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02371A - 一种用于隧道衬砌检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隧道衬砌检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02371A
CN116402371A CN202211674971.5A CN202211674971A CN116402371A CN 116402371 A CN116402371 A CN 116402371A CN 202211674971 A CN202211674971 A CN 202211674971A CN 116402371 A CN116402371 A CN 1164023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information
terminal
tunnel
reche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749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伟斌
安哲立
王勇
郭小雄
袁振宇
郭子刚
邹文浩
张金龙
王志伟
徐湉源
杜彦庆
贺秀鹏
刘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Railwa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RS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Railwa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R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Railwa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RS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Priority to CN20221167497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023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02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023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2Surveillance or monitoring of activities, e.g. for recognising suspicious obje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衬砌检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施工终端,其用于获取待检测隧道的报检信息,以及获得初次检测结果,基于此,开展衬砌缺陷整治任务从而形成复核报检信息;检测终端,其用于根据报检信息对待检测隧道开展衬砌质量的检测与数据分析,获得包括衬砌质量采集数据、检测中间报告和缺陷信息在内的初次检测结果,以及根据复核报检信息对待检测隧道开展衬砌质量的复检,获得包括衬砌质量复采数据和复核复检报告在内的复核检测结果;管理平台,其用于通过所述施工终端的访问来存储报检信息和复核报检信息,以及通过检测终端的访问来存储所上传的初次检测结果和所述复核检测结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隧道衬砌检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衬砌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隧道衬砌检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隧道工程建设跨越式发展,行车速度大幅度提高,对隧道运营安全和质量信息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分析处理,结合数据信息化管理系统才能及时、准确掌握隧道质量缺陷,有助于采取正确处理措施及时消除影响车辆运行质量安全隐患,确保运营隧道行车安全。
现有隧道衬砌检测技术,在需要多方协作的衬砌检测领域,缺少协同多方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需要提供一种隧道衬砌检测信息化管理技术,以为隧道质量控制各方之间合作提供自动化与便利的平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隧道衬砌检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施工终端,其用于获取待检测隧道的报检信息,以及获得初次检测结果,基于此,开展衬砌缺陷整治任务从而形成复核报检信息;检测终端,其用于根据所述报检信息对所述待检测隧道开展衬砌质量的检测与数据分析,获得包括衬砌质量采集数据、检测中间报告和缺陷信息在内的初次检测结果,以及根据所述复核报检信息对所述待检测隧道开展衬砌质量的复检,获得包括衬砌质量复采数据和复核复检报告在内的复核检测结果;所述管理平台,其用于通过所述施工终端的访问来存储所述报检信息和所述复核报检信息,以及通过所述检测终端的访问来存储所上传的所述初次检测结果和所述复核检测结果。
优选地,所述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包括:监理终端,其位于所述施工终端与所述检测终端之间,用于访问所述管理平台,并对所述报检信息或所述初次检测结果或复核报检信息或复核检测结果进行审核确认。
优选地,所述管理平台,其还用于通过收集所述初次检测结果中的所述缺陷信息,构建问题数据库,其中,在复检合格后,消除所述问题数据库中的对应缺陷信息。
优选地,所述施工终端,其还用于针对所施工的具有缺陷的待检测隧道提出整改方案,并按照经审批的整改方案开展整改任务,从而将所述整改方案、整治现场影像资料、监理端治理合格确认单和所述复核检测结果转发至所述监理终端,以由所述监理终端确认缺陷治理是否达标。
优选地,所述衬砌质量采集数据包括雷达采集数据和现场影像数据,其中,所述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包括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其采用雷达采集装备,用于基于所述采集控制命令而启动,从而采集表征待检测隧道衬砌质量的所述雷达采集数据,其中,所述检测终端,其用于基于所述采集控制命令而捕捉关于待检测隧道衬砌质量的过程的所述现场影像数据。
优选地,所述检测终端,其还用于对检测现场的隧道位置进行定位,以对所述衬砌质量采集数据的真实性进行校验,从而将经过校验的所述衬砌质量采集数据传输至所述管理平台。
优选地,所述报检信息或所述复检报检信息报告包括但不限于:线路名称、施工标段、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报检日期、检测内容、检测方法、检测里程、检测部位、浇筑信息、测线位置、施工单位、施工负责人、施工终端编号及IP地址、隧道设计参数信息和其他信息;所述检测中间报告或所述复核复检报告包括但不限于:检测终端型号、检测终端编号、天线频率、天线编号、检测设备照片、检测设备厂家和检测设备校准及检定证书。
优选地,所述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包括:建设终端,其具有针对所述管理平台的访问权限,用于查看不同线路和不同标段的隧道衬砌对应的隧道信息、报检信息、衬砌质量采集数据、检测中间报告、缺陷信息、复核报检信息、衬砌质量复采数据、复核复检报告和整改方案。
优选地,所述建设终端,其还用于获得来自所述监理终端的缺陷治理合格信息,通过对问题数据库的访问来根据所述缺陷治理达标确认信息将对应位置隧道的缺陷进行消除处理,其中,所述建设终端具有对所述问题数据库的唯一编辑权限。
优选地,所述管理平台,其还用于通过收集所述报检信息和所述复核报检信息,构建报检类数据库,以及通过收集所述初次检测结果和所述复核检测结果,构建检测现场数据库、检测报告数据库和问题数据库,其中,所述检测终端对所述报检类数据库不具有访问权限,所述施工终端对所述检测现场数据库、所述检测报告数据库和所述问题数据库不具有访问权限。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隧道衬砌检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本发明所公开的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信息化系统对参与隧道建设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建设单位等做了详细角色划分,明确在系统中的责任权限。该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检测数据现场自动传输、数据分析过程的追溯一体化数据管理,提供检测数据管理、查询、存储等多功能平台,提供多种查询方式和详尽的内部信息数据统计功能。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隧道衬砌检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检测隧道衬砌质量的系统在多方应用场景下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隧道衬砌检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基于多方协作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隧道衬砌检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各个终端的主要功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发明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随着隧道工程建设跨越式发展,行车速度大幅度提高,对隧道运营安全和质量信息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分析处理,结合数据信息化管理系统才能及时、准确掌握隧道质量缺陷,有助于采取正确处理措施及时消除影响车辆运行质量安全隐患,确保运营隧道行车安全。
现有隧道衬砌检测技术,在需要多方协作的衬砌检测领域,缺少协同多方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为了解决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隧道衬砌检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开始检测阶段、结论执行阶段和闭合阶段;所述开始检测阶段为:在检测任务开始前,获取系统中相关单位填写报检信息开展隧道衬砌质量检测,进行原始数据的实时网络传输,保证数据真实性和可追溯性;所述结论执行阶段为:在对衬砌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结论,相关单位对结论中衬砌不足进行整治;所述闭合阶段为:记录整体检测的详细开始和结束执行时间,记录检测过程的数据信息,并对衬砌缺陷留存相关的整治资料详细记录,通过复检报告形式输出。本发明可以对隧道衬砌质量检测实现自动传输、数据分析过程,达到追溯一体化数据管理的目的。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隧道衬砌检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用于隧道衬砌检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若干个施工终端A、若干个检测终端B和管理平台K。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隧道衬砌的施工方配置一个或多个施工终端设备A,为隧道衬砌的检测单位的现场检测人员配置对应的检测终端B。其中,终端设备A、B采用移动终端设备来实现。
具体地,施工终端A用于获取待检测隧道的报检信息。检测终端B与施工终端A能够实现通信连接。检测终端B用于接收来自施工终端A所发送的报检信息,并根据当前报检信息,对当前待检测隧道开展衬砌质量的检测与数据分析,获得包括衬砌质量采集数据、检测中间报告和缺陷信息在内的初次检测结果。而后,检测终端B会将初次检测结果反馈至当前待检测隧道对应的施工终端A。
进一步,施工终端A还用于获得初次检测结果,并根据当前初次检测结果中所指示的对应位置隧道的一处或多处缺陷,开展缺陷整治任务,从而形成复核报检信息。检测终端B还用于接收来自施工终端A所发送的复核报检信息,并根据当前复核报检信息,对当前待检测隧道(即对应的缺陷隧道)开展衬砌质量的复检,获得包括衬砌质量复采数据和复核复检报告在内的复核检测结果,从而使得建设终端基于复核检测结果来消除缺陷。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施工终端A和每个检测终端B都能够通过各个终端设备所属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来登陆并访问管理平台K。管理平台K通过服务器来实现,集成有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信息化系统,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信息化系统是为隧道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检测单位所提供的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该信息化系统充分结合隧道衬砌检测数据的内容及特点,以隧道衬砌检测为研究对象,研究检测数据的存储、管理以及应用于隧道缺陷整治等工作的处理流程,对隧道衬砌质量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另外,隧道衬砌质量检测系统为隧道质量控制各方之间合作提供自动化与便利的平台,该平台即时收集各个方面的数据,为隧道施工管理、质量检测、缺陷整治提供更多便利。
进一步,管理平台K用于通过施工终端A的访问来存储所需上传的报检信息和复核报检信息,以及通过检测终端B的访问来存储所需上传的初次检测结果和复核检测结果。
另外,所述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包括:监理终端C。参考图3,监理终端C位于施工终端A与检测终端B之间,监理终端C能够与施工终端A通信连接,而且监理终端C也能够与检测终端B通信连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隧道衬砌的监理方配置一个或多个监理终端设备C,为隧道衬砌的监理单位的现场监理人员配置对应的监理终端C。其中,监理终端C采用移动终端设备来实现。
监理终端C能够通过终端设备所属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来登陆并访问管理平台K。监理终端C用于访问管理平台K,并在登陆到管理平台K后,对施工终端A和检测终端B所上传的报检信息和/或初次检测结果和/或复核报检信息和/或复核检测结果进行审核确认,从而将已确认的信息传输至下一环节终端设备。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检测隧道衬砌质量的系统在多方应用场景下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隧道衬砌检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基于多方协作的工作流程示意图。下面结合图2和图3对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功能进行说明。
首先,对待检测的隧道信息进行收集。在施工单位完成对当前指定线路的隧道的施工后,由施工单位通过施工终端A来录入报检信息,以对当前需要进行施工质量检测的隧道进行报告。施工终端A用于根据所输入的报检信息,生成相应的检测信息表,并将当前所生成的检测信息表转换为相应的二维码标志。其中,报检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线路名称、施工标段、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报检日期、检测内容(检测项目或检测类别)、检测方法、检测里程、检测部位、浇筑信息、测线位置、施工单位、施工负责人、施工终端编号及IP地址、隧道设计参数信息和与待检测隧道相关的其他合理信息。
另外,施工终端A利用终端A所属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来登陆到管理平台K。施工终端A通过对管理平台K的登陆与访问,将针对当前待检测隧道所输入的报检信息上传至管理平台K,以由管理平台K对所获得的关于当前待检测隧道的报检信息进行存储、统计与管理。例如,建立并更新关于待检测隧道位置的数据库,建立并更新关于不同线路和不同标段位置隧道的报检信息数据库,并对当前施工进度进行管理等。
在施工终端A获得关于检测信息表的二维码标志信息后,通过对管理平台K的登陆与访问,向管理平台K发送请求确认报检信息的通知,其中,请求确认报检信息的通知中含有当前二维码标志信息。此时,管理平台K将来自施工终端A的请求确认报检信息的通知标记在对应待检测隧道的监理单位所在的终端C。监理终端C用于在获得请求确认报检信息的通知后,通过对管理平台K的登陆与访问,扫描当前二维码标志并识别,从而获得施工单位所输入的全部报检信息,以进行审核,并在完成审核确认后,向管理平台K发送请求检测的通知。其中,请求检测的通知中含有当前二维码标志信息。而后,管理平台K将来自监理终端C的请求检测的通知标记在对应待检测隧道的检测单位所在的终端B。检测终端B用于在获得请求检测的通知后,通过对管理平台K的登陆与访问,扫描当前二维码标志并识别,从而获得施工单位所输入的经过监理方审核的全部报检信息。
另外,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包括检测设备M,检测设备M是与检测终端B通信连接的前端采集设备。检测设备M采用无线地质雷达采集设备来实现。检测终端B用于在获得关于待检测隧道的报检信息后,识别隧道报检信息并加载到上,以使得前端采集设备M自动开启对待检测隧道衬砌的质量检测过程。具体地,检测终端B用于在获得关于待检测隧道的报检信息后,检测人员通过前端采集设备读取报检信息,生成关于当前隧道检测任务的采集控制命令,以将与当前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写入该采集控制命令中。所述采集控制命令包含有如下内容:线路名称、施工标段、项目名称、检测内容、检测里程、检测部位、测线位置、检测日期、检测标准和检测设备控制参数。所述检测设备控制参数至少包括雷达天线发射频率等信息。
进一步,衬砌质量采集数据包括:雷达采集数据和现场影像数据。检测设备M用于基于采集控制命令而启动,从而采集表征待检测隧道衬砌质量的雷达采集数据。由于随着携带检测设备M的检测现场工作人员按照采集控制命令的指示所开展的对指定位置隧道的数据采集工作,检测设备M通过雷达天线所探测到的表征已检测隧道衬砌质量的反馈信号,先将采集到的反馈信号进行处理并转换为相应的雷达采集数据,而后,直接将所获得的雷达采集数据传输至检测终端B。
同时,检测终端B还用于基于采集控制命令而捕捉关于对指定位置隧道衬砌的质量检测过程的现场影像数据。由于随着携带检测设备M和检测终端B的检测现场工作人员按照采集控制命令的指示所开展的对指定位置隧道的数据采集工作,检测终端B还会对现场检测过程的影像信息进行捕捉,从而获得现场影像信息。由此,检测终端B在获得雷达采集数据(检测原始数据)和现场影像信息(现场影像资料)后,便获得了相应的衬砌质量采集数据,从而完成了现场检测过程并采集了现场数据。
另外,为了提高现场检测数据的真实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检测终端B还用于对检测现场的隧道位置进行定位,以对关于此次报检所采集到的衬砌质量采集数据的真实性进行校验,从而将经过校验的衬砌质量采集数据传输至管理平台K。具体地,可以将定位信息所属的隧道位置与报检信息中的隧道位置进行对比,若一致,则表明当前所采集到的衬砌质量采集数据为来自报检信息中的隧道位置的真实检测数据,此时通过校验。若不一致,则表明当前所采集到的衬砌质量采集数据不是来自报检信息中的隧道位置的真实检测数据,此时未通过校验,并在检测终端B上弹出请重新检测的指示窗口。
进一步,检测终端B利用终端B所属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来登陆到管理平台K。检测终端B用于感知衬砌质量采集数据的完整性传输,一旦完成衬砌质量采集数据的传输,立即通过对管理平台K的登陆与访问,将针对当前待检测隧道的质量检测任务所获得的衬砌质量采集数据上传至管理平台K,以由管理平台K对所获得的关于当前待检测隧道的现场采集结果进行存储、统计与管理。例如:将当前现场采集结果信息存储在关于待检测隧道位置的数据库内。
接下来,检测终端B还用于根据所获得的报检信息和收集到的关于此次报检所采集到的衬砌质量采集数据,对待检测隧道的衬砌质量进行分析,获得缺陷信息和含有质量评价结果的检测中间报告,从而将缺陷信息和检测报告传输至管理平台,以进行存储。在分析人员对待检测隧道的衬砌质量进行分析时,需要对当前隧道衬砌是否具有缺陷来进行识别,在有缺陷时,将缺陷位置、缺陷类型和缺陷等级写入缺陷信息中;在没有识别到衬砌缺陷时,直接将缺陷信息设置为表征无缺陷的数据内容。
而后,检测终端B再次利用终端B所属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来登陆到管理平台K。检测终端B还用于通过对管理平台K的登陆与访问,将针对当前待检测隧道的质量检测与分析任务所获得的检测中间报告和缺陷信息上传至管理平台K,以由管理平台K对所获得的关于当前待检测隧道的检测结果信息进行存储、统计与管理。例如:将当前初次检测结果信息存储在关于待检测隧道位置的数据库内;建立并更新关于不同线路和不同标段位置隧道的检测中间报告数据库,对不同位置隧道的衬砌检测次数与检测报告进行统计,以及对当前检测与评价过程的进度进行管理;建立并更新具有缺陷的隧道的问题数据库;等。所述检测中间报告包括但不限于:检测终端型号、检测终端编号、天线频率、天线编号、检测设备照片、检测设备厂家和检测设备校准及检定证书。
进一步,为了完善并及时解决有缺陷的隧道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管理平台K还用于通过收集初次检测结果中的缺陷信息,构建问题数据库。其中,在复检合格后,消除问题数据库中的对应缺陷信息。检测终端B还用于在检测到待检测隧道有缺陷时,向待检测隧道所属的施工方的施工终端A发送待治理通知。施工终端A还用于针对所施工的具有缺陷的待检测隧道提出整改方案,并按照经审批的整改方案开展整改任务,从而将整改方案、监理端治理合格确认单和复核检测结果转发至所述监理终端,以由所述监理终端确认缺陷治理是否达标。
具体地,在检测终端B检测出当前所检测的隧道具有缺陷问题时,获得关于检测信息表的二维码标志信息后,通过对管理平台K的登陆与访问,向管理平台K发送待第一治理通知。其中,第一待治理通知中含有仅关于当前所检测隧道的检测中间报告和缺陷信息。此时,管理平台K将来自检测终端B的第一待治理通知标记在对应待检测隧道的监理单位所在的终端C。监理终端C用于在获得第一待治理通知后,通过对管理平台K的登陆与访问,对当前所获得的检测中间报告和缺陷信息进行审核,并在完成审核确认后,向管理平台K发送第二待治理通知。其中,第二待治理通知中含有仅关于当前所检测隧道的检测中间报告和缺陷信息。而后,管理平台K将来自监理终端C的第二待治理通知标记在对应待检测隧道的施工单位所在的终端A。施工终端A用于在获得第二待治理通知后,通过对管理平台K的登陆与访问,从而获得检测单位所分析的经过监理方审核的检测中间报告和缺陷信息。
施工终端A还用于在接收到第二待治理通知后,生成相应的整改方案,并在完成整改与治理后,形成对应的复核报检信息。具体地,参考图3,施工终端A用于在生成整改方案后,通过对管理平台K的登陆与访问,将所生成的整改方案上传至管理平台K,并向管理平台K发送请求整改方案确认的通知。此时,管理平台K将来自施工终端A的请求整改方案确认的通知标记在对应已检测隧道的监理单位所在的终端C。监理终端C用于在获得请求整改方案确认的通知后,通过对管理平台K的登陆与访问,从管理平台K下载当前整改方案并进行审核,从而在完成审核确认后,向管理平台K发送整改方案已确认通知。而后,管理平台K将来自监理终端C的整改方案已确认通知标记在对应已检测隧道的施工单位所在的终端A。施工终端A用于在获得整改方案已确认通知后,通过对管理平台K的登陆与访问,从而获得经过监理方审核的整改方案已确认单。
由此,施工终端A还用于在接收到整改方案已确认单后,按照当前的整改方案,对具有缺陷的待检测隧道进行整改施工,并在完成整改与治理后,形成对应的复核报检信息。施工终端A用于根据所输入的复核报检信息,生成相应的检测信息表,并将当前所生成的检测信息表转换为相应的二维码标志。其中,复核报检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线路名称、施工标段、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报检日期、检测内容(检测项目或检测类别)、检测方法、检测里程、检测部位、浇筑信息、测线位置、施工单位、施工负责人、施工终端编号及IP地址、隧道设计参数信息和与待复检隧道相关的其他合理信息。
另外,施工终端A通过对管理平台K的登陆与访问,将针对当前待检测隧道所输入的复核报检信息上传至管理平台K,以由管理平台K对所获得的关于当前待复检隧道的复核报检信息进行存储、统计与管理。例如,建立并更新关于待检测隧道位置的数据库,建立并更新关于不同线路和不同标段位置隧道的报检信息数据库,并对当前施工进度进行管理等。
在施工终端A获得关于检测信息表的二维码标志信息后,通过对管理平台K的登陆与访问,向管理平台K发送请求确认复检信息的通知,其中,复检信息的通知中含有当前二维码标志信息。此时,管理平台K将来自施工终端A的复检信息的通知标记在对应待复检隧道的监理单位所在的终端C。监理终端C用于在获得复检信息的通知后,通过对管理平台K的登陆与访问,扫描当前二维码标志并识别,从而获得施工单位所输入的全部复检报检信息,以进行审核,并在完成审核确认后,向管理平台K发送请求复检的通知。其中,请求复检的通知中含有当前二维码标志信息。而后,管理平台K将来自监理终端C的请求复检的通知标记在对应待复检隧道的检测单位所在的终端B。检测终端B用于在获得请求复检的通知后,通过对管理平台K的登陆与访问,扫描当前二维码标志并识别,从而获得施工单位所输入的经过监理方审核的全部复检报检信息。
检测终端B用于在获得关于待复检隧道的报复检报检信息后,检测人员和分析人员开展复检任务,获得相应的衬砌质量复采数据和复核复检报告。其中,衬砌质量复采数据包括:复检雷达采集数据和复检现场影像数据。
检测设备M用于基于采集控制命令而启动,从而采集表征待检测隧道衬砌质量的复检雷达采集数据,并直接将所获得的复检雷达采集数据传输至检测终端B。同时,检测终端B还用于基于采集控制命令而捕捉关于对指定位置隧道衬砌的质量检测过程的复检现场影像数据。由此,检测终端B在获得复检雷达采集数据和复检现场影像信息后,便获得了相应的衬砌质量复采数据,从而完成了现场复检过程并采集了复检现场的数据。
另外,为了提高现场检测数据的真实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检测终端B还用于对复检现场的隧道位置进行定位,以对关于此次报检所采集到的衬砌质量复采数据的真实性进行校验,从而将经过校验的衬砌质量复采数据传输至管理平台K。
进一步,检测终端B利用终端B所属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来登陆到管理平台K。检测终端B用于感知衬砌质量复采数据的完整性传输,一旦完成衬砌质量采集数据的传输,立即通过对管理平台K的登陆与访问,将针对当前待复检隧道的质量检测任务所获得的衬砌质量复采数据上传至管理平台K,以由管理平台K对所获得的关于当前待复检隧道的现场采集结果进行存储、统计与管理。例如:将当前现场采集结果信息存储在关于待检测隧道位置的数据库内。
接下来,检测终端B还用于根据所获得的复检报检信息和收集到的关于此次报检所采集到的衬砌质量复采数据,对待复检隧道的衬砌质量进行分析,获得含有质量评价结果的复核复检报告,从而将复核复检报告传输至管理平台,以进行存储。
而后,检测终端B再次利用终端B所属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来登陆到管理平台K。检测终端B还用于通过对管理平台K的登陆与访问,将针对当前待检测隧道的质量检测与分析任务所获得的复核复检报告上传至管理平台K,以由管理平台K对所获得的关于当前待复检隧道的检测结果信息进行存储、统计与管理,从而完成对复核复检报告的发布。所述复核复检报告包括但不限于:检测终端型号、检测终端编号、天线频率、天线编号、检测设备照片、检测设备厂家和检测设备校准及检定证书。
进一步,在检测终端B获得复核复检报告后,通过对管理平台K的登陆与访问,向管理平台K发送第一复检完成通知。其中,第一复检完成通知中含有仅关于当前所检测隧道的复核复检报告。此时,管理平台K将来自检测终端B的第一复检完成通知标记在对应待检测隧道的监理单位所在的终端C。监理终端C用于在获得第一复检完成通知后,通过对管理平台K的登陆与访问,对当前所获得的复核复检报告进行审核,并在完成审核确认后,向管理平台K发送第二复检完成通知。其中,第二复检完成通知中含有仅关于当前所检测隧道的复核复检报告和监理端治理合格确认单。而后,管理平台K将来自监理终端C的第二复检完成通知标记在对应待检测隧道的施工单位所在的终端A。施工终端A用于在获得第二复检完成通知后,通过对管理平台K的登陆与访问,从而获得检测单位所分析的经过监理方审核的复核复检报告。
接下来,施工终端A还用于在获得第二复检完成通知后,将整改方案、整治现场所采集的影像资料、监理端治理合格确认单和复核检测结果进行整合形成请求消除缺陷的通知,并将该通知转发至对应的监理终端C,以由监理终端C确认缺陷治理是否达标。
具体地,在施工终端A生成请求消除缺陷的通知后,通过对管理平台K的登陆与访问,向管理平台K发送请求消除缺陷的通知。此时,管理平台K将来自施工终端A的请求消除缺陷的通知标记在对应位置隧道的监理单位所在的终端C。监理终端C用于在获得请求消除缺陷的通知后,通过对管理平台K的登陆与访问,根据请求消除缺陷的通知中的信息、以及从管理平台K所下载的衬砌质量复采数据,对初次施工产生的缺陷的整治结果是否合格进行审核,并在完成审核确认后,向管理平台K发送治理合格或治理不合格的通知。
而后,管理平台K将来自监理终端C的治理不合格的通知标记在对应位置隧道的施工单位所在的终端A。施工终端A用于在获得治理不合格的通知后,通过对管理平台K的登陆与访问,从而获得经过监理方审核的治理达标审查结果,以对整改方案进行调整并重新提交。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信息化系统还包括建设终端D。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不同线路和不同标段的隧道衬砌的建设方配置一个或多个建设终端D,建设终端D采用移动终端来实现。建设终端D能够利用终端D所属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来登陆到管理平台K。建设终端D具有针对管理平台K的最高访问权限,能够查看所有数据内容。具体地,建设终端D用于查看不同不同线路和不同标段的隧道衬砌对应的隧道信息、报检信息、衬砌质量采集数据、检测中间报告、缺陷信息、复核报检信息、衬砌质量复采数据、复核复检报告和整改方案。
进一步,管理平台K将来自监理终端C的治理合格的通知标记在对应位置隧道的建设单位所在的终端D。建设终端D还用于获得来自监理终端C的缺陷治理合格信息后,通过对问题数据库的访问来根据缺陷治理合格信息将对应标段位置隧道的缺陷信息进行消除处理。其中,建设终端D具有对问题数据库的唯一编辑权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管理平台K还用于通过收集不同线路和不同标段位置的隧道的报检信息和复核报检信息,构建报检类数据库,以及通过收集不同线路和不同标段位置的隧道的初次检测结果和复核检测结果,分别构建检测现场采集数据数据库、检测报告数据库和问题数据库。另外,管理平台K还用于按照不同标段隧道来建立相应标段的数据库,标段数据库至少包括当前标段的报检信息、衬砌质量采集数据、检测中间报告、缺陷信息、复核报检信息、衬砌质量复采数据、复核复检报告和整改方案。
进一步,检测终端B对报检类数据库不具有访问与编辑的权限。施工终端A对检测现场采集数据数据库、检测报告数据库和问题数据库不具有访问与编辑的权限。另外,施工终端A具有与其施工标段隧道所对应的数据库的访问与下载的权限,但不具有编辑的权限。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隧道衬砌检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各个终端的主要功能示意图。
如图4所示,施工单位能够通过施工终端A对管理平台K的访问来实现以下功能:
(1)隧道信息的管理,包括:对标段名称、隧道名称、隧道长度、施工进度、报检进度、检测进度等隧道信息的管理;
(2)报检信息的管理,包括:统计报检信息和新建报检单;
(3)缺陷信息的管理,包括:查看标段内的缺陷台账、上传缺陷整治方案、复检报告、整治影像资料。
进一步,检测单位能够通过检测终端B对管理平台K的访问来实现以下功能:
(1)检测信息的管理,包括:标段名称、隧道长度、施工长度、统计检测信息、统计缺陷信息等;
(2)报检信息的管理,包括:统计报检信息、报检单管理、报检信息的确认;
(3)现场检测数据的管理,包括:数据上传、下载与检测报告的上传;
(4)缺陷信息的管理,包括:上传缺陷信息。
进一步,监理单位能够通过监理终端C对管理平台K的访问来实现以下功能:
(1)检测进度的管理:标段名称、隧道名称、累计报检信息、累计检测信息、缺陷统计信息;
(2)现场检测数据的管理:检测报告的查看;
(3)缺陷信息的管理:方案及报告的审批、缺陷整治影像资料的上传;
进一步,建设单位能够通过建设终端D对管理平台K的访问来实现以下功能:
(1)检测进度的管理:标段名称、隧道名称、累计报检信息、累计检测信息、缺陷统计信息等;
(2)现场检测数据的管理:查看检测数据、检测中间报告及最终报告;
(3)缺陷信息的管理:缺陷整治方案查看、缺陷整治资料的查看、缺陷的消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衬砌检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本发明所公开的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信息化系统对参与隧道建设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建设单位等做了详细角色划分,明确在系统中的责任权限。该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检测数据现场自动传输、数据分析过程的追溯一体化数据管理,提供检测数据管理、查询、存储等多功能平台,提供多种查询方式和详尽的内部信息数据统计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技术的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这里所公开的特定结构、处理步骤或材料,而应当延伸到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这些特征的等同替代。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味着限制。
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意指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说明书通篇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并不一定均指同一个实施例。
虽然本发明所披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隧道衬砌检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施工终端,其用于获取待检测隧道的报检信息,以及获得初次检测结果,基于此,开展衬砌缺陷整治任务从而形成复核报检信息;
检测终端,其用于根据所述报检信息对所述待检测隧道开展衬砌质量的检测与数据分析,获得包括衬砌质量采集数据、检测中间报告和缺陷信息在内的初次检测结果,以及根据所述复核报检信息对所述待检测隧道开展衬砌质量的复检,获得包括衬砌质量复采数据和复核复检报告在内的复核检测结果;
所述管理平台,其用于通过所述施工终端的访问来存储所述报检信息和所述复核报检信息,以及通过所述检测终端的访问来存储所上传的所述初次检测结果和所述复核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包括:
监理终端,其位于所述施工终端与所述检测终端之间,用于访问所述管理平台,并对所述报检信息或所述初次检测结果或复核报检信息或复核检测结果进行审核确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平台,其还用于通过收集所述初次检测结果中的所述缺陷信息,构建问题数据库,其中,在复检合格后,消除所述问题数据库中的对应缺陷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工终端,其还用于针对所施工的具有缺陷的待检测隧道提出整改方案,并按照经审批的整改方案开展整改任务,从而将所述整改方案、整治现场影像资料、监理端治理合格确认单和所述复核检测结果转发至所述监理终端,以由所述监理终端确认缺陷治理是否达标。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砌质量采集数据包括雷达采集数据和现场影像数据,其中,所述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包括检测设备,
所述检测设备,其采用雷达采集装备,用于基于所述采集控制命令而启动,从而采集表征待检测隧道衬砌质量的所述雷达采集数据,其中,
所述检测终端,其用于基于所述采集控制命令而捕捉关于待检测隧道衬砌质量的过程的所述现场影像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终端,其还用于对检测现场的隧道位置进行定位,以对所述衬砌质量采集数据的真实性进行校验,从而将经过校验的所述衬砌质量采集数据传输至所述管理平台。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报检信息或所述复检报检信息报告包括但不限于:线路名称、施工标段、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报检日期、检测内容、检测方法、检测里程、检测部位、浇筑信息、测线位置、施工单位、施工负责人、施工终端编号及IP地址、隧道设计参数信息和其他信息;
所述检测中间报告或所述复核复检报告包括但不限于:检测终端型号、检测终端编号、天线频率、天线编号、检测设备照片、检测设备厂家和检测设备校准及检定证书。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包括:
建设终端,其具有针对所述管理平台的访问权限,用于查看不同线路和不同标段的隧道衬砌对应的隧道信息、报检信息、衬砌质量采集数据、检测中间报告、缺陷信息、复核报检信息、衬砌质量复采数据、复核复检报告和整改方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设终端,其还用于获得来自所述监理终端的缺陷治理合格信息,通过对问题数据库的访问来根据所述缺陷治理达标确认信息将对应位置隧道的缺陷进行消除处理,其中,所述建设终端具有对所述问题数据库的唯一编辑权限。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平台,其还用于通过收集所述报检信息和所述复核报检信息,构建报检类数据库,以及通过收集所述初次检测结果和所述复核检测结果,构建检测现场数据库、检测报告数据库和问题数据库,其中,所述检测终端对所述报检类数据库不具有访问权限,所述施工终端对所述检测现场数据库、所述检测报告数据库和所述问题数据库不具有访问权限。
CN202211674971.5A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用于隧道衬砌检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Pending CN1164023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4971.5A CN116402371A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用于隧道衬砌检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4971.5A CN116402371A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用于隧道衬砌检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02371A true CN116402371A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09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74971.5A Pending CN116402371A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用于隧道衬砌检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0237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15160A (zh) * 2023-10-24 2023-11-24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隧道衬砌浇筑质量的检测方法、检测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15160A (zh) * 2023-10-24 2023-11-24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隧道衬砌浇筑质量的检测方法、检测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7115160B (zh) * 2023-10-24 2024-02-02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隧道衬砌浇筑质量的检测方法、检测终端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60947B (zh) 基于bim+gis技术的公路工程工序报验系统
CN103578154B (zh) 基于pda的电力设备智能巡检的实现方法
CN113139733B (zh) 混凝土质量追溯系统
TW202001699A (zh) 利用人工智慧的瑕疵檢測系統及其方法
US7127409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viation nonconformance component management
CN109471142B (zh) 一种基于rtk差分定位的工作轨迹识别方法
CN104751296B (zh) 一种海洋工程质量管控信息系统
KR101874098B1 (ko) 모바일 단말기를 이용한 신재생 에너지 설비의 진단관리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CN111161445A (zh) 一种电力巡检系统
CN111694554B (zh) 一种地铁施工质量可视化追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140021A (zh) 电梯安全检验智能平台
CN116402371A (zh) 一种用于隧道衬砌检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CN112734394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工程监理信息管理方法
KR20230169217A (ko) 전략적 선로 및 유지 관리 계획 검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0705826A (zh) 一种采用二维码对施工质量进行追踪管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12508343A (zh) 一种施工质量管理的可视化施工管控系统的实现方法
CN113190617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隐蔽工程质量验收方法及系统
CN108269059B (zh) 一种数据管理系统
CN104764486A (zh) 土木工程测量信息化系统
CN111815289B (zh) 矿山设备安全检测管理系统
KR101461356B1 (ko) 공정지연 및 시험과 검사의 불량을 최소화하고 신뢰성이 향상된 모바일 토탈 품질관리 매니지먼트 시스템 및, 이의 방법
CN207070219U (zh) 基于视频监控的项目工程监理系统
Hosken et al. Update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lectronic monitoring (EM) and electronic reporting (ER) technologies in the WCPO
CN106779427A (zh) 一种农残快速检测结果上传、平行、复检处理方法
CN115170993A (zh) 基于ar采集分析的废气处理设备现场检查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