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8062A - 一种带安全防护装置的智能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安全防护装置的智能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8062A
CN115158062A CN202210720094.4A CN202210720094A CN115158062A CN 115158062 A CN115158062 A CN 115158062A CN 202210720094 A CN202210720094 A CN 202210720094A CN 115158062 A CN115158062 A CN 1151580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pile
fixedly connected
connecting plate
plate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2009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ongji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ongji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ongji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ongji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2009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580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58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806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1Charging colum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6Connectors, e.g. plugs or so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安全防护装置的智能充电桩,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下端面通过支撑柱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前端面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防护盖板,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内部滑动连接用于控制防护盖板延时闭合的感应插座,且所述感应插座的表面开设有插孔,所述感应插座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部弹性连接有活动连接板,所述滑动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连接板,所述活动连接板驱动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用于控制防护盖板的转动闭合,该装置有效提供了充电桩使用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带安全防护装置的智能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安全防护装置的智能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随着家用电瓶车的逐渐普及,进而产生了适用于电瓶车的集中型充电桩。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12848949B,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设有移动件,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设有动力件,此充电桩及充电桩的保护装置,通过设置的充电桩本体,且充电桩本体内部设有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可以发生位置的相对变化,进而可以根据雨水的大小合理调节第二电路板的位置,且充电桩内部设有的约束件可以对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之间的线束进行整理约束,进而可以根据第二电路板的位置线束进行适当的收放,同时为了方便实时的根据雨水的大小合理的保护充电桩本体的内部电路,且充电桩本体内设有动力件,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进一步提高了对充电桩本体内部电路的保护效果。
现有的充电桩在使用时,缺少相应的安全防护,电源插座多裸露在表面,极易使得水分进入插座内部,且插头插入插座后水汽和随着插头与插座间隙进入插座内部导致短路,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带安全防护装置的智能充电桩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安全防护装置的智能充电桩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安全防护装置的智能充电桩,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下端面通过支撑柱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前端面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防护盖板,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内部滑动连接用于控制防护盖板延时闭合的感应插座,且所述感应插座的表面开设有插孔,所述感应插座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部弹性连接有活动连接板,所述滑动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连接板,所述活动连接板驱动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用于控制防护盖板的转动闭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内部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缓冲槽的底部弹性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缓冲槽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缓冲槽内部填充有缓冲液。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动连接板侧端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凸点,所述第二活塞与感应插座的底部固定相连,且所述滑动槽内壁开设有与限位凸点相适配的限位凹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分隔板内部开设有多组渗液微孔,所述渗液微孔截面为梭形且,且梭形两端与缓冲槽相连接,部分所述渗液微孔内部通过第二弹簧弹性连接有与渗液微孔一端贴合的密封滚珠。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充电桩主体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驱动轴滑动设置在活动槽内部,所述驱动轴的一端贯穿感应插座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轮,所述驱动轴背离第二驱动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轮,且所述驱动齿板位于滑动槽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驱动轮啮合适配有驱动齿板,所述驱动齿板固定连接在活动连接板的下端面,所述第一驱动轮啮合适配有从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与从动轮之间设有间隙,且所述从动轮与防护盖板弹性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动连接板开设有与插孔相适配的插槽,所述活动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插槽相适配的电连接管,所述活动连接板通过第一弹簧与电连接板弹性相连,所述电连接板开设有与电连接管相卡接的槽,且所述电连接板与电连接管电性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前端面对称嵌设有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位于感应插座的两侧,且所述防护盖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相吸和的吸合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分隔板的底部嵌设有感应电极,所述感应电极与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电性相连。
本发明使用时,通过底座将充电桩主体进行定位固定,且充电桩主体之间可通过电连接相互级联多组,充电桩主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感应插座,感应插座设有与充电插头相适配的插孔,当插头中电极片插入插孔时,随着电极片的插入,电极片与活动连接板贴合,并带动活动连接板在滑动槽内部移动,通过活动连接板的移动从而驱动驱动轴转动,使得防护盖板闭合,对感应插座进行防护,防止感应插座的使用时进水或者受损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且在防护盖板与插头连接线的贴合处,可设置相应的缺口,以提高防护盖板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去除防护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充电桩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图3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图3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感应插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感应插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图9中E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防护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充电桩主体;2、防护盖板;3、吸合板;4、控制凸板;5、底座;6、支撑柱;7、第一电磁铁;8、转动槽;9、第二电磁铁;10、感应插座;11、插孔;12、滑动槽;13、活动连接板;14、驱动轴;15、第一弹簧;16、分隔板;17、第一活塞;18、缓冲槽;19、第二活塞;20、缓冲装置;21、活动槽;22、感应电极;23、渗液微孔;24、第二弹簧;25、密封滚珠;26、第一驱动轮;27、从动轮;28、插槽;29、电连接管;30、第二驱动轮;31、驱动齿板;32、限位凸点;33、电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一种带安全防护装置的智能充电桩,充电桩主体1的下端面通过支撑柱6固定连接有底座5,充电桩主体1的前端面开设有转动槽8,转动槽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防护盖板2,充电桩主体1的内部滑动连接用于控制防护盖板2延时闭合的感应插座10,且感应插座10的表面开设有插孔11,感应插座10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12,滑动槽12内部弹性连接有活动连接板13,滑动槽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连接板33,活动连接板13驱动连接有驱动轴14,驱动轴14用于控制防护盖板2的转动闭合。
使用时,通过底座5将充电桩主体1进行定位固定,且充电桩主体1之间可通过电连接相互级联多组,充电桩主体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感应插座10,感应插座10设有与充电插头相适配的插孔11,当插头中电极片插入插孔11时,随着电极片的插入,电极片与活动连接板13贴合,并带动活动连接板13在滑动槽12内部移动,通过活动连接板13的移动从而驱动驱动轴14转动,使得防护盖板2闭合,对感应插座10进行防护,防止感应插座10的使用时进水或者受损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且在防护盖板2与插头连接线的贴合处,可设置相应的缺口,以提高防护盖板2的密封效果。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1-3和5所示,充电桩主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20,缓冲装置20内部开设有缓冲槽18,缓冲槽18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6,缓冲槽18的底部弹性连接有第一活塞17,缓冲槽18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塞19,缓冲槽18内部填充有缓冲液。
如图1-3和7-11,活动连接板13侧端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凸点32,第二活塞19与感应插座10的底部固定相连,且滑动槽12内壁开设有与限位凸点32相适配的限位凹槽。
使用时,通过在活动连接板13侧端面设有限位凸点32,进而当电极片与活动连接板13接触时,在限位凸点32作用下带动感应插座10下移,使得感应插座10带动第二活塞19在缓冲槽18内部滑动,使得缓冲槽18内部缓冲液体穿过隔板流入隔板的另一端使得第一活塞17在缓冲槽18内部压缩,且缓冲液可有效提高装置的散热效果,避免设备高温损坏。
如图1-3和5所示,分隔板16内部开设有多组渗液微孔23,渗液微孔23截面为梭形且,且梭形两端与缓冲槽18相连接,部分渗液微孔23内部通过第二弹簧24弹性连接有与渗液微孔23一端贴合的密封滚珠25。
使用时,通过设有梭形的渗液微孔23,且渗液微孔23两端的微孔用于对缓冲液的交换和流动,当第二活塞19下移,使得缓冲液体通过渗液微孔23流向另一端并压合第一活塞17,且进一步的通过在部分渗液微孔23中设有密封滚珠25,密封滚珠25在第二弹簧24的弹力作用下与渗液微孔23的一端相贴合,使得贴合端的外部液体,在压力作用下,可以流入渗液微孔23,但是渗液微孔23内部液体由于第二弹簧24的压合无法流出,使得分隔板16对两侧缓冲液的通过速率不同,进而使得第二活塞19在电极片插入时容易带动感应插座10下移,而第一活塞17由于分隔板16的限制对缓冲槽18内缓冲液推动较为缓慢。
如图1-3和6-11所示,充电桩主体1内部开设有活动槽21,驱动轴14滑动设置在活动槽21内部,驱动轴14的一端贯穿感应插座10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轮30,驱动轴14背离第二驱动轮3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轮26,且驱动齿板31位于滑动槽12的内部。
如图1-3和6-11所示,第二驱动轮30啮合适配有驱动齿板31,驱动齿板31固定连接在活动连接板13的下端面,第一驱动轮26啮合适配有从动轮27,第一驱动轮26与从动轮27之间设有间隙,且从动轮27与防护盖板2弹性相连。
使用时,随着电极片插入,感应插座10逐渐在充电桩主体1内部移动,驱动轴14随着感应插座10的移动带动第一驱动轮26与从动轮27贴合,随着电极片的继续插入,活动连接板13移动进而通过驱动齿板31驱动第二驱动轮30转动,第二驱动轮30通过驱动轴14和第一驱动轮26带动从动轮27转动,且从动轮27通过扭簧或者涡卷弹簧与防护盖板2弹性相连,从而带动防护盖板2转动对充电桩主体1的表面进行闭合,实现对感应插座10的防护,且通过扭簧或涡卷弹簧可避免防护盖板2转动时人手或者线材形成的干涉,当人手移开或者线材遮挡取消后防护盖板2在弹力作用下可继续运动,且由于分隔板16对缓冲液的差速流动,使得第一活塞17对感应插座10的回弹较为缓慢,进而使得第一驱动轮26与从动轮27在电极片插入后保持一段时间啮合状态。
如图1-3和7-11所示,活动连接板13开设有与插孔11相适配的插槽28,活动连接板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插槽28相适配的电连接管29,活动连接板13通过第一弹簧15与电连接板33弹性相连,电连接板33开设有与电连接管29相卡接的槽,且电连接板33与电连接管29电性相连。
使用时,电源插头电极片通过插孔11插入感应插座10的内部,且活动连接板13开设有与插孔11相适配的插槽28,有效提高插头在插入时的准确率,且随着电极片插入,电极片与电连接管29相抵合,电连接管29将电极片套接,电连接管29选用高导电率的金属材质,且在电极片带动下活动连接板13压缩第一弹簧15不断下移,最终电连接管29与电连接板33相卡接,且通过电连接管29,电连接板33与电极片电性连通,进一步通过电连接管29可有效避免插头处含有水分导致电连接板33短路的风险,且短路后由于电连接管29与电极片直接接触,只需更换电连接管29即可,降低了更换电连接板33的成本,装置安全性更高。
如图1-4所示,充电桩主体1的前端面对称嵌设有第一电磁铁7和第二电磁铁9,第一电磁铁7和第二电磁铁9位于感应插座10的两侧,且防护盖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电磁铁7和第二电磁铁9相吸和的吸合板3。
如图1-4所示,分隔板16的底部嵌设有感应电极22,感应电极22与第一电磁铁7和第二电磁铁9电性相连。
使用时,随着第二活塞19的下移,在缓冲液的压力下第一活塞17被逐渐压缩,进而与感应电极22相脱离,感应电极22发送电信号至第一电磁铁7,使得第一电磁铁7通电对吸合板3进行吸和,从而即将防护盖板2的位置固定,此时随着电源插头的持续插入,活动连接板13移动驱动活动连接板13转动,使得从动轮27转动并将能量存储在扭簧或者涡卷弹簧中,随着活动连接板13的继续移动,电连接管29与电连接板33卡接对活动连接板13位置进行固定,此时人手脱离对电源插头的按压,在弹力作用下第一活塞17缓慢的推动缓冲液回流入第二活塞19的一侧,并推动第二活塞19带动感应插座10上移,当第一活塞17与感应电极22重新接触时,第一电磁铁7通电断开,第二电磁铁9保持通电,对吸合板3进行吸和,使得防护盖板2始终处于闭合状态,且通过第二电磁铁9对防护盖板2的锁合,有效避免防护盖板2在带电状态下的插拔造成的安全隐患,也避免充电未完成被他人误拔插头的情况,只有当充电完成或者使用者断电后,对防护盖板2打开拔出插头,且为便于对防护盖板2的操作,在吸合板3的中部还设有控制凸板4,使得操作更加便捷。
工作原理:通过底座5将充电桩主体1进行定位固定,且充电桩主体1之间可通过电连接相互级联多组,充电桩主体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感应插座10,感应插座10设有与充电插头相适配的插孔11,当插头中电极片插入插孔11时,随着电极片的插入,电极片与活动连接板13贴合,并带动活动连接板13在滑动槽12内部移动,通过活动连接板13的移动从而驱动驱动轴14转动,使得防护盖板2闭合,对感应插座10进行防护,防止感应插座10的使用时进水或者受损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且在防护盖板2与插头连接线的贴合处,可设置相应的缺口,以提高防护盖板2的密封效果,通过在活动连接板13侧端面设有限位凸点32,进而当电极片与活动连接板13接触时,在限位凸点32作用下带动感应插座10下移,使得感应插座10带动第二活塞19在缓冲槽18内部滑动,使得缓冲槽18内部缓冲液体穿过隔板流入隔板的另一端使得第一活塞17在缓冲槽18内部压缩,通过设有梭形的渗液微孔23,且渗液微孔23两端的微孔用于对缓冲液的交换和流动,当第二活塞19下移,使得缓冲液体通过渗液微孔23流向另一端并压合第一活塞17,且进一步的通过在部分渗液微孔23中设有密封滚珠25,密封滚珠25在第二弹簧24的弹力作用下与渗液微孔23的一端相贴合,使得贴合端的外部液体,在压力作用下,可以流入渗液微孔23,但是渗液微孔23内部液体由于第二弹簧24的压合无法流出,使得分隔板16对两侧缓冲液的通过速率不同,进而使得第二活塞19在电极片插入时容易带动感应插座10下移,而第一活塞17由于分隔板16的限制对缓冲槽18内缓冲液推动较为缓慢,随着电极片插入,感应插座10逐渐在充电桩主体1内部移动,驱动轴14随着感应插座10的移动带动第一驱动轮26与从动轮27贴合,随着电极片的继续插入,活动连接板13移动进而通过驱动齿板31驱动第二驱动轮30转动,第二驱动轮30通过驱动轴14和第一驱动轮26带动从动轮27转动,且从动轮27通过扭簧或者涡卷弹簧与防护盖板2弹性相连,从而带动防护盖板2转动对充电桩主体1的表面进行闭合,实现对感应插座10的防护,且通过扭簧或涡卷弹簧可避免防护盖板2转动时人手或者线材形成的干涉,当人手移开或者线材遮挡取消后防护盖板2在弹力作用下可继续运动,且由于分隔板16对缓冲液的差速流动,使得第一活塞17对感应插座10的回弹较为缓慢,进而使得第一驱动轮26与从动轮27在电极片插入后保持一段时间啮合状态,电源插头电极片通过插孔11插入感应插座10的内部,且活动连接板13开设有与插孔11相适配的插槽28,有效提高插头在插入时的准确率,且随着电极片插入,电极片与电连接管29相抵合,电连接管29将电极片套接,电连接管29选用高导电率的金属材质,且在电极片带动下活动连接板13压缩第一弹簧15不断下移,最终电连接管29与电连接板33相卡接,且通过电连接管29,电连接板33与电极片电性连通,进一步通过电连接管29可有效避免插头处含有水分导致电连接板33短路的风险,且短路后由于电连接管29与电极片直接接触,只需更换电连接管29即可,降低了更换电连接板33的成本,装置安全性更高,随着第二活塞19的下移,在缓冲液的压力下第一活塞17被逐渐压缩,进而与感应电极22相脱离,感应电极22发送电信号至第一电磁铁7,使得第一电磁铁7通电对吸合板3进行吸和,从而即将防护盖板2的位置固定,此时随着电源插头的持续插入,活动连接板13移动驱动活动连接板13转动,使得从动轮27转动并将能量存储在扭簧或者涡卷弹簧中,随着活动连接板13的继续移动,电连接管29与电连接板33卡接对活动连接板13位置进行固定,此时人手脱离对电源插头的按压,在弹力作用下第一活塞17缓慢的推动缓冲液回流入第二活塞19的一侧,并推动第二活塞19带动感应插座10上移,当第一活塞17与感应电极22重新接触时,第一电磁铁7通电断开,第二电磁铁9保持通电,对吸合板3进行吸和,使得防护盖板2始终处于闭合状态,且通过第二电磁铁9对防护盖板2的锁合,有效避免防护盖板2在带电状态下的插拔造成的安全隐患,也避免充电未完成被他人误拔插头的情况,只有当充电完成或者使用者断电后,对防护盖板2打开拔出插头,且为便于对防护盖板2的操作,在吸合板3的中部还设有控制凸板4,使得操作更加便捷。

Claims (9)

1.一种带安全防护装置的智能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下端面通过支撑柱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前端面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防护盖板,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内部滑动连接用于控制防护盖板延时闭合的感应插座,且所述感应插座的表面开设有插孔,所述感应插座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部弹性连接有活动连接板,所述滑动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连接板,所述活动连接板驱动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用于控制防护盖板的转动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安全防护装置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内部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缓冲槽的底部弹性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缓冲槽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缓冲槽内部填充有缓冲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安全防护装置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板侧端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凸点,所述第二活塞与感应插座的底部固定相连,且所述滑动槽内壁开设有与限位凸点相适配的限位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安全防护装置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内部开设有多组渗液微孔,所述渗液微孔截面为梭形且,且梭形两端与缓冲槽相连接,部分所述渗液微孔内部通过第二弹簧弹性连接有与渗液微孔一端贴合的密封滚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安全防护装置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驱动轴滑动设置在活动槽内部,所述驱动轴的一端贯穿感应插座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轮,所述驱动轴背离第二驱动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轮,且所述驱动齿板位于滑动槽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安全防护装置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轮啮合适配有驱动齿板,所述驱动齿板固定连接在活动连接板的下端面,所述第一驱动轮啮合适配有从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与从动轮之间设有间隙,且所述从动轮与防护盖板弹性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安全防护装置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板开设有与插孔相适配的插槽,所述活动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插槽相适配的电连接管,所述活动连接板通过第一弹簧与电连接板弹性相连,所述电连接板开设有与电连接管相卡接的槽,且所述电连接板与电连接管电性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安全防护装置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前端面对称嵌设有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位于感应插座的两侧,且所述防护盖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相吸和的吸合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带安全防护装置的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的底部嵌设有感应电极,所述感应电极与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电性相连。
CN202210720094.4A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带安全防护装置的智能充电桩 Withdrawn CN1151580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20094.4A CN115158062A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带安全防护装置的智能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20094.4A CN115158062A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带安全防护装置的智能充电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8062A true CN115158062A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87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20094.4A Withdrawn CN115158062A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带安全防护装置的智能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5806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15917A (zh) * 2023-04-12 2023-06-23 广东力德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收纳引脚的插头及与其适配的塔式插座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15917A (zh) * 2023-04-12 2023-06-23 广东力德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收纳引脚的插头及与其适配的塔式插座
CN116315917B (zh) * 2023-04-12 2023-11-03 广东力德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收纳引脚的插头及与其适配的塔式插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56674A (zh) 一种带安全防护装置的智能充电桩及充电桩用除尘装置
CN115158062A (zh) 一种带安全防护装置的智能充电桩
CN107185254A (zh) 一种基于新能源的电动玩具车
CN112277699A (zh) 一种可移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06598742U (zh) 充电桩
CN108973725B (zh) 一种智能控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CN108394306A (zh) 一种具有广告投放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105261876A (zh) 防水插座
CN208324941U (zh) 一种具有显示屏防护装置的节能充电桩
CN209096520U (zh) 一种用于内嵌式充电桩的保护装置
CN107521366A (zh) 一种用于充电桩的保护装置
CN112550031A (zh) 一种具有5g基站的充电桩
CN109591641A (zh) 一种具有远程控制功能的汽车用智能充电系统
CN207530202U (zh) 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充电桩插头
CN212073738U (zh) 一种电动车充电桩
CN210706963U (zh) 一种改进型隐藏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09561763U (zh) 一种能够自动弹出的车用手机充电头
CN209955792U (zh) 一种具有遮阳功能的充电桩
CN206490459U (zh) 一种可移动电动汽车充电桩
CN112644311A (zh)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6388932U (zh) 一种防水ZigBee智能插座
CN214295639U (zh) 一种智能升降充电桩
CN214929087U (zh) 一种充电桩与充电插头的连接装置
CN206327162U (zh) 电动汽车顶部便捷式导电充电装置
CN206116271U (zh) 折臂伸缩钳夹式隔离开关的上导电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01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