库301a相连接,或者与智能终端202相连接。
具体的,作为另外一个优选方案,后台服务器数据库301b与智能终端202连接,用于接收智能终端202上传的节点处的第一电子标签的第一ID码,和与之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并生成节点实际位置信息和第一电子标签关联数据库;并在读卡器201配对读取第一、第二电子标签时,存储与第一电子标签101配对的第二电子标签的第二ID码,并下载第一电子标签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并通过智能终端202把其得到的纸质标签图片信息或识别的纸质标签电子信息,一并上传到云端数据库301。
作为另外一个优选方案,后台资管系统数据库301a,与智能终端202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智能终端202上传的节点处的第二电子标签的第二ID码,和与之关联的纸质标签图片信息,通过后台服务器上的智能识别模块203,把纸质标签图片信息转换成为纸质标签电子信息,并把纸质标签电子信息和第二ID码关联;当读卡器201配对读取第一、第二电子标签时,把第二ID码关联的纸质标签电子信息下载给智能终端202,同时也把第一ID码关联的节点实际位置信息下载给智能终端202,智能终端202最终把纸质标签电子信息、第二ID码、节点实际位置信息上传到云端数据库301。
应当认识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由计算机硬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或者通过存储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计算机指令来实现或实施。所述方法可以使用标准编程技术-包括配置有计算机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计算机程序中实现,其中如此配置的存储介质使得计算机以特定和预定义的方式操作——根据在具体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和附图。每个程序可以以高级过程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来实现以与计算机系统通信。然而,若需要,该程序可以以汇编或机器语言实现。在任何情况下,该语言可以是编译或解释的语言。此外,为此目的该程序能够在编程的专用集成电路上运行。
此外,可按任何合适的顺序来执行本文描述的过程的操作,除非本文另外指示或以其他方式明显地与上下文矛盾。本文描述的过程(或变型和/或其组合)可在配置有可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下执行,并且可作为共同地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执行的代码(例如,可执行指令、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一个或多个应用)、由硬件或其组合来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多个指令。
进一步,所述方法可以在可操作地连接至合适的任何类型的计算平台中实现,包括但不限于个人电脑、迷你计算机、主框架、工作站、网络或分布式计算环境、单独的或集成的计算机平台、或者与带电粒子工具或其它成像装置通信等等。本发明的各方面可以以存储在非暂时性存储介质或设备上的机器可读代码来实现,无论是可移动的还是集成至计算平台,如硬盘、光学读取和/或写入存储介质、RAM、ROM等,使得其可由可编程计算机读取,当存储介质或设备由计算机读取时可用于配置和操作计算机以执行在此所描述的过程。此外,机器可读代码,或其部分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当此类媒体包括结合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器实现上文所述步骤的指令或程序时,本文所述的发明包括这些和其他不同类型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和技术编程时,本发明还包括计算机本身。计算机程序能够应用于输入数据以执行本文所述的功能,从而转换输入数据以生成存储至非易失性存储器的输出数据。输出信息还可以应用于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如显示器。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转换的数据表示物理和有形的对象,包括显示器上产生的物理和有形对象的特定视觉描绘。
如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组件”、“模块”、“系统”等等旨在指代计算机相关实体,该计算机相关实体可以是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结合、软件或者运行中的软件。例如,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处理、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中的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作为示例,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该计算设备都可以是组件。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存在于执行中的过程和/或线程中,并且组件可以位于一个计算机中以及/或者分布在两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组件能够从在其上具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执行。这些组件可以通过诸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例如,来自一个组件的数据,该组件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中的另一个组件进行交互和/或以信号的方式通过诸如互联网之类的网络与其它系统进行交互)的信号,以本地和/或远程过程的方式进行通信。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3)

1.一种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其特性在于,包括:
读取光网节点的多维信息;
将所述多维信息与云端数据库中的节点资源信息进行对比,判断所述多维信息与所述云端数据库中的节点资源信息是否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网节点的多维信息包括,
所述光网节点处设置有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标签包括所述光网节点的实际位置信息和纸质标签信息电子化后生成的纸质标签电子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包括第一电子标签和第二电子标签,
所述第一电子标签设置在所述光网节点处的光口上,将所述第一电子标签中存储的第一ID码与所在节点的实际位置信息进行关联;
所述第二电子标签设置在所述光网节点处的连接器尾纤上,将所述第二电子标签中存储的第二ID码与所述纸质标签电子信息进行关联。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多维信息与所述云端数据库中的节点资源信息进行对比包括,
提取所述多维信息中的纸质标签位置信息;
按照所述纸质标签位置信息搜索对应位置的节点资源信息,如有,则将所述节点资源信息与纸质标签电子信息中其他信息内容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一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维信息与所述云端数据库中的节点资源信息一致性判断包括,
若所述节点资源信息与纸质标签电子信息中其他信息内容不一致,或搜索到对应位置的节点资源信息不存在时,则在所述云端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纸质标签电子信息中其他信息内容相同的节点资源信息,判断是否存在所述相同的节点资源信息及是否唯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维信息与所述云端数据库中的节点资源信息一致性判断还包括,
若所述节点资源信息与纸质标签电子信息中其他信息内容一致时,将所述相同信息涉及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纸质标签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电子标签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一致。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存在所述相同的节点资源信息且唯一,或仅仅所述位置信息不一致时,则将对应节点资源信息中的节点地址信息变更为所述第一电子标签关联的实际地址信息,并在所述云端数据库中对应的节点资源信息中添加第二电子标签信息。
8.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纸质标签信息电子化包括,
通过智能终端,对所述纸质标签拍照并现场识别处理,生成纸质标签电子信息,将所述纸质标签电子信息上传至所述云端数据库。
9.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纸质标签信息电子化还包括,
将所述纸质标签拍照并上传至所述云端数据库,利用智能识别模块(203)进行识别处理,生成纸质标签电子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数据库包括后台资管系统数据库和后台服务器数据库,
所述后台服务器数据库接收所述第一ID码及其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并建立第一电子标签关联位置数据库;
所述资管系统数据库接收所述第二ID码及其关联的纸质标签电子信息和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
11.一种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系统,其特性在于,包括:
电子标签模块(100)包括第一电子标签(101)和第二电子标签(102);
数据采集模块(200)包括读卡器(201)、智能终端(202)和智能识别模块(203),所述读卡器(201)用于读取所述电子标签模块(100)单个电子标签信息或者配对读取所述第一电子标签(101)和所述第二电子标签(102)信息,所述智能终端(202)与所述读卡器(201)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读卡器(201)传来的电子标签信息,并将电子标签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和通过所述智能终端(202)识别处理生成的纸质标签电子信息,生成多维信息进行上传,或上传所述电子标签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和纸质标签图片信息;
对比判断模块(300)包括云端数据库(301),与所述智能终端(202)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智能终端(202)上传的多维信息,或接收所述电子标签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和纸质标签图片信息,利用所述智能识别模块(203)将所述纸质标签图片信息识别处理生成所述纸质标签电子信息,并合成多维信息,将所述多维信息与所述云端数据库(301)中的节点资源信息进行搜索对比,判断对比信息是否一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数据库(301)包括,
后台资管系统数据库(301a)和后台服务器数据库(301b),建立在后台服务器或云服务器上,所述后台服务器数据库(301b)用于接收、存储所述智能终端(202)上传的第一ID码及其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所述后台资管系统数据库(301a)用于接收、存储所述智能终端(202)上传的第二ID码及其关联的纸质标签电子信息和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所述后台资管系统数据库(301a)和所述后台服务器数据库(301b)将所述电子标签信息相关联的实际位置信息和纸质标签电子信息下载给所述智能终端(202)。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智能识别模块(203),用于识别处理纸质标签图片信息,将所述纸质标签图片信息转换成所述纸质标签电子信息,所述智能识别模块(203)与所述后台资管系统数据库(301a)相连接,或者与所述智能终端(202)相连接。
CN202110467752.9A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43983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67752.9A CN114398335A (zh)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67752.9A CN114398335A (zh)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98335A true CN114398335A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25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67752.9A Pending CN114398335A (zh)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9833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3939A (zh) * 2022-05-06 2022-10-11 北京千禧维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和终端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3939A (zh) * 2022-05-06 2022-10-11 北京千禧维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5173939B (zh) * 2022-05-06 2023-11-17 北京千禧维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房间连通性确定方法和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59069B (zh) 基于装配式建筑平台的生产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1260325A (zh) 基于bim的桥梁施工进度管理系统
CN111900694B (zh) 一种基于自动识别的继电保护设备信息采集方法及系统
US10210068B2 (en) Device topology definition system
US20160231372A1 (en) Wire Diagram Tagging System
CN105761016A (zh) 一种桥梁病害巡查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8269059B (zh) 一种数据管理系统
WO2017141225A2 (ko) 모바일 단말기를 이용한 신재생 에너지 설비의 진단관리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CN111831856B (zh) 一种基于元数据的全息数字电网数据自动入库系统及方法
CN114398335A (zh) 一种光纤网络资源数字化核查方法及系统
CN110705826A (zh) 一种采用二维码对施工质量进行追踪管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08596299A (zh) 线缆管理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14449018A (zh) 一种电力采集终端的日志文件自动上传方法、系统
CN109299016A (zh) 测评文档生成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11815289B (zh) 矿山设备安全检测管理系统
CN113760730A (zh) 一种自动化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CN116757635A (zh) 一种工程勘察信息化监控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6432995A (zh) 一种勘察全过程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
CN115564398A (zh) 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智慧检测实验室系统
CN113129469A (zh) 一种巡检监控方法和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402371A (zh) 一种用于隧道衬砌检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CN110427287A (zh) 主板功能测试通用系统及其方法
CN105553970A (zh) 一种信息系统的安全检查装置以及检查结果分析方法
CN113204592B (zh) 物联网场景下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673640A (zh) 一种光路信息的关联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