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66849A - 基准更新方法、接近传感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准更新方法、接近传感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66849A
CN115166849A CN202210785538.2A CN202210785538A CN115166849A CN 115166849 A CN115166849 A CN 115166849A CN 202210785538 A CN202210785538 A CN 202210785538A CN 115166849 A CN115166849 A CN 1151668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preset
sampling
reference value
target re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855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峰
崔神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8553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668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668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668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8/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optical means
    • G01V8/10Detecting, e.g. by using light barri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3/00Manufacturing, calibrating, cleaning, or repairing instruments or devices covered by groups G01V1/00 – G01V11/0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准更新方法、接近传感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接近传感器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得采样值;当没有预设基准值时,获取目标基准值;当有预设基准值时,将所述预设基准作为所述目标基准值,若采样值在预设取值范围内,则更新目标基准值。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有助于接近传感装置在不同环境下具有相同的灵敏度,从而可以减少环境对传感装置的影响,进而可以减少误判。

Description

基准更新方法、接近传感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接近传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准更新方法、接近传感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P-Sensor(Proximity Sensor)作为一种接近传感装置,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当中,主要用于检测物体是否靠近。常见的使用P-Sensor的设备有手机,笔记本电脑,自动门,安装头盔以及自动热风机等。目前,P-Sensor通常是以感光测距作为手段,通过光强相对基准变化检测物体是否接近。
然而,在实际应用场景中,P-Sensor所处的环境复杂多变,因此,基准容易受外界环境(例如,温飘和环境变化)影响,导致基准产生偏差,由此会使得P-Sensor产生误判。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准更新方法、接近传感装置及电子设备,有助于传感器在不同环境下具有相同的灵敏度,从而可以减少环境对接近传感器的影响,进而可以减少误判。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准更新方法,包括:
获得采样值;
当没有预设基准值时,获取目标基准值;
当有预设基准值时,将预设基准值作为目标基准值,若采样值在预设取值范围内,则更新目标基准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取值范围由目标基准值确定,预设取值范围包括预设第一取值范围和预设第二取值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有助于传感器在不同环境下具有相同的灵敏度,从而可以减少环境对接近传感器的影响,进而可以减少误判。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采样值在预设取值范围内,则更新目标基准值包括:
若采样值在预设第一取值范围内,则获取采样值的均值;
基于采样值的均值更新目标基准值。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减少采样值的波动带来的误差。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采样值的均值更新目标基准值包括:
统计在预设第一取值范围内的连续采样值的总数;
若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计数阈值,基于连续采样值的均值更新目标基准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计数机制,可以区分环境和物体接近引起的变化,防止频繁更新导致的错误,同时也可以提升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第一取值范围为目标基准值-预设第一更新阈值至目标基准值+预设第一更新阈值的范围。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更新目标基准值之后,将在预设第一取值范围内的连续采样值的总数置零。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动态更新基准值提升接近传感器判断结果准确性的同时,在更新目标基准值后,及时将在预设第一取值范围内的连续采样值的总数置零,可以避免前面已统计的计数影响后续基准值的更新。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采样值在预设取值范围内,则更新目标基准值包括:
若采样值在预设第二取值范围内时,目标基准值反向异常,则基于采样值更新目标基准值。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第二取值范围为小于目标基准值-预设第二更新阈值的范围。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第二更新阈值大于预设第一更新阈值。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若采样值不在预设取值范围内,则基于采样值确定物体接近判断的检测结果。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采样值不在预设取值范围内,则基于采样值确定物体接近判断的检测结果包括:
若采样值大于或等于目标基准值+预设第一距离阈值,则确定检测结果为物体靠近;或,
若采样值小于或等于目标基准值+预设第二距离阈值,且大于目标基准值+预设第一更新阈值,则确定检测结果为物体远离;或,
若采样值小于目标基准值+预设第一距离阈值,且大于目标基准值+预设第二距离阈值,则将本次采样的检测结果与上一次采样的检测结果保持一致。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本次采样的检测结果与上一次采样的检测结果保持一致,可以避免状态频繁更新导致的抖动。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续采样获得多个采样值;
当采样值稳定后,基于多个采样值确定初始基准值,其中,采样值稳定为采样值的波动在预设第一波动范围之内;
基于初始基准值进行物体接近判断的检测,若检测结果为物体靠近,则将初始基准值确定为目标基准值;当采样值不稳定时,则重新进行连续采样获得多个采样值,其中,采样值不稳定为采样值的波动不在预设第一波动范围之内。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实时检测校准目标基准值,提高用户的体验。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采样值大于或等于初始基准值+预设第三距离阈值,则确定检测结果为物体靠近。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目标基准值时,为了简化基准更新方法,预设第三距离阈值可以跟预设第一距离阈值相同,当然预设第三距离阈值也可以跟预设第一距离阈值不同,例如,预设第三距离阈值小于预设第一距离阈值时,则初始基准值+预设第三距离阈值的范围更大,能够更加快速地确定目标基准值,从而快速进入目标基准值的动态更新过程,提升接近传感器的检测准确性。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采样值在预设第三取值范围内时,初始基准值反向异常,则重新进行连续采样获得多个采样值,其中,预设第三取值范围为小于初始基准值-预设第三更新阈值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目标基准值时,为了简化基准更新方法,预设第三更新阈值可以和预设第二更新阈值相同,当然预设第三更新阈值也可以跟预设第二更新阈值不同,例如,预设第三更新阈值大于预设第二更新阈值时,则初始基准值-预设第三更新阈值的范围更小,不会轻易判断为初始值反向异常,能够更加快速地确定目标基准值,从而快速进入目标基准值的动态更新过程,提升接近传感器的检测准确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近传感装置,该接近传感装置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的基准更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近传感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可以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的基准更新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二方面提供的接近传感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准更新方法,能够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动态调整基准,有助于接近传感装置在不同环境下具有相同的灵敏度,从而可以减少环境对传感装置的影响,进而可以减少误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准值的计算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距离判定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基准更新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基准更新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目标基准值更新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目标基准值更新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检测结果判定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基准更新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P-Sensor通常是通过光强相对基准变化检测物体是否接近,因此,P-Sensor会预先设置一个基准值。图1示例性的示出了基准值的计算方式。如图1所示,P-Sensor会采集环境光及光源光,并计算环境光光强及光源光光强,其中,光源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LED或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ertical-Cavity Surface-EmittingLaser,Vcsel)。环境光光强可以是环境光透过屏幕后P-Sensor计算到的光强,光源光光强为光源光经过屏幕反射后P-Sensor计算到的光强。其中,屏幕可以是手机屏幕,也可以是其他透光覆盖物。可以理解的是,在光源关闭的情况下,P-Sensor仅采集到环境光,也就是说,光源关闭下的光强=环境光光强;而在光源开启的情况下,P-Sensor能采集到环境光和光源光,也就是说,光源开启下的光强=环境光光强+光源光光强。通过计算光源开启下的光强与光源关闭下的光强之间的差值,可以得到光源光光强值,而这个计算得到的光源光光强值可以作为接近判断的基准值。
图2示例性的示出了P-Sensor检测物体是否靠近的方式。如图2所示,P-Sensor开启检测时,光源开启。此时,当有物体靠近时,P-Sensor采集到的是光源光和环境光。由于此时物体靠近,P-Sensor采集到的光源光除了光源经过屏幕的反射获得的光源光,也就是屏幕反射光,还包括光源经过物体反射获得的光源光,也就是物体反射光。因此,光源光光强=屏幕反射光光强+物体反射光光强。此时,再次计算光源开启下的光强与光源关闭下的光强之间的差值,由于光源关闭下的光强值不变,而光源开启下的光强值增加,由此导致光源开启下的光强与光源关闭下的光强之间的差值增大,也就是说比基准值大,由此可以判定有物体靠近。此外,随着物体的不断靠近,物体反射光光强不断增加,导致光源光光强整体不断增加,使得光源开启下的光强与光源关闭下的光强之间的差值不断增大,由此可以判定物体在不断靠近。
可见,在P-Sensor进行采样时,只有基准值准确,才能使得P-Sensor的检测结果准确。通常,上述基准值会在出厂环境下设置,然而,随着仪器的使用会导致屏幕损坏或者脏污,亦或是当前采样的环境产生变化,都会使得P-Sensor在当前环境下采集的值与出厂环境下采集的值有较大偏差。也就是说,当前环境下的基准值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环境,如果继续使用出厂设置的基准值进行距离判定,例如,通过图2所示方式在采集获得光强值差值后将基准值比较进行距离判定,会导致误判。例如,在屏幕有油污的情况采样到的值要大于在屏幕无油污的情况采样到的值,如果P-Sensor采样到大于基准值的采样值,会误判为有物体靠近,而真实情况可能是油污导致,而不是物体靠近。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准更新方法,应用于接近传感装置,能够使得基准值基于当前的环境进行更新,有助于接近传感装置在不同环境下具有相同的灵敏度,从而可以减少环境对传感器的影响,进而可以减少误判。
现结合图3-图7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准更新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基准更新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获取采样值;
具体地,接近传感装置可以通过实时采样获得采样值,其中,该采样值可以是光源开启下的光强与光源关闭下的光强之间的差值。例如,该采样值可以通过如图2所示的方式计算获得。可选地,在采样后可以确认是否有预设基准值。具体地,在接近传感装置进行检测时,可以获取预设基准值。其中,该预设基准值可以通过实时采样获得,也可以预先设定。
步骤302,当没有预设基准值时,获取目标基准值。
具体地,目标基准值可以是在出厂时预先设置。
步骤303,当有预设基准值时,将预设基准值作为目标基准值。
执行步骤303之后,可以确认采样值是否在预设取值范围内,若在预设取值范围内执行304,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若不在预设取值范围内,执行305。
步骤304,若采样值在预设取值范围内,则更新目标基准值。
在步骤304中,预设取值范围可以由目标基准值确定,预设取值范围可以包括预设第一取值范围和预设第二取值范围。
具体地,当接近传感装置采集到采样值后,可以基于该采样值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需要对目标基准值进行更新。
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将采样值与预设取值范围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需要对目标基准值进行更新。其中,预设取值范围可以包括预设第一取值范围和预设第二取值范围,预设第一取值范围可以对应在正常情况下的更新场景,预设第二取值范围可以对应在目标基准反向异常情况下的更新场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当中,步骤304进一步可以包括:
步骤3041,若采样值在预设第一取值范围内,则获取采样值的均值;
基于采样值的均值更新目标基准值。
所述基于采样值的均值更新目标基准值,还可以包括:
统计在预设第一取值范围内的连续采样值的总数;
若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计数阈值,基于连续采样值的均值更新目标基准值。
具体地,若采样值在预设第一取值范围内,说明采样值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此时,可以进行连续的采样,由此可以获得多个连续采样的采样值,并可以根据多个连续采样的采样值的均值更新目标基准值,其中,该多个连续采样的采样值均在预设第一取值范围内。通过统计采样值的均值,可以使得该均值更接近于当前环境下的真实基准值,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率。可选的,在更新目标基准值之后,将在预设第一取值范围内的连续采样值的总数置零。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动态更新基准值提升接近传感器判断结果准确性的同时,在更新目标基准值后,及时将在预设第一取值范围内的连续采样值的总数置零,可以避免前面已统计的计数影响后续基准值的更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当中,步骤304进一步还可以包括:
步骤3042,若采样值在预设第二取值范围内时,目标基准值反向异常,则基于采样值更新目标基准值。
具体地,若采样值在预设第二取值范围内,说明采样值处于异常范围,由此可以确定当前的目标基准值不适应当前的环境,此时,可以根据当前的采样值更新目标基准值。
步骤305,若采样值不在预设取值范围内,则基于采样值确定物体接近判断的检测结果。
具体地,若采样值不在上述预设取值范围内,例如,该采样值既不在预设第一取值范围内,也不在预设第二取值范围内,则可以基于该采样值确定物体接近判断的检测结果,其中,该检测结果可以包括物体远离和物体靠近。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实际检测时对基准值进行更新,有助于传感器在不同环境下具有相同的灵敏度,从而可以减少环境对传感器的影响,进而可以减少误判。接着,结合图5对本申请提供的基准更新方法另一个实施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步骤3041中,预设第一取值范围可以是目标基准值-预设第一更新阈值至目标基准值+预设第一更新阈值的范围。其中,预设第一更新阈值可以是用于限定采样值波动范围的阈值。在具体实现时,假设预设第一更新阈值为base_update_threshod,则预设第一取值范围为base-base_update_threshod=<Diff<=base+base_update_threshod,其中,Diff为采样值,base为目标基准值。
当采样值在预设第一取值范围内,则可以连续的采集多个采样值,并可以根据多个连续采样的采样值的均值更新目标基准值。其中,上述连续采集多个采集值的方式可以是接近传感装置根据预设的采样周期进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以采样周期为T为例,接近传感装置每隔周期T会采样一个采样值,若任一个采样值在预设第一取值范围内,则会继续进行下一个采样值的采集,并连续采样。其中,当在连续采集到在预设第一取值范围内的采样值过程中,每采集到一个采样值后,可以累计计数,当累计计数值达到预设计数阈值时,可以基于连续采样值的均值更新目标基准值。
图5为基于在正常波动范围内的采样值进行目标基准值更新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假设预设计数阈值为4,接近传感装置在连续的4个周期T内获得4个采样值,分别为Diff1、Diff2、Diff3及Diff4,且这4个采样值均在预设第一取值范围内。由于连续采样的累计计数值已经达到预设计数阈值,此时,可以计算采样值的均值,例如,该采样值的均值=(Diff1+Diff2+Diff3+Diff4)/4。通过对累计一定次数的采样值取平均值更新目标基准值,可以区分环境和物体接近引起的变化,避免频繁更新导致的错误。
接着,结合图6对本申请提供的基准更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进行示例性说明。步骤3042中,预设第二取值范围可以是小于目标基准值-预设第二更新阈值的范围。其中,预设第二更新阈值可以是表征异常范围的阈值。在具体实现时,假设预设第二更新阈值为base_reverse_threshod,则预设第二取值范围为Diff<base-base_reverse_threshod。
当采样值在预设第二取值范围内,则可以根据当前的采样值更新目标基准值。图6为基于在异常范围内的采样值进行目标基准值更新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接近传感装置采集到采样值Diff,由于该采样值Diff<base-base_reverse_threshod,此时,可以将该采样值Diff更新为目标基准值,由此可以修复错误的基准,从而可以免除出厂校准的麻烦。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预设第二更新阈值大于预设第一更新阈值。
接着,结合图7对本申请提供的基准更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进行示例性说明。步骤305中,当Diff>base+base_update_threshod时,可以认为采样值不在预设取值范围内。此时,可以根据采样值确定检测结果。
在具体实现时,根据采样值确定检测结果的具体方式可以是:
若采样值大于或等于目标基准值+预设第一距离阈值,则确定检测结果为物体靠近,其中,预设第一距离阈值可以是确定物体距离接近传感装置较近的阈值。假设预设第一距离阈值为near_threshold,则当Diff>=base+near_threshold时,确定检测结果为物体靠近,或者可以认为物体处在一个与接近传感装置较近的距离。
若采样值小于或等于目标基准值+预设第二距离阈值,且大于目标基准值+预设第一更新阈值,则确定检测结果为物体远离。假设预设第二距离阈值为far_threshold,则当base+base_update_threshod<Diff=<base+far_threshold时,确定检测结果为物体远离,或者可以认为物体处在一个与接近传感装置较远的距离。
若采样值小于目标基准值+预设第一距离阈值,且大于目标基准值+预设第二距离阈值,则将本次采样的检测结果与上一次采样的检测结果保持一致。示例性的,若上次采样值确定为物体靠近,则将本次采样的检测结果与上一次采样的检测结果保持一致具体为:本次采样的检测结果为物体靠近;若上次采样值确定为物体远离,则将本次采样的检测结果与上一次采样的检测结果保持一致具体为:本次采样的检测结果为物体远离。通过设置预设第一距离阈值与预设第二距离阈值之间的缓冲区,并将本次采样的检测结果与上一次采样的检测结果保持一致,可以避免检测结果频繁抖动。
图7为基于不在预设取值范围内采样值进行距离判断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若接近传感装置采样到采样值Diff1,由于base+base_update_threshod<Diff1<base+far_threshold,此时可以确定检测结果为物体远离。若接近传感装置采样到采样值Diff3,由于base+near_threshold<Diff3,此时可以确定检测结果为物体靠近。若接近传感装置先采样到采样值Diff1,再采样到采样值Diff2,由于base+far_threshold<Diff2<base+near_threshold,此时可以确定检测结果为物体远离;若接近传感装置先采样到采样值Diff3,再采样到采样值Diff2,由于base+far_threshold<Diff2<base+near_threshold,此时可以确定检测结果为物体靠近。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基准更新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若出厂时接近传感装置未设置目标基准值,可以通过实时采样获得目标基准值,上述步骤30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21,连续采样获得多个采样值。
具体地,接近传感装置可以连续的进行采样,由此可以获得连续的多个采样值。其中,连续进行采样可以根据预设的采样周期进行采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步骤3022,当采样值稳定后,基于多个采样值确定初始基准值,其中,采样值稳定为采样值的波动在预设第一波动范围之内。
具体地,在接近传感装置进行连续采样获得采样值的过程中,可以判断采样值是否稳定。在具体实现时,上述确定采样值稳定的方式可以是:连续采样的到多个采样值是否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其中,上述一定范围可以是预设第一波动范围。若连续采样的到多个采样值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则可以基于连续采样的到多个采样值确定初始基准值,例如,可以将首个采样值作为初始基准值,也可以将最后一个采样值作为初始基准值,也可以将任一个采样值作为基准值,也可以将多个采样值的均值作为初始基准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若连续采样的到多个采样值未全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则可以再次进行连续采样。当采样值不稳定时,则重新执行步骤3021,即进行连续采样获得多个采样值,其中,采样值不稳定为采样值的波动不在预设第一波动范围之内。
步骤3023,基于初始基准值进行物体接近判断的检测,若检测结果为物体靠近,则将初始基准值确定为目标基准值。具体地,当确定初始基准值后,可以基于初始基准值进行物体接近判断的检测。例如,可以将物体靠近接近传感装置,由此可以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初始基准值是否准确。当物体接近后,接近传感装置进行检测,若检测结果为物体靠近,则将初始基准值确定为目标基准值。由确定于通过连续采样初始基准值后,该初始基准值已经适应当前的环境,此时,不会因为环境变化导致基准较大偏差,因此,如果此时判定物体靠近,说明此时的采样值与初始基准值相差了一个较大的差值,而这个较大的差值不会是因为误判所致,因此,可以认为初始基准值是准确的。若在检测过程中,采样值位于异常范围,则可以重复进行步骤3021和步骤3022,直到获取目标基准值为止。
可选的,在步骤3023中,若采样值大于或等于初始基准值+预设第三距离阈值,则确定检测结果为物体靠近。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目标基准值时,为了简化基准更新方法,预设第三距离阈值可以跟预设第一距离阈值相同,当然预设第三距离阈值也可以跟预设第一距离阈值不同,例如,预设第三距离阈值小于预设第一距离阈值时,则初始基准值+预设第三距离阈值的范围更大,能够更加快速地确定目标基准值,从而快速进入目标基准值的动态更新过程,提升接近传感器的检测准确性。
可选的,若采样值在预设第三取值范围内时,初始基准值反向异常,则重新进行连续采样获得多个采样值,其中,预设第三取值范围为小于初始基准值-预设第三更新阈值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目标基准值时,为了简化基准更新方法,预设第三更新阈值可以和预设第二更新阈值相同,当然预设第三更新阈值也可以跟预设第二更新阈值不同,例如,预设第三更新阈值大于预设第二更新阈值时,则初始基准值-预设第三更新阈值的范围更小,不会轻易判断为初始值反向异常,能够更加快速地确定目标基准值,从而快速进入目标基准值的动态更新过程,提升接近传感器的检测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准更新方法,能够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动态调整基准,有助于接近传感装置在不同环境下具有相同的灵敏度,从而可以减少环境对传感装置的影响,进而可以减少误判。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近传感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的基准更新方法。可选的,接近传感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可以执行上述的基准更新方法。
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前述的接近传感装置。

Claims (15)

1.一种基准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采样值;
当没有预设基准值时,获取目标基准值;
当有预设基准值时,将所述预设基准值作为所述目标基准值;
若所述采样值在预设取值范围内,则更新所述目标基准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采样值在预设取值范围内,则更新所述目标基准值包括:
若所述采样值在预设第一取值范围内,则获取所述采样值的均值;
基于所述采样值的均值更新所述目标基准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采样值的均值更新所述目标基准值包括:
统计在所述预设第一取值范围内的连续采样值的总数;
若所述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计数阈值,基于所述连续采样值的均值更新所述目标基准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第一取值范围为所述目标基准值-预设第一更新阈值至所述目标基准值+预设第一更新阈值的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更新所述目标基准值之后,将在所述预设第一取值范围内的连续采样值的总数置零。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采样值在预设取值范围内,则更新所述目标基准值包括:
若所述采样值在预设第二取值范围内时,所述目标基准值反向异常,则基于所述采样值更新所述目标基准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第二取值范围为小于所述目标基准值-预设第二更新阈值的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第二更新阈值大于所述预设第一更新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采样值不在所述预设取值范围内,则基于所述采样值确定物体接近判断的检测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采样值不在预设取值范围内,则基于所述采样值确定物体接近判断的检测结果包括:
若所述采样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基准值+预设第一距离阈值,则确定检测结果为物体靠近;或,
若所述采样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基准值+预设第二距离阈值,且大于所述目标基准值+所述预设第一更新阈值,则确定检测结果为物体远离;或,
若所述采样值小于所述目标基准值+所述预设第一距离阈值,且大于所述目标基准值+所述预设第二距离阈值,则将本次采样的检测结果与上一次采样的检测结果保持一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基准值包括:
连续采样获得多个采样值;
当所述采样值稳定后,基于所述多个采样值确定初始基准值,其中,所述采样值稳定为所述采样值的波动在预设第一波动范围之内;
基于所述初始基准值进行物体接近判断的检测,若检测结果为物体靠近,则将所述初始基准值确定为目标基准值;
当所述采样值不稳定时,则重新进行连续采样获得多个采样值,其中,所述采样值不稳定为所述采样值的波动不在所述预设第一波动范围之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采样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初始基准值+预设第三距离阈值,则确定检测结果为物体靠近。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采样值在预设第三取值范围内时,所述初始基准值反向异常,则重新进行连续采样获得多个采样值,其中,所述预设第三取值范围为小于所述初始基准值-预设第三更新阈值的范围。
14.一种接近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传感装置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所述的基准更新方法。
15.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接近传感装置。
CN202210785538.2A 2022-07-04 2022-07-04 基准更新方法、接近传感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1668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85538.2A CN115166849A (zh) 2022-07-04 2022-07-04 基准更新方法、接近传感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85538.2A CN115166849A (zh) 2022-07-04 2022-07-04 基准更新方法、接近传感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66849A true CN115166849A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90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85538.2A Pending CN115166849A (zh) 2022-07-04 2022-07-04 基准更新方法、接近传感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6684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78894A1 (en) Formaldehyde concentration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air purifier
CN108775958B (zh) 基于光线传感器的亮度测量、校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120215477A1 (en) Accelerometer and Automatic Calibration of Same
US2019023492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sing and for improving sensor accuracy
KR102046204B1 (ko) 소음 식별장치 및 소음 식별방법
US20110144936A1 (en) Photoelectric smoke sensor
US20130218488A1 (en) Algorithm for detecting activation of a push button
CN111579081B (zh) 一种红外测温方法、装置及设备
DE602004028633D1 (de)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optischen detektion iesem objekt reflektierten lichts
CN109115257A (zh) 传感器特性曲线的修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36807A (zh) 检测气体浓度的方法以及气体检测装置
KR102534577B1 (ko) 가스 분석 시스템 및 가스 분석 방법
US1119950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quality determination conditions for test body
CN115166849A (zh) 基准更新方法、接近传感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760042B (zh) 光传感器校准方法及装置、移动设备、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8931808B (zh) 一种改进型的离子束垂直角度测量方法
CN110646134A (zh) 一种气压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和校准装置
KR20100062844A (ko) 차량 검지 장치 및 방법
CN112130934A (zh) 一种称重零点的平衡跟随算法
JP7287290B2 (ja) 半導体素子診断装置および半導体素子診断方法
US11656102B2 (en) Proximity sensor unit and distance calculation device
US6560547B1 (en) Real time sampl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n interrupted surface
CN116075710A (zh) 由传感器组确定气体浓度的方法
CN100535764C (zh) 一种检测指定光强值所对应目标位置的方法
CN112978532B (zh) 电梯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