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70742A - 人员分布展示方法、系统及显示终端 - Google Patents

人员分布展示方法、系统及显示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70742A
CN115170742A CN202210871482.2A CN202210871482A CN115170742A CN 115170742 A CN115170742 A CN 115170742A CN 202210871482 A CN202210871482 A CN 202210871482A CN 115170742 A CN115170742 A CN 115170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area
model
sub
personnel
distributio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7148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良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7148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707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70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07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5/003D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rendering
    • G06T15/005General purpose rendering archite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员分布展示方法、系统及显示终端,该方法包括:依次获取目标区域在每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分布数据,该人员分布数据包括:人员位置坐标;基于每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分布数据,在页面展示的目标区域3D模型中相应位置动态渲染热力图,以展示目标区域的人流量变化。

Description

人员分布展示方法、系统及显示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展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员分布展示方法、系统及显示终端。
背景技术
智慧展陈系统具有一键管理、智能控制、智能运营以及展示丰富等优势,被应用在越来越多的展览场景中,如博物馆、美术馆等。智慧展厅中通常配备有各种展陈设备,如显示屏、灯光设备、音响设备以及VR设备等,这些设备的控制通常会参考展厅中的人流量。因此,为了方便对展陈设备进行控制,需要监听展厅中的人流量分布情况。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人员分布展示方法、系统及显示终端。
第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员分布展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依次获取目标区域在每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分布数据,所述人员分布数据包括:人员位置坐标;
基于所述每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分布数据,在页面展示的目标区域3D模型中相应位置动态渲染热力图,以展示所述目标区域的人流量变化。
进一步地,基于所述每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分布数据,在页面展示的目标区域3D模型中相应位置动态渲染热力图,包括:
每获取到一个所述时间采样点的人员分布数据,则基于该人员分布数据,在所述目标区域3D模型中的相应位置渲染新的热力图,所述热力图用于反应所述目标区域在当前时间采样点的人流量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区域包括:多个子区域,所述人员分布数据包括:每个子区域的人员位置坐标;
所述在页面展示的目标区域3D模型中相应位置动态渲染热力图,包括:
基于所述每个子区域在每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位置坐标,分别在所述目标区域3D模型的相应子区域动态渲染热力图。
进一步地,所述人员分布数据还包括:每个子区域的人员数量,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页面分别动态展示每个所述子区域在每个采样时间点的人员数量;和/或,
在所述页面分别展示每个所述子区域在预设时间窗口内的人流量变化曲线。
进一步地,分别在所述目标区域3D模型的相应子区域动态渲染热力图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每个子区域的人员位置坐标从世界坐标系转换到所述目标区域3D模型所在的屏幕坐标系,所述屏幕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为所述目标区域3D模型的中心点。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子区域对应设置有位置采集单元,所述位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相应子区域内的人员位置信息,所述人员分布数据通过对各位置采集单元采集的人员位置信息按照所属子区域进行分类处理得到。
进一步地,所述热力图与所述目标区域3D模型共用一个画布。
进一步地,在页面展示的目标区域3D模型中相应位置动态渲染热力图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人员分布数据中,位于预设坐标范围内的人员位置坐标进行偏移量调整,其中,所述预设坐标范围为所述目标区域内障碍物周边区域对应的坐标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依次获取目标区域在每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分布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针对目标建筑体触发的楼层选择指令,将用户选择的楼层确定为所述目标区域,在所述页面上渲染预设视角下的目标区域3D模型,并执行在所述目标区域3D模型中相应位置动态渲染热力图的操作,其中,所述目标建筑体包括多个楼层。
第二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员分布展示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位置采集单元,布设在目标区域的指定位置,用于采集目标区域在每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位置信息;
服务器,与所述位置采集单元连接,用于对所述人员位置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目标区域在每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分布数据,所述人员分布数据包括:人员位置坐标;
显示终端,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用于基于所述每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分布数据,在页面展示的目标区域3D模型中相应位置动态渲染热力图,以展示所述目标区域的人流量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区域包括多个子区域,所述位置采集单元有多个,多个所述位置采集单元分布在各个所述子区域中,所述位置采集单元用于依次在每个时间采样点采集相应子区域内的人员位置信息;
所述服务器用于按照每个所述位置采集单元对应的子区域,对所述人员位置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得到每个所述子区域在每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位置坐标;
所述显示终端用于基于每个所述子区域在每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位置坐标,分别在所述目标区域3D模型的相应子区域动态渲染热力图。
第三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终端,包括显示模组、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人员分布展示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人员分布展示方法,通过依次获取目标区域在每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分布数据,从而在页面展示的目标区域3D模型中叠加呈现人员分布热力图,能够较为直观地展示出目标区域内的人流量分布,并且通过动态渲染不同时间采样点的热力图,实现热力图的实时更新,方便相关人员快速了解目标区域内的人流量变化情况,从而有利于较准确地控制目标区域内的设备如显示屏、照明、空调等。
上述说明仅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本说明书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一种示例性人员分布展示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一种示例性页面示意图;
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一种示例性热力图分布图;
图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一种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5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一种人员分布展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一种显示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说明书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说明书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说明书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说明书,并且能够将本说明书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文中出现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术语“多个”表示两个以上,包括两个或大于两个的情况。
图1示出了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人员分布展示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人员分布展示系统包括:位置采集单元101、服务器102以及显示终端103。位置采集单元101布设在目标区域的指定位置,位置采集单元101与服务器102连接。服务器102与显示终端103连接,为显示终端103提供服务,如数据存储以及处理服务等。例如,显示终端103与服务器102可以通过websocket协议直连,使得二者处于实时连接状态,使得服务器102能实时将处理好的数据传输给显示终端103,进行热力图渲染。例如,显示终端103可以为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手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掌上电脑)、显示屏、智能电视或具有显示功能的智慧终端等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该人员分布展示系统可以用于需要监听人流量变化情况的场景,例如,单层展厅内的人流量变化情况,或者是多层建筑体如商场或展览馆内每层楼的人流量变化情况等。
例如,对于单层展厅的人员分布展示场景,可以将该展厅作为目标区域,布设位置采集单元101。对于多层建筑体的人员分布展示场景,可以在每个需要监测人员分布的楼层分别布设上述位置采集单元101,当需要展示其中哪个楼层的人员分布情况,则可以选择哪个楼层作为目标区域,进行人员分布的展示。
具体实施时,位置采集单元101用于采集目标区域内的人员位置信息。服务器102用于对人员位置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区域内的人员分布数据,人员分布数据包括:人员位置坐标。显示终端103用于基于人员分布数据,在页面上展示的目标区域3D模型中的相应位置渲染热力图,热力图用于反应目标区域内人流量分布。
在一些示例中,可以通过用户与显示终端103展示页面之间的交互,通过上述人员分布展示系统,展示目标区域在任意一个时刻的人员分布情况。例如,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在显示终端103的页面上触发展示目标区域人员分布的指令,显示终端103响应于该指令,向服务器102发起数据获取请求,服务器102从位置采集单元101获取当前时刻目标区域内的人员位置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得到人员分布数据,再将人员分布数据下发到显示终端103,显示终端103再基于获取到的人员分布数据,在页面展示的目标区域3D模型中的相应位置渲染热力图。
在一些示例中,也可以通过显示终端103实时获取每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分布数据,实现热力图的动态渲染,以便监听目标区域的人流量变动情况。此时,位置采集单元101用于依次在每个时间采样点采集目标区域内的人员位置信息。服务器102用于依次对每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位置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区域在每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分布数据。显示终端103用于依次基于每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分布数据,在页面展示的目标区域3D模型中相应位置动态渲染热力图,以展示目标区域的人流量变化。相邻时间采样点的间隔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以及位置采集单元101的采样频率配置。
例如,位置采集单元101可以采集目标区域在每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位置信息,并实时传输到服务器102。服务器102存储接收到的实时数据,并依次对每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位置信息进行处理,每得到一个采样时间点的人员分布数据,则传输到显示终端103。显示终端103每接收到一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分布数据,则基于该人员分布数据,在目标区域3D模型中的相应位置渲染新的热力图。这样就可以不断地用当前时间采样点对应的热力图替换上一时间采样点对应的热力图,实现热力图的动态加载,以便监听目标区域内的人流量变动情况。
具体来讲,上述位置采集单元101可以是摄像头。以目标区域为展厅为例,可以通过摄像头实时采集展厅内的人员标注图像。人员标注图像中每个人具有一个矩形标注框。解析出图像中矩形标注框的设定点,将该点坐标作为人员的位置坐标。例如,设定点可以是矩形标注框底边的中心点,该点可以认为是人两脚之间距离中心点。从图像中解析出的人员位置坐标为图像坐标系下的坐标,可以进一步通过预先根据摄像头的姿态以及内部参数配置的坐标转换矩阵,将该人员位置坐标从图像坐标系转换到世界坐标系,具体坐标转换原理可以参见相关技术,此处不做详述。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摄像头以外,位置采集单元101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够实现目标区域内人员位置实时采集的设备,如激光雷达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具体的,人员位置信息可以包括人员位置坐标,服务器102可以存储接收到的人员位置信息,并对人员位置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区域内的人员分布数据。
例如,服务器102可以将接收到的实时数据通过缓存进行存储,以便快速存取数据。考虑到实时传输过来的人员位置信息数据量较大,并且时效性小,服务器102可以每间隔预设时长对历史缓存数据进行清空处理。其中,历史缓存数据是指缓存的各时间采样点的人员位置信息中,已经处理成人员分布数据并提供给显示终端103进行热力图渲染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渲染热力图之前,显示终端103需要在页面上渲染预设视角下的目标区域3D模型。例如,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显示终端103的一种页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页面200包括模型展示区域201,目标区域3D模型展示在该模型展示区域201内。
目标区域3D模型即为目标区域的虚拟三维模型。例如,显示终端103可以通过Three.js来渲染gltf格式(Graphic Library Transmission Format,图像库传输格式)的目标区域3D模型。可以理解的是,Three.js是一个轻量级,跨平台的Javascript库,可以在浏览器上结合HTML5的canvas、SVG(Scalable Vector Graphics,可缩放的矢量图形)或者WebGL(Web Graphics Library,Web图形库),创建和展示3D模型和动画。gltf格式是一种3D模型渲染用到的格式,主要区别于其他格式的特性在于gltf格式的3D模型带有纹理和材质,能够呈现出更真实的模拟效果,并且不容易被再次编辑,能够用于在网页上渲染出复杂的3D模型,其按照图形编程所需的格式来存储数据,借以二进制编码提高传输速度。gltf不再使用面向对象的思维存储3D模型、贴图纹理,而是按显卡的思维存储,存的是顶点、法线、顶点颜色等最基础的信息。
目标区域3D模型是预先构建的,具体构建方式有多种。例如,以目标区域为展厅为例,可以预先在展厅内部署摄像头,通过摄像头扫描出整个区域,然后通过3D绘制软件绘制出展厅的3D模型,模型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小,需要包含具有展厅正面全景的视角,具体构建过程可以参见相关技术。
例如,构建好的目标区域3D模型可以存储在服务器102中,由显示终端103从服务器102获取并渲染到页面200上的模型展示区域201,或者,也可以导入到显示终端103中进行存储。
另外,上述预设视角,即模型在页面200上的展示视角,可以预先根据实际目标区域的形态配置,需要能够清晰地看到整个目标区域内的分布情况。仍以展厅为例,在页面200上渲染的展厅3D模型视图需要可以俯视看到整个展厅的内部构造如墙壁、柱子、展台、门等,以及设备如照明设备、显示屏等的分布情况。视图能清晰地看到展厅内的每个区域,方便观察展厅的分布,也方便后续在视图上渲染展厅内人流量分布热力图。例如,预设视角可以预先通过多次调整Three.js的内置摄像机的拍摄角度以及摆放位置确定。
完成目标区域3D模型的渲染后,显示终端103就可以基于获取到的人员位置坐标,在页面200上展示的目标区域3D模型中的相应位置渲染热力图,如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目标区域3D模型中的热力图渲染区域范围根据目标区域内的人员分布范围确定;目标区域3D模型中的“相应位置”是指人员位置坐标映射到页面200上展示的3D模型视图中的位置。
例如,可以通过HeatMap.js来渲染热力图。HeatMap.js是一种开源热力图插件,可以提供热力图的渲染及属性设置,能够动态加载数据,从而在画布上动态渲染热力图。
为了方便在模型上实现热力图的叠加展现,达到更真实地观看效果,热力图与目标区域3D模型可以共用同一个画布。
本方案在页面200上展示的目标区域3D模型中叠加呈现人员分布热力图,相比于单纯的2D图片,能够较为直观地反应目标区域内的人流量分布,以便相关人员快速了解目标区域内的人流量分布情况,从而有利于较准确地控制目标区域内的设备如显示屏、照明、空调等。以展厅为例,例如,若监测到人员主要集中在某个展区,则可控制该展区内布设的显示屏播放特定内容;又例如,若监测到某些展区没有人或人员较少,可以关闭部分显示屏,关闭部分照明,或者,调高一点空调温度等。
另外,相比于单纯利用图像分析处理技术,即通过对现场进行实时拍摄,然后借助AI图像处理分析判断区域内人员流动情况的方式,本方案有效地减少了计算量,从而节省计算耗时,提升响应速度,降低对设备处理能力的要求,更适用于存在大批量人流的场景。
进一步地,除了在上述模型展示区域201展示带有人员分布热力图的目标区域3D模型以外,显示终端103还可以在上述页面200上除模型展示区域201之外的区域展示其他信息,如目标区域内的实时人员数量、预设时间段内的人流量变化曲线、目标区域内各设备的控制按钮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例如,上述人员分布信息还可以包括目标区域的人员数量。显示终端103除了展示带有热力图的目标区域3D模型以外,还可以在上述页面200动态展示目标区域在每个采样时间点的人员数量;和/或,在页面200展示目标区域在预设时间窗口内的人流量变化曲线。其中,预设时间窗口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场景的需要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为6小时或24小时等,人流量变化曲线可以是预设时间窗口内多个采样点的人员数量连成的折线图。折线图中相邻采样点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为5分钟、15分钟、30分钟或一小时等。
这样可以进一步方便统计目标区域的人流量变化情况,例如,人流量主要集中在哪些时间段,以及哪些时间段人流量大幅度减少等。
另外,在一些示例中,针对于多层建筑体的人员分布展示场景,显示终端103可以先在上述页面200上展示目标建筑体的3D模型,目标建筑体包括多个楼层。用户可以通过点击3D模型中任意楼层位置,或者,点击页面200上设置的楼层选择按钮,触发楼层选择指令,显示终端103响应于楼层选择指令,将用户选择的楼层确定为上述目标区域,再在页面200上渲染预设视角下的目标区域3D模型,并执行上述在所展示的目标区域3D模型中相应位置渲染热力图的操作。
例如,在多层展厅场景中,通过上述方法即可在页面上展示每层展厅的叠加有人员分布热力图的楼层3D模型,从而获知各层展厅的分布以及人流量变化情况。例如,当用户将所有展厅楼层都选中时,可以在页面上并列显示各楼层的叠加有人员分布热力图的楼层3D模型,这样就可以直观地反应出每个楼层的人流量情况,方便了解哪些楼层人流量较大,哪些楼层人流量较小。对于展厅管理人员来讲,一方面有利于合理安排每个楼层的工作人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合理引流,减少楼层间拥堵的情况。
此外,还可以将上述页面200展示在多层展厅入口和/或每层展厅的特定位置(如出口)的显示屏上。这样参观人员就可以通过点击页面200上的楼层,查看相应楼层的叠加有人员分布热力图的楼层3D模型,从中快速了解该楼层的展区分布以及各处的人流量分布,以便合理安排自己的参观路线。
在一些示例中,为了更准确地进行人员位置采集,从而提高热力图渲染的准确性,可以将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分区域进行人员分布热力图的渲染。分别针对每个子区域布设上述位置采集单元101,实时采集各自子区域内的人员位置信息。
基于此,服务器102就可以接收到各个位置采集单元101传输的人员位置信息,然后按照每个位置采集单元101对应的子区域,对人员位置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得到每个子区域的人员位置坐标。进一步地,还可以统计每个子区域的人员数量。例如,人员位置信息除了包括该时间点区域内的人员位置坐标以外,还可以包括位置采集单元101的标识信息。服务器102中可以预先存储各位置采集单元101的标识信息与子区域的对应关系,从而根据该对应关系以及人员位置信息中的标识信息,将同一子区域内的人员位置坐标分为一类,得到每个子区域的人员分布数据。
此后,就可以分区域进行热力图的渲染,即分别针对每个子区域,根据该子区域的人员位置坐标在目标区域3D模型的相应子区域渲染热力图。例如,可以先根据从人员分布数据中解析出的子区域标识信息,确定在目标区域3D模型中对应的渲染区域,然后在该渲染区域内按照人员分布数据中的人员位置坐标渲染热力图。
具体实施时,上述子区域的划分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场景的需要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例如,目标区域为一个方形区域,可以以目标区域俯视图的中心点为原点,以方形区域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为坐标轴,构建二维坐标系,按照坐标系的四个象限将目标区域划分为四个子区域。相应地,如图4所示,也就可以将目标区域中心点作为坐标原点O,将画布400上渲染的目标区域3D模型410划分为对应的四个子区域,分别为子区域A、子区域B、子区域C以及子区域D。
又例如,若目标区域内本身具有不同的功能区,也可以按照功能区来划分子区域。以目标区域为展厅为例,若目标区域内a1区展示的是类目1的产品或艺术品等,a2区展示的是类目2的产品或艺术品等,a3区展示的是类目3的产品或艺术品等,则仍可以以目标区域的中心点为基准,将目标区域划分为包含a1区在内的子区域1、包含a2区在内的子区域2和包含a3区在内的子区域3。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各功能区可以在同一平面上,或者,为了使得展厅更具设计感,各功能区也可以存在于不同的平面上。例如,在展厅层高足够的情况下,可以在展厅内搭建高低不同的展台,分别在这些展台展示不同的展览品,参观人员可以去往不同的展台参观。
由此,在一些示例中,由于划分的子区域可能存在高度差异,当位置采集单元101为摄像头时,如果摄像头采集的人员位置坐标为二维平面坐标,那么,服务器102在对各摄像头传输的人员位置信息进行处理时,在按照摄像头对应的子区域对人员位置坐标进行分类之后,可以根据各子区域的地面高度,对各自的人员位置坐标中的位置高度坐标进行赋值,得到三维的人员位置坐标,以进一步根据该人员位置坐标进行分区域的热力图渲染。可以理解的是,在各子区域的地面存在高度差异的情况下,位于各子区域的人员也就存在位置高度的差异。例如,服务器可以预先存储不同子区域的地面高度值,从而根据摄像头与子区域的对应关系,将该地面高度值赋值到由相应摄像头传输的人员位置坐标中。
当然,在其他示例中,位置采集单元101在采集目标区域内的人员位置信息时,除了获取人员在地面平面上的位置坐标(x,y)以外,还获取到了人员在纵向方向上的位置高度坐标(即z轴坐标),得到三维的人员位置坐标。
这样,在分区域进行热力图渲染时,就可以较准确地将人员位置坐标对应的热力点渲染到目标区域3D模型中相应子区域的地面,呈现出具有3D效果的热力图,提高人员分布展示的真实性。
在一些示例中,人员分布数据除了包括相应子区域的人员位置坐标以外,还可以包括:子区域的人员数量以及子区域的标识信息,如子区域名称。例如,人员分布数据的数据格式可以为:
Figure BDA0003760923400000121
其中,"coordinates_world"为该子区域的人员位置坐标,"count"为该子区域的人员数量;"warning_area"为该子区域的名称。例如,区域"area0"分布有两个人,位置坐标分别为(3.1,2.9,0)和(2.9,3.1,0)。
需要说明的是,人员分布数据中包含的人员位置坐标为位置采集单元101提供的世界坐标系下的坐标,热力图渲染之前,需要先将这些位置坐标从世界坐标系转换到目标区域3D模型所在的屏幕坐标系。例如,Three.js是使用了画布(canvas)绘制图形的,因此屏幕坐标系就是绘制目标区域3D模型的画布中的坐标系。可以通过Three.js的方法Three.Vector3来将人员分布数据中的人员位置坐标从世界坐标系转换到屏幕坐标系下,即转换为画布上对应的坐标。
在一些示例中,屏幕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为目标区域3D模型的中心点,也就是目标区域3D模型中热力图渲染区域的中心点。这样能够均衡各位置采集单元101采集的人员位置坐标与坐标原点之间的距离,有利于降低渲染出的热力图中的人员分布位置误差,提高热力图展示的人员位置的准确性。并且,相较于以目标区域3D模型的其他特征点如左上角点为坐标原点,目标区域3D模型的中心点在画布中的坐标获取更为方便以及准确。例如,可以认为目标区域3D模型的中心点对应在画布中的坐标即为画布的中心点坐标。
考虑到实际场景中,当人站在目标区域内靠近障碍物如柱子、展台、墙壁等的位置时,可能会导致位置采集单元101采集到的该人员位置坐标存在偏差,最终导致渲染出的热力图与实际人员位置存在偏差,在一些示例中,可以预先配置目标区域内障碍物周边区域对应的坐标范围。在热力图渲染之前,对人员分布数据中,位于预设坐标范围内的人员位置坐标进行偏移量调整,以保证渲染出的热力图中人员分布位置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例如,保证人员分布位置误差小于1m。需要说明的是,偏移量调整可以在上述坐标转换之前执行,或者,也可以在上述坐标转换之后执行,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例如,可以预先根据多次试验确定预设坐标范围对应的偏移量调整系数,在渲染热力图之前,判断人员位置坐标是否在预设坐标范围内,若是,则将该人员位置坐标乘以预设的偏移量调整系数,得到调整后的人员位置坐标。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分别针对不同坐标轴的坐标值设置相应的偏移量调整系数。
在上述分区域渲染热力图的示例中,服务器102也可以依次向显示终端103提供每个时间采样点每个子区域的人员分布数据,显示终端103每获取到一个时间采样点处每个子区域的人员分布数据,就可以分别在目标区域3D模型的相应子区域渲染新的热力图,实现在3D模型上按照区域动态渲染热力图,以便监听每个子区域的人流量变化。
同理,显示终端103还可以在页面200上分别动态展示每个子区域的实时人员数量即在每个采样时间点的人员数量;和/或,在页面200分别展示每个子区域在预设时间窗口内的人流量变化曲线。这样除了分区域在3D模型中叠加展示热力图,以从图示中直观反应各子区域的人流量变化以外,还能从数据上分区域展示人流量变化,以便于更准确地监测目标区域中每个子区域的人流量变化情况,从而较准确地控制各个子区域内的设备。
图5示出了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人员分布展示方法的流程图。该人员分布展示方法可以应用于显示终端103。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501和步骤S502。
步骤S501,依次获取目标区域在每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分布数据,人员分布数据包括:人员位置坐标;
步骤S502,基于每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分布数据,在页面展示的目标区域3D模型中相应位置动态渲染热力图,以展示目标区域的人流量变化。
在一些示例中,基于每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分布数据,在页面展示的目标区域3D模型中相应位置动态渲染热力图的过程可以包括:
每获取到一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分布数据,则基于该人员分布数据,在目标区域3D模型中的相应位置渲染新的热力图,热力图用于反应目标区域在当前时间采样点的人流量分布。
在一些示例中,目标区域包括:多个子区域,人员分布数据包括:每个子区域的人员位置坐标。在页面展示的目标区域3D模型中相应位置动态渲染热力图的过程可以包括:
基于每个子区域在每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位置坐标,分别在目标区域3D模型的相应子区域动态渲染热力图。
在一些示例中,人员分布数据还包括:每个子区域的人员数量,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页面分别动态展示每个子区域在每个采样时间点的人员数量;和/或,
在页面分别展示每个子区域在预设时间窗口内的人流量变化曲线。
在一些示例中,分别在目标区域3D模型的相应子区域动态渲染热力图之前,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将每个子区域的人员位置坐标从世界坐标系转换到目标区域3D模型所在的屏幕坐标系,屏幕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为目标区域3D模型的中心点。
在一些示例中,每个子区域对应设置有位置采集单元,位置采集单元用于依次在每个时间采样点采集相应子区域内的人员位置信息,人员分布数据通过对各位置采集单元采集的人员位置信息按照所属子区域进行分类处理得到。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热力图与目标区域3D模型共用一个画布。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在页面展示的目标区域3D模型中相应位置动态渲染热力图之前,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对人员分布数据中,位于预设坐标范围内的人员位置坐标进行偏移量调整,其中,预设坐标范围为目标区域内障碍物周边区域对应的坐标范围。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依次获取目标区域在每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分布数据之前,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响应于用户针对目标建筑体触发的楼层选择指令,将用户选择的楼层确定为目标区域,在页面上渲染预设视角下的目标区域3D模型,并执行在目标区域3D模型中相应位置动态渲染热力图的操作,其中,目标建筑体包括多个楼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流程的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参照前文提供的人员分布展示系统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终端。如图6所示,该显示终端60可以包括:显示模组601、处理器603、存储器602及存储在存储器602上并可在处理器603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显示模组601用于显示页面。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603执行时实现上述人员分布展示方法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人员分布展示方法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举例来讲,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说明书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说明书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说明书是参照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说明书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说明书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Claims (11)

1.一种人员分布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依次获取目标区域在每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分布数据,所述人员分布数据包括:人员位置坐标;
基于所述每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分布数据,在页面展示的目标区域3D模型中相应位置动态渲染热力图,以展示所述目标区域的人流量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每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分布数据,在页面展示的目标区域3D模型中相应位置动态渲染热力图,包括:
每获取到一个所述时间采样点的人员分布数据,则基于该人员分布数据,在所述目标区域3D模型中的相应位置渲染新的热力图,所述热力图用于反应所述目标区域在当前时间采样点的人流量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区域包括:多个子区域,所述人员分布数据包括:每个所述子区域的人员位置坐标;
所述在页面展示的目标区域3D模型中相应位置动态渲染热力图,包括:
基于每个所述子区域在每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位置坐标,分别在所述目标区域3D模型的相应子区域动态渲染热力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员分布数据还包括:每个所述子区域的人员数量,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页面分别动态展示每个所述子区域在每个采样时间点的人员数量;和/或,
在所述页面分别展示每个所述子区域在预设时间窗口内的人流量变化曲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在所述目标区域3D模型的相应子区域动态渲染热力图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每个所述子区域的人员位置坐标从世界坐标系转换到所述目标区域3D模型所在的屏幕坐标系,所述屏幕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为所述目标区域3D模型的中心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区域对应设置有位置采集单元,所述位置采集单元用于依次在每个时间采样点采集相应子区域内的人员位置信息,所述人员分布数据通过对各位置采集单元采集的人员位置信息按照所属子区域进行分类处理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力图与所述目标区域3D模型共用一个画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页面展示的目标区域3D模型中相应位置动态渲染热力图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人员分布数据中,位于预设坐标范围内的人员位置坐标进行偏移量调整,其中,所述预设坐标范围为所述目标区域内障碍物周边区域对应的坐标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获取目标区域在每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分布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针对目标建筑体触发的楼层选择指令,将用户选择的楼层确定为所述目标区域,在所述页面上渲染预设视角下的目标区域3D模型,并执行在所述目标区域3D模型中相应位置动态渲染热力图的操作,其中,所述目标建筑体包括多个楼层。
10.一种人员分布展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位置采集单元,布设在目标区域的指定位置,用于采集目标区域在每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位置信息;
服务器,与所述位置采集单元连接,用于对所述人员位置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目标区域在每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分布数据,所述人员分布数据包括:人员位置坐标;
显示终端,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用于基于所述每个时间采样点的人员分布数据,在页面展示的目标区域3D模型中相应位置动态渲染热力图,以展示所述目标区域的人流量变化。
11.一种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模组、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员分布展示方法的步骤。
CN202210871482.2A 2022-07-22 2022-07-22 人员分布展示方法、系统及显示终端 Pending CN1151707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1482.2A CN115170742A (zh) 2022-07-22 2022-07-22 人员分布展示方法、系统及显示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1482.2A CN115170742A (zh) 2022-07-22 2022-07-22 人员分布展示方法、系统及显示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0742A true CN115170742A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96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71482.2A Pending CN115170742A (zh) 2022-07-22 2022-07-22 人员分布展示方法、系统及显示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7074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40316A (zh) * 2023-06-16 2023-09-12 联通沃音乐文化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xr技术构建高精度营业厅人流监测全景展示方法
CN117078868A (zh) * 2023-10-17 2023-11-17 北京太极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信创软硬件的虚拟现实引擎及其建模和渲染方法
CN117710589A (zh) * 2024-02-02 2024-03-15 沈阳二一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3d模型上模拟展示人流量密度的热力图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40316A (zh) * 2023-06-16 2023-09-12 联通沃音乐文化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xr技术构建高精度营业厅人流监测全景展示方法
CN116740316B (zh) * 2023-06-16 2024-04-23 联通沃音乐文化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xr技术构建高精度营业厅人流监测全景展示方法
CN117078868A (zh) * 2023-10-17 2023-11-17 北京太极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信创软硬件的虚拟现实引擎及其建模和渲染方法
CN117078868B (zh) * 2023-10-17 2023-12-15 北京太极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信创软硬件的虚拟现实引擎及其建模和渲染方法
CN117710589A (zh) * 2024-02-02 2024-03-15 沈阳二一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3d模型上模拟展示人流量密度的热力图
CN117710589B (zh) * 2024-02-02 2024-05-14 沈阳二一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3d模型上模拟展示人流量密度的热力图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38644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computer device
CN115170742A (zh) 人员分布展示方法、系统及显示终端
US2023036033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playing and navigating an optimal multi-dimensional building model
US10600169B2 (e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S10580205B2 (en) 3D model generating system, 3D model generat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14155299B (zh) 一种建筑数字孪生构建方法及系统
US10607405B2 (en) 3D model generating system, 3D model generating method, and program
Kido et al. Assessing future landscapes using enhanced mixed reality with semantic segmentation by deep learning
JP6310149B2 (ja) 画像生成装置、画像生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生成方法
CN114329747B (zh) 一种面向建筑数字孪生的虚实实体坐标映射方法及系统
CN108377361B (zh) 一种监控视频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4182898A1 (en) User interface for effective video surveillance
CN106202140A (zh) 数据浏览装置和数据浏览方法
CN114202622B (zh) 虚拟建筑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ian et al. Augmented virtual environment: fusion of real-time video and 3D models in the digital earth system
JP2020119156A (ja) アバター生成システム、アバター生成装置、サーバ装置、アバター生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4442805A (zh) 一种监控场景展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80120456A (ko) 파노라마 영상을 기반으로 가상현실 콘텐츠를 제공하는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6097316A (zh) 用于非模态中心预测的对象识别神经网络
JP6621565B2 (ja)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3197705A1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
Rieffel et al. Geometric tools for multicamera surveillance systems
CN108510433B (zh) 空间展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0910482B (zh) 视频数据组织调度的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68250A (zh) 热力图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