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9708A - 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方法、净水系统及净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方法、净水系统及净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9708A
CN115159708A CN202210908428.0A CN202210908428A CN115159708A CN 115159708 A CN115159708 A CN 115159708A CN 202210908428 A CN202210908428 A CN 202210908428A CN 115159708 A CN115159708 A CN 1151597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ltering device
inlet
outlet
solenoid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084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映充
孙天厚
郑跃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084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597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59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97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8Control or steering system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subclass C02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reverse osmosi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方法、净水系统及净水设备,净水控制方法包括:在净水设备开启出水功能时,获取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信息;在根据自来水水质信息确定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满足预设条件时,对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第一过滤装置与第二过滤装置并联,净水设备对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进行一次净化;在根据自来水水质信息确定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未满足预设条件时,对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第一过滤装置与第二过滤装置串联,净水设备对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进行二次净化。由此,通过本申请的净水控制方法,能够保证净水设备的出水水质,减小净水设备在不同地区使用时出水水质差异。

Description

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方法、净水系统及净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水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方法、一种净水设备、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一种净水设备的净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现有净水设备一般出水脱盐率为90%以上,由于全国水质差异大,如南方沿海水质好的地区自来水的TDS(Total dissolved solids-总溶解固体)低至50mg/L左右,而北方的水质普遍硬度较高,尤其是饮用地下水源的地区,部分地区的水质TDS高达1000mg/L左右。同一型号的净水设备在不同地区使用时,净水设备的出水水质差异较大,净水设备的出水水质得不到保证,不能满足不同场景的出水需求,同一型号的净水设备在水质相对较差的地区使用时,净水设备不能满足用户对出水水质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方法,该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方法能够保证净水设备的出水水质,减小净水设备在不同地区使用时出水水质差异。
本发明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净水设备。
本发明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净水设备的净水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方法,所述净水设备包括进水口、出水口、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和控制阀组件,所述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和所述控制阀组件均设置在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所述控制阀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之间的连通关系,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净水设备开启出水功能时,获取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信息;
在根据所述自来水水质信息确定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满足预设条件时,对所述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并联,所述净水设备对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进行一次净化;
在根据所述自来水水质信息确定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未满足预设条件时,对所述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串联,所述净水设备对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进行二次净化。
根据本发明的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方法,在所述净水设备开启出水功能时,获取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信息,在根据所述自来水水质信息确定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满足预设条件时,对所述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并联,所述净水设备对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进行一次净化,在根据所述自来水水质信息确定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未满足预设条件时,对所述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串联,所述净水设备对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进行二次净化,通过本申请的净水控制方法,能够保证净水设备的出水水质,减小净水设备在不同地区使用时出水水质差异。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根据所述自来水水质信息确定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确定所述净水设备的出水TDS阈值;
在根据所述自来水水质信息确定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TDS值与预设系数之间的乘积小于等于所述出水TDS阈值时,确定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满足预设条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根据所述自来水水质信息确定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未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确定所述净水设备的出水TDS阈值;
在根据所述自来水水质信息确定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TDS值与预设系数之间的乘积大于所述出水TDS阈值时,确定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未满足预设条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进口连通至所述进水口,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的进口连通至所述进水口,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三电磁阀的进口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出口和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出口分别连通至所述出水口,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出口连通至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进口,其中,对所述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串联,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打开,并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均关闭。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对所述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并联,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均打开。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进水口,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出口分别连通至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进口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的进口,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三电磁阀的进口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出口和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出口分别连通至所述出水口,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出口连通至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进口,其中,对所述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串联,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打开,并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均关闭。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对所述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并联,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均打开。
根据本发明的净水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程序时,实现上述的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净水设备,处理器执行净水控制程序时,能够保证净水设备的出水水质,减小净水设备在不同地区使用时出水水质差异。
根据本发明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程序,该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净水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保证净水设备的出水水质,减小净水设备在不同地区使用时出水水质差异。
根据本发明的净水设备的净水系统,所述净水设备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净水系统包括:
第一过滤装置和第二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和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均设置在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
控制阀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之间的连通关系;
控制部,用于在所述净水设备开启出水功能时,获取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信息,并根据所述自来水水质信息判断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如果是,则对所述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并联,所述净水设备对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进行一次净化;
如果否,则对所述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串联,所述净水设备对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进行二次净化。
根据本发明的净水设备的净水系统,能够保证净水设备的出水水质,减小净水设备在不同地区使用时出水水质差异。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通信总线的方框示意图。
附图标记:
净水系统100;
第一过滤装置10;第二过滤装置20;
第一电磁阀30;第二电磁阀31;第三电磁阀32;第一单向阀33;第二单向阀34;第三单向阀35;高压开关36;第一废水电磁阀37;第二废水电磁阀38;第一TDS探针39;第二TDS探针391;
第三过滤装置40;增压泵50;
进水口200;出水口300;废水口400;
处理器1201;通信接口1202;存储器1203;通信总线12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方法,净水设备可以为净水机,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净水设备也可以为其他具有净水功能的设备,本申请以净水设备为净水机为例进行说明,净水设备对水有净化效果,以净水设备对自来水净化为例进行说明。净水设备包括进水口200、出水口300、第一过滤装置10、第二过滤装置20和控制阀组件,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均可以为反渗透滤芯,第一过滤装置10、第二过滤装置20和控制阀组件均设置在进水口200与出水口300之间,控制阀组件用于控制第一过滤装置10与第二过滤装置20之间的连通关系,以便在第一过滤装置10与第二过滤装置20串联时使得净水设备对流入进水口200的自来水进行二次净化、或者在第一过滤装置10与第二过滤装置20并联时使得净水设备对流入进水口200的自来水进行一次净化。需要说明的是,控制阀组件用于控制第一过滤装置10与第二过滤装置20串联或者并联,控制阀组件可以控制第一过滤装置10与第二过滤装置20在串联、并联的两种模式上灵活切换,控制阀组件控制第一过滤装置10与第二过滤装置20串联时,净水设备对流入进水口200的自来水进行二次净化,实现净水设备流出超纯水的效果,控制阀组件控制第一过滤装置10与第二过滤装置20并联时,净水设备对流入进水口200的自来水进行一次净化,实现净水设备流出纯水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净水设备对自来水只经过一次净化,脱盐率在90%以上,由于全国水质差异大,如南方沿海水质好的地区自来水的TDS低至50mg/L左右,而北方的水质普遍硬度较高,尤其是饮用地下水源的地区,部分地区的水质TDS高达1000mg/L左右,使用同一型号的净水设备对不同地区的水净化后净水设备的出水水质差异较大,净水设备的出水水质得不到保证,例如:自来水的TDS为50mg/L的地区,净水设备出水水质5mg/L,自来水的TDS为1000mg/L的地区,净水设备出水水质100mg/L,同一型号的净水设备出水水质在5mg/L-100mg/L之间差异,现有净水设备在自来水水质相对较差的地区不能满足用户生话中有些对水质要求较高的用水场景的需求。
而在本申请中,通过控制阀组件控制第一过滤装置10与第二过滤装置20在串联、并联的两种模式上自由切换,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并联时,流入进水口200的自来水分别流入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流出第一过滤装置10的自来水和流出第二过滤装置20的自来水变为纯水流向出水口300,自来水只经过一次过滤,净水设备对流入进水口200的自来水进行一次净化,净水设备的出水脱盐率在90%以上,在水质较好的地区控制阀组件控制第一过滤装置10与第二过滤装置20并联模式工作。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串联时,流入进水口200的自来水先流入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中的一个,然后经过一次过滤的自来水流入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中的另一个进行二次过滤,相当于自来水经过两次过滤,经过两次过滤的后的自来水变为超纯水流向出水口300,出水脱盐率在99%以上,在水质较差的地区控制阀组件控制第一过滤装置10与第二过滤装置20串联模式工作。第一过滤装置10与第二过滤装置20串联模式工作的出水脱盐率相比第一过滤装置10与第二过滤装置20并联模式工作的出水脱盐率由90%提升到99%,净水设备的出水水质的范围TDS由5mg/L-100mg/L的范围缩小到5mg/L-10mg/L,大大的提升了净水设备的出水水质,缩小了因不同地区不同水质的出水差异,用户也可以基于不同用水需求灵活选择第一过滤装置10与第二过滤装置20连通模式,提升用户满意度。
由此,通过控制阀组件、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配合,能够实现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串联或并联,在不同地区使用净水设备时,可以减小净水设备出水水质差异,满足不同场景的出水需求,可满足用户不同用水场景的用水需求,解决不同水质地区净水设备的出水水质差异较大的问题,并且,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质不同,控制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串联或者并联,能够保证净水设备对自来水的净化效果,可以满足用户对出水水质的要求。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在净水设备开启出水功能时,获取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净水设备的出水口与智能出水装置连通,智能出水装置可以为电子水龙头,净水设备设置有第一TDS探针,第一TDS探针与净水设备的控制器通信连接,第一TDS探针用于检测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信息,电子水龙头打开时,即在净水设备开启出水功能时,第一TDS探针对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信息进行检测,第一TDS探针将检测的信息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获取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信息。
S20、在根据自来水水质信息确定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满足预设条件时,对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第一过滤装置与第二过滤装置并联,净水设备对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进行一次净化。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条件的信息可以预先存储在控制器内,控制器获取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信息后,控制器将获取的自来水水质信息与预设条件进行比较,控制器确定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器对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第一过滤装置与第二过滤装置并联,净水设备对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进行一次净化,预设条件为预先设定好的条件。
S30、在根据自来水水质信息确定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未满足预设条件时,对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第一过滤装置与第二过滤装置串联,净水设备对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进行二次净化。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获取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信息后,控制器将获取的自来水水质信息与预设条件进行比较,控制器确定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未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器对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第一过滤装置与第二过滤装置串联,净水设备对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进行二次净化。
具体地,在净水设备开启出水功能时,第一TDS探针对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信息进行检测,第一TDS探针将检测的信息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获取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信息,控制器获取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信息后,控制器将获取的自来水水质信息与预设条件进行比较,控制器确定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器对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第一过滤装置与第二过滤装置并联,净水设备对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进行一次净化,控制器确定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未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器对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第一过滤装置与第二过滤装置串联,净水设备对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进行二次净化。其中,在不同地区使用净水设备时,控制器根据获取的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信息对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第一过滤装置和第二过滤装置在“并联模式”、“串联模式”间进行智能调节,确保净水设备的出水水质在设定的阀值以下,可以保证净水设备的出水水质,可以减小净水设备在不同地区使用时的出水水质差异,满足不同场景的出水需求,并且,也可以满足用户对出水水质的要求。
由此,通过本申请的净水控制方法,能够保证净水设备的出水水质,减小净水设备在不同地区使用时出水水质差异,解决不同水质地区净水设备的出水水质差异较大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自来水水质信息确定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满足预设条件,包括:确定净水设备的出水TDS阈值,在根据自来水水质信息确定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TDS值与预设系数之间的乘积小于等于出水TDS阈值时,确定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满足预设条件。其中,在净水设备的电控系统上预先设定出水TDS阈值,优选地,在净水设备的控制器内预先设定出水TDS阈值,第一TDS探针对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信息进行检测,第一TDS探针将检测的信息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获取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信息,控制器根据自来水水质信息确定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TDS值,控制器对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TDS值与出水TDS阈值进行比对计算,当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TDS值与预设系数之间的乘积小于等于出水TDS阈值时,控制器确定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满足预设条件。需要说明的是,净水设备的出水TDS阈值可以通过自定义进行设置。
具体地,在净水设备的控制器内预先设定出水TDS阈值Cmg/L,第一TDS探针对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信息进行检测,第一TDS探针将检测的信息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获取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信息,控制器根据自来水水质信息确定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TDS值Jmg/L,控制器对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TDS值与出水TDS阈值进行比对计算,当C≥J*(1-0.9)时,控制器确定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满足预设条件,控制器对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第一过滤装置与第二过滤装置并联,净水设备对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进行一次净化,从而使净水设备的出水水质满足用户需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自来水水质信息确定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未满足预设条件,包括:确定净水设备的出水TDS阈值,在根据自来水水质信息确定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TDS值与预设系数之间的乘积大于出水TDS阈值时,确定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未满足预设条件。其中,在净水设备的电控系统上预先设定出水TDS阈值,优选地,在净水设备的控制器内预先设定出水TDS阈值,第一TDS探针对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信息进行检测,第一TDS探针将检测的信息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获取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信息,控制器根据自来水水质信息确定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TDS值,控制器对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TDS值与出水TDS阈值进行比对计算,当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TDS值与预设系数之间的乘积大于出水TDS阈值时,控制器确定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未满足预设条件。需要说明的是,净水设备的出水TDS阈值可以通过自定义进行设置。
具体地,在净水设备的控制器内预先设定出水TDS阈值Cmg/L,第一TDS探针对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信息进行检测,第一TDS探针将检测的信息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获取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信息,控制器根据自来水水质信息确定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TDS值Jmg/L,控制器对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TDS值与出水TDS阈值进行比对计算,当C<J*(1-0.9)时,控制器确定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未满足预设条件,控制器对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第一过滤装置与第二过滤装置串联,净水设备对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进行二次净化,从而使净水设备的出水水质满足用户需求。
例如:在净水设备的控制器内预先设定出水TDS阈值为20mg/L,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TDS值为50mg/L,控制器确定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满足预设条件,控制器对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第一过滤装置与第二过滤装置并联,此时净水设备的出水水质TDS为5mg/L。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TDS值为1000mg/L时,控制器确定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未满足预设条件,控制器对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第一过滤装置与第二过滤装置串联,此时净水设备的出水水质TDS为10mg/L。出水脱盐率由90%提升到99%,出水TDS由100mg/L降低到10mg/L,确保了出水水质TDS不超过设定的出水TDS阈值20mg/L,大大的提升了净水设备出水水质,缩小了因不同地区不同水质的出水差异。
进一步地,净水设备默认的出水TDS阈值在净水设备出厂前已设置好,一般设定为TDS20mg/L,用户在使用净水设备过程中,也可通过电子水龙头或者手机APP上进行自定义设置净水设备的出水TDS阈值,例如电子水龙头的显示屏上设定好出水TDS阈值后,电子水龙头与净水设备的控制器进行通信将需求信号传输到控制器,例如手机APP上设定则通过WIFI信号与净水设备的控制器进行通信将需求信号传输到控制器。
净水设备的第一TDS探针在每次制水中检测1次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TDS值并将信号传输到控制器,控制器取近8次的数值进行动态平均,得出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TDS值(J),新使用的净水设备取水少于8次的按照现有数据进行动态平均。净水机的控制器收到电子水龙头取水指令或净水设备的高压开关触动指令时,控制器根据设定出水TDS阈值(C)与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TDS值(J)进行比对计算,当C≥J*(1-0.9)时,净水设备则自动进入到第一过滤装置和第二过滤装置并联启动制水,最终净化水从电子水龙头排出,此时净化水的脱盐率为到90%以上并且出水TDS值不超过预先设定好的阀值;当C<J*(1-0.9)时,净水设备则自动进入到第一过滤装置和第二过滤装置串联启动制水,最终净化水从电子水龙头排出,此时净化水的脱盐率达到99%以上并且出水TDS值不超过预先设定好的阀值。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设备的第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第一电磁阀的进口连通至进水口,第一电磁阀的出口与第一过滤装置的进口连通,第二电磁阀的进口连通至进水口,第二电磁阀的出口与第二过滤装置的进口连通,第三电磁阀的进口与第一过滤装置的出口连通,第三电磁阀的出口和第二过滤装置的出口分别连通至出水口,第一过滤装置的出口连通至第二过滤装置的进口。进一步地,第一电磁阀的进口通过管路与进水口连通,第一电磁阀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一过滤装置的进口连通,第二电磁阀的进口通过管路与进水口连通,第二电磁阀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二过滤装置的进口连通,第三电磁阀的进口通过管路与第一过滤装置的出口连通,第三电磁阀的出口和第二过滤装置的出口均通过管路与出水口连通,第一过滤装置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二过滤装置的进口连通。其中,对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第一过滤装置与第二过滤装置串联,包括: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并控制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均关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均与净水设备的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打开或关闭。在第一电磁阀打开、且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均关闭时,第一过滤装置与第二过滤装置串联。
进一步地,对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第一过滤装置与第二过滤装置并联,包括: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均打开。其中,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均打开时,实现第一过滤装置与第二过滤装置并联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设备的第二种实施例,如图2所示,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第一电磁阀设置在进水口,第一电磁阀的出口分别连通至第一过滤装置的进口和第二电磁阀的进口,第二电磁阀的出口与第二过滤装置的进口连通,第三电磁阀的进口与第一过滤装置的出口连通,第三电磁阀的出口和第二过滤装置的出口分别连通至出水口,第一过滤装置的出口连通至第二过滤装置的进口。进一步地,第一电磁阀进口通过管路与进水口连通,第一电磁阀的出口通过管路分别连通至第一过滤装置的进口和第二电磁阀的进口,第二电磁阀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二过滤装置的进口连通,第三电磁阀的进口通过管路与第一过滤装置的出口连通,第三电磁阀的出口和第二过滤装置的出口分别通过管路连通至出水口,第一过滤装置的出口通过管路连通至第二过滤装置的进口。其中,对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第一过滤装置与第二过滤装置串联,包括: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并控制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均关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均与净水设备的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打开或关闭。在第一电磁阀打开、且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均关闭时,第一过滤装置与第二过滤装置串联。
进一步地,对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第一过滤装置与第二过滤装置并联,包括: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均打开。其中,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均打开时,实现第一过滤装置与第二过滤装置并联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提出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程序,该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的净水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智能切换净水设备的第一过滤装置和第二过滤装置的连接关系,即第一过滤装置和第二过滤装置串联,或者第一过滤装置和第二过滤装置并联,在不同地区使用净水设备时,可以减小净水设备出水水质差异,可以保证净水设备的出水水质,满足不同场景的出水需求,并且,也可以满足用户对出水水质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提出的净水设备,包括存储器1203、处理器1201及存储在存储器1203上并可在处理器1201上运行的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程序,处理器1201执行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方法。净水控制程序被处理器1201执行时,可以使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在“并联模式”、“串联模式”间进行智能调节,可以保证净水设备的出水水质,可以减小净水设备在不同地区使用时的出水水质差异,满足不同场景的出水需求,并且,也可以满足用户对出水水质的要求。
如图4所示,净水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201,至少一个通信接口1202,至少一个存储器1203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204;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201、通信接口1202、存储器1203、通信总线1204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处理器1201、通信接口1202、存储器1203通过通信总线12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其中,存储器1203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等。其中,存储器1203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1201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所述程序,实现上述实施例描述的净水控制方法的步骤。
处理器12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处理器12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1201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1201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设备(上述实施例中的净水设备)的净水系统100,净水系统100设置于净水设备,净水设备包括进水口200和出水口300,出水口300连通至智能出水装置。净水系统100包括: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控制阀组件和控制部(即上述实施例中的控制器)。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均可以为反渗透滤芯,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均设置在进水口200与出水口300之间,控制阀组件用于控制第一过滤装置10与第二过滤装置20之间的连通关系。控制部用于在净水设备开启出水功能时,获取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信息,并根据自来水水质信息判断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如果是,则控制部对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第一过滤装置与第二过滤装置并联,净水设备对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进行一次净化,如果否,则控制部对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第一过滤装置与第二过滤装置串联,净水设备对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进行二次净化。需要说明的是,控制阀组件用于控制第一过滤装置10与第二过滤装置20串联或者并联,控制阀组件可以控制第一过滤装置10与第二过滤装置20在串联、并联的两种模式上灵活切换,控制阀组件控制第一过滤装置10与第二过滤装置20串联时,净水系统100对流入进水口200的自来水进行二次净化,实现净水系统100流出超纯水的效果,控制阀组件控制第一过滤装置10与第二过滤装置20并联时,净水系统100对流入进水口200的自来水进行一次净化,实现净水系统100流出纯水的效果。
具体地,控制部和控制阀组件通信连接,在净水设备开启出水功能时,净水设备的第一TDS探针39对流入进水口200的自来水水质信息进行检测,第一TDS探针39将检测的信息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获取流入进水口200的自来水水质信息,控制器获取流入进水口200的自来水水质信息后,控制器将获取的自来水水质信息与预设条件进行比较,控制器确定流入进水口200的自来水水质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器对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第一过滤装置10与第二过滤装置20并联,净水设备对流入进水口200的自来水进行一次净化,控制器确定流入进水口200的自来水水质未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器对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第一过滤装置10与第二过滤装置20串联,净水设备对流入进水口200的自来水进行二次净化。其中,在不同地区使用净水设备时,控制器根据获取的流入进水口200的自来水水质信息对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在“并联模式”、“串联模式”间进行智能调节,可以保证净水设备的出水水质,可以减小净水设备在不同地区使用时的出水水质差异,满足不同场景的出水需求,并且,也可以满足用户对出水水质的要求。
在本申请中,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并联时,流入进水口200的自来水分别流入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流出第一过滤装置10的自来水和流出第二过滤装置20的自来水变为纯水流向出水口300,自来水只经过一次过滤,净水系统100对流入进水口200的自来水进行一次净化,净水设备的出水脱盐率在90%以上,在水质较好的地区控制阀组件控制第一过滤装置10与第二过滤装置20并联模式工作。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串联时,流入进水口200的自来水先流入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中的一个,然后经过一次过滤的自来水流入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中的另一个进行二次过滤,相当于自来水经过两次过滤,经过两次过滤的后的自来水变为超纯水流向出水口300,出水脱盐率在99%以上,在水质较差的地区控制阀组件控制第一过滤装置10与第二过滤装置20串联模式工作。第一过滤装置10与第二过滤装置20串联模式工作的出水脱盐率相比第一过滤装置10与第二过滤装置20并联模式工作的出水脱盐率由90%提升到99%,净水设备的出水水质的范围TDS由5mg/L-100mg/L的范围缩小到5mg/L-10mg/L,大大的提升了净水设备的出水水质,缩小了因不同地区不同水质的出水差异,用户也可以基于不同用水需求灵活选择第一过滤装置10与第二过滤装置20连通模式,提升用户满意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的第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控制阀组件可以包括:第一电磁阀30、第二电磁阀31、第三电磁阀32、第一单向阀33和第二单向阀34。第一电磁阀30的进口连通至进水口200,第一电磁阀30的出口与第一过滤装置10的进口连通,第二电磁阀31的进口连通至进水口200,第二电磁阀31的出口与第二过滤装置20的进口连通,第三电磁阀32的进口与第一过滤装置10的出口连通,第三电磁阀32的出口和第二过滤装置20的出口分别连通至出水口300,第一过滤装置10的出口连通至第二过滤装置20的进口。进一步地,第一电磁阀30的进口通过管路与进水口200连通,第一电磁阀30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一过滤装置10的进口连通,第二电磁阀31的进口通过管路与进水口200连通,第二电磁阀31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二过滤装置20的进口连通,第三电磁阀32的进口通过管路与第一过滤装置10的出口连通,第三电磁阀32的出口和第二过滤装置20的出口均通过管路与出水口300连通,第一过滤装置10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二过滤装置20的进口连通。
其中,在第一电磁阀30、第二电磁阀31和第三电磁阀32均打开时,第一过滤装置10与第二过滤装置20并联。在第一电磁阀30打开、且第二电磁阀31和第三电磁阀32均关闭时,第一过滤装置10与第二过滤装置20串联。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在第一电磁阀30、第二电磁阀31和第三电磁阀32均打开时,自来水从进水口200流入净水系统100后,一部分自来水通过第一电磁阀30流入第一过滤装置10,经过第一过滤装置10过滤后的自来水通过第三电磁阀32流向出水口300,另一部分自来水通过第二电磁阀31流入第二过滤装置20,经过第二过滤装置20过滤后的自来水通过第二过滤装置20的出口流向出水口300。在第一电磁阀30打开、且第二电磁阀31和第三电磁阀32均关闭时,自来水从进水口200流入净水系统100后,自来水通过第一电磁阀30流入第一过滤装置10,经过第一过滤装置10过滤后的自来水流入第二过滤装置20,经过第二过滤装置20过滤后的水通过第二过滤装置20的出口流向出水口300。通过设置第一电磁阀30、第二电磁阀31和第三电磁阀32,能够实现自由切换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串联或并联的技术效果,可以保证净水系统100工作性能,从而保证净水设备的工作性能。
第一单向阀33的进口与第二电磁阀31的出口连通,第一单向阀33的出口与第二过滤装置20的进口连通,第二单向阀34的进口与第一过滤装置10的出口连通,第二单向阀34的出口与第二过滤装置20的进口连通。进一步地,第一单向阀33的进口通过管路与第二电磁阀31的出口连通,第一单向阀33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二过滤装置20的进口连通,第一单向阀33连接在第二电磁阀31的出口和第二过滤装置20的进口之间,第二单向阀34的进口通过管路与第一过滤装置10的出口连通,第二单向阀34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二过滤装置20的进口连通,第二单向阀34连接在第一过滤装置10的出口和第二过滤装置20的进口之间。其中,第一单向阀33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二单向阀34的出口与第二过滤装置20的进口间的管路连通,通过设置第一单向阀33,水从第一过滤装置10的出口流出后,能够防止水通过第二电磁阀31回流到第一过滤装置10的进口,避免影响净水设备的出水流量。并且,通过设置第二单向阀34,能够避免第二单向阀34和第二过滤装置20间的水回流至第一过滤装置10的进口,也能够防止第二过滤装置20的进水与第一过滤装置10的出水混合影响净水设备的出水水质。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第一电磁阀30和第三电磁阀32打开、且第二电磁阀31关闭时,第一过滤装置10进行过滤工作,需要说明的是,自来水从进水口200流入净水系统100后,自来水通过第一电磁阀30流入第一过滤装置10,经过第一过滤装置10过滤后的自来水变为纯水通过第三电磁阀32流向出水口300。在第一电磁阀30和第三电磁阀32关闭、且第二电磁阀31打开时,第二过滤装置20进行工作,需要说明的是,自来水从进水口200流入净水系统100后,自来水通过第二电磁阀31流入第二过滤装置20,经过第二过滤装置20过滤后的自来水变为纯水通过第二过滤装置20的出口流向出水口300。其中,净水系统100还可以通过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交替对流入进水口200的自来水进行一次净化,具体地,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30、第二电磁阀31和第三电磁阀32的开闭状态,控制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交替对流入进水口200的自来水进行净化,在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不同时工作的情况下,能够满足用户的用水需求,并且,由于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具有使用寿命,长时间使用后需要更换,通过控制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交替对流入进水口200的自来水进行净化,可以延长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的使用时间,从而延长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净水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第三过滤装置40和增压泵50,第三过滤装置40可以设置为前后置复合滤芯,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一进口与进水口200连通,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一出口与增压泵50的进口连通,增压泵50的出口分别与第一电磁阀30的进口和第二电磁阀31的进口连通,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二进口分别与第二过滤装置20的出口和第三电磁阀32的出口连通,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二出口连通至出水口300。
具体地,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一进口通过管路与进水口200连通,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一出口通过管路与增压泵50的进口连通,增压泵50的出口通过管路分别与第一电磁阀30的进口和第二电磁阀31的进口连通,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二进口通过管路分别与第二过滤装置20的出口和第三电磁阀32的出口连通,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二出口通过管路与出水口300连通。自来水从进水口200流入净水系统100内后,水从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一进口流入第三过滤装置40,然后水从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一出口流入增压泵50,增压泵50对水增压,水通过增压泵50流向第一电磁阀30的进口和第二电磁阀31的进口,水从第二过滤装置20的出口和/或第三电磁阀32的出口流出后从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二进口流入第三过滤装置40,然后水从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二出口流动至出水口300。通过设置第三过滤装置40,能够增加对水的净化次数,可以提升净水设备的出水水质,从而可以提升净水设备使用体验,并且,通过设置增压泵50,能够保证净水系统100内水压,有利于水流出净水系统100,从而有利于水流出净水设备。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净水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第三单向阀35,第三单向阀35的进口与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二出口连通,第三单向阀35的出口与出水口300连通,进一步地,第三单向阀35的进口通过管路与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二出口连通,第三单向阀35的出口通过管路与出水口300连通。通过设置第三单向阀35,能够防止水从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二出口回流至净水系统100内。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净水系统100还可以包括:高压开关36,高压开关36可以与控制部通信连接,控制部与第一电磁阀30、第二电磁阀31和第三电磁阀32均通信连接,高压开关36设置于第三单向阀35的出口和出水口300间的管路,当出水口300关闭时,此时净水设备不向外部出水,高压开关36检测到第三单向阀35的出口和出水口300间的管路内水压增加,高压开关36将压力信号传递给控制部,控制部可以控制第一电磁阀30、第二电磁阀31和第三电磁阀32均关闭,控制部控制净水设备停机。当出水口300打开时,此时净水设备向外部出水,高压开关36检测到第三单向阀35的出口和出水口300间的管路内水压减小,高压开关36将压力信号传递给控制部,控制部控制净水设备启动,且控制部控制第一电磁阀30、第二电磁阀31、第三电磁阀32的开启状态,实现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串联或并联。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净水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第一废水电磁阀37和第二废水电磁阀38,净水设备具有废水口400,第一过滤装置10的第一废水出口与第一废水电磁阀37的进口连通,第一废水电磁阀37的出口与废水口400连通,第二过滤装置20的第二废水出口与第二废水电磁阀38的进口连通,第二废水电磁阀38的出口与废水口400连通。第一废水电磁阀37打开后,第一过滤装置10内的废水依次流经第一废水出口、第一废水电磁阀37、废水口400,实现将第一过滤装置10内废水排出的效果。第二废水电磁阀38打开后,第二过滤装置20内的废水依次流经第二废水出口、第二废水电磁阀38、废水口400,实现将第二过滤装置20内废水排出的效果。当净水设备处于0℃以下的低温环境下,第一过滤装置10内部、第二过滤装置20内部及水路内(即管路)的水会出现结冰体积膨胀的现象,通过设置第一废水电磁阀37和第二废水电磁阀38,水会从第一废水电磁阀37和第二废水电磁阀38排出,可有效防止第一过滤装置10内部、第二过滤装置20内部及水路内由于结冰引起冻裂漏水的问题。进一步地,第一废水电磁阀37和第二废水电磁阀38均可以与控制部通信连接,控制部可以控制第一废水电磁阀37、第二废水电磁阀38打开或者关闭。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净水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第一TDS探针39和第二TDS探针391,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一出口与增压泵50的进口间的管路设置有第一TDS探针39,第三单向阀35的出口与出水口300间的管路设置有第二TDS探针391。第一TDS探针39、第二TDS探针391均与控制部连接,第一TDS探针39用于检测从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一出口流出的水中离子浓度,也可以理解为,第一TDS探针用于检测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信息,第一TDS探针39检测出从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一出口流出的水中离子浓度后将水中离子浓度信息传输至控制部,控制部可以控制净水设备的显示面板显示水中离子浓度信息。
第二TDS探针391用于检测从第三单向阀35的出口流出水中离子浓度,第二TDS探针391检测出从第三单向阀35的出口流出水中离子浓度后将水中离子浓度信息传输至控制部,控制部可以控制净水设备的显示面板显示从第三单向阀35的出口流出的水中离子浓度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的第二种实施例,如图2所示,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一电磁阀30、第二电磁阀31和第三电磁阀32、第一单向阀33和第二单向阀34。第一电磁阀30设置在进水口200,第一电磁阀30的出口分别连通至第一过滤装置10的进口和第二电磁阀31的进口,第二电磁阀31的出口与第二过滤装置20的进口连通,第三电磁阀32的进口与第一过滤装置10的出口连通,第三电磁阀32的出口和第二过滤装置20的出口分别连通至出水口300,第一过滤装置10的出口连通至第二过滤装置20的进口。进一步地,第一电磁阀30进口通过管路与进水口200连通,第一电磁阀30的出口通过管路分别连通至第一过滤装置10的进口和第二电磁阀31的进口,第二电磁阀31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二过滤装置20的进口连通,第三电磁阀32的进口通过管路与第一过滤装置10的出口连通,第三电磁阀32的出口和第二过滤装置20的出口分别通过管路连通至出水口300,第一过滤装置10的出口通过管路连通至第二过滤装置20的进口。其中,在第一电磁阀30、第二电磁阀31和第三电磁阀32均打开时,第一过滤装置10与第二过滤装置20并联。在第一电磁阀30打开、且第二电磁阀31和第三电磁阀32均关闭时,第一过滤装置10与第二过滤装置20串联。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在第一电磁阀30、第二电磁阀31和第三电磁阀32均打开时,自来水从进水口200流入净水系统100后,自来水流过第一电磁阀30,流过第一电磁阀30的一部分自来水流入第一过滤装置10,经过第一过滤装置10过滤后的自来水通过第三电磁阀32流向出水口300,流过第一电磁阀30的另一部分自来水通过第二电磁阀31流入第二过滤装置20,经过第二过滤装置20过滤后的自来水通过第二过滤装置20的出口流向出水口300。在第一电磁阀30打开、且第二电磁阀31和第三电磁阀32均关闭时,自来水从进水口200流入净水系统100后,自来水通过第一电磁阀30流入第一过滤装置10,经过第一过滤装置10过滤后的自来水流入第二过滤装置20,经过第二过滤装置20过滤后的水通过第二过滤装置20的出口流向出水口300。通过设置第一电磁阀30、第二电磁阀31和第三电磁阀32,能够实现自由切换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串联或并联的技术效果,可以保证净水系统100工作性能,从而保证净水设备的工作性能。
第一单向阀33的进口与第二电磁阀31的出口连通,第一单向阀33的出口与第二过滤装置20的进口连通,第二单向阀34的进口与第一过滤装置10的出口连通,第二单向阀34的出口与第二过滤装置20的进口连通。进一步地,第一单向阀33的进口通过管路与第二电磁阀31的出口连通,第一单向阀33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二过滤装置20的进口连通,第一单向阀33连接在第二电磁阀31的出口和第二过滤装置20的进口之间,第二单向阀34的进口通过管路与第一过滤装置10的出口连通,第二单向阀34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二过滤装置20的进口连通,第二单向阀34连接在第一过滤装置10的出口和第二过滤装置20的进口之间。其中,第一单向阀33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二单向阀34的出口与第二过滤装置20的进口间的管路连通,通过设置第一单向阀33,水从第一过滤装置10的出口流出后,能够防止水通过第二电磁阀31回流到第一过滤装置10的进口,避免影响净水设备的出水流量。并且,通过设置第二单向阀34,能够避免第二单向阀34和第二过滤装置20间的水回流至第一过滤装置10的进口,也能够防止第二过滤装置20的进水与第一过滤装置10的出水混合影响净水设备的出水水质。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第一电磁阀30和第三电磁阀32打开、且第二电磁阀31关闭时,第一过滤装置10进行过滤工作,需要说明的是,自来水从进水口200流入净水系统100后,自来水通过第一电磁阀30流入第一过滤装置10,经过第一过滤装置10过滤后的自来水通过第三电磁阀32流向出水口300。在第一电磁阀30和第二电磁阀31打开、且第三电磁阀32关闭时,第二过滤装置20进行工作,需要说明的是,自来水从进水口200流入净水系统100后,自来水通过第一电磁阀30流入第二电磁阀31,自来水通过第二电磁阀31流入第二过滤装置20,经过第二过滤装置20过滤后的自来水通过第二过滤装置20的出口流向出水口300。其中,净水系统100还可以通过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交替对流入进水口200的自来水进行一次净化。具体地,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30、第二电磁阀31和第三电磁阀32的开闭状态,控制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交替对流入进水口200的自来水进行净化,在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不同时工作的情况下,能够满足用户的用水需求,并且,由于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具有使用寿命,长时间使用后需要更换,通过控制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交替对流入进水口200的自来水进行净化,可以延长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的使用时间,从而延长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净水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第三过滤装置40和增压泵50,第三过滤装置40可以设置为前后置复合滤芯,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一进口与第一电磁阀30的出口连通,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一出口与增压泵50的进口连通,增压泵50的出口分别与第一过滤装置10的进口和第二电磁阀31的进口连通,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二进口分别与第二过滤装置20的出口和第三电磁阀32的出口连通,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二出口连通至出水口300。
具体地,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一进口通过管路与第一电磁阀30的出口连通,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一出口通过管路与增压泵50的进口连通,增压泵50的出口通过管路分别与第一过滤装置10的进口和第二电磁阀31的进口连通,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二进口通过管路分别与第二过滤装置20的出口和第三电磁阀32的出口连通,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二出口通过管路与出水口300连通。自来水从进水口200流入净水系统100内后,水首先流过第一电磁阀30,然后从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一进口流入第三过滤装置40,然后水从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一出口流入增压泵50,增压泵50对水增压,水通过增压泵50流向第一过滤装置10的进口和第二电磁阀31的进口,水从第二过滤装置20的出口和/或第三电磁阀32的出口流出后从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二进口流入第三过滤装置40,然后水从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二出口流动至出水口300。通过设置第三过滤装置40,能够增加对水的净化次数,可以提升净水设备的出水水质,从而可以提升净水设备使用体验,并且,通过设置增压泵50,能够保证净水系统100内水压,有利于水流出净水系统100,从而有利于水流出净水设备。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净水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第三单向阀35,第三单向阀35的进口与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二出口连通,第三单向阀35的出口与出水口300连通,进一步地,第三单向阀35的进口通过管路与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二出口连通,第三单向阀35的出口通过管路与出水口300连通。通过设置第三单向阀35,能够防止水从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二出口回流至净水系统100内。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净水系统100还可以包括:高压开关36,高压开关36可以与控制部通信连接,控制部与第一电磁阀30、第二电磁阀31和第三电磁阀32均通信连接,高压开关36设置于第三单向阀35的出口和出水口300间的管路,当出水口300关闭时,此时净水设备不向外部出水,高压开关36检测到第三单向阀35的出口和出水口300间的管路内水压增加,高压开关36将压力信号传递给控制部,控制部可以控制第一电磁阀30、第二电磁阀31和第三电磁阀32均关闭,控制净水设备停机。当出水口300打开时,此时净水设备向外部出水,高压开关36检测到第三单向阀35的出口和出水口300间的管路内水压减小,高压开关36将压力信号传递给控制部,控制部控制净水设备启动,且控制部控制第一电磁阀30、第二电磁阀31、第三电磁阀32的开启状态,实现第一过滤装置10和第二过滤装置20串联或并联。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净水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第一废水电磁阀37和第二废水电磁阀38,净水设备具有废水口400,第一过滤装置10的第一废水出口与第一废水电磁阀37的进口连通,第一废水电磁阀37的出口与废水口400连通,第二过滤装置20的第二废水出口与第二废水电磁阀38的进口连通,第二废水电磁阀38的出口与废水口400连通。第一废水电磁阀37打开后,第一过滤装置10内的废水依次流经第一废水出口、第一废水电磁阀37、废水口400,实现将第一过滤装置10内废水排出的效果。第二废水电磁阀38打开后,第二过滤装置20内的废水依次流经第二废水出口、第二废水电磁阀38、废水口400,实现将第二过滤装置20内废水排出的效果。当净水设备处于0℃以下的低温环境下,第一过滤装置10内部、第二过滤装置20内部及水路内(即管路)的水会出现结冰体积膨胀的现象,通过设置第一废水电磁阀37和第二废水电磁阀38,水会从第一废水电磁阀37和第二废水电磁阀38排出,可有效防止第一过滤装置10内部、第二过滤装置20内部及水路内由于结冰引起冻裂漏水的问题。进一步地,第一废水电磁阀37和第二废水电磁阀38均可以与控制部通信连接,控制部可以控制第一废水电磁阀37、第二废水电磁阀38打开或者关闭。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净水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第一TDS探针39和第二TDS探针391,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一出口与增压泵50的进口间的管路设置有第一TDS探针39,第三单向阀35的出口与出水口300间的管路设置有第二TDS探针391。第一TDS探针39、第二TDS探针391均与控制部连接,第一TDS探针39用于检测从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一出口流出的水中离子浓度,第一TDS探针39用于检测流入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信息,第一TDS探针39检测出从第三过滤装置40的第一出口流出的水中离子浓度后将水中离子浓度信息传输至控制部,控制部可以控制净水设备的显示面板显示水中离子浓度信息。
第二TDS探针391用于检测从第三单向阀35的出口流出水中离子浓度,第二TDS探针391检测出从第三单向阀35的出口流出水中离子浓度后将水中离子浓度信息传输至控制部,控制部可以控制净水设备的显示面板显示从第三单向阀35的出口流出的水中离子浓度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种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与第二种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区别在于第一电磁阀30的设置位置不同,第一种实施例净水系统100中的第一电磁阀30设置在增压泵50的下游侧,第二种实施例净水系统100中的第一电磁阀30设置在第三过滤装置40的上游侧。
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中的箭头是指水流方向。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设备包括进水口、出水口、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和控制阀组件,所述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和所述控制阀组件均设置在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所述控制阀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之间的连通关系,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净水设备开启出水功能时,获取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信息;
在根据所述自来水水质信息确定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满足预设条件时,对所述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并联,所述净水设备对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进行一次净化;
在根据所述自来水水质信息确定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未满足预设条件时,对所述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串联,所述净水设备对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进行二次净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自来水水质信息确定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确定所述净水设备的出水TDS阈值;
在根据所述自来水水质信息确定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TDS值与预设系数之间的乘积小于等于所述出水TDS阈值时,确定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满足预设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自来水水质信息确定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未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确定所述净水设备的出水TDS阈值;
在根据所述自来水水质信息确定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TDS值与预设系数之间的乘积大于所述出水TDS阈值时,确定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未满足预设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进口连通至所述进水口,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的进口连通至所述进水口,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三电磁阀的进口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出口和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出口分别连通至所述出水口,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出口连通至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进口,其中,对所述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串联,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打开,并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均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并联,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均打开。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进水口,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出口分别连通至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进口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的进口,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三电磁阀的进口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出口和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出口分别连通至所述出水口,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出口连通至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进口,其中,对所述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串联,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打开,并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均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并联,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均打开。
8.一种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程序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程序,该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方法。
10.一种净水设备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设备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净水系统包括:
第一过滤装置和第二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和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均设置在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
控制阀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之间的连通关系;
控制部,用于在所述净水设备开启出水功能时,获取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信息,并根据所述自来水水质信息判断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水质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如果是,则对所述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并联,所述净水设备对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进行一次净化;
如果否,则对所述控制阀组件进行控制以使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串联,所述净水设备对流入所述进水口的自来水进行二次净化。
CN202210908428.0A 2022-07-29 2022-07-29 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方法、净水系统及净水设备 Pending CN1151597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08428.0A CN115159708A (zh) 2022-07-29 2022-07-29 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方法、净水系统及净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08428.0A CN115159708A (zh) 2022-07-29 2022-07-29 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方法、净水系统及净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9708A true CN115159708A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77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08428.0A Pending CN115159708A (zh) 2022-07-29 2022-07-29 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方法、净水系统及净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5970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45034A (zh) * 2022-10-24 2023-03-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出水净水机控制方法、装置及双出水净水机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36910A (zh) * 2016-05-11 2016-08-10 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净水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36910A (zh) * 2016-05-11 2016-08-10 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净水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辛岷等: "《学校直饮净水设备技术运维与应用指南》",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pages: 27 - 28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45034A (zh) * 2022-10-24 2023-03-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出水净水机控制方法、装置及双出水净水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070559A1 (en) Household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CN105198111B (zh) 自动清洗滤膜的家用净水器及方法
CN115159708A (zh) 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方法、净水系统及净水设备
CN209989178U (zh) 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CN105366855A (zh) 净水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7854883U (zh) 净水设备的净水系统
CN211896173U (zh) 限制第一杯水tds偏高的ro净水机
CN104556303A (zh) 节水型反渗透膜净水机
CN210528597U (zh) 智能废水再利用净水机
CN109721181A (zh) 智能废水再利用净水机及控制方法
CN214715718U (zh) 净水系统及具有其的净水机
CN115180729A (zh) 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方法、净水系统及净水设备
CN210163221U (zh) 生态环保无废水净水机
CN217829104U (zh) 净水设备的净水系统及净水设备
CN213171747U (zh) 净水机
CN114191877A (zh) 一种正反冲洗净水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5180730A (zh) 净水设备的净水控制方法、净水系统以及净水设备
CN115159711A (zh) 净水设备的净水系统及净水设备的净水方法
CN218089046U (zh) 反渗透净水系统及净水设备
CN206407990U (zh) 微废纯水机
CN217323462U (zh) 带有双tds探头的水路系统
CN211896172U (zh) 限制第一杯水tds偏高的ro净水机
CN217127097U (zh) 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CN114262029B (zh) 带有流量计的净水器
CN204384932U (zh) 节水型反渗透膜净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