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43136A - 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43136A
CN115143136A CN202110348298.5A CN202110348298A CN115143136A CN 115143136 A CN115143136 A CN 115143136A CN 202110348298 A CN202110348298 A CN 202110348298A CN 115143136 A CN115143136 A CN 1151431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temperature
theoretical
life
op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482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赛卓
刘舒恒
刘青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4829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431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431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31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1Testing thereof; Determination or simulation of flow characteristics; Stall or surge detection, e.g. condition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8Stop safety or alarm devices, e.g. stop-and-go control; Disposition of check-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实时获取风扇的工作环境温度;确定获取的工作环境温度持续处于一个温度区间的实际持续时长;将所述实际持续时长,折算成风扇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第一理论运行时长,并基于第一理论运行时长,获取风扇已达到的总理论运行时长;基于风扇已达到的总理论运行时长和风扇始终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确定风扇的剩余寿命情况。

Description

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说来涉及风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为风力发电机组配置的电控柜体,其内部包含大量的电子元器件,这些电子元器件对运行环境要求较高,当柜内温度或湿度过高时将会对电子元器件的运行寿命造成极大的影响。可通过变流器内的散热系统合理地控制柜内的温度和湿度,使电子元器件在适合的环境中工作。风扇为散热系统中空气的流动提供动力,带走功率器件产生的热量,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换。因此,风扇的使用寿命对电控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目前,针对风扇无剩余寿命评估,风扇使用到出现故障后,直接更换,无法判断风扇是否即将因达到设计寿命而失效。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方法及设备,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评估风扇的剩余寿命情况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方法,所述评估方法包括:实时获取风扇的工作环境温度;确定获取的工作环境温度持续处于一个温度区间的实际持续时长;将所述实际持续时长,折算成风扇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第一理论运行时长,并基于第一理论运行时长,获取风扇已达到的总理论运行时长;基于风扇已达到的总理论运行时长和风扇始终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确定风扇的剩余寿命情况。
可选地,确定获取的工作环境温度持续处于一个温度区间的实际持续时长的步骤包括:当获取的工作环境温度从处于一个温度区间变化为处于另一个温度区间时,确定获取的工作环境温度持续处于所述一个温度区间的实际持续时长。
可选地,将所述实际持续时长,折算成风扇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第一理论运行时长的步骤包括:计算风扇始终在所述一个温度区间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基于计算的理论设计寿命、风扇始终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以及所述实际持续时长,计算第一理论运行时长;其中,风扇在所述一个温度区间下运行所述实际持续时长的损耗,相当于风扇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第一理论运行时长的损耗。
可选地,计算风扇始终在所述一个温度区间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的步骤包括:通过特定的e指数函数计算风扇始终在所述一个温度区间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
可选地,基于计算的理论设计寿命、风扇始终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以及所述实际持续时长,计算第一理论运行时长的步骤包括:将风扇始终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与风扇始终在所述一个温度区间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的商,与所述实际持续时长的乘积作为第一理论运行时长。
可选地,基于第一理论运行时长获取风扇已达到的总理论运行时长的步骤包括:将历史总理论运行时长和第一理论运行时长之和,作为风扇已达到的总理论运行时长。
可选地,所述评估方法还包括:获取风扇所在的散热系统内的热风温度;当热风温度高于热风阈值时,发出散热系统故障警告;当热风温度低于或等于热风阈值时,执行实时获取风扇的工作环境温度的步骤;其中,热风温度为散热系统内风流经待降温装置之后且进入换热器之前的温度。
可选地,基于风扇已达到的总理论运行时长和风扇始终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确定风扇的剩余寿命情况的步骤包括:当风扇已达到的总理论运行时长超过寿命阈值时,确定风扇的剩余寿命不足并发出风扇寿命警告;其中,寿命阈值基于风扇始终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被设置。
可选地,所述评估方法还包括:当风扇所在的散热系统内的热风温度与散热系统的换热器的进水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撤销已发出的风扇寿命警告;和/或,当热风温度与进水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再次发出风扇寿命警告;和/或,当热风温度与进水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时,发出散热系统故障警告;其中,热风温度为散热系统内风流经待降温装置之后且进入换热器之前的温度。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设备,所述评估设备包括:温度获取单元,实时获取风扇的工作环境温度;持续时长确定单元,确定获取的工作环境温度持续处于一个温度区间的实际持续时长;总理论运行时长确定单元,将所述实际持续时长,折算成风扇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第一理论运行时长,并基于第一理论运行时长,获取风扇已达到的总理论运行时长;剩余寿命情况确定单元,基于风扇已达到的总理论运行时长和风扇始终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确定风扇的剩余寿命情况。
可选地,持续时长确定单元当获取的工作环境温度从处于一个温度区间变化为处于另一个温度区间时,确定获取的工作环境温度持续处于所述一个温度区间的实际持续时长。
可选地,总理论运行时长确定单元计算风扇始终在所述一个温度区间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并基于计算的理论设计寿命、风扇始终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以及所述实际持续时长,计算第一理论运行时长,其中,风扇在所述一个温度区间下运行所述实际持续时长的损耗,相当于风扇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第一理论运行时长的损耗。
可选地,总理论运行时长确定单元通过特定的e指数函数计算风扇始终在所述一个温度区间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
可选地,总理论运行时长确定单元将风扇始终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与风扇始终在所述一个温度区间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的商,与所述实际持续时长的乘积作为第一理论运行时长。
可选地,总理论运行时长确定单元将历史总理论运行时长和第一理论运行时长之和,作为风扇已达到的总理论运行时长。
可选地,温度获取单元获取风扇所在的散热系统内的热风温度;剩余寿命情况确定单元当热风温度高于热风阈值时,发出散热系统故障警告;温度获取单元当热风温度低于或等于热风阈值时,实时获取风扇的工作环境温度;其中,热风温度为散热系统内风流经待降温装置之后且进入换热器之前的温度。
可选地,剩余寿命情况确定单元当风扇已达到的总理论运行时长超过寿命阈值时,确定风扇的剩余寿命不足并发出风扇寿命警告;其中,寿命阈值基于风扇始终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被设置。
可选地,剩余寿命情况确定单元当风扇所在的散热系统内的热风温度与散热系统的换热器的进水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撤销已发出的风扇寿命警告;和/或,剩余寿命情况确定单元当热风温度与进水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再次发出风扇寿命警告;和/或,剩余寿命情况确定单元当热风温度与进水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时,发出散热系统故障警告;其中,热风温度为散热系统内风流经待降温装置之后且进入换热器之前的温度。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方法。
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方法及设备,能够快速、准确、低成本地评估风扇的剩余寿命情况,从而实现对风扇的科学运维。
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部分阐述本公开总体构思另外的方面和/或优点,还有一部分通过描述将是清楚的,或者可以经过本公开总体构思的实施而得知。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示例性地示出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的描述,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图2和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散热系统的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参照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指的是相同的部件。以下将通过参照附图来说明所述实施例,以便解释本公开。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1,在步骤S10,实时获取风扇的工作环境温度。
作为示例,风扇的工作环境温度可为风扇附近的温度,例如,可为风扇出风口附近的风的温度。
作为示例,可通过安装在风扇附近的温度传感器来测量风扇的工作环境温度。
应该理解,所述风扇可为各种散热系统中的风扇,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作为示例,可以是风力发电机组的电控柜内的散热系统中的风扇。
在步骤S20,确定获取的工作环境温度持续处于一个温度区间的实际持续时长。
作为示例,可当获取的工作环境温度从处于一个温度区间变化为处于另一个温度区间时,确定获取的工作环境温度持续处于所述一个温度区间的实际持续时长。换言之,每当风扇的工作环境温度从处于一个温度区间变化为处于另一个温度区间时,可执行一次步骤S20-S40。
应该理解,可预先将预设温度范围以预设间隔划分成多个温度区间。
在步骤S30,将所述实际持续时长,折算成风扇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第一理论运行时长,并基于第一理论运行时长,获取风扇已达到的总理论运行时长。
作为示例,可将历史总理论运行时长和第一理论运行时长之和,作为风扇已达到的总理论运行时长。
作为示例,风扇在所述一个温度区间下运行所述实际持续时长的损耗,可相当于风扇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第一理论运行时长的损耗。
应该理解,本次计算得到的风扇已达到的总理论运行时长在下一次执行步骤S30时,将被作为历史总理论运行时长。
作为示例,可计算风扇如果始终在所述一个温度区间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然后,基于计算的理论设计寿命、风扇如果始终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以及所述实际持续时长,计算第一理论运行时长。
这里,理论设计温度即理论设计的风扇运行温度,风扇始终在这个温度下运行能够达到相应的理论设计寿命,历史总理论运行时长即基于风扇历史上总的实际运行时长所相当于的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时长。
作为示例,可通过特定的e指数函数计算风扇始终在所述一个温度区间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
作为示例,可通过式(1)计算风扇始终在所述一个温度区间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tn
Figure BDA0003001573510000061
其中,a和b为常数,x1表示所述一个温度区间的代表温度值,例如,可为所述一个温度区间的中间值。
作为示例,可将风扇始终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与风扇始终在所述一个温度区间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的商,与所述实际持续时长的乘积作为第一理论运行时长,即,可通过式(2)计算第一理论运行时长Tn
Figure BDA0003001573510000062
其中,y表示所述实际持续时长,TP表示风扇始终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tn表示风扇始终在所述一个温度区间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
在步骤S40,基于风扇已达到的总理论运行时长和风扇始终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确定风扇的剩余寿命情况。
作为示例,风扇的剩余寿命情况可包括:风扇的剩余寿命是否不足,和/或,风扇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剩余寿命。
作为示例,可当风扇已达到的总理论运行时长超过寿命阈值时,确定风扇的剩余寿命不足并发出风扇寿命警告。此外,作为示例,还可当风扇已达到的总理论运行时长未超过寿命阈值时,提示用户风扇的剩余寿命充足。
作为示例,寿命阈值可基于风扇始终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TP被设置。例如,寿命阈值可为0.9TP
此外,作为示例,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方法还可包括:向用户输出风扇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剩余寿命。
作为示例,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方法还可包括:获取风扇所在的散热系统内的热风温度;当热风温度高于热风阈值时,发出散热系统故障警告;当热风温度低于或等于热风阈值时,执行步骤S10。例如,可发出具体类型为温度过高的散热系统故障警告。
作为示例,热风温度可为散热系统内风流经待降温装置之后且进入换热器之前的温度。
作为示例,可通过温度传感器来测量热风温度。例如,可通过安装在换热器入口附近的温度传感器来测量换热器入口附近的风的温度作为热风温度。
作为示例,可当风扇启动时,执行获取风扇所在的散热系统内的热风温度的步骤。
图2和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散热系统100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散热系统100运行时,风扇101使得散热系统100内的风按照设计的经挡板104隔成的风道循环,循环风流经待降温装置(例如,图中所示的功率器件103)时温度升高,进入充有冷水的换热器102后温度下降,并使得换热器102内的水温升高,换热器102向外排出温度升高的热水,从而通过换热器102将功率器件103产生的热量带到整个设备(例如,电控柜体)之外。如此反复运行,散热系统100将功率器件103产生的热量带到整个设备之外,为功率器件103的长时稳定运行提供支持。可通过图2所示出的安装在相应位置处的温度传感器105测量风扇101的工作环境温度、温度传感器106测量热风温度;可通过图3所示出的安装在相应位置处的温度传感器107测量风扇101的工作环境温度和热风温度两者,换言之,在这种情况下,可将热风温度作为风扇101的工作环境温度。
返回图1,作为示例,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方法还可包括:
当风扇所在的散热系统内的热风温度与散热系统的换热器的进水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撤销已发出的风扇寿命警告,例如,发出用于指示撤销已发出的风扇寿命警告的通知;
和/或,当热风温度与进水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再次发出风扇寿命警告;
和/或,当热风温度与进水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时,发出散热系统故障警告。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风扇启动后获取热风温度,当热风温度高于热风阈值时,发出散热系统故障警告;当热风温度低于或等于热风阈值时,实时获取风扇的工作环境温度,并确定获取的工作环境温度持续处于一个温度区间的实际持续时长。接下来,将所述实际持续时长,折算成风扇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第一理论运行时长,然后,将历史总理论运行时长和第一理论运行时长之和,作为风扇已达到的总理论运行时长,并判断总理论运行时长是否大于0.9TP,当大于0.9TP时,确定风扇的剩余寿命不足并发出风扇寿命警告,当小于或等于0.9TP时,返回重复执行实时获取风扇的工作环境温度的步骤。在发出风扇寿命警告的步骤之后,判断热风温度与散热系统的换热器的进水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也即,是否满足条件1),当满足条件1时,撤销已发出的风扇寿命警告;当不满足条件1时,判断热风温度与进水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也即,是否满足条件2),当满足条件2时,再次发出风扇寿命警告;当不满足条件2时,判断热风温度与进水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也即,是否满足条件3),当满足条件3时,发出散热系统故障警告,当不满足条件3时,再次发出风扇寿命警告。
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设备的结构框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设备包括:温度获取单元10、持续时长确定单元20、总理论运行时长确定单元30、以及剩余寿命情况确定单元40。
具体说来,温度获取单元10用于实时获取风扇的工作环境温度。
持续时长确定单元20用于确定获取的工作环境温度持续处于一个温度区间的实际持续时长。
总理论运行时长确定单元30用于将所述实际持续时长,折算成风扇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第一理论运行时长,并基于第一理论运行时长,获取风扇已达到的总理论运行时长。
剩余寿命情况确定单元40用于基于风扇已达到的总理论运行时长和风扇始终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确定风扇的剩余寿命情况。
作为示例,持续时长确定单元20可当获取的工作环境温度从处于一个温度区间变化为处于另一个温度区间时,确定获取的工作环境温度持续处于所述一个温度区间的实际持续时长。
作为示例,总理论运行时长确定单元30可计算风扇始终在所述一个温度区间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并基于计算的理论设计寿命、风扇始终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以及所述实际持续时长,计算第一理论运行时长,其中,风扇在所述一个温度区间下运行所述实际持续时长的损耗,相当于风扇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第一理论运行时长的损耗。
作为示例,总理论运行时长确定单元30可通过特定的e指数函数计算风扇始终在所述一个温度区间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
作为示例,总理论运行时长确定单元30可将风扇始终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与风扇始终在所述一个温度区间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的商,与所述实际持续时长的乘积作为第一理论运行时长。
作为示例,总理论运行时长确定单元30可将历史总理论运行时长和第一理论运行时长之和,作为风扇已达到的总理论运行时长。
作为示例,温度获取单元10可获取风扇所在的散热系统内的热风温度;剩余寿命情况确定单元40可当热风温度高于热风阈值时,发出散热系统故障警告;温度获取单元10可当热风温度低于或等于热风阈值时,实时获取风扇的工作环境温度;其中,热风温度为散热系统内风流经待降温装置之后且进入换热器之前的温度。
作为示例,剩余寿命情况确定单元40可当风扇已达到的总理论运行时长超过寿命阈值时,确定风扇的剩余寿命不足并发出风扇寿命警告;其中,寿命阈值基于风扇始终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被设置。
作为示例,剩余寿命情况确定单元40可当风扇所在的散热系统内的热风温度与散热系统的换热器的进水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撤销已发出的风扇寿命警告;和/或,剩余寿命情况确定单元40可当热风温度与进水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再次发出风扇寿命警告;和/或,剩余寿命情况确定单元40可当热风温度与进水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时,发出散热系统故障警告;其中,热风温度为散热系统内风流经待降温装置之后且进入换热器之前的温度。
应该理解,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设备所执行的具体处理已经参照图1-4进行了详细描述,这里将不再赘述相关细节。
应该理解,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设备中的各个单元可被实现硬件组件和/或软件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限定的各个单元所执行的处理,可以例如使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来实现各个装置。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方法。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是可存储由计算机系统读出的数据的任意数据存储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例包括: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读光盘、磁带、软盘、光数据存储装置和载波(诸如经有线或无线传输路径通过互联网的数据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未示出)和存储器(未示出),其中,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方法。
虽然已表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围的本公开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修改。

Claims (12)

1.一种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风扇的工作环境温度;
确定获取的工作环境温度持续处于一个温度区间的实际持续时长;
将所述实际持续时长,折算成风扇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第一理论运行时长,并基于第一理论运行时长,获取风扇已达到的总理论运行时长;
基于风扇已达到的总理论运行时长和风扇始终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确定风扇的剩余寿命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获取的工作环境温度持续处于一个温度区间的实际持续时长的步骤包括:
当获取的工作环境温度从处于一个温度区间变化为处于另一个温度区间时,确定获取的工作环境温度持续处于所述一个温度区间的实际持续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实际持续时长,折算成风扇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第一理论运行时长的步骤包括:
计算风扇始终在所述一个温度区间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
基于计算的理论设计寿命、风扇始终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以及所述实际持续时长,计算第一理论运行时长;
其中,风扇在所述一个温度区间下运行所述实际持续时长的损耗,相当于风扇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第一理论运行时长的损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风扇始终在所述一个温度区间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的步骤包括:
通过特定的e指数函数计算风扇始终在所述一个温度区间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计算的理论设计寿命、风扇始终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以及所述实际持续时长,计算第一理论运行时长的步骤包括:
将风扇始终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与风扇始终在所述一个温度区间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的商,与所述实际持续时长的乘积作为第一理论运行时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第一理论运行时长获取风扇已达到的总理论运行时长的步骤包括:
将历史总理论运行时长和第一理论运行时长之和,作为风扇已达到的总理论运行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方法还包括:
获取风扇所在的散热系统内的热风温度;
当热风温度高于热风阈值时,发出散热系统故障警告;
当热风温度低于或等于热风阈值时,执行实时获取风扇的工作环境温度的步骤;
其中,热风温度为散热系统内风流经待降温装置之后且进入换热器之前的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风扇已达到的总理论运行时长和风扇始终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确定风扇的剩余寿命情况的步骤包括:
当风扇已达到的总理论运行时长超过寿命阈值时,确定风扇的剩余寿命不足并发出风扇寿命警告;
其中,寿命阈值基于风扇始终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被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方法还包括:
当风扇所在的散热系统内的热风温度与散热系统的换热器的进水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撤销已发出的风扇寿命警告;
和/或,当热风温度与进水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再次发出风扇寿命警告;
和/或,当热风温度与进水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时,发出散热系统故障警告;
其中,热风温度为散热系统内风流经待降温装置之后且进入换热器之前的温度。
10.一种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设备包括:
温度获取单元,实时获取风扇的工作环境温度;
持续时长确定单元,确定获取的工作环境温度持续处于一个温度区间的实际持续时长;
总理论运行时长确定单元,将所述实际持续时长,折算成风扇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第一理论运行时长,并基于第一理论运行时长,获取风扇已达到的总理论运行时长;
剩余寿命情况确定单元,基于风扇已达到的总理论运行时长和风扇始终在理论设计温度下运行的理论设计寿命,确定风扇的剩余寿命情况。
11.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
处理器;和
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其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方法。
12.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方法。
CN202110348298.5A 2021-03-31 2021-03-31 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方法及设备 Pending CN1151431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8298.5A CN115143136A (zh) 2021-03-31 2021-03-31 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8298.5A CN115143136A (zh) 2021-03-31 2021-03-31 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3136A true CN115143136A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04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48298.5A Pending CN115143136A (zh) 2021-03-31 2021-03-31 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4313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29143C (en) Data center thermal monitoring
JP6254953B2 (ja) 環境維持モジュールを制御するための多次元最適化
US20110213735A1 (en) Selecting An Installation Rack For A Device In A Data Center
US20110057803A1 (en) Temperature predic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6295867B2 (ja)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空調制御方法
CN108027186A (zh) 用于制冷系统的维护和诊断
EP3299783A1 (en) Thermal monitoring of a power device
CN111176406B (zh) 液冷服务器及其故障诊断的方法和装置、保护方法和装置
US20150269293A1 (en) Diagnostic model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abnormality diagnostic apparatus
JP6862130B2 (ja) 異常検知装置、異常検知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060236A (ja) 電子装置、ならびに電子装置の温度制御方法
JP2018132230A (ja) 温度予測システムおよび温度予測方法
JP5428810B2 (ja) 余寿命推定方法及び余寿命推定システム
CN114320970B (zh) 一种风扇的异常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7075483B (zh) 液冷储能系统的状态监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143136A (zh) 风扇剩余寿命的评估方法及设备
JP2004101417A (ja) 監視装置
JP5375948B2 (ja) 冷却装置を有する電子装置および冷却プログラム
CN117039223A (zh) 冷却液泄漏检测方法、电池管理系统、液冷系统及设备
CN109978204B (zh) 确定风电场的风功率的预测准确率的方法和装置
US20150256421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9323361B (zh) 空调的运行能力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8459945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运行状态的控制方法
JP6287434B2 (ja) 温度制御装置、温度制御方法、及び温度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18003028A1 (ja) ボイラーの故障判定装置、故障判定方法およびサービ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